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

2024-09-20

厦门理工学院(共10篇)

厦门理工学院 篇1

厦门理工学院从一个在校生3000多人的地方高职院校, 发展到18000余人的理工科为主、文、经、管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 成为一个能抓机遇、善抓机遇、创新发展、“进步最快”的应用型大学, 成为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别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 得益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

一、科学定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 是一个正在按新型工业化道路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各层次、各类高等学校, 完全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需求, 准确定位, 不趋同、不攀比, 各占其位、各司其职, 办出特色、创出名牌。厦门理工学院在认真分析国情和准确把握校情的基础上, 研究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 瞄准科技发展前沿,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科发展规律,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由于厦门理工学院办学历史短, 发展定位上不求全、求大, 但求精、求准, 服务地方产业, 服务海西发展。厦门理工学院定位为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层次;确立“特色的工科、精致的理科、应用的文科”的发展思路, 以工为主, 理、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根植厦门、立足海西、面向全国, 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厦门理工学院的发展目标定位:“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

二、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追求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基础地位, 把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作为立校之本, 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 坚持不懈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了“加强实践、特色突出、整体优化”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核心, 突出开放式和应用型教育特征, 涵盖设计选材、制造成型到就业销售整个人才全培养周期、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思路, 明确了“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构建以“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构建“合格+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 大力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着力培育特色 (重点) 专业

实施“专业链亲和产业链工程”, 形成“学科专业-专业链-学科群”与“行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亲密互动、深度合作的专业设置格局。目前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方向) 全部紧密对接海西 (厦漳泉经济圈) 和厦门的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文化传播、数字创意、城市建设与环境、新材料”等7条专业链, 即将构建“绿色能源”专业链。基本形成了“以工科为主, 以机械、材料、电子信息、外语、文化创意、艺术设计专业为优势, 工、理、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亲产业”学科专业布局。重点建设和扶持基础条件好、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并能体现办学水平和优势的特色 (重点) 学科专业。车辆工程等特色专业点的建设带动了全校其他专业的规范化与特色精致化的建设。

四、校长作用———“亲产业大学”办学体系

近几年, 学校坚持与时代进步同脉动, 与特区建设共命运, 与产业发展深对接, 大胆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与实践创新, 主动构建与地区产/行/企业资源共享、互利互荣的“亲产业大学”办学体系, 走出了一条力求独有、彰显特色、卓有成效、快速发展的“亲产业大学”发展之路。我校提出的“亲产业大学”, 就是要围绕“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这个核心, 围绕产业导向和产业价值实现进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 并由此形成配套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和校园环境氛围。其核心: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学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技术供需、科技攻关、人员交流等方面亲密互动、资源共享;其特征是:定“位”在应用, 定“性”在产业, 定“向”在地方, 定“点”在实践。亲产业的大学主要是应用型大学, 在应用型大学体系内发展自己的特色, 即“加长人才培养产业链, 加深科学研究产业性, 加宽服务社会产业面”, 使学校与产业对接融合得更紧密, 更具体化、更明确化。

五、以贡献促共建, 以共建促发展, 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与所在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本地高校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这既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此, 我院强调政产学研结合, 汇聚优质资源办学。构建校地产互动机制上先行先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对接地方产/行/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政府、六大行政区构建校地、校区稳定常效的互动机制;厦门市六大行政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学校首届校董会常务校董, 参与办学和建设发展;帮扶所属区域高职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机制。积极参与当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利用人才、科技的优势, 全面而主动地影响社会, 不断地为政府或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为当地工业、农业、服务业、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文化建设等提供人力资源, 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 发挥思想库作用。通过提高对本地经济社会的贡献率, 获得他们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六、好就业, 就好业, 就业质量业界认可

突出应用型, 以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门人才为主, 特别强调学生应用、实践、外语水平等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毕业生就业区域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主, 一半毕业生在厦门就业;专业对口率高, 近三年从事本专业或专业相关岗位的比例均达75%以上。“好就业、就好业”近三年, 本科毕业生一次性, 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 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连续6年被评为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厦门唯一) 。根据近两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很满意68.15%, 满意30.37%, 基本满意1.48%, 不满意为0%;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较高。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受到业界欢迎。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好, 归属感和荣誉感高。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生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信心, 对学校提供的专业传授与鼓励实践的学风表示认可。在福建省, 15所公办本科院校本科毕业生质量的排行从高到低分别为:厦大、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

七、学校各单位都要深化理解并积极落实学校的办学思路

真正使办学思路体现在各项工作中, 保持其连续性和全局性在学校的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 要体现办学思路的完整性, 不能因人而废, 不能以偏概全, 更不能相相冲突、各行其是。学校宏观政策与各院系、部门的工作都要统一在办学思路的指导下, 体现办学思路的真正内涵。各院系要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专业的要求, 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各院系要了解自己的发展历史和基础, 发挥自己的长处。不管是优势学科, 还是新兴学科, 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弱势。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才会更清楚自己要往何处去;了解自己的家底, 才能打有准备之仗。在此基础上, 明确所设专业的培养思路、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法等, 才会有效地推动各院系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从而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目标, 逐步形成院系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既有学校的总体办学特色, 也有各院系的特色。

摘要:厦门理工学院成为一所进步最快的应用型大学, 得益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本文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的培养、产学研合作等七个方面对厦门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探讨。

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办学特色,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红武.特色精致:厦门理工学院办学治校的思考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红武, 董立平, 王爱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研究[J].大学 (学术版) , 2012, (4) .

