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

2024-10-23

《吉林日报》(精选12篇)

《吉林日报》 篇1

面对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吉林日报社坚持以内容建设为中心, 以内容赢得读者, 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1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 打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和自身优势的新媒体, 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布局

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 2016年8月2日, 《吉林日报》启动了新一轮改版, 创新版面形式, 在抓精品、抓特色、抓深度上下功夫, 打造原创深度报道, 打造品牌栏目。同时, 《吉林日报》以传统报纸为依托, 发展了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传播形式, 截至2016年12月, 《吉林日报》微博微信粉丝总规模已经达到600万。吉林日报社各记者部和子报子刊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求证、吉报悠游、吉报调查、吉报众享、吉报副刊、大东北V、吉报影像及学习吉林等各类微信公众号密集上线。

2016年8月17日, 吉林日报社承办了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媒体论坛。通过这次媒体论坛, 吉林日报社、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报社、韩国江原日报社、蒙古国中央群众杂志社共同发起成立了东北亚媒体合作联盟。吉林日报社将通过东北亚媒体联盟在宣传报道、商贸交流、文体活动、旅游推介等多个方面与其他报社开展合作, 增加深度报道内容。

2016年10月10日, 吉林日报社举办了“吉林日报2016读者日座谈会”。吉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等社领导及各采编部门、系列报刊负责人与读者代表齐聚一堂, 回顾《吉林日报》发展历程, 畅谈与《吉林日报》的悠悠情怀, 为《吉林日报》未来发展建言并提出期望。同日, 吉林日报新媒体城市推介会在长春市欧亚卖场举行, 千余名读者及购物者现场参与并发朋友圈。吉林日报社包括两微一端及各部门、各系列报刊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29个新媒体集体亮相, 新媒体矩阵整体呈现。现场气氛热烈, 读者变成了记者、新闻生产者, 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持续向外发散、传播, 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此外, 通化等地也举办了吉林日报新媒体城市推介活动。

2016年11月16日, 吉林日报社和初唐科技共同打造的省级移动互联网新闻平台——“彩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彩练新闻”客户端是吉林省第一个上线的融合资讯、互动与服务的新闻APP。“彩练新闻”客户端运用强大的整合功能, 汇聚省内权威的新闻信息, 结合用户需求, 基于大数据计算, 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推送。广大“彩练新闻”用户可以通过VR、航拍等新媒体技术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感受新闻现场, 利用客户端了解各类新闻资讯、观看手机现场直播。

吉林日报社通过打造新的传播体系, 主动创新发展模式, 在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主动成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交流的新渠道、新途径。

2 运用互联网思维, 学习掌握新媒体传播方式, 驾驭新载体

主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和读者需求, 以视频、标题、图片、漫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内容。《吉林日报》副刊“东北风”的公众号“吉报副刊”, 以刊发报纸上的稿件为主, 但不是简单地复制报纸。报纸囿于版面束缚, 字数配图都有严格限制, 公众号在这方面优势得天独厚, 优秀的文章可以原文刊载, 动图、照片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搭配, 起到烘托补充作用。公众号相继推出的作品《祖国, 我这样理解》《浪漫中文系》《碧血湘江两千古》等, 或大气磅礴, 或温婉深刻, 反响热烈。“吉报副刊”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呈现了《吉林日报》的内容, 提高了《吉林日报》的知名度。

3 确定读者中心理念, 借助广泛的读者参与推动吉林日报社的新闻改革

当下, 读者借助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传播者, 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态。新闻报道既是新闻机构的工作, 也是读者参与的新闻活动。新闻传播的本质是服务, 读者参与、对话交流、互动性这些新媒体的优势更应该被传统媒体所用。

2016年初, 《吉林日报》联合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推出《求证》专栏和微信公号, 集合了吉林省内上百名专家教授, 破除社会上流行的谣言, 解答读者对于健康方面的疑惑, 发布权威的声音。《求证》采取报纸刊登与手机应用推送两种形式传播, 推出一年多, 新华社、光明网、凤凰网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和转载, 并且得到了移动客户端粉丝的大量关注和转发。截至2016年12月末, 《求证》栏目已经连续刊发了近60期, 推送100多条资讯, 读者群延伸到北京、西藏以及海外。

2017年吉林省两会召开期间, “2017吉报新媒体带着您的声音上‘两会’”活动, 让读者的想法在两会上发声, 广大读者纷纷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 成为吉林省两会报道上的一个亮点。《吉林日报》通过不断寻找新的发声渠道与传播方式, 把为读者服务进行到底。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 《吉林日报》积极吸纳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摘要:面对媒体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吉林日报社坚持以内容建设为中心,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学习并掌握新媒体传播方式, 确定了读者中心理念, 借助广泛的读者参与来推动新闻的改革。

关键词:媒体融合,内容建设,新媒体,传播方式,读者中心

《吉林日报》 篇2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乡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

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中,根据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上位规划的要求。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省、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在市辖区、各类开发区(园区)设立派出机构,具体负责该区域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依据权限负责该区域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长白山管委会依据省人民政府授权,负责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

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 省、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要城乡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的总体协调、可行性的研究审查工作。

第八条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规划管理和城乡建设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将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规划历史档案与竣工资料定期存档,并保证存档资料的完整、准确。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加强空间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咨询工作。

第十三条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向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编制城乡规划需要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要求的勘察、测绘、气象、地质、地震、水文、环境、交通等有关基础资料。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处理情况及理由。

第二节 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并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依法组织编制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六条 城镇体系规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镇发展战略;

(二)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

(三)区域空间的城镇功能结构和规划要求;

(四)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生 态环境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五)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六)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等。

第十七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城镇体系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本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第三节 城市、镇总体规划

第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设区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不设区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须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九条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时,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的修改情况一并报送。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草案须经负责审批的人民政府所属的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方可上报审批机关。

第二十一条 设区城市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分区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节 详细规划

第二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

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其他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经本级政府确认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编制,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五节 乡规划、村庄规划

第二十四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编制。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和农村特色。

第二十五条 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设区城市区辖乡、村规划审批机关由设区城市人民政府确定。

乡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遵照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紧凑,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

第二十七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第二十八条 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统筹安排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乡、镇、村庄的建设。

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期限为五年。近期建设规划须征求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意见,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第三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专项规划,经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三十一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人民防空设施、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公共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用途。

