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24-07-12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选4篇)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篇1

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命题范围:必修一

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人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3.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4.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5.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6.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关 7.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民主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8.“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在“五四”运动中出现了“三罢斗争”

C.“五四”运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9.“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马克思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哪一结论()A.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B.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 C.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手中

D.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

10.在长征途中,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革命危亡,中国革命能够转危为安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B.国民党放弃了对共产党的进攻

C.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步变得成熟起来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放松

11. 2008年12月7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喇嘛见面,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

()

①《南京条约》开启中国屈辱历程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深渊

④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14.下面是四个省级自治区的有关图片,其成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

③西藏自治区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5.“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一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16.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对中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发动两次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

()

A.为了转嫁国内危机 B.为了满足本国人民的要求

C.为了满足本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D.日本本身是个好战的民族

17.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8.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②参加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保罗·肯尼迪说德意志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作者用“爆炸性”一词是因为这个“混合体”是

()

A.沙文主义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政权

C.工业化的封建贵族地主朝廷

D.工业高度发达的资产阶级宪政国家

20.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首相是权力的核心。下列关于首相在国家机构中所处的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议会党团领袖

②国家元首 ③政府首脑

④下院多数党领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月27日至2月2日对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当时法国却酸溜溜地发现,在温总理出访行程上并没有法国。对于法国的代议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特赦权

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2.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大厦西侧的露天平台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那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对他所拥有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②军队的总司令,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3.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苏联在国家出现严重困难进行改革的时候却使苏联走向了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表现在()

①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②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③提出对外政策的“新思维”④主张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由于苏联的解体导致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贝克的话反映了

()

A.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自二战后达到最高峰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25.前一段,因格鲁吉亚冲突,美俄关系空前紧张。双方领导人言辞强硬,军事上各有动作,美国军舰进入黑海,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航拉美。有人说,俄美之间将步入一种“新冷战”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美俄关系似不准确,冷战时代的时空毕竟不是今日的时空。之所以说“不准确”,下面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体系

B.现在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C.俄罗斯目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挑战

D.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共四题,每题各10分,共50分)26.阅读秦朝.西汉.元朝三代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秦朝疆域及主要建设示意图 图二 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

图三 元朝疆域图

(1)据图一说明秦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地方管理?(1分)这一制度有何特点?(2分)

(2)据图二,西汉初年地方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存在什么弊端?(2分)

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1分)

(3)据图三,元代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对地方管理实行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1分)

(4)结合图一.二.三,扼要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1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 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

……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英国政治史》

材料三

“不过在从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是议会的成份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权的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1688年的妥协,并没有改变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程西梅

材料四

1832年6月,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员名额,有143个衰败选区或被取消,或减少了议员名额,在新兴的地区和工业城市新设了40多个选区,使工业资产阶级能够向议会选派代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1832年以后,英国议会还在不断地进行改革。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英国走上了完全经济自由的道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通过.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并实行单议席选区制。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3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3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3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及其法律高度成熟的标志。(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古罗马法的哪些思想?(4分)

(2)材料二中近代美国政体的权力中心是什么?(1分)有何目的?(1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的政体各有何显著特点?(2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分)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从政治上看,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在社会制度、组织原则方面的不同点。

(3)试分析造成材料二、三实践结果差异的政治原因,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3.答案:D,对应如下:秦朝军功授爵制——功绩;汉代察举制——品行才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

4.答案:B 这是个最佳选择题,题中各选项均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考虑,最突出.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5.答案:D 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希腊的雕塑.戏剧.建筑等方面的发展,而这些发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6.答案: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的结果,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是由于领土扩大,原来公民法不适应统治的需要。

7.答案:A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选A。

8.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因而强调工人阶级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9.答案:B 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的暴力夺权斗争,其最后失败的结果不能反映A.D两项。10.答案:C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通过召开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关键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本国的国情,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11.答案:C 排除①,《南京条约》是中英双方签署的,与法国没有关系

12.答案: B毫无疑问,不管哪类特殊地区,在主权问题上,都属于中央人民政府。

13.答案:D 可运用排除法,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成。AC早在《共同纲领》就确定了。故选D符合题意。宪法是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理论依据 14.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的掌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最早,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其成立的顺序是①④②③。

