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24-10-23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共12篇)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1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可以极大的提升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和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人才竞争中的一项重要竞争因素,只有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改革取得的突出成就

1. 中央政府的管理角色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而中央政府也逐渐由原来的微观调控转向宏观的调控,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的权力也在不断的扩大。

随着联合办学的推广,省级政府的权力有所加强,而中央政府的管理手段不再是单一的行政管理,而是形成了立法、规划、拨款、政策指导的宏观管理体制

2. 地方政府权力加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央政府管理权力下放,因此地方政府的职责越来越大,地方政府的职责不再是简单的协调工作而是直接的管理。

地方政府也为了提高本地经济,对于教育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改革取得的经验

1. 准确定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功前提,主要包含了两方面内容:

一是要准确认识高等教育中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不能够就事论事,要将高等教育与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联系,要做到经济、科技、教育事业的协调性发展。

2. 要做到整体优化,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我们要将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整体看待,从整体上协调当今社会的市场发展,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 要做到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协调,我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属于从属或依附,因此要做到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促使双方都能发挥出属于自己的优势,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够为了放宽彼此的权力,而形成无人管理的情况;

逐渐转变政府的职能,从直接管理变为协调、服务、引导、监督。

4. 完善法律法规,法治制度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依据和重要条件,因此在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上一定要反复的审核,避免出现重复、矛盾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执法与监督,建立有效的执法和监督部门,提高执法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最后还要做到普法,加强对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和普通公民的法律意识。

(三)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逐渐发展为“集中领导,分级管理”但是,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集中领导时,相互协调困难,分级管理时,放权难;

国家法律政策不到位,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不能够实际的落实。

2. 市场作用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加入了WTO,但是我国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接触社会前的适应与学习,因此高等教育只有充分的与社会接轨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实用的人才,教育要适应市场,但是我们也不能够盲目的依据市场,高等教育还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3. 自主办学实际落实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国家鼓励高校自主办学,但是在实际的操纵中,却很难真正的落实,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政府的原因也有高校自己的原因,政府形成管理惯性,难以一下放权,而高校自己本身也存在不足,自主办学的能力较低。

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管理新体制

1. 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国情,指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考虑各个级别各个种类学校发展的比例,要做到协调发展,邓小平还强调了在管理制度上,各个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上协调进行。

政府要改变自己的职能,逐渐转向宏观调控,由直接管理转变为引导、协调、服务、监督。

2. 坚持走群众路线,教育事业的主要服务群体是所有人民群众,因此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也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手段

1. 教育立法管理,政府通过直接立法规范教育事业发展,立法管理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从而能够维护教育事业规范发展,也能够扩大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力,提高教育事业发展。

2. 政府拨款,也是政府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随着政府资金流入也能有效的施加政府权力,实现政府与学习的协调。

(三)加强地方政府管理

中央政府下放权力,地方政府就要做到统筹的管理,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协调发展,从本省以及社会利益出发,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资金援助也是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手段,它就像是一根指挥棒,指挥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竞争与国际合作也是统筹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促进国际交流,在竞争中发展和学习,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四)加强社会参与

高等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也是为人才开始接触社会的准备,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在最后要直接面临社会的考验,因此要想培养真实的社会人才,就需要教育面向整个社会,所以社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管理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实现“学、研、产”一体化也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也简单阐述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发展的几点措施,要综合协调各方面因素,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手段,提高学校自我办学能力,强化地方政府管理,提高社会参与力度,高等教育管理改革需要我们多方面的考虑,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思林.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03).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2

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

一、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在加强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的对其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近年来各校虽有很大的体制改革,但其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依附上级管理,处于被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自身发展,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现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适应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通过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协作品质。只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综合性多样化的高端型人才。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满足市场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和高校的分布情况,突出重点,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创建特色名校。为了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一定要规范各类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有效的办学监督、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权益,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为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访问学习,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参与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2.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

因为我国的高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和干涉而进行管理的,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基本是国家主办,政府直接参与,学校协助的,依附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导致学校的自主管理的被动。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不能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因此其管理手段和管理职能,在高校管理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检验。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不断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水平,使高校掌握自主管理的权利,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对其进行管理,而是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和办学权利。政府要对高校管理中的如教育经费的管控、教育监督与评价等工作进行一定的规划与设计。

3.完善高等教育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机制,这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要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在政府的干预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对一些市场环境中不合理现象进行干预与指导,从而促使我国的高校能够成为可以自我发展、自我支配的权益实体,而不是受某一方支配的机构组织。政府可以针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约束政策与法律。近年来,我国已经渐渐形成的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会不断的深化与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并经之路和必然结果。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唐汉琦.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兴起——基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5(4)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因分析

(一)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差距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城乡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城市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论是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是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城市中的学校要明显优于农村的学校。这样的二元对立现象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难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出现城乡教育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所以需要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教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之中。但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后存在上学难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的学校对学生户口有现要求,而农民工随迁子女户口在农村,所以很难受到较好的教育。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够在城市中接受教育。

(三)保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开展很长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导致改革工作推进速度较慢,其中教育管理体制就是一种限制因素。因为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为了让教育管理体制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基础性保障,就必须要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一)各级政府间权责划分问题

(1)中央政府跨过省级政府直接对基层教育进行统筹。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主要是因为省级政府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所以中央政府会在教育管理中直接跨过省级政府。这种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的教育统筹和管理具有全局意义,但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不均衡发展现象。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县为主,但这种管理体制使相关部门将重点工作放在县域层面进行统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存在的各县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

(3)乡镇政府办学积极性不高。由于义务教育很难获利,所以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不重视,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难以开展。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学校难以将义务教育落到实处,使我国的义务教育难以实现真正的全面普及。

(二)城乡教育统筹规划问题

(1)城乡教育布局结构存在问题。从我国教育的空间布局来看,城乡教育布局结构缺乏一体化规划,依然存在分开管理的现象。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得到了调整,一些地方的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会因为交通和食宿问题而大幅增加。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推行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导致很多农村学校都不能正常运行并最终被撤销。所以需要对城乡教育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让偏远地区的教育正常发展。