第三十二条 省、市(州)、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各种空间类型分区和事权划分原则,严格实施城乡规划的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管理。

第三十三条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并充分考虑防灾、人民防空、通信等需要。附着地面建筑进行的地下工程建设,应当与地面建筑同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独立开发的地下交通、商业、仓储、能源、通讯、管线、人防工程等设施,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第三十四条 对规划区内未编制或者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以及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规范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作出规划许可。

第三十五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用地位置和面积、使用性质、允许建设的范围、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基础设施、人民防空设施配套规定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等规划条件,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划拨或者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容积率按照规划用地面积计算,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第三十六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划条件及附图。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不得改变原有规划条件及附图。第三十七条 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退回;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三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根据规划许可的规定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规划许可的内容。确需变更的,应当依法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后,重新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九条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进行设计,对设计质量负责。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设计。

第四十条 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定位、放线。测绘

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实地放线、出具真实测量报告以及附图。

定位、放线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书面申请、定位、放线测量报告等相关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验线。地下管线工程应当在覆土前申请验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五日内现场核验放线情况。

第四十一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书面申请、竣工测绘报告等相关材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核实手续。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符合规划条件的出具认可文件,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有关部门不得发放房屋产权证明。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四十二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中规定应当拆除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因施工需要临时搭建的设施,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前予以拆除并清理场地。

第二节 规划选址

第四十三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以划

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选址意见书:

(一)建设单位应当持书面申请、拟建项目情况说明、现状地形图、选址论证报告等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需要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经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建设单位报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三)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城乡规划要求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核发选址意见书或者签署审查意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核发选址意见书或者签署审查意见,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四十四条 领取选址意见书后一年内,建设单位未依法取得项目批准或者核准手续,未向原核发机关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选址意见书自行失效。

第四十五条 规划选址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下列建设项目或者开发区选址经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或选址审查意见:

(一)跨区域的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等;

(二)在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内的;

(三)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设立、扩区、改变区位或者升级的;

(四)需要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核准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三节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第四十六条 在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建设用地上拟改变原批准用途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核准、备案后,应当按照下列程序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等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规划条件,及时告知建设单位该地块是否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城乡规划要求的,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核发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四十七条 在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下列程序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

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划条件,及时告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该地块是否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城乡规划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发放并及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依法申请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两年内未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四十九条 因国家安全、文物保护、地质灾害或者国家、省、市(州)实施重点工程建设等原因,建设项目无法按照原规划条件建设,确需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手续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现状地形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土地权属证明、变更情况说明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等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城乡规划要求的,城乡规划主

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重新提出规划条件,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公示。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报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不符合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予变更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

(三)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重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变更出让合同后,向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变更。

第四节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第五十条 在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等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符合规划条件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符合规划条

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

严禁擅自利用已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

第五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两年内未取得建设工程开工许可手续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五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对涉及公共利益或者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建设工程,应当将工程的基本情况、规划依据、方案图纸和有关经济技术指标等内容向社会公示,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公示时间不少于七日,公示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限。

第五十三条 房屋接层、占用土地独立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或者改变沿城市道路的房屋外立面等,应当依法向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五节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

第五十四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上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 16

镇、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镇、乡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五十五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建设,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六节 临时建设的规划管理

第五十六条 在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审批手续后,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办理批准手续,再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审批手续。

第五十七条 临时建设应当按照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不得建造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

临时建设使用期限为二年。使用期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行拆除,恢复土地原状。确需延期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期。

第五十八条 市、镇规划区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所在

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予办理临时建设规划审批手续:

(一)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的;

(二)以临时建设为名,建造住房或者进行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办理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十九条 组织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机关,应当每三至五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征求公众意见。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及对意见的答复情况。

第六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一)因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

(二)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

(三)因国家或者省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规划的;

(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

(五)城乡规划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修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向原审批机关报告;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后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六十一条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

修改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六十二条 市、县、镇人民政府修改近期建设规划的,应当将修改后的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第六十三条

发放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许可决定,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依法建立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制度, 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第六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检查和监督。

第六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乡规划监测系统,加强对全省城乡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督管理。

第六十七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并依法对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督察。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人员提供与被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就被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三)责令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停止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行为。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前款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示执法证件。被监督检查的单位或者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第六十九条 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

第七十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查处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第七十一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并可直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七十二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因撤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违法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规定批准改变规划条件或者规划许可内容的;

(二)违反规定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核实认可文件的;

(三)对违法建设行为未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履行查处职责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七十五条 在市、镇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

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实施规划影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改正后应当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有下列严重影响城乡规划行为之一,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一)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部分)且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

(二)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高度且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

(三)占用城市公园、绿地、道路、停车场、广场、高压供电走廊、占压各种地下管线和消防通道进行建设的;

(四)在文化古迹保护地段进行建设的;

(五)建筑间距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的;

(六)严重影响居民居住环境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严重影响城乡规划行为的。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造价为工程的全部造价;对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为工程违规部分的造价。

第七十六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七十七条 建设单位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验线,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

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对没有单位或者个人主张权属的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查封现场,并公告处理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仍没有单位或者个人主张其权属的,可以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

第七章 附 则

《吉林日报》 篇3

关键词:农业;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01-2

作为國家重点商品粮基地的吉林省,为共和國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建國初期的北粮南调,帮助南方省市解决粮食供给,到改革开放解决國民温饱问题,再到“十五”期间稳定國家粮食生产安全,吉林省长期以来坚持以发展农业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在农业生产上探索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生产模式,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扶持和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吉林省的农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粮食产量在全國百强县中占有显著重要的地位,全國前十个产粮大县,吉林就有六个,广阔的松辽平原孕育了肥沃的黑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吉林,她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粮仓”,其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出来,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商品粮,实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当前“十二五”乃至今后的发展,值得我们各级领导和广大农业工作者深思。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吉林农业的发展可以说翻天覆地的,吉林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这些历史性的变化离不开五个“密不可分”,一是与党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自2004年来,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上给予了保障,稳定“承包合同”70年不变,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开天辟地有史以来

