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

2024-06-17

科技艺术(共12篇)

科技艺术 篇1

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它们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汇合:它们是一门硬币的正反面,不可分割……这一切都是在形象化地告诉我们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它是我们当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因素。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艺术的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机遇,有的是扩大了艺术的表现领域,有的是改变了艺术的传播空间,有的则给艺术以革命性的影响,促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之诞生。艺术是用言语、动作、线条、色彩、声音甚至是奇特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载体。科技则为艺术提供了更加丰富广阔的表现空间与想象力。

一,“相辅相成”——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现状分析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科技”与“艺术”早已是耳熟能详的两个名词了。可如果我们来问:何为科技?何为艺术?恐怕没有人能够很准确地回答出它们的含义。科学家用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科技创新:艺术家则是拥有一种感性情感,注重直觉形象思维。

二战以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的重要基础就是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深深地影响了艺术家和公众对艺术的表达与理解。苏珊·朗格说:“一种艺术品就是一种表现形式。”任何艺术作品的出现都是需要一定的载体、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当代各个艺术领域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下面分别从装置艺术、影视艺术等领域分析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一)装置艺术中的影像元素运用

现如今,对于以表现和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人类生存境遇为主的装置艺术,开始进一步多媒体化即运用当代高科技的各种手段,从而使装置艺术出现了除富有传统品味的装置形态外,又出现了以多样化传媒手段而形成的装置组合,如视像装置艺术,就是将实物装置与影像技术相结合。这充分体现了装置艺术家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背景下对这门艺术的再探索与发现。

2008年9月在上海成功举办的“快城快客”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中,诸多艺术家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艺术界综合性的视觉盛宴。众多作品的呈现充分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其中来自中国台湾艺术家黄心健的互动装置作品《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如图1),作家运用科技的手段使其作品的互动机制将高耸的硬质高楼大厦.转化为与人共舞的软性图像。随着观众的参与互动、观众的肢体舞动而改变建筑的面貌,从而表达出作者引导观众重新思考改变城市空间的属性与自身行为的因果关系。再如美国艺术家Mike Kelly (麦克·凯利)的大型装置作品《浮游生态》“(如图2),作家利用雕塑、透镜状灯箱和影像构建出大型的装置艺术作品。该作品涵盖了装置、绘画、声效、影像和雕塑等各个领域。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大量文化的提示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将本土传统艺术与高端科技结合。还有如通过倒置的方式改变视觉习惯,给观众带来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的多媒体综合材料装置作品《风景》(如图3),以及集火车车厢、铁轨,枕木、电视于一体的大型装置《移城》等,都全面综合形象地体现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之现状。

在科技发达的当代,我们会更多地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形式区别模糊化,比如装置与雕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且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也多混杂。像当今的电视装置形式,电视屏幕本身播放的图像配合电视的摆设与放置,成为了装置的内容(如图4:影像装置《苏与梦》)。反映了在科技的作用下,人类的审美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已经有所变化。由此,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影视艺术中的体现。

(二)影视艺术中的科技元素

电影与电视,我们统称影视艺术。“影视作为艺术媒体自70年代后期得以迅速发展,是与影视技术的发展、应用的普遍化并行的。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媒体,它和以往的画面、纸及各种材料的静态艺术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葛鹏仁它是由技术支撑来完成的,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和由此引发的审美体验和感悟都是由于技术的选择和操作导致的。

我们从电影与电视发展史的描述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电影与电视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影响。再从掌握技术的人,即影视创作者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影视艺术之所以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就在于创作者对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和操作。作为后期剪辑艺术,可以从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入手,突出影视的魅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支撑。而且电影史与电视史上的每一次创新、突破似乎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影视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依靠科技手段更好地反映内在的文化与社会蕴含。

影视艺术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剪接到电脑合成,以及电影的许多艺术表现手段,如光的控制,镜头速度的变换,音响和特技的运用,都依赖于科技的提高。

