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2024-07-19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通用12篇)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1

音乐是一种艺术, 对人的整体塑造至关重要, 关于音乐对人的影响, 特别是在成长期, 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 绝不可可有可无, 等闲视之。”而在中国农村,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一种缺失状态, 这种缺失, 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塑造有失平衡, 更对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发展和协调影响重大。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缺失现状

1.音乐专业师资缺乏

在教育中, 教师的地位不言而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任属于教师。在农村, 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 还要承担学生摆脱贫困的使命。而目前的中国农村, 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城乡差别, 经济发展缓慢、文化建设落后, 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目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其他科老师兼任, 这些非专业性师资必然建构非专业性知识体系, 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化, 对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也缺乏专业的理念, 因此教学形式不能完全脱离文化课教学的模式, 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处于与其他课程相差不大的劣势。而那些音乐的专业师资会因为农村课程理念的滞后、设施的不够完善感到无用武之地, 渐渐要么失去了热情随波逐流, 要么离开农村, 变成北漂、南漂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

2.音乐基础设施缺乏

音乐是听觉艺术, 既然是听就要有发声源来配合, 唱歌需要有伴奏, 需要有和声背景, 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对于这些基本的要求, 城市中常见的音乐课教学基础设施如钢琴、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室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中小学还是鲜有的, 即使有也只是风琴、口琴等简单陈旧的音乐器材, 这对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音乐潜能都受到限制, 从小的说, 这直接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从长远看, 也因此制约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 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是没有城乡差别的,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 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上是脱节的。

3.音乐教育观念偏狭模糊

在中国农村, 学校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出发点在于走出大山, 摆脱贫困。所以在教育者的思想中, 文化课程的成绩优劣是决定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而音乐, 他们觉得既不能创造财富, 又不能代替文化课的成绩, 更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 升学率作为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 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 学校只好放弃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 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简单的牺牲品。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 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 而一到临近期末, 音乐课就会被其他主科课程占去时间。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对学生而言, 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存在, 爱好音乐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但是当升学和爱好看似产生冲突的时候, 孩子也会为了升学的压力放弃爱好。因此, 在农村学校, 家长、教师以及学生, 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甚至是模糊的。

4.音乐课程实施的缺失薄弱

由于上述原因, 真正落实到音乐课程设置上, 音乐教育的教学基本条件基本上属于缺失状态, 师资不专业、设施不健全、观念不重视, 必然会导致课程构架单调、课程内容松散随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过程程式化的结果, 因此, 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 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才能的培养受到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城市音乐教育差别更加显著的是, 当课内的音乐教育受到升学率压力被排挤出课堂时, 城市的课外音乐教育却是另一番天地, 家长在素质教育的政策感召下, 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不仅学习种类齐全、而且花样繁多。声乐、舞蹈、乐器种类齐全, 古典现代、中西结合样样精彩。这种城市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普及性在农村是一个重大的缺口, 致使学生的音乐才能被积压在峻岭山沟、乡间地头。

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知识改变命运, 文化是农村改变面貌、走向小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 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的缺失对农村文化建设影响重大。

1.农村音乐人才供给不足

在中国农村, 只有种地和读书是两条正途, 搞文艺是不务正业的固有观念, 现在火遍全国的“二人转”在文化界引起了雅俗文化之争, 甚至有人称之为“文化革命”, 这种民间艺术的生存困境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观念的偏执加上教育的匮乏, 致使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被发现和得到培养, 更无处施展自己的才能和禀赋,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农村音乐教育的憾事。

从娱乐文化的建设来说, 农村音乐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音乐人才供给不足。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则不言而喻, 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开展受到直接的影响,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这种最简洁的使农民消除疲劳、给人快乐的教育形式从城市到农村的文化补给毕竟受到时间、地域、文化差别的诸多制约, 而直接的文化传播从创作到展现, 从编排到表演, 从内容到形式, 从组织到实施都受到薄弱的音乐教育的影响, 致使农村文化生活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形式也不够多种多样。

2.农村音乐资源传承不足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 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精髓掌握在农民日积月累的意识里, 丰富的民族音乐宝藏在农民的口中、手中声声不息地传承着, 这些非物质文化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有一支有素质、懂音乐的文化队伍, 所以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是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直接的和真正的传承者。

而中国农村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 民间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专家学者纷纷走到乡村, 采风体验、积累创作, 希望用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得以传承, 从理论上讲无可非议, 但是在农民本身, 他们不知道习以为常的东西是民族文化的至宝, 在观念上缺少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意识, 所以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逐渐萎缩和都市文化的不断渗透使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音乐发展越来越处于尴尬的边缘化境地。

从民族文化建设来说, 农村音乐教育的另一后果是自身的优势资源被忽视与闲置, 其挖掘程度和潜力有待提高。

3.农村文化生活尴尬两难

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显著, 从学科特征看, 音乐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 不仅能启发人审美的感知力、鉴赏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而且能促进人的心理平衡和身体平衡。从教育手段来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 心灵也就因此丑化。”总之, 音乐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意识, 丰富人的审美表现, 协调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然而, 农村薄弱的音乐教育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 即农村文化建设人员素质受到影响, 在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 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活动,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使农民喜闻乐见等方面明显存在距离, 致使农村文化生活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乡土音乐文化因为受到文化建设人员内在素质的影响在创作高度和教育意义上尴尬生存。农村文化生活的作用一方面使农民在劳作之余丰富快乐, 生活会感到充实;另一方面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上是一种引导和补充, 精神会觉得富足。

从本地音乐文化的创作上, 来源生活、客观反映生活能够做到, 民间俚俗的纯娱乐性可以使农民在疲惫的劳作之后得到放松和休息, 但是在此基础上如何以最直接简单的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提炼出能够引领农民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音乐文化存在高度和意义上的缺欠和不足, 寓教于乐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和实施, 由此带来的尴尬后果是生活比较忙碌, 精神一片茫然。

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上, 农民的本地化和外来城市化的相互渗透使农村文化建设土洋结合, 雅俗夹杂。城市包围农村在农村音乐文化的变化上表现明显, 后果其一是原汁原味的音乐文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慢慢地被消解, 纯粹的本地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在悄无声息地改变;其二是这种土洋结合、雅俗夹杂的音乐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价值引领的实际作用由于内容的变化缺少针对性, 其对农民的教育意义也因此弱化。

基础教育看似直接简单, 音乐教育貌似可有可无, 文化建设却并非形同虚设, 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形式的多样性、作用的深远和指导意义上都显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由此回溯,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 同时, 其责任和义务任重道远。

摘要:本文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分析入手, 阐释目前农村音乐教育在专业师资、基础设施、课程理念、课程实施等方面缺失薄弱的基本现状, 由此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 表现出农村音乐人才供给不足、农村音乐资源传承不足、农村文化生活尴尬两难, 并且从本地音乐文化创作和外来音乐文化影响上论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任重道远。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缺失,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龙亚君.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3].郝建平.浅议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 (10) .

