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木耳

2024-07-16

吉林省木耳(精选7篇)

吉林省木耳 篇1

在长白山西麓久负盛名的松花江水系上游素有“立体宝库”美誉的吉林省蛟河市, 有一位拥有吉林省高级农技师职称, 获得过吉林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吉林市“三八”红旗手、蛟河市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的女专家, 这就是闻名于蛟河食用菌行业的吉林禾仙姑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禾仙源”商标持有人王忠英。

据了解, 王忠英87年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 从蛟河袋料吊袋栽培黑木耳第一家开始到现在发展一亿袋全光栽培黑木耳的数量, 经历了近30年历程。在这30年间走过很多弯路, 承受了很多经济和精神上的折磨, 坚持不懈的走到现在, 先后研发了蜜环菌、平菇、元菇、猴头菇、鸡腿菇、滑子菇等10多个食用菌的野生分离、驯化、试验、规模栽培技术, 制定了挂袋黑木耳种植技术准则, 成功研发了用两次发酵法从菌丝体中提取植物钙的技术, 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让更多的食用菌种植户受益, 王忠英在研发的同时不忘记推广, 先后前往内蒙古、辽宁、河北、山东等地20多个县 (市) 区讲课和现场指导。并编写了《仿野生栽培黑木耳》、《标准化立体高产栽培黑木耳》《秸秆栽培黑木耳》等技术资料并制作成光盘方便推广, 无偿发放给各地菌农, 还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现代通讯手段随时随地的为各地菌农答疑解难。

王忠英向记者介绍说, 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快速发展, 大量鲜品上市, 在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延长食用菌储存时间的同时, 需运用干制技术、盐渍技术、糖渍技术、罐藏技术和速冻加工等初级加工技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营养、保健、美容及自身机能调节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所以深加工市场前景很好。对于木耳产品粗加工包装以外, 木耳菌粉、木耳多糖提取、木耳丝体有机成分提取等相关的产品不断出品。但是, 子实体的来源对一个企业产品的发展非常关键, 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已数不胜数。要想企业稳步发展, 做大、做强、做实就要与栽培户对接。统一品种、统一配方、统一规范生产工艺, 这样才能生产出安全、有机、绿色的产品。因为食用菌栽培是高消耗、劳动密集型行业, 公司无需自己建立大型生产基地。

在深加工龙头企业与栽培户对接方面, 王忠英说:“在做精深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从源头控制, 应架起企业和菌农之间的桥梁纽带, 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栽培户的形势来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王忠英向记者介绍, 目前公司拥有食用菌研究所、研发部, 中心实验室, 专家组等科研部门, 营销网络覆盖东北地区各省、市、县, 并销往北京、上海, 深圳、江苏, 浙江, 安徽等地。她们一直秉承“打造舌尖安全, 科学绿色发展”的理念, 倡导有机食品, 呵护大众健康。公司先后被评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兴市先进单位”等荣誉, 201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万创会创业示范基地”

在最后, 王忠英对记者说:“今天收获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惠民好政策, 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大力推广, 得益于各级主管部门对我支持和帮助, 更得益于广大消费者对我的信任。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纯正黑木耳, 享受健康生活,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让“禾仙源”品牌产品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走进千家万户”。

做一件事容易, 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王忠英做到了, 她的坚持不但成就了个人事业的发展, 而且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忠英说,

木耳的贮藏 篇2

防止受潮木耳受潮后, 极易发生虫害。因此, 木耳进库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使其含水量不超过12%, 再装入塑料袋或铝罐中, 密封后置于衬有防潮纸的木箱或纸箱内。箱内可放入干燥剂 (干木屑或生石灰等) 。每隔10~15天检查一次, 若干燥剂已吸湿, 则应将其取出晒干或烘干后, 再放入箱内;若木耳回潮, 应及时取出干制。

