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2024-10-23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精选11篇)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1

摘要:吉林省中西部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土壤沙化、碱化现象十分严重, 本文着重从选择抗逆树种入手进行人工林示范, 为吉林省中西部提供优良新种源, 以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态建设,抗逆品种,示范

1 示范说明

1.1 示范建设背景

吉林省双辽市, 按生态区划分, 包括东部亚湿干旱壤土的荒漠边缘区, 和中、西部的沙地、盐碱地。属于土地荒漠化重灾区, 一直以盐碱地和沙地为主要治理对象。其中盐渍荒漠化土地150.4万公顷, 风蚀荒漠化土地75.4万公顷。生态建设范围广、任务重、立地恶劣, 绿化造林品种长期使用单一, 封沙治沙效果一直不理想。选择适当规模的良种造林示范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国内外造林推广工作初期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我们选择高产抗逆优良品种鞍杂杨和风沙1号杨建设示范林, 期望能带动当地造林绿化事业有新的突破。

1.2 示范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三农”优惠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 又一次大规模的解放了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获得林地经营权的广大农民, 在喜庆之余, 急待寻求造林绿化的优势项目, 尽快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实现绿起来, 富起来的目标。本项目建设正是适应了林权制度改革后, 林地经济开发的需要, 旨在为带动周边地区造林绿化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创造条件。

2 实施过程

2.1 示范基地选择

基地选择在双辽市实验林场,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的沙地, 利用抗逆品种的同时, 结合有效的栽培技术, 使示范林林年均生长量超过当地普通林。

2.2 栽植区划分

为便于生产管理, 根据基地选建地块的分布情况, 将基地区划为3个经营区。面积分别是东明经营区作业面积为12公顷, 辽东经营区作业面积为4公顷, 红旗经营区作业面积为54公顷, 共计70公顷。

2.3 种苗选择

2.3.1 使用优良抗逆品种:

(1) 在荒漠边缘的四平市以东地区生长最快的鞍杂杨。

(2) 在沙地生长最快的风沙1号杨。

2.3.2 使用普通品种:

(1) 对比杨树品种白林3号杨, 小乘黑。

(2) 间种品种紫穗槐。

选择良种壮苗是保障示范林建设成功的前提, 因此必须采用一级苗木栽植。要求苗木根系侧根不少于5条, 地径1.0 cm以上, 无机械损伤, 无病虫害, 生长健康的一年生优良苗木, 确保栽植一次成林。

2.4 栽植密度

根据示范林基地自然条件等因素, 确定杨树设计初植密度为1×3m, 即每公顷栽植3 333株。间种紫穗槐密度为0.5×3m, 即每公顷栽植6 666株。

2.5 整地及栽植

2.5.1 整地

为保证建设质量, 提高苗木成活率, 栽植前提前整地。对于皆伐迹地用勾机把树根清理出去, 再用推土机细致耙平, 全面清除灌木、杂草和较大石块等杂物。

2.5.2 栽植

(1) 栽植时间:

在春季4月中下旬, 苗木萌动前顶浆造林。

(2) 栽植方法:

栽植前苗木根系用生根粉水浸泡24h, 全部采用机械造林方式。

2.6 土肥水管理

2.6.1 土壤管理

目的是不断扩大活土层,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主要包括除草、松土、深翻、扩穴刨树盘、施农肥等。当年进行中耕除草松土2次, 做到无杂草。以后根据郁闭度适当抚育。

2.6.2 灌水管理

依据杨树物候期对水分和土壤要求, 加强幼树期对水的管理, 定植当年幼苗, 确保土壤湿度, 提高成活率。

2.7 定干修枝

定干修枝是一项促进杨树丰产的重要措施, 前两年只修剪底部侧枝。

2.8 病虫害防治

三北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有时发生较重, 原因之一由于杨树造林面积过大极易发生虫害, 直接影响木材的工艺价值, 应以预防为主, 及时清除残枝枯叶, 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将树木株数感虫率争取控制在5%以下并适时进行修枝。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2

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是追求快速增长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利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实践教学的机会,对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方向.作 者:李恩 兰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期 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年,卷(期):2010,16(3)分类号:X2关键词:农村 生态社会发展 思考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3

在这里,可以浴大气、浴水源,漫步在原始森林,留连于潺潺溪水,驻足于参园村舍,嗅松柏馨香,吸高氧空气,听松涛鸟鸣泉音,感受一份山野的灵气,体会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感悟一份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重点突出新城建设

以长白山生态优势为依托,以抚松新城建设为重点,抚松县全力打造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增长极,成为长白山生态旅游的支点城市、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的典型地区和生态文明的典范。

功能定位抚松新城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新兴的功能明确、由快捷交通网络与生态廊道连接的组团式生态旅游城市。用5年时间,将抚松新城打造成为长白山地区旅游发展的支点城市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及冰雪休闲竞技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宜居名都,世界休闲城市;长白山论坛——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低碳城市示范区。

规划范围与人口规模依托抚松县城和松江河镇,打造带状组团城市,城区包括抚松镇、松江河镇、东岗镇、兴隆乡等4个乡镇部分地区和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0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2011年,实现“一年成名”:全面启动抚松新城建设,形成合力,扩大影响。2013年,实现“三年成型”: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及地产投资330亿元,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2015年,实现“五年成势”:带状、组团、生态、休闲的抚松新城基本建成。

空间布局抚松新城空间布局为“一带、三心、五区”。“一带”:沿交通廊道(302省道、营松高速)的城市发展带。“三心”:以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为主中心,以松江河镇、抚松镇为副中心。“五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抚松教育文化生活区、松江河临港物流加工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兴隆生态农业观光区。

