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2024-09-24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通用12篇)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1

另外,全国教师工会还警告说,在工党和保守党的政策下,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将在更大可能性上被分流进类似于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技术学校,被培养成下一代的水管工或工程师。目前,不管是工党还是保守党都想重设技工学校。这种学校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逐渐消亡,它当时的主要职责就是为14~19岁的青少年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以使他们成为未来的技术工人。

全国教师工会认为,政府所做出的“去技工学校学习,保证能够找到好工作”的承诺,或许只是“空头支票”而已。学校也将因专门技工学校的建立而扩大学术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差异。

全国教师工会的前任主席赛斯·格黑尔(Baljeet Ghale)指出,“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被分流到技工学校中学习,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将被迫进入技工学校学习或许并不符合他们学习兴趣的课程内容。政府采取这种过时的学校政策,只会导致学校职能的再次分裂”。全国教师工会的助理秘书约翰·邦斯(John Bangs)则认为,在14岁就对学生进行分流,缺乏合理性,分流的依据带有很大的假定性、臆测性和不确定性。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双线资助;能力资助

高职教育目前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在今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高职学生有近300万。然而,高校收费标准逐年攀升,一些高校的学费每学年已达万元。高职院校也在4000~6000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大学生一般每年需要花费8000元到15000元。这对于一般低收入家庭、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来说,是无法承担的,致使贫困生队伍越来越大。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研究家庭贫困学生群体的激励、教育与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一、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实施“双线资助”——能力资助与物质资助

1,“双线资助”的内涵

所谓“双线资助”,第一条线是“物质资助”,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第二条线是“能力资助”,即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杨晓慧最早提出“双线资助”概念,第一条线是“财力支持”。第二条线是“素质支持”。本文认为由“物质资助”和“能力资助”构成双线资助的内涵更准确。“能力资助”也是目前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究热点问题。

物质资助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部分。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主体资助形式,足够的资金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2007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大幅度增加了对全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额度和范围,使资助困难学生的资金有了一定保障。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国家、社会的联动。一方面。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学费收入中按10%的比例足额计提资助款,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基金会、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界的联系,多渠道争取社会捐助,倡导全校教师捐款设立“爱心基金”,用于资助贫困生。

而在能力资助方面,国内部分高校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上远没有物质资助成熟和规范。人们最初对贫困的认识与研究,主要是基于物质层面或经济意义上的认识,认为贫困是一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不发达的状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6)在《人类发展报告(1996)》中指出:“贫困不仅仅是缺少收入,更重要的是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匮乏与不足。”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个体的正常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他们压抑的心理倾向。这种长期的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意志消沉等状态,严重地影响他们社会活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能力资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能力支持平台。高校为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学习能力支持平台,加大对他们学习的扶持力度。②就业竞争力支持平台。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给弱势群体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③社会活动能力支持平台。“开发式”能力资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经济困难学生的脱贫障碍,拓展其脱贫机会与能力。

本文认为,在实施“双线资助”时,应根据不同学年和贫困生的特点,采用有侧重的资助方式。以高职生为例(图1),在刚入学的第一年,对贫困生应以物质资助为主,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在第二学年。随着贫困生不断适应大学生活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应适当增加能力资助,比如提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勤工助学岗位等。而在面临实习就业的第三学年,应以能力资助为主,创造相应条件和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就业创业项目,真正提高贫困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

2,“双线资助”的意义

以往的资助工作主要是对经济困难学生予以经济救助,附带以口号式的精神扶助,很少关注贫困生能力的提高。其实,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多层面的综合贫困问题,既有经济层面的贫困。也有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贫困,更有能力层面的贫困。因此,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既需要物质援助,又需要精神扶助,更需要能力帮扶。一方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可能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而“双线资助”模式的确立旨在满足学生深层的、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具有压力大、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群体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只关注表面经济物质需求,而是更关注深层的长远发展需求的满足。

因此,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双线资助”把经济支持作为基础,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就学问题;“双线资助”更关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能力等问题。

二、基于“双线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激励、教育与保障体系构建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激励、教育与保障体系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所采用的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是由多维系统的资助途径、多样渗透的资助方法、丰富全面的资助内容、众多的资助机构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应是物质资助和能力资助的有机组成,是“双线资助”,能力资助是核心,物质资助是保障(图2)。

1,保障系统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最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与人交往时总是心存芥蒂,常常回避社交活动,因此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很少与同学们接触,更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同学相处难以掌握分寸,心理过于敏感,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比较被动、封闭和挑剔,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保障系统中,除了通过提供助学贷款等方式免除

学生的经济压力,还应及时通过心理干预,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由心理辅导中心实施的心理评估、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心理治疗,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各种心理障碍问题提供心理干预。心理评估是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评价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补救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的临床干预基础工作。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和心理治疗既是解决学生发展问题又是解决补救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心理辅导中心的核心工作。