[4].王庆茂.关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 (8)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2

河南宝丰商酒务镇中心小学李书强

每当看到教育和处理学生偷盗事件的文章,我就想起我处理过的一件小事,以及随后遇到的类似事件对我的启示。这些常在我脑中徘徊,使我常思常想,不能忘却。

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带着美好的理想和满腔的热情,不顾家人的反对,我决定回到我庄的村小学,一是可以和父亲在一起生活,尽点自己的心意;二是梦想着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村的教育教学现状,也算是对村民做点儿贡献。于是我和另一个教师成了搭档,我教五年级的数学课。

那天,搭档请假,我上了一天的课。上午第三节上课时,一个男同学哭着向我诉说,他的玩具丢了。几个和他要好的同学马上建议:搜!一个个的搜身,看是谁偷的。一个大个子女孩反对。我也不赞成搜身:一是未必能搜出;二是不能搜女生身体,女孩子毕竟大了,既然提出反对,自然知道有所忌讳;三是我不想让所有的学生都看到:真的从某个学生身上搜出来了!那样这个学生以后可怎么做人。我曾在书上看过别人处理此类事的好经验,也想对学生做文明教育。我先把丢玩具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进行询问,得知是个带钟表的玩具,他舅舅才给他买的,价值十多元,他怕丢了回去家长打骂他;我安慰他说:你不要太伤心,十多元对你来说是个大事,对你舅舅来说就是一盒香烟的钱,我们想办法尽量找

回来,万一找不回来也不要太难过。然后,我回到班里尽量淡化偷这个概念:可能是哪位同学对这个玩具很好奇,想玩一会儿;也可能是某位同学给他开玩笑暂时藏起来了。不管哪种情况,拿了别人的玩具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伤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不该开的玩笑。希望拿去的同学能尽快归还,给老师或者放回这个同学的桌子里,我期待着,同学们期盼着。为了加强教育,我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用实际行动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为了引导学生写作,又写了三个小标题做写作提纲:良好的印象很重要;怎样才能给人好印象;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生写了一节课,从收上来的作文看,大多数学生写了这件事,可能是三个提纲式的小标题把作文弄得像议论文,不适合小学生写,很多学生写的作文不行,唯有一个写的合题意,但并不是写这件事的:他写与某同学玩时因不让别人玩他的玩具,人家不和他玩了,他把玩具与人分享了,人家马上就又和他玩了。我在班上读了这个同学的作文,说这篇作文通过一件小事体现了

【用实际行动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为了让学生继续作文,我把题目修改为:记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这样有很多同学写的较好,且有感情、有议论。从作文中看,学生的想法很简单:那个女生是副班长,同学丢了东西,她应该积极帮助找回,竟然反对找回失物的方法——搜身,所以是她偷的;也有说她家里穷,拿回去可以给他弟弟玩。我当时受学生

情绪思维影响,竟没有观察出哪个同学是拿了玩具的嫌疑人。所以,下学时与丢玩具同学要好的学生留下来,又向我提建议。我只说让他们暗中观察,看以后谁在家玩这玩具。没想到其中两个学生竟直接问这女生的弟弟,让这女生的家长十分不满。晚上,我没事,就串门到一个学生家玩,和这学生的家长聊了一些闲事,并说起今天班上发生丢玩具的事。家长的话也很理性:偷东西很不应该,要是俺的学生一定叫他归还。

我不知道这个学生是否把在校的事给家长说了实话;也许根本没说,才有家长这样的话。后来我知道很可能就是这学生拿的。因为他用他特有的纸张写了一些话放在丢玩具同学的课桌里,从纸张的特征和话语的内容能猜出是他拿的。若干年后,他从外地打工回来,很礼貌地向我问好,我一句忠告:以后可不要再手长了。弄得我俩都很尴尬,没再说一句话,他就走了。不知道他会感激、还是憎恨我。

也许他当时给家长说了,家长教育的方法不当。这有先例:我小学时,我弟的同学因看到弟弟把门槛摘掉爬进屋内的方法,就趁我家没人也同法进屋偷走一个座钟。在学校,经老师的讯问和教育后,回家取钟表准备归还时,遭家长反对和否认。为此,这学生的家长还与老师和我家人吵了一架。两年前,我在镇里另个学校时,遇到两次学生入室偷盗行为,一次是一女生把偷老师的钱藏在寝室,经查证后教育这学生

让他自己交出来;另次是一学生把偷的钱藏在校园某处,经追问和教育后取钱时却不见了,让家长赔偿。家长很不情愿,好像是学校吓唬学生使之承认的。事实是老师知道谁进他的住室的,才追问。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出于考虑保护学生的目的,一没有公开,二没有对学生作任何处分。

也有不同意这样做法的,正如我在村小学时的搭档说的:保护他干啥!对小偷就应该往死处整他。然而,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不能一棍子打死,他今后的发展还是个未知数,是否向好处发展还看其家长的态度。有个学生因和老师的孩子同学而常到老师家里玩,知道老师家放钱的地方,竟然偷了两次,最后一次被察觉发现后,追问调查才知道上次丢钱也是他所为,他把这钱在学校交朋友挥霍了,其家长可能不知道,所以让家长赔偿时竟不承认,到派出所报案,民警说够不上处理。这就看家长是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了。家长的观念形成当然与生长在农村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也与个人阅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社会上流行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不管什么方式只要富起来就是本事。以致最近审判的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特大“地沟油”案老板说:“早知道是犯罪不会把亲戚都拉上,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其实利益面前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亲戚。只因我国对假冒伪劣产品、食品、药品方面的打击力度不大,和国家重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急于发展经济,而忽视了

这对环境、社会和人民的危害,才出现许多投机倒把式的机会主义。如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从严治理,连李克强总理也发话:要让制假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从而为我国今后治理制假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行为要靠学校教育,但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家长的观念有直接关系,家庭教育有时是起决定性的。中国人常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就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才形成的恶习。学生在学校接受良好的崇高的道德教育,而在家里,如果家长的观念不当,教育不当,就会出现5+2=0的道德教育怪象。

学校对学生的小偷行为不公开并不意味着社会对其原谅;只是考虑他是未成年人,高校研究生因偷盗行为被开除的事也说明社会不会对这种行为原谅。因为它有违社会良知公德,对社会纯害无益。随着习李新政的实施,依法治国的理念将得到逐步落实,机会主义将无处藏身,依法办事,遵纪守法将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古人说:仓粒实而礼节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追求精神生活将是人们的必然选择。精神层面的追求将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这为学校的德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小学中的红领巾组织建设和宣传活动更为小学生道德法制教育提供了平台,从学生拾到百元大钞毅然上交的表象,我看到了我校红领巾活动的成效,更不

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开发 篇3

所以,农村教育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发展农村教育,还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等。国家已经加大了资金投入。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师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是重中之重。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差,但是农村的孩子们素质并不差,同样能够成才。要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农村教育。

在“十一五”教学规划教育改革中,教育资源的内涵更加丰富。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重要课程资源,多媒体、实验室、图使馆、科技馆网络信息等都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

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就我校近年来创设多媒体教室,每个办公室配备电脑,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电教室全部联网。实现班班通,丰富师生教学资源。我们还对学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国培教师人数占我校总人数的80﹪以上,大部分教师,都从远程教育中,获得了丰富的网络教育教学知识应用。

