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特色创建之路

2024-07-09

农村小学特色创建之路(共6篇)

农村小学特色创建之路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学校要提供多元优质的教育满足社会的需求, 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目前对于特色学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 因而有不少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但抓特色建设, 创特色学校, 是改变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千校一貌、千人一面”的单一模式, 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发展办学特色, 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率,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 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创办特色学校也是探究办学规律的简捷、必要手段。学校条件不同, 在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 必须体现个性。唯有建设特色、成就特色, 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终生服务, 并让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有有内涵校长的引领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特色学校即校长个性特征的外显, 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也体现着校长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为风格。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路确定后, 校长素质便成了主导的因素。在特色学校, 各位校长大多是独具个性的典型形象, 像马塘小学的曹爱东校长, 卢湾区中心小学的程华校长, 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些规律性的特点, 如渊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职业情感、独特的思维品质、完善的个性特征、成熟的办学思想、非凡的从教技巧、精湛的指导艺术、高强的科研素养和出众的管理才华等。二、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有有个性教师群体的参与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 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策略要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所以, 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大批个性突出的教师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在特色学校的创建中也可以让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让他们充分感受职业带来的愉悦感。特色出自于个性, 因此特色教育出自于教师不同寻常的兴趣、气质、性格等, 特色学校实际上就是由一批具有个性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创造和实践而体现出来的。因此, 特色学校的教师要有专业知识、教育才能、政治素质, 还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突出个性。要创建特色学校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1.面向教师全体, 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学校把教师素质分解成若干个方面。围绕这些方面, 开展讨论活动、教育理论培训班、专业技能达标竞赛和全民健身运动。在专业能力上, 要求每个教师做到能教好一门课, 能科学有效地管理学生, 能开一门受欢迎的选修课或带好一个课外活动小组, 能投身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 使其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实验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都合格。只有这样, 才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并初步实现将教师的素质水平提高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效益,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面向教师个体, 充分发挥教师特长, 努力发展教学特色教学特色是指教师在教学思想、教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技巧与效果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教学有特色是学生有特长的重要保证, 也是办学有特色的必要条件。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 既取决于教师个人对教学个性、教学艺术的主观追求, 又取决于外部力量的驱动、学校的培养扶持和磨砺, 以及教学环境的学术气氛。学校在培养特色教师的过程中要做到: (1) 避其短, 展其长。一方面对每一位教师的特长进行摸底调查, 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因材使用, 让其或开选修课, 或搞第二课堂, 或在第三课堂中展其所能, 或在教育管理上扬其所长;另一方面从教师的个性出发, 利用其自身能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特点与优势进行定向培养和发展, 使其努力追求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2) 让其在教育实验中形成个性特色。学校可要求每个教师都完成一项以优化教学、提高效益为核心的实验课题, 并努力使自己的实验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 通过实验达到双向出人才, 即既能发展学生, 又能成就教师。 (3) 建立有利于教师个性发挥的学校管理制度。要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 必须先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一个好的学校管理制度, 能促使教师主动地调整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动。一个有利于教师个性特色发挥的学校管理制度, 应该是有激励性的, 它能鼓励每一个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 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培养, 不断去探索、追求, 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校管理机制应该是富有人情味的, 它承认教师间的个性差异, 时时提醒教师不时地自我分析、调整自我发展的坐标, 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学校管理机制应该是富有时代气息的, 它不是以追求分数为唯一价值取向, 更为注重的是教育对象自主、活泼地发展, 主张教师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来获得成功。三、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有积极推进的过程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有积极推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1.理论提升特色学校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概括、提炼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引领学校的方向和发展。2.学习借鉴在创建之初, 可以学习和借鉴与本校有共同点的名校的办学模式、教育方法和管理策略。一是要向条件相近的名校学习, 这样的学校与本校可比性强, 容易把先进经验学到手;二是要进行独特的思维加工, 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不追求单纯的相似;三是要着重研究和学习名校的发展思路, 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力求效“法”而不效“仿”。3.选择突破选择突破就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 从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出发, 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胆革新, 先就某一方面实施高难度、大跨度的突破, 摆脱外来模式的束缚。 (1) 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要对各种办学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利用优势、革除弊端为重点进行突破; (2) 科学决策, 找准关键。要对创办什么特色、通过什么途径形成特色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并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寻找出带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 (3) 大胆实验, 定向发展。要针对一个问题、一个方面、一个领域, 不拘形式、不限方法、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地进行实验, 只求精致专一, 要求轰轰烈烈。4.整合强化整合强化就是在巩固单项成果的基础上, 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 逐步扩展, 分类推进, 以特色创建带动其他工作, 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优化, 使局部特色发展为学校整体的个性风貌。要由点到面, 分类推进, 做到“成就一点, 特色一园”;要统筹兼顾, 优化组合, 做到“整合一致, 浑然一体”;要积极进取, 再接再厉,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整顿校风, 形成传统, 做到“独树一帜, 特色鲜明”。四、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有可行的机制保障1.走科研之路, 让特色建设具有科学性科研先行就是把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基础和首要步骤。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 实践需要科研的支持, 所以要创办特色学校必先树立“科研兴校和科研先导”的工作思路和办学意识,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 全方位、多视角、大幅度地开展针对学校自身特点的科研工作。2.借榜样之楷, 让特色建设具有创新性学习和借鉴被本校视为偶像并与本校有共同点的名校的办学模式、教育方法和管理策略。其目的在于求“生存”。古今中外在特色学校的创办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值得学习。求效“法”不求效“仿”, 能让自己学校特色不走别人老路, 也不要穿新鞋走老路。3.选适合之道, 让特色建设具有选择性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 从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出发, 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跨度的突破, 大刀阔斧地改革, 摆脱外来模式的束缚, 在继承和发展中的间隙中求“生存”。4.强坚持之心, 让特色建设具有持久性在巩固“点”上成果的基础上, 由点到面, 逐步扩展, 分类推进, 使特色点发展成为学校整体面的风貌。此时学校领导不再满足于求发展, 而是以创新为目标, 做开拓者, 让学校处处、事事、时时都在“走自己的路”, 各方面逐步表现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色。

