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精选8篇)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 篇1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论文
一、正当行政程序在两大法系传统行政法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般认为,英美法系主要关注行政程序,而大陆法系则较为关注行政组织与行政行为,这是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正当程序主要来源于英国自然公正的原则,其主要包含了两方面内容,其一,为了避免出现偏私,任何人都不能在与自己有关的案件中担任法官;其二,任何人都可以享有在自己可能受到权力不利影响时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自然公正原则最初只适用于司法或准司法程序,后扩大至行政权。
1791年,美国将正当程序上升至宪法原则,正式写入《美国宪法》,后来美国法院为了确保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行为的公平合理性,又将其解释为实体性正当程序与程序性正当程序。行政法是与国家活动和政府行为联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部门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资本主义法系。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正当程序原则的来源于英美国家,但是正当程序观念在大陆法系中的诞生最早可追溯至罗马法时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保护公民的权益就已经存在了“向公民申诉制度”,这种向民众申诉的制度是对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通过对执法官权力的限制确保其不能随意判处市民死刑,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产生表明了当时的罗马市民已经有权要求获得公开审判,并可以在审判中提出自己的意见。相关学者指出,民众申诉制度的确立已经构成了罗马法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
然而,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来源于资产阶级革命,而并非溯源于罗马法。欧洲大陆上的国家普遍都认为法的唯一来源是国家,其传统行政法学主要是在法律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共利益较之私人利益而言处于更重要地位。在这种法律行政体系之中,行政机关是权衡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权益的唯一主体,私人介入被认为会损害公共利益,影响行政效率,因而这种行政行为的方式主要是单方行为,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完全赋予随后的司法审查。此外,在典型的自由主义时期,行政与社会严重脱离,私人利益被排除在行政机关的考虑范围之内。处于发展中的全球行政法正塑造着全球治理的新模式,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及法律实施等领域的全球化是全球行政法出现的基础和前提,正当行政程序在全球行政法中担任着决策和规制程序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充分保障决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影响正当行政程序与行政法全球趋同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各国行政法中所包含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发生了极大改变,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行政法相互模仿、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最终使得行政法的发展呈现出全球趋同的趋势。比如,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中都存在一些类似的制度规定,一些国家都设立独立或者半独立的管制机构;实行地方自治或者区域自治;其中正当行政程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作为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在国家宪法中被明确规定。
首先,正当行政程序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的快速发展受代议制民主危机和参与式民主的影响。在代议制民主下,往往不能选举出真正能代表选民利益的代表,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对代议制民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代议制民主产生的选民代表一般由少数政治精英统治,并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支配,使得社会公民难以与国家机关进行有效沟通,不能满足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出现,政府与市民社会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立法者想要以唯一的方式来界定公共利益优先的意愿显然已不可能达成,因而参议制民主形式开始出现。政府不再单独作出决策,而是与社会和公民共同协商,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在这一社会背景影响下,正当行政程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借鉴。
其次,在大陆法系国家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正当程序与法治国理念的密切联系,进而加强了正当程序在国家宪法中的地位。法治国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和尊重,如果国家要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必须有实定法的规定,尤其应该有明确的宪法规定,而行政程序可以保证这种限制不被超越。在法治国中,决定程序必须经由程序原则而法治化,具体包括程序公开化、法定听证权的保障以及平等原则。随着近代人权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国也显得后加大的对人权的保护力度,比如在德国、法国以及意大利的国家宪法中都有对人权保*的明确规定。法治国理念的发展与人权保*密切相关,不少国家纷纷将人权列入司法保护的范围,作为人权保障的正当程序也被当作基本原则列入国家宪法体系之中。
三、正当行政程序与全球行政法的逐步形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法律全球化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全球行政法的概念,与传统行政法存在很大差别,而且由于其主体的多元性,使得全球行政法的确立没有统一的宪法基础,进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当行政程序是体现全球行政法形成的重要方面。
首先,正当行政程序是约束国家遵守全球性规则的工具,由于正当行政程序是同样适用于国家与私人的全球行政规制规则,保护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约束行政权力两方面是行政法的实质所在。
全球行政规制规则对私人的保护也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干预国内公权力制定规则,二是对制定全球行政规则的超国家规制机构进行约束,这两个方面都集中体现了正当行政权力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虽然很多国家的内部行政规则在法律效力上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内部,但是,其实际影响范围已经超过了国家范围,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很多人会因为不同国家质检行政规制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其次,正当行政程序是处于形成状态的全球行政法出现的主要原则。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行政法的概念还仅仅只是处于描述性阶段。全球行政法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正当行政程序的应用和发展,该程序的应用有利于全球规制机构合法性的有效加强。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际方面对全球行政法本身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构建一个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也正是如此,才更加体现了正当行政程序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行政法方面逐渐表现出来趋同的发展趋势,而且就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的全球性行政法来看,正当行政程序在其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成为构成行政法全球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各国应该正确认识行政法的全球化,并实施有效措施来应对这种发展趋势。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 篇2
一、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的衔接缺陷探讨
当前,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的衔接模式主要包括自由选择模式、行政复议前置型与终局型等。从理论方面分析, 我国的立法在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的衔接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 在处理的多元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实践方面分析, 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主要的表现为:
(一) 衔接模式的设置标准并不明确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与分析可知, 衔接相关规定缺乏内在的标准。换句话讲, 当事人在救济程序的启动选择方面完全要听凭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存在可遵循的相关规律。更为严重的是,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在设置的过程中存在零乱的情况, 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模式存在不同, 相同类型的法律法规甚至是一部法律的不同条款之间的规定也存在不同。
(二) 衔接模式的设置功能并不合理
在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安排的过程中, 其最终的宗旨都是为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更为有效与便利的救济, 而非设置障碍。对现行的各种制度设计进行研究发现, 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设置过程中却违背了这一原则。例如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自由选择型, 虽然学者认为其充分体现了法治的精神, 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
(三) 衔接模式的设置正当性不足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属于法律救济的具体方式, 在本质上应该具有等价性。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对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分立与协调进行了直接反映, 如果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存在设置不当的情况, 将会导致行政权与司法权出现相互腐蚀的情况, 最终导致行政复议体系出现紊乱。我国当前存在的复议前置型、复议终局型的存在就是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设置不当的具体体现。复议前置型导致相对人的救济权行使自由度在时间中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在客观方面增加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复议终局型对法治国家所公认的司法最终原则存在否定情况, 最终导致行政权对司法权出现严重的侵蚀。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模式完善措施