我们身边不乏有喜欢科幻片的人们,他们可曾知道科幻片与数码技术及其高科技手段对影视艺术的巨大影响?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发展,现在屏幕中存在的电影《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神奇的画面都不可能这么奇幻地出现在屏幕上。那一幕幕反映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远古遗迹,巨大的已绝迹的恐龙,任意穿梭于时空的人类以及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沉入海底场景等,这所有的一切只有通过电脑特技进行虚拟制作,才可以使人感觉到就像真实的画面一样,这是纪实拍摄根本无法做到的。在数字化科技时代,影视艺术较好地解决了以科学技术“真实”地表现完全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物和故事的问题。总之,科学技术下的数字化技术将给影视艺术的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翅,为人类带来视觉大餐的盛宴。

二、“添砖加瓦”——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之前景

随着科学自身各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加剧,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日益加强并成为历史的必然。

艺术是表现人类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对自然和社会中人类活动的认识和表现,最终寻求“真善美”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都属于创造性的劳动。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接它们的是创造性。”同时这个创造需要艺术与科学的想象与灵感,而想象与灵感就是创造与创新的发动机。

正如福楼拜曾预言的那样:“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下分手,回头又在山上会合。”可以断言,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步伐加快,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会逐渐真正感受到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美妙及真谛,也将有更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更多的普通人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殿堂添砖加瓦。

三、“一柄双刃剑”——辩证地看待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受到自然情态、文化背景、科学与艺术普及的程度以及时代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我们不能把它理想化,更不能认为可以将理想化。但全社会应当重视和大力倡导及促进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艺术家在科学的鼓励下不断地创新,可艺术家仍然需要具有艺术家的思维,对创新意识的把握,才可以在科技的作用下,不断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

同样,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在肯定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科技对艺术甚至是对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比如盗版现象,虽然高科技使艺术达到了全世界资源共享的目的,可盗版却引起了版权无法保护等问题。影视领域中,近年来好莱坞电影越来越贪得无厌地追求视听的奇观性,越来越失去内容性。比如一些电影导演在他们的作品中,为了表现特技而特技,使其影视艺术变得相对空洞,仅仅停留于浮浅的技术层面,疏忽影视艺术的思想性等。

科技不仅仅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对我们普通人,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我们视野更开阔。比如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让人们在一种被动的层面上去接受外界高科技艺术环境中带给我们的一切信息。不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这所有的一切也需要我们去鉴别。

四、总结

首先,艺术家总会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让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到达世界每一个角落,极大地丰富着全世界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次,科学家用人类从来没用过的语言表达人人都有却不易表达出的情感。艺术家要创造出艺术作品感染人类;科学技术要创造科研成果来为社会、国家创造物质、精神财富。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和艺术的融合,正成为新世纪的趋势。科学必须改善人类的生活,就像艺术应该滋润我们的心灵,为人类创造完美生活一样。

让科学与艺术携起手来,共同开拓我们人类美好的明天;祝愿艺术为科技插上翅膀,科技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让科技与艺术在彼此的进步旅程中自由翱翔。

摘要:艺术为科技产物赋予更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影响艺术家和公众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随着科学自身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加剧,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日益凸显并成为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顾丞峰.中国当代艺术倾向丛书——装置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出版社,2003

[2]贺万里.装置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3]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281页

[4]苏珊·格朗.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3

[5]快城快客——2008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手册

[6]http://zt.chinavisual.com/design/ 08_biennale/.视觉中国.2009-09-01

科技艺术 篇2

红城中学第二届科技艺术节开幕

红城中学第二届科技艺术节开幕2 1

把秋天留在校园1

把秋天留在校园2

初中化学手抄报1

初中化学手抄报2 3

地理地图模型1

地理地图模型2 4

高一校歌比赛1

高一校歌比赛2 5

高中化学知识竞赛1

高中化学知识竞赛2 6

高中数学作图比赛1

高中数学作图比赛2 7

美丽红城、与我相伴 摄影大赛1

美丽红城、与我相伴 摄影大赛2 8

美术“黑白印画、刻写青春”版画展1

美术“黑白印画、刻写青春”版画展2 9

三维数学1

三维数学2 10

生物模型生物标本制作1

生物模型生物标本制作2 11

师生书画展1

师生书画展2 12

书法第二课堂1

书法第二课堂2 13

书香红中 朗诵比赛1

书香红中 朗诵比赛2 14

舞台剧 模拟法庭审判剧1

舞台剧 模拟法庭审判剧2 15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1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2 16