2,教育系统

包括专业学习、专业前沿讲座、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专业学习是指由教务处和学生所在系部共同完成,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与技术,为将来实习与就业打好基础。专业学习和专业前沿讲座使贫困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适应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自主教育是指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和学生会举办的各类社团活动,掌握课堂教学以外的更多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是由团委实施的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体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如何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完成大学学业不仅是掌握理论知识,还包括理论知识如何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学校要设立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组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资助报酬。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不仅仅得到一定的物质收获,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3,激励系统

通过愿景激励、情感激励、动机激励和兴趣激励,贫困生能够产生克服困难、增强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促进学生艰苦奋斗、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①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结合现实中大学生创业的例子,深入浅出,让大学生们了解到现阶段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树立全新的创业理念,增强进取心、自信心和责任心。积极迎接挑战。②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咨询和帮助。对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要求未就业的同学要摆正心态,正确评估自己,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积极争取和参加各种面试,尽快走上工作岗位。③提供创业教育。自2007年起,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每年省级立项500个,院级立项近3000个,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贫困生投入到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中去,提高贫困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创办大型创业实验室与创业基地,也是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

三、小结

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篇3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们好!

我叫刘美丽,女,汉族,1999年11月24日出生,现年17岁,身份证号:410***6926,系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菜王村第三村民组居民。我出生于贫困家庭,来自农村。

家中现有8口人。父亲常年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病和高血压病,丧失劳动能力,仅靠在村庄附近打些小零工,挣到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全家人也仅有4亩农田,今年天不作美,产量很低,只是勉强够家里人的口粮。母亲还患有糖尿病,体质相当差,根本不能外出打工挣钱,还要照顾我的两个还不到一岁的小弟弟。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妹妹,她也需要买资料费和生活费。剩下我的将近八十岁的爷爷和奶奶,奶奶常年患有脑梗,经常需要买药吃。爷爷常年有腿疼病。家中实在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还要坚持完成我的学业。恳请学校给予我生活上的补助。在此我深深地谢谢各位领导,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增强技能,为学校和家乡争光!

以上情况属实,望学校领导给予批准。

村委会意见 镇民政部门意见

公章 公章

大学生家庭贫困证明书 篇4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证明都不陌生吧,证明具有凭证作用,持有者可以凭借它证明自己的身份、经历或某事真实性。大家知道证明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家庭贫困证明书,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家庭贫困证明书1

刀哥:

我是广西省XX县安石镇的一名农家子弟.今年考上山东某大学!但是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必须申请助学贷款才能继续学习!

我家中有父母双亲和一哥一姐五口人.爷爷于xx年无钱医治病逝.父亲今年65岁了还要四处做苦力养家,母亲因常年劳累身体经常不好.哥哥和姐姐都是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哥哥一直在佛山做喷漆工作,也没赚到几个钱.姐姐去年结婚,家庭并不富裕.由于读书看病我们家已经向别人借了3万块.哥哥今年27岁了,本是嫁娶的时候,但是家里一无所有,他迟迟不敢提起!我不想用太多的语言来形容家庭的惨状,我也不是在博取刀哥或是谁的的同情.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也知道这个世界是比我困难的人不计其数!但是,我在申请贫困生建档时遇到的事情使我很疑惑也很无奈,久久不能释怀!

去年学校开始贫困生建档,(前几天)我和父亲满怀希望地拿着档案表到镇民政办申请证明.我们从早上7点就开始央求那个所谓的主任在档案表上盖章,但是他却只是像复读机一样重复:某某领导指示必须要计生证才能办理这一手续!一直到了下午他还是这一句话!我父亲就差没有给他下跪拉.看着我父亲那无助的神情,看着他那满头的白发,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儿子,我于心何忍??

我不明白贫困和计生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听说办计生证就要交超生费,要交两千多!两千多…………

(暂不公布网友真实信息)

小韩

xx年07月17日

大学生家庭贫困证明书2

xxx: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父母亲姓名)之子(女)xxx(学生姓名),于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x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x居委会等(公章)

xx年xx月xx日

大学生家庭贫困证明书3

兹有本村居民______,男,汉族,19___年___月___日日出生,家住开封市尉氏县大马乡门张村,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______于___年___月___日考入贵校学校。由于其母______,汉族,___年___月___日出生,没有工作。其父______,汉族,___年___月___日生,没有固定工作且患有胃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收如不足20xx元,且欠有外债万余元,无法应对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用。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______村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镇民政部门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县民政部门公章

农村家庭贫困证明 篇5

我是广西省浦北县安石镇的一名农家子弟.今年考上山东某大学!但是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必须申请助学贷款才能继续学习!

我家中有父母双亲和一哥一姐五口人.爷爷于XX年无钱医治病逝.父亲今年65岁了还要四处做苦力养家,母亲因常年劳累身体经常不好.哥哥和姐姐都是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哥哥一直在佛山做喷漆工作,也没赚到几个钱.姐姐去年结婚,家庭并不富裕.由于读书看病我们家已经向别人借了3万块.哥哥今年27岁了,本是嫁娶的时候,但是家里一无所有,他迟迟不敢提起!我不想用太多的语言来形容家庭的惨状,我也不是在博取刀哥或是谁的的同情.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也知道这个世界是比我困难的人不计其数!但是,我在申请贫困生建档时遇到的事情使我很疑惑也很无奈,久久不能释怀!

