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2024-06-17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精选12篇)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含义

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含义的界定, 一直是心理学家们长期而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 他们对情感教育的实质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由于每个人的研究角度、研究重点等方面的不同, 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情感教育是一种方法, 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认识与行为的中介因素—情感, 来激发受教育者的热情或需要, 使其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指示的一种教育方法, 它具有启迪性, 示范性、鼓动性等特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情感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创设的教育情境对教育对象施以心理影响, 进行情感交流, 调整教育者的内心世界, 从而作用其思维, 改变其观念,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的过程”。

概而言之, 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感受与体验, 是一种对意义的感受与体验, 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感受与体验;生活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和形式, 生活就意味着追寻生活意义。情感本质上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

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特大地震发生后,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第一时间作出决策部署, 及时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损失, 同时, 充分发挥了抗震救灾斗争实践的特殊教育功能, 使全国军民思想受到震撼, 情感得到升华, 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世界各国赞誉有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结合类似重大生活材料,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深入挖掘情感教育因素, 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情感体验教育

根据体验和情感的关系, 我们知道, 情感总是与体验相伴而生, 体验能够促使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情感升华, 获得对人生的新的理解。体验者在体验中获得的思想品德认识会帮助他将自己的行动与既定的目的相比较, 纠正偏离目的的行动, 使行动始终符合既定的目的。而体验又是通过直接的感知和亲身的实践活动产生的。开展中学生情感体验教育, 就是要让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亲情、友情、爱情, 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体验正义和责任, 通过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 引发中学生新的情感体验, 培养和改变中学生的情感世界, 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和帮助他们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正激发中学生为国家建设事业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情感。

在汶川、玉树这两次抗震救灾中, 人的尊严得到了极高的升华, 设立全国哀悼日, 以这种庄严的方式对不幸遇难者以国家级的最高尊重, 集中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哀伤和痛楚, 倾注了全国人民的怀念和追思, 使遇难者得到最崇高的祭奠, 使生者得到最深切的慰藉。同一时刻, 同一情境, 党和国家领导人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人, 共和国国旗缓缓而降下, 腾起的是人性的光辉。每一个生命都应值得尊重, 每一个逝者都应值得哀悼, 这是体现同族同根、万众同心、同爱共哀之举, 是深得民心、关乎民情“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有为之举。

受教育者从教育者的行为示范中, 在形象感召下, 产生新的思想认知, 情感受到升华, 真情得到触动, 最终内化为激励行为。从胡总书记深情亲吻震区受伤的小女孩, 温总理向遇难遗体三鞠躬, 到“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真诚表达, 可以看出, 党和政府在大难之际第一时刻的行为反应和情感投向, 并有效地影响了群众, 人们的感情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钦佩和感谢, 而是上升为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赖, 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政府与民众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情感共鸣和良性互动, 收到了上行下效的效果, 使大家深切感悟到中央领导集体从容应对地震灾难的卓越才能和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爱民情怀, 使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激励, 增添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力量。

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所需达到的教育目标, 利用一定的生活体验, 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使学生置身其中, 对道德规范进行心灵体验, 促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使之达成陶冶情感、情通理达、激情促信之目的, 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二) 学习真人真事

在这场灾难中, 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为我们营设了真实感人的环境, 使人们在叩击心灵的情感共振中, 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一个镜头、一幅图片、一句话语, 让我们体会了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 因为有“情”, 我们真心依靠, 互相勉励, 共渡难关。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 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 一个“情”字却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 内心充满力量。

这次抗震救灾的新闻宣传及时、准确、透明, 一系列活生生的真实故事和典型人物, 成为抗震救灾一线军民心中的英雄和榜样, 令人感动、钦佩和鼓舞。从将军到士兵、从医生到后勤保障人员, 人人奋勇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这些身边人、身边事, 成为激励广大官兵奋勇抗灾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情境”作为优化的环境, 与人们的心理世界产生共鸣和契合, 在现实环境与情感融入的交互作用中促进了人们知、情、意行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 大家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维系, 没有更多的语言, 人们相互感染着爱的力量, 又无形中传递着爱的力量, 营造了以情动人, 以情育人的氛围。

