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

2024-10-15

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共3篇)

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 篇1

为解决贫困大学生无力承担高等教育的学费及生活学习费用问题, 我国自2000年起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贫困的新生, 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上述措施予以资助。同时, 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 相互配合, 共同努力, 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辅之以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的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现对我国当前教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实施效果作一番考察, 并对如何完善略陈管见。

一、我国当前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概览

我国近几年所实行的这一系列教育救助政策的适用对象、资助目的、申请单位和政策依据互有差异, 为使公众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救助体系有一清醒了解, 现分适用对象、资助目的、申请单位和政策依据对这些教育救助政策作简要介绍。

1、绿色通道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

资助目的:解决临时无力支付学费但必须要注册入学的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财[2006]4号) 。

2、国家助学贷款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

资助目的:解决无力支付学费的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4]51号) 。

3、高校奖学金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

资助目的:解决无力支付学费或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学校规定。

4、国家助学奖学金

适用对象: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资助目的:国家奖学金解决无力支付学费的问题;国家助学金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财[2005]75号) 。

5、省政府助学奖学金

适用对象:省政府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省政府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资助目的:省政府奖学金解决无力支付学费的问题;省政府助学金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各省、自辖市的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

6、勤工助学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目的: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 (中青联发[2005]14号)

7、困难补助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目的: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就读学校有关政策。

8、学费减免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

资助目的:解决无力支付学费的困难。申请单位:就读学校。

政策依据:就读学校有关政策。

9、社会资助

适用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申请单位:社团组织。

政策依据:各社团组织的规定;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有关工作的通知。[1]

二、我国当前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实施效果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 “绿色通道”制度以及其他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对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仍有很多贫困生得不到应有的救助, 并滋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

························I实NTE践LL与IGE探NC索E

第一, 各项救助偏向成绩好的学生, 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救助。高校在“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社会资助、勤工俭学”等诸种资助中, 几乎每项都与学业成绩挂钩。成绩不同, 资助程度也就不同:成绩好的贫困生能得到充分资助, 获得奖学金、困难补助等, 大体可满足生活学习需要;而成绩差的贫困生则很难得到资助, 通过社会打工获取生活费又使其学习时间减少, 成绩更加不良。奖学金, 本身就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选定获奖人选, 并不考虑贫困程度。奖学金的获奖面是严格控制的, 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更少的获奖比例, 对于大多数急需资助的贫困生来说, 是力所不能及的。即便能获得当年奖学金, 奖额也仅为150—1000元, 作用有限;国家奖学金, 虽额度比其他奖学金大得多, 但因级别高、竞争激烈, 贫困生的获得难度更大, 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5%。

第二, 银行发放助学贷款, 积极性不高, 且存在“低风险”偏好, 特别困难的学生反而不容易获得这一贷款。助学贷款的发放者是商业银行, 而商业银行必然规避风险, 保障收益。助学贷款, 额度小、利率低、手续繁杂, 投资回报率远小于其它商业贷款, 银行对此事并不热衷。近几年, 由于助学贷款违约率很高, 到期不还者超过半数, 银行对助学贷款的发放实行风险控制, 在审查助学贷款申请时, 关注的是申请者现有的或潜在的还贷能力, 而非贫困程度、需要程度。家庭不太贫困、成绩优秀的学生, 预期还贷能力高, 银行多把他们列入贷款风险低的名单而予以批准;而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 预期还贷能力差, 银行多把他们列人贷款风险高的名单而予以拒绝。助学贷款的这种“低风险”偏好, 使得特别困难的学生反而不容易获得助学贷款, 违背设立这一贷款的初衷。全国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远低于贫困生比例, 有相当多的贫困生无法得到助学贷款。

第三, 救助资源校际间差别很大, 不知名大学救助资源缺少。当前救助资源的配额, 不同的学校间差别很大, 学校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对于获得救助资源的多少有着巨大影响, 名牌大学拥有绝对优势。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中, 商业银行往往仅凭学生就读的学校来考察其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并将其作为发放贷款的主要评定标准, 使得不知名大学很难获得足够的救助资源。

