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教育

2024-10-02

农村环境教育(共12篇)

农村环境教育 篇1

1. 引言

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今天,人们开始把视野从城市转向更为广阔的农村。在中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且分布地域广阔而分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脱贫致富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暴露的各种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因农村环境问题特有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目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及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都已明确了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目标。

2. 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污染转移及乡镇企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治理的企业迁往农村,而农村为图眼前快速的经济增长大多欣然接受。这些迁入的企业和当地自身发展的乡镇企业一样,大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有限,污水处置设备不完善,布局分散不利监管,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情况存在,使得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偷排河流及农业灌水渠道难以根除。由此造成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危害到农民及畜禽的健康。此外,约90%以上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当地的土壤、水体和空气,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2)由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污染。据统计,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每平方千米,远超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每平方千米的安全上限。不仅如此,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还会加剧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我国地膜年使用量超过60万吨,多为价廉的一次性产品,不利回收,据调查,平均残留量为3.78吨每平方千米,因此,造成的减产损失可达产值的20%。

(3)农民生活污染及由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逐渐集中化,且其中多为难分解的塑料制品等。农村每年产生的约1.2亿吨生活垃圾和2500万吨生活污水,在无处理堆放及随意排放的情况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荀彦平、张有贤,2006)不仅如此,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污染方式:养殖业的粪便直排。据统计,我国每年养殖畜禽排放的粪便粪水总量已逾17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显示,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由于点多面广是这类新型污染的特点,对于该类污染的治理难度较大,效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导致的水体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总和相当。

(4)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及开发度不足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很多地区被迫选择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开采会破坏当地的局部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该类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沙化和石漠化问题;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草地面积的减少;河流断流及湖泊绿洲的萎缩,地下水位的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大面积土地破坏。(荀彦平、张有贤,2006)

3. 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为区别于城市中的各种环境问题,总结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有:污染源分布点多、面广且分散;缺少必要的污水、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设备、场所;影响地域广、人口多、时间长,且潜在危害性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经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生存困境。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的日趋繁荣,农村的经济发展迟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部分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而言,迫于生计,常以开山修路、毁林种田、过度放牧、开采矿藏等方式改善生活。随之而来的,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也因此加剧。较之城市生活,农村的工作机会偏少,农耕生产回报较慢,因此,陷入生存困境的农民们倾向于通过发展工业致富。在资本引进方面,因农村地区投资环境偏差,多以土地及矿产资源吸引资本。以此模式进入农村的各式企业,常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牺牲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荀彦平、张有贤,2006)

(2)环境意识薄弱。环境意识尚未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而政府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危害则更大。基层政府常关注传统职能,偏重短期经济收入,对环境问题则相对忽视。农民群众对环境权认识不深,在切身利益未受损时多轻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时则对自身权益的法律救济不甚了了。

(3)环境投入不够,法制不够健全。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当地政府可能尚无力组建全面的环境保护体系。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完全由国家财政补贴环保支出显然不现实。我国现有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在部分环保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目前,立法上对于各个不同类型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定,普遍缺乏针对性,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执法难度较大。(张浩,2007)

4. 从农村环境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建议

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此类规划于城市中的应用已初见规模,但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关注度不够,因此,农村环境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已有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采取一些环保措施,然而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引导,往往加大了环保投入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环境规划,是近几年我国环保事业亟待采取的措施。

农村环境规划应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让他们长期发展和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环境保障。良好的农村环境规划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其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予以重视。

(1)从宏观上规划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避免过度重复影响其经济性,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以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农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得到有效的遏止。

(2)规划要保证经济性并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过多的管理成本与税赋压力,必要时可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由于农民最为关注的是增收致富,因此,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农村环境规划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农民关于环境规划的各类指导意见,改善现有制度以激励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并辅以政策资金扶持、合理的生态补偿、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控管理。(叶安珊,2006)

(3)注重节水节能,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产前预防,弱化产后治理。水资源规划应开源、节流、治污并重,在西北缺水地区尽量回用中水,实行错峰调蓄补充河湖水源;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加强乡镇企业污水排放监管,避免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饮用水、灌溉水取水河道。同时,加强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建立农业污染监测网络与控制体系。对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者加强教育和培训,减少施肥盲目性,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提高化肥、农药、地膜利用率。

(4)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注重基层干部素质培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应统一协调农业资源的配置,对各企业布局合理化统筹,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生态旅游。在干部素质问题上,应将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纳入干部选拔与考核指标中,加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在立法完善问题上,应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环保法制进程的同时,也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郑环,2006)

5. 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虽因短期效益较低一度被忽视,所幸现已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相信在全民关注与良好的环境规划之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 分析其原因, 并从环境规划角度提出建议, 希望能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特殊性,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1]荀彦平, 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4期.

[2]李世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2期.

[3]叶安珊.论中国新农村战略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桂海论丛, 2006年11月第22卷第6期.

[4]郑环.我国新农村环境规划研究.中国科技信息, 2006年第21期.

[5]张浩.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甘肃农业, 2007年第8期.

农村环境教育 篇2

三是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央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比如,汶川地震后,校舍安全问题突出,―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中央投入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亿元。

针对部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又启动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共投入656.6亿元。

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财政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另外一方面,在“保基本”的同时,着力“补短板”,积极支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从20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中央财政共安排约657亿元。从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将用于大力支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二是从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301.9亿元。

此外,财政还将关注点放在努力“提质量”上面,支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门启动“特岗培训”、“国培计划”和鼓励地方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体系。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快速增长,财政投入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

当然,资金的投入越多,需要的监督和管理越多。203月国务院启动了督导工作,督导委员会将前往各地进行督察指导工作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

保障机制改革基本目标实现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农村环境教育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模式

一、我国农村环境教育概述

(一)环境教育的意义。环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一项战略任务和基础建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示。从1972年瑞典“人类环境会议”上对“环境教育”名称的确定到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的发表,1977年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的召开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21世纪议程》的通过,环境教育受到各方重视,各国都强调环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 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强调要加强环境与发展的教育和宣传,更新国家教育战略,提高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能力。所以加强环境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改善我国农村环境状况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农村环境教育现状。王念哲曾提出:农村环境道德教育应对农民进行深入的环境道德规范教育、环境及环境道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价值观教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教育、生产和消费生态观教育。当前,农民环境教育问题虽得到广泛重视,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一,由于农村人力物力的匮乏、教育资源短缺,专业人员不足,导致农村的环境教育工作很难开展。其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政府不给予相应的重视。其三,环境教育的体系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农村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差甚远。

