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特殊群体

2024-09-20

贫困生特殊群体(共12篇)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1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希望。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 一部分适应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形成了大学生特殊群体。其中,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以下简称贫困生) 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一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概念和界定

1.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概念

所谓贫困生, 是指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6月26日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财[2007]8号) 中的所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2.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做好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必须科学界定贫困生的范围。在实践中, 当前多数高校主要依据三个因素来界定贫困生。一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每月消费支出;二是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交纳学费状况。其中, 学生在校期间月消费支出水平最能反映其家庭经济状况。但在实际的认定工作中, 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生活需求变化等诸多动态因素, 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便于操作的定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 建立标准更新的动态机制, 这样才能使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行为状况分析

一方面, 在当前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下,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政治态度基本是好的,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有比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 有17.74%的人是共产党员, 有41.13%的人是入党积极分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关心国家大事;生活上积极乐观, 能正确面对现实, 生活节俭, 乐于助人;学习上勤奋刻苦,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些说明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在整体上是稳定的。

另一方面, 通过对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方法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贫困给贫困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压力, 对他们的学习、就业、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 学习生活面临困难

对于贫困生来说, 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无疑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不稳定的经济来源使得他们在学校生活得很压抑。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家庭贫困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但从实际学习情况来看, 贫困生的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难以保障, 使得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勤工助学而无法保障应有的学习时间, 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难学习精力不能集中, 致使学业受到影响, 这使得部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2. 就业择业面临困境

贫困生与同学相比, 就业压力更大。一方面, 贫困生既没有殷实的家庭经济基础作后盾, 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 他们只能依靠自身单薄的力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不菲的就业择业成本面前, 他们背负着家庭的期望和还贷的压力, 思想包袱过重。另一方面, 贫困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 职业取向功利, 收入因素往往成为他们考虑的首选, 加上绝大多数贫困生在选择地域时倾向于大城市, 不愿意回到家乡或者欠发达地区就业, 择业范围受到限制。

3. 心理状况面临危机

经济上的负担使得贫困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贫困生一般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处事谨慎、情感脆弱, 对事物敏感,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他们的理想与现实有了很大的差距, 他们便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感, 常将自己封闭起来, 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自卑、多疑、焦虑、孤僻, 甚至形成心理障碍。贫困生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存在, 既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 也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不利影响, 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思考和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贫困生特殊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一些来自边远山区或农村的贫困生, 由于当地经济文化落后, 教育水平有限, 造成他们在信息量、知识面、兴趣特长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他们在思想行为、认知等方面出现偏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有一部分贫困生因经济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 而对未来前途迷茫悲观, 感到消极无望, 由此引发了他们对当前社会及改革的偏激看法和对社会的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

5. 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渴望与人交往、得到尊重和肯定是人类基本的情感需求。贫困生内心同样也渴望与人交往和交流, 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但是, 贫困生由于囊中羞涩, 他们无力承担各种交际费用, 导致一些聚会、集体活动等无法参加;外表上的寒酸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 没有较多的优势, 自信心不足等都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为了缓解生活上的困难, 贫困生课余时间要忙于各种勤工助学, 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参加各种交际活动。这使得贫困生们在人际关系上趋于自我封闭,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常常被边缘化, 久而久之, 容易导致行为孤僻, 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交往恐惧。

三加强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建立贫困生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深入学生实际, 摸清底数, 建立贫困生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查阅学生档案, 关注学生缴费情况, 平时学习、生活表现, 与家长沟通, 发放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的方式等来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以需要为原则, 制订科学的贫困生界定标准, 建立贫困生特殊群体学生档案。随着对贫困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 及时调整和更新档案内容, 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以确保对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2. 将帮困扶贫与励志育人结合起来

对贫困生经济上的援助是不可或缺的, 解决经济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一是继续完善“奖、助、贷、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制订严格的评比标准, 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各类奖助学金的评比工作, 让那些最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生最先得到资助。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工作, 通过启用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等途径, 缓解高校资助经费不足的矛盾, 帮助贫困生贷款上大学。开辟入学“绿色通道”, 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适当减免学费。二是积极开辟勤工助学渠道, 如在高校设立“三助”岗位, 加强与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在校外设立一些长期、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 为高校贫困生走出校门参加有偿服务提供机会, 让贫困生在课余时间和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适合于自己的勤工助学活动,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减轻经济上的负担, 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和实践能力, 最终实现变“输血”为“造血”;变“依赖”为“自立”。

在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援助的同时, 还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励志教育, 将帮困扶贫与励志育人结合起来。对贫困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使贫困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和刻苦勤奋、奋发向上的学风, 培养其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还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挫折调节能力, 将挫折产生的消极影响转化为前进的积极动力, 确保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精神、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集多种教育形式为一体的、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由于贫困生所处的特殊环境, 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 急需心理健康的教育, 让贫困生得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正确认识自我, 形成健全的人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课, 利用心理专题讲座、报告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当前贫困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剖析, 帮助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提升贫困生的思想认识。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个别谈话、电话咨询、网上咨询、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日常性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让贫困生有倾诉的机会, 为疏导和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保障。三是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防御和干预机制。定期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 发现心理障碍及时干预解决。

4.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优化育人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生活上互助、学习上互帮、思想上互动等形式让贫困生从各方面得到帮助和关怀, 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从而使他们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认识自我, 增强适应能力, 消除心理困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教育工作。只有真正正视现实, 从大学生思想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出发, 关注贫困生生特殊群体的动态特点, 及时、准确、系统地掌握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及心理表现, 深入调查和了解家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出现的新问题, 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增强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既有利于贫困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也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贫困生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行为状况,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长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5) [1]赵长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5)

[2]徐凤宝.基于心理因素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 2008 (6) [2]徐凤宝.基于心理因素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 2008 (6)

[3]陈宋芳.加强高校贫困资助生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3]陈宋芳.加强高校贫困资助生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4]朱继国.新形势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1 (5) [4]朱继国.新形势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1 (5)

[5]王雅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5]王雅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6]许小荣.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1[6]许小荣.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1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2

关注与“郧茵”同在

——关注贫困高中生

“茵茵绿草,勃勃的生机,百折不挠的希望。”

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魏鑫、黄金琴等六名同学组成的 “郧茵”团队,深入郧县城关镇地区进行“高中贫困生生活状况及受帮扶情况”调查,先后采访了贫困生,造访了郧县教育局、郧县城关镇镇政府、郧县人民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该团队受到了各机构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以高中贫困生调查与研究为主题的活动也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该活动中,深入了解贫困生,关心贫困生,帮助贫困生。

亲近“这样的”高中生:

小万——现就读于十堰市一中,学习成绩优异。他告诉我们的理想大学是“西安交大”,还有一年的奋斗时间,他会好好把握机会,努力学习。

在与小万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小万一家4口人,兄弟俩成绩都很优异,他和哥哥同在十堰市一中求学,母亲有病,常年治病吃药,不便劳作。最近母亲病情又有些加重了,就在我们去采访的那天,小万正要陪妈妈去办理住院,因得知我们要采访他们,母亲就把办理住院的事推到了下午,这让我们分外感动,母亲如此,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啦。小万的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维持生计,供两个儿子上学,也为了妻子可以不间断治疗,他毅然决然离家到外地打工,挣钱来实现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男人的担当。

没见到小万之前,我们还在猜测他会不会对“贫困”这个字眼很敏感,会不会对我们的到访产生抵触心理。后来我们见了他,与他聊了几句后,我们之前的顾虑全被他打消了。小万,与我们之前接触的贫困高中生是不一样的,尽管他与他们有类型的贫困状况,但小万的精神风貌,心理状况都是很积极、阳光向上的。小万很健谈,告诉我们他在学校也受到过学校的资助,他说他很感激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在学校时有资助方要他一同合影留念,他一点都不反感,而且很珍惜那个近距离接触“恩人”的机会;学校公开受资助者的名单,他也不反感,他说“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但在我看来,这不是侵犯,而是一种实质性的鼓舞和激励,这会提醒我要珍惜,要努力。”

尽管,我们与小万接触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一致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莫欺少年穷”,有志少年永不穷。

