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现状(精选12篇)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1
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一直实行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 所以, 使得农村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等现象十分严重, 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土地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再加上, 我国农村的经济、教育条件有限, 所以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 从而造成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比较淡薄, 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生态环境需要广大农民群众都积极参与, 提高自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从而为建设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够
从目前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 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只看重经济建设, 而对于生态建设却十分忽视, 所以, 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 所以, 使得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另一方面, 很多地区和部门在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不能充分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和优势, 只是一味地依赖政府的专项资金,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政府的引导, 科技的支撑
现在有许多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 所以, 不能积极的带动人们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不能很好地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还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能有所创新, 只是直接套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从而使得这种方法与农村实际不相适应, 生态环境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普遍缺乏对农村生活垃圾资源的循环、综合性利用, 还没有建立起方便、快捷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所以,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很缓慢[1]。
1.4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制度还很缺失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大多都集中在城镇区域, 所以, 使得农村干部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污染来源广、组织协调难、治理难度大等特点, 所以比较难于开展。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 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 广大农村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环境监测、环保咨询和事故处理机构,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 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2]。
2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做好农村绿化规划设计
要想真正提高农村生态环境, 就必须做好农村绿化规划设计, 加快农村绿化的步伐, 绿化时可以以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农村校园为重点, 因地制宜进行绿化, 可以通过建造生态休闲小区, 提升农村的绿化水平。对于一些经济稍微比较发达的农村, 要坚持生态化、多样化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绿化建设, 建立具有美化、休闲和经济功能的农村绿化网络系统。除此以外, 还要按照适地适树、绿化果化相结合的要求, 对不同树种进行科学搭配, 多种果树和林木相协调, 从而很好的提高农村的生态化建设水平。一定要做好对古树名木和大树的保护管理工作, 严禁人们砍伐、买卖古树名木和大树, 引导群众真正把农村绿化与发展林果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3]。
2.2对农村饮用水进行净化
水是人们的基本生命之源, 所以, 一定要对农村饮用水进行净化, 可以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排水排污工程、不断建立与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 加强水产畜牧养殖污染治理, 全面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除此以外, 还要加快解决大石山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等饮水困难问题, 可以科学布局水厂和管网, 发展城乡供水体系和规模连片集中供水体系, 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一定要禁止各种污染水体的行为, 要严格控制养殖污染, 真正保障农村水流通畅, 提高水质达标率, 确保水源水质安全。还可以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制, 从而真正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3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
要充分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观、安全便捷的道路要求, 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 全面提升农村道路网络整体服务水平, 不断建立健全城乡客运管理体制, 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车的通车率, 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此外, 还要强化生态理念, 按照低碳、环保、节能要求, 尽量做到就地取材、优化资源,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
2.4政府加大引导力度
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研究机构的投入力度, 不断壮大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 提高农村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抓好农村干部群众的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 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组, 进村入户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真正建立起符合不同地域、高效实用、低成本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 发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人们解决。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就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 让科技充分运用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去, 建立与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从而真正提高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摘要:随着污染的日益加剧,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正在采取许多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洪淑媛, 张远环, 朱纯.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措施[J].广东园林, 2014, (3) .
[2]薛亨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 .
[3]张学军, 李举锋.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03) .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形容“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畜禽粪便乱堆,塑料袋、废地膜满天飘”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阜阳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有塑料包装的食品、生活用品在农村已十分普遍,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迅速增加。除了小部分用作肥料,少数镇设有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填埋外,很多村庄的垃圾随意堆放在公路旁,田间地头,水塘沟渠边。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产生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在堆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有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乡镇普遍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许多项目没有经过环境评价和审批就建设投产,环境保护和治理明显落后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加上多数工艺设备落后,废渣,废液,废气排放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恶化了农村环境。
三:许多农村现在是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二污合流”,已大大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集约化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据有关部门统计,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农用化肥、农药流失率还普遍较高,其中氮肥流失率约 10-25%,磷肥流失率约 4-5%,农药流失率则高达 70-80%。大量化肥、农药的流失,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造成了直接的污染。养殖方面,每年投放在河面上的各种饵料、肥料约有 25% 没有利用而分解在水环境中,从而使水体中有机物大量增加,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
四:全市目前畜禽粪尿直接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又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这一状况已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防范、治理,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在养殖业污染上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根源,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生活垃圾上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随意堆积,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活环境。
针对目前农村现状的建议
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整合的理念,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大框架来思考、研究和谋划对策。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更新观念,优化机制,加强治理,强化监管。
一:要更新观念。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进一步增强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到农村职业学校,中小学课程,让广大农村中小学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并同过他们把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通过举办乡镇,村干部,加强乡镇村领导的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方面培训,争强农村各级干部的环保意识,提高对农村环保工作的领导能力;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报道,以增加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
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力求经济和环境双赢。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来谋划和领导发展工作,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全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状进行集中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二是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是推广各种生态农业,如”猪—沼气—菜”模式,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既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方便人民生活,使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3
[关键词] 西部农村环境生态法制建设
一、前言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偏离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掠夺性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现在农村仍然存在着滥捕、滥伐、滥垦、滥牧现象,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导致农村、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近几年来,西部各省也在逐步加大了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总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当前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处发展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尚处于“局部改善,总体不良”的状况。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须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非常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西部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各省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