“减免农业税”,极大鼓舞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种地不要税还给“直补”,人类历史上当代中國农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二是与各地政府的英明决策密不可分,榆树、农安、德惠、梨树、公主岭、九台、前郭、扶余、伊通等产粮大县纷纷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扶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三是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密不可分,三十几年来,吉林省的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在吉林大地铺开,农业科技战线的广大工作者踏遍白山黑水,辗转松辽腹地,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将各种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吉林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先后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赤眼蜂防螟”、“农田统一灭鼠”等重大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措施;四是与吉林农民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科学种田,依靠勤劳致富,吉林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生产热情和干劲经营管理着自己的“承包田”,想着法的种好地、多打粮、增效益,从春季备耕到精细播种,从科学管理到收获销售,从学习科技到参加培训,都涌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决心;五是与“老天”的风调雨顺密不可分,尽管吉林最近几年都有局部地区遭受了自然灾害,但是经过抗灾自救措施的实施,基本上实现了“大灾无大碍,小灾不减产”,“老天”的帮忙一次次证明了吉林大地是神州大地宝贵的“天然粮仓”,是共和國生产粮食的“黄金地带”,是创造粮食生产奇迹的“神奇宝地”。这些无以伦比的优势推动了吉林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辉煌的成就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吉林农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吉林的各级领导与广大农业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目前吉林农业还有巨大潜力有待挖掘,为此,中共吉林省委在吉林省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确保國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实施中西部节水农业工程,建设千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巩固提升國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粮食、畜牧业、林业、特产业资源优势,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农业整体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信息咨询等为农业服务的相关产业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三是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创新推广转化机制,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动植物品种研发与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村适用人才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展集约经营,提高比较效益。

温家宝总理在全國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明确表示“吉林是我國粮食主产区,要下决心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國务院制定并实施了全國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这将进一步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使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吉林是生态大省,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國务院、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推动吉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应当从以下着手:

一是稳定國家农业产业政策,加大政府、社会扶持,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二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提高土地供给能力,长期以来,一些农民“掠夺式”生产经营,致使土地状況严重恶化,注重土壤养分归还。

三是提倡增施优质农肥或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墒蓄水能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禁止乱占耕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上要长远规划,开发旧城区的同时,抓紧实现城乡统筹建设,节约利用耕地,做好土地复垦改造,“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五是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水土保持功能,防治水冲沙压,吉林境内河流1119条,年径流量450亿立方米,3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0多条,形成了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和绥芬河等5个流域及第二松花江、鸭绿江(干流)、浑江、牡丹江、拉林河五大水系。境内主要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泡、大布苏泡、查干泡、波罗泡等10余个,大多分布于中西部。年降水总量为1 165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资源天然储量为112,2亿立方米。加快沿江沿河堤坝治理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几年来吉林每年都有河流汛期泛滥,淹没农田,冲毁庄稼,造成很大损失,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实现早年份引水浇灌农田。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要加强水利建设,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我省的农田水利建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吉林农业生产。

六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是“雨养”农业,还是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不具备抗击特殊年份的冲击与考验,田间排灌设施不配套,集中精力、财力重点抓好一些粮食主产区的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七是全力抓好國家惠农政策落实,不要流于形式,特别是农机推广上要下大力气,切实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农业机械化建设上来,只有农业机械化,实现“农艺农机”结合,各项农艺措施才能发挥作用。

八是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探索形成土地集中流转,在不伤害所有者的前提下,把土地集中到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能手中,当前土地的过于分散既不利于先进的科技成果、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更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瓶颈”,制约着吉林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制约着吉林粮食产量的总体提高;制约着吉林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吉林日报》 篇4

一、生态吉林·绿色精品

吉林省地处我国的东北边陲,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东部长白山区林海茫茫,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为中国重要的药材资源基地;中部松辽平原一览无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称“黑土地之乡”、“黄金玉米带”,是中国玉米、大豆、油料等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西部草原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因此,吉林大集的活动主题为“生态吉林,绿色精品”。

此次在北京开展“吉林商品大集”活动,加强了与北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首都人民提供黑土地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和关东文化开发出来的环保制成品。

二、黑土吉货, 广受青睐

凭借吉林省丰厚的地理优势,吉林商品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不但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同时各式的商品也为大集增色不少。81家参展企业,带来了集杂粮、饮料和酒、土特产、日用工艺品四大类、280种特色产品参展。其中有“东北三宝”之称的人参、貂皮和鹿茸;也有已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彪哥牌煎饼。

1、杂粮类:吉林位于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的三江汇合处,该区域土质肥沃、有机含量高、无污染,主要产品包括有机大米、绿色大米、贡米、黄小米、高粱米、荞麦粉、粘玉米、绿豆等。

2、饮料和酒类:

龙须茶:是以玉米须为主原料,辅以长白山药食同源的地道植物开发的系列保健植物。

正通小烧酒:是产于中国北方著名粮食产区的优质粮食为原料,用中国古老的民间酿酒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精心酿造而成。香气纯正,口味绵甜。

黑木耳露:是由精选长白山优质黑木耳辅以山楂红枣制成。

3、土特产类:“东北三宝”中的人参和鹿茸、黑木耳、核桃、榛子、黑土豆、黑花生、紫地瓜等都是精选于长白山林区野生资源为原料。

4、日用工艺品类:剪纸、布糊画、羽绒制品、皮草制品等。

三、现场火爆销售额节节攀升

大集展销期间前来选购的人群络绎不绝,不仅商品各具特色,零售业绩佳,还吸引了大批采购商前来洽谈。3天累计现场销售额达157万元,累计洽谈金额达355万元。其中,长春市一品鲜酱菜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一鸣永盛商贸公司就一品鲜冷面达成300万元的签约金额;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和人民大学就铭门500多功能防盗门锁达成了20万元的签约金额。此外,“吉林商品大集”还吸引了宜家、家乐福、超市发、华冠等十余家北京知名商业企业前来采购洽谈。

《吉林日报》 篇5

是在199月21日建校50周年庆典的时候举行的。校训碑形状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象征着学校的事业披荆斩棘,一帆风顺,勇往直前!上面镌刻着由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金义庵书写的“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八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这八字校训集中体现了吉大几代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校训给予新的诠释,既要将6校合并的新吉林大学所进行的改革实践沉淀进去,也要将吉林大学在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进程中必须吸纳的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教学与管理风格凝练其中,赋予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新吉林大学于启动现代大学精神研究,着重研究了合并的原5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价值观念,并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吉大精神。年12月29日在《吉林大学章程》中进一步凝炼出以求真务实、自由民主、开放兼容、隆法明德、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聚焦吉林 期待精彩 篇6

