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精选10篇)
成都日报 篇1
成都市成都铁路中心医院位于成都市北大门, 紧靠成都市火车北站和城北客运中心, 是成都市城北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综合医院。2004年12月1日由成都铁路局移交成都市政府管理。按照成都市政府建设“城北医疗中心”的规划, 医院将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 以创伤、急救、骨科为特色的城北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床位将由现在的520张, 增加到1000张左右。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已被市政府列为试验区建设的重大项目。
医院为“四川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遵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承担了遵义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卫生学校等院校的教学实习任务。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36130m2, 建筑面积36933m2, 其中门诊大楼5795m2, 住院大楼24241m2。现拥有核磁共振、8排螺旋CT、ECT、C型臂数字减影X光机、数字胃肠造影机、1250毫安X光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体外循环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现有职工800余人, 其中卫技人员85.6%。编制床位520张, 有13个临床一级科室、10个医技科室、50余个临床医技专业, 骨外科、泌尿外科、急诊急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功能科为重点学科, 其中骨外科为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
医院先后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以及成都铁路局“文明医院”、“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四川省物价局“质量信得过单位”、“质量无投诉先进单位”;四川省“服务质量消费者满意医院”、成都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现场管理“先进单位”;成都市首批“诚信示范医院”称号。
移交成都市政府3年来, 我们坚持“科教兴院强内涵, 二次创业谋发展”的发展思路, 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 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 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狠抓规范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发生了巨大变化, 各项指标显著提高, 许多医疗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平均床位使用率提高26.8个百分点;门诊诊次增长81.77%;实际占用总床日增长51.12%;出院人数增长30.39%;每百名出院病人医疗争议下降40.63%;病人综合满意度提高了7.23个百分点。医院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必将为成都市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
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二段82号 邮编:610081
品成都地道美食 享成都地道美食 篇2
成都味道第5站乐陶陶牛杂火锅
地址:建设路建设支巷14号
建设路上这家牛杂火锅刚开业不久,但人气却非常旺。从排队的食客们口中才知道,这家店的大厨得食坊居牛杂大厨手艺真传,而食坊居牛杂就是红牌楼北街那家传说吃过后连内衣都会有火锅香味的“人气店”。乐陶陶牛杂火锅的老板介绍说,牛杂火锅的锅底必须要熬足12个小时,在文火精心熬制的过程中,锅底的味道越煮越浓,才能做到化骨化肉,把汤头煨得汁浓味厚。作为一家牛杂火锅,招牌菜当然是以“牛”字当家。极品牛肉是由纯手工制作,切块后剃除一丝丝的肉筋,再用秘制香料给牛肉“按摩”1个小时,让香料的味道充分渗透到肉里面,然后才切成片,這样制作的牛肉入口后异常香嫩顺滑。店里的牛杂和毛肚,都是每天从广汉的屠宰场直接送过来的新鲜货,被食客评价为“脆爽到爆”。醇厚的牛杂火锅,搭配爽口的酸奶,可谓是绝配了。而如此地道美味的牛杂火锅不但吸引了食客们排队品尝,也吸引了新希望华西乳业和《成都女报》将乐陶陶牛杂火锅设为本次寻找成都味道活动的第5站。
成都味道第6站简单味道鲜鱼坊
地址:成华区桃蹊路181号
成都日报 篇3
本刊讯6月24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从24日到26日,包括12场高端论坛、1场成果展览、3场资源交易和2场大赛等18项活动将陆续举办。新一届创交会更具国际化、高端化和全要素特色。
为确保为创交会提供高品质的通信网络及信息化服务,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成立专项保障组,从用户通信感知、高带宽网络保障、现场网络服务支撑、配合演示、视频监控等多方面提供钻石级服务保障。短短十几天内,为主会场及展区全面开通千兆专网保障;对各活动场地及沿途干道的500多个基站进行了优化扩容;对会议涉及的上千天网点位进行强化保障;对170多个室内场所网络信号进行了拉网测试优化;开通5台应急通信车重点保障。同时制定了各种应急通信保障预案,以高品质的网络和优质的服务为2016成都创交会保驾护航。
在展会现场设置的中国电信服务支撑点,电信千兆光网下载速度超过950Mbps,手机4G网络最快下载速度超过100Mbps。据悉,已有超过40个国际城市、394名外国嘉宾、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加此次创交会,涉及中美、中欧、中加、中韩等4项国际性活动。国际化、高端化成为本次创交会凸显的特色,让诸多国际友人、创新创业团队感受到成都高品质信息化水平和服务的巨大优势,成为了本次创交会通信保障服务的重点。成都电信充分考虑参会嘉宾的需求,全方位进行优化测试,力保本地创交会通信保障服务360°无死角。
成都日报 篇4
热闹的开幕
正如在北京不得不提798、草场地和宋庄一样,在成都,蓝顶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蓝顶”之名最初来自艺术家的工作室,2003年,周春芽、郭伟、赵能智和杨冕4位艺术家租用了成都机场路旁的闲置厂房作为工作室,因为厂房是铁皮蓝顶,所以命名为“蓝顶”。于是,这里迅速聚集了四五十位当代艺术家,形成了蓝顶艺术群落。2007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新蓝顶艺术区向东迁移,“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从此,蓝顶便在国家4A级风景区三圣花乡附近落地生根了,如今,这里已经以艺术家为主,涵盖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动漫等各方创意人士和机构的群体,已经达到三百余人。
9月19日下午在蓝顶美术馆新馆的广场,一场国际现代舞表演已经为之后的开幕聚集了不少人气。接下来的开幕式则更加热闹,除了台上的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艺术家代表等嘉宾,台下赶来参加的民众则达到了上千人。其中既有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策展人、媒体等艺术业内人士,更多的还是成都本地的民众,有从市区而来的艺术爱好者、收藏家,还有年轻的学生。这也不由不让人感叹蓝顶艺术节强大的号召力。
