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通用12篇)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1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性格、品德、思维意识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注重满足子女精神世界的需求,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自制力强、诚实守信等优秀的行为习惯。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向健康、丰富、美好的方向发展。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父母是子女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重要导师,其语言和行为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靠血缘而形成的家庭关系,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于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孩子在生活、教育、交流等情境中对父母产生依赖的情感,并且父母的各种言行举止将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父母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态度会通过具体的行为展现出来,学生则会凭借其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内化成个人的素质。在关系和谐、亲情关系浓厚的家庭环境里生活的学生,其思维方式积极、健康,并用自身的行为给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在充满暴力、冷漠、紧张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学生则对生活和学习丧失信心,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比较消极,甚至扭曲。
站在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讲,教育的目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考试成绩和学业水平的要求,而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功能相对以往出现了弱化,而更加强调家庭教育的局面,家长作为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其影响方式、影响作用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成长过渡期,在此阶段,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的人格初步形成,而其意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通常有限,双方面的矛盾会造成叛逆心理、偏差行为的产生,家庭教育作为一种连贯性、多维度的教育模式,对于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心理问题疏导以及思维模式的构建都起到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家庭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成为连贯性较高的主导性教育手段,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整体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相对“学校教育”的另一种辅助式教育模式。而在当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意义相当重大,“校园教育”更为偏重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而“家庭教育”的意义则为中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习惯养成、人格生成等更高格局的综合素质的培育。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所产生的影响
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倡导,家长逐步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家长逐步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家长逐步认识到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孩子的一切,上大学不是孩子唯一的选择,家长将主要精力放在子女的品德建设上,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将家庭中的行为方式和作息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建立相关制度,形成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平等、干净卫生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3)采用理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子女对父母有信服感,从而听信父母的话语。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让子女更多地接触到生活中的事物,开阔子女的视野。子女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父母的信任感,才能与父母之间有更多的话题,形成和谐、融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为了给子女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使自身的素质也不断提升。
2.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家长错误的观念和教育方式,将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地溺爱子女,家长害怕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委屈、吃苦受累,所以对子女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加以满足,使子女养成刁钻、跋扈的性格,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并很难融入到集体当中;二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小小年纪就要承担父母的希望,并且为十年后做准备,父母不遵循教育规律剥夺子女休闲娱乐的时间,让子女参加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对子女经常采用谩骂、挖苦、殴打等教育方式,从而导致子女敏感、多疑、不爱与人交流,同时独立性较差;三是家长过分地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家长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子女在书山题海中冥思苦想,父母就会感到很欣慰,甚至会陪着子女共同学习。相反,子女想要玩游戏和同学外出就会遭到父母的反对,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
三、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素质发展的建议
1.改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
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是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依靠非智力因素的人员较多。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中学时期是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全面,极容易受到不良的思想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忽视对其个性和品德的培养,子女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颇。子女会错误地认为,品德和价值观在人生中是次要的,学习成绩是主要的,该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也会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德育的形成。例如生产瘦肉精、苏丹红等食品中有害添加剂和农药的人群,其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能够在研究道路上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其德育发展水平受到限制,所以他不关注这类产品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2.家长要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
父母的行为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和文明的行为,按照社会规章秩序约束自己的行为,子女在这种环境下,会学习父母优秀的品质,并且内化成个人的修养。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要发挥其示范作用,在语言上和行动上教育子女。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对个人的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在子女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不开电视,不玩手机,经常翻阅书籍;日常生活中不打麻将和扑克,采用运动的方式来会友、交流、娱乐;对待家中的长辈要孝顺和尊敬,诚实守信,在语言上如何教导子女,在行动上就要具体地展现。中学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就会塑造健康的人格,对事物有着积极向上、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促使中学生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以和谐友好的方式对待周围的同学、同事等。
3.和谐家庭关系,注重对其精神关怀
父母关系和谐,才能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家庭关系的完整对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心理成长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更应该着眼于满足其精神世界的需求,不应该无条件地溺爱,满足其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家长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应酬和打麻将等方面,对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不闻不问,就会导致子女精神世界空虚,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将打麻将和应酬的时间用来陪子女选购书籍,与子女共同阅读书籍,交流书中的内容,并且写下读书笔记。家长也要经常陪子女做短途旅游,即使到同一个地点也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景,产生不同的感悟,从而对待生活和事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受。在和谐的家庭状态下成长的学生,其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是积极健康的,愿意给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素质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家庭教育出现偏颇,学生就会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存在思想偏激、行为怪异、抑郁等现象。而家庭教育之于素质教育而言,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父母、家长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养成发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且影响深远的。父母的教育侧重点会对处于中学时期的青少年群体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当父母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注重子女精神世界的发展,并在语言和行为上为子女树立榜样时,可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2
一、学习家庭教育学的目的
将来我们都要成家立业,做爸爸妈妈,学点家庭教育学是很有用的。而且,教育学强调教育者的表率作用,学点教育学知识对于规范我们自己的言行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另外,教育学揭示了教育规律,我们可以动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懂得这些规律,从而愉快地接受教育,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此外,学校要交给每一个同学一个任务,就是把我们所学到的教育学知识传授给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正确的指导、监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个学生的成长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他的精髓之处,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在家庭中他们也得到更多的独立行动的权利,学校老师也不再给他门“无微不至”的照顾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了一些新特点。这个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时期。