郧县教育局:在教育局的访问阶段,我们受到了“资助中心”办公室主任的热情接待,她细心地向我们讲解了这些年教育方面对高中贫困生的实质性资助,包括资金、教学、心理等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但还求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对教育方面教科书免费发放、农村贫困生每天有3元免费餐券,共有1250人左右得到补助;高中国家助学金通过学年评比学期发放具有公平、公正性,补助人数达到30%左右,覆盖面积广,分为特困生2000元/人、贫困生1000元/人;另外还有彩票公益金,每学期500元/人。不仅如此,社会型资助也起到重要作用,有“郧阳学子助学行”活动,约有150个学生受到资助,每学年2000元/人。还有即将实施的“中国梦.成长梦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活动方案,相信完善实施后对高中贫困生有更大帮助。

郧县人民政府县团委办公室:走进县团委办公室,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年轻但不稚气,而且他们的工作还很干练。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大男孩,我们亲切地叫他“罗哥”,他的态度很和善,待我们很友好,很热情。

从“罗哥”那儿我们了解到,政府方面专门为贫困高中生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12355,随时接受贫困高中生的心理咨询,并安排专职人员第一时间,切实有效的为咨询者排解心理上的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县团委办公室还负责印制了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单,并安排工作人员在各个高校发传单做宣传,还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零距离解决贫困高中生心理问题;还有“感谢有您 让爱传递”资助结对卡以及“一对一帮扶”机制,同时开展讲座增强法律知识和心理能力;种种办法,种种行动,只为给贫困高中生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给他们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及正确引导,相信在县团委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贫困高中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在这里政府充分发挥了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关心弱势群体,承担政府应尽职责,为所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了普遍、公平、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这样的政府团体值得众人信赖和拥护。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篇3

第一、高校贫困生在思想状况上的特殊性。

1、自卑心理严重。高校的贫困生大多出身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由于窘迫的经济条件,他们大多学习优秀,性格内向,很少参与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集体活动,朋友圈狭窄,蜷缩在一个封闭的角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2、独立性较强。贫困生大多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懂得替父母分担忧愁,不会产生依赖心理,独立性较强。3、逆反心理严重。不可否认,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这就使得一部分贫困生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将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和他人的偏见,误解老师、同学的善意帮助,反感教育和学业,故意和学校、老师对着干,以此来发泄心中的郁闷。4、思想消极。由于物质条件的不足,贫困生无法享受家境优越的学生所能享受到的一切,所以他们非常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再加上世俗的冷漠和同学的玩笑,加剧了他们的悲观消极态度。他们消极地对待生活和学习,在生活遇到挫折、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种消极的心理很容易演变成反社会的仇恨情绪,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隐患。

第二、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构建完善的贫困生帮扶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奖学金、助学金的作用,扩大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额度,缓解学习成绩突出的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启动助学贷款诚信机制,通过延长贷款年限、放宽贷款条件等措施,鼓励贫困生贷款上大学;高校增加勤工助学岗位,吸引更多的贫困生积极参与,一方面缓解其经济上的压力,另一方面锻炼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贫困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锻炼。高校为贫困生参与社会锻炼提供机会,鼓励贫困生自给自足,运用自己的劳动和知识来赚取生活费,扩大贫困生的视野,增加贫困生与社会的接触。

2、健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贫困生自立自强,形成健全的人格。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的视野相对狭窄。他们大多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及的处境,所以在学习方面比较用心,他们的肩膀背负着家庭和自己的未来,心理压力较大。所以,高校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健全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健康机制,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首先,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活动。目前,高校都配备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设置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是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一部分贫困生来说,是羞于主动咨询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门诊、电话、网络、微信、QQ等各种途径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方便性格内向的贫困生匿名咨询心理问题。其次、规划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发挥素质教育课的积极作用,增加理想导航课、人生认识课等人文素质课程的比重,帮助贫困生正确地认识现实,正确地对待现实中的不公正现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后,建立贫困生的心理防御和干预机制。在贫困生思想出现问题之前,高校就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和敢于措施,密切关注贫困生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定期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贫困生的道德教育和自我教育。首先,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武装贫困生的头脑。一部分贫困生之所以思想偏激,出现社交障碍,主要原因在于对于社会缺乏理性的分析,对于国情缺乏正确的认识,三观发生偏移。高校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武器来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国情,交给他们正确分析事情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加强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善良、大写的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培养贫困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建设。高校需要根据现实,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摆脱精神困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4

广西上林县城关中学资助办公室成立于2003 年, 是高中学校专职于学生资助的行政办公机构。目前我校在校高中生共3400人, 申请建立贫困资助档案的学生共2575人, 占全校学生的近76%。其中属于上述“特殊家庭”的建档贫困生共474 人, 占全部建档生的18.4%, 孤儿学生9人, 单亲学生254人, 离异家庭学生118人, 父母分居家庭93人, 分别占特殊家庭建档贫困生的1.9%、53.6%、24.9%、19.6%。

近几年来, 国家加大了在校高中贫困生资助的工作力度, 成立了独立的资助办公室。资助项目有中央彩票公益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上林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国教育基金大学新生补助、自治区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南宁市政府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上林县政府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共青团上林县委大学生圆梦计划 (经团委) 等项目。近三年发放的资助总金额分别为:2012年203.2万元、2013年225.5万元、2014年243.6万元。其中我们对特殊家庭中的孤儿、单亲贫困生实行全覆盖且最高档次的资助, 对其他特殊家庭的建档贫困生实行100%资助。

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针对以上四种特殊家庭情况贫困生的年级特征和心理特点, 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平台, 借助政教处的班主任工作优势, 联合成立了专门的资助小组, 并开展研究工作。下面, 我们就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资助策略作初步总结。

一、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一) 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测试

为了有效地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有的放矢地开展贫困资助和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测试的技术力量, 结合调查问卷、谈话法等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1.测试对象

我们在高中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0 名非贫困学生作为对比组, 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98 份, 男43人, 女55人, 男女比例与学校学生男女比例相当。特殊家庭贫困学生随机抽取50名, 男19名, 女31名, 女生比例略大。测试以不记名方式答题, 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有效。

2.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及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心理量表用症状自评量表 (SC-90量表) 作为主要的测试工具。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 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协助学生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它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角度, 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对有心理症状 (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 的人有良好的区分作用。

3.测试结果

我们严格按照科学要求进行心理测试。SC-90测试数据如下。

本测试中, 特殊家庭贫困生总分的平均分为169分, 超过全国常模160分, 非贫困学生总分的平均分为158分, 略低于全国常模。由表中结果可知, 特殊家庭贫困学生在SC-90量表中的各项因子均值及标准差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 个别特殊家庭贫困生的阳性项目数或某些因子分远超过全国常模。可见, 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贫困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即前者更有可能存在心理障碍。

(二) 班主任的工作观察

心理测试只是从一个方面去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 而班主任的“临床”观察则更为直观和具体。通过向班主任发放问卷和谈话交流, 我们发现特殊家庭贫困生有以下的一些心理表现。

1.敏感而坚强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安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心理学中叫 “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特殊家庭中, 由于重要家庭角色的缺失或不完整, 而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 满足不了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有着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特殊家庭的孩子, 其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 从而容易感到不安、敏感和自卑。在正常的活动中, 凡涉及家庭的话题, 都会引起孤儿、单亲学生心理的敏感反应和行为抵触, 产生回避和退缩的消极心理和行为。不健全的父母之爱,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对遗弃他 (她) 的一方父母的憎恨, 到对批评轻视他的教师、同学的反感, 进而引起世界观的明显变化。这些孩子在性情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闭锁、压抑、敏感而缺少安全感的特征, 这与心理测试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 穷苦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学生大多数都能自强不息, 刻苦向上, 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很大的坚忍性, 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他们往往能默默无闻地投入学习, 能耐得艰苦, 独立性强, 有要求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或展示自身价值的愿望, 学习态度较端正, 思想认识水平因受社会的同情而显得较高, 行为习惯也较好。这在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 他们是让班主任教师比较“省心”的一类学生。