及时杀虫如果在木耳贮藏期间发现害虫, 应采取措施及时杀除。 (1) 将木耳在强光下暴晒一天或用烘干机在50℃条件下烘制40分钟, 即可杀灭害虫; (2) 密封仓库20天以上可杀死全部害虫; (3) 将仓库内的氧气抽出后输入氮气, 或向室内输入二氧化碳, 使室内含氧量降至2%, 害虫会因缺氧窒息而死。

闭仓熏蒸在木耳贮藏期害虫大量发生时, 应采用熏蒸剂对仓库密封熏蒸, 此法短期内效果显著。常用的熏蒸剂为磷化铝, 用量为6克/立方米~9克/立方米。使用时可将磷化铝分散放于仓内, 在温度高于12℃的条件下密闭96小时, 熏蒸结束后通风散气10天以上。

长白山黑木耳 篇3

品种来源 从吉林省引进, 经常规人工选择育成

省级审 (认) 定情况 2004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子实体幼时呈小环状, 逐渐长成波浪状个体, 腹下凹而光滑, 有脉织, 背面凸起, 边缘稍上卷;新鲜子实体呈深褐色、半透明胶质状, 有弹性, 宽3~12厘米;干燥后子实体收缩成角质, 腹面平滑呈漆黑色, 质地硬而脆, 背面颜色暗淡, 有短绒毛;子实体在成熟期产生担孢子;属中温型菌类, 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 (最适温度23~25℃) , 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8~25℃ (最适温度10~22℃) ;培养料含水量以65%为宜, 培养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5%左右,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5%~95% (注意干湿结合) ;在菌丝培养阶段, 菇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3 000毫克/千克以内, 在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 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1 500毫克/千克以内。

产量表现 在适宜条件下, 生物学效率为100%~120%。

初秋巧种木耳菜 篇4

一、栽培方式。

(1) 直播栽培。直播采食幼苗的667m2用种6~8kg, 撒播。为便于出苗, 可于种子播前浸泡1-2天, 在30℃左右温度条件下催芽。温度适宜, 播后40天左右苗高10~15cm即可采收。 (2) 育苗移栽。做好苗床, 播干籽, 在28℃左右适温下3-5天出苗, 如地温偏低应催芽后播种。苗期控制适当低温, 4~5片真叶时定植。采收嫩梢的行距20~25cm, 株距15~20cm;搭架采收嫩叶的行距60cm, 株距25~35cm, 667m2保苗3000~4000株。

二、选择品种。

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大叶落葵 (又名广叶落葵) 、红梗木耳菜、青梗木耳菜和白花落葵等优良木耳菜品种。

三、田间管护。

1. 因需管理。

(1) 以采食嫩梢为主的, 在苗高30~35cm时留基部3~4片叶, 收割嫩头梢, 留两个健壮侧芽成梢。收割二道梢时, 留2~4个侧芽成梢, 在生长旺盛期, 每株有5~8个健壮侧芽成梢, 到中后期要及时抹去花茎幼蕾, 到后期生长衰弱, 留1~2个健壮侧梢, 以利叶片肥大。 (2) 以采食叶片为目的的要搭架栽培, 在苗高30cm左右时, 搭人字架引蔓上架, 除留主蔓外, 再在基部留两条健壮侧蔓组成骨干蔓, 骨干蔓长到架顶时摘心, 摘心后再从各骨干蔓留一健壮侧芽。骨干蔓在叶采完后剪下架。上架时及每次采收后都要培土。也可以不整枝搭架采收嫩梢。

2. 中耕除草。

直播出苗后或移栽定植缓苗后及生长期间, 要及时中耕除草, 防止杂草争夺养分。

3. 施肥浇水。

底肥以农家腐熟堆厩肥、畜禽肥为好。追肥以腐熟人畜粪肥或尿素溶水施用。出苗后, 要保持土壤湿润, 适时浇水。每次采收后及时追施一次人粪尿, 每667m2施300kg, 或尿素10kg, 雨季还应及时排水防涝。

