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复议的深思

2024-10-12

教育行政复议的深思(精选6篇)

教育行政复议的深思 篇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见父母对孩子寄寓了多么高的期望。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溺爱过度”等一系列问题已成当今家庭教育的焦点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能否实现?我认为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手段。家庭教育既是科学的教育又是艺术的教育。说他是科学的, 因为其必须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说他是艺术的, 是因为其面临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根据多年在学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 再结合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情况调查总结, 我对当今家庭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见解。

一、做人比成功重要

有个记者发现大街上一个下水道井盖被盗了, 记者既没有及时处置, 也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而是拿着照相机躲在旁边拍是否有人会掉下去。过了一会儿, 果然有一个人不经意掉下去被拍下来了……你对这记者怎么看?是敬业?还是缺德?我认为这个记者很缺德, 因为记者的第一责任是做人, 第二责任才是当记者, 不能眼睁睁地看到人民处在危险时而置之不理。康德说得好,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灿烂?一是满天的星空;二是道德的力量。道德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人与人之间相处, 怎样的人品是好的呢?好的人品就是一个高尚的、理解别人的、尊重别人的人品。

做人比成功重要, 可我们现在有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是成功了, 但却没学会做人。在这个世界上, 人品才是第一位的, 人品好了, 事情才能做得更好。由此可见, 做人比成功更重要。

二、成长比成绩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的心态很不端正, 每次考试前都要求子女好好考, 承诺孩子考的好奖什么什么的, 若考不好就要受惩罚。子女在考试时想的多是考不好要被惩罚, 而不是什么奖励, 由于过分紧张必然影响解题的正常发挥, 考试成绩当然受影响了, 结果被家长惩罚了。时间一长, 子女的厌学情绪自然产生了。怎样给自己减压呢?不要老想着结果, 而要重视过程。心态决定成败。我们做事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成功, 考试之前不要老想着要成功, 只要心平气和认真应付每一道题, 就能发挥好自己的成绩。人要心平气和地经历自己的人生, 任何经历都是有好处的, 赢得起输得起才是最后的赢家。

三、经历比分数重要

当今社会中有种现象, 大学生虽然毕业了却很难找到工作, 而有些人虽然未考入大学, 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能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考试分数高低与社会实践能力不一定成正比, 而社会实践能力高低关键来自于自身社会实践经历的多少。

人要有一种实践精神, 多经历一些事, 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 没有经验就没有能力。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和关心就是溺爱, 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所以家长尽量教育子女做到以下三点: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不让别人来帮忙; (2) 家里的事情帮着干, 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 (3) 集体的事情抢着干, 不怕吃亏。人只要具有不怕吃亏, 不怕吃苦的理念, 经历的事情多了, 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家长应尽量鼓励子女多做事情, 多经历, 多积累经验, 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付出比给予重要

父母保护与关心子女是当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可当今社会家长为孩子付出的太多了, 而子女付出的相当少, 结果子女显得很无情, 因为父母过分的溺爱带来的就是子女的无情。2011年4月1日晚,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厅发生的汪某刺母亲案, 此案震惊全国。汪某父母供他到日本留学, 每年开销三四十万。4月1日晚, 他却为了向母亲要钱而母亲因一时经济困难未答应的事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 并对着母亲顾某连刺9刀, 导致母亲顾某当场倒地昏迷。以如此方式对待自己的母亲, 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事后当记者问及母亲顾某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时, 顾某却说了一句:“他这次伤我伤得太重了, 但他还是我儿子, 我也不想他被判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是也有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母亲根本没有意识到她多年的溺爱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自私和无情的儿子。一个多么可悲可怕的结局呀!