2.逆反而自主

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 他们一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 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成员的不完整, 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成长的榜样和依靠的力量。既是“大人”又是“小孩”的他们, 往往表现出一种“长大”的无助、茫然与委屈。内心的情感不能向父母倾诉, 又不愿向教师和同学诉说, 久而久之, 形成孤独而封闭的心理。在离异和父母不和的家庭中, 孩子往往把这种负面情绪归结于家庭的变故, 从而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因而心中变得敏感, 甚至压抑、焦虑, 对周围产生了怀疑, 导致行为上的逆反。生活的无奈如加上成绩的落差, 心中的失落感、自卑、委屈、怨恨交织在一起, 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宣泄不满, 以求得内心的平衡。逐渐发展为思想品德上的不良者。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 特殊家庭的学生除了少部分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外, 大多数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他们在默默承受家庭不完整的同时, 也产生了强烈的成长需求和独立意识。他们在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上默默地寻找成长的模范, 自觉地维护集体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在班级活动中, 他们往往能比较敏锐地体验到别人的感受, 并感同身受。他们朋友不多, 但往往会有一些很知心的伙伴。在离异家庭学生的身上, 我们有时会看到很强烈的叛逆色彩, 但这些学生只要感受到他人的真心帮助, 很快会被环境感化。在以往的研究文章中, 很多学者往往会强调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抑郁、孤僻、冷漠、执拗、焦虑等负面因素。但我们认为, 这并不全面, 至少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 在我们的资助对象中, 这并不是主流。班主任给我们反映的情况更多是这些特殊家庭的贫困学生在生活上适应能力强, 在纪律上循规蹈矩, 在学习上默默努力, 在为人处世上思考更加全面, 在个性成长上更加成熟, 在人格修养上更加独立。

二、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资助策略

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既具有一般高中生的普遍心理特点, 又具有其他学生没有的独特个性。于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人的需要首先是对于物质的需要和生存的需要。只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才能让学生安心地投入学习。这些年来, 我们学校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因地制宜, 积极拓展贫困生资助渠道, 建立国家、省、市、县、校多级贫困生资助网络, 不断地完善贫困生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有效消除贫困生后顾之忧, 夯实贫困生救助的物质基础。

1.政府、团体资助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逐步完善在校高中贫困生的救助体系。确实落实国家的这些惠民政策, 让特殊家庭贫困生感受到国家和集体的关怀, 成为我们资助办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的大力投入, 大大改善了贫困生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现以2014年度为例, 把我校资助办落实的资助项目统计如下。

以上各项政府、团体资助总金额243.6 万元, 受助学生1839人次, 受助面占全校学生数的近55%, 其中特殊家庭建档贫困生共474 人, 全部以最高档次给予资助, 资助金额超过40万元。

2.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建立由企业赞助的助学基金, 如南宁市美佳装饰公司在我校设立的高三资助项目, 2015 年资助贫困师生10000元, 苏州大学设立的惠寒助学基金每年资助困难学生8000元等。在这些项目中, 我们把特殊家庭贫困生的求助放于首位, 优先资助其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3.献爱心活动

2014年度, 我校共发动师生捐款资助特殊家庭贫困生4名, 资助金额共2.8万元。献爱心资助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

我校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贫困生经济援助体系, 形成了贫困生资助资金增长的长效机制, 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特殊家庭贫困生资助资金不足的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重视人文关怀, 满足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需要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 即生存;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 以生存为目的生理需要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归为第一层次——— 物质需求;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其他需求, 可以归为第二层次———精神需求。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发现, 虽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贫困生的基本生活,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父母角色的缺失,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 从小缺少双亲的呵护, 安全感的不足, 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很多研究认为, 特殊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容易出现孤独、冷漠、逆反、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多疑、嫉妒等心理障碍, 是有一定道理的。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 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 这才是更完整的资助活动。

1.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资助文化

校园是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也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家园, 应在班级、学校大力宏扬互爱互助的育人氛围, 大力倡导“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助人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给特殊家庭贫困生提供和谐的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也能使他们展示个人的爱好、兴趣和特长, 体现他们具有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优良品质, 在活动中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通过学校的各社团活动, 让他们在互助互爱中得到关怀和温暖, 使他们在公益服务中能够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 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 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资助文化, 必须用“普通”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特殊的学生, 让他们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中, 以满足他们对自尊的渴望和对平等身份的需求。

2.创新资助工作方式, 让每一个资助环节都体现人文关怀

学生需要物质的资助, 也需要自尊的满足。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要处处维护、时时呵护这类困难学生敏感的自尊和易受创伤的心灵。改进我们资助的方式和关注的方法, 勿让善意的帮助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包袱。多一点人文的关怀、情感体谅、人格尊重来丰富资助工作的内涵。我们积极探索贫困生资助工作艺术, 创建温馨和谐的资助模式, 从贫困生资格界定及资助基金的募集到补助金的发放都以尊重贫困生的权利、人格和尊严为前提, 以满足其需要和促进其发展为目的, 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我们充分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有关文件规定的范围之内, 尽可能有效地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 维护其自尊。贫困生资格界定改变以往逐级推荐、层层审批、张榜公示等形式为班主任查阅档案、个别座谈、平时观察和个别家访等形式, 使贫困生资格界定客观公正的同时更加充满人文关怀。发放方式则把以往资助资金公开发放改为直接将资助资金打入学生资助专用银行卡中, 避免了发放现金签字时的尴尬。这样, 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 既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 又彰显了爱和人性的关怀, 渗透了对学生生命及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这些, 对这类特殊家庭的贫困生来说, 尤为重要。

(三) 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培养健全人格

相对于一般贫困生而言, 特殊家庭贫困生除了需要物质的资助以外, 更需要精神层面的资助。自尊自强的心理满足、健康和谐的环境实现等, 恰恰是这类贫困生非常关注的焦点。过去学校在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时, 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对贫困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贫困生而言, 要健康成长, 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自己对待贫困的态度。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 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乐于助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能力、诚实守信的美德、自强自立的信念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工作中, 我们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积极地悦纳自我,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主动与人交往, 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 产生成就感, 建立自信心。

要以自强教育为主线, 加强心理引导, 注重典型示范, 让学生实现思想脱贫。自强是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精神支柱, 而自强教育是防止贫困生思想“滑坡”的有效保障。自强意识对贫困生而言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 要解决好贫困生问题, 必须激发贫困生自强的内驱力, 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才能塑造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健全人格。

摘要:特殊家庭贫困生由于家庭结构的缺陷, 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敏感而坚强、逆反而自主同在的心理特征。在贫困资助工作中, 我们既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满足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需要, 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培养其健全人格。

关键词:特殊家庭,贫困生,心理,资助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网.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策略思考[DB/OL].http://www.tgc.edu.cn/zzw/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66, 2015 (8) .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5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52期

成都:为贫困群体撑起一道“保护伞”

——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调研

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调研组

近年来,成都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执政为民理念,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救助大格局,让贫困群众“吃得起饭、住得起房、上得起学、医得起病”,为他们撑起了一道可靠的“保护伞”。我们在近日的调研中感到,总结成都的实践经验,对省内其它市州搞好社会救助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做法和成效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1082.03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57%,城乡贫特困人口有39.8万。为推进和谐成都的建设,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社会全覆盖”为特点,城乡低保为基础,“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救助工作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制度化、网络化、社会化,成效显著,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有很大影响。

(一)创新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为了解决救助工作的随意性以及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成都市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新模式。首先,建立以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的高端管理平台。成立了由市和区(市)县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在各级民政部门设立了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其次,建立以乡镇和社区为依托的低端管理平台。按照“一口上下”的要求,对困难对象都通过社区、乡镇这个“口子”向上申请救助和向下发放款物,避免了多头审查、重复救助等问题。同时,成都市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形成了五项救助机制。一是联动互动机制。按照联席会议规则和职责分工,由联席会议统一组织协调,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上下联动互动,确保救助工作有序运转。二是分类救助机制。根据救助对象致贫、致困的不同情况,由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在统一部署下按各自职责范围实施分类救助。三是社会救助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城市五级(市、区县、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救助预报网络和农村四级(区县、乡镇、村、组)救助预报网络,通过“帮困档案”及时了解情况,使困难群众能尽快得到救助。四是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审计、监察、财政、目标督察办等部门参与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救助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通过社会救助信息网、村居务公开栏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五是精神慰藉机制。通过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给困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和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从绝望中走出来。