加快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开发,远程教育就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及学生了解最新教学知识的最好平台。远程教育可以第一时间将新鲜的教育咨询、教学方式、课堂模式传递到农村中来,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农村中小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是国家为了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素质教育而精心建造的教育资源网络,为了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巨大优势,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扎实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资源应用的策略是我们目前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只有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才能保证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优秀的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广泛深入应用,必将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村师生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从目前我市农村远程教育学校一直发展比较落后,教学光盘播放点较少,多媒体教室发展缓慢。

为了促进教师充分利用远程设备和卫星资源进行教学,我部门要求利用卫星资源和光盘教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然而,经过调查,目前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运用尚不尽如人意、有些存在教育资源设备闲置、资源下载仅仅保存起来,并没有利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为了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巨大优势,使之为师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资源应用的策略是我们目前急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课后作业涉及网络查阅计学习等方面,这些其实是指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对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扩大学习面、丰富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但在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着应用效率低、资源陈旧、应用不广泛等。根本原因还在于现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内有系统的合理规划。因此,在信息网络、远程教育反面教师加强学习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农村教师,观摩关盘,专研和使用这些教育资源,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此外,还可以组建本校的资源超市。让广大教师各尽其能,从分发挥各自在本学科的特长,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新的教学软件,把自己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例、教学经验一一摆放到学校的资源超市中,让更多教师学习、利用,达到各取所需,资源共享。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公平,教育改善

公平即为公正, 一般指的是参与者 (人或团体) 的各项属性 (包括收入、获得等) 机会平均、合理。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行政, 提供并让公民平等地分享教育中的公共产品部分, 是政府的责任。公平性是我们配置教育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教育显现的不公平性在某些地方是存在的, 尤其体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上。农村教育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 也是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 不少乡村中小学校也盖起了教学楼, 开始有了多媒体, 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在农村, 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要求, 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够上高中、上大学, 相当多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在一些地方农村中小学教育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一、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1. 重点学校制度。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校制度的显著特征, 就是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学校身上, 以致重点学校在许多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我国长期以来对某些学校优先发展, 地方财政也是十分注重对强校的投入, 成为“抓重点”、“树窗口”、“增政绩”的标杆。重点学校制度设计之初的目的是为国家迅速培养高端人才, 毋庸置疑, 在当时确实也起了推动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它也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的失衡, 制造了学校等级, 造成学校分化和学生身份的分化, 这种做法对农村学校发展极为不利。这种等级化把多数学生纳入“非重点”学校, 给他们的人格自尊造成打击。一般说, 重点学校分布在省城、地级市, 或许到县城, 而乡村、小镇往往无缘。如果一个学校被打上了非重点的标签, 往往这个学校就很难出几个出类拔萃的学生。现如今, 许多985、211名校中, 农村孩子的比例减少, 这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农村普通学校的这一问题。

2. 教育资源配置。

从理论上讲, 人人生而平等, 接受教育是一种权利, 任何人都公平拥有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实际上教育公平性却不尽如人意, 如教育分布结构不良, 教育教育经费配置不合理,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从地域上看, 西部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发达城市与落后乡村之间差距较大, 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中心论突出, 农村教育往往被忽略了。在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上, 曾经长期是“以社会为本”重于“以人的教育权利为本”, 单说城乡之间的差异就是相当明显的。农村教育往往面临经费严重短缺、适龄儿童就学后的巩固率低、学生中途辍学退学较多、留守儿童问题、教师队伍不理想等问题。由于条件有限, 教师的教学大部分依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模式, 学生还是听读记背式的学习, 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等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 对学生后来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音乐学习、美术学习更不能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接受学前教育普遍不规范的现象突出, 甚至还有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 以至错过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农村教师状况也不尽理想, 拥有正规学历的人不多, 而且向外流失的也很多。还有现在都十分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 也是农村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点滴思考

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战略之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没有农民素质提高, 国家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这一切的实现关键在科技, 基础是教育。目前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工作应从如下几点进行努力:

1. 遵循教育权利公平原则, 对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首先改善教育环境, 做到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平等。在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对全国就学的孩子们来说, 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 即让孩子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在教育条件上要平等, 包括教育硬件配置到位和教育软件达标。此外教师队伍也应加强。此外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比如要进一步加强对贫困乡村及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支援, 尤其是当地方财政力量有限时, 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应在财政上予以补足, 保证公平性是政府的职能, 特别是在投资、资助和协助上加强, 尽可能地使贫困地方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得到均衡发展, 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2. 更新教育观念, 调整教育评估体现, 以促进教育平等。

我们以往长期实行应试教育, 导致很多人高分低能, 除了升学别无出路, 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要求, 也即要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 让学生拥有良好风貌、真才实学、一技之长。故评估体现也以素质教育为主, 转变教育观念, 考试和分数不作为唯一的标杆, 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农村教育中, 要从实际出发, 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与生产实践, 在保证文化课学习的同时, 也开展体音美劳的教育教学,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适当地增加一些农业科技知识, 进行乡土文化教育, 让学生有所思, 有所获。

3. 调整教育政策, 对农村中小学给予一定倾斜性的政策, 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在中国教育问题上, 因区域性经济差异、阶层集团差异以及观念上的差异, 对教育的公平性有所冲击, 因而在教育的某些环节上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政策倾斜。现在在这些方面已有所启动, 如对农村中小学的午餐补助, 有些城市对异地高考的松动, 农村户口独生女儿考试加分, 有的地区还免费上学等等。据了解云南在2000年时对该省20多个边境县市的小学生实行三免费 (免杂费、免教材费、免文具费) 。湖北省对农村的独女户、双女户, 在就学上也有适当的照顾。这几年以黄冈为例, 农村女孩辍学情况有所减少, 女孩读高中、上大学的比例有所增加, 黄冈师范学院在校女生人数几乎超过男生, 以致过去的传统观念, 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然这些教育政策的调整, 应该具有长期计划性和法律性。特别要注重普通学校的机会均等, 对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要大力扶持。比如对师资力量的调配, 让优秀教师到薄弱的地方去传经送宝或挂职支教, 组织农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在发展中所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是如何解决。教育公平与否, 尤其是农村教育相对薄弱, 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忽视社会公正和教育公正对教育改革不利, 对教育本身不利, 对整个社会不利。故应该从思想上、体制上和法律上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国这几年虽然大搞城市化, 使非农业人口有所增加, 但是农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任务依然繁重。搞好教育公平为促进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有利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正常流动, 保障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政策, 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有所推动, 但目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等多方面齐心协力, 才能做好这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十八大提出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机制。我们相信, 走真正的“注重公平, 兼顾效率”道路, 中国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 将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斌.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04, 27 (4) .