家长的心似一个口袋, 往里装时是满足感;往外拿的是成就感和幸福感。有些家长为了子女学习好而去选择好学校就读, 给子女请家教, 给子女穿名牌, 下班后不辞辛苦地去学校陪读……为子女付出越多就越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可孩子们感觉到的并不是幸福。孩子们为什么感觉不幸福?因为他们只有接受爱的机会, 而没有奉献爱的机会, 所以他们感觉不到幸福。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呢?第一, 当儿子面经常夸儿子是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 什么事都能自己做, 并给儿子多锻炼做事的机会。第二, 对女儿要多欣赏, 对女儿要经常说:“爸妈有你这个女儿真好!”女儿是明天的母亲, 母亲需要爱心, 爱心需要欣赏。家长会爱孩子就应该会用孩子, 让孩子多帮家长做事;会夸孩子, 就要让孩子做了事开心, 而且还想再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要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理念, 掌握教育技能持之以恒,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我相信不久的将来, 您的孩子一定能实现您的梦想, 成为您心目中真正的“龙”和“凤”, 成为一个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的真正的优秀人才。

摘要:近些年来,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谈论的热点。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人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才素质的高低, 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做人,成长,经历,付出

教育行政复议的深思 篇2

美国人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勤奋的学生,他们预测20年以后,中国的科技将远远地把美国甩在后面。

在同一年,中国也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他们是这样总结的:美国孩子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孩子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当时中国的代表团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

但是20年转瞬即逝,美国的教育又培养了八十几位诺贝尔获奖得者,并且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双方的预言都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令人深思。下面,我就对这一问题,尝试性地作出解答。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熊丙奇先生撰写的《一个中国“差生”的转变》的案例:

“又是新学期开学,虽然今年教育部确定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但是,还是难掩现实中存在的学生开学不快乐、不幸福。

一个正在加拿大读10年级的学生,向我讲述了三年之前,她在国内读初中时的痛苦经历。那时,她被称为学校的“神话”——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以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每天上学都感觉是煎熬,而回到家里,作业不想做,唯一让她觉得有乐趣的事是,打电脑游戏。

按照通常的说法是,她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以及网瘾。老师多次找家长去谈话,但都找不到办法。她不喜欢数学,可是这是必须学的课程,且学得很难;她不喜欢老师上课从头讲到尾,让大家把手规规矩矩放在桌上,但全班其他同学都听话的这样做;她很喜欢画画,可是学校里没有这样的课,而且,老师告诉她,搞美术的,都是想“曲线高考”……自己想做的不能做,自己不想要的,学校却拼命塞给她,她说,我就像要死了一样,日子过得像鬼一样。“那时,如果有客人到我家里,我会这样盯着她,大家都害怕到我家里。”

初一结束时,父母决定送她出国,这是当初万不得已的办法,而她终于可以离开自己讨厌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也求之不得。而让她父母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年之后,她做出的学习规划竟是今后申请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这是一所在美国名列前茅且享誉全球的著名设计大学,而对此,她觉得有超过九成的把握申请成功。在温哥华,她获得了青少年艺术大赛的第一名,艺术的天赋在三年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施展。

对比国内学校,她说加拿大的学习有四方面不同。一是虽然还是要学数学,但是难度不高,没有没完没了的考试,没有被老师逼迫的感觉,高中只有数学10是必修,数学

11、数学12是选修,不选没关系;二是老师从来不会以成绩来评价学生,更不会打击学生,而是一直对所有学生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她说,老师可能也对她的学习失望,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当着她的面表露出来;三是我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加拿大九年级(对应国内的初三),就有实验性的选修课,学生们可尝试选修,以发现自己适合学什么、做什么,而进入10年级之后,有的学校有多达上100门的选修课程,比如学表演的就有10多门选修课,学音乐的也有10多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都可以作为高中毕业的成绩,她喜欢美术,也就在九、十年级选修了多门课程,感觉是如鱼得水;四是老师的教学和评价很不同,加拿大的课堂,学生们看上去“东倒西歪”的,与国内课堂“井然有序”很不同,美术这样的课,据说在国内,要强调素描,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可加拿大的老师,评价一幅画,就看美不美——技术也只是美的一部分——只要总体感觉很美,就OK。“如果在国内学美术,我也非死不可,我哪受得了那样枯燥的培训?”