从世界范围来讲,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分别为美国的“穷尽行政救济”模式、德国的“诉讼类型决定程序衔接”模式、法国的“当事人自由选择”模式。从表面上对各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的设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是从本质上讲, 这些衔接模式之间并不存在着优劣之分, 更为重要的是还体现出一定的共性, 对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模式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规定的分析与借鉴, 我国应该对现行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制度设计进行改造。
(一) 明确衔接模式的设置标准
对各国行政法中相关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相关安排进行分析可知, 不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衔接模式, 其都对内在标准的明确性进行了体现。也就是说, 当事人在何种情况下能够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在何种情况下必须提出行政复议, 在行政法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二) 对复议终局型实现坚决的废除
当前, 我国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行政复议终局形式都从本质上违背了法治国家所遵循的司法最终原则, 并不能够为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帮助。因此, 必须实行行政复议终局型相关立法规定的消除, 从而让司法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在行政纠纷处理与公民合法权利维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确立法制社会中司法的重要地位。实现复议终局型实现坚决的废除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实现《公民出入境管理法》、《行政复议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相关规定的修改;第二, 仿效《商标法》与《专利法》的修改, 实现《集会游行示威法》、《行政复议法》相关规定的修改;第三, 对现行的《行政诉讼法》进行全面修改, 实现司法最终原则的确立。
(三) 对复议前置型进行明确的列举
当前, 我国复议前置型的相关规定缺乏统一的、明确的标准, 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定。通过实践可知, 行政复议前置在设置的过程中所提到的减轻法律负担、加速救济程序等功能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甚至还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造成了阻碍。因此, 必须实现行政复议前置相关规定的降低, 只在能够真正发挥行政机关优势的事项中引进复议前置。复议前置型进行明确的列举, 具体任务包括:第一, 实现《行政诉讼法》中相关规定的修改与删减, 实现复议前置范围的减小, 为相对人救济选择权的使用提供有效保障。第二, 将复议前置型限制在技术性与专业性较强的案件中, 促进行政机关优势的真正发挥。
(四) 对自由选择性实现坚决的奉行
从本质上讲,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属于救济途径的, 其主要的目的都是对相对人的合法权利进行保障。因此, 在相关制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者必须要明确相对人具有足够的理性能够对自身的权利进行有效的维护。我国应该实现自由选择性的大力推行, 将救济程序的选择权交到相对人的手中。我国当前正处于行政法制建设初期, 在行政复议制度的实现不断减弱的情况之下, 更加不能够通过法理对复议前置模式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只有让相对人拥有自有选择权, 才能够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的优劣进行感知, 从而促进两者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三、总结
在行政救济方式向着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之下, 要正确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依靠行政复议制度与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合理衔接, 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民主宪法的不断完善。通过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实现行政救济制度的多样化发展, 在协调的关系中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媛媛.对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机制之反思与重构[J].法制与经济, 2014, 16:136-138+141.
[2]陶元峰.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的现状及检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34-36.
[3]杨伟东.复议前置抑或自由选择——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处理[J].行政法学研究, 2012, 02:71-76.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 篇3
摘 要:受到经济全球化及贸易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行政法中囊括的基本原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加之各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经济往来逐渐增强,促使行政法的发展逐渐趋同与统一。根据现阶段国家内部初步形成的行政法来看,正当行政程序作为行政行为的构建原则之一,因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及全球治理的需要力度增大,促使其已成为行政法全球化重要的一部分。为更全面地梳理正当行政程序与行政法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在两大法系的传统行政法中关于正当行政程序的发展特点,分析正当行政程序及行政法的全球化趋势,最后再对正当行政程序与行政法全球化的具体形成进行剖析。
关键词:正当行政程序;行政法;全球化;趋势;意义
简单来说,正当程序主要指,任何权益受到最终判决结果影响的个人,具有被告知及陈述自己想法意见的权利,并享有获得庭审的权利。起初正当程序只用于司法程序中,后来不断延伸到可行使公权力的任何程序中。正当行政程序的内容与含义是不断发展与丰富的,其包含有:回避、讲清原因、公开化、透明化、参与及听取申辩等,在两大法系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正当行政程序也走向不同的发展路线,并不断成为行政法全球化的构成部分之一。其中,行政法的全球化指的是,第一,各个国家之间的行政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基本原则与制度方面呈现出趋同状态,第二,行政法的发展已冲出国家的范围,摆脱国家的限制,走向全球化[1]。
一、两大法系的传统行政法中关于正当行政程序的地位
两大法系的传统行政法,主要指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国家行政法,区别方法是:英美法系侧重行政程序,使用行政法的原因是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控制相关的行政权力;大陆法系侧重国家内部的行政组织及行政方式,使用行政法的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可以看出,行政法在英美国家主要是用来规范和控制相关行政机关的一切程序与权力的法律法规,其在大陆国家主要是行政法律,包含的正当行政程序没有实际意义[2]。
正当程序是在英国树立自然公正原则的大环境下建立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一:为了不偏袒不徇私,任何公民不能在涉及与自己相关的案件中做出审判,即担任法官。内容二:任何公民都享有在自身权力受到影响下为自己申诉辩论的权利。行政法,一方面与国家活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行为方式直接联系。通常,人们认为正当程序的基本原则产生于英美国家,其实并不然,大陆国家关于正当行政程序的观念可追溯到罗马国家,在罗马法时期,为了充分保障公民利益,已存在“向公民申诉制度”,并限制法官的权利,确保其无法肆意或者随意判决公民死刑,这种制度的确立与诞生能够起到基本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体现罗马时期的市民已有公开审判的意识,要求获取公开审判的权力,并能够在内部公开审判中说明自己的见解。该种法律程序的确定,成为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关键部分,具有维护与保障公民权利的意义。
行政法在大陆国家中的来源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法律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了传统行政法学,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比更具有重要性。该种行政体系中,行政机关作为保障公共利益与衡量公共利益的有效载体,一旦出现私人介入的情况,则会被视为破坏公共利益与降低行政水平,故这种行政方式只能限定为单方行为,后续的司法审查才能起到维护公民权益的作用。在自由主义阶段,行政法严重脱离了现实社会,个人利益被完全排除在行政机关的考量范围之外。以现阶段行政法的发展历程来看,行政法已逐步形成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塑造了全球化治理的新型模式,其中全球化行政法得以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在于知识产权、服务、贸易与法律制度等领域实现全球化,正当行政程序承担着决策与规范程序的责任。能够有效保证每项决策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二、正当行政程序及行政法的全球化趋势分析
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内部行政法中囊括的基本原则与构成制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改革,加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贸易不断加强,行政法受到互相模仿、互相参考与互相影响,促使了行政法的发展逐渐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代议制民主危机与参与型民主的诞生,给大陆法系国家中正当行政程序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针对代议制的民主而言,通常无法选举出真正能够代表公民利益的代表,故在后续的发展中,代议制民主被不断翻新与改革,利用代议制民主而选举出的选民代表,一般为少数的政治精英,并且受到社会企业各方面的支配,这样的做法便导致社会公民缺失了与国家机关得以交流与沟通的渠道,无法满足社会公民参加社会管理工作的需求。随着社会利益日益显现了多元化格局,国家政府与社会市民之間的界限逐渐模糊,立法者不能再利用单一方式来区分公共利益,故参议型的民主诞生,由原先的政府单独决策转变为社会与公民共同交流与商讨,以此来体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正当行政程序被不断地应用在各个国家中[3]。
第二,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正当行政程序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加强,促使了正当行政程序在国家宪法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依法治国的基础,是保障与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想要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根据实际法律的规定,而行政程序能够起到保障这种限制不被冲破的作用。在法治国家中,决定正当行政程序必须根据程序的相关原则来实现法治化,具体内容包括有:公开程序化、保障法定听证权及平等原则。随着社会公众对于人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地增加对于人权保护的相关力度,比如德、法两国国家的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人权保护。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直接联系着人权保护,有不少国家将人权纳入到司法保护的圈子内,而保障人权的正当行政程序也被视为基本原则囊括到国家的宪法制度中。
第三,在行政法国际化过程中,正当行政程序的内涵不断丰富。行政程序作为行政执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起到连接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关工作人员的作用。通过行政法的全球化,正当行政程度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从最初源于英国的比较简单、朴素的理念——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向各国传播演化,不断加入新的原则、理论,如知情权,申辩权、听证权、回避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效率原则、紧急避险、符合法律精神意图等,发展为现代的、体系完整、理论精致的法学思想。