[2]唐勇, 朱长华.学校佳偶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人文版) , 2003, (5) .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5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中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处在人生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办好中小学教育,关键因素是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一方面要保证农民工的子女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能上学、上好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办好农村教育。如果丢了农村教育,我们就会走偏方向。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有识之士就十分关心乡村教育。他们认为,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在农村,教育既是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广大农民群众热切企盼办好教育,生活再困难,也要供孩子上学。因为他们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我们一定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农村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上学,都能够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

这些年来,我们在发展农村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很大成效。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部免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农村文盲大大减少。我们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等多项措施,使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要看到,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简陋、教学条件较差、教育经费困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农村教师待遇不高,生活条件艰苦,本地教师不安心,外地教师不愿来,学习深造机会少,存在知识老化现象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核心是农村中小学,关键是中小学教师。孩子受教育包括各个方面,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影响,时时处处都在进行。就整体环境看,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相差很大,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城乡差距。如果不把农村的学校办得好一些,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条件和城市孩子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正基于此,从2007年起,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这个重要举措,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就是要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到农村、到艰苦的地方去当中小学教师,从而培养大批优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部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5万多人,首批万名免费师范生即将到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习。今后,我们还要投入更多的财力、更大的精力推进这项试点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

这里,我顺便回答一下大家在座谈中提到的有关问题。一是师范教育的实习经费要保证。政府不仅要免除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而且要保证教育实习经费。二是要建立免费师范生录取、淘汰和奖励机制。任何学生,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特长、特点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必须有一个机制,使师范教育像活水一样,让合格的师范生留下、不适合的转入其他方面,还要让优秀的师范生得到奖励,品学优秀的免费师范生也应该享受奖学金。三是要切实保证2007级免费师范生就业。当时研究制定政策的时候,除了免费以外,还向师范生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要服从需要,到中小学任教。教育部和有关省要抓紧落实好政策,按照公开、公正、透明、优先的原则,使免费师范生顺利走上基层中小学教师岗位。四是关于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继续教育问题。师范生可以读硕士、读博士,也可以留学,但我希望他们最终都要回来当教师。霍懋征老师健在时曾经提出,小学生要由大学生来教。她是1943年北师大毕业的,一直教小学到离开教育岗位。那为什么中学生不能由硕士生和博士生来教呢?为什么不能由留学生来教呢?如果能形成这样一种风气,我们的教育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今天,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代表,同学们是未来农村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热爱农村教育。热爱是做好一切本职工作的前提。当好乡村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和毅力。要把我们的一颗心献给8亿农民,心里要装着农民的甘苦。最近,湖南宜章县乡村中心小学校长李黎明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李黎明同志呕心沥血20多年,为农村教育奉献了青春和生命。他时常讲,“我是农民儿子的老师,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他真正把心交给了农民和农村教育,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二,要立志干一番事业。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叶圣陶先生年轻时,曾在苏州一家小学任教,试验推行新式教学法。他以后成了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还非常自豪地在履历表中填上“小学教师”。文学家鲁迅、教育家杨昌济、国学大师钱穆等杰出人物,都是中小学教师出身。这些都说明,中小学教师大有作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第三,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同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还比较艰苦。同学们从事农村教育,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回避困难,也不要怕吃苦。有一句话说得好,吃苦是福。艰苦的环境,不仅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还能够增长才干。大家应当把从事农村教育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实现远大理想,锻炼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栋梁之材。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59-02

“美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学校的美术课堂里就更离不开创新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就更能够在美术课堂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们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地活跃。美术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21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今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既要学习真、善、美,又要认识假、恶、丑。也可以说,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

从课堂教学来说,不论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得多么丰富、生动,缺少了充足的资源供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小学在上美术课时往往受条件限制,学生的学具材料很难齐全,常常令教师犯难。其实教师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资源,就可以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拓宽美术课的课程资源,培养农家孩子的审美意识。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的,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教育投资意义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美术学习用品以此来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进步。当然,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

农村的田野春意盎然,一派生机。教师们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组织孩子们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指导孩子把这美丽的春天带回学校,装扮教室,让小朋友时刻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丽。比如,让孩子们采摘些自己喜爱的鲜花杂草和青青的柳条,随手编个花环、插只花篮,将它摆放在教室的特色栏里;或者还可带领孩子到附近的小池塘里捞几尾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放在自然角的玻璃缸中,观察它们如何自由自在地甩着尾巴追逐嬉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为学生表现春天,描绘春天打下了基础。花草的芬芳伴孩子度过了美丽的春天,当迎来瓜果溢香的夏季,农家小院的窗户上爬满了各种藤条时,教师可让孩子将自家栽种的各种瓜果和蔬菜带到学校,指导孩子将它们布置成一个个小小的“爪果超市。那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爪果、蔬菜定能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新角色:红红的西红柿把碧绿的菜叶当假发戴在头上,再贴上亮亮的眼睛和嘴巴就变成了漂亮的小娃娃。紫色的茄子也装扮成了可爱的“蓝精灵;长豆儿成了小精灵们争着玩耍的“秋千架……在布置过程中,孩子们想象丰富、创意叠出。一个个小故事就在一边动手一边叙述中诞生。置身于这样的活动中,你不能不佩服孩子们的“创意”,也就不会再羡慕城里孩子花钱购买材料了。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有兴趣。秋天,美术课上的材料可以由各种美丽的落叶和孩子们捡来的树种、花籽、稻草来帮忙。你可别小看了这田间随处可见的材料,将它收集起来,洗干净了,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就能赋予这些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可以让孩子将这些落叶贴在铅化纸上,将稻草儿涂上颜色变成了树杆,指导孩子们将一些形象的树叶描绘、剪贴成小动物,再用菜籽、树种当眼睛,在树上为它们安个“家”。

或者,在你的指导下,让孩子将捡来的大些的树种或草杆子用线穿起来,就成了一件件作品:可以大到门帘、窗帘,小到工艺品项链、手链等装饰品。这样不仅能完成美术课程目标,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美术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使新课程产生无穷的动力和生命力,使新课程更丰富、更完善。冬天的农村看似单调,但只要开动脑筋,也能与小朋友们一起找到丰富美术课程资源的材料:腊月,正是农家宰杀生畜的时候,我们可以发动小朋友回家找来家禽家畜的羽或毛,再带领小朋友到附近小山坡上找来一些干树皮、小松果、松针等,用这些材料启发孩子大胆想象,将美术书上的秋景换成有趣的画面:厚厚的树皮成了小房屋的屋顶,金黄的稻草编织成帆船、小桥,松果瓣成了米老鼠的大门牙,松针则变成了小动物的尖胡须,各种羽毛就成了一群群小动物的“外衣”……室外寒气袭人,教室里孩子们热情高涨,小手不停地剪贴,不停地爬上爬下,忙个不停,他们正精心地营造一个个暖暖的童话……物换星移,四季交替。

农村广阔的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为美化和丰富学校的活动环境提供了材料。不仅使身处农村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更有效地促进了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了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了农家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是提高学生素质、改变校风、校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农村美术教育浅见。学校应对美术教学引起重视,购置一些教学用具,创设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与此同时,适时开展美术展览、竞赛、课外活动等,给学生以展现自我、发挥自我的空间。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浅探 篇7

一、存在问题

(一) 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教育的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 其重要表现就是教育资源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而软件资源主要指师资) 的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川区教育与山区教育的不平衡、城乡教育的不平衡等方面。而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 具体说来, 有以下几点。