根据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申请要求,除了中学成绩之外,还要申请者提供20幅代表作。她在10年级已经画好了一幅,被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个假期,她回到国内,专门去了西藏写生,“在未来两年中,画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画作,我很有信心”。

她的变化,不仅在对学习的态度上,而对整个生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她回忆说出三年前自己“像鬼一样”时,就可看出她已经完全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据她妈妈介绍,这次回到国内,很多熟人都感慨她变成了另一个人,对周围人充满友善,而且,最大的变化是,她在加拿大还准备了礼物,去看原来的初中老师。

2008年她刚到加拿大时,感到终于摆脱了“该死”的环境,心情自由了很多。但语言上的障碍,在加拿大是很明显的。而让她攻破语言关的,却是打电脑游戏,她买了三大叠游戏光盘,从学校回到家里就玩。当时,父母对此也有意见,但看到她回家可以做一点作业,心情比国内舒畅,也就不再干涉。而且,有一位父母熟悉的朋友对她父母说,她其实不是在玩,而是在利用原版游戏,学习英语呢!——就这样,经过半年打游戏,她的英语全部跟上,过了语言关!

“在加拿大,我觉得学习的主动权全部在自己手上,老师只是引导者,而在国内学校,我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是老师要求我们学习、逼着我们学习,不管你感不感兴趣都得学,而且要达到他们给你制订的标准,才是好学生,这样的学习我觉得很累很累。”一个10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环境的学习之后,得到的感想,值得国内学校教育反思。这个女生说,她感谢自己的父母给她换了一个环境,否则她不知道自己今天会是怎样的一幅模样,什么罗德岛设计学院,她可能听还没有听过。是的,她应该算是换环境成功的典型了,从一个国内学校的倒数第一,到梦想着进世界一流的学府,这是很大的转变。但是,能够像她这样换环境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还挣扎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被自己是“差生”,以及为追求学校、老师设定的“成功”而焦虑。

教育部名为“幸福”的开学第一课,要求学生们幸福,可是,幸福是被要求出来的吗?只有孩子们自己感受到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对此,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给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环境了吗?”

以上这个“差生”转变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有何启示呢?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实际上,这个案例的背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文明与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集权社会的以“分数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民主社会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为什么中国教育要通过分数“把孩子搞死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中国长期都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泯灭个性以整体来压倒个体,培养“场

——依附性“的人格,对人的角色期待为“呆长”,而不是“成长”。因此,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有一个显著特点,一定要从束缚人的“躯体”、弱化人的“情感意志”、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尽管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推翻了清王朝,告别了封建社会,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直到现在还依然严重存在,并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在主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阻碍中国成为现代性的国家。