三、正当行政程序与行政法全球化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世界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在这种必然趋势下,公众对于法律的关注与重视日益增强。在20世纪末,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宣告了全球行政法的概念,与传统的行政法具有较大的差异,加之行政法本身具有的多元化特征,促使全球化行政法的确定没有具备统一化的宪法基础,故而呈现出不稳定的趋势。但是正当行政程序仍是体现全球化行政法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国家之中。
第一,正当行政程序作为规范与控制国家严格遵守全球化规章制度的有效工具,因正当行政程序能够适用国家与个人的全球行政规章制度,而行政法的实际性质在于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以及约束相关的行政权力,故全球行政规章制度对于保障私人的权益体现在两个层次,一为干预与规范国家公权力的制度,二为约束全球行政制度的国家规定机关,这两个层次明显体现了正当行政程序对于权力的积极作用。
第二,正当行政程序是全球化状态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但是就目前为止,全球化行政法的概念仍处于起始阶段,还未具体的实行。全球化行政法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容在于正当行政程序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能够有效加强全球化规章机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国际国内方面对于全球化行政法的理解与认知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不够完善与不够成熟,故要想构建一个统一化与完整化法律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正因为如此,正当行政程序的重要愈发明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贸易往来越发频繁,促使行政法的发展愈来愈趋同,就现阶段初步构成的全球性行政法情况来看,正当行政程序在其中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并成为行政法全球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根据这样的情况,应当要求各个国家提升行政法的全球化意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有效应对行政法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本文就两大法系的傳统行政法中关于正当行政程序的发展特点进行剖析,然后分析正当行政程序及行政法的全球化趋势,最后再对正当行政程序与行政法全球化的相关性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洪雷.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兼评“新行政法”的兴起[J].行政法学研究,2014,01:112-119+126.
[2]孙铭宗.台湾地区行政法学之变革、挑战与新世纪展望[J].行政法学研究,2011,04:70-79.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与案件办理 篇4
主讲内容
第一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
一、简易程序 二、一般程序
三、听证程序
首先介绍一宗行政程序不当引发行政复议的案例 案情: 某市某化工厂因向江河排污,造成水污染事件,法定代表人为此被当地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在停产停业期间,该厂又偷偷生产,并向江河排污,当地安全监管局接到举报后,马上派出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在下《整改指令书》同时,暂扣了该厂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思考: 该市安全监管局的行政行为为什么会引发行政复议? 分析: 显而易见,该安全监管局的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定程序,因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属行政处罚,仅下《整改指令书》是不能实现这一目的,而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走立案、调查取证、告知等法定程序。
行政处罚程序——由行政处罚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所构成,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必须遵守这些程序制度。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法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行为。
简易程序
即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对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安全生产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处罚所采用的程序。
一、适用条件
(一)符合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1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违法事实确凿。即违法事实简单、清楚,执法人员无需进一步调查取证即可当场确认违法行为存在;
(三)法律依据明确、具体。即该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行政处罚是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的;
实施简易程序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要件
二、实施步骤
(一)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 1.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2.现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制作《现场检查记录》,记明时间、地点、违法事实、情节、后果,由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
3.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4.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5.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6.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文书送达回执》,并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押印的,应当注明情况,并由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或者押印。
(二)收缴罚款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当场收缴罚款,同时向当事人出具收据,并于二日内交本部门财务机构,财务机构应于收到罚款二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罚款的;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2.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3.依法不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三)告知当事人如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四)执法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并在5日内报所属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一般程序
适用于依据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案件。
二、实施步骤
(一)立案
1.立案应符合下列条件:
有违法行为的初步证据;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属于安全监管部门主管范围;
属于本安全监管部门地域管辖范围;
有明确的当事人; 2.办理立案手续
填写《立案审批表》,载明下列事项:
案由;
当事人基本情况;
案件的基本情况;
承办人意见,应签署两名承办人的姓名和申请立案的时间,同时附上相关材料;
由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部门分管领导审批。
经批准之日为案件办理起始时间。 3.指定调查人员
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执法人员为案件承办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人员应当回避: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回避,由派出其进行调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决定。
进行调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该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回避决定作出之前,承办案件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二)调查取证
1.调查取证应当查明以下事实: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违法事实是否存在;
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当事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罚的情形;
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调查人员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予以审查、核实,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调查取证的程序
(1)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名
(2)向当事人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3)遵循回避的规定
(4)制作询问笔录、检查记录
(5)全面客观收集证据
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计算机数据;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检验、检测、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检查记录;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作为证据的其他资料。
(6)证据保存---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复制 3.调查取证的方法
(1)调查询问
(2)现场检查
(3)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
复制原始凭证,应当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 和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其处所,并由出具证据的人员签名或者单位盖章。
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制作对象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抽样取证
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收集证据时,要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抽样取证凭证》,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
《抽样取证凭证》要送达当事人;
必要时,请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5)查封、扣押
前提---适用登记保存不足以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转移证据的。
程序---经领导批准;通知物品持有人查点确认被查封、扣押物品;开列被查封、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物品持有人、物品保管人,一份附卷备查。
(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前提---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程序---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填写《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并送达当事人;