[3]黄红武, 周水庭, 黄小芳.亲产业, 重应用: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 .

[4]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5]三明学院组.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理念与特色——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七次工作探讨会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厦门理工学院 篇2

1.话剧协会 2.吉他协会 3.摄影协会 4.台球协会 5.瑜伽协会 6.明德协会 7.街舞协会 8.漫画协会 9.足球协会 10.魔术协会 11.模型协会 12.排球协会 13.长跑协会 14.书法协会 15.影评协会 16.网球协会 17.绿爱环协 18.书画协会 19.心理协会 20.棋牌社 21.韩风协会

22.电子协会 23.旅游协会 24.手语协会 25.戏曲协会 26.演讲协会 27.日语协会 28.管弦协会 29.陶韵协会 30.跳绳协会 31.赛扶协会 32.礼仪协会 33.自行车协会 34.跆拳道协会 35.乒乓球协会 36.行知文学社 37.辩论者协会 38.创业者协会 39.漂移板协会 40.羽毛球协会 41.发明者

42.飞驰轮滑协会 43.创意手工协会

44.暖风爱心协会 45.四叶草心理协会 46.CWALK协会(鬼步协会)

厦门大学法学院简介 篇3

1940年秋,原福建大学法学院划归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商学院中的经济系合并,组成厦门大学法学院,同时复办法律学系。1950年9月,厦门大学文学院、法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1952年学校撤销学院建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法律学系再次停办。

1979年8月,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法学专业,法律学系再次复办。1984年12月,厦门大学与福建省联合办学,成立了政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哲学系。1998年9月,政法学院更名为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哲学系归入人文学院。1999年4月,法学院成为具有管理实体性质的学院。

目前的法学院是2003年11月在法律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原隶属于法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归入公共事务学院。

自1979年厦门大学复办法学专业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厦门大学法学院已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后劲充足的学术梯队。全院现有法学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约占教师总数的75%。近60%的教授和副教授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在师资队伍中,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走学术建院之路,厦门大学法学院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学院现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1个法律专业硕士(JM)学位点。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国际经济法学科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与台港澳法研究”和“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研究”先后获准列入国家“211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厦门大学法学院立足于国际法及民商法等特色和优势学科,不断充实和提升其他后发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整个学科建设呈现出了有梯次的均衡发展态势。在200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法学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实力在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五。

厦门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7个教研室,此外还建立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罗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定期连续出版的学术刊物有《厦门大学法律评论》、《国际经济法学刊》(已入选CSSCI学术数据来源集刊)、《罗马法与现代民法》及《中国海洋法学评论》等。

厦门理工学院 篇4

关键词:亲近产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

当前, 我国正在“新常态”大背景下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中央和各地方党委政府陆续出台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迫切需要高校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厦门理工学院始终将亲近产业, 服务地方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呼应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 对内凝聚共识, 优化结构布局;对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闽台教育合作, 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 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办学理念

自19世纪以来, 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及其成功经验成为世界各地高校学习模仿的对象。在我国, 尽管许多高校决策层认识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共生关系, 但从实施层面来看, 高校服务社会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诸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程度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政产学研沟通不畅、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 (1) 部分高校教师对社会服务、应用科研等投入精力不足, 加上学校对社会服务等相关考核指标偏软, 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厦门理工学院从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入手, 把“以生为本, 服务产业”作为核心办学理念, 提出“以服务求支持, 在贡献中发展”, 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每位教师, 切实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关注学校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对接产业链,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提高育人质量

高校开展以知识传播与创造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 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 (2) 厦门理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美丽厦门”等战略规划, 通过优化结构布局,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等来探索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学校紧盯厦门“5+3+10”现代产业体系中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重点发展符合厦门城市发展定位、对闽西南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调适的作用。 (3) 厦门理工学院学校现有52个本科专业紧密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 重点对接厦门千亿产业链, 整合学校现有学科专业资源和优势, 形成了光电与通信、机械与汽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10余个专业群。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 构建面向市场的专业自适应机制,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实现“以专业带产业, 以产业促专业”。

3 融进产业界,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1) 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 促进全方位校地互动。学校在厦高校中率先制定并实施《服务厦门发展行动计划 (2009-2013) 》和《服务厦门综改方案行动计划》, 推进与厦门市及6个行政区深入合作;呼应厦门市推进“山海一体、江海连城”大海湾城市战略, 制定《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 (2015-2018年) 》, 开展“科技服务八闽行”行动, 深入厦漳泉龙四地的产业部门、工业园区开展调研, 为各类企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与厦门市共建国家级“创新工程师培训基地”和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基地,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名高级工程师和3.5万名研发人员举办创新方法培训;与厦门市各区分别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政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 区校携手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按照市政府要求主办“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以“民办公助”模式“入主”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控股单位;以“托管”模式管理附属中专——厦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同时, 积极发挥高校在创造与传播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主流文化优势, 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营养, 形成辐射影响。 (4) 学校制定并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方案”, 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区域文化产业规划、鼓浪屿“申遗”、城市景观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 推进学校与社区共建共育共享。打造“厦门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 创新师生自我服务、管理、监督的自治机制。把文明学校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连续三届获评“福建省文明学校”。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探索警、地、校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机制。