感谢熊丙奇先生用细腻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中国差生”的转变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在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中的遭遇并向我们昭示了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这是一个今天西方教育已普遍实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从宏观上看,当今世界教育主要有两大教育体系:一种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两百年前创建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体系。中国大陆与台湾当今的教育就属于这一体系,与中国从隋代开始传承了近1400年的科举教育的传统是一致的,以培养善于考试的人为目标,学生们被动接受条条框框的道德知识与书本知识的灌输,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解题训练和考试分数作为中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大多只能成为人类历史的配角与现代社会的民工;另一种是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在一百年前创建的“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教育体系。今天发达国家的教育多数属于这一体系,重视“独立生活能力、体育艺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这三大能力的训练,以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为目标,把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快乐、兴趣、爱好、自信、理想、意志力、问题意识、探索方法与动手操作等作为教育的中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成为各种类型的创造性人才。这里,我们还应该了解,赫尔巴特的课程观是以“知识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杜威的课程观是以“能力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以上这位“差生”转变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由“知识中心”的教育体系转变到“能力中心”的教育体系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灵活多样的鼓励人充分自我实现的教育体系,使得该生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在我看来,中国人要走出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怪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温腾水民族”才能真正活出人的“气象”。要不顾一切地倡导唯心主义与个人主义,要把个人主义的儒家心学、道家哲学和禅宗美学与西方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东方文化将吞并西方文化,创造出人类的一种新文明,天人合一的精神将拯救全世界。我生活在旧金山以南50多英里的美国高科技的心脏“硅谷”地区,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十多万华人,他们多数是电子工程师,坦白地承认,华人的素质属于中等,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主要在生产的第一线闷头闷脑地干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人很难在各行各业突颖而出成为领导者?成为最顶级的发明家与设计师?成为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精英呢?大陆的人不行,因为社会制度落后,过早分科,政治代替人文,学理工科的不懂文科与学文科的不懂理工科,教育的内容苍白无力,个人的潜能达不到有效开发,那么台湾人呢?他们也是自由竟争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有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华人多数也是“温腾水个性”也不行,又怎么解释呢?据我观察,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上都缺一种超越功利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缺一种人文修养和一种“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缺少一种我行我素的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这实际上是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方针长久以来不重视体育与美育造成的。中国大陆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从苏联教育那里学来的;台湾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从民国教育那里继承下来的;都把“道德”作为教育的中心,都倡导“以德治国”,这就是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病根。在我看来,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都属于落后的专制文化,是人类的两大糟泊文化,都是崇尚官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反自由、反平等、反博爱的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重视国家价值轻视个人价值,重视群体轻视个体,重视共性轻视个性、重视集团意识轻视自我意识,甚至千方百计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儒家文化以家长制消灭人的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唯物主义与公有制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在这样文化价值观的社会里生活,个体是被动的、渺小的、被捆绑的、人格是萎缩的,沾沾糊糊活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个人象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那样可怜巴巴,这是官本位社会所期待的人格图景,这正好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价值观相反。这就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不重视体育与美育的根本原因,因为体育与美育讲动态之美,讲自我意识,讲超越,讲个性,讲野性,讲高贵,讲独来独往,这种人不好管,不好统治,与官本位的社会格格不入,水火不溶,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好的政治是最大的善,坏的政治是最大的恶,长久以来,中国社会都是坏的政治在起主导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我的教育思想就倡导“美是教育的本质”,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专制社会最后的掘墓人。要用美的崇高来战胜家长制、战胜唯物主义、战胜公有制、战胜红色专制、战胜邪恶、战胜官本位、战胜说假话、战胜潜规则,战胜庸俗,战胜腐败,战胜走后门。。。把它们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美育是本体,美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的教育很重视体育与美育,这是创造性的全部基础,这是自古希腊开始就形成的“博雅教育”的传统。这就是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花在课本上的学习时间大约只有中国学生的一半,而身体的强悍与个性和创造性都远远超过中国学生的根本原因。

人一定要活在自由中,活在自我意识的感觉中,活在自我实现的生命状态中,不自由毋宁死!对教育的定义说来说去,说了两千多年,其实很简单,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人最本质的力量与创造性是根源于自我而发展出来的,没有自我就没有人权,也没有个人的幸福与个人的创造性。所谓人权,其实就是人天生就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要在宪法的主导下,个体要脱离国家、脱离家庭、脱离学校的监护状态,成为有独立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行动能力的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成为自己期待的那种人。只有这样,个人才有自由度与人的尊严,社会才有更大的创造性,人民才有更多的幸福感。这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的真正魅力,也是发达国家真正的成功之道,因而,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吸引力。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办好,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二是有个人主义的教育文化与“美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及美学导向的“课程、教材、教法”体系,三是有多元的办学机制与灵活多样的管理制度和考试方法,四是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课程计划,五是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与自我实现,六是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可供学生们自由选择。而当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和这六个方面的价值观刚好相反,这就是中国教育为什么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越往后走、越往高处走就越来越缺少后劲的根本原因。“境由心造”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请问,未来中国人的“心”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里,在“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里,努力建设个人主义的教育体系与宪政民主的社会制度吧!