此次成都蓝顶艺术节的主题为“行进中的艺术”,它既代表了当代艺术在社会大环境下的一种发展状态,同时也更加强调一种“当代发生的、活生生的文化”,除此之外,蓝顶艺术节还为当代艺术在一种有效的组织和架构中进行区域性普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例子。此次主题展名为“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及观念生成”,由何桂彦策展,参展艺术家有陈文波、方力钧、康剑飞、梁铨、史金淞、谭平、萧昱、尹秀珍、张培力等,按照策展人的话来阐释,这次展览是从“日常出发,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透视、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三十多年发展中,被主流的当代艺术史书写所边缘化的价值”。从架上绘画到雕塑,不同形式和题材的作品占据了蓝顶美术馆新馆的每一处角落,前来参观的人们不断涌入,这种集中了高质量作品的大规模群展,对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了解当代艺术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下午4时,“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也在距离新馆不远的蓝顶美术馆老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周春芽担任策展人,邀请到了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的5名国际知名残障艺术家André Soler、Chng Seok Tin、Gregory Burns、Lawrence D Keplinger、Monique Plumecoq,展出了他们的雕塑、摄影和绘画作品,并将五彩基金学员们创作的作品作为特展部分参展。在入口的展板上,除了艺术家的名字,还列出了参与展览的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在现场,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女孩子自豪地指着一件雕塑说是她的作品,这也让这场展览增添了艺术性之外的更深远的意义。当然,展览的艺术性并不因其慈善性而有所减弱,艺术家用实际的作品告诉那些孩子以及对艺术抱有热情的人们,创作可以跨越身体的限制,可以无所限制地使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自由的表达,这些作品也诠释了生命状态更美好的可能。
此次蓝顶艺术节延续了往年的传统,开幕当天,在蓝顶艺术区内,一百余家艺术家工作室同期开放,每栋房子的门口贴上活动海报,意味着这里的艺术家欢迎大家前来参观。在这片风景优美的园区内,工作室的格局大同小异,许多艺术家们在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从一层大厅的落地窗户向外望去就能看到。走进一间间工作室,艺术家早已准备好茶水和茶点,在墙上挂上自己的作品,欢迎走进来的每一个人坐一坐聊一聊,无论是朋友还是只是好奇进来看看的陌生人。有些艺术家甚至买下了工作室,再对房子加以改建,精心布置。和一位艺术家聊天,她告诉笔者,这里平时十分安静,空气清新,绿化也不错,所以蓝顶艺术区再适合创作不过了。在偌大的艺术区内逛了一下午,再回到蓝顶美术馆新馆,主办方已在广场上摆上桌椅,静候嘉宾入席。坐定,一道道地道的川菜依次而上,台上唱着川戏,台下觥筹交错,不由让人真切体会到成都人的悠闲。
同城狂欢
当然,由蓝顶艺术节带起的狂欢远远没有结束,这场一年一度的活动还要延续到10月底。当最初拿到艺术节的导览手册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多达六十多页的小册子包含了大大小小丰富多彩的活动,范围覆盖整个成都。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画院、东郊记忆、宽窄巷子、锦江宾馆、岁月艺术馆、四川大学和川音美术学院以及遍布全市的画廊、机构都有展览活动举办,艺术节期间共计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活动和高峰论坛100余场;在这里,艺术的范围被扩充了,除了当代艺术,雕塑、诗歌和音乐也被纳入了艺术节的范畴,多元的形式,也由此吸引了更多民众前来,可谓盛况空前。
其实,从第一天主办方安排的满载观众的市区大巴陆续进入艺术区的场面中,你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成都市民对艺术抱有极高的热情。而这次在政府和成都本土主流媒体支持下的艺术节,也势必对当代艺术的传播与推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从来都是西南部当代艺术的重心,这里有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也有四川美术学院等重点艺术院校,但是对于普通民众,他们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还十分有限,不过这种情况正随着时间而慢慢改变。曾经有一位在成都经营画廊的经营者告诉笔者,当年他的画廊第一年内一个本地藏家都没有,但是近几年,本地藏家的比例明显上升。虽然相比于北京上海两地,成都举办大型艺术项目或展览的机会要少一些,因此,蓝顶艺术节才会全力打造一个“全域成都、跨界性和国际化”3个特点兼备的大型艺术活动。而在成都一直在做当代艺术推广的本土画廊也借着这个契机,纷纷举办新展,如千高原艺术空间同时推出了陈秋林、刘传宏以及翟倞的3位艺术家的个展,以及K空间的“图像精神——当代艺术邀请展”和那特画廊推出的张天军“青春之泉——寻迹”。
从蓝顶艺术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不仅仅需要好的作品和艺术家,也需要有能让当代艺术茁壮成长的一片土壤。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特色与优势,作为西南西区首个以当代艺术为核心内容的大型艺术活动,成都蓝顶艺术节以“蓝顶艺术群落”为依托,由民间发起、政府支持、专业机构运作,已经成为了成都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这无疑也给更多城市和地区的当代艺术走向社会的传播带来深刻的启示。
成都日报 篇5
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重庆日报三家报纸进行了相关数据比较, 虽挂一漏万, 但也可管中窥豹, 透露三家媒体的种种变革气息。数据选择的区间为3月20日至4月20日整整一个月, 之前有全国两会, 之后是芦山地震。笔者试图通过这一个月的数据比较, 更客观、真实地反映三家媒体在常态新闻下的办报追求以及创新变化。
一、头版先“读”为快, 努力追求“博”闻强记
人民日报新年改版博得头彩, 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头版最为人称道。重庆日报在最近一次改版中也获得重庆市新闻阅评小组充分肯定, 其中头版变化最为明显:一是会议报道大幅减少, 二是稿件短小信息量大, 三是新闻评论清新活泼, 四是贴近群众关注民生, 五是坚持主流正确导向。
从 (表1) 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比较三家媒体:
(一) 努力增加头版信息量。
人民日报平均每天发稿6.06条, 解放日报每天发稿7.6条, 重庆日报每天发稿7.83条。人民日报2013年3月22日头版上一共有9篇文字报道和一篇图片报道, 更是显现了现在时政类新闻的短小精悍。而对比该报2012年3月21日的头版, 我们可以看出头版上一共只有5篇报道, 信息量相对较小。
(二) 努力增加民生新闻报道占比。
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党报, 所承载的时政报道任务相对最重, 即便如此, 其也在努力追求头版的民生类新闻报道比例, 尤其是批评性报道更是常常见诸头版, 除此以外, 国际新闻甚至文体新闻也纷纷登上头版, 这一方面丰富了版面的新闻元素, 另一方面强化了新闻的可读性。尤其是4月2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无一条时政新闻报道, 所有时政新闻均转移至2版, 头版下方有8条导读, 大大扩充了版面的容量。
相较而言, 作为地方党报, 解放日报和重庆日报头版施展的空间更大, 因而民生新闻的占比也更大。在数据采样周期内, 重庆日报平均每天都有1-2条民生类稿件上头版。解放日报也在头版增加了民生服务类稿件的比例, 平均每天达到了1.5条。
(三) 努力压缩时政报道规模, 尤其是领导人活动报道。
人民日报改版后, 头版时政新闻的报道变化最为明显, 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字数多为千余字, 要言不烦, 言简意赅, 也是改文风的一大亮点。2013年3月21日头版上放了7篇报道, 整个版面的信息量变大。而4月1日的头条《习近平主席回到北京》更是罕见的不到350字。
三家媒体而言, 解放日报在时政新闻的报道比例上占比最小, 仅为68%, 这也看出该报在头版上的追求———尽量给其他类新闻留出更大的空间, 比如该报经常在头版刊登的“解放分析”、“解放调查”, 这成为该报的一大亮点。
(四) 努力提高自采新闻占比。
自采新闻是衡量一个媒体开发新闻信息资源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统计数据看, 三家媒体相差不大, 解放日报在头版采用自采稿件的比例最大, 占74%, 这也和该报始终坚持把新闻媒体的个性开发与风格定位放在第一位有关。
(五) 努力增加头版的可视性。
作为党报, 头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大篇幅的时政类新闻常常让党报的头版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如何改观?三家报纸都在图片运用上下功夫———善用图片、制作图形等, 带给读者更多阅读上的便利。
国家领导有重要的外事活动时, 人民日报通常都是整版报道, 但版面往往看起来并未显得拥挤和臃肿, 就是因为图片的比重占了较大比例。比如, 3月23日, 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 与普京会谈的报道占据了头版主要位置, 虽然头版内容都是与双方会晤有关, 但人民日报巧妙地用3幅图片进行版面分割, 占据了整个版面的五分之二以上, 阅读起来更容易;当天, 解放日报《用勇气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报道中, 将李克强对于经济转型的观点以蓝色区域自然区分出, 版式新颖清新。在倒头条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民生新闻中, 同样使用了彩色制图, 看起来一目了然。
