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

2024-09-24

厦门日报(通用4篇)

厦门日报 篇1

新媒体的发展,对地市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产生了冲击,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为此,各地市党报将改革重点放在承担大量时政新闻报道的头版上,试图改变其一直以来过于严肃刻板的面孔,重新赢得读者关注、增强报业竞争力。而做好导读恰好是党报头版改革的“点睛之笔”,能起到节约空间、增大信息量、美化版面等“一举多得”的作用。

《厦门日报》是厦门市委机关报,报纸自费订阅率达到80%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党报50强行列,近年来对头版导读的制作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1]。本文结合《厦门日报》的实践,谈一谈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做好党报头版导读的必要性,以及改进和创新头版导读的体会。

一、头版导读是党报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

导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文体,是通过版面元素的组合, 引导和方便读者阅读,为读者快速了解报纸的内容提供指南的一种新闻样式。[2]在纸质媒体快速发展和融媒体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导读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越发受到重视,最大的变化就是在版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然而,地市党报头版由于要报道大量政策性及政务新闻,版面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党报为何还要扩大导读版面、花费心思去做好导读呢?

(一)导读创新是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地市党报在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新媒体冲击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必须对报纸进行改革。报纸要吸引读者,必须“使党报时政报道的权威性、严肃性、真实性与贴近性、生动性、可读性相统一,要积极有为,深入钻研,想出办法,改变报相”。[3]对此,《厦门日报》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多次对头版进行改版。一方面,时政新闻通过精编稿件制作成导读,字数减少而重要性未减弱,通俗易读的“面孔”让读者不再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时政新闻减少后腾出来的版面,更多涉及民生、基层的新闻以导读的形式填补进来,更加亲近读者。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报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以看到, 新媒体也有自身缺陷,即新闻信息在网络上大量复制传播, 造成信息过剩,读者面对大量信息会不知所措,再加上部分信息的不准确性和虚假性,让网络新闻权威性饱受质疑。因此,报纸在实施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之外,还应该抓住新媒体的缺陷,借助报纸的权威保证,实现自我“救赎”,重新找回更多读者。而报纸头版导读就是“救赎”的重要战场。为此,《厦门日报》借助头版导读,让读者花最少时间,找到更多更权威的新闻,从而再逐步增加读报时间,让报纸更加受人关注。

(二)受众信息诉求是市场意识的重要驱动力

读者想尽快找到爱看的新闻,但是头版面积有限,好新闻常常只能藏于厚报之中被错过。因此,导读的出现刚好迎合读者“快餐式”的阅读需求。

对于党报来说,都市报在制作头版导读时心里时刻为读者着想的意识,值得借鉴和学习。当然,党报头版导读进行改进和创新,不能一味地向市场“看齐”,《厦门日报》追求的是 “权威、实用、互动”的办报宗旨,通过对导读的尽心制作,打造一份发挥正确舆论导向、赏心悦目、便于阅读的都市型党报。

(三)导读可以在有限的版面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地市党报由于承担着大量宣传报道任务,因此只能在头版开发有限的空间。通过制作导读放大新闻报道的亮点,不仅能起到活跃、美化版面的效果,而且还起到头版与内页的链接作用。例如,2013年11月24日《厦门日报》头版就尽可能多地使用导读,版式设计元素丰富而不花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头条导读“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提要 + 制图的方式吊足“军事迷”胃口,底部两条导读工整对仗,将时政新闻变得新奇有趣,很好地体现市委市政府对美丽厦门建设的重视。形式多样的边栏导读,为党报头版添加灵动气息。

因此,把这些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制作成导读,尽可能地放在头版,就能增加版面的层次和分割,既体现宣传价值, 又体现新闻价值,达到和谐统一、创造无限可能。

二、从全局出发把握党报头版导读的整体构架

在导读成为党报头版的重要角色后,怎么才能做好导读呢?笔者认为,应从风格确立、新闻选择、版面创新及新闻意识传递等方面入手,处理好选题和规范好版式细则,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符合党报特有风格的操作流程和规则。

(一)利用本土新闻提升报纸形象

好的导读能让读者对报纸的权威性更有认同感,地市党报有别于都市报,在导读的选题上不能单纯追求眼球效应, 首先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在“识货”、“出新”的基础上,达到导读制作的第三重境界“有品”。即在导读中表明党报的立场和态度,体现党报的社会担当、人文关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报纸品格。[4]

第三,地市党报必须打好“本地牌”。地市党报要体现本土特色和地域优势,受到读者的喜爱,就必须做大做强本土新闻。目前《厦门日报》在头条的选题上,一般选用国家领导人或本地民生经济类的稿件制作导读,在边栏导读的选择上,按照“近大远小”的原则提倡多导读本地新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和进展,读者通过导读就可以清楚了解。

(二)规范版式制作利于编辑发挥潜能

一味追求新奇的版式设计,而忽略党报一贯坚持的操作习惯,是无法做好党报头版导读的。因此,党报必须制定《导读版式规范》作为操作依据。《导读版式规范》应包括“选题要求”、“标题制作”、“版面划分”、“字号字体”、“图片应用”等详细的操作流程。