农村小学特色创建之路 篇2

博兴县兴福镇新立小学

一所学校得以生存与发展,靠的是先进的学校文化与积极的学校精神,先进的学校文化体现在物质设施的合理完善,体现在办学理念的先进科学和管理模式的高效、人文,更体现在能制定并践行适合本校的发展目标与行动思路。

农村学校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复制城市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而应立足自身实际,在规范办学行为,打造精品校园,创建特色学校方面下功夫。作为一所农村完全小学,近年来,我校在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教育管理创新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基

1、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学校制定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对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专项学习,为中层领导选订了相关的学习刊物和资料。通过学习,增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在学校日常管理事务中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管理水平,体现自己的管理能力。目前领导班子成员人人谋学校发展,个个思学校管理。创新和谐的领导班子已经形成,中层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2、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以人为本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为教师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如何保障教师的权益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制定了教师必访制度,凡是教师在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出现困难,学校必然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凡是有关学校发展和教师利益的重大事宜必定让教师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不能因个人工作的疏忽而让教师产生怨言。凡是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了心血,我们必须牢记在心,并诚心诚意地道一声:“你辛苦了”,教师感到被尊重的同时,也必然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以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列入学校工作重要内容。先后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比武、高效课堂研讨、教师基本功训练、教研组课堂教研汇报展示、骨干教师培养、教法研讨、学法指导交流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都有了量的积累质的提高。

(二)优化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环境育人的作用更加凸显。我校坚持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路创设校园环境。按照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化的总体要求,对校园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几年来先后投资五万余元对教室门窗、顶棚、窗帘进行更换,对办公室地面进行铺设。投资三万余建起了校园小广场;投资四万元新购微机16台,完成了微机更新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突破口,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划分为三大板块。师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提升品性。如今漫步校园,花香草绿、书生朗朗;校园整洁有序、师生精神奋进。环境育人的功效得以展现。