生态化特色强镇建设

泉阳矿泉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矿泉城建设为主体,以生态型产业为支撑,优化泉阳湖矿泉SPA社区、泉阳湖生态食品加工园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布局。重点发展矿泉饮品业、休闲度假养生业、绿色食品深加工业。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家庭旅馆及特色民居,建设农家乐旅游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4亿元,镇域总人口达到3万人左右。打造成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观矿泉、品矿泉、洗矿泉”的矿泉小城。

万良人参城依托人参资源优势与人参市场优势,建设人参种植基地,积极发展人参精深加工、人参产业游,巩固发展人参市场,构筑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相互促进的人参产业链条。优化镇区的工业区、商贸区、旅游区、居住区4个功能区,提高对人参产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功能。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亿元,镇域总人口达到2万人,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建成“世界人参第一镇”。

仙人桥温泉城发挥长白山温泉优势,着力打造以雪域温泉、高端养生论坛为核心,以温泉养生文化为内涵,以“人间仙境”为意境的综合性国际一流的温泉旅游度假养生圣地。规划控制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域总人口达到1.2万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万人,建成世界一流的长白山温泉小镇。

露水河森林城发挥森林生态优势,以吉林森工露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为载体,着力发展森林休闲度假产业、长白山道地药材产业、旅游商品及工艺品加工业、生态特色农业。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原始森林度假村及森林氧吧、冰雪乐园、朝鲜族民俗村,依托露水河国际狩猎场,重点开发森林狩猎项目。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亿元,镇域总人口控制在4万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万人,建成森林狩猎旅游名镇。

加强林区生态化建设

保护林区生态按照保护优先、分类经营原则,加大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经营等措施,实施长白山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实行全面、全方位保护与管护,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区生态持续好转,继续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天然林和防护林保护力度,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和经济林。对25度以上宜林坡耕地退耕还林。保护矿泉水资源,对头岔河保护亚区、泉阳河保护亚区、马鞍山保护亚区、漫江保护亚区,并对泉阳河子村、清水河村、长松村、县城水源地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加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监测能力,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40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500公顷,中幼林抚育7500公顷,改造低质低效林100公顷,改培优质大径材4000公顷。

优化林区布局按照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林区人口调整、产业调整。在木制品加工、食品加工、农业等领域,分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继续深化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相结合的节能减排;加强重点大户管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力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在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基础上,加强林业建设,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推广清洁能源供热工程,发展水电、太阳能、生物质供热系统;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节能建筑率达到70%;实施风光路灯计划,节能路灯率达到80%;发展低碳交通,城市公交车及重点旅游区混合动力汽车拥有率分别达70%、80%;推进低碳消费,居民人均消费降碳率达到15%。到2015年,节能、节水、节材率及资源综合利用率均提高6个百分点。

改善林区基础设施结合林区城镇化建设,完善林区交通设施,加强林区电网改造,大力改善供水、取暖、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生活设施,加强森林保护和管护设施及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提升林区林政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工业、城镇污染源的全防全控,加强水、气、危险废物、土壤污染等环境因子治理。以松花江和松江河、泉阳河、露水河、蒲春河、汤河及饮用水源地为重点,加强水污染物减排;采取集中供热、优化城乡能源结构等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畜禽污染防治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排放总量指标内。

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省级保护区和重要湿地、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森林生态功能区保护。重点加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松区域建设;争取吉林抚松野山参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面积2万公顷;新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各1处,面积6.5万公顷以上。

强化农村生态化建设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继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建设长白山特产生产基地、高标准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有机畜牧业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到2015年,蓝莓栽培面积达到2.1万亩;野猪、梅花鹿、林蛙、蜜蜂,分别达到5万头、2万头、回捕量3600万只、6万群。每个乡镇有1-2个支柱产业,100%乡镇实现“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90%农户有增收致富门路、参与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产值实现20亿元。

抓好农村新能源工程,全面铺开“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5%,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有排水设施,村内主要街道实现绿化,建立健全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到2015年,90%村镇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目标。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4

1、生态理念源远流长

现代的生态城市思想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基础上。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基本条件, 作为现代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的载体, 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2、当前城市的生态状况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演进轨迹, 可以概括为“三生兼顾、永续发展”。第一阶段, 可称为“生产型”城市阶段。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建设阶段, 不注重生态环境, 不重视生活服务。第二阶段, 可称为“生活型”城市阶段。开始突出生活, 兼顾生产。认识到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既是生产的载体, 也是消费的中心。第三阶段, 可称为“生态型”城市阶段。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品质、优化生产生活环境, 使城市持续发展。

二、吉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比较优势

1、水资源

吉林省河流众多, 吉林省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的松花江水系的干流——松花江的发源地 (长白山天池) , 并且同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的辽河水系也有一部分在吉林省内, 因此, 吉林省的水资源总体来说较为丰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东辽河和绥芬河均发源于吉林省。由于吉林省东南部为长白山地区, 森林覆盖率高, 河流的发源地多, 因此这一区域的水资源较为丰富。

2、土地资源

吉林省主要土壤类型是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盐碱土及风沙土等,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也不同, 例如东部山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土和黑钙土, 土壤相对肥沃。吉林省林地面积1.3亿亩,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4%, 林木资源4105万m3, 具备发展森林工业的资源基础。吉林省草地资源丰富, 草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 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吉林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到目前为止, 吉林省走的仍然是一条高能耗、高投资、粗放型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强调对提高环境质量的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 注重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因此,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其实质是一条新时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1)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在装备制造业、新材料、高技术产业等领域, 选择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对企业投入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方式开展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及共性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为支持企业对科技的投入, 给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一定的减免税优惠, 减免税的额度取决于企业实际的研究。建立创新资源节约机制,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而造成的浪费。

(2) 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中心城市要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 大力发展物质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发展可再生资源的产业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 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 节能、节水产品,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及功能替代型和可循环利用产品。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导向功能牵动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 带动区域经济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 培育产业集群