40余家媒体、60余名记者,各种“长枪短炮”齐上阵,代表们踊跃发言,镁光灯频频闪动……3月6日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吉林代表团第一小组在驻地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美国彭博新闻社、日本共同社、香港文汇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把目光投向吉林。

精彩发言自信坚定

分组审议开始了。代表们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众多中外媒体记者的影响,或倾听、或记录、或发言,神情专注。大家谈成绩,发自肺腑;提建议,情真意切;谋发展,献计献策。说者言无不尽,听者全神贯注,代表们质朴而生动的发言,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在场的记者。在每一位代表发言期间,现场的文字记者都仔细倾听,认真记录,生怕漏掉其中的精彩语句,努力寻找新闻亮点。摄影、摄像记者的长焦短镜竞相瞄准,频频闪光,不放过每一个精彩瞬间。现场那“沙沙”的记录声和“咔咔”的相机快门声始终萦绕耳边。

张安顺、徐建一、李秀林、侯启军、孙鹤娟等代表先后发言。大家畅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并围绕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企业品牌战略、加快人参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开放、务实、自信,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风采,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已经做了很好的发言,但现场的记者们明显意犹未尽。率先发言的张安顺和徐建一,成为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人物。看到他们离开座位,记者们立即跑上去“围追堵截”,对于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又一轮采访。

谈报告,说感想,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记者提问聚焦发展

“开放日”最精彩的环节,当属会议最后进行的记者提问。

“今天的讨论就进行到这里,下面的时间请记者们自由提问。”

代表团副团长、主持人聂文权的话音剛落,《香港商报》、《中国汽车报》、日本共同社、《经济观察报》、《香港大公报》等记者纷纷提问:延边州如何实现更好地开发开放?吉林省将采取何种方式更好地加强校车管理?一汽集团在校车生产方面有何想法?吉林省如何做好文化惠民工作……一个接一个“有备而来”的提问,聚焦吉林发展,聚焦民生实事,聚焦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

虽然记者的问题一个连着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但没有一个问题把我省代表们“问倒”。他们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更多地用数据说话,用实绩实例展现吉林。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回答,展示着吉林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展现着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而一个个热点话题,让会场气氛持续升温。不知不觉中,提问时间一闪而过。主持人不得不宣布:“集中采访活动结束!”并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表示感谢。

会议议程结束后,记者们又三五成群,将几位代表围住展开采访。代表们带着微笑,边走边解答问题。

短短两个半小时,吉林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活动结束了,但代表们精彩的发言,睿智的回答,深深地吸引了中外记者的眼球,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吉林改革开放、关注民生、情牵百姓的形象,真切体会到了吉林在应对挑战中赢得新机遇、在破解难题中实现新发展的坚定信心。

这是一个互动交流、坦诚沟通的舞台。这是一个展示吉林、宣传吉林的契机。蓬勃发展的吉林,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发展开放的吉林,无限精彩值得期待。

《吉林日报》 篇7

«4n>4f41:l v'p f A4.IF«JT&quot;4.*i^裊有氣N-t r/t l p l f^l e f n一*我>|嶋·馕暴«T各&quot;, </*>嘈*·*.擎5C9:5而'<甘i.f A-*Jl、术畋己HI4.4--1.K.-_, ^$«f f«:l r*·亿外令參良騎之錄呔^公W而笨H«.lp«4«咨文慮于平彳亍文, 一股用于甲丧平行銜署之阃米往文笮咨文文苜以’票幕銜署为咨行事”开跆, 接着以··亲舉··二字:引软事由.热后紋逑所咨事蜻最后叹··顷至咨者“结罘宋书&quot;右咨其其官署+及異咨·年月日, 加垔官印LZ宁省桂舍馆T呆存一份甲午轶·结東后宙林将军延茂致;前任吉杯埒军长顺33咨文, 污凊廷英資’叠坟海坡、了呆金12阳有吹八灵事此时长顺已因海风&L跤罢照.由延茂继任苦杯将军甲午软争说芡后.日本·笫一军从朝鲜渡过;鹈錄江, 欲经i2 W入了受奉天丨今沈PH日军一路·田瓜JH妖直里辽PH附近的大富岭.直取沈PS�污东路:畀一路经由妥东1兮再东丨、岫涪、海掀, 穿IXPH而至舉天, 污西路, 演军聂丈茨部和用大寓岭的睑耍吧势, 运用游击轵木餃堵日军, 收茇連山哭, 受到清廷嘉奨·.:依吏唐阿5P轾扎在大惠岭东北100穸里的寒马真, 在覃沔岭等处罗次击迴日军充路日军;因此死侪i Hf·重, 月余不潯进。日军琛慼田此玟占沈PS己不巧·行, 于是跤灾计幻, 金力西汜海坂1895年1月.日军第—军第五师团长桂太郎栾目眢师, 攻占海城·, IXPH暴露, 沈PS危患.璜跤府命宙林将军长顺节利泰天各路·军?人, 鞑?夏12阳, 荠下诏“辽陏有失, 唯长顺是间&quot;此时防穹辽阳有四文军队:而文至方夏黑疋?工将军浓芜唐阿部苦林将军长顺部, —文是IX PH知州5余庆垅襄马步十三管所硬民团, 笫四文是悴柯沔金矿苜颊韩登举荦1895年1月至3月间, 滑军多次打退日军对IX W的坟击日军久攻不下.敌终帝遲IX PS, 实衮牛疰, 进路而行.i XW係:E»t跃?畢胜叼达彳分楛赍即殆從后瀆廷英赏为保全IX PH幽方有初的八炅1895年1月17日运, 长順充后五次与各路大军联合, 反坎日军;占据的海坂, 最终无狖而运2月27日潢军五夏海狨失跤后, 日军开始反玟, 祖继玟占铵山、牛庄、菅n, i X充半厍全部沦陷长顺CL因此罢IR文字、图片由IX亍省桔赛馆编研嚴览处?4挤

《吉林日报》 篇8

1 吉林卫视在吉林省区域形象构建中的作用

区域形象又叫地区形象或地方形象,是指一个区域对内和对外的整体形象,是区域内外的公众对区域的总印象和总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既包括区域的自然环境等物质的方面,也包括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历史等精神方面,还包括在区域范围内居住的人的行为表现,既是区域空间的总括,也是区域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之一[1]。吉林省的区域形象主要是指吉林省在对外交往中呈现给其他省市乃至全国或者全世界民众的对于吉林省的一个整体印象。