二、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为工业污染与农药、化肥、农膜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三废”对土壤的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对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特别是乡镇采冶型工业污染,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和工矿区向农村扩展。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使受害农田和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这几年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崛起,接受了不少城市转移的污染产业,由于其身又不具备整治能力,造成城乡污染转移蔓延。尤其是在主要工业污染的防治上更注重在主要城市的环境利益,而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加之在城镇化改造中存在着盲目性,造成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并引发耕地减少、规划布局混乱,结果使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之初就造成了新的污染源。据调查发现,目前随着城市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打击力度,导致城市和工矿区以采冶为主的乡镇工业污染已向农村扩散,这些工业项目大多属于污染环境,而且仍使用落后和淘汰的生产设备、工艺,由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但使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综合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使土壤酸化,炼矿区草木不生,使土壤肥力下降且侵蚀严重。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部分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对村容整洁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而更关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很多乡镇村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各省近几年都加大农业投入,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在大幅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农膜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例如由于化肥的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同时大量的施用还会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农药施用中有机氯农药占比重较大,能通过生物蓄积和食物链作用,造成农药公害;地膜使用时,由于其难降解性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致使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近几年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西部各省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6、当前西部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业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西部各省当前的环保工作仍是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虽然当前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政策,多数是以城市的为重心服务的。如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而设计的,而有关农村、农业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较不健全,甚至存在诸多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随着一些城市企业往郊区或农村转移后,其受到监督的力度较以往减弱,于是放松了对三废的处理,直接向周围排污。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企业,本来缺乏处理污物的能力,当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时,一些企业宁愿接受处罚而直接排污,也不愿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污物排放前的处理,导致企业所在周围环境严重恶化。
三、加强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管理体系
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管理问题。在管理机制上要努力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的高度融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既大幅度减少了污染,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农村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农村产业转型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第三产业创新,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等制度层面。并要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纳入法制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责任追究和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进一步健立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环境评价体,重新设立一套农村经济发展和系统评价体系,如绿色GDP考核体系、环境税收制度、环境补偿、绿色信贷等。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必须向农村公共性事业、生态建设和补偿、应急救济、功能性奖励方面倾斜。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以促进经济转型。西部地区作为资源型省份要统筹规划,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如林产业、经济林木、木本油料作物、旅游、林木业结合等,并使之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我国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加之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底子薄、手段少。为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法制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农村实际,建立本地区的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如可以建立农村各级生态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规划制度;农村环境评价制度;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生态安全制度;生态标签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等相关规章。此外,各地还应依法出台继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农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有机肥生产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优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等。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当前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络,加强农村环保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排污及大型畜牧养殖基地等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排污标准,遏止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畜禽粪便的污染蔓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例如《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农业环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和环境与建设规划的实施,开展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置、村容镇貌绿化美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工作。例如通过普及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和学习,建立环境数据库供人查阅;在农村培养更多的环保宣传员,宣传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方针、政策及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环境生态意识;在农村建立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集体解决、农民自筹、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6、农村村民参与环境管理与保护机制的设立
目前,西部地区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因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加之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村民参与机制,使村民能够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决策之中,分担政府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的困难,同时也为农村村民广泛的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村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还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西部在政策和法制建设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对村民环境权力和义务的相关规定,根据权力义务统一的原则构建西部各省村民的环境权力义务体系。未来西部各省在农村生态环境地方立法中,要把增强村民环境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提高乡镇企业自觉环保的意识提到重要位置。
此外,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且大部分村民环保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不高的现状。要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农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守秋.修改《环境保护法》为《环境法》的基本构想[J].贵州社会科学研,2008(3)
[4]张梓太 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学研究,2006(6)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4
1 农村环境污染的表现
1.1 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
在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 农药、化肥、含有化学成分的农用薄膜等会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用地极少。农民在耕作用地减少的状况下, 要想保持或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就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短农作物的成熟周期, 使得农作物一年三产甚至更多。农作物产量提高了, 便会带来大量的农作物秸秆, 焚烧农作物秸秆严重危害着空气质量。
1.2 畜禽粪便的不合理排放
近几年, 畜禽养殖从分户到集体, 养殖户更加集中, 出现了集约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 而大量集中的畜禽养殖导致畜禽粪便大规模集中排放, 这也成为破坏现代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1.3 生活废弃物污染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也日益增多。由于缺少资金、技术有限和缺乏基础设施, 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废弃物缺少收容的地方, 更缺少处理生活污水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设备。白色污染物和废水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危害农村生态环境, 也不利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1.4 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乡镇企业从七十年代开始异军突起,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乡镇企业一下子发展起来的数量众多, 企业拥有的技术却非常落后。落后的生产技术往往导致使用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过度消耗, 并且, 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没有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也是防治农村环境的重点。
2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长久以来, 我国都把防治城市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著名景点生态环境和工业集聚地等等放在重要位置, 忽视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农民的环保意识、受到的环保教育少之又少。保护环境知识的淡薄使农民降低了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在农村建造房屋、置办企业的过程中, 忽视对树木植被的破坏, 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
3 增强农村环保意识的途径
3.1 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 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中坚力量, 所以让农民拥有环保知识, 指导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目前, 我国的农民素质是比较低的, 需加强建设健康科学卫生的农村生活, 协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起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根本的措施和有效的途径就是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3.2 提高农村生产力和生产水平
随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但是现有的土地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于是农民进一步对土地开垦, 这样的开发是对资源具有破坏性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丰富农业生产, 使农业生产多样化, 升级换代传统农业技术。比如农作物的轮作或间作, 建立农、林、木三者动态平衡结构, 还可以促进多种物种的共生, 多途径多层次利用每一块地,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民在保护环境方面还是以人治为核心的, 注重片面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效益, 意识不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污水、废水排放问题上, 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在保护农业耕地方面, 严格实行“五不准”耕地保护措施。在草原森林开垦保护方面, 保持草原森林的合理利用, 良性循环使用。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
3.4 开发农村旅游
国家很重视对旅游景点的生态保护, 开发农村景点成为旅游去处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国家对农村生态环境加大保护力度, 激发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农民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而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善农村的环境现状, 加快农村市场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措施 篇5
摘 要:从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出发进行深入分析,而后有的放矢,针对于这些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对策 引言:面对日益凸显的农村环境问题,我们要积极关注并倡导新型农村建设,着手保护我们美丽家园。