去年学校开始贫困生建档,(前几天)我和父亲满怀希望地拿着档案表到镇民政办申请证明.我们从早上7点就开始央求那个所谓的主任在档案表上盖章,但是他却只是像复读机一样重复:某某领导指示必须要计生证才能办理这一手续!一直到了下午他还是这一句话!我父亲就差没有给他下跪拉.看着我父亲那无助的神情,看着他那满头的白发,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儿子,我于心何忍?

我不明白贫困和计生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听说办计生证就要交超生费,要交两千多!两千多…………

(暂不公布网友真实信息)

小韩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6

一、家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调查分析

通过网络问卷星平台和现场发放, 面向南京市三所一类本科院校, 共发放了300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 其中回收问卷280份, 有效问卷250份, 有效回收率为83%, 80%的被调查者来自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编制的调查问卷中, 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维度参考了台湾师范大学金树人教授编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中的五个维度: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生涯定向、规划认知、就业信心。

(一) 贫困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特点。南京理工大学的吴永祥在硕士论文《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提出把家庭环境看成一个系统, 将家庭环境分为家庭软环境和家庭硬环境。家庭软环境指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和娱乐性这十个方面, 家庭硬环境主要指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的结构。据调查研究, 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一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 社会资本水平低。在所调查的贫困生中, 60%的同学来自乡镇和农村, 这些同学中51%的父亲务农, 在除科研教育卫生以外的事业单位的为3%, 没有人选择党政机关或者科研教育卫生类事业单位这两项。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时, 66%的人认为导致自己就业不理想的因素为没有社会关系, 而对非贫困生调查时发现只有22%的人认为导致自己就业不理想的因素为没有社会关系。二是父母受教育程度低, 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或是力不从心。据问卷调查数据近94%的贫困生家庭父亲的学历在高中 (中专、技校职高) 以下, 近80%的贫困生未参加过声乐、书画、竞赛等方面的特长培训。三是对孩子的关注度小, 很多农村贫困家庭, 一个家庭有多个孩子, 父母因工作忙或者外出打工, 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据问卷调查数据, 30%的低收入家庭的父母会跟子女定期谈心, 与子女一块运动和娱乐, 而50%的高收入家庭的父母会跟子女定期谈心, 与子女一块运动和娱乐。

(二) 家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费孝通在1998年就提出中国社会是以“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乡土社会”, 而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极大作用, 大学生所在的家庭是他们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他们就业的重要性已是学者们的共识。贫困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低、教育观念落后、社会资本缺乏等原因给他们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了一些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自我认识和就业信心的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中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齐的虚荣社会风气对缺乏社会资本的贫困大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 让他们丧失奋斗的动力, 迷失自我, 很多同学在选择职业时对自我认识不清楚, 对将要从事的工作和未来的的职业定位感到迷惘。很多贫困生在就业时, 由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的缺失, 导致他们缺乏职场竞争的信心, 从而制约了他们的择业范围和职业追求。陈云在《贫困生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中研究显示:非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上明显高于贫困大学生, 呈显著性差异, 同时, 非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也优于贫困大学生。

2.对职业认识的影响。进入职场, 走向职业生活是每个同学进入大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大学生只有了解职业, 认识职业世界, 掌握收集和加工职业信息的方法, 才能顺应职业世界的发展趋势, 驾驭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站, 家庭中子女的成长会受到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成员的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也是大学生职业意识的起源、大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模仿家庭成员的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由于贫困家庭因为自身文化水平和与社会阶层的限制, 无法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 更无法对孩子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识上进行有效引导。本文在对“你对自己毕业后预期从事的职业了解程度怎样”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 只有14%的贫困大学生选择了, “这个职业与父母或者亲戚朋友的职业相同, 自己通过他们了解到了, 并且也希望从事这个职业”, 而在非贫困生中有24%的同学选择了这个选项。在“您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就业信息”这个问题中, 只有14%的贫困生选择了“父母、亲友推荐”, 但是非贫困生中却有44%的人选择这个选项。

3.对生涯定向和目标规划的影响。张红鑫、何瑾和樊富氓等人研究认为, 许多毕业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一般会通过考取各种证书来增加自身的就业砝码, 也都会把考研或出国作为暂缓就业压力的途径, 而贫困大学生由于在上学期间就背负了不少的物质负担和精神压力, 面对现实条件和家庭责任, 他们只能首先考虑谋求生计。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 父亲文化程度与大学生毕业去向规划, 有显著差异 (F=3.437, p<0.05, 见表一) , 并且父亲教育程度越高, 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就会增加。家庭月收入与大学生期望月薪, 有显著差异 (F=1.994, P<0.1) 。家庭月收入在7, 000元以上家庭组和其他月薪低于7, 000元家庭组存在较明显差异。而在毕业去向上, 68%的贫困大学选择求职, 只有14%的贫困大学生生选择考研。北京大学的李锋亮、侯龙龙、文东矛在《父母教育背景对于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影响》中提出父母教育程度越高, 其子女英语过级成功的概率显著更大, 父母的教育对其子女担任学生干部的可能性都有正向促进作用, 其中母亲的作用更为明显。