(二)统筹城乡,实现应保尽保。为了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救助局面,成都市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一体救助,城乡共享。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对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贫困家庭,分别纳入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城乡低保的同步运行。截至2005年底,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64万人,其中城市10.67万人,农村13.97万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二是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救助范

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残疾人中的贫困户向其他特殊困难群众扩展,确保所有困难群众得到相应的救助。三是调高城乡低保标准。在五城区和高新区实行城市与农村低保标准并轨。按两年调整一次低保标准的原则,将城市低保标准由2002年的178元/月调整为2004年的210元/月,列西部城市第一;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纯收入600元调整为1000元。同时,在每年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还给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发放50元的临时补助。

(三)整合资源,形成救助合力。现行的救助工作存在着单

一、临时、分散、重复和遗漏等弊端。成都市通过整合救助资源,使社会救助向统一、归口、综合的模式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大格局,提高了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和效益。一是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将包括民政、卫生、教育、财政、房管、就业、司法等在内的11个市级部门,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形成综合配套的救助合力。并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助资金纳入统一预算、统一安排,增强了救助资金使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救助效能最大化。如2004年市财政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为

1.8亿元,2005年通过资源整合,救助资金达到2.7亿元,比2004年增长50%。二是整合和动员民间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成都市慈善会的作用,通过开展“情暖人间”、“慈善一日捐”等慈善活动,积极引导动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捐赠,形成强大的社会救助合力。

(四)突出重点,抓好专项救助。城市低保、农村特困救助、五保供养、灾民救助等制度虽然解决了城乡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对于他们在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则无能为力。针对这一情况,成都市重点实施了“三大救助”工程,帮助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从而加固了社会的“安全网”。一是帮困助学工程。对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和补助住校生生活费);高中教育阶段实行政府助学金制度;低保家庭子女考上大、中专学校给予学费资助,最高可达每人每年4000元。2001年至2005年,全市共救助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35.71万人次,救助低保家庭大中专学生1.37万人次,资助残疾人学生6000多名,发放助学金1.37亿元,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二是帮困助医工程。由政府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五保户、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等因患大病医疗负担过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给予医疗救助;18岁以下青少年和婴幼儿患重大疾病、家庭无力救治的,一年内最高可享受8万元的医疗救助;建设惠民医院,对低保对象在实施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实行“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的惠民措施。两年来共投入936万元为低保对象和特困群众实施医疗救助,使困难群众有病能医。三是帮困建房工程。在城市实施廉租住房政策,主要针对家庭年收入8000元以下,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现已有3300户享受廉租房政策。在农村实施“安身工程”。近几年来共投入2亿元,为农村低保家庭新建、改建住房2万户。

(五)改进方式,实施信息化管理。社会救助工作面广量大,任务十分繁重。由于以往的救助手段比较落后,大多采用人海战术,影响了救助的质量和效率。成都市改进工作方式,把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作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技术支撑。拟投资2800万元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为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860万元,在3个区(市)开展应用试点,今年将在全市推广应用。

二、几点建议

社会救助体系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过低、资金缺口大、社会各界参与度不高等难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对成都经验的宣传推广。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比较完善,亮点较多,值得推广。建议省委、省政府在认真总结成都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选择经济较发达、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试点,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财力状况和群众需求等,按轻重缓急,有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要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特殊困难。

(二)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投入是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救助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对社会救助稳定的财政拨款增长机制,确保政府真正担负起主导社会救助的责任。要切实规范管理使用资金,健全社会救助资金专项预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度,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用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

(三)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一要建立健全各级慈善机构,建好各地的社会捐助站,推广“慈善超市”等各类社会互助的方式,广泛开展各种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二要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的优惠政策。如支持企业或个人建立慈善基金,允许以企业或个人的名字命名基金;对慈善捐款采取税前扣除,不计入税基等。三要积极宣传捐助慈善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让其善举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褒扬,增强慈善捐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民政被称为“播撒阳光的事业”。在社会救助中,民政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践行着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民政应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各级党政应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快对民政干部的培养,切实解决民政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民政部门在和谐四川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负责人:李后强

成 员:侯兴家 吕焱飞

周湘淑(执笔)叶 全

语文课堂教学当关注学困生群体 篇6

一、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困生

在语文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应当关注的对象,无论其学习基础、能力发展状况以及学习成绩如何,越是有困难的群体,越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必须要高度关注学困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也包括学困生群体在内。兼顾学困生群体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将这一项工作上升到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的高度,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工作,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二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需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成效,要促进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群体的长足进步,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中等以上学生,要高度关注学困生这一滞后群体,要在其原有基础上实现较大进步,从而为语文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在这一方面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不能变相放弃边缘化学困生群体,要提高教学中的关注度。

三是激发学习情感的需要。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学困生群体,容易产生封闭、自卑甚至失望的心理情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漠视他们,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激励,他们对语文学习会产生畏难情绪,会以消极的心态对待语文学习活动,这就导致消极的情感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极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消极的情绪容易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投入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的路径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密切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第一,情感上注重激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环境的和谐。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心理、思想更为敏感,尤其是学困生群体,他们会因为自身学习成绩的滞后而变得更加敏感。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氛围的创设上下功夫,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在言语、肢体动作中多加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困生学习取得了突破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加表扬,以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的肯定向他们传达出正面评价的讯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具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情感上的交流沟通与鼓励,学困生群体能够逐步开启封闭的心灵,以积极的情感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由此可见,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和促进作用。

第二,方式上注重改进,让学生缓解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让学困生单打独斗式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方式会因为学困生的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滞后而增加语文学习的难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学困生融入到其他群体的合作学习之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载体进行语文学习模式的改革,按照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均衡分布的原则,在班级设置合作学习小组,将学困生编排到每一个小组里面,参与大家的讨论学习,汲取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习经验与技巧。在这样的学习载体里,他们既有机会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处,同时也有了参与学习的平台,这对于提高学生思维与理解效果,更好地突破难点与掌握学习技巧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久而久之对他们提高学习技巧和牢固掌握知识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要求上注重分层,让学生语文学习实现量体裁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群体,其形成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同样,转变过程也有循序渐进的梯度。教师在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要面对客观现实进行分层设置、分层要求,对学困生群体在教学要求上要实事求是,贴近他们的基础与实际,原则上应当适当降低学习目标要求,以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不能过高地提出脱离他们能力实际的目标要求,以保证他们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和目标任务基本吻合。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分层学习的载体,例如在思考题的提出环节,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简单化的思考题,以便于让学困生在各个合作小组学习中也具有表达发言的机会。在课堂提问环节,既要设置高难度的提问类型,也要设置低难度的提问内容,在课堂中根据实际需要,如课堂氛围调节、学困生注意力吸引等,适时地对学困生进行低难度问题的提问,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和增加他们学习参与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群体是提高教学成效、贯彻新课程改革目标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有效落到实处。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7

一、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分析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有着复杂矛盾的文化背景, 他们生存的文化困境、教育的环境影响与区域文化刺激, 既可能激活他们的创业激情, 亦可能扼杀他们脆弱的期待。由于西部高校贫困生生源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家庭文化影响, 其接受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同源文化的高频低水平互动, 加上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内部互动与外部互动的自我保护等差别, 使得来自农村、边远山区、少数民族, 以及贫困家庭的学生, 既形成了庞大创业冲动群体, 又强化了某些区域缺陷, 使贫困生创业群体的文化引导任务艰巨。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困境存在着诸多形式。如创业教育的环境困惑 (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机会、课程体系、师资、教育实践平台等) 、创业政策资源欠缺的困惑 (鼓励贫困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备, 为毕业生设计的政策有少许, 对在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政策几乎是空白) 、创业的社会心理文化困惑 (支持贫困生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差, 认为毕业求职就业是正道, 创业属无奈之举;学校对贫困生创业提供的制度和资源条件很少, 学生办公司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 甚至持鄙视态度等) 、创业的经济环境困惑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机遇, 但总体上经济欠发展, 给贫困生群体创业的市场条件不充裕, 商机较少) 。