(2) 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科研项目合作落实校产对接。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共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先后与30多所境外优质高校和国内外200余家企业共建“亲产业国际化办学发展联盟”;已经建成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省市重点科技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厦组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等20余个;与地方科技部门联办科技成果推介会、科研项目发布会等。在省内牵头成立一般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协同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与政府、企业联合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团队和拔尖人才,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和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3) 携手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与ABB、宸鸿科技、冠捷集团、厦航等海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领域涉及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基地共建等, 与林德叉车、金龙客车等省内汽车 (车辆) 制造骨干企业, 联合开展客车整车设计与安全性研究, 研制特种车辆、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与大金龙联手打造新型轻量化全承载节能环保安全客车;依托ABB等跨国电力巨头, 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等主导产品领域开展设备研发和检测, 联合开发工业机器人;与宸鸿、联电、开发晶等龙头企业在光电系统集成、电子封装、平板显示器、光电信息材料、LED照明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研发等。

(4) 延伸产业线, 深化对台教育合作。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闽台合作, 有利于促进闽台优势产业及人才对接, 厦门理工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开展本科“分段对接”和“校校企”教育合作项目的高校之一, 已有16个专业与台湾高校开展“3+1”的联合培养;与冠捷科技、中华大学联合开展“校校企”合作“4+0”办学模式试点。为承接台湾电子信息、金属机械工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 学校与台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铭传大学等5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 与宸鸿、台达、晶元光电、南侨集团、资策会等30余家知名台资企业和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自贸区及厦门产业, 联办数字创意学院、海峡商贸学院等二级学院;开展全产业链专业人才协同培养, 优先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理赔公估 (国内首个)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酒店管理 (烘焙) 、金融工程等闽台合作专业;联合研制电动导览车“金厦1号”、海岸沙滩垃圾处理车;联合筹建两岸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联合举办两岸大学生技能大赛、学术交流周等系列活动。

4 搭建平台, 完善合作机制, 为服务地方做好保障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地方高层互动, 建立双方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组织平台沟通重大政策动向和产业信息;二是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机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直接领导并分管产学研合作, 成立了产学研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根据闽西南区域产业分布情况设立多个服务“飞地”, 配备专职人员, 并按年度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项目推进时间进度和任务分解。三是搭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 优化校内产学研管理体系。厦门理工学院借助移动终端, 建设科研云平台网络, 形成与企业项目快速对接的科研体系。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坚持应用型科研为主, 健全以服务需求和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建设若干个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 以项目聘用制、项目合同制、教师“合聘”等方式, 推进校内、校外多方协同。健全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 建立以绩效考核和发展评估为导向的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和投入机制。通过加大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倾斜, 机制体制创新, 培育“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

总的来看, 地方高校要发挥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得益于由地方政府主导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 通过政策引导、组织保障, 项目支撑等方式深化合作。同时, 高校发挥自身优势, 强化服务意识, 将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才能真正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注释

11赵鹏飞.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2 (3) :62.

2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744.

33 问美琴.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139.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篇5

厦门理工学院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学校前身为1981年创办的鹭江职业大学。1987年厦门职业经济学院并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专业评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 篇6

从1999年起, 在国务院的直接推动下, 中国高等学校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教育部发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到2008年,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663所,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07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1]。

1999年高校扩招后, 制约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其中后勤保障问题最为迫切。随着高校学生数的不断增加,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与学生床位资源相对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来看, 后勤社会化、特别是学生宿舍 (公寓) 的社会化管理是一大趋势。1999年起, 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考虑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问题。1999—2002年, 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武汉、西安、北京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问题。

二、BOT模式与高校学生公寓建设

为缓解高校后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许多高校纷纷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学生公寓等基础建设, 这改变了高校后勤建设资金来源和建设模式单一的局面。BOT模式就是中国很多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1.何谓“BOT”?BOT的概念由土耳其总理厄扎尔于1984年正式提出,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 意思是:建设—经营—转让[2]。BOT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 主要特点是利用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到高校后勤领域, BOT则指地方政府或高校特许授权协议, 授权企业承担高校基础设施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特许期限内, 企业拥有其投资建造基础设施的所有权, 允许企业向高校 (或学生) 收取适当的费用, 用来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2]。