二、指导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虽然家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的成才和就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但不能忽视学校、老师、同学、社会价值观导向等其他外在环境, 以及大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影响。

(一) 发挥大学生主体本身的能动性。在中国历来就有寒门出贵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等说法, 激励人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够客观理性地审视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 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以应对, 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甚至是经济资本, 就会极大地消减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发挥社会价值观导向作用。人生观、价值观, 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国家和社会给予贫困大学生的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资助, 更应该是精神的扶持。因此, 社会和高校应该把开展就业观教育放在就业指导工作的第一位, 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号召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想法,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学校方面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 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 重点解决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这四大难题, 政府方面应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 根据贫困大学生大多能吃苦耐劳的特点, 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大学生去农村基层和西部工作, 同时为贫困生的就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招聘考核环节中坚持公开录用原则、严守录用规定、杜绝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风。

(三) 发挥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教育能够为出身卑微的人提供机会, 进入更高阶层, 从而打破现有社会阶级分层界线, 促进社会经济平等。高校应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贫困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帮助贫困生搭建人际关系网络平台, 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章佩, 赵旸.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就业选择之比较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1

[2]尉建文.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J].青年研究, 2009

[3]曾继平.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4]朱华珍.大学生职业指导中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加工[J].就业指导, 2011

照亮贫困家庭的未来 篇7

建好家门口的乡村学校

2015年3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家长和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走进了位于荆山南麓海拔1400多米的歇马镇莫家垭教学点崭新的校园。修葺一新的大门,新建的综合楼,让这座群山环抱中的教学点显得格外靓丽。

“看起来一大片,能用的没几间”,一年前,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几排石木结构的黑瓦房,是莫家垭教学点的整个家当。由于学校条件差,孩子们在校生活学习没保障,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20公里外的歇马镇上学。在保康县106所学校中,像莫家垭这样的村级学校,多达50余所,占全县学校总数的一半以上。

寺坪镇板庙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青山脚下,小河岸边,幽雅的环境与这破旧的校舍极不相称,由于缺少生活用房,学生的生活用品只能存放在教室的走道里。2014年7月,随着该校改扩建工程的竣工,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如今的板庙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公寓楼、综合楼和学生餐厅,在自然风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靓丽,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美术教室、班班通教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在这里,青山绿水环绕,欢歌笑语回荡。

“现在,村里学校的办学条件一点也不比镇上差,许多家长又把在镇上读书的孩子转回村小!”板庙小学校长冯均高兴地说。

近年来,保康县累计投入2.8亿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11.36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6.74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4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4.4万平方米,标准食堂配备率、寄宿制学校一生一铺配备率、学生宿舍楼内洗浴率、如厕率达到了四个100%。同时,投入2900万元,为中小学及教学点配备“班班通”设备,完小以上学校“班班通”配备率和宽带接通率达到100%,其中油坊街教学点与襄阳市襄城区荆州街小学、大安教学点与保康县实验小学联建远程同步课堂。

同时,重视和加强幼儿园建设,除在每个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外,还在人口密集的村庄新建幼儿园6所,发展民办幼儿园7所,目前全县幼儿园达到25所,切实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49.8%上升到79%。

通过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全县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的梦想已变成现实。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2013年,寺坪镇中心学校八年级学生陈功先后失去爷爷和母亲,2014年,与之相依为命的父亲又出意外离世,年仅14岁的他成了孤儿。在他最困难的时刻,县教育局及时向其伸出援助之手,第一时间为他送去“紫薇励志助学金”3000元,并将其优先纳入政策资助对象,每年可享受1250元的生活补助。另外争取东风康明斯公益项目,每年给予他1000元的资助,帮其解决生活困难。

这是保康县教育局开展精准扶贫、全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县教育局以“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为目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社会公益救助项目,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资助网络。2012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各类资助金5699.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0165人次。

政策资金是主渠道,县教育局积极争取,将大多数贫困生装进政策资助的“笼子”。四年共落实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及中职贫困生助学金、中职学生免学费等政策资助资金2699.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2370人次。在资助对象认定上,坚持“教师家访、村委会审查、学校评审”三个结合,确保了精准资助、阳光资助。

此外,教育局广泛争取社会公益资金资助贫困生。该县先后设立了东风康明斯、兴发、清泉、紫薇励志、日月光等奖助学金,争取香港基督教信义会、襄阳企业家协会、武汉华人集团等爱心团体,累计筹集善款500余万元,资助特殊贫困学生4000余人次。

“金榜题名之时亦是落榜之时”现象,如今在保康县已不复存在。每年,县教育局主动与贫困大学新生对接,按政策发放信用助学贷款,年均为1000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600余万元,贷款比例达50%以上,让无数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同时,教育局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强健学生体质。2012年以来,共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3693万元,惠及82所学校17024名学生。

沐浴爱的阳光雨露,让全县贫困学子露出了笑脸。

帮助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路

2015年7月3日,龙坪镇党委政府为到高寒山区支教3年期满的“启明星”团队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送会。三年来,他们用智慧和努力,助推龙坪镇中心学校实现了中考成绩从全县“摆尾”到“榜首”的历史性跨越。现在,除开已成长为学校负责人的唐明星继续留校支教外,县教育局又选派10名教师到龙坪支教两年。目睹学校越来越旺的人气和越来越好的成绩,莲花村村民胡涛高兴地说:“学校有这么多好老师,孩子在这儿读书,我非常满意!”