学生辩论赛1

学生辩论赛2 17

英语歌曲演唱比赛 “唱歌学英语”1

英语歌曲演唱比赛“唱歌学英语”2 18

英语教学阅读1

英语教学阅读2 19

语文书香红中朗诵比赛1

语文书香红中朗诵比赛2 20

中国货币的演变

当艺术遇到科技 篇3

托德·布歇尔于1968年生于荷兰的ENSCHEDE,从小便生长在一个充满创意的生活环境里。“当我小的时候,我总是为我的房间做点东西,家具什么的,我也会在学校出售我做的耳环。我的母亲是一个纺织设计师和艺术史老师,所以在我的生活中,总是有许多艺术书籍陪伴我左右。当我12岁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去一所大学,并更多地了解这个学科,就这样,我就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了。”小时候,他还梦想是个当一名林务员,天天待在森林里,照顾各种动物。纵使托德·布歇尔没有当上林务员或是科学家,但他仍旧把自己对自然和科学的热情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托德·布歇尔将情感、自然与科技融为一体,为世界各个品牌设计广为人们称道的消费产品。他的设计领域十分宽广,手表、眼镜、椅子、沙发、灯饰、纺织品、花瓶、首饰、餐具等等无不包括。他经常采用最尖端的生产及物料科技落实其设计概念。目前美国的ARTECNICA拥有托德·布歇尔最多的灯饰和生活类的设计作品。ARTECNICA的品牌名称似乎正可以诠释托德·布歇尔的设计风格,ARTE+TECNICA即艺术与科技,审美与工艺结合。

但如果你想简单地总结托德·布歇尔的风格为浪漫,这可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很难归结托德·布歇尔的设计是繁复还是简约。他总在创造复杂的花草剪影,在墙壁、灯罩、垂帘上。然而他用的物料却充满了简约主义精神。托德,布歇尔的作品一直围绕着“自然”的主题,他最为擅长的是如花草般的设计语言,营造出如仲夏夜梦般的居家环境,而灯具设计正是托德·布歇尔倾注心力最多的设计门类之一。成名之作是“星期三之光”(WEDNESDAY LIGHT),以花朵作为主要设计灵感。星期三之光延伸出著名的GARLAND LIGHT,这款灯具简直是狂扫世界。灯罩是金属的镂空雕花,一层层的折叠,通过这层层叠叠的花草剪影,打造出美妙的光影变幻,表现出花草弥漫、枝蔓萦绕的梦幻感觉,仿佛走进大自然。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托德·布歇尔,是什么启发你设计了如此美丽的灯?托德·布歇尔回答说是黑暗。“我们已经拥有太多的光亮。灯光对于空间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渲染工具,我喜欢森林中那种斑驳的光线,还有城市或水晶中闪耀的星星点点。”

但除了设计出让世界着迷的浪漫外,托德·布歇尔也十分关注环保方面的设计,他生活在现实中,他也从现实中抽取灵感:“我从周遭的一切中吸取灵感,制作与之共同生活的物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反映,因此,一顿不错的晚餐,购物,参观博物馆,在森林里散步,看一部好电影,舞蹈,或日出或读一本书都能给我灵感。”这次,这些被人丢弃的玻璃瓶引起了他的注意,经典的TRANSGLASS系列便诞生了。你根本就不会猜到那些美丽精致的花瓶是用回收的旧啤酒瓶等再制而成的,那些可回收的旧玻璃瓶被重新切割,之后被充满创造性地重新加以组合创造出新的功能物件。他对于这些旧的材料有特别的感觉。他在某次访问时曾表示:之所以以回收材质发挥,主要是因为他爱尝新,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刚出道时并没有足够资金,而有机会让旧东西有新表情,也是好事一件。“TRANSGLASS是和我的搭档EMMA WOFFENDEN一起合作设计生产的,她是一个艺术家,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玻璃打交道,我认为对可回收持有一个正面的态度这很重要,因为这也是现实的一部分。”