吉林卫视始建于1959年,“新闻综合频道”作为其定位,是吉林省与他省份进行交流的重要窗口。吉林卫视作为吉林省对外宣传媒介,承担着向外界民众展示吉林省形象的责任和使命,是其他省份乃至全国受众了解吉林省区域形象的重要通道,在吉林省进行区域形象构建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新闻事件”塑造区域形象,不仅体现了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还体现了媒介策划手段的综合运用[2]。通过对已发生的新闻的报道风格进行策划,可以让新闻报道实现最佳的传播的效果。

2《新闻早报》对吉林省区域形象的构建

《新闻早报》对吉林省区域形象的建栏目版块,6:30分播出。《新闻早报》是以民生新闻为主,侧重服务性信息发布,包括今晨最新、今日发生、省内热点、国内最新和国际聚焦等内容,并穿插多次气象、出行、招聘会等服务信息发布[3]。

民生新闻的报道对本省形象的塑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生新闻的特点在于在第一时间内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解读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强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因此,政府需要通过民生新闻来进行自身的形象传播[4]。

而《新闻早报》作为吉林卫视的一档民生新闻,通过对百姓所关心的民生问题的报道,从大众角度将吉林省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经济活力和文化底蕴等特色传递给各省乃至全国的观众。

3《新闻早报》对吉林省区域形象建构的策略分析

吉林卫视作为吉林省对外交往中“喉舌”,是吉林省的信息的传播媒介。正是因为大众传播对于省区域形象的建构至关重要,因此每个省都会制定最符合本省民情的媒体策略。而《新闻早报》作为吉林卫视的新闻类节目,在建构省区域形象中应遵循以下策略。

3.1 通过选取亲民性的报道题材塑造人文情怀的区域形象

在《新闻早报》中,通过报道百姓关注的服务型信,以及省内的热点话题,拉近百姓和政府之间的距离,展现了一种平民理念,从而树立起具有良好人文情怀的区域形象。

3.2 通过本土化的报道题材塑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区域形象

《新闻早报》主要对本土的热点信息进行报道,而这些信息在采集、传播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展示出吉林省的地域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及民俗风情,从而塑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形象。

3.3 通过报道正面的民生新闻提升吉林省区域的社会文化品位

《新闻早报》的定位主要是以人文关怀为主,把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以一种正面的、向上的方式来报道,并积极地帮助广大群众解决问题,进而塑造具有较高社会文化品位的区域形象。

吉林省区域形象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吉林卫视作为吉林省的官方媒介,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努力打造具有本土气息的栏目,才能更有效地建构一个优秀的区域形象,提升吉林省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马志强.论区域形象与区域发展[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李兴亮,柳芬.试论公益新闻对区域形象的塑造[J].新闻研究导刊,2012(9).

[3]吴晓礼.吉林卫视新闻节目构成分析[J].科技传播,2015(14).

《吉林日报》 篇9

追本溯源, 社会融入的概念来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他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了西方社会从以机械团结为纽带的社会向以有机团结为纽带的社会转型, 分工的发展会促使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赖, 从而促进社会整合。在此之后, 学者们从社会整合理论中逐渐引申出社会融入的概念。社会融入在群体层面关注社会整合, 更加注重不同群体对社会的融合情况。城市化, 亦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人口迁移现象, 来自农村的移民能够融入城市是衡量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融入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如斯科特认为社会融合应该包括情感融合和行为融合两方面内容。在本文的分析中, 将社会融合的内容界定为经济、政治、心理和社会关系四个维度的内容。

吉林市J村位于城市的东南部, 紧邻城区, 是一典型的城郊村。伴随吉林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 J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十分便捷, 大量农用土地用于城市建设, 辖区内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为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面临的各种问题, 吉林市各级政府和J村村委会制定了大量的惠民政策。J村先后投资2.2亿元建立农民新村, 以成本价卖给当地农民, 大量的失地农民从原来的平方住宅搬进了现代化的商品住宅小区。同时兴办各类企业, 解决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2012年, 村办企业共6家, 安置近600名村民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 J村把村民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社会救助纳入村民福利保障体系, 对村民的各项社会保障给予相应补贴。虽然J村的各项举措为失地农民解决了居住、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难题,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当地农民真正的融入城市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困境。

1 经济融入困境

经济融入主要指失地农民在职业身份转变之后的所能过获得的物质方面的保障。这些农民在失去耕地之后,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农业生产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问题, 稳定的就业和稳定收入是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经济保障。J村的农民在耕地被征用之后, 普遍获得了数目可观的现金补偿以及商品房的住房补偿。为促使失地农民顺利的向非农产业转移, J村在再就业培训、自主创业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同时依托J村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区位优势, 大力兴办村办企业, 最大限度安置当地村民的就业建。2012年, 集体收入2006万元, 失地农民从集体经济中获得的分红近万元。

虽然在失地之后, 当地农民获得收途径增多了, 经济收入也有所增长;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 文化程度和各项技能相对较低, 依然无法在就业市场中与城市居民相竞争, 导致他们在工资收入上仍旧呈现不稳定特征。同时, 在失地之后, 居住空间的变化, 使得农民在生活上的支出明显增加, 食物支出、物业管理费用、冬季取暖费用显著提高, 加大了失地农民的生活成本。虽然, J村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逐渐缩小, 但还存在一定距离。

2 政治融入困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市民待遇一直是失地农民的政治诉求。通过调查发现, 当地失地农民依然保留农业户口的身份, 在社会保障方面依然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方面的待遇还没有与城市居民实行统一标准和完全并轨。如在医疗保险方面, 当地村民参保的依然是农村合作医疗, 虽然村集体每年支出近40万元给予补贴, 但是其保障的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仍有差距。在J村, 还存在一些由于生病、身体残疾、年纪偏大等原因无法实现就业的失地农民, 在失去土地保障之后, 成为了失业、待业人群, 为这些人提供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对于这部分人来说, 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和福利的体系, 对这些人的社会救助还在完全依靠村集体。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了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享有特殊的待遇, 农村居民是无法享有这些公民权利的。失地农民的市民化, 首先要在社会制度上做出根本性的改革。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政治融入困境, 应该从根本上对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制度进行改革, 打破固有的城乡区隔, 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

