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12-09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2篇)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

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背负较大经济压力与思想压力的特殊群体。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 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理应受到我们全社会的关注。

一、高校贫困学生概念

所谓的高校贫困生就是指在国家所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基于家庭的困难而难以支付日常教育经费的学生, 具体而言就是高校生基于完成学业的目的, 需要在此过程中支付由此而产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衣服费、交通费、日常用品费等一系列的费用, 但是家庭的困难境况使得一部分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的高校生发生暂时性支付困难, 另外一部分高校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 前一种高校学生即是一般困难生, 后一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特困生, 二者都归属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范畴。

二、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 心理健康问题

1. 进取动力十足但是目标模糊

高校贫困学生往往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与结果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过程中, 高校贫困学生会以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奋力进取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以求尽快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 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受到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 更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 为在短时间里改变自己经济上的窘境, 往往会因一时盲目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改变业已树立的远大理想, 一旦出现挫折, 势必就会导致高校贫困学生迷茫和困惑。

2. 对外交流愿望强烈但是自卑心理作祟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自卑心理是一切心理障碍的源泉, 其导致的危害影响十分深远。

一是自我的封闭。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 经济上的拮据、物质上的匮乏始终是其无法逾越的障碍,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虽然想结交更多的朋友, 希望向别人坦露心声, 但是却囿于自卑心理的存在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二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形成受阻。经济上的弱势使得高校贫困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也不愿意得到他人的同情与帮助, 久而久之, 就会使得自己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 由此而导致的知识面狭窄、特长缺乏就成为代表性的特点, 这不但使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 而且还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

3. 伦理思想“反叛性”与行为的“分离化”

一般来说, 处于贫穷和苦难中的高校贫困生更能够理解到生活的本质意义, 并能够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由此构成了他们优秀品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高校贫困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 一些高校贫困生放弃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追寻, 而是致力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推崇,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这一群体以自我为中心, 排斥与他人的合作, 有意淡化群体归属, 在追求个人独立人格过程中, 往往会对具体的问题做出自己所认知的道德判断。例如, 有些高校贫困生以贫困作为得到社会、个人的资助的资本, 只求得到不求付出, 诚信与感恩理念的缺失令人担忧。

4. 坐等靠思想与消极行为并存

一些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家庭的困难而出现等靠思想, 其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不思勤奋学习获得奖学金, 不想依靠勤工俭学缓解生活上的压力, 而只是想通过获取别人的同情而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 并把获取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 缺乏回报社会的理想, 一旦遇到暂时性的困难, 就怨天尤人, 或以退学相威胁, 自暴自弃, 最终将会贻害无穷。

(二)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 家庭经济贫困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 家庭经济贫困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生活在边远山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高校贫困学生, 往往会因为家庭生活来源有限、家庭子女多、遭受到无法预料的意外灾害等情况, 而使得家庭经济水平急剧下降, 这也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冲击, 从而导致自卑、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2. 自身心理弱点

一是综合评价体系的改变。相对于中学来说, 大学阶段的综合评价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 对英语口语、计算机的使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要求使得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高校学生原有的优势尽失;其次, 兴趣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都被纳入到一个高校立体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 贫困高校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处于劣势, 使之心理产生不良的反应。

二是心理敏感度高。心理敏感度高是高校贫困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 在社会变革、环境变化过程中, 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在尽力维持自己极其脆弱的生存状态, 另一方面又要时刻面对随时到来的经济危机, 这就使之始终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生活状态之中, 敏感度高的心理使之对外界的帮助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三是心理的自我封闭。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其经济方面的贫困而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 在心理上始终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不愿主动与外界交流, 思维方式简单, 从而影响到高校贫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 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就会一蹶不振, 极易导致自卑情绪的产生。

3. 资助体系不完善

当前, 在政府与高校的共同的努力之下, 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业已公共运作, 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这一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 积累的经验不足, 使得问题不断。

一是比例偏少。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 但是高校在审批的过程中, 偶以提高其认定的标准, 这就无疑将一般性的高校贫困学生排斥在外, 使之无法享受到“减、勤、助、补”的待遇;二是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在许多高校中, 固定或临时岗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使得许多高校贫困学生将目光放在了校外, 打工与学业有时所出现的冲突, 使之时刻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中, 影响到了心理健康;三是重物质轻心理教育问题存在。目前, 高校在对待高校贫困学生问题上, 往往侧重于物质方面的救助, 虽然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等措施, 但是后续的心理教育却并未及时跟上, 这使之往往产生依赖的心理, 却不能够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4. 社会不良现象存在

在市场化经济的影响之下, 传统的思想文化被抛弃,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金钱为核心的势利文化, 金钱成为衡量人际关系, 以及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 这无疑对当代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贫困学生本身就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物质的贫乏使之感触很深, 基于此,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演变为对金钱的追求, 这也会使得高校贫困学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惑, 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的现状不仅会导致心理失衡, 总认为被人看不起的心理障碍还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为改变自己的劣势经济地位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心理动态, 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 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

认知观对于构建一个大学生健全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学生对自己, 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 在此过程中, 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向上的认知观会使得认知主体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合理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 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发展、行为趋向与外界保持高度的一致。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 积极向上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能够完整把握自身所处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 正视现实, 以所构建的积极奋斗目标和时刻内省的良好习惯为导向, 评价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 在明确自己在社会中地位的前提下, 不卑不亢, 不主观放大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不贬低自己的整体评价, 客观面对自己的长处和自己, 从而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走向成功。

(二) 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所谓健康的人格, 就是指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所应该具备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体心理倾向性, 以及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的整体, 反映一个人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精神面貌, 健康人格的最终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人为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为教育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 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健康的身心、超前的思想, 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使之为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历经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时候, 塑造健康的人格就极为必要。这是因为, 内外不良因素往往会影响了高校贫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甚至会导致其心理障碍。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然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 不仅会使高校贫困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还会使不良个人倾向和心理特征得到矫正, 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健全和完整的心理。

(三) 开展挫折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挫折教育就是正确面对挫折的一种积极顽强的情绪状态, 这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基于某种动机的推动下,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主观性, 积极主动的行动, 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 一旦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 就会努力克服。

对高校贫困学生而言, 顺境固然重要, 但逆境也有助于成才。在挫折中也会磨练自己的意志, 挫折和磨难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财富, 正确认识与对待挫折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以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培养目标, 对高校贫困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将会有助于其成才。

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群体与高校普通学生相比, 既有共性, 也有其特殊性, 这些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身背双重的压力, 经历着我们所难以想象的痛苦, 他们不同程度基于经济的贫困而始终无法走出心理的阴影。基于此, 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这三方面着手, 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摘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国民逐渐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 物质生活的水平与精神生活的质量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毋庸置疑, 基于各种原因的存在, 收入差距的拉大, 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也直接导致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在高校, 贫困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家庭的贫穷而产生精神焦虑和抑郁, 害怕与人正常交往, 或人际关系不够和谐等心理发展上的障碍, 学习上困难较多等现实性的问题, 会对其日后的发展有所不利。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这三方面着手, 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辉, 王国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5) .

[2]程科, 黄希庭.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心理科学, 2009 (03) .