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依法应当扣留或者封存的,予以扣留或者封存;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依法不应当予以没收、扣留、封存的,解除登记保存。
(7)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场所进行勘验检查
程序---通知当事人到场;
制作勘验笔录;
当事人拒绝在勘验笔录上签名或者押印确认的,可由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或者押印予以确认,确保证据的效力。
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有关物品、场所的情况后,再进行勘验检查。
(三)案件审理
1.案审基本程序 (1)主持人宣布案由; (2)执法监察机构介绍案情及提出拟处理意见; (3)法制机构介绍听证情况及提出拟处理意见; (4)案审委(办)成员审议案情,形成案件处理意见; (5)主持人宣布集体审议意见; (6)各案审委(办)成员审核《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无误后,分别在《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上签字或者盖章。
2.案件审理内容
(1)是否属于本部门管辖 (2)违法主体是否准确——是否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正职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其他组织——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
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条件的其他组织。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以其主要负责人为代表人。(3)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4)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客观,证据之间能否互相印证,形成证据链,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唯一性;
(5)定性和适用法律是否准确; (6)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7)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适当;
(8)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 (9)执法文书的填写是否正确; (10)有无遗漏的违法行为和当事人是否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11)案审委(办)认为应当进行审理的其他事项。 3.审理决定
案审委(办)对案件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1)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2)调查证据不足或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
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处罚;
应从重处罚的——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执法人员的。
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合安监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应给予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
(四)处罚告知
1.行政处罚告知
2.听证告知
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的,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3.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 (1)必须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2)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五)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六)处罚决定送达
送达---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交当事人的行为。
1、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公告送达
向当事人送达其他执法文书的,也适用上述的送达原则。
2、送达的方法
(1)行政处罚文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他的法定受送达人:
(2)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收;
(3)受送达人是个人的,本人不在时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并在行政
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的备注栏内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
(4)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5)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并注明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
(6)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挂号邮寄送达,也可委托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代为送达;
(7)当事人拒绝接收的,可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有关人员到场,注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文书留在当事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所,即视为送达;
(8)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经过。
(七)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1.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可采取下列措施:
(1)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拍卖所得价款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销毁物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须经县级以上安监部门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安监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4.将查封、扣押的物品拍卖抵缴罚款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应当制作清单。
5.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
6.执法人员应当将当场收缴的罚款,在2天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2天内交至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7.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八)备案
1.县(区)局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市局备案。
2.市局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省局备案。
3.省局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生产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10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国家总局备案。
4.对上级安监局交办的案件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决定行政处罚的安监局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上级安监局备案。
(九)结案
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完成 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延长的,应当经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至180日。
案件执行完毕后,填写《结案审批表》交案件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核,审核后报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结案归档。
听证程序
一、适用条件
1.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2.责令停产停业;
3.吊销有关许可证;
4.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5.较大数额罚款。
二、实施步骤
1.听证会组成人员和参加人员
2.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3.听证会程序
听证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听证会举行前,书记员应查明当事人和其他参加人是否到会,宣布听证纪律。
(2)听证会开始时,由听证主持人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听证会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权利,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在听证会调查阶段,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向当事人提问。当事人可以向案件调查人员提问。
(4)在听证会辩论阶段,于听证主持人的组织下,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和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5)听证主持人在宣布申辩终结后,当事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6)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4.听证报告
5.中止听证、终止听证和听证期限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告知送达后3日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除延期听证、中止听证外,听证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之日起30日内结束。
第二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办理
一、案件受理
(一)案件来源
1.举报投诉
2.日常监管
3.交办移送报请
4.其他来源 二)受理登记
在受理案件线索时,要详细记录被举报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被举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固定电话)、企业地点、规模及主要违法违规事实等有关情况。如实登记举报投诉情况,并将案件线索按年、月、日编排序 7
号登记清楚。
(三)梳理甄别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确认案情是否清楚,是否需要举报人补充材料;
二是分析案件线索的内容,审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确定是否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三是分析被举报人(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情节,确定属于哪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四是分析了解被举报人有没有逃逸、逃避执法的可能,被举报企业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及其紧急程度,以便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防止危害社会和妨碍办案的情况发生。
(四)拟办建议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要根据对案件的梳理甄别情况,按照管辖范围和权限以及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原则,对该案件提出是否进行明查暗访或移送有关部门或交办下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等相关拟办建议,及时办理和分流案件。
