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2024-09-20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精选12篇)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1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 讲信用, 重信用信守诺言, 保守秘密。诚实必须守信, 自古以来, 人们就将诚实和守信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会计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 能否诚信地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对于学生自己、对于社会和谐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当会计教师这些年来, 每每学生到了大三, 他们都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以后毕业参加会计工作后, 如果领导提出做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以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制度处理业务的账 (即做“假账”) , 他们该怎么办?每每谈到这个问题, 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对出到社会的一种恐惧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会计专任教师, 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计的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技能, 还要给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从而使得他们在以后的会计生涯中能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生提出来的这个问题, 说白了, 其实就是利益的问题。为什么领导要做假账, 利益驱动就是做假账内在的根本诱因。单位领导或者会计信息利用者出于单位自身的利益, 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干预, 使得会计信息成为这些人的工具, 被他们进行随意地更改。领导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单位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隐瞒收入、虚增成本费用以达到虚减利润, 从而达到逃避税收等目的。而处于第三方独立地位的中介机构 (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等) , 为了不丢失客户的业务、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算客户存在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种情况下出具的报告, 质量问题实在难以得到保证。

利益驱动使得领导要做假账, 那么作为会计信息的核算者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做?不做?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调查, 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坚决不做假账的同学占所有同学人数的比例不到20%。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做, 他们觉得还是饭碗重要, 很现实的问题。还有一些同学坦言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试图分析他们的这几种答案。坚持不做假账的同学, 大概是挺有原则的一些同学, 他们认为既然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就应该按照准则和制度来做账。而对于领导的非法要求坚决不接受, 丢了工作又何妨, 东家不打打西家。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做,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刚毕业能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实在不容易, 生活是现实的, 饭碗丢不起, 领导在账务上的一些要求怎敢不从。前面的这两种答案立场都比较坚定, 要么做, 要么不做。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的同学, 不知道怎么办, 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

针对他们的答案,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莲里·沃克毕业于美国一所较有名的州立大学, 她思想活跃、学业优秀, 毕业后她去了当时作为“六大”之一的某会计师事务所当一名初级审计人员。莲里的上司杰基﹒沃恩知识渊博、技术水平高、业务要求非常严格。由于莲里工作勤恳、踏实肯干, 她的上司对她的工作十分满意。一天他们共进午餐, 沃恩问莲里, 有没有报名参加5月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经过短暂的停顿, 莲里说没有。但事实上, 莲里参加了此次考试, 因为担心考的不是很好, 她决定不将此事声张出去。8月份注册会计师成绩公布, 莲里参考的四门课程全部通过。她很兴奋地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沃恩。然而沃恩的反应冷淡, 莲里赶紧道歉并解释了原因, 但沃恩还是显得有些不高兴。之后, 沃恩建议事务所不聘用莲里, 因为沃恩觉得莲里的行为不够诚实、不值得依赖。事务所同意了沃恩的建议, 同时事务所也给了莲里60天的时间去另找工作, 并保密她被事务所除名这件事。

我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 同学们都觉得学业优秀、勤奋能干的莲里就因为对上司撒了个小谎, 结果丢了饭碗, 还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涂上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小污点, 有点惋惜。但是他们也从这个故事得到教训, 这样小小的撒谎都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何况是做假账呢?我进一步引导他们, 如果因为一时的压力, 怕得罪了领导、怕丢了饭碗而做了假账, 有时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沉重的一生诚信的丢失。孰轻孰重, 学生已经有了答案。利用生活小事给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和现实生活比较贴近,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也达到了诚信教育的目的。

综合来讲, 教育会计学生不做假账, 应该要会计诚信, 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会计人员自身。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 要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财会纪律, 认真学习财会知识, 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坚持原则, 坚决抵挡住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诱惑, 绝对不能因为物质利益的诱惑而不惜以身试法。二是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之间。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 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之间经常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要学会正视矛盾, 从而对矛盾进行正确地分析。对于和领导之间的分歧意见, 会计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准绳, 从而形成会计人员与领导之间既和谐又健康的关系。

最后, 就用朱镕基总理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给所有会计审计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作为对学生的勉励: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摘要:会计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 能否诚信地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对于学生自己、对于社会和谐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在做假账问题上的态度进行分析, 采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关键词:会计,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静.审计案例与模拟实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2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学生群体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信用缺失现象比较普遍。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技校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时期技校在开展诚信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原则。本文阐述了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并通过当代技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强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诚信状况 诚信分析 诚信对策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要求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信用氛围。但是这些年来,技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培养技校学生的诚信理念就成为当前技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当代技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是技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技校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

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旷课逃学、经常抄袭别人的作业、作弊、违反学校纪律、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厌学等方面。许多学生平时学习做作业时互相抄袭,一个班几十份作业,有时仅是几个“版本”的现象时有出现,他们往往会把自习课时间用来手机短信聊天、看小说等。到交作业时,只好借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拷贝”过来就算完事;到了考试时只好选择作弊手段来应付考试,而且作弊手段层出不穷,令老师也力不从心。

2、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

表现为日常交往不诚信。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而不少学生不论是在校内与老师、同学交往,还是在社会上与他人交往,甚至包括在与自己家人的交往中言行不一。有些学生总爱寻找借口向老师同学借钱,却经常不还;有些学生为了躲避责任或达到自己的小目的而撒谎、欺骗他人;有些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对方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互相猜疑、说谎欺骗等,从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正常的交往。

3、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

表现为爱慕虚容、攀比成风。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校学习、生活顺利,家长对他们的要求通常是有求必应,即使在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会尽力满足。有一些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学生出于虚荣心,或是掩盖自己的自卑感,他们会向父母提出超越实际能力的生活要求,这也是不诚信的表现。当父母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有可能通过偷盗、诈骗来达到目的。

4、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

为了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学生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对于如何对待求职简历,有的同学会选择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个好印象;有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简历就写成什么样,能进去最重要,其它以后再说,这也是不诚信的表现。更有甚者,有的同学不履行就业合同,和用人单位签订一年的就业合同,结果半年甚至一、二个月不跟用人单位打声招呼就走人了。

5、行为方面的诚信缺失

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发布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诚信缺失现象的分析

1、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正处在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中,公民的道德观念较为淡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信用基础比较薄弱,新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失信浊流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泛滥成灾: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满天飞,商业欺诈、拖欠贷款、偷税漏税、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及弄虚作假等现象屡屡发生。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到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薄、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也使我们当前对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2、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往往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的优劣;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都是强调应试教育,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要求不高,诚信教育也相对弱化。学生一直奉行“唯有考分高”、“考分高就能过独木桥”等观念,造成一味读书,忽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导致教学和德育分离。在德育的内容上,一直局限在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方面,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这样就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学校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考核标准不够全面,缺乏记载反映学生诚信状况的内容,在学生的年度品德评语中,往往是“遵守校纪校规,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希望今后更上一层楼”等几乎适用于每个学生的套话,这些评语根本无法看出一个人品质的优劣,更看不出其诚信程度,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在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令人不够满意。而学校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的约束措施也不够完备有力,比如对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的学生,学校往往没有一个具体而有力的约束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这些使学生无法找到道德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无法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也就无法认同、接受。

