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学院

2024-07-09

南洋理工学院(精选12篇)

南洋理工学院 篇1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 (高中) 、中学 (初中) 、小学等六大板块。全国共有大学三所、理工学院五所、工艺教育学院一所 (分为3个校区) 。其中, 理工学院的学制为3~4年, 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所理工学院分别是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及共和理工学院。工艺学院学制为2~3年, 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 工艺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进入理工学院学习深造, 也可以直接就业。

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政府投资举办的公立学院。1992年, 新加坡政府在整合经济发展局属下各学院与中心的基础上, 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该院校园占地面积450亩 (30.5公顷) , 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现设有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信息科技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设计系和保健护理科学系等七个系, 全校教职工1300人, 在校生总人数15000人。该学院在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有其突出的特点。

一、“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建

1. 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办学

新加坡在成功地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本国实际, 创建了“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工厂”主要做法是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观念引入学校, 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模拟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学习各种必需的技能。在课程的安排上, 采用“双元制”的经验, 第一年为基础课;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 一个学期学习应用性课程, 另一个学期做项目设计, 学生在老师或师傅的指导下训练, 进行实际操作。南洋理工学院与企业的联系非常密切, “教学工厂”所接受的企业开发项目也很多。学院不仅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作为教学的硬件设施, 而且也得到企业的经费赞助。这种教学模式被各理工学院和工艺学院广泛采用, 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 采用“教学工厂”理念编制课程

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 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中, 既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教育, 又接受来自“教学工厂”行之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至第三年, 学生的毕业项目基本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生制作项目;第二类是工业项目。在这里, 学生有机会与老师一起动手参与厂家提供的试验计划或产品开发。有关产品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完美组装、严格检查后才算完成。同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都很先进。在工程系内, 执行工厂教学方案的是工业项目部。该部门与工业界保持经常性联系, 其操作方式类似一个商业单位:从工业界引进项目, 从设计、测试到交货, 师生们都要保持良好的专业水平, 他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 学院的老师也能从中得知工业科技的需求动向。这些信息将对有关课程改革和调整提供很好的帮助。到目前为止, 工业项目部已经为许多本国企业及跨国公司完成了他们的工程项目。

另外, “教学工厂”理念并非仅仅用于工程系, 工商管理系设立的“教学企业”是“教学工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1994年, 商业管理系与英开浦及经纬旅游局两家公司合作, 在校园内设立一个市场服务中心以及一所经纬假期店, 参与经营的都是学院的师生, 学生们在一种现场背景下学习市场营销及旅游服务行业的各种知识与手续。

二、“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的实施

“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 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 (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 的基础上设立的。学院与企业是互有需求, 在相互支持中开展合作的。由于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使学院与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实现了双赢。因此, 企业很乐意在设备和资金上支持“教学工厂”理念的实施。其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

1. 教学模式———“教、学、做”相结合

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而“教、学、做”相结合是其中常用的一种。首先, 学院的单一技能训练基本上是在理论课程中完成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相应地要进行与理论对应的单一技能的训练。如75小时制造技术课程, 在教学中不但讲授各种常规金属切割和焊接技术与非常规制造过程, 还为学生提供铣削、车削、磨削和工作台装配与组合的操作机会。其次, 实践环节上的“教、学、做”相结合更为重要, 主要体现在综合科技教学上,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并掌握各种科技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并解决现实中的难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 “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被逐步接受和应用, 只是目前仍处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做”相结合阶段, 而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在实践环节, 因此应当大力推进实践环节上的“教、学、做”, 使“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2. 注重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需要。目前我国对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而南洋理工学院已将协作精神的培养体现在培养计划中。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工厂”中建立培养团队精神的工作环境, 无论在新加坡或海外, 都赢得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致赞赏。其目的在于解决至今仍困扰一般职业院校的办学难题:如何在职业院校塑造一个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教学工厂”就是在工业项目过程中, 师生紧密配合, 同学之间相互合作, 携手解决企业、事业单位经常面临的技术、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

3. 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在学期项目的实施中十分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如第一学期, 安排教学过程高度自由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交流能力。第二学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其中还包括解决问题的技巧、合作精神等。在以后的几个学期中重在培养学生的一些关键能力:如积极的工作态度、创新精神、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等。

南洋理工学院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均衡的学习经验的平台。在前两个学年, 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第三学年, 学生们可以选修一个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专项培训。学院还通过与跨国企业合作, 在学院内进行项目研发。这些项目培养了学生们的实用能力和团队精神, 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的顺利对接。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 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要贯彻“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 就必须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教师的企业经验。学院里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业务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经过企业的锻炼, 没有企业业绩, 一般是很难进入理工学院当老师的。

其次, 师资培训的渠道非常广阔。如职业技巧的培训、工作轮调、参与企业座谈会、参与有关工作培训项目、文凭课程学习与深造、参与企业实习项目与考察、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开发、咨询服务、海外授课、参与研究工作或研讨会、到教学企业担任经理职务、到社会企业或公司兼职、重新发展技术训练、技能重新定位、选择性的重要训练计划 (如生命科学等新领域) 、自我提升、个人成长等。

第三, “教学工厂”模式很注重教师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鼓励并帮助教师创造机会到海外讲课, 在海外企业学习或兼职, 培养教师区域化和国际化教学水平。

2. 重视教师在企业的实践经验

教师引进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 只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新引进的教师要有5年以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同时强调教职员工和学生要终身学习, 并制定详细的教职工转型计划。学院每个系都设有项目部, 专门承揽工业项目、创新项目, 为学生和教师寻找合适的项目进行项目教学。每个学期有20%的教师被分配到工业项目、应用科研的岗位。此外, 还有竞赛项目、实验项目, 特别鼓励开发跨系科的项目。通过项目研究与教学, 保证了教师与时代同步,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教师在企业与学校的互动中, 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由于教育者先受教育,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从而有效地确保了“教学工厂”理念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实施,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把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 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这种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更有效的企业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并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院能够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动态, 适时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 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 增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并较好地实现知识更新与传授的与时俱进。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和长期合作。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强, 团队精神好, 动手能力强, 社会适应性好, 受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普遍欢迎。“教学工厂”已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成为我国和东南亚各国职业院校学习借鉴的成功办学模式。

摘要:文章阐述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由学校到企业的零对接, 已成为东南亚各国职业院校学习的借鉴。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启示

南洋理工学院 篇2

一、学习过程回顾

在学校的安排下,8月21日我参加了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支持的专能开发项目——数控技术研修班学习,时间6个星期,参加本次学习的一共有19人,学员多数来自广州、惠州等地。

8月22日~9月2日参加数控专业软件学习,主要是学习UG的产品设计、模具设计。(1、2周)

9月5日~9月9日(3周)参加数控技术加工技术学习,主要学习UG的加工方案、后处理,重点学习UG在多轴加工应用,遗憾的是由于他们要备战伦敦世界数控技术竞赛,相关设备未能实际操作实习。

9月12日9月23日(4、5周)参加数控技术应用及项目实践学习,主要是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车、电火花、线切割、高速孔加工等设备的应用学习。

9月26日~9月27日参加逆向工程及测量学学习,主要是学习三坐标测量技术,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在学习期间,参观了南洋理工学院相关的专业系、实习室、教学工厂等校内设施,校外企业和中学,聆听了教与学之有效途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先进教学理念和NYP++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经验、学术管理系统的专业开发及建设管理模式、综合科技教学环境的实验室建设思路。

二、感受与领悟

1、教学工厂

NYP 的做法是把企业搬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营。一般情况下由学校投资,主要目的是教学,盈亏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教学工厂的真是意图是在学校环境下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

教学工厂也可以是教学医院、教学诊所或教学商店。学生在教学工厂里面不仅是实习或做企业项目的概念,应该是教学意义上的经营、运作或项目开发。教学工厂很显然受到学校资金的限制,也不可能让所有专业都有自己的教学工厂,可以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利用企业替换设备在校建立企业工厂。

2、教学项目与企业项目

教学项目或企业项目往往以教学工厂、科技创新中心、企业问题解决中心、实验室为操作平台。

一、二年级进行的项目大多为经过教学化设计后的已经做完的企业项目。三年级进行的项目一般为来自企业或生产、科研一线的实际项目,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发研究。项目化教学比较好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毕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工作后无论是从事技术操作还是技术管理都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对毕业后从事应用技术开发也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可在企业、科研机构不愿涉及但又必须进行、乐意外包的一些方面开发项目。一些专业也可先把学校的一些设施改造作为项目进行开发。力争引进一些有研究能力的专家或教师,缩短与企业、科研一线的距离,提高专业声望,从而增加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3、无界化管理

NYP的无界化管理起因于各个系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各个系合作开发项目时共同以项目管理为管理方式,实行无界化管理,使得项目在各个方面顺利无碍。无界化管理是一种团结、协作和资源共享的管理概念。一些专业可以以几个系联合组成一个团队,以完成专业目标,如汽车营销专业;几个相关的系可以联合开发项目甚至联合建立一个新专业,我校农产品物流技术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无界化合作范例。

4、科研

NYP重视实际企业项目的开发研究,在项目开发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高职院校也应站在生产、制造、科研的前沿,力所能及地逐步地开展一些应用型技术或服务型技术研究,提高作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参与这些研究,其创新能力将得到提高,毕业后从事技术操作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的能力已经远在技能操作之上。

5、师资

NYP对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起码要有三年或五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在相应专业领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或管理水平。NYP注重通过项目开发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始终与技术或服务前沿保持一致。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我们也可在应用技术领域参与研究,起码每年定期的企业锻炼时可以做到的。

6、教材

NYP有很多专业无固定教材,电子讲义、课件等师生共享,有些专业由课程经理给学生列出学习资料的出处、章节或由参考书等资料整理出新教材,学生自己复印使用。无固定教材使得教授内容的更新能紧随行业的发展变化,灵活的讲义使教师能及时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7、无货架寿命与敬业