3 心理融入困境

心理融入是衡量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标准, 只有在心理上融合城市、认同城市, 才意味着城市文化对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过程走向完结。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计方式, 同时还承载着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被动的失去土地, 必然会给农民带来心理上冲击。通过调查发现, 失地农民的心理融入困境主要表现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对社区的认同上。中国的农村社会带有比较明显的乡土性, 这种乡土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农民的人格特征。当失去土地之后, 这种乡土文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必然会给失地农民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应, 焦虑、自卑、胆怯、生活看不到希望等情绪充斥着失地农民的内心。虽然这些失地农民在身份上依然保留农民或者村民的身份, 但已经没有土地可耕种;如果说他们已经成为市民, 但却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相一致的工作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这种尴尬境地造成了失地农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困境。J村的土地被大量用于建设商品住宅小区, 尤其是高档住宅小区。村民所住的回迁楼与洋房、别墅毗邻,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隔阂。大量的陌生人涌入这个原本由血缘、地缘关系所形成的熟人社区, 人们的情感逐渐的淡化、生疏。乡村文化的衰落带来了结果就是失地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也在不断的下降。

4 社会关系融入困境

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而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失地之前, 在J村这个熟人中,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比较频繁和深入的。农闲时间, 互相串门、聊天;农忙时节, 大家互相帮助。失去土地之后,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 村民之间的社会交往发生了变化。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改变了社区的人口结构, 城市人口的数量已远超原有村民的数量, 小区的管理模式与原来的村委会管理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些外来的城市文化一定程度上改变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J村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对象还是当地原有的村民, 虽然他们之间社会交往的强度已在下降。他们与外来的城市居民之间在社会交往的方式和交往的途径依然存在差异, 城市社会中的社会交往带有理性化、非个人化、非情感化、疏离、淡漠的特征, 与乡村社区中那种富有人情味、充满情感、唇齿相依的社会交往截然不同, 这种社会交往上的差异为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带来不小的障碍。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农民失去耕地, 不仅仅意味着身份的变化, 更多的是他们能够从生计方式、政治权利、社会心理以及社会关系上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的城市融入困境是提高我国城市化质量的根本保证, 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本质要求。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个人层面需要失地农民自身改变传统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社区层面, 村委会向城市社区转型过程中要提高管理水平, 注重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在政府层面, 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体制, 积极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李宁.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增长趋势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6 (03) .

[2]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 2000.

[3]张建国.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武汉大学, 2001.

[4]李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吉林日报》 篇10

1.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优势

微信公众号融合了微信图文结合文本形式, 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化与便捷性等优势于一身, 使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方面, 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了“文字+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的文本形式突破传统媒体纯文字的形式, 使得内容生动有趣, 强化了文章的易读性, 视听结合的文本阅读方式契合当代受众的阅读习惯, 拉近了受众的距离, 利于培养受众主动接收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 微信传播突出了深度阅读的障碍, 文章最后用“阅读原文”的形式可以阅读原文, 这一形式还与别的新闻客户端或者网站相连接, 让受众便捷地了解更多的信息。第三方面微信公众号将传统的单一传播转变为交互式传播, 不仅可以及时获得用户的信息反馈, 利于优化、改善微信公众号, 还可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 交互式传播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受众知晓。第四方面, 微信公众号突出时政热点, 《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党报重在突出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改革政策等等, 从这一点来说, 党报在微信公众号传播上占据天然的优势, 但党报微信公众号如何传播才能发挥效果与影响力, 下文将结合《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详细论述其传播策略。

2.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

党报不同于其他的媒体形式, 其在宣传党与国家形象, 引导社会舆论、上情下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党报的新媒体形式——微信公众平台也继承了这一优势, 从《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较为成功的微信公众平台来看, 他们在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功能与报纸媒体相一致, 但其在风格上各异, 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党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策略。

一是要突出党报优势, 强调内容至上。如前所述, 党报在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舆论引导方面的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章内容是党报安身立命之本, 党报微信公众号平台应该强化这一优势, 围绕时政主题进行创作内容, 对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发展战略等等进行宣传报道,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人民日报》是我国党报之首, 其微信公众平台也必须与《人民日报》风格一脉相承。同时强调内容质量, 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如去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 全国媒体竞相跟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自然不能错过, 其在头条推送了三条爆炸事件的新闻《天津港爆炸五个疑问:空气和水中到底有没有毒?》、《今天, 请记住这13张年轻的面孔》以及《我在现场, 我有话要说》, 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新闻内容, 在及时报道事情进展中, 也及时解答了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里不禁提出一个问题, 微信公众号平台增加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但对于同一个新闻不仅别的媒体报道, 而且自身旗下其他媒介也会进行报道, 如何提升内容质量?一方面需要党报编辑发挥微信传媒自身优势, 在后期文本编辑中融入文字、语音、视频等等形式, 强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专业素养, 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不可能都是原创的前提下, 正确而灵活地发挥“原创+改写”的原则, 即从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影响等等,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1)

二是划分风格, 找准定位, 维护目标受众。在当代媒体多元化时代, 党报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 要提升党报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影响力, 在注重新闻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分析, 即根据党报及其微信公众平台的风格特征, 正确进行受众定位。《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代表, 可以称之为党与国家治国方针的发声筒, 其微信公众平台新闻报道自然也偏向于严肃。我们从《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的主栏目设置便可知晓, “热点聚焦”、“政务榜单”和“客户端”三大栏目均是以时政要闻为主, 尤其“热点聚焦”栏目中突出了时政热点, 有不少时政评论文章以及励志类的文章, 质量非常之高, 吸引大量关心时事, 受到了习惯看新闻的读者的喜爱。

《广州日报》可谓是不像党报中的党报, 其微信公众平台既有主流时政新闻又有生活八卦, 主要有“微报纸”、“粉丝福利”、“每日推荐”三个栏目, 各自旗下又有若干个子栏目, 子栏目中还增加了不少大众日常生活的服务、饮食推荐等等, 通过这些日常服务来吸引受众、维系受众。虽然《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平台与严肃的党报微信公众号平台风格相距甚远, 但在头条中对党与国家的形象、社会热点、舆论引导等都有着积极报道, 有数据统计称《广州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广州日报 (guangzhoudaily) ”在党报类微信公众账号的整体影响力上仅次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 (2)