3、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当代技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度溺爱、教育、保护,导致他们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着自私心态,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是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与此同时,当代技校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三、增强技校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1、使技校学生理解诚信的涵义,引导他们诚实守信。

(1)要将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涵义向学生讲深、讲透。诚信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一项法律义务。如果我们只从道德范畴讲诚信问题,必然会象传统德育教育那样,把义和利绝对地对立起来,甚至把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看成是充满铜臭味的可恶行为,极力宣扬“舍生取义”,走入诚信教育的死胡同,这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反,法律却具有明确的利益性,它通过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并调节有意识的活动,所以只有法律才能最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生产、分配和交换行为。要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个法律范畴,是实现自我合法利益的前提,维护诚信其实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与单纯的传统道德说教相比,从法律层面的分析更能使人认识深刻。

(2)既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又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法律对违反义务的行为会明确地对责任人给予相应制裁;而道德对违反义务的行为却无强制性后果,制裁手段也只限于舆论的谴责,如果当事人公然蔑视舆论,道德便对之无能为力。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法律范畴。一方面,可通过道德的“自律”,以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等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另一方面,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诚信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它是一项法律义务,具有强制性,违反诚信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要通过这种教育强化诚信基于法律的“他律”效果。道德的“自律”与法律的“他律”相辅相成,要通过法律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通过道德引导他们诚实守信。

2、诚信教育进课堂,塑造技校学生完善的人格。

(1)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强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

(2)要创新道德教育理念。要充分理解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3)要更新教育内容。要实现由传统诚信向诚信的转型,即健全我国传统诚信中人格诚信的内容,又汲取西方国家法理诚信、规则诚信的有益成分,按照科学性、教育性、有效性等原则进行诚信教育。

3、建立技校学生信用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

当代学生信用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情况、品行说明、诚信纪录、学习情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个人意见、学校意见等。学校首先要选好诚信教育与管理的“切入点”。在每年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可向新生发起“诚信倡议”,开展“诚信大讨论”、“诚信辩论”,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与每个新生签订《诚信承诺书》。《诚信承诺书》将伴随着每个新生度过三年的技校生活,时刻监督和约束每个学生,为开展诚信教育与管理搭建了平台。“信用纪录”是技校学生诚信档案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缴纳情况、国家助学贷款情况、违反校纪校规情况,勤工助学情况等。“经济状况”是统计学生在校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金额。“个人资料”和“家庭背景”是技校学生信用档案的基本信息。“品行说明”、“学习情况”、“健康状况”反映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分别记录学生的考试成绩、获奖情况、自学情况以及在校期间重大活动中的表现等内容。

建立学生信用档案的同时,还应规范学生的信用考评体系,形成学习诚信、诚信、生活诚信、择业诚信四大评价标准,对诸如考试作弊、不按时还钱、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并由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跟踪测评,以此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入团、入党、申请助学贷款、评定奖学金等的依据。技校还应将学生诚信档案纳入网络化管理,公

开内容,并将诚信状况与就业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对诚信良好的学生起到树立典型的作用,也能对诚信较差的学生起到众人监督的作用。

4、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诚信道德实践活动。

(1)学校要充分运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充分发挥其文明窗口的作用。如利用广播、校园电视新闻、宣传栏、墙报、校园网等,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社会意义,褒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多形式的诚信签名、演讲、辩论、讲故事、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风气,真正形成一个倡导和尊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诉制度和听证制度,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将“应当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良好的诚信观念和校风学风的形成。要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3)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教育内容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应以诚信为本,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风范,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科学确定活动内容,有效实现对技校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方位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关注诚信、思考诚信、了解诚信、实践诚信的过程中,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

(4)要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人格魅力是新世纪德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德育工作者应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一个人一时诚信不难,难的是终身诚信。为了使更多的人达到更长久的诚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探索建立使失信者受损、诚信者受益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干部、党员的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党员、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党员、干部要坚决不做,以教师的诚信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的诚信对学生的诚信品德形成具有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5)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行为,建立约束惩罚机制。诚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学校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制定相应的校规、条约,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严肃治理作弊、抄袭、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一些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受罚,使接踵者敛迹,同时也使守信者得到尊重和尊敬、得到鼓励和鼓舞。

(6)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我们有些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仍然采用单一呆板的老一套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理论脱离实际,教学空洞乏味,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还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把现今社会上不文明诚信的典型事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相结合,明确指出不文明诚信的危害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把学生的思想与社会的实际,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行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其次,应开设基础文明课程,如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就业指导教学、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明礼仪等课程,从多方入手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结。

(7)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突出诚信教育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自立意识、自主意识有很大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各种自育自理组织、团体蓬勃建立,为学生自我诚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一是要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三是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这是诚信教育能否坚持久远并卓有成效的重要环节。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践行诚信的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精神起着规范、引导、示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景点的建设,并对文化景点的内涵进行宣传,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要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力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以诚信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报告会、学术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等为主要形式的系列文化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诚信教育。

另外,学校还可以从多方入手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以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阅报栏、报刊、学生文学社刊等舆论阵地为依托,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总结校园内的典型事例和各种争创活动,如在学生当中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优秀学风班的评选、优秀学生的评选、三好学生的评选中,引入诚信的打分考核内容,使更多的学生文明守信、追求进步、争当先进。

总之,当代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是当前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者我们应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技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何 霭 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

[2]郑凌云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探讨[J].南方论刊,2006。

[3]何洁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报,2006。

[4]粟湘福 关于高校诚信道德教育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1997。

[5]丁继民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3

【关 键 词】 诚信;缺失;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人们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立足社会的起码条件,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早在先秦时的儒家已提出“诚信”都是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才形成重要的理论概念。

“诚信”,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朱熹说:“以实之谓信”,所以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历代当权者都以“诚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大学》把“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荀子指出:“诚为政事之本”,《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正如商鞅“立木为信”变法成;“烽火戏诸侯”西周亡。由此可见“诚信”的重要性,而且诚信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都是其不同形式的体现,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为经营准则的百年、几百年的老店,各地可见。所以说,诚信也是企业、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个范畴、肯定了诚实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规范。诚实的主要的道德要求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是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可见诚实的道德要求,也是诚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现就中学生诚信教育浅谈如下: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在许多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一端是:金钱、荣誉、才学、美貌,唯有诚信这端高高翘起,诚信变得轻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媒体上的假文凭、假教授、假讲告……在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中,金钱似乎是万能的,也是多数人仰慕与追求的,这些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的纯洁心灵是一种污染与侵蚀,从而将在社会中看到的、听到的用于自己的言行中,从而践踏了诚信的做人准则。