NYP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的职业生涯无保鲜期,只要有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工作热情,就可以继续工作。NYP教师爱岗敬业,不计报酬,不以个人得失考虑工作,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8、教学管理 1)双轨式教学模式:NYP很多专业三年级把学生分成A、B两大组。第一学期,A组进行专项培训(或专向课程)。B组再分成两组,一组企业实习,一组做企业项目,学期中间B组的两组对调。第二学期,A、B两大组对调,安排同第一学期。这种模式使得有限的实习企业资源和企业项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教师的数量和工作量将有所增加。

2)学生考核:NYP严格执行考试制度和重修制度,一门课程给与四次机会,但重修需交纳相应学期所有课程的学费。我们也可借鉴NYP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复习补考的做法,这样做可以让第一次不及格的学生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补考,并能给学生以压力。

9、经验积累与分享

NYP为方便师生进行项目研发,建立了完整的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虽然现在我们做的项目不多,不足以建立一个知识库,但我们有很多的精品课程资源、教改课程资源,这些课程的开发思路、过程和内容都可作为共有财富来分享。

三、应用技术类专业下一步的办学思路

1.人才培养质量尚需提高。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一是和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高有直接关系。该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工程师,最低也是助理工程师的层次,而不是高级蓝领。联系我校实际,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我们的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是我校多数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三是受学生就业影响,相当部分的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关联度不高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大难题。

2.改进课程体系。现行我校的课程设计中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过大,我们不妨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计标准,适当减少基础文化课的比重,而一些必要的基础课补充可放到选修课程中;同时尽可能加大实习实验课,让学生在生产模拟中学习,在模拟实习中不断总结,反思。

3.体现大商科特色。应用技术类专业学生大一都可开设相同的基础课程,从大二开始开设专业课。

4.严格考试制度。借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做法,考试作弊1次,全部课程作废,来杜绝作弊行为,促使学生自发自愿的学习。

5.试题信息化管理。一门课程每学期出一份试卷,建设试题库,以后每学期考试时随机抽取一份,而没有必要每学期出A、B卷。

6.教学资源共享。某门课由固定的一名教师(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本课程的试卷、大纲、教案、课件、网站、教学进度等资料的建设,全面协调该课程教学的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

8.在信息技术学院组建“电脑组装维护校内教学工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下一步可借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组建一个“电脑组装维护校内教学工厂”,承接全校学生、部分教师电脑的购买、装机、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服务项目。采用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还能为学院进行一定的创收。

9.开发学期项目主导的课程体系。下一步,在计算机类专业群中,每学期都开设一个学期项目。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条件吸引来企业真实项目,下一步目标就是要开发基于学期项目开发系统化课程。学期项目主导的课程体系开发思想是基于职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上岗快的要求。按照企业上岗人员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由入门-独立接受简单任务-独立接受复杂任务-独立顶岗几个阶段,每学期选取至少一个典型的独立工作任务,学期课程全部围绕学期项目所需要的技能、相关知识和素质要求组织教学。10.学习南洋理工学院的项目教学法,按照企业项目运作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实施教师课程改革项目立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一、二年级每一学期一个学期项目,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四个学期项目形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不断建构,所有相关课程由学期项目主导,进行课程整合。

12.不少系的学生代表南洋理工学院参加世界级别的大学生竞赛,成绩国际领先,例如信息科技系和设计系的机器人大赛、手机游戏开发等。能够获机器人足球竞赛连续四届世界冠军、两届手机游戏开发世界冠军等。足以说明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之高。结合我们实际情况,信息技术学院学生目前参加的大赛较多,在国内、省内虽然成绩不错,但缺少国际层次的竞赛。信息技术学院下一步积极参与网络、甲骨文数据库建模方面的国际大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13、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试行“教学汽修厂”,初步以现有维修设备(或增加少量设备)和车间为基础,为学校教职工提供低价格的车辆维修服务。三年级学生按双轨式模式在“教学汽修厂”工作。

14、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展项目教学,市场调查预测、汽车及配件营销等课程与银座汽车合作,承接一些服务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15.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防火管理专业是比较典型的工程类专业,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系统工程、电气控制(MUC控制、PLC控制)和固定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是其核心课程,我们可以对学校内的消防、安防系统的运行、维护进行服务内包,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运作,一方面提供教学资源,一方面降低了学校的支出;鼓励教师多渠道参加企业工程项目,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始时可以做工程项目的部分内容,充分实训室的设备,老师带领学生参与进来,一方面使学生接触了实际工程,真正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衔接,也使老师能够跟踪行业的新进展,积累经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地超越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南洋理工学院 篇3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 “教学工厂” 理念 启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政府投资举办的公立学院。该学院在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其“教学工厂”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工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或实际的企业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由学校到企业的零对接,为我国和东南亚各国职业院校提供了可资学习的成功办学模式。本文试图探讨这种“教学工厂”理念的创建与实施。

一、 “教学工厂” 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建

(一)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办学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创建了“教学工厂” 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其主要做法是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观念引入学校,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模拟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甚至将现代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校。学校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学习各种必需的技能。在课程的安排上,采用“双元制”的经验,第一年为基础课;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一个学期学习应用性课程,另一个学期做项目设计,学生在老师或师傅的指导下训练,进入实际操作。南洋理工学院与企业的联系非常密切,教学工厂所接受的企业开发项目也很多。学院不仅仅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作为教学的硬件设施,而且也从中得到企业的经费赞助。这种教学模式被各理工学院和工艺学校广泛采用,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采用“教学工厂”理念编制课程

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教育,又接受来自“教学工厂”的实践技能培训。至第三年,学生的毕业项目基本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生制作项目;第二类是工业项目。其间,学生有机会与老师一起动手参与厂家提供的试验计划或产品开发。有关产品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完美组装、严格检查后才算完成。同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生使用的设备和仪器都是先进的。因为如果采用陈旧的设备和仪器来训练,就难以培养出有经验的未来员工。在工程系内,执行工厂教学方案的是工业项目部。该部门与工业界保持经常性联系,其操作方式类似一个商业单位:从工业界引进的项目将是学生及老师学习的开始,从设计、测试到交货,师生们都要保持最完善的专业水平,他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而且也使学院的老师能从中得知工业科技的需求动向。这些信息将对有关课程改革和调整提供很好的帮助。到目前为止,南洋理工学院工业项目组已经为一些本国企业及跨国公司完成了许多的工程项目。

另外,“教学工厂”理念并非仅仅用于工程系,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所设立的“教学企业”也是“教学工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1994年,南洋理工学院商业管理系与英开浦及经纬旅游局两家公司合作,在校园内设立一个市场服务中心以及一家经纬假期店。参与经营的都是学院的师生。学生们在现场背景下学习市场营销及旅游服务行业的各种知识与手续。目前,其他两个系(信息科技系和保健科学系)也正朝着“教学工厂”的模式努力。

由此可见,企业项目与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二、 “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的实施

“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了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学院与企业是在互有需求、相互支持中开展合作的。由于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使学院与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能够实现双赢,因此,企业很乐意在设备和资金上支持“教学工厂”理念的实施。其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教学模式——“教、学、做”相结合

作为职业教育的典范,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而“教、学、做”相结合是其中一种。首先,学院的单一技能训练基本上是在理论课程中完成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地要进行与理论对应的单一技能的训练。如75小时制造技术课程,在教学中不但讲授各种常规金属切割和焊接技术与非常规制造过程,还为学生提供铣削、车削、磨削和工作台装配与组合的操作机会。其次,实践环节上的“教、学、做”相结合更为重要,主要体现在综合科技教学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各种科技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并解决现实中的难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被逐步接受和应用,只是目前仍处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做”相结合的低级阶段,而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在实践环节,因此,应当大力推进实践环节上的“教、学、做”,使“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向高级阶段提升,并逐渐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二)注重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团结协作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往往更强调职业能力的训练,而相对忽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南洋理工学院非常注重高度协作精神的培养,而且集中体现在培养计划中。在培养计划中,“教学工厂”作为一个培养团队精神的工作环境,贡献巨大,“教学工厂”的目的在于解决至今仍困扰一般职业院校的办学难题:如何在职业院校塑造一个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业项目,在项目过程中,师生要紧密配合,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携手解决企业、事业单位经常面对的技术、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

(三)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在学期项目的实施中十分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如第一学期,设计过程高度自由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交流能力。第二学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其中包括解决问题的技巧、合作精神等。在以后的几个学期中重在培养学生的一些关键能力,如积极的工作态度、创新精神、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等。

南洋理工学院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均衡的学习经验的平台。在前两个学年,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第三个学年,学生可以选修一项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专项培训。学院还通过与跨国企业合作,在学院内进行项目研发。这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的零对接。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赴南洋理工学院研修的体会 篇4

一、新加坡国民的精神面貌

(一) 工作状态积极向上。研修期间, 不管是接待的工作人员还是南洋理工学院授课的教师都多次提到新加坡政府 (国民) 的超前意识、危机意识、合作意识、务实精神, 在新加坡随处可以看到其国民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协同奋斗的思想与意识。新加坡领土有限、资源缺乏, 政府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 正视问题, 不畏艰难, 预测未来, 超前布署, 新加坡政府深得民心, 政府、企业与民众到处都有无形的凝聚力, 全体国民同心协力共建家园、创造财富、共享幸福。新加坡建国仅五十年能取得这样辉煌成绩, 全靠新加坡政府和国民务实严谨的工作精神。