自2011年全县开展教师交流工作以来,共有749名教师参与城乡交流,其中40人交流到100人以下的教学点任教。2010年至今,共为薄弱学校补充年轻教师276人。在教师培训上,尽力向薄弱学校倾斜,近三年来,全县仅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教师就达2866人次,同时强化校本研修,参训率达100%,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上升。目前,保康县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已由2011年的3名增加到37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81名。2014年,有2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结束了保康本土无特级教师的历史。

实施生本教育,是县教育局结合山区实际、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工作2011启动,2012年试点,2013年全面推开,目前已形成了以“生本课堂、生本德育、生本活动、生本服务、生本管理”五大模块为主的生本教育“1+5”体系。推行这一改革,目的就是要扭转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倾向,适应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走进现在的课堂,看到的是四个或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精彩的交流、大方的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保康实施生本教育的特色做法,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肯定。谈起生本教育带来的变化,马良镇云旗小学六年级学生周俊杰的家长周婷婷满脸欣慰:“孩子以前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性格拘束,现在敢说、爱说,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好多了!”

近几年来,教育局以“增能力、强特色、上规模”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与高校联合办学,与县核桃办、茶叶办、组织部联合开办核桃、茶叶技术员免费学历教育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三年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21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7%,综合质量评估获全市一等奖,帮助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路。

(作者单位:保康县教育局)

如何写家庭贫困证明 篇8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备注: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2、陈述困难原因必须详细,数据充分,能够充分说明其家庭经济贫困;

3、村委会(或居委会)必须盖章,但乡镇民政部门及以上民政部门只需盖一个级别民政部门的盖即可。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9

黄坑村小型茶叶加工坊内,68岁的陈日红弯下腰,双手熟练地捧起茶叶放进机器。她期望通过自己的勤劳,让家庭完全走出病魔的阴霾。

“如果不是扶贫帮忙,我们哪里会有今天。”老人的话语充满感谢之情。过去20多年,由于儿子不幸患脑积水病,丈夫患慢性支气管炎,一家人过上了与疾病抗争的生活,“稍微有点钱,就到处看医生。”几年前,由于山体滑坡,她家唯一的老房子成为危房,日子过得越来越窘迫,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黄坑村深受疾病困扰的不在少数,在72户贫困户中,就有52户因病致贫。“因为穷,有些人娶不到老婆,甚至只能娶到有缺陷的人,生下有缺陷的小孩,导致恶性循环。”黄坑村村委书记曾德文感慨地说。

从2008年起,蕉岭为全县农民购买新农合,率先实现全民医保。至2012年,县财政此项累计投入1972万元。“现在得了重病,住大医院看病,费用基本上万。”蕉岭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罗威海说,政府将新农合与扶贫结合起来,就是要尽量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难题。

2011年末,陈日红将儿子送到梅州市人民医院做手术。手术一共花了近2万元,“新农合为我们减轻了几千元的负担。”陈日红说,剩下的费用,除了对口扶贫单位的资助外,不少村民也自发捐款帮忙。

实现病有所医后,不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终于可以暂时放下包袱,安心劳作改善家庭生活。尽管目前的保障仍处在“广覆盖、低水平”阶段,但是正在逐年完善的保障政策,让百姓看到了希望。

从2009年开始,在扶贫“双到”工作中,黄坑村由蕉岭县妇联、县武装部对口挂扶。帮扶单位主动筹资解决贫困户看病难的问题,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同时,还依托当地市级龙头企业——黄坑茶厂,扶持建起450亩的现代有机黄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10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彭玉,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张道诚,中华慈善总会项目部先心病项目负责人芦红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党委书记李惠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丛雅丽,副会长李慧萍,办公室主任王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慈善总会杨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49团民政科努拉娜;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会长董威霆,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管委会主任曲作杰、副主任向媛芬、秘书长陆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参加当天活动的23名孩子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他们此前经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专家们的筛查,符合救助项目的四种先心病病例中的任一种(1.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2.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3.导管未闭;4.脉瓣狭窄)。接受救助的患儿通过手术治疗,很快治愈出院。

孩子们与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的医护人员,捐赠方———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的工作人员以及北京、深圳的爱心人士一起倾情互动。孩子们表演了家乡内蒙古和新疆民族特色的歌曲和风情舞蹈,一起唱响“团圆”欢歌,其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为现场带来阵阵热烈掌声。