第四, 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情况比较严重, 系统合力不足, 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当前我国包含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涉及不同的政策主体, 而各政策执行主体之间利益有别, 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情况严重, 合作机制不健全, 协作水平不高, 缺乏有机整合, 并未得到优化而形成一个相互补充、彼此协调的有机体系, 从而造成一方面一部分贫困生却受到忽视, 得不到应有的救助;另一方面则一部分贫困生重复资助, 救助资源严重浪费。[2]

三、完善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对策

以上问题, 说明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尽管取得了相当成效, 但与预期目标仍存在相当差距, 有待进一步完善。

1、政府增加教育投入, 设立专项教育救助资金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救助问题, 离开政府的大力投入和优效管理是断难成功的。我国政府的教育的投入虽在不断增加, 但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占GDP4%的目标,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 甚且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须提高对教育的投入, 达到占GDP4%的目标;要设立专项教育救助资金, 专款专用, 保障教育救助的资金来源。

2、对营利性社会组织捐资助学实行税收减免, 吸引社会

力量投身教育救助事业

政府虽然是教育救助的主角, 但仅靠政府又是远远不够的, 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要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没有政策上的激励是不行的。建议参考美国等国的做法, 对营利性社会组织捐资助学实行税收减免。具体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对个人教育投入实行税收优惠。如商业银行开设教育储蓄账户, 允许每个家庭每年存入一定数额存款, 专门用于子女高等教育的费用支出, 该账户利息免征20%的利息税。 (2) 对企业教育投资实行税收优惠。如对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机构向各种学校、培训中心和教育基金的捐赠允许据实于税前列支, 允许抵扣税款。

3、积极培育民间教育救助组织

校友会、老乡会、助学基金会等民间教育救助组织, 是政府搞好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的有力帮手。民间教育救助组织能否充分发育, 直接关系着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能否顺利推进。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 民间教育救助组织曾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我国希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便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经过扶持和规范管理, 民间教育救助组织既可帮助解决经费的短缺问题, 又可帮助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实习、就业等问题, 还可弥补学生个人信用的不足, 具有综合性的功能。[3]政府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方面加以扶持, 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则加以引导和规范, 使其能够把握正确方向, 有章可循, 规范发展。

4、改变助学贷款定性, 调动银行积极性

由于定位为商业性贷款, 助学贷款自然具有“低风险”偏好, 使得最需获得救助的最贫困学生难以获得贷款, 因而应将助学贷款的性质由商业性贷款转变为政策性贷款, 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并承担风险和损失, 实行更为优惠的利率甚至无息的贷款。[4]

5、建立健全教育救助网络系统

目前的教育救助, 申请手续复杂、严格, 令申请者望而生畏;核实申请者信息困难, 有骗取救助的现象;某些部门协作不良, 互相扯皮。[2]因此, 建议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支撑, 协同财政、教育、民政各部门, 建立一个教育救助电脑网络, 为教育救助提供一个透明、完善的平台, 实现全国联网, 信息共享, 使得教育救助受理部门能够有效核实申请者信息, 确定正确的受助对象。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相互补充、内容完整的救助政策体系,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 其效果到底如何, 是否到了预期目的?这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公众知道亟待弄清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教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实施效果作了考察, 并对如何完善略作了探索。

关键词: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救助

参考文献

[1]佚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资助渠道及相关政策导引》[EB/OL], 浙江省教育厅, [2007-07-23].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07-07-23/news20070723172931.html.

[2]陈蓉:《浅析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弊端与对策》,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101-102.

[3]杨英法:《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上的城乡矛盾及其破解》[DB/OL].[2008-4-10].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 ocid=1688125&leafid=14164.

[4]郭玲:《从国外教育救助谈中国教育救助的再发展》,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3) :66-68。

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 篇2

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特别制定如下制度: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使每个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这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相关规定,共建和谐社会,使贫困、残疾学生、孤儿得以健康成长,巩固两基成果不断提高前卫地区人口素质,促进前卫中学教育事业健康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不是可抓可不抓的事,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他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中央、省市县对贫困学生救助政策的落实,也是把党中央及上级领导对贫困学生救助的温暖送到每个贫困家庭。使他们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的优越性,更加感到的是温暖。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这项工作的意义十分巨大,加强领导,特组建如下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组员:领导小组 工作职责1、2、3、收集整理学校贫困生资料,做好贫困生的档案管理工作。筹划贫困生救助的各项活动,积极筹划贫困生救助资金。广泛联络社会各界人士的献爱心活动,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帮助对象,负责贫困生受资助的信息反馈。