加强吉林省产业空间引导, 通过产业集群方式, 增强企业当地配套能力、整合能力与集中处理污染能力。建设若干个技术水平省内领先、产业特色明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集中、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基地, 坚持“布局集中, 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 形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造船、新材料、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物流、纺织服装等产业群。

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吉林省的城市发展存在土地的浪费, 农业用地与工业、城建用地的矛盾, 资源的过度开采,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城市人口规模偏小而土地规模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公众的节约资源意识不强等问题。资源的减少, 环境的退化, 人口的增加, 加剧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吉林省应超越现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大胆探索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吉林省应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 以可再生的优势玉米及其秸秆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 发展生物化工材料产业和生物能源产业, 从根本上解决石油这一濒于枯竭的重要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化石经济所引发的环境危机问题, 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层次, 追求循环经济发展的更高境界。

3、“绿色社区”发展模式

绿色社区建设倡导新的环境友好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社区环境管理和监管体系;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基础设施, 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使用等设施;普及环保科学知识, 提倡绿色消费, 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实现绿色社区内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共生。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与环境》, 东南大学出版社。

[2]沈国明、诸大建:《生态型城市与上海生态环境建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5

今年,吉林省将加大新农村建设推动力度,再启动建设1000个推进村。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是2008年由试点阶段转入深入实施阶段的。当年共启动省、市、县、乡4级推进村1055个。完成改造农村泥草房2.54万户,建牧业小区121个,新上农业开发项目1241个,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615个。省新农村建设2亿元专项资金共带动各方面投入24.6亿元,放大效应为1:12.3。

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2009年,吉林省提出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环境综合整治、干部培训等重点工作;强化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帮扶机制三大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破解各类矛盾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按照省、市、县、乡四级驱动的要求,2009年全省将再启动建设1000个推进村。其中,新增省级推进村100个。到今年底,全省启动建设的村镇数量将达到323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3以上。同时,为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激发各地、各部门新农村建设热情,将继续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省里奖补资金保持在1200万元左右,重点用于先进地区推进村项目建设补助。

吉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篇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农村社区, 实现城乡共同文明。文化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和灵魂, 是建设农村社区的重点。农村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内村民共同创造、享受的文化, 是村民心理和情感的归属地。农村社区文化既包括物化的硬件如文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活动场地, 也包括制度和观念层次上的软件, 如社区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居民共同的价值观、社区意识、社区精神等, 其中制度和观念是社区文化的核心内容。

1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 农村社区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说明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积淀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 是中国文化的根,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建设农村社区文化, 对于丰富当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乃至整个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和意义。

(2) 农村社区文化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 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提出来。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 农村社区文化欠帐太多, 无法适应广大农民全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 加强农村社区思想文化建设, 弘扬道德风尚, 改变落后观念, 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能够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农村社区文化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农村社区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小品、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多样的文化产品, 对农民进行精神引领, 积极倡导诚实做人、团结和睦、勤劳俭朴的社会新风尚, 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农村社区可以及时将国家有关的富民政策、信息传递给农民, 以便农民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 保护自身利益, 提高农民的政策观念和法制意识。通过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周边农业院校的帮助, 定期培训农民, 使农民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吉林省农村社区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比较晚, 2008年才进行试点工作, 但是, 社区的农村文化大院发展喜人, 2013年实现了全省9319个行政村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 政府通过支持兴办农村文化大院和"送戏下乡"等活动, 在文化惠民工作中, 增加了农民的参与度, 提高了农民自办文化的能力。因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起步晚, 所以在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薄弱

因为政策导向,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基础一直比城市薄弱, 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以GDP论英雄, 只重视经济增长指标, 认为经济建设的成果显现快, 一抓就有, 文化建设工程周期长, 见效慢, 有时还有政治风险, 所以, 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政府拨款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困难。而大部分农民忙于生计, 只关注眼前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无暇关注精神文明建设, 没有自筹资金办文化的意识, 这样,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无论是靠上级部门还是靠乡村都没有保障。

吉林省大部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比较落后, 配套设施不齐全, 有的农村社区没有文化、体育等设施, 有的地方虽然投资建设了文化室, 由于长期经费投入的不足, 配套设施不完善, 图书以破旧陈旧书刊居多, 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 图书资料严重短缺, 工作人员缺少, 活动难以开展,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制约着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

(2) 农村社区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不利

由于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保护资金投入少, 许多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民间传统文化不断流失。文化投入上注重广播电视等现代文化建设投入, 忽视了民间文化自身的价值。"文化下乡"是城市文化在农村的传播, 不是农村所需要的传统乡土文化。

市场经济让农村大量青壮年到城市打工, 村里留下的是"空巢"老人, 年轻人愿意接受城市网络等快餐文化, 不喜欢乡土文化, 农村留不住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新一代农民, 也没有能力吸引城市人才进来, 农村传统的优秀民间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传统的文化艺人因为没有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支撑, 无法进行文艺创作, 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一些封建的、落后的思想在农村地区逐渐蔓延, 农村传统美德流失, 享乐奢靡之风盛行, 村民思想多元化, 利己主义发展, 村庄凝聚力弱, 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 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

(3)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不强

因为认识问题, 农民没有真正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许多村民忙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追求经济效益, 缺乏对文化建设的内在渴求, 农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参与度不高, 没能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有的农村社区没有文化活动场地, 即使有文化活动室的社区, 也是图书和报刊数量少, 农民所需的科技服务、医药保健、新闻娱乐等知识无法满足, 挫伤农民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动力。

吉林省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参与主体多以老年人居多, 他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因为参与群体单一, 建设能力不足, 文化活动的功能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农村专业文化人才奇缺, 老的民间艺人没有接班人, 不能带动和满足群众参与热情。目前, 许多地方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动员和号召之中, 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的风气还没有形成。