4. 防治病虫。

(1) 木耳菜常发生的病害是褐斑病, 发生初期可喷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500~600倍液, 或68.75%易保可分散性粒剂800~1000倍液防治。 (2) 若发生斜纹夜蛾为害, 发现较多嫩叶尖有小虫眼, 可用菊酯类杀虫剂在虫龄1~2龄时喷洒一次。 (3) 在坡地高地连作木耳菜也会发生根结线虫病, 实行换茬轮作可减少或避免该病的发生。

四、科学采收。

木耳菜虫害防治技术 篇5

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2主要虫害及防治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

2.1蚜虫

2.1.1为害症状以成蚜和若蚜在木耳菜叶背面吸食汁液, 造成叶片卷缩, 生长受到抑制。蚜虫分泌的蜜露, 是霉菌寄主, 影响光合作用, 造成植株早衰。

2.1.2发生规律蚜虫每年发生10余代, 在适宜的条件下, 温度24℃~26℃, 相对湿度60%~70%, 蚜虫繁殖力强;温度大于30℃, 相对湿度小于40%, 或大于80%对其繁殖生长都不利。

2.1.3农业防治及时清洁田园、拔除病叶, 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 减少虫源。

2.1.4物理防治采用30cm×40cm的黄板诱杀蚜虫, 插25块/亩~30块/亩, 黄板比木耳菜顶部高20cm左右, 当黄板粘满蚜虫时, 及时把黄板上残留的蚜虫清除干净, 再重涂一层机油。

2.1.5药剂防治百株蚜量达到500头时, 及时进行防治。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00倍液, 药剂安全间隔期7~10d, 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药剂安全间隔期7~10d, 或用5%除虫菊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 药剂安全间隔期2~3d, 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2000倍液, 药剂安全间隔期7d~10d, 或用2.5%氯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00倍液, 药剂安全间隔期7d~10d, 药剂交替使用, 隔7~10d防治1次, 连续防治2次~3次, 采收前15d停止用药。

2.2红蜘蛛

2.2.1为害症状红蜘蛛以若虫常群集于叶背上, 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而为害植株。造成叶片失绿、叶缘向上翻卷, 以致枯萎、脱落, 造成空心菜早期萎缩, 严重时植株死亡。

2.2.2发生规律红蜘蛛在每年7月~8月为害严重, 对植株要经常进行观察检查, 在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 红蜘蛛繁殖极快, 是造成植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2.3农业防治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埂、渠边杂草, 减少叶螨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降低虫源基数, 防止其转入田间。

2.2.4药剂防治点片发生时, 及时防治。用73%g螨特乳油3000倍液, 或用1.8%多虫螨丁乳油2000倍液, 药剂安全间隔期7~10d, 药剂交替使用, 隔7~10d防治1次, 连续防治2次~3次, 采收前15d停止用药。

摘要: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绿色农产品木耳菜防治原则、主要虫害及防治的技术要求。

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篇6

1 原材料选择

木耳是一种木腐生型食用菌, 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主要营养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还需要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过多种培养料的栽培试验, 表明获得比较高产的是玉米芯、桑枝和木屑等。主要配方:一是玉米芯45%, 棉籽壳45%, 麦皮5%, 过磷酸钙1%, 石灰2%, 石膏2%;二是桑枝40%, 棉籽壳50%, 麦皮5%, 过磷酸钙1%, 石灰2%, 石膏2%;玉米芯25%, 桑枝20%, 棉籽壳45%, 麦皮5%, 过磷酸钙1%, 石灰2%, 石膏2%。

2 栽培季节选择

毛木耳属中温型菌类, 菌丝在10~36℃能生长, 适宜的温度为20~28℃。子实体在15~32℃都能形成, 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温度越低, 生长越慢, 但是肉质较厚, 色泽较深, 品质比较好, 产量较高。如果温度较高, 子实体生长较快, 但肉质较薄, 颜色较淡。贵港地区的最佳出菇季节在3—6月, 装袋接种提前60 d。