[3]魏萍, 宋宝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09) .

[4]闫强.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7) .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2

一、问题的发现

xx乡位于嘉陵江东岸,距xx县城13公里,省道仪北路穿乡而过,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5亩,辖9个村,总人口998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693元。如果家中一切平安,一家人还能勉强过日子,一旦生病、或出个意外,家就难以周转。正是这原因,xx小学贫困生始终是校园环境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这些孩子眼神充满了无助与期盼,稚嫩的肩膀承受着巨大的重荷,有的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新年的时候买件新衣服,生日的时候吃块蛋糕,也都成了奢望。贫困生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家人思想的贫困,贫困生来源于三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这类家庭占我校贫困生的51%。由于缺少文化,不知道及时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更无能力在经济大市场的大潮中去拼博一番,只知道一年复一年地种着几亩薄田,难以维持家庭正常开支。如观音桥村的李四林,两口子天天辛苦劳作,家中连正常的开支也支不出,孩子冬天还打着光脚丫;二是家庭遭意外,或因病致贫穷。这类家庭占我校贫困生的11%左右。如大屋基村的邓琴,由于父亲在外因口角而伤了他人,最后被判赔偿经济损失三十多万元,家庭经济状况立即恶化,几十年也难以抬起头;三是孤儿。如三年级一班的陈建江,父母得病,先后离逝,跟随公公婆婆生活,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已渐渐丧失劳动力,这种情况的孩子我校就有四个。贫穷的家庭,也有各自贫穷的原因。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由于家庭贫困,贫困生在校吃穿跟不上,心理上出现一些疾病,这些现象在小学高年级表现尤为突出:

(1)自卑而敏感型。这类学生约占28%。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作业虽然能按时完成但是质量不高,不懂不敢多问,生怕老师和同学嘲笑,与外界交往不多。自尊心较强,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玩笑,有可能使他(她)长时间心里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多自卑,多疑,伤感,敏感。

(2)麻木而慵懒型。这类学生约占18%。智力一般不高,带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对功课不感兴趣,对新生事物近乎漠然,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很差。(3)偏狭而暴躁型。这类学生约占调查总数的17%。这些学生中,有的是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上行下效,耳濡目染,不轻易相信人,有一点不满就容易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是班级中一个不稳定因素。

(4)自卑、焦虑、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类学生占8%。为了减轻父母经济上的负担,有的小学就辍学成为父母的生活上的“好帮手”,他们天真的认为只要父母少了一份开支,就可以摆脱贫困。贫穷的父母,也肤浅的认为儿女懂事,就这么听之忍之。

(5)恣睢而刁蛮型。此类学生约占调查总数的4%。穷困能使人奋发图强,但也可以使人误入歧途。这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不仅自己不学习,而且还影响其他人学习。这些学生对四邻也不够友善,往往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快乐,心理呈现一种严重的变形、畸形发展状态,对社会安定构成极大的威胁。

贫困成了捆绑学生进步的桎梏,驾驭着学生的思想。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令人堪忧,亟需人们加以足够的重视、深入的研究和妥善的解决。否则,将会使大量的贫困学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既使国家失去许多可树之材,又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二、督导与评价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领导已经深刻意识到在关注贫穷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为贫困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向社会、民政寻求捐助。

xx年春季,由学校领导、教师多方联系,向社会各界寻求对贫穷孩子的捐助,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共有xx人,受助资金约xx万元。同时,向民政局反映贫穷孩子的家庭情况,给予贫穷家庭一定资助。这几年,我校继续加大对社会各界寻求对贫困学生经济援助的力度,给每一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顺利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在教师、学生中发动爱心捐助。

我校每期在教师和学生中举行一次向贫困学生献爱心的捐助,教师累计捐款已达到万元,学生累计款已达八千多元。贫困学生亲自感受到了教师、学生对他们的捐赠,无形中,通过校园内的师生的爱心、关心、谈心来打开贫困生幼小的心理,让感恩烙在了他们的心底,让他们学会对社会、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恩,让他们焦虑消失,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就能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个性。

3、召集贫困孩子的家长开会。贫穷是眼下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要有长远的目标,并且不断的朝目的努力,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的,朝一个目标努力,贫穷的帽子会摘掉的。在从物质上扶贫的同时更要从思想观念上、科学技术上进行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学生家长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当今的孩子,发现孩子有心理上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并与学校和老师取得联系。

4、对贫穷学生进行扎实的思想教育。

教书先育人,当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其他负担时,才可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在贫困学生的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在生活、经济上避免出现攀比心理,没有了攀比,贫困就会变成渺小,朴素、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美德,从小灌输学生在生活上朴素、节约的思想,当学生学会穿着朴素、干净的衣服,而华丽自然将远离他们,留下只有一种实在美与自然美,而不需什么装饰。从节约每分钱开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学习上用的笔,用完再买,少吃一包麻辣,少买一件玩具,从无意中为父母减轻压力,节约从小事做起,从小培养,让节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三、督导效果

通过以上评价与指导,我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加强了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贫困学生要圆大学梦,要有成为栋梁之材的理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美好的生活,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力争不要成为穷二代。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人穷志不穷,穷困的家庭反而造就了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钻研的品性。体谅父母的艰辛,想方设法为家庭分忧解愁,并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日子很苦,但要活得很顽强,很自信。真正做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同时,我校专门设立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有一个副校长专门负责。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定期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和捐赠。制定了《贫困学生管理制度》,学校统一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全面了解贫困学生信息。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健康 体系构建

一、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

我们要把“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确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贫困生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建设

学院应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职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有专职工作人员、系部兼职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一线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学院应开辟专门的区域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如建立学院心理咨询室、朋辈咨询室、宣泄室、团体心理辅导室等。

三、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课程体系

学院应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并针对贫困学生举办沙龙等,使学生从中受益。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特点,学院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根据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系统工作

根据对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贫困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特征总体情况见附表。

1.上下统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学院应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院教职工人人参与,充分发挥自身岗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特别要求教学一线人员要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夯实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同时,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宿舍,取得较好的成效。

2.全面规划,构建“三全一多”的工作模式,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面向全体,侧重个别,重在教育引导”的工作方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全面规划,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渗透、多层次实施的“三全一多”工作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建立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三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了有序、有效的轨道。

3.重视培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学院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要实施辅导员持“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上岗制度,只有考查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以有效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如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共接受12场专业培训,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对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力量。

4.有效推进,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除课堂外,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同时,学院应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如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自助阅览、宣泄等服务,构建多元、立体化的服务方式,就能提升服务质量,有力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五、基于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开展工作注意方面

1.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特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特点、职业心理成熟的规律的研究,探索构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相关教师员工的专业和技能素养。通过培訓、交流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水平突出、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需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斌.新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J].中国公共卫生,2009(9).