主要导读和次要导读是《厦门日报》对头版导读“版面划分”的方式。以2014年9月18日《厦门日报》头版为例,主要导读是指头条和主打新闻这两个位置上的导读,头条导读多使用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要稿件,以及国家、省市重点民生、经济类的稿件。主打新闻位置则是在突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等主打稿件的同时,配以后面版面的同类新闻导读。次导读区一般是指边栏导读和底部导读,边栏导读固定为一栏宽度,多采用主副题加图片的形式,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

当然,《导读版式规范》 还应该赋予编辑灵活应变的权力,比如,遇到特殊的版面和报道时,为了突出报道的重要性,可以采用别的方法划分区域,根据内容灵活安排标题字体字号等。这样可以让编辑时刻保持一颗创新的心,懂得依照新闻重要性来合理安排版式。

既有严格的流程,又赋予创新的权力,这样的《导读版式规范》才能让版面保持报纸固定的风格,又给了编辑积极创新改进的空间,从而达到让头版导读规范精致,富于创新改变的目的。

三、通过细节凸显党报头版导读的美学特征

头版导读的选题标准、操作规范以及框架风格都得到明确,接下来就应该在细节上对头版导读进行精心包装。结合 《厦门日报》多次改版实践,笔者认为在头版导读制作和包装上,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借鉴:

(一)让报道亮点和重点更易读

标题制作直接影响新闻可读性,因此成为头版导读的重点难点。头版导读如果照抄内页的标题,进行简单堆砌,那么就完全失去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另劈蹊径”,在内页标题的基础上再加工。头版编辑要做到熟读内页新闻,找准报道重点亮点,加以提炼或重新概括,制作新的标题。

(二)灵活运用导读制作的类型

如今报纸头版的导读,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制作手法也很有“门道”,横栏、竖栏、宽栏、窄栏,有的以图片为主, 有的以标题为主。总结《厦门日报》对头版导读的一些改进和创新,以下几种类型比较适合党报头版导读的制作:

1.标题型

只占用较少的版面,通常是集合数条新闻标题,字数字号一致,辅以外框或底纹,进行并列排布。它的好处在于整齐划一,使得有限的版面内信息量得到最大化,并且一目了然。 比如,2015年3月8日 《厦门日报》 头版边栏导读,“大调整”、“利出行”、“倒春寒”、“闹乌龙”四个关键词串联成一组导读,主标题第一行都用五个字,第二行都用六个字,方便读者准确定位。

2.图文型

如今已是读图时代,图片总是最吸引读者的,视觉信息很容易被读者接受。因此,在用标题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下,再配上图片,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3.提要型

2015年3月10日《厦门日报》头版头条对总书记重要稿件进行导读。编辑在吃透原稿的基础上,提炼出总书记论生态的三点要求,点明中心思想。这种提要导读的形式,已成为《厦门日报》头版对国家领导人重要稿件的主打导读类型, 将三四千字长稿浓缩成二三百字的提要,既能让国家领导人的稿件不失分量,又能让读者喜欢阅读,可谓一举两得。

4.组合型

即选取几个相近或相对的导读,使用关键词、图片等进行排列组合,满足读者的“大胃口”需求。比如,2015年4月5日头版,赏月、踏青、祭扫这三条新闻配以“美美美”、“热热热”、“车车车”关键词,清晰地整合“清明小长假”的新闻,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

这些导读制作类型均有各自优势和特点,编辑在编排时应该灵活运用,选择最适合当时版面风格、最凸显新闻报道的制作类型。

(三)让图片新闻更具吸引力

如今,各地市党报在制作导读时,都不约而同地尝试把新闻图片放在版面视觉中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张好图胜过千言”,选用和编排的导读图片要能体现新闻性,又有观赏性。因此,在导读图片的运用上应做到“三大创新”:首先是题材创新,以新闻性作为选图依据,导读与后面版面的图片不要重复使用,为读者增加信息量;其次是设计创新,重大题材可用通栏图片,可以对图片增加底纹、色块,使主题更突出;第三是处理创新,对图片进行合理的裁剪、抠图等,让图片更有现场感和震撼力。

精选图片将使版面包装产生良好的效果:2014年3月9日《厦门日报》头版,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全国两会”记者会, 编辑使用通栏照片,增强现场感;反白标题“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更凸显中国对于领土和主权的强硬立场,让导读极富冲击力。

四、积极创新党报头版导读

在融媒体时代,报纸需要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求得生存,党报也不例外。因此,《厦门日报》在改进头版导读的制作和包装时,也不断地尝试新的做法,追求简约化、注重整体性、拓宽渠道,希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一)视觉创新:将一图解读和图形化融入导读制作中

一图解读和图形化包装无疑是当前报纸版面包装设计最为热门的一种方法。它们的优点在于:用最少的文字、最简练的图形、最清新的包装,将新闻简单化、易读化,使读者用更少的时间,去读更多的新闻,激发阅读乐趣。比如,2014年12月12日《厦门日报》头版,二版整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道,在头版导读简单地分为三大块,通过一图解读让枯燥难懂的工作会议变得简单易懂,读者很快就能找出自己关心哪一块内容,然后快递在二版进行阅读。