二、西方国家环境教育模式

(一)日本环境教育。日本在环境教育上的取得的成绩显著,学校的环境教育应当是构成日本的环境教育体系的最重要的方面。20世80年代以后,日本将中小学教育大纲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渗透在多门课程当中。日本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重点是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身边环境的主动关心意识,加深学生对环境的理解,提高学生参与环境活动的积极性。初中阶段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了解初步形成关于自然界因果关系的认识和判断。高中阶段则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地投入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能力。日本还通过企业、社会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社会环境教育,以提高其他年龄段国民的环境素质。

(二)美国环境教育。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关注环境教育来科学地管理自然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公众开始关注环境质量,随着培养具有环境道德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和国家环境教育法的出台更加促使了人们对环境的观念转变。如今,美国环境教育的核心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和环境自身的价值体现。

三、农村环境教育的方式

澳大利亚裔英国学者亚瑟·卢卡斯在撰写于1972年并修订于 1979 年的博士学位论文《环境与环境教育:概念问题与课程含义》中提出他的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关于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在环境中的教育(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他指出:环境教育即内容是关于环境的,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的,而教学则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而农村环境教育方式落后,教育监管体制松散,因此农村污染治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中国要结合西方环境教育经验找到适合国情的环境教育模式。

(一)加大中小学环境教育力度。中小学生基础环境教育水平的提高能缓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曹娟玲和梁发祥认为农村可采用编写适合农民阅读的宣传教育材料方式来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并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教育阵地作用。从1998年大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环境教育,德育为先。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公众了解的环境知识信息有10.7%是来自于学校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所以要编写适合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环境教育课本,激发学生对环境的兴趣,逐步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到室外,从理论到实践,真正使环保教育發挥作用。

(二)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农村环保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村民真正加入到环保行列中去。洪大用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当中提到,对农村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让农民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农民来说农业的增产是劳作的最终目的,所以在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时,要切实将农民的需求放在首位,村民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主动的对环境进行保护。由于不同地方农民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进行宣传教育时要因地制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地实际农业劳作进行讲解,不能让环境教育流于表面,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加强对村内干部的思想引导,定期对村干部组织培训,使其形成带头作用。

(三)完善农村环境教育体制。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环境教育被边缘化,缺乏系统的环境指导理论。政府应尽快完善环境教育实施监管体制,借鉴日本的经验形成我国农村居民递进式的环境教育体制,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社会各界的关注也会促进我国农村环保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务院于2 0 01年5月29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将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使环境教育界人士得到认可,更使大众媒体参与到环境教育的监管当中,对我国环保教育事业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教育 篇4

在国家重视三农的背景下, 农村环境问题亟待改善。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推进农村建设,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5个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多年来, 我国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投入不完善。农村人口多, 居住地密集。随着人口增加, 生活垃圾日益增大, 目前大多数农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居民没有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 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粪便等无序堆放, 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 直接影响村民的生存环境。突出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巨大, 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农村生活污染增加, 农村工矿污染凸显,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 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也极大地影响着总体环境质量。

自2008年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不断对农村环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着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 解决了一些地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2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

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差距较大,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就是在充分考虑农村环境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体创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指的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主, 对地域空间相对聚集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先行、确保实效、多方投入、逐步推广”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 在重点解决“问题村”污染问题基础上, 通过“抓点、带线、促面”, 集中资金分批分片滚动推进, 确保和扩大“以奖促治”惠民政策效果, 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农村环境问题, 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但是, 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规模与资金需求差距较大, 基层环保力量与农村环保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支持不能满足环境整治任务的要求。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农村环保工作的严峻现状, 正确把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实质, 通过连片整治工作, 带动一个地方整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真正起到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和示范推广的作用;要确保实现两个目标, 即出成效, 出经验;要切实抓好3个环节, 即选好示范区域、编好实施方案、做好督察考核;要积极建立4项机制, 即建立目标责任制、资金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同时, 要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扩大考核范围;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力度, 全面落实保护规划;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 重点控制规模化养殖和秸秆焚烧污染;开展农村环保专项执法行动, 推进监管能力和监察制度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国计民生, 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将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 与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相结合, 与污染减排工作相结合, 切实提高连片整治成效, 开创农村新面貌。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粪便均未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环境质量也会迅速下降。

农村生活垃圾未经有效处理, 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地表水体渗透土壤或水源, 再侵入人体, 损伤人体健康。生活垃圾中的剩菜剩饭与一次性快餐盒、木筷等一起被扔掉, 剩餐混杂其他垃圾, 滋生蚊蝇、产生大量细菌。同时产生对人畜有毒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3 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求

农村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是普遍缺乏完善的垃圾清运系统, 个村垃圾任意堆放, 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 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滤液, 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 造成对地表水域的污染, 整治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整治区经济的发展, 农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其中环境质量的提高也是保障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由此,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水源保护、区域城乡一体化结合在一起。为使“以奖促治”政策发挥更大成效, 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确定2010年~2012年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2亿元支持第一批8个省 (区、市) 开展示范工作 (其中2010年为20亿元)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 要求要严格落实资金配套, 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农村环保资金, 有效整合涉农资金, 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杠杆效应, 建立多元化资金配套渠道。

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建设, 培养社区居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为顺利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贡献力量。

摘要:自2008年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 解决了很多地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教育 篇5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试谈农村小学教育现实困境和对策

[摘要]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还不能够与时俱进,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许多矛盾仍然制约着农村小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小学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6

一、挖掘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学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地理知识教學、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发挥地理环境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时,当学生们了解了自然资源人均不足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给出的数据同时补充相关资料: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为世界少林国家,人均森林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一。但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吃”掉的木材就有166万立方米,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输,需要16万辆。每年仅销往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就多达300万箱、200亿双。值得深思的是,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制作筷子。日本廉价地从我国进口筷子,使用后又回收造成纸张,返销给中国。经济发达、森林覆盖率高达68%的日本在筷子上做足了文章,值得我们思考。学生经思考讨论后,提出:国家应尽快下令停止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对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厂家、商家和饭店应予以处罚;饮食行业使用的筷子,应洗净消毒反复使用;从自身做起,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对目前的一次性筷子应进行回收造纸等。这一教学过程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教材“活动”进行环境教育

新教材中每个活动编排可谓别具匠心,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土地资源”这一节,用一组漫画来表现环境问题,“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学生看了既感兴趣又记忆深刻。上这一节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其他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之后选出好的作品在班上展览。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以漫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环境的强烈憧憬和对破坏环境行为的鞭笞。

在学习“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时,我把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就“在我国,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退化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进行辩论,吸引大部分同学参与。平时不敢发言、胆怯的同学在别人的影响下也跃跃欲试。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即使是中学生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资源和环境作出贡献。