(三)突出德育,以“情”施教。

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流露真情,在动情中受到启迪。首先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教师参与“真情式”教育大讨论,形成共识,制定目标,分配任务。继而德育处、班级、学科教师分头组织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真情,由自己想到他人,由父母所处职业的艰辛感受到工人、农民、教师等不同职业的艰辛。以情施教,学生心灵受到震动并产生了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不竭动力。进而形成了优良品质。

(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1、实施备课改革,突出实用性。

以往备课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形式,轻实效,费时费力;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反思;重备教师活动,轻学生参与活动。鉴于此,我们出台了《新立小学备课改革实施方案》,强化学科精品备课。对精品教案的数量、质量、环节等作了详细要求,对二次备课和非精品备课的教案则突出教后札记和教学反思的撰写。

2、实施作业批改改革,突出鼓励性评价

在作业布置上,坚决杜绝重复性、惩戒性作业和超量作业;在批阅上,杜绝延时批阅、流水批阅、单一批阅。明确提出: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要少而精。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开发潜能。特别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提倡课前布置预习性作业,变“新授——作业——讲评”为“预习——作业——讲评——讲解”。学校篆刻了一些带有鼓励性语言的小印章,根据不同学生表现,通过盖章予以鼓励。

3、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突出教学效率提高。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预习——交流——反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组织领导班子、教研组长深入课堂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并从教学效率、教学特色、教师素质、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之后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针对听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分析、讨论。并制定整改措施,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五)抓好课程设置工作,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严格落实三级课程体系,坚决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实践证明,课程方案得以落实,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开拓学生视野。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教学组织有序,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明显提高,学生科技作品、电脑绘画作品等也在各种评选活动中崭露头角。

经过不断努力,学校课程的研发在档次和数量上有新的收获。我们以葫芦文化为总纲,依托学校周边环境和校园师资力量,重点研发了民间工艺类与民族文化类学校课程。今年3月份,县教育局周局长到我校调研学校课程的研发情况,对我校的葫芦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高度评价。为进一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投资15000余元新建葫芦种植基地。炎炎夏日,葫芦须伸蔓爬枝,形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年5月7日县教研室主任戴延军同志对我校的三级课程落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特色教育立校,艺术教育兴校的新发展思路,在全校范围内整体推进艺术教育,各年级设立以民间传统器乐演奏为主的一级一精品民间器乐培训活动。

一、二年级精修项目为腰鼓;三年级为口风琴;四年级为横笛,五、六年级天津快板。小学六年结束,学生能基本掌握几种民间乐器的演奏。上学期投资一万五千余元购进了手风琴、口风琴(三

年级学生每人一副),葫芦丝、竖笛(全校师生每人各一只),腰鼓(二年级学生每人一副)、横笛(四年级学生每人一只)、竹板(五年级学生每人一副);投资五千余元成立了全县唯一用教师名字命名的于荣光工作室。学校从今年起设立葫芦文化艺术节,每年一届。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艺术教育的进程。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特色之路的初探 篇3

关键词 农村 小学英语 特色 资源

我校地处盱眙县的山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乡镇小学。由于是农村小学,相比城市小学英语的教学氛围要差的多,家长的英语意识也不高,于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结合本校实际特点和地方特色,创建了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我们通过以下六方面有效利用一切資源,探索农村特色英语教学之路。

一、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各尽其能

(1)校长重视。校长一直很关心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把英语学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派英语骨干教师到南京、淮安听课学习。同时在学校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研讨等活动。

(2)更新观念。县领导一直以来重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我校教师也改变了以前重语文、数学,轻英语的观念,使英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3)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我校英语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的培训与学习,自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书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素养。

(4)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不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其他教师,都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能在平时的见面中用简单的英语与学生打招呼。多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把说英语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充分利用物力资源

(1)利用现代化设备。学校为每位老师都配备了一台录音机,通过它可以向学生传授信息和知识。学生模仿录音机里的英语歌曲,不仅使学生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大家对英语的学习充满信心。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逐渐重视,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省里为我们每人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拥有这些优质资源的前提下,我们的英语课堂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栩栩如生。