[2]季岐卫,刘运全.2008级新生SCL—90测评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190001。

作者简介:

潘玉琴(1965- ),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4

1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1.1 情绪低落, 精神萎靡

入学初, 学生对新环境、新管理制度、新教学模式、新生活方式都很陌生, 有一个适应过程。但对贫困生来说, 由于经济困难所带来的问题, 很明显地暴露出来。如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 有的支付不起生活费, 导致少数学生想退学, 心理压力加大, 从而引发情绪低落, 精神萎靡不振。

1.2 性格内向、孤僻, 不擅与人交往

贫困生来自城市的下岗职工家庭或边远地区的农村家庭或因种种意外致贫的家庭, 经济的窘迫使其生活难以潇洒, 寒酸的外表也令其自惭形秽。为避免他人的负面评价, 有些贫困生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交往, 戒备他人, 独来独往, 导致个性偏执、孤僻。以下案例可反映这一心理特征。

某大一男生, 父母离异, 从小跟着打工的母亲生活。自命清高的个性, 使他具有很强的自尊心, 不能忍受任何侵犯其人格的言行, 甚至他人善意的同情和帮助也被他视为一种侮辱。这导致他在班级没有一个好朋友, 去食堂、图书馆和教室都是独行者。平常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很少与学生交往。这样的人际关系使他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个性越来越孤僻, 对社会和周围事物的认知和评价越来越趋于偏激和消极, 与人交往有一定困难, 很难融入大学生活。

如上所述, 有些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退缩、封闭、敏感、抑郁等消极个性, 其根源来自于他们的孤僻心理。有项调查也显示[2], 有近43%的贫困生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其中有12%的贫困生生活封闭, 不愿与人接触,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1.3 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自尊感和自卑感是相互对立的情感, 在贫困生身上经常交织出现。他们因家庭经济状况及挫折经历引起的自卑感较强, 加之同学异样的眼光, 使之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加上贫富悬殊、物质需要的匮乏, 强烈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致使自卑感增强。在班级或年级活动中, 他们经常采取回避态度, 自我封闭, 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有严重孤独感, 在极度自卑和自尊的矛盾心理中挣扎、彷徨,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有49%的贫困生忌讳或非常忌讳谈论自己的经济状况。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促使贫困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 表现为敏感、不轻易求助、不愿欠“人情账”或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和帮助等心理特征。有些贫困生在试图改变命运的强烈动机驱使下, 给自己设立了不切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结果不但没能实现, 反而加剧了心理自卑程度, 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 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自卑感越强、自尊感也越强的心理特征, 成为自卑与自尊的矛盾体。

1.4 心态消极、焦虑

大学阶段是个人自我意识发展并趋向完善的关键时期。有些贫因生不仅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 还担负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责任。而严峻的就业形势, 使他们对未来感到迷惘, 呈现出消极心理。他们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多数会产生消极情绪, 习惯采取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甚至产生愤怒、怨恨、急躁、不满、忧郁、焦虑、恐惧、内疚等负面情绪。他们情绪极不稳定, 波动较大。在对某职业院校2007级的2 000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发现, 贫困生中存在悲观情绪和认为社会存在明显不公的占37.5%。可见, 有些贫困生心理发展趋向消极, 往往只从自身经历和处境看待问题, 不能客观地认识社会。

一项关于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3], 贫困生中有焦虑倾向的占20.2%, 其中经常无明显原因感到紧张和烦躁的占45.5%, 经常担心会发生某种不幸但又说不出原因的占3.1%, 经常处于高警戒状态的占23.5%。焦虑导致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出现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 纠正贫困生的价值趋向和消费观念

针对部分贫困生的高消费理念长期被压抑, 不能及时得到满足, 致使消费观念出现极度扭曲的情况。学校在做贫困生的扶助工作时, 也应注意调整贫困生不良消费心理, 防止他们陷入盲目攀比的漩涡, 为其创造以艰苦朴素为荣的校园环境, 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2.2 切实解决贫困问题

无论贫困是由何种原因造成的, 都要先解决贫困问题, 因为贫困能够加重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 首先应从物质上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 有利于进一步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为贫困生开设绿色通道, 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等助困制度和措施。“奖”要突出双优, “贷”要讲求公平, “助”要兼顾疏导, “补”要落到实处, “减”要完善制度。广泛开辟勤工俭学渠道, 减轻因接受外在资助而形成的心理压力, 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经济负担, 并锻炼能力, 增强自信心, 维护自尊心。

目前,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下, 各高校已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但贫困生除需要经济上的资助外, 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关注, 精神上的支撑和人格的完善。因此, 解决贫困生问题要把“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帮助贫困生摆脱各种心理困境, 顺利完成学业,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3 加强与贫困生的心灵沟通,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教师要经常与贫困生谈心, 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帮助其分析问题所在, 在学习中给予指导, 生活中给予关怀。同时, 教育周围学生不要歧视他们, 加强心灵沟通, 让他们脆弱的心灵得到抚慰。

学校应通过心理健康课、个别咨询、团体训练、心理沙龙、建立心理档案等多种方式, 积极渗透和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咨询要积极提供心理疏导, 通过改变认知方式、有效疏导情绪及合理改变行为, 使贫困生认识、接纳和战胜自我, 做到自尊、自立和自强;团体心理训练可采取人际关系、自信心、自我探索等多种训练方式[4], 使贫困生在自我探索、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能力、人格完善等方面有较好的改善。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为自卑、压力大、自信心不足、悲观等, 其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自我调节, 而那些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 需要跟踪咨询和危机干预, 防止症状恶化。

2.4 积极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树立学习典型

鼓励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 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 在不断磨练中塑造自我。实际上, 有许多贫困生具有较强的领导才能, 但因缺乏自信心而自我封闭。应根据学生特点, 指派他们担任寝室长、班长、学生会部长等职务, 使他们融入集体, 并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领导能力, 还使他们的心态得以平衡, 从而树立信心和勇气, 消除自卑心理, 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表现优秀的贫困生为榜样, 邀请他们与贫困生进行交流, 使贫困生正确认识自我, 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努力学习, 早日成才,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自强自立。

2.5 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不仅是教育者, 而且是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应在管理学生的日常工作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贫困生自我封闭的特点, 鼓励他们读书、读报, 接受当前最先进的思想理论;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媒体宣传,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或宣传月、专题讲座等活动, 配合学校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 陶冶学生的情操, 增强学生间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意识, 使贫困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提升。此外, 应重视建立学生心理互助机制,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 如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 支持学生开设心理互助热线等。

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贫困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促进他们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让贫困生彻底走出思想误区, 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 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摘要: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多方面心理疏导, 尤其是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觉悟, 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赵虎, 肖勃, 丘东友, 等.大学生新生入学后心身健康水平前后对照观察及其相关因素[J].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 1999, 2 (8) :225.

[2]王国华, 韩素芝, 刘畅.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1 (1) :46~47.