(二)渠道创新: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媒介优势

2014年《厦门日报》涉足新媒体,建立微微工作室,打造融媒体矩阵。因此在当年的报纸改版中,头版最大的变化就是“周末版”(周日见报的头版采用竖报头)的左边栏开辟了 “一周微荐读”栏目,读者扫描三条导读附加的二维码,就能登录手机App客户端浏览新闻。这种全新尝试的导读形式, 跨越报纸和手机客户端,巧妙地将报纸的新闻进行扩容,建立立体式的新闻报道。此外,在平常头版的导读中,对见报当天仍会有最新进展的新闻,加入“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的内容,让读者能第一时间通过本报微信和微博,实时关注新闻最新情况的直播和推送。

摘要:以标题、图片、摘要等形式,引导读者在众多信息和版面中找到并认真阅读自己喜欢的新闻,头版导读成为众多报纸的重要角色。地市党报也将头版导读作为加快报业发展、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头版导读的改进与创新成为地市党报探寻的工作重点。《厦门日报》作为一份都市型党报,通过多次改版,对头版导读的制作进行大量有益的研究和摸索,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操作方法。本文结合《厦门日报》的实践,谈一谈党报头版导读如何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导读,党报,编辑,《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 篇2

随着社会进入多元化的时代, 社会环境的改变给新闻媒体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新闻舆论不能让受众强制接受, 必须贴近群众的生活与思想实际, 必须适应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 这就必然要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实现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

《厦门日报》是厦门市委机关报, 多年来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提出“办海峡西岸最好的主流大报”, 报纸自费订阅率达到80%以上,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党报50强行列。这里结合《厦门日报》的新闻实践, 谈一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一、传统媒体面临新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 党报等传统媒体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随着科技的进步, 新型电子媒介的迅猛发展, 使信息

传播更加快捷, 方式更加多样, 给传统媒体带来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手段的兴起, 不但直接掠夺报纸、广播电视的受众, 而且其开创的个人化服务、互动式服务和多媒体服务的新方式, 直接动摇着传统媒体的市场根基。

2. 现实社会对主流媒体如何影响社会舆论提出更高要求。

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 也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 使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媒体被冲击、被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 传统说教式的宣传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

的对象、范围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制, 加之进城务工人员、非组织人群、无主管单位的增多, 使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克服新盲区, 开辟新战场, 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观念需要创新, 内容需要扩展。

4. 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大力改进和提高。目前,

一些传统媒体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同时, 对受众的阅读心理研究重视不够, 较少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新闻选题, 报道的关注点和选择范围狭小, 远离读者的生活和实际, 写作、表述也与读者口味相距甚远, 不可能达到入耳入脑的效果。

二、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和声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尽管党报等主流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但应该看到, “党报作为核心媒体的地位并未改变, 在市场竞争中有着其他报纸没有的市场优势:一块稳定的基本市场份额, 那就是具有话语权的社会主流人群必须阅读党报, 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中, 这部分人群会首先寻找主流媒体, 可见它的权威性、舆论影响力和控制力。”[2]

新时期怎样把发挥党报的导向作用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把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和声音, 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是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1. 党报要唱响主旋律, 必须选准切入点, 贴近群众生活的热点、贴近群众感情的动情点, 才能激起群众的共鸣。

2009年8月, 厦门开始开展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如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激发广大市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厦门日报》适时推出“构建文明祥和的美好家园”专栏, 通过“出镜人名片”、“故事”、“记者手记”等新形式, 反映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 厦门市民在构建文明祥和的美好家园中涌现的感人故事, 例如《80后片警成社区红人》、《退休楼里的“年轻人”》、《研究生毕业专职做公益》等, 社区里的普通人走上党报版面, 激起群众的共鸣, 拉近党报与市民的距离。

再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为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厦门各行各业产生的辉煌成就, 反映广大老百姓生活的真实改变, 《厦门日报》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华一路浩歌”特别报道, 通过老百姓在用电、住房、教育、就业、穿衣、吃饭等方面的变化, 让读者一起重读激情澎湃的岁月, 回顾曾经震撼我们、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展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海西的美好图景。这一策划推出后, 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纷纷向本报推荐题目, 如公共厕所的变化、公交车的变迁等, 我们的报道也有了源源不断的线索。

这组策划之所以能够引起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 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贴近百姓的生活和实际。实践证明, 新闻宣传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必须讲究报道艺术、研究人民群众的接受心理。只有从贴近群众生活热点的角度寻找切入点, 做到与群众的关注点高度吻合、与群众的感情高度贴近, 才能激起群众的共鸣, 媒体才会有影响力。

2. 党报要由“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 必须与受众建

立平等的服务关系, 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 为受众提供公共话语平台。

《厦门日报》健康新闻版注重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形成报纸与医生互动、报纸与患者互动和医患之间的双向互动等多层次、全方位互动格局。“寻医问药”是每期都有的固定栏目, 市民有什么样的疾患需要找专家咨询, 可以拨打报社的健康热线, 或发短信和电子邮件, “健康新闻”的编辑负责帮助找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并刊登在版面上。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每天健康新闻都能接到许许多多的来电、短信和邮件, 咨询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对于一些疑难杂症, 还发动民间力量进行分析、解答。如果市民遇到健康难题, 可以通过“请您帮”来咨询, 如《手上长鸡眼怎么治》、《30岁眼袋很明显咋办》、《7岁小孩白天还尿裤子是病吗》等, 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吐露心声的快捷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受众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心声。在这种形势下, 媒体不能再用以往一厢情愿的、片面的、灌输式的政治宣传方式, 必须要与受众建立平等服务关系, 由“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 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 建立多向互动的公共话语平台。

