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医院

2024-06-29

吉林省中医院(精选10篇)

吉林省中医院 篇1

关键词: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为掌握吉林省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质量和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 笔者对该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2007-2009年的消毒质量监测进行了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1.1 监测内容

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消毒、医护人员手消毒、内镜清洗消毒、口腔科用水质量、医院污水消毒、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

1.2 监测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下发的《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 (2007、2008年) 要求进行监测。

2 结果

2007-2009年的监测结果显示, 灭菌器生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 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 医护人员外科手、污水监测的合格率逐年提高, 口腔科水合格率仍然很低。监测结果见表1。

注: () 内为合格率 (%) 。

3 讨论

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维护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有计划、连续、系统地进行医院消毒与感染监测, 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和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暴发流行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监测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如空气消毒监测时监测采样的时间是在空气消毒处理后, 没有人员进入环境中之前开展消毒效果监测, 而在实际医疗活动中, 当工作人员一旦进入环境后, 空气污染量会很快恢复甚至超过消毒前污染水平, 而疾控机构没有开展此阶段的污染监测工作, 但此时正是可能感染发生的主要环节[1]。手部消毒监测的采样时间是在消毒处理后、接触病人前进行, 但是在实际医疗活动中, 如果没有开展监测时, 医护人员常常没有进行清洁消毒处理而接触病人, 此时对接触病人危险性更大[2,3]。医院污水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 但由于医院污水处理设备陈旧、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对污水消毒技术掌握不熟练, 致使医院污水消毒合格率较低[4]。口腔科用水包括手机喷水和冲洗水, 由于国内至今没有口腔科用水国家标准,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判断污染严重, 已成为医疗单位医源性感染的重大隐患[5]。

医院消毒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监督与管理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与监测对象应更加紧密配合, 积极开展部门协作, 充分利用监测信息, 发挥其监测评价、监督、危害预警与指导干预的作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突出监测重点与目标性,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常规监测是在医院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即消毒后、操作前采样, 虽然监测结果令人满意, 但却不是日常医院消毒工作的真实反映。采用问题目标监测的方法, 阳性率高, 管理既有针对性, 又具有前瞻性, 有利于控制感染, 降低医院感染管理成本, 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算性, 更有利于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同时应不断修订监测方案, 改进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 突出监测重点, 更加准确、真实地发现问题, 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商桂珍, 王英人.影响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的原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 26 (5) :589-591.

[2]高志坤, 杜凤芹, 王艳军.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 26 (6) :687-688.

[3]李亚洁, 谭琳玲, 周春兰, 等.手部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6;20 (2A) :286.

[4]孙利群, 黄新宇, 王艳秋, 等.2007-2008年吉林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0, 9 (1) :58-59.

[5]张芳, 叶发明, 周楠, 等.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6) :814.

吉林省中医院 篇2

吉林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试 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消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

1.2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境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院感染

— 1 — 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规定,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根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医疗卫生机构应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加强医院感染应急处臵培训与演练。对各类可能引发医院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要及时进行监测、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

1.5 基本概念

1.5.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5.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5.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1.5.4流行病学调查指对医院感染病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感染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对策。即通过查明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1.5.5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并可污染环境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包括病人、带菌(毒)者或自身感染者、— 2 — 动物传染源和某些带菌(毒)的场所。

1.5.6感染途径: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人其他易感者的途径。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等。

1.5.7感染因素:指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侵袭性操作、易感人群、住院时间长、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等等。

1.6 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分级

2.1 特别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Ⅰ级)

对影响或后果特别重大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为特别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Ⅰ级)。

2.2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Ⅱ级):(1)发生甲类传染病、肺炭疽医院感染病例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院感染疑似病例;

(2)发生20例及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10人及以上人身损害后果;(4)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3例以上患者死亡;(5)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3 较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Ⅲ级)

— 3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Ⅲ级):(1)发生10~19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2)发生除甲类传染病外的法定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9人人身损害后果;(4)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3例以下患者死亡;(5)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4 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Ⅳ级):(1)发生5~9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下人身损害后果;(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

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预案等的规定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的需要,省卫生厅成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协助或负责我省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的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医政处,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卫生局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立本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分别负责辖区内较大,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 4 — 2.2 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专家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专家组,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级别确定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进行技术指导;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建议等。

2.3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现场指挥部

发生特别重大和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根据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的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现场最高卫生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指挥。其主要职责是:确定现场卫生应急处臵方案,指挥协调现场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组织卫生应急现场的各类保障工作,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研制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估报告。

2.4 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专业技术机构 2.4.1 医疗机构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其它医疗机构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检测样本的采集,病人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协助做好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依据有关规定,立即向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向现场指挥部提出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医疗救治措施建议。

2.4.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5 — 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和协助市(州)、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特别重大、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感染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负责全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

市(州)、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较大、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感染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负责辖区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信息报告与管理等工作。

2.4.3 卫生监督机构

省卫生监督机构指导市(州)、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特别重大、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市(州)、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分别负责对辖区内较大、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3、监测、预警和报告 3.1 监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监测质量。

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并付诸实施;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 6 — 学监测,通过监测并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倾向和隐患,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3.2 预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提供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并密切关注国内外传染病发生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

3.3 报告 3.3.1 信息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2)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一般医院感染事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3)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4)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九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 7 — 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感染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3.2 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臵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原则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事发地的县区级、市州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同时,要遵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不同类别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应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事发地以外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通知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做好卫生应急处臵所需的人员与物质准备,并采取必要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

4.2应急反应措施

— 8 — 4.2.1卫生行政部门

(1)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相关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2)组织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3)进行事件评估,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查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

(4)发生较大或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后,由事件发生市(州)、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及时、果断处臵。并及时向当地政府、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臵情况。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加强对事件发生地区卫生应急处臵的督导,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有关情况和建议,适时向省内有关地区发出通报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5)发生特别重大或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后,省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向省政府和卫生部报告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情况和卫生应急处臵建议。并负责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和处臵,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措施。同时,向省有关部门及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情况。事件发生地的市州、县市、区政府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辖区内各项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 9 — 4.2.2医疗机构

(1)专职人员要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必要时可请求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援。

(2)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并对采取处理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确时,可以针对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措施,在不停止调查的同时,采取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评价。

(3)积极救治患者,实行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

(4)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5)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做好医院内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的场所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

(6)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7)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4.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后,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疾控机构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尽快确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调查。对医院感染暴发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暴发的原因,— 10 — 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具体的步骤为:

(1)证实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建立可行的诊断标准。注意避免因诊断标准失误将会夸大疫情或遗漏病例。病例可分为“确诊”、“假定”、“可疑”等不同等级,“原发”和“二代”等不同水平。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暴发。

(2)分析调查资料,计算各种罹患率,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通过实验室资料分析,初步确定病原类型,计算人群感染率、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所占的比重,评价危险人群的免疫水平。

(3)查找感染源: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视医院感染疾病的特点,可选择病人、接触者、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各种分泌物、血液、体液、排泄物和组织为标本,同时还应对有关环境和物品等采样。有时病原体的分离有很大的困难,可以通过PCR、生物芯片技术和血清学检查方法查找感染源。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对于确定爆发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找到针对性的防治和控制措施。通过各种病原学、血清学检查仍然不能确定感染源时可以采用通过综合性分析初步确定几个可能的感染源。

(4)分析引起感染因素:对感染病人及相关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

— 11 — 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对感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感染途径。

(5)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1)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积极的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隔离;(2)控制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爆发的感染途径如空气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去除和杀灭病原体。肠道感染病通过粪便等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感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而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3)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6)在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该医院今后的防范措施,必要时疾病控制机构要考虑其它医院有无类似情况,全面采取控制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理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得失。

应当注意,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自始自终是同步进行的。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最终通过管理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控制医— 12 — 院感染暴发的目的。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明确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素的医院感染,也应根据暴发的特征当机立断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

4.2.4 卫生监督机构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5、卫生应急响应终止 5.1 终止条件

(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2)最后一例医院感染传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5.2 终止程序

由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卫生应急响应的建议,报请同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事件评估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医院感染暴发事

— 13 — 件处臵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原因、造成的危害、采取的卫生应急处臵措施及经验、教训,以及该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

7、保障措施

7.1 建立卫生应急队伍

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队伍,卫生应急队伍由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的相关技能及职业防护的专业培训,并定期组织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模拟演练,提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能力。

7.2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制定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物资的储备方案,并落实到位。包括医疗救护的药品及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以保障卫生应急工作进行。

7.3 建立、健全监测报告系统

医疗机构应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本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网。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及时性和敏感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监测报告的管理,收集、整理和分析— 14 —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供决策和指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

8、附则

吉林省人民医院 篇3

目前医院拥有普外科、胸外科、肛肠外科、手足显微外科、心外科、眼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循环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线科等多个重点科室或重点专科,省重点实验室1个,各种研究中心(所)9个。