据了解,此次救助行动由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向中华慈善总会第二批先心病儿童捐赠60万元,计划为40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提供手术救治,每名孩子的手术治疗费为1.5万元左右。在此之前的8月30日和9月5日,由芦红焰带队,分别赶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吴永波,外科管委会副主任罗新锦,超声科主治医师王剑鹏、段福建四位专家们在两地开展认真细致地开展筛查工作,23名孩子到达北京,入住阜外医院,其中有4名新疆孩子已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他们将很快康复出院。

家庭贫困证明书范本 篇11

证明兹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比如在上学,年龄小,都介绍一下。特此证明。单位地址年月日盖公章

范本二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样本)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大学就读。该生家庭________________(家庭主要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____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

范本三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______(父母亲姓名)之子(女)______(学生姓名),于____年____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______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______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______居委会等(公章)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贫困证明书要求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门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注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量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3、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12

英国的有效学前教育项目The Effective Pro-vis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ject, 简称EPPE项目, 是欧洲最大的调查学前保育和教育效果的纵向研究。由于一些儿童在认知、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困难, EPPE项目开始探索不同发展轨迹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旨在研究学前教育对3至7岁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项目。[1]20世纪90年代末, 在英国教育基金的支持下, 其调查了大约3000名来自不同类型教育机构的儿童。收集的资料不仅包括儿童自身的信息, 而且还包括他们自身的教育背景、家庭和邻里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主要通过有效性研究、质量特征研究和个案研究三条路径来探究学前教育对儿童 (主要是3~7岁儿童) 的影响、有效学前教育机构的特征、儿童自身和家庭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历时7年的研究, EPPE项目研究结果充分显示, 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儿童所上幼儿园的质量高、在园时间长, 对其未来学业进步和学习成果的积极作用更大;高质量或有效的学前教育机构教育与包含“保持共同思考”的师友互动、高素质教师 (包括学历和专业训练) 、家园教育目标一致等因素有关。[2]研究结果还表明, 个人及其家庭背景特征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 早期家庭学习环境的质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质量的早期家庭学习环境可以保证儿童未来的成功[3], 特殊教育需要“高危”或弱势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获益最大。同时, 其研究成果为英国循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二、EPPE项目在家庭教育领域产生的显著影响

儿童的发展结果是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 任何一项关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必须考虑来自家庭的影响。EPPE项目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产生的显著影响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条件好、父母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能够为儿童支付各种学习及社交方面的费用, 使得儿童的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发展相比其他方面更加优秀。然而, 与社会地位相关的其他各个变量相比较,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全面发展产生的影响要比父母的职业地位及父母的家庭收入水平相对更大。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会为孩子选择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 相应地,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中, 母亲受教育程度更高。

二是高质量的早期家庭学习环境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规模、邻里状况仅呈中等强度的相关性。这一结果表明,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有时在家庭学习环境上的得分较高, 而一些地位较高的家庭有时在家庭学习环境上的得分较低。由此看来, 对所有儿童而言, 早期家庭学习环境的质量比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或收入对儿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更重要。即家长做什么比家长是什么更重要。[4]

三是多子女 (有三个或以上兄弟姐妹) 家庭的儿童在10岁时, 其语言的发展及阅读水平明显低于所在班级的平均水平, 但是其在数学成绩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单亲家庭的儿童、重组家庭的儿童及非父母照料的儿童, 其在多动及反社会行为上表现了显著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 不同婚姻状况变化的家庭及非父母照看儿童的家庭, 儿童出现的不良行为居多。

四是邻里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加上高质量的早期家庭学习环境变量后, 邻里关系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会逐渐消失。这表明家庭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中和邻里状况对儿童的影响。流动家庭的儿童在社会地位优越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流动家庭导致其社会处境不利, 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及社交行为的发展。

三、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意识淡薄

在农村, 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做官的人都是命中注定的,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你要是命好的话, 你不会生在农村, 现在也只能认命”这样的话。生活在农村的人从骨子里就已经认定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然而,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他们最不看重的就是学前儿童的教育, 在他们眼里, 幼儿教师就是保姆、阿姨的角色, 学前儿童的教育就更不值一提。如果你说自己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会用鄙视的眼光来嘲笑你。

他们在农忙的时候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 然而, 在农闲时, 他们宁愿坐在一起拉家常, 也不会为孩子的教育而操劳。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也不会为他们创造一定的学习环境。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无所谓的样子。看着那些学习好的学生, 他们只会说:“那是人家的父母聪明, 祖先积的德多, 学习好那是天生的, 我现在就这样了, 我能有什么办法。”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的同时, 也不会想到为自己的孩子投资, 总是用宿命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其实, 不是他们不懂得投资, 而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思想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意识已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信念。也许我们会埋怨这样的家长不负责任、不懂得反思。但是, 我们也应该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及教育背景后面分析其原因。