3. 党报要通过策划大型新闻行动, 积极介入现实社会, 主

动参与生活、干预生活, 同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的成果。

从2001年起, 厦门日报社年年举办读者节, 以此作为党报与读者心连心、面对面相互联系的平台和沟通的桥梁, 而且活动规模一届比一届大, 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 读者参与热情也一年比一年高, 效果也一次比一次好。厦门日报社读者节走进了厦门市民心中, 成为广大读者自己的节日。

传媒的力量源于读者。厦门日报社将报社内部的社庆活动改办成编者与读者互动, 媒体与商家同台的读者节, 这不仅是节庆形式的一种变化, 更是办报理念的一次升华, 体现出厦门日报社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办报规律的积极探索和主动适应, 体现出厦门日报社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与不同年龄梯次的读者群建立了经常性、参与性的互动关系, 才使《厦门日报》走出“象牙塔”, 成为都市读者喜爱的“精神家园”。

当前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媒体必须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宣传姿态, 积极介入现实社会, 主动参与生活、干预生活, 成为社会生活的建设性力量。实践证明, 策划组织大型新闻行动, 可以更好地占领舆论制高点, 使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成为舆论的热点。同时也可以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更直接地了解和反映社会心态和舆情, 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

三、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的几点启示

新形势带来新观念, 新观念带动了新闻运作的改革。党报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就要改变过去单向传播的模式, 代之以双向交流、上下沟通的新模式;改变过去说教式的宣传方式, 代之以平等对话的新方式;改变过去封闭化的传播秩序, 代之以开放、灵活的新秩序。办一份有表情、有张力、有深度的党报,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总结《厦门日报》的新闻改革实践, 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方面, 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一:发挥党报优势, 做足深度。党报在新闻宣传方面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和明显优势, 就是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主要体现在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报道中, 体现在舆论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并做足做透。

例如为确保福厦铁路11月底顺利通车, 厦门9月18日至22日进行降压供水, 这是关系民生的重大事件。《厦门日报》连续几天推出三个专版, 报道管网调度, 各个片区轮流供水;各界行动, 全力应对降压供水;供水干管迁改六步走解密、26个运水车放水点公布、读者讲述互助故事、两千志愿者为居民解忧等, 全方位报道降压供水, 把新闻做深做透, 做出党报独有的优势、特色和权威。

启示二:扩大报道领域, 拓展宽度。这些年来, 晚报、都市报的改革风起云涌, 为党报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党报的新闻改革要重在新闻内容和品质上的提升, 强调新闻性和可读性, 大报不能小报化, 主报不能边缘化, 要充分体现出党报的底气、优势和活力来。

变是不变的道理。《厦门日报》自创刊以来, 本着“更权威、更主流、更民生、更贴近、更丰富”的指导原则, 多次进行改版, 扩大报道领域。如设置“鹭江评论”、“新闻快评”、“国际观察”栏目, 进一步扩大言论版面;开设“民声快递”及“帮你问、看、说、找、查”等栏目, 全方位服务读者;新设“现场直击”, 抢占社会新闻先机;进一步整合和加强经济报道, 使经济报道见高度、见人物、见民生;强化城市副刊读者意识, 强调编读互动和读者撰稿;办一份都市型党报, 增加健康新闻版、艺文新闻版, 突出社会新闻, 使主流新闻体现社会味, 社会新闻体现主流味。

启示三:主导网上舆论, 增加厚度。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引入, 带来了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全新的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在传播的速度、内容、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必然将使媒体产业重新洗牌, 浮现出新的格局, 也给党报开辟了更迅速、更广泛的信息平台和市场空间。

《厦门日报》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信息资源和市场的争夺, 组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站厦门网, 积极发挥网络宣传的优势, 唱响网上主旋律, 打好网上主动仗,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如厦门网带头倡议营造健康文明的网上舆论, 向全市各大网站发出倡议, 不制作、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违反法律法规及淫秽、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图片, 不登载不健康广告, 不链接不健康网站, 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

启示四:增强名牌意识, 追求亮度。名牌就意味着高质量、高品位, 报业的品牌之争, 实际是报纸整体质量的竞争。实施名牌战略, 特别要树立精品意识, 办出名牌栏目, 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 增强权威性和说服力。

《厦门日报》针对读者关心的教育、医疗、气象等问题, 以及关注度较高的社会新闻, 推出的一系列名牌栏目, 鼓励记者走专业化道路, 努力培养名记者、名编辑, 如“佘峥说事”、“楚燕谈医”、“殷磊观天”、“圣达搜案”、“明人快语”、“花花视界”、“榕城飞燕”等, 这些栏目都有着固定的“粉丝”, 《厦门日报》“视点”栏目主要对重要事件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 被评为福建省新闻名栏目。这些名牌栏目内容丰富, 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形式新颖, 受众熟悉, 有效凝聚特定受众群体, 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媒体要担当起“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 关键是要做到导向正确, 引导有效。《厦门日报》是厦门市委机关报, 多年来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厦门日报》的新闻实践, 谈一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关键词:市场经济,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沈世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舆论引导艺术[J].新闻实践.2005, (1) :3-5.