德国那些值得深思的教育理念 篇3

到一个贫穷的国家或地区过上一段艰苦的生活,加深对社会、对人生的了解。这是当今每个德国城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

在德国,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利用假期万里迢迢来到南美洲和非洲,在这项独特的体验活动中接受锻炼。这项活动的宗旨既不是出国旅游,也不是勤工俭学,而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出,是名副其实的自己掏钱“买苦吃”。

众所周知,德国属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德国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免不了要吃亏走弯路。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吃些苦,摔打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

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

在德国,许多有钱人已经认识到,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就是好事。如果让年轻人轻易得到巨额财富,就有可能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依靠自己奋斗成为富豪的德国企业家改变了子承父业的观念,纷纷表示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子孙,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绝大多数子女对其父母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表示敬佩和支持。他们认为,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父母有处置的权利。作为子女,不应该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遗产。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可能会和父母干得一样好,甚至更为出色。他们相信真正的幸福,来自自己的成功。

现年24岁的蒂姆·海因茨是拥有10亿欧元资产的德国某运输公司董事长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个月只能从父母的财产托管机构得到最低的收入。对此,蒂姆表示:“父母的钱,我无权拥有,也不想拥有。父母把钱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不用在我们的享乐上,这是明智的。父母给我们留下了奋斗的机会。有一天,我也会通过奋斗拥有自己的财产,获得如同父母一样成功的喜悦。”

根深蒂固的规则意识

德国人深信: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遵守规则,才会使生活变得愉快、和谐、安定。去德国探亲时,有一次我在游览汉堡动物园途中去了趟卫生间。出来的时候,被一位年轻女士拦住,询问我可曾见到一个小男孩儿在里面。她解释说,她的儿子进卫生间很久了,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忽然想起,刚才确实听到卫生间里有敲打声,于是回头循声找去。在卫生间最里面的位置,我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正在一脸认真地修理水箱的拉杆——因为拉杆突然失灵,冲不下水。男孩儿认为,自己用过的厕位如果不冲干净,对不起下一个如厕的人,也有失自己的尊严。

听一位朋友说,他第一次到德国时,将洗过的小外孙的上衣晾晒到阳台上。他的女儿要求他将衣服收进来,晾在家里。她说在阳台晾晒衣服,影响小区的美观,房主会有意见,因为这会影响客户对住宅小区的评价。

他第二次到德国,腌了一些咸肉,又晾晒到阳台上。这一次,他用鲜艳的装饰包装纸将咸肉裹起来,做成喇叭状,远看、近看都非常艺术。有一天刮大风,吹掉的包装纸落在楼下邻居家的窗外。他的女儿就赶紧下楼去收拾包装纸。

德国人很注意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一次,在距姐姐家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个年纪稍大的德国男孩儿凭借武力抢了另一个小男孩儿的玩具,结果恰好被自己父亲看到了。大男孩儿的父亲对儿子说:“莱昂,赶快将玩具还给亚历山大,并向他道歉!”那个叫莱昂的男孩儿不依。父亲又说:“你如果不去道歉,我就只好代你去向亚历山大道歉了!”过了一会儿,这位父亲果然认真地将玩具交还给小男孩儿,并代儿子向他道了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培养品德不靠教导

在德国人心目中,有这样一个观念: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体现在具体的品德修养中,就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而是要求孩子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德国中小学校里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般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者“社会化过程”。其目的不是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观念:热爱生命、公正平等、诚实、守信。

德国的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而这,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修养培养至关重要的。

不仅如此,多数德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是非对错。此外,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在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过程中,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德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德国人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跟自重与尊重别人、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电大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深思 篇4

电大首先是一所学校, 一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同时又是一个系统, 一个有共同目标, 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教育教学网络。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教育市场的发展, 以及地方教育机构的调整, 教育资源的整合, 电大系统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 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 对如何实施电大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我国电大目前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不完善