(二)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教育失误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名牌大学,成龙成凤,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与衣食住行,却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学校老师未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重智育轻德育,应试教育凸显,只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查学校的教学质量、老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致使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

(三)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

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是家庭中大人们的“小皇帝”,受大人的百般呵护、娇生惯养。他们成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过度的溺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养成以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任性心态,追求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获利而舍弃诚信。

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 作业抄袭或请人做,考试作弊。

2. 迟起床导致上课迟到,骗说是身体不适;冒充家长签署学校送来的需家长签名的汇报单,欺骗老师,欺骗学校。

3. 做错事、犯纪律、不敢面对现实、编造谎言、隐瞒事实真相、不承认错误。

通过调查表明:约有50%学生撒过谎;约有35%的学生考试作过弊;有31%学生抄袭过作业;有26%的学生经常说话不算数。

三、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有远大理想、道德高尚的人,必然会举止端庄,言谈谦和……必然自觉遵循社会道德,公而忘私,助人为乐。”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理想、法制、品德教育,联系实际,明确学习目的,遵纪守法,遵守诚信公德,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发奋读书。

2. 学校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纠正重智育轻德育偏向,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老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老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养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要求老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另外,作为学生家长教育子女,也该如此。“曾子杀猪教子”,也许值得借鉴。

4. 老师要以激励、关怀、尊重、平等对待有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学生不诚信行为是常见的,老师要妥善处理好,既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要使他们接受,达到教育目的,所以要注意方式方法。中学生的情绪尚未稳定,易激动,又易低落。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批评和指责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与情绪低落,对解决现实问题毫无益处;赞扬和鼓励、热情的关怀会成为进步的无限动力。可见,作为老师,用自己丰富的学识与智慧教育学生,对学生的作业、试卷、提问回答,多予表扬或激励性评价,以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尊重、关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兴趣、特长与不足,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5. 营造诚信氛围,积极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召开诚信教育动员大会,发出《诚信倡议书》并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校报等文化阵地大力宣传,使学生明确在学校内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诚信教育活动,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专题报告会、专题讲座,也可举行《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名活动和“做诚实学生,创诚信校园”演讲比赛活动,让师生们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家校诚信教育的合力,促使诚信教育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

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诚信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行为准则和基本道德规范,让他们生长在一个明理诚信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诚信教育,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周录,王永智,许光县. 诚信教育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雍慧英. 品格的教育[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3] 侯一波. 一个都不能落 名师提升学困生的针对教学[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大力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4

1. 重视环境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诚信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诚信教育氛围, 精心设计“诚信教育”长廊, 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 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在班级可以创设有关诚信的环境氛围。例如在班级布置上, 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诚信的内容。年级可以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我家诚信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诚信之星”、举办“诚信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促使学生自觉地从上课、作业、考试、值日等小事做起, 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校内校外一样、人前人后一样, 自觉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

2. 重视教师在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为人师表, 垂范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 自己必须是诚信的典范, 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 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 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做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 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 理解他们的苦衷, 同情他们的处境, 宽容他们的过失, 保护他们的天性,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3. 重视课堂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渗透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 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德育的地方。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 结合教学内容, 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 融入诚信精神。如在考试中要诚实, 要认真作答, 倡导“诚信从我做起, 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4. 重视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的维护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5

兰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谢平2012、10、20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非常注重诚信,故有“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的谚语流传。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委员时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他特别指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中却出现了缺乏诚信这样一种不良现象,这种不良的现象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青少年身心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度阶段。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难坚守自己的许诺,做到真正的诚信。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的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性倾向性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正是在这些强烈、畦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造成了青少年缺乏诚信,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小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是影响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这一中能否健康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一起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如果家长本身就是缺乏责任感,而且在举止言行方面缺乏诚信,这样就是必然影响到孩子。

“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以希望的品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该从家长、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

“学校是人民的摇篮,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人民灵魂的主要雕塑者,学校对其学生们的问哈面貌能够打下永不消失的印记。真正的学校引以为自豪的是所具有的高尚品格的成年人把自己称为是它的学生,您们高尚的使命就在与使所以的送自己的子孙到您们学校去学习的成年人,永远处在这个学校的精神影响之中。”这正说明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明理,促其行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诚信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虚伪的行为为习惯和言行举止。

(2)强化训练,开展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最优秀品质、模仿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话、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只管的认识。如名人示范、教师示范、学生示范、搞活班队活动阵地等。活动对学生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

(3)营造环境,优化氛围。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后墙有关于城信的班训、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在走廊楼道悬挂关于“诚信”的宣传牌。整个校园范围比较整洁、清新、优美,好像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也更促进了良好公德的养成。

(4)检查督导,全程渗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青少年年龄还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另外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诚信标兵”,为同学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建议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1)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城市的榜样,做父母的要孩子养成诚实的品德,首先要以身作则,做诚实的人,不说虚伪的话,不办虚伪的事,杜绝说谎。当然,有时父母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或为了不使别人增加某中负担,也可能说“假话”,但要向孩子说明这种举动的真正含义,不致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中学生诚信与孝道教育的探析 篇6

【关键词】诚信 孝道 缺失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7-02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是立于天下的根本,而个人修为的养成与诚信和孝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中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与孝道匮乏现象。

一、当前中学生存在诚信缺失与孝道匮乏现象的原因

中学生诚信的缺失与孝道的匮乏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和校园,社区这个小背景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深入探究诚信缺失与孝道匮乏的原因就需要我们从社会、校园,社区、个人四方面着手。

(一)社会环境下

1.社会总体价值观发生扭曲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上,忽视精神生活的提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尚未养成,面对生活中的物质诱惑,中学生容易失去自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的法律制度可谓是十分完善,如果非得说出点瑕疵的地方,那就是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法规过于保护青少年的权利与自由,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刑法处置这样规定,对未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作出从轻或减轻处罚。这就容易使青少年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对自己犯过的过错不予反思,甚至屡教不改,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校园环境下

1.课堂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

中国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切都以学生的升学率为目标,教师更多的倾向于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即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禁止学生去做,使学生单纯地从课本中汲取知识,没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是一种硬性知识的灌输,容易忽视素质教育的核心,使中学生丧失对诚信和孝道的正确理解与培养。

2.课外活动中缺少诚信和孝道的实践活动

除去课堂教学的时间,课外活动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校为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在课外活动中增加了运动项目与运动器材,丰富了中学生的课外时间活动,增强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发了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课外教学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学校也应认识到,学校课外活动中缺少诚信和孝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注重智力的开发,体质的强健而忽视了对诚信和孝道的关注与培养,捉弄同学成为家常便饭,这样不利于中学生诚信和孝道教育的养成。