贫困生群体的创业过程, 也是强化贫困生创业动力的过程。由于西部边远地区贫困学生缺少社会辅助资源, 总体上属于就业更困难群体, 因缺乏社会资源或就业经济支持, “一张白纸”的创业文化心态, 更鼓足了他们创业的勇气。

贫困生群体的创业经历, 是现代教育精神的人格塑造过程。通过创业经验的总结, 使其将西部农村长期远离工业化大生产, 家庭式独立生产方式孕育的自主创业个性, 适应艰苦恶劣自然环境的顽强意志与吃苦精神, 升华为具有现代意识和集体团队精神的创业文化。

二、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导向

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群体的文化导向具有量与质的规定性。通过文化导向的作用, 可正视贫困生地域特点和生源特点, 充分认识对该群体进行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激发与挖掘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特殊的创业原动力, 可以培育西部开发的创业大军, 从文化的角度入手, 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营造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构建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的新体系, 在政府的教育行政指导框架内, 予以制度和条件支持, 使制度导向始终体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 通过贫困生创业教育, 形成社会的导向价值体系。

三、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定位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教什么?创业教育的目标文化价值定位是什么?是形式引导还是内容教育?是鼓励小贩式利益标准, 还是在教育层次、文化设计、创业平台建设、专业学科基础上支撑知本创业?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不能仅仅局限于扶贫这一狭隘目标, 而应通过系统的教育, 培养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 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创业与成才相结合。通过教育, 影响其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事业目标, 具有发现机会、整合知识、综合创新的能力。通过教育引导, 培养其创新欲望和创业意识, 鼓励其组建创业团队, 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 须形成常规教育引导的积极系统方案。即构建围绕一个中心 (即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 , 建设二个载体 (即创业教育的课程载体和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 , 培养三种素质 (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 的贫困大学生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四、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

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 须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西部高校不少贫困大学生有其自身的一些弱点, 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创业活动, 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激发过程。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8

一、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能力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1. 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 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大概在25%~30%之间, 特困生的比例在8%~10%左右, 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据。由于经济困难,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造成了贫困生的个性特征, 因此贫困生不仅仅面临着经济困难, 还要面临心理困惑、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心理方面。贫困生因家庭贫困普遍性格内向, 沉默寡言, 甚至极个别会非常孤僻, 恐惧与人接触、与人沟通, 无意识的把自己封闭起来, 但是同时他们又有较强的自尊感和自卑感。内心非常敏感, 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大多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贫闲生往往承载着家中很高的期望,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者, 他们觉得考入高职院校已经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总觉得愧对父母。所以进入高职后, 一方面他们主观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一旦这种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 高职贫困生就会觉得愧对父母, 产生内疚感, 从此容易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爱好, 严重的甚至对人生悲观绝望。

2. 原因分析。

(1) 客观环境造成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发展。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 父母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收入, 同时经济来源的渠道少、收入水平低;另外一些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中父母多为下岗工人, 经济收入低, 生活较为困难。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他们认为要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 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并改善家里的条件, 为此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几乎都投入到学习书本知识中, 对外界的了解和接触很少, 社会阅历程度也相对较浅。 (2) 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 经济困难学生不能较好认识自我。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因为学校定位等体制原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处在一种弱势地位。而高职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心理自卑, 缺乏自信.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他们的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研究

1. 构建良好的扶贫体系, 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及家庭的后顾之忧。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种资助途径———奖学金、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当前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并且奖学金往往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贫困生, 特别是农村生源的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相对其他非贫困生而言明显偏低。因此奖学金获取条件可向贫困生倾斜, 或者单独有针对性的设立“贫困生奖学金”, 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态及奋发图强的精神。

2. 积极引导学生勤工俭学。

银行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是缓解学生经济困境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勤工俭学, 把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劳动和服务获得报酬。经济的独立是个人独立的前提条件, 勤工助学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 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和独立意识, 使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问题, 从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提高自己的口才, 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学校有条件的也可以增加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 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创建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 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贫困生的成才以及发展都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 为此营造一种宽松、平等、文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对贫困生提高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要提倡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反对铺张浪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特别是适合贫困生的, 让贫困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最后是班主任和辅导员, 还是其他任课老师, 都应主动积极了解贫困生的内心, 用心去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 及时帮助贫困生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 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贫困生因为经济的贫困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问题, 这是影响其健康发展及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应该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对贫困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是消除其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首先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 提供电话、校刊、校园网络等多种心理咨询方式和辅导的载体, 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择自己喜欢、愿意、可以信任的咨询方式。其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 努力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贫困, 引导贫困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自我排解, 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如何克服和战胜困难, 做生活的强者。再其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特别是新入校的新生,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访问调查, 发现问题, 及时做好心理辅导, 尽量做到防微杜渐。帮助学生尽可能地保持乐观、积极、稳定、健康的心态。最后主动积极的和学生家长沟通, 把学生平时在校期间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同时从家长那里也可以较好的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想法等, 通过学校和家长的联手, 共同应对出现的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一般大学生在教育模式及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区别, 高职生重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积极探索扶助贫困大学生的新途径、新方法, 要争取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能够不断创新进取的新一代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毅, 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1) :125.

[2]冯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7, (18) :165.

[3]彭梅.高职经济困难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 2011, (7) .

[4]杨岚.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的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5) .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9

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冲突与贫困人群生计无着或者缺乏社会支持多少有些关联。政府为低保人群提供法定性质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福利,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该群体的基本生存;基于非正式关系的社会支持网络是该群体获得其他支持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弥补政府制度性支持的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为了改善和缓解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扶贫方式。无论是救济式扶贫,还是开发式扶贫,都注重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而忽略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网是满足困难群体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重要社会资源,研究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将为反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在社会支持网的帮助下,人们能更好地缓解和处理在生活中遭受的压力和危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增加生活福祉。

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最早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学者在心理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巴恩斯则将 “社会网络”的概念用于挪威渔村阶级体系的分析。多年来,社会网络分析已经积累了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 的关系强度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伯特(Burt)的结构洞理论以及詹姆斯·科尔曼(J.CoLeman)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等。随着对社会网络的深入研究,由社会支持构建出的关系网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它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不断规范与完善,成为解决个体或家庭生存与发展困境时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以及贫困群体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1~6〕社会支持网研究成果丰富,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群体从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的资源,能够有效支撑其基本生活,它们与社会保障制度一起,构筑成社会安全网。社会支持网在满足困难群体物质与精神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既有研究也存在四个非常明显的局限,第一,尚未形成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统一定义与测量工具,社会支持网规模的研究成果没有可比性。第二,现有研究通常将城镇作为一个研究总体,未对城市与乡镇进行严格区分。显而易见的是,乡镇既带有乡村特点,也带有城市特征,同时还是一个相对独立于乡村和城市的社区,研究时应该有所区别。第三,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研究多集中针对城市或农村的特定群体,如老人、农民工、学生、妇女、穷人,对低保人群关注较少。第四,对于贫困群体的界定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笼而统之的 “穷人”或贫困地区概念已经引发了 “扶贫精准性”命题。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是确定需要扶持的对象,低保人群无疑是比较容易识别的相对确定的贫困群体。

二、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是课题组继2011年在四川农村开展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研究后的持续性研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问卷、分析工具等与王卓等(2013)对四川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研究保持一致。在控制信度的前提下,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分析视角,以乡镇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实地调查四川部分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案的深度访谈,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构成和关系强度等,并比较研究乡镇贫困群体和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共性与差异性。

本研究将社会支持网分为经济支持网、生活物品支持网、劳务支持网、社会交往支持网四个子支持网,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如下:

1.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分析及其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比较

个体拥有的社会支持者的数量称之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受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个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支持网规模越大,支持者越多,个体越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与工作事件。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定量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总规模,并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进行比较。研究假设1: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小于农村。

2.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

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是指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与为其提供帮助的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何种关系类型提供何种帮助,何种类型的关系在社会支持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等问题。本研究将关系类型分为亲属与非亲属两大关系类型:亲属主要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其他亲戚;非亲属主要是朋友、邻居等。研究假设2:乡镇贫困群体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于强关系,弱关系的支持主要是劳务支持。