尽管电大在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已基本形成新的运行模式, 但在如何体现远程教育的特色,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和教学管理, 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等方面, 仍存在不少问题。

1.2 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 在电大是管理机构还是办学机构方面的争论等原因, 使得电大的师资队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直比较薄弱, 管理队伍相对也较薄弱。成为电大拓宽办学路子、提高教学质量一个瓶颈。

1.3 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起效不明显

电大教育面向的是步入社会的人, 所以在时间的限制下采取远程教育加以辅导, 但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参加的人数过少, 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所起的作用基本为零。

1.4 无法营造校园学习环境

在长期的电大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周末缺席课堂教育, 无法体会这也是一种大学教育。所以营造好的校园环境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关键的地方。

1.5 各级电大缺乏一支强有力的督导队伍

通过这支队伍, 定期对所辖范围内教学质量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督导工作理应成为我们检验质量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渠道。近几年来, 随着干部年龄的增长, 电大系统已有一大批老同志退出了岗位。他们熟悉电大教育事业, 关心爱护电大教育事业, 应当尽可能地吸收他们参加督导工作, 继续发挥余热, 为电大教育事业作贡献!

1.6 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够丰富、缺乏有效

的社会实践教学

电大是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电大的专业设置更应该多样化。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和社会实践相联系, 增加实践环节。

2 电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2.1 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主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 电大教育教学改革始终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 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围绕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来展开, 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助学服务。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校园教育的学生, 具有基本相同的认知特点, 遵循普遍的学习规律, 都需要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要注意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思想上重视, 要充分认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网络建设, 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上;三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鼓励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

2.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积极开展网上教育

我们大力发展网上教育, 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多种媒体包括运用广播、电视、录像、录音以及印刷教材等, 对学生进行教学, 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广播电视大学建校多年来,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多媒体教学的潜力十分巨大, 电大教育在发挥多媒体这一手段的先进性方面, 还运用得很不够。某些媒体的制作过程太长, 成本过高, 表现技巧呆板, 基层教学单位往往并不欢迎。因此, 传统的课堂面授往往仍在挑大梁、唱主角, 这与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相悖。在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仍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电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3 大力加强本电大师资队伍建设

电大在多年办学中, 很多教师是外聘的, 所以造成在教学方面难以管理和把握学生。我们要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大教育,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不行的。

2.4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要广, 课程设置应进一步体现在对创新人才培养和训练上

变“专业对口”为“专业适应”也就是说,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 要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 应当改变专业狭窄、课程范围小、毕业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低的状况, 为学生就业准备充分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这个问题制订教学计划予以高度重视, 组织力量重新调整计划中已不适应实际的专业和课程, 建立“专业适应”、“课程适应”的新概念。虽然电大的课程结构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技能的训练还是较为欠缺, 而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多数人才是实践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因此, 要先从课程设置和质量要求入手, 使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学习, 活学活用知识, 发挥个人特长, 体现自己的特点, 学有所长, 在实践中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5 营造好的校园学习环境

电大学生来源不同, 有的使在业的, 有的是失业的, 有的是刚毕业的等等, 基础条件是不等的, 所以在学习上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学习是有差别的, 要尽可能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这样对于电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起到更大的作用。

2.6 探索联合培养模式

电大要发挥其办学优势, 使毕业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理论和实践象结合的培养模式, 广泛的和社会企业联合办学, 拓宽人才培养的空间, 使毕业人才就业渠道更宽广。

3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电大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 电大教育的对象应该是社会的所有成员, 电大教育周期应该是人的一生。培养的学生能真正面向社会和职业才是真正目的,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电大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

学习型社会, 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模式, 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氛围、社会价值。电大教育融入社会并为社会服务, 提高质量是电大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种值得深思的教育:生活化德育 篇5