(三) 运用艺术的力量渲染

通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 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磁力, 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 使受教育者在冷静的比较中发现自我, 在自觉的思索中重塑自我, 在不知不觉中启迪思想,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 除了新闻媒体滚动报道来自震区的生命奇迹和抗灾事迹外, 还有一种潸然泪落的激情传播, 那就是文艺。无论哪种形式的舞台演出和赈灾活动现场, 一篇篇发自肺腑的诗文, 一曲曲充满激情的演唱, 一幅幅饱蘸爱心的书画, 用艺术的感染力使人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党心、军心、民心, 心心相印。中央电视台通过举办《爱的奉献》《向祖国报告》等主题文艺晚会,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活动以文艺表演与播出抗震救灾宣传短片穿插进行的方式, 将全国人民与灾区群众的共同情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充分表达了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共克时艰的心愿, 整个活动过程情真意切, 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使人们不仅感受着大难之中有大爱, 更感受着一个民族的坚强与伟大。

摘要:情感教育并不是游离于教育现实以外的东西, 也不是专家学者们闭门造车的产物, 而是理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应有之义。人的情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基, 只有当人的思想认知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 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信念。思想政治教师要利用一定的生活体验, 学习真人真事, 运用艺术的力量渲染, 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中学生,情感教育,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玉芳.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及其开发[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工作者库, 2009, 12

[2]任永泽.教育知识的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4]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5]谢树平.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227.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2

————万云

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

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穿德育工作,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我们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

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在德育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让师生都参与进来,组织校外活动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学在无形中渗透。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可以“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 1

成良好的校风。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生活都特别复杂,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指导学生为父母制作一张生日贺卡,为父母洗一件衣服,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四、通过少队活动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小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3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德育教育 实践 诚信 榜样 潜移默化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三、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標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任务,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四、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加强技工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4

关键词:技工学校,德育意识,教师教法,公德礼仪,爱与沟通

德育教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道德, 不是先天就有的, 也不是自然产生的, 而是在社会的影响下,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 在集体和个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社会上各种道德准则、价值观的冲突,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如今的技校生, 基本趋于成年, 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也必然对技校生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德育教育, 培养德技俱佳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技校学生对德育的意识欠缺———改变学生观念,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技工学校目前的招生对象是初高中的中下游成绩学生, 他们对待学习的兴趣不甚浓厚, 甚至厌学, 在中学时普遍成绩偏差, 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无望而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术以期顺利就业。部分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认为学习技术是正经事, 认真学专业课、学好技术就行, 德育课无非和中学时的政治课类似, 认为是“副课”, 学不学无所谓。

针对学生这一普遍现象, 要告知学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发展, 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国有企业实行优化组合、减员增效等措施, 各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中外资深人事普遍认为“技术、经验和能力是可以通过生产实践迅速获得的, 而与用人单位核心文化相符合的良好职业习惯却不是一时一刻可以修养成性的”。所以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 除专业技能、技术有明确要求外, 良好的个人品质已为更多用人单位所重视。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更受企业欢迎。

二、活跃课堂, 改变教学方法———植入式课堂引导, 激发学生兴趣。

德育课与其他学科不同, 可以说德育可渗透到任何课堂, 但是德育课教师要上好德育课, 在40分钟的时间里吸引学生去听枯燥的德育理论说教是有点难, 因此,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发挥其德育的功能。

技校德育主要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社会现象等方面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在讲课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听取一个小故事, 以学生身边、校园里主动接受所学知识, 所以德育的效果当然是明显的。

三、基本道德礼仪不容忽视———加强基本道德修养, 从细节做起。

青年学生从仪容仪表、行为语言等方面都应该加强修养, 从自身小事做起。校园里部分青年学生穿着流里流气、奇装异服、男生留长发戴耳环、出口脏话连篇、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抽烟酗酒、模仿大人办生日请客、破坏校园公共设施;走向社会乘车争先恐后抢占座位, 在公众场合不但不听从指挥, 甚至恶言相向, 动辄喊打喊杀, 出入娱乐性公共场合, 违反公共秩序, 不听劝告, 甚至辱骂殴打他人, 这些现象从基本公德礼仪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素质较差。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就要言传身教, 从自己做起。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教师、家长必须做到言传身教, 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 不仅影响青年学生, 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要求青少年如何去做, 自己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的身教作用, 表现在严于律己, 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 完善自我的人格, 加强“身教”意识, 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表率。这样, 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和认同, 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另外, 家长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子女的重要影响源。因此, 家长同样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自己讲的道理, 如在遵纪守法, 讲究卫生, 互廉互让, 为善助人, 杜绝黄、赌、毒等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四、深化爱的教育———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做好与学生的沟通。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往往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强的信心和乐趣。因此, 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 熟悉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伤、困难和挫折, 为他们排忧解难,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为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而高兴, 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他们的缺点积极帮助克服, 并暗示期待之情。目的是实现德育课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 达到较强的亲和力。爱心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 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最本质的爱, 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考虑问题, 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篇5