(二) 危机意识。这些观点得到心理学方面的验证:比如适度焦虑的情绪会使人的工作效率最高, 比如适度恐惧当中人最具备团结意识, 新加坡政府的宣传理念似乎正符合这两点。新加坡地理位置绝佳, 每年港口费用收取数目惊人。不过我们遇到的几乎每一个新加坡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语:“我们国家任何东西都要依靠进口, 什么都没有。”这样一种危机意识, 才能使得新加坡人不断努力奋斗, 发展方向必须要人尽其用。依据新加坡人才选拔机制, 进入南洋理工学院学生肯定不是一批天资最好的, 但在新加坡政府的理念中, 高级职业技术人员才是他们的培养方向。对于每名学生在这里都提供了一视同仁的教育机会,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允许有意筛选学生,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二、超前的办学理念感触最深

(一)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教学工厂”。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和理念, 在NYP的学校环境中, 通过营造出和实际社会环境无二的企业环境, 并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代入 (所谓“项目教学”即学生自入学起, 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实际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创新。这是一种学院教学、企业实习、项目开发的充分结合。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 缩短了职业学校教学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中间的差距, 使得毕业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使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 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职业素质得以提高。

(二) “无界化”团队理念:无界化体现在建筑、语言、教学、项目中。通过联合工程项目及学系间教学活动, 不同院系之间的教职人员、学生进行交流, 促进学院教职人员的团队精神培养, 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 将教学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 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们的专业能力, 提升了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 为师生创造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NYP整个学校中所有七个学系的“科技园”优势资源都通过无界化整合起来, 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 开拓创造, 联合公关, 最佳合力形成, 学院品牌由此打造出来。

(三) “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包括理念、技术、成果的分享。所有项目都由学生和教师们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加以完成, 知识和经验获得不断的积累, 项目数据和知识库由此建立, 后续人员还能分享成果中的经验。项目开发经验通过长期积累, 使得整个学院的培训系统能够有效得到利用, 全体师生获得受益。这样一来后续项目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研发中各部门的人员都紧密合作, 共享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 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 体现了经验积累和共享。

三、处处以师生为本的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的建筑设施、管理机构、教学资源、对待师生的态度等等方面, 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的理念。

(一) 学院建筑。由于校园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 (学校建于山坡上, 东西落差有两层楼高) , 这样设计规划使得师生们在校园中不用再受日晒雨淋, 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二) 学院设施设备。免费无线热点覆盖整个校园内;笔记本电脑台就安装在教室外的走廊里, 并且有大量的电源插座和网线接口, 学生在教室外等待过程中就可以方便使用笔记本;教师办公室门外有休息桌椅, 供等待的学生休息使用;各种指示标识在学院各处简洁明了清晰;所有的卫生间都安装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专门器具等, 更是学院处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三) 对学生的态度。教职工把学生当作成人对待, 尊重学生, 学生都能配备个人导师;提出学生不是产品, 而是产品载体的鲜明观点。

(四) 教师培训。教师个人的发展是学院注重的, 人力资源愈加珍惜。学院可以对教师个人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每年理工学院各系约占两成的骨干教师派出到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的开发, 完成后, 回NYP对其余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全员中65%的人员承担专业课程, 35%的人员开发项目, 五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是所有教师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国胜.浅谈南洋理工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精神[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8

[2]戴洁英.技工院校教师引入、培养及考核机制的探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5, 19

[3]刘晔.南洋理工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启示[J].广西教育, 2013, 15

南洋理工学院 篇5

2012年7月15日~10月23日,我参加了我院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研修班的学习。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走近名师,走进名校,目睹了名师名校的风采。短短的八天的学习与交流,对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对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有所认识;初步理解了“教学工厂”“教学企业”的概念与运做;对南洋理工学院“双轨制”教学模式有所认识;对学分制管理、学习过程的全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管理制度,使我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了解到机械工程系的动态和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压力。

鉴于我院前面赴新学习人员已经分享过各种教育及办学理念,这里就主要从我们对我们触动最大的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感想和收获,希望不辜负学院对我们的厚望,通过本次学习对我院示范性院校建设有所贡献。

一、感触最深的三个超前的办学理念

1、“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也是他们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工厂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项目教学”即学生自入学起,便参与由教师指导的科研项目,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是一种以学院为本位的学校教学、企业实习与企业项目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缩短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距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比如工程系的叫科技创新中心、工商管理系叫教学企业。

2、双轨制教学的组织安排,南洋理工学院各专业的学制和我们相同为3年。南洋理工学院第一、第二学年为专业宽基础理论培训和学期小型项目,第三 1

学年为专向培训、全日制项目研发和企业实习。所有的专业在第三学年都实行双轨制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A、B两组,第一学期A组开展专向培训、B组做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第二学期再对调。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每年都有学生与老师一起做项目,而且满足了学生到企业实习不间断,企业生产不断线。

3、“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AES数据库):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师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项目,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再与后续师生进行项目分享。这样可以确保学院的培训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来积累的宝贵项目开发经验,并使师生受益。缩短了后续项目的开发周期,加速了学院的发展速度。在项目开发中,各系各部门紧密合作,各系各部门的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共享教学资源,是经验积累与共享的具体体现。

二、处处以人为本,超前意识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是NYP成功关键

1.教育与服务兼顾的专业建设目标

南洋理工学院有两大办学使命:一是为学生及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成为国家培育发展专才,并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一是利用自身资源、专才、创意及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及工业界之发展需求,配合新加坡发展之努力,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及推动国家发展。

我们国内传统的高职专业建设目标多数表述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高职人才”,注重为社会输送人才。而新加坡的高职专业建设目标不仅提出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有效发挥学校雄厚的师资、科研力量承接专业项目,直接服务社会。

2.资深从业经验的师资队伍

南洋理工学院引进教师的基本条件:本科

学历以上,必须具有5年以上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南洋理工学院有专门的机构为新引进教师做为期3个月的师资培训,专业系部为新引进教师配一对一指导教师,新引进教师在随后的两年内不间断得到校内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南洋理工学院师资引进首先考虑教师的资深企业工作经验和愿意从事教学的意愿;其次加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训,使其胜任教学工作。

3.开放式的学生心智教育与管理

南洋理工学院的心智教育与管理分为国民教育、职业能力、课外活动、校园环境、辅导与管理五个方面。学生心智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而实施。社团活动多数为非专业的活动项目,如交响乐团、国家青年成就奖学会、环保小组等。学生的心智培育、人格培养从学生入校即开始,学生每个学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过程,感受并提升爱国、爱岗、公民与职业道德、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核心能力。新加坡学生的思政教育新颖之处在于从活动中感悟,在不间断的活动中无形提升素质。南洋理工学院学生均为走读生,不住校,未单独设置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学生辅导实行导师制,每位学生入校即安排三年不断线的专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老师不仅负责专业指导,而且三年不间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

三、重视专业开发

NYP非常重视新专业的开发,学院不断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开发新的专业。但在新专业开发过程中,要做到论证严谨,准备充分。一个新的专业的建设,需要1~2年的时间。先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志向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筹备小组,委任专业课程经理,建立专业课程筹备委员会制定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文件,报呈学院批准。学院委任学科协调讲师来确定培训目标,进而准备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进行各项教学准备,才能开展教学。

NYP专业课程设置非常合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从国家宏观发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设置专业课程起码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甚至会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凡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或是被社会淘汰的均被取消,不再开设。第一、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训练,每个学期有一个学期项目,第三年进行专向培训、毕业项目及企业实习或海外实习。第三学年将所有学生分成二组,一组进行专向培训,在学校的专业科技中心进行;另一组到企业实习或者进行全日制项目开发。为期半年,在第二学期两组进行交换。

四、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企业合作

南洋理工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是专业对口。但要求教师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和新专业开设需教

师转型等都被看作是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鼓励教师自我提升,同时学院还有意识的为教师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让教师时刻与先进技术保持零距离。另外,他们也注重老教师的再深造,据说曾经为了专业的建设与转型,送过一位50多岁的老师再去国外念硕士。

在工业项目和应用科研项目的专能开发中,重视和加强校企合作。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学、研发和培养人才;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如与IBM、微软、HP、思科、NEC公司开展合作;与国防局合作,制作导航信号系统;与地铁站合作,为新加坡的地铁设计收费系统;与医院合作,制作高仿真人造头颅模型等的合作。这种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真正做到“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五、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重视专业调研。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了解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切实加强和发挥各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2、注重人才培训。南洋理工学院重视学生的科技研发,而我们国家高职学校重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结合我校实际,专业教师可以成立校企合作小组,承揽一些校内外具有可行性、技术性的项目工程,教师将工程引入教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参与项目工程的实施,承担部分或全部工作,以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实习项目的来源问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 篇6

学校素来以学风严谨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是一所被公认的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学院。学院环境优美,校区新建于1998年,建筑风格集艺术与科技感于一身,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年,学院的教职员工在30.5公顷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座“智慧型”的教学城。学院将教学、科研、信息及体育休闲设施融为一体,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孕育新概念和创新的环境,同时为优良的增值性教育和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能够提供各种专业课程的文凭。学院着重培养与训练复合型人才,以支持未来新加坡科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新加坡的科技型人才储备基地。1999年10月,南洋理工学院获得了ISO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证书,成为新加坡第三个获得此证书的学院。

南洋理工学院一贯倡导务实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学院的“无界化”整体构思、“教学工厂”概念、“亲商”理念以及“822”计划,给务实的教学理念以强有力的支持。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作一些简介,谈一点感受,希望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无界化”校园概念

南洋理工学院新校园将教学楼群建成“无界化”的整体,形成一个多元化科技教学和项目开发的教学园区。在这个园区里包含信息科技和工程两条平行走廊,方便各系共同分享课程、实验和信息资源,以使学院能更有效地配合企业及科技发展的需要。“无界化”校园概念允许不同学系之间的学生与教职员通过联合工程项目、商业项目以及各系之间的教学活动相互交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职员之间团队精神的加强和跨系级工程项目、商业项目的开发,为师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机会。