(五)建档立卷
在受理案件过程中,要及时对案件相关资料进行建档立卷、登记造册,并做好统计工作。归档内容包括举报原件、拟办意见及领导批示、查处情况、回复情况等。
二、案件调查
(一)准备工作
1、了解被执法监察对象,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选定执法人员和专家,备齐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设备、仪器
2、制定现场执法查处实施方案
(1)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
(2)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范围(3)现场执法检查的组织和人员分工:
行动指挥员:统筹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执法行动。
取证组:现场检查;照相、摄像;财务、仓库帐目检查等。
调查询问组:对有关人员做调查询问笔录,可在现场检查取证完成后开始工作。
现场警戒、控制组:巡视执法现场和周边环境,防范突发事件发生。
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执法物品、饮料、食品等。(4)现场控制措施要点:
对被查处企业的现场最高职务负责人的控制:主要控制其不能布置企业其他人串供,转移、毁灭证据,不能召集企业内部和外面的人员干扰执法。
对厂区环境的控制: 要求企业门卫配合,不让无关人员进入执法现场;掌握执法企业内人员动态;厂外附近人员动态。
控制电源:总电源、化工设备动力开关等。
(5)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环节和衔接方式
(6)执法人员和现场协助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
保密、令行禁止、文明执法、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执法现场、除指定人员,其他人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等
(7)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遇到暴力抗法时的情况处置,受到围攻时的情况处置,联系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支援的渠道和方法,迅速撤离现场的组织、方式和步骤等。
(二)现场取证
1.拍照、摄像、录音;
2.做现场检查记录;
3.抽样取证、勘验;
4.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于取得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5.查阅资料:对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资料予以复制。
(三)调查询问
主要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投资人)、生产经营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操作工人、财务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处置---发出《责令改正指令书》或《强制措施决定书》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
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扣押。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要求限期改正。
三、现场调查取证要注意的环节
(一)进入检查场地时首先要示证,表明意图。
(二)进入生产车间摄像、照相取证和财务室取证的人员行动要迅速,取证要准确。
(三)要控制住法人或现场最高负责人,不能任其串联活动;根据情况控制电源
(四)《调查询问笔录》要围绕违法违规的事实来进行,要当事人确认违法违规事实,表述要清楚,不能有诱供、逼供的行为体现在笔录内,涂改部分要由当事人盖手印确认。
(五)做好《现场检查记录》
记载的内容包括:
1、被检查单位(人)的基本情况:
2、检查情况:
(1)检查活动参加主体的情况
(2)检查的缘由
(3)检查的重点
(4)检查场地环境
(5)检查涉案物品的生产、销售和存放情况:现场物品的品名、数量、型号、标价、标识内容、包装方式等
(6)检查活动的组织形式
(7)抽样情况
(8)对有关证据予以登记保存(封存、扣押)等情况
(9)检查时进行拍照、摄像、录音的,应在笔录上注明
3、被检查单位(人)对检查的意见
(六)需要将有关资料、账目复印作为证据的,必须在每张复印件上签注“经核对与原件无异”以及注明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住所,并由当事人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对现场拍摄的照片,交当事人在每张照片上面签注“与现场情况相符”及日期,并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七)需要对设备、生产场所进行现场勘验的,将勘验情况登记在《勘验检查笔录》上,并由相关人员签名。
(八)需要对有关产品、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的,按规定填写《抽样取证凭证》。
(九)当事人拒绝在《勘验检查笔录》《抽样取证凭证》《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等执法文书和复印、照片等现场取证资料上签认的,注明记录在执法 9
文书上,并由在场的无厉害关系的人2人以上签注证明。
(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执法人员自身安全
1、查处危险化学品时要注重防爆燃:
2、查处剧毒品及挥发性的化学品时要防中毒:
3、在井巷开采的矿山执法时,进入井巷调查要慎重,要做好安全措施,由矿山主要负责人带领进入,井巷外面要有人监控。
4、执法人员进入执法现场后,在非特殊区域均要将对讲机、手机打开,保持通讯畅通;未经批准不能擅自离开;撤离时要清点人数。
5、注重交通安全,尤其查处矿山时要注意在复杂、危险路段的行车安全,重点防滑、防坠落。
6、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十一)注重询问当事人的技巧
1、全面熟悉和掌握案件情况:
了解基本案情;
确定被询问人:
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熟悉现有证据情况 ;
2、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特征和当前的心理状态:
3、制订询问计划
明确调查询问内容---当事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成本、经营额、销售额、违法所得等;
询问的步骤、重点和突破口;
询问的策略、方法及当事人可能采取的反询问手段等。
4、选择适合询问的地点---有利于被询问人陈述和保密;不要有人围观;询问同案的其他当事人,应当单独进行。
5、注重询问说话的艺术
对不同的被询问人使用不同的询问方式,一般情况下,说话要热情和蔼,体现出询问人的善意,不可用简单生硬的告诫口吻或威胁性的言语吓唬被询问人,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而不配合调查。
6、询问要迅速、及时,客观、全面,深入、细致,符合法律程序。
7、询问结束后,要对笔录内容作全面审查:重点是看有无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地方,有无自我矛盾的地方,有无未问到的地方,有无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补问补记。
(十二)证据收集要合法和充足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报告,勘验检查笔录等。
上述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于取得的情况下,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但要填写《证据登记保存清单》,并在15天内对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理决定。下列证据材料无效
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材料;
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材料;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证据的证明效力排序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物、原件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5、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6、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7、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第三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中常见的法律时限
时限是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规定得比较多的一项行政程序,他体现了行政效率的要求。
一、层级冲突一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规则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规范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凡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都没有法律效力。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规章制定的依据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地方性法规只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有效。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上级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下级政府规章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自治地方内优先适用
7.经济特区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优先适用
二、同级冲突一一报请有权机关决定的规则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是指法律规范的效力是相同的,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同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之间、自治条例之间、单行条例之间、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它们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容易引起冲突的主要是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
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发生冲突,应根据该事项属谁权限范围内来确定适用那个规章。
如:关于治安管理事务,属公安部门的权限范围,凡治安管理方面的规定,如其它部门的规定与公安部的规定不一致,应按公安部的规定执行。
如果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则应根据该事项是属中央管理的事项还是属地方管理的事项如何来确定。如属地方管理的事项,则应适用地方政府规章。
三、属性冲突一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
也称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特别规定:就是根据某种特殊情况和需要规定的调整某种特殊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一般规定:就是为调整某类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特别规定是在考虑具体社会关系的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更符合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所以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四、时际冲突一一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
修改更新后的法律规范,更加符合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体现了立法机关面对新情况所作的新的调整,理所当然应当优先适用。
第五讲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
“法定”的内容是指:处罚设定权法定;处罚主体法定;被处罚行为法定;处罚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等。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三、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
(一)行政处罚的依据要公布;
(二)行政处罚的决定过程要公开:告知理由和权利;陈述和申辩权;听证权;处罚决定书的制作与送达。
公正:
(一)程序上的公正:职能分离(调查人员和决定人员分离;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听证主持人由非本案的调查人员担任)