3月24日, 重庆日报《“母亲河畔的奔跑”2013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昨举行》的稿件中, 配发的图片一改传统的万人起跑的宏大场面, 而是巧妙利用马路上的积水, 将真实影像和倒影相映成趣, 具有艺术感, 赏心悦目。和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比起来, 重庆日报头版图片的数量还相对较少。
(六) 努力增加头版的观点影响。
头版的评论是报纸评论的重中之重, 三家报纸的头版评论各有侧重, 人民日报因其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原创评论占据绝对主力, 也拥有绝对的制高点;解放日报除转发人民日报评论外, 也在头版频频以“社论”发声, 重庆日报多转发人民日报评论。以下在“评论”议题重点讨论。
(七) 努力增加头版头条的多样性 (见表2) 。
三家媒体在头条的数据占比上, 尽管时政新闻仍然最大, 但可喜的是, 非时政类新闻已经逐渐加大。32天的统计数据中, 人民日报非时政类新闻 (民生新闻、经济新闻等) 11条, 占到了34%, 而解放日报更是达到了40%。其中, 人民日报头条刊发各地新闻6条, 系列报道3组 (改革开放新地标、新国企新起点、时代先锋) ;解放日报刊发“解放调查”2篇, “解放分析”1篇, 均增加了头条的丰富多样。相较而言, 重庆日报在头条的处理上相对保守, 仅有的两条非时政类报道, 只有一条是自采, 一条是转新华社的财经新闻。
(八) 努力增加标题的可读性。
一个生动的标题会大大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总体上看, 人民日报的标题讲究要素齐全, 完整准确;解放日报则更追求生动形象, 平易近人;重庆日报则多沿用人民日报 (见表3) 。
二、评论先声夺人, 努力占领舆论高地
新年伊始, 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版与读者首次见面。这是人民日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决定, 为开创党报评论新优势开辟了新平台, 为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大空间, 也为各级党报积极抢占舆论高地、努力掌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提供了借鉴。
(一) 努力提高评论栏目的规模效应
人民日报改版后将评论的重要性提高到空前的位置。改版后, 该报将不少独具特色又颇具影响力的言论栏目, 像《人民观点》 (原在观点版) 、《人民时评》、《来论》 (原多发在视点版) 、《钟声》 (原在国际版) 、《声音》 (原在政治版) 、《新论》 (原在民主政治周刊) 等栏目进行有机整合, 同时推出《评论员观察》、《大家谈》等新栏目, 进一步突出了组合拳优势, 彰显了规模效应和舆论强势。
重庆日报近期改版也将评论版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保证传统名牌栏目“今日谈”、“巴渝论坛”等评论专栏每周一到周五的见报量同时, 每周还推出2个版的评论专版。解放日报则继续保留“中国新闻名专栏”———《解放论坛》的每日见报频率, 同时时常以“社论”点击上海热点。
从表4可以看出, 解放日报和重庆日报都把各自的品牌栏目“解放论坛”和“巴渝论坛”作为评论版块的拳头产品在精心呵护, 在周一到周五的区间, 基本保持了很高的见报频率 (偶有一天未刊发的情况) 。重庆日报还专门开辟了“评论”版, 这和解放日报的“观点”版 (类似于重庆日报的“思想”版) 略有不同。重庆日报“评论”版将“巴渝论坛”、“重报时评”、“议论风生”、“说长道短”、“世像评”、“网言网语”集纳在一起, 与人民日报多有相似之处, 只是见报的频率稍显不够。
解放日报对评论的重视可以从两个方面显现出来, 一是将“解放论坛”置于其有“第二封面”之称的热点新闻版, 坚持放在版面右上方, 醒目突出, 保持一贯, 成为整版的眼睛。二是本报评论员文章 (等同于社论) 常常见报, 一周三发, 这在地方党报并不多见。
(二) 努力提高评论议题的多元化
改版后的人民日报评论版常设栏目多达近10个, 其定位不同、特点各异。不同的栏目定位决定了作者群体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 丰富多元的议题设置, 四面八方的不同声音, 不仅体现了“开门办报”的意识, 凸显了将评论版“打造成干部论政的平台、学者争鸣的空间、群众议言的广场”的版面定位, 也使人民日报“评论”版呈现出一种“顶天立地”的立体架构。
解放日报在评论的议题设置上可以从该报的两个评论栏目区隔开来, “解放论坛”和本报评论员文章各有侧重, 前者更多的是讨论普遍的社会现象, 后者则更侧重于上海重大话题, 两者相互倚重, 成为报纸的强势舆论导向。3月19日, 评论员文章《创新是上海的使命》, 直言上海“强烈感受到创新的紧迫性”;3月20日, 评论员文章《改革要敢啃硬骨头》直指“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3月21日, 评论员文章《民生是个永恒主题》指出, 解决好民生问题, 要坚决“发扬‘钉钉子’精神”。三篇评论, 从上海的实际出发, 以创新求出路, 以改革作动力, 以民生为目标, 一唱三叹, 引人深思。
重庆日报则以“巴渝论坛”与“今日谈”一长一短成为互补, 评论版的议题设置也相对丰富和多元, 甚至还有漫像配文的方式让版面更显生动活泼。在此采样周期 (一个月内) , 重庆日报只有一篇社论, 稍显不够。
(三) 努力提高评论转载水平
在评论方面, 地方党报的一大任务即是转载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 从而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今年3月底, 人民日报连发“九论”, 谈同心共筑中国梦, 这组评论高屋建瓴, 在思想界影响深远。同期, 各地方党报都进行了转载,
下面:对解放日报和重庆日报的转载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 解放日报对“九论”的转载高度重视, 从一版头条转载、一版转载、一版导读二版转载再到二版转载,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逐渐淡出的过程, 这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也是一个系列转载的巧妙方式。其中有两大特点, 一是转载版位均靠前, 基本在一版和二版, 尤其前三天均在一版, 第一天则是头条的位置, 强化了这个转载的重要性和连续性。二是不做版面之间的跨版转载, 不破坏阅读节奏。重庆日报的转载则在连续性上存在不足, 一是前三天的转载在一版表现不够, 尤其是第一篇摆在三版, 表明对这个系列评论的重视程度稍显不够。二是跨版转载有2次, 第一次跨版转载在二版只有300余字, 显然, 可以在一版全部转载的少量文字因为跨版而破坏了其完整性。
三、微博先“发”制人努力融合两个舆论场
在当下中国, 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 即官方舆论场, 它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 人们在微博、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 针砭社会, 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主流媒体应该努力搭建融合“两个舆论场”的桥梁。而党报官方微博正是这样一个桥梁。
通过比对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重庆日报三家媒体的官方微博数据, 笔者试图研究党报官方微博在发展新媒体方面的初步探索。
(一) 官方微博成为党报的有力延伸和重要补充
2012年7月22日凌晨4时58分, @人民日报微博的开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展现了党报党刊对民间舆论场的重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 以“参与、沟通, 记录时代”为责任使命, 内容设计以传播人民日报观点和信息为主, 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服务类信息, 关注社会热点, 回应公众关切。
2012年11月19日, 解放日报新浪官方微博上线, 以“知上海, 观天下”为目标定位, 内容以传播《解放日报》信息观点和上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最新资讯为主, 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服务类信息, 适时开展微访谈、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 与网民实时互动。
重庆日报微博2012年3月26日开通, 理念为“高度服务决策, 深度参与生活”。重庆日报微博的发布通常是市内市外重大新闻, 时政、文化类、民生服务类报道。
三家媒体开通官方微博的宗旨都指向以传播报纸内容为主, 同时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声”, 以弥补报纸以天为周期的时间短板, 这说明党报官方微博的定位仍为报纸的补充和延伸。