[3]张殊.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EB/OL].http://www.qzweb.com.cn, 2005-04-04.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5

通过在厚学网报名学费可优惠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微博http://t.qq.com/zjuedpmd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帮助,更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本文从共性的角度,对贫困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寻求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2]尹春苹,胡苹,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3)。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贫困学生 思政教育 心理辅导 处理方式

高职辅导员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时是判断甚至决定用什么方式处理学生各项问题的关键因素。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首要的一项就是了解各位学生的家庭情况,这是辅导员判断采取怎样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的必要前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职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是思政教育工作关键。例如,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吃不饱饭,严重的还会因为家庭问题而演变成心理自卑、社交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因为家庭问题引发心理障碍从而走上歧路。所以,怎样正视学生家境,以更为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些“特殊群体”的“特殊问题”,是辅导员的必修课。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国家和学校为他们设置了很多助学体系,例如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等。2009年大学生还被纳入了医保范围;同时各大高校自身也为贫困学生的吃、穿、住、行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所呈现的另一些问题还是无法避免地浮出水面,实际的帮助必不可少,关于思政教育范畴的心理的辅导也必须同步实施。

一、因为家境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人都觉得家境贫穷的学生比其它相对富足的学生要懂事,但我们常常会发现贫困学生因为过早地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心智早熟,一部分人会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从来不表露家境,甚至有个别学生,家庭经济在班级上极为困难,但却从不争取奖学金助学金。助学体系对于这个群体“无能为力”。现今的大学生群体,攀比现象日益严重,这样的层层密封是他们认为和同学相处最为“恰当”的方式,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越发的封闭、自卑、和人接触少,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交障碍。

家庭因素虽不是影响学生的必然要素,但是家庭环境还是会从客观上带来诸多不便,因为连吃、穿等生存问题都会给他们带来许多苦恼,更不用提学费等比较大的开销了。在高校里,同学全天一起生活、学习,这种“特殊”难免使大部分贫困学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和心理负担。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大学生总是向家里写信要钱,家长好奇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钱,这孩子说:“我除了要吃要穿,还需要交际费呢!”这反映出学生的交往中,需要很多开销,大家一起游玩需要钱,吃饭需要钱,甚至想要一个比较好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也需要置装费,有经费当然好,但是绝大部分贫困学生为了这样的交际,不是硬着头皮,就是变成了“刺猬”,与其它同学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也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前者想方设法赚钱,有时候需要逃课去兼职,有时工作环境很低微也很危险;后者在自我封闭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心灵创伤,轻则自卑厌学,重则产生犯罪或是轻生的想法。

二、面对特殊学生对症下药

(一)建立有效的班级网络。很多贫困学生只是想融入到班级和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所以就算再苦再累也不在同学之间显现出来,作为辅导员实难察觉到,但是他们的一点一滴还是会被朝夕相处的同学看在眼里,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学生中的网络,观察掌握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心理状态。

(二)正确引导,更新观念。面对“贫困生”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尊重,贫困不是病,但是遭歧视的眼光却可以让它变成病,贫困学生努力建立的保护墙很可能因为同学的讽刺讥笑和老师的特殊对待而坍塌,从而适得其反。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引导才是正确的方法。很多辅导员认为,只要付出爱心、给与关怀就能帮助他们,但是这要视情况而定,对大多数贫困的学生,适当的关爱和积极的鼓励对他们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一些保护意识强的学生,太多的关爱鼓励反而让他更有负担,感觉区别对待,甚至他们可以舍弃助学金的申请,只是为了和其它同学保持同样的“平等”。面对这样的学生,第一,先要让他正视贫困,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针对他的特殊情况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资助,让其先客服自卑的心理,并且勇于战胜困难,用适度的方式鼓励学生,让他们把助学金看作是鼓励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区分对待,家境划分的表格,更不是耻辱。第三,周遭学生的态度也是主因,正确地理解贫困并且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是辅导员给学生上的必修课,即使不是特意开班会讨论,也是旁敲侧击和长久贯彻的必要课程。

(三)打工兼职的安全知识和就业观的指导。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会以兼职、打暑期工的方式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但是过多的兼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反对和阻止他们的兼职,例如曾经班上有学生为了去德克士打工而旷课,理由是如果不去就会失去转正的机会,我问他是成为德克士的正式员工重要,还是不挂科得到毕业证找份好工作重要?他虽然没有回答,但是我不禁要思考,這种兼职的方式是否使学生过早进入社会,进入一种不得不干的工作态势,有很多学生以兼职多为荣耀,炫耀他(她)在社会上得心应手的经历。熟悉社会接受锻炼可以提倡,但是兼职的内容却是值得注意,特别在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毕业证书,只能从事推销、服务性的行业作为兼职,有些男同学甚至会因为工资比较高而选择纯体力活,例如搬砖头盖房子的工作。而且,因为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他们时常会耽误正常的学习时间,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作为辅导员,安全问题是最主要,不断了解及强调是必须的,如果工作性质很危险,最好还是劝导学生换工作,有时可采取强制措施,因为安全不是学生优先考虑的问题,但为了学生,辅导员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考虑;辅导员要有所权衡,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能一味反对或是支持,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强调就业观的树立,给予正确的职业指导和规划,从根本上了解就业、优良就业的途径。

(四)不能一味“帮理不顾贫”。贫困学生因为生计问题或家庭因素而产生过激行为越发突显,有些学生会因为资金缺乏而走向偷窃抢劫的道路,还会因此衍生出来其它问题,与人产生矛盾。处理这种事情权衡利弊很重要,学生做错事,要承担后果受到处罚,但针对处罚的度,辅导员应有自己的意见,这里可以从两方面考虑,首先是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事发后的认错态度;另外就是结合他们本身条件做考虑,家庭情况、是否是单亲、其它特殊家庭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强弱等因素,提出對其处罚的建议。也许一次错误的判断、过重的处罚让学生一辈子背负沉重的负担,反而达不到教育目的,高职学生思想已比较成熟,却还处于青春叛逆期,从学生出发,不是单纯只按条例处以处罚,不能因为一次错误而终身承受这个错误带来的负面效果,同样,也不要一味地袒护包庇,要让学生知道犯错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辅导员综合各个因素给出中肯的意见;此外,在处理文件下来后,一段长时间的观察与考验也是必需的。通过以上掌握的“度”,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

(一)积极学习完善心理健康咨询知识,建立了解帮助渠道。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向班委和其他同学了解把握贫困学生的近况和动态,通过与其他学生一样的谈话及问候的方式掌握他们的状况,做到时时把握。同时,积极学习心理健康辅导知识,用科学的知识完善感性的思维,使其具备理性的说服力、当学生出现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该通过谈话,树立其正确的价值取向,纠正错误的看法,让学生知道贫困并不是耻辱,要把贫困作为努力的动力,激励自己知识改变命运,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提供给贫困学生更好的帮助平台,突出感恩教育。当有比较适合的兼职时,首先要考虑家境困难且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支持他们在课余时间,做安全而合法的兼职;另外在高职院校,如辅导员有推荐学生实习的机会,也要适当的向贫困学生传达有关信息,鼓励他们参加面试,并积极推荐表现良好的学生;此外,在助学金和奖学金方面,也要权衡各位的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从实际事物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最后,如果有个别学生因为突发事件面临很大的困境时,如家庭遭受严重灾害、父母病重或者去世,辅导员也可以在向系部学校领导请示批准后,组织学生进行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感受到班级、学校这个的家庭的温暖。同时,让贫困生在温暖中明白感恩的意义,纠正其自卑的错误观念,而建立感恩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锻炼贫困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其不惧困难的勇气。从谈话和平时的班会或是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的道理,培养其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的高尚品质。也可以通过运动或者比赛等其它方式锻炼他们的意志,让其明白,贫困只是暂时的,只要有勇气,有能力就可以改变这样的状况,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贫困,同时,适时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辅助引导者,必须努力做好关于贫困学生的管理和观察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关于他们,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关心、关怀”,同时也要把这作为一项长期而具体工作和深入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吕松.高校贫困生工作 [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2] 程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非权力影响力研究 [J].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沈小红 陈峥婷.社会角色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发展性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7