(4) 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不丰富

比起城市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农村社区居民休闲方式比较单调, 主要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等。即便用电视节目打发日子, 有的地方有线电视网没有完全普及, 或因收费较高, 许多农民不愿安装, 接收电视频道少, 只能是有限的三四个频道轮翻替换。

由于地方政府不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农民受教育年限低, 农闲时节农民打牌赌博消遣时间多, 读书看报、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少。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 流于形式多, 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不够经常化、普及化, 满足不了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 导致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差。

3 对建设吉林省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议

(1) 农村社区要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领导的重视是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前提, 吉林省如果把文化建设成绩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那么就能使各级政府从财政预算资金中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要支持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 配备图书、乐器、音响、电视、棋类等工具, 增加的图书资料中要注重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法律知识、医疗保健、文体艺术等书籍, 发挥社区作为农村健康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作用。同时, 要拓宽文化投资管道, 鼓励农村自主投入, 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建设, 兴办文化产业。

(2) 农村社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要做好整理、挖掘、保护工作。整理吉林省农村传统文化, 如松花江河灯文化、长白山森林号子、满族剪纸文化、闯关东习俗文化、朝鲜族古村落文化、东北渔猎文化等, 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继承现存的传统文化, 保护建设好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其次要把农村文化推向市场, 让农民充分利用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手工艺、乡村旅游、地方土特产等农村文化产业, 把传统文化产业与当地特色经济、旅游等结合起来, 把传统文化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富有特色、具有历史传承内涵的农村文化活动, 对民俗民艺等传统文化活动给予资金支持, 加大对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

(3) 农村社区要调动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农民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各农村社区的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各项文化活动, 实现不同情趣爱好的村民各得其乐, 各展所长, 满足农民求知好学、追求美好, 愉悦身心的需求。这样既调动了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 增进了感情, 又能增加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另外, 农村社区要建设一支人才队伍, 把热心于农村文化的人组织起来, 发挥他们的能量, 帮助农村传统民间艺人做好民间文化的表演和传承, 调动社区志愿者做好社区图书资料整理、保管及辅助其他工作, 推选有领导能力的人积极组织社区文化活动, 让农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在文化建设中受益匪浅。

(4) 农村社区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生动活泼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改变农民枯燥无聊的业余生活, 增进社区居民之间情感交流, 发挥文化团结、凝聚作用, 增加农村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培养农村社区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队伍, 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节假日举行下棋、拔河、秧歌、歌舞等群众文化活动, 陶冶情操, 放松心情, 调动农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 改变农民业余生活方式。

在文化活动中要从农民的兴趣出发, 支持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如把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组织到一起, 定期开展戏曲欣赏、下棋等活动, 年青人除了组织舞蹈、拔河等比赛, 针对他们喜欢网络, 可以通过网络组织他们学习提高。另外, 创作演出作品要体现时代主旋律, 倡导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破除封建迷信, 用社会主旋律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摘要:农村社区文化对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起步晚, 存在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传统文化保护不好、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调等问题, 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改变, 发挥文化建设对思想的引领、经济的促进、社会的和谐作用。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文化,传统文化,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妍蓉, 曹峰春.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 2012, (05) 13-14.

[2]王建新.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3, (03) 208-209.

浅谈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篇7

中国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问题, 根据麦肯锡 (Mc Kinsey) 近期发布的《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报告, 到2025年, 中国将有219座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 (欧洲目前只有35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 , 24座城市人口超过500万。

我国现在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 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 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 城市规划问题备受关注。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综合城市管理系的建立和生态人文城市的建设, 会给中国各个城市带来希望和期盼。现以地级城市——吉林市为例, 分析探究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的问题。

吉林市概况分析

市名:吉林市

别名:北国江城

市树:垂柳

市花:玫瑰

市鸟:鸳鸯

市标:摇橹人

城市精神:摇橹人精神 (同舟共济, 激流勇进)

总人口:432.4万人

市区人口:200万人

位置: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略偏东, 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松花江干流纵贯全境

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量700毫米

城市特征:松花江呈“S”形穿城而过, 冬季不封

行政区划:

吉林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 辖4区 (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 、5县市 (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 。辖78个乡镇、71个街道办事处。

城市荣誉:

1.中国魅力城市

2.国家园林城市

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4.雾凇城市 (吉林雾凇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城市类型:老工业基地——化工城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 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 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 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西临长春市、四平市, 北与黑龙江省接壤, 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 市区3636平方公里。在“远迎长白, 近绕松花”的自然形势下,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条件。从历史沿革上看, 吉林市历史悠久, 在时间的印记中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与此同时, 吉林市资源丰富, 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 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矿产、水利、化工等方面, 便显出了举足轻重的城市力量。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一) 水之韵

吉林原名“吉林乌拉”, 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 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 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 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和水, 结下了不解之缘。松花江似玉带, 松花湖若明珠, 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 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 依江建立“清水路带”工程, 美化江堤。在城市亮化工程中, 为了让“雾凇”四季伴随城市, 在松花江堤坝长廊的柳树上安装了“雾凇灯”, 绕有情致的展现城中的夜之色。

松花湖建设, 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 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 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

(二) 山之魅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迩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

吉林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有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还有著名的北大壶滑雪场, 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 2007年亚冬会雪上项目在此举行。

坚持规划引领, 旅游兴城。按照“精品、生态、休闲、养生”的理念规划城市, 对城区进行总体规划。按照旅游城市的功能布局, 突出城市局部规划和整体设计, 将山、水、城融为一体;把当今世界城市建设中最优秀的景观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