正文: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活动中科技成分的含量也越来越高。同时,农业生产活动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因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农村整体生态环境亟待治理。主要原因是人们素质提高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人们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其次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爱护环境自主性不够强烈。再者,不少工业基地转向农村,虽然给农村经济环境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也直接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这种污染随着农村地处偏远,监管手段不力等情况的出现,呈现出更为直接的环境破坏性。另外,他们只顾眼前经济效益,不惜代价开采自然资源,不顾环境保护,肆意排放污染物。农村生活污染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长期以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农村居民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家庭作坊式污染严重近年来,乡镇 企业 异军突起,乡镇工矿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剧增,目前已占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另外,农村规模化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是分散式的家庭作坊加工业。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这些污染物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源利用,且大多数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往往堆放于居所四周、村口等处,不仅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地表水近年来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本区域内每年从城市、农村、工矿、企业排出来的污水达万万立方米,已使河流水体水质超过了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目前部分农村饮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村镇饮用水水源地卫生设施差,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居民饮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村简易自来水厂,多数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输水配套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农用化学品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近年来,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农用化学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部分地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土壤中的氮、磷等元素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是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高某些村干部只重视抓 经济,对农村环境保护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目标制定较软,治理措施不得力,个别村还认为农村环境要彻底治好不可能,干劲不足,单单等待上级政府资金补助。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缺乏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创造性。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全确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治型法律秩序仍未被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型法律秩序所代替。尤其是大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上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宣传力度欠缺,农村环保法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这样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这些干部的地方保护主义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虽然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印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借以保障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来源,并且也有诸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导》、《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相应条文法规的出台,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还是难以阻止农村环境的恶化。为此,我们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遵照国家有关 法律 法规,结合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根据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结合各县(市、区)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一批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此外,我们要注重绿色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全球呈现出繁冗的成长局面,对于我国农业而言,更是亟待更多、更环保的技术出现。在这一方面可以根据目前存在的农村环境问题,着力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如果相应的农业辅助生产工具即便在过度使用的状况下也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行降解,就会极大地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农业生产过程带给环境的压力。针对这一方面,首先需要有关部门以及政府的支持,同时还应当调动相应的研发力量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县级监测站的常规监测能力建设。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 企业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加快县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动性执法、现场取证、通信联络、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配套执法能力。改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大农村基层环保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归根结底,是要将相关的政策制度落实到位。无论是对于资金政策还是技术或者直接的管理政策,想要落实到位都需要自上而下所有牵涉的部门统一采取行动,并且注意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采取农民工作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展开落实行动。
地球只有一个,家园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的调整工作路线,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我们子孙后代,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农村,携手共创美好家园,为地球留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6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 对策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荆州市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危机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对荆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生态的角度,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耕地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最近10年,由于修建灌溉系统、水库、道路、住房和工厂等原因,耕地资源被大量侵占,面积在减少。初步保守估计,大约有3400万平方公顷左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7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
1.2土壤退化。当前,湖北省荆州市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是土地砂石化、土壤酸化和土壤潜育化等。土壤砂石化、酸化及潜育化等退化现象导致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时,受到农药、工业三废和污水灌溉污染约有1/6的土壤重金属超标。
1.3化肥污染。荆州市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直至七十年代初,都是以施氮肥为主,且量较少。七十年代中期化肥施用量开始增加。 除了由于土壤功能机制的原因,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是大量施用氮素化肥的结果;土壤一旦缺乏有机物质,那么导致的可能结果就是使残留的矿质养分不能顺利进行转化,进而进一步可能对水具有潜在污染的可能性。
1.4农药污染。目前,荆州市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是带有剧毒性质的农药如甲胺磷、辛硫磷等。而且关键的问题是在使用杀虫剂的量上大都是无视的或者说是不按照标准来进行使用,往往是过量地使用。随 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种农药、杀虫剂、除草剂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而且农药的使用面积也是日益扩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农药中毒,这在广大的农村并不少见。每年都会有一些中毒的现象。
2.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剖析
当前,荆州市新农村建设已正式启动,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活动也都相继展开。
2.1直接原因
2.1.1不良耕作方式
高强度耕作种植,不良的耕作方式,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大量矿化,盐基饱和度降低,结构破坏,土粒高度分散,缓冲性、抗侵蚀、抗酸化的性能降低,引起土壤性状恶化。
2.1.2不科学使用农药
1990—2011年间,荆州市单位面积农田、农药使用量增加了,药剂用量加大,无选择的杀灭和伤害生物,使自然界害虫与天敌同归于尽,破坏了生物物种之间原有的制约平衡关系。农药污染土壤,并向大气和水环境转移,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2.1.3化肥施用不合理
荆州市化肥施用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半以上是氮肥。在氮素过量供给下,土壤中的其他养分消耗必然增加,从而对土壤肥力和性状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化肥中未被作物吸收的氮、磷营养元素通过径流、农田排水和淋溶等途径转移至水体,造成化肥损失和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氮肥施用过多时,植物奢侈吸收,徒长,抗性减弱,易感染病虫害,导致农药用量增加,降低农产品品质,严重时造成产品污染。
2.2间接原因
2.2.1城鄉生活差距造成了农村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的高度紧张,农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无力顾及环境保护
城乡生活差距是“一个国家,两个社会”,农村人口上行循环不畅的真实表述,它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使得农村人均资源极其有限。据不完全统计,荆州市总人口618万人,农业人口就有284.23万。这么多的农村人口必然导致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递减难以逆转,人多资源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既构成了对农村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也扩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乘数效应。
2.2.2城乡社会差距使农村的环保经费、环保政策和法规体系、环保基础设施等均供给不足,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
城乡社会差距还表现在我国环保工作明显存在着重城轻乡现象。农村环保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经费,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和工资,要靠收取乡镇工业的排污费来解决。荆州市又是个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少,乡镇财政窘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对农村环保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许多村甚至没有。国家制定的许多环保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也主要是针对城市,与农村环保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法规很不健全。
3. 走出农村污染困境的路径
3.1发展现代绿色环保农业
现代农业强调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是有效节约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十五”期间,荆州市组织实施了生态农业技术示范、优质农产品区域环境监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等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荆州市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3.2加大环保投入,规范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能否长久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因此,我们必须把农村环保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城乡环保投入平等。一是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并向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倾斜;二是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工作,发展清洁能源。
3.3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由于农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不能自觉地把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要在农村基层干部宣传,而且还要强化广大群众生态和环保意识。
3.4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一是研发和推广防污、治污技术。加强适用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二是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当前,荆州市的农业结构还不是很科学,种植结构单一,经济作物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地方特色,打特色牌来优化农业结构。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中国生态问题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湖北省环保局,《湖北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3]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7
1.1 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 丹麻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 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使全镇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改灶改路、能源建设等方面;天保、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 使丹麻镇的森林覆盖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来, 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 综合整治农村村容村貌, 推行无公害农业种养方式, 尤其是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方面, 在全镇铺开使其得到了普及。
1.2 存在的问题
丹麻镇农业及农村环境状况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 丹麻镇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扩大, 污染程度加剧, 污染危害加重, 突出表现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 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 生态功能衰退, 水土流失加剧;对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 导致崩塌、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 导致土质降低,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1];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倾倒, 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丹麻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丹麻镇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 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以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 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 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增加收入, 包括出售化肥和农药等。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 而是追求销售农药、化肥的经济效益, 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2.2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 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 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 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在运行调度。因目前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 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 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的生产方式。由于环境保护是一项公共事业, 责任主体难以判别, 或责任主体杂乱、公益性很强、无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 因而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 政府部门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