15.答案:B “九二共识”即“一中各表”,就是海峡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一个中国的含义各自表述,说明白点,就是大陆认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方面认为是中华民国。16.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包括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在历史上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一是甲午战争,二是全面侵华战争,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

17.答案:D 注意时间:7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分别反映了这三个事件。“扬眉吐气”指中国

“跨洋握手”指中美关系改善;“冰释雪融”指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些事件都发生在70年代,体现了这个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8.答案:D ②③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活动;维和部队是联合国针对地区动荡派遣的维护世界和平的部队,图片④是在联合国组织进行的核裁军。

19.答案:B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德意志统一以后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实质上在民主外衣之下仍然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和军国主义色彩。

20.答案:D 考查英国首相地位的理解。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下院多数党领袖,手握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而国家元首是英国国王。

21.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资产阶级代议议制,根据我们所学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可以知道题目中的几个关于法国总统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而答案为C。

22.答案:C 根据美国的一七八七年宪法,美国总统不但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而且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他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组阁,而且对国会通过的法律有否决权。因而题目中的四个说法都是正确的。

23.答案:A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要体现为政治路线上实行民主化,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并提出自己的新思维,但是他并不主张成立独联体,而是极力维护原来的苏维埃国家联盟。所以排除第四个选项。

24.答案:C “苏联的崩溃”是指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贝克所说的要“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即指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5.答案:C 普京上任后,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共四题,每题各10分,共50分)26.【答案】

(1)推行郡县制。(1分)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2)郡国并行制(1分)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推恩令。(2分)

(3)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

(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分)27.【答案】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法治。(2分)

(2)特点:君主权力增强(君主成为国家权力重心);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议会中专制保守势力占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英国对外殖民扩张.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以及对法国战争需要强有力国家权力;王权(专制)思想依然存在(影响深远);(3分)

(3)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体制日益腐朽;自由主义思想形成发展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4)改革是实现政治变革的一种手段(途径);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变革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实现是曲折的历史过程。(2分)

28、【参考答案】

(1)特点:中国古代法律的原则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家天下的体现,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下的等级秩序,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工具。(3分)

(2)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

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3分)

(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新宪法。(3分)

(4)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其中西塞罗的“自然法”原则的提出标志其法律高度成熟。(3分)

【解析】本题考查英美两国政体及对中国的影响。本题综合性强,跨度很大,囊括了古今中外,需要区分人治和法治;古代和近代的法律制度与意识等,并以中外法治专题展开归纳总结,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启示。第(1)问注意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关系;《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政体的变化及君主权力、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2)回答时从中国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资产阶级力量强弱、封建势力的强弱等角度说明;(3)注意这里的“历史”是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相比较;说明理由时可从辛亥革命的成果加以分析论证;(4)可从选举权的角度举例说明。

29、【参考答案】

(1)罗马法注重证据;保护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权益;反对罪及亲属子女;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4分)

(2)权力中心是总统;(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分)

(3)美国强调“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2分)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以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德国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分)

(4)区别:前者是奴隶制性质;后者为资本主义性质。(2分)

联系:材料一中罗马法的思想是材料二、三中资产阶级法学渊源。(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方古代、近代政治的发展。以法律为主线,考察了西方政治的发展历程,第(1)问主要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二三两问主要涉及近代美国和德国的政体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最后一问考察了罗马法的现代意义。30、【答案】(1)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社会制度:材料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组织原则:材料二是三权分立,材料三是民主集中制。

(3)材料二: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性,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或民族独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它言之有理者同样给分)。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重点突出,考察目标明确,对高三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注意最后一问,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要从整个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归纳概括,而不能仅仅局限一个方面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篇2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

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

4.“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B.唐朝中书省C.元朝中书省D.明朝内阁

5.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6.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7.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8.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B.公民意识C.自由平等D.法律至上

10.古代罗马的历史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王政时期,共和国时代和帝制时代。随着古罗马历史的变迁,古罗马法律思想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衰落等几个阶段。在帝国时代,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是

A.罗马平民B.罗马公民

C.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自由民D.罗马统治范围内的所有居民

11.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其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2.钱秉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而工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

A.《权利请愿书 》出台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建立D.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3.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议会有权倒阁②议会制约王权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④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D.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