三、人文城市建设

(一) 人文景观建设——打造历史印象

众所周知, 历史文化是长时间沉淀产生的, 是一个地区传统特色的积累与表现, 它既带有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 又融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印迹, 具有丰富、珍贵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 吉林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 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 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 乌拉街满族风情, 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 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建筑空间环境,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它们凝固与浓缩了当时的文化, 并以物质的形态进行展示, 是城市传统与特色的继承。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 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 必须对它进行疏导和分离。从功能上看, 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 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 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 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根据历史条件, 保留和改建历史文化软环境,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是建设历史软环境的首要任务。

对于吉林市来讲, 重点向北、向西发展, 建设工业区;向南建设新市区, 保护好老中心街区和古建筑, 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把吉林市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二) 人文主题建设——改建城区结构

从科学的规划出发, 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 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 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 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 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 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搬迁重建, 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新老城区实施了道路、桥梁、公园、广场、景观、民生安居、暖房子工程等工程。“一河两岸”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 根据吉林市特殊的森林环境, 进一步加大绿地建设, 扩展公园绿地面积。将绿色带进生活小区建设, 在有限的建筑住宅空间中, 重建绿色走廊, 使得“片状绿色”“带状绿色”充实生活的色彩。

目前, 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 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 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 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 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 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 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 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 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 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城市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 吉林市自然资源开发尚需时日, 现在仍以制造加工的化工业为主, 有效主打城市生态品牌, 注重现代化城市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更适于百姓安居乐业, 进行低碳化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三) 人文审美建设——美化社区文化

社区是居民的社区, 居民是社区内的居民, 有效地秉持社区模式“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的实效性, 使得居民主动参与、互惠双赢, 并将体育活动场所等资源全部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吉林市社区文化建设, 做到了“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了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2010年的“洪水”给吉林人民带来了1600年来的惊叹。而社区以义演的方式进行募捐。

社区文化不仅影响着“塑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展示精神文明。

生态建设, 人文兴城, 低碳生活。建设一个更适合人居的生态人文城市, 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能提高国民的经济实力及文化素养。秉持“大同”精神, 阔步改进城市规划, 求同存异, 奋进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M].建设科技, 2010

[2]《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3]杜小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J].城市, 2005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8

1 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趋势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而每一次的巨大发展都伴随着生产资料的进步。在20世纪70、80年代, 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农业四化”, 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80、90年代则进步为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农业管理。而如今在21世纪, 包括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水平、农业物资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都成为了农业发展的研究方向。无论农业发展如何进步, 这其中必定伴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引用, 创新型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引入, 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而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这一全新的生产力, 不仅对农业现代化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更对国民经济的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业信息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资源、信息、技术的整合投入, 使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操作自动化, 经营管理网络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也是伴随信息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

1.2 农业信息化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

1.2.1 对于目前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现状, 各国纷纷将科技实力的竞争当做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我国建国以来也秉承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策。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各国现代化最为关键之一。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革命正向着信息化转化。在这场农业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中,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都在进行农业科技体制的和运行机制的建设, 都在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1.2.2 WTO贸易规则下的国际竞争更加爱激烈, 使各国国内市场国际化, 这其中也包括农业国际化

在农业国际化的趋势下, 各国对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 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有大的提高, 这对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

1.2.3 食品安全问题也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

转基因技术作为未来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方向, 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农业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目前最为广泛的行业。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危害的研究还需要时间。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部分国际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话语权和引进机制, 都需要逐步掌握和完善。目前我国科技领域和民间学者对于转基因玉米、黄豆、种子的争议从未停止, 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农业现代化, 就在于信息的对等。而农业信息化就是要让我们再农业科技领域有话语权, 让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科技的后盾。

1.3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求吉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 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只有加快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步伐, 才能实现吉林省农业现代化, 才能提高吉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才能保证吉林省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1.4 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4.1 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几大农业领域里

农业信息化的空间还很大, 妥善利用信息技术提对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增进产业附加值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有着巨大的空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20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 使得全国有800多个县700多万农户收益。该系统仅在北京示范区, 就使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10%, 单产提高8%~10%, 生产成本降低5%~7%, 其中新科技应用对生产的贡献率就达到60%左右。因为信息化不仅简化了流通环节和交易费用, 还对市场的风险有了一定可控性,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4.2“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增长点少。对于市场信息掌握度的提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民生产经营有着科学有效地导向作用。农业信息化保证了农业信息的畅通, 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农民直观面对市场, 最终从多角度实现增收。

2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虽然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 农业占GDP比重很大, 但是与南方及部分国家相比, 农业信息化水平有明显不足。农民缺乏市场信息的引导, 从而使生产经营有一定盲目性, 甚至会出现今年某一种农作与赚钱, 明年都种植该作物的盲目种植现象。这种从而降低了农民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对于投入产出比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参考。具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如下:

2.1 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前期进行的农业信息的投入与学习, 使农民科学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看到了短期收入存在满足于现状, 不再接受前景更长远的农业技术。主观上不把精力放在现有的信息化成果上。同时因为农民整体科学素质偏低, 导致了上有政策才接受新的科技成果, 自己不主动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新的科学技术的现象。个别农民过分依赖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传统生产方式, 对科技培训人员存在抵触等心理。

2.2 农业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不足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吉林省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满足不了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农业服务系统经费不足, 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并没有从高层面和广度上推广。部分信息化体系建设没有后期跟进资金, 无法保证项目的完整有效实施。经费的不足导致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掌握的科技教育资源不足, 水平得不到提升。

2.3 农业信息化人才不足

省会长春市每个乡镇拥有高级职称的高级农业人才平均不到1人。农业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农业信息化实用人才更少, 无法实现针对农民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力水平低。农村专业人才及农民收到的培训频率和质量低。

2.4 信息体系基础设施薄弱

服务网络的建设不全面。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的让农民掌握。

2.5 各个乡镇的信息化工作单位服务意识不足

没有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及网络。

2.6 信息传播手段不足

没有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和信息终端。农村针对农民的信息化相关会议少, 广播少。没有有效利用宽带网和手机资源, 并且没有利用智能机广泛普及的趋势利用好智能手机。