在托德·布歇尔看来,现代主义并不意味着极简主义,所谓的当代也并不是说放弃传统,科技也不会忽略人们的感受,所以其工作室的设计理念便是将情感融汇于设计中,用最尖端的生产及物料科技实现其设计概念,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并以自然形式和多层次的装饰风格激发人们的浪漫想象与情感,使作品更能引发共鸣和更具吸引力。但他们也并不会刻意夸耀对技术和材料的运用,他没有忘记,技术总是实现设计的一种方式。

用艺术装点科技新闻创作 篇4

关键词:科技新闻,艺术品,传播

1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本身与艺术的共通性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中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在脱离了火箭之后, 她的运行轨迹该是多么玄妙的曲线啊——那不正是艺术美的化身嘛!

从宇宙诞生起初的“大爆炸”, 到每一个微小的“基本粒子”, 她们的层层美妙、玄奇的构造, 又有谁敢说她们不是艺术的哪?

从哥特式尖顶、拱形的石质建筑, 到中国榫卯结构的木质皇宫、大殿, 哪一个不是技术的科学?哪一个又不是艺术的成就呢?

美丽而奇幻的单细胞细菌类生物世界, 令我们人类赞叹——生命不仅弥足珍贵, 而且还绚烂无比。我们人类自身的艺术美, 不正是体现了——数学“黄金分割”理论“据理力争”的“胜利成果”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雕凿出了地球南、北极浮冰的“冰雕”作品。宇宙太空中神奇的未知世界, 也不得不令我们人类的科学家浮想联翩, 为未来的“科幻世界”描绘出科学并具艺术色彩的美丽图景……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 无论是中国古代“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内涵, 还是古希腊的“艺术”之概念, 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 手工、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家, 也是科学家、工程师, 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 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 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 (诗歌、绘画、音乐等) 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 反映越普遍, 艺术越优秀。科学 (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 对大自然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 越广泛, 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是不可分割的。”

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 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

……

艺术与科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 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 这一点大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表示: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 他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欧拉和高斯。从而, 斯宾格勒得出如下结论:“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 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

2007年8月3日4时许,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探望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两年前温家宝总理看望钱老时, 钱老当面向温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温家宝说:“您上次说的两条意见,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钱学森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就能够创新, 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

温家宝说:“您讲的话我都记住了, 您这次讲得比上次又要深一些。我们要超过发达国家, 就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 培养复合人才和领军人物。只要坚持下去, 一年看不出成果, 几年后总会有效果。”

200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报道, 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玉良, 原来只读科学, 很少看文学。但有一次, 一位中文系教授给他写信, 短短几句条分缕析, 让他甚为佩服。在那位教授指导下, 他读起了《古文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他说:“每次我读《滕王阁序》, 总是心潮澎湃, 能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又说:“科学讲的是理性精神, 但仅仅有理性精神还不够, 还需要想象力。科学大师哪一个不是具有汪洋般的想象力, 否则如何创新?”

1953年, 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出国考察, 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担任团长, 团员中, 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等。途中闲暇无事, 华罗庚即席出了一个上联:“三强韩、赵、魏”, 求对下联。这“三强”明确地指出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个强国, 却又暗喻着钱三强的名字。在座的科学家, 思索良久, 均未对出恰当的下联。华罗庚先生见状, 自己说出下联:“九章勾、股、弦”。满座科学家为之叫绝。《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 首先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这里的“九章”, 又恰好是代表团中另一成员赵九章先生的名字。

科学, 是人们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活动, 要求人们崇尚真理, 实事求是, 敢于质疑, 民主宽容。

艺术, 是人们审美的追求, 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其直接的目的是求美。反对雷同, 强调个性, 其表现的过程体现自由性, 其结果通常呈现多样化。