一、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的偏差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但其受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 许多相关工作还相当落后。纵观近些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与研究现状, 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与研究甚少。从仅有的少量的研究来看, 大多也只是进行一般性、概括性的分析, 缺乏系统、详细的阐述, 更不用说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性研究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使得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 管理不到位, 机构不健全, 经费投入不够, 队伍建设不足, 重心理疾病治疗而轻心理发展咨询, 等等。因为以上多方面的原因,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这些悲剧的产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应引起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 心理机制的欠缺

虽然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备受关注,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 但关于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大多数高校还处于探索中, 还没有建立一系列相对健全的贫困女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结构。心理机制的欠缺, 导致不少本可以预防的不该发生的心理悲剧时有发生, 给社会的稳定和高校的教学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 完善贫困女生的心理机制, 建立一整套贫困女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后期跟踪评价体系, 将心理危机控制于萌芽阶段, 提升其心理素质,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队伍建设的不足

2002年4月,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1]然而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国家的标准差距较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峰教授介绍, 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尚不足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 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每所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几名, 远远满足不了需要。[2]据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的调查发现, 有33.73%的省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学生比例低于1:3000至1:4000。[3]显然, 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尚在建设中, 人员数量上远远不够, 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较少, 专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 大大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加之, 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 大部分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 由于辅导员本身流动性较强, 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工作的成效。因此, 着力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四) 角色定位的偏颇

据河南省2002年的调研发现, 省内23所高校共有心理健康教育人员141人, 平均每校6.1人。其中, 专职仅7人, 约占4.9%。[4]由于专职心理辅导员的不足, 许多政治辅导员不得不同时兼职心理辅导员, 拥有双重角色身份, 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大多数政治辅导员因为心理知识缺乏, 也没有经过有关心理方面的实操训练, 经验不丰富, 在工作实践中, 往往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的角色, 混淆了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因而工作中, 不少政治辅导员往往感觉力不从心, 不能很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往往不能很好地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从而流露出过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干预, 严重影响了咨询效果。例如, 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来访, 政治辅导员往往误认为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就是有效的心理咨询, 而很少关注其心理的状况与变化, 导致咨询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 政治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就必须努力避免政治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员双重角色的冲突, 认真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咨询技术, 正确定位自己心理咨询员的角色,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

(五) 专业技能的缺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 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 恪守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这是教育部对心理工作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然而, 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 真正心理学专业出身, 经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实操技能学习, 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持证上岗的, 只有为数不多的极少数人, 大多数工作还是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 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 由于专业技能的缺乏, 他们很难做出卓有成效的成绩。有些政治辅导员为了工作的需要, 通过自学心理专业知识, 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 但由于实操训练较少, 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实效。

(六) 帮扶形式的误区

调查发现, 在处理贫困女大学生的问题上, 我们往往重视物质扶贫而忽视其精神扶贫。当贫困女生向我们求助时, 我们首先会自然想到尽力解决她的各种实际困难, 通过物质资助、助学贷款、社会捐助、助学金以及安排勤工俭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经济压力, 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在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 我们往往忽视了后期的精神抚慰。长此以往, 造成了一部分贫困女生不但没有形成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良好品格, 反而对老师过度依赖, 要是老师一时没有及时帮其解决实际问题, 往往会感觉十分失望, 甚至抱怨老师, 这极大地影响了其优良品格的塑造, 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师生关系。因此, 要做好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必须纠正帮扶形式的误区, 在对其实施物质扶贫的同时, 也应重视精神扶贫, 只有这样, 心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 提高认识, 重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传统文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贫困女大学生较之其他学生而言, 更易受到情绪上的困扰, 更易产生诸如自卑、焦虑、抑郁、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 提高认识, 重视和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其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 满足其精神和心理的需要, 既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德育建设的同时, 可以从这几方面开展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诸如帮助贫困女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建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引导贫困女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重视贫困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5], 等等。

(二) 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对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经调查,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尚在进一步建设和探索中。譬如有好些高校都没有按照相关要求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有些学校虽然有专职心理教师, 但大多不是科班出身, 而是半路出家, 自身水平还有待提高, 这大大影响了心育工作的实效。由此可见, 要健全贫困女生的心育工作体系, 真正解决贫困女生的心理问题,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 主要包括贫困女生心理预防体系、心理预警体系、心理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心理干预体系等。心理工作者应认真做好各环节的工作, 对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 应及时建档, 并加以辅导, 缓解其心理压力, 提升心理素质, 帮助贫困女生健康快乐地成人成才。

(三) 加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 把握角色定位, 提升专业技能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由于心理教师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部分心育教师又缺少必要的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 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作为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因此, 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贫困女生的心理问题, 从而造成工作失误, 带来严重后果。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 结构不合理, 专职人员少, 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现象, 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队伍建设, 尽最大的努力按照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调整师资结构, 使之更为合理。另外, 应在心理健康队伍建设的经费上给予保障, 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鼓励高校心育工作者积极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 积极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 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 把握角色定位, 提升专业技能。

(四) 建立完善贫困女生档案, 进行动态心理跟踪关注

及时建立、更新贫困女生的心理档案, 实施动态管理, 对于贫困女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建档工作, 最好是选择新生入学时就开始建档, 通过新生心理普查, 根据心理测评结果, 分级建立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采取相应的心理预防与干预措施, 防患于未然。对于心理异常的贫困女生, 我们还应定期进行复查。因为心理状况是不断变化的, 这就要求我们也应适时测评其心理素质, 及时更新其心理档案, 对其实施动态心理跟踪关注。发现异常, 应给予重点关注, 保持信息沟通及时, 帮助其查找心理障碍的根源, 有效进行心理疏导, 优化其心理品质, 健全人格发展。

(五) 加强人文关怀, 丰富校园活动, 优化育人环境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尊严、人格和价值的肯定, 它的核心是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和激励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工作理念, 将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工作实践中,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以真诚的爱去关爱和感化学生, 让每一位贫困女生内心感觉温暖, 不再孤独, 能够笑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学会坚强与奋斗, 真正成为一个精神自强、思想富有的独立自主的人。在加强人文关怀的同时, 高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通过一系列的团辅活动、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演讲等教育活动来加强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她们找回自信, 培养她们健康的人格, 提高其心理素质, 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六) 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

物质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 精神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 要解决贫困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其心理素质, 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 将以往单向的物质脱贫转变为物质和精神的双向脱贫, 才是帮助贫困女生从根本上真正实现脱贫的关键。物质扶贫, 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资助系统来实现, 要帮助贫困女生尽力解决经济压力, 进一步完善学校资助体系, 如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和勤工俭学等形式, 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精神扶贫, 主要靠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来完成。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发挥对贫困女生的心理辅导作用, 指导贫困女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其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 掌握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及时疏导和排解不良情绪, 实现全面发展。

(七) 加强感恩教育, 优化心理品质

笔者发现, 高校奖助学金评比过程中, 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关爱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质, 认为自己贫穷, 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 缺少对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他人的感恩之心。还有一些贫困女生, 没有及时获得资助, 还会表现出愤世嫉俗、怨恨不满的情绪, 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因此, 对贫困女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 培养其感恩意识, 优化其心理品质, 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贫困女生的实际情况, 帮助其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育她们常怀感恩之心, 化国家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立志成才, 以最好的成绩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

感恩教育, 有助于培养贫困女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 提高其道德修养,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其拥有一份美好的感激之情和优秀的心理品质, 帮助她们健康快乐成长。

三、结语

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解决贫困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 帮助其走出困境, 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脱贫, 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需要家庭和学生本人的有效配合, 才能真正促进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Z].教社政[2002]3号.