手足显微外科开展的产瘫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心内科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心外科开展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外科开展的肺癌或恶性胸腺瘤介入治疗、骨科开展的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普外科开展的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肛肠外科开展的结肠部分或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眼科开展的冷超乳治疗白内障、先天性眼球震颤等项目有的达到或接近国内、省内先进水平。

重点推荐——肛肠外科

吉林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自成立以来,已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浆膜代肛管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诊疗、护理经验,在全国居领先水平。

吉林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篇4

一、确定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径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少走弯路, 吉林省出台了全省公立医院改革的顶层设计, 要求各试点县 (市) 以县级医院为重点,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前提, 以改革付费机制为突破口, 以改革补偿机制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降低县外转诊率, 力争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在研究了各项改革内容对医院的作用后, 经过筛选, 确定了五项主要核心内容, 称为“五大机制”。

一是改革补偿机制, 实行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监管, 改变“以药补医”局面。

二是改革新农合付费机制, 控制过度治疗。积极推行按人头付费、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改革, 要求做到逐步减少项目收费比例。根据2 0 11年试点县新农合每个病种补偿金额及人次, 按补偿多少排列顺序, 找出中位数, 并增加10%, 作为2012年单病种补偿标准, 预算2 0 1 2年补偿总额。各级医疗机构超资自行承担, 结余可用于绩效工资补偿, 比较有效地控制了过度医疗。

三是实施分级负责诊疗机制, 降低县外转诊率。明确县、乡、村医疗机构负责治疗的病种和数量;县级医院自己不能治疗, 经外请医生后可以治疗的疾病病种和数量;以及县医院不能治疗, 需要县外转诊的疾病。采用差异性报销原则, 将门诊病人引导到乡镇以下就诊, 给予较高的报销比例, 争取将90%的门诊病人留在乡镇;将住院病人引导到县级就诊, 给予较高的报销比例, 争取将90%的住院病人留在县级。力争县外转诊率每年下降5%以上, 2015年达到10以下。

四是强化政府投入机制, 确保医院公益性。强化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资金保障, 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六项投入政策。要求各试点县核实债务, 三年内全部化解, 让医院轻装上阵。

五是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 确保留住人才。要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职工工资由两部分组成, 基础工资 (档案工资) 占工资总额的40%, 按照出勤和一般工作情况发放;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60%, 按岗位工作的数量、质量和医德医风等考核指标进行发放, 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工资的上限以能够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准。

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初显成效

(一)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出现了“四升四降”。

截至2012年10月, 4个试点县8家试点医院各项数据与2011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四升四降”。4个试点县门诊人数上升43.37%, 住院人数上升31.96%, 医疗收入上升30.55%, 医务人员收入上升30.05%;门诊次均费用下降7.65%, 住院次均费用下降2.43%, 药品价格下降15%, 新农合县外转诊率下降4.14%。

(二) 实行付费机制改革后, 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方便了群众就医。

从2012年3月起, 延吉市中医院实行住院患者“先住院、后付费”制度。患者住院时, 只需出示医保卡等身份识别证明, 就可以办理住院手续, 不需提前预交住院押金;办理出院时, 患者根据报销后的情况, 再缴纳自己承担的部分, 由此避免了由于住院时押金不足, 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病人不能及时住院治疗情况的发生。该制度推行3个月, 就有1400多名患者享受到了“先住院、后付费”待遇, 收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三) 实行分级诊疗机制, 控制县外转诊, 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农安县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后, 对新农合患者医药费用补偿比例进行了调整, 确定在村级卫生室诊治的疾病31种。在乡镇卫生院能够诊治的疾病68种, 乡镇卫生院门诊就医报销比例由45%提高到50%, 年度封顶线由260元提高到300元, 住院报销比例由85%提高到90%, 如患者自行到县级医院治疗, 医药费按40%报销。在县级公立医院确定能够治疗的疾病501种、不能够诊治的疾病41种、请上级医院医生指导可以治疗有多种并发症或病情危重的疾病40种, 普通疾病住院报销比例由75%提高到80%, 大病由80%提高到85%, 如自行到县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 医药费按30%报销。通过医疗机构分级负责诊疗制度和总额预算、按病种定额付费、提高报销比例以及差别支付机制的实施, 避免了医疗机构推诿病人, 缓解了上级医院就诊压力, 减少了患者就诊医疗费用, 有效降低了县外转诊率。各试点县县外转诊率出现了历年没有过的下降幅度, 极大地减轻了群众外出就医的沉重负担。

(四) 各级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 增强了县医院的公益性质。

延吉市政府在每年化解1080万元债务的同时, 设立配套资金1000万元用于医疗改革。农安县政府计划每年投入医改资金3500万元, 并且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逐年化解债务。乾安县政府将卫生系统所有离退休人员工资共计1350万元作为长效补偿机制由县财政全额纳入预算, 并且为县医院、中医院购置了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五) 实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延吉市中医院按照新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医生可在岗位工资的基础上多得100%绩效工资。农安县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后, 月平均工资提高26%, 骨干医生提高的幅度更大。乾安县、镇赉县普通医务人员的工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推进县级医院改革深入开展

(一) 扩大试点范围, 力争2013年在全省全面展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二) 调整医疗收费标准。继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 启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工作。适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设立医师服务费, 提升手术费、护理费等, 提高的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形成合理的收费机制, 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三) 全方位加强县级医院建设, 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积极培养和引进县内学科带头人, 制定招聘优秀技术人员到县医院工作的优惠政策。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开展远程会诊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医疗机构评审和质量控制, 优化就医环境。

(四) 加强督导调研, 完善各项改革内容, 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良性运行。县级医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需要及时予以解决, 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的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确保顶层设计的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使县级医院改革健康稳定发展。

吉林省中医院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颅脑外伤病人,可正确回答问题,可自动睁眼,右侧肢体偏瘫,刺痛可回缩,左侧肢体可随意运动。GCS评分为____ A.11分

B.12分

C.13分

D.14分

E.15分

2、一般皮肤切割伤后多长时间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可逐渐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

A.48小时以后

B.6~12小时

C.12~24小时

D.24~48小时

E.48~72小时

3、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范围是____ A.15~20cmH2O

B.6~12cmH2O

C.>26cmH2O

D.21~26cmH2O

E.1~4cmH2O

4、哺乳期妇女,发现左侧乳房有一约3cm大小硬结,疼痛2天,体检两侧乳腺均明显增大,左乳外下象限皮肤充血,发红,扪之发硬、发热,诊断首先考虑 A.急性乳腺炎 B.纤维腺瘤 C.乳腺囊肿 D.炎性乳癌

E.乳房囊性增生病

5、女性,38岁,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块10天,光滑、无压痛,近3天来肿块增大明显,伴有胀痛,核素检查显示为左甲状腺”冷结节”,初步诊断考虑为 A.单纯性甲状腺肿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乳头状囊性腺瘤并囊内出血 D.甲状腺腺瘤 E.甲状腺癌

6、来自脑神经元的肿瘤分为 A.神经纤维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B.神经节细胞瘤和中枢性神经细胞瘤 C.神经胶质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D.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 E.神经纤维瘤和神经胶质瘤

7、关于脑震荡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____ A.伤后短暂意识障碍

B.逆行性遗忘

C.CT检查可见点状出血

D.腰穿无红细胞

E.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稳定性骨折 A.裂缝骨折 B.螺旋形骨折 C.横形骨折 D.压缩性骨折 E.嵌插骨折

9、一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体检:腹部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10~12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宜采取何种措施____ A.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

B.腹部X线检查

C.解痉抗感染治疗

D.胃肠减压

E.积极剖腹探查

10、肾母细胞瘤2/3的患儿发病年龄在几岁以内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E.5岁

11、患者,男,32岁。80%深Ⅱ°烧伤,持续高热,创面肿胀,渗出多,疼痛剧烈。每日输液总量为3000ml,1天后无尿而死亡,其治疗教训是 A.创面不应暴露 B.血容量严重不足 C.剧烈疼痛未镇痛 D.没有及时彻底清创 E.没及时使用抗生素

12、临床上所谓的浅度烧伤是指 A:I度,浅Ⅱ度,偏浅的深Ⅱ度 B:I度 C:浅Ⅱ度

D:浅Ⅱ度和深Ⅱ度 E:I度和Ⅱ度

13、食管癌主要诊断方法是____ A.气管镜

B.纤维食管镜

C.B超

D.食管钡餐X线检查

E.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

14、下列哪种股骨颈骨折最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A.头下骨折 B.经股骨颈骨折 C.经基底部骨折

D.不完全移位的股骨颈骨折 E.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15、中度以上烧伤补液时胶体首选 A:全血 B:血浆 C:红细胞