(三)社区环境下

1.家长望子成龙观念的影响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学业有成,异于常人,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特别注重孩子的特长与学业成绩,给孩子报各种特长培训班,拉着孩子去各种培训机构辅导功课,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与特长上能够高人一等,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也尽量满足,忽视了孩子的心智发展,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养成欺诈的不良习惯,有时甚至出现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任意辱骂家长的现象。

2.社区人群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区人群关系复杂,邻里关系处理地好,社区问题便会迎刃而解,邻里关系处理地不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稍有不慎,一句话就有可能引起骚乱。如果中学生经常处在问题社区的环境中,那么他的价值观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混乱,对周围人群充满敌意,持强凌弱,蒙骗父母师长,最终成为一个问题学生。

(四)个人层次环境下

中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仍在发展阶段中。如果个人自身素质较高,对诚信和孝道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相反,如果个人自身素质不高,对诚信和孝道德行的养成具有逆反作用。

三、针对中学生诚信和孝道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通过深入探究,我们了解到影响中学生诚信缺失和孝道匮乏有社会、学校、社区、个人四个方面的原因,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提出以下四个大方面的解决措施与方法。具体如下:

(一)社会环境下

法律机关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实施的时效性,准确性与果断性。国家要加强道德实践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德行实践中去,中学生诚信的缺失和孝道的匮乏究其原因源于德行实践宣传力度不够,中学生较少接触到道德实践这一块的内容。国家应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通过电视媒介,广播媒介,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等多渠道扩大德育实践的影响力,使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强了对道德实践的了解。

(二)校园环境下

1.课堂上教师授课要注重学生学业与德行二者的结合

教师除了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德行品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孝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国学著作,通过课堂授课,培养学生诚信与孝道的品格,细致观察学生德行素养,对于学生德行欠缺之处要及时更正,帮助学生正确处理错误价值观所带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德行的养成与提高,使学生的诚信与孝道意识内化为自身无形的力量。

2.在课外活动中增加德行实践活动

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诚信和孝道演讲主题班会,教师带领学生定期观看含有丰富教育意义的影视,从影视中获得心灵上的启示意义,同时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途径深化学生对诚信和孝道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社区环境下

1.家长要发挥好模范带头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家长的为人处事在无形中就为孩子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参照,因此,家长应发挥好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身作则,自觉做到诚实守信,孝敬父母长辈,团结邻里,端正自己的态度,放低姿态,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不得体行为,对孩子做好言语与行为上的双层教育,做到知行合一。

2.社区群众应发挥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诚信和孝道氛围

社区群众的德行水平与该社区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社区文化水平高的地域,其社区群众就较重视诚信和孝道的建设,相反,社区文化水平低的地域,其社区群众就会倾向于追求物质生活水平。众人拾材火焰高,社区群众团结起来力量就会无限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动性,通过社区群众的相互协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四)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实现诚信和孝道的良性发展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篇7

一、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现在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据有关数据统计,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高校甚至达30%~40%。“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据调查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同学们都签订“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再有部分同学抄别人的作业蒙混过关,剽窃他人论文、购买假证书、造虚假简历、大学生 “枪手”等这些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现象。凡此种种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是确实存在的。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受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社会阴暗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诚信意识弱化和丧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的经济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也不可否认给社会带的一些问题。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人的目的这就必然使部分人见利忘义、不择手段,违背道德底线,从而扰乱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秩序。“萝卜招聘”、“豆腐渣”工程、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商标侵权、伪造假账、偷税漏税、短斤少两等等现象都在一次次的挑战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对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影响深刻,使他们对社会的理解产生偏差。

(二)当前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注重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淡化对学生诚信的教育。进入大学阶段虽然有专业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也是比较狭隘。党中央就诚信教育曾针对青少年学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各高校也建立了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但具体实施起来存在很多困难。再就是近几年频频爆出“学历造假事件”使得教师的诚信受到质疑。

(三)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也是大学生诚信弱化的直接原因。从实际工作中对问题学生的了解可以看出,家庭的不和谐、家人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再就是现在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人百般呵护、过于溺爱,对孩子的不诚信的做法,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认为孩子小大了就改正了,而不去给予纠正和引导。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诚信不能独立存在,而应与社会各行各业密切联系,伴随个人一生。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完全靠道德约束难以维持诚信长久。必须明确严惩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奖励诚实守信的社会体系。建立个人科学、规范、合理、统一的全社会都认可的诚信档案,增加失信的成本,使个人不敢去失信。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诚信的习惯,并带动整个社会建立良好的诚信氛围。

(二)加大对诚信的舆论的宣传。

发挥社会媒体的宣传作用,对诚实守信的单位和个人的典型案件要宣传报道,让诚信深入人心,让诚信成为时尚,坚定不移的批判不诚信行为和观念。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导向、利益导向、制度导向的推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三)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和育人环境。

创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让青年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理念。严格诚信档案制度,提高诚信教育的认识,提高失信的成本,一旦失信将会影响个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教师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严谨治学树立良好形象,把诚信教育贯穿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大学生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弘扬民族精神,做诚信人,说诚信话,办诚信事,这是一个人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建立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党、热爱祖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信心,并拥有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8

1 大学生“诚信缺失”和“信用危机”的主要表现

目前,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主流是好的,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进取、诚实有信。但是,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构建。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层面。

1.1 考试抄袭、作弊。

一些大学生以在考试前做小纸条、考试中传递答案、毕业论文 (设计) 在网上抄袭或请人代写等方式作弊。学校和教师一再强调要遵守考试纪律, 但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考期不专心复习, 为了在综合评定中取得好成绩、对家长有交代等原因, 在考试中作弊。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课程情况的方式, 是高校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应该体现出真实性, 以便学生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从考试结论中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结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近几年开始,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几乎成了社会焦点,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1.2 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 以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就伪造成绩单、伪造简历、伪造实习记录、伪造各类奖状和证书。做为刚刚走入社会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的新生力量, 第一步就写满了不诚实, 怎会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努力;有一些大学毕业生, 在与就业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之后, 无故悔约, 打乱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和工作安排, 给毕业生所在学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1.3 经济方面诚信缺失。

在少数大学生存在恶意拖欠学费的情况, 这些大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任意挥霍, 而后编造各种理由拖欠学费, 影响了学校的学费正常收缴工作;少数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 骗取各种贫困资助;近年来, 为了解决高校中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 这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地进入大学学习,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 也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讲究信誉的美德。但其中有一些学生, 在毕业后不履行贷款协议的相关规定, 不按贷款合同还款, 有的学生毕业后家庭地址和电话变化不及时通知, 使银行追缴欠款十分困难, 更给学校以后的贷款工作造成了影响和困难。