(二)实体上的公正(符合立法目的;适当考虑相关因素;过罚相当(第4条第2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四、一事不再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24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五、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篇5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是行政程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公正、科学的行政程序基本制度是行政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行政程序制度包括:
一、行政公开制度
行政公开是指除依法不公开的以外,行政相对人有权了解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消息的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情报公开制度。情报公开制度适用于抽象行政行为领域。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政策、行政决定及行政机关据以作出相应决定的有关资料、行政统计资料、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制度、办事规则及手续等。所有这些行政情报资料,凡是涉及行政相对****利义务的,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都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组织均可依法查阅和复制。
2.行政过程和行政决定公开制度。行政过程和行政决定公开制度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领域。行政过程公开并不是要求行政机关将整个行政程序都让行政相对人参与或了解,而是在行政程序中几个决定或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和义务的阶段前后,让行政相对人有参与或者了解的机会。它主要包括表明身份、事先告知、听取陈述和申辩以及听证公开等几项内容。行政决定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出有影响的决定,必须向行政相对人公开,从而使行政相对人获得行政救济的机会。如果应当公开的行政决定没有公开,该行政决定就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执行力。
二、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就有关问题听取当事人评论意见,同时予以说明解释的制度。听证制度被公认为现代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对于行政程序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听证制度包括三种形式:
1.公听。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或订立行政计划时,所涉及的行政相对人众多而不确定,召开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听取代表各方面、各阶层的公众意见。这种听证通常称为“公听”。
2.陈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若涉及单个或相互无争议的多个当事人,则可进行个别听证。即给予当事人陈述自己观点及理由的机会。这种听证一般称之为“陈述”。
3.听讯。当行政行为涉及互相有争议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行政机关须同时或反复听取各方对立的观点和理由,并允许双方或各方提出证据与反证、互相诘询辩论,而由行政机关基于笔录作出决定。这种形式又被称为“听讯”。主要适用于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为。
听证方式又分为口头与书面两种。
三、职能分离制度
职能分离制度是指为了加强权力制约,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权益,而将行政机关内的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机关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的制度。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在同一行政处罚案件中从事调查取证、听证、裁决的行政人员应当彼此独立、各司其责,不得从事与职责不相容的活动,正是这一制度的具体体现。
四、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如相应事项与本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不得参与该事项的处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来源于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这项原则要求“任何人都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排除与所处理的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员主持行政程序,从而实现行政公正;有利于增加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信任感,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说明理由制度
说明理由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作出涉及相对人权益的决定、裁决,特别是作出对相对人权益有不利影响的决定、裁决,必须在决定书、裁决书中说明根据(法律、法规根据或政策根据)和理由(事实证据及有关分析说明等)。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或发布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应在有关政府公报中说明其根据、理由。说明根据、理由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而且也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理解相应行政行为,从而减少行政机关实施执行中的困难或阻力,以提高行政效率。
六、不单方接触制度
不单方接触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两个以上行政相对人的、具有相互排斥利益的事项时,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听取其陈述、接受其证据材料的制度。不单方接触制度有利于防止行政腐败和偏见,防止行政机关对一方当事人偏听偏信而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
七、时效制度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程序 篇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履行义务的期限;
(二)履行义务的方式;
(三)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第三十七条 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
(三)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第三十八条 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执行:
(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三)执行标的灭失的;
(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
(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条 在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赔偿。
第四十二条 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
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第四十三条 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第四十四条 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第二节 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第四十五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第四十六条 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三十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实施强制执行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依照本法第三章规定办理。
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已经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财物依法拍卖抵缴罚款。
第四十七条 划拨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定,并书面通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划拨存款、汇款的决定后,应当立即划拨。
法律规定以外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划拨当事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拒绝。
第四十八条 依法拍卖财物,由行政机关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九条 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第三节 代履行
第五十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第五十一条 代履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四)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 篇7
关键词: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行政程序,听证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因“强制拆迁”、“暴力拆迁”引发的流血事件, 折射出当前我国拆迁制度尚不合理, 政府征地拆迁程序存在诸多问题。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屋管理拆迁条例》 (《条例》) 给拆迁矛盾频发埋下隐患, 成为违法暴力拆迁的“合法”依据;于是2004年修改宪法加强了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保护性规定, 但并没能阻止地方政府对土地和城市开发的贪婪;而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 由于种种利益纠葛和政府经济人的本质, 该法也没能改变违法拆迁的现状。事实说明, 实体法的相对不足需要通过程序机制来弥补。就本质而言, 房屋拆迁是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需要依法行使公权力限制私权利的行为, 这种对私人权益限制与克减的正当性需要合理的机制来保障, 尤其是程序机制。倘若政府的强制行政行为没有按照正当法律程序进行, 那么征地拆迁权力的滥用就极具危险性和高发性, 公民的财产权及人身权都将因程序的不可操作而变得毫无意义。所以, 政府对公民房屋及土地的征用必须借助严格的法律程序完成, 接受正当程序的检验。笔者从政府行政程序着手来研究征地拆迁过程中的问题。其中, 听证程序是保证征地拆迁行为合理、合情、合法的前提条件, 严密完整的征地拆迁程序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有效保障。
二、国外关于土地征用与拆迁行政程序的相关规定
第一, 征用的强制性并不阻碍财产所有者的发言, 正当程序对财产权的保护, 就是要为权利人提供申述意见的场所与程序。
英国:征用就是强制购买, 根据1946年《征用土地法案》, 标准的征地程序是经内阁会议批准, 发布强制购买令。内阁会议在核准强制购买令以前, 通常要举行公开调查, 以便能够事先获得土地及房产等相关信息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非依正当程序, 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 自由或财产;非有合理补偿, 不得征用私有财产供公共使用。其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州政府依据正当法律程序取得私有财产并保证不得拒绝法律对公民的平等保护。因此, 美国的征收程序中就包含了公开听证制度, 即行政机关采用征用措施前必须举行听证会, 说明征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果被征收方有质疑, 可以提出司法挑战, 迫使政府放弃征收行为。
加拿大:其整个征地拆迁过程具有透明性, 征地管理流程包括预征土地、批准、补偿、进入使用土地等, 都必须告知被征用者。如果在预征中产生异议需要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由批准机关组织举行, 征地机构和被征者都是批准机关的调查对象, 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由批准机关裁决。