厦门日报 篇3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这一策略将加速城镇化进程, 同时也将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国家曾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化管理, 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对立, 农村人口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不能合法地向城市流动[1]。伴随改革开放,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并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潮”[2]。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但与之相伴随的是融入城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3]。

进城务工人员是伴随改革开放形成的新型劳动大军, 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中大量的第二、第三产业依赖这个人群, 城市人口不愿从事的工作大多由这个群体承担。但是社会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经济吸纳、社会排斥”始终存在, 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进程充满困难[4]。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工作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但他们仍然经历着显著的城乡分裂、加剧的收入不平等、更深刻的社会心理上的排斥, 生活在城市社会的边缘, 形成某种程度上既疏离于城市又疏离于乡村的“夹心层”[5]。

要实现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 实现进城务工人员由农民向市民的顺利转变涉及到很多制度性问题, 如户籍制度和和土地财产处置等[6]。除了刚性的制度性因素, 城市居民在心理上对这一群体的接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众传媒是一般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塑造者, 因此大众传媒如何建构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既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城市居民对这一群体的心理感受, 又有引导舆论、营建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7]。本文以《厦门日报》为研究对象,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 分析该报在2007年至2012年间建构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 并讨论这一媒介形象的社会性意义, 同时也在常规新闻工作理论层面上讨论包括《厦门日报》在内的中国大众传媒应如何改进报道。

二、文献综述

传播学理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 逐渐形成了几个共识, 即大众传媒是社会的瞭望哨, 通过信息传播发现社会的新问题;是整合社会的力量, 通过传播信息把有分工合作的社会组织协调起来;是社会遗产传承的载体, 通过不断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多个世代之间实现文化传承[8];同时, 大众传媒的报道可以对某个群体或事件给予重要的社会认可, 从而维护社会准则和既存秩序[9]。

在传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 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是人们的思想从传统转变到现代的主要介质, 另一方面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说, 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 缩小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文化和政治上的差距, 把社会整合为有机的整体[10]。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有赖于大众传媒的良性运作, 因此,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在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主流大众传媒有责任做到既要真实地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 又要协调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 为营建和谐社会创造舆论条件。

过去的二十年中, 我国学者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研究已有一些基础, 研究有一些共性的发现, 即大众传媒在报道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时, 存在模式化的现象, 这一群体被呈现为相对单一的群体形象, 大都是平面而单一的描绘, 很少有报道具体地对这一群体中个体在外貌、语言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鲜明的描述, 造成了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呈现为概念化和笼统化。研究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弱势群体”的形象, 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盲目进城, 素质低下, 需要社会怜悯和救助[11];他们作为外乡人为生活奔忙, 合法权益时时得不到保障[12]。第二类是“麻烦制造者”的形象, 他们不谙城市生活的规则, 出尽洋相, 经常是违法犯罪行为的主体[13]。

与此同时, 过往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在报道主题领域也较为单一, 主要集中在劳资关系引起的纠纷和春运这两个主题上, 而对这一群体的日常生活和所取得的成就报道却相当少[14];对这一群体的经济处境较为关注, 而对其政治处境和社会生活处境则较为漠视, 他们被视为劳动力群体, 而不是具有丰富需要和多重利益诉求的社会群体[15]。

过往对大众传媒塑造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全国发行的大报, 如《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工人日报》, 和进城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大都市的都市报, 如《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 对其他区域发行的报纸研究较少。同时, 过往研究文献的研究样本多集中于2008年以前。厦门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开放性经济特区, 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的重要集中地, 同时, 厦门的经济发展趋势、地方政策法规以及媒体、人文、语言环境都与文献中关注的大城市有所差别。因此, 本研究选择《厦门日报》为研究对象, 研究时段选择2007年至2012年, 从报纸覆盖地区和时间段上, 丰富国内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文献。

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作为“海西”地区的领军城市, 厦门既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中地, 也是中国文明城市的样板之一, 曾于2007年获评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因此,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下列问题的回答, 发现厦门地区的主流媒体《厦门日报》在近年来建构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 探寻这一群体在城市社会心理中的形象是否在近年来有所变化, 进而讨论包括《厦门日报》在内的国内主流大众传媒在中国迈向城市化进城中应如何发挥整合社会的正向功能。研究问题是:1.《厦门日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在报道体裁上有何特点?2.《厦门日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中如何指称这一群体?3.《厦门日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主要把这一群体放在哪些主题上呈现?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 以《厦门日报》为研究对象, 该报创刊于1949年, 是中共厦门市委机关报, 也是闽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是全国报纸50强之一, 在厦门的企事业单位及市民中享有较高信誉, 对厦门市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强的影响力。2006年3月, 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利益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12月, 厦门市人民政府颁布《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 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意见, 因此本研究以2007年为起点, 研究其后6年时间中《厦门日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

抽样方法选择概率抽样中的系统抽样方法:从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每年以1月1日为起点 (6年中每个1月1日在星期周期上不相同) , 以14天为抽样间隔, 每年抽出23天, 总共138天。再在这些抽中的天数中在《厦门日报》的电子报系统中逐日搜索, 只选取标题和导语中含有“外来流动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工”、“外来员工”、“外来青年”、“外来人口”、“外地人”、“外来娃”、“暂住人员”、“流动人口”、“农民工”、“民工”、“来/在厦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打工族”、“打工仔”、“新厦门人”等曾经在社会上出现过的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称呼的报道, 剔除非《厦门日报》社记者自主采编的报道、剔除编读互动栏目“帮您说”、剔除城市副刊、剔除报道对象为台湾、香港、澳门人等四种包含关键词的报道, 共得到研究样本309篇。