(二) 党报官方微博影响力与日俱增
从表6可以看出, 虽然三家媒体开通官方微博的时间先后不一, 但影响力却在与日俱增, 尤其是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截止2013年6月12日, 其粉丝量已达700余万, 在党报官博中首屈一指。
从党报官方微博影响力的走向来分析, 应该与报纸自身的平台影响力成正相关关系, 但也与其微博的日常发布频率成正比。截止到2013年6月12日, 人民日报官微开通355天, 平均每天发布数量高达32.3条;解放日报官微开通205天, 平均每天发布数量30.5条;重庆日报开通425天, 平均每天发布数量9.99条 (见表7) 。
从三家媒体官方微博的转发频率和评论频率来看, 差距比较大, 人民日报开通官方微博的时间不足一年, 其转发率和评论率均远超其他两家地方党报。如果以近年来传统报纸发行量达到百万的不超过25家计, 按人民日报官方微博700万以上粉丝的数量来测算, 超过了其印刷版280万发行量的近三倍, 其每天每条的转发和评论的传播速率, 其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知大多少倍。
(三) 党报官方微博重大突发事件发布速度加快
随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开通, 在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面前, 其及时、动态的报道, 快捷地传递着有效信息。以雅安地震事件为例, 人民日报在地震后25分钟, 即当日上午8:27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多地震感强烈!!!】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北纬30.3度, 东经103.0度) 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四川、重庆、湖南、陕西多地震感强烈!大家那里情况怎么样?告诉我们, 祈祷平安!”而重庆日报的微博在10:27发出第一条微博, “【关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本报已派出3个采访小组赶赴灾区, 随时播报最新情况。”
四、结语
成都日报 篇6
本刊讯近日, 中国电信成都公司收到成都市委办公厅发来的感谢信, 感谢中国电信成都公司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期间, 给予的全力支持。
2014年11月, 成都电信公司收到市委办公厅发来的关于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通讯保障需求,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 在2014年12月3—5日会议期间, 派出技术骨干和客户经理给予大力支持, 及时开通两部座机, 派遣通信保障车到现场, 全力保障会议期间的通信需求。
成都电信此次通讯保障服务得到了成都市委办公厅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感谢信中写道:“贵单位全力保障会议期间的通信需求, 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向为此次会议保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诚挚谢意, 向贵单位长期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都日报 篇7
关键词:报纸,新闻报道,3.11日本,中韩比较
一、前言
中韩建交将迎来20周年,在此期间,中韩两国以悠久地文化交流历史为前提,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在各个领域进行直接或间接性的交流。但是两国对中韩报纸新闻比较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报纸可以说是文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的现象之一。如今,在影视媒体时代中,很多人会贬低报纸的功能。但报纸仍然发挥着其强烈的政治影响力,也是人们最易接触且可以信赖的大众媒体。各国报纸的新闻报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及观点,因此比较两国报纸新闻,便可以查看两者的异同点。
本文选择了中国的《人民日报》和韩国的《朝鲜日报》为研究对象。选这两份报纸是因为它们是两国的代表性报纸,且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的《人民日报》和韩国的《朝鲜日报》对“3.11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的相关报道,查看两国报纸新闻对待同样的国际性自然灾害的基本认识和态度。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韩两国的意识差异和文化差异。
本文以内容分析、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2011年3月12日到2011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和《朝鲜日报》有关3.11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电站爆炸、核泄漏的相关新闻报道。
二、《人民日报》和《朝鲜日报》的新闻报道比较
1、报道方式
(1)报道数量
两种都是日刊,但每日发刊的《人民日报》整理了50天的新闻报道,每周日停刊的《朝鲜日报》则收集了43天的内容。《人民日报》报道数量总计76篇,不过一部分报道包括多个领域内容,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按照报道领域细分为87篇。《朝鲜日报》报道数量总共316篇。
报道数量差距如此之大,首先其原因可以在报纸排版上找出。现在的《人民日报》每周一到周五总共有24个版面,其中1-6是要闻;21-23是国际主要新闻。周末是8个版面,节假日则只有4个版面。《朝鲜日报》版面结构不规范,从48个版面到84个版面,平均每日发刊59个版面,其中一半属于综合性新闻。其次是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韩国人的好奇心‘极强’。他们为了满足好奇心,会更加关注相关内容,且报道更多的新闻。再者从地域上看,韩国与日本更近,因此关注度比中国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报道倾向
报道倾向性是指新闻报道者在发布新闻或评论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倾向性必然会产生。笔者为了了解两种报纸的报道倾向,把所有新闻分为:积极、中立、消极三类。
单位:个
分析结果发现:《人民日报》和《朝鲜日报》的中立性报道各占61%和55.7%,都超过了一半。《人民日报》的积极性报道比消极报道多7%,而《朝鲜日报》的消极性报道比积极性报道多五倍。韩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新闻报道也具有开放、自由的特征。相比之下,中国的新闻报道过于保守、严谨。
(3)报道形式
在编辑过程中,新闻都会包括以事实为中心、以意见为中心的内容。
所谓的以事实为中心的新闻是指记者作为现实的观察者,在节制自己的见解和评价的立场上述说事实。反之,以意见为中心的新闻报道则是,记者对于一个事件加以评价和赋予意义,从而介入到现实当中。
笔者把简讯、采访、相片报道归列为前者;把特刊、解说、专题分为后者。结果发现两个新闻截然相反。《人民日报》的事实为中心的报道是66%,而《朝鲜日报》的意见为中心的报道占60.4%。
2、报道内容
(1)报道领域
为了分类报道领域,笔者事先阅读所有新闻报道之后,分成了七个部分并作比较。
单位:个(%)
总体来讲,两国报道中最多的还是有关核问题和灾害情况。这是因为各大媒体对这次特大地震进行了陆续报道,且对核电站事故以及放射性物质的流出的高度重视所导致的倾向。两份报纸除了上述共同点之外,还可以看出一些不同之处。《人民日报》对支援、救助更加关心,而《朝鲜日报》更加注重于现场的真实性采访。
(2)报道出处
分析两国报纸的新闻报道出处是为了了解报道来源。但是由于两国舆论现况和采访环境的不同,大致上分为正式来源、非正式来源以及自行采访等三个部分。
单位:个(﹪)
两份报纸的自行采访内容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前者信息来源来的正式来源要比后者的多。《人民日报》不依靠日本当地媒体和通讯社的报道,大部分都是以自社记者以及特派员亲身体验和采访作为根据,相反《朝鲜日报》的大多报道直接引用了日本通讯社以及当地媒体的资料和报道。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主要报道客观新闻以及要闻,但是在深层报道方面显出局限性。且具有通过报道强调正面、积极一面的倾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工具,从全体局面出发,坚持着社会主义原则。产于自由主义舆论的《朝鲜日报》,则对这件事态更具好奇心和关心地进行了集中报道,其意见为中心的报道占了很大部分,这可以看作是正确地传达了当时人们忧虑和批判的心声。
参考文献
[1]吴哲燮.媒体和情报社会[M].韩国:nanam新书,2008.