(2)城乡教育在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区域间教育发展规模差距逐渐缩小,但质量上存在的差异逐渐增大,导致我国教育不能正常发展。同时,由于城乡的各个学校之间与城市中的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所以我国教育在区域间的公平性很难实现。

(三)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

(1)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的城市中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一些农民工能接收相关的培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民工培训中存在质量不高和培训时间没有保障等问题。这就导致我国的农民工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真正掌握关键技能,所以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缺少正规的培训管理体系,所以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

(2)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城市中的生活成本对农民工家庭而言相对较高,其经济压力会很重。如果还要让子女在城市中上学,将会让农民工家庭难以承受学费带来的压力。虽然一些学校专门建立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这样就是城市中的教育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现象,不利于城市教育的发展。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各级政府的权责划分

目前,各级政府权责划分不明确使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难以开展。所以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权责划分,让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具体来讲,应该保持以县为主的基本方针,让县级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打好基础。这样能减少中央政府的工作量,还能将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完成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

(二)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教育统筹规划的领导和管理

城乡教育整体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需要教育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配合完成城乡教育的统筹规划,使城乡教育取得较好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将自己领导和管理城乡教育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为城乡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城乡教育在不断改进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我国城乡教育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另外,在省级政府的日常工作中,要站在区域城乡教育发展的整体发展角度,对各个地区的教育结构进行统筹安排。具体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划分,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各区域间的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有利于地区之间的团结合作。

(三)建立健全教育问责机制

在我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在教育资源整合上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资金的投入分配不合理。这就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被闲置,而一些学校却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这样不但让没有这些教学设施的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还让教学资源被大量浪费,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所以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问责机制,对教学资源被浪费的现象进行追责,从而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其中主要是对当地的党政领导进行严格的考核和问责,并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

(四)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要让体制障碍从根本上被消除,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相关的法律来对其进行约束。因为法律是最有效的管理武器,在法律的约束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将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政府官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会更加负责。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徒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四、总结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面临者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中央政府到乡镇政府的各级政府之间紧密地配合,从工作的统筹到细分全面完成相关工作,从而实现教育管理制度的合理改革。

参考文献:

[1]范魁元,王晓玲.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1,06:5-8+12.

浅析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篇4

1 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认识

首先,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从无到有、日趋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我国先后经历了四次教育体制改革, 这表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其次,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过程。再次,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建国初期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从前苏联简单移植的, 基于对一种政权制度和模式的简单模仿, 随着我国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 我们开始探索符合自己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问题从基本保障、提高效率到呼吁社会公平的发展, 进一步促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特有的, 因而在中国地广人多、地区发展不均衡、穷国办大教育等情况下形成的教育管理体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2 教育管理体制中凸现的问题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尽管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 但也往往因为由于改革产生的分化而引起的各种不和谐与冲突未能得到有效的调整, 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某些不当, 而导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首先, 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 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布局、规模与宏观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冲突与矛盾, 正逐渐成为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其次, 由于原有体制外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等大量涌现, 如何使政府办学和非政府办学这两类具有不同资源基础的学校协调起来, 并使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各种原则、政策得以全面贯彻, 也成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 由于学校举办主体的多元和各个地区、部门与个人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需求的主体,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相对分离也进一步增加了政府对教育宏观调控的难度, 在某些层次的人才供需之间, 也已经产生了矛盾和不平衡。

3 今后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

首先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 不能象经济体制改革那样, 落实或下放到太低的管理层次。实际上, 权限的划分也是与责任和利益的划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活动的效益与教育活动的效益在相对可分性程度上的差异, 应该构成两者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权模式的不同基础。从比较可发现, 教育活动的效益的相对可分性要比大多数经济活动的效益的相对可分性小。因为教育从总体上看, 是一种具体较大公益性的共享资源与服务。教育作为一种具有较大公益性的共享资源与服务, 由于它更多地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 因而其服务的面越宽, 对象越多, 其效益也越大。同时要想切实地提高教育的规模效益, 应该强调某种共同责任, 注重责任和权限的相对集中。同时, 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活动, 它总是通过对教育机会均等的不断追求和不同程度的实现, 使人们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 缩小差别, 调节社会冲突。显然, 教育的这一功能从一般意义而言, 应该以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作为其基础和依据, 因而也必须以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的权力机构为依托才可能实现。

其次, 虽然我们要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 增强其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要求社会中的大多数经济部门和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实体, 其根据在于它们作为物质生产和经营单位, 在目标、运行机制及利益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目的在于使市场中的等价交换成为可能, 使价值规律得以实现。由此, 通过市场的调节, 使资源按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得到配置。总之, 国家应该对义务教育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从而保证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虽然国家教育经费不足, 允许学校通过校办产业等形式筹集教育经费, 但决不可让学校完全承担起创收的责任。尽管政府要改变包揽办学的状况, 允许社会力量办学和私立学校的存在;尽管在义务教育中现实存在着差距, 但教育改革的取向决不能是默认这些差距, 或扩大它们, 而必须通过宏观调控, 增加投入等方式尽量缩小这些差距。

县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情报汇报 篇5

一、坚持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下的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我县于2000年5月正式启动以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用人制度改革工作。并以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全日制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和省编办、原省委教育员会的“实施意见”为切入点,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辅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严格编制管理,实行“四定”2001年6月,我们对全县教职工底数进行摸底统计,一次性清退校雇临时工189人。于2002年底按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02]60号文件规定,编制**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和精简方案,并在省编办批复前,先行根据学校布局调整及岗、畈、湾、山县师生比情况,将县政府下达的总编制控制数分解到乡镇和学校,在全县公办中小学实行“定编、定岗、定人、定责”这“四定”管理新模式。为了强化编制管理推动改革开展,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注销了擅自离岗外出的58名教师的编制。针对乡镇中心小学超编,边远和条件差的村级小学严重缺编的状况,为解决这个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制约教育发展的顽症,我们在实施聘任制中,对中心小学实行严格的按编设岗,通过考核、测评,在编制数内聘任教师,落聘教师全部下到缺编的村小任教。几年来,我县共有44名原中心小学教师落聘后被安排到村小任教。这一做法有效推动了全县的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工作的开展。2.制定改革方案,实行“四制”2002年秋季,我县在全面推行以教职工全员聘任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报经县政府批准,并以政府办文件(金政办[2002]67号)下发至各乡镇和学校。依照这个实施意见,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按“四制”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积极推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各中小学在规定的编制数内,根据学校工作需要设定各类工作岗位,并按教学、行管、工勤岗位分别制定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考核办法。教职工根据自身情况自荐竞岗,学校按照“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根据个人申请、岗位设置情况和上岗条件,由领导班子和班主任初步提出岗位人选,校长在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各岗位聘任人员。对受聘的教职工,学校采取领导考核、学生评议、教师互评相结合,平时考核和学期、学年总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严格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对落聘教师实行安排到其他偏远缺编学校应聘、校内转岗或待岗学习。几年来,我县中小学共有98名教职工落聘,133人转岗,两项累计占全县教职工总数的4%。