根据研究目的建立了3个编码类目, 即报道体裁、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指称和报道主题。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 对这一类目的分析以篇为分析单位。

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指称的分析, 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指称为分析单位, 每篇报道只分析其标题、导语和最后一段。新闻报道的标题和导语是最重要的, 特别是倒金字塔式的消息, 最重要的信息集中在这两个部分;分析报道的最后一段是由于中文报道有时候也会采用在结尾段重复重点的写法。报道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指称包括上述搜索相关报道时所用的关键词, 即明显含有“外”或“暂住”、“流动”等区隔“城-乡”的指称 (“外来流动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工”、“外来员工”、“外来青年”、“外来人口”、“外地人”、“外来娃”、“暂住人员”、“流动人口”) , 明显含有“打工”、“务工”等区隔其工作的不稳定性质的指称 (“农民工”、“民工”、“来/在厦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暂住人员”、“流动人口”、“打工族”、“打工仔”) , 直接表明城市接纳的指称 (“新厦门人”) , 和直接指认的公民个体, 即用姓名指称的某某人。在标题、导语和结尾段中, 同时出现有名有姓的公民个体和对其外来务工人员身份的指认时则分别编码。

有关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主题以篇为分析单位, 分为3个主题, 即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相关政策法规, 城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接纳, 和进城务工人员在市民化过程中遭遇的不适应。其中, 相关政策法规既包括政府的政策, 也包含用人企业的政策。城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接纳包括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表示出的关爱、承认、同情、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化过程中遭遇的不适应包括这一群体遭遇的各种社会和法律纠纷、成为违法犯罪主体、各种生活过程中的不顺利境遇等。

样本和编码类目确定后, 由本文第一作者进行了编码员间信度 (inter-coder reliability) 测试, 采用的是同一个编码员在不同时间点的测试方法 (即intra-coder reliability) 。研究者从样本中随机抽取50篇报道 (占总体的16%) 进行编码, 然后间隔一周对同样的样本进行再次编码, 两次编码结果的柯里芬多夫α值 (Krippendorf’sα) 均在0.9以上, 达到编码员间信度要求[16]。然后由本文第一作者完成全部编码。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 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分析结果显示, 在抽取的309篇样本中, 有208篇是消息, 占样本总数的67%;特写有94篇, 占样本总数的31%;评论有7篇, 占样本总数的2%。消息的数量远远高于特写和评论, 反映出《厦门日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着重在报道即时发生的事件而不是着重刻画这一群体, 或引发社会对有关这一群体的问题的讨论。消息报道的事件往往只呈现时间维度上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 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 因而大部分报道篇幅都很短, 版面语言则显示为分布在四周而非版面中央显眼的位置, 新闻价值较小。从报道体裁的分布可以看出《厦门日报》相对不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新闻价值, 没有把他们当成社会的重要群体来对待。

(二) 进城务工人员获得个体身份认知和城市接纳

过往研究文献显示, 进城务工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主要是以“弱势群体”和“麻烦制造者”形象出现的、不受城市欢迎的受排斥的群体。在国务院和厦门市政府相继出台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政策后, 《厦门日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在对这一群体的指称上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如表1显示, 在编码中出现的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指称共出现1164次, 而其中用姓名直接指称有957次, 占总数的82%;用“外来”等修饰语区隔其“城-乡”身份的指称有110次, 约占10%;用“打工”等修饰语区隔其工作性质的指称有95次, 占8%;直接用“新厦门人”表明城市接纳的指称有2次, 占0.1%, 数量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显示了城市中对这一群体接纳态度的存在。

由上表可以看出, 2007年至2012年《厦门日报》在报道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群体时, 已经较少使用十几年前较为流行的“打工族”、“打工仔”等暗示工作性质不稳定和“外来工”、“农民工”等暗示其没有城市身份的群体指称方式, 而更多用姓名标示个体身份, 减少了歧视和排斥的意涵, 使这一群体在媒介话语中与普通市民的身份更接近。当然, 所有的分析样本都是依照明确的表明其“外来”或“打工”性质的关键词搜索得到的, 因此有名有姓地指称这一群体中的个体事实上完全不否认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仍然是区隔于普通市民的一个“另外的”群体, 但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看, 这仍然是社会一个质的进步, 对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化、和谐推进城市化进程有积极意义。

(三) 进城务工人员仍然是明显生活不顺利的群体

在309篇分析样本中, 报道的主题分布如下:与进城务工人员相关的政策法规有13篇, 占总数的4.2%;城市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接纳有100篇, 占总数的32.4%;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的不适应有196篇, 占总数的63.4%。可以说《厦门日报》建构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主体是一群不适应城市、生活工作总是遭遇不顺利的人, 包括遭遇工作上的纠纷、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主体或受害者、各种糟糕的生活境遇等。

《厦门日报》建构的这一进城务工人员媒介形象可能主要来自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客观上存在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因而造成各种不顺境遇。这一群体由于没有正式的城市居民身份 (户口) , 工作性质不稳定, 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因城乡差距或文化差异导致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使其在厦门的城市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 受到歧视和排挤因而生活艰辛。在这个意义上说, 《厦门日报》呈现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形象是对这一群体生活的真实反映, 例如2008年8月26日的报道《换了地方身份证就“失灵”》, 报道了来自四川的小何在厦门找到新工作, 却因为人口信息更新滞后无法办理身份证而无法上班的窘境。