在部分大学生中还存在一些人际交往中不诚实、不真诚, 人际关系淡漠和恋爱态度不严肃等现象, 因此, 高校应把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位置。

2 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原因的剖析

影响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应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入手, 综合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形成因素, 从而形成有效的诚信教育理念和诚信教育体系。

2.1 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 如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贪污受贿、浮夸虚报、搞形式主义等, 这一切都对大学生的诚信价值观的形成、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导致他们在处理社会与个人及他人关系的时候,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自利, 为个人利益而不讲诚信, 有失社会公允。

2.2 家庭教育的不全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孩子看到父母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 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许多家长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平时只注重辅导孩子学习, 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培养和正确引导。

2.3 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对学生不仅要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进行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 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以便能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忽视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和培养工作。

2.4 社会信用体系薄弱, 缺乏有效的惩戒机制。

目前, 全国性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还不是很健全, 使得一些不违背诚信原则的人获得利益, 如有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弄虚作假获得好工作;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 通过考试作弊, 获得奖学金;伪造贫困证明, 取得困难补助等。这些不诚信获益的现象对于其他人来讲, 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心态, 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建立。应当健全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相应的有效惩戒机制, 使诚信体系具有法律保障。

2.5 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诚信观的树立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的客观条件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当代大学生善于适应新生事物, 但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尚未定型, 缺乏足够的客观评价能力, 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同时, 当代大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 使他们极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很少为他人着想, 很少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导致了诚信缺失。

3 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深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实践, 提高诚信养成教育的成效, 营造校园诚信环境, 形成社会诚信风尚, 培养具有诚信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大学生, 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社会的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学校与家长协调配合,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积极宣传, 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舆论环境;重视大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其诚信自律能力, 把外界诚信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自律意识;建立学生管理规定、奖惩措施、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正式约束体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的非正式约束体系,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统一,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诚信缺失的产生原因, 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诚信教育的一种途径, 建立非正式的约束体系。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诚信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 以人为本, 探索建立一种适用的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诚信档案体系、诚信组织体系。

学无信不才, 人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强。总之, “诚信教育”是一个广泛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效果从大方面来看是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事, 从学校、学生角度来讲是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根本任务。对此, 我们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并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 真正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共创新时期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 篇9

一、小学生诚信问卷调查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我校 (注:此处指上林县大丰镇中心学校, 下同) 学生的诚信度, 为下一步诚信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我校进行了一次学生诚信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 发出调查问卷213份, 收回211份, 问卷有两个问题。由于实行无记名答卷, 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如实地填写。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第一个问题:你曾撒过谎吗?

面对第一个问题, 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8%的学生敢说自已从不说谎, 而有75.4%的学生说自已偶尔撒过谎, 有6.6%的学生说自己经常撒谎。从上表还可看出, 高年级学生不诚信的比例远远高于低年级。

第二个问题:当你周末作业没完成你会怎么做?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学生周末作业没完成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周末作业没完成能先向老师说明再补写的学生占66.4%, 先说谎, 课后再补写的占21.8%, 周一提前到校抄同学作业的占11.8%。

从这两个调查表不难看出, 尽管我们在诚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学生的诚信度不容乐观, 学校的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 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

二、影响学生诚信教育的因素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校把诚信教育作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来抓, 可为什么总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认为, 学校的诚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 是因为受到了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

1. 学校方面:

(1) 学校在学生诚信教育方面应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可由于教育的方法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导致诚信教育效果不佳。

(2) 有的教师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认为诚信教育只是针对商家企业而言, 和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于是对学校的有关要求应付了事。

(3) 个别教师平时言而无信, 没有做好学生的表率。李老师是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 该班因学生经常迟到连续几周都得不到流动红旗, 李老师为此非常苦恼。周一的班会上, 他高兴地向学生许诺:“如果本周我们班没人迟到, 评上流动红旗, 我们将举行一次联欢会来庆贺!”话音刚落,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要知道这个班的学生活泼好动, 不少是学校文艺骨干, 他们都巴不得有这样的表现机会。接下来的一周里,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 同学们都能相互提醒, 严格要求, 没有一个人迟到。在颁奖会上, 这个班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流动红旗, 同学们为此兴奋不已, 都盼着早点开联欢会来庆贺。可万万没想到, 李老师却以学习紧张为理由食言了, 学生嘘声一片, 很是失望。此后, 学生一切照旧, 只在该班逗留一周的流动红旗又匆匆地“流”走了。可见, 李老师的言而无信, 让他的班主任工作陷入了困境。“亲其师, 信其道”, 这样的老师, 怎值得学生“亲”, 又如何让学生“信”?学生的诚信教育怎么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4) 有的教师处事只重结果, 不看过程, 方法不当, 这样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反而受到误导。如有的学生考试作弊得了高分, 教师不调查、不分析, 不分青红皂地给予表扬;有的做了错事但能勇于承认, 教师却不依不饶, 尖酸刻薄地横加指责,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如此一来, 学生是非难辨, 何谈诚信?

2. 家庭方面:

(1) 父母、长辈言行不良, 不能言传身教。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有的家长时刻给孩子灌输“老实人吃亏”的思想;有的平时爱说谎话脏话、弄虚作假;有的做生意短斤缺两, 坑害顾客;有的违法乱纪, 吃喝赌博, 行为放纵……家长的这些不良言行与学校的诚信教育背道而驰, 导致学生的诚信教育事倍功半。

(2) 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 正确引导不够。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 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 孩子一旦有错, 轻则训斥辱骂, 重则棍棒相加。为了逃避家长的批评、训斥和惩罚, 有的孩子不得不撒谎。小军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星期天, 他独自一人在家做风筝, 在试飞风筝时, 不小心把爸爸心爱的烟缸打坏了。晚上, 在爸爸气急败坏地追问下, 小军战战兢兢地承认了, 可等待他的却是一顿毒打。事后, 他告诉同桌他很后悔, 后悔当初说了实话, 他说如果当时随便撒个谎就不会遭这份罪了。从那以后, 小军换了个人似的, 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 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同学, 他撒起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小军这不良品质的形成难道不是家长“棍棒教育”的结果吗?