二、改革干部任用制度,实行学校管理干部聘任制在全面推行学校教职工全员聘任的同时,为加强对中小学领导干部的管理,破除干部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选贤用优的新的干部任用机制,我们制定下发了《**县实行学校管理干部聘任制办法》,聘任范围和对象起初定为直属学校中层干部和城县小学领导班子,2003年,我们根据“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将聘任范围和对象又扩大到乡镇中心学校、中心小学和初中校长。我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划分,于2001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干部一律实行聘任任期制。“学校管理干部聘任制办法”对聘任干部的职数、聘任程序、聘期及考核、续聘与辞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3年来,我们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考核,聘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担任学校领导干部,少数管理工作不力的校长、主任被新的干部管理体制所淘汰。另外,我们还在六安五中实行了公开选聘校长的大胆、有益的尝试。2002年夏,随着我县农村税费改革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进一步理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摆上工作议程,我们在认真调研和汲取兄弟县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县19个乡镇教办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考核,撤销了教办,一次性精减乡镇教育管理人员30名,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教学第一线,开始推行乡镇中心校管理模式。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建立了能上能下、选贤用优的新的学校干部任用体制。同时,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统一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机构设置和干部职数,精减了不必要的机构,精干了管理干部队伍,充实了教学力量。

三、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1.建立市场用人机制,改革教师流动调配方法彻底改变教育用人制度,严把新教师入口关。2001年以来,我县教育用人坚持实行人才市场择优招聘录用、面向社会公开 考试选聘、合同管理的市场用人机制。高中教师由学校在编制内按学科需求申报,学校组织学科考核评议组通过笔试、面试择优在应届师范教育类本科毕业生中以签订就业协议的方式招聘录用;初中、小学教师由乡镇在编制内按学科需求及编制余缺情况申报,具体定岗到校。县教育局面向社会在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中组织公开选聘考试,依据个人成绩和公布的岗位,按照高考录取的办法,一步录取到学校,同时规定相应的服务期。3年来,我县按照上述方法补充中小学新教师250多名。由于实行编制内按实际需求采取市场用人的机制补充新教师做法,不仅引入岗位竞争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也使农村偏远学校的教师得到及时补充和相对稳定。在县内教师流动调配上,我县一直坚持实行新教师服务期制度和顺向流动调整编制余缺的做法。针对农村教师调往城县学校的人情、关系和方方面面干涉带来的压力,县教育局2002年采取了城县学校考试选调教师的做法。选调考试分笔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教育不均衡、教育不公平、教育方式落后、教育体制不完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教育主管部门改革沿着更加公平、均衡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的总称。学校是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必须通过管理制度来规范和协调各个组织的活动。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总指挥下,我国现行教育由地方负责,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国家教育部是我国制定法规、政策、方针、规划等的主要负责部门,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地方基础教育的各项工作。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分为四个层次: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形成教育管理的纵向系统。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构成教育管理的横向系统,形成完整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在官僚制基础之上的,官僚制的管理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管理学中,官僚制泛指授权——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组织形态。基础教育管理建立在官僚制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因为基础教育建立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前期,而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官僚制不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但是我国还没有完全达到后工业社会的水平,所以不能够彻底摒弃官僚制的管理形式。

二、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沿用的传统自上到下的垂直管理模式,这种扁平型的管理模式层次多、人员多,增加了管理的费用支出,而且容易导致信息链滞后和失真。这种管理体制下,容易导致学校办学活力不足,这也成为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弊端产生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高度集权与管理新体制之間的矛盾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体制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官僚制度管理机构臃肿,实行条块分割的“单位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机构的扩大,行政机关包揽了业务部门和学校的权限,管理效果不好。官僚制的供给模式导致沟通难,管理效率低。官僚制度下个人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沦为官僚制度组织下的工作机器,容易失去个性。

2、基础教育缺乏竞争机制

官僚制度下的基础教育管理,政府包揽所有的教育事务,结果导致教育办学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为公共服务机构垄断,缺乏有效的竞争,不能够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不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基础教育内部同级之间不存在所谓的竞争机制,无论公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怎样,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费、师资、生源保障,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不会影响报酬的发放。学校之间的竞争不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是争取学校效益的最大化,这些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3、基础教育结构布局不均衡

首先是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农村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地方财政实力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关键因素,城市教育总是比农村好,农村劣势的教育重担压在基层政府身上,义务教育推进的不均衡性更加明显。其次,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东西部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较大,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地区之间的经费差距很大。

4、基础教育管理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基础教育缺乏确切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模式落后,缺乏一套全面的、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同时也缺乏教育行政部门的质量监督。缺乏一套素质教育管理的评价制度,无论是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都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同时我国还缺乏一套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学生依然无法从繁重的作业中摆脱出来,压力很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不断创新基础教育改革新思路

1、政府应不断优化权力结构和管理层级

首先,不断优化基础教育管理组织结构,使之趋向于扁平化发展,这样有利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也有利于行政负责人的宏观管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下属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权利重心的下移,对外界形式变化迅速做出反映。其次,不断优化各级教育部门的职权,避免教育职能膨胀,要打破高度集权的教育现状,适应新的层级管理需要。再次,应该不断加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改善管理体制,促进教育公平

改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现状,推进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加大对西部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决策权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应该不断加大教育投资,鼓励行业、企业兴办教育,推进教育多元化发展。各地区应该注意“因地制宜”,依据地区发展实际,制定不同的教育政策,最大限度促进教育公平。