在信息科技和工程两条走廊中分布有各类专业科技中心。在工程走廊上有:电子、制造工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精密工程和生命科学专业中心实验室。在信息科技走廊上有:数码媒体、信息科技、商务信息、多媒体信息通讯科技中心等。为学院师生创造了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实验、交流和创新的条件。

“教学工厂”概念

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在高等学府中塑造一个企业环境与学院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始终是困扰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难题。南洋理工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教学工厂”(工程系)或“教学企业”(工商管理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业项目(或经营项目)。

“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把国际先进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本土化的成功尝试。主要是将工厂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便于教学的工厂。“教学工厂”试图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典型的企业环境,建立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工作不依赖于企业界,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有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面广。不仅工科专业有,其他专业也有,覆盖6个系所有专业。二是非独立法人。承担的项目经费由学院支出,盈利归学院所有,民事责任由学院承担。三是设施设备布局合理。便于教学,便于生产,便于设施更新,便于校企衔接。四是“教学工厂”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既不像学校的实验室,也不像企业的工厂,而是企业的真实设备、场景在学校的再现;既不同于英国的“三明治”,也有别于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

在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过程中,师生紧密配合,共同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工艺、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问题。项目通常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和跨学科与多元科技知识的相互协作和配合才能完成。它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环境中,直接面对市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把握市场的脉搏,促使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专业教师由于学校相对封闭,原有知识和技能如不及时更新会渐渐陈旧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全面地把学院潜在的知识、科技、信息等资源有效地发挥出来,强有力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以项目为媒介,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创新、技术与操作、经营与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建立一个重视团队精神、集体创新、专业能力开发并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的有利環境贡献巨大。它也是构成南洋理工学院独特学院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学院文化和精神正是学院成功落实“无界化”校园概念的具体内涵。“无界化”校园概念与“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相互渗透、互为依托,使南洋理工学院务实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亲商”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在实施实践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有计划、多方面地同企业合作,特别是在工业项目和经营项目上体现了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务实和服务理念。在这种教学思路下,企业将先进的设备捐赠给学院“教学工厂”,同时提供有关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利用这些设备和技术进行项目实习和开发。师生在共同开发工业项目或经营项目的过程中,要进行科研活动、数码媒体设计、电子游戏及互动娱乐软件开发、系统整合以及电子商务方案、促销手段和交易方式设计,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开发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在这里,学院和企业表现出一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常,一个工业项目或经营项目引入学院时,是以一个经营单位项目运作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在这些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项目的设计、制造与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由各专业科技中心和实验室的项目工程师、设计师及技术员组成的跨系、多元项目小组负责,项目中涉及的产品质量、成本和交工期限,严格按照企业或客户的要求来完成。此外,工商管理系开发经营项目时,还为商界伙伴提供咨询、商务开发与市场行销支援等服务。师生参与项目的构思和策划,并将策划的结果如期呈报给企业或客户,供其选用。

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经营项目,师生都在一个综合环境下携手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和锻炼,企业也从中受益。因为学院只需要通过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实践活动的平台,不需要任何报酬,公司将项目拿到学院进行开发可以节省大量的设计、开发和制作费用。例如,2003年南洋理工学院同旅行社合作开发“沙滩旅行休闲屋”项目,旅行社提供资金,学院负责该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开发出色调和谐、外形优美且经济适用的“沙滩旅行休闲屋”,既使学生得到了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又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校方和厂方各取所需、双方共赢的理想效果。

“822”计划

为了使引入企业的专门人才到南洋理工学院授课成为一项日常的教学内容,学院推行了从早8∶00到晚10∶00的授课方式,即“822”计划。这项安排允许经验丰富但白天工作繁忙的专业人士利用夜间来学院授课,把他们的专业经验、技术、思路和观点带进校园,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实际问题,使师生能及时获得与产品、科技及企业经营有关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专业素养。在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支持下,“822”计划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强有力地扩充了学院教师队伍的阵容,充实了学院务实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使学院的各类实验中心、培训设施以及器材等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822”计划使企业专门人才在学院中发挥专业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联系。

南洋理工学院 篇7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理念, 这种模式就是把教学与工厂紧密的联系起来, 把学校按工厂的模式办, 给学生一个工厂式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 学到实际的知识与技能。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将实现从模拟 (simulation) 到模仿 (emulation) 到融合 (integration) , 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 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指工业项目、科研项目、教学项目是“教学工厂”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载体, 在“教学工厂”里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实际工作中,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是学院制的, 是在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设立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作用:理论应用于实践, 实践促进理论发展—反馈;知识服务于工厂, 促进工厂发展—创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潜能开发;对于教师:授课—实践—知识更新—市场保值。“教学工厂”也是学院能力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企业研发项目强调真实的企业项目的开发, 这就要求教职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开发能力在不断的研发过程中教职员的专业开发能力自然地得到了提升, 同时教职员也得到了更加专业的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学习, 一起研究,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不断地超越自我, 这样可以保证学院教职员与企业无缝对接, 与企业需求挂钩, 自身不断增值。启示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模式与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其目的是一样的,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启示二:这次是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 不是照搬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经验, 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国情,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我们在高职专业实训的建设与开发上,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厂中校”、“校中厂”, 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 (或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 , 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引导, 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业项目、科研项目或教学项目进行教学, 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的知识与技能, 来解决实际问题, 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 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启示三:要进行校企合作就要从为企业服务开始。我们倡导“校企合作”也多年了, 基本上还停留在学校每年为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层面上。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职业院校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企业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重要的一点是, 企业没有“接纳”我们。我们要从为企业服务开始, 从为企业培训新员工、进行设备保养开始, 先让企业接纳我们, 只要企业慢慢地认识我们、接纳我们, 知道我们能干什么, 校企成为一家人, 才有合作的可能。不能急功近利, 要从为企业服务开始。

二、“项目教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从第一学期起就做项目, 每学期都做, 专业不同, 项目的内容、多少、难易程度亦不同。他们做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 做项目时用到哪一门理论课, 那位老师去上课, 少教多学。这些年来, 我们服装专业也从第一学期起, 学生通过实训做项目, 学生做项目的目的是乎是验证所学的理论课, 实训与理论课的联系不是那么密切。启示:眼下在高职院校推翻现有的学科教学体系全面推行“项目教学”不现实, 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专业的一次实训教学开始, 遵循认知规律, 进行项目教学, 学期项目由浅入深, 加强项目教学课程的关联性, 逐步培养学生在项目进行中的主导能力, 边推行边总结, 以点带面, 逐步推进。

三、“资源积累与分享”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资源积累与分享” (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 就是有计划、有规律的收集与记录之前做过的工程项目或大型活动。AES系统是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 学校师生都通过该系统按项目方便地将教学资源与科技开发经验上传积累, 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师生在线对教学和科研项目资料的收集与参考。利用该系统使项目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以及以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充分的利用学院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学院的教育资源库, 实现资源共享, 十几年来他们已经积累了五千多个项目。这里边包括了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核心就是他们提出的AES———经验积累和分享———理念。项目和非项目AES个案的共同特点是: (1) 采用统一格式, 便于项目知识、资料和经验的有效存储。 (2) 注重项目过程的存储超过项目成果的存储, 给后来者更多的提供经验而不是一个无用的成果。 (3) 以服务教学为目的, 将所有AES个案作为学生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极大丰富教学资源。 (4) 鼓励知识分享, 便于大家共同进步。启示:这些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搞了一些工业项目、组织了一些大赛, 参加了不少比赛, 有资源, 也有健全的组织,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家也在搞共享资源库建设, 学院也在积极地推进共享资源库建设。“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从专业、学院做起, 我们一定能做好。

学新加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转变我们陈旧的理念, 改进我们职业教育的不足, 要改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 坚定信念, 立即行动起来, 就一定能成功。

摘要: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很有特色,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 十分值得借鉴。笔者对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理念, “项目教学”、“资源积累与分享”进行了思考, 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办学模式,教学工厂,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黄盛兰, 霍丽娟.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7) .

[2]改革创新办学模式的昌都实践[J].人民论坛, 2010, (04) .

[3]赵秋.高职院校综合实训项目实施的探究——基于南洋理工学院的考察学习[J].职业时空, 2010, (02) .

南洋理工学院 篇8

一、无界化的理念

“无界化”和“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最具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坡加这一国家一样, 校园地小人多, 学生来源复杂, 本身资源有限, 而这种劣势却也创生出NYP独特的校园理念和文化特色, 那就是“无界化”理念。他们认为: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分界限的, 我们无法看到工程之间的界线或学科专业之间的界线, 并最后形成理念精神无界化、科技合作无界化、资源共享无界化、教育指导无界化、知识分享无界化、校园环境无界化等特色鲜明的无界化校园文化。NYP无界化校园理念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体现在师生的很多行为之中, 成为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具体体现在:

(一) 无界化的校园环境

一是校园与社会的无界化。这是新加坡所有学校与我们国内学校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 不论是大中小学, 学校与社区都有高高的围墙分隔开来。这有利于保持一份“教育净土”, 但同时也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的分离。而在新加坡, 我们却不能明显地看出学校与社区的区别和界线。学校有很小的校门, 没有门卫, 没有围墙, 更没有很多保安人员。学校本身是社会和社区的一部分, 教育也不局限于校园的围墙之内。当前, 在我国社会冶安环境不善, 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校园的安全与校园的开放的确是一对难以平衡的关系, 但是无论如何, 高职院校在开放式办学视野下,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无疑是大势所趋。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也是跨界的教育, 地方高职院校同样需要在地方文化和公共生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当然, 高职院校拆掉物理空间的墙还比较容易, 而拆掉思想观念的“墙”则显得更难, 也更为重要。