(二) 忙碌的生活使得家长难以顾及孩子的学业发展

在农村地区, 由于先天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限制, 以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制约, 人们不得不整天围着自己的农田而转。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在农村, 不管男女老少, 每天都在与自己的农田打交道。因此, 他们的孩子要么和他们一样干农活, 要么就在村子里嬉戏、玩耍, 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农忙时, 下午放学后, 我们会看到大一点的孩子都在帮家人干活, 稍小一点的孩子都在路边玩耍, 没有人给他们辅导作业或者给予他们特定的学习环境。忙碌的生活早已使他们忘记孩子的教育, 孩子也不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在周末, 你会看到孩子都在地里干活或者玩耍。谁家的孩子农活做得最好, 他将会得到所有村民的夸奖与鼓励, 相反, 其他孩子则是村民批评的对象。然而,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时, 家长会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 要么就认定自己的孩子愚笨、不好好学习, 甚至有很多家长都是通过暴力来面对孩子的成绩差, 从来不会反思自己。家长的忙碌及农村社会环境的制约, 使得儿童的学习态度消极, 就这样, 一代代人的教育思想反复循环, 使得农村的教育发展滞后。

(三) 经济、文化的交互制约使得他们有心无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人民的思想观念已经提高了不少, 他们也在为自己孩子的前途而努力奋斗着。然而, 他们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仍然是一片迷茫。他们总是觉得城市儿童的学习好, 是因为家庭条件好,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早期家庭学习环境给儿童学习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生活、学习等物质上的需求, 而忽视了孩子精神、心灵及情感上的需求。他们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好好利用, 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在一个农村辅导班工作的时候, 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而前来咨询。那里有很多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在外面都会为他们买最好的学习用书、学习用品。然而, 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当他们的爷爷奶奶带着他们来时, 我看到他们更多的是焦虑与迷茫。孩子学习差, 他们也不会教育, 自己很想为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但是教育能力有限, 不免陷入焦虑与难过之中。有些受过一定教育的家长更是焦急, 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经济条件的制约, 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 使得他们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于是, 上辅导班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和寄托。他们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学习环境当中, 而自身教育能力的制约使得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望而却步。供孩子读书所带来的经济困难不得不使他们又为了生活而再次奔波。于是, 孩子的教育总是处在断层中。

(四) 家庭环境的差异使得儿童发展出现多级分化

在家庭中, “父母或家庭里的其他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地对儿童施行教育和影响”, 家庭心理环境状况、儿童主要照料人特征及具体教养方式、家庭中各种因素都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子女心理、行为、兴趣、社会性等层面的发展。[5]不同的家庭环境、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必然造就不同的儿童。在农村地区, 家庭完整、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的儿童的学习水平呈两极分化状态。一方面, 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都很好, 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另一方面, 高质量的家庭环境为儿童带来了更多的优越感, 使多数儿童成为了纨绔子弟。而大多数贫困家庭长大的儿童, 他们的各方面都很优秀, 他们并不是缺乏自信、学习不好、各方面发展都很差。相反, 贫穷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更加上进,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他们人穷志不穷。艰苦的环境锻造了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积极上进、坚韧不拔、刻苦学习的品质, 他们比其他儿童更加懂得珍惜、懂得知识能改变命运。因此, 他们的发展要比那些家庭优越的儿童好。

同时, 多子女家庭的儿童的发展并不落后于其他家庭的儿童。在我们镇的十个有大学生的多子女家庭中, 一个家庭里至少有三个大学生, 没有上大学的多数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而自动放弃了上学的机会。他们的独立性、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并不比其他孩子差。在农村地区, 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大学的, 其他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相反, 那些家庭条件好, 子女少的家庭, 其儿童的发展不一定处于良好状态。因此,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村家庭的儿童,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

四、EPPE项目对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 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转变家长教育态度

EPPE项目研究表明,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孩子全面发展产生的影响相对要比父母的职业地位及父母的家庭收入水平更大, 家长做什么比家长是什么更重要。农村家长虽然没有较高的职业地位及收入水平, 但是只要其拥有先进思想观念及教育意识, 孩子的教育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 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并不仅仅是其自身思想观念落后造成的, 其所处的家庭地理位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体系、自身受教育水平等都制约着其教育理念的更新。因此, 我们应该像英国农村家庭一样, 通过设立家庭教育点, 开展家庭座谈, 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开展文化名人交流活动, 专家讲学, 观看教育类电视、电影节目, 外出参观等一系列活动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农村儿童也有自己的优势, 不要在宿命论的阴影下, 将自己孩子的未来也定位在农村。

然而, 良好的家庭经济水平、家庭教育背景、家庭结构都是透过家庭教育态度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的, 而家长的家庭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转变观念, 吸收新的科学的育儿观, 提升育儿技能。同时, 家庭需要加强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只要我们转变对家庭的教育态度, 不再盲目地追求城市人的教育方式, 真正认识到农村也有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 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整个家庭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二) 创建和谐、温暖的家庭学习环境

EPPE项目研究显示: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 家庭经济水平、家庭教育背景、家庭结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类型与儿童发展关联度不高。其均透过家庭学习资源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而家庭学习资源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家长和学前儿童一起参与的系列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达到更高的智力水平和更好的社会行为的发展。即使是受教育水平不高、家庭收入低的农村母亲, 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积极参与儿童的家庭学习活动也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6]因此, 家长应该意识到, 自身的忙碌虽也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但我们应该腾出一定的时间,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与他们一起成长、进步。以爱和责任为首要条件, 不断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努力提高自身教育能力。主动了解孩子、指导孩子、协调好教育关系以及自我的发展。[7]不断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不断反思、积极进取, 学习他人良好的教育方法, 必能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一个安静而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 最终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因此, 创建和谐、温暖的家庭学习环境才是我们提高儿童教育水平的第一步。