2.BOT模式在高校学生公寓建设中的积极意义。BOT模式下建造的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公寓的必要补充, 尽管实施时间不长, 但实践证明, BOT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尤其是高校学生公寓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 高校学生公寓建设面积有了巨大增长, 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扩招后的学生的住宿问题, 保持了高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据1999年的统计, 全国高校学生宿舍总面积仅为3 160万平方米[3], 而从1999—2009年, 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 这一数字已变为162 311 411平方米, 增长了413.64%,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学生宿舍系采用BOT模式建造[4]。第二, 全国高校在探索过程中建立了各种新型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 实现了“管人”与“管物”的分离。在BOT模式下建造的学生公寓, 往往位于学校周边地区, 与主校区有一定的距离, 学校的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各高校先后建立了一些新型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第三,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能按企业化或准企业化运作, 有的还注册成独立法人实体, 实现了运行机制的转变。长期以来, 高校习惯于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小而全”的后勤服务, 许多本该由社会办的事情也由学校包揽。自1999年11月起, 随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深入, 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纷纷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形式, 以资产多元化组合为纽带, 以标准化规范管理为桥梁, 组建新型的后勤服务集团, 承担区域内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第四, 校外学生公寓的建造和发展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校外学生公寓及超市、食堂、医院等后勤配套设施的设立,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服务, 另一方面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入住校外学生公寓后, 改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结构, 有利于社区人文环境的改进。

三、BOT模式与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

(一) BOT模式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特殊性

1. BOT模式下建造的高校学生公寓一般都建在校外, 使

得学生住宿与学校教学、科研场所相对分离, 学生从宿舍到教室、实验室的距离加大, 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2. 学生公寓建在校外, 使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新生事物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健康的, 也有消极、不健康的。

社会上各种新生事物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及行为, 特别是社会上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严重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等基本观念的形成。

3. BOT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公寓, 开发商往往采用商业运作的思维来管理学生公寓。

开发商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 一切服务均是收费交易, 这与学生头脑中教育是公益事业的传统理念相冲突, 也容易导致学生与开发商、服务商之间的矛盾。

4. 学生公寓建在校外, 远离学校行政办公部门, 使得学生

在心理层面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一种距离感, 加之独生子女入学后自律意识差, 自律能力低, 在思想上、行为上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二) BOT模式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两种模式

经过后勤社会化改革, 中国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由以往的单纯靠学校管理变为由物业公司管理或两者共同管理。目前大体分为两种管理模式:一是学校实行全面、统一的管理;二是由学校聘请的物业公司主要负责物的管理, 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管理。

1. 校方统一管理。

传统的学生公寓一直沿用的是校方统一管理的方式,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 这种管理模式日渐减少。这种由校方统一管理的模式是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模式, 其实质是高校组建后勤服务企业, 事企分开。

2. 学校与社会共同管理。

当前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政治辅导员参与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社会化物业管理三结合的模式:即各校分别选派优秀的政工干部和辅导员与学生同住, 负责学生思想品德, 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公寓开发单位组建物业管理公司, 完成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工作;成立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学生组织, 积极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活动。

(三) 厦门理工学院现有学生公寓管理模式

1. 厦门理工学院现有学生公寓管理模式。

厦门理工学院现在学生公寓分四期建设而成, 共16栋楼。这些公寓管理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由投资方自己管理, 如二期公寓;二是由学校委托后勤集团代为管理, 如三期公寓;三是由学校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如一期、四期公寓。

2. 厦门理工学院现有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公寓是采用BOT模式建造的, 根据当初的协议, 学生公寓的管理权由开发商下属的物业公司负责。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社会企业, 急于获取回报的利益动机驱动着管理者时刻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而忽视了大学生公寓管理中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结合,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社会企业由于受其经营观念、经营思想的制约, 加之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 使得他们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常感力不从心, 对管理、服务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多数不是从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 而是从学生身上找理由, 找借口。

四、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考

1.理顺关系, 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不论是用什么方式建造的学生公寓, 科学管理应是一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 对学生公寓的管理要贯彻物业部门和学生管理相分开的原则, 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可以由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或其他部分 (单位) 管理, 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和日常行为管理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

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建设的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公寓, 学校应在公寓管理体制中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处理公寓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关系问题上, 要做到分工明确, 各尽其责。学校要主动关心公寓的管理建设,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协调机制, 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2.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建设。陈至立同志在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 也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不断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5]。

第一,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公寓党团组织建设。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教育部提出的要求, 按学生人数的比例, 选派优秀的干部和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同住, 负责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道德规范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积极促进党团组织进公寓, 扩大党团组织的辐射面、影响力。第二, 要加强公寓学生自律队伍建设, 强调学生自律组织进公寓。学生自律组织作为一支由学生代表组成, 由学生工作部门直接指导的组织, 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有效地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第三, 要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员队伍建设。学生公寓管理员队伍是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 学生公寓管理员对学生生活的接触最深入, 对学生生活了解最全面、最及时。公寓管理员通过自身积极的工作, 可以影响和教育在思想、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第四, 要加强公寓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学生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 事关学校的发展稳定, 关系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的正常的教育秩序。一旦发生社会闲杂人员到学校或者学生公寓寻衅滋事, 公寓安全保卫人员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摘要:从1999年起, 在国务院的直接推动下, 中国高等学校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为缓解高校后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许多高校纷纷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学生公寓等基础建设, BOT模式是中国很多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BOT模式下建造的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公寓的必要补充, 尽管实施时间不长, 但实践证明, BOT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尤其是高校学生公寓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BOT,高校,公寓,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7/21/content-11741791-1.htm.