二是校内各部分间的无界化。一方面, 在校园设计上, 为促进科技合作、资源共享和知识分享, NYP在校园设计上将功能互补的相关院系联系集中在一起, 建立了学校科技园, 比较好地实现了科技合作的无界化;另一方面, 学校科技园、办公、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运动等功能部分一体化, 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和融合。教学区与实训区难以区分开来;课室之间用有机玻璃墙隔开, 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相互监督;整个校园用连廊连结起来, 形成环形结构, 功能互补, 相互连结, 小巧而实用。

(二) 无界化的校企关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NYP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有很好的经验。一是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 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建立了“教学工厂”、“教学企业”、“教学医院”等模式, 走出了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特点, 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路子。“教学工厂”办学概念有别于德国的“双元制”, 也有别于英国的“三明治”, 不仅是企业实习, 也不仅是企业项目, 而是将学院、培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 是校企关系从“模拟”到“模仿”, 再到“融合”。“教学工厂”坚持教育本位和学校本位 (而不是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走向经济本位、企业本位) , 比较好地在校园内塑造一个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教学工厂”模式, 一方面是NYP无界化理念在校企合作上的体现, 另一方面它也极大地体现和强化了NYP无界化理念。教学工厂理念不只是一个专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办学概念, 同时, 更是强化了学校内部各要素的协作和综合, 建立起一个重视团队精神, 与企业紧密联系和专业能力开发的良好工作环境, 真正体现了协同创新。二是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之中, 形成了独特的NYP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上, NYP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经验, 建立学校董事会制度, 发挥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员工个人价值的“增值”, 突出终身学习和组织培养, 形成无货架理念;强调团队管理, 将专业负责人定位为专业带头经理, 校长兼任学校总裁;强化质量管理, 在无界化的同时, 执行ISO质量认证体系, 采用标准化、精确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上, 采用现代企业柔性化管理模式, 比较好地体现去行政化和人文化, 管理效率比较高;重视特色办学、品牌经营和对外营销, 将“无界化”、“教学工厂”、AES知识库等知识创新成果注册为商标, 并大力推广, 形成品牌影响力……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在学校管理和校企合作中学习借鉴。

(三) 无界化的系部协作

一是校系两级无界化。NYP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了“小行政, 大教学”的特点。NYP推进校系两级管理, 全校15 000多学生, 1 300多教职员工, 但是行政服务机构和人员占教职工人数很少, “行政服务”只设有人力资源、行政、财务、内部审计、电脑与网络中心、物业管理、质量中心、宣传与通讯等几个部门;“学术与学生”只设注册、学生事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等几个部门, 而更多的职能放在学系一级, 机关与学系之间也有比较高效的联动机制。二是学系之间关系无界化。NYP强化部门与学系间的团队精神, 根据综合科技项目等需要灵活组成团队, 促进资源与人才的共享, 促进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NYP学系之间的无界化高效合作经验值得学习, 对于当前高校推进协同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 无界化的团队精神

在NYP短短的一周时间里,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学院领导、教师的敬业爱岗、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关系, 可以说也体现出了人际关系的无界化。一是干群关系的无界化。例如, 把系主任定位为学系的“掌门人”, 把他们的办公室放在一楼入门最容易找到的地方, 把专业负责人定位为专业带头经理, 要求名师上新课程也要从做助理开始等, 都体现了平等的干群关系。二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无界化。在教学环境上通过将学生实验室与教师办公室或工作室连在一起, 并留有通道, 中间的隔断是玻璃而非实墙, 寓意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无墙”的, 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无界交流”。在项目完成过程中, 师生、生生都是合作伙伴, 都是团队成员。学校食堂并不分教师和学生, 师生的界限并不清晰, 师生的交流非常便利。另外, 除人际关系的无界化外, 无界化还体现在专业能力的无界化、综合化, 即要求师生专能与通能的结合, 突出师生跨专业的能力, 强化师生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当前, 各高职院校正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制度改革, 而如何在注重数量化、精细化、专业化、个人化的同时, 注意师资能力结构的跨专业化和综合化, 在绩效考核中更好地体现长期化、综合化、质量化、团队化等问题值得思考, NYP的经验也值得学习。

(五) 无界化的教学设计

NYP无界化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也有非常充分的体现:一是在专业设置上, 变小专业为大专业、专业群, 突出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教育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二是在教学资源上, 变小资源为大资源、共享资源。NYP重视知识共享和经验积累, 通过AES知识库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三是在课程设计上, 变小课程为大课程, NYP重视活动课程、校外资源、隐性课程的建设, 也体现了“大德育”、“大教育”的理念。四是在教学时间上体现无界化。为充分利用时间资源, 学生上课甚至吃饭也都没有固定的时间, 学生和老师灵活地根据自己的课表进行教学和学习, 这种灵活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 同时也对教学安排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数字化的管理

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NYP的智慧型校园设计也让人印象深刻。具体体现在:

(一) AES知识库 (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的历史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而当前形成性经验积累在操作上难度较大, 系统性不强, NYP的AES知识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创举。AES知识库将内部审计、学生事务、学术事务、采购、电子教学、庆典安排、企业联系等内容系统化设计成为一个知识库。通过系统化的设计, 在项目申报、工作过程中形成经验, 积累档案。AES知识库的优势有:一是集成性。将各个分散的系统集成一个知识库, 更好地实现共建共享;二是形成性。在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经验和档案, 而不是等活动或工作结束后再由专人专门去收集和归档。三是共享性。知识库共建的目的是为了共享。AES根据不同权限进行授权, 通过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比较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和档案的利用。NYP的知识库建设对当前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二) 智能门禁系统

NYP在无界化的同时, 也非常严格地体现了有界化, 权职相当明确。例如在门禁系统上根据角色身份, 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授权, 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身份其权限都有不同。因此, 虽然校园少见保安 (全校10名保安, 都由社会外包) , 但NYP复杂、科学的门禁系统对保障校园安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文件传输系统

NYP在机关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校园连廊结构, 通过建立院系之间的有轨文件传输系统达到了文化传送的机械化、系统化、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 虽然学院没有统一的上课铃, 但各个教室里都装有自主研发的GPS同步电子钟, 还有遍布校园的无线网络等, 都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

三、人性化的实现

NYP虽然没有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但却处处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思想观念体现人性化

新加坡面积很小, 居弹丸之地, 且四面环海, 连淡水都没能完全自给, 可以说自然资源相当贫乏。资源和环境的劣势让新加坡人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和忧患意识。没有自然资源, 就要去开发新的资源, 而他们找到了一个最重要, 也是最根本的资源——人力资源, 即注重把人的潜能, 人的能力发挥出来, 把人当作财富而不是像我们很多时候把人作为包袱。因此, 他们把教育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仅次于国防投入) , 重视每一个人的“增值”。因此, NYP把“为学生及学员们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 为他们的未来生活与就业作好准备, 使他们成为终生学习者, 并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学校的使命, 并且每年都会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 安排近1/3的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实施教职工能力转向策略, 开发每个人的专能。

(二) 建筑空间体现人性化

无界化的校园环境设计, 体现了无界化的价值追求。例如, 考虑到新加坡雨水充足的环境特点, 通过无界化的校园空间设计, 整个校园用连廊联结在一起, 既体现了人性化 (空调恒温, 遮风挡雨) , 也便于人际交流, 较好地实现了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体化。而学校到地铁、公共汽车站全程通道都建有遮雨棚, 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

(三) 教育方式体现人性化

一是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通过“教与学之有效途径”等主题讲座的学习和交流, 让人感触研究学生和研究学生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们研究“教”多于研究“学”, 注重教师多于注重学生, 从教师角度去教多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教, 教与学相分离, 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如果我们对面前的这群“Y世代”的学生并不了解, 我们的教学怎么有可能合适和有效呢!我们重视“教改”的同时, 可能更需要研究“学改”。二是用隐性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前, 包括高职院校在内, 思政教育常常由于过度政治化、显性化倍受诟病。而新加坡和其他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并没有直接的思政教育, 而是将国民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活动、环境和榜样行为等相对间接、隐性的方式进行, 而这种方式更是人性化、易于接受的方式, 值得借鉴。三是注重职业生涯辅导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NYP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突出学生专业精神的培养和专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在三年的教学中, 并没有过早进行狭窄的专业教育和专向分流, 而是在第一、二年重点进行专业基础能力及技术应用培训, 第三学年才进行专向培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四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就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生活能力培养。NYP强调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工作, 还让学生懂得生活, 因此在课程上开设了很多文化、兴趣、休闲、生活、艺术、审美类的选修课程, 以培养人格健全、品味高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四) 师资管理体现人性化

NYP关于生理年龄与工作年龄的概念、“无货架”终身学习理念、让每一个人增值的理念、重实绩轻身份的薪酬制度, 工资级别的保密与信息的公开等, 都体现了师资管理中的人性化和管理艺术, 值得我们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学习借鉴。

(五) 师生服务体现人性化

在NYP的校园里处处显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遮风挡雨的步行长廊, 课室外面随处可见的休息桌椅, 走廊的储物箱, 图书馆的自助复印、师生健身房、小型研讨室、休闲餐厅等都让人印象深刻。而最令大家赞叹的还是学校为了方便教师在校园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还引入了一所幼儿园, 教工子女优先入读, 并且有补贴, 充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这些人性化、智能化的校园为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环境, 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资源, 值得学习。

四、国际化的办学

由于新加坡地理位置上的局限, NYP把国际合作与面向世界作为办学策略的重要内容。他们的做法是:一是根据需求设计“NYP国际”, 领导国际化办学, 重点开展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二是在人才培养上, 突出面向世界, 通过学院的区域与国际化项目, 培养年青学子的创新和国际化思维, 协助他们面对全球化竞争环境带来的挑战。通过国际化校企合作, 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和就业、学生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 促进学生树立国际化视野, 增强国际化发展能力。三是在办学模式上, 学生与外国政府、国外大专学府及企业建立伙伴关系, 开拓教育和科技应用新领域。NYP将新加坡旅游资源与教育培训相结合, 通过国际师资培训交流非常好地推进了该校的国际化, 也为新加坡和该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前, 处于“后示范时代”的高职院校, “国际化发展”几乎成为每一所院校共同的战略目标, NYP的办学和发展经验值得学习, 也引发思考。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在推进国际化发展中要努力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同时作为高职院校, 特别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值得思考。从根本上讲,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没有本土化, 没有立足地方, 没有扎实的办学根基, 没有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而一味地空谈国际化无疑是舍本逐末, 劳民伤财。可以说, 国际化的目的从根本上也是本土化, 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而也只有立足地方, 本土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国际化。NYP之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实现国际化, 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在服务地方, 办出本校特色的基础上成功走向世界。