2.3 扶持力度小, 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丹麻镇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的治理一直缺乏政策的指导与规范。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匮乏, 建立收费机制困难, 又缺少扶持政策, 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2,3]。
2.4 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 丹麻镇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村环保立法滞后, 法律体系不健全;二是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 监督力度不够;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助性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 因而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 致使权责不明, 权力过于分散。一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甚至有领导完全将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 对环保置之不理, 造成农村环境工作滞后的现状;三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丹麻镇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意识浓厚, 法律意识较淡薄, 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予以政策化, 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 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镇经济利益而置法不顾, 采取“杀鸡取卵, 竭泽而渔”的策略发展经济。同时, 一些农民缺乏对法律特别是对环保法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滥伐林木, 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 过度放牧, 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3 丹麻镇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3.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推广使用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结合生态镇创建, 大力推进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村建设, 使全镇农村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提高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使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 促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对严重缺水、无路、少田等居住条件恶劣的村镇及生态环境敏感村的居民实施搬迁, 向集镇或农村居民点集中,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2 防治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全镇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 开展农业有机废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的综合利用, 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4]。
3.3 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切实加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管理, 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标准,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履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对资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 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建立生态功能保护镇, 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河 (库) 源头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典型地区, 抓紧新建、扩建一批生态功能保护村和自然保护村, 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4 丹麻镇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4.1 建立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镇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实到位。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保证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 维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 共同推进全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环保部门应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 计划部、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局、国土资源和建设部等部门应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与管理, 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4.2 调整财政投入, 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 建立政府引导资金, 通过政府投入、股权收益让利、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水权转让、矿业权招标、水域有偿开发等制度,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环保部门的资金支持, 努力争取国家、省、县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 要在污染源专项治理、镇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改水改厕、能源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4.3 完善政策法规制度,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扭转“人治”, 加强法治化, 推动丹麻镇农村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强法治治理是丹麻镇农村由以人治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法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 是丹麻镇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因此, 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的作风方式, 提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发展的思想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5]。
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规范丹麻镇农村环保管理体制, 促使环保法律体系的高效实施。为了在丹麻镇有效实施环保法规, 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和兽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
健全执法机构, 强化执法队伍,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提高丹麻镇基层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 使其能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 严格依法办事, 作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6]。在全镇范围内, 加强环保法制宣传, 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布局、工程立项、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提供政策与法律的扶持。
4.4 加大宣传力度, 重视科技创新
充分利用媒介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 提高农民对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7]。要重视基础教育和科普教育, 开展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 为丹麻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摘要:阐述丹麻镇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丹麻镇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提出发展目标和解决对策, 以为当地的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对策,青海互助,丹麻镇
参考文献
[1]姚良云.浅谈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J].科技资讯, 2010 (9) ;128.
[2]王瑞萌, 崔盛军.浅析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0) :189.
[3]张伟文.浅析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6) :127-128.
[4]梁贤, 林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创新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12) :5-7.
[5]陈壹恣.对完善中国农村环境法制的建议[J].世界环境, 2008 (5) :49-51.
[6]蔡安宁, 张春梅.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 (6) :53-55.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与措施,对廊坊市保护农村生态,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生活污染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
长期以来,廊坊市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农村居民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1.2 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家庭作坊式污染严重
近年来,廊坊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工矿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剧增,目前已占到廊坊市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另外,廊坊市农村规模化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是分散式的家庭作坊加工业。
1.3 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这些污染物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源利用,且大多数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往往堆放于居所四周、村口等处,不仅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
1.4 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廊坊市地表水近年来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本区域内每年从城市、农村、工矿、企业排出来的污水达到2000-3000万立方米,已使河流水体水质超过了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目前部分农村饮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村镇饮用水水源地卫生设施差,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居民饮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村简易自来水厂,多数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输水配套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
1.5 农用化学品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近年来,廊坊市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农用化学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部分地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土壤中的氮、磷等元素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是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
1.6 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高
某些村干部只重视抓经济,对农村环境保护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目标制定较软,治理措施不得力,个别村还认为农村环境要彻底治好不可能,干劲不足,单单等待上级政府资金补助。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缺乏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创造性。
2 对策与措施
2.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廊坊市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
2.2 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根据廊坊市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结合各县(市、区)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一批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2.3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县级监测站的常规监测能力建设。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加快县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动性执法、现场取证、通信联络、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配套执法能力。改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大农村基层环保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2.4 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各县(市、区)要把创建环境优美乡(城)镇、生态村作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2.5 推动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针对目前亟需解决的农村环境污染重点问题,优先实施五类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包括:(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示范工程;(2)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工程;(3)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4)农村工业小区污染防治示范工程;(5)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
摘要:针对目前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等方面研究分析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廊坊,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环境保护,2004.