2.7 对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不足

的运营机制缺失, 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成果不足。可参考的成功案例少。

3 国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从部分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现状可以看出, 其在农业信息获取和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吉林省可以以其成功经验为参考, 研究适合吉林省的区域信息化推广方案。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美国坐拥全世界最多的服务器, 是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国。在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背景下, 农业信息化水平目前处在世界第一位。美国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发展入手。建成了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外国农业局为主的强大政府信息机构。上至国家下至地区, 建成了一个规模完整和有效运行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由此使美国走在了农业现代化的最前方。

3.2 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荷兰的农产品出口国位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油菜、土豆、小麦的单产量居世界前三。在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 荷兰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趋势。荷兰开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全程安全链”技术系统, 成为了现代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范, 提升了农业竞争力。荷兰农业信息化同教育系统结合, 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 并为农业输送了大量掌握农业科技的高素质人才。

3.3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以色列是资源高效集约化应用的典范。以色列地域资源匮乏的先天劣势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科技投入。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农业科技基础教育的大力投入, 使农业推广人才掌握了新技术研发的能力, 同时又将这类人才资源运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 培养出了一大批即懂技术又懂推广的现代化农业精英。

4 对吉林省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现有模式有政府导向模式、民间经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集约经营模式。其中联合经营模式可以再校企、临省、国外院校研究机构、农业优势国家项目合作上制定可行性方案。

4.2 充分利用12个现有的农业数据和应用系统

投入资金扩大信息化规模。依托国家信息化政策和工程项目, 利用数据通信网络, 加大农业信息化进程。开发现有乡镇信息服务站, 投入计算机、人才、网络平台。形成农业信息网在农村一线实现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

4.3 官方的农业信息平台要更加专业化, 农业技术要更加全面, 考虑建立在线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在线专家预约系统

信息平台内容更新要紧紧跟住国内各省农业科技信息推广进展, 设立国外农业信息窗口。在信息平台功能以对农民服务为主的同时, 把平台建设成专家交流平台, 农业项目招标平台。将平台运营市场化。农业信息平台制作手机APP服务系统, 实时更新最新农业科技及成果项目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服务到每一位农民。

4.4 提高吉林省现有农业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 开展农业科技专家咨询及培训

同时培养新鲜血液, 增加农业信息从业人员数量。以满足农业信息化的要求。为农业信息化人才投入教育资源, 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并提供农业信息化实践机会。培养大批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人才, 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4.5 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民间咨询机构、科技类企业开发自己的信息化服务系统, 制定自己的信息化推广方案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利用率。通过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灵活的交给市场经济, 依托吉林省现有农业优势, 将吸引省外甚至国外优质的农业资源投入到吉林省。

4.6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制定针对吉林省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系统, 将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且科学的大数据支持。依托吉林统计局的数据库, 以吉林农业领域统计年鉴、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数据等数据。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可以为吉林省今后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该系统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的贡献有着巨大潜力。该系统应具备分析功能、评价功能、监测功能、进化路线分析功能、市场分析功能等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4.6.1 系统性原则

现代化农业建设是一个多维度多层级的复杂系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科技成果转换, 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所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必须从系统上层设计的高度, 建立完整的体系框架。其功能要全面, 要能系统客观的反应吉林省各项农业指标, 从而为吉林省下一步农业现代化规划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6.2 科学性原则

该系统要在科学的基础上考虑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的合理性。要从尽可能最多的指标反应我省农业现状。要有绝对性与相对性指标、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每一个层级要全面, 不能丢层, 每一层要有对比要有独立的指标。

4.6.3 对比原则

吉林省独立的科技创新评价系统要与国内同系统有相同的指标含义, 统计口径和标准保持一致, 从而保证指标的可比性。通过横向纵向的综合对比, 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使得该系统成为对本省有益, 对国家有益的系统。

4.6.4 可行性原则

指标选取要具有综合性指标的特点, 保证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有效利用现有同级系统和数据的同时, 补充科技和农业进步的新兴指标。把各项指标量化为可操作的定量数据。其评价结果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

5 总结

本文先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再对吉林省农业信息化进行了概述, 参考了国外农业信息化的案例, 最后提出了几点促进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行的研究方案。

摘要:吉林省做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建设已然处在战略性的高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 而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本文就吉林省农业基本水平的的现状, 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农业的现状, 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对当前形势下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吉林农业,农业信息化,趋势,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刘金爱.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J].生产力研究, 2009 (24) .

[2]李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4) .

[3]李波.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2013.

[4]易信.说说美国农业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4) .

[5]武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M].2006.6.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①《中国卫生统计年鉴》;②《吉林省统计年鉴2006》;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④《吉林省农村卫生工作文件》;⑤吉林省卫生厅年度报表;⑥问卷调查。

1.2 分析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已拥有的数据, 对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现状进行描述并做出评价。

2、结果

2.1 人员建设现状

(1) 内部构成:吉林省农村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为24588人。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20029人, 管理人员1707人, 工勤人员1780人, 其他技术人员1072人。全省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1.68名乡镇卫生院人员, 略高于全国水平 (全国平均1.16人) 。

(2) 专业分布:全省乡镇卫生技术人员中, 取得职业 (助理) 医师8828人, 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 (20029人) 的44.08%, 注册护士4535人, 占22.64%, 医护比为1:0.5, (我国要求农村合理的医护比例应为1:1, 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 。从事药剂和检验的人员, 分别占总人数的7.94%和3.96%, 其他专业 (计划生育、影像、麻醉等) 占总人数的21.38%。结果显示, 吉林省乡镇卫生人力数量不足, 护理专业尤其缺乏, 农村医护比例倒置现象十分严重例。