(二) 国际化与人本化的关系

国际化办学的目的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人才, 两者不是分离而是一致的。国际化的关键是国际视野, 国际思维, 国际资源, 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 提高师资水平, 加强院校合作, 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才培养上 (包括国际师资培养) , 即以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资源去培养学生, 提高学生未来适应国际化生存的能力。

(三) 国际化与特色化的关系

只有特色化才能国际化。NYP确立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教学工厂”、组织无界化等具有原创性、特色化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而通过国际师资交流和培训的形式, 将这些理念和模式不断深化、优化、强化, 形成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现国际输出, 形成国际影响, 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 需要树立国际视野, 更需要注重本土实践, 发挥本土本校优势, 注重特色化、内涵化、品牌化发展, 在真正内强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外树形象, 才能逐步走向世界, 提高国际化竞争力。

无界化、数字化、人性化、国际化是NYP给人印象深刻的几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也是相互支持和融合的, 而这其中处处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 一种超前意识, 一种教育责任和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研修班除了学习到NYP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之外, 我们也深深感受到新加坡的法治文化和NYP的校园文化, 让我们受到感动和感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NYP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能照搬照抄, 简单拿来, 但是其中的很多先进理念和做法, 对“后示范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要:通过研讨、考察和交流, 提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四大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即无界化、数字化、人性化、国际化, 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持和融合, 对“后示范时代”的高职院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南洋理工学院 篇9

一南洋理工学院的行政管理体系与特点

南洋理工学院在明确学院办学使命是为新加坡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以及为企业提供人力、开发课程和有关服务的前提下, 十分注重凸显其办学使命, 并且将学院的办学使命与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了充分发挥学院自身的潜力, 围绕教育教学和学生能力发展, 学院在内部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理念两个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在内部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 追求提高行政效能, 精简机构, 便于部门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与协作;在内部行政管理意识层面上, 以人为本, 将崇尚团队精神、无界文化、终身学习、创新、超前意识、倡导效率、精益求精等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 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内部行政管理体系。

(一) 南洋理工学院的行政管理体系

1南洋理工学院实行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会成员共15人, 主要由新加坡各企业、高等学校和国家部委代表组成。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和专项任务由学院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在学院的高级管理人员中, 设院长兼总裁1人, 副院长3人, 分管教学与注册、科技和发展等工作。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为内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学系的主任, 部分人员可同时兼任2个主要职务。除学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外, 学院还设有由少部分资深董事会成员组成的学院管理委员会, 负责学院重大事项的研究。学院还设有由院长、部分指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经选举产生的高级管理人员所组成的参议院, 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学院内部行政管理政策、制度和重要工作计划等。此外, 学院的顾问委员会为学院行政管理提供及时的顾问咨询服务。

2在二级学院 (学系) 内部, 实行学系主任负责制。学系采用如下的行政架构, 系主任—部 (中心) —项目组—教师。学系内部另设有行政服务和特别项目部, 各个专业分别设有部门或中心, 由部门或中心经理负责。在部或中心里, 按课程群或具体项目与任务分为若干小组, 分别设有组长和成员。

(二) 行政管理体系的特点

1南洋理工学院的学院董事会、管理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等, 更多侧重学院宏观决策与管理, 以及侧重学院与新加坡国家机构、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学院参议院和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研究和实施学院的各项计划与任务。在学系内部, 系主任全面负责本学系的教学、研发、人事等工作。学系部门或中心经理负责本部门或中心内教师安排、项目计划安排、课程开发、人事分配、教师休假以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教师全面负责计划任务内的教学、研发、学生管理和学系内的其他公益工作, 负责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学院实行下级向上级负责制。院长向董事会负责, 副院长、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系主任向院长负责, 部门经理向学系主任负责, 教师向部门经理负责。学院内部行政机构精简, 压缩一般性中层管理部门, 适当增加与教学和学生事务直接关联的中层机构, 体现务实和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2南洋理工学院在行政管理上十分重视计划管理和项目与任务管理, 职责、任务和目标比较清晰。在已经架构的院校内部行政管理机构之间, 学系和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较强, 突出表现在他们提倡的团队精神和无界化理念。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计划任务或项目, 各个学系或部门之间具有通力合作的机制, 确保既定任务或项目的完成。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基本活动之一是领导工作, 但这种领导活动不仅仅是上级领导下级开展工作, 各个下级部门横向之间的配合和协同作用也是行政领导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洋理工学院下级各部门之间形成近似本能的、自发的配合和协调行为就是南洋理工学院历来倡导和致力推进的团队精神、无界化理念, 并形成共同价值观的结果。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与特点

南洋理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 其中教师700多人, 其余为非教学人员。学院没有自己的工勤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这方面的工作外包给社会物业公司承担。

(一) 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

1教师的招聘和任用。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招聘条件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 但十分注重教师的企业背景和工作经历, 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是不能直接任教的。一般要有相关行业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 一定要熟悉生产一线, 具有在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重业绩, 严把考核关。招聘程序先由学系主任、副主任、资深教师面谈, 通过面谈评估他的形象、沟通能力及健康状况等, 将认为合格的人选报送人事部;学院组成由人事部主任、相应的系主任以及另一个系的系主任组成三人考核小组进行全面考核, 涉及到教学能力、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协调整理、管理学生的能力等, 三人考核小组形成一致同意意见后, 报学院院长审批聘用。

系主任全面负责教师的聘任工作。教师职务分为讲师、高级讲师。教师的晋升的决定权在系主任, 晋升没有硬性指标和条件。系主任决定时唯一的依据是教师的表现、能力、任务完成的结果, 是对教师全方位的定性评价。学院全体教职工实行全天坐班制度, 一个教师在一学期的聘任工作中可能要承担多种类型的工作, 如既做教学工作、又管理学生, 同时还承担科技开发工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某方面较强的工作能力, 特别是科技开发能力, 是每位教师的核心能力。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等非教学人员, 处室负责人等都不承担教学系的具体工作。

2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学院把对教师的培训放在规划未来发展的高度, 对培训工作投入巨大。每年有20%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企业 (公司) 或研究单位等接受培训 (人均30天/年) 或到生产第一线去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使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学院非常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 通过工作合理轮调、新职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实习项目与考察、参与企业座谈会、参与有关工作培训项目、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开发、在教学企业任经理、在社会企业 (公司) 兼职等方式进行。教师申请培训的程序灵活便捷, 教师提出培训申请后, 经课程经理同意后报系主任审批, 一般从提交申请到获准同意只需一周时间。

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估工作, 学院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评估内容包括教师工作态度及贡献 (献身精神、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可靠性及主动进取精神、领导潜能) 、教学工作表现 (包括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科技开发工作等) 和非教学工作表现 (企业及非教学活动、应变能力、资源计划及应用、工作质量) 三大方面。各考核评估指标大多从宏观进行描述, 以定性为主。对于教师及其他教职员工的评价, 基本不采用同行评价和下级评价的方式, 而是按照谁聘任、谁评价的原则, 由他所负责的上级领导评价。考核评估工作的操作实行由系主任全权负责, 并参考系副主任和课程经理的意见。考核评估教师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是教师上述工作的表现, 目标的完成情况。南洋理工学院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但是对评价结果的使用非常谨慎, 因为他们认为学生还不具备对教师能力表现进行全面评价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酬金一般占学校日常经费的70%。每个教师的酬金都是保密的, 不对教师公布。酬金包含了教师聘任的全部工作内容及系主任临时交办的任务, 不再细分课时津贴、辅导员津贴和科研补贴等。

(二) 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

1南洋理工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中贯彻“无界化团队”和“无货价寿命”两个理念:学校鼓励跨系间的合作、教师个体之间的合作, 反对人为的搞小圈子, 这样可以增强学院、系、教师个体的能力水平。教师年轻与否, 不是以其实际年龄来衡量, 而是以他能否继续学习创新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年龄偏大的老师, 如果愿意学习、有能力学习, 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南洋理工学院的这种员工文化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长期以来鼓励教职工像爱护自己家庭一样爱护学院、关心学院。其特色文化就是培养员工的献身与敬业精神, 群体协作、精益求精, 用一流的水平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2南洋理工学院在内部人员聘用、工作分配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任人唯贤”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突出表现在工作任务安排更加注重各个员工的特点和能力, 既有总体工作任务要求, 但也不主张千篇一律, 教学、研发、继续教育和公益活动得到合理安排, 特别强调部门内员工之间以及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配合和协作, 考核工作实行上级给下级评定同时兼顾民主的分级考核制度, 考核结果最终上报学院确定。每位员工的报酬并不单独依据各个项目计算报酬, 而是全面根据各个员工全年综合工作完成的实际情况加以评定, 并以“花红”加以区别。员工个人薪水以及“花红”的等级并不公开, 以便个人隐私权益得到保障。

南洋理工学院 篇10

关键词:教学工厂,教学企业,南洋理工学院

“教学工厂”理念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NYP) 首创并成功用于教学, 近年来,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得到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充分认可, 许多高职院校安排教学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到NYP考察学习。据NYP官方统计, 仅2012年7月-2012年8月期间, 来自中国高职院校的来访者人数高达1800多人。以“教学工厂”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搜寻发现, 自1994年以来, 相关文献达363篇[1]。本文作者2012年8月19日至31日亲临NYP考察其“教学工厂”, 结合相关文献研究, 探讨“教学工厂”理念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的启示。