3 装袋与灭菌

拌料装袋一般在有水泥地面且能遮阳挡雨的简易棚内进行。首先将所需要的棉籽壳均匀地铺在水泥地面上, 然后边淋水边踩, 使棉籽壳充分吸水均匀。把配方所需要的已粉碎的玉米芯或桑枝湿透, 铺在已经淋湿好的棉籽壳面上, 洒上所需的过磷酸钙和石灰。用拌料机将以上的料进行充分地搅拌均匀建堆。发酵3~4 d, 使料吸水充分、均匀。如果有部分料吸水不够, 那么在灭菌过程中易形成夹生料而造成灭菌不彻底, 严重影响接种后的菌包的成品率。一般在建堆后第4~5天进行装袋。装袋前应先看料的含水量是否合适。一般料的含水量要求达到60%~65%, 如果料含水量不够, 应在料堆上洒上适量的水。然后把所需的石膏、麦皮均匀地洒在料面上。再用拌料机拌匀即可装袋。一般采用常压灭菌, 因此采用聚乙烯塑料袋。装袋时要使袋料松紧适宜, 上下均匀一致, 周围丰满无空隙。过多过实容易使料袋破损;料过松菌丝生长纤弱无力。一般1袋料湿重1.9~2.0 kg, 干料重为800 g左右。装好袋后用绳子扎紧袋口, 放进铁框装好, 每铁框装9袋。

装完袋后当天立即进行装炉灭菌, 否则料易变质酸败。一般装3 500~4 000袋/炉。装炉时铁框之间要留好蒸汽的循环通道, 不能形成死角。把接种用的颈圈与报纸 (规格为13.0 cm×13.5 cm, 用塑料袋密封装好) 一起放进炉内。然后盖好薄膜篷布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时间一般为炉内达到100℃之后保持8~10 h。在灭菌过程中注意火候的掌握。要保持盖炉的篷布有合适的膨胀度, 灭菌才彻底。灭菌结束后闷炉2~3 h后即可开炉出炉[1,2]。

4 接种

装袋前6~7 d把接种培养室的地面、培养架用水冲洗1遍, 待地面、培养架通风晾干后, 关闭好门、窗, 用甲醛 (10m L/m3) 和高锰酸钾 (5 g/m3) 进行熏蒸消毒, 24 h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2 d后即可使用。把灭菌后的菌包移入接种培养室, 成行摆放在培养架上, 摆包时每个菌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散热。摆包完毕, 把接种用的菌种、凳子、接种用具等一并放入接种培养室内。待菌包温度下降到35℃以下时即可接种。在接种过程中, 75%的酒精对接种人员的手和用具用进行消毒之后, 取下培养架上的1个菌包, 解开菌包口的绳子, 把菌种掰成颗粒状均匀地洒在菌包口的料上。1个菌包用种一般在8~10 g, 然后套上颈圈, 盖上1张已经灭菌的报纸, 然后用胶圈把报纸扎紧在颈圈上封口。一个菌包接种完毕后摆回培养架上, 再接另一个菌包。待全部接种完毕之后, 应及时打扫培养室的卫生。

5 菌包培养

菌丝生长环境湿度为50%~70%即可。培养室的光线不宜太强, 光线较暗才利于菌丝的生长。菌包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温度低于20℃时要注意加温, 温度高于30℃时要加强通风换气。在培养的中后期, 要注意观察菌包的生长状况, 对严重感染杂菌的菌包应及时剔出进行发酵再利用。对感染链孢霉的菌包要用湿报纸包好或蘸上柴油后深埋。