4、5、负责贫困生救助资料收集和贫困生救助的相关信息发布。负责贫困生捐助资金的发放和管理。

二、坚持分开、公正、分平的原则,在广泛家访,向村、镇两级政府征求意见基础上每年评出应救助的学生。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学校积极采取多种渠道救助贫困生,贫困的学生可减免杂费、车费。特困的可减免书费。

四、认真贯彻落实一费制度。

为减轻农民负担,积极贯彻落实一费制度,每学期都要发给每个学生一费制收费清单,让每个学生明明白白的交费,接受社会的监督。

五、学校对级下拔的贫困助学金,要加强管理,确保贫困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绝不能挪用,挤占一分钱,如发现此类情况,要严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六、积极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的献爱心活动。动员全校师生,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真心真意地帮助贫困学生,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七、既帮贫又帮学

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 篇3

一、农村贫困及子女教育

1.农村贫困与教育因素

贫困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农村贫困尤为突出, 农村脱贫成为国家反贫困的首要难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显示, 2005年, 人均纯收入在944元及以下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为6432万人。[1]而根据世界银行1人1天消费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 2005年中国仍然有2.54亿贫困人口,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2]据本课题组调查显示, 农村整体受教育程度还不高。一般农村家庭小学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30.8%、27.7%;而520名低保对象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是58. 6%,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7%。通过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调查者中低保对象所占比例发现, 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对象中低保所占比例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见图1) 这表明, 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 受教育水平不高往往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子女教育投资与农村低保家庭贫困

一般说来, 子女教育投资可以使子女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进而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然而, 子女教育开支, 特别是高额高等教育成本往往会使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过程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子女教育投资对于贫困家庭往往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1) “因教致贫”。

“因教致贫”是指部分人群因子女教育开支过大导致其家庭经济生活难以维持, 陷入贫困状态。调查显示, 有44%的农民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疾病和子女教育开支引起的。我们调查的520名低保对象中有385位出现过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 且其导致原因 (多选) 的前三位分别是家人疾病46%、仅靠农业收入生存的占43.1%、子女教育支出过大导致贫困的占40%。有教育支出的319位低保对象中有277人表示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其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子女教育支出过大42.9%、家人疾病33.9%、自然灾害18.2%。 (见图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支出是家庭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认为,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八成家庭致贫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3]有的学校还存在教育乱收费现象, “上学难”、“上不起学”已经成为贫困家庭沉重的负担。据估计,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读完大学至少要花去6万元的学费, 加上生活费用和其他用于受教育的开支, 该数据将更为庞大。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子女教育成本, 从而导致许多家庭陷入“支出性贫困”状态。“因教致贫”尤其是因高等教育致贫的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

(2) “因教返贫”。

部分已脱贫群体因子女教育费用的出现或增加, 使得其经济收入难以维系日常开支而再次陷入贫困, 这即是所谓的“因教返贫”。2008年, 我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线是988元/年, 这一标准难以应对高额教育和疾病支出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调查显示, 农村低保家庭每年教育开支在500元以下的占20.7%, 500元~1000元占25.7%, 1000元~5000元占34.5%, 5000元~10000元的占10.9%, 10000以上的占9.2% (见图3) 。教育支出已是居民支出的一个主要部分,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额教育开支已成为一般家庭的首要大额支出。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每年需要1万元以上, 这意味着11个农村低保对象全年不吃不喝才能支付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支。可见, 高额的子女教育费用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例已使低保家庭难以承受。如果子女毕业后未能成功就业, 直接意味着教育投资失败, 对于低保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3) “教育脱贫”。

“教育脱贫”是指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投资获取收益而摆脱贫困, 其中子女教育投资是教育脱贫的一种重要途径。子女文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农村家庭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接受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民子女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的机会很大。子女生活的改善不仅使得其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 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还可以支持和帮助父母改善生活条件, 最后使家庭成员完全摆脱贫困。可见, 提高子女受教育程度是一项颇有成效的脱贫手段, 政府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 将其作为长效措施予以推行。