D:中右旋糖酐 E:7%代血浆

16、在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过程中,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续皮牵引6~8周

B.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先牵引,7~12日内进行内固定 C.65岁以上病人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D.儿童和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尽量不行手术治疗 E.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者可行转子间截骨术

17、骨折的全身表现中,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

B.患者可因大量出血或并发内脏损伤而引起休克 C.严重骨折患者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D.开放性骨折患者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

E.严重骨折患者血肿吸收时,其体温通常不超过37℃

18、夏天不慎热水烫伤,右下肢浅Ⅱ度烧伤,清创后采用包扎疗法,以下哪种处理方法不可取

A:1%SD-Ag冷霜包扎 B:凡士林纱布包扎 C:蓝油烃包扎

D:消毒羊膜覆盖后包扎 E:涂龙胆紫后包扎

19、肺爆震伤属胸部____ A.减速伤

B.加速伤

C.枪弹伤

D.闭合性损伤

E.开放性损伤

20、男性,35岁,在厂医务室发现颈前偏左有一肿物,怀疑来自甲状腺,转来门诊,门诊医生检查后确认。他是依据哪一项确定的

A.肿物质地

B.肿物大小

C.表面光滑程度

D.边界清楚与否

E.肿物能否随吞咽上下移动

21、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同时合并休克,处理不合适的是____ A.输液、输血

B.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C.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D.立即行尿道会师术

E.耻骨上膀胱穿刺或膀胱造瘘

22、T2期膀胱肿瘤浸润哪一层组织 A.粘膜层 B.固有层 C.浅肌层 D.深肌层 E.浆膜层

23、有关深部脓肿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B.局部波动感明显

C.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D.局部疼痛、压痛不明显

E.凹陷性水肿,穿刺可抽到脓液

24、患者,女性,35岁,外伤后患肢垂腕畸形,各指间、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手背桡侧皮肤感觉麻木,考虑哪条神经损伤____ A.尺神经

B.桡神经

C.正中神经

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25、一患儿全身大面积烧伤,仅头顶及腰部约五掌面积未烧伤,则烧伤面积为 A:96% B:92% C:90% D:93% E:95%

26、经典的皮片移植物不包括下列哪些成分____ A.表皮

B.真皮浅层

C.真皮深层

D.少部分皮下脂肪

E.皮肤附属器

27、脑挫裂伤意识障碍下列哪项不正确____ A.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挫裂伤部位相关

B.中间清醒期是其特点

C.多在半小时以上

D.伤后立即出现

E.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挫裂伤程度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肾结核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指征是____ A.一侧肾钙化

B.静脉肾盂造影一侧广泛破坏

C.静脉肾盂造影一侧不显影

D.肾结核并结核性挛缩膀胱

E.肾盂造影显示病变轻

2、电烧伤急救时做法错误的是

A:呼吸停止需立即行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完全恢复

B:人工呼吸频率为14~16次/分,胸外心脏按压为80次/分 C: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扩大、固定通常意味脑死亡发生

D:烧伤初期大量补液并碱化尿液是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 E:深部组织损伤坏死,伤口需开放治疗

3、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一周,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原则为 A.患侧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B.患侧髋关节应加大活动幅度

C.应加大患侧膝,关节活动以防止粘连 D.扶双拐下地锻炼

E.此时患肢避免作任何活动

4、下列哪项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____ A.发热反应

B.过敏性休克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左心衰

5、下述哪些检查对肝细胞癌诊断最有价值

A.甲胎蛋白的测定

B.肝功能检查

C.B型超声波检查

D.肝扫描

E.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测定

6、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最主要的是____ A.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B.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C.恢复血容量

D.改善和维持主要脏器功能

E.紧急手术

7、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声音嘶哑 B:吻合口狭窄 C:乳糜胸 D:吻合口瘘 E:幽门梗阻

8、有关烧伤深度的估计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

B:同一部位的皮肤厚度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不一 C:许多化学烧伤有继续加深的过程

D:酸烧伤易估计偏浅,碱烧伤易估计偏深 E:Ⅲ度烧伤偶尔也可出现水泡

9、以下除了哪一项,都是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常见体征____ A.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B.开瓣音

C.水冲脉

D.胸竹左缘连续性杂音

E.收缩期震颤

10、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____ A.动脉硬化

B.颅内肿瘤卒中

C.脑动脉瘤

D.烟雾病

E.脑动静脉畸形

11、男性,20岁,急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禁食,当天应补充液体。下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2000~2500ml液体

B.50h,碳酸氢钠250ml

C.氯化钠5g

D.葡萄糖150g

E.氯化钾3g

12、以下哪项不适合于暴露疗法 A:Ⅲ度烧伤创面 B:肉芽创面

C:绿脓杆菌和真菌感染以及脓液多的感染创面 D:头、面、颈、臀、会阴等不易包扎的部位 E:污染严重,未经正规清创的创面

13、膀胱原位癌若细胞分化不良或已有浸润时的治疗是 A.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B.膀胱部分切除术 C.膀胱全切除术 D.膀胱灌注化疗 E.化疗+放疗

14、有关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浅Ⅱ度烧伤如无感染1~2周痊愈

B:深Ⅱ度烧伤创面如发生感染,有时需植皮方能愈合 C:深Ⅱ度烧伤3~4周痊愈

D:Ⅲ度烧伤如无感染,可形成痂下愈合 E:I度烧伤3~5天痊愈

15、急性肾衰竭无尿期,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400ml B.<50ml C.<100ml D.完全无尿 E.以上都不是

16、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不包括

A.暂时性低血钙

B.高血钾

C.高血钠

D.碱中毒

E.凝血异常

17、在烧伤后48小时内主要威胁的是____ A.体液失调

B.脑水肿

C.脓毒血症

D.ARDS

E.休克

18、关于小腿慢性溃疡说法不正确的是以下哪项____ A.静脉炎性溃疡一般难以自愈

B.静脉曲张型溃疡主要由于静脉曲张引起,一般较易愈合C.溃疡一般单个存在,表浅,边缘整齐

D.溃疡周围皮肤常有色素沉着

E.小腿慢性溃疡通常与静脉曲张同时存在

19、直肠癌Dukes分期,不正确的是____ A.D 期:癌肿伴远处器官转移

B.B 期:癌肿未超出浆肌层,伴淋巴结转移

C.C1 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伴肠系膜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

D.C1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伴肠旁系膜淋巴结转移

E.A 期:癌肿未超出浆肌层,并且无淋巴结转移

20、长时间用全胃肠外营养,理想的静脉为

A.上肢静脉

B.头静脉

C.大隐静脉

D.颈外静脉

E.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21、有关Ⅲ°烧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痛觉丧失 B:多不形成水疱

C:多有蜘蛛网状细小而密集的栓塞血管 D:留有瘢痕

E:焦痂约3周开始分离

22、脑对冲伤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____ A.小脑

B.脑干

C.额叶

D.顶叶

E.枕叶

23、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液体治疗应

A:从公式计算总液量中减去延迟复苏所亏欠的液量 B:为减轻再灌注损伤,不补液

C: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1~3小时)补足因延迟复苏所亏欠的液量 D:按公式计算总液量在剩余时间内匀速补液

E:以入院时间为补液起算时间,按公式计算正常进行

24、病人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抗休克、停止输血 B.停止输血抗感染 C.利尿治疗抗休克 D.对症处理

E.停止输血抗休克,碱化尿液

25、若加强腹股沟前壁宜选择何种修补术____ A.Bassini 法

B.Ferguson 法

C.Halsted 法

D.McVay 法

E.Shouldice 法

26、经典的皮片移植物不包括下列哪些成分____ A.表皮

B.真皮浅层

C.真皮深层

D.少部分皮下脂肪

E.皮肤附属器

27、脑挫裂伤意识障碍下列哪项不正确____ A.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挫裂伤部位相关

B.中间清醒期是其特点

C.多在半小时以上

D.伤后立即出现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建筑设计 篇6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32 100 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0 500 m2, 地下建筑面积31 600 m2。地上10层, 地下2层, 建筑高度44.5 m, 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一级。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7度, 抗震设防类别乙类。本工程新增床位1 000床, 建成后医院总床位近1 800床。

2设计指导思想

2.1新老建筑前后衔接, 功能整合

本工程建成后一汽总医院总床位近1 800床, 鉴于大型综合医院人流物流的特殊性, 在进行单体设计的同时充分注重医院总体规划设计, 特别注意新建医疗大楼与现有院区医疗设施的联系, 使医院新建部分与原有设施及未来发展密切衔接。