(1)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①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课堂心理氛

围。②激发中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动机。③对中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强化中学生的成功体验。④化解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⑤重视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

(2)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①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②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活动。③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④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3)个体心理咨询。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6

关键词:道德教育 课堂教学 课下教育 活动载体 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53-01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受人尊敬的。一个国民道德品格高尚的国家,是强大的,是有竞争力的是有无限发展前景的。

马丁·路德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它的公共设施多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质,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衡、宁静、愉快和谐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更是一个国家竞争的根本。国家强大繁荣的表面是经济,其背后则是文化道德。

当前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极为紧迫的,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此,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进行了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

1 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1.1 认真备课

做到课前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心中有数,要善于挖掘教材的重点,从而突出重点。尤其课文有的内容,是需要提前通知学生做好上课前的精心准备工作的。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生命的乐章》中的第一目“生命独特而可贵”中的第一问题:“你的生命从何而来?”的内容有填写母亲怀胎几个月生下自己,生下来体重是多少?是否顺产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另外,情景剧的准备、活动体验等内容都需要教师提前与学生着手准备,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确实落实新课标所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教学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起来,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就是激活学生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达到了欲说不止,老师做到了不菲不发,也就自然而然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 挖掘各科潜在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不仅仅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实际每科教材中都有明确的或潜在的教育内容。例如,每篇语文课它的主题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理科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性不特别直观而是具有潜在的教育性,只要通过老师的引导、挖掘都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有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之所在。就看我们教师怎样合理理解教材。所以学校要提倡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3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会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榜样,学生的学习是在师生交际活动中产生的,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道德品质的发展。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的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学生的言行也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生变化,学生会把道德思想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4 大节日和时事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德育教育,从而达到活动育人之功效。例如,五月十三日母亲节、九月十日教师节,我们可以在这两个节日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五月四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情。另外,教育学生关心时事大事,以实际行动展示同学的道德水准。例如,我国南方闹冰灾、汶川大地震等实事事件,让同学通过班会讨论我们应做点什么?来启发同学自觉参加募捐活动。从而体现了同学们的民族团结、互助意识和爱国之情。

5 生活中的事件,使其明辨是非

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光在书本上,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教师在开班会的时候,可以根据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正、反两面的生活素材对学生及时地进行多方面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另外,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道德与法制》《以案说法》《普法栏目剧》等优秀的教育节目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很好素材。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看这些节目,结合思想品德课上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会使学生的是非观念、道德判断力得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也会逐渐升华。

6 校、社會形成强有力的合力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加强学生品德修养要注意优化教育软环境,搞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所在。

6.1 家庭教育,夯实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这一有利场所,勤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让家长懂得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长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有效的途径是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学校与家庭配合,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孩子的“心灵”。使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孩子怎样做人转变,成为孕育孩子良好品德的温床。

6.2 要积极开辟时间多参与社会、社区有意义的活动

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懂得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国家的兴盛与衰败与我们个人的幸福安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假期里我们可以让学生到社区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服务性的工作。做社区的志愿者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服务,帮助社区的居委会做一些日常性的有意义的工作等。

总之,作为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主战场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抓好,同时,我们也要调动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力量与我们共同教育好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克乾.《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新课程(教师),2010(3):9.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7

1.1 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设立感恩教育科研课题

我校党委、行政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德育领导小组, 每年召开由班主任、德育教师、管理人员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议。近年来,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把感恩教育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 以“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2009年秋季, 学校开始接收阿坝州“9+3”免费教育计划的学生。这项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两个加快”和藏区稳定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加快藏区人才建设、推进藏区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安康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素质, 帮助藏区农牧民子女实现就业愿望, 提高广大群众生活水平, 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其具体做法是将9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再进行3年免费职业教育培养。针对这一特殊情况, 2010年学校设立“9+3”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科研课题, 使得感恩教育研究、探索更加深入、扎实、有序。