虽然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客观上存在不适应, 但同时也存在另一个可能, 即《厦门日报》的采编人员对于这一群体存在刻板印象, 因而对这一群体的负面新闻更加敏感, 从而“放大”这一群体的负面形象。这与之前的研究文献所发现的进城务工人员作为“麻烦制造者”的媒介形象是一致的, 例如在2012年5月24日的一篇题为《厦门中院举行公众开放日》的报道, 其主题是法院举行青少年维权教育, 但是报道却突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的情况, 突出其“非厦门籍”、“父母监护不力”、“独自到厦打工或者流浪”等非本市居民的特征。连同其他报道中出现的进城务工人员遇到的经济困难、感情受挫、遭遇意外事故、群体内的纠纷、与本地居民的纠纷等, 《厦门日报》建构的负面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形象难免有对这一群体加深刻板印象和污名化的倾向。

尽管如此,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 《厦门日报》建构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群体形象还是与过往研究文献提示的这一群体主要作为负面群体出现在主流媒体中有了很大变化。图1显示的是相互对立的两个主题 (城市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接纳和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在6年中的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二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城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接纳在2009年达到最低点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在2009年达到最高点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研究时段6年这个数字从历史的角度看不算长, 但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 6年的时间内所展示出来的模式还是很能说明问题。为何两个主题都在2009年达到峰值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解读, 但是其后4年的变化趋势是明确的。如果这个变化趋势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那么可以说未来的厦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非常有望实现城市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较好的容纳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新厦门人”, 并最终让所有居住、工作、生活在厦门的公民都有共同的城市认同。

五、结语

本研究对《厦门日报》2007年—2012年间有关进城务工人员的报道做了内容分析, 从报道体裁的分布、对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指称的变化、报道主题的分布等方面探寻《厦门日报》建构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部分研究发现与过往研究相一致, 即厦门的进城务工人员仍然是明显不适应城市生活的“另外的”一群人, 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报道仍然有刻板印象和污名化的倾向。但是与过往研究相比, 本研究也发现了明显的不同, 即厦门的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公民个体在媒介话语中被广泛地体认, 城市逐年增加对这一群体的接纳度, 而这一群体逐年展示出更多的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换句话说, 在厦门的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群体正在实现从社会的边缘向中心的移动。本文认为, 厦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厦门日报》中呈现出的媒介形象预示了厦门未来在城市化进城中更良性的发展趋势。

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本身是政府对社会的二元化管理制度造成的, 是不公平政策的产物。作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 进城务工人员天生处于劣势地位, 他们一方面是中国城市发展和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 另一方面又因不公平政策造成的“低素质”受到市民的排斥和鄙视。城市的排斥和其自身对城市的不适应又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 反过来加剧社会对这一群体负面的刻板印象, 形成恶性循环。2006年开始, 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开始认真地对待这一群体, 以相应的管理政策促进这一群体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国家城市化进城的战略, 本研究认为在这一社会变迁过程中, 主流媒体应该担当起整合社会的责任。

厦门日报 篇4

但是, 随着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外文媒体包括《双语周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时效性差, 与读者缺乏互动, 内容形式僵化, 订阅发行受限等短板日益暴露出来, 读者群在渐渐流失。

“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的要求。然而, 要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照搬照抄老经验, 按照之前《双语周刊》传统办报模式,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了, 改变势在必行。

一、融媒体时代英文媒体的机遇

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 一些人对传统媒体的未来抱持悲观的态度, 何况是一家地方英文媒体。但与其消极观望, 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新媒体带来的并不都是威胁, 更多的是机遇, 要积极把握主动出击, 才能创造生机。

首先, 近几年在中国居住的外籍人士数量增长迅猛, 懂外语、追求海派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对外语资讯和英语学习的需求呈刚性增长, 阅读日趋多元化、小众化;其次, 智能手机和微博微信自媒体手段的普及, 使外文媒体有望打破纸媒发行的弱势与局限, 直达潜在的海量受众, 不受时间地点和成本限制, 摆脱报纸订阅的传统劣势, 获得一个全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我体会到, 在新时期传媒发展大势下, 用好“互联网思维”,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在内容、渠道、平台等层面应对变局, 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和传媒人必须要思考和谋划的。可喜的是, 厦门日报社先行先试, 投入资金人员打造了国内党报先进的融媒体平台。继网站之后, 开设了微博、微信、客户端, 还设立了视频工作室和网络电台等, 这给了《双语周刊》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绝佳机会。

二、地方英文媒体的融媒体建设势在必行

地方英文媒体要摆脱经营困境, 一定要借助新媒体手段, 打造融媒体平台。在这方面, 《双语周刊》在实践中摸索, 经过改版升级, 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 首先在内容上, 地方英文媒体更要突出地方特色, 坚持本地化、贴近性和服务性。

由于在信息资源各方面, 地方英文媒体与国内大型英文媒体相比不具备优势, 因此要让外籍人士乐于接受, 让英语爱好者喜欢阅读, 增强对外宣传的实效和影响, 其内容必须贴近本地, 做到独创、易读。