本工程设有连通东侧院区的地下室及二层的连接口, 并结合现状建筑位置进行了连廊的规划, 以处理好新老建筑的衔接关系, 使之成为联系紧密、完整的医疗体系。

2.2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

设计注重社会心理学与生物医学理念相结合, 关注病人, 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医疗空间, 体现“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现代医疗设施对医院内外环境, 对病人就医诊治环境, 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极为重视。本工程包括的医疗功能有急诊、门诊、医技、住院等, 作为改善医院形象及门诊、医技、住院条件的根本措施, 力求体现现代医疗设施的特点, 如诊区及病区的诊室、病房等有较好日照与自然通风及室外景观条件, 护理距离尽量短捷, 注意采用室内色彩设计、无障碍设计、信息诱导标志系统等有效手段, 以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2.3技术先进、低能耗高效率

设计中汲取现代医院建筑的布置手法, 设置了医院主干道及辅助专通道, 使各部门相对独立, 便于管理, 方便病人就诊, 保障医务人员工作环境。

将交通核心及管井尽量布置在平面中心位置, 缩短各种物品运输路线及工程管线, 提高工作效率。设计还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管道的保温、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以保证建筑低能耗运行, 节材节能, 节省运行费用。

2.4体现对医院内的各类使用者的关心, 创建适宜的就诊、工作和学习空间

一汽总医院面向一汽集团服务于长春周边管扩区域, 服务的对象既包括普通的市民, 也包括一汽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 还包括在一汽集团工作的外籍人士。不同的群体亦有不同的要求。

3 建筑平面设计

3.1概述

新建大楼整体呈四合式的建筑空间, 主要交通设置在中部。地下2层, 地上10层。医疗主街与各候诊空间联系密切, 做到患者通道短捷、明了。在紧凑布局平面功能的同时, 适当布置天井, 使建筑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按照功能划分, 本工程包括了急诊、儿科门急诊、医技、住院及其辅助用房。其中医疗主街西侧的地下及裙房部分主要设置了手术部、ICU、中心供应、输血科、病理科、急诊部、DSA、血透、放疗科。医疗主街东侧的地下室及裙房部分设置了影像中心、儿科、检验、电诊、产房、CCU、内镜中心、制剂中心、药库、营养厨房、职工餐厅、陪护餐厅、报告厅。其中的检验、营养厨房、餐厅、中心供应、消防及安防控制中心服务全院区。5层~10层为住院部, 每层设置4个护理单元, 其中3个标准护理单元, 1个干部护理单元 (位于东北侧) 。护理单元单复廊结合的布局使住院患者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及通风环境, 裙房屋顶部分的屋顶花园, 为住院患者及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和活动环境。

3.2功能布局

地下2层设放疗科、设备用房、立体停车库。

地下1层设中心供应、药库、营养厨房、变配电所、立体停车库。

首层医疗主街的西侧布置急诊用房, 面向前广场, 方便人流集散。DSA设置在急诊用房的北侧, 利于急诊患者使用的同时, 通过通道, 与住院部建立了便捷的联系。儿科位于建筑的东南侧, 并设有单独出入口, 与其他医技用房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儿科北侧分别布置了影像中心及配液中心, 通过医疗主街与其他科室建立联系, 方便使用。

2层医疗主街西侧布置了病理科、输血科及血透。病理科、输血科的位置与地下1层的中心供应、3层的手术部位置上下对应, 并设有专用的洁梯、污梯, 利于手术室物品的传输。医疗主街东侧布置了检验科和电诊。2层东侧设置的联系新老院区的连廊空间, 不仅增强了与原有建筑的联系, 在东北恶劣的雨雪气候也起到了防风护寒的作用, 达到了全院区医疗资源共享。

3层医疗主街西侧布置了洁净手术部和ICU, 二者之间有直接的通道相连, 方便了术后病人的转送。医疗主街东侧布置了产房、内镜中心、报告厅, 并在产房设置了直接通往5层产科病房的专用电梯。相关诊区的同层布置, 也方便了病人之间的转送, 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

4层医疗主街西侧布置了手术室更衣和ICU更衣, 位置与3层手术部和ICU上下对应, 分别设有专用楼梯供上下联系。医疗主街东侧布置了药房、职工餐厅和CCU。药房与地下1层的药剂科、首层的配液中心位置上下对应, 方便联系。职工餐厅与地下1层的厨房位置上下对应, 并设有专用的餐梯送餐, 同时方便了3层相应位置的报告厅与会的人员的用餐。

5层~10层为住院部, 每层设4个护理单元, 共1 000床, 其中6层~10层东北侧的护理单元为干部病房, 并在首层设有专门的VIP电梯, 供其使用。

屋顶设电梯机房、空调机房、屋顶水箱间、制氧机房及冷却塔。

3.3 主要功能部门设计

3.3.1急诊部

根据现代急救医学理念, 急诊部划分为急救和急诊两部分。二者分别设单独出入口, 并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 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保障了急救的高效性。急救区设有专用入口大厅、通道, 并设有抢救、留观、医护用房等。不同通道可将急诊患者分别送至极危重、次紧急、普通急诊区。急救区北侧设DSA, 并通过专用通道加以联系, 方便了急救病人对DSA的需求;同时由病房转接的急救病人也可以通过竖向电梯进入DSA和急救诊区。根据24 h服务原则, 急诊区设有独立完备的挂号、收费、药房、输液、诊室、检查、检验设施, 保证了急诊区的专用性和高效性。

3.3.2儿科门诊

儿科门诊设有专用的出入口, 并分别设置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等, 保证患儿有独立、良好的就医环境。在儿科诊区设有专用的挂号、收费、输液、儿科诊室、检查、留观, 并在候诊区设有儿童游戏区, 为患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温馨的就医氛围。同时儿科与急诊区之间设有专用的联系通道, 可以共用急诊的药房, 并提供了夜间就诊的需求, 保证了资源的共享与高效。

3.3.3医技科室

影像中心布置在首层东侧, 独立成区, 方便老院区患者的使用。候诊空间沿天井布置, 使其具有较好的候诊环境。患者与医护人员有各自独立的通道和区域, 完全分开, 有利于改善工作、就医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

洁净手术部设置在3层西侧, 与2层的病理科、输血科, 地下1层的中心供应位置上下对应, 方便医疗资源的供给和使用。洁净手术部主要包括手术室、复苏、换床、家属等候、手术物品存放等。手术室设20间, 包括3间Ⅰ级手术室, 17间为Ⅲ级手术室, 其中2间正负压切换手术室。医生更衣在4层相对位置, 并设专用楼梯加以联系。交通方面设置了洁净走廊和清洁走廊, 并设有专用的洁梯和污梯, 污梯附近均布置有污物、污洗空间, 充分做到了洁污分流。

ICU位于洁净手术部南侧, 通过直接通道与手术部相连通, 方便术后患者的转送。

3.3.4住院部

住院部出入院大厅位于大楼首层西北侧。5层~10层为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呈南北向布置, 病房沿外墙周边分布, 主要朝南、北向, 视野开阔, 通风采光环境良好。每层分设4个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之间通过连廊连接, 增强了各护理单元之间的联系, 为相互转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层西北侧设置妇科、东北侧设置产科、西南侧设置心内科、东南侧设置心外科。6层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神经外科、干部病房、神经内科;7层相应位置分别设置胸外科、干部病房、骨科、老年病房;8层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泌尿外科、干部病房、普外科二、肾内科;9层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普外科、干部病房、消化科;10层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烧伤科、手足外科、干部病房、眼耳鼻喉、国际医疗部。

护理单元医患分区明确, 医生区域集中布置, 并有专用通道与患者区域相联系。护士站位置适中, 具有良好的监护视野, 便于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的不同需求, 病房设置了单人间、两人间、三人间、八人间、套间及重症病房, 满足多元化需求。每个护理单元设置了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无性别卫浴间。根据专科需求, 每个护理单元设置了本单元的专用诊室, 并设有洗衣房、备餐间, 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护理单元设有患者活动区, 有充分的通风和采光, 为患者健康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条件。

5层产科病房设有专用电梯与3层产房直接联系, 提高了医疗效率。套间病房的设置为患者陪护提供便利, 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干部病房单独设有VIP专梯, 并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了两人间、单人间、套间。套间设计分为有陪护和无陪护两种。

烧伤科、手足外科划分为净化区域和普通环境, 考虑到烧伤患者的心理感受, 护理单元面向南侧的6间病房设置了直通病房的外阳台, 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 患者可以感受到阳光、景观和新鲜空气, 充满人文关怀。

4建筑立面设计

新建医疗大楼处于严寒地区, 气候区域决定了立面设计对于地域性的关注必须是第一位的。建筑整体采用了对称的围合式方正布局, 在冬季极端气候下保证了室内的舒适性以及满足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建筑整体采用虚实穿插的结合方式, 建筑裙楼采用了幕墙与深灰色外挂石材相结合, 力求形成坚实的底座基础。确保了室内通风的同时, 增强了建筑沿街面的整体体量感。高层部分主要为玻璃幕墙与遮阳百叶相结合, 使高层部分轻盈、通透、宁静, 削弱体量感。建筑融入到环境之中, 体现出医院的现代感, 突出医院建筑安详、宁静的特点。四个角部的石材既增强了整体建筑的稳重感, 同时使得整个建筑更显高耸巍峨。