课题组在全校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对2009级、2010级、2011级共363名“9+3”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见表1~6。

表1显示, 调查对象的感恩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家庭, 排在前3位分别是2009级:教师 (25.2%) 、家庭 (19.8%) 、科普杂志 (18.9%) , 2010级:教师 (27.3%) 、家庭 (21.2%) 、教材 (18.2%) , 2011级:教师 (26.7%) 、家庭 (25.6%) 、教材 (20.0%) 。表2~4显示, 调查对象对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都能积极、主动参加。“如果学校开展感恩教育讲座”, “放下其他事情, 积极去听”的学生2009级有67.4%、2010级有81.8%、2011级有76.7%, “如果学校、班级开展感恩的具体实践活动”, “放下其他事情, 会积极去参加”的学生2009级有76.4%、2010级有80.3%、2011级有76.7%;“在课堂上, 如果教师讲感恩的故事”, “都认真听”的学生2009级有92.1%、2010级有98.5%、2011级有96.7%。表5显示, 调查对象认可的改善感恩状况最好的途径是实践活动, 3个年级的认可率分别为2009级68.5%、2010级40.9%、2011级48.9%。表6显示, 调查对象认可的改善感恩状况的最好方法分别为教师讲、自己读、听报告。认可“教师讲”的学生2009级有38.2%、2010级有40.9%、2011级有35.6%。认可“自己读”的学生2009级有33.7%、2010级有28.8%、2011级有42.2%。认可“听报告”的学生2009级有21.3%、2010级有19.7%、2011级有13.3%。

这些数据为感恩教育的探索、研究和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让感恩教育途径的实践探索更有章可循。

1.2 把感恩教育写入德育课程教学计划中, 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阵地作用

我校把感恩教育纳入学生德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中, 编写相应的教材, 使之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由学校德育教研组牵头,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实施感恩教育计划, 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与此同时, 将感恩教育具体细化到各类德育课程之中。利用入学教育、五项教育专题工作、日常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活动、班团活动等德育活动的开展, 使感恩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学生中全面施行。这样不仅使感恩教育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 也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 提高了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1.3 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

1.3.1 服务育人“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古到今为师之道, 以无过错、无缺陷为上。“师者, 人之模范也”。强调师者的表率作用, 而师者身正才能为范。在教育工作中, 学校教职工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对学校管理水平、管理效果影响极其重要。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校风示范校。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德育教育周、文明礼仪活动、普法活动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活动, 不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也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强化教职工服务意识是学校长期不变的主要工作。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是学校坚持的原则。因此, 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教职员工无论是在日常教学、管理中, 还是在生活、交流中都努力做到言传身教, 起好表率作用, 实施正确引导和有效教育教学管理, 形成良好的服务育人氛围。

1.3.2 管理育人

“让学生成才, 让家长放心, 让人民满意”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为此, 在管理中我们坚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为主题, 以优化教育资源为手段,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提升护生形象、培育创新人才”为导向,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 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打造学生培养、教育、管理特色, 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管理育人模式。

在教学管理中, 以其职业特点为导向, 特别注重让学生将知识、技能和工作情境相结合的训练,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由此提高其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综合能力, 增强了就业竞争能力。

在学生管理中, 实施“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教育和管理模式。通过“四自”管理模式, 校园卫生、学生生活、纪律、第二课堂和志愿者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四自”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独特的管理育人模式, 赢得了社会和同行的赞誉。

1.3.3 环境育人我们的校园整洁、美丽, 鸟语花香。

2011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打造校园环境,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如今的校园, 广播、校刊引领学生追求知识和真理, 坚定理想和信念;文化墙、宣传栏、评比栏、名言警句等张贴物让学校的每面墙、每根柱都成为育人阵地;宿舍、教室的达标管理, 让学生时时处在浓浓的育人氛围中。

1.4 知行合一, 巩固感恩教育成果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周、文明礼仪、普法教育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礼仪、学会做事、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在开展实践活动时, 十分注重活动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生活、行为等需要的前提下, 与学生一起设计活动形式、程序内容。有的放矢地把感恩理念、感恩意识、感恩行为循序渐进地、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同时, 对实践活动中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 研究制订跟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力求通过后续活动的开展达到感恩教育效果最大化、感恩教育目的最优化。最终实现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知行合一, 使感恩教育成果持久化。