15.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回忆他当年在白宫与布什总统会面的情形:“突然……总统……他的声音变得激动,……变得既不习惯也不欢迎其他人打断他的话,他的亲和被一种近乎以救世主自居的固执所取代。……我意识到了权力带来的那种危险的孤立。我明白了开国者设计□□□□的智慧。”空缺部分最恰当的应该是

A.共和制度B.制衡制度C.民权制度D.联邦制度

16.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宰相掌帝国行政大权B.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17.古希腊的“民主”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这在古希腊所有的政治学著作中是一个公认的标准。它是一种“多数表决”的民主制。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是以个人主义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人民选举的权力机关行使民主。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确结论是

A.二者的性质相同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

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D.二者的适用对象基本相同

18.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条约内容是

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

2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23.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4.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5.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B.清政府割让台湾C.八国联军侵华D.国民党败退台湾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

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6分)

(3)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4分)

(4)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综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过程体现的特点。(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制宪会议取得制宪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

也未交人民表决。——《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了“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现实的政治原则”,美国宪法进行了哪些规定?(6分)

(2)分析材料二,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

28.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10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5 ABCAC6—10 BDABC11—15DDBBB16—20 DCBDA21—25 BDDA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

26.(1)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秦法。(任答两点即可)(4分)

(2)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帝的独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6分)

(3)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4分)

(4)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时代特征:封建制度的衰落。

特点:相权不断削弱乃至被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直至顶峰。(6分)

27.(1)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6分)

(2)答案1:同意。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等。

答案2:不同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6分)

28.(1)写作思路示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积极对外殖民扩张。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10分)

(2)“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其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的本质。(4分)

(3)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篇3

命题学校:大连二十四中 命题班级:高二三班 校对班级:高二三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同桌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草纸上,写在本试卷或答题卡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随身首饰和钱包一并交回。

4.本试卷2012年6月7日前为绝密文件,谢绝外传,违者三千字检讨。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教师培养的不是做题的机器,而是有灵动性的人,他们会为做不出一道题而烦恼,也会为做出一道白痴题而兴奋。他们会从每一道小题中感悟人生,从每一道大题中体会人生。通常,学生们处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候,分什么事情。有的时候,早上收《红对勾》时,由之就是鞭策学生们前进的有力工具。但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自己对“时”的意识流,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的悟性,做到笨合计下意识流滚滚袭来的境界。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单刀直入龙打死。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灵动自如,昂扬健行,生生不息;同时,与时偕行不仅意味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于时代,而且也意味着不要“豪迈地”超越时代。在这变动不居的青春上,我们的学生期待的是高考收卷铃声响起时,或考试成绩公布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那一刻。那一刻,便是我们与时偕行的“时”。“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的准确诠释。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这样的成功只能是瞎猫碰上了个活耗子。

在高考潮流跌宕涌进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时偕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通常,“时”与“势”往往相一致,体现出“天人合一”、“考生与命题人合一”“学生与理想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但有时也会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形成“时”的悖论。特别是一个高考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其时之义大矣哉”。这样大的“时”到来之际,就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宇宙的演化,社会的变迁,生命的遗传,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从《红对勾》对“趋时”的理解和阐释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题虽不会做,B却可以蒙。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高考,把握了命运。这里的“时”,是按照天道人事运行的大规律,各种事物勾连互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时”——时中蕴势、时中含机,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便成熟了,就可以变,也必然变;就应该动,不动就会错过机会。我的一个学生高博,就很好地懂得运用时机,巧解圆锥曲线题。而同桌孔庆龙虽然天资聪颖,但不懂得时机,不会蒙B,所以无势可依,无运可凭。曾经有一次,当我在杨崇曜同学的《红对勾》上大大地写上了“See me!!”后,我有想把她从窗户撇出去的冲动,而此时,我看到了《红对勾》那清新的封面,它告诉了我们这只是宇宙演化中的一个“时”的动点。于是我静下心来,闭上双目,又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宇宙中。

“道莫盛于趋时”,宿命论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红对勾》却通过对“时”的体察和把握,通过“趋时”的大智慧而超越了宿命论的观点,不能不说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一个制高点。掌握了“时”,高考便能将自己处于无人之境。化万题为流水,趋时而运力。

(节选自《华盛顿邮报》)

1.下列对《红对勾》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红对勾》是一本富含哲学意义的教辅用书。这本书的命题人不是一个人,也让这本书思想更具有多样性,但总体上的核心仍是“趋时”。