[2]赵桂燕.BOT——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研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

[3]陈至立.在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edu.cn/zhuanti/houqin/7.htm.

[4].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49610459599815&infoid=1249444101124351&title=校舍情况 (总计) .

厦门理工学院 篇7

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

1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基本概念

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 以健、力、美为特征, 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健美操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 练习强度可控制性强, 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健美形体、陶冶情操有着明显的效果, 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是指通过组织那些对健美操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让其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时间及教练员,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一种辅助教学形式。

2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情况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已悄然兴起, 特别是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剧增, 受场地、时间、师资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满足多数学生深入学习健美操的要求,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 目前国内高校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情况

对已成立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成立, 使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出勤人数明显增多。据统计, 每个学生每周参加课外活动一次以上的为100%, 二次以上的为84.5%, 三次以上的为36.3%。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动机相对一致, 52.1%的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40.3%的学生活动的目的则是兴趣爱好, 而消遣娱乐的则为7.6%。另外, 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交纳适当的会费, 他们还希望在三四年级能继续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1]。

2.2 目前学院体育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 学院体育课程设置为二年, 即一、二年级为必修课, 以院系、行政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体育课, 总学时数为144学时;每学期上一个主项和副项内容, 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 三四年级不再开设常规体育课。其中健美操项目只是作为男生的副项和女生的主项进行教学, 尚无通过成立俱乐部开展教学的先例和经验。

3 开展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1 活跃校园文化气氛, 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充满活力生机的新升本科院校, 办学时间不长和办学规模不大, 使得校园文化底蕴还不够深厚;但随着学院自身的快速发展, 校园文化氛围得到了有效改善, 一年一度的厦门国际马拉松志愿者的参加, 各类国际性会展布置活动的参与及厦门理工毕业生就业大赛的开展先后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健美操运动具有较强的表演性、观赏性, 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来打造。在健美操俱乐部活动里, 除可以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培训外, 还可以较便利地开展或辅助开展一些文体表演竞赛活动, 如啦啦队表演、街舞比赛、篮球宝贝、足球宝贝等, 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中来, 投身校园文化阵地, 既提升了学生良好生活的情趣,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又拓宽了学生的体育人文知识和精神文明内涵。

另外, 参加俱乐部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系、专业和年级, 这样可以增强其群体意识, 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 完善体育教学过程, 科学推进体育俱乐部运作模式的建设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旨在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发展个性、终身受益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俱乐部多样性、多层次性、学生自愿与教学要求相结合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性的优势, 通过师生课后互动和平等交往,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 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拓宽体育人文知识,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进而为不久后学院体育俱乐部运作模式的推行提供依据和积累宝贵经验。

3.3 顺应学生健身需要, 适时普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大众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都大大加强, 人们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便捷的、有效的运动方式而犯难, 这其中包括我们广大的大学生朋友们。由于健美操具有灵活性、趣味性、自主性强等特点, 使得健美操已成为我国“全民健身”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排名第2位) , 特别受到广大女生的欢迎[2]。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不但能满足学院广大学生的要求, 且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作为一个提供知识的大舞台, 学员们在这个舞台里可以学习基本技术技能, 学习科学运动原理和方法, 掌握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方法,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并把这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 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

3.4 提高竞赛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储备健美操竞赛后备人才

健美操是学院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学院在福建省体育竞赛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 学院健美操队曾在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专科组拿过亚军。但由于健美操项目自身特点, 其内容发展速度快, 更新密度强, 而竞赛队员的选材要求高, 训练周期较长, 能力表现起伏性大, 稳定性难以控制, 往往需要持久和高密度的训练强度才能保持住该项目优势。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恰能适应这一需要, 不但能够在大量的学员当中通过较长时间的客观观察, 筛选出充足的、真正具备健美操竞赛潜能的队员, 同时能够让队员在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上课过程中“学练结合”, 特别是还能通过不定期的文体表演竞赛活动, 有效提高队员的个人能力, 逐步积累竞赛经验, 在面临大赛备战时不至于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相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拓展专业知识结构, 有效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中的教练员主要由学院体育部的教师担任, 随着俱乐部的发展, 其教学内容必定会不断更新且不断创新, 教学方式会不断改进, 以此会带动教师不断去主动深入学习, 千方百计拓展自身知识结构, 适应学生不断增长的品位要求, 与时俱进, 否则将会被淘汰, 这样势必也就在无形中逐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

3.6 开发创收合理途径, 切实保障体育教学、竞赛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学院公共体育部作为教学服务部门与其他理工科系部相比创收途径窄, 知识转换为财富的能力相对较弱, 而承担的教学和竞赛任务需要经费量又较大, 这之间往往形成一种矛盾, 很难有效化解。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能为解决此问题提供参考, 即任何人不管你自身素质和能力如何, 只要你有兴趣, 通过按规定标准 (如按次、按月、按学期或按开班内容) 交纳少量的会费就能成为会员, 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中来。而所收的会费除满足俱乐部正常运行的开支之外, 节余的部分可作为公共体育部的教学和竞赛活动经费, 因此能适当减轻部门的自身压力和学院的经济负担。

4 学院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的基本思路及办法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的基本思路及办法有:

(1) 教学内容:根据会员具体情况 (如人数、男女比例、兴趣倾向) 安排教学内容, 预计有有氧健身操、啦啦操、瑜珈、健身街舞、有氧搏击操等可供选择。

(2) 开班时间:俱乐部开班以每一学期为一个周期, 每学期上课15周;每周安排二至三次课, 主要利用晚上及休息日时间;每次课练习的时间在50分钟左右。

(3) 入会条件:按次、周、月、学期或开班内容收取适当的会费, 以解决场地设施经费、教练员经费及文体表演竞赛活动经费, 做到以会养会。

(4) 师资队伍:教练员主要以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健美操教研室教师为主, 其他教研室教师加以辅助。

(5) 活动安排:每一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以上的文体表演竞赛活动, 可伴随学院或系部相关活动联合开展。

(6) 其他:在普及的基础上成立健美操院队, 做到全年跟随训练, 常年周期性备赛。

5 小结

健美操作为深受广大高校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 以课外俱乐部的形式在学院开展健美操运动既能处理好文化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冲突, 又能很好地带动校园文化的提升, 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和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张颖.普通高校建立健美操俱乐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8) .

[2]编委会.新世纪体育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厦门理工学院 篇8

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高校落实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课程质量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课程评价也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改革的支持和保证,并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构建行之有效课程评价机制,对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使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及有效学习,有利于持续改进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利于增强地方高校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由此可见,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而言,课程评价机制研究是一个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相关研究

西方始自“现代评价理论之父”拉尔夫拉尔夫·泰勒(Ralph W.Tyler)在1934-1942的“八年研究”中首次正式提出“课程评价”问题,到美国学者古巴(E.G.Guba)和林肯(Y.S.Lincoln)的《第四代评价》,以及近年戴曼德(R.M.Diamond)教授的《课程编制和评价:实践的视角》,都不同程度地对课程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为我国课程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理论和案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校课程评价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但此后,随着学者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我国高校课程评价也逐步发展起来。在王伟廉教授的《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张圻福等主编的《大学课程论》,季诚钧教授的《大学课程概论》、李雁冰的《课程评价论》、陈玉琨教授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以及台湾学者黄政杰的《课程评鉴》等著作中,课程评价均占据着重要篇章和支配性角色。

众多国内外学者在课程评价的理论探索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初步形成了有关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等。尤其随着近年来高校对课程编制活动探究的不断深入,大学课程评价也相应地得以快速成长起来,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也日渐丰富。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课程评价机制探索与实践

作为地方高校,如何营造特色,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立校之本。厦门理工学院致力于构建面向“社会需求”和“学习成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势品牌专业,以专业认证与评估为契机,探索实施以专业评估为核心的校内自我评估机制。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课程多样化的不断加速,课程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长,越来越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和有效的建议。基于此,学校结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际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思想,通过多种渠道探索我校持续改进的课程评价机制。

1.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思想,科学建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评价的实施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架构的科学性。因此,学校以校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为契机,诊断学校课程教学现状,对照认证标准查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搭建上,做如下创新和改进:从传统的课堂评价向课程评价推进,从课程整体满意度、教学目标达成度、教材满意度、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维度设计课程评价指标;从评价教师教授过程转向评价教学互动过程,在教师评课及学生评课指标设计上,强调诊断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教学方案是否可行、教师是否需要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教学内容组织与选取是否恰当、教学模式选用是否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教师自身是否有所发展,学生是否学有所获等,突出对有效学习、有效教学的评价;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存在的差异性,细化理论课、实践课、艺术技能课等不同类型课程及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选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的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更有针对性;将量化指标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强调评价结果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运用价值。

2.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丰富课程评价模式

学校改变单一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模式,诊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局部情况,从而从过程中实现质量改进和提升。形成性评价形式上将强化课程教学中期满意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调查、师生座谈会等,终结性评价则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侧重于对课程活动的成果做出评价,并将结果反馈至相关教师及部门,作为进一步推广采用课程教学计划或者不同课程方案之间比较的依据之一。

3.增强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

为保证课程评价的公正、全面、准确和高效,促进课程质量的发展,学校扩大课程评价主体,保证课程主体的多元化、多角度,代表不同利益和需求:将强化学生评课、教师评课、领导干部听课、专家听课及第三方评价等课程评价环节,鼓励同行采取示范课、集体评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课程评价,以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教师、专家、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第三方机构等交互作用的共同参与机制,以多渠道的结果反馈促进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4.扩大课程评价覆盖面,强化对独立实践环节的评价

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是在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等独立实践环节得以培养的,但由于独立实践环节授课形式、授课地点的特殊性,及网上评价平台的局限性等,对这些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此前稍显弱化。学校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针对独立实践环节的课程特点,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评价指标,采取课程全覆盖的学生问卷调查模式及督导随机听课巡课,强化对独立实践环节的评价,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工程能力的关注。

5.以师生共同发展为导向,实现持续改进的质量闭合

本项目区别于传统的直接指向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将淡化对教师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正能量,重在通过“发现、诊断、反馈、改进”的质量循环闭合,激发学生、教师等各方的内在发展动力,推动师生共同发展,促进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从而实现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课程及专业的持续改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课程评价作为诊断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不在“评”,而在于以评价为手段,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在发现、诊断、反馈和改进的质量闭合循环中,加强课程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和监控,调动师生“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成长,推动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促进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从而实现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课程及专业的持续改进,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军.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7,(1):3-11.