3、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导致教育效率低下,严重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所以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如允许学生择校,发展民办教育等,依据学生生源的多少来确定上级拨款的多少,这样能够促进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专心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同时应该逐步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从发展需求出发,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龙安邦,范蔚.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J]. 现代教育管理. 2013(01)

[2] 贾玉超. 功利教育及其敌人——从杜威、努斯鲍姆到古特曼[J]. 教育学报. 2012(06)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7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是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同一时期开始的, 市场经济的出现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从原来的旧的由国家进行统一投资和管理, 转为了和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 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加强高等院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 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新的方针政策。

1. 高校内部管理混乱

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复杂, 一些高等教育存在多头领导下的职权不清、分工不明等现象。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 但在划分管理权限时却出现了模糊划分, 出现了教育管理部门“管了不该管的事”和“该管的事情没管好”的现象。

2. 高等教育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许多文件中也提到了要吸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和个人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中来, 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其对高等教育的监督作用。公民是监督的一大主体, 对高校起着促进作用。

3. 高效缺乏办学自主权

政府对高等学校管得过多, 使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因为就目前我国的大学来看, 很多大学都没有真正去想过应该怎样落实自主办学, 以及怎样行使这个办学权。而我国政府对于哪些大学有没有自主办学权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 缺乏相应的说法。

4. 学术权力比例失调

由于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 我国高校内部出现了“行政权力泛化”与“学术权力淡化”, 使学校不能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大多数高等院校过于重视行政化, 对学术进步、思想传播、学生教学有一定影响。现在在一些高等院校中, 学术权力基本被忽视, 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有效的应用, 过多地被行政权力所干预和取代, 使学术地位下降。

二、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1.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理论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尽可能地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 引进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从原有的政府直接管理和支配向间接管理转变, 充分调动高校的能动性, 让他们自主地去适应和变化, 在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高校也积极转变自身, 提高自身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适应性,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2. 构建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体制

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中, 公民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因为只有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深入社会, 让广大民众来参与构建和改革, 结合国家和地方性的相应规范体系, 民众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对于需求、类型、实践方面的思考,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大众的希望出发, 不断改革与发展。

3. 扩大各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增强高校的学术化管理

我国的各大高校行政化办校严重, 应实行“能者上, 不能者下”的原则, 真正做到以“学术治校”。要结合现阶段对于成果的评价, 运用新的方法, 去寻找问题的新意, 采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 落实问题的核心程度, 来对研究成果进行衡量与判定。

4. 凸显学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一些高等教育学校, 学术地位是非常低的, 因为行政权力被过于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在大学自身的管理中, 转移价值取向, 充分认可学术权力的地位, 积极扩大学术权力的应用, 设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机制, 认可学术权力的地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 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把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时期, 把高校内部的变革和整体体制的转变相结合, 抓住这个改革的大好机会, 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一个质的飞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力资源建设成为我国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 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市场需求变化大, 从而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浅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适宜之处, 并相应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邵金荣.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8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教育机构由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组成,教育规范是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1]

纵观我国教育改革的三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分不开。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建国初期的计划体制到市场机制向学校管理领域的渗透,办学管理权的下放,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等等。这些都是教育改革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但总体来讲,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改革的深化还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从精英教育想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距离普及化还有相当的距离,然而,一些大学生却产生了“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读大学值不值”的疑问,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在新形势和新的任务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

从建国之后到1985年以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计划体制。可以说,这一时期,在教育领域,学校因具有德国社会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的科层制组织的某些特征而走上了科层化管理的道路。科层制组织具有的分工和专业化、非个人取向、权力等级体系、规章制度、职业导向等特征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上下紧密衔接而又明确分工的教育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有标准的工作程序;学校管理的功能和效率明显提高等等。

但是,由于教育实践中对科层制的分工和专业化、非人格化倾向、权威的层级节制等结构性特征的极端化与过度强调,学校往往会陷入科层化管理的误区。[2]

突出地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管理的“去教育性”推动“管理主义”的盛行,即为管理而管理、为秩序而管理、为效率而管理,偏离了学校管理促进师生发展的教育功能和以人为本的组织目标。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程度高。

二是学校的科层管理化阻碍了师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现行的学校管理多强调命令与服从,缺少对话、互动与民主协商,缺少师生与家长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空间与机制,导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一种强化专制社会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不平等的再生机制。”

三是在行政主导下学校缺少办学自主性。学校只能被动接受行政部门的指挥,而不能依法自主办学。学校管理只是对相关规定要求的机械执行过程,学校的组织架构、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管理等方面仅按照惯例进行,严重抑制了师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和自主自律精神的培养。

学校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面对内、外部变化的环境、条件,缺乏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3]

这种科层化的管理,使得高等教育体制掺杂了太多的行政色彩,大学的体制近年来备受诟病,成为教育体制官化的典型。需要国家财政、教育体制支持的农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缺少“关怀”,而本该拥有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却被科以层层官僚体制。[4]

可见教育体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必须要改变对学校的微观行政管理,实现权力的分散和转移,“向地方赋权,向学校赋权”。

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办学相结合。

在政府与学校之间重新进行管理权力的配置,一方面要赋予学校以办学的自主权,使学校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政府对教育的引导、规范与监督作用。

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国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向及成败,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教育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石和基础。

针对当前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庸俗化现象,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指出,教育的终极价值应该是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

这个幸福包括家庭的幸福、团体的幸福、国家的幸福、人类的幸福。教育改革应明确这一终极目标,相应的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教育体制改革、学校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还是办学体制改革,都应当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时刻都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利益。这也是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

另一方面,要进行认知教育。教师要紧紧围绕教育育人的这个教育根本价值,来对受教育者进行真理教育、真知教育、真仁教育也就是要使我们认识真理、崇尚真理、学习真理、捍卫真理、发展真理。使我们的受教育者能够富有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爱团体、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树立的价值取向[5]。

2 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维度就是如何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转变,一般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为起始标志,《决定》提出“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定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之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一直放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面,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6]