一是渴求与逆反。他们渴求学习取得进步。但是,随着自立意识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地认识和思考问题而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心理:师长让做的偏不做,不让做的偏要尝试。
二是热情与冷漠。中学生有朝气,有热情,他们期望在中学里获得友谊,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在德、智、体各方面提高自己。但是,当在追求这些目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会产生冷漠心理,对自己的目标产生动摇、怀疑、丧失信心。
三是敏锐与偏激。中学生目光开始敏锐,他们的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开始占主导地位。他们善于发现新事物,并执著地去探索新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不再满足于问题是什么的说明,而是追求着为什么的答案。他们对各种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开始关注,试图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但是,由于知识和阅历的不足,他们在寻求答案时往往出现偏激情绪,如以偏概全、爱钻牛角尖、听不进反面意见等。
四是主动与消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开始主动了解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和客观,而且已经能够针对自己的短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他们全力要求独立自主,表现出有自我教育的要求。但是,他们行动上又往往不能完全控制和监督自己的行为,一旦竞争失利,又会使一些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变得消极,不求进取。
少年的心理逐渐显出封闭性,其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隐藏内心活动。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性,发展还具有急剧变化的性质,同龄人发展水平又有很大差异,所以这是一个不稳定时期。有人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孩子不但不接受教育,而且用固执、粗鲁、执拗的方式来对抗。因此,家长应该认真研究和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以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的黄金时代
鉴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中学时代是学生身体和智力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经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地刺激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经过适当的智力训练,可以大大的刺激大脑的发育,学习知识、独立地完成作业就是智力训练,如果学生在中学时期能够自觉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那么它的智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将使得成年之后的智商大大提高。作业穷于应付,错误百出,学习不求甚解,糊里糊涂,这样不仅不会提高智商,只能使学生越来越糊涂。身体是越炼越强壮,脑子是越练越灵活。这个道理当家长的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以便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聪明者不学,难有成就;愚笨者勤奋,可以成功。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黄金时代。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孟子母亲为教育孟子,不肯让孟子住在墓边,不肯让孟子住在市井,最终搬到学馆旁边,对孟子有良好的影响,后来常用“孟母三迁”来颂扬母教,也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一定作用。
家庭学习环境的建立,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无论家庭居住条件如何,也得置办一桌、一椅、一书架供孩子学习。设置一方天地,让孩子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学习和研究,这里他是主人,他有支配权、管理权,他在这个环境中很安全,很自在。
桌面高度应比椅面高出30厘米左右,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台灯在左,时钟在右。桌面玻璃板下是作息时间表。这样,便于孩子学习和研究,也便于家长检查和监督。
物理环境的创设是家长的任务,而其保持和改善则是孩子的责任。自己的书架自己安排;自己的文具自己爱护;自己的软盘自己保管;自己的书包自己收拾。
心理环境:这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得无故打扰。设想孩子能在麻将和吆五喝六声中算出平面几何难题吗?
家长对孩子表现出的学习自觉、认真、迷恋、好奇应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家长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书柜中的书质量如何呢?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自动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好的.方法、好的技能只有转化为中学生的学习习惯,随时随地表现应用,才是一种自动的行为,乃至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重要的有:
一、上课认真听讲。一般老师都精心地备课,只要学生课堂上注意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般都能学会老师所讲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的组织教学,可使学生的眼、耳、嘴、手、脑并用,学生很容易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但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学生上课走神了,没有认真听讲,下课后还可以补救,那就是问老师、问同学或者自己看书,不过这样要浪费学生的一些时间,不是最佳的方法。
二、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时要全神贯注,遇到不会做的问题,不要轻易地问老师和同学,要多动脑子,争取自己独立地完成作业。当然实在不会做的问题还是要请教别人的,对于较难的问题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讨论,也可以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做错了的作业,要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认真改正错误。
三、惜时守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当然更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凡是学习时间就一定要学习,如果作业都做完了,可以安排看看课外书,做做课外题等等。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一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前,任何事情都得为学习让路。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篇3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和长处。家庭教育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从家庭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来看,他们之间有一层血缘关系。就是这一点使家庭教育在实施中表现出感染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血缘关系使子女对父母有一种特殊信任感与亲切感,因而,对父母教诲愿意听取。父母喜怒哀乐时刻感染着子女,他们之间心理相通使子女时刻受到父母不自觉影响;从家庭教育影响途径和方式来看,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过耳濡目染而受到潜移默化影响。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正因为此,家庭教育特点也就必然带来各种各样家庭教育问题,而家庭教育中最关键也是最能动的因素是家长,家长在家庭中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主要由于其有意无意地对客观存在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忽视——太主观所造成。
家庭教育是一件很复杂工作,一个很难掌握问题就是在教育子女中,家长如何讲究分寸,把握尺度。有一种翠鸟,开始窝筑得较高,怕小鸟摔死,便往下挪窝,一次又一次,最终把窝移得离地面很近,结果小鸟被人抓了去。同样,严格要求也是需要的,但过了度,不讲分寸,就会成为苛求,不但不能对孩子起积极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反感,就会束缚孩子个性发展,使孩子成为一个萎靡不振、少年老成小老头。平等、民主、宽容自然是我们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但一旦过了头,就会成为放任,姑息养奸,家长也会失去教育主动权。家庭教育难就难在分寸的把握上。家庭教育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艺术,教育结果往往与希望相反。
家长不良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导致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现在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辈、祖辈过多的关心爱护,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的环境当中,遇到挫折、经历磨炼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旦他们考试成绩差、或与同学关系不和、或遭到老师的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使子女任性自私、傲慢无理、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使子女暴躁冷酷、粗野蛮横,缺乏同情心。家长要做到“三少三多”:对分数的关注少一些,对做人的指导多一些;无端的指责、埋怨少一些,平等的交流、谈心多一些;对孩子饮食起居的关怀少一些,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多一些。
家长的文化水平也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原因,家长们素质参差不齐,但孩子又无法选择父母。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为人父母者,不爱自己子女者微乎其微,舐犊之情,动物尚有,何况人乎?对子女爱是人性集中体现之一。而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里对子女爱就更为强烈。然而这种爱太多、太滥使爱性质发生了变化,往往是爱子有余而教子不足,结果只能是“慈母败子”,培养出“比先天型愚儿更可悲的后天型愚儿”。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4
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意义
良好学习习惯是指对个体学习起积极、增效作用的学习习惯。有研究表明:“学生越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绩就会越好, 成绩越好就越会为了巩固自己‘好学生’的地位而努力学习, 从而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学习习惯,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那些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终成为所谓的‘差生’。”[3]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暴风骤雨期”, 虽然已经形成了学习习惯, 但还很不稳定, 容易受到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 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实践证明,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如给予孩子以宽容、情感温暖、鼓励等, 会使中学生具有不怕失败、敢于创新、能够做到独立自主、勤学好问、热于探究, 更能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反之, 经常惩罚、辱骂、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等不良教养方式, 则会导致中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和畸形的心理, 进而影响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见, 不同的家庭教育, 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必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进行优质的家庭教育, 才能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不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纵观当前的家庭教育, 不同的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各有不同。