2 讨论

2.1 感恩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是学生接受知识、得到教育和启迪的主要阵地, 特别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影响更大, 这是教育的优势。无论是我们进行的调查还是开展的实践活动, 其结果都体现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好学校主体作用的理念。当然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 建立起家校合作平台, 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形成家校合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组的研究对象是地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其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尤其是2011级学生父母均无大专及以上学历者) , 父母工作地点多在藏区。因此, 交通、语言、宗教文化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给家校沟通、交流带来的困难也是开展教育活动时不容忽视的因素。

2.2 感恩教育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改善感恩教育状况的最好途径是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认为目前改善感恩状况的最好方法是教师讲、自己读和听报告。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调查对象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意识不强, 更多地依赖于学校组织的活动、教师的讲授。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在进行教育方案设计时就把感恩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大纲中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使之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营造育人氛围上我们还应从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稳定性、持久性上下工夫。创设整体的教育氛围,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每幢房、每面墙、每条路、每棵树, 充分利用好每堂课、每次练习、每次培训。让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过程、体验都成为学习、成长的一部分。在强化班主任、任课教师、行政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服务意识, 贯彻感恩教育理念, 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模式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如何迁移、提升感恩教育成果更是值得我们一直追寻的。

摘要:通过在全校学生中, 特别是“9+3”免费职业教育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实践、探索新时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为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提供依据。学校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设立感恩教育科研课题, 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相应教材, 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 以感恩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告、专题讲座、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 将感恩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教育途径中。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8

1. 从国际人格教育形势看

自从上世纪80年代,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中学教改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上, 健全的人格教育成了中学教育大的趋势。也就是说, 在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 开始注重其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已经将健全人格培养作为中学生基本的教育政策。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 在过去很注重对人精神层面的教育, 比如“忠、孝”的思想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但是近现代以来, 随着科技的巨大发展, 以及所带给人的巨大物质财富, 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相对浮躁, 在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方面表现也是如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由于健全人格教育的缺失, 很多高智力群体却表现出低智商的行为。基于此, 对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断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和人格层次。

2. 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看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 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追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 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知识通常被当作人才的评判标准, 但是,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所谓的人才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保障。只有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才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可以为整个国家、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群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 肩负着祖国繁荣和民族富强的伟大使命, 同时,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健全人格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从个体的发展要求看

康德说, 教育的立足点就是不断追求人格的完善, 蔡元培也指出, 教育的宗旨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阶段的健全人格教育会对以后个体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人格做保证, 知识、技能可以在后期的学习中进行不断的强化, 可是人格教育的缺失却难以弥补。

从个体的发展来看, 中学阶段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而毋庸置疑,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个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成为中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社会、学校对此重视起来, 才能更好地适应个体的发展要求。

二、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应该在尊重、了解基础上进行, 同时应该以中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为依据。中学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 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但是心态结构不够成熟, 在面对很多问题时, 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正确的行为模式是这个阶段人格教育的重要的内容[2]。因此,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促进其自我意识的觉醒

意识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人类的特有属性, 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个体的心理成熟程度。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言, 就是通过合适的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进行优化, 让其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形成自尊、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人格品质[3]。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 自我意识主要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的统一,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自我认知是对自我存在进行觉察和了解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过去经验的影响, 比如过去的成功让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 失败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 还有他人对自我的影响, 比如家长、老师、同学对自我的评价影响着自我评价;还有自我及他人对自身的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认知。所以, 中学生正确、积极自我认知的形成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情绪体验, 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感是指对自身各个方面的正确认同, 同样,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感, 既不能认同感过高, 骄傲自大;也不能认同感过低, 妄自菲薄。自我效能感是对自身行为活动的信念和判断, 主要同自身的经验相联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活动任务, 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 自己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的调节等。自我控制在自尊、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人格特质形成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学生而言, 要想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在自我控制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强化。在教育上要通过一定的方式, 加强中学生的行为自觉性和意志力。