摘要:以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建筑设计为例, 根据该建筑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空间环境优美的设计原则, 对其平面及立面设计方法作了论述, 着重阐明了该建筑的功能布局方式与主要功能部门的设计手法, 以供类似建筑设计参考。

吉林省中医院 篇7

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吉林市4所三甲医院农村患者对预约就医状况的调查,旨在了解《新医改意见》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预约就医服务的真实状况,并深入分析表象和原因,寻找对策,为未来医疗政策的改进与落实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操作意见。

1.2 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在2015年2—6月,选取吉林市4所三甲医院中接受预约诊断治疗的农村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的访谈活动。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97%。

1.3 研究方法

设计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法发放问卷,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技术对收回问卷的各项参数值进行综合分析。问卷主要包含以下问题:(1)您使用预约就医有多久了?(2)您一般用哪种方式联系医院预约治疗?(3)您预约时如果迟到了,愿意等候吗?(4)假如预约的专家门诊发生变动,您希望医院怎样处理?(5)您认为满足预约治疗需求上,最大的困扰是什么?(6)目前推行的预约治疗政策,对你而言能够完全满足需求吗?(7)请对今后的预约就医提出您的建议和看法。

2 结果

我国农村地区,传统上医疗条件、地理条件、经济状况都非常落后。特别是专家门诊的治疗,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更是需求很大,难以满足。国家对此非常重视,经过一系列的医疗制度改革,不少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农村居民预约就医服务这一工作取得了喜人的进展,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调查资料显示,在医院就医的预约患者中,占46%以上的患者来自农村。可见,农村居民因为本地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等原因,对于大医院就医的需求较大,医院必须全面考虑,为满足其需求而做好服务。调查资料中对预约就医服务满意度上,55%的农村患者表示满意,21.5%的病人认为预约服务一般,7.8%的病人表示不满意,15.7%的病人未表态。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预约就医服务满意度不高,医院在农村患者预约就医工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3.1 预约诊疗信息技术落后

因为资金的原因,不少医院目前尚未完全实现全网化高端技术覆盖和支持,在执行当中仍有46%的预约需要通过电话和现场预约的方式来完成。因而出现了病人预约难度大,热线方式虽然设立较多,但由于需求量过大,在高峰时段难以拨通的问题存在。同时,在叫号和就诊的流程中,仍有大约38.9%的医院设备系统不全面,还得使用人工叫号的方法。虽然对挂号难有所缓解,也减少了患者的一些候诊的时间,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患者的需求。鉴于上述原因,55%的农村患者认为电脑系统会更公平合理,约36%的农村病人不愿预约就诊,认为电脑系统不完备,还不如早点自己赶到,到窗口排队挂号,虽然麻烦但是更加保险,也更加公正。

3.2 农村患者预约就诊不够准时

调查结果显示,预约中66%的农村患者能够按时就医,27%的患者就医迟到,7%的患者失约。访谈中了解到失约原因多为路程太远、交通不便、家庭经济等因素。迟到而愿意等候以实现预约就医需求的病人,从外科与内科角度来看,各占大约89%和91%。有5%左右的病人和家属会因病情、路远原因,态度不好而与医护人员发生争执,甚至引发医患问题。有专家认为,对此应当合理设置政策和规定相关细则。避免在执行卫生部相应规定时,因各医院实行“一刀切”的方式,导致农村患者预约就医需求上有失公平,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3.3 医院就诊专家时常失约

调查中86%的预约专家能够履行职责,准时按约定坐诊,满足病人预约就医的需求。医院也大多能够严格管理,规范要求,这一方面农村患者满意度高达85%,情况良好。但仍有14%的专家因为个人或者医院工作而失约,尽管之前有更改日期公告或电话通知,但补偿措施缺失。因而50%的患者表示需求未达到不满意,35%的患者表示偶尔如此可以理解,6.2%的患者表示愤怒,8.8%的患者表示无所谓。对此应当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预约就医的引导,改善医患双方关系,避免因情绪过于偏激而带来冲突。

3.4 中介组织妨碍农村患者预约就医的达成

调查中大部分农村患者反映,由于部分医院允许中介组织配合,所以中介用电话、网络等办法协助医院预约就医,从而导致一些公立医院应有的预约名额被占用,出现对农村远程区域的患者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医院应当重视并增强预约就医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力求真正做好国家规定的这一新兴就医服务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或者是在经费划拨上出现不足的问题,或是避免依赖于中介来帮助实行预约就医工作。因为这几种不当操作会导致出现不少的问题,对管理者、医护人员、患者都带来负面的影响。

4 结论

《新医改意见》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预约就医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要真正满足农村居民的预约就医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4.1 提高预约就医科技服务水平

相比而言,我国的省级以上医院在预约科技服务水平上更高,而不少中小医院在预约就医上还层次很低。最大原因在于缺少相应的先进软件系统技术和医院内部资源的配备设施。国家应进一步加强投资,使得我国的中小城市医院也能够像西方一样,除急诊外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能准确地运用预约技术满足自己就诊的需求。既可以帮助病人错过高峰期,对医院管理而言也更加科学。国家要督促二级、三级医院不断引入并提升软件技术级别,重视国家对这一方面的要求,真正做到为农村地区的患者服务,使预约就医工作能够顺应百姓需求,跟上国际潮流。

4.2 细化预约服务的管理环节

应当多考虑农村居民的区域特点、经济状况和各种病况差异,合理地满足病人预约诊疗的需求。医院更要不断分析、不断完善,制定更人性化的预约体制和办法。在具体执行上,要重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让双方能够配合得更好,让农村患者获得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满足病人和家属的需求。比如出诊医师应当提前了解预约农村患者的相关信息,并与医院实验室和设备科等提前做出沟通。在优先安排预约病员就诊时,就可以节省出一定的时间,满足更多的实诊患者。而对于需要复诊的相关农村患者,医师和护士应当主动热情地提示他们,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挂号即可完成复诊。这样就可以在细节上进一步考虑周全,为农村居民的预约挂号、预约就诊和预约复诊等带来方便,真正实现国家对这一政策的良好意愿。

4.3 进一步规范预约就医政策

国家应当从政策和投资方面进一步考虑,比如出资创建专门统一挂号预约软件平台,提供给各医院,既满足病人需求,又方便医院进行管理。同时,要求医院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条文,严守卫生部门的《意见》标准。不得在开展为农村居民预约服务治病的过程中,有任何加高收费的行为。物价部门和地方卫生部门也必须制定合理的标准,并做好各种监督、管理工作。尽可能满足农村患者的预约就医需求,避免发生医患纠纷问题,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近年来有部分医院出现类似的情况,就是因为物价部门、卫生部门、医院、患者之间没有真正地沟通及监理。在预约方面做得不够落实,考虑不够周全,结果导致农村患者预约就诊需求无法满足,最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4.4 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强化工作责任心

能否满足农村居民在预约就医方面的需求,除提升硬件条件之外,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责任心也非常重要。各级医院应当认真管理,特别是对于专家门诊的预约,要进一步规范,力争都能如期坐诊。如果有特殊原因,必须提前在规定时间内公示,并且专门用电话等方式通知患者,做补偿安排。专家和医护人员还务必提高工作责任心,面对慕名而来,预约求医的农村病人,要以医者的仁爱之心去体谅农村患者和家人的心情及需求,予以配合,按预约就医的规范环节为病人排忧解难。

4.5 坚持推行实名预约就医的制度,严禁中介参与

在执行卫生部规定的预约就诊政策时,必须在挂号中用真实姓名,并出示患者的有效证件。医护人员应及时地记录在挂号单上,看病时医生也应当核对预约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效。一方面可以督促病人能够按约定的时间就诊,提高患者就诊的素质;同时,也能够免除中介或一些“黄牛”占号贩卖现象的出现,保护农村居民预约就医的合法权益,净化医疗环境。这样,还能够为医疗资源的更合理运用、专家诊疗时间的合理分配,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确保患者(特别是农村居民)在预约就诊需求上能够进一步得到满足,提高我国农村医疗就诊条件,保护农村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刘玉来,等.实行预约门诊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2):45-47.

[2]张澄宇.公立医院预约挂号服务内容现状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2):1190-1192.

[3]朱建伟.门诊预约服务的实践体会[J].现代医院,2008(8):38-39.

[4]国家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h.gov.cn/mohbgt/s9514/200910/43105.shtml.