(3) 学历及职称构成:学历构成是反映人员素质的重要指标, 从学历构成上来看, 全省乡镇卫生院人员中, 大学本科生仅占职工总数的1.27%, 大专生占15.51%, 中专生占58.50%, 无学历人员占24.72%。在职称构成方面, 初级职称为主, 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只有0.81%, 仍有24.69%未评定职称。结果显示, 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总体素质低下, 农村卫生高、中级人才极度匮乏。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 合理的卫生人员学历结构应为橄榄型, 而调查显示在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员结构则呈宝塔型, 而且塔尖太小, 整体学历偏低, 中专及无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86.2%, 尤其是无学历人员占接近五分之一, 专科及本科比重过小, 本科仅占0.9%, 这样的队伍素质是难以满足农民就医要求的。

(4) 队伍来源构成:本次调查发现, 上岗途径来源主要有5个:①医学院校毕业分配;②从乡村医生岗位转来;③部队复员转业, ④非卫生机构调入;⑤接班顶替。其中, 以医学院校毕业分配上岗的最多, 占77.25%, 但仍有27.65%的卫生技术人员, 未经过医学院校的正规培训上岗。

2.2 吉林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量预测分析

首先先求出吉林省农村人口的平均发展速度, 某个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 其逐年变化的程度是不同的, 但若变化的趋势一致, 即各期都增加或减少, 此时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农业人口的发展基本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根据资料的性质, 可以计算吉林省每年农业人口平均发展速度。

(1) 吉林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量预测分析

根据吉林省2000至2005年的农业人口总数, 计算吉林省的平均发展速度, 根据吉林省的平均发展速度预测2015年吉林省的总农业人口数 (见表1) 。

具体公式:

根据《中国2001—200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 到2015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3.64人左右。因此, 可以得出吉林省2015年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需求量 (见表2) 。

3、2015年卫生技术人员优化配置

(1) 职称结构

根据Delphi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中等发展中国家农村职称结构配置标准, 确定2015年吉林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合理比例应该为:1∶3∶6, 不允许有无技术职称人员上岗。

(2) 学历结构

根据Delphi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分析,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合理的学历结构应该是橄榄形。因此确定2015年吉林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本科以上、大专和中专学历的合理比例卫2∶3∶2。

(3) 专业配置

根据Delphi法, 结合卫生部相关农村卫生人力配置标准, 确定2015年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医疗、护理和辅助专业的比例为1:1:1。

本研究以历史与现状为起点, 以现成资料为依据, 预测其发展趋势及需求量, 基本反映了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律,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预测结果先于实际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结果, 因此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偏差, 所做出的预测只是一种近似预测。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学历层次低, 学历以中专为主, 无专业学历者仍然存在, 整体上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到2005年全国卫技人员队伍中杜绝无专业学历者的要求。

(2) 队伍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为医护比失调, 护士配备明显不足, 达不到卫生部规定农村卫生人员医护比应为1:1的比例。

(3) 缺乏高职称人才, 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 仍有未评定职称者, 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2005年乡镇卫生院医生全部达到初级以上的要求, 许多乡镇卫生院没有高级职称医师。

(4) 吉林省到2015年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供需出现不平衡, 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针对农村的卫生人员。

4、建议

(1) 将有限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 我们要将有限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和利用, 不能仅仅是规模数量的外延, 应该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型转变。虽然在短期内要完全改变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素质偏低的局面是不切合实际的, 但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可以加强农村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大力发展成人高等医学专科和本科教育, 扩大高等医学院校的农村卫生定向生的招生规模。积极支持和鼓励在职培训, 鼓励基层优秀中青年医疗骨干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 尽快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比例, 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高层人才的需求。其次可以在乡镇卫生院中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 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可从日常工作处事中, 发展个人独特有效的做事诀窍和工作专长, 从失败的负面资讯中吸取足以引以为鉴的学习概念与价值, 通过员工的自发学习和团队的相互切磋、提高, 来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唯有建立学习型组织向强者学习, 加速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 工作才能创新, 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满足员工需求,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研究表明, 一个人在无激励的状态下工作, 只能发挥个人潜能的20%~50%, 但通过适当的激励, 员工的潜力就能发挥80%~90%。而发挥的程度, 取决于激励的程度。激励的模式有多种多样。合理恰当的激励制度能够有效地增强和提高组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政府部门要想从生活待遇、工作条件、工资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还很有很大局限性, 这限制了卫生人力资源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流动, 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向贫困偏远地区流动, 从高级别机构向基层卫生机构流动, 农村卫生人力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改善。因此, 现实的办法是采取另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采用柔性的人才引用机制:可创新分配激励制度, 统计显示, 乡镇卫生院留不住人才的前五项原因分别是:“工资、待遇不高”、“个人发展空间不大”、“难以发挥其所长”以及“工作环境不佳”。乡镇卫生院引进人才的主要障碍中前五项分别是:“工资、住房等待遇低”、“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够优惠”、“卫生院经济效益欠佳、缺乏竞争力”以及“领导重视不够”。因此, 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激励手段方面, 按认同度的高低排列为“提供较高的薪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晋升空间”、“提供学习培训深造的机会”、“提高人员对卫生院管理决策的参与度”、“解决家庭后顾之忧”, 如住房、配偶和子女在城市升学、就业等问题, 以及“增加其工作自主权”。也可以提供福利激励, 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员工的间接报酬。深得人心的福利待遇, 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高薪只是短期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 而福利则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长期承诺, 正是由于福利的这一独特作用, 使许多在各种各样组织中追求长期发展的员工, 更认同福利待遇而非仅仅是高薪。从大范围看, 福利政策是稳定人心的一张“安全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乡镇卫生院必须对福利激励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确保实行福利最低标准制度, 实行对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基本福利形式。二是注重福利激励的灵活性。应改变目前福利形式相对僵化、缴纳比例相对统一的状况, 可在国家规定的扣缴比例范围内, 按照农村卫生人才贡献的大小分档次扣缴或减免扣缴。三是创新福利激励形式。以增强福利激励的吸引力。可设立人无我有的福利项目, 增加卫生人才向农村的流动。