B.《红对勾》中每一道题都体现着“变通趋时”的要义。题目设置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各个知识点均罗列其中。让此时“量”的重心转移到了“时”的重心。

C.《红对勾》认为,把握了时运就可以把握高考和命运。仅看现在,高博高考数学取得高分的可能比其同桌更大。因为高考成败与“运”密不可分。无“运”就缺少了外力。

D.《红对勾》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这一观点超越了宿命论,也可以说,自己的高考成绩因此摆脱了天命的束缚,而掌握在自己手中。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概念,都是在《红对勾》中所论及的“时”的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B.要实现“趋时”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要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努力让这种感觉成为意识流。这就需要平常的学习中,一定“稳、准、狠”地完成《红对勾》。

C.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我们要坚持“时”与“势”的一致性,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

D.宇宙、社会、生命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这也可以解释了高考是充满悬念的最后一战的原因。

3.下列对文章内容及作者的理解和推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响作为人民教师,总喜欢动辄就将其学生从窗户撇出去,这导致了其隐性的暴力思想被广大的敏 感女生无意中察觉到,无形中阻碍了李响的爱情罗曼史,但更有益于他在教学路上的发展。

B.文章从“时”的含义、“趋时”的意义、“趋时”的辩证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趋时”。而本文从《红对勾》这一小角度折射出大哲理,能很好地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哲学功底。

C.通过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李响的体型比其学生高博稍大些,体躯相似,不同的是作者可能有吸烟史,发型可能趋于中分,鼻梁隆起,双目有神,体长约170cm。

D.羞涩男的智商并不如同桌孔庆龙,这是李响通过《红对勾》的批阅中发现的准确公理。这体现了李响批阅时的负责与认真,昭示着他在教学的道路上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兴超,字泥马,号强者,故连之乐人也。长七寸,多辩,常以谈笑讽谏香,食一羊驼。远香之时,有所爱马,名曰荷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曜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班委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书字三千检讨。”兴超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兴超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香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班委礼葬之,薄,请以国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丽相泰愚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兴超,言我吴泰愚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兴超,与言曰:“我,吴泰愚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泥马。”兴超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愚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泰愚,丽王及左右不能别也。香王置酒,兴超前为寿。香大惊,以为愚复生也,欲以为相。兴超曰:“请归与宋鹏子计之,三日而为相。”香许之。三日后,兴超复来。王曰:“宋鹏子言谓何?”超曰:“宋鹏子言慎无为,丽相不足为也。如吴泰愚之为丽相,尽忠为廉以治丽,丽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吴泰愚,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相泰愚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香谢超,乃召吴泰愚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三班志·滑稽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以文绣文:像吴晓文一样

B.置之华屋之下华:追随刘艳华

C.不如自杀自杀:像飞蛾一样自己了结生命

D.于是香谢超谢:坠入爱河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兴超“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3分)

请凭感觉将ABCD填在答题卡上

6.请凭感觉将ABCD填在答题卡上

7.翻译(10分)

(1.)马曜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班委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2.)相泰愚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8-10略

乙 还是必考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周睿传

邵文鹏的女友们

周睿(635BC-543BC,总之很多BC),是三班第一位性感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伊索寓言里那头著名的驴你肯定听说过,就是每次过河都故意让身上的盐融化一些的那个家伙。故事里说他后来被主人暗算,淹死了,因为主人那次让它运的是棉花。但你可能不知道那个虐待小动物的可恶的主人就是邵文鹏,那头驴便是我们传主。他整天以驴子的身份观察和研究世界,却被邵文鹏涮了,当然很郁闷,立志要在商界闯出点名堂来。而他的目光盯在了姹紫嫣红的橄榄身上:橄榄油能用来做肥皂,能用来点油灯,还能当化妆品,据说可以使皮肤柔软光滑,所以他找到了他情感的归宿。

但那几年,气候反常,橄榄年年欠收,大家都赔了钱,恨不得砸锅卖铁。还真巧,买破锅的来了,这傻子就是周睿。他拿现金收购橄榄榨油机,有多少算多少,包圆儿。大家都高高兴兴地用榨油机换了《红对勾》答案,抄完了还不忘嘲笑周睿。在普通人看来,他就是二百五,两千多年过去了,这种观念基本上没有变化。但别忘了,周睿是第一个有献身精神的性感科学家,他通过PASCAL编程,已经预测出第二年将是个好年景。果然,第二年橄榄大丰收。掌握着所有生产工具的周睿垄断了橄榄油加工行业,靠高价出租榨油机,赚了一大笔钱。这也就是期货的起源。