2. 心态结构的成熟

健全的人格特征应该具有合理的需要动机、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等。需要主要有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类, 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情绪是个体对反映内容的一种态度, 需要是其产生的基础。而意志是个体为达成目的, 自觉组织行为, 进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在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上, 这三个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个体发展的规律看, 中学生的很多需要动机是正常的, 不过由于心智不够成熟, 在满足需要的方式上存在很多不足。对需要动机方面, 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对待自身的需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规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多学校的教育中, 老师也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行为规范进行学习, 不能脱离既定的学习路线, 学生的活动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 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学生正常的需要动机, 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情绪、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 它的产生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正常的, 对中学生也是如此, 但是情绪、情感的表达需要正确的方式。在中国的文化中, 情感的表达充满着矛盾, 一方面人际交往以情感为纽带, 宣扬忠、孝;另一方面又压抑情感的正常宣泄。在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方面, 情感的表达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让学生学会正常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是尤为重要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 由此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培养正确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 是适应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人在成长中, 任何困难、挫折、磨难都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只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这些问题, 进而使自身获得成长。中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 问题解决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后期的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必须帮助中学生对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要承担必要的责任, 不能回避。通过合理的干预、告诫, 激发其战胜困难的意志力。

3. 多元价值观念的培育

健全人格的结构包括系统的思维方式、合理的价值观念、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等。个体表现出认知的差异主要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获取事物本质的重要方式。价值观念在个体的人格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社会角色意识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 应该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角色意识等方面进行思考。

社会文化向着多元化发展, 同样, 在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 应该培养学生多元化、统一的思维方式, 即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是由不同部分通过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对中学生尽快掌握独立思考问题、正确思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而言, 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经常用极端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价值观与个体的行为相互作用, 价值观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同时, 个体的行为决定着其价值观。具有健全人格的中学生理应具有合理的价值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对中学生的成长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在为社会、他人做出贡献的同时, 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学生正处在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通过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是促进其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角色认知是个体对于各种社会角色行为模式的识别, 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 其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 其社会角色更多是学生、子女的身份。良好的社会角色认知就是要让学生对自身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此基础上, 实现中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实现家庭角色、学校角色、公民角色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

4. 合理行为模式的养成

健全人格的表现形式就是外在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个体内在精神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健全的人格系统不仅要有内在的精神特质, 还需要将其外显化。在中学生人格培养方面不能忽视对其外在行为模式的培养, 很多不合理行为的发生都是由错误的行为模式导致的。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对中学生后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个体的心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内在心理与外部行为并不是相对应的, 对中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培养身心统一的人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心理与外部行为的脱节在中学生身上是经常发生的。从教师的角度而言, 就是给予学生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很多问题的发生, 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原因造成的。中学生内心渴望独立, 行为上却要依赖他人, 这种不统一、矛盾给其健康人格发展造成了很大困扰。

三、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

1. 培养目标要符合中学生的发展实际

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 健全人格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培养并不是简单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强加到学生身上, 在培养过程中要同中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改变, 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同十年前中学生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教师而言,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心理特征表现出个体差异性, 在对中学生人格的培养上, 应该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成长背景、气质类型, 所需要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同的。人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者的追求, 预示着人格培养的结果。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并不是所有学生的人格特质都相同, 这一点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

2. 完善中学生的人格教育内容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可以从培养民族精神、践履社会公德、勤俭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中学生正处在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时期, 已经有了初步的心理意识, 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 但是由于自身的身体、心理等不够成熟, 需要依赖于外部环境, 表现出一种矛盾性。

在人格教育的培养上, 应该让学生正视这种矛盾, 承认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方法上,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校教育的具体操作中, 可以让学生观看爱国电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假期兼职活动培养勤俭意识等。同时, 良好行为的产生必须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做保证, 可以采用适度的量化的方式进行考评。

3. 重视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健康的程度决定的, 健全人格的前提需要健康的心理做保证。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出人性、叛逆等特征, 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发展不足, 创新意识薄弱等。因此, 在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 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进而形成高尚的人格情操。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表现出片面性, 比如对自身的能力与表现过分重视, 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等。教师在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上应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 同时教会学生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当个体有了健康的自我意识与目标时, 其发展便有了方向与动力, 健全的人格特征也自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4. 优化人格发展外部环境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 人格的发展是由外部环境与心理成长共同作用的。相对于中学生而言, 首先接触的是学校、家庭, 其次是对学校、家庭产生的因素, 第三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三方面从内到外共同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中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越好, 自身人格特质更容易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相反, 外界环境不好, 会对健全人格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从大的环境而言, 要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让中学生更多的了解到社会的积极一面;从学校环境而言, 要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提高教师的素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应该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将所学知识、技能视作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镇硕莉.论私立学校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何春霞.班主任工作与社会文化的协调与整合.教学与管理, 2011 (3) .