三、在娱乐中进行环境教育

学到“森林资源”时,我让同学们分别扮演森林、伐木者、小鸟、土壤、风沙。开始时有的同学不好意思,放不开,慢慢地在其他同学的感召下也进入了角色。树砍了小鸟无家可归、树木的呻吟哀求、洪水袭来、风沙卷起、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学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在讲到人口问题时,我以一个游戏来导入。在地上画一个面积不大的圆圈,在确保不能踩出线的情况下,然后让学生分3个一组进入,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数比较少,同学们在圈子里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但随着人数不断地增加,在圈子里的同学的活动空间会越来越少,到最后,他们几乎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四、利用重大环境节日进行环境教育

在相应的重大环境节日到来之际布置学生写内容相符的宣传标语、口号。有些学生写得比较有创意且发人深省,如“昨天,天很蓝很蓝;今天,天很蓝;明天呢?”、“请把这壮丽的景色留给后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母亲的衣服”等。在3月22日“世界水日”的前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有13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节约用水,刻不容缓。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利用先进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并循环用水;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和超浓缩型洗涤剂;日常生活中一水多用、采用节水型水具;提高水价,限额用水,超过则加收水费,使人们从一定程度上节约用水。

五、利用生活点滴进行环境教育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班上评比“生活环保小卫士”,学生上台表述自己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哪些是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但没有做到的,之后评出做得最好的学生为“生活环保小卫士”。学生列举了很多节约用水、用电,不践踏草坪,爱惜粮食,少使用塑料袋,收集废纸、易拉罐、矿泉水瓶,一水多用等做法。学生们会发现保护环境,他们能做的很多,而且在不经意间就做到了,在心底油然而生自豪感和成功感,以后更会注意保护环境了;对学生没有注意的环境问题,教师就要借此机会进行教育,敦促、提醒学生以后做到。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教育,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易门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保护农村环境推进生态农村建设 篇7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现状,污染来源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在总计13.3亿人口中, 乡村人口6.1亿, 占总人口的54%[1]。对于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 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是保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1 农村环境污染紧迫性

长期以来, 由于受思维习惯和乡村自然经济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环境规划与治理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 发展程度严重滞后的问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部分地方的发展计划重城市、轻农村, 重建设、轻保护;农民为追求经济效益,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导致地力下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极大地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 正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破坏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

2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2]

2.1 农村水污染触目惊心。

目前, 我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 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突出, 导致农业减少, 甚至颗粒无收;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 降低农产品质量, 甚至完全失使用价;导致渔业爱损如2004年7月, 淮河发生重大污事件, 污水所到之处, 鱼虾绝迹;迫使部分地区改农业种植结构。

2.2 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 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 农产品已经缺乏安全保障, 对安业生产, 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 而且大量城市垃圾向城郊和农村转移, 给农村带来严重污染。

3 农村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来源[3]

3.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1.1 地方政府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 城市环境的改善往往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 而农村没有得到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相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

3.1.2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地方政府为促经济而忽视环保, 现有GDP核算体系也缺乏环保指标, 更没有专门的农村环保法规或考评政策来约束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 导致农村环境执法部门处境尴尬, 农村环境管理不尽人意。

3.1.3 当前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 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村的工业企业生产, 都存在生产过程中污染超标, 高耗低产, 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3.1.4 农民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薄弱, 也缺乏对农民生存权利自觉维护的观念。

3.2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3.2.1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 已经造成了大气、土壤和水的严重污染。以化肥为例, 中国2008年化肥使用量为4124万吨, 平均每公顷施达400公斤以上, 比发达国家规定的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还高出许多。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其中一半在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 或以液态从排水沟渠流失, 会对土壤、地下水、地表和空气产生污染。我国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污染的土地超过2187万公顷, 约占耕地面积16%。

3.2.2 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在农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畜禽新陈代谢产生的粪便和畜禽疫病死亡是农村环境污染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农村的水产、生猪、肉牛等养殖业都比较发达, 发展牧业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项目,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却忽略了养殖生产中, 会产生大量的污浊气体, 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畜禽粪便流入水体的COD、氮和磷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2.3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开发区的不断兴建, 各类工业企业大踏步向郊区进军, 乡镇企业的大量兴起, 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粉尘、废气、废渣和废水, 对周边的大气、土壤、草原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污染。

4 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4.1 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名声,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环保形势的严峻性, 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加强农村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环境意识。政府要加强化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正确施肥、科学用药, 并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环境意识。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职能监督。

4.2 加强组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 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谁污染、谁付费, 谁收益、谁负担,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4.3 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要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 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强化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 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强的状况。

4.4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生态产业。

当地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加快生态农业, 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4.5 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

有关部门应针对部分农田废弃物品多、污染面大的情况,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废弃物、菌渣、塑料棚膜等污染物的回收与处理。

4.6 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引导农村向城镇转变,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非农产业, 引导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新时期生态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谐发展,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05.htm.

[2]杨智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6.

农村环境教育 篇8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美、英等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家长受教育程度不仅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管理与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保障家庭教育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协调性及相互配合性, 这些发达国家极力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校联谊活动、教师公开教学、教师招聘与评价甚至于学校日常管理或决策。目前, 家长受教育状况对教育改革的潜在影响已经为广大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工作者所高度关注, 并且从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入手, 如近几年许多中小学纷纷建立的家长学校或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就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既值得肯定又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因为, 目前的改革多限于一些城市中小学, 而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管理还处于一种封闭的模式。同时, 农村家长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提高也是一个值得学界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因为,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必定会对农村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如有人指出:“农村中小学辍学率之所以居高不下, 与城市相比, 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贫乏应是值得考虑的因素。”鉴于此, 我们选择山西某地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近千位家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了解目前农村中小学中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状况及其对农村教育改革的种种影响, 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积极的改革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法, 对山西芮城20余所农村中小学家长进行实地随机调研。整个调查问卷由我们自行设计, 并在两次实地发放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问卷涉及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基本情况、家长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现状的反映、家长对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看法、家长对改进农村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等四个维度共计18个问题。先由我们对运城学院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发放问卷、回收及深度访谈等方面的重点培训和指导, 然后在各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负责在农村实施随即发放、回收及访谈等工作。问卷共发放与回收986份, 实际有效955份。我们对问卷进行SPSS12.0软件统计处理。

三、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及反思

(一) 农村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这次被调研的家长年龄基本在30岁到45岁。具有小学学历人数为125人, 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3.9%;初中学历的家长为500人, 占到总数的55.2%;高中学历毕业的家长则为255人, 占28.2%;而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数仅有25人, 占2.7%。在调研的955位家长中,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到69.1%的比例。至于农村家长的职业教育情况, 有数据表明, 在农村45岁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在本次调查中发现30岁至45岁的农民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因此, 农村中小学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二) 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农村教育改革的种种影响