[2]殷广平.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河北环境保护,2008.
[3]张晓红.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2009.
农村电力设施保护现状及对策 篇9
近年来, 破坏电力设施案件不但呈上升趋势, 而且电力设施遭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虽然电力企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1)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活动猖獗, 由此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且社会后果严重。
(2) 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作业已严重影响线路运行安全。一是野蛮施工、汽车撞杆、异物挂线、攀登铁塔等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件频发, 由此引起的电网故障和停电事故大幅度上升, 严重影响到安全供电和社会稳定。二是架空线路保护区内的超高树木和违章建筑隐患突出, 由此引起的电网跳闸和人身伤亡事故屡有发生, 给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 无理围堵、冲击重点输变电工程的群体治安事件时有发生, 导致电力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4) 弱电线路搭建电力线路问题。电信电缆线、广播电视闭路线、居民电话线等弱电线路的单位和个人, 为了自己方便, 擅自将自己的线路搭建在电力线杆上, 这种严重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做法, 给电力企业和搭建者以及社会人群的设备、财产、人身埋下了不安全隐患和日后纠纷的种子。
2 电力设施保护难的原因
电力设施保护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机制问题, 也有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力设施点多、面广, 管理困难。
(2) 打击处理不力。电力企业受到职权和条件所限, 面对大量的涉电违法案件和事件, 无权处理, 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公安、检察、法院、工商、土地、城建等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以及对涉电犯罪案件的认识程度不同, 未能形成全员防护意识, 造成监管不力, 处罚薄弱。地方公安机关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很难将电力设施保护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一般电力设施案件处理都不能形成专案, 有的案件侦破后, 法院判决力度也较小, 大部分按盗窃处理, 使犯罪分子得不到严厉的惩处。
(3) 国家法律法规有缺陷。国家虽然颁布了《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但在工作实践中, 明显暴露出与相关法在衔接上不够紧密。特别是法律责任部分, 条款不够详尽, 对犯罪行为的处罚在比照《刑法》相关条款时, 对间接损失、危害、影响没有明确规定。在立案、量刑和证据采信、犯罪界定等方面规定得比较原则, 操作性不强, 使许多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因法律依据不足而进不了司法程序, 犯罪嫌疑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起不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
(4) 工作机制不健全。电力设施保护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共识, 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电力设施因具有点多、线长、面广、裸露在外等特点, 决定了它与社会各方面都有产生矛盾和纠纷的可能性。由于各利益主体只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不考虑其他设施的安全, 相关的法律法规又相对滞后, 导致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日益增多。
(5) 销赃渠道整治不力。清理整顿非法收购站点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机关的职责, 电力企业没有能力单独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电力设施主要是铜、铝、铁金属构成的, 容易变卖或再利用, 而畅通的销赃渠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犯罪分子与非法收购站点、非法小冶炼厂相互勾结, 盗、运、销一条龙。由于一些地区废品收购、冶炼、加工摊点管理不严,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盗窃破坏收购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 也增加了破案难度。
(6) 内部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首先是技术防范措施不完善, 特别是对于高压线路、杆塔、农村配电设施, 较少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其次是管理措施乏力, 注重形式, 轻视效果, 没有把可采取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7)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缺少灵活多样、长期渗透的效果, 部分群众对保护电力设施的认识淡薄, 认为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从全国来看, 近年来已发生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 相当一部分盗窃者竟然是中小学生, 还有的盗窃分子为了盖房、焊门等一点蝇头小利, 把罪恶之手伸向电力设施。
3 当前电力设施保护的对策
(1) 充分发挥政府管理作用。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是地方政府的非常设机构, 但其办事机构设在电力企业。因此电力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地方政府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争取地方政府的工作支持, 并发挥其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在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的基础上, 建立由市、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 发展改革、安全生产、公安、工商、林业、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以及电力企业负责人参与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线下隐患整治治理机制。将重大线下隐患整治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范畴, 使各种重大线下隐患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整治, 保障电力通道畅通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整治非法收购电力设施器材站 (点) 的合作机制。供电企业要积极配合各级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定期地对各种废旧金属流通环节进行专项治理整顿, 净化电力设施周边治安环境, 堵塞收赃、销赃渠道。建立突发治安案 (事) 件应急处置机制。企业要强化与各级公安机关的合作互动关系, 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种阻拦电网建设施工和干扰、破坏电力生产秩序的群体治安案 (事) 件, 确保电力生产、建设、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涉电案件破案机制。依照工作分工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与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建立密切、稳定、长期的合作破案关系。将电力设施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加大对各级政府的考核, 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负责, 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司法机关密切配合, 企业依法保护, 群众参与监督, 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格局。
(2) 不断完善警企联合办案机制。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 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及时向公安部门反映, 请他们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一些不法分子偷盗城网、农网配电变压器和架空导线及塔材案件, 电力企业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争取尽早尽快破案。尤其是通过打团伙、破大案, 对犯罪分子的有力震慑将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起到有效的作用。同时, 要继续发扬和完善各属地公安机关对电力企业派驻民警机制, 发挥公安民警的重要作用。
(3) 确保人防、技防、物防相互协调。从提高员工的责任心着手, 加强巡线措施, 增加巡线次数, 提高巡线质量, 避免因巡视不到位, 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危及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现象, 导致线路接地跳闸。要加强基础管理, 备用线路最好采取热备用方式, 废弃线路一定要及时拆除。积极引用防盗新技术, 如在杆塔、拉线上安装防盗螺帽, 在变电站安装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监控器等, 使盗窃分子无机可乘。
(4) 加强护线员队伍的管理。首先, 要充分调动企业保卫人员、专业护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护线队伍的核心力量。其次, 建立完善的群众护线员队伍, 明确义务和职责, 进行必要的电力设施保护知识培训, 采取付酬和有功奖励等激励措施, 让他们真正发挥必要的作用。再次, 将农电员工纳入电力设施保护队伍。农电员工遍布各个乡村, 身处电网的较近区域, 地域环境比较熟悉, 电力知识相对丰富, 也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 电力企业可采取考核和激励手段, 提高农电员工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意识和责任。
(5) 积极推动地方电力立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目前, 全国不少省市都出台了关于电力设施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对保护地方电力设施维护一方平安起到了积极作用。《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早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且效力等级较低, 天津市已出台《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奠定立法基础。很多省市如上海、江苏、陕西等电力行政执法机制已经建立并运行, 相对于电力企业来说, 这种机制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更强劲更有利。
(6) 不断深化宣传效果。做好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 要不断探究宣传形式, 丰富宣传内容,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部分企业采取的宣传式势还是比较单一, 不外乎是张贴通告、刷写标语、散发传单等, 很难收到效果。其实, 宣传形式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 如制作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片、典型案例专题片, 利用电视台广泛宣传;制作电力设施保护手册, 向在校学生发放;还可制作电力设施保护知识年历通过营业窗口向电力客户发放, 或通过群发手机短信方式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知识。
4 结束语
农村环境现状研究及防治对策 篇10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现状研究,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对策, 为改善我国农村环境现状, 以及今后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1 农村环境现状研究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人口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使得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目前, 我国农村环境正遭受多重污染的威胁: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不合理使用, 秸秆随意丢弃或焚烧;农村养殖业无配套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乡镇企业造成的点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的转移等, 呈现出多元性、立体性、持久性、转移性等特点。本文将从经济学理论应用、法律体系、环境安全、监管主体四个方面, 来探讨农村环境的现状。