从以上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调整的核心是如何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尽管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调整是逐步推进的,但政府一直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教育行政体制应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发挥地方和基层积极性;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和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在调整政府与高校关系时,必须摒弃两种极端的模式,一种是政府完全控制高校;另一种是高校完全自治,不要政府控制。”[7]

这就要在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模式。政府逐步弱化直接行政管理,实现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宏观管理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从“划桨”变为“掌舵”。建立政府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这一公共事务中的合作共治模式,提高政府与高校的合作能力,实现政府与高校利益最大化。

3 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

培育高校的自我治理能力,实现大学自治,应当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学校内部确立适当的校内组织机构和治理机构,在确保国家大政方针得以贯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校内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学校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一是校内机构的设立,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又要征求管理者、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因此,可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认为,大学自治首先要建立“校长负责制”。这并非否定党的领导,而是整个国家在党的有效统一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大学能够对内部事务进行独立自主管理而不受外界干涉。这是去行政化的关键。[8]在此基础上,建立校董事会制度和教师委员会制度,学生内部建立学生自治会。

二是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要充分考虑到行政人员、教学人员、教辅人员以及学生等不同层次人员的利益,通过上述校内机构发挥作用,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各项管理与改革,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但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摘要: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高校一直采用科层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至今仍然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共治模式。同时完善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各项管理与改革。

关键词:科层化管理,教育体制改革,以人为本,高校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改革应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9-4-14(第4版).

[2]张晶.科层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适用性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5):30.

[3]张睿.论公共生活视野中的学校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1,(10):7.

[4][8]王婷.学界期待一场教育改革大讨论[N].社会科学报,2009-3-5(第1版).

[5]罗崇敏.论现代教育价值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半版),2010,(2):21-22.

[6]别荣海.高等教育转型中的政府与高校关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1,(9):23.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9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且受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以及文化交流中伴随的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素养不断提高,信息储备量增多,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视角宽阔,同时承受的压力增大,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思想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一个社会群体[1]。

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复杂的心理思想状况,对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逐渐影响教育体制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教学制度的转变、部分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等,推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创新。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大学生不断转变的思想观念,对工作在教学管理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创新出更加适应新时期的学生管理方法,是顺利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所带来的高校管理新问题

1.1 民主意识、法制观念高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增强法律意识是社会的需求,法治社会促进了学生民主、法制意识的建立,丰富的信息获取手段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民主意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免受非法行为的危害,同时使得大学生急切要求平等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管理活动中[2]。

大学生特有的不成熟的判断力造成此阶段所形成的民主、法制意识较片面,这就要求高校将民主与法制深入彻底的贯彻到教育管理中,作为学生管理者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丰富的法律知识、正确的民主意识,才能更好的贯彻改革后的教育体制,并继续推动体制改革的健全顺利进行,将正确的民主与法制观念融入到学生工作中,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民主、法制观念。

1.2 自我意识较强,团结合作意识欠缺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较多疼爱,造成现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使得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视角宽阔,有主见;缺少兄妹的陪伴直接减少了与同龄人接触和共同成长的机会,造成团结精神、合作意识的欠缺。

作为事物的两面性,自我意识不仅催生出较强的自我主见,也产生了自我为中心、自负、冷漠等现象,为融入大学生活,与同学和睦相处、共同成长带来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些现象、特点,教师如何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而是正确平等的看待、深入了解、引导学生自发寻求改变的方法。

1.3 挫折经历少,抗打击能力弱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的平稳安定、完备的公共设施等等,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尽可能提供优越的条件,减少成长路途中的困难坎坷,加快成才的步伐,但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的抗打击能力,这不仅体现在遇事处理能力的降低,同样体现在心理承受能力的下降。挫折经历的缺乏、家庭的过度保护使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遇到了困难,管理松懈达不到效果,管理严格会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面对新问题的挑战,高校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且通过学习现代管理手段、交流分享管理经验等方式提高理论修养、管理水平[3],从而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2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2.1 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教育管理制度,依法治校

为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需求,高校引进现代的科学管理制度,研究和学习国外高校的成功管理经验,建立合理规范同时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晰的管理体制[4],明确教师的管理职能范围,强化学生管理法制观念,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贯彻平等原则,创建更利于学生成长的管理制度。

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掌握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并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创新学生管理方法,会极大的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2.2 高校学生管理由学校管理向学生自主管理转变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生活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做到学生的自我管理,遇到问题自我解决,逐步减少学生对家庭、学校的依赖心理,挖掘大学生自我潜能,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各方面能力,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

2.3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思想进步、业务精良、作风正气的高校管理队伍

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主要包括:院系专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两头活的一边正常教学活动,一边日常学生管理的教师,作为工作在第一前线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管理工作中的专业知识,还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学生管理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优秀的教师团队是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重点。

3 高校教师创新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面对现阶段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高校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原有观念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3.1 尊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判断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在学生管理中尊重学生,尊重大学阶段初步形成的自我意识、自我判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成才,只有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观点,才能了解学生所需、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正确的起到引导作用。尊重学生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是具有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社会群体,具有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具有为自我行为负责的能力和义务,因此教师应正确看待大学生日渐成熟的个人能力,欣赏并尊重他们特有的处事风格而非挑剔与指责。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凡事跃跃欲试具有冒险精神,是萌发新观点、创造新事物、开创新局面的最好年龄[5]。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尊重他们的行为才是正确引导其成长的前提。

3.2 创造平等民主的氛围

大学生是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履行法律义务的成年人,应给予成年人的平等对话,行政命令的方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管理,民主的交流探讨和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教导能够更加有效的达到引导和培养成才的作用。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多样便捷,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教师教授知识的权威性;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文化的频繁交流,外来文化对本民族价值观的冲击在所难免,特别是对价值观仍在逐渐形成中的大学生,因此急需创建一个平等对话平台,通过民主的方式重建教师的权威性,利用平台学生更乐于展现自我,为教师提供了发现问题、逐步引导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管理中的民主还体现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不仅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并且使其受到自我约束,教师在方向性和原则性问题上进行指导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相反教师的过多干预不仅达不到预想效果,还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增大教师与学生的隔阂,为日后开展工作制造阻碍。

3.3 提高文化素养和巩固专业知识

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管理制度的最终执行者,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管理生活学习的“替代父母”[6],因此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良好的文化素养与较高的学术造诣,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从而更有效的推行教育管理制度。

教师以教授知识为职业,因此不断的学习知识也是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广阔的知识面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用以保障教师与时代的同步性,尽量减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信息,并且快速掌握学生的动向及思想状况,更好的开展学生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巩固深化专业知识,钻研学术,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动向,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求实的品质,为学生提供先进的专业知识学术平台,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

大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也在逐步进行,社会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因此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大学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创新改进管理工作方法。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全体高校教师一起努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出发点,通过长时间的摸索,探索出更合适、更灵活的教育管理方法,从而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并且促进学生自觉的参与制度的建设改革、遵守学校的管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真正人才。

摘要:为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转变,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亟需改变创新原有的学生管理工作方式。通过深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及产生根源,剖析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探讨教师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护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关键词:大学教师,学生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昌霞.关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方案研究[J].改革与创新,2012.