一天晚上,周睿继续进行科学活动,他一边走一边抬头仰望灿烂的星空,却扑通一声掉到了井里。这次事故是如此严重,被打捞上来以后,他的女仆十分不解地问:您只顾仰望天空,怎么能看到脚下的土地?周睿猛然觉得女仆的话很有哲理,况且自己抬头看星星已引起了严重的后果,但其实,是他看上了这位女仆的容颜,所以为了更好地泡到女仆,他决定低头走路。于是他开始研究地上的阴影。

为了更好地观察阴影,周睿启程去平坦的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按照周睿的风流本性,我们也可以认为他实际上是去寻求国际美女的机会。

周睿在巴比伦逗留期间,仔细研了古代美索布达米亚的数学论文,主要因为保管论文的女的都很漂亮。但这些论文的作者,却都是男的,而且是一些一毛不拔的账房先生、锱铢必较的税务官员和装神弄鬼的占星术士。周睿着实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些论文看完,因为它们确实太重了——一篇论文就是一堆烘干了的泥板。那些用芦苇杆写在泥板上的文字,每个笔画都是一头平一头尖,被称为楔形文字。

筋疲力尽的周睿向西旅行,远远地就看见一座高耸如云的金字塔——埃及到了。比起生,埃及人更关心死。埃及的法老们把为自己掘墓当作一种时尚。想想看,对于埃及,除了这些巨型坟墓之外,你还记得什么?哦,周睿还记得那位埃及美女,在他的一生中,那位女的编号为59422„„

周睿因为不满导游是男的,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大金字塔有多高?导游被难住了,对这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他根本无暇考虑。周睿赢了这一局,为他浑身是毛的大猩猩祖先争了光。他测量出了大金字塔的高度!既然如此,关于测量本身,则无关紧要了。有一种说法是,周睿请导游帮忙,测量了周睿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影子的长度,顺便还测了59422的三围„„前两者影子长度之比就是周睿和金字塔高度之比。这里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避开难以测量的高度而选择易于测量的长度,真是高明!

除了相似三角形定理,周睿还提出其他一系列的定理:

1、瞎猫不能碰上活耗子;

2、美女的身高与性格无关;

3、大猩猩喜欢吃香蕉;

4、男的和女的有本质的区别;

5、重力加速度不会因美女的头发数量而改变。

以上这些定理在今天看来幼稚可笑,但这恰恰是西方数学思想的启蒙!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 必修1》)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作者不是周睿的女友而是邵文鹏的女友,这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多元文化交流的气氛。

B.邵文鹏欺压周睿虽然不对,但周睿偷懒耍滑的性格使他罪有应得。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C.由文中一系列证据可以表明,周睿的初吻不是属于邵文鹏的。这让所有的同学们放心了。

D.周睿通过自己亲历亲为验证了“大猩猩喜欢吃香蕉”这一千古谜题。

E.周睿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大量重复实验,科学地验证了“男的和女的有本质的区别”。

(2)文中的周睿是一个伟大有理想的少女,他有哪些成就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3)文中的哪些细节体现出了周睿喜欢美女呢?请一一列举出来并分析周睿为什么不喜欢丑女。(6分)

(4)请选文中提及的周睿提出的6个定理中的一个设计验证性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具有科学性。(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响不轻易展露自己的才华,但他丰厚的知识积淀是能从他的平常的言行中流露出来。可现在有一些浮躁的青年教师不专心教学,急于取得成就。因此,待价而沽的青年教师并不多了。

B.庞巍正值豆蔻年华,却已经每天浑身酸痛,这种教师的职业病这么早在她身上的原因,一是她带的班过多,操劳过度;二是她缺乏身体锻炼。

C.李丽耿耿于怀安宝国打扰其在三班放听力这件事,这也使一班和二班的宿怨进一步加深。而三班作为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却做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这次的违纪实在不是刻意为之。我和高一博、孔庆隆、李瑞康,一定会改过自新的。恳请王老师高抬贵手,免去那三千字检查吧。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作为领头羊的李丽在前面不知疲倦的跑着时,使我们这些在草地上吃着草的羊儿们无地自容,愧对列祖列宗,愧对李丽老师的丈夫和父母。

B.“单刀直入龙打死”、“瞎猫碰上个活耗子”这些不规范用语使李响在普通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道有人能知道他何时能回头是岸呢?