[2]杨伟柱.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抑郁症[J].商情, 2012 (38) :187.

[3]贾慧媛.构建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6 (6) :28.

[4]李艺敏, 李永鑫.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困难与对策[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10 (3) :178.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8

一、贫困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贫困大学生在经济贫困的条件下成长,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因为家庭条件差、与大城市的学生生活质量相差较大而产生自卑感、焦虑感、嫉妒心理等问题。生活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贫困,心理贫困会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成长。

纵观上个世纪80年代,贫困大学生更多的是处于维持衣食温饱阶段,享受政府公费补助,所以,他们更懂得如何去善待生活。可是现如今的贫困大学生,需要为巨额学费而忧心忡忡,需要为了家庭为了学业而承受各种压力,因此,现代贫困大学生更容易迷失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加强引导。只有健全健康的人格,大学生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才能勇敢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挫折。

二、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经济条件落后,家庭贫困

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于经济落后的农村或是家庭收入较为低下的城市工人家庭。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往往就会有自卑心理产生,且在收入低下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引起家庭不和谐,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争吵,由此更容易造成贫困生心理焦虑,敏感不自信。在大多数贫困家庭中,父母对子女都寄托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可是在本就承受着巨额学费和家庭贫困的条件下,往往父母的这种期待会适得其反,在无形中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比如,有些父母对子女的学业要求极其严格,他们认为将大半辈子的辛苦收入都贡献在子女的学业上了,若是子女没有好的成绩单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辱骂子女,更甚者施以暴力。这不仅侵犯了子女的人身安全,更会导致子女放大心理压力,逐渐将自己困于自我贬低、自卑的牢笼之中。

(二)不良的风气,社会环境影响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生的生活状态越来越急躁,麻木的工作,匆忙的赚钱,也导致了人们的心理愈加的浮躁不安,在千篇一律的生活状态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当今大学生处于一个幸福又不幸福的信息时代,他们接触到各种高科技产品,接收来自于互联网的各种娱乐新闻和各种新思潮,而处于生活设备设施都较为落后的贫困大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这些思想观念的影响。比如“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的拜金主义,以权谋私的官僚主义等问题。

(三)贫穷的文化,教育的落后

良好的文化教育对于塑造人的品格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就其贫困大学生来讲,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他们的文化输入相对较少,教育条件也是极为匮乏。比如在许多贫苦的山村地区,在师资方面就极为欠缺,由于山区条件艰苦,薪资又低,所以大多只能靠上级支教或是自愿教学的教师支撑,这样在各学科的教育中就会顾及不暇,许多课程都不能有序的进行开展,从而导致了大多数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在个性塑造上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使得贫困生文化教育得不到满足,造成心理贫困。外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课程教育也无法跟上时代步伐。

(四)大学生普及,就业择业压力大

随着教育体系不断的改革发展,各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每年大学生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而在大学生增多的情况下就使得就业择业形势严峻,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而那些有社会背景或家境富裕的学生,就算不努力也不必太担心担心工作问题,因为有家人替他操心为他铺路,这对于那些努力奋斗,想要找到好工作的贫困大学生来说就会形成极大的落差,使得他们原先就带些自卑情绪的心理雪上加霜。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一)自卑心理,不善人际交往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卑心理。当他们开始步入大学生活时,就面临着经济上的难题,不仅要为大学几年的学费担心,更要学会去适应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心理负担较重,对待新事物、新朋友,会过多地表现出不自信,融入不了新集体。比如面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贫困大学生就会滋生出羡慕心理,会有意疏远他们,甚至选择逃避现实,围城自困。

(二)情绪大起大落,心理抑郁

经济上的困难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较大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拮据,所以生活上只能省吃俭用,不能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整天为着生活的花费焦急,造成情绪上的大起大落。比如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他们不仅要为毕业以后的还款而担忧,还得为日常的生活费而努力兼职打工。他们对金钱的使用更加敏感。在这多方面的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容易多思多虑多想,情绪极为不稳定,更甚者会产生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三)学习压力大,生活焦虑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会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所以在学习上,他们会更加刻苦,在学习中不断地收获对自己的肯定。但是,此情况下,也容易会增加对自身的学习压力,因为贫困生更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取奖学金,用奖学金来支撑生活减轻家庭负担。贫困大学生也渴望着以优异的成绩来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因为不断地对自己施压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焦虑感,他们害怕一旦学习成绩不佳就失去了自身优势。

(四)敏感心理,扭曲多疑

在自卑情绪之下,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引发敏感多疑的性格。对周遭的发生的事情敏感度极高,比如在身旁同学不经意间的讨论也会让他联想到是不是自己就是他们口中的议论对象,同学对他的帮助也视同怜悯同情,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能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扭曲自己的心理。

四、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措施

(一)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必不可少的课程。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在引导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时,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教育,教导贫困生如何去勇敢面对逆境,只有让他们意识到生活并不永远是苦难,他们才会看到未来和希望。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咨询体系,鼓励贫困生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和学习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完善经济援助机构

贫困大学生之所谓会有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因此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这就需要国家和各大高校提供条件,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助学贷款、贫困生补助等资助体系。比如在给予贫困生补贴资助的同时应该对其循循善诱,不仅要给他们经济补贴,更重要的是关注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摆脱抑郁、自卑内向心理。

(三)引导贫困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

从本质上来讲,贫困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可塑性,因为他们较早经历困难挫折,所以在心智上成熟得较快。但是他们也不过是初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一代,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还需要加以引导。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的知识和辩证的世界观教导贫困生正确看待生活所赠予的一切,无论贫穷与困苦,都要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四)鼓励积极参与班集体和校园活动

学校应多开展集体活动,鼓励学生一起投入到活动中,培养同学友谊,融入到班集体大家庭中。通过开展活动,让他们在丰富自己大学生活的同时了解同学,增进感情,懂得如何去包容和理解对方,改善人际关系,避免产生误解,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只有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才能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摆脱孤僻内向的自己。

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多方面影响造成的,很多人是在经受了许多困境磨难后,却不懂得去善待生活。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只有真正的去改善和指引贫困大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摆脱心理问题,才能使贫困大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不断改善,高等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因此,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大,其中,不乏多数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努力奋斗的贫困生。而作为大学一支特殊群体的贫困大学生更是受到重视,因为贫困大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成长,他们教育程度和家庭状况的差异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压力若是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就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缺陷,甚至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身心健康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对的改善对策,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陶磊.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3,(15).