3.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

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是指被支持者与支持提供者的关系亲密度。本研究采用格拉诺维特确定的互动频率、情感密度、信任程度、互惠程度四个指标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研究假设3: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中发挥主要作用。

4.乡镇贫困群体个人特征与社会支持网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网潜在的理论假设是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越大,人们越有可能从中获取较多的资源,因此社会支持网的规模研究尤其重要。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个体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变量对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研究假设4:婚姻状态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四川南部某国家级贫困县(以下简称L县)的李家镇为田野调查点,对该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进行典型性分析和研究。李家镇是集该镇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典型的传统小城镇。李家镇于2001年开始实施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镇政府根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判定该家庭是否属于低保范围,然后将该家庭中的弱势成员确定为低保对象。李家镇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幅度为每人每月100元到300元不等。李家镇共有低保对象50人(2014年),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本研究对李家镇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了结构式问卷面访调查,同时选择6个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度访谈。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参见表1所示。

四、主要研究结果

1.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分析

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48,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标准差为2.78。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且差异比较大,12%的受访者无社会支持,50%的受访者其社会支持网规模少于4人。参见表2所示。

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偏低。支持网中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劳务支持、社交支持都十分薄弱。分析各子网的结果如下:

(1)经济支持网规模为1.12。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的无偿货币支持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经济支持网规模平均为1.1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标准差为1.154,40.0%的受访者没有获得来自他人的无偿货币支持。参见表3。

(2)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生活物品支持网规模为0.6。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提供的生活用品以及家具或是其他实物帮助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物品支持网均值为0.6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标准差为0.926,64.0%的受访者无来自他人的生活物品支持(参见表4)。

(3) 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网规模为0.94。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网的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劳务支持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网的均值为0.94,最小值为0, 最大值为3, 标准差为0.89, 参见表5。38%的受访者没有获得来自他人的劳务支持。

(4)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规模为1.82。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规模是指与乡镇贫困群体日常社会交往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平均规模为1.8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标准差为1.28。20%的受访者无社会交往(参见表6)。

2.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分析

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关系构成主要来自亲属关系,占比71.5%;非亲属关系的贡献比较弱,占比28.5%。参见表7。

乡镇贫困群体的亲属关系中,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13,占比5.8%;配偶被提及的频数为25,占比11.1%;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102,占比45.3%;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17,占比7.5%;其他亲戚被提及的频数为4,占比1.8%。由此可见,子女在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亲属关系中,朋友被提及的频数为31,占比13.8%; 邻居被提及的频数为33, 占比14.7%。参见表7。

进一步分析贫困群体各子网的关系构成发现:

(1)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子女、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在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中,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49,占比86%;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为50500 元,占比67.9%。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3,占比5.3%;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为17000 元,占比22.9%。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3,占比5.3%;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1700元,占比2.2%。由此可见,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支持的主要是子女,其次是父母,再次是兄弟姐妹。配偶、其他亲戚、朋友邻居很少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支持。

(2)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物品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在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中,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5,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23,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2。由此可见,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在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中的贡献占比76.7%。

(3)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主要来自朋友邻居。在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中,父母被提及2次,配偶被提及3次,子女被提及8次,兄弟姐妹被提及6 次。朋友被提及13 次,邻居被提及15次。亲属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中占比40.5%,朋友邻居等非亲属关系占比69.5%。由此可见,在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构成中,非亲属关系发挥了较大作用。

(4)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和配偶。在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中,父母被提及3次,子女被提及22次,配偶被提及21次,兄弟姐妹被提及6次,其他亲戚被提及3次,朋友与邻居被提及18次。亲属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中占比60.4%, 非亲属关系占比39.6%。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配偶在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中贡献较大,占比43.7%。

上述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2成立。

3.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分析

本研究将关系强度划分为互动频率、信任程度、亲密程度、互惠程度四个维度,并用五点法测量。互动频率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之间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交流的频率。②信任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是否愿意相信资源提供者。③亲密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关系亲近程度。④互惠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互相帮忙的状况。⑤首先分别计算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四个子网的关系强度,然后加总得到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总体关系强度表(参见表8)。

分析发现:乡镇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兄弟姐妹>子女>父母>配偶>邻居>其他亲戚>朋友。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3成立。

4.个人特征与社会支持网的关系分析

(1)性别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乡镇男性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3.76,乡镇女性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25。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06 (>0.05),表明性别对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不显著。

(2)居住时间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通常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越长,越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获得社会支持。研究发现: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下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3.68,居住时间在11~2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85,居住时间在21~3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40,居住时间在31~4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居住时间在41~50 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居住时间为51~6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居住时间在61年以上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5。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557 (>0.05),表明居住时间对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

(3)婚姻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研究发现:乡镇未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2.66,乡镇离异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2.25,乡镇丧偶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4.85,乡镇已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12。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036 (<0.05),表明不同的婚姻状况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有显著影响。乡镇已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大于未婚、离异以及丧偶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婚姻能够显著地拓展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4成立。

5.基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比较分析

(1)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 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48,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8.63,各子网也呈现出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弱于农村的格局。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和均值检验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T=37.523,P=0.001<0.05)。四个子网中,除了社交支持网的均值差异性不显著外,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生活物品支持网和劳务支持网均显著小于农村。参见表9所示。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4成立,也就是说不同社区类型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有显著影响。

(2)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以亲属关系中的血亲为主。农村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物品支持主要来自于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劳务支持支持和社交支持主要来自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邻居。而乡镇的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于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配偶,劳务支持支持主要来自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邻居。由此可见,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中,子女和兄弟姐妹发挥的作用较大。

(3)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中的强关系的作用胜过弱关系。农村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邻居>其他亲戚。乡镇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兄弟姐妹>子女>父母>配偶>邻居>其他亲戚>朋友。分析可见,两类社区的贫困群体与亲属关系的关系强度胜过其他关系的关系强度。换言之,农村和乡镇的贫困群体在获得社会支持的过程中,强关系的作用胜过与弱关系。

(4)婚姻状态对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都有显著影响。就个人特征对社会支持网的影响来看,本研究与王卓(2013)关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有同样结论,婚姻状态对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有显著影响,已婚者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大于未婚、离异、丧偶以及独居者。由此可见,联姻是拓展贫困群体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和讨论

1.乡镇贫困群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很弱

在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乡镇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区类型,它不同于农村,却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同于城市,却离城市有 “一步之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乡镇犹如具有神秘功能的 “转圜机”,紧紧地扣住传统和现代的两端,使中国社会不至于因城乡差距而断裂。与此同时,乡村的传统性和城市的现代性又挤压着乡镇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致使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十分弱小,平均获得社会支持的人数为4.48人,12%的贫困群体无任何社会支持,完全处于与社会隔离状态。

2.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由经济支持到生活物品支持,到劳务支持直至社会交往支持,呈现了社会关系网中不同层次的资源属性。本研究发现了乡镇贫困群体在其社会关系构成中所获得的资源主要是来自强关系中的血亲所提供的微弱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交支持。除此之外,乡镇贫困群体几乎不能获得任何其他的社会资源。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中发挥主要作用。婚姻状态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

3.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

在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乡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多样,人口流动性加速乡镇成为一个半生半熟的社区,社区的异质性显著增加,共同的集体意识日益瓦解,互助和救助的习俗逐渐消失,乡镇贫困群体从中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降低。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有大体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社区有较高的同质性、认同感和归属感,加上传统农业劳动的普适性技能等因素使农村社区尚残存互助的集体意识。这种共同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农村贫困群体从中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

4.乡镇和农村贫困群体难以通过社会交换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通过交换获得彼此需要的东西,在社会交换中缔结形成社会关系。在社会交换的结构中,社会吸引是首要要素。无论是乡镇贫困群体还是农村贫困群体,他们在财富、权力和声望几个方面都不足以对他人产生社会吸引,很难通过社会交换获得自己期望的东西并建立社会关系。

弱小的社会支持体系严重制约乡镇和农村两类社区的贫困群体从既有的社会支持网中获取资源。以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为扶贫对象是提高扶贫精准性的前提,通过倡导公益文化、强化社区建设、提高政府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扶贫)购买力以及持续推进专业的社会工作,可以由外而内改善贫困群体的社会关系构成,将弱关系带入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从而缓解其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贺寨平,曹丽莉,张凯.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03).