一、生活化德育意味着什么

儿童往往被人们视为经验不足、缺乏正确认知的群体, 基于此种观念, 对儿童进行德育往往是从成年人的世界出发, 以便让儿童及早地、“正确”地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养成道德。然而, 儿童有着属于自己的世界, 且儿童自己的世界需要自己来管理, 成人只不过是儿童世界之外的旁观者, 要相信儿童的世界应该由而且必须由儿童自己来做决定。成人则要尊重儿童的决定, 为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提供环境并防止一些最坏的情况发生, 儿童完全有能力自我管理, 他们知道什么对自己好、什么对自己不好。[1]而基于成人观的道德养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德育, 是一种强加给儿童的德育。这样的德育看上去是最具“效率”的, 但是实际上却是“表面文章”。不尊重儿童的世界就无法让儿童体会到道德的实际意义, 也就无法让儿童真正养成道德。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尊重儿童的世界”, “尊重”不同于“保护”, 更不同于“包办”“灌输”。生活化德育强调要从儿童自身成长的世界出发, 循循善诱, 不牵制、不抑制, 正如《学记》中所言“导而弗牵, 强而弗抑”, 让儿童在自我的世界中, 以自己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去体验道德、感知道德, 直至最后养成道德。

总之, 生活化德育就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中心, 从儿童特定的、现时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 引导儿童过具体道德的生活, 避免对儿童的道德引导政治化、说教化、空洞化, 进而使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实现全面而深刻的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养成。

二、生活化德育的意义

1. 生活化德育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是一个交往不断加强、交流不断加深的时代, 特别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正在转型, 各种价值观、道德观不断碰撞的时代。传统道德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 因而其最突出的功能当属政治功能, 然而有研究表明, 道德不仅能促进政治环境的和谐, 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学校在面对人们各种价值观念、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形势下, 一方面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引导学生树立起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要立足日新月异的市场形势, 引导学生树立起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生活化德育正是基于时代的特征,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充分体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统一。

2. 生活化德育与学生需要相贴近

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的、深刻的, 这是与纯说教式德育截然不同的。它首先承认学生是“人”这一基础观念, 作为“人”的学生就有自身的需要, 有自己的追求。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需要的道德认识才是深刻的认识。

此外, 生活化德育强调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往往也是德育的主体。说教式德育与生活化德育的不同在于:说教式的主体往往是教师、成人。这样就形成了两套价值观念, 一套是属于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套是在学生看来是“强加”于自身的价值观。而人的行为应该是一致的, 作为处事原则也应是一致的, 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生活, 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去进行学生生活化德育。

3. 生活化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

生活化德育强调的是德育的情境性、实践性, 要求跳出传统德育说教性、枯燥性的圈子,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认识法律规范、民情风俗等,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德育的真谛。从这个角度讲, 生活化德育强调的德育是社会规范等在学生身上不断内化的过程, 强调学生道德的养成更应是一个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2]

三、生活化德育的误区

1. 过分强调“生活”, 忽视知识学习

生活化德育强调德育立足学生生活, 提倡在实践中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并最终养成道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依赖学生自身去“领悟”。在生活化德育概念的理解上, 应把生活化德育更多地理解成一种理念, 一种德育的工具, 但并不是唯一, 它也需要辅助性的措施, 如教师的循循善诱、合适的引导和讲解等。例如, 在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时, 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所限, 更缺乏革命斗争的切身体验, 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自己来领悟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会出现理解不够深刻甚至无法理解的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地进行讲解与引导,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

2. 尊重并非简单放任

尊重强调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承认学生的主体性, 对学生不压制、不灌输, 要求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而放任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消极态度。生活化德育不是放任, 而是学生的主体参与。[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旁观者, 而是要扮演参与者, 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 同时为学生的德育活动创造安全、合适的环境。

3. 学校与家庭生活的两重性

人的生活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在空间上具有整体性。在时间上, 要求德育不仅要在学生阶段进行, 而且应在整个人生过程中进行;在空间上, 要求德育不仅应在学校中进行, 而且在家庭中也要同样展开。学校与家庭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环境, 但是却同属于统一的德育范畴。教育家杜威说过, 教育学生不应有两套伦理原则, 即校内一套, 校外一套。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因此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也应保持一致性。然而, 家庭与学校的不一致性往往让德育步履维艰, 更让学生困惑不解。例如,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要遵守交通规则, 但是在生活中每每出现家长“带头”闯红灯的现象, 这无不让学生疑惑, 更容易使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等做表面文章的不良行为。