3. 社会方面: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 应当肯定, 但也存在不利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消极因素。如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暴利, 以次充好, 不择手段;社会上赌博行骗等一些不良现象屡禁不止。

这些社会毒瘤对小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多方合作, 扎实开展

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遵循生动活泼、循序渐进的原则, 多方合作, 扎实开展, 方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 学校要将诚信教育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要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 切实加强领导, 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把诚信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对学生操行评定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2. 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重在知行统一, 关键在践行。学校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1) 开展读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事倍功半。应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诚信读书活动, 通过阅读古人的诚信故事, 如《立木为信》、《烽火戏诸候》等, 让学生感受到诚信对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讲诚信的人受人尊重, 能广交朋友, 能成就大事。而不讲诚信的人, 会失信于人, 为千夫所指, 将一事无成。在读书的同时, 让学生收集有关诚信的诗文、名言警句, 如“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等, 并熟读成诵, 学生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 同时, 体会自己的日常行为, 增强诚信意识。活动后期, 通过讲诚信故事、写读后感、制作手抄报、诗文朗诵、诚信故事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体会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2) 举行“诚信”主题会。经过读、收集、讲述等一系列活动, 学生在心中对诚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对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意义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此时, 不少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关诚信的人或事, 同时会对过去自己的一些行为加以反省。这个时候, 举行“诚信”主题会, 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 畅所欲言, 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活动开始, 许多同学都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 并谈了自己对这些人或事的看法。教室里掌声不断, 热闹非凡。这时, 笔者发现一贯喜欢发言的小刚没有吱声, 便走过去想问个究竟。他突然站了起来, 哽咽着说:“老师, 对不起!”笔者心里一震, 但很快就冷静下来, 示意他把话说完。他小声地说:“上次我为了买一个玩具, 问妈妈要十元钱, 说是学校要交资料费, 事后, 妈妈和爸爸还骂学校乱收费。老师, 是我坏了学校名声, 我错了!”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笔者拍拍他的肩膀, 安慰他说:“你过去是做得不对, 但是今天你有勇气把这件不光彩的事说出来, 并当众认错, 你是个勇敢诚实的孩子!”教室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小刚如释重负, 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接下来, 许多同学也纷纷讲述了自己不诚实的经历, 并作了深刻反思。大家都切身感受到守诚信的人是舒心的、坦然的, 生活是轻松愉快的;而说谎、不守信用的人总是为编造谎言而操心费神, 提心吊胆, 惶惶不可终日。从而与自己不诚信的过去划清界线, 彻底告别, 重新回到做诚信好少年的起跑线上。

(3) 开展诚信作业、诚信考试活动。在学习上学生之所以不守诚信, 无非是因为害怕成绩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在此活动之前,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 只要自己尽到努力, 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 都问心无愧, 老师、家长都不会怪罪自己。从而让学生放心作业, 轻松考试。平时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遇到难题, 要虚心请教同学或老师, 切不可抄袭。考试要严守考试纪律, 不作弊, 考出真实水平。为了让学生自我约束, 在每次作业或考试的题目中都安排5分的诚信分, 只要学生本次作业或考试能独立思考, 认真作题, 不抄袭他人答案, 总分都可以加5分的诚信分。这样一来, 那些经常作弊的同学为了得到这宝贵的5分, 都能自我约束。习惯成自然, 以后班上再也没有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作弊的现象了,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诚信教育不只是班主任的事, 也不只是品德科的事, 教师要人人参与, 时时抓, 事事抓, 方能见成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 结合教学内容, 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 丰富诚信教育内容, 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基础上, 融入诚信教育。从而达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作为教育者, 教师必须言必信, 行必果, 守时、守法, 言行一致, 为人师表。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工作中, 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 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 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 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 一丝不苟的精神, 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只有严于律己, 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才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自己所讲的, 学生才乐意接受, 才能踏踏实实地照着去做。这样, 我们播撒的诚信种子才能在学生的心田开花结果。

5.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诚信教育氛围, 精心设计每一块板报, 让每一块板报都能说真话吐真情, 让师生心悦诚服。如教师值日板报、少先队值日板报、学校领导值日板报, 都要如实地反映当日学校的工作情况、师生的工作、学习、纪律等情况, 切不可避重就轻或报喜不报忧。学生的习作板报, 所张贴的作文应该内容真实, 感情真挚, 不可抄袭他人或瞎编乱造。还可以在学校走廊过道的墙壁上悬挂有关诚信的名人像或名言警句, 让师生学有榜样。总之, 要努力打造校园浓浓的诚信氛围, 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6. 走向社区、进入家庭。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 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 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可通过家访、家长会或发宣传资料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介绍学校诚信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并指导家长教育方法, 尤其是要求家长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以身作则, 积极配合学校抓好诚信教育, 促进孩子诚信素养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10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学习、生活、就业诚信的缺失。如少数大学生为了申请院级甚至国家级贫困补助,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贫困补助;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小到一般考试,大到国家级各类考试,都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更让人担心的是,其他同学对作弊现象也坦然接受,熟视无睹;还有大学生做人不够真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口是心非,生活信用意识淡薄,个人主义盛行等等,这些都进一步证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生活中,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没有诚信,如虚假广告、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产品;企业经营者拖欠赖帐、偷税漏税,非法走私等不良的社会现象,使大学生难免受到影响。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走向社会,自身思想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对这种现象又不能得到及时很好的解释,往往就会陷入老实人吃亏的怪圈。造成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泊。

(二)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偏差对大学生的影响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认为道德教育可以缓缓再来。这种重成绩、重技能而忽视道德、诚信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再加上高校缺乏完善的失信惩罚机制,以至于高职生在行为中也会出现轻道德、重技能的行为。家庭教育也是一样,也存在这种问题,大部分家长都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少之又少,总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再加上有些家长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不高,这些负面的影响都对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在校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淡漠,理论素养不高,心烦意燥,也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生活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总是容易把社会的阴暗面放大。同时由于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理性思辨的能力,很容易使他们将观察到的一些社会消极表面现象当作社会的本质,从而误导他们丧失诚信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教育,重塑诚信风气

倡导诚信文化,坚决抵制失信行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把诚信教育落实到每一个行业中去。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明确诚信的重要性,每个行业、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引导部门各成员学习诚信,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同时,全社会还要建立相应的诚信建设机制,对于失信行为要严惩不怠,更要对诚信行为点赞称好,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相关的诚信奖惩机制,使大家能够真正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各界要大力倡导诚信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二)建立健全高校诚信教育机制

1.建立健全诚信道德建设制度。诚信道德建设制度,要求学校按照诚信教育的有关规定,把诚信的具体内容制度化,让全体师生在诚信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认真执行诚信道德制度,决不能让投机者得逞,更不能让守信者吃亏。同时,在诚信的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让全体师生体会到诚信的必要性,奖惩分明,谁不诚信,谁就要受到惩罚。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诚信度测评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身份证、户籍、家庭情况、就读情况、图书借阅、助学贷款、曾获得荣誉和处分等、基本经历、学习成绩等情况,由学校统一管理,供所在院校、用人单位查阅,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就业单位。同时高校还应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估部门,评估部门可首先把诚实、正直、信用、友善等与大学生相关的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其次再确定大学生诚信度测评标准。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的标准,以便对大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最后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和用人单位评议等综合评价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评估。