C.学校公布了期末考试恐怖事件发生时同学们的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全大连公众有机会了解到我们在答期末考试卷时有多么的无奈。

D.吴晓文的曼妙舞姿震惊了在场的所有学生。腾起,旋转,跳跃,落下。他的身体仿佛灵动的海燕,他的内心犹如纯净的清潭。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果你渴了,我们就是可口可乐,;如果你热了,我们就是空调机,;如果你困了,我们就是催眠曲,沙发床;;如果你想学习了,我们就是图书馆,阅览室,上海世界博览会。”。

① 孔同学的话巧妙地讽刺了食堂的午饭问题

② 安老师的话深刻地诠释了24中教师的无怨无悔

③ 如果你想玩了,我们就是极地馆,圣亚海洋世界

④ 如果你冷了,我们就是锅炉房,暖气片

⑤ 如果你饿了,我们就是麦当劳,肯德基

⑥ 如果你累了,我们就是模块作业本,高效作业

A.⑤④③②B.⑤⑥④①

C.⑥④③②D.⑥③④①

16.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是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①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②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黄启成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学生,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李响,我要香香,我要庞巍,我也要盛哥。我拒绝用《生活大爆炸》来换取施舍;我③向李丽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我宁愿要达到目的的激动,而不愿要毫无生气的平静。我不会拿我的铅笔与别人的橡皮作交易,④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甜心小饼干作交易。我不会被任何数学填空题吓倒,也不会为任何语文默写题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不驼背。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玉皇大帝的帮助下,我⑤做到了。

17.2010年10月19日,“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其中车延高的诗歌位列诗歌类获奖名单之中。下面是其诗歌《徐帆》中的经典片断,请以“李响”、“庞巍”或“王远香”为对象,仿写诗歌。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 / 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 / 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 一墙之隔 / 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 / 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 / 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六、写作(60分)

18.请以“二十四中,我的情人”或“李响,我的负心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童话。(60分)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篇4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不在指定区域答题的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关于一战前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B.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需求 C. 为世界规模的战争创造了条件 D. 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2.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 000万人受伤,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 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这从本质上表明()A. 战争就是人类的灾难 B. 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C. 战争使人类渴望和平D. 战争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3.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 改革的内容不同 B. 改革的方式不同 C. 改革的发动者不同 D. 改革的结果不同

4.克里米亚战争是在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来源:学科网] B. 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C. 英法为了扩张势力而挑起的

D. 奥斯曼帝国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5.《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点是()①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 ④签约各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日本幕府统治在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是()

A. 明治政府的维新 B. 倒幕运动的胜利 C. “大政奉还” D. 戊辰战争的胜利

7.杜鲁门说:“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发表上述言论主要是因为()

A. 二战后美国的强大 B. 西欧的衰落

C. 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8.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 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依然没有丧失原有地位 B. 英国受到削弱,经济上与美国平起平坐

C.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 由于宗主国的战争需要,加紧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雪上加霜

9.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二战中却结成盟国,其根本原因是()A. 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 B. 国际联盟的大力推动 C. 战略上相互配合的需要 D. 面临法西斯的全球扩张

10.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①封建割据严重 ②封建王权衰弱 ③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④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A. 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 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 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 D. 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12.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国际联盟 D. 世贸组织

13.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重要目的是()A. 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 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 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14.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 人民大众 B. 上流社会 C. 骑士阶层 D. 知识阶层

15.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 废除井田制 B. 建立户籍制 C. 推行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16.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17.下列战场中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 苏德战场 B. 太平洋战场 C. 北非战场 D. 中国战场

18.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但该决议却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A. 决议的最初提议者是英国 B. 决议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的 C. 阿拉伯人要让出大片领土给犹太人 D. 建立联合国家更有利于地区稳定

19.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目的是()A. 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C.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D. 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20.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是因为()A.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 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C. 财产等级制的缺陷

D. 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21.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A. 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B. 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 C. 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D. 美苏间核战争一定发生

22.下列有关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苏纶纱厂是其代表

B.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C. 仍然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商品竞争