科学与艺术都讲求创新, 最终都要求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共同性, 所以可以沟通。共同之处成为二者沟通的前提。艺术与科学最终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的, 普希金说过:“科学家和作家的队伍, 不论其性质如何, 总是处于教育冲锋和文化进军的前列。”由此可见, 在人类文明的前进过程中,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 每个艺术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使命的, 但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中实现的, 结果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而且他们掌握客观世界的方法, 创作过程本身以及反映世界的手段都是非常接近的。

艺术和科学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通常情况下, 人们尽力在创造的事物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本质和高度智慧, 艺术和科学均是人类创造的, 所以其中肯定包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 而真善美就是其中的一项。爱因斯坦说:“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 但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无论如何, 只要有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实在, 那也就有同这个实在有关系的真理;而对前者的否定, 同样就要引起对后者的否定。”

毕加索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让我们明白真理的谎言, 至少是能让我们了解真理的谎言。艺术家必须知道让别人相信他谎言中的真实性的手法。如果他在作品中只显示出他找到的并一再寻找的掩饰谎言的方法, 他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毕加索是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分别指出了科学和艺术所追求的真理。科学追求真理并不难理解, 但是对于艺术追求真理有些人会提出疑问, 但是经过历史的洗涤艺术确实也是追求真理的, 席勒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把现代病态社会转变为理想境界的手段, 而且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回想起幸福童年时光的东西, 它开启真理的道路。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崇尚美、追求美的, 钱德拉塞卡写道:“人们如何按照文学或艺术批评的方式把科学理论当作艺术作品来评价。广义相对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美的理论。”由此可见他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一种艺术作品, 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数学家G·H·哈代说:“数学家的模式, 就像画家和诗人的模式一样, 必须是优美的;这些思想, 就像色彩或字句一样, 必须以和谐的方式统一起来。优美性是第一道检验标准:这个世界没有为丑陋数学准备长久的地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科学理论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都是具有一种必然性的美。拉斐尔的《圣家族》这件艺术作品, 画面上的每个人的位置都恰到好处, 都是不能更改的, 一旦更改了就不再美了。同样的道理, 在某种程度上,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爱因斯坦运用的一般物理学原理就会明白, 爱因斯坦只能导出这样一个引力理论, 而不能导出另一个根本不同的引力结论。

2 科技新闻作品的载体——语言、文字及图像 (包括电影、电视、摄影及绘画等, 本文仅做有关“语言与文字”的论述) 等, 能塑造成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

笔者一向认为:汉语的语言文字, 不仅仅可以用来给中国文学添加艺术色彩, 使得文学作品栩栩如生, 让人们阅读起来如醉如痴、爱不释手。诗、词、歌、赋, 以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乃至小品、故事, 甚至是儿童文学的写作手法, 都同样可以用来为我们的科技新闻作品增加艺术色彩, 从而使科技新闻作品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科技日报》及初期的《中国科技报》自创刊以来, 也曾大量运用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的形式来抒发编辑、记者和其他创作者的情怀, 以表达对于科技新闻人物的赞赏和对中国科技新成果 (科技新闻事件) 的高度关注、颂扬, 也都受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例如, 张飙先生任《科技日报》总编辑时, 曾开办了《院士科海甘辛》栏目, 所报道的全部是我国科学界的泰斗人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每篇报道都配一首诗词, 受到了科学家的欢迎与赞许。如用词牌《鹧鸪天》写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理论家范海福——

例文1:

常将真情写霄汉,

路难体残,

心河星更灿,

问君怎得壮志展,

炎黄燃胸炽炽焰。

用同一词牌写地质学家程裕琪——

例文2:

穷物理,

探本源,

奥秘最处是自然。

男儿所慕在峻岭,

高山所爱是伟男。

这对科学家表达的是何等真诚深厚的感情。

例文3:

(引题) 水, 让女人柔情似水;

水, 叫男人“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 曾被我们人类情深似海般地称之为“生命之源”、“生命之母”, 而未来某一天,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命, 很有可能会葬身于一片无情的汪洋——

(主标题) 水, 这东西……

当无情的、脱缰野马般肆虐的洪水在地球上随处可发的时候, 我想到了水这东西;当特大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 吞噬了无辜生命与人类财产的时候, 我又想到了水这东西!