“教育历来就是促进社会阶层间合理流动的进阶, 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公平。”[4]人力资本理论倡导者舒尔茨认为人们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是知识能力, 接受教育是获取知识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高等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阶梯, 是人们走出贫困的重要通道;但高额的教育费用又容易导致贫困的发生或继续。政府应制定教育救助措施来破解低保家庭的高等教育难题, 保障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及低保家庭的正常生活。

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现状及问题

1.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 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部分地方出台了当地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 落实教育救助政策;社会组织及个人也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帮扶慈善事业, 使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成效初见端倪。

(1)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形成。

长期以来, 国家关注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问题。近年来国家明确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逐渐形成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具体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及“绿色通道”等七项内容。

(2) 其他救助措施仍在不断完善。

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其中包括特别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2009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部分地方政府实行了一次性补偿的救助办法, 标准在3000元~5000元不等, 如北京、南京及呼和浩特等。许多慈善机构也有专项教育救助项目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控股集团“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项目及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万人行”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现政府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1) 制度化水平不高。

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多为临时性救助, 缺乏专门针对该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法规, 许多地方政府尚未涉足该领域的制度建设。《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是当前教育救助运行的主要依据, 但这个指导性的意见, 除对奖助学金规定较为细化外, 其他资助政策都较为笼统, 且没有对地方如何建立教育救助加以规范。目前地方实施的教育救助办法还比较粗略, 制度化水平不高, 只有呼和浩特市于2008年4月出台了较为规范成型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机构设置上,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救助制度的运作。

教育救助制度化水平不高缘于政府对教育救助的责任还未完全承担起来。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教育救助不是政府“恩赐”, 不是“道德诉求”, 它是政府的责任, 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5]由于教育投资获得效益需要一个等待期, 且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 经济效益的显性化程度不高, 相比之下政府更乐于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工程项目与经济建设上。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使得当前教育救助面窄、救助水平不高, 制度化水平较低, 从而造成教育救助职责履行的难以到位。

(2) 各救助主体责任履行尚存难点。

教育救助水平的提高仅靠政府是不够的, 需要参与救助的主体多元化, 除第一责任主体政府外, 还应有学校、社会组织的参与。然而, 当前各主体在履行自己的救助责任是都存在各自的难点。政府没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 现实中教育部门是管理教育事业的专门机构, 政府一般将教育救助交由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和社会组织实施教育救助时也存在难点。学校难以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作出科学深入调查, 在组织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项目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公正现象。同时, 由于不同高校的财政状况、行政级别和社会知名度等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其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效果也不同, 学校间实施的救助水平难以统一。另外, 教育救助又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民政部门应承担起组织开展教育救助的责任。然而教育救助在开展的过程中, 由于民政部门较少参与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 贫困学生难以获取社会慈善捐助。由于两部门履行不同的职责, 政府对其协调度不够, 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不同地区的高校贫困生不能共享社会救助资源, 为教育救助的有效开展带来难度。结果是各救助项目彼此之间缺乏有机整合, 导致救助资源分散, 救助成本高, 救助效果不明显。[6]

(3) 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2007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122.3亿元, 占同期GDP的2.9%, 目前这一比例仍未达到4%。过少教育投入使得我国现有教育资助体系的作用发挥受限, 救助水平不高。2008年共投入国家奖助学金200亿, 资助面和资助水平有了明显扩大与提高。但是, 奖学金制度与学生成绩挂钩, 并非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标准仅为2000元, 其救助水平有限。许多地方政府因财力受限, 不具备能力或不愿意投入大量财政用于教育救助, 设立财政划拨的教育救助专项基金不多, 有的地区多实行一次性救助, 金额多在3000元~5000元不等。显然, 几千元的一次性救助相对于几万元的教育费用而言救助水平有限, 低保家庭仍难以承担巨额的教育开支。