陶行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同样地, 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也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德育。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为我们打破传统德育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 但探索的道路是艰辛的, 亦是漫长的, 为了心中的信念, 只有矢志不渝, 方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摘要:生活化德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 让学生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它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道德体验,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庞惠启.浅议生活化德育[J].成功:教育版, 2011 (6) .

教育行政复议的深思 篇6

1.社会要为教师敢管学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大众传媒、文学艺术及体育活动, 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 激励人们积极向上, 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 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

2.家长要不断学习, 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尤其是农村家长, 有些在村里参与赌博, 这无形中就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 家长加强与学校、教师的联系, 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学校要规范办学, 民主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不以分数论英雄, 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趣。注意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积极向上、尊师重道、严格有序、生动活泼的氛围, 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人格素养给予良好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该管, 可教师管理批评学生的权利为什么受到挑战?教师为什么不敢管、不愿管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责任心不强, 工作中缺乏爱心和激情

从事教师职业就要对工作的对象、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在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要体现社会公认的职业道德:教师要心中有爱, 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管理教育学生的时机和技巧, 不断创新,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启发学生。教师要学会创设轻松愉悦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立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生活目标。

2.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失衡, 易与教师发生冲突, 导致教师不愿管、不敢管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对我们农村的学生而言意义虽大但可行性不强。部分中学生经常违纪也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进入生理成熟和机能旺盛时期, 有旺盛的求知欲、充沛的精力;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好冲动, 易产生不稳定的情绪, 在学校容易与同学和教师发生冲突, 在家则容易与父母发生争执。在我们农村学校有些学生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与他人发生口角, 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流血事件, 经常让教师担忧。有些事件让教师顾虑重重, 生怕因自己的工作出问题而引起师生对立, 特别是在面对问题学生时, 有时会选择敬而远之, 不愿“多管闲事”。

3.学校的粗放式管理, 也容易导致教师管理学生时采用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的方式

一年前, 我校一学生因为课堂上不服从教师管理, 教师对其进行严管, 过后该学生不服, 便叫社会上的青年对该教师进行威胁、恐吓, 逼老师向学生赔礼道歉。此事件难免会对学校的其他教师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哪位教师会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和几个不懂事的孩子理论呢?于是, 调皮学生更加无法无天, 想安心学习的学生被搅得心神不宁。这种状况, 只会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让教师失去工作的激情, 不敢也不愿去管那些问题学生。

4.家庭教育的缺失, 导致孩子胆大妄为, 教师如履薄冰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以下弊端容易导致孩子不良品德的形成, 个别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首先, 家长的希望与孩子的理想错位,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要孩子将来考名牌大学, 当科学家等;有的家长要求只要孩子不出事, 学习好坏无所谓。其次, 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 部分学生甚至向家长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他们到学校后可能会寻找机会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再次, 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只是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对孩子在思想情感、心理状态、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却是不管不问。

5.社会环境的影响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缺乏力度

目前, 由于不良社会风气仍然存在, 这些道德滑坡的现象必然会冲击着教育领域;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 个别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不是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自身修养,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而是谋取个人私利, 甚至违法乱纪;部分教师对社会不良风气恨之入骨, 但又无力阻止、惩治。因此, 不愿管学生, 不善于管学生, 对学生放任不管等现象就在所难免。

我们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面临各种诱惑, 我们教师不能在其中迷失自我。我们要不断强化我们的教育信念, 加强师德修养, 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要敢管、会管,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秀丽, 耿帅, 闫景秋.教育热点问题之师德观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0.

上一篇:文化传播对德育的影响下一篇:汽车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