1.对子女上学最终目的的认识不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传统的考大学、跳农门的农村教育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在“您对送孩子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的选择中, 尽管仍旧有近五成的小学学历的家长认为是考大学, 但拥有其他学历的家长持相同观点的人数比例却较低。而在认为上学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生存竞争能力的选择中, 学历越高的家长人数越多, 且高中及大学学历家长已经超过六成。这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教育观念上的巨大改变。这就使得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偏重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调研中家长对孩子上学目的的认识分类统计见表1。

2.对家校合作方式方法认识上的差异

调研中, 发现目前大多数家长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指导家庭教育或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上,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表达了期望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观点, 其中小学学历的家长占44.2%, 初中学历的家长占32.5%, 高中学历的家长占19.3%, 大学学历的家长占18.5%。而对合作目的的选择为既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又促进学校管理及决策科学化的家长虽然最高比例不到三成, 但明显表明已经有部分家长在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互利双赢上有了新的认识, 而且这种认识具有因学历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的特点:具有小学学历的家长仅有0.4%, 初中学历的家长占到4.6%, 而高中学历的家长则占21.4%, 大学学历的家长能占到29.6%。这样看来, 初中及小学学历的家长中总共只有5%的人对家校合作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 而高中及大学学历的家长中则有51%的人有着合理科学的认识与要求。

3.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教育的观念及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在本次调研中, 我们发现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观念的认识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如在对家庭教育的方式之一即少打骂、多引导以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选择中, 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学历的家长比例依次为14.6%, 24.0%, 62.6%及63.0%。对于家庭教育中应该首先培养孩子何种意识的认识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

4.对农村课程改革的关注程度不同

从2001年以来, 为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行, 国家大力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来的试点与推广, 我国基础教育面貌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但就本次实地调研来看, 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具有小学学历的家长中竟然有72.6%的人表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课程改革一事根本不了解。在初中及高中学历的家长中持此观点的人数也超过一半。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力度问题。但调查中也发现学历越高的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了解越多、越深入。家长受教育程度对“新课程改革”了解程度的统计见表3:

5.对农村教育管理模式及现状的认可程度不同

学历不同的家长对农村教育管理现状的认可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在对学校管理表示基本满意的选项上, 初中及小学学历的家长中共占68.8%选择此项, 而高中及大学学历的家长仅有18.5%的人持此观点。由于应试教育及学校管理封闭化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在各学历家长的人数中都有五成左右对中小学管理现状明确表示不满意。其中有部分家长表示愿意参加中小学的日常事务管理, 如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监督学校收费、对学生进行思想及安全教育、听公开教学课、参与年终教师评价及招聘、帮助学校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给学校做义务工、参与学校政策制定及发展规划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家长渴望参与学校管理的倾向愈来愈大, 从具有小学学历到大学学历的家长比例依次为0.8%, 15.5%, 47.3%, 87%。

调研中, 我们也发现不同学历家长在一些问题上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共识。如从具有小学学历到大学学历的所有家长中几乎都有近七成的家长认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家校合作组织及活动是影响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 这充分说明家校间开展合作的不力现状及根源所在。再如在对家校合作的具体方式的选择上, 虽然有选择以学校为主或以家庭为主的不同学历家长, 但选择家庭与学校平等合作的各学历家长人数均已超过六成。这充分表明家校合作的方式已经具备了平等合作的现实性及迫切性。

四、几点启示与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和分析,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此, 需要尽快地提升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以保障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思路如下:

(一) 从观念上打破农村教育的封闭管理模式, 积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

借鉴国外中小学管理中的开放理念, 充分调动广大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积极性, 使得家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师招聘与评价、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及决策权。这是激发农村家长提升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逻辑起点, 因为家长在参与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才会真实地感受到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和制约了自身的参与质量, 因此会不断地产生“亟须充电”的心理需要。

(二) 从制度上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家校合作建设, 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实施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 如定期的家校联欢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校长接待日活动、教师与家长及学生三方对话与交流活动, 不定期的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家长会等。这是促进农村家长尽快提升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制度保障, 因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他 (她) 在子女上学目的认识、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就越有渴望了解和参与的内在积极性。因此, 为家校合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农村家长不断产生提高自身受教育程度的现实需要。

(三) 从措施上大力倡导农村家长学校的兴办, 逐步提升广大农村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程度

如2007年, 潍坊市教育局决定开展“家庭教育农村行”活动, 邀请国内一流的百名教育和心理专家为40多万农村家长和老师作报告。这种能够促进家长素质提高的活动最好长期搞下去。如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 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时, 应当把农村家长学历层次的提升作为一个投资项目, 制定应有的投资、管理和监督制度;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应当把农村家长的学历提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容之一, 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合校并点”后留下的教学设施办起家长学校, 可以定期学习或周六或农闲时的全日制和免费制等形式举办。具体的学习内容可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以及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实用性课程。具体的任教师资可以来自各地高师院校、中小学和职业院校甚至于农村的优秀人才等。对于经过系统学习和考核合格后的家长可以发给相应层次的学历 (高中、专科、本科) 证明和文凭。

(四) 从舆论上加大农村教育改革的宣传与实施力度, 营造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家长关注与支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各农村中小学应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家校联谊、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方式和效果。并尽可能定期举办“课改”成果展览活动及“课改”问题研讨活动以调动农村家长关注农村教育改革的内在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

(五) 从课程上树立农村教育本姓“农”的观念

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三级管理原则, 努力探索地方实用课程及各校特色课程。在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的同时, 培养大批的农村后备人才, 这样既能解决好部分学生的升学问题, 又考虑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及出路, 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农村后备军。事实上, 就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而言, 无论哪个学历阶段的家长都超过六成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多学些适合当地需要的农业实用技术。这充分表明广大家长在对农村的孩子究竟应该学习什么的认识上已经有了观念上的突破和更新。这也充分表明在对农村教育应该姓“农”的认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而又迫切地解决好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这个核心而又颇为敏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农村“非经济性辍学”现象透视——基于文化资本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96.

[2]王宪锋, 高志敏.试论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的创新方向[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9) :48.