D. 列强资本输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 23.《国语》载:“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这反映了()A. 西周时期祭祀活动盛大 B. 春秋时牛耕技术应用 C. 战国时铁器广泛使用 D. 战国时期农业发展

24.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②削弱了宗室地主的势力 ③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 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惟一原则,这样 的结果是()A. 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 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 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 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26.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①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 ②控制国际联盟 ③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 ④海军军备竞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7.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对亚洲地区实行“热战”政策。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的是()A. 中国 B. 苏联 C. 日本 D. 越南

28.北宋皇权的空前强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①皇权得到巩固 ②军队战斗力加强 ③政府工作效率提高 ④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9.自2011年6月21日,叙利亚局势动荡以来,美国总统和国务卿及欧盟多国相继对叙利亚提出谴责或警告。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晤,明确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必须下台。西方大国频频插手中东事务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矛盾的复杂性 B. 联合国的决议 C. 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D. 对石油资源的争夺

30.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 苏联实力最强 B. 罗斯福野心最大

C. 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 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他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在什么问题上有相似(同)的记录?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能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32.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内储说上》(1)“轻罪重罚”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评价这一主张?

(2)在商鞅变法中,为了管理基层民众而建立的严密的户籍制度,并制订了严酷法律来维护,这一法律是()

A.“世卿世禄制” B.二十等爵制 C.军功制 D.连坐法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事件对大战进程有何影响?

(2)材料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

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

料或成立政府公司来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行业。少数富贵人家,即通常所称的财阀,正是以这种方式扼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以上材料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后果。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806年,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再次侵入埃及,企图颠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穆罕默德·阿里率领埃及人民顽强抵抗,最终迫使英军撤离埃及。英军撤离后,埃及社会仍处于内忧外患中:马木路克仍盘踞在上埃及(埃及南部农业区),并拥有大部分包税领地;埃及还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同时,19世纪初的埃及由于连年的战争,经济十分落后,军事力量也非常弱小,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抵御外来入侵的需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马木路克在埃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在什么情况下改革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属性,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一战前科技成果用于军事的背景,C、D两项是一战前科技成果用于军事的影响。2.【答案】A 【解析】大量人员的死、伤、残疾是沉重的灾难,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3.【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不同之处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革的结果不同。其中春秋时期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而战国时期的改革则改变了社会性质。各诸侯国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战争是由于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才引起英法参加克里米亚战争。5.【答案】C 【解析】《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英法两国绥靖政策的顶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体现了苏联避战自保,二者都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慕尼黑协定》的受害国并未出席会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了苏德双方的势力范围,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③④仅适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③④,故选C。6.【答案】C 【解析】注意是“形式上结束”,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了,但仍掌握实权。7.【答案】A 【解析】杜鲁门的言论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美国的野心是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的。8.【答案】C 【解析】英国等西欧国家由于战争的影响,在一战后丧失经济霸主地位,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而是成为美国的债务国,故A、B两项错误;一战使宗主国忙于战争,暂缓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侵略,从而使其经济有所发展。9.【答案】D 【解析】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美苏两国二战前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尖锐,但法西斯的进攻使它们有了共同的强敌,因而迫使美苏走向联合。

10.【答案】B

【解析】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实行封建神权统治,用神学为封建制度辩护,宣扬封建王权来自于上帝,为封建王权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因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基本上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二者共同维护封建统治。但封建王权为了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又反对教会的肆意掠夺和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支持,力图加强对教会的控制,双方的矛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并非处于绝对对立状态。11.【答案】C

【解析】1941年处于世界大战期间,英、俄都面临着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当时世界形势的最主要矛盾决定着他们的共同利益,即共同反对法西斯德国,故选C。二战爆发前和爆发之初,英国实行

绥靖政策,期望祸水东引,故否定A;英国和苏联是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两个国家,如果说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明显太绝对;丘吉尔表示要给俄国一切可能的援助,也不能就此定论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12.【答案】B

【解析】英文材料的意思是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题目所指的这个国际组织,一要符合英文原文的含义(“After World War II”和“the United Nations”),二要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

公正发展”的要求,而完全符合以上两个前提的国际组织只有联合国组织,故选择B。13.【答案】B

【解析】王安石变法中实行保甲法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当时对封建统治秩序造成很大冲击的是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从保丁维持地方治安、同保之人互相监督等保甲法的具体内容来看,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4.【答案】A