毋庸置疑。水这东西, 是我们地球上一切生命形式及物种的源泉, 我们人类之生命更是须臾离不开水这东西。

那天, 我打趣地问一个女生:“为什么说你们女人是水做的?”

女生答曰:“因为我们女人柔情似水啊!你没看见, 我们女人是多么地好流泪的吗!”

那么男人呢?坚韧如钢?!然而, 水常常使男人们“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现代科学证实, 人体质量构成的70%以上为水 (H2O) !因此,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 女人和男人都是水做的!

人, 就是水做的;人, 就是生于水。证明这一点的还有我们中国古老的科学《易经》 (亦称《周易》) 。

在《易经》里, 称之为“坎”的水的卦象中 (可查看八卦图) , 一个阳爻 (读音:摇) 跑到了两个阴爻当中去了。这一卦象也正是人类男女交合的图像。这是很形象的, 大家一看便知。

男女交合, 必定诞生新生命。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在生命的孕育过程中, 能离的了水吗——精子只有在水中游泳才能与卵子结合;胚胎要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才能生长发育!

怎么样, “水是生命之源泉”的说法没有错吧。

可是,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矣!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被称为“坎”的水卦象的那个“坎”字!坎字, 是由一个提土旁加上一个“欠”字构成的。我们试想一下, 人类离开了土地、欠缺了陆地还能存活吗?这正是水的两面性——水这东西既能让人类生, 亦能叫人类死!

70%!一个巧合的百分比数字, 应该引起我们人类足够的警觉——地球表面70%以上覆盖的东西也是水!这和我们人体质量构成的70%以上的水, 真乃是不谋而合啊!

从1980年开始算起至2012年的这30余年中, 每隔10年, 地球环境气候变暖的速率都高于上一个10年!这是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 通过这30年来研究考察得出的不争的事实。

还是这个科学家小组, 在对同一个课题的考察研究后发现, 在10个影响地球环境气候变“坏”的因素中, 有7个因素都呈上升态势, 而只有3个因素是趋于下降的态势, 这3个因素分别是:冰川覆盖面积 (分崩离析) , 南极洲冰雪的覆盖面积和北冰洋浮冰的覆盖面积!

科学考察的结果的确令人类担忧, 科学研究的数据“铁证如山”般地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科学就是科学, 大自然决不会偏袒我们人类!

是啊。我们人类曾情深似海般地赞美水这东西“是生命之源啊!”“是生命之母啊!”。你信不信, 终归会有那么一天, 我们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命都将葬身于一片无情的汪洋之中……

例文3的创作特点是全文用抒情散文的手法来写作,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若让人读起来, 其语言也会朗朗上口。

应该指出的是, 当前在我国的出版物当中, 出现的同音造词、造字的怪现状。一些常常出现在电脑网络当中的很不规范的用词、用字, 也流入到正式出版的报刊书籍中, 还有人管这叫作“汉语语言文字的创新”, 这显然是极端错误的、荒唐可笑的。

我们编辑、记者要掌握的大约7 000个汉字、近6.5万个汉语词汇, 若引入数学中“排列组合”的概念, 那这7 000多个汉字和6.5万个汉语词汇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呢?去除那些不像样的、太过晦涩的文章 (排列组合) , 仅仅是让人可上心一阅的文章 (排列组合) , 也会让人们难以数清的。我们再去粗取精, 不断地雕琢, 而留下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 这些可称为上乘品的文字, 即我们所要的艺术品。

笔者在这里大胆地把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数学 (排列组合) 的概念引入科学新闻创作、写作过程当中, 意即使科学新闻写作更具艺术色彩。因为数学常常是构筑艺术品的基石。其实, 文学创作亦如此。