吉林省中医院 篇8

作为医疗人员、患者和护士共同活动的场所, 医院有其特殊性, 体现在诊断和治疗活动对卫生条件尤其是内部空气质量要求较高。而诊疗活动中, 患者自身又会产生大量医疗和生活垃圾, 故医院内部有很多复杂的污染源, 是一个“洁”与“污”共存并互相影响的统一体。特异质人群与传染源并存, 若不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则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传染疾病[1]。

通风是一种控制空气污染物传播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手段, 是保障室内外空气质量的一种环境控制技术, 它能去除空气粉尘、悬浮菌尘、放射性物质和危险化学品等, 进而提供高质量空气;同时, 可有效控制不同科室、手术室间的气流走向, 进而防止交叉感染。良好的通风系统可有效降低冷热空调使用率, 使无组织渗透的冷热损耗进一步减少;基于房间实际风量需求集中化控制及管理通风, 降低成本。通风的实现依赖于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典型的通风系统是包括风机、送风管道、进风口、排风口、降温和采暖、过滤设备、控制系统及其他相关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2]。

相比医院病房, 综合门诊具有人流量大而复杂的特点, 故其通风系统的建设与评价更加困难。与综合性医院比较, 专科医院专注于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医学分科, 通风系统建设相对简单, 关注度不高, 文献鲜有报道。然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百姓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 尤其关注就诊环境, 加上国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环保, 因此专科医院通风系统评价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以吉林市某专科医院综合门诊为例, 对其通风系统存在的软硬件问题进行调查, 从而为该类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了依据。

1 评价方法

依据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相关标准和要求, 笔者于2015年5月对吉林市某专科医院门诊综合楼通风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评价, 综合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1.1 卫生学评价标准及方法

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要求, 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500 cfu/m3, 真菌总数≤500 cfu/m3, PM10 ≤0.08 mg/m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细菌总数≤100 cfu/m3, 真菌总数≤100 cfu/m3, 表面积尘量≤20 g/m2;不得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冷凝和冷却水中存在嗜肺军团菌。

随机抽取5套具有代表性的空调通风系统, 包括3套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2套全空气系统。从每套通风系统中再随机抽取5个送风口, 从主风管中随机挑选3个代表性断面。随机抽取冷凝水管和冷却塔各一个, 收集冷凝水与冷却水各一份检测嗜肺军团菌;对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PM10、β-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和真菌总数进行检测;对风管内细菌和真菌总数、表面积尘量进行检测。相关检测方法依据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1.2 主观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对象为综合门诊护士、医生及医院来访人员, 包括患者和随行家属。共计300份调查问卷,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舒适感、冷热感、过敏症状、噪声、异味、消毒水味、吹风感等。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 勾选满意或不满意, 收回问卷293份, 有效问卷为290份。

1.3 客观评价标准及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实施的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进行客观调查[3], 主要调查对象为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尘埃粒子数分布。

在综合门诊随机抽取5个空调通风系统的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再随机抽取2个冷却塔和冷凝水管部位, 主风管、进/送风口均选择1~5个部位采样检测。每天采样2次, 白天与夜间各检测1次。

2 评价结果及讨论

2.1 卫生学评价结果及讨论

卫生学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中央空调送风口除泌尿外科病房外, 候诊室和会议中心的细菌数均超标, 分别是6 003 cfu/m3和1 778 cfu/m3, 其中候诊室细菌数为会议中心3.4倍, 可能与候诊室人流量大、患者多有关。对于真菌数, 也是候诊室超标。PM10均达标, 但位于临界值, 也应得到关注。对于风管内表面, 所抽取部位的全部指标, 即细菌数、真菌数、积尘量均达标, 说明送风口是致使检测指标超标的原因, 也是医院获得性疾病致病菌的来源, 有必要覆盖致病菌过滤膜或采用智能化空调通风系统装置。

2.2 主观评价结果

空气质量主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主观评价指标选择了7项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分别是舒适感、冷热感、过敏症状、噪声、异味、消毒水味及吹风感。其中, 舒适感不满意率为50.3%, 冷热感为67.4%, 过敏症状为8.6%, 噪声为78 . 4%, 异味为59.7%, 消毒水味为57.2%, 吹风感为30.5%。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噪音较大, 次之为冷热感交替明显, 异味与消毒水气味也很突出, 空气质量欠佳。究其原因, 可能在于设备老化, 未采用智能化控风系统, 感知温度变化能力差;加之医院病房及其他诊疗室使用大量挥发性溶剂, 处理不得当, 致使气味飘到门诊大厅。这些都是今后需要改善的地方。

2.3 客观评价结果

空气质量客观评价标准主要是监测白天和夜里不同粒径尘埃粒子数的分布, 调查及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总体而言, 该医院综合门诊空气质量较差。由于白天就诊量大, 患者人数多, 白天空气中颗粒物的个数远高于夜间, 且小粒径空气颗粒明显多于大粒径空气颗粒, 说明该医院空气质量较差。

3 结语

通过对吉林市某专科医院门诊大厅空气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可知, 普通专科医院通风系统存在较大问题, 致使主观上难以满足公众需求, 客观上有潜在的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某些微生物超标易导致交叉感染、公众主观感受不满意率较高、尘埃粒子数超标等问题, 需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尤其是对于智能化通风系统的开发需求更显迫切。

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 对吉林市某专科医院综合门诊的通风状况从卫生学、主观感觉、空气中粒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该医院通风系统存在一定问题, 细菌数超标, 主观调查不满意率较高, 有待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专科医院,综合门诊,通风系统,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8号)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

[2]陈重新, 肖务里, 胡新明.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介绍[J].江西煤炭科技, 2009 (3) :109-112.

吉林省中医院 篇9

该工程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主体十五层,裙房三层,地下一层,总高度60.3m,框架剪力墙结构。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沿江路10号。2004年3月31日勘察结束,要求2005年10月1日整体交工使用。

根据对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分析,勘察工作主要岩土工程内容是:

(1)、控制孔深度≥20m;

(2)、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

(3)、选择经济、安全的持力层;

(4)、基础类型的确定;

(5)、局部废旧桩基础拔除后,扰动以及应力重新分布对地基的影响。

解决上述问题,要以科学的勘察理念,采取经济、合理、有效的勘察方法,充分利用地基承载力,选择安全经济的基础类型,降低施工难度是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

2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位于第二松花江河曲段,属于河漫滩,为第四纪河流相沉积。区域地质上处于松辽盆地腹地东部斜坡带的前缘,城区内构成基底的地层以白垩系地层为主,顶板在地表以下50m左右,厚度达数千米,为一套巨厚层河流相沉积物。总体上场区地貌条件单一、地形较平坦,地面绝对标高为132.9~133.8m,属黄海高程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特征周期为0.35s。地层主要为:早更新统白土山组(Q1)地层、中更新统大青沟组(Q2)地层、上更新统顾乡屯组(Q3)地层和全新统(Q4)地层。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有一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勘察期间属于枯水期,实测稳定水位为2.40~3.35m,绝对高程130.5m;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以第二松花江侧向径流为主,大气降水为辅;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条规定初步判定液化,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本地区成熟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及地层沉积年代进行综合判别,判别本场地饱和砂土第③层粉砂、第④层细砂地震时液化,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指数I=2.91,为液化场地,场地属于对建筑物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1.80m。场区地基土自地表以下可依次分为如下十层。

①、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粉土、砂土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1.3~3.5m,分布较均匀;

②、粉质粘土:灰黑色,稍湿,可塑状态,层厚0.2~0.6m,局部缺失,具微层理,含云母片、局部夹薄层粉土,压缩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③、粉砂:暗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态,含石英、长石等,级配良好,层厚0.8~2.0m;

④、细砂:暗黄色,饱和,中密状态,含石英、长石、云母等,级配良好,层厚0.3~4.1m;

⑤、中砂:灰绿色,饱和,密实状态,含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砾石等,局部含0.4~1.3m厚的粉土透镜体,层厚2.7~5.2m;

⑥、粉土:灰绿色,饱和、稍密状态,含少量石英、长石及云母碎片,级配良好,层厚0.5~1.3;

⑦、砾砂:灰绿色,饱和,密实状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局部含少量粉土、细砂,局部由大量圆砾组成,级配较差,含泥量较少,层厚4.5~5.9m,局部未完全揭露;

⑧、中粗砂:灰绿色,饱和,密实状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局部含少量块石、卵石、砾石,级配较差,含泥量少,层厚1.9~5.9m,局部未完全揭露;

⑨、细砂:灰绿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以密实为主,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级配良好,层厚0.5~2.5m,局部未完全揭露;