农村环境教育 篇9

一、农村贫困及子女教育

1.农村贫困与教育因素

贫困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农村贫困尤为突出, 农村脱贫成为国家反贫困的首要难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显示, 2005年, 人均纯收入在944元及以下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为6432万人。[1]而根据世界银行1人1天消费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 2005年中国仍然有2.54亿贫困人口,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2]据本课题组调查显示, 农村整体受教育程度还不高。一般农村家庭小学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30.8%、27.7%;而520名低保对象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是58. 6%,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7%。通过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调查者中低保对象所占比例发现, 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对象中低保所占比例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见图1) 这表明, 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 受教育水平不高往往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子女教育投资与农村低保家庭贫困

一般说来, 子女教育投资可以使子女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进而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然而, 子女教育开支, 特别是高额高等教育成本往往会使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过程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子女教育投资对于贫困家庭往往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1) “因教致贫”。

“因教致贫”是指部分人群因子女教育开支过大导致其家庭经济生活难以维持, 陷入贫困状态。调查显示, 有44%的农民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疾病和子女教育开支引起的。我们调查的520名低保对象中有385位出现过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 且其导致原因 (多选) 的前三位分别是家人疾病46%、仅靠农业收入生存的占43.1%、子女教育支出过大导致贫困的占40%。有教育支出的319位低保对象中有277人表示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其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子女教育支出过大42.9%、家人疾病33.9%、自然灾害18.2%。 (见图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支出是家庭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认为,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八成家庭致贫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3]有的学校还存在教育乱收费现象, “上学难”、“上不起学”已经成为贫困家庭沉重的负担。据估计,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读完大学至少要花去6万元的学费, 加上生活费用和其他用于受教育的开支, 该数据将更为庞大。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子女教育成本, 从而导致许多家庭陷入“支出性贫困”状态。“因教致贫”尤其是因高等教育致贫的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

(2) “因教返贫”。

部分已脱贫群体因子女教育费用的出现或增加, 使得其经济收入难以维系日常开支而再次陷入贫困, 这即是所谓的“因教返贫”。2008年, 我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线是988元/年, 这一标准难以应对高额教育和疾病支出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调查显示, 农村低保家庭每年教育开支在500元以下的占20.7%, 500元~1000元占25.7%, 1000元~5000元占34.5%, 5000元~10000元的占10.9%, 10000以上的占9.2% (见图3) 。教育支出已是居民支出的一个主要部分,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额教育开支已成为一般家庭的首要大额支出。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每年需要1万元以上, 这意味着11个农村低保对象全年不吃不喝才能支付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支。可见, 高额的子女教育费用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例已使低保家庭难以承受。如果子女毕业后未能成功就业, 直接意味着教育投资失败, 对于低保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3) “教育脱贫”。

“教育脱贫”是指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投资获取收益而摆脱贫困, 其中子女教育投资是教育脱贫的一种重要途径。子女文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农村家庭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接受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民子女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的机会很大。子女生活的改善不仅使得其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 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还可以支持和帮助父母改善生活条件, 最后使家庭成员完全摆脱贫困。可见, 提高子女受教育程度是一项颇有成效的脱贫手段, 政府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 将其作为长效措施予以推行。

“教育历来就是促进社会阶层间合理流动的进阶, 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公平。”[4]人力资本理论倡导者舒尔茨认为人们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是知识能力, 接受教育是获取知识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高等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阶梯, 是人们走出贫困的重要通道;但高额的教育费用又容易导致贫困的发生或继续。政府应制定教育救助措施来破解低保家庭的高等教育难题, 保障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及低保家庭的正常生活。

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现状及问题

1.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 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部分地方出台了当地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 落实教育救助政策;社会组织及个人也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帮扶慈善事业, 使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成效初见端倪。

(1)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形成。

长期以来, 国家关注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问题。近年来国家明确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逐渐形成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具体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及“绿色通道”等七项内容。

(2) 其他救助措施仍在不断完善。

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其中包括特别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2009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部分地方政府实行了一次性补偿的救助办法, 标准在3000元~5000元不等, 如北京、南京及呼和浩特等。许多慈善机构也有专项教育救助项目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控股集团“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项目及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万人行”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现政府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1) 制度化水平不高。

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多为临时性救助, 缺乏专门针对该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法规, 许多地方政府尚未涉足该领域的制度建设。《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是当前教育救助运行的主要依据, 但这个指导性的意见, 除对奖助学金规定较为细化外, 其他资助政策都较为笼统, 且没有对地方如何建立教育救助加以规范。目前地方实施的教育救助办法还比较粗略, 制度化水平不高, 只有呼和浩特市于2008年4月出台了较为规范成型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机构设置上,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救助制度的运作。

教育救助制度化水平不高缘于政府对教育救助的责任还未完全承担起来。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教育救助不是政府“恩赐”, 不是“道德诉求”, 它是政府的责任, 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5]由于教育投资获得效益需要一个等待期, 且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 经济效益的显性化程度不高, 相比之下政府更乐于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工程项目与经济建设上。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使得当前教育救助面窄、救助水平不高, 制度化水平较低, 从而造成教育救助职责履行的难以到位。

(2) 各救助主体责任履行尚存难点。

教育救助水平的提高仅靠政府是不够的, 需要参与救助的主体多元化, 除第一责任主体政府外, 还应有学校、社会组织的参与。然而, 当前各主体在履行自己的救助责任是都存在各自的难点。政府没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 现实中教育部门是管理教育事业的专门机构, 政府一般将教育救助交由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和社会组织实施教育救助时也存在难点。学校难以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作出科学深入调查, 在组织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项目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公正现象。同时, 由于不同高校的财政状况、行政级别和社会知名度等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其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效果也不同, 学校间实施的救助水平难以统一。另外, 教育救助又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民政部门应承担起组织开展教育救助的责任。然而教育救助在开展的过程中, 由于民政部门较少参与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 贫困学生难以获取社会慈善捐助。由于两部门履行不同的职责, 政府对其协调度不够, 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不同地区的高校贫困生不能共享社会救助资源, 为教育救助的有效开展带来难度。结果是各救助项目彼此之间缺乏有机整合, 导致救助资源分散, 救助成本高, 救助效果不明显。[6]

(3) 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2007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122.3亿元, 占同期GDP的2.9%, 目前这一比例仍未达到4%。过少教育投入使得我国现有教育资助体系的作用发挥受限, 救助水平不高。2008年共投入国家奖助学金200亿, 资助面和资助水平有了明显扩大与提高。但是, 奖学金制度与学生成绩挂钩, 并非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标准仅为2000元, 其救助水平有限。许多地方政府因财力受限, 不具备能力或不愿意投入大量财政用于教育救助, 设立财政划拨的教育救助专项基金不多, 有的地区多实行一次性救助, 金额多在3000元~5000元不等。显然, 几千元的一次性救助相对于几万元的教育费用而言救助水平有限, 低保家庭仍难以承担巨额的教育开支。

(4) 地方教育救助发展严重失衡。

地方教育救助是针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当地经济困难学生而提供的资金支持。这种失衡的表现之一是地区间救助的水平不平衡。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贫困程度差异性大, 西部地区贫困尤为严重。地方教育救助在制度建设状况、统筹层次、救助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教育救助地区间发展严重失衡。一般说来, 贫困程度越高的地区贫困学生数量便会越大, 因而这些地区建立教育救助制度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出台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办法的地区却多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真正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地区很少有自己的教育救助政策。由于救助资金多靠当地财政支付, 贫困程度严重的地区原本就财政紧张, 教育救助的制度建设更是力不从心。目前, 在已经出台了地方教育救助政策的地区, 地区间的救助水平差异性大, 如北京市救助标准是4000元、陕西省宝鸡市是5000元, 江苏省金坛市2300元。失衡的另一表现是救助对象的不平衡。由于地方教育救助只针对拥有当地户口的贫困学生, 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能得到救助, 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救助。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导致某些应该得到救助的群体处于制度真空中, 也直接造成教育救助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层次低、运行成本高, 社会公平难以实现。