2.1专制型家庭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当前, 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强迫命令孩子除了学好学校教学的内容外, 还要求孩子参加一些课外辅导班, 如学钢琴、学绘画、上奥数等, 强迫孩子为学习而学习, 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兴趣爱好。久而久之, 孩子会认为学习这种事父母会安排的, 不需要自己思考, 在学习方面养成了依赖性。这种家庭教育, 突出表现在过多的干涉中学生的生活, 视中学生为不懂事的孩童,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 只允许他们按照家长的意愿做, 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对立, 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2.2放任型家庭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放任型家庭的最大特点就是当孩子进入中学学习后, 就不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 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和义务, 往往以 “我很忙、我不懂”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学习上, 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 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 把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 很少与孩子沟通。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 对孩子学习习惯没有要求, 不加控制的放任自我养成学习习惯, 或者即便提了要求, 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 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养成学习习惯的味道。然而, 一旦孩子学习上遭遇失败或错误, 他们则不是善意地帮助和鼓励, 而是嘲笑或讽刺:“我早料到会这样。”有研究认为:“当孩子的学业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 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 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2], 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家庭教育, 造成中学生在情感上受到忽视, 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人格上往往缺少自尊和自信, 对他人缺少信任,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善于寻求支持和帮助, 无法养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2.3民主型家庭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民主型家庭主要表现在家长关爱孩子, 关心孩子, 但不包办代替, 而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探索, 注重独立性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家长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 孩子在家庭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的空间, 孩子受到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反过来孩子也尊重父母, 尊重父母和别人对他的信任。在这种家庭教育中, 中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如何学习, 学习什么, 自己可以做主, 即使是家庭事务, 也经常与家长一起讨论决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积极的赏识和鼓励为主, 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 家长既给予批评、引导, 同时又给予宽容和理解。由于受到了家长认同, 中学生为了能更好的表现自己, 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更加主动, 极大地促进了中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3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实践证明, 优秀的中学生依靠的不应该仅仅是刚刚面对新知识时的一腔热血, 更多地应该依靠多年来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当前, 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通过改进当前家庭教育的不妥之处, 积极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发挥家庭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任何人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具有良好的习惯, 而是依赖于后天的养成。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其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纵观古今成才之士, 无一例外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可见, 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起一个榜样作用, 以身作则, 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 对知识的渴望, 主动追求知识, 让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仅强调家长的引导, 而不是要家长替孩子准备好一切, 事事包办。这样做的话, 不但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反而会造成中学生对家长的依赖, 而是要求家长应该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引导孩子能够学会学习, 懂得学习, 享受学习,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2适时表扬和鼓励, 积极巩固中学生已拥有的良好学习习惯
喜欢被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 每当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强烈兴趣, 已经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时,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提出表扬, 并激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会增强孩子巩固已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自信心。家长和长辈们的表扬言辞也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每当孩子主动向家长提问, 家长在认真耐心解答完孩子的疑惑以后, 也要对孩子这种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夸奖和正激励, 这就会给孩子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 促进孩子对这种好习惯的理解, 固化他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3.3创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 营造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
家庭是中学生心灵的港湾, 是其成长的避风港, 深受家庭的熏陶。家庭教育环境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这就要求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友爱互助, 彼此尊重, 且有良好的家庭秩序, 为孩子的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 可陪伴孩子一起做功课, 对孩子正确的解题及时表扬, 增强其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对孩子无法解答的问题可适当引导与帮助, 克服其恐惧感。其他不能帮助孩子学习的家庭, 每当孩子在学习时, 家长不要在一边说这说那, 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 也不要去做一些关心孩子但是会影响孩子思路的事情。只有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 才有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4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 共同培育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 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如何, 直接影响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 对于学校方面安排的工作任务, 家长要全力配合, 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不定期与班主任、课任教师沟通,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 并及时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如实反馈给班主任和课任老师, 实现家庭与学校协同培育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新局面。同时, 社会要多渠道传播正能量思想文化, 大力宣扬优秀的社会道德规范、文明风尚等好人好事, 让中学生能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中成长, 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中学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对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家庭教育的研究, 发现专制型、放任型家庭教育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通过家庭正确引导、适时表扬和鼓励、创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等举措, 能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培育
参考文献
[1]王勇.让教育智慧绽放光彩:中学班主任工作实用案例[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3]徐振恒.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黄宗武.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 2009 (7) :70-73.
中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初中生朋友:
你们好!随着90后成为社会的主流,初中生的各种问题也更为凸显,不少人归咎初中生的荒唐行为,但原因到底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了解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以下问卷,回答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你以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经历,独立完成问卷(在符合你的选项下打“√”)。感谢你的参与。2013年6月9日
性别:A.男B.女
民族:A.汉B.回C.东乡D.其他
户籍:A.城镇B.农村
年级:A七年级B八年级C九年级
1.你的家庭:A.父母健在B.父母离异C.丧亲D.其他
2.你在大多时间里和谁生活在一起?
A.母亲B.父亲C.父母、母亲D.爷爷奶奶(或外祖父母)D其他
3.你的家庭结构属于哪种类型?
A核心家庭(三口之家)B多成员家庭C单亲家庭D其他
4.这学期期中考试,你在班上的名次是:
A.1-10名B.11-20名C.20-30名D.30-40名E.40名以后
5.你对现在的家庭氛围满意吗?
A.非常满意B.不满意C.还可以D.说不清楚
6.你认为爸爸妈妈对你的管教:
A.很严厉B.宽严合适C.较宽松D.不管不问
7.爸爸妈妈平时对你的态度:
A.经常命令你做这个做那个B.几乎对你有求必应
C.做事经常与你商量D.不怎么关心你
8.你认为父母最关注你那一方面的发展: ...
A.兴趣B.学习C.个性D.品德E.其他9.犯错后,爸爸妈妈教育你常用什么样的方式?
A.讲道理B.严厉批评C.打骂D.其他
10.爸爸妈妈休闲在家的时候,他们最常做些什么?
A.看报纸或看书B.上网消磨时间C.看电视剧D.其他
11.爸爸妈妈是如何了解你的学习情况的?