1.1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分析
农村环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农村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污染的环境则会影响和迟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与整个环境一样, 农村环境也具有资源作用, 具有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也可以说具有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和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印度一位教授曾经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 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 最多值300多美元, 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粗略测算, 每年可以生产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 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等, 由此可见, 一棵树的价值不是300美元, 而是20万美元。农村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中排放的废弃物具有净化作用, 如空气、水源、土壤等对农村化肥、农药残留, 对人畜家禽粪便, 都有净化作用, 而农村的秸杆、杂草等的净化, 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或周期。但是, 当农村经济发展超过农村环境的再生能力和承载消化能力, 环境污染就会加剧、消弱环境的再生和净化能力, 并反过来最终影响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有专家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收入5%~8%左右的增长, 将因为农村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被全面抵消。同时, 随着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 不仅污染物自身影响农民群众健康, 还通过空气、水源等“害人”, 全国城乡患病的88%、死亡的33%, 都与用水不洁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 从199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环境与健康的关联度目前尚无法确定, 但环境污染损害健康的共识肯定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 GDP等经济指标年年公布, 而涉及农民群众发病率、癌症发病率、污染程度、污染与发病的关系等, 公布的不多, 研究的不够深入。加强新农村新环境建设, 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与各种疾病关系的分析研究, 不能因为农村环境污染与农民群众健康关联度不清而麻木不仁, 或者采用污染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
1.2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但涉及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非常少,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仅对农业环境保护有简单的涉及, 未能将农村环境、农业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统一起来。《农业法》是现行法律中对农业环境保护规定最为详细的, 这些规定为农业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但这些规定多是原则性规定, 可操作性不强。《水污染防治法》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加以规定, 而且比较具体。在污染防治单行法中专门规定农村水污染防治,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 由地方性法规规定。因此, 地方应该对本辖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立法。此外, 《土地管理法》、《乡镇企业法》也有部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条文, 《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的内容。
1.3 环境安全分析
目前, 我国农村环境安全隐患重重, 现状令人堪忧。我国农村基本没有实行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工农业生产垃圾等混杂一起, 百姓很少或没有垃圾分类意识, 垃圾不仅没有物尽其用, 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资源化利用率很低。农民在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使用大量农药、化肥, 特别是剧毒农药比例较高, 生物农药因价高而不能广泛应用。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化肥施用量是发达国家的8.1倍,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9倍, 远远超过国际上通用的250㎏/hm2的标准, 但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却只有30%~40%, 其余都流失于环境造成土壤、食品等污染。由于广大农村落后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资金条件的限制, 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水平很低, 水改厕工作未能普惠与全体农民, 相当多的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就任意堆积、随意排放, 生活环境脏、乱、差。此外, 由于我国环保政策体系不健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起步艰难。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数量巨大。据初步估算, 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t, 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t, 农膜年生产量达130万t, 使用农膜的耕地面积已突破亿亩。但调查显示, 40%以上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 农膜年残留量高达45万t, 大多数养殖场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 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治污设施, 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4 环境保护监管主体分析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是化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 我国环境管理机制主要强调政府职责和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管理, 绝大部分乡镇还未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也没有普遍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而作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村民会员会的地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在管理农村环境事物时缺乏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农村环境主体的农民缺乏相关环境信息和环保知识, 不了解自身活动对环境影响, 无法参与环境监管;另一方面农民往往是以追求农业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同时农民较差的维权意识影响其履行环保义务的积极性, 致使农民不愿参与监管。
2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2.1 基于经济学角度的防治对策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农户经济行为对农村地区的农村环境和污染防控影响进行探讨, 在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等经济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对环境政策的响应中进行,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农户对环境权益维护。二是对具体区域进行环境影响因素排序, 针对农村地区出现的具体环境问题, 如水资源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等, 从环境保护的技术角度提出污染治理措施和意见。三是加强政府干预行为的积极介入, 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同时, 价格杠杆的介入也必不可少。
2.2 基于法律体系角度的防治对策
目前, 我国没有针对农村环境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但是随着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迫在眉睫。有学者提出在《环境保护法》中对农村环境保护做总纲性的规定。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同时, 增设“农村环境保护”专章, 具体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俩个方面进行规定。此外, 该学者还提出制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 系统规定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除了补充完善《环境保护法》和制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之外, 还应加快单项领域立法,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同时鼓励地方根据本地实际进行立法。从法律手段上, 加强对我国农村环境进行保护, 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整治。
2.3 基于农村环境安全的防治对策
针对我国农村环境安全问题, 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防治对策,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 标本兼治。变末端控制为源头控制, 使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制定生态补偿制度, 建立利益共享, 成本分担机制。三是完善市场体系, 积极推进环境产权交易。四是强化政府干预力度,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政府统筹协调, 规划管理, 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控体系。
2.4 基于监管主体的防治对策
构建我国多元化农村环境监管主体, 应该对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民、和社会环保组织“四位一体”的监管主体进行定位。积极发挥基层政府主导性作用, 不仅要完善基层环境主管部门职能, 强化上级环保局对下级环保局环境执法的监管, 更要发挥乡镇政府的环境监管职能。努力发挥村民委员会的基础性作用作用, 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是基层政府与农民的联系纽带, 具有贴近农民、了解农村环境、管理灵活的优势, 理应发挥组织农民实施环境监督与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广大农民作为农村环境最直接的主体, 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自律性力量, 不仅要加强自律, 提高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 积极主动保护农村环境, 而且还要对基层政府、村委会等其他主体的监管工作进行监督, 切实维护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 还应该发挥社会环保组织的辅助性作用, 通过借用社会舆论和公众监督, 可以减少环境信息不对称, 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
参考文献
[1]黄德林、包菲, 农业环境污染排放及其政策导向,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22-23.