(5) 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存在“缝隙”。

从脱贫的角度看, 低保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就业, 最终实现脱贫。成功就业是脱贫和教育投资获取收益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贫困家庭往往在经济收入与社会资本持有上处于“双劣势”地位, 其子女不仅投向就业的可支付成本有限;还由于社会资本较弱, 使得其就业的机会、信息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急需通过获取就业援助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可见, 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是帮助教育投资成功获取收益的两项重要制度, 它们应同属一条救助链。如果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没能实现有效地配合, 这将损害救助链条的完整性, 大大地削弱教育救助的救助功能。但目前的教育救助政策和就业救助政策是单独运行的, 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应积极承担救助责任

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应承担起制度安排、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及救助的兜底责任;高校是直接的教育培养机构, 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自己的教育救助;社会组织应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鼓励社会捐赠, 发挥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 强化其教育救助功能。在理清政府、学校、社会的责任的基础上协调好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权责, 主要是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教育救助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故民政部门应是救助的负责机构与实施主体。民政部门在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逐级建立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数据及救助档案;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鼓励高校开展各类教育救助;财政部门积极协调民政、教育部门做好教育救助资金的相关工作。

2.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保障教育救助制度运作的稳定性与规范化, 实现从临时性救助到制度性补偿的成功转向是制度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在担起教育救助的责任的同时, 要统一认识, 制定完善的教育救助专项法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这是制度化的的首要任务。待制度稳定实施后, 还需辅之以教育救助办法规范实施行为。同时,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政策来规范教育救助制度的施行, 包括救助条件、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资金筹集与监管、政策反馈机制与考评机制等方面的规范与统一, 使教育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奖助金、助学岗位、减免部分费用、生活补助及其他救助措施等, 并使学校组织的救助项目制度化。同时, 学校还应积极地为困难学生争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教育慈善捐助, 搞好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社会组织应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更多教育救助项目, 拓宽救助资金来源, 保障救助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社会组织之间应注意相互协调合作, 避免重复救助与遗漏救助, 整合救助项目, 降低救助成本, 增强救助效益。

3.拓宽筹资渠道, 确保资金支持

国家应加大教育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起专项救助基金, 增强教育扶持力度, 降低公民受教育成本。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分别建立起教育救助专项基金, 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定比例列支, 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贫困地区教育救助的可及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解决地区教育救助发展失衡问题, 国家应当将教育救助统筹层次至少提升到省级统筹, 并且提取部分国家教育救助基金用于全国调度使用, 提高地方政府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 拓宽其他筹资渠道, 鼓励社会捐赠, 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汇集社会力量来共同提升教育救助的水平, 更好地实现教育救助的功能。

4.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无缝”衔接

将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制度衔接才能更好地保障救助体系的完整性, 发挥更大的救助功能。国家实施就业救助应免费为贫困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提供就业救助资金等内容。国家需出台更多政策, 如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贫困毕业生、免收机关事业单位报考费用等。更好地促进贫困学生就业。在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上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有效地配合运作;搭建统一的高校学生信息库, 建立教育救助信息系统与就业救助信息系统, 并实现共享;管理运作上, 民政部门设置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 确保二者统一、协调、有效地运行, 最终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R].2006.

[2]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R].2009.

[3]陈亚萍.多视角审视高等教育“上学难与贵”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06) .

[4]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5]孙中民, 孙少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救助:从道德诉求到制度正义[J].兰州学刊, 2008, (09) .

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10

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目前, 农村环境污染蔓延, 农村的土壤和水质遭到严重破坏, 削弱了农用地的产出能力, 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 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宽裕。

农村环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目前,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 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 就不能说整个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只有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 改善农村的面貌,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社会发展水平。

3.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

近年来, 农村环境污染以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居多, 长期污染积累的矛盾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甚至造成农民利益严重受到侵害而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进而导致农民产生极端想法, 这给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而完善农村环境发展建设, 依法建设农村环境问题, 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1. 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的面源污染主要包括水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等。另外, 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严重问题。目前, 部分中小型城市对垃圾的处理不够重视, 较多的被运往农村堆放或掩埋, 而农村的生活垃圾更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 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在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原因, 导致乡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3. 乡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突出。

乡村城镇化被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做法, 得到了大力推广。但部分地方小城镇的发展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 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进行评估, 盲目引进落后项目, 甚至国家禁止、淘汰的项目, 以致造成土地荒废、河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4. 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不完善, 宣传力度跟不上, 从而出现为了部分集体的经济利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做法。如, 盲目开采资源, 造成山体、河道被毁, 林木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把环保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综合规划, 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及和谐共处的各个方面。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以道路交通、垃圾处理等硬件设施和村容整治上,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2. 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从宣传《环保法》等着手, 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来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环保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 还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 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强化农村环境法律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将强化法制建设作为基础保障, 加强立法工作, 严格执法管理。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建立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制体系, 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农村环境教育 篇11

对于广大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有效途径和最广阔的平台,要实现这个的梦想,主要取决于他们在教育上取得的收获,这远比住房、医疗、就业等问题更为重要,教育已经成为农村最大的民生问题。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正值壮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其中有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4000多万在14周岁以下,他们一边连着农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艰辛,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农村的基础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头戏,却由于撤点并校及办学软、硬件条件的薄弱,导致教育视野越来越狭窄,教育资源越来越枯竭、精神底气也越来越稀薄,农村的教育生态已经严重失调。

“撤点并校”让农村教育水落船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虽然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水平相对薄弱,但却能为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保障,琅琅的读书声对村庄来说,意味着朝气、信心与希望。进入90年代,许多地方政府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时,重点放在了“撤点并校”,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不仅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失学,也造成乡土文化的土崩瓦解。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小学的数量减少了47.5%,有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有的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几公里路上学。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租房陪读,有的干脆退学。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非但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相反却因撤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压力,住校、陪读衍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使许多家庭无力承受,辍学的孩子数量呈增多趋势,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因无人看管,家庭经济压力大、无法就近入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呈增多趋势,十四五岁辍学外出打工,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在农村已是屡见不鲜。

笔者于2009年5月对江苏北部某农业县官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镜头一:门卫是一对夫妻,刚吃完早饭,炊具零散地摆放在学校门口,门外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一只大黄狗在校园里悠闲地走着。

镜头二:走进教学区正赶上下课,孩子们有的在嬉戏、追逐,有的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玻璃球,有的在小商店买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