[2]杨雪冰.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5:12-14.

[3]程勉中.人才战略与高校管理机制创新[J].教育与现代化,2007(82):42-46.

[4]南立飞.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10-11.

[5]王丽君.浅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5(1):111-113.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10

一、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措施

(一) 高等教育立法。

依靠国家立法对本国高等教育的进行控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通过国家立法, 使得政府和高等学府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沟通体系, 高等教育得以获得国家的投资, 高等学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开设更多新的社会学科, 通过这些, 高等教育才能更直接的与社会联系起来, 才能更有效的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出力。相反的, 高等教育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因此, 国家一定要完善高等教育法规, 努力维持相关法律法规的稳定性和执行力, 让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做到有法必依。

(二) 高等教育拨款。

近年来, 我国各个高校的科研和教育经费经费都呈现出逐年紧张的趋势, 因此, 高等院校对政府的财政拨款的依赖性逐年严重, 所以, 现今高等院校的最重要的投资者便成为了中央政府, 反之, 财政手段也就成为了国家对高等院校施加权力、渗透意志、获取利益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可以转变政府对高等院校的投入方法, 可以由政府全全负责改变为第三者代理式投入, 或者进行合同制投入;政府也完全可以在高等院校的相关拨款中加入竞争制度, 也就是说院校想要获得更多的经费, 就要靠本身的实际工作绩效和科研成果。这种方法可以促进院校的科研能力发展, 提高政府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率、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

二、地方政府的统筹管理

(一) 合理规划。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高等教育上有着这种国际地位, 跟它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规划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美国的教育总体规划中有着这样的规定:“州政府试图确定现有各类公立学院的任务和服务范围, 确立新建学院的标准, 决定物质设备改造和建设的重点, 以及依照潜在学生和公众的需求批准新建教育计划等等。”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是实行省级政府的整体统筹管理的制度, 在实行次制度之后, 就很难再以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的整体统筹管理了。目前来看,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高等院校所在的地方政府进行统筹管理的方式, 这种地方统筹的方法一定要从不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 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发展目标,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 实现高等教育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 适当拨款。

如果本地政府想要充分有效的实行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地方政府就一定要拥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拨款制度。当前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改革高等教育事业费拨款这种老旧的拨款模式, 拨款的多少不应该以单位人数为依据, 应该先进行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 通过全面评估的结果来考虑拨款的多少, 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效益来进行有效的调控, 也完全可以将高等院校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考虑进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拨款程序科学、公开、有效。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学校的重点学科的科研程度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专项拨款,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 地方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或者重点学科, 地方政府应当给予重点照顾。不仅这些, 地方政府还可以在其他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方面给予专项的拨款或奖金, 比如可以在当地高校之间评选出精神文明单位, 或者优秀校园环境等等奖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校方面得到自己急需的资金, 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激励学校各方面建设的热情。

三、社会参与管理

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不难发现, 由社会参与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情况在民办教育方面的发展尤为迅速很快。社会参与管理的形式很多:投资企业的执行代表会参与高等院校的重大决策;也可以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专门的高校董事会, 他们的主要认为就是帮助学校筹措相关资金, 参与高校重大决策的制定, 对学校的正常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等等方式。虽然社会参与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的社会参与管理却十分缺乏, 并且存在很多实际问题。由于我国一直是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制度, 致使高校对于社会的管理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仍然在政府和高校自身手行,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公办高校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即使是在民办高校中, 企业参与的管理也并不理想, 注重科研和生产是企业的特点, 这些特点都决定了企业的参与者往往对教学质量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会逐渐导致院校和企业之间出现分歧。所以, 为了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得以完善, 政府和高校就一定要做到适当的放权,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方面建设上, 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 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

四、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

不论在哪个领域, 建立有效的中介机构并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 是一个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等教育也如此。有效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科学化、民主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是作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缓冲机构, 主要是起到润滑的作用。一方面中介机构能有效地将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意图传达给高等院校, 另一方面, 也可以及时向政府和社会反馈高校的要求, 中介机构可以有效约束政府和社会违背办学规律的强制性干预措施,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有悖于政府方针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错误倾向。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相对我国来说都比较发达, 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则发展迟滞。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我国只有逐渐的完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的组织和建立, 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才能和发达国家之间拉短距离。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11

进入转型期的俄罗斯,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改革带来的伤痛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客观环境。本文将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融行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俄罗斯国内政治权威与民主化、经济自由化、文化的变化及教育自身的改革几个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元素,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启一扇新的思想之门。

一、政治“权威与民主化”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化

(一)政治的权威与民主化改革

目前,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是俄罗斯传统的个人治理模式与新的政治环境得到结合的产物。俄罗斯的基本治国思想是:在建立基本的西方民主政治框架的同时,不放弃俄罗斯的传统治理方式;在保持国家联邦制度的同时,不放弃加强中央集权;在主张建立自由市场体系的同时,不放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在致力于完善公务员制度和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放松同犯罪现象作斗争等等。俄罗斯在推行权威政治改革的同时,也不否认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普京曾指出,俄罗斯今日要同自由、民主国家共同体一样实现一体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只有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此外,自由民主的价值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对民主的价值追求将促进俄罗斯向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俄罗斯推行的政治民主化不仅为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赢得了民意,而且为经济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二)高等教育的“统一与人性化”