三是注重互动与反馈, 激发受众兴趣。党报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方针, 鼓励其参政议政, 党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口语化的语言, 主体自身代入事件的叙事方法来呈送新闻热点问题、新闻评论, 一方面在于宣传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政治形象, 传递党与国家始终与人民的共荣辱,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政府与人民有效沟通, 发挥群众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如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3月3日发的新闻标题即可看出, 《解放军反腐有多拼, 看看习主席的态度就知道了》、《全国政协会都是在3日下午开吗?看完真长知识》等等, 口语化的语言非常亲民,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引起阅读者的兴趣, 提高了信息传播力 (3) 《广州日报》在“粉丝福利”栏目下开设了“南站导航”、“情人节福利”等生活服务类子栏目, 通过线上查询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 为大众日常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 吸引受众的关注。

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是当代最受大众欢迎的传播方式之一, 党报微信公众平台要想在当代媒体多元化语境下崭露头角, 发挥党报的社会功能,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点内容外, 仍需要转变服务理念, 利用微信平台创立品牌形象优势, 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机制;构建官媒在微信平台新型话语体系, 抓住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社会民生问题深入开展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传播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 在强化党报形象与影响力的同时, 也在积极探索各自的风格形象, 值得其他党报微信公众平台参考。

摘要:作为新兴媒体的微信, 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本文以党报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 以《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作为案例分析, 重点探讨党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 旨在为我国党报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以扩大党报的影响力, 强化党报话语权。

关键词: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影响

注释

1 张文婷.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基于八家都市报微信平台的研究[J].中国记者, 2013 (5) .34

2 张倩.党报微信公众账号的影响力与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 2015:23

一份生日报 篇11

每年我的生日母亲都要为我煮碗长寿面。今年的生日也不例外,一大早母亲就把我喊起来吃长寿面,吃完母亲亲手擀的长寿面,母亲又说要送我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说着母亲就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打开盒盖,只见一张发黄的报纸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我疑惑地看着母亲,母亲说:“这是我送你的生日报,你瞧报纸出版的日期——1985年2月20日正好是你出生的日子。这份报纸记录了你生命的起点这个世界发生的点点滴滴,很值得你阅读的。”看着母亲脸上和蔼的笑容,我感慨万分,母亲的爱无处不在,像一阵春风,滋润着我的心田。

翻开这份有些发黄的生日报,我读后惊喜地发现我出生那天正好是我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建成的日子,这座南极考察站是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在短短26天内经过昼夜奋战建设起来的。长城站的落成,结束了我国南极考察初期的帐篷时代,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接着又读其他版面,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那时改革开放已经初见成效,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文化、体育方面喜事不断。

母亲笑着对我说:“你别光记得看大事,发生在市民身边的小事报纸也刊登了,说不准文章里还有你的身影呢!”我说:“妈,您别逗我了,我那天刚出生啊!”母亲指着报纸四版最下面一条不太起眼的消息说:“你看这则新闻。”我定睛一看,新闻题目是“孕妇下班途中临产,众人帮助转危为安”,新闻内容是“昨晚我市国棉三厂一名怀孕八个多月的女工为了完成厂里创高产任务主动留下加班,在晚上下班途中忽然出现临产征兆,由于过于疲劳瘫在路边,过路的群众纷纷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火速将该女工送往附近的省人民医院。该女工已经被安置在省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待产室,随时准备迎接一个新的生命的到来。”看完二十几年前的新闻,我抬起头望着母亲,她深情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那个新的生命就是你啊!”那一刻,我不禁泪流满面。

《吉林日报》 篇12

吉林在发展现实上,面临着人才吸引力缩小,新增人才减少的局面,外流人口增加,与建国初期形成强烈反差;欠多元化的重工业产业模式制约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发展,尤其是吉林省装备制造业,近期订单的减少直接使制造产业利润下滑;东北三省地处东北平原,农业基础得天独厚,也必然使东北成为全国农业的主产区,而农业的现代化提升力和产业升级的不足,限制了东北最大根本产业的发展,影响东北经济的发展底气。包括上述主要几点原因在内的众多原因,让东北的发展前路不平,步履无力的状态。直接影响到东北三省的发展自信。

在即将“十三五”规划时期之际,重视吉林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与2015年7月来到吉林,调研考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助推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同时为吉林省乃至东北的发展加油打气。习近平同志在本次考察当中,针对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改革、三农问题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试观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吉林省经济发展态势我们可透析出以下几项信息:

一、农业基础做实,打造基础实力

吉林省内产粮大县占全国前十产粮大县的七成左右,是全国名副其实的产粮大省。现实上,产量高并不意味着农民受益的绝对增加,会出现“谷贱伤农”的危险。加强粮食产销,以加工业、高科技产业产品开发为必要性强力带动,更要注重深入实践、调查和研究。

农业市场中,尤其是国际市场上,要具有农业产销主动权,促使公平合理的市场机制,使农业真正受益,真正走出去。其中农业的产业机制则成为农业受到影响的主因之一。我们发现美国的农业产业机制的联动性,无论是密西西比河两岸还是东西海岸其它规模化农业产区,都是产业和研发生产结合,由销售模式的企业为联动开发。农业由粮食粗放生产加工销售模式转变成集约型的模式。铸造农业经济站在基础和高尖科技的前列,以铸基础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坚实支撑。农业产业机制的优化成为了农业发展必要条件。

农业发展决不能单靠袁隆平式的优化种子,当然袁教授的成果是好的,可农业发展还要在农业各方各面处处开花,最主要还是农业产业的职业化。固然类似于袁隆平种子这样的尖端科技是重要的生产力,而其他经济结构,包括农村、农民、农业的职业化一样是重中之重。职业化的农业是具有高度发达的产业科技结构,农产区为职业产区,人口很少,而粮食多,农业技工各司其职,农业土地高度优化分区利用。职业化农业的实力从美国职业农产区模式可见,高度职业化的美国技术型农民利用高度科技化产出的美国商品化玉米,深刻影响着全世界的玉米行情。

农业发展归根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们生存一大根本,谁都不能放弃。搞活土地利用是国家经济一大根本中的关键,且能促进农民职业化。例如合作社职业化,重新迈入新集体职业合作社模式,逐步彻底解放劳动力被约束住的那部分价值。农业产业化中的科技化是重要表现,产业化和科技化都是农业发展提升的重点、关键,也是职业化的重大前提,促使农业职业化的各司其职模式,提高效率,带头引领。吉林规划依托的长吉创业发展示范区跨越着我省主要的农业经济带,示范区是个农业发展的好契机,结合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带动产业进步升级,拉动农业基础提升,更要把自我农业的能力打造好,促进吉林农业全面提高。