[2]张变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3]郭东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4,(02).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9

贫困生作为高校当中的一支弱势群体队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情绪消极、自卑、抑郁等方面, 而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对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就业、个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 也对高校教育发展及家庭、社会安定产生了极大影响, 对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了阻碍。所以, 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其摆脱心理困扰、战胜心理困难, 重树信心, 是我们每个高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属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贫困人口仍占相当大比重。桂西地区主要包括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辖的30个县 (市、区) , 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后发展地区, 辖区有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占全区比重77.8%。在这三所城市当中, 有三所高校, 本文正是对这三所高校的贫困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来考察西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问卷385份, 有效问卷338份, 被调查对象分别来自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河池学院三所高校。具体调查对象的分布比例如下表。

2、研究工具

(1) 自编贫困大学生调查问卷。主要用于筛选出贫困大学生, 该问卷调查主要对三所高校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等进行调查。

(2) 采用互助戈德堡编制、李虹等修订《一般健康问卷》的GHQ-20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来测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该问卷将20个项目分在了三个分量表当中, 包括:GHQ-忧郁量表, GHQ-焦虑量表, GHQ-自我肯定量表,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忧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得分越高, 表示忧郁和焦虑程度越强;自我肯定量表得分越高, 自我肯定强度越强。把自我肯定量表得分通过反向转换与忧郁、焦虑量表分合成, 得出心理问题总分, 总分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 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 情感指数量表又包含八个情感项目, 生活满意度量表则由一个满意度项目组成。将两个量表的得分加权相加后得出的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据查此量表中情感指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9, 而重测信度是0.43, 与生活满意度中的单一测题的效标的相关系数为0.55。

3、资料分析

应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1、界定贫困大学生标准

在调查研究中, 笔者发现, 对于贫困生的界定标准,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三所大学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本研究中, 笔者借鉴清华大学何瑾及樊富珉在研究《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中对贫困大学生标准的界定:借助能够反映贫困生经济状况的四方面指标, 并且规定只要符合以下四条标准中的两条即可认定为贫困生, 具体指标如下: (1) 家庭年人均收入有没有在当地贫困线下, (2) 学生在校的月生活费用有没有在学校最低标准下, (3) 学生自我感觉贫困状态, (4) 有否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在这一界定标准下, 笔者发现在被调查的400名大学生中, 符合条件属贫困生的人数为136人, 贫困生比例为37.9%。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2.3%和57.7%;在民族分布上, 汉族学生比例为67.9%, 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32.1%;在文理科比例上, 文科生占47.8%, 理工科学生占52.2%。在符合要求的贫困学生当中, 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4.2%, 在家庭方面, 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比例为66.9%。调查表明, 在高校贫困生当中, 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多子女家庭。

2、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2.1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平均分数和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进行T检验后发现, 前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有明显差异, 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 贫困生的心理抑郁和焦虑要比非贫困生严重一些;在自我肯定方面, 也明显不如非贫困生。

注:显著性水平:*0.05, **0.01, ***0.005

2.2性别、民族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影响分析

将性别、民族两个变量进行差异T检验, 得出表3如下。

注:显著性水平:*0.05, **0.01, ***0.005

从表3中可以看出, 焦虑水平方面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在自我肯定方面, 男生要比女生高一些, 通过访谈, 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结果。

在贫困生中, 汉族贫困生与少数民族贫困生相比, 抑郁和焦虑状况较少一些。

2.3.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分析

注:显著性水平:*0.05, **0.01, ***0.005

表4显示出, 在主观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方面贫困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在生活满意度上, 两者相差不多, 不过仍就可以看出贫困生对生活的满意度略低一些。因此, 我们可以总结说, 贫困生的幸福感与其他学生相比更少, 消极情感更多。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从心理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两个方面对桂西地区三所高校的贫困生的生存状况进行。研究数据显示, 桂西地区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非贫困生低, 主要表现, 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较多,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如非贫困生。通过访谈, 三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明显感觉到贫困生如自卑、抑郁、偏激、心理压力大等消极心理特点, 与此同时, 贫困生还有一些如自我封闭、学业困难、就业困难、不敢面对现实、缺乏长远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勇气等现实问题。从这些结论当中也让我们真正地意识到桂西各高校确实需要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受等生存现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3.2建议

3.2.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桂西各高校要加大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方面的投入。如师资力量投入, 对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也可适当引入心理医生等专业人才进入学校, 不仅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课, 也可以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找到专业的医生。

3.2.2加强学生在自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方面的教育。在平常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当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抗压和情绪方面的教育管理。

3.2.3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给予重点关注和辅导。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桂西高校中占有相当大比例, 考虑到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需要更多针对性的帮助。

3.2.4对贫困生男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由于现代社会给男性更多的压力, 男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现在比女生要差一些, 因此, 对于男生, 在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重点关注。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桂西地区三所本科院校的338位本科生 (其中男生135人, 女生203人) 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实地访问了这三所本科院的高校教师和贫困生。根据调查显示, 桂西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自卑、抑郁等。在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等方面两者之间差异也十分明显。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熊敏慧.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7) :29-31

[2]张海燕.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7) :101-102.

[3]何瑾, 樊富珉.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2) :79-84.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据某高校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 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 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如何积极引导贫困生走上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是当前学校和社会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存在于独立学院的贫困生心理状况更为复杂。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呈现出多样性。

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

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 他们相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 只有上大学才能够改变家庭的经济困难。

但是,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经济的拮据和事实的残酷, 使贫困生在梦想与现实的接轨中遭受到了严重挫折, 尤其是导致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心理压力过大。压力过大容易造成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他们中很多人都存在抑郁, 焦虑的现象, 而且这种现象还有扩大化的趋势。

2. 贫富差距的压力, 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独立学院里, 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要大于普通大学。独立学院收取的学费一般都在八千到一万五左右。如此高额的学习费用让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难以支撑。另外, 学院里还有一批家境相当宽裕的学生, 他们的优越生活和贫困生生活的拮据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来自外界的冲击使贫困生逐渐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 有的贫困生认为如果在物质上不如别人, 就会被同学们瞧不起, 甚至不顾自身的经济状况开始盲目的效仿、攀比, 以消除“己不如人”的地位。

心理学家认为, 由于贫富差距的显著, 贫困生感觉自己各方面的地位都比较低, 常常处于被选择的位置上。在这样的心理状况下, 导致他们性格内向, 甚至有自闭的倾向, 容易形成对社会对学校的不满。“马加爵”现象, 就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尖锐的暴露。

3.丧失目标和学习动力, 导致大学生心理波动剧烈。据统计有将近80%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的目标, 尤其是贫困生一旦进入了大学, 随着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的转变就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他们往往在高中的时候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但到了大学, 渐渐失去优势, 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人找不清方向, 逐渐的迷失了自己。这些学生往往心情波动很大, 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1.开设大学生心理课, 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开设心理健康课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前提。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许多是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的, 心理课要以培养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个性品质为首要任务。