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的过程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引起了剧烈社会震荡,同时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历史演变形成的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包括对高等教育政治性质的定位、高校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定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选择及高等教育结构的安排等等,在受到今天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冲击下不得不发生变化,特别强调加强联邦空间内教育的统一性和教育的国家标准性,强调国家对教育应负的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家在整个社会改革中地位的增强,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也日渐增大。这既符合俄罗斯人排斥市场与服从国家传统文化心理的需求,又是俄罗斯继承苏联传统的结果,也是转型期国家主导角色进一步强化的反映。

经过改革,各类教育机构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体现其民主性。教育对个人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992年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突出强调了教育的自由和多元化、人的生命与健康、个性自由发展的优先性,并明确了教育的人道原则,其实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民主作风。尽管通过政治手段推行俄罗斯民主化进程不甚成功,但政府和民主人士正试图通过教育来培育民主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

二、经济自由化与高等教育市场化

经济因素是当前各国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直接原因,市场机制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基本取向,这种改革趋势已形成全球性的改革潮流。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国,推行了以全面私有化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全球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趋势,俄罗斯高校逐渐走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步人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轨道。

俄罗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实行了经济自由化,取消限制、取消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对资源的集中分配制,取消或限制国家对所有经济活动领域的监督,充分发挥市场的职能作用。但是,俄罗斯的经济自由化还只是市场改革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是经济自由化的前提,自由化并非经济增长的前提。俄罗斯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并不成功,国家经济处于持续的衰退中,政府财政非常紧张,导致高校人才流失严重,科研经费急剧减少,学校生存举步维艰。前总统普京提出,强国离不开教育,如果处理不好能源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强国富民”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国家把市场化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1992年,俄罗斯通过立法承认并保障国有和市有企业私有化形式的存在。教育的私有化也就伴随企业的私有化进程展开,甚至在此前高等教育市场就出现了收费机构。十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研究领域,围绕着教育市场化问题展开了争论。

三、俄罗斯文化特质及对教育的渗透

俄罗斯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俄罗斯民族的整体文化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东西交融性质之中。因而决定了民族性格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都包含了双重的选择性,它的情绪意识也沾染了矛盾的融合性及情绪的两极性。这些因子使俄罗斯民族不懈地追求强国的目标,在它的经历中升华了民族主义,构成了带有极端色彩的大俄罗斯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些元素始终影响着高等教育领域的理念和制度。

俄罗斯文化特质中始终坚守着“强国”的信念,这个信念伴着俄罗斯成长与强大。无论是演化成了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还是新时代的俄罗斯新思想都是对俄罗斯的强国精神的实践。它们都是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推动力,使俄罗斯高等教育沿着强国的主线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完善。

(一)大俄罗斯主义的强国精神

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深刻的思想文化底蕴就是它的不断寻求发展的精神。实质性的根源是一种“大俄罗斯主义”的倾向。无论这个民族具有怎样的兼容性、多重性与极端的情绪性,都统一在令民族越来越强大的目标之下。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没有脱离这一文化底蕴,使它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有这种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强国精神”是各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支撑。对于俄罗斯而言,其“强国”的精神一直是大俄罗斯主义的精髓实质。这种精神的依托,让俄罗斯摆脱了民族的厄运,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显示出一个民族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强国精神也强调了俄罗斯民族的优越性,特别是在苏联时代创造的经济奇迹,更增强了民族的心理优势感。因而这种思维导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的行动均以大国强势为指引。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实现“强国”梦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它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并且将这种“强国”的思想内涵一代代地传输。因而高等教育既受强国思想的引导发展着,也推动了这种强大文化底蕴的流动。在各个不同时期强国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有所差别,也必然从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体现出来,高等教育作为—个独立的领域也会不断地改革,其根本的动因就是整个民族发展的一条主线,即强国精神。因

此,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并且从教育的改革中可以透视出民族发展的轨迹。

(二)集体主义精神

俄罗斯的集体主义在苏联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它的公有化程度很高,由此,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中形成了对集体的深刻依赖、对平均的积极崇尚及严重缺乏个人竞争的市场意识。一方面,集体主义精神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质内涵添加了浓重的俄罗斯民族气息,使传统中的助人与普世仁爱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发挥,并且俄罗斯民族的高素质传统亦与“集体”观的培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集体主义观念中重视“公有”,私有观念淡薄,个人的生存发展实现在集体中。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是对高等教育私有化的排斥,不利于市场化观念的形成,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可以说,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质体现的也是一种观念上的革新。从“集体化”的思维方式演进到“市场化”“竞争意识”。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必然涉及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而不是靠单一的政府扶植。教育的收费在无形中对高校产生了竞争效应,由此引起了教育理念的新探索。

四、高等教育自身改革

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俄罗斯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它既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又要符合政治发展方向,同时还秉承了民族文化传统。

(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与教育现代化

在复杂多变、形势逼人的背景中,俄罗斯迅速通过立法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法律地位,依法强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体现在: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在教育领域形成有效的经济关系;为教育系统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国家和社会要给予支持;明确各联邦主体之间的各自职责,管理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折射出俄罗斯一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强烈意志与强力推进的决心。

为了在2010年前努力实现各领域、各层次的教育现代化,俄联邦政府通过了《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该构想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在建立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国家高教政策必须保证俄罗斯高等学校的巩固和发展。因为高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环节,它们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和进行科研活动的最重要领域,决定着国民经济的人才和技术水平。普及、质量和效益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在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加高等教育办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二)高等教育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12

一、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

概念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起点, 因此, 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涉及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进行说明。

我们知道, 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 它的基础性和教育内容的基本性构成了培养良好公民的基点。从范围上看, 基础教育包括初中以前的各种教育形式, 但高中阶段教育就实际情况而言还不属于基础教育, 因为它还远没有达到普及和普惠的程度。

“体制”词原从生物学而来, 意思是生物器官各种形式的配置。[1]后来这个词引入政治学、管理学领域。从组织管理的角度, 体制般指的是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那么, 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教育领域中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诸方面的制度。

我们进步理解,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诸方面的制度。在这里, 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立和划分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权力;在中央和地方, 基础教育管理机构是以什么形式来进行设置的;这些形式的管理机构其隶属关系如何等等。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 和作为