(4) 地方教育救助发展严重失衡。

地方教育救助是针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当地经济困难学生而提供的资金支持。这种失衡的表现之一是地区间救助的水平不平衡。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贫困程度差异性大, 西部地区贫困尤为严重。地方教育救助在制度建设状况、统筹层次、救助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教育救助地区间发展严重失衡。一般说来, 贫困程度越高的地区贫困学生数量便会越大, 因而这些地区建立教育救助制度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出台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办法的地区却多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真正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地区很少有自己的教育救助政策。由于救助资金多靠当地财政支付, 贫困程度严重的地区原本就财政紧张, 教育救助的制度建设更是力不从心。目前, 在已经出台了地方教育救助政策的地区, 地区间的救助水平差异性大, 如北京市救助标准是4000元、陕西省宝鸡市是5000元, 江苏省金坛市2300元。失衡的另一表现是救助对象的不平衡。由于地方教育救助只针对拥有当地户口的贫困学生, 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能得到救助, 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救助。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导致某些应该得到救助的群体处于制度真空中, 也直接造成教育救助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层次低、运行成本高, 社会公平难以实现。

(5) 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存在“缝隙”。

从脱贫的角度看, 低保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就业, 最终实现脱贫。成功就业是脱贫和教育投资获取收益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贫困家庭往往在经济收入与社会资本持有上处于“双劣势”地位, 其子女不仅投向就业的可支付成本有限;还由于社会资本较弱, 使得其就业的机会、信息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急需通过获取就业援助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可见, 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是帮助教育投资成功获取收益的两项重要制度, 它们应同属一条救助链。如果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没能实现有效地配合, 这将损害救助链条的完整性, 大大地削弱教育救助的救助功能。但目前的教育救助政策和就业救助政策是单独运行的, 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应积极承担救助责任

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应承担起制度安排、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及救助的兜底责任;高校是直接的教育培养机构, 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自己的教育救助;社会组织应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鼓励社会捐赠, 发挥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 强化其教育救助功能。在理清政府、学校、社会的责任的基础上协调好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权责, 主要是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教育救助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故民政部门应是救助的负责机构与实施主体。民政部门在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逐级建立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数据及救助档案;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鼓励高校开展各类教育救助;财政部门积极协调民政、教育部门做好教育救助资金的相关工作。

2.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保障教育救助制度运作的稳定性与规范化, 实现从临时性救助到制度性补偿的成功转向是制度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在担起教育救助的责任的同时, 要统一认识, 制定完善的教育救助专项法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这是制度化的的首要任务。待制度稳定实施后, 还需辅之以教育救助办法规范实施行为。同时,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政策来规范教育救助制度的施行, 包括救助条件、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资金筹集与监管、政策反馈机制与考评机制等方面的规范与统一, 使教育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奖助金、助学岗位、减免部分费用、生活补助及其他救助措施等, 并使学校组织的救助项目制度化。同时, 学校还应积极地为困难学生争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教育慈善捐助, 搞好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社会组织应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更多教育救助项目, 拓宽救助资金来源, 保障救助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社会组织之间应注意相互协调合作, 避免重复救助与遗漏救助, 整合救助项目, 降低救助成本, 增强救助效益。

3.拓宽筹资渠道, 确保资金支持

国家应加大教育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起专项救助基金, 增强教育扶持力度, 降低公民受教育成本。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分别建立起教育救助专项基金, 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定比例列支, 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贫困地区教育救助的可及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解决地区教育救助发展失衡问题, 国家应当将教育救助统筹层次至少提升到省级统筹, 并且提取部分国家教育救助基金用于全国调度使用, 提高地方政府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 拓宽其他筹资渠道, 鼓励社会捐赠, 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汇集社会力量来共同提升教育救助的水平, 更好地实现教育救助的功能。

4.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无缝”衔接

将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制度衔接才能更好地保障救助体系的完整性, 发挥更大的救助功能。国家实施就业救助应免费为贫困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提供就业救助资金等内容。国家需出台更多政策, 如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贫困毕业生、免收机关事业单位报考费用等。更好地促进贫困学生就业。在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上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有效地配合运作;搭建统一的高校学生信息库, 建立教育救助信息系统与就业救助信息系统, 并实现共享;管理运作上, 民政部门设置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 确保二者统一、协调、有效地运行, 最终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R].2006.

[2]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R].2009.

[3]陈亚萍.多视角审视高等教育“上学难与贵”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06) .

[4]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5]孙中民, 孙少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救助:从道德诉求到制度正义[J].兰州学刊, 2008, (09) .

上一篇:分子筛装置下一篇:雨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