3.积极营造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高校在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大部分都在校园度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塑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组织者可通过报栏宣传,诚信品质展示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诚信活动,营造诚信环境氛围。还可以通过网络这个主渠道,建立本校的诚信网站,全国高校联网,了解我国最新的德育发展方向,关注其他高校最新的活动及动态。使学生能够随时的了解最新的德育动态。

(三)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些大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是认同的,但当关系自己的个人利益时,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口是心非,不能做到知行统一。最终原因还是因为坚守诚信的意志力不强。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明辨善恶的能力;同时,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环境,加强失信的惩罚力度,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

摘要: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事关个人、集体乃至国家、民族形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本文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出发、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途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篇11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其诚信思想:对学习实事求是的精神;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诚信是交友之道;诚实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准则,这对当代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诚信思想;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03—02

一、大学生的诚信及现状

1.学习中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国家教育部多次重申严肃大学考场纪律,各高校也制订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并非那些学困生的专利,一些三好生和学生干部因抄袭而被抓住的也屡见不鲜,其作弊手段从交头接耳、夹带纸条,发展到请“枪手”代考。在问及“您能否接受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时:有42.9%(330人)的学生回答不能接受,有44.7%(344人)的学生回答可以理解,有12.4%(95人)的学生回答只要不被抓就可以。考试作弊可以说是大学生中比较典型的诚信缺失行为之一;论文抄袭严重:有些大学生为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而是从各种学术杂志中或期刊网上摘抄,东拼西凑。在问及“大学期间会有好多课要写论文,你写论文或毕业论文时会如何完成”时:有2.7%(21人)的学生回答自己写,有47%(361人)的学生回答大部分自己写,引用少量资料中的语段,有46.4%(357人)的学生回答大量引用资料中的语段,有3.9%(30人)的学生回答用别人的文章拼凑或直接抄一篇。

2.求职升学中学历、履历“渗水”。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加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中,进行不正当竞争。在问及“您怎样看待求职简历中的修饰现象”时:有25.6%(197人)的学生回答是不诚实的体现,有64.4%(495人)的学生回答适当修饰可以理解,有10%(77人)的学生回答允许,大家都明白有很多水分;乱签协议,不履行承诺。有的学生得到几家单位的接收意向,尽管最先的那个单位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立即签订了协议。一边签着协议,一边就想违约:某某单位比你好,只要他一答应接收,我就和你毁约。在问及“您在大学毕业后,求职中会不会脚踩多只船,尽量签约,最后挑好的单位”时:有51%(393人)的学生回答不会,有37.8%(290人)的学生回答到时候再看,有11.2%(86人)的学生回答会。

3.助学贷款中,大学生的信用程度低。国家出台助学贷款政策时,给多少贫困大学生带来希望,然而,少数大学生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毕业后却不翼而飞,让银行追债都无从查找。目前,国家贴息助学贷款的申请成功率出现下降趋势,除了银行采取防范金融风险的新政策原因外,也与大学生缺乏履行承诺手续和承担信用责任有关。在问及“如果你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怎么还款”时:有81.2%(624人)的学生回答一定会按时还款,有16.4%(126人)的学生回答到时候再看,有2.4%(19人)的学生回答能拖就拖。

4.网络交往诚信缺失。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科技这把“双刃剑”在充分展示自身魅力的同时,也存在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1]。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互联网现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给大学生求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又以其隐蔽性、虚拟性、匿名化的特点使得个体行为往往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一个人在网上往往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为一些人诚信缺失,散发虚假消息甚至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出现网上不文明现象提供了条件。当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同诚信观念。可是由于网络运行的缺乏规范性和安全性,促使大部分学生认为“使用假个人资料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以此为借口将自己的诚信缺失行为合理化。

二、孔子的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1.学术诚信——实事求是的精神。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对由说:我教你怎样求知,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这反映出孔子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我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快地去追求的人。古今中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对待什么问题,要想真正得到一点知识,都必须抱这种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作了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因此,在学习上,当代大学生要向孔子学习,学习孔子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以真才实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哉。” [2]孔子把信比喻成大车之輗和小车之軏。輗、軏均为古代车乘的关键部件,车无輗、軏不能行走,人无诚信则难以立足。孔子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2]这是说,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得到他人的信任,那么在荒陌蒙昧之地也能顺利地行动,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不讲究信义,得不到他人的信任,那么,虽然在自己熟悉的家乡,也会使自己的行为处处受到阻碍、抵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作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守信用,才能取得他人的充分信任,使自己获得社会承认的好信誉,建立与他人的正常的社会交往。孔子对人讲诚信是有区别的,并不是盲目的“言必信,信必果” [2]。对诚信的人要讲诚信,对于不讲诚信的人,自然也不能讲诚信。“听其言而观其行”,看此人是否值得我们讲诚信,免得被他骗了。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2]。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做的事;今天,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做的事。我们在讲诚信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果你见识浅薄,孤陋寡闻,那么盲目讲诚信的弊端很可能是既害人又害己,因为你容易被人欺骗。”子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2]喜好诚实守信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害了自己。

当代大学生应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重视诺言,讲究信用,追求信誉,以诚实见信于人,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3.诚信是交友之道。在交友上,孔子提倡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他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2]即与朋友相交说话诚实可信,不说假话。并且要求自己经常反省“与朋友交往而不信乎?”[2]即反省与朋友交往中是不是守信。他认为,只有坚持“以实而与朋友交”,方可使“朋友信之”。[2]即取得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在以信交友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三友”之说,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逢迎陷媚的人交友,同善于装出和颜悦色骗人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便有害了。是“益友”,还是“损友”,是以诚信作为划分标准的。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处,必然会减少人际冲突,化解人际矛盾,消除对抗情绪, 增强理解沟通,促进合作交流,最终实现共同进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认识到,诚信道德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做到表里如一,行忠于言,言忠于行,友好交往,和睦相处。

4.诚信是从政的基本原则。孔子把为政的信用摆在首位,主张“为政以德”[2],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要做到“为政以德”,诚信是其重要的内容和手段之一。孔子特别重视和强调为政者对诚信原则的遵从和践行,认为为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为民做出表率。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2]这揭示了为政者的思想言行对广大百姓的影响和感召作用。孔子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这些都是对为政者提出的要求,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求百姓做到的,为政者自己先要做到。

青年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育,再过二十年,将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或许将成为国家的领导干部,对于为政者来说,所处的位置越高,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越大。大学生如果从孔子的“为政以德,诚信从政”思想中获得启迪,那在今后的为官中,就能做到廉洁自律,勤俭奉公,说实话,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5.诚实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准则。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2]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孔子又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就好象浮云一般。以诚实劳动为本,才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诚实守信是当今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应增强爱岗敬业意识,诚实劳动。在今天,我们要大力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建立和健全企业、单位和个人信用制度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若有不诚信记录,别人就不会再与你合作,从而受到终身从业警戒。因此,大学生应认识到,暂时的利益的所得并不是永久的,助学贷款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亲密接触的一个窗口,是政府和社会大众发自善心和好意的一种举措。受助的贫困大学生在人们眼中也是品行兼优,渴求知识却又苦于借贷无门的弱者形象。

孔子关于诚信的论述,两千年来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直到现在,其诚信思想对当代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龙庆华.高校诚信道德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74.