[2]蒋俊万.韩国近代史散步4[M].韩国:人物和思想社,2007.
[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金元泰.有关韩国和中共新闻相对国报道性向的比较分析研究:以人民日報和汉城日报为中心[D].韩国:延世大学,1987.
成都日报 篇8
1.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优势
微信公众号融合了微信图文结合文本形式, 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化与便捷性等优势于一身, 使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方面, 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了“文字+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的文本形式突破传统媒体纯文字的形式, 使得内容生动有趣, 强化了文章的易读性, 视听结合的文本阅读方式契合当代受众的阅读习惯, 拉近了受众的距离, 利于培养受众主动接收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 微信传播突出了深度阅读的障碍, 文章最后用“阅读原文”的形式可以阅读原文, 这一形式还与别的新闻客户端或者网站相连接, 让受众便捷地了解更多的信息。第三方面微信公众号将传统的单一传播转变为交互式传播, 不仅可以及时获得用户的信息反馈, 利于优化、改善微信公众号, 还可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 交互式传播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受众知晓。第四方面, 微信公众号突出时政热点, 《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党报重在突出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改革政策等等, 从这一点来说, 党报在微信公众号传播上占据天然的优势, 但党报微信公众号如何传播才能发挥效果与影响力, 下文将结合《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详细论述其传播策略。
2.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
党报不同于其他的媒体形式, 其在宣传党与国家形象, 引导社会舆论、上情下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党报的新媒体形式——微信公众平台也继承了这一优势, 从《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较为成功的微信公众平台来看, 他们在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功能与报纸媒体相一致, 但其在风格上各异, 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党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策略。
一是要突出党报优势, 强调内容至上。如前所述, 党报在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舆论引导方面的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章内容是党报安身立命之本, 党报微信公众号平台应该强化这一优势, 围绕时政主题进行创作内容, 对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发展战略等等进行宣传报道,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人民日报》是我国党报之首, 其微信公众平台也必须与《人民日报》风格一脉相承。同时强调内容质量, 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如去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 全国媒体竞相跟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自然不能错过, 其在头条推送了三条爆炸事件的新闻《天津港爆炸五个疑问:空气和水中到底有没有毒?》、《今天, 请记住这13张年轻的面孔》以及《我在现场, 我有话要说》, 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新闻内容, 在及时报道事情进展中, 也及时解答了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里不禁提出一个问题, 微信公众号平台增加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但对于同一个新闻不仅别的媒体报道, 而且自身旗下其他媒介也会进行报道, 如何提升内容质量?一方面需要党报编辑发挥微信传媒自身优势, 在后期文本编辑中融入文字、语音、视频等等形式, 强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专业素养, 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不可能都是原创的前提下, 正确而灵活地发挥“原创+改写”的原则, 即从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影响等等,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1)
二是划分风格, 找准定位, 维护目标受众。在当代媒体多元化时代, 党报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 要提升党报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影响力, 在注重新闻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分析, 即根据党报及其微信公众平台的风格特征, 正确进行受众定位。《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代表, 可以称之为党与国家治国方针的发声筒, 其微信公众平台新闻报道自然也偏向于严肃。我们从《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的主栏目设置便可知晓, “热点聚焦”、“政务榜单”和“客户端”三大栏目均是以时政要闻为主, 尤其“热点聚焦”栏目中突出了时政热点, 有不少时政评论文章以及励志类的文章, 质量非常之高, 吸引大量关心时事, 受到了习惯看新闻的读者的喜爱。
《广州日报》可谓是不像党报中的党报, 其微信公众平台既有主流时政新闻又有生活八卦, 主要有“微报纸”、“粉丝福利”、“每日推荐”三个栏目, 各自旗下又有若干个子栏目, 子栏目中还增加了不少大众日常生活的服务、饮食推荐等等, 通过这些日常服务来吸引受众、维系受众。虽然《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平台与严肃的党报微信公众号平台风格相距甚远, 但在头条中对党与国家的形象、社会热点、舆论引导等都有着积极报道, 有数据统计称《广州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广州日报 (guangzhoudaily) ”在党报类微信公众账号的整体影响力上仅次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 (2)
三是注重互动与反馈, 激发受众兴趣。党报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方针, 鼓励其参政议政, 党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口语化的语言, 主体自身代入事件的叙事方法来呈送新闻热点问题、新闻评论, 一方面在于宣传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政治形象, 传递党与国家始终与人民的共荣辱,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政府与人民有效沟通, 发挥群众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如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3月3日发的新闻标题即可看出, 《解放军反腐有多拼, 看看习主席的态度就知道了》、《全国政协会都是在3日下午开吗?看完真长知识》等等, 口语化的语言非常亲民,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引起阅读者的兴趣, 提高了信息传播力 (3) 《广州日报》在“粉丝福利”栏目下开设了“南站导航”、“情人节福利”等生活服务类子栏目, 通过线上查询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 为大众日常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 吸引受众的关注。
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是当代最受大众欢迎的传播方式之一, 党报微信公众平台要想在当代媒体多元化语境下崭露头角, 发挥党报的社会功能,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点内容外, 仍需要转变服务理念, 利用微信平台创立品牌形象优势, 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机制;构建官媒在微信平台新型话语体系, 抓住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社会民生问题深入开展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传播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 在强化党报形象与影响力的同时, 也在积极探索各自的风格形象, 值得其他党报微信公众平台参考。