[2]方勤华.近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42-147.

[3]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9.

厦门理工学院 篇9

黄世忠教授是我国会计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报表分析、财务舞弊、合并报表、国际会计、公允价值会计、财务会计理论等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和颇高的造诣。黄世忠教授曾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证券市场监管与会计舞弊甄别及防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证券市场舞弊审计技术方法及规范研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公司受托责任与对外报告”及财政部课题等十余项重要课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出版《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会计舞弊之反思——世界通信公司治理、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剖析》、《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等著作十二部、《比较国际会计》、《实证会计理论》等译著四部,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不论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身为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副院长,尽管有繁重的行政事务,但黄世忠教授依然严谨治学,不断研究探索,在百忙之中每天挤出时间跟踪国际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研究最新的会计学术问题,关注最新的企业案例,秉承追求真理、臻于郅治的研究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会计研究,黄世忠教授非常重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并一如既往的在这一方面做着自己的贡献,实践着自己理想。黄世忠教授曾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也担任过厦门机场、厦门空港、厦门钨业、建发股份、鹏华基金、中国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在学术研究上,黄世忠教授总是不忘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不论在会计理论方面还是实务领域,黄世忠教授都有颇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

黄世忠教授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财务会计理论、企业合并的难点热点问题、合并报表的难点热点问题、信息失真与报表分析新思维、中美报表粉饰比较研究、审计失败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比较研究、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热点问题等。黄世忠教授讲课生动精彩,给大家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前沿,剖析大量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每一堂课、每一次讲座,都让在座的学生、听众受益匪浅,使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份激励、一份责任和一份感动。

厦门理工学院 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现状和思路

一、校园文化及其品牌建设的原则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 教育界、理论界有多种说法, 综合概括来讲,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空间范围, 以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 以包括学校教育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师生员工组织的“校园人”为主体, 以大学精神和理念为主要特征, 以校园人作用于校园并双向反馈的内力和外力以及合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性的群体性文化。

从内容上说, 它包括精神与核心理念、物质与环境周边、制度与行为载体三大部分。精神与核心理念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学术风范等, 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责任归属等, 属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与环境周边主要是指校园环境、教育场所、设备设施等硬性条件, 以及社会对学校的影响力, 属于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与行为载体主要是指校园的生活方式、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 它是校园文化的精神与理念的沉淀, 体现校园文化的整体特色。

从形式上说, 它包括静态的校园文化和动态的校园文化, 前者是指物质载体、行为规范以及一切对校园主体和客体具有直接或间接反馈作用的因素;后者是指主体的学术、科技、文体、艺术等活动以及推进校园文化向前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它表现在外是显性的, 有物质、环境、行为、规章等;表现在深层的是隐性的, 如校园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要而言之,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外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团体性文化, 其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物质载体之上才能结出精神理念之花, 核心精神理念又会催化出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 在校园文化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二)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

高校是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汇聚地, 其校园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精英人士的价值与理念, 代表一个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 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的品牌塑造对一个学校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把握其建设的原则。

1、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封闭性和包容性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于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 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对外界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排斥。一方面, 学校采取封闭式的管理, 以集中式人为组织加以静态控制;另一方面, 高校又开放办学, 是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汇聚地, 以开放式的自由兼容加以动态管理。这就需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封闭性和包容性紧密结合起来, 在兼容并蓄的环境中体现校园特色。

2、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承性和创新性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高校从创立之初就不断吸纳各种文化, 并加以批判、消化、吸收与整理, 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酝酿、发酵、调整、升华, 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见, 高校校园文化自身便具备自我创生能力, 在以后不断地创新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这就需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承性和创新性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主体的力量, 不断开拓创新, 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

3、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数量级和品质性紧密结合起来

没有一定“质”的校园文化品牌, 就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高校的内化能力也会降低。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品牌, 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短期内也不会很快实现。同时, 有很多办学者都强调要在短时期内创设一定数量的品牌, 与学校的发展相去甚远。品牌多当然好, 但是它是否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是否具有特色的品牌,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数量级和品质性紧密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一点或者某一方面做文章, 既可以做大, 也可以做小, 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要在“1”字型的形式下向“T”字型转化, 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 点面结合。

二、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和不足

(一) 、内涵的理解片面与外延的拓展不足

目前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 把校园文化建设附设于学工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 未能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轨道;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在本属于校园文化的外延上也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园文化在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 缺少或没有大学校园文化所必须的文化基础。当然目前来说, 高校的办学者也正越来越意识到此种情况, 正在更新观念改变此种看法。如厦门理工学院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的总体统筹:一要处理好建设规划与理工特色、特区精神和地方性的结合;二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当然, 校园文化先天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厦大有近90年的建校历史, 每一块石制的建筑物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 这些都是厦门理工学院所不能比拟的。