【解析】由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主要在上层知识分子之间开展,而宗教改革则将人文主义扩展到基层群众,故选A。15.【答案】C

【解析】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16.【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是腐朽的封建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的战败结局。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太平洋战场转折的标志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转折的标志是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转折的标志是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国战场的反攻是从1943年开始的。18.【答案】C 【解析】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犹太人将占有56%的土地,这就意味着阿拉伯人要让出大片土地给犹太人,这导致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19.【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梭伦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所以才感到进退维谷。21.【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言外之意是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苏两国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和人类文明毁灭。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列强资本输出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3.【答案】B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牛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的牺牲,现在成为种田的主要帮手,结合图片信息可知B项正确。24.【答案】B 【解析】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使军功地主升官受爵的机会增多,也成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在地主等级中,军功地主排在了第一位,而宗室地主则排在了第二位,同时该政策也刺激了军民立战功的心理,增强了秦军战斗力。军功爵制是从政治、上层建筑角度的改革,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新兴经济基础发展后的应对措施。所以③的说法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不正确。答案为B。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信仰原则,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宗教原则作为划分的依据,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危险的,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这也是英国殖

民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招。

26.【答案】B

【解析】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争夺和海军军备竞赛上。而①②主要是在巴黎和会上冲突的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没有资格争夺国联的控制权。27.【答案】A

【解析】美国认为二战后亚洲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受中国和苏联扶植的影响,因此美国在亚洲的重点是中国,对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2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考查北宋皇权加强的措施及影响。①皇权得到巩固是它的直接影响,是正确的;加强皇权时,首先集中军权,为集中军权,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积弱局面,所以②军队战斗力加强的说法错误;由于当时通过设置官员来分化相权和地方权力,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效率低下,所以③政府工作效率提高的说法错误;④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D。2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事务主要是为了控制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的复杂局面有利于大国实现这一目的,故选D。

3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通过对话,依照次序答,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选择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合。31.【答案】(1)朝鲜战争;在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越过三八线南下。

(2)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是北朝鲜要“解放”南朝鲜;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内战;材料四认为是北朝鲜反抗南朝鲜的侵略。原因:事件本身复杂——因此难以说清,导致众说纷纭;作者立场不同——因此视角不同,导致分析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因此先入为主,导致不尊重事实(列出两条即可)。

(3)会尽量客观而认真地研读上述各方材料,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两个材料就下结论;会将上述材料放入原著之中,力求理解作者的真正含意;会将上述材料及著作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条件、环境与思想情感(按层次即可)。方法或途径: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资料,进行比较;与老师和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可能的话,寻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战争爆发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信件(邮件)向有关专家请教(列出三条即可)。

【解析】第(1)问综合四则材料来回答,从对事件的原因与结果的描述来看应指的是北朝鲜军队的南下。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差异可从作者的立场或认识水平的差异、国家利益的维护等角度来回答。第(3)问注意对史料的鉴别与合理使用,并坚持孤证不立、史论结合等基本的史学方法。

32.【答案】(1)利用严刑重法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树立了变法的权威。但是商鞅变

法制订的刑法非常严苛,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极易引起人民不满,也给守旧势力以反对变法以借口。(2)D 【解析】第(1)问主要对“轻罪重罚”进行评价,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第(2)问为维护户籍制度而制订的是连坐法。这在当时是比较严酷的法律代表。33.【答案】(1)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日本在东南亚扩张,加剧了与英、美的矛盾。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3)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第(1)、(2)问关键是结合德军入侵苏联和珍珠港事件的原因及影响作答。第(3)问紧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原因作答。

34.【答案】(1)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为对外侵略扩张作准备。(2)明治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帮助下迅速形成了大垄断财阀。在近代化过程中,日本垄断财阀与政权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1)问考查日本领导人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2)问考查明治维新的经济、军事措施。

35.【答案】(1)18世纪末,马木路克掌握了包税权,实际统治了埃及,并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拿破仑占领埃及后,马木路克受到打击,法国退出埃及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2)①内忧外患:内有马木路克反动的割据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埃及经济、军事落后,难以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③为富国强兵,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维护民族独立。

上一篇:县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运行情况汇报下一篇:房山小学信访工作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