摘要:作为新兴媒体的微信, 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本文以党报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 以《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作为案例分析, 重点探讨党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 旨在为我国党报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以扩大党报的影响力, 强化党报话语权。
关键词: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影响
注释
1 张文婷.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基于八家都市报微信平台的研究[J].中国记者, 2013 (5) .34
2 张倩.党报微信公众账号的影响力与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 2015:23
成都日报 篇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的城市定位经历了多次变化。上世纪80年代,成都的城市定位一直是四川的省会城市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
新世纪之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被寄予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厚望,成都开始站在西部地区的高度来思考自身的城市定位,并一直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其在西部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到“十二五”,成都更是利用机会与压力赛跑,目标致力于向国家级城市进军,最终在2016年4月,国家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都如愿以偿的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随着国家中心城市新身份的确立,成都在经济、科技、文创、对外交往、综合交通等“五大维度”的发展力度愈发强劲。目前,成都已是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并被评为“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表彰。
而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不但要看他的经济总量规模有多大,还要看发展的质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更重要的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也就是说,看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水平,经济指标和民生改善是两大落脚点。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拿到国家级城市“入场券”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作为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经济跨越万亿门槛的同时,成都和全国一样,正同步迈入新常态,发生着一系列具有趋势性、转折性的深刻变化。
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成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8亿元,增长7.5%,增速快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3.7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23.9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00.4亿元,同比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为4.3:42.2:53.5。
投资方面,前三季度成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5.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投资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3.9亿元,同比增长15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32.6亿元,同比增长34.1%,其中工业投资1629.6亿元,同比增长35.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489.2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98.8亿元,同比增长6.1%。按照这样的增速,成都在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1611.29亿元。
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成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钟怀宇表示,成都前三季度增速,基本上属于稳速发展阶段,这是由成都市本身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决定的。在这期间,成都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投资增长成为成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成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主要特点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的提升和第三产业本身发展的加速,体现出了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钟怀宇认为,正是投资的稳定增长,使成都经济增长能够保持相对的中高速发展,这也将成为成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秘笈所在。
钟怀宇说,经济转型是全国各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优化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是成都也是全国各地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路径。同时他也强调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叠区和结合部的成都,在地理空间上具备成为联动两带枢纽的客观有利条件。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还需要长江经济带的强力支撑,因而成都作为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提质保速,惠及民生
经济新常态下,成都的宏观侧面的经济发展应如何提质保速?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看来,当前,成都经济总量已迈上了万亿级台阶,抢抓成渝城市群规划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等多重机遇是当前成都发展的主要方向。
11月23日,唐良智在實地调研“蓉欧+”战略实施和自贸区建设情况时强调,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蓉欧+”战略,加快自贸区建设各项筹备工作,构建成都对外开放通路大格局、开放大格局也将成为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社会民生事业方面,今年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立下的219个民生实事项目全年预算投入300.1亿元,其中43个民生实事项目已提前完成,包括建立了食品风险监测哨点210个、完成了红星路和老川藏路综合整治及一环路府青路立交改造等,其余项目则进展顺利,预计在年底前完成。
除此之外,自2014年3月全国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来,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每天都在发生工商注册便利化的事情。“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是具有成都特色的五项改革内容之一。成都打出的组合拳还囊括了“先照后证”“放宽名称登记限制”“小额备案”和“信用监管”等方面。