是的。艺术, 常常是感性的, 常常是人们情感的抒发;科学, 常常是理性的, 是更具哲理、定性、定量的概念的玩意儿。然而, 生物化学家们研究证实:人体内的生化反应常常支配着人们的情感变化。艺术又一次跟自然科学联系上了。

3 目的与结论

本论文的论述结论:科技新闻作品是完全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收藏的。当然, 这里所说的“藏”, 是“广义”的。就是说, 科技新闻作品既可以是纯物质品上的收藏, 也可以是精神意识上的收藏。前者亦不过是几本书、几本期刊, 抑或是几张报纸;后者则显得尤其重要——收藏于人们的脑海中, 甚至是人们的潜意识中, 用以指导人们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

长期以来, 特别是我们国人, 触及“科技新闻”, 不论是见诸报端, 还是杂志、电视广播, 也不论是流行于电脑网络, 都不乏敬而远之者。似乎“科技新闻”就那么晦涩难懂, 不如普通的社会、人文类新闻那般“平易近人”。其实, 科技新闻作品是完全可以让我们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写作、创作的手法了。我们用艺术的手法来装点科技新闻作品, 其目的正在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科技新闻、科学技术事件本身的特点, 具有不断变化、不断更新而有时又具有不易变化、不易更新的“悖论”。因此, 就要求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具有科学的胆识——不畏传统、不畏教条的科学精神, 既要大胆地创新, 又要有“亘古不变”胆量。我们的精神与胆量, 正是来源于我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水平。而精神与胆量, 不正是出自于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吗?这样科学与艺术又一次通过人们的“情感”而联系在一起了。

“科技文化艺术节 篇5

为了突出本届艺术节主题,积极倡树“三平精神”,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倡导动漫政策,反映生动活泼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在3月16--3月26日,计算机科学系在全院举办了第五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漫画创意设计大赛。

在前期活动中,七个系学生会办公室成员开会,布置好个成员的任务,做好进行沟通,让各班的代表对此次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时间,要求,奖项设置等。告知此次活动目的,意义,方式,这次活动突出了本届艺术节主题,积极倡树“三平精神”,反映了生动活泼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活动中,计科系学生会成员都积极参与,相互监督指导,争取做到最好,努力配合团委的工作,提高我们的协调性。大一的同学们也比原来更投入到工作中,对于许多事,他们比原来的处理能力又提升了一大步。同学们的参赛作品也都紧扣紧“科技文化艺术节”主题。分别以漫画、FLASH动画、影视动画等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层层筛选选出了优秀的作品,这次活动能圆满结束,离不开老师们的鼓励、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院团委的努力工作。

计算机科学系

当艺术与科技携手 篇6

科技受众的转型

面对热爱生活、坚持思考的“知识新贵”,ThinkPad的故事和讲述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小黑,这是外界对ThinkPad的印象,一直以来,它是一种类似笔记本电脑代名词的存在。

如果说ThinkPad以前的定位是商务用户,那现在对于品牌来说,“知识工作者是准确的定位,”联想集团中国区Think事业部市场推广总监刘奚源对《经济》记者说。

与我们熟知的传统知识工作者不同,现在的“知识新贵”热爱运动、爱生活,有高效产出内容的需求,坚持思考。

换言之,ThinkPad的用户善于思考、喜欢创作,同时又懂得生活,表现出来的绝不止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极客或工程师群体,他们可能是艺术家、是作者,更是各行各业中有内容生产需求的工作者,他们拥有共通的特质——内容产出、坚持思考。

这也是ThinkPad和今日美术馆要做的事情。

他们旨在将艺术作为介质,与这个时代,艺术圈外的思考者发生关系。通过一场贯穿航行的思考与艺术交流课程,启蒙自我的觉醒,推动这个时代个体的独立思考,真正践行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

“其实ThinkPad一直致力于服务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品牌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作为实践思考的工具,为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专业的设备。”刘奚源说。