6 出菇管理

一般在接种60 d左右, 菌包部分菌袋壁出现少量的耳芽时即可搬出去出菇。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的真菌, 在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不断进行着有氧呼吸, 因此选择在树荫较好的龙眼园进行建棚, 果园内的湿度大、氧气充足, 可为木耳的高产提供理想的场所。一般棚长为30~40 m, 宽4.0~4.5 m, 高1.8~2.0 m。棚顶用塑料薄膜盖好, 再用遮阳网盖住整个棚。菌包进棚前对棚先进行1次杀虫灭菌, 即可把菌包从培养室搬入出菇棚进行摆包出菇。摆包时首先拆去封口的颈圈和报纸, 用绳子把袋口扎紧, 然后把菌包摆放成行。1个棚留1条纵向的人行道以便喷水、采菇。两边菌包摆放成行, 行距一般为20~24 cm, 一个棚可摆1 500~2 500袋。把菌包摆放成行后, 用小刀在每个菌包上割3~4条长10 cm、深为1.0~1.5 cm的裂口。裂口一般距菌包顶部4 cm、距底部5cm。摆包完毕后在地面上洒水, 以增加空气湿度。耳基的形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为80%~95%, 因此要每天向地面和空间喷2次水。一般菌包割口后12~15 d就有大量的耳基出现, 随着耳片的增大, 再逐渐加大喷水量和通风量。清晨、傍晚加大湿度, 使木耳出现干湿交替, 利于木耳的正常生长, 喷水原则为晴天、高温天多喷, 阴天、雨天少喷[3,4]。

7 适时采收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变软、色泽变淡时及时采收。采收的原则是摘大留小, 不伤小耳。晚采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遇高温会导致流耳、死菇。采收后用塑料框装好, 规格为20 kg/筐, 放进2~5℃的冷库中冻4~5 h, 然后打包, 每包60 kg, 再发往各地市场。

8 转潮管理

木耳采完1潮之后, 将耳床清理干净, 消除菌袋上的残留耳根, 杀虫螨1次, 停水2~3 d, 以利于菌丝的恢复。一般可采3~4潮, 前2潮木耳较多, 后2潮则较少而小。一般1袋可采鲜耳700~750 g, 转化率达88%~93%。

参考文献

[1]尹华英.毛木耳周年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 2007 (7) :19.

[2]苗立军, 石会敏, 仝增儒.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 2003 (12) :22.

[3]孙琪.毛木耳的栽培技术[J].专业户, 2002 (8) :9-10.

黑木耳小孔栽培技术 篇7

1 确定栽培季节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适当安排栽培季节是地栽黑木耳优质高产的前提条件。春季连续10 d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 为开口催耳芽的最佳季节。若开口催耳芽时间稍晚, 黑木耳旺盛生长期正处于高温、高湿季节, 不仅菌袋易污染, 易得流耳病, 而且产品为伏耳, 耳片薄而黄, 降低产品质量和产量, 甚至绝产。

2 小孔栽培菌种制作要点

2.1 菌种选择

选择色黑、耳厚、圆边、褶少、形态好 (碗状) 、抗病、产量高的单片菌种, 也可以选择开片较好的朵状菌种, 不宜选择菊花状品种。

2.2 菌袋的选择

小孔打眼出耳栽培因打孔孔径小, 袋料分离处的木耳易被挡住长不出袋外, 因此要选择与菌丝亲和力好的薄塑料袋。

2.3 小孔栽培制菌方法

小孔栽培木耳袋出现袋料分离时影响出耳, 所以小孔栽培一般采用免颈圈法或菌棒法。这两种制菌方法菌种由中间向四周生长, 上下菌龄一致, 灭菌时将菌袋倒置, 菌袋上下水分一致, 这样制作的菌袋一般不会出现菌袋分离现象。搬运时应用铁筐装菌袋, 用编织袋装菌袋, 菌袋易变型导致菌袋分离。

2.4 菌种制作

栽培袋制作过程同常规菌袋制作。

3 栽培管理

3.1 开口催耳芽

目前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割口方法很多, 不同的割口方式、割口数量、打孔深度对木耳的产量、朵形均有影响。小孔打眼具有产出的木耳耳根小、朵形好、质量好等优点。小孔打眼割口过浅, 耳片没有根易脱落;划口过深, 耳芽形成较晚, 延长耳芽形成期。