对于成都市民来说,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改变,如今互联网的甜头惠及百姓,民众足不出户、指头一点,就能享受优质城市服务。随着“小街区”规制的全市推行,出门步行15分钟,成都市民就能完成快递收寄、买菜、交水电气费的各类基本生活需求。而代表着成都文化内核、具有鲜明成都印记的一批文化地标、文化公园和文化景观也陆续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成都市民的文娱活动和精神文化需求。
除了交通出行、环境建设,教育配套向来受市民关注。化解入园难,让孩子们能就近上学,这也是成都市一直努力的民生工程。按照计划,2016年实施公办幼儿园标准化提升工程,将建成公办幼儿园300所。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376个,其中已建成282个。在学生补助和资助方面,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免费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截至9月底资助人数120.31万人。
钟怀宇告诉《小康》记者,未来成都的城市街区和建筑打造风格,将在规划建设中融入古蜀文化、水利文化、丝路文化、三国文化等传统元素,以此让文化融入生活,让市民“记得住乡愁”。
针对日后成都经济面临的挑战,钟怀宇提出建议,在对内发展方面,成都要紧紧依靠长江经济带,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重点应该是承接国际或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集聚国内外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制造业高地。在对外开放方面,他建议,围绕外向型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以及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需要,打造高水平、具有示范意义的对外开放平台,包括内陆自贸区,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和国际信息中心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方面,要不断提升城市辐射能力,把成都打造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编辑/张玉荣
成都日报 篇10
一、分析研究方法
(一) 媒体选择
之所以选择《人民日报》和《中央日报》作为这次分析的样本来源, 是因为《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 它的言论代表了我党和我国政府的立场与态度, 同时也最能代表我国党报的报道水平, 而台湾《中央日报》是台湾国民党创办的报纸, 它最能传达国民党的政治主张及部分台湾民众的声音。
(二) 时间界定
为了考察两报在议题、时效等方面的安排, 本研究选取两报在2008年10月15日到2008年11月15日的报道为考察范围, 分别统计两报在会议前中后的报道情况。
(三) 分析单位
上述报纸在第二次“陈江会”之前、期间、之后报道的任何相关信息, 人物新闻、表格、新闻图片、随笔、评论等, 都列为分析样本。每一条报道为一个分析单位, 其中, 为了统计方便, 除了图片独立统计外, 包括表格在内的其他类型的报道均归于文字报道范围, 一个表格计为文字报道一篇, 纯粹的图片报道计为1条文字报道外加1张图片。主要分析变量有报道数量、报道形式、消息来源等。
二、报道分析及相关讨论
(一) 报道量
1、台湾《中央日报》
(1) “江陈会”相关报道中的议题分布
因台湾《中央日报》没有特定的版面设计, 故本研究在其网络报的各大版块和栏目中分别检索“江陈会”, 以下图表为统计结果:
可以看出, 台湾《中央日报》在对“台北两会”的报道中对图片的应用是比较多的, 每一版块或栏目的图片数量几乎都占总报道数的过半以上;而报道内容则集中在热门话题讨论、两岸交流方面, 其次比较关注的还有“江陈会”中涉及台湾财经、台湾政党要闻等方面的议题。
(2) “江陈会”前中后期报道量的比重变化
该统计以《中央日报》对两会报道数量最为集中的热门话题为对象, 考察“江陈会”在台湾《中央日报》每天信息报道总数中所占分量, 考察分为三个时段: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
从表三可看出, 在“两会”的前、中期, 台湾《中央日报》集中火力进行报道。“江陈会”的报道比重占每天话题总量的绝大多数, 尤其是会议中期 (11月3日到11月7日) 《中央日报》697条的信息总数中, “江陈会”就占了591条, 比重高达84.80%。国民党立法委员邱毅对此现象调侃说, “这个星期是‘陈云林’周, 所以陈水扁这个星期可以放假。”我们可以看到, 在会议后期, 关于“江陈会”的报道比重大幅下降, 只占报道总数的13.2%, 《中央日报》的报道中心重新回归在“扁家洗钱案”和其他本土议题上。
2、《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
《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一般把有关于台湾方面的新闻分别放置于要闻版和台港澳侨版中。台湾新闻在《人民日报》所报道的新闻总量中比例本身不多, 因而关于“陈江会”的报道也就不像台湾《中央日报》那样充塞整版。为使得两报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仅统计“陈江会”相关报道在《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的台湾新闻报道总量中的比例。
表四是《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的总体报道情况, 从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陈江会”在台湾新闻报道总数中占绝大多数。从报道量上看, 《人民日报》在会议前、后期的报道量相对稳定, 没有出现《中央日报》会议前、后期报道比重明显下滑的状况。从图片数量和内容上看, 《人民日报》的图片使用量明显比《中央日报》少得多, 且其所刊登的图片也主要是在海外版。
由此可知, 两报对“陈江会”这一事件都高度重视。《中央日报》在报道量上明显偏向两岸交流、财经状况以及政党消息, 这很微妙地体现了国民党现在的处境:在野8年后重新执政的它面临着岛内外强烈要求改善民生经济的重大压力, 如何突破台湾发展的经济瓶颈是其考虑的重点选项。国民党方面对此依赖于通过改善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促进两岸交流, 带动台湾经济发展, 所以在台湾《中央日报》的相关报道中, 两岸交流栏目的信息量最大;另一方面, 国民党还承受着来自岛内民进党绿营团体的质疑, 它又必须在促进两岸合作的同时兼顾岛内政治形势, 所以政党要务的报道也必不可少。《人民日报》相比《中央日报》来说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偏向哪方面的议题, 它在会议前后的信息报道量相对平衡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党自信稳定的主动态势, 而《中央日报》在报道量上的急剧变化则多少有点反映了台湾本岛的热闹多变。
事实上, 两岸之间的传播格局从1949年起至今经历了很多个发展时期, 双方在“主动”与“被动”之间此消彼长。如1949~1978军事对立与冲突时期, 大陆主动、台湾被动;1979~1987相互对峙互不往来时期, 大陆主动、台湾被动;1987~1999两岸民间交流协商时期, 大陆被动、台湾主动;1999~2008的僵局对立时期, 在2005年以前大陆仍旧处于被动地位, 台湾民进党屡发台独言论, 叫嚣所谓的“四不一没有”、“一边一国”, 而2005年以后, 大陆的对台传播则出现了新格局, 中央和地方的媒体共同介入, 而且在语气、态度、内容上都更为友好、正面、中性, 大陆这边更愿公开积极地谈论台湾问题, 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并且不断地制造议题给台湾, 化被动为主动, 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以及此次的“陈云林访台”。
至于图片报道量上的差别, 这可能与两报的呈现形式有关, 相比《中央日报》, 《人民日报》是受到版面编辑等问题的限定的, 故它的图片数自然不及《中央日报》多。但这也不能排除两岸媒介一贯的风格差异, 大陆媒体的报道一般来说会比台湾媒体更为严肃慎重, 而太多图片的使用容易在视觉上产生活泼跳跃感。
(二) 报道形式
1、台湾《中央日报》
在《中央日报》的横向版块和纵向栏目中, 统计关于“江陈会”报道的文体形式, 结果如下:
《台湾聚焦》:综合报道4篇;大陆国际:综合报道1篇;
《海峡视点》:特稿5篇、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文1篇、本报社评3篇、中国时报社论2篇、联合报社论2篇、经济日报社论1篇、中华日报社论1篇;
《台湾财经》:整理稿件8篇、综合报道30篇;
《大陆经济》:综合报道2篇;
《股汇理财》:图文报道/中央社1篇、综合报道5篇、整理稿件5篇;
《影视天地》:综合报道1篇;
《热门话题》和《两岸交流》:整理稿件475篇;综合报道207篇;
图文报道:中央社4篇、中新社2篇
《政党要闻》:综合报道1篇、整理稿件31篇、报道1篇、整理报道1篇;
《两岸房市》:整理稿件2篇;《教育艺文》:综合报道2篇;
《走遍台湾》:综合报道3篇;《两岸头条》:整理报道5篇 (其中, 《中国时报》2篇、《联合报》1篇、《经济日报》2篇) 。
可以看出, 《中央日报》的报道文体是以综合报道和整理稿件为主的。综合报道基本上都是中央社报道的新闻消息稿, 内容以本岛声音为主;整理稿件除了有部分本岛新闻消息外, 更有岛外观点的摘录, 如文中多有“中央社柏林专电”、“中央社首尔专电”、“中央社东京专电”、“据大陆中新网报道”, “丹麦最大报纸《玉兰邮报》社论指出”等字样出现。《中央日报》的报道文体还有小部分评论文章, 其引用的评论文章多来自台湾本岛泛蓝媒体 (《中国时报》、《中华日报》、《联合报》) , 中间媒体 (《经济日报》) 以及外媒《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华盛顿时报》等。