一是制度所为。以“城市中心”和“中心城市”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不平等是造成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同时这也是一个人为因素。二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生产力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方面的硬件建设和师资投入。三是某些基层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 “非不能也, 不为也”。某些领导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而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的工程, 不进行长远的布局和打算, 重点不重面、以点盖面, 既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这种不平衡。久而久之, 这种不平衡的因素便会不断积累和加大。四是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和素质问题。有些教师缺乏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把神圣的教师岗位仅仅当作谋生的职业, 自然就削减了对教育事业投入的积极性, 造成师资质量下滑, 这是深层意义上教育资源丧失的表现。五是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很好地坚持原则办事, 对个别人搞特殊化, 这严重影响了师资的合理布局和分配, 为当地师资资源的不平衡添加了人为因素。

(二) 教师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专业学科人数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 缺少专业人才, 教育行政部门手头无人可配。而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所教课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如美术专业教师代语文课, 体育专业教师代历史课的现象就很普遍。二是部分农村老教师是以民教的身份转正的, 并未接受过专业学习与训练。这些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较单一, 缺少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已习惯了“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 对于新课程改革, 大多缺乏热情。

(三) 教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

目前, 教研工作流于形式, 千篇一律, 仅停留在浮浅的层面, 没有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面临的重要问题, 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所必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解决策略

(一) 关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1. 加强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

只有党政领导真正认识到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给当地教育、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 把教育真正当作百年大计, 胸怀教育, 放眼长远, 才真正有可能在制度保障上、经费投入上、师资上去促进和维护教育资源的平衡。

2. 以政策为依托去推进平衡, 以制度为保障来维护平衡。

针对当前各地教育资源呈现出的不平衡现象, 相关部门要加强原因分析, 并出台纠正措施, 以尽可能地在最大限度内改变现状, 推进平衡化建设。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纠正一定要稳中求变。同时, 在当前和将来教育资源配置上也要借助制度的效力去关注和促进平衡。

3. 增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县、乡的经费投入力度, 以发展经济为牵引, 带动对教育的投资。

4. 硬件、软件建设项目要向资源短缺的乡村和山区学校倾斜。

5. 建立合理的师资分配和流向制度。坚持制度办事, 不搞个体特殊化, 不能人为地制造不平衡因素。

(二) 关于教师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通过提高待遇, 扩大用人渠道的方法, 从各领域招考人才, 以充实教育, 丰富专业学科门类;二是将现有的教师进行合理分布, 以避免整体专业结构不均, 个别地区相同专业人员扎堆的现象;三是形成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

(三) 注重校本教研工作

学校是教育的第一线, 最容易在其中发现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要重视校本教研工作, 将这些实际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课题, 立足现实, 从小处着手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 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宗旨进行研究, 切忌流于形式, 不走过场, 不搞花架子。

参考文献

[1].王龙祥.浅谈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J].经营管理者, 2011 (15) .

[2].何汉耀.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 1991 (06) .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8

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缺位, 学校教育压力加大

家庭教育为子女的社会化及其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 人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则是狭义教育的代名词, 它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无论从教育的方式、内容、形式上都是属于规范化的教育”。[1]相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言, 社会教育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 笔者认为, 虽然它没有学校教育那样的“正规”, 没有家庭教育那样的“贴近”, 但其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

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 使得学校走出了村庄、脱离了家庭, 使得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集中在学校, 这就造成了原本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缺位, 无形中也就加大了学校教育的压力。研究发现, 布局调整后, 合并校教师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与任务, 很多教师指出, “做教师本身已经让自己‘透支’, 再让教师加上‘家长’的身份与责任, 是不现实的”。实质上,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不能被取代的, 两者被弱化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方面, “教师始终替代不了父母”, 家庭教育最为有效的作用之一即家长通过与儿童的互动, 随时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布局调整后, 学生寄宿在学校, 无论是老师还是班主任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其所有状况, 尤其是情感方面的状况;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也取代不了社会教育, 学生最终难免要走向社会, 而与社会的一定接触, 有利于其社会化的顺利进入。调研发现, 目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往往存在一种“学校管理孩子”是应该的想法, 这是对孩子不负责、对自身不负责的做法。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构建起的教育网络同时发挥作用。

二、学校教育的隐性功能在消失

学校是教育得以实施最为有效的载体, 布局调整使村庄学校消失, 表面看来只是让学生改变了上学的地点, 对其家庭与自身产生了些许影响, 然而实质上, 影响远非如此简单。笔者认为, 对教育功能与本质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分析布局调整的隐性影响。

教育的功能, 又称教育的作用或教育职能, 包括文化功能 (教育可保证人类延续并促进人类发展、传递繁衍和创造文化遗产、调节文化适应性的强弱) 、经济功能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政治功能 (传播政治意识、培养各级各类领导人才、振兴国家民族、增进国家的法制建设、增强国际友好关系) 、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的发展、帮助选择人才、帮助个体社会化) 及个体发展功能 (增强人民的体质、发展个体的智力与能力、塑造人的性格、培养良好品德) 。[2]

社会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意思并不是在教育与具体的生活之间简单地划等号, 而是强调教育对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而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 意味着有生活即有教育, 生活蕴涵教育的意义。笔者认为, 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却恰巧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 它不仅是一种可供选择和享受的活动, 而且是人类文明传承 (价值观、社会主流观念) 、社会延续所不可或缺的特殊活动”。[3]通俗地讲, 教育培养了能够传递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社会人, 社会人在传递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又实现了教育。

已有研究中很少有学者是从教育的本质或功能去综合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 其实, 学校作为一个实体在农村社区中存在, 发挥的绝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功能, 同时还发挥着整合功能、经济功能、文化传递功能等。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学校撤并之前, 其周边的小商店为社区中的某些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学校此时发挥了经济功能, 但撤并之后, 这种功能随之消失了;不仅如此, 学生玩小商店里买来的玩具, 看似简单的行为, 却在无形中又使学校发挥了文化传递功能, 撤并之后, 这种对于乡村的文化传递功能就部分地消失了;此外, 学校撤并之前, 村民可能在课余时间将校舍作为集会的场所, 开展些文化娱乐甚至培训活动, 学校发挥了整合功能, 而学校撤并之后, 这种场所没有了, 村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总体看来, 学校的撤掉和撤并使原本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逐渐演变成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缺位的教育模式, 而学校的隐性功能随之消失。

三、教育的物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笔者认为, “教育更多地表现出功利化、物化的色彩, 即教育往往与金钱挂钩”之问题需要引起关注。调研发现, 不知从何时开始, 教育与钱挂钩了, 而且这种联系越来越显化, 如布局调整后,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好些的话, 就可以送孩子到自己心中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就读, 没有钱就只能够在不够理想的学校就读, 向现实低头。虽然国家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 但实质上某些学生家长认为布局调整政策的实行, 并没有减轻他们的培养负担, “以前孩子在家附近上学, 虽然交些学费, 但不用花费交通费、住宿费, 且伙食费也比现在少;现在学校砍了, 虽然不用交学费了, 却在交通费、住宿费等方面‘平衡’了回来, 总体看来, 并没有减轻我们的负担。”通过调研得出, 农村教育的物质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国家财政以及省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更注重硬件建设, 忽视实现主体价值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A县CJ中学王校长指出, “江苏省几年来实行的包括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等在内的六大工程, 关注的都是学校硬件建设方面的内容, 很少注重关怀教师精神方面的状况, 其实现在A县, 也许在全国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即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虽然相对工资调整之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可实质上与其他行业相比, 教师的待遇很低……国家或政府对教师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把教育事业做强做大, 应该在强调学校硬件条件的同时, 注重对软件的刺激, 让教师主动、积极起来”。其实王校长指出的问题着实在显化, 教师群体的年龄老化问题就从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如现在很少有年轻教师希望进入教育系统, 如果是在师范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 往往出来会去从事IT行业, 而不是教育行业。受社会价值导向与价值舆论的影响, 有些能力并有适合条件 (如不用回家照顾老人) 的、本应成为教师的青年人都转向了其他行业, 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就越来越低下。