[3]J.M.伯格.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Chang L, McBride-Chang C, Stewart S M, Au E.Life satisfaction, self-concept, and family relation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3, 27, 182-190.

[6]钟明华, 罗明星.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指导.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1.

[8]许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问题探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篇9

1.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试教育把教育目标任务更多地定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考试技巧的训练,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够重视。而素质教育则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身心素质、培养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宗旨。因而,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重视地理品德素质、行为素质的培养。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和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等。

2.重视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是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地理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为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反映地理教师队伍和地理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板图技能等要素。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地理优质课竞赛、教研论文竞赛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无疑对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地理学科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地理教师不应自暴自弃,而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地理教学投入深厚情感,敬业爱业,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敏锐观察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等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地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后进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后进生,给予后进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使后进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发展。

“学会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地理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某项地理事物想一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该地理事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其次,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等方法,图文结合学习,提高自学地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工作,可通过严格训练法、指导法、竞争评比法、制约法、疏导法等,学生养成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自觉完成各项学习要求等良好学习习惯。

“学会思维”就是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教学生独立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地理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南北取向法是教学生按照地图方位或线性方向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目标取向法是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敏捷性,让学生做选择题、读图填图题的目的就在于此。因果综合法包括原因综合和结果综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如对工业布局、厂址选择进行的多要素原因分析属原因综合法,而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平原”则属于结果综合法。

“学会创造”就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方法主要有“智力激励法”、“类比启发法”、“联想法”、“形态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在地理教学中,除注意渗透这些方法外,还应让学生积极参加兴趣活动小组,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这样,掌握的知识信息愈多,产生创造的可能性愈大,获得创造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许多创造都说明了这一点,如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等。

“学会做人”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学地理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和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可见,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小学生孝心教育的实践途径 篇1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孝心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下面,我就以开展小学生孝心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例,浅谈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孝心活动的几个方面。

一、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利用中队主题班会开展孝心教育。具体的孝心主题则要根据孝心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孝父母,献爱心”“学会和父母交流”等亲近、互动型主题活动。其具体要求包括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如父母在外工作和收入情况,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进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使其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感激和敬重之情。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父母理解的深度、感情、态度以及在心中的位置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

二、家校互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孝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我们坚持以课程化的形式,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全面开展主题各异的仪式教育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在参与仪式教育活动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体系的准则,懂得孝心、感恩、责任,寓教于乐,营造富有特色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迈好成长的每一步,留下难忘的足迹。我校仪式教育坚持家校互动,亲子共同参与。我们邀请每位家长走进教室和孩子同庆同乐。例如:在三年级“我十岁了”集体生日庆典上,家长在体育馆席地而坐,观看孩子们的精彩演出。孩子向家长赠送感恩小礼物,亲子同台表演。回到教室后,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生日蛋糕,手拉手进行“才艺秀”,在笑声、歌声中增进了亲情。

三、学科渗透

我校将孝心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及其他学科。任课教师利用本学科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孝心教育,并在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孝心教育,我们还注意把握“四性”,即渗透准备注意针对性、渗透过程注意自然性、渗透方法注意灵活性、渗透效果注意持续性。

四、自主活动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11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发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学时事政策教育的要求。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保证每周一课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相关的专题教育”。《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必须提高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时事教育主要是指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2004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在时事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时事教育的原则

1.教育形式要多样性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时事教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是教师讲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就某一专题收集材料,然后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归纳正确观点;还可以布置学生看报纸听新闻广播,出时事墙报和板报。有条件的学校曾安排学生收集资料,出时事专刊。

2.时事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时事形势有着新闻性的特点,在运用时事教育时要抓住时间的特点,不能等到时过境迁再去进行。每当有重大时事政治事件发生,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通报。

3.时事的选择性

(1)典型性原则。在众多的时事中,我们必须选择最具有特点、最典型、最具有震撼性的时事进行教学。

(2)实际性原则,要让学生感同身受,就必须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学生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念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热点性原则。时事内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时政教育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现实,把握住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领会其内在含义,紧紧把握住时代脉搏,否则就失去了时政教育的作用。

(4)正面性原则。充分体现国家改革开放的重大成绩,宣传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政策的正确性和出现不少问题的关系。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肯定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但改革开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明显和潜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分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主流和支流,树立辩正的思维观念。