A.主要看考试成绩B.检查平时作业
C.跟老师打听D.跟我聊天E.不太关心
12.你的家长检查你的家庭作业吗?A.经常检查B.有时检查C.不检查1
13.你觉得做作业是为了什么?
A.考试考好一点B.完成任务C.自身的全面发展D.其他
14.父母为你提供了何种学习环境:
A.只管学习,不用参与家务劳动B.家务劳动放在首位,学习次之
C.学习和家务劳动适度结合D.学习和家务劳动都不要求
15.你是否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A.经常B.偶尔C.没有
16.父母通常用何种奖励激发你的学习动力:
A.物质奖励B.精神奖励C.物质和精神奖励D.无奖励
17.当你向父母求助时,你的父母:
A.他们会帮我处理所有问题B.他们会认为是我惹麻烦回来
C.他们不太会在意我的问题D.他们会和我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18.对某事情你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你的父母:
A.不管我的观点如何都称赞成B.认为我的说法很幼稚,甚至说“小孩子懂什么”
C.做其他的事,不理会我D.认真听我说完,在发表意见
19.对于课外兴趣,你的父母:
A.总为我安排好B.他们认为有益的课程必须参加
C.会结合我的兴趣帮我选择适合和适量的课程D.不关心
20.对于你交朋友,你的父母:
A.总是担心B.总是限制C.从不关心D.给予鼓励E.其他21.如果有同学来你家里玩,你父母会:
A.热情欢迎B.仅仅是礼貌待客
C.很冷淡D.表现出想让他(她)走的意思来
22.和父母的交谈话题更多的是:
A.学习B.兴趣C.时事D.什么都谈E.什么都不谈
23.父母和你交流的主要方式是:
A.训话式B.闲聊式C.游戏式D.几乎没有交流E.其他24.当你出现挑食的情况时,你父母是:
A.“你想吃什么,我马上给你做”B.“有就吃,别提那么多要求”
C.“今天的菜似乎不合你的口味,为什么呢?你又想吃些什么呢?”
D.“不吃就不吃,饿了时你自然会吃”E.其他
25.放学后,你的父母:
A.要求马上回家B.不在乎我在外面游荡
C.允许我到朋友家再回家D.其他
26.在你的家中,是否有不文明、伤害性的语言行为?
A.经常发生B.偶然发生C.没有发生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6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夙愿,孩子如何能成才?栋梁之才、逸群之才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中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人群,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为了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忽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只有加深认识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让孩子得到一个真正的“家”,才能真正做到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是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问题客观存在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来,中学生因考试失利、社会交际等问题引起的自杀现象屡见报端,2009年,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所曾在临安市作过的一项抽样调查,对象为1700名中学生。在参与调查的中学生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26%(自杀意念是指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10.5%自杀未遂。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接纳自我: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从生理上、心理上接受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才能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
(2)有自控力: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和一定的内在标准对外部环境,自己的情感,欲望、行为等加以控制的能力。良好的自控力,可以控制中学生避免遇事情绪化、易冲动、做事不规范、任性、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
(3)抗挫折能力:生活中适当的挫折可以帮助中学生成长,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应在孩子建立自信心、同理心的基础上,以正能量的思维习惯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4)有应变力:中学生应适时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应变能力。所谓应变力是指当周遭环境、所处条件、竞争对手发生变化时,能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的能力。
(5)人格完整:中学生处在人格发展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健康的人格行为举止应是合乎一贯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贯性、统一性与延续性。人格健全的孩子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值得全社会予以关注。由于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的举止行为、家庭的文化氛围,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主要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所形成的气氛环境。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否和谐,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和睦的家庭、温馨的环境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保障,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夫妻间有分歧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谩骂指责,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在良好家庭氛围中成长,中学生就会懂得爱,学会爱,个性会倾向于活泼开朗,宽容有礼,阳光向上,与人为善。
2.家长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认知理论之父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攻击反应试验表明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观中提到“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家长的一言一行、处事应变、生活态度、价值取向,无一不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对社会逐渐认知并形成自己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对家长不断的说教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需做到止于言,立于行,对孩子的要求,自己要先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并需避免对孩子要求一套,自己做事情却是另一套的双重标准,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认知偏失,难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只有父母“言必行,行必果”,严于律己,中学生才能接受家长的认知,确立家长在自己心中的榜样地位。
3.和谐的沟通模式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家长往往只重视中学生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获取,却严重忽视了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更忽视了应如何与中学生沟通、交流,才能使他们容易接受信息的传达。而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逐步形成性格特点,因此家长作为中学生最亲近的人,需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平等交流,才能正确引导他们。首先,要与中学生做朋友,经常与他们进行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有必要,帮助他们分析一些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鼓励孩子勇敢的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其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家长与孩子的教育尽量是一对一或二对一的,交流性的,避免公开的斥责。中学生在十几岁的青春期,自尊心很强,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不做当面斥责。
总之,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有中学生的家庭都应高度重视,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关心爱护孩子,珍视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做心灵上的朋友,情感上的后盾,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相信每个中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缦,王百玲,刘燕,陈风华.甘肃省回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15,(4)
[2]张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为例 [D],2015.
[3]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7,(9)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7
通过与李XX及其妈妈的接触,我才明白李XX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所在。
第一件事,李XX因总是出言不逊, 跟另外一男生起了纠纷,那男生动手打了他,腿上受了点皮肉伤。常理来说, 十七八岁的男生之间有点动手也正常, 但我还是严肃批评了那位男生,并请双方家长到场(伤不重,原本可以简单处理;这样做,其实最大动机是想警示全班同学),但李XX的妈妈来后的表现却大大超出我的预料,她一看到孩子的伤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你这样容易被人打,妈妈怎么放心让你出去呀?”(李XX也在那乖乖地接受着妈妈的抚摸)之后李XX的妈妈多次跟我电话交流。这种教育是畸形的,难道孩子进入社会没有矛盾?会碰不到有形无形的伤痛?这是一个孩子面对社会最起码的生活素养呀!这种教育的失位是可怕的!这使得李XX自己也麻木在其中,忘记了成长!