[3]洪小良,尹志刚.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J].北京社会科学,2006,(06).

[4]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初探[J].人口与发展,2010,(02).

[5]王卓,曹丽.四川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研究---以L县团仓村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3,(01).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研究综述 篇10

关键词:城市,贫困群体,综述

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 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乡流动的松动,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贫困人口增长迅速。城市贫困人口的增长, 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近年, 城市贫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

(一) 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

中国城市的贫困人口的规模一直都存在争议。在20世纪末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唐钧根据没领到失业保险津贴的失业者, 没能领到下岗职工生活补贴的下岗无业者和停发、减发退休金的离退休人员3部分人员共计950万, 并适当考虑由这3部分人员赡养的家庭成员, 再加上传统的社会救济对象, 认为1997年中国的城镇贫困人口约为2000万人。但学界还有另一种观点, 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朱庆芳为代表。朱庆芳综合国家统计部门、劳动部、总工会等有关部门的数据后认为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 约占城镇人口的8%。吴鹏森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和城市贫困救济率计算后认为:目前我国城市中的贫困人口规模大约为

3500-4500万。

一般认为, 需要给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都是城市贫困人口。因此, 近年来许多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中较多地采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测算城市贫困群体规模的标准。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5月份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为2332万人。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同低保人口就是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关信平认为, 城市低保人口的数字只代表了城市“绝对贫困型”的测算, 是城市贫困规模估计中的下限。

(二) 城市贫困群体的构成

张勉认为城市贫困人口包括:“三无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者;外来农民工。王莉丽认为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主要由失业、下岗人员,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居民, 较早退休且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 以及进城务工的部分农村人口组成。杨钊、蒋山花则将城市贫困群体划分为3类:“三无”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特殊贫困群体, 包括领取离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贫困标准的人员、在“农转非”后无法成功就业而致贫的人员、因重大疾病或事故致贫的人员等。吴艳认为城市贫困人口包括5类人群, 分别是: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 下岗失业人员, 城镇打工人员, 大中专院校里的贫困学生, 以及商场竞争中的失利者。

(三) 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

朱庆芳认为城镇贫困人口近几年呈增长趋势。且贫困程度加剧, 贫富差距扩大;贫困人口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所有制差距逐渐扩大;城镇贫困人口具有群体意识和凝聚力, 是社会不安定因素。郭蓉、余虹认为城市贫困群体竞争能力弱;群体构成呈现动态性和非正式性;具有行业集中性和地域集中性。李伟则认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有着明显的“转型期”或“过渡性”贫困的特征;其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开始显露, 具有了贫困群体特征;城市贫困人口正逐渐从主流社会中脱离出来, 表现出边缘化特征。王涛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从物质方面看, 贫困程度加剧, 贫富差距扩大;从政治方面看, 处于无权或少权的地位, 表现出边缘化特征;从精神方面看, 精神生活质量低下, 思想状况复杂。

二、城市贫困群体产生的原因解释

城市贫困群体产生的原因解释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学者们多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和微观的个体家庭两方面寻求城市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

(一) 宏观社会经济原因

1、经济体制转轨, 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

李强、刘伟、陈谊娜等人指出, 改革开放后, 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产业结构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企业不再由政府经营, 而是进入市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改革、调整、转轨的过程中, 一些企业破产、停产、半停产, 或为适应市场竞争而裁减富余人员和知识技术陈旧的老职工, 职工受雇不再是终身制, 这样造成大批职工下岗失业, 产生大量城市贫困人口。

2、收入分配制度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 贫富日益悬殊。

李强、王涛等人指出, 计划经济时代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的时代, 改革开放后, 以市场为导向, 奉行“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致使家庭背景不同、初始条件差异的居民向贫富两极分化, 低收入群体逐渐沦为贫困群体。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城市贫困群体是需要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生活, 降低贫困的发生。朱庆芳、柯毅萍、黄桦等人都认为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大量存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密不可分。王涛认为改革开放改变了原来的国家福利和企业福利模式, 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二) 微观个人家庭原因

1、个体因素。

刘伟认为是个人的懒惰和不努力, “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导致了人们未能走出贫困的窘境。陈谊娜则认为贫困群体还受陈旧观念束缚, 择业时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等, 思想上怕苦、怕脏、怕累, “高不成、低不就”, 丧失工作机会。郭蓉、余虹等人认为是个人文化素质偏低, 缺乏专业技能, 竞争力较弱。

2、家庭因素。

李明锦、郭蓉、余虹指出家庭成员患病或残疾, 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是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刘伟指出家庭人口多, 而就业人口少, 也是致贫原因。

此外, 曾敏指出, 理论界多从结构的视角寻找贫困的原因, 但还存在文化性贫困。当前, 城市“文化性”贫困凸显为贫困群体的精神状况负面特征明显、社会交往资源不足和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品质都较低。

三、消除贫困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 分析原因后, 学者们对如何消除贫困做了积极地探讨, 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第一, 发展经济。李强、王莉丽、刘伟主张通过发展经济来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贫困群体之所以陷入贫困, 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贫困, 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经济发展了, 就业机会将增长, 居民的收入也就会增加, 有利于脱离贫困。此外, 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贫困救助。

第二, 大力扶持就业和再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 灵活就业。李明锦认为通过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是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使其早日解困脱贫的治本之举。王莉丽认为, 消除城市贫困的主要措施就是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 加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 在就业中, 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 鼓励贫困者自主择业、创业。刘伟则指出要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建立并完善就业调查和监测体系, 为决策和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机会。

第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向川, 杨冬民认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反贫困的基础。李明锦指出要进一步筑牢“三条保障线”, 即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确保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生活保障费;确保失业救济金、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周小桃认为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现有社会福利政策, 使其向贫困者倾斜, 并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陈谊娜提出建立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 医疗救助制度, 教育救助制度, 城市廉租房制度等在内的相对完善的城市贫困人口保障制度。

第四, 注重社会公平, 加强收入分配管理, 缩小贫富差距。朱庆芳认为应治理地区间、行业间的分配不公, 缩小地区间、行业间、贫富间的差距。刘伟、柯毅萍认为要强化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 通过加强个人所得税制的源泉监控, 规范制度内和制度外的收入, 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贫困生特殊群体 篇11

所谓职业高中机械专业学困生群体,就是在消极的思想和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主要以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组成的一种抵制教育、破坏常规纪律的非正式的“兴趣——友谊”学习困难群体。这种群体在职中普遍存在。由于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自身的需要千差万别,任何一个高明的校长和班主任都绝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全部需求。特别由于某些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管理方式中体现出来的,对后进生的某些偏见,或者未能针对后进生的特殊情况给予及时的思想帮助和情感关怀,使后进生感到失落与空虚。他们为了填补心理需求的空缺去寻找友谊和感情,于是与具有一致或相似心理状态的其他同学,产生了共同的语言和感情。随着他们交往的不断密切,柔和力日益增强,抵制教育的学困生群体也就逐渐形成了。如某些学校以差生为核心形成的“十兄弟”、“十三姐妹”等,他们拉帮结派、称兄道弟,无视老师谆谆教诲,以不服从学校管理和扰乱秩序为光荣来显现个人价值,给班级管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职中学生学困生群体的成员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主要部分:这一部分成员,主要是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主要的特征是: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就差,且有重大违反学校纪律现象和很多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打架等。进入职高以后,对学习生活没有人生目标,对学校教育管理处处有对着干的心理。这部分学生表面上对什么都不在呼,但内心却渴望得到老师和他人的关心、渴望得到周围人群的承认,有学好愿望。

2.一般部分:这一部分的学生,主要是素质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征是:学习成绩一般,能够服从学校管理,也能够听从班主任的教育,过去没有犯大错误。但心理脆弱容易消极,容易跟随别人,如遇打击,就会成为学困生。

3.外围部分:这一部分的成员,主要由素质比较好的学生组成。他们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各方面比较好,有比较好的自觉性,有一定进取精神,愿望服从学校教育。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内因上是不想参加学困生群体,常常因为和学困生交往过多,或受到某种要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靠上了学困生群体,对学困生群体的错误行为不能够正确对待,有时可能会产生不服从教育的现象。

这种结构的学困生群体可以在一个班级形成,也可能在学校几个班级中产生,有时甚至含有社会上不良成员的介入,形成犯罪团伙,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依据现代管理学群体的定义:群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彼此依赖,彼此作用的个人构成的一个小组或集体。它的特点是:一是成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小组或集体,他们之间时不时有交往;二是小组或集体中个体彼此依赖;三是小组中的组员通过交往实现某种满足。

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根据学困生群体特征,寻找有效的应对教育方法从形式上防范这种群体的形成,对形成了不良群体进行教育并消除,要教育已经参与的学生,对他们及时加以挽救,否则,这些学生就有可能成为犯罪人员。所以在学校常规管理中要及时关注学困生群体,预防这些学生发生质变,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引导这部分学生改正错误。那么如何进行教育呢?