2、《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
10月15日到11月15日, 《人民日报》对“陈江会”的43篇报道主要集中在要闻版, 小部分在政治新闻版、政治文化版和综合版。报道形式以新闻消息为主, 此外还有通讯、评论文章等, 分别来自北京和台北。新闻消息多数是自采, 报道中有一定数量是在介绍台湾方面的状况。此外, 评论文章对不同背景的作者的观点采用也较多, 报道中常有“据台湾媒体报道”等类似字眼出现。如11月6号在报道《四项协议对台湾经济影响乐观可期》一文时, 文中便有“岛内《工商日报》今天在题为《在台总部再添200家》的报道中说……”,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所所长张五岳教授在今天的《联合报》撰文指出……”等岛内舆论声音。
总的来说, 两大党报在报道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它们在新闻来源上皆偏重自采, 大多数报道都是本报记者所写, 但在除此以外的其他份额中, 台湾《中央日报》重视岛外声音的采集, 采集对象包括大陆及国际社会;而《人民日报》则偏向对岛内各界声音的听取和反馈。“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两者在新闻产制过程中, 扮演了‘共同建构’的角色, 两者可能以合作或敌对等方式, 竞相争取对社会真实的唯一诠释角色。” (1) 《中央日报》和《人民日报》在新闻源上的异同都是为了构建双方各自的所谓“真实”。《中央日报》注重岛外 (尤其是欧洲国家、日韩等周边国家以及美国等) 声音采集的做法, 这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台湾对其国际生存空间的关注。《人民日报》重视岛内声音的报道, 则是中国共产党想更加了解台湾、倾听台湾的意愿的体现。
其次是报道文体方面。《中央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体裁都以新闻消息为主, 相比而言, 《人民日报》的报道题材稍微多些, 有特写、有通讯、有评论等, 报道风格也更为多样, 如10月30日《人民日报》在报道《‘陈江会’引期许》一文中便借用了电视报道的连线形式, 让大陆一方记者与驻台北记者互相问答。这样, 在一篇新闻当中便容纳了两方面的信息, 有助于产生嫁接优势 (“嫁接”是指一篇新闻由不同地方的两位记者采访, 然后由编辑进行组合) 增加了新闻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不说, 又有助于党报转化同质新闻。
(三) 报道内容
纵观两报相关报道可以发现, 两报在报道“台北两会”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均有报道财经、交通、政治、历史、成果、谈话内容、氛围等各方面的情况, 但其侧重点明显不一样。
《中央日报》的报道倾向于政党消息、财经信息和两岸的交流, 且报道十分琐碎, 对会谈的细节问题较为考究, 从谈判团拿的行李的款式到陈云林穿的皮鞋的牌子到陈江两位夫人的打扮等等;在议题设置上则一面强化“两会”的正面积极意义, 一面报道绿营的抗议行为, 两者在话题上成一小对比。以11月3号陈云林赴台首日为例, 据统计, 这一天《中央日报》两岸交流版面有121篇相关报道, 其中38篇是关于民进党的质疑言辞。也就是说, 反对声音的信息报道量约占31%。在这些负面的报道内容里, 有直接描写绿营如何暴力围攻的, 如《江陈会/陈云林来访绿营突破封锁拉布条抗议》, 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直接向大陆抗议的, 如《江陈会/蔡英文力邀向大陆呛声吕秀莲:义不容辞》;有法轮功分子如何闹事的, 如《江陈会/台泥大楼前法轮功人士抗议》, 也有台湾政府是如何处理暴力冲突做维安工作的, 如《江陈会/四名绿营议员赴圆山会勘与警方爆发推挤》等等。可以看出, 一方面《中央日报》用了1/3左右的版面报道负面消息, 另一方面又用2/3的版面对国民党政府如何保护大陆代表团做了翔实、细致的报道。这样做的原因有:《中央日报》作为党报, 它代表的是国民党的立场。对国民党来说, 这次“台北两会”既是中共首次率团赴台磋商, 更是国民党改善政绩的一次机遇, 一方面它想促成两岸的进一步交流, 获得大陆的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又不能让绿营的人抓住把柄。因此, 《中央日报》在报道上采取折衷处理的办法, 尽量地客观描述, 内容上正反面皆有, 信息量上轻重权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处境和态度。
而《人民日报》除了对“台北两会”的进程、内容进行报道以外, 其余的篇幅则集中在对历史、对将来的描述上, 内容更为声情并茂, 这一点可从大篇幅的新闻特写、评论信息中看出来。值得注意的是, 在《人民日报》对“陈江会”的相关报道中, 负面新闻极少;而且它更关注的是台湾本岛的声音、台湾本岛媒体的报道。这两点和《中央日报》显然不同。以11月3日到11月8日为例, 据统计, 在这6天中, 《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对“陈江会”的相关报道共56篇, 其中负面新闻只有11月7日的两篇, 在整个报道总量中仅占3.6%。而且这两篇相关报道还是安排在报纸版面中的不显著位置, 所报道的内容也只是发生在11月5日晚间的事情。报道时间足足延后两天不说, 对闹事细节的语言描述也无非就两句话——“民进党一些公职人员纠集一些民众在宴会举办地聚集滋扰。在台湾警方调动警力维持秩序后, 代表团一行于6日凌晨返回下榻的圆山大饭店。”很明显, 读者无法从这两句简短的报道中了解到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两篇负面报道”中消息篇的情况。另外一篇是评论, 此评论所占的版面要比消息篇大得多, 评论的作者是台湾的某电影导演、资深政治评论家, 评论的内容是对民进党的批评。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希望给读者呈现的是:两岸磋商一切正常的景象, 民进党的抗议阻挠是非主流的, 是没太大影响的, 这些所谓的不和谐音只是插曲, 就连岛内的主流人士都在批评。这样的议题内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大陆一方对创造两岸光明前景的信心及魄力。
(四) 报道的标题、图片
1、标题
本文拟用框架分析的方法对两家报纸11月3日到7日“陈江会”期间所报道新闻中的标题内容进行分析。新闻框架理论认为, “新闻报导是框限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重组’这些社会事实的过程” (2) 。框架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闻报报中蕴涵的主题和刻意突出的因素。
分析表五的数据, 可发现《人民日报》对于事件的整体报道明显多于《中央日报》, 而对事件的过程、细节的报道两家情况则相反。由此可见, 《人民日报》善于在宏观上做文章, 不喜欢“就事论事”, 它突出的是“面”上的把握, 而《中央日报》则重点突出细节、多方观察, 将与事件有关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报道的视野范围, 强调的是“点”上的考究。
2、图片
在图片的刊登上, 台湾《中央日报》明显更多且均为彩色, 图片内容多数是政治领导人物的会面照、活动照。相比之下, 《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的图片数量少得多, 而且在其有限的刊登图片中, 关于“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和“台湾地标建筑”等均采用黑白照形式, 而对两岸民众的互动交流图片和双方互赠的动物图片则采用彩色照片形式。
新闻摄影是报纸重要的传播手段, 图片数量和颜色的采用往往体现着一家报纸的报道风格和价值取向。从审美的角度品评, 彩色照片的优势和魅力基本上属于再现自然美, 是再现客观真实的形态;而黑白照片的魅力、韵味属于抽象表现的美, 优秀的黑白照片往往更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是说, 彩色照一般能给人更多的现场感, 它有助于再现现实;而黑白照则给人较多的积淀感, 它有助于唤起情感。在彩色、黑白照片共存的今天, 并非一切新闻都适于彩色表现, 也亦非所有新闻均宜于黑白图像传播, 这取决于媒体的表达立场及其想表现的题材意识。
从台湾《中央日报》所有的图片报道均采用彩照形式看, 很明显它突出的是两岸之间的现状、两岸政治人物之间的“和解”, 这或许是国民党表现其两岸政策是行得通的, 是受到大陆这边支持的, 从而更牢固拉拢台湾亲蓝人士和中间人士的一种形式。而《人民日报》对两岸相关领导人及其建筑采用黑白照形式, 显然传达的是两岸之间的情感渊源, 突出的是一种对同宗同源的海峡两岸隔离数十载的感慨, 表现的是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所做的历史印记。除此以外, 《人民日报》也同时在强调两岸之间如火如荼的互动现状, 这直接体现在它对两岸交流的图片所采用的彩照形式上。
三、结语
政治报道是党报的“当家菜”, 也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何打造政治报道新的亮点、看点和卖点是党报面临的新课题。在这一点上, 两岸党报做得都比较好, 在对“陈江会”的相关报道中均注重从各自的角度搜罗多元资讯, 提供深度分析专论, 在形式上也都力图丰富创新。虽说两岸媒体在报道的侧重点、关注点上有所不同, 但它们的报道对增进两岸交流、推动两岸关系更好地发展势必将起到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