镜头三:上课铃响后,笔者去厕所,里面苍蝇成群,污秽遍地,根本无处下脚。

学校有两栋使用时间不长的教学楼,教室还算明亮,课桌椅也还说得过去,与老师们交谈,一些现象让笔者吃惊不小。

该校这几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校生数量也大幅减少,成绩好一点的或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去县城读书了,剩下的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监护,很多学生的个性品质甚至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以该校初三年级为例,共有三个班,140余名学生,一班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校为这个班配备了最好的师资,指望他们在中考时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为初三老师们下达了考取县中免费生(免培养费,学费、代办费等正常收取)的指标。老师们获此“军令状”,当然不敢怠慢,又把该班成绩较好的几名学生单独组织起来,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两个班是成绩差的,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导致他们无人监管,他们不仅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不知道今后自己該干什么。他们经常逃课,如果不是学校有控制流失生的指标,他们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两个月后,中考成绩公布,笔者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一班有四人考取县中免费生,还有二十来人花几千或上万元不等的培养费被其它高中录取。二班、三班两个班,百名左右的学生,中考总分在200分以下的占61.7%,200~400分之间的占24.2%(注:中考满分是800分)。他们由于无法上高中,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大部分外出打工,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农村学校争取尊严之路何其漫漫

教育家朱小蔓说:“农村教育的目标,既不是通过学校把农村孩子移出来,也不是通过学校把他们永远拴在土地上,要探求的是这种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要让他们有对生活的信念,有尊严,有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就能生活下去的条件。”

重点校制度不仅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把农村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吸走一部分,应试教育催生了对择校的追逐,又有一部分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被挖走。教育产业化不仅把择校浪潮越推越高,也把农村学校所剩不多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再一次抽走,城市学校成了农村学校的“抽血机”,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再到生源质量,最后到中高考升学,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已成天渊之别。

“城市中心”的视角将农村孩子疏离为没有支撑的边缘人,受这个观念的影响,疏农、离农、弃农的价值观在农村盛行,农村教育也糊里糊涂地以追逐分数为办学目标。在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几次抽走的现实情境下,追逐分数、靠升学率取胜的办学目标已是缘木求鱼,而上不了大学,一切都会在乡村社会被清零。学校与农村社会之间又有一道高高的看不见的围墙,二者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必然导致丰富的文化资源、乡土教育很难进入农村的教育教学过程,致使农村学校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靠升学率取胜无门,师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想搞特色,农村社会、学生、家长又不认可。农村学校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要得到认可、获取尊严,其路漫漫!

从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农村教育生态

农村教育的改革虽然经历了波折,走过了弯路,但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却日益提高,我国有近九亿的农业人口,农村教育应放在奠基中国的高度,其发展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面向未来的眼光,从文化重建人手,将其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

1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两会”均提及学前教育。目前中国农村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

态,幼儿园数量少,入园率低。应尽快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步伐,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对现有幼儿园应规范管理,办出特色,调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办学思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制定好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对家庭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2村小不能搞一刀切式的一撤了之

裁撤生源少的教学点,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这一政策有很好的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异化。简单的撤校并校,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失学。特别是位于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撤并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们的权益,不能一撤了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项政策的制定,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所谓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一律拉平,而是在于弥补短板,让每个农村孩子能够就近入学,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

3初中教育多元化

办学条件、资金实力和师资水平的落差,对农村小学造成的影响,势必导致乡村初级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处于劣势,若让应试教育来扼住农村初级中学的命脉,不仅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义务教育,还会使大批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应试教育的节奏,导致他们失去奋发进取的信心。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业上的失败便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很多重要的可以改变自身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他们未来生存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会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使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初中教育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这是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农村的初中教育应在基础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基础化方面深入挖掘,使能升学的孩子远走高飞。不能升学的孩子落地开花。

4高中教育特色化

有些农村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文化底蕴,优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但由于农村学校在环境上的劣势,不同的高度平台、待遇上的差距以及各种机会的不均等,使得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纷纷走向城市,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失,农村的优质生源也大幅减少。虽然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要面向农村实际,切实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同时,农村高中应更多的在发展特色特色高中上开动脑筋。县城及城市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假如农村高中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环境与经济资源的潜力,在高中开设职业教育,采用普高、职高并轨制,让学生有两种选择,让有条件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通过高考和职业教育对口单招两种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用自己学到的职业技能服务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走得更远。

5注重農村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的活动都是课程。宽敞的教学楼,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是教学的需要,但并非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相反,教师的言行举止,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诚实礼让,蓬勃的朝气,严谨的治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与顽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学生态,这些看似无痕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能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在有意无意中收获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无痕的环境中接受熏陶,会形成有痕的力量,远胜过那种有目的的约束。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学校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根本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的。

6莫把教育与乡镇领导的政绩挂钩

中国官员的任期较短,因而功利心较强,而考评机制对其所制定政策的可持续性关注较少,却对眼下具体问题的解决关注较多。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滞后效应,一场失败的教育实验可能会对几代人造成影响,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因而,对农村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不要拿教育说事儿。对教育应有的支持与投入,若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应受到重处,决不能让地方官员把教育创新与“眼球效应”挂钩,这样的政绩只能蒙一蒙“急于出政绩”的官僚领导。不要赋予教育任何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否则,不仅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硕果,却有可能使教育走上歧途。

7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偏远地区,这一规定并未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偏低甚至被拖欠,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造成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从事教育需要教师高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但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长期保证一个人对职业的使命感与尊严感,相应的物质保障是必要的。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线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何时能让这个法律条文真正实现。广大教师期待着!农村教师也急切地期待着!

8调整教育布局,控制流失生

农村教育的萧条,如同乡土社会衰落一样很难逆转,迫使学生及家长做出“背井离乡”走向城市的选择。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的后果,使得部分家庭不堪经济重负,导致辍学率重新反弹。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初中进城”的局面,形成大量的“教育移民”。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调研区域内受教育人口的实际情况,以对每个孩子负责为宗旨,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初中,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既要搞好本地教师的培养,又要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使每一个农村孩子完成义务教育。

农村环境教育 篇12

“撤点并校”让农村教育水落船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虽然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水平相对薄弱,但却能为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保障,琅琅的读书声对村庄来说,意味着朝气、信心与希望。进入90年代,许多地方政府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时,重点放在了“撤点并校”,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不仅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失学,也造成乡土文化的土崩瓦解。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小学的数量减少了47.5%,有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有的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几公里路上学。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租房陪读,有的干脆退学。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非但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相反却因撤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压力,住校、陪读衍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使许多家庭无力承受,辍学的孩子数量呈增多趋势,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因无人看管,家庭经济压力大、无法就近入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呈增多趋势,十四五岁辍学外出打工,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在农村已是屡见不鲜。