二、时事教育的方法

时事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是多方面的。要想取得理想的时政教育效果,学校应该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动员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时政教育,形成一个时事政治教育的立体网络。其做法可以有:

1.课堂上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时事教育

导语如何开启,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让学生收集整理时政资料举办时事专题讲座进行要闻发布

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举办时事专题讲座,讨论时事热点、焦点,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3.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讨论式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建立报刊阅览栏,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建立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制度;组织时事知识竞赛;校外时事教育等方法。

三、时事教育的意义

(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因素,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运用时事进行教学,通过时事材料理解基本理论观点,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的问题,使时事教育有血有肉,使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有效开展时事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

(3)时事教育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意义。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课程标准》指出:“结合时事教育,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中学政治课本中的许多原理都是具有一般的指导性的,如果能够和时事结合起来分析,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更加的全面和牢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分析时事的过程中,体会到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复杂的时事分析简单化的乐趣。而学生也会逐渐明白,政治课不仅仅是背背书、考考试那么简单而机械的学科。并且学生除了可以体会到协助学习的乐趣,还可以锻炼、提高他们的动手研究能力。

总之,要充分发挥好时事教育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四有”新人。

参考资料: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篇12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教育,途径

一、构建丰富、生动的校园文化, 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落实德育教育的有效渠道

中职生有强烈的心理需求, 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他们在能力、技能、个性上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青睐, 喜欢表现自己, 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是一种难得的积极性, 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机。另外, 中职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宽松, 他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和精力希望能得到释放, 并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 这也是教师寓教于乐, 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最佳契机, 所以, 中职创设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很有必要。

学校要加大投入, 努力挖掘学校文化资源, 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校园文化活动, 比如, 广播、刊物、兴趣小组、学生会、文化长廊、学生作品展示等;可以开展报告会、交流会、运动会、文艺会;还可以举办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竞赛活动。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 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又充分释放了他们的个性, 并发挥了他们的潜力, 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体验到了成就感,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另外, 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有利条件, 把社会和学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这就需要学生步入社会, 接触社会, 了解市场, 实现教育的开放性, 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去参观实习, 到社会去做志愿者, 让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辅相成。

二、重视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

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生活, 对他们进行实惠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学校的评价漠不关心, 甚至一些离异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冷淡。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孩子和家长接触的时间最长, 因此, 家长会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 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 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教育他们, 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热爱学习、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高尚品质。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培养孩子热爱教师, 关心集体。培养孩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攀比、不搞特殊的好习惯。教师要和家长经常联系,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融合,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帮助学生树立理想, 突出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

学校要加强理想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 要经常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甘于奉献、崇尚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对中职学生的德育不能只靠说教, 教师应该用对他们就业和创业有帮助的一些事例感化和影响学生, 进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中职学生来说, 就业就越来越困难, 要想让中职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首先, 在学生刚入学时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参观教学设备, 给学生介绍毕业生成功的就业事例, 增强他们对未来就业和创业的信心。其次, 组织历届优秀毕业生回到学校做典型报告, 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学校也可以培养优秀人才, 从而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总之, 教师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增强就业信心,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使他们明白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靠的是能力, 而不单单是学历。

四、开展道德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其行为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有些学生出现了不良行为, 就是因为自身的道德无知所造成的, 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得到法制教育, 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观念, 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 认清真善美和假恶丑, 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不怕困难、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中职学生处在青春期, 其心理和生理还没有成熟, 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良好的品质不容易稳定下来, 所以, 教师需要严要求, 促养成。

首先, 要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学校应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管理,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通过经常宣传、教育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 并落实到行动上。另外, 教师要在每一个学期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的系统教育。

其次, 要坚持不懈, 促养成。在宣传教育方面不能怕麻烦、怕重复, 只要方法新颖、得当、活泼, 同样能起到教育的效果。促养成, 重点要真正落实, 督促检查。通过长期培养训练, 定时开展表彰大会, 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不断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定势, 形成严格有序的品行秩序。

总而言之, 开展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它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影响他们, 努力把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做好, 从而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耘.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课堂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2) .

[2]张良才.礼教传统与当代青少年的礼仪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二) [c].2009.

[3]苗丽.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 2011 (64)

[4]陈彝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探析[J].快乐阅读, 2013 (22) .

上一篇:科技艺术下一篇:中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