第二, 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必须遵循从开始到最后阶段的完善流程, 以保证政府征地拆迁权得以有效制约, 公民个人权利得以充分保障。
美国:其正当程序包括:一是政府预先发布土地征收的通告。二是政府对拟征收土地进行评估。三是向被征收方送交评估报告并提出补偿金的要约, 被征收方可以提出反要约。四是召开听证会, 说明征收土地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如果双方不能就补偿金达成一致, 可以聘请评估师对被拆迁房屋资产进行评估, 请求公证机关公证。若双方协商不成, 则进入司法程序。五是进入拆迁程序, 发布拆迁公告。
加拿大:其征地管理从预征土地开始, 征地批准后, 征地机构进行规划登记, 进行征地补偿公告, 征得土地所有者同意后请估价师对征用土地进行评估, 若无法达成补偿协议, 则由政府组织成立协调委员会, 事务性和技术性工作则由专家承担, 批准机构则行使协调、裁判的职能, 最后是进入使用土地程序。
三、我国城市征地与房屋拆迁程序现状
城市房屋拆迁是政府对房屋产权者的房屋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政征用行为, 从现象上看, 拆迁即拆房, 是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使用权的剥夺;但从实质上看, 拆迁即征地, 是一种对产权者的房屋及附属的土地进行行政征用的行为。征用是宪法上的概念, 即指政府为了公益需要,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强制取得所有权人的财产并且给予适当补偿的行为, 是一种特定的强制性行政行为。
目前, 我国的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一般包括以下程序:首先, 申请规划用地许可证。即拆迁人按规定向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确定拆迁房屋的地域范围。其次, 编制拆迁方案。拆迁人获得土地使用权后, 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和房管所摘录拆迁范围内的常住人员及其房产资料, 根据有关拆迁补偿安置的规定, 编制详细的拆迁方案。然后, 拆迁人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拆迁许可证。接着, 发布拆迁公告。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将房屋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 以公告形式公布。再次, 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期限等事项, 签订协议。最后, 拆迁人实施拆迁。
四、征地与房屋拆迁程序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征地拆迁的行政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征用与补偿未能同步进行。征用是对私人财产的强制剥夺, 有征用就必须有补偿;而且按照宪法和物权法的规定, 补偿是征用合法有效的构成要件, 应在房屋拆迁之前完成。而《条例》却将补偿与征用人为割开, 本应在征用阶段完成的补偿问题却变成拆迁阶段的一部分, 这明显有违“先补偿、征用, 后拆迁”的公正程序。
第二, 征用拆迁缺乏正当程序。行政机关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 应遵循正当法律程序, 但实际情况却是政府行政行为未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表现在:一是缺乏听证程序, 规划、征用和拆迁过程不透明。政府未向被拆迁人说明征用拆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也没有听取各方意见, 因而被拆迁人不能提前知晓政府决策的相关信息, 难以在决策中表达自己的诉求。现实中, 许多拆迁决策存在着暗箱操作的现象, 被拆迁人的权益得不到保证。二是缺乏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条例》未规定被拆迁人有权利参与拆迁的监督过程, 公众话语权和参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导致政府的随意行政、野蛮行政及违法行政。而且倘若政府将征用土地交给了土地使用人, 其在用地过程中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进行商业开发, 此种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同样会损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 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拆迁易混淆。我国宪法和物权法明确规定, 征收私有财产的唯一合法条件是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所以, 非因公共利益而实行的商业拆迁, 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 应遵循等价有偿原则, 在购买房屋产权后方能拆迁。然而《条例》以及地方性法规并没有区分拆迁是否属于公共利益, 致使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混同, 商业性拆迁搭了公共利益征收的便车, 政府将低价收回的土地高价出让给开发商, 公权力成为寻租腐败的手段。尤其是开发商与被拆迁人在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 交由拆迁主管部门裁决。缺乏制度约束的权力在利益的驱使下恣意行使, 促使其做出强制拆迁的决定, 损害被拆迁人的人身财产权益。
五、完善我国城市征地与房屋拆迁行政程序的建议
(一) 理顺拆迁、征用、补偿三者的前后关系
如前所述, 实施房屋拆迁必须先依法对土地进行征用、补偿, 但《条例》却将本应在征用阶段完成的补偿问题延至拆迁过程中, 导致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没有依法征用的前提下就可给予拆迁许可, 且绝大多数拆迁都是“先拆后补”或者“边拆边补”, 该程序存在严重的立法缺陷。笔者认为, 立法应首先理顺拆迁、征用及补偿的关系, 规定拆迁方在按照市场价值给予被拆迁人合理补偿的前提下对其房屋及国有土地进行征用, 然后再进入拆迁程序。
(二) 完善拆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
1.应实施严格的听证程序。由于《条例》并未规定拆迁听证程序, 使得规划、征收和拆迁过程不公开透明, 因此笔者认为应在立法中增加征地拆迁的听证制度, 让利益各方能够充分参与到拆迁的各个步骤中, 特别要听取被拆迁人的意见和诉求。这样不仅使补偿、征用、拆迁等方案合法合理合情, 且保障被拆迁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正当程序权及人身财产等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 2004年建设部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裁决规程》) , 该《裁决规程》建立了拆迁听证制度, 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于面积较大或者户数较多的拆迁项目,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在核发拆迁许可证前, 就拆迁许可有关事项召开听证会, 听取拆迁当事人意见。第十六条: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 应当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 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 进行听证。可以说, 这是我国行政征用程序法律制度的一个进步。
2.建立土地使用监督机制。在征地程序上, 征收前的公共利益的认定审批机制不合理, 征收后的土地使用监督机制缺失, 因此, 建议成立土地征收委员会负责土地征收的认定审批, 并且赋予被征收人收回权以遏制土地被政府或土地使用人滥用的状况, 保证被征收人对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批评权, 也使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阳光之下。
3.健全征地拆迁的一系列流程。为了保护公民权利, 防止政府权力滥用, 健全征地拆迁的一系列程序是非常必要的:首先, 征地机关向批准机关提出征地申请, 确定征地拆迁的地域范围, 批准机关应严格审核其征地是否具有公共利益的目的。其次, 政府向市民发布征地通告, 批准机关举行征地听证会, 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再由批准机关裁决;接着, 在征地获批准后, 征地机构进行规划登记, 发布征地补偿公告, 补偿方式和金额应按照“适当补偿”原则对被拆迁人房屋资产进行补偿, 若补偿金不能达成一致, 则由政府将案件送交司法程序, 法院聘请独立的资产评估师进行评估, 得出最终补偿方案。再次, 拆迁方与被拆迁方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最后, 进入拆迁程序, 发布拆迁公告, 同时召开拆迁听证会, 说明拆迁的可行性, 如果拆迁方案能达成一致, 则实施拆迁。
虽然《条例》第十五条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强拆的权力, 但是根据法治原则, 凡限制减损剥夺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 除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外, 还必须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 即拆迁与否不得由政府说了算, 更不能实施强拆, 而应该通过司法程序, 由法院做出最终裁决。
(三) 严格制定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的程序法规
笔者认为立法应当严格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 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土地征用的范围限定在公共利益上, 制定公益拆迁的特定程序;而商业拆迁也应有其自身的拆迁程序, 特别是拆迁方和房屋的所有权人必须遵循民法的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市场交易。此时, 政府的公权力行为不得介入, 更不得运用国家暴力进行强迫交易, 唯有这样才能依法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的现象会不断发生, 其中, 如何有效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 加强对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如何规范政府的公权力行为, 提高其公共服务职能, 是核心问题所在。完善政府的行政程序是关键环节, 我国的新征地拆迁制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行政程序的完善也应该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宝丽, 王淑华, 陈明泉.我国房屋拆迁程序的完善及立法建议[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2) .
[2].许宏波, 朱小兰.从行政征用制度看城市房屋拆迁[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4) .
[3].周大伟.美国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中的司法原则和判例——兼议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范的改革[J].北京规划建设, 2004 (1) .
试述行政程序的正当性 篇8
关键词:行政程序;公正;正当性
程序的正当性是现代行政程序的一种内在的价值品性。而行政程序作为法律程序之一,不仅仅是实现行政实体或结果的技术性工具,它同样还有着独立于实体而存在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即行政程序自身的正当性,表明存在着一种程序本身的正义,而这种“程序的正义,意味着程序不是权力的附庸,而是制约专横权力的屏障”。程序自身的正当性对行政权力的正当行使施加了最基本的程序性要求。美国大法官W.道格拉斯说,“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正义的主要保证。”
一、程序正义在法律程序中的要求
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我国学者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极富开拓精神的研究。如孙笑侠认为,“程序公正的六大要义”,即“程序的民主性、程序的控权性(从人权角度看)、程序的平等性、程序的公开性、程序的科学性和程序的文明性是现代法治社会对程序公正的要求,离开了这六方面,那么程序公正将是不完整的”。季卫东提出的“现代程序的四项基本原则”即“正当过程、中立性、条件优势、合理化”。等等观点,反映了不同的学者对程序公正的内容、标准和要素的不同理解。事实上,要提出一种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最高的、绝对的程序正义要求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人类的共同心理需求,提出一种可适用于所有现代文明社会的最低限度程序正义要求。英国人将这些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贴上了“自然公正”的标签,美国人则称之为“正当程序”。