笔者于2009年5月对江苏北部某农业县官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镜头一:门卫是一对夫妻,刚吃完早饭,炊具零散地摆放在学校门口,门外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一只大黄狗在校园里悠闲地走着。

镜头二:走进教学区正赶上下课,孩子们有的在嬉戏、追逐,有的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玻璃球,有的在小商店买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

镜头三:上课铃响后,笔者去厕所,里面苍蝇成群,污秽遍地,根本无处下脚。

学校有两栋使用时间不长的教学楼,教室还算明亮,课桌椅也还说得过去,与老师们交谈,一些现象让笔者吃惊不小。

该校这几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校生数量也大幅减少,成绩好一点的或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去县城读书了,剩下的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监护,很多学生的个性品质甚至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以该校初三年级为例,共有三个班,140余名学生,一班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校为这个班配备了最好的师资,指望他们在中考时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为初三老师们下达了考取县中免费生(免培养费,学费、代办费等正常收取)的指标。老师们获此“军令状”,当然不敢怠慢,又把该班成绩较好的几名学生单独组织起来,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两个班是成绩差的,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导致他们无人监管,他们不仅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不知道今后自己该干什么。他们经常逃课,如果不是学校有控制流失生的指标,他们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两个月后,中考成绩公布,笔者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一班有四人考取县中免费生,还有二十来人花几千或上万元不等的培养费被其它高中录取。二班、三班两个班,百名左右的学生,中考总分在200分以下的占61.7%,200~400分之间的占24.2%(注:中考满分是800分)。他们由于无法上高中,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大部分外出打工,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农村学校争取尊严之路何其漫漫

教育家朱小蔓说:“农村教育的目标,既不是通过学校把农村孩子移出来,也不是通过学校把他们永远拴在土地上,要探求的是这种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要让他们有对生活的信念,有尊严,有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就能生活下去的条件。”

重点校制度不仅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把农村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吸走一部分,应试教育催生了对择校的追逐,又有一部分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被挖走。教育产业化不仅把择校浪潮越推越高,也把农村学校所剩不多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再一次抽走,城市学校成了农村学校的“抽血机”,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再到生源质量,最后到中高考升学,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已成天渊之别。

“城市中心”的视角将农村孩子疏离为没有支撑的边缘人,受这个观念的影响,疏农、离农、弃农的价值观在农村盛行,农村教育也糊里糊涂地以追逐分数为办学目标。在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几次抽走的现实情境下,追逐分数、靠升学率取胜的办学目标已是缘木求鱼,而上不了大学,一切都会在乡村社会被清零。学校与农村社会之间又有一道高高的看不见的围墙,二者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必然导致丰富的文化资源、乡土教育很难进入农村的教育教学过程,致使农村学校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靠升学率取胜无门,师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想搞特色,农村社会、学生、家长又不认可。农村学校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要得到认可、获取尊严,其路漫漫!

从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农村教育生态

农村教育的改革虽然经历了波折,走过了弯路,但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却日益提高,我国有近九亿的农业人口,农村教育应放在奠基中国的高度,其发展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面向未来的眼光,从文化重建入手,将其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

1. 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两会”均提及学前教育。目前中国农村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幼儿园数量少,入园率低。应尽快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步伐,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对现有幼儿园应规范管理,办出特色,调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办学思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制定好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对家庭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2. 村小不能搞一刀切式的一撤了之

裁撤生源少的教学点,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这一政策有很好的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异化。简单的撤校并校,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失学。特别是位于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撤并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们的权益,不能一撤了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项政策的制定,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所谓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一律拉平,而是在于弥补短板,让每个农村孩子能够就近入学,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

3. 初中教育多元化

办学条件、资金实力和师资水平的落差,对农村小学造成的影响,势必导致乡村初级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处于劣势,若让应试教育来扼住农村初级中学的命脉,不仅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义务教育,还会使大批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应试教育的节奏,导致他们失去奋发进取的信心。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业上的失败便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很多重要的可以改变自身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他们未来生存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会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使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初中教育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这是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农村的初中教育应在基础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基础化方面深入挖掘,使能升学的孩子远走高飞,不能升学的孩子落地开花。

4. 高中教育特色化

有些农村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文化底蕴,优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但由于农村学校在环境上的劣势,不同的高度平台、待遇上的差距以及各种机会的不均等,使得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纷纷走向城市,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失,农村的优质生源也大幅减少。虽然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要面向农村实际,切实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同时,农村高中应更多的在发展特色特色高中上开动脑筋。县城及城市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假如农村高中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环境与经济资源的潜力,在高中开设职业教育,采用普高、职高并轨制,让学生有两种选择,让有条件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通过高考和职业教育对口单招两种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用自己学到的职业技能服务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走得更远。

5. 注重农村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的活动都是课程。宽敞的教学楼,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是教学的需要,但并非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相反,教师的言行举止,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诚实礼让,蓬勃的朝气,严谨的治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与顽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学生态,这些看似无痕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能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在有意无意中收获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无痕的环境中接受熏陶,会形成有痕的力量,远胜过那种有目的的约束。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学校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根本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的。

6. 莫把教育与乡镇领导的政绩挂钩

中国官员的任期较短,因而功利心较强,而考评机制对其所制定政策的可持续性关注较少,却对眼下具体问题的解决关注较多。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滞后效应,一场失败的教育实验可能会对几代人造成影响,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因而,对农村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不要拿教育说事儿。对教育应有的支持与投入,若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应受到重处,决不能让地方官员把教育创新与“眼球效应”挂钩,这样的政绩只能蒙一蒙“急于出政绩”的官僚领导。不要赋予教育任何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否则,不仅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硕果,却有可能使教育走上歧途。

7. 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偏远地区,这一规定并未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偏低甚至被拖欠,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造成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从事教育需要教师高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但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长期保证一个人对职业的使命感与尊严感,相应的物质保障是必要的。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线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何时能让这个法律条文真正实现,广大教师期待着!农村教师也急切地期待着!

8. 调整教育布局,控制流失生

农村教育的萧条,如同乡土社会衰落一样很难逆转,迫使学生及家长做出“背井离乡”走向城市的选择。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的后果,使得部分家庭不堪经济重负,导致辍学率重新反弹。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初中进城”的局面,形成大量的“教育移民”。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调研区域内受教育人口的实际情况,以对每个孩子负责为宗旨,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初中,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既要搞好本地教师的培养,又要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使每一个农村孩子完成义务教育。

没有完善的农村教育,就没有农村的进步与文明,就没有农村的和谐与富裕。应把农村教育放在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失衡的农村教育生态,守护农村教育最高端的纯粹性和生命力,让农村教育为农村未来的发展和国家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这不仅是教育的初衷,对农村的社会发展也是善莫大焉。■

上一篇:存储管理技术下一篇:视唱练耳审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