(三) 关注学前儿童情感教育,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其教育活动

如今, 即使在贫困农村地区, 学前儿童的基本生活都能有所保障, 然而他们缺乏的是父母真正的爱与关心。在农村, 由于多数儿童都是留守儿童或由母亲一人照顾, 因此他们比较缺少父母的亲自照料。如果儿童在三岁之前由父母来亲自照顾, 他们的反社会性行为将减少。如今, 多数青少年的犯罪、吸毒、沉迷网络、自杀、酗酒等都与其家庭教育有关。这类儿童在学前期都是由老人或其他亲戚来代管, 尽管他们也长大了, 但是亲情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的孤军作战, 使其误入歧途。因此, 我们必须要注重学前儿童的情感教育、亲情教育, 让他们在心灵上充满阳光。

家长必须亲自参与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积极主动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亲子共读、亲子互动、辅导孩子学习等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家长积极参与孩子教育, 有利于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家长主动给孩子讲解、解释自然知识、科学常识, 父母经常带孩子去观看演出, 参加体育比赛、看电影等, 以及父亲较多参与某些家庭教养活动, 他们的孩子在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表现。[8]父母经常给儿童讲故事, 阅读, 教孩子字、词和数字等, 也会提高儿童早期读写能力, 并促进儿童语言意识和拼写意识的发展。[9]家长的参与可以提高子女的学校成绩, 减少逃学率, 同时还可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学校态度和行为, 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率。[10]与孩子一起上街、串门、去田里劳作、玩耍等活动都能促进孩子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孩子遇到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时, 家长能主动讲解、及时引导;家长教孩子儿童歌曲、诗歌等主动参与教育的活动, 皆能促进孩子学习风格 (学习品质) 的发展, 使其更加适应社会, 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四) 家园共育, 科学、合理的分配家庭教育资源

高质量的早期家庭学习环境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规模、邻里状况仅成中等强度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有时在家庭学习环境上的得分较高, 而一些地位较高的家庭有时在家庭学习环境上的得分较低。由此可以看出, 家庭教育质量才是制约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经济收入并不是导致儿童的发展出现多级分化的主要因素。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和习得知识、技能、社会化的场所, 家长为儿童提供的是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渗透性教育。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 提供给儿童的是较为系统的、有计划性的教育活动。而这两方面对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 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通力合作, 只有在他们真正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为儿童的发展保驾护航, 紧靠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很难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效。因此, 农村的家庭教育, 在父母教育观念落后的情况下, 家园共育也是农村父母获得教育信息和指导的有效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11]因此, 我们应该建立家长、学校、村社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 给他们参与儿童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转变家长、教师、社会人员对儿童的教育态度;鼓励他们也参与到对儿童的教育中来, 因时、因地的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合作中找到平衡点, 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平等、和睦, 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自由发展, 逐渐壮大;将对儿童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生活中, 为儿童建立幸福、快乐的家园。

摘要:文章主要在英国有效学前教育项目 (EPPE) 研究成果的背景下, 探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现状, 即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意识淡薄;忙碌的生活使得家长难以顾及孩子的学业发展;经济、文化的交互制约使得他们有心无力;家庭环境的差异使得儿童发展出现多级分化。面对如此现状, 其研究成果启示我们应该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转变家长教育态度;创建和谐、温暖的家庭学习环境;关注学前儿童情感教育,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其教育活动;家园共育, 科学、合理的分配家庭教育资源。以此提高学前儿童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 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EPPE,学前儿童,农村地区,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3]Syla K, Melhuish E, Samoan P, et al.Early Children Matters:Evidence from the Effective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 Project[M].Abingdon:Routledge, 2010.

[2]Siraj-Blatchford I, Sylva K, Muttock S, et al.Researching Effective Pedagogy in the Early Years[R].Department for Education&Skills, 2002.

[4]Dunn J.The adjustment of children in stepfamilies:lessons from community studies[J].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2, 7 (4) .

[5]Sylva K, Melhuish E, Sammons P, et al.The Effective Provis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PPE) Project:Final Report.[EB/OL]. (2012-06-25) .http://eprints.ioe.ac.uk/5309/.

[6]Britto P R, Brooks-Gunn J, Griffin T.Maternal reading and teaching patterns:associations with school readiness in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J].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06, 41 (1) .

[7]Fuligni A S, Han W J, Brooks-Gunn J.The infant-toddler HOME in the 2nd and 3rd years of life[J].Parenting:Science and Practice, 2004, 4 (2-3) .

[8]安瑞.2~3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8.

[9]马玲亚.幼儿家长的教育能力结构初探[J].中国家庭教育, 2005 (1) .

[10]周欣悦.谈中美家长参与教育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 (3) .

上一篇:煤矿供用电管理制度下一篇:建设部关于修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