积极进行案例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从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 通过对榜样的解读, 用以调整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让贫困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并且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抵御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解困。

其次, 在开设心理课的基础上, 对贫困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 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 针对特定的问题学校应该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经常性的找这些同学谈心, 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 提高其心理适应性和防治性。

2. 进行成功教育,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首先, 实施成功教育就是对学生成功心理进行积极引导, 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自信心, 化压力为动力。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安排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利用业余时间去支教, 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实践能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帮助别人之中获得成功的感觉, 能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可以改善内向、自闭的心理倾向。另外, 通过与社会的接触, 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 缩短与社会的磨合时间,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成功教育和社会实践还可以锻炼贫困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慢慢的融入到集体中去。

3. 引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远景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要把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结合起来, 把梦想细化至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贫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设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丧失学习目标而产生的迷茫和低落的情绪, 可以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立人生方向, 准确评价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规划好大学期间学习目标, 突破生活的格线。评价个人的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洋, 宋宝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J].消费导刊, 2008, (1) .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压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第一、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贫困大学生,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司、财政部教科文司编写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问答》文件规定,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

第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过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1.2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因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弥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其预见性,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压力较大,在心理健康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勇敢的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

第二、必要性

贫困本身就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生活压力,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贫困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生活中,也表现在学习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学费就很可能导致他们辍学,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更懂得珍惜,而且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给自己更多的学习压力,一旦学习效果不理想必然会出现紧张、压抑、愧疚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所以,积极开展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教育内容不系统;第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质量较差。

2.2 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贫困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这是造成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家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子女最早的老师。所以,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的文化素养、思想观念对子女的思想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对子女的要求过于严格,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待这些压力,心理健康就容易出现问题。

第二、学校因素,这也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重视,教育方式单一、缺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等。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完善助学制度,从物质上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一、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为了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出了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由银行向贫困生提供无担保优惠性贷款,按照合同,学生毕业后就将毕业单位及时通知银行,一年內开始按季度还款。

第二、拓宽勤工俭学渠道。高职院校与其他的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贫困生进行勤工俭学的渠道比较少。所以,要不断的增加一些勤工俭学岗位,让那些贫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应得的报酬。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让一些贫困生在寒暑假期间去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工作报酬,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完善和改进奖、助学金制度,实现奖优和助困相结合。为了激励贫困生进步,国家设立了奖、助学金。实现奖优与助困相结合,使国家的奖、助学金真正起到奖优、助困、促学的作用。

3.2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从思想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在进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相关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

第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对我国的国情有所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出生在贫困的家庭虽然是不能选择的,但自己的未来是可以创造的,我们不能被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所影响,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开展相关演讲工作,帮助贫困学生树立信心。学校可以经常地邀请一些比较优秀的贫困学生进行演讲,通过他们的学习与奋斗经历来影响其他贫困生,让他们了解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如果每个贫困生都能积极的对待学习与生活,放下心理包袱,正确对待贫困,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与未来发展方向,那么成功就会为之不远。

第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高职院校应加强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贫困大学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从而使贫困生的烦躁情绪、压抑情绪、自卑情绪及时得到宣泄和释放,以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林芙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集美大学学报.2010.03:30-33

[2]张桂敏.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10.05:55-58

[3]李婷.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商品与质量.2012.05:104-106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贫困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十分复杂, 其心理特征也是错综复杂的, 一方面他们具有吃苦耐劳、意志力坚强等积极的精神特征, 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缺乏自信心、抑郁等不良精神状况。当前,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卑心理。由于贫困大学生普遍来自广大边远山区、农村地区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以及城市下岗家庭, 他们的经济条件自然比别人差很多, 吃、穿、住、行等生活条件也远远不如别人, 有的甚至连学费和生活费都不能解决, 这势必让他们觉得处处不如别人, 从而和别的同学造成很大的心理差距, 最终产生了比较强烈的自卑心理。

二是偏激心理。由于经济条件上的巨大反差, 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扭曲, 看待问题失去理性判断, 对待周围事物过分偏激, 产生了严重的偏激心理。这使他们的心灵极其敏感和脆弱, 自尊心比任何人都强, 而且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且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世界万事万物, 更不能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出合理地计划和安排。

三是冷漠心理。由于自身条件的劣势感的存在, 使得许多贫困大学生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 只关注自己, 而不愿意去注意别人。一方面他们拒绝与别人往来, 希望以此来掩饰自己贫困状况的窘态, 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却希望别人真心的来帮助和关心自己。

四是焦虑心理。贫苦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极度艰苦, 他们要承受许多大学生根本没有的压力。一方面, 他们要为巨额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着急, 另一方面他们又要为毕业后就业、择业等问题担忧, 加上家庭压力过大、父母给予期望过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剧烈, 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虑心理。

五是上进和吃苦心理。贫困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 他们从小就培养了一种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很好的独立自主能力。为了改变现实状况, 他们会比别人更加努力上进, 更加勤奋刻苦, 也比别人更加能够吃苦。

二、职业规划教育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不仅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而且对他们能否正确择业、顺利就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有利于指引贫困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 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指导贫困大学生运用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 来客观公正认识自我, 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促进他们自我觉醒, 努力为将来的求职积淀知识和能力, 为人生目标和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有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 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结合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 对他们进行各种教育辅导和实践训练。从而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 了认清当前社会形势, 同时指导他们远大的人生目标和自信、自强的奋斗决心, 并充分挖掘自身潜藏的各种潜能, 增强参加社会实践勇气, 使得自身能力和素质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 从而更全面、更科学地驾驭社会生活。

三是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可以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由于贫困大学生自身经济条件较差, 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如奋斗目标不明确, 动力不足, 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实践能力不强, 这些都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以及成长成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客观全面认识自我, 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 并能够充分发掘各种潜能, 提升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各种能力, 为将来应对各种挑战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最终能够促进贫困大学生走出各种心理阴影。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需要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长期科学合理规划, 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结合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 构建完整的系统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一是要加大对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投入。高校要完善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建立一支市场反应灵敏、具有较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和较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的骨干队伍。职业规划指导老师要有好的专业功底, 而且要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 不断积累经验, 发现新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去解决问题。其次, 建立贫困生的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一支以学校辅导员、学生干部、贫困生代表为主的信息反馈队伍, 及时反映贫困生的相关信息, 为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充分的信息。最后, 要加大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资金投入, 组织相关人员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探索一种合适的教育方式。

二是要构建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核心课程体系。当期,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在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方面极不完善, 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教学手段单一, 对贫困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更是严重缺位, 这对贫困大学生未来求职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 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 完善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在充分了解贫困生需求的情况下, 改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方法, 构建一套有助于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体系, 对解决当前贫困大学生问题刻不容缓。这些课程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训练课程、成功经验交流课程、贫困大学生就业实践课程等。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 增强贫困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 促进贫困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增强他们奋斗的自信心和决心, 提升自我解决多种就业问题的实践能力, 从而避免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最终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摘要:当前,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 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开始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本文从职业规划教育的角度入手, 探讨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对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上一篇:独立学院实务国际贸易下一篇:多媒体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