二、国有企业是经济核心和支柱,打造第一定力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省两个大规模的典型制造企业,可见东北地区原是新中国重工业性根基的重要性,而长足发展不力,不仅农业占比多,工业上的国有企业多,产业结构理念引入不广泛,促成长期深入性的机制化相对于发达地区是低水平的。

国有企业关系国家主要经济产业和国家特殊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命脉、国家发展的支柱,是工业经济关键中的中心。从人力资源看,国有企业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与外部竞争人才,更能培养人才。长客股份公司员工的生产管理“一口清”方式,表现了培养一流人才,发展一流人才,吸引一流人才的必要性。从管理机构看,制造创新及其业绩、职工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规章规范都要促进企业科学进步。绩效中的程度大小要有的放矢,既使原本低文化的劳动者和已有高素质理论劳动者,都能共同培养成优秀的技术和理论能手,那才是企业人才的养育地。从营销战略看,打造优质品牌化,凸显创新优势,强化高效的绩效性销售服务管理机制和结构,强化劳有所得,并利用党员带头机制,形成科研成果与产业、效益及时结合,方可利国、利民、利己。

各大产业园区形成统筹性的职业化联合机制,整合资源,优化创造性。不仅要是工业产业变大,更要变强、变精。结合着引进高科技技术,不断自我研发,组织带有绩效性奖励科研来发展产业,尤其是类似轨道客车装备制造的特色产业。企业形成产学研及其文化管理四结合机制,科研上与大学合作,形成互补机制。这就要求政府机关也要积极辅助大学的管理机制和创新,大学管理科学团队更要给予文化、党性、修养上的培育,形成“德、才、益”三丰的优秀企业;大力充分开发大学、科研机构人才潜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促成开发生产与科研创新结合,将大学、科研机构的科研应用在企业的实际中去,深化落实,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长足发展。

三、深入认识新常态,打造新形势的全面自信力

习近平强调在新常态下,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来适应新常态,怎样理解认识这其中的意义?个人认为,变中求新上,无论企业、农业、个人组织、还是机制、规范、文化等,其在发展中要从自身发展找问题。不断完善改进自我。更在外部条件上,借鉴优秀经验,汲取他人成果,站在“巨人”的肩上,自我创新形成新的硕果,成为一个新的“巨人”。

变中求进则是必须坚持进步的必要条件,不要固守既有模式和利益、文化,要敢于摸石头过河,在新的开拓进取上取得更新更好的成果、模式和利益。变中突破上,进是量变,新是质变,积量变而达质变。那其中就要有突破,每一个突破就力求一个小的创新,积跬步而达千里,形成稳扎稳打、逐步突破、坚持创新的探求创新机制。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未形成发达地区那样极速腾飞的形势下,就已经进入新常态,犹如未富先老。找到新常态下我们需要的那些自信力。全面创新的大道是不断在变中求新,而过程中的突破内容实为重要,就每个人从思想、组织、制度上从细从小抓,从严从实做。学习中央和南方先进管理理念,不仅是去找腐败,更是要抓出绩效成果,抓出作风风气,严加促使形成严密的管理机制和奖罚激励模式。而且每个做事人要从内心认识理解上去。机关事业部门适应时代逐步形成优秀的职业化公务员团队,做到无领导也有高效的结构,领导责任落实持续大力深抓,有领导在阵更要处处开花结出成果,无领导时则保证形成高效率、有业绩,在行政管理的实践和创新上打造结构化、机制化团队。

四、解决发展,为民生铺路,服务民生是领导干部努力方向的重要引力

记得习近平一下吉林农村就实地考察吉林农村民生问题。民生中,归根结底农业还是基础,广大农村更是吉林的大基地之一。想要把基础性的农业底牌打好、核心性的工业强牌能打赢,就需要二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才能带动经济,带动发展,带动民生。而从认识上,必是接受根深蒂固式的认识新常态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文化,认真思考,充分准备,厚积薄发。从实、从真、从细开展,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才能更加认识民生之重。

抓好民生之本,掌握民生方向。这也就是逐步达到改善民生的落脚点,而当吉林各方面建设成绩不断进取的同时,民生这一大引力会步步带领建设吉林的步伐走向更加文明的道路,做到民心工程,勾勒美好吉林。

总体看来,吉林经济态势比去年是上升的,2015年上半年的GDP总量高于2014年平均水平。我们吉林有沃土,有老工业基地的根基,都是振兴发展的机遇,在大力引进技术同时,从严抓实,以自己的特色模式整合资源,要不断抓住人才,改变思维,靠着自我在东北亚枢纽的交通要隘上,打出一个漂亮的转守为攻的硬仗、胜仗,达到吉林发展硕果的全面开花。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西部地区追随国家改革风潮而难进,就像发达地区改进了短版旗袍,我们及时追踪却无大的改进创新,匮缺改进主动权,穿的还是人家改进为主型的短板旗袍。我们东北是有闯进的,但缺失了走出去的决心,却让自我的未来——“人才”外出难归,缺乏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吸引力、自信力,不可费了钱财、人力而无效果,试要改变传统习惯性管理思维,学习改进出新的管理模式,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尝试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来做出策略,同时上下要及时沟通掌握具体实情,统筹逐步稳扎稳打,开发潜力,巩固实力,突破创新;东北不缺“闯改创”精神,“等靠要”更不是我们应有作风,而是怎么去做的方法问题。每个真心求发展的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做吉林事业要实,做吉林经济要稳,做吉林问题要深。不可浅尝辄止,必须深入研究。不要固守,胡乱畅思。不要一味昧在已有的所得,要锐意工作,突破创新。在发展基础积淀上、在核心定力上打造牢固不竭的自信力。

摘要:2015年吉林经济下行压力巨大,GDP增长率持续下滑,次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的考察深刻体现中央对吉林发展的关心和重视,并为吉林的发展提出问题指向,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做足发展自信的底气。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想要增强吉林省的发展自信,则需要在三大产业方方面面求实去抓,深入认识吉林发展及其自信意识的问题所在,激发引导吉林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巩固吉林发展自信力,挖掘吉林发展之潜力,抓稳做好吉林发展的助推力。

上一篇:小桥桩基础下一篇:铁路站房防雷接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