例如, 厦门目前已经形成几个外籍人士聚居的社区和机构。《双语周刊》重点聚焦这些地方, 深入外籍人士的生活, 及时报道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和文娱活动, 比如官任社区举办的中国文化公益培训班、外籍手工集市、大胆鸭国际户外成长营等。外籍人士经常在周刊上看到他们参与的活动报道, 也因此对周刊倍感亲切。同时,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 周刊也做到政策落地。除了对厦蓉欧铁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多次追踪报道, 还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生的来稿开辟专栏, 使中外读者通过身边事物, 自觉体会到“一带一路”战略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二) 除了要突出地方特色, 本地英文媒体还应增加与新媒体的链接, 形成立体阅读, 创造新鲜的阅读体验。

在这方面, 《双语周刊》主动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将周刊内容与日报融媒体平台进行共享, 效果显著。比如, 周刊今年5月报道的鼓浪屿十人橄榄球赛, 全国有十多支外籍球队参加, 数千名外籍人士现场观战, 盛况空前。周刊在报纸的文章和图片旁印上二维码, 读者看完报道, 只要用手机扫扫二维码, 就可以通过视频身临其境, 看到现场直播;周刊备受读者喜爱的《为你读诗》栏目, 每期都会印上二维码, 读者扫描后, 可以聆听英美人士用纯正语音朗读登在报纸上的英语诗歌, 得到超越传统纸媒的享受;今年投洽会, 读者还可以通过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 观看周刊记者英语采访境外嘉宾的视频录像……另外, 每期《双语周刊》的内容, 都会通过日报网站、微信和客户端迅速传播, 输送到外籍人士的自媒体群落, 经转发扩散, 直达广大中外读者。

(三) 我们应该看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建设融媒体平台, 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地方英文媒体要勇于试水新媒体, 才能抓住先机, 发挥优势, 找到走出困境的道路。

今年九月, 厦门日报推出了双语微信公众号 (CommonTalk) , 除提供本地重大资讯外, 内容更注重时效性、趣味性和学习性。并且, 在策划操作方面大胆运用与传统纸媒不同的新媒体思维。

例如在推广期间, 为制作一条介绍厦门的双语微信, 周刊记者突发奇想, 采访厦门的外籍人集市, 请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士用闽南语学说厦门著名景点和美食的名称, 并用英语献上对第二故乡的真情告白。该条微信精心编辑后, 混搭英文、闽南语和中文, 融合文字、图片和视频, 新鲜有趣又亲切感人, 推送短短三小时, 中外粉丝就超过两千人。

九八国际投洽会是每年厦门最重大的涉外活动。今年会议期间, 相较于传统纸媒, 双语微信公众号的优势更是得以尽显。当天的活动内容及中外大咖的言论, 都能在第一时间以双语微信的形式, 向受众发送文本、图片和视频, 有时效够趣味, 既彰显厦门招商引资的影响力, 又能满足英语学习者的需要, 颇受欢迎。

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 由于传统纸媒受制于客观条件, 往往是新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今年台风“莫兰蒂”肆虐厦门时, 道路被倒伏的树木封锁, 报纸发不出去。周刊记者得悉两名外籍人士自发加入厦门蓝天救援队, 还在网上发起募捐, 立即前去采访, 并结合许多外籍志愿者组织起来清理社区倒伏树木的活动, 及时推出一条在厦外国人积极参与赈灾的微信, 在数千名中外人士中间迅速传播, 传递出正能量, 展现了中外人士热爱厦门、众志成城的家园情怀, 在抗击台风的新闻报道中独树一帜。

三、未来地方英文媒体面临的挑战

通过《双语周刊》近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 我们也发现, 在建设融媒体的过程中, 地方英文媒体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不少, 具体说来有下面几条。

(一) 双语新媒体渠道——微信公众号推出后, 其传播和影响力的标志就是“粉丝”数量, 因此如何“涨粉”是当务之急。除了策划制作好微信内容, 还必须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 例如网络英文歌曲大赛、英文配音模仿秀、双语宝贝才艺大赛等等, 以此增加粉丝的数量和忠诚度, 增强新媒体对粉丝的粘合力。

(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要更好地融合发展, 需要整合各自资源, 包括信息资源、人员配置等。

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求同存异, 共同受益, 让融媒体更加高效地运行, 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 目前, 既掌握传统媒体的采编技能, 又有新媒体运营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 是制约地方英文媒体发展的瓶颈, 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与培养。

综上所述, 在当今融媒体时代, 地方英文媒体转型势在必行, 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势必进行全面整合, 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我想, 在这个大环境下, 媒体人员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的“转型”、“跨界”, 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常态。作为一名地方英文媒体工作者, 更要牢记习总书记关于构建好“对外话语体系, 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 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等系列讲话精神, 努力学习, 掌握尽可能多的业务技能和现代传媒科技, 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 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

摘要:目的:传统办报模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 地方英文媒体要生存发展, 必须抓住机遇做出改变。方法:《双语周刊》用好“互联网思维”, 一方面对英文周刊升级改版, 另一方面推出双语微信公号。结果:由于凸显时效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受众数量突破性增长。结论:由此可见, 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的融媒体平台, 增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地方英文媒体才有出路。

上一篇:外经贸企业会计论文下一篇:关键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