实际上, 人们对建国后和改革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分析和研究还是十分的丰富。这些加深了我们对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 更促使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宏观背景, 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为。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

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原理, 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相联。认识到这样的大环境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1) 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求

当前的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下, 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和内容相比较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已大大加快。有人做出估计, 知识更新速度在18世纪以前的频率是每80-90年更新, 19世纪60年代更新的频率是每50年更新,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是每3至5年翻番。进入二十世纪后, 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果个人墨守已有的知识, 抱残守缺, 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

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 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构成呈现了根本的变化, 从劳动者来看, 信息社会要的是大批脑力劳动者;从劳动工具来看, 信息社会凭借的主要是智能工具, 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劳动对象来看, 信息社会要处理的是大批数字化和集成化的信息。信息社会下, 我们必须看到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并不是自动进行的, 而是通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来完成的。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必须依靠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了我们未来所知识、技能、思考的基础。从目前来看, 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知识传递、价值观塑造、制度规训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而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学生思想的启蒙以及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面却显得比较缺位。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

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在接下来的五年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对人才的求和对人才创新型的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 从国家层面, 我们实施了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如果说, 我们以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话, 那么我们今后要实现科学发展, 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相比, 人力资源是具有重要优势的资源。对此, 有学者指出,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物质资源具有折旧性, 而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发性, 并可以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2]因此,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键是培养具有可再发性的人才, 并且,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无论是人力资源强国战略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都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战略性思考。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作为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基础教育体制在以往“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进步完善, 注重教育的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 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

(1) 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步完善

进入21世纪后, 尤其是到了2002年, 国家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 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 我们也能从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文件中找到类似的表达。这就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这份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作出了明确的表述, 即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这份通知也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责任, 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引导, 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 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稳定投入。

可以看出, 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来判断, 我们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完善, 从初“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确立, 以及到后来的完善, 再到当前全面系统地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可以说, 我们步步在接近、步步在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 这充分说明, 国家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从各地的实施效果和反馈情况来看, 改革确实带来了权力的下放, 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应的权力后, 他们解除了紧箍咒, 能够大胆、果敢地因地、因时制宜, 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措施, 从根本上提升了教育质量。

同时, 我们也看到, 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已经进步完善, 并发育成熟, 这个体制我们可以描述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省、市、县三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 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

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确立后, 就要在客观上对微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进入21世纪后, 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主政的十余年来, 义务教育各项微观管理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行。

人们欣喜地看到, 国家领导人的新政也体现在教育领域, 他们关注教育的公平, 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于是, 教育部在2005年5月25日出台了《关于进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 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 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3]此后, 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他们把它作为项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项重要任务来抓, 而且也研究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不仅如此, 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就在2005年12月24日, 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该通知所做出的系列优惠政策和规定深得民心, 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种政策我们可以概括为, 第一, 从2006年始, 国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并在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于这些地区贫困家庭学生, 国家还给予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第二, 从2006年始, 打算利用5年的时间,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要求, 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第三, 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础上, 从2008年秋季学期始, 国家将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 同时进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同时, 为了提高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待遇, 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国家进步完善了保障教师工资水平的长效机制, 初步建立起按实绩和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 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兑现了基础性绩效工资。

可以看出, 系列积极的措施和作为为我国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看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水平保障机制等相关制度的建立, 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 善的方向

应当看到, 对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并且改革也取得了定的成效。2010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为接下来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我们拟结合对《规划纲要》的认识, 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步努力和完善。

第一, 注重建立分权与担责相结合的机制。

分权方面,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走向以县为主,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主要负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政策的把关上, 不应在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和人财物上做过多的干预。同时, 在敏感的人事管理方面, 要积极推行教师、校长聘任制, 取消教师铁饭碗和校长行政级别制, 有效设置教师岗位, 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公招聘, 择优聘任校长, 实行校长组阁制。

在担责方面,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简政放权, 分权化的同时, 应当强调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绩效责任担当, 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分权、责任担当体系, 很难形成高效率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点美国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美国, 他们建立了教育效能委员会, 对学校绩效进行考核, 对未进行有效担责的学校采取相应措施。[4]我们可以积极扶持非盈利组织发展,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 注重提升基础教育管理质量。通过建立基础教育相应的管理机制, 提升教育质量。

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贯穿在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 摒弃应试教育模式, 真正培养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其次, 注重教育评价。提高国民素质是基础教育恒常的价值目标, 因此, 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以考试为标准的效益评价体系, 建构全面、系统、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 应充分考虑全面性, 不能仅仅考虑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 还要关注其他方面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同时, 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在评价标准方面, 因为内容的多样化, 也必须倡导标准的多元化, 因此, 就不能仅仅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排名;在评价方式方面, 也应该朝多维化发展, 不能单纯由政府评价学校, 学校评价教师, 教师评价学生, 而应引导社会和公众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价,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评价标准, 从根本上确立和保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 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注重学前教育发展, 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入园。同时, 要加大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市类园的创建力度, 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第四, 注重教育适度超前的优先发展。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项关键领域,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足见它与其它领域存在天壤之别。

从国家层面来看, 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项重大方针就是教育的优先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发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 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 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从现实层面来看,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城镇化, 这正是基于我国不断流动的人口大军而做出的现实选择。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对教育基础设施的要求, 要在发展教育时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例如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推进教育步伐和规划原则, 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时兼顾不同受教育对象对教育权利的求;比如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对定点布局的要求, 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 进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转规范化, 这些都必须要靠与教育有关的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 超前规划, 超前投入, 早做工作, 做有效的工作[5]。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实践的丰富与发展, 教育领域的改革刻也没有停止, 尤其是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没有间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面临信息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背景。在此背景下, 我国基础教育体制在以往“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进步完善, 注重教育的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 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要在分权与担责、教育质量、学前教育、优先发展等方面进步努力和完善。

关键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考

参考文献

[1]王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1.

[2]谢炜.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内涵、挑战及路径选择.云南社会科学, 2011 (3) .

[3]袁贵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 (2002-2012)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蒋友梅.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及未来改革趋向.现代教育管理, 2010 (3) .

上一篇:吉林省生态农村建设下一篇:非笔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