⑩、粉质粘土:灰绿色、灰白色,硬塑状态,含少量云母,级配良好,层厚0.5~2.5m,未完全揭露。

力学指标如表1。

统计结果表明,场地②、⑩层粉质粘土为可塑—硬塑状态,具中等压缩性,中等灵敏度;⑥层粉土处于稍密状态,具中等压缩性和中等灵敏度;③、④、⑨层粉、细砂处于稍密—中密状态;⑤、⑦、⑧层中砂、中粗砂、砾砂处于密实状态。

3 岩土工程设计

(1)、地基持力层的选择

根据勘察资料综合分析,可明显看出埋深20m以上有三段土层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可作为持力层:

第一层埋深5.4~7.8m左右中砂层,灰绿色,密实状态,层厚2.7~5.2m;静探比贯入阻力PS=12.7MPa,可作为中、小型建筑物及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大型建筑物的桩基础地基持力层;

第二层埋深9.4~11.9m左右砾砂层,灰绿色,密实状态,层厚4.5~5.9m,局部含少量粉土、细砂,局部由大量圆砾组成,级配较差,含泥量较少,局部未完全揭露;静探比贯入阻力PS=16.8MPa,可作为大中型建筑物及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建筑物理想的桩端持力层;

第三层埋深11.8~16.8m左右中粗砂层,灰绿色,密实状态,局部含少量块石、卵石、砾石,级配较差,含泥量少,层厚1.9~5.9m,局部未完全揭露;静探比贯入阻力PS=14.4MPa,可作为大中型建筑物及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建筑物理想的桩端持力层。

本工程主楼选择第二层砾砂层作为持力层,裙房选择第一层中砂层作为持力层。

(2)、基础类型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特征和场地岩土条件,基础类型若采用天然地基需进行大量的地基处理,涉及工程量较大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提高造价,安全不确定因数较多,不适宜采用。

因场地紧邻原门诊楼、住院楼,若采用打入式预制桩、振动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桩等挤土桩,不仅扰民,而且产生的挤土效应对相邻既有建筑物、道路、管线等产生位移影响,故不适合。

根据场地地层分布情况来看,排土桩相对较好,钻孔压浆桩钻具拔出后,虽有泥浆护壁,由于孔壁失去了钻具对其的支撑力,极易造成孔壁坍塌、缩径,泥浆护壁造成施工现场的污染。而泵送混凝土桩(螺旋钻超流态灌注桩、CFG桩等)以其独特的施工工艺克服了其他桩型某些方面的不足,有效地减少了离析、缩(扩)径、夹泥、断桩等缺陷。

根据传统数据查表法估算,承台-桩型基础单桩承载力最大达到1400kN,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按传统的估算值只能采用筏基础、箱-桩基础,加大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提高。最后经过静载试验取得桩基础的真实单桩承载力最小1800kN,从而选择承台-桩型基础。

(3)、桩基础的计算

①、单桩承载力计算:物理指标经验估算法与静力载荷试验法。

②、桩基础的沉降计算: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按其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等效作用附加应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应力。

计算中的假定:

(a)不考虑桩的压缩变形;

(b)按假定实体深基础计算中心点的沉降量;

(c)扩散角按Φ/4=4°考虑;

(d)按分层总合法计算,Esi取实际应力段压缩摸量。

桩径为Φ650cm时,沉降量估算3.lcm,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1.5。

(4)、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两种:通过现场静载试验确定与结合地区经验估算。

估算单桩承载力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根据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或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并参照地质条件类似的试桩资料综合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可按下式确定:

Ra=Qu/K

式中:Ra—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Q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K—安全系数,取2。

(5)、地基承载力以及地基土的状态

地基承载力=容许承载力,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见表3。

(6)、桩基础有关计算参数

4 基坑工程

采取两墙合一设计的基坑工程,充分发挥地下连续墙承载作用的一种设计思路,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工程降水采用的是环圈井点系统,使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0.5~1.0m左右,为施工提供一个比较干燥的坑内施工环境。

抗渗流稳定性验算:当基坑底部为砂土,尤其是粉、细砂地层和存在承压水时,应进行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抗渗流稳定性验算包括:

(1)基坑底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时,验算承压水头冲破不透水层产生管涌性;

(2)基坑侧壁或底部存在砂土或粉土时,作抗渗流(管涌、流砂)稳定的验算,验算方法是计算水力坡度不超过临界水力坡度。

验算公式:

K=ic/i

i=hw/1

ic=(Gs-1)/(1+e)

式中:K—安全系数,取1.5~2.0;i—计算水力坡度;hw—基坑内外水头差;1—最短渗流长度;ic--临界水力坡度;Gs—土颗粒相对密度;e—土的天然孔隙比。

抽水量的计算:

Q=4πkMsw/

(ln2.25at/+2 (M/π1) 2∑1/n2W(u,nπrw/M)sin2nπ1/M]

式中:Q—单井出水量;M—t承压含水层厚度;k——渗透系数;sw—井内水位降深;a=T/S—压力传导系数;rw—井的半径;1——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u=r2/4at;t—抽水延续时间;n—实井数。

注:抽水量应大于涌水量,否则不能达到降水的目的。

5 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

(1)效果检测

桩基础施工后,对桩身完整性及单桩抗压强度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方法主要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静力载荷试验。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率为30%,根据所检测的波形特征结合混凝土设计等级要求,所有被检测的桩,Ⅰ、Ⅱ类达99%;Ⅲ类1%;Ⅳ类无。Ⅲ类桩出现的缺陷部位主要在浅部;原因主要是施工障碍和工艺缺陷。缺陷形式主要为:灌注桩浅部离析、缩(扩)径;预制桩桩头裂缝;压浆(注)桩中部缩径。

桩的竖向静力载荷试验方法与工程试桩方法相同。桩基静载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2)沉降监测

在建筑物的主要交点处布控了几个控制点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总沉降量均小于16mm,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6 结束语

吉林油田总医院门诊综合楼勘察利用我院的地区经验,采用静力触探普查,重点部位钻探。并辅以标贯,合理调配工作量,精确判断砂土液化的土层分布情况、缩短了勘察周期。与传统勘察方法相比节约勘察费用12万元;桩型的选择上,由于引用静载试验进行试桩,取得单桩承载力真实值,充分发挥了地层的地基潜力,减少总基础造价20%,在桩端持力层选择上,大胆利用第二层持力层,与使用保守的第三层持力层相比桩长平均减短5m,节约资金近30万元,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6)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82)

(7) 、《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9) 、《静力触探试验方法标准》(CECS04:88)

吉林省中医院 篇10

医疗资源与看病需求, 直到目前, 仍是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只要是矛盾, 就容易产生分歧和纠葛, 这是永恒的真理。当然患者和医生之间也不例外。所以, 作为互动双方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医生而言, 其态度和做法就成了医患关系之间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待患者, 著名皮肤病医学专家、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蒋忠民俨然成为了一个楷模, 其经年累月的亲善与耐心, 如一道和煦的春风, 吹开了患者紧张和质疑的同时, 也为整个社会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启发。

2013年10月25日,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刺伤医生案件, 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 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副主任医师江某心包刺伤加膈肌穿透, 被捅成重伤;主治医师王某右上胸皮肤被刺伤。今年2月, 齐齐哈尔发生医患血案, 一医生被高中生杀害……类似的新闻, 不时会见诸报端。面对一起起残暴的血案, 我们在谴责暴力的同时, 也不断地在问, 医患关系是怎么了?

医患关系,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之所以造成如今这种紧张的状态, 当然, 除了社会因素外, 医患两方都是有问题的。但作为医生, 占据着资源供给方, 地位相比患者而言, 是强势和主导的一方。为此, 医生在这对矛盾中, 如何展现自己的医术?如何解答患者的疑问?如何公允地一视同仁?如何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如何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地坚持?极大地考验着大夫的智慧和能力。

有人说, 好的大夫不是他的医术多高明, 而是的仁心多宅厚。因为纵然有回天之术, 假如整日冷若冰霜、拒人门外, 那这样的医术又有何用。所以, 一个好的大夫, 深厚的医学积淀和仁爱的心态两者缺一不可。

一、医学积淀仁爱为民的基础

北宋名臣范仲淹, 从小胸怀大志, 以天下为己任。一天, 范仲淹到庙里求神问卦。他抽了一支签, 祷告说:“我将来能做宰相吗?”卦相表示不能。他又祷告说:“那么我能做个好的医生吗?”回答还是不能。范仲淹叹口气说:“两样都不能, 我将来如何实现平生之志呢!”别人对此都感到很奇怪, 就问他:“男子汉大丈夫, 立志想做宰相, 可以理解;可是, 你怎么又想做个医生呢?志向是不是小了点儿?”范仲淹叹口气说:“我在乎的哪里是这个!我立志向学, 当然希望将来得遇明主, 报效国家。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 莫过于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 能以自己的所学惠及百姓的, 莫过于做医生。倘能做个好医生, 上可以疗治君王和父母的疾病, 下可以救治天下苍生, 中可以教人保健养生, 益寿延年。身处底层而能救人利物、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 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职业吗?”