[2]杨伯峻.论语释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12-184.

[3]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对大学生诚信及其教育的思考 篇12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

大学生诚信缺失, 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表现为诸如从抄袭作业到考试作弊, 从撒谎到奖学金评选弄虚作假以及毕业求职中制造虚假履历材料, 等等, 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状况, 同时折射出当前高校德育的积弊, 其中较为典型的大学生诚信缺失有以下几种。

1. 考试作弊现象。近年来,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加大了对考试作弊的惩罚力度, 但仍难杜绝。据某高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在考试前曾有过作弊动机的高达48%, 预谋作弊和随机作弊的各占12%和36%。作弊的手段也从传统的偷看书本、传纸条、交头接耳等“低级”手段发展到今天使用通讯工具遥传信息等“现代”手段。考试作弊不仅仅是一个违纪问题, 更是一个缺乏诚信品质的问题。

2.求职履历造假现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一些大学生为找到一份好工作任意更改学习成绩, 甚至伪造荣誉奖励等材料。比如有的学生把别人的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 改名换姓复印, 变成自己的荣誉和成绩, 放入自己的求职材料中交给用人单位, 这些行为严重损坏了高校大学生的诚信形象。

3.毕业生违约现象。高校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协议书或与用人单位签订网上协议, 其实质是一份合同书, 它保护了双方的利益。但大学生任意变更, 撕毁合同, 不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据统计, 每年都有大量的违约纠纷发生, 大部分原因是大学生不遵守协议及契约观念不强造成的。违约现象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使大学生诚信品德荡然无存。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归因分析

1. 市场经济“双刃剑”负面效应的冲击。

在我国, 目前市场经济不成熟, 诚信的保障机制未能建立, 受经济利益驱使, 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量违反经济运行伦理和运行法则的经营行为, 从而销蚀诚实守信、公平互利的经济伦理法则, 妨碍经济生活正常进行。这些不良社会环境不可能不对校园产生影响, 腐蚀大学生的灵魂, 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产生强烈的不良刺激, 从而导致大学生诚信滑坡。

2. 高校德育偏颇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 大学德育虽有两课教学, 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 教育过于简单化, 教育方式、手段单一, 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学生个体道德的完善。衡量一名学生仍然以学习成绩论高低, 评优评奖同样也以学习成绩这把尺子衡量。因此, 大学生们认为, 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至于品德、诚信如何则无所谓。

3. 高校诚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管理上的漏洞给大学生不守诚信以可乘之机, 诚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缺失。高校对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工作表现缺乏详细记录, 更没有建立起学生诚信档案。在学生年度品德评语中, 往往是几乎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的“套话”。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在遵守校纪校规及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令人不太满意。而学校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约束措施也不够有力。应该说, 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 是导致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上知行相离、效果难以奏效的关键因素。

4.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

当前, 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 而失信成本偏低则是最直接原因。学生不遵守信用, 得不到应有的惩戒甚至免于惩罚, 于是导致学生无所顾忌, 铤而走险。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 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在理念上注重人本化。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上来, 以“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入人文精神, 使之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时代发展同步。

2.在内容上体现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使得人才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诚实守信”则是国际化人才的共同特征之一。因此, 面对新形势, 我们必须重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进行审视, 在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上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 不断朝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3. 在管理上实现制度化。我们必须在大学生中建立一套信用制度, 把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如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大学生的诚信度。把个人信用档案当做大学生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4.在方式上体现生活化。陶行知说, “生活即教育”。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讲究课堂教育和现实生活的一致性, 把诚信教育生活化, 将大学生的诚信思想体现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 使大学生在大量生活细节中培养诚信行为, 铸造诚信精神, 从而构建一种“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的良性互动的诚信教育方式。

5.在载体上建立网络化。当前, 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在传统的媒介载体上, 引入现代的多媒体网络工具,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互相补充, 共同渗透。通过网络化的教育载体, 搭建大学诚信教育平台, 塑造诚信文化, 使网上网下互动, 培养诚信品质, 造就诚信人才。

6.在评价上强调科学化。要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就必须将诚信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 制定诚信评估方案, 明确评价指标, 统一标准尺度, 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 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 根据以上原则, 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加大诚信宣传力度,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一是要大力宣传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 宣讲“信任危机”的危险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 可采取发倡议书、举办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以及通过校报、广播台、网络等宣传阵地, 倡导诚信的行为规范;三是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如辩论赛、演讲赛、社会实践等来辅助宣传, 还可以把每年的某个月定为“诚信月”, 每年都利用固定时间来宣传诚信。在这样一种舆论力量作用下, 大学生自然会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约束, 并不断规范自身行为。

2.倡导“自律”精神, 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高校要积极倡导“自律”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 面对诚信缺失, 不能过多地强调社会原因, 推卸自身责任, 而是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提高认识, 从我做起, 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在日常生活中, 不轻诺, 时刻牢记“言必行、行必果”。

3.建立约束和惩罚机制, 把教育与处罚结合起来。对个体诚信品德的建构除了教育外, 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建议给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 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基本情况、品行、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日常行为以及奖惩等各种信用状况都进行跟踪记录, 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个人的无形资产。要通过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信用信息的传递和披露机制, 增强大学生诚信状况的透明度。大学生的信用档案不仅是高校作为其入党、保送研究生、评优奖先、发放贷款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且也是用人单位是否聘用、是否让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对缺失诚信的学生要进行道德鞭挞和舆论谴责, 要给以惩罚, 如, 不能参与评先评优, 不能担任学生干部, 情节严重的要给以校纪处分等。学校还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如对考试作弊、违反毕业协议、恶意欠费等问题的处理制度等, 把这些制度纳入整个诚信约束和惩罚机制, 让硬制度和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共同发挥作用, 从而营造一个“人人知诚信, 人人守诚信”的良好氛围, 让守信者受鼓励, 不守信者受惩罚。要让学生认识到, “失信”是要付出代价的。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 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表现为诸如从抄袭作业到考试作弊, 从撒谎到奖学金评选弄虚作假以及毕业求职中制造虚假履历材料等多种现象, 缺失原因也有多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 需遵从一定的原则, 在舆论宣传、工作内容和方式、建立约束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郭兰成.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 .

[2]蔡秀磊, 周顺.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诚信教育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 (5) .

上一篇:电台广播下一篇:香格里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