(2)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记得一句话说的好,时间好比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会有的。学生在校的时间虽然短,但是我们也能找出时间来。每天早晨上课前的十分钟读英语,每节课前的预备时间唱英语儿歌,每天下午十分钟的复习过关和每天用英语打招呼都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

(3)有效利用黑板的作用。班级的黑板报是老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平时大家对黑板报的知识都比较留意。我们在黑板上开辟一块“英语角”,根据每天学习的知识,在上面写下重点的句子和单词,使学生有意无意中都能接触到英语。除了每日英语的积累,从字母到日常口语,从文化常识到谚语,正在逐步完善我们自己的英语手册。

三、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1)与家长保持联系。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为了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改变他们对英语的不重视,我们通过告家长书,家访,座谈会等方式,取得家长的支持。

(2)家长学校通力合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经过教师的不断努力,目前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了复读机等英语学习工具。有些家长还给学生订购了英语学习资料,同时引导学生收看简单的英语节目,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3)全家动员,快乐英语。家长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还在行动上积极支持着。在寒、暑假中,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实践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家长都乐意做孩子的小学生完成“我教爸妈学英语”活动。 有些家长虽然不懂英语,可是他们都会陪着孩子一起听磁带,跟着学习,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应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有的还全家总动员,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英语学习中来。

四、开发教具资源,为我所用

(1)学生卡。开学初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搜寻了许多外国小学生的名字,作为我班学生的英文名。而且教他们制作了自己的姓名卡。名卡的造型不拘一格,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喜欢的图样。在每次的英语课堂上,学生都佩带着自己的名卡,不仅方便老师熟悉他们的面孔,更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记得三年级刚学会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他们借助名卡操练句型,学的十分起劲。

(2)表扬印章。当每个学生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后,组长会在他们的书本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此学生已经过了组长的关。然后他们会到我这里来盖章。针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我会抽测某些学生,确保每个人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最后盖上一个红红的“Good”章,表彰他们的学习,也让家长看到孩子每日的进步。

(3)英语学习成长备忘录。因为低年级孩子毕竟还小,很多学生都十分粗心,今天本子忘记带,明天书本忘记带,时常丢三落四。英语的学习资料又多,为此,我让他们都准备了一只文件袋,把所有的英语学习资料都放在里面,等要用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很容易找到了。而且得到的所有荣誉和自己制作的作品都集中在里面,随时记录下英语学习中的点滴。还有那些美丽的红印章,时刻激励着他们好好学习。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锻炼大家说英语的能力,我们结合圣诞节开展了“如何过圣诞节”这项活动,虽然大家都没有到过西方国家,但都体验了一下西方过重大节日的那种氛围。

我们还结合孩子们熟悉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渗透。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展翅飞翔吧!

(2)结合课外时间开展活动。我们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比如跳绳的时候用英语数数,哼着英语歌曲踢毽子等。鼓励学生自己玩英语方面的游戏,编排故事和对话,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3)组建英语兴趣小组。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学习,看经典的英语动画片,听有趣的故事书,学动听的儿歌,猜有趣的谜语,编排好看的小话剧,制作美丽的节日贺卡,出英语手抄报等。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2]吕吉尔.山区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现况调查报告[J].中小学英语,2004(2)

农村小学特色创建之路 篇4

彩绳跳出自信, 形成学校特色

1. 依据校情, 确立跳绳特色项目

仁坪小学把跳绳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 有跳绳经济实惠、跳绳在仁坪小学有一定的传统积淀、仁坪的学生跳绳时最自信三个原因。学校自2000年以来, 每年都组织一次全校学生参与的跳绳比赛, 学生们喜欢跳绳, 也擅长跳绳, 学生们在跳绳时非常的自信。

2.搞好一课、两操、一赛, 多层立体推进

开好每周一节跳绳校本课。在跳绳校本课中主要进行一分钟计时跳, 包括单摇跳、双摇跳和快速蹬三轮, 并在跳绳校本课中普及不同等级的花样跳法。学校把学生自主开发或模仿开发的60余种花样跳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跳绳法的难度系数, 分成了技术水平一、二、三级花样跳法, 并纳入到学校跳绳校本教材里, 在各年段进行普及。