第二件事,有一天很冷,李XX的妈妈给我发来短信,让我提醒孩子穿羽绒服(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给她回了短信说:“孩子今天穿了一件酒红色的衣服,是羽绒服吗?”李XX的妈妈的回复让我有点震惊,她说:“是羽绒服,天冷我儿子居然自己知道换衣服了!”天冷换暖一点的衣服,这样一个本能的行为,应该是孩子10岁前就能自主完成的事,为什么成了18岁的李XX的妈妈引以为豪的事?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什么时候去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件事,李XX的妈妈打来电话问:“这周是周六还是周日开家长会? 如果周六开,那就糟糕了,我没工夫, 那就得孩子爸爸来,我不想让孩子爸爸来开家长会,他听到孩子不好的事情就会责怪孩子的。”我突然间顿悟了这个可怕的家庭教育,李XX是一个有着坚实保护膜的孩子,在生活中什么都由他母亲安排好了,所以离开了母亲, 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当然,他也缺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被妈妈宠坏了的孩子。孩子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妈妈无尽、无微不至的呵护,全然忘却自己已成人,忘却独立;妈妈也似乎理所当然地幸福地付出母爱,做着一切她所能做的事情,一如孩子幼时,全然不顾孩子已是高中生,已是成年人。
生活素养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观,是一种对人的态度、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 学会审美,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家庭教育在李XX身上的越位或失位,我们的学校教育该如何来弥补呢?
首先我约谈了李XX的妈妈,告诉她一周只允许她来看望儿子一次,但让她百分之百放心,我会替她照顾好她儿子的;并且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随后又推荐给她几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一方面让她在担心牵挂儿子时,看看这些书,转移一下注意力; 另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她通过阅读这些专业书籍,能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然后是要帮李XX“断奶”或“戒毒”, 这是最重要的。不允许他动不动就打电话向母亲求救、征求意见;监督他自己整理内务、洗衣服;学习上坚决不允许他慢几拍,采用鼓励式教育,看到他能自主学习,就表扬他;生活中,我一方面跟其他学生说,如果他们有理,就永远不要让李XX;另一方面跟李XX讲道理,告诉他如何与人正确真诚相处。
同伴教育在中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同伴教育,中学生教育,特点,作用
现阶段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 他们的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 好奇心强,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个性张扬, 但相对缺乏团队忠诚感。网络时代广阔的视野、信息和丰富的知识, 加之中学生内心有时空虚, 往往会导致他们沉溺电脑游戏, 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 比较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 且价值观更加现实。他们既自信又脆弱, 敏感而自私。多重的特点和矛盾相结合的现代中学生, 使得教育者的教育工作难度和压力不断增加。单纯依靠教育者和家长的教育和督促, 是治标不治本的, 有时候根本就是毫无效果, 甚至适得其反, 使得中学生更加叛逆, 自闭。同伴教育就能很好的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同伴教育的概念
同伴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一种教育行为。社会学家依据一定的前提条件, 有时把同伴教育称为同龄群体教育或同辈群体教育。一般认为,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相似年龄的伙伴, 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 相互传递思想、情感, 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是一种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对中学生进行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青春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期, 是青少年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体格方面,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走向强壮健美, 也可以趋向衰弱多病, 这取决于他们能否得到合理的营养, 能否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思想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积极性向上, 也可以无所作为, 这取决于他们能否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学习上,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好学勤奋的一面, 也有知难而退的一面, 但是只要他们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心培养, 就会懂得珍惜并学会把握自己这个最可贵的时机, 把蓬勃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望凝聚成探索知识的持久动力。中学生乐于模仿他们认可的行为和形象, 特别是同龄人, 更能引起共鸣, 而且这种共鸣和模仿学习的行为是自发的, 只是需要一个诱因, 而这个诱因就是“同伴教育”所带来的。现在的中学生, 以后就是这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的主人, 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正确的教育, 引领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关乎到我们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但是碍于他们的特点, 家长和教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难以融入他们的内心, 许多时候还会激起他们内心的叛逆、厌恶, 常常会有“越是教育, 越是对着干”的现象发生。这时候, 换一种方式, 换一个“有共同语言的教育者”, 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也许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同伴教育的特点
举几例说明。
1. 某男为初三学生, 不喜欢学习看书, 贪玩, 父母以前多次劝说, 责骂, 老师时常的教育, 批评, 收效甚微。
但初三时, 班级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认真看书, 复习, 而其本不对自己抱太大希望, 想像初一初二一样天天玩世不恭, 但时间久了, 发现同学都在认真学习, 自己又没有玩伴了, 同时感觉别人都在做同样的事, 只有自己是异类, 出于从众心理, 便试着静心看书复习, 一段时间后, 发现很有收获, 也觉得自己融入了整个班级学习的氛围, 最终成绩上升到班级中等水平。
2. 几名高中生, 整日无事便去网吧游戏, 荒废学业。
几人感情很好, 都是一起“行动”。家长老师都知道几人的情况, 但是多次劝说无效。其中一人甲, 有女友, 女友对甲说:“以后还想在一起的话, 就要进入同一所学校, 不然机会渺茫。”甲听后, 反思一下, 终日网吧度日确实没太大意思, 不能为了游戏把女友丢了, 便决心上进, 认真复习, 争取和女友进同一学校。同时, 又放不下几位“哥们”, 便去劝说, 大家一起考一所学校, 暂时先把游戏放下, 拼搏一年等高考结束再玩。其他几名同学也是很“义气”, 为了以后能继续一起, 就一起认真复习看书了。
3. 一父亲想让自己儿子学一样乐器, 但儿子不愿意, 父亲如何劝说, 儿子都不想学。
一日晚上, 儿子见小区中许多同龄人在一起吹奏笛子, 出于好奇便上前观看。听了一会儿, 发现人家吹奏得很好听, 而且发现吹奏者中还有自己认识的好友, 上前问道学笛子难不难, 其好友告诉他不难, 他们几个都是一起去学笛子一起回家, 晚上一起出来吹笛子。儿子听后, 回家马上要求其父亲为其报班学习吹笛子。
4. 一男高中生, 成绩优秀, 无不良嗜好。
交友不慎, 与一群社会青年厮混, 社会青年吸烟时, 递上一支, 问其敢不敢抽, 碍于面子, 他便接了下来, 说没什么不敢的。久而久之, 染上一身恶习, 心思也不在学习上, 家长老师苦心劝说无效, 其觉得和那些“哥们儿”在一起很潇洒, 很快活, 沉沦下去。
上述事例, 当然不排除当事人的主观因素, 但是, 没有同伴的劝说和影响, 中学生原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可见, 同伴教育有着家长和教育者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伴之间的行为和语言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尤其是异性同伴。同时, 青年初期异性同伴关系也有了新的内容, 此时高中生对异性的消极感受几乎消失, 一半的男生和大多数的女生都跨过性别界限建立起友谊。大量的事实表明, 这时异性同伴的劝说和鞭策, 要远远胜过以前结交的同性伙伴的影响。
四、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如何应用同伴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者不应像原来一样, 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学生和以前很不一样, 他们思想超前, 内心“老成”, 一般的教育方式难以“攻入”他们内心。教育者说的“大道理”他们都能倒背如流, 不愿意听“老生常谈”, 他们只是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试想下, 在平常讲课时, 留下最后几分钟, 以这样的话开头, “我在你们这个时候”,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可以是杜撰的, 这样你就把自己置身于他们的年龄段, 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同伴,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旁敲侧击地点拨下, 以一个回忆兼故事的方式, 在严肃的课堂上, 最后的几分钟, 学生开始只当放松, 而且听别人的往事, 总有一种好奇心, 但是听完以后, 他们会联想到自身, 总会有所启发。久而久之, 他们会期待那最后的几分钟, 等待另外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而后自身比较, 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这就等于无形中在学生内心中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形象, 学生自发地向着他认为是正面的形象对齐。
在文化知识学习教育的方面, 可以将班级整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定期考试, 作总体成绩的比较, 肯定成绩尖端学生的成绩, 同时, 指出几个组的成绩比较的胜负主要在于中等和考得不理想的人, 但是不点名, 只是指出分数段, 说明他们在“比赛”胜负中的重要性, 他们下次努力考到多少的分数段就能胜出。这样, 尖端成绩的学生受到肯定, 其他段的学生也认识到自己在所属的群体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其群体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出于中学生的喜欢表现自己, 同时不甘人后的特点, 为了同伴和自己的荣誉, 就会努力。同时, 在每个组中, 让他们在学习上互助, 尖端学生只有带动自己的同伴一起进步, 才有胜出的可能, 同时他们不应抱怨成绩不理想的同伴, 告诉他们, 他们现在是一荣俱荣的整体;而对于中端和末端的学生, 要告诉他们, 他们的努力关乎整个组的荣誉, 他们多一点努力, 整个组的胜率就大一点。在这一过程中, 适当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是必要的。
传统教育将教师视为教育主体, 学生视为教育客体, 侧重于教师主动的传授教育过程, 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 主观地抹杀了学生一方主体本质的规定性, 至于怎样促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则更不受重视。现代教育较之传统教育最为显著之处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这是尊重教育规律的要求和反映, 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主体和客体是可以转换的, 教育者可以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 以“同伴”的, “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角色, “言传身教”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而非死板地以“教书先生”的面孔对学生进行教育, 这样可以很大地增加教育者对学生的亲和力,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当然, 融入也是有度的, 适当的威严还是要保持的。同时, 课堂的时间应该多留一些给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讨论, 教育者在其中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向作用即可。