一般规格为16.5×33 cm的菌袋, 打孔数应以80~120个为宜, 孔径在0.5~0.8 cm范围之内, 割口深度在0.5~0.8 cm之间最好, 耳芽7~8 d即可形成并封住划口线。

在划口时应注意:①不宜选择室内集中催芽。可将菌袋运到出耳床边, 边割口, 边盖帘, 严防割口处菌丝风干, 形成老化膜, 阻碍原基形成;②要在料袋紧贴处割口, 不要在强光、高温、大风、雨天划口, 也不要在料袋分离、皱褶处、袋内形成原基处及无菌丝处割口。

3.2 栽培管理

3.2.1 原基形成期 (7~15 d)

即集中催耳期。由划口到形成珊瑚状的黑线, 这个时期主要是保湿, 做到草帘潮湿但不要滴水, 期间床内湿度要控制在85%~95%之间, 温度范围10℃~25℃, 以18℃~23℃最佳。隔2~3 d, 在无风早晚时将草帘掀起, 抖去积存水珠, 并辅以短暂吹风, 只要温度不通过25℃, 无需天天通风。

3.2.2 子实体分化期 (5~7 d)

即耳芽期。由珊瑚状原基长至2~3 cm, 开始伸出小耳片, 即可分床管理, 继续保持床面、草帘湿润。湿度不够, 可向草帘喷雾水, 使帘子湿润不滴水, 切忌直接向菌袋喷水, 因幼嫩的耳芽吸水过多会使细胞膨胀破裂, 导致感染。床温超过25℃, 加盖一层草帘遮阴降温保湿。待原基长至1~1.5 cm时, 适当加大通风量每次1~2 h, 间隔2~3 d一次。可在清晨和傍晚卷起草帘两端, 从床侧加强通风。草帘过厚或遇到连阴天, 早晚可以揭开草帘通风透光。全光栽培, 分床后晒2~3 d, 开始浇水, 浇水最佳时间是袋内温度15℃~25℃时, 不足15℃不能浇水, 否则耳片不仅不能生长, 而且会造成烂耳。浇水要少浇、勤浇, 每半小时左右浇一次, 每次浇3~5 mim, 以各个耳片都湿透为准。

3.2.3 子实体生长期 (7~10 d)

即从开片到子实体成熟期。这期间耳芽生长较快, 几天后便长成“鸡冠”、“碗型”等耳片。此期保持床温15℃~25℃, 湿度90%~100%。随着耳片的渐渐长大, 应逐渐加大喷水和通风量, 大湿度、大通风是黑木耳迅速成长的关键。

3.2.4 水分的管理

要遵循“干长菌丝, 湿长木耳”的规律, 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方法。白天床内湿度小, 傍晚和清晨喷水提湿, 便出现干湿交替, 利于木耳正常生长。傍晚喷一次雾水;次日早晨向草帘再喷一次水。这个时期也可以进行全光管理。全光管理时白天每间隔1~2 mim浇水5~10 mim, 以耳片湿润不收边为准, 切不可喷重水或过头水。

3.2.5 浇水管理

一看气温浇水。温度低时应以保湿为主;温度高时, 应在早晨和傍晚浇水, 当温度高于30℃时应停止浇水;20℃左右时可用冷凉的河水, 地下水适当勤喷。二看耳片浇水。停水后如果耳片很快显白, 应继续浇水, 反之可不用浇水。三看菌袋浇水。当菌袋水分较大时, 菌袋较重, 应停止浇水;当菌袋由青灰色变为白色时应加大浇水量。四看天气浇水。晴天可以适量多浇水, 阴雨天可少浇或不浇, 临近采收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浇水还是等雨, 以免造成损失。五要干湿交替。干可干到3~5 d, 干的比较透, 以耳根干为好;湿要把水浇足, 细水勤浇, 3~5 d。干湿交替, 直到木耳生长结束。

4 采收晾晒

上一篇:双密度关联分析下一篇:课堂上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