(二) 、速度的急于求成与质量的水平不高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面考虑和长远的规划, 一旦确定, 需要坚持不懈地持续下去, 经过长时间的锤炼, 不断完善, 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 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然而, 有些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有些具体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 办学特色不明显, 没能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发展的实际, 要么走大而全的老路, 专门在“大器”和“大气”上做功夫, 要么抄袭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 更谈不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而这种急功近利体现在质量上, 就是水平不高, 一方面是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限制, 如校园规模, 发展空间等;另一方面就是作为校园文化主体之一的老师和学生, 文化认同感不够。这一点在厦门理工学院身上得到明显体现, 2005年该校方从职业性的专科教育层次转换为普通本科教育层次, 且不论校园文化多层次建设, 单单是教学思维与理念的转化就需不断的磨合。

(三) 、投入的数量不足与成效的效益不显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首先, 要以硬环境的建设为基础。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它包括文化设施、环境布局、建筑艺术等;其次, 要以软环境的培育为升华。精神文化应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但是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政治意味较浓,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在投入方面几乎所有学校都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 并非过多的投入就能解决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高校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表现在物质层面就是建造了很多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 但是, 由于对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使得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清晰的目标。如有的高校建起了各种雕塑, 但是缺乏对其文化符号含义的深刻挖掘、讨论和宣传, 文化设施丧失了文化的意义, 这种象征精神化的雕塑并没有带来某种符号的记忆和理念的升华, “有大楼无大师”的现象就是典型的有投入却没有彰显文化影响的最好例证。

三、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一)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强化以地域特色为代表的支撑点

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环境特色, 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影响。地域环境是地方院校赖以生长的深厚土壤。比如地方高校, 它的发展就应与地方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现代化建设, 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 在坚持价值导向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是地方院校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厦门理工学院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该校大部分专业与厦门市的支柱产业对接, 反过来城市的广泛的知名度还深刻影响了该校的招生和就业, 而该校教育服务地方产业行动计划更是在全省率先实施。

(二)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找准以理念特色为代表的切入点

1、有鲜明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生存基石, 它是办学者的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理性思考, 规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如厦门理工学院的办学方针是把学校建成“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较之于厦门大学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博大宏伟, 处于同城的厦门理工学院则取地方性、精致型的小巧玲珑, 也未尝不能彰显大学特色。

2、有特色的工作理念。

高校工作理念很多, 但无疑都是以人为本, 注重人性发展。厦门理工学院的政工工作理念和模式就颇有特色, 有的业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如主题教育的“温情三部曲”, 它贯穿于学期始终, 具体是指期初的“手牵手·一起走”, 它是指新学期伊始让学生步入正常的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轨道, 使每一位学生不掉队;期中的“爱国·爱校·成才”, 它是指让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忠诚感恩教育、挫折励志教育, 使每一位学生不空泛;期末的“关心·帮助·迎考”, 它是指在临近期末考试之际, 让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复习应考中去, 使每一位学生不灰心。围绕“是益友, 方能为良师”和“做学生可信赖的知心朋友”两大核心概念, 学校要求广大辅导员根据辅导员日志考核细则, 真正贴近学生, 服务学生, 情系学生, 颇受学生欢迎。就业方面的“四个到人”, 即简历制作指导到人, 模拟面试体验到人, 就业训练推广到人, 就业过程跟踪到人。星级文明班级的创建和评选工作, 重在创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评, 它要求每个班级写成长随记, 从而看出班级不断成长的轨迹。

(三)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主攻有效投入与精心培育两大着力点

一方面应广开渠道筹集资金, 尽可能地加大对那些有潜质文化品牌的投入力度;另一方要坚持投入力度与创新成绩的统一, 即对接受经济投入的创新文化品牌的成绩严格把关, 不能敷衍了事, 浪费钱财。但财力支持仅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更要加强其自身的培育。校园文化品牌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即其内涵、个性、附加值等不断丰富增加的过程, 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与坚守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自身建设的“两翼”, 是精心培育的动力源。坚守, 既要坚持品牌建设的长期性, 又要保持品牌的连贯性。创新是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校园文化品牌的内在要求, 要不断赋予品牌以新的内涵。如厦门大学已经成为了厦门市的名片, 而作为市属高校的厦门理工工学院更应该坚持与本市的对接, 创新学校的特色, 争取与厦大成为“厦门双姝”。

(四)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把握有力监督与实时反馈的关键点

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 必然要有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它要求高校随时对其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状况给予必要的跟踪。对此, 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定期对学校器物、精神、制度和行为等校园文化进行测定, 测试其是否与时俱进, 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是否满足全校师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是否彰显特色, 辐射周边, 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当然不能实行狂轰滥炸式的广告运作模式, 而应该着力于其反馈途径。校园文化品牌如业已形成, 或尚处雏形, 都应该从学校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中去寻找它影响力, 诸如社会舆论的评价、学校师生的评论等,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取舍与否、培育与否, 这就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了。

总之,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花大力气去策划、攻关、督察。有的高校成功了, 有的尚在发展, 有的可以说是失败了, 但无论如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的发展都是一个考验个人和群体的心理调适的过程, 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心和细心。

参考文献

[1]冯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3) .

上一篇:民间借贷监管下一篇:贫困生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