现在许多中学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觉得有代沟, 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怕交流了会被训斥, 交流变成“审讯”, 中学生很不喜欢这种“居高临下”的对话方式。他们渴望的是平等地位的对话, 也许这在许多家长眼里是很可笑的事, 但这在中学生眼中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成年人的品质, 他们很喜欢这种和成年人平等对话的感觉, 他们觉得这样的成年人是能和自己打成一片的人, 是可以交流、分享心事的人。但是许多家长都觉得父母对子女那种威严是天赋的, 本身就不对等的, 这样子女就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甚至恐惧、厌恶, 而只能与自己的好友倾诉。然而这宝贵的机会有时候同样被父母剥夺。中学生同学间的集体活动, 交往等等, 经常被父母以影响学习等理由拒绝。做父母的怕子女交友不慎, 担心路上的安全等等, 这可以理解, 但是, 中学生总是要长大的, 总是要步入社会的, 而且这是他们难得的同伴之间活动交流的机会, 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 共同目标, 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对自由活动的学生, 要规定收队时间, 到时严格考核, 按时的表扬, 超时的批评, 让他们养成守时的习惯。对出门的孩子, 也要规定回家的时间, 要让孩子留下同伴的电话, 并明白告诉他, 如果准时回来, 决不使用这个电话。再就是物质准备。学生或孩子要外出, 诸如交通工具、帽子、雨伞、食物、药品和小礼品等的准备是不可或缺的。[2]这不仅能够让孩子的活动顺利进行, 而且也体现出教育者对他们的关爱。当然, 经常性的交流也是要有的, 发现不对的苗头, 家长要心平气和、平等地指导他们, 帮助他们改正。家长要多发现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多带他们认识些志趣相投的同龄人, 让他们相互影响对方。
参考文献
[1][2]龙润忠.浅议同伴教育的特点和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
[3]刘俊升.同伴群体研究的现状评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07) .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9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我们不敢说学生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但是对于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而言, 我们都相信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要走入社会的学生而言, 培养他们的心里素质要比其他任何素质的提高都要困难的多。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最典型体现。要保证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 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以及对该课程实践效果的系统反思与总结。因此, 本文尝试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特点及途径、方法, 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并最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 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 心理上还比较稚嫩, 在学习和生活中, 尤其是是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 往往容易因为各种小事件发生摩擦, 而这种摩擦又会因为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而由小变大, 或者因为一些正常经历中正常的打击从未经受过, 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压抑和忧郁,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的形成。因此, 作为教师,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更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我们也应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而达成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在我们身边,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从小就有悲伤、孤独、颓丧等心里问题,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 无论是和家人, 还是和同学老师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都最自己的定位很低, 表现出一种和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完全不相符的评价等级, 做任何事情都认为自己不行, 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成, 在学习上对学习缺乏信心, 在生活中, 对自己的动手能力, 最自己的设想,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个想法都感觉比不上比人, 对待同学和老师的各种合理建议和要求, 往往都有恐惧倾向,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试图沟通之后, 学生对于自己的现状有过改变的想法的很少, 很多时候都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往往不会引起大家注意, 他们也不影响正常的课内外秩序, 也从不不妨碍学校教学和各项活动内容, 但是随着他们这种不良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和内心恐惧、紧张程度的加重, 他们会慢慢地消沉下去, 有一些严重的可能还会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疾患, 有的还会做出自伤行为, 这类报道并不少见。
实践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会感到温暖并产生安全感;相反, 大家彼此之间会多了一份冷漠, 慢慢发展为互不往来, 甚至仇视和猜忌的关系容易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感, 缺乏安全感, 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自己父母的辛苦, 同时指导家长关心自己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情绪的变化, 当自己的子女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父母要做的不是责备他们而是主动帮助他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热爱自己学生, 对学生要学会关怀和信任。最后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异性的交往, 破除他们对于异性的神秘感, 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使男女同学、朋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帮助, 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 教师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
[2]张健:《试论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臻优》, 《池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
[3]刘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难及其抉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4]洪永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12期。
[5]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 《职教通讯》, 2006年第4期。
[6]刘莉:《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整合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年。
[7]皮晖:《学校视域中的大心理教育观》,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1期。
[8]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 《心理科学》, 2007年第4期。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10
1、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1.1、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个体具备创新思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它属于非智力部分的范畴, 特指创新个体对于创新观念存在的个人认识、态度及精神状态, 也包括在创作过程中的品质体现和个性特点等方面, 它是创新思维的灵魂,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精神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在后天的各种行为中逐渐形成的。
1.2、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个人为科教事业献身和进行创新发展的强烈愿望, 是指个人具备的振兴民族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精神。只有在具备创新意识的前提下, 才能为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和提高创新思维提供原动力, 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贯彻并深化创新意识的实施, 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审视和反思, 不断发现和积累教学中的知识和经验, 为今后的创新意识培养奠定基础。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法和手段来感染。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的优势和特点, 不单单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 还要逐渐创新教学内容、方法、评估、组织等, 将体育课堂发展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优场所。
1.3、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型人才所具备的基础素质之一就是创造型思维,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根本和核心实质是对创造型思维的培养。创造型思维维系着解决创新性问题的发现、观点、思路、设计的一种系列思考过程, 它解决了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思维过程, 为创作提供了清晰的核心指引思想。创新性思维的组成因素主要包括发散、形象、逻辑、辩证、纵横等思维, 在培养过程中一定注重创造性思维结构的重要性, 它是保证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总纲, 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体育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2.1、将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指引者