(3) 管理人员实施“职业化”建设目标

当今, 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乡镇卫生院也是如此。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 管理人才开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因为没有多专业、多层次、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梯队, 就意味着一个组织的落后和衰落。因此, 在农村卫生管理人才开发方面, 更应有急迫感和危机感。农村卫生管理人才的开发比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开发难度更大, 因为对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的要求:一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二是有超群的心理素质;三是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文化素质;四是有高瞻远瞩的高明决策、策划素质:五是有精明干联的办事能力素质。乡镇卫生院必须改变管理队伍的现状, 有计划、有步骤的使管理人员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对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岗位培训, 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武装现职、拟任和后备管理人员。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和管理知识的培训, 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建议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杜绝无学历人员到管理岗位。研究制定高素质的职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以便于懂专业会管理的人才脱颖而出。

(4) 建立IT培训网络提升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在职培训一般采用脱产办班、离岗进修学习等形式。这种形式不仅需要占用一定的工作时间, 经费的投入也较大, 对单位或个人都有较大压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远程医学教育能够得以开展。通过实施现代远程医学教育, 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优势, 突破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限制, 跨越时空地域, 使更多的人能够更方便、更快捷、更经济地接受医学教育。建议各级政府在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基础上, 发挥IT产业优势, 尽快发展远程医学教育, 给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一个良好和切实可行的学习途径, 以便提高基本素质和医疗水平。

(5) 积极探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过程和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用什么标准评价人才, 用什么思路认识人才, 用什么机制培训引进人才, 使人才资本的存量得以增加, 关系到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我国国情, 农村乡镇卫生院应该以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开拓进取, 创新的思维, 抛弃旧的传统的意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选才、用才、育才、留才上要有长远眼光, 在知识结构上由低学历向高学历转变, 在评价标准上由普通的定位向科学定量转变, 在人才使用上由近亲繁殖向外引进上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坚持人本思想, 在管理开发中着力注重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职务分析的研究和实践, 着力注重制定客观公正、公开科学和注重绩效, 分层次分类别的绩效考评体系, 着力建设有提升竞争力和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成本补偿, 短期与长期利益相结合, 有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和合法性的薪酬体系。着力注重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保障机制的实践研究, 因为有效的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关键在于人才的保障机制, 在服务保障上, 要尽力解决他们工作上和家庭生活中的困难。保证其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为他们创造比城市更多的发展机会, 给以人文关怀和服务, 在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中, 努力实现人才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在投入产生关系的评估上, 要充分认识培养、引进人才中, 成本投入效益的滞后性。只有保障机制创新, 才能引进高质量的人才, 才有高效益的人才资本回报, 并在数量上产生几何突变的效应。在人才制度保障上, 要重视建立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新机制, 在选人、用人、留人方面制度来保障, 在人才资源利用上要有新的思路, 新举措将人才吸引来, 并且留得住、将人才资源利用好。在环境营造上, 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和人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使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产生最大的利益。

摘要:收集、整理、分析已有数据, 对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描述, 通过现状研究对2015年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发现其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规划提供信息。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刘怫翔.人力资源使用及其激活的比较研究.人才开发[J], 2002, 10:6~27.

[2]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张晓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3]赵文祥, 杨菘.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4]付晶, 王淑红, 刘怫翔.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原则[J].中国集体经济.2007 (4) :86.

[5]张峰, 毛宗福.农村卫生人力质量的研究进展.中国卫生质量管理[J], 2004.11 (4) :52~55.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10

一、申报范围 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0个示范村。

二、补助原则 一是上限控制。对示范村上报的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上限控制,并根据示范村大小、建设实际和原有条件等情况,适当确定补助额度。二是重点支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是相对集中。申报项目要具备一定规模,避免出现项目投资过小、数量过多。每个村申报项目1个,最多不超过2个,排好顺序。四是尊重民意。按照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五是奖优罚懒。对于地方投入大、乡村集体和农民主动投入、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资金倾斜。

三、补助项目目录 2011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共10类。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二是桥涵建设。三是自来水工程建设。包括水源、泵房、管线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五是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省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7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和村集体、农民自行筹措。六是休闲文化广场。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建设等。七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动车等。八是有线电视建设。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或建设卫星接收装置。九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十是太阳能路灯建设。

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 篇11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到2014 年末全村经济总产值达到2420 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694万元,畜牧及其它业产值达到726 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0 元,全村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 个,村集体积累32 万元,债权21 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潜力很大,村集体新农村建设投入力不断加大。

二、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双庙村规划布局合理,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村内铺修红砖路5.2 公里,水泥路4 公里,达到屯屯相通,并与301 省道相连。村内低压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全村有固定电话210 部,移动电话920 部,广播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全村现有农业机械450 台套,机电井50 眼。双庙村有村部办公场所,文化设施齐全,有大型文化活动室,为农民经常开展科技知识学习,党团活动和自娱自乐提供了方便。双庙小学位于双庙屯,学校有教师12 人,小学生85 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双庙村有个体诊所4 个,全村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近年来牧业发展迅猛,2014年全村实现户均2 头牛,2 头猪、4只羊、15 只禽。

2013 年,投资30 万元,安装路灯80 盏;2014 年, 投资45 万元,修建红砖路2.5 公里;经过与水利部门协调,全村安装了自来水,喝上了安全水;2015 年,投资50 万元,修建排水沟3200 延长米。如今的双庙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

三、干部带头群力共建

上一篇:特殊软弱围岩下一篇: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