抓好每天跳绳大课间活动。每天跳绳大课间活动安排在做广播体操之前, 全校学生共同进行热身跳, 然后各班按区域进行跳绳活动。学生互相学习、展示各种跳绳方法, 甚至共同创造新的跳绳方法。

搞好每学期一次全校跳绳比赛。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跳绳比赛, 比赛分1分钟记时跳和花样跳两种。学校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评价, 还会评选出学期一分钟计时跳的单跳王、双跳王和快速蹬三轮王;花样跳由师生评委团进行评价, 评出各种花样跳王和优秀创新者。

做好花样跳绳队动态管理。花样跳绳队采用动态的管理机制, 自创的跳绳法难度系数或者技术水平达到学校花样跳绳队标准的学生, 可以随时申请加入花样跳绳队。经过三年多的实践, 跳绳已经成为仁坪小学全校性的普及运动项目, 成为学校校本课程之一。跳绳, 跳动着活力, 展示着拼搏, 实现着超越。仁坪小学的学生人人爱跳绳、人人会跳绳, 共促发展、彰显特色, 并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不断升华学校的跳绳特色运动。

抓读书、建社团、重展示, 深化学校特色

学校跳绳特色的形成, 使每一位教师对学生产生了爱心、对教育充满了信心。学校根据校情、师情和生情又开发了“读书、仁坪之星、社团、才艺展示”等校本课程, 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现自己的优点, 找回自信, 阳光学习, 快乐成长。

1. 坚持读书, 常抓不懈

仁坪小学遵循读书四原则, 即全校一起读、每天读、读自己喜欢的书、无负担的读。学校采取班级结对的方式读书, 如一年级与四年级结对, 每天由四年级两名学生为一年级学生读书, 一年级采用听读结合的方式。

2. 仁坪之星, 闪亮之星

每年的8月份, 学生申报自己感兴趣的“仁坪之星”选项, 12月以班级为单位评选, 7月进行全校性的“仁坪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每年会评选出学习、体育、艺术等30余项“仁坪之星”, 获奖者占学生总数的80%, 学生们在不断地挑战与战胜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中, 品味着成功的喜悦。

3.组建社团, 七社联动

在开展“仁坪之星”评选活动的基础上, 学校还成立了涉及音乐、舞蹈、绘画、跳绳等的7个学生社团。学生在教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刻苦训练, 不但能够承担随时访校的演出任务, 还多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种比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彩绳跳出质量, 彰显学校特色

1.特长拓展, 让生命飞扬

在办学特色的创建过程中, 仁坪小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创新育人模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学校开展跳绳活动以来, 许多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通过跳绳训练都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他们喜欢跳绳、热爱跳绳, 在不断学习和训练过程中, 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2.润物无声, 在这里起航

仁坪小学的学生多为外来务工子女, 许多家长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管好自己的孩子。因此, 在办学特色的创建过程中, 学校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教育机制,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所在, 成就学生的快乐成长。

3. 和谐育人, 促进共同成长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所以在办学特色创建过程中, 不求学生人人成才, 但求学生人人发展, 学校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努力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和自主发展空间。

教育科研坚定了学校特色办学的信心

仁坪小学于2011年做了详细的基础调查, 多次邀请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指导, 确定了学校“十二五”主课题《农村小学质量与特色模式研究》, 并立项为延边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依托课题研究, 系统提炼农村办学特色的实践经验, 形成了学校特色的办学思路。

怎样创建农村特色学校 篇5

学校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当学校校园拥有了特色的氛围和文化,教师拥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质,学生拥有了特色的快乐和成长,则特色学校也就形成。创建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特色学校,必定会使学校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之路。

目前,农村中小学处于经济底子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师资水平、办学条件,还是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城市学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农村小学建设特色学校的方法和途径有那些呢?