[2]徐康宁, 新农村建设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3]李秀玲、肖继新、王爱萍, 环境污染治理难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探析, 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7, 10:12-14.
[4]邓延陆, 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
[5]李秀玲、肖继新、王爱萍, 环境污染治理难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探析, 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7, 10:12-14.
[6]顾馨梅, 我国农村环境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生产力研究, 2010, 5:184-185, 195.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篇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卫生有所好转,但环境污染依然不可忽视,由于农村环境卫生实施匮乏,存在各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环境危害因素。为了了解和掌握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以及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按照随机方法抽取5个乡镇,20个行政村和100户村民,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通过访谈,现场观察的方法收集调查数据。
此项目是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全国爱卫会组织制定了项目监测技术方案。为掌握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水平及动态变化,客观评价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优劣、享受卫生服务程度、卫生管理水平等影响身体健康的外部因素,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控制和减少健康危害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根据全爱卫生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抽取梨树县喇嘛甸镇、蔡家镇、四棵树乡、孟家岭镇、白山乡5个乡镇认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工作。
1监测点的选择和布局
我们按照分成随机方法抽取5个乡镇,20个行政村和100户村民,每个乡镇选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村选5户家庭作为检测户,检测乡镇、监测点(行政村)、检测户的选择按照经济水平、地理环境、人口等因素随机进行选择,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监测方法和指标
根据监测和调查对象的不同,采取现场观察测量、采样、实验室检测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监测,主要指标:
2.1监测县、监测点基本情况,包括人口、环境卫生基础、卫生管理、村容村貌等信息。
2.2农户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户厕、室内外卫生、病媒生物密度等信息。
2.3病媒生物监测,包括垃圾集中收集、下水道密闭、禽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孳生地控制;环境病媒生物密度,其中鼠类: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3798-2009)鼠迹法进行。蝇类: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蚊虫: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GB/T23797-2009)幼虫容器指数法进行。蟑螂: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5-2009)目测法进行。
2.4土壤采样与检测,每个监测点选择农田或菜地,在1m2范围内按照5点取样法采集0-20cm深表层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采样总量为1000g。检测指标包括蛔虫卵数、PH值、铅、镉、等重金属。各地可根据当地健康危险因素选择其它元素进行监测。
2.5监测资料,为保证现场调查质量和监测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比性,遵循科学、随机的原则,严格按照要求确定检测范围和对象;调查人员由专业人员组成,并经过统一培训;参加监测工作的实验室经过了严格筛选,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措施;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抽样复核,对监测数据逐级审核。
监测调查的现场观察测量、采样、问卷和调查表填写,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项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爱卫办共同完成;土壤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
3基本情况调查
3.1全县一般情况调查全县总人口数750803万人,总户数234551万户;其中农村人口数556151万人,农村户数161442万户;全县乡镇数20个,行政村295个;全县上一年度GDP289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5.0元,全县有集中式供水厂65个,覆盖人口354030万人;全县有垃圾处理厂2个,污水处理厂1个,全县农村卫生厕所638户,无厕所户为0户。
3.2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被调查的5个乡镇20个村总户数为10849户,全村户籍人口40882人,常住人口35759人,年度平均收入5000-6000元,经济来源主要以种地为主,兼职养殖和打工,集中式供水人数13370人,占37.3%,分散式供水人数26300人,道路基本全部硬化,未硬化的仅有3个村,在2011年监测的指导下,2012年村内都有卫生制度,在监督指导下,把农村卫生工作纳入日程,村周边均无厂矿。
监测点垃圾及污水的来源及处理情况,被调查的5个乡镇20个村,垃圾及污水来源主要是生活、养殖垃圾及生活及养殖排放的垃圾,全村每日平均生活垃圾产量为1.46吨,排放方式基本是随意排放,经过我们的调查督导,2012年监测时,生活垃圾都定点排放,有专职的垃圾管理人员,生活污水还是随意排放,没有固定的下水和河流,经过我们的指导,垃圾处理方式有所好转。农村环境有所改善。
从监测点厕所与粪便处理及病媒生物控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的20个村,共有卫生户厕637户,占总户数的5.9%,非卫生厕所使用户数9233户,占总户数的85.1%,无厕所户数为0,5个乡镇共有公厕86座,日使用人数11510人,占总人数的32%,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工作都在积极开展,每年开展2-3次,投药点200-300个,收到较好的效果。
3.3入户调查基本情况从调查入户的基本情况看,调查了5个乡镇,每个乡镇调查4个村,每个村调查5户村民,平均每户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560元,每户每天用水量为218Kg,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家庭饮水类型多数为自家井水,用自来水的仅有5个村,家庭庭院环境及室内环境与家庭经济收入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从垃圾及污水的调查结果看,调查的5个乡镇,20个村,100户村民生活垃圾及污水,厕所及粪便管理情况,及房周病媒生物繁殖情况,从调查结果看,家庭每天平均生产垃圾2.08Kg,随意丢弃垃圾占调查总数的47%,我们调查后情况有所好转,有的村屯有固定垃圾存放点。污水排放量平均每天每户排放135Kg,随意排放占39%,排放地点都是就进就地第坑塘或附近的房前屋后,家庭厕所类型大多数是非卫生厕所,占厕所总数的81%,雙坑交替占4%,其他类型占15%。厕所基本都在院内,院外占22%,室内卫生清洁率占84%,粪便暴露占43%,厕所内有蝇蛆,有利于病媒生物的繁殖,粪便均采取高温堆肥的方式处理,防止了某些虫媒的繁殖传播,减轻了土壤的污染程度。从表3的入户调查看,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改造。
3.4土壤采集与检测结果从土壤采集与检测结果报告表,20个村土壤寄生虫卵检出率为50%,有10份土壤检出有寄生虫卵。土壤人蛔虫卵检出率与人群感染率呈正相关,蛔虫卵的检出是土壤受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土壤中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是地壳的组成元素,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含量,土壤受工业、大气、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虽然土壤中PH值、铅、镉等元素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要求,但因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土壤环境质量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保护士壤环境质量,要充分利用作物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选择吸收作用,实施科学轮作,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各监测点主动与我们密切配合,掌握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健康危害因素的基础数据。经过了两年多努力工作,每一年的细致的工作,每一年的资料积累,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在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采样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这项工作不但锻炼了我们的工作能力,而且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4结论