体育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坚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并将其融合到教学路径中。在策划和组织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时, 充分挖掘和发扬学生的潜力和爱好, 以学生广泛认可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活动, 勇于尝试创新型教学方法, 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鼓励发扬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养成体育意识的习惯。同时, 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 开阔其视野, 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体系学习的前提下, 还能合理运用知识技能进行科学健身, 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短实践、求真好学的精神。具有综合型科目特点的体育课程涉及文化内容丰富, 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素质。在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中进行亲身体验教育, 如编排动作、设计方案、制作器材等, 这些操作内容都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创立各种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 教师一定要做好创新素质教育主体扮演者身份。
2.2、重视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分段教学、启发教学、讨论教学、分组考核等多种组织形式, 此类多变的新颖教学可以感召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2.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认可性
为了满足现代化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特点出发, 体育课程的“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将逐渐转变为“以体育方法、动机、经验为中心”。这一转变并不代表对体育技术的忽略, 而是在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下进行的教学形式调整。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将更加宽阔, 非竞技类运动项目、健身娱乐项目、兴趣爱好项目所占学习内容会逐渐增多, 这些内容的多样性突出表现了体育教育的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等特点, 由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而课程教学的方向也趋于多样性, 由以往的单一传统教学课向专项教学课、选修课、保健课方向发展。
3、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用联系的发现眼光去解决和思考问题, 形成清晰的网络知识体系, 采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触类旁通、不同角度地思考研究, 加速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 并逐步在实践中得到进步。
摘要: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三元素共同组成创新素质, 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教育内容就是对学生的创素质培养。本文重点强调了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重要性及必要性, 并对创新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可行性的操作路径:首先重视情感教育;不断更新和完善体育教学观念;将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指引者;将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
关键词:体育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魏平.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 2004, (4) .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11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各地的综合实践教育的影响在社会上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必修的一课,为养成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校是自2002年成立军校至2012年确立为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来,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效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特点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强化的行为习惯,抓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了参训学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参训学校学生的管理更加趋于正规化。
一、规范教育:强化组织纪律性,高标准、严要求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为规范学生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规范并不是要磨灭学生的个性,而是要使学生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学生任何活动都必须按照基地的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强化纪律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准军人。
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要求各校参训学员在整理内务时必须做到:牙刷的方向、抹布的叠放和箱子的整理都严格按照教官讲解内务整理的标准进行摆放,做到整齐划一。刚开始,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懈怠或无所谓,当教官在整理内务教学时,教官们整理的被子一下子让学生目瞪口呆,赞叹不已,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无形之中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在内务方面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使自己的内务达标;而在第一天训练结束后的总结点评时,教官适度的激励点评又把学生的热情调动了起来,“这是你们第一次穿上军装体会当兵的感受,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们现在经历的磨练,将会使你们一生受益。”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官每天都在出操前半小时到学生宿舍,把所有宿舍的卫生都检查一遍;操场上教官嗓音嘶哑了却仍然坚持上课。这种躬亲示范、亲力亲为的做法既有利于对于学生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纠偏教育:点滴渗透,引导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很多时候,学生一些不好的习惯得不到纠正,与教师的教育不能够持续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机会太少,教师的引导不能够持续起效。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来纠正学生的问题,也就是纠偏教育能够切实落实,就手段来看,利用综合实践的机会,纠偏就是在重复的行为习惯强化中形成的,通过基地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力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实践活动学生内心有期许也有担忧,期许是终于有机会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忧虑使自身会有种种的不适应,尤其是想家的情怀,这就需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当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时,及时和带班班主任沟通,通过心理疏导让学生放松心情,合理调适,让学生对自己内心能呼唤:“我能,我行,坚持,坚持,坚持!”及而让全班学生在训练场大声呼喊:“我能,我行,坚持,坚持,坚持!”这是学生一个宣泄和自我鼓励的机会,形成一种自我信念,使他们学会坚持和担当。
在综合实践基地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脚被烫伤的事件,同宿舍的同学也许将他送到医务室就直接回到训练场,却没有向教官汇报。遇到这种情况,教官通常会严厉地批评他们,并让这个宿舍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检讨,检讨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教育。当天的晚点名就这件事情对生班进行教育警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错误,而不是惩罚。学生的团结绝不是在教官简单的鼓舞中形成的,也绝不是唱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了的,而是因为“爱”,因为他们更团结班集体,更爱训练他们的教官、更爱班里的每一位“战友”。这种发自肺腑的爱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才让这个团队有了惊人的“战斗力”。
三、陶冶教育:重视团体活动,寓训于乐
陶冶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为的是巩固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养成教育的成果。教官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有界限”,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在训练之余适当地开展拉歌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训练的疲劳感,还可以为养成教育打上一剂“免疫针”。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第四、五天,学生慢慢进入疲劳期,学生总是打不起精神,教官因为训练进展慢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急躁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在休息的时间里教官组织学生体育游戏,并且教官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放松了心情,也提升了训练效果。
在手工制作和折纸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适时加以思想品德教育,如折出一个纸飞机,可启发学生现在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积极投身到祖国国防建设,成为国防建设的生力军,报效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折出心形图形,可启发心形代表什么?它有什么用?进而引到“感恩父母”这个话题上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根据不同的图案、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在活动结束时,看着狼藉一片的制作现场,启发学生该干什么?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爱护卫生,保持环境,养成干净整洁,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陶冶教育的效果来看,它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并且伴随着这种思想认识的提高会逐渐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慢慢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成长,成为指引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且庞杂的工程,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来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科学的引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经历中的必须课在落实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我们落实对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唯一途径,只是一个契机和平台,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机会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去付出和努力,这样学生慢慢才能够养成好的习惯。