参照英美国家的标准,结合学者们的分析,我认为,现代法律程序所要实现的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至少应当包括三项:程序中立性、程序参与性和程序公正性。程序中立性就是要求决定程序法律结果的法律主体应当处于中立地位,对参与程序的任何一方不得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是法律程序对决定程序法律结果的法律主体的“正当”要求。程序参与性就是那些利益或权利可能会受到程序法律结果直接影响的法律主体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参与法律程序的过程,并对法律结果的形成发挥其有效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接受程序法律结果的法律主体对法律程序的“正当”要求。程序公开性,即法律程序的每一阶段和步骤都应当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这是对法律程序整个过程本身的最低限度要求。行政程序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法律程序,同样要达到上述三项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
二、正当的行政程序原则
正当行政程序,简单来讲,就是符合正义性原则的行政程序,从语源意义上讲,“正当行政程序”一词源自于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1787年纽约州批准宪法会议根据汉密尔顿的提议,提出“人权法案”,该法规定:除非依照“正当的法律程序”,否则,任何人都应得到保证,不应被剥夺特定的权利。这一规定,“构成了(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和后来的第14条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的起源。”1791年美国宪法通过的第5条修正案规定:“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1868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又将这条规定适用于各州政府机关。众所周知,行政程序法在法治国家负有体现宪法价值的任务,立法者形成或设计行政程序及行政机关适用行政程序的裁量空间须受到宪法的制约,既然宪法中载有“正当程序条款”,国会制定的程序规范固然不得抵触宪法,而“正当法律程序”适用在行政程序上,即为“正当行政程序”,这就是“正当行政程序”这一用语的正式起源。
正当行政程序这一用语在程序法及行政法的理论和实践上,有着丰富的涵义:
(一)正当行政程序体现一种程序正义的理念
正当行政程序表达了一种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自然法理念和由此演变出来的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观念。尽管在阐述程序正义理念时使用了不同的法律术语,但以英美两国紧密联系的法律传统可以得出:美国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理念源自于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观念。对于“自然正义”的本质含义,爱歇尔勋爵如此解释:“自然正义就是有关是与非的自然感觉。”马歇尔也说“:自然正义这个提法揭示了和绝对真理相关的道德原则的存在,这种真理是根據上帝的旨意而确立的,这里所言的自然正义是自然法的同义语,它显然有别于具有严格意义的现代的自然正义的概念。”所以说,正当行政程序反映出来的一种程序正义的理念,实质上是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自然法理念的表现。
(二)正当行政程序不仅体现出一种程序正义的理念,在实践中它也是一种可操作的程序规则
如果行政行为不遵循具体的正当程序规则,将导致行为的无效或被撤销。在“里奇诉鲍德文案”中,英国上议院的法官认为,尽管1882年的《城市公团法》规定,警察委员会有权开除他们认为玩忽职守或因其他原因不适合该职的任何警察,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开除行为就不需要遵守自然正义规则,尽管它被认为是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的行为,上议院的法官仍然认为,要革除一个官员的职务,必须先告诉他到底犯了什么事,听他解释,然后才作出决定,警察委员会在开除里奇公职前,没有给予他通过听证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也没有事先通知里奇,违背了自然正义的要求,所以该行为应予撤销。
程序的正当性作为现代行政程序内在的价值追求,必须通过一定的原则才能得以体现出来。这一原则即正当的行政程序原则,亦可简称为“行政正当原则”。它要求行政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直接体现着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权力正当行使的最低限度,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从根本上承载了现代行政程序的基本价值追求——程序正义,是确保程序正义观念在行政行为中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从而也构成了行政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根据前述程序正当性的三项最低要求——程序中立性、程序参与性和程序公开性,正当的行政程序原则或称行政正当原则可具体化为避免偏私、行政参与和行政公开这三项原则。
第一,避免偏私原则。
它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过程中应在参与者各方面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不得受各宗利益或偏私的影响。避免偏私原则,是程序中立性这一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在行政程序中的具体要求。中立性原则是现代程序的基本原则,是“程序的基础”。程序的中立,本意是要求纠纷的裁判者应当处于对抗的双方当事人之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使当事人受到同样的对待,即“任何人不能成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因为最初只是司法程序的一个基本原则。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司法程序中的“自然公正”原则,原来就是个“司法程序中的规则”,后来才移用到行政程序中来的。
第二,行政参与原则。
它是指受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参与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行政权力运行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作用。行政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听证。所谓听证,即“听取意见”。它意味着行政主体负有听取当事人意见的义务。行政主体在作出对当事人不利决定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事实,剥夺对方辩护的权利。这是行政参与原则的核心要求,也是保证相对人有效参与行政程序的前提条件。如果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始终保持沉默,没有机会阐明自己的观点,那么这种参与就是无意义的。
第三,行政公开原则。
它是指行政权力运行的每一阶段和步骤都应以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如果说参与原则是让相对人实现“为”的权利的话,公开原则则是满足相对人“知”的权利。“知”是“为”的前提,“为”是“知”的目的,二者具有紧密联系。按照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行政公开化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行政权力的整个运行过程要公开(行政行为公开),而且行政权力行使主体自身的有关情况也要公开(行政主体公开)。行政主体的公开,内容包括:行政主体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和财政收支状况,以及公职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任免及其财产和品德状况、廉洁自律情况等。就行政权力的整个运行过程而言,要公开的内容包括事先公开职权依据、事中公开决定过程和事后公开决定结论。事先公开职权依据,是指行政主体应当将作为行使行政权的依据如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在没有实施行政权或者作出最终行政决定之前,向社会或相对人公开,使之知晓。事中公开决定过程,是指行政主体应当将行政决定形成过程的有关事项向相对人和社会公开,包括公开举行听证、会议的公开等。
行政主体必须采用相应的方式公开。根据公开的对象不同,一般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公众的公开,主要有:会议旁听、媒体报道、刊载、查阅、公榜等,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网络的建设,行政机关已经开始利用网路发布各种信息。
对特定相对人公开的方式主要有:第一,阅览卷宗,是指允许当事人在具体行政程序中抄写、阅览或复印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程序进行情况的资料。阅览卷宗权是实现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实际影响行政决定形成的前提条件。第二,表明身份,是指行政主体的执法人员在实施可能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之前,应当通过行政相对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向其表明执法身份。第三,告知或送达。告知主要指行政主体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时,应事先告知该行为的时间、地点、主要过程及相对人在程序上享有何种权利;送达即将处理结果告知或交付当事人的程序。第四,说明理由。对于有些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不但要把结论告知当事人,而且应当说明作出该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裁量依据或其他理由,相对人对此也可以提出咨询。
总之,行政程序的正当性要素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首先,任何行政程序都必须具备行政程序正当性要素的最低要求;其次,对于某些影响相对方重大利益、法律明文规定应举行正式听证的行政行为,则应依法举行严格的正式听证;再次,对那些最低要求不足以保证其程序正当性,但采用正式听证又无此必要的行政行为,则应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组合出适合该行政行为的正当行政程序。
注释:
①转引自周佑勇.行政程序的正当性与正当的行政程序原则.公法研究.第71页
②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法学.1992年第8期
③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④杨寅.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法理学与法文化的分析[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10页
⑤焦洪昌, 李树忠.宪法教学案例[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⑥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⑦章剑生.论行政程序法上的行政公开原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蒋秋明.程序正义与法治.学海.1998年第6期
[2] 转引自周佑勇.行政程序的正当性与正当的行政程序原则.公法研究.
[3] 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法学.1992年第8期
[4]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5] 陈瑞华.程序公正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6] [美] 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 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谢红星.论正当行政程序
与行政程序的正当性———兼以程序工具主义及程序本位主义的视角.2005年11月.
[7] 杨寅.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法理学与法文化的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焦洪昌,李树忠.宪法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章剑生.论行政程序法上的行政公开原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推荐阅读:
行政补偿的程序论文06-04
行政强制拆迁的启动程序与条件10-03
行政程序违法研究论文05-10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10-17
行政程序的公正价值05-31
行政处罚程序09-15
行政追偿程序09-18
行政程序违法11-19
行政复议程序08-10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