通过这项研究,揭示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健康危害因素的情况,结果显示,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为37.3%,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占5.9%,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匮乏,广大农村生活和养殖业垃圾、污水未能进行有效处理,农村卫生脏乱差的问题严重,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率47%,垃圾堆放点有臭味,生活污水以排到明沟和坑塘为主,随意排放率为39%。
总之,经过调查研究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存在各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环境危害因素,需采取措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12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当前, 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多以及危害程度日益加剧, 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1.1 环境污染范围较大
除部分内陆河流以及大型水库外, 我国水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呈发展趋势。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 年, 全国长江、黄河等七大河流以及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 Ⅳ类占15.0%, 同比上升0.5%;Ⅴ类占4.8%, 劣Ⅴ类占9.0%, 基本持平, 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省界断面水质中, 海河劣Ⅴ类断面占到了61.7%, 如大石河的北京- 河北交界处, 南运河的山东- 河北交界处都属于劣Ⅴ类。约有2.5 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 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1], 农村居民暴露在大气污染中的时间更长。
1.2 农村环境污染物较多
农村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畜粪便、污水;农药、化肥施用量以及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染物。据专家测算, 现在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排放量约在1.5×108t, 生活污水的年排放在110×108t (相当于城市和县城排放量的一半) , 虽然总量没有城市大, 但农村的垃圾处理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排放的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以化肥施用量为例, 我国化肥平均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 倍, 60 年间化肥施用量增长100 倍[2], 过量化肥施用导致了化肥残留物大量积存, 硝酸盐含量超标, 造成土壤污染, 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1.3 环境污染事故频发
农村因环境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频发, 例如2007 年的广西岑溪事件、2009 年的湖南浏阳事件、福建泉港事件、2011 年浙江海宁、德清事件等都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统计, 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3]。一方面反映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重视自身的维权;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 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与城市环境污染相比, 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排污随机、不确定以及不易监测的特性,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体较为分散, 不易监控和管理。与完善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相比, 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明显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 整体表现出农村环境治理力量薄弱, 适用性不强。
2.2 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较少, 治理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工业和城市领域, 从政府财政渠道获取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较少, 现实又缺乏完善的收费机制, 农村地区“谁污染谁治理”并未落到实处。
2.3 污染治理模式不适, 效率不高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多套用工业企业的末端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对于农村以农业面源、乡镇企业污染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会提升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成本, 经济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也是农村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治理经验, 以及国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先进经验, 对于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应坚持点上治理, 面上规划, 综合施策的原则。
3.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
从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入手, 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成因, 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首先是大力推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 落实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 落实各级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此外, 要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到地方发展规划的整体布局中, 逐步实现人居环境与农村生产分离。
3.2 扩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筹措渠道
农村环境管理缺乏有力的专项财政支持, 也没有具体的筹资对象, 为此,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专项财政支持力度, 在乡镇一级政府设立专门机构, 专门负责管理农村环境治理, 明确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渠道和相关责任部门, 加大对人群聚居点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投入, 改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基层民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 保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3.3 倡导绿色生态生产发展模式
政府相关部门应从财政、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改造技术路线, 减少污染排放,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提升企业的清洁化生产能力。积极引入符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 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来治理农村水环境污染等, 总之, 应结合农村现状, 因地制宜做好环境保护。
4 结语
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 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农村环境, 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好乡村”具有积极意义, 也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内涵。为此, 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当前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积极运用政策杠杆,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 鼓励走清洁、生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金煜.环保部发布研究结果:我国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N].新京报, 2014/3/15.
[2]李海英.科学施用农药及化肥首入法[N].沈阳晚报, 2014, 11, 17.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推荐阅读: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调查报告09-05
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07-02
农村环境保护治理07-16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06-27
农村环境友好06-24
整治农村环境07-24
农村创业环境10-30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10-07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07-18
农村环境管理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