中学生家庭教育 篇12
一、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冲击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伦理带来不少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目前,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不少中学生对西方很崇拜,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转移到西方价值体系上。而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散布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宣传反政府、反社会的思想,甚至进行网上反政府活动,企图诱使我国青少年全盘接收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二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西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逐步进入中国的市场,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现实的中国文化市场,致使“后现代”文化、庸俗文化走俏。若不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加以取舍,很容易使他们滋生对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追随的心理,从而导致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其二,在文化政策层面,西方采取“文化同化”的政策。文化同化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在诉求。为了消解文化的多样性,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两种手段进行文化同化。一种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暂时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使之逐渐认同其文化价值观念,这种同化方式即是自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扩大别国学生到西方学习的渠道,吸引非西方国家青少年一代的“民心”。比如,美国通过输出大众消费文化,侵蚀和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加分析地接受,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和扭曲。因此,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开展跨文化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第二种是强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幌子,运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强迫不发达的国家认同其文化价值。纵观历史,在古代社会,文化同化甚至会导致国家、民族的消亡。所以,无论哪一种文化同化策略都是极其不平等的,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坚决抵制。
二、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准则
跨文化教育视野中的中学生应该既不是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因此,中学生在跨文化教育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
其一,弘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世界各国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坚持民族性的立场,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建设。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西化思想的大力冲击、传统文化祛魅化的显现,在文化伦理上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坚守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才不会对西方式大众文化推崇倍至,才不会在世界文化的旋涡中迷失方向,才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选择、吸收和应对。总之,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维护本民族利益。
跨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作为己任,我们应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吐纳”、文化输出。在我国,文化交流的“单车道”现象突出,和西方文化压倒性的输入相比,我国文化的输出明显分量不足。“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将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特别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竭力宣扬自己的文化,企图按他们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世界。和西方文化方面咄咄逼人相比,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如何传承发扬的关注远远不够。如何超越、解决这些冲突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二,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跨文化教育的道德基础是平等、尊重、宽容。跨文化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传授跨文化知识上,还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上,即引导中学生尽可能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妄自菲薄、歧视等消极的文化价值观念。
跨文化教育首先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反思,即在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防线的同时不断调整,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开放品格,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中学生具备强烈的国际意识和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在跨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的世界性教育,树立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意识、全球化观念。跨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引导学生包容并理解与其自身文化相冲突的异文化的价值观,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倡议文化平等的理念。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的态度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平等的文化伦理观,要求中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不是强势文化的“殖民化”或“异质化”,也不是弱势文化的“奴性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共融、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
三、中学开展文化伦理教育的对策
其一,深化中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留学生对汉文化的了解。开设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类的选修课,以增强年轻一代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开设比较文化课程,将汉民族文化与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主流文化进行相互对比研究,全面地呈现异民族的文化,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教学之中,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文化伦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实践表明,通过文化对比的手段,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取精华、弃糟粕,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其二,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教师是沟通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教师的文化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师要摒弃文化偏见意识。在与学生开展实践、互动的讨论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文化观念融人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由于教师教育背景、文化经历的差异,教师的文化立场可能是全面客观公正,也可能是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伦理观。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理解和认可跨文化,树立跨文化意识。
坚持教师文化伦理的主心骨。每一种文化的伦理价值系统都是特别的,不同的伦理价值系统提供了某种文化中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学生群体当中,在个人文化意识定型之中,作为文化的传递者,教师很有可能对多元的文化价值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教师把马克思主义文化伦理看成思想上的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伦理标准,以此批判性反思各种文化价值观,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其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宽松的文化交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各民族、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举办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唱歌大赛、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了解中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性。由于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弘扬时代主题,以高尚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人格意识等形成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中学生家庭教育】推荐阅读:
中学学生家庭教育12-01
中学生家庭教育策略11-16
中学生家庭教育三大法则07-24
2020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07-26
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范本07-29
中学生挫折教育08-29
中学生理想教育05-20
中学生政治教育06-07
中学生形势教育07-08
中学生生命教育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