1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

NYP“教学工厂”理念起源于“教学医院” (现在叫“教学诊所”) , “教学医院”理念向工程教育类专业延伸发展而成为“教学工厂” (现叫科技创新中心) , “教学工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则称之为“教学企业”。

NYP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设立的, 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 (包括了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 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 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 并将两者紧密融合。在NYP, 几乎没有我们所说的实验室, 用于模拟类的实训室也很少, 取而代之的几乎全部是科技创新中心 (即教学工厂、教学诊所、教学企业) 。在利用教学工厂开展教学工作中, 开发“项目”并利用项目开展实践教学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通过师生共同研发企业项目, 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NYP教学工厂的目的主要有: (1) 培养教师队伍。 (2) 促进学院和企业联系。 (3) 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 与时俱进。 (4) 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

NYP教学工厂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由模拟 (simulation) 到模仿 (emulation) 到融合 (integration) 的过程, 同时, 它并不具有固定的模式, 它会随着学院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NYP的“教学工厂”是一个灵活、创新而又富有弹性的教学系统, 并以先进的科技达到“超前培训”, 开发不同程度、不同兴趣和不同专业学生的最大潜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分析、创新和应变的综合能力。这一独特的培训模式不论在本地还是在海外, 都赢得了企业和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赞赏, 被认为是“源于企业, 高于企业”的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2]。

2“教学企业”构建与营运核心要点

2.1 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

“教学企业”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企业, 而是在校园内, 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中的一个培训平台, 教导学生实用的有关课目, 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吸取经验, 学习终身可用的技能以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为学生学习到真正的商业经营方法和企业家精神打好基础。通过将实际的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融合, 使学生在大二就能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及流程, 并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2 校企合作开发教学项目

NYP教学企业的研发项目全部来自真实的企业项目。项目的获取主要通过具有较强企业研发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团队依靠教师项目开发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取得, NYP从事这一类企业项目开发的教师人数约占总教师人数的35%, 项目承揽成功后组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开发。持续不断的真实的工业和科技项目开发, 对于教师来说, 可以使教师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和最新实际需求,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职业能力。对学生来说, 这种实战演练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鼓励和开发, 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对于学校来说, 一方面确保了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挂钩, 提高了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也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使学院与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NYP教学企业项目的选用极为严格, 必须满足3个条件: (1) 要有超前的意识。 (2) 要适于训练学生的经营之道。 (3) 要适于学生介入。因此, 我们看到的都是与行业联系紧密的项目, 在NYP引进的各类“教学企业”里, 仅工商管理系就开发CRM客户呼叫中心、校园超市、体育与保健服务中心、大众传媒制作中心等基于服务的4个教学企业。而从事教学企业项目教学的老师来自企业, 由来自企业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5年以上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服务和教学。

2.3 分组教学的双向安排教学管理模式

NYP之所以能够使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为企业进行项目开发和服务, 分组教学的双向安排教学管理模式功不可没, 如表1所示。企业持续经营的需求与学校按学期教学存在时间上的差异, 企业对项目开发和参与实习的学生人数的需求是持续不间断的, 而且人数也相对有限, 一个企业不可能同时接纳很多学生, 如果按传统的学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就会出现一个学年内一学期到企业的人数很多, 而另一个学期则空缺的状况。NYP采取分组教学的双向安排教学管理模式, 师生在校园内常年均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 能够连续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可确保学院常年都有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的人力;同时也能给学生参与开发及实习选择更好的企业项目或实习岗位。所以, NYP的分组教学模式为教学工厂的成功持续实施提供了保障。

2.4 对学生的严格考核管理

NYP“教学企业”营运时有很重要的一点, 即对学生的严格考核管理。NYP的经验是, 如果学生在“教学企业”的工作没有完成 (如经营的小店亏损, 负责的项目失败等) , 学生不用承担经济损失, 但他们大二的成绩算作不合格, 必须要来年重修, 还要多交一年的学费。这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与激励, 促使他们自己努力。

3“教学工厂”理念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的启示

NYP教学工厂理念成功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创新的思想和理念 (教学工厂、经验积累与分享、无界化理念 (无界化校园、无界化团队) 、量身定制理念等) , 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充足的教育经费, 先进的教学设施, 有远见、战略性和双赢的校企合作, 配合企业项目需求的分组教学的双向安排教学管理模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等。

NYP在教学工厂理念下所实现的教学与研发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等成功经验都值得我国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借鉴。

3.1 NYP的教学工厂与校办工厂或校办企业有本质区别

NYP教学工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收和盈利, 它是教师和学生研究项目、进行教学实习的主要场所。即使是我们的一些校外大型实习基地, 无论在教学设施、实习环境、技术力量、资金保障、重视程度等多方面难与NYP的教学工厂相类比。从功能上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或实习基地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实训, 而NYP的教学工厂的功能不仅是学生实训, 还有应用研究、技术协作、项目开发、师生个性化发展等多方面。

3.2 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注重培养教师团队的创新及教学、管理能力

NYP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指导, 专业技术能力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在教学工厂从事一些小型和比较简单的项目开发研究;构建教学企业, 必须具备一流的师资队伍, 才能获得持续持久的成功, NYP专业科研能力开发的主要对象为教师, 专门从事大型和较复杂项目的开发研究, 通过与企业、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的合作, 配备一些优秀学生为辅导, 必须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培训教师的专业创新能力, 使他们除了能够开展日常教学之外, 还具有为企业从事开发和服务的职业能力。

3.3 项目研发是“教学工厂”得以维系和运转的关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师生紧密配合, “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应用项目研发。我们携手解决企业常常面对的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 应用项目研发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师本身, “教学工厂”理念启示我们, 即使建成了类似“教学工厂”实践平台, 没有应用项目作为载体, “教学工厂”也就失去了运行动力, 学生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就很难对接, 因此, 我们应大力培养专业教师的项目研发能力:

(1) 要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寻找项目、开发项目, 教师晋升职务、聘任职务的必备条件:把应用项目研发成果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遴选和考核的必备条件, 促进项目研发, 作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遴选、考核的必备条件。

(2) 要把应用研发项目看作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引导专业教师走下讲坛。

3.4 积极营造适合教学企业的运行条件

教学工厂的运行条件包括:采用扁平式、按项目大小和复杂程度从事研究开发的组织结构;由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优秀师生所提供雄厚科研技术力量;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提供的充足资金;由大型企业甚至跨国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和齐全设施;教师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所以, 必须营造适合教学企业的运行条件, 才能确保教学企业成功营运。

参考文献

[1]严中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解读[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911083719876&cata_id=N007.

[2]单强.“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S学院案例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 2009 (02) :16-23.

南洋理工学院 篇11

关键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育体制;办学模式;教学工厂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150-02

日前,由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师培中心组织的广东省计算机、财经类专业带头人培训班一行24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学习,进行了为期2周的南洋理工学院(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课程。此次学习的目的是学习借鉴NYP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水平。十多天里,通过实地研习我们参观了工程系、信息科技系、工商管理系、各系的教学设施与教学企业中心、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通过经验分享听取了蔡锦平主任的学术管理系统与专业教学开发、学生心智培育与管理,林俊元老师的南洋理工学院人力开发经验与NYP++、南洋理工学院质量框架,陈翼平老师的项目教学、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教与学之有效途径等课程,与各系的老师进行了专业交流。同时,了解了新加坡分流与转轨并存的教育体系,NYP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办学策略、管理等,尤其是NYP的教学工厂理念、无界化校园理念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经验。

一、新加坡完善、灵活、多元化的教育体制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教育,近几年教育在政府开支分配中排第二位。新加坡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与其完善、灵活、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是分不开的。在新加坡,小学六年,中学四年或五年,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及成绩选择学校,每年大约25%~30%的拔尖学生会选择初级学院(2年)就读,相当于中国的高中,然后就读于理工学院(相当于中国的高职)或本科大学,约有40%~45%成绩较好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读3年的理工学院,毕业后通过考试可以继续升本科大学,约有20%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中学毕业后就读于2年的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中国的中职学校。新加坡教育制度能提供各种渠道,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让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有不同前进道路,也可以中途转换轨道,在失败后重新起步,争取最好的表现。

二、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

教学工厂是NYP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这次学习的主要目标。它的理念是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的模式,是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紧密融合,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了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而设立的,以达到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NYP的教学工厂是一个教学模式,它不具固定模式,会随着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与时并进。

(一)金融资讯中心

模拟金融资讯中心,10台电视提供24小时的财经新闻,8个时钟监督货币的开市与闭市,崭新的电脑,速度更快的互联网,彭博以及路透社。学生在这里模拟炒股票、外汇,买卖债劵、期货,选择一家公司进行股票分析报告。

(二)客户关系管理电话中心

这是一个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的“教学工厂”,设备先进,有真实的企业项目,主要是做客服调查。客户有:教育中心,它是新加坡培训机构,让学生打电话做问卷调查,看本培训机构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对学员有帮助。新加坡邮局,让学生假扮顾客做秘密调查,测试邮局服务员的态度。这些客户每年都会续约,老师与学生按照合同要求共同完成项目,1周培训,3周打电话,1周做实习报告。通过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掌握了沟通技巧及作为呼叫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服务态度。

·域外教育·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中职教育的启示

(三)体育与保健中心

这是一个模仿健身中心的“教学工厂”,实习的学生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行政管理人员及教练,实习学生要懂得健身知识,要懂得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每个学生的实习任务是要教2位客户健身的方法和器材的正确使用,对象自己找,实习结束后要写报告。实习学生服务的对象是学院的学生,负责带学生实习的教师是一名退役的运动员。