1.加强思想教育 坚持心理疏导

思想教育就是利用各种手段促其思想转化,化不利影响为有利影响。刚刚进入学校时,因学生相互之间了解少、交往不多,这时期应着重进行人生观教育、前途和职业意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起班级集体荣誉感。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职中生”“纪律啊,你姓什么”“我的理想”“学规范、见行动”“生命的意义”等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等演讲比赛;召开座谈会等,全面了解学生、交流思想,陈述利害,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他们认识个人的价值。

2.加强心理指导 调节心理平衡

不健康的心理是产生学困生群体的主要成因,班主任要特别加强学生心理指导,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平衡。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组织学生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向健康方向发展。

3.寻找不良行为 及时进行纠正

在教育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我们要进行社会道德水平、《学生道德规范》、一日常规等的学习,约束学生的各种不文明行为习惯,要教会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如何改正,切不可只指出问题,不提供解决方法。更不可用孤立、打击、谩骂、污辱、威胁等有损害学生人格和尊严的惩罚措施,这种方式只会推动学困生群体的产生。

4.建立兴趣小组 加强爱好转移

职中学困生群体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成绩好差没有关系,上课不学习,作业不完成,闲则生非。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爱好特长,对这部分学生的兴趣进行转移,用兴趣小组来代替他们的不良组织。有益的群体多了,学困生不良群体就不容易产生甚至消除。这种方法对已经形成了学困生不良群体的班级很管用。

5.做好“领袖”工作 注意整体教育

职中学生学困生群体的领袖人物,由于是自然形成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小组组员往往非常听从领袖人物的话,所以,我们要首先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教育好了,其他成员往往自然转变过来了。说服教育工作要结合他们的实际,从关键的地方入手,多进行感情投入,不能够粗暴行事,要有毅力,对他们不要施加压力,不然会导致他们的对立情绪。实践证明,改变了“头头”,其他成员的工作就好做了,同时小组组员间的矛盾也是我们进行分化瓦解一个机会。教育的目的就是分化瓦解学困生群体,群体瓦解了,教育工作就有了效果;如果群体依然存在,那么他们不良行为还会存在,甚至比以前更甚。瓦解学困生群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图书馆如何为知识贫困群体服务 篇12

知识主要由三种方式储存, 人类的大脑、纸质、数字。第一种方式体现在知识的人为传授上。后面两种方式体现在自学上。在当今知识爆炸年代, 如果仅仅通过人为传授的方法获取知识, 即等知识, 要知识是不行的, 社会大众还必须通过主动学习才能够更快更好的提升社会群体平均知识水平。而图书馆是以纸质和数字的方式存储了大量信息中有用的、结构化了的知识, 更利于人们学习。但是面对知识贫困者, 我们做的还不够。因为知识贫困者往往缺乏的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学习知识的自觉性, 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

图书馆要做好知识贫困者学习知识的引导。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知识服务:

1 加强宣传

宣传的内容:a.资源宣传。全面系统介绍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可获取的资源;及时介绍新书、新的数据资源;辅导和培训大众上机上网, 消除数字鸿沟;推荐优秀读物。b.服务宣传。包括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手段等的宣传。c.知识的组织与推广。围绕书籍、文化、科普知识等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宣传的方式:a.传统宣传方式。参考咨询台、馆内宣传栏、告示栏仍然是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宣传工具。传统的方式主要有:口头宣传推介方式, 如个别交流、集中指导等;书面宣传推介方式, 如墙报、板报、新书通报、专题书目、索引、动态、快报;直观宣传方式, 如书刊展览、宣传橱窗及音像宣传。b.公共图书馆网站。应以数字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加强重点和特色开发, 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 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 建设互动的多元化信息网络社区, 使之成为面向大众进行图书馆自我宣传的重要阵地。基层图书馆网站要朝着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 注重通俗性。c.专题文化服务活动。阅读推广活动, 公益讲座, 文化展览, 专题文化服务和信息服务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

2 合理的知识导航

2.1 提供个性化图书馆界面, 根据用户选择来集成有关的资源和服务。

2.2 按主题建立虚拟图书馆。

按照不同的用户类别、分门别类, 甚至根据具体或动态的主题事件灵活地选择和组织资源来构成特定的专门图馆, 这些实际上是按照不同要求对图书馆内外的重组, 但往往具有自己的符合特定用户或特定主题要求的门户架构、分类浏览体系、检索方式和表现形态等。

2.3 提供数字参考咨询。

利用电子邮件、实时讨论软件、网络会议系统、客户呼叫系统等开展的咨询服务。读者可以和在线馆员进行交流, 随时解答;还建立学习中心, 放入一些数据库供读者学习。

2.4 网络资源导航。

将网络资源的搜寻、组织、检索作为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采访”工作流程的有机环节。进一步的发展是将这些资源与图书馆目录、文摘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知识管理机制, 乃至一般网络搜索引擎链接起来, 提供集成服务。

3 合理的知识服务人际网络机制

运用知识动态传播模型。将知识传播看作是拥有某项知识的人员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不拥有这项知识的人员,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就存在有两方, 一方是传授知识的知识拥有者, 另一方是学习知识的非知识拥有者, 知识传播过程就是不断传授与学习的过程, 假如社会大众都向图书馆寻求知识服务, 则图书馆可以引导民众之间的相互知识传播。在知识拥有者向非知识拥有者自由地传播知识的情况下, 可以想象, 社会中知识拥有者所占的比例越大, 说明知识拥有者的数量相对越多, 从而知识拥有者的传授次数就会增加, 因此知识拥有者所占的比例越大, 则该比例的增加速率也会越快;另外, 当社会中的非知识拥有者的比例越大时, 则发生的学习次数就会越多, 从而非知识拥有者转化为知识拥有者的人数和比例都会增加, 因此非知识拥有者所占比例越大, 知识拥有者比例的增加速率也越快。

4 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

4.1 营造一个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 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的环境。

4.2 了解图书馆对于社会大众各层次知识需求, 提高知识的开发能力, 改善图书馆知识结构。

4.3 定期检测、评价这些知识的优劣以及冗

余,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知识体系结构。

4.4 在知识服务过程中, 不断创造新知识, 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为实现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生产、传递、应用、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与协调, 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应用图书馆为知识贫困群体服务应当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中国人口的知识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我国许多地方不仅存在着经济贫困的问题, 同时也存在着“知识贫困”的问题, 西部地区是我国“知识贫困”的重灾区, 当地人口知识能力严重不足。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之际, 知识扶贫是首要关键。

摘要:知识弱势群体是指在知识获取与利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的社会弱势群体。文章在分析知识弱势群体的含义与产生原因基础上, 就图书馆为何和如何进行知识援助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知识需求与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的关系, 提出解决知识贫困问题是当前社会工作当务之急, 阐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更好地对知识贫困者服务, 从而消除巨大的知识贫富差距。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贫困,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谭映奇.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为建设新农村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7) .

[2]苏金妹.农村知识贫困与县级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1) .

[3]王子舟.图书馆如何对基层农民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与情报, 2008 (6) .

[4]林辉.试析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J].现代情报, 2008 (11) .

上一篇:厦门理工学院下一篇:检查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