其次, 部分教师是从物质角度出发从事教育工作, 考评也是围绕金钱进行的。调研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其动力也并不是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考虑, 而是为了自身生计。为了能够多挣一些钱, 年轻力壮的教师往往“抢着”担任毕业班班主任, 因为每个月可以多拿近100元补助, 学生考试成绩好的话还可以拿到奖金。调研中某教师对笔者说, “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 可实质上的操作仍为应试教育……国家一次次的进行课程改革, 初衷是好的, 可是这无形中又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压力……摸不清考试的方向了, 学生要看更多的书、教师要备更多的课, 如果不这样的话, 教师的工资、待遇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只有让学生的成绩高些, 教师才能够拿到更多的钱”。此种情况在小学阶段并不明显, 从初中开始显化, 因为面对着升学压力。可以说, 在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好教师就是能够教出能够考高分学生的教师”。未发生改变之前, 教师是不会过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他们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成绩、更看重自己得到的报酬。

第三, 学生也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挣到更多的钱在读书。虽然部分学生心中也有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但从本质上来看, 仍是注重教育物质化成果的表现之一, 如很多认为读书无用的学生或学生家长普遍认为, “上学有什么用, 出来还是一样的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 还不如现在就不读了, 少投入些钱, 还能多挣几年钱”。在调研过程, 笔者询问过很多学生关于他们理想的问题, 很多学生的答案都是“考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 从答案的根源看来, 他们追求的还是物质。

四、教育的不公平性进一步增长

教育历来被看做是社会“平等化”的重要源泉, 即所受的教育越多, 能够获得的机会也就越多。[4]但从农村现实、学生、学生家长的视角去考虑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笔者不得不说, 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 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学校撤并之后, 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学习成绩, 会出现学生自然的分流。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如果父母重视教育、对孩子还有些许希冀、有经济条件的就会给孩子出寄宿费甚至培养费的, 会把孩子送去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成绩好的学生虽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考进好学校的“免 (培养) 费生”, 但免费生毕竟是少数, 多数学生还是只能够留在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学校就读。最简单的例子, 就是留在村小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没有条件上英语课, 上初中的时候, 他们只能通过所谓“补充练习”快速的学过基本知识以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 而这“补充练习”还是老师的“额外优待”。这就不难看出, 分流使学生无形中处于不同的社会层次、接受不同的教育, 最终结果难免会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而这种对社会分层无形的强化作用也加剧了教育不平等乃至社会不平等。

部分被访者也指出, “如果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就应该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而不是‘迫使’他们去城里上学”。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即是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总会发生一些畸形的转变, 按照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观点, 客观地讲, 社会地位不同, 受到的教育是不可能相同的, 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他自小就可以去教学质量相对比较好的学校就读, 享受层次相对更高的教育, 而农民的孩子往往就读的是师资力量老化、教学设施不完备的村小学, 两者的差距可想而知, 即“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 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5]

五、农村教育的设计思想需要反思

对于国家实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动因, 部分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如范先佐、刘非等指出,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种自然选择。税费改革之前, 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来源于教育附加费、教育集资及财政拨款 (县乡财政) 。由于国家投入甚少, 县乡财力薄弱, 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实际上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渠道。税费改革后, 随着农业附加税与集资等的废除, 县乡财政收入减少,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 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希望通过布局调整改善财政压力大的现状。[6][7]与该种观点相比, 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能够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避免浪费”是布局调整的主要原因的学者更多一些, 他们指出,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的山区农村尤为合适, 能够解决村小学教学设施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办学规模萎缩等问题,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8][9][10]

运用话语、话语权的内涵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设计思想, 笔者认为, 从本质上讲, 无论是出于整合资源而进行的布局调整, 还是出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而进行的布局调整, 其实均是与现代化、城镇化思想一脉相承的, 并且这些思想、理念均被所谓“精英们”所拥有的话语权所主导, 并且, 布局调整隐含着一个基本假设——“规模能够出效益”、“规模办学等于高效益办学”。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 “在经济上, 它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在政治上, 由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和法制社会转变;在社会组织上, 由单一的、不分化的社会组织结构向功能专业化、结构多样化转变;在思想观念上, 由宿命论、迷信、宗教热忱向理性化、知识化、世俗化转变”。[10]而城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三方面。国家大力倡导现代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 后者即追求效率。应该指出, 不论是学者、专家, 还是官员, 很多人都已经认为西方追求效率、规模的发展模式是毋庸置疑的, 但实质上, 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适合农村发展的教育?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反思上述种种主导性话语, 即更应该对现在奉行的现代化、城镇化影响下的教育模式进行反思, 进而寻求更为合理、合适的, 真正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教育模式。

六、小结与讨论——什么是好教育?

教育是一个民族未来智力和科学进步的基础,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整个实地调研及文章撰写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考虑教育的公平性, 注重教育的物化功能、忽视教育隐性影响的教育应该不是好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好的教育么?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应试教育的缺点也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但素质教育的倡导、执行真的能够实现好的教育吗?无论在学生、学生家长的眼里, 还是在教师、教育部门领导甚至全社会其他人员的眼中, 都几近默认“学生成绩、能力能够提高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不过需要指出, 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 更强调的是成绩的提高, 而非能力的提高。可见, 我们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农村的教育模式是什么?是否是在简单的照搬、模仿城市的教育模式?当听到某教师对你说“现在农村学生的英语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是关于麦当劳、肯德基的”, 你会作何感想?农村的学生吃过、见过肯德基、麦当劳的有几个?这样的教学内容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吗?对学生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导向作用?似乎这些问题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们给予更深刻的思考。笔者认为, 若想在农村地区实现更好的教育模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第一, 充分激发、发挥教育的隐性功能。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限于教书育人, 它可以在一个社区内充分发挥整合功能、经济功能;第二, 教育不应仅关注硬件建设, 还应考虑积极调动软件——教师的能动性, 如果教师有了积极性, 能够发自内心的教书育人, 那么, 教育的功能应该能得到更好的实现;第三,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 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农村孩子受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体现着与城市学生的异质性, 不应一味套用城市成功的教育模式;第四, 政府和教育系统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调研中发现, 现在不少政府部门的领导除了学校的安全问题、建设问题, 很少从实质上关心教育的发展, 且不论教育到底是不是“政府行为”, 现行的互动方式都需要引起思考。

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行, 使得原有“村村有小学”的农村办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本文从学校退出村庄的事实入手, 对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教育现状与模式等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 布局调整乃至农村教育受现代化、城镇化思想所主导, 学校教育隐性功能逐步消失, 物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不公平性进一步增长。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参考文献

(1) 王满寿.学校、社会、家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05) .