(四)零售商店

这种模式的“教学工厂”在国内一些中职学校也有,叫“学生超市”。它是从进货到销售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负责。首先,学生要进行市场调查,看哪些商品流行及好卖,然后递交报告,由学校审核批准,得到学校的同意后才能与供应商联系洽谈供货,最后签约。供货的方式是寄卖,商品价格不能高于外面商品的价格,凭学生证,部分商品还有9折的折扣。在这里寄卖的商品玲琅满目,有SASA、阿迪达斯、骠马等名牌。实习结束,学生对于整个销售流程基本能掌握,同时也懂得了接待顾客的技巧。

三、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我国中职教育的启示

(一)政府引导与扶持,促进校企合作

新加坡职业教育是以政府主导、企业界教育届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进

行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如与经济发展局、劳发局、资信局等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开发项目。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因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工作,积极促进中职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与沟通,让企业走进校园,学校了解企业用人岗位需求与人才目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并加以分类指导,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良好情商的培养,使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中项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把企业真实的项目引入到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有关的项目。因此,要求学生紧密合作和相互配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性、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我国,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优越和父母、祖父辈的溺爱导致性格自我,不敢面对困难,缺乏探究精神,在班级中表现出自私、随心所欲、缺少合作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品质,不懂得互相帮助,缺乏集体荣誉感。 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的自信、合作、创新和较强团队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科学的培养,成为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

(三)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南洋理工学院对教师的引进要求极其严格,除了有本科学历之外,还要求必须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聘请的实习指导老师都在企业工作过,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在做项目前对学生进行培训,很快就能知道学生适合的工作岗位。

在我国,很多教师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进行任教,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指标体系》“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60%,‘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的要求,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以满足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在实践中学习企业里的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结语

新加坡的国情与我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借鉴新加坡教育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取长补短,向他们学习一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和改革,从而有效地推动我们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陈宇前.“教学工厂”模式在商贸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

南洋理工学院 篇12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注册商标, 是由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先进的办学理念, 是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结果。它以学院为本位, 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 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 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缩短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胜任岗位工作。“教学工厂”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 其中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教学工厂”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 (2) 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确保有关的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 与时俱进; (4) 成为学院专能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

为配合“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NYP实行了“双轨制”的教学安排, 如表1所示:

这样的安排可对学生进行分流, 既可以减少实验室设备的配备套数, 也可以保证全年不间断地进行企业项目, 以配合企业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 使学生的实习和项目开发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的思考与实践

实施“教学工厂”教学模式, 关键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问题。“教学工厂”对设备的要求相当高, 教学设备要与企业接轨, NYP秉承“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的办学理念, 要求有超前意识, 不断引进新设备 (甚至是尚未批量上市的设备) , 让学生操作, 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二是师资队伍素质问题。“教学工厂”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极高, 要求教师与工业界的工程师保持相同水平, 具备进行企业项目研发的能力。NYP招聘教师要求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 这些教师不仅带来了工作经验, 而且带来了企业的人事关系, 带来了企业项目。NYP建立了一整套教师专能开发及培训系统, 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使教师的能力多元化, 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 实现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保证“教学工厂”企业项目的实施。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的改善。因此, 学习借鉴“教学工厂”理念, 不能局限于校内, 或是只凭借学院自己的力量, 要打开校门走出去, 依靠社会的力量, 坚持走“专业融入产业, 办学融入企业”的改革之路, 瞄准产业发展设置专业, 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充分体现产业特征,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高技能人才找准市场。在办学的功能定位上要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 多途径、全方位与企业深层次合作, 为企业生产服务, 同时推进技术应用, 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一) 多模式建设实践基地,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要以学院自主建设、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及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实践基地建设思路,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以目标一致、并行协调、全程合作、互利双赢为合作基点, 建设学院与企业交融的规模适当、功能合理、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 形成鲜明的产业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离不开产业集群的校企合作特色。

共建共享式在与企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 我院积极适应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形成了既能进行实践教学和实操训练, 又能服务于行业进行技术改革和科学研究, 校企双方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经营的合作模式, 实践基地不再局限于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而是集学习、研发、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虎门服装产业创意设计孵化园”是由“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与我院服装系联合共建的功能最多、自主场地最大、最具特色的实践基地。基地由虎门富民服装集团投资兴建, 坐落在“虎门富民商务中心”, 我院投入设备。校企双方项目合作内容包括品牌孵化、人才培训、项目合作、企业服务等方面。在该基地, 我院对服装系学生实施了“2+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将《跟单》、《服装生产管理》等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带入基地, 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本院专任教师共同讲授, 同时,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中实施顶岗实训, 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虎门服装产业创意设计孵化园”不仅是我院服装系学生实践学习的主战场, 而且通过实施“政府指导, 行业共建, 企业参与, 学院实施”的运行机制的双方合作, 建成了将虎门服装产业要素与服装文化紧密结合的文化科技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以创新为灵魂的基地, 实现了重点面向服装产业品牌孵化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 促进虎门服装产业提升的目的。

基地课堂式实践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 也是学生素质养成的过程, 我院在建设实践基地的同时, 注重校企文化的融合, 将学院的第一、第二课堂搬进基地, 使企业与学院融为一体,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南风古灶分部陶艺设计实践基地是由佛山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提供研发基地和教学、实训场地, 我院投入资金共同建设的, 该基地既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 可以开展建陶、艺陶、卫生陶瓷专业的《陶艺实训》、《模具制作实训》、《浮雕实训》、《陶瓷工艺学》、《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第二课堂, 如2008年开展的以“玩陶”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由“南风古灶”提供相应的原材料和陶艺设备, 并派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 分成若干个研究课题逐一展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进行自由创作, 亲身体验陶艺制作过程和龙窑的烧成工艺, 感受石湾传统的陶瓷文化。

基地工厂式企业是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良好阵地, 将学生放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 可以创设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 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 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 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我院通过与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建立了七喜分院机电技术实训基地、数码实训基地、电脑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践基地, 采取教师与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与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形成教学与车间一体化的教学工厂, 从根本上解决了实施工学结合的现实困难, 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基地集群式针对一个企业难以同时接受一个班学生实习的现实问题, 我院充分发挥原来依托行业办学所积淀的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 探索在相关企业比较集中的专业镇建设专业实习基地群的实践基地建设方案。纺织工程系南海西樵科技工业园区实训基地群汇集了覆盖范围在10公里以内, 公司规模均为中等, 长年生产任务饱满, 生产稳定, 管理规范的樵利化纤纺织有限公司、威竣纺织有限公司、宏信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立笙纺织有限公司、祥发织造制衣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 涵盖了纺织机械生产加工、纺织、针织、制衣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整个行业。基地群所有合作企业相对集中, 可以同时接纳大量学生进行教学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 某些企业还提供了理论教学的条件, 便于集中理论教学、分散实践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学生顶岗实习或教学实习期间, 均有专门的外聘教师进行指导, 使学生真正实现了边学边练, 边做边问, 问中长知识, 干中增技能。

(二) 打造高职教育技能型专业教学团队

我院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几年来, 通过“内培外引”、“引高补缺”、“专兼结合”等措施, 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师资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及激励教研科研等方面做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我院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按照开放性与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建立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制度, 出台了《专业带头人评选及培养办法 (试行) 》及《骨干教师评选及培养办法 (试行) 》等制度, 选拔出专业带头人19人, 中青年骨干教师41人, 省教育厅确认的“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3人, 其中1人为省级, 2人为校级。学院对他们进行重点资助和培养, 使其成为教师队伍的龙头、表率, 成为教改、科研的中坚力量, 初步建立了“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普通教师”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涵盖各专业的教学团队。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队伍我院重视教师队伍的职业教育特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通过制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给予经费支持、组织培训、企业引进等方式, 鼓励和支持教师经过多种途径提高“双师”素质。2008年, 有52名教师取得了中高级考评员资格。另外, 我院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从行业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能手、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增加了兼职教师的比例。目前, 专任教师中有110人具备“双师”素质, 占专任教师的47.8%, 并有外聘兼职教师120人, 各专业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队伍,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以技能为导向, 实施师资优化工程我院积极探索技能型教师培养新模式, 采取校本培训、校外进修、研修结合等方式, 实施了一系列师资优化工程, 建设了一支适应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要求的师资队伍。 (1) 学历提升工程。学院出台了《教职工进修 (培训) 管理暂行规定》, 支持教师脱产或非脱产攻读学历、学位进修, 要求本科、大专层次的教师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学历提升任务, 鼓励在职教师考取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并给予部分学费报销。近三年来, 共有三十多名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1名教师取得了博士学位, 有四十多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3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2) 专业教师职业技能优化工程。学院每年拨出专项培训经费, 组织教师参加以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的专业技能培训及以提高教学能力为主的业务培训。如派3名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赴英教师培训;分两批组织6名教师赴德国迈耶西公司培训;鼓励教师主动参加本专业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行业特许资格考评, 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证书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2008年, 组织26名教师参加考评员培训, 有2名教师已取得了高级技师资格, 52名教师取得了中高级考评员资格;建立了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制度, 新入学院工作的教师, 两年内必须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半年以上, 每年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等等。 (3) 实训指导师建设工程。我院有步骤地将实验实训人员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范畴, 改进和完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使其成为技能型教学团队的一员, 并享受与专任教师同等待遇。

搭建教研科研平台, 鼓励教师一专多能, 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我院制定了《教研科研管理试行办法》、《教育教学研究奖励实施细则》、《教学成果评选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引导和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和应用性科研, 以研究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我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140项, 其中有国家精品课程项目1项,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项, 国家、省、市级课题 (项目) 共23项, 学院课题104项。专任教师申报专利8项 (已被受理) , 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53部, 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86篇, 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4篇 (2007~2008年) 。

参考文献

[1]王乐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8.

[2]刘洪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农村小学特色创建之路下一篇:合成信号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