首先,要重视和提炼具有乡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1、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更新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念,使之能顺应学校发展,顺应学校文化的特质,也就是具有乡土特色的现代化的农村小学。

2、建立一套适合我校特色、服务于我校品牌建设的行为准则。3,完善学校品牌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其次,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步伐,充分发扬我校课程开发的特色和特长,并努力创建学校品牌课程。

1、加强国家课程的学科研究工作,加强校本教研,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功能,使得广大教师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轻负高质”,提升教学质量。

2、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要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即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我校农村小学的文化特质。

3、加强教学常规工作,使常规工作制度化,习惯化。优化作业,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提高知识获得的效率。

然后,加强学校科研、对外合作和师生评价研究,保证学校特色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科研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立足点,我们要创造性地将科研融入教育教学工作。

1,结合农村特点,加强校本研究,通过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我校教师解决自身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12、根据我校农村小学的特点,在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上加强合作,开展合作性的、经常性的实践和交流活动。

3、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着力加强培训素材和培训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工作,使校本培训努力向校本学习的方向发展,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

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建精品特色学校 篇6

一 行动研究的管理及措施

1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是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的一条新路子。为此,我们借本溪市内涵式发展行动研究的春风,再蓄“发展之势”,把目光瞄准在“小项目体验学习”上,以准确的定位引领学校内涵向纵深发展。为了使“学校内涵发展行动研究”方向明,思路清,学校制定了《振丰小学学校发展三年规划》,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通过体验学习灵活运用收集来的各种有效资料去分析和探究,揭开所要研究的课题的奥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地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努力摸索一条以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

为了使教师能更好的领会“小项目体验学习”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课题组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培训计划,以提高教师基本功和教育理念为主,通过业务学习和科研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结合教学实践及时写下内心感受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真正的成长。

3抓好校本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树立了“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指导学生学会整理活动的过程资料,点拨学生探究及创造性思维,并将研究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通过分学科设计实施“小项目体验过程”的研究活动,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展开活动,内容广泛,方式多样,主要包括:

(1)观察、实验。(2)考察、调查。(3)采访、了解。(4)设计、制作。 (5) 搜集、整理。

二 课题研究成果

古道是:“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回顾我校踏着教育科研步伐所走过的路,留下的是辉煌。“科研兴教,科研促教”为我们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一)通过小项目体验学习的实验研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欣喜的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以往那种机械被动地接受,无奈地被填塞的现状一步步的改变,换之而来是思想的解放,学习积极性的空前提高,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增强。师生在活动全过程中获得了项目活动必备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现代学习方式,感受体验学习的魅力。指导教师以研究性学习方式来操作“小项目体验学习研究”,培养了教师项目设计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对资料及实验信息进行解释梳理,掌握分析方法、学会总结资料、发现知识新的生长点。学习撰写研究计划、实验研究报告,激发学生自主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实践,发掘学生潜在的研究意识。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了一个开放的时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体现。比如项目活动《我爱车标》,首先教师把同学们引入问题情境:汽车为什么都有车标?确定各个小组感兴趣的小项目活动主题,明确任务驱动;然后各个小组根据本组要研究的小项目制定实施计划,按照计划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最后汇报研究调查的收获,进行角色体验,交流活动感受,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多元智力得以充分展示。

(二)探索出小项目体验学习研究的通用模式框架

明确项目体验研究模式:确定小课题下的小项目——子课题组确定小组活动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召开开题会(修订计划)——小组实践活动——小组整理资料确定汇报方式——筹备展示成果——召开结题会。

“小项目综合活动”主要有准备、展开和结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项目,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提出学习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并制定达到目的的行动计划,包括材料问题、工作分配、实施步骤等(由师生共同承担)。第二阶段是实施计划,学生运用准备的材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完成计划。(老师作相应的指导)第三阶段是评定结果,学生与老师共同制定评定的标准和方法,由学生、家长、老师或其他人员评定。在项目活动中每个阶段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往往一个项目活动的结束(第三阶段)又恰恰是下个项目活动的兴趣源头。

(三)教育科研加快了师资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

为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主抓了以下几点:一是抓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二是抓教学研究、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学习总结,三是抓教研交流,四是抓教师的培训。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优秀教学骨干参与教学科研、学习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等措施,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令人欣喜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在内涵发展道路上正在昂首阔步的振丰小学,我们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创新精神,再展振丰人的智慧与勤奋。

上一篇:实际项目下一篇:南洋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