从此,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就成为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励志名言。由此可见, 作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生, 其归根结底的核心是:为民。治国与医人, 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都是为了芸芸众生的幸福和安康。

当然, 这样的道理, 每一个医生都会比我们理解的透彻。在蒋忠民看来, 他不但理解的深刻, 还将其丰富博大的内涵转化成点滴的临床实践中。

走进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皮肤科蒋忠民医生的诊室, 每一位就诊的患者都会看到贴心的《就诊提示》——

为医之法:

为确保诊疗质量限制加号数量,

皮肤病两千余种太快容易漏诊,

特殊病需要复诊把握动态求准,

疑难病重在确诊亲自病理会诊,

会诊时带全资料第四诊室就诊,

为提升沟通效率请先阅读手册,

可利用候诊时间了解专长特色,

先熟悉工作思路领会诊疗策略,

再结合详细病情作出诊疗决策。

朴素的话语凝练出的是蒋忠民临床多年的真知灼见, 看似平淡的提醒中, 其实饱含着一位医术医德均堪为楷模的大夫的真情实感。一句“皮肤病两千余种”, 就可以看出“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和执着。而对于蒋忠民而言, 其今日的从容, 也是他背后不止一个十年的坚韧和认真。

身经如此多的磨难, 为什么还能如此执着。因为, 在蒋忠民看来, 要想日后为民造福, 就必须忍受困苦。这种激励也是他研精覃思、不断积极进取的最大动力, 因为他认为, 医学技艺, 才是他施展仁心为民的根本前提。

然而, 皮肤病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征服的疾病科类。据蒋忠民介绍, 皮肤是人体的最外表, 皮肤病虽然可以看得见, 但治疗起来, 却并不简单。皮肤病种类繁多, 达两千余种, 且常与内部腑脏相关。那么, 如何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呢?

蒋忠民认为, 正确的诊断分析是有效治疗皮肤疾病的前提, 在临床实践中, 有些病例是典型的或仅限于皮肤本身的病变, 套用标准和规范就可能解决诊疗问题, 然而, 更多皮肤病变是动态过程中的不典型或与内脏系统疾病有关的病变。

在日常的学习中, 蒋忠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皮肤科医生不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需要对人体疾病有全局诊疗观念, 不仅要透过皮肤病表象, 在微观上观察皮肤病组织病理学改变, 还要在宏观上联系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潜在疾病;同时, 医生诊治疾病不能只靠书本中的教条和技术指标, 更要重视在实践中挖掘事实真相, 积累临床实践经验, 以提升经验的及时性和预见性;相比典型、紧迫的复杂疑难病症, 更应关注那些不起眼的、易被忽略的问题。这些深刻体会化作宝贵的经验, 成为了他专业积淀中的宝贵财富。

为此, 从事皮肤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皮肤病诊疗经验的蒋忠民, 创建了一套皮肤病临床思维方法, 提升了皮肤病的诊断分析效率。蒋忠民称:一个好的医生, 总是在细节之处让人心服口服。长期日晒可诱发皮肤癌, 一个看似普通的色素痣受刺激可能转变为恶性黑素瘤, 有些皮肤病则可能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内脏肿瘤的表象, 黑素瘤、红斑狼疮等皮肤病是高死亡率的病症……在蒋忠民的研究世界里, 看似很小的皮肤疾病有时候是事关重大、性命攸关, 哪怕是再微小的细节也不容轻视。

症状的细微改变, 在蒋忠民的眼里, 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他就像一个经验老道的侦探, 面对纷繁复杂的种种迹象, 总是靠他的知识和经验, 进行着必要的勾连。这种勾连并不盲目的, 那些融会贯通在蒋忠民脑中各种皮肤病的病例和病症, 成为了他随意调用和过滤有效信息的丰富资源库, 也是他在抽丝剥茧地诊疗过程中, 逐步到达最核心之处的关键。

辩证, 是中医讲究的一个原则。蒋忠民介绍, 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皮肤病虽然发生在体表但却和内脏以及全身都有着关联, 不同疾病皮损看上去很相似, 很难只凭体表外观做出准确判断, 即使是同种疾病在体表所呈现出来的皮损也是千差万别的, 不同疾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制约重叠或转化, 因此要想对两千多种皮肤病进行准确诊断并查找病因, 有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充分的沟通互动和复诊及随访很重要。这种整体观, 也是攻克皮肤顽症所必须重视的。

另外, 蒋忠民表示, 皮肤疾病的治疗要讲究“轻症轻治重症重治, 急症先治慢症缓治”的策略, 但同时, 由于轻重缓急可能彼此转化, 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力求跟踪最新疗法;当然也还需要遵循疗效与副作用、风险与依从性均衡考虑的原则。

蒋忠民在一线的临床实践工作中, 诊治皮肤病患者已愈10余万人次, 同时长期致力于皮肤病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在诊疗理念和方法上能不断创新;而临床经验的丰富, 又不断地让他从实践中获得更多有益的反馈, 从而更让他在未来的诊疗中思路变得更加开阔, 这种医学的积淀, 也为其在未来能将自己的价值真真地转化成人们的安康幸福, 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仁心爱民大爱精诚润物无声

人世间的灾难, 莫过于疾病。中华民族能够繁衍至今, 医生的功德不可估量。“但得世间人少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一批批仁爱之医以推己及人、舍己救人的理念和胸怀, 将仁爱思想推到了极致。正是一代又一代心怀仁爱医者的传承下, 仁爱与医术的才不断地在华夏大地上完美结合, 最终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宝库。

蒋忠民强调, 医术是前提, 仁爱为民才是根本。医学价值转化成社会价值、转化成每一个人民的安康幸福, 仁爱的本质断然不能丢掉。因为有着这样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蒋忠民才将极致的细心和体贴, 化为了日常的每一次诊疗行为当中。

好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尤其是在医患关系中, 每一个耐心的解答和体贴的举动, 都将无形中增加患者的信任。患者脆弱的心理和亟待健康的渴求, 蒋忠民能深刻的理解。为此, 他可谓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 只有一个目的, 是方便患者。

这也是其门诊专门针对疑难病求诊设计了“就诊手册”、“皮肤病临床思维路线图”和“疑难病诊断分析策略”的初衷, 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生的工作思路和诊疗特色。蒋忠民说, 良好的医患沟通带来了诊疗患者的精准, 也为我带来了经验上的不断提升和对疾病更早期萌芽规律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细心做法, 可以极大地改善医患关系。假如, 能有更多的医院做到这一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人们心中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到蒋忠民大夫诊室看过病的人, 无不对其体贴入微, 认真负责的态度赞不绝口,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 如此的细心体贴, 浸润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这就是真正的“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

对于《就诊手册》, 虽然只是简单明了的八十余条, 但每一条都是凝结着蒋忠民大夫替患者着想的心意。为了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诊手册》的每一条都整整齐齐, 力争做押韵, 朗朗上口, 易懂好记。而给患者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背后, 是蒋忠民倾注一年时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反复琢磨, 细心修改了好多遍……

曾经有报道称, 为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要费尽心力制作这样一本《就诊手册》?蒋忠民坦言, 自己也曾经历过两次医疗纠纷。一次是患者的头皮疣, 治疗后复发, 患者认为, 复发就应免费包治到底;另一次是化脓性汗腺炎患者, 服用抗生素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要求索陪。反思这两次纠纷, 蒋忠民发现, 在医患关系成为普遍问题的今天, 处理好医患关系不能只靠医学本身的知识和经验或者高尖端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要使患者了解医学和疾病固有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 了解医生的临床思路与业务专长, 只有当医生展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远离虚荣与功利, 将科学精神落到实处, 才能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才能让患者有更好的配合。

心里除了患者还是患者。在这样的大夫面前, 我们不相信还会有僵硬的医患关系, 我们也不相信还会发生那么多暴力事件。个别的患者也许会走极端, 但其绝望的行径, 也许不完全是医院或大夫的原因, 但也并不是说, 我们就不去反思。有很多人在知道了蒋忠民大夫的事迹后, 都在反复地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像蒋忠民那样, 提供了周到的指引和服务, 给予了一视同仁的对待和耐心的讲解治疗, 那么, 我们的医患关系还会上升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吗?

对于这个问题, 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但一个不容质疑的道理就是:“真心必将换来真心”。从蒋忠民大夫对待患者的原则中, 也许我们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凡来就医者, 不论贫穷贵贱, 都尽心尽力为其看病, 始终站在患者角度想问题,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这种原则是蒋忠民临床实践中处理医患关系的良方, 也是他用亲身经历为心中对医患关系独到感悟所进行的绝佳注解。

上一篇:8K技术下一篇:户外拓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