(2) 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李小鲁.教育本质新探[J].现代哲学, 2007, (05) .

(4) 张金马主编.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 P.布迪厄、C.帕斯隆著.刑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6) 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 2006, (01) .

(7) 刘非, 王屹, 付辉宇.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结合进行效果好[J].中国财政, 2002, (09) .

(8) 李毅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构建人民满意教育[J].人民教育, 2007, (23) .

(9) 陈尚生.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的措施[J].教育与经济, 2004, (01) .

(10) 苏延.农村教育何以应对税费改革[J].中小学管理, 2001, (07) .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9

1. 教师期盼办学条件均衡配置。

配置教育资源的依据是以确保每所学校都能按照标准拥有大致均衡的物质条件。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学校升级,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辐射作用, 采取资源共享等方式, 为中小学艺术教学提供基础条件。从现实情况看, 农村中心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钢琴、电子琴等基本能满足教师使用, 但民乐、西洋、舞蹈器材无法满足;有的小学仅有架漏风长鸣脚踏风琴;必备的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教具十分匮乏;配发的教学光盘等不能充分应用, 没达到预期目标。虽然大部分中小学有一两个多媒体教室, 但因数量有限, 无法保证每节课都用。有的村连VCD、录音机也没有, 即使有, 也是常坏, 无法使用。

2. 教师期盼新课程培训及评价系统支持。

在新课程逐步推进的形势下,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 抓好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农村艺术教师素养参差不齐, 身份复杂。15年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 均为兼任教师。即使是专任教师, 也仅是“爱好型”教师, 或是从幼儿教师中抽调的。还有的是因教“主科”不令人满意被硬性安排的, 名为艺术课, 实为自习课。他们没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 知识结构、技能技法、教学理念等先天不足, 期盼培训。近10年来大多数中学分配了专科毕业的艺术教师, 注入了新鲜血液, 师资有了明显好转, 但小学艺术师资较薄弱。滕州市审时度势, 2005年启动“音美等短缺学科教师培训机制”, 每年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脱产一年的艺术教师培训班。学员通过学习胜任了艺术教学, 缓解了师资压力。“教师公平”是人际关系协调、教师心理和谐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有些学校一直回避、忽略该问题。教师本来就承受来自家长、学生、量化等方面的精神压力, 当遭遇同校教师不公平时, 容易失去工作热情形成“职业倦怠”, 导致效率低, 凝聚力差。艺术教师因量化考核倒数, “改学科”时有发生, 其劳动得不到客观评价, 教其他科量化成绩大幅攀升。此现象值得反思, 它严重影响艺术教师队伍稳定, 因此, 期盼管理者直面不公平问题, 探究成因, 健全、重构评价体系, 给予艺术教育系统支持。

3. 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期盼师资均衡配置。

多年来, “优秀生留城”, 农村“明星”、“骨干”等教师往城市调, 使城乡师资差距愈来愈大, 造成一些家长高价择校。实现师资均衡配置、缩小师资差距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建立艺术及其他学科骨干教师流动授课, 城镇教师农村支教等制度势在必行。

4. 在教育公平不能令人满意时, 建议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争取学校支持。艺术教育投入是基础, 领导重视是关键。艺术教师应利用节庆日开展活动, 参与筹备“歌咏比赛”、“书画展览”、“手工制作展”等, 体现自身价值, 展示教育成果, 激发学校对艺术教学的投入。

(2) 加强修养做合格艺术教师。马克思说:“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教师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 首先得提升自身修养。应踏实学习艺术理论, 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时间艺术;欣赏绘画、雕塑、建筑及民间工艺等空间艺术;欣赏舞蹈等时空艺术, 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 丰富经验, 提升欣赏力、再现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争做“一专多能”型教师。

(3) 走出艺术课不艺术、普通教育不普通的误区。中国的艺术教育存在“异化现象”。中小学艺术教育因指导思想不明确, 失去本质特征, 生成两大误区:一是艺术教育不艺术, 重智、重德、不重艺。二是普通教育不普通, 有“专业”和“职业”化倾向。艺术教育是普通和普及性的, 是独立存在的、审美的、愉悦化的。

(4) 做学生的欣赏者。艺术的生命是创造;艺术的灵魂是个性。农村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架构、艺术体验及个性特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贯彻“参与性”、“愉悦性”和“融合性”原则, 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及交流合作, 热情欣赏个性发展, 不做“冷面判官”, 要做热情欣赏者。

(5) 因地制宜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了解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 挖掘利用艺术资源, 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艺术教师的神圣职责。本乡本土的传说、歌谣、古今名人;民间舞蹈、儿歌、器乐;礼仪、婚丧嫁娶;手工工艺等, 均可作为课程资源研发。官桥镇得天独厚,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7300余年北辛文化发祥地出土的石磨盘、磨棒、石斧、陶鼎等, 显示了当时工艺的发展, 有一件器皿底部有鸟足刻画符号, 被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文字的起源”和“文明的曙光”;西康留大汶口文化遗址;前掌大商末周初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原始瓷器工艺精湛;汉墓群图腾雕刻;人类造车鼻祖奚仲、招贤纳士的孟尝君、汉代儒宗叔孙通、脱颖而出的毛遂等彪炳千秋。民间大鼓、瞎腔、绘画、书法、雕刻等都是绝好的教育资源。

(6) 师生配合, 整合教学具资源。开放的教材给师生带来无限发挥创造的空间, 更给学生带来探索、动手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课标、学生审美情趣, 灵活运用课本课程和乡土课程, 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 让其充分展开想象, 发挥潜能, 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具的筹备, 有效整合社会闲散器材, 改善教学具条件。

参考文献

[1]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篇10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其一生的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对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分析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提出“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 着力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改革, 已基本解决城镇地区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但在农村矛盾依然突出,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造成较大影响

税费改革之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县镇, 即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财政拨款 (县乡财政) 。由于国家投入甚少, 县乡财力薄弱, 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实际上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税费改革后, 随着农业附加税及农村集资等的废除, 县乡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尽管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将义务教育责任上收至县, 但是在各级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没有划分清楚的情况下, 只是简单地将义务教育的统筹层次提高到县一级, 将乡、村的资金缺口集中到了县级财政, 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

1.2 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不健全

尽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投入, 使大部分学校都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建筑, 但是与“让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成为当地最坚固的民用建筑, 成为当地发生危险灾害时的避难场所”要求相比, 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达不到标准。不仅许多学校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学校的食堂、饮水和厕所等基本卫生条件比较差, 而且基本的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资料、音体美活动设施、学校信息化条件等也不齐备。

1.3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现任中小学教师一般由分配来的大专毕业生、民办转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组成。近年来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因农村经济条件差, 学校教师收入低, 待遇不高。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少到农村中小学学校任教。而农村中小学挑大梁的骨干教师都是过去中师毕业之后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大学专科学历的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占有较大比例的一部老师是当年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 这些教师年龄偏大, 教学观念陈旧, 知识结构老化, 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 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

1.4 农村生源向城镇流动造成教育成本增加

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农民观念的改变, 一般家庭只有1~2个孩子。家庭条件稍好的都把孩子送往城市私立学校就读, 不愿把孩子送往农村寄宿学校, 有的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送到城市的全托幼儿园, 也不愿就近入托到乡村幼儿园。这就与政府为了节省教育投资, 实行压缩校点, 多校合并的措施相矛盾, 非但没有节约教育投资, 反而造成教育成本的增加。

2 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策略探讨

2.1 教育投资向农村倾斜, 完善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投入不足, 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各级政府理应继续增加教育投入,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首先, 进一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各级政府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每年新增的教育事业发展经费, 70%以上应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依法足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应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 不得随意减免。其次, 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应继续做好免除农村学生杂费及免费为其提供教科书等工作, 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落实到位。

2.2 通过城乡帮扶, 解决农村教育资源问题

建立城乡兄弟学校帮扶制度, 由城镇优质学校通过帮扶农村学校进行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定期任教、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 逐渐把农村弱势学校扶强。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维护、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和教师应用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工程的使用效益, 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推进“班班通”, 通过卫星、因特网、微波网等多种途径,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资源中心全面联通,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鼓励名校开发优质资源, 通过网路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薄弱学校, 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

2.3 统筹教师资源,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 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培养与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初始学历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力吸收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知识层次和学历水平。其次, 完善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完善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 建立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 将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完善高等院校高年级师范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 提高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和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 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应当具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时间的经历。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对农村教师、支教教师, 在晋职、评优等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

3 结语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是提高全民素质, 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工程, 需要全民的关注与投入。

参考文献

[1]张雷.论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的诱因及破解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4) :56~58.

[2]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 2010 (1) :3~8.

[3]陈军.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经[J].人民教育, 2010 (3) :17~20.

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探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6-01

教育是振兴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根源,提高教育程度是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科技发展的根本途径。由于农村资源不足、城乡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使我国农村在教育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现状而言,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当下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与农村的贫富差距逐渐增大,虽然在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建设有了飞跃发展,但与城市经济差距还是明显的。在教育方面,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欠缺、经费不足、教育行为缩水等问题,也远远落后于城镇教育的发展。

(一)学生数量的减少、教育观念落后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在农村生活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好处,所以很多农民工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去往城市,这就减少了农村的儿童数量,反而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这部分孩子大多是由年迈的长辈照看,长辈可以管教孩子的日常生活,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显然是有心无力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的不足和家教环境的缺失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小农经济曾一度是我国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很多农村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即使有些家长也会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但是由于自身学习水平有限,只能通过成绩来衡量孩子学习的好坏。实际上,农村这种教育意识的存在对孩子的教育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使孩子对教育认识出现偏差,严重的情况还会使孩子出现叛逆思想,误入歧途。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流动性大

近年来由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数量不断下降,一些农村小学会出现编制混乱的情况。此外,在一些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身兼数职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所以在师资力量薄弱,流动性大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着实令人担忧。

(三)资金匮乏、硬件设施短缺

现如今农村中小学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资金匮乏,硬件设施短缺,虽然政府加大力度扶植新农村建设,但是其发展水平能赶上城镇发展水平还得需要一定的过程。而资金的投入也关系着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由于经费的限制,硬件设备很难普及到每个学校。而经济发展好一点农村中小学,虽然配备了电脑等设备资源,但是学校怕学生破坏设备,往往都是只看不用。资金的匮乏、硬件设施的短缺整体上滞后了农村中小学整体上的发展水平。

(四)教育行为缩水、学生见世面少

要说农村学生跟城市学生的差距有多少,除了以上提到的教育环境差、教育资源少等现状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因素,那就是学生的见识极差。虽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网络和智能手机已经遍布农村,但有多少学生会在电脑和手机上浏览搜罗与学习有关的内容?他们除了聊天就是游戏,所以他们不知道当今科技的发展状况,不了解社会的发展需要,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要做什么,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农村没有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场、校外活动中心、各种兴趣培训班,老师也有心带孩子们到城镇、到野外去见见世面、长长见识,可是受到安全因素和社会压力的制约,不敢带着学生去“冒险”,甚至不敢在校内带学生做游戏、玩单杠、练跳高、跑1000米等。如此看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从何谈起?

二、促进农村中小学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培养、提高福利待遇

要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良好的教育发展基础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壮大,降低教师的流动性是最根本的。如何降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性,可以在教师中采取广撒网重点培养的方法,培训优秀教师。同时也可以去城镇聘请优秀的代课教师,为学生们集中教学,组建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为什么留不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差,待遇低。所以要想留住教师,让教师常驻于农村、就要提高薪资待遇,缩小城乡差距。另外国家应该从政策上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的照顾,在保障其薪酬不低于城镇工资水平的情况下,保证其享有城镇教师的福利与权利。同时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表现突出、贡献大的老师,政府可以实施奖励。

(二)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先进设备建设

国家应该向农村的资金投注上进行扶植,农村中小学除了依靠国家与政府的投入,还可以通过社会力量扶持农村教育,丰富资金来源。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改善,引进先进的设备,多媒体多途径教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另外兴建图书馆、运动场保障学生的知识获取也是必要的措施。对于投入的教育经费要实行多人监督制度,防止挪用和浪费,把经费用到关键的地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发展、减少人口流动

农村产生人口流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教育、生产力低下也是导致人口流动的诱因,可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好省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所在。减少流动人口就意味着农村有新鲜的劳动力,不再是老龄化与幼龄化的社会形态。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开发旅游业或者是工厂建设、农村企业扶植等措施,解决劳动力外流的状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普及教育思想,减少学生辍学务农务工的可能。

三、结束语

发展教育是可以增强科技的发展,同时提高人口素质的最本质的内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必须改善农村中小学现有的状况,从实际出发,稳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与学校建设,同时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稳定农村劳动力,加强宣传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吸引经济发展新农村,减少贫富差距,从本质上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知识文化水平,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后援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1:12-15.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措施 篇12

一、正确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1. 认识教师的多重角色。

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 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 走出办公室, 融入学生之中, 了解学生, 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 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 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2. 确定教师的三维式角色。

在新课程中, 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 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 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 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 情绪不够稳定, 方法还很欠缺, 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 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 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1.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 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 扎扎实实工作, 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 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 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 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 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 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 强化和谐”为主题, 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 开展了从我做起, 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 遵守交规”为主题, 开展了尊重社会, 强化规则意识的活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 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活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2.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信学生的能力,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 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 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 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 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鼓励学生“敢问”, 帮助学生“会问”, 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 可让学生课前提问, 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 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 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 指导学生“善问”, 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 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 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 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 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 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 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 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自探—交流—反思—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 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 提高了受挫意识, 进发了成功意识。

(4) 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 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 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 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 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 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 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3. 运用激励性评价,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 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 然后仔细排出名次, 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 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 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 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 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 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 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 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 采取任何教育措施, 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 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 错误的不直接否定, 更不草率批评, 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 运用激励性评价,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的实施, 就要优化课堂教学, 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1. 创设情景。

(1) 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 (2) 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 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 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3. 独立探究。

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 (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 和尝试思考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 做到边尝试、边思考, 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通过学生尝试思考,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4. 发现知识。

学生经过尝试、讨论后,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 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 概括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5. 尝试。

这是检测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6. 评价。

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 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 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 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7. 总结。

上一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下一篇:Vray渲染技术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