不止是商业

在当代艺术创新之外,ThinkPad和今日美术馆还在探索更加美好的商业未来。双方将实现产品、通路、用户的三方面整合。在产品层面,ThinkPad通过私人定制业务,将今日美术馆推荐艺术家作品定制为笔记本电脑的正面屏;通路层面,经过定制的笔记本电脑和精品周边产品可进驻今日艺术商店进行售卖,ThinkPad的电商通路同样欢迎带有艺术家版权的产品。此外,ThinkPad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将向今日美术馆开放。未来ThinkPad的用户将接收到更多与艺术有关的信息,甚至有机会受邀参与今日美术馆发起的艺术活动,让艺术家走向大众,让大众亲近艺术。

这次的“艺术航海”项目就是一个契机。

该项目于1980年由德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提出,号召艺术家们关注环境。现由国际艺术泰斗、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克里斯·温赖特继承和坚持。此次今日美术馆携手ThinkPad与哲思艺术家邹操一起思变,旨在将艺术作为介质,与这个时代艺术圈外的思考者发生关系。

邹操作为享誉国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认为该项目吸引他的主要原因是“对社会的再认识和社会机体的一种改造。”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当年博伊斯说道,人人都是艺术家,其实我们对这句话存在误读。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而是说用艺术的行为和艺术的方式对社会机体进行改造后,每个人固有的艺术潜力都能够被挖掘出来。”

可见,今天每个人不论职业,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通过授课的方式也好,通过远行、展览的方式也好,通过实践也好,只要能让每个普通人真正去理解艺术,自主地去创造艺术,让艺术从神坛上走下来,这个意义将远远大于项目本身。”邹操说。

艺术伴随科技发展

从工业革命以来,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认为,任何一次艺术的变革都立足于科技的变化。“我举一个小例子。英文中有个单词叫‘print’,最早是指版画,但是后来有了双重的意思,分别是印刷和版画。可以发现,版画从传统的木雕逐渐发展为锡版、铜版、照相、印牌等,最后成为了印刷。如果没有技术的帮助,这个艺术形式估计早就消亡了,因为用最初的木版画创作非常费时费力。印刷术让艺术得以继续延续。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科技对艺术的影响非常大。”

高鹏相信,在今天,当代艺术是用当下的材料来表现当下的情感,这也是今日美术馆所推崇的当代艺术的基本理念。“当代科技的发展是必然要加入进来的。我们从传统的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早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架上艺术,你可以看到我们馆内多了很多的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行为艺术等。”高鹏说。

在未来,艺术如果能够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邹操老师的《看见思考的光》就是关于大数据的。我们相信在未来科技更发达的情况下,作品的概念、形式会有革命性的变化。我们这一代很幸运,因为会经历好几拨艺术的浪潮。”高鹏相信,在未来10年、20年当中,中国的当代艺术,乃至全世界的当代艺术都会发生更大的变革。“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跟当前的科技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将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艺术世界。”高鹏说。

科技期刊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 篇7

期刊的版式设计是一项艺术创造成分非常丰富的工作。为了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版式设计工作应当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2]。

1 对称与均衡

两个同一形式的并列与均齐, 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是同等量的平衡, 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 而均衡是变化的平衡。前者的特点是稳定、整齐、庄重, 但也会使人有单调呆板的感受均衡是不对称的平衡可弥补对称之不足, 它既不破坏平衡, 又在同形不等量或等量不同形的状态中使平衡有所变化, 从而达到一种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

版式设计的平衡可分为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对称平衡要求版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如左右平衡、上下平衡、放射平衡 (对称) 等。期刊左右页的整体编排则是对称平衡的构成手法。在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中, 往往采用增强和减弱的手法来加强主要部分、减弱次要部分以达到对称平衡。就文字而言, 逐渐增大字号或把字加黑、加粗或二者并用都可起到增强作用。这样能使读者的视线一开始就集中到版式中的重点内容上, 然后再向其他非重点部分过渡。而非对称平衡是对原来对称的版面有意识地在对称的外形中掺杂某种不对称的因素, 在均衡布局的原则下, 采用等量不同形的手法。这种平衡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2 比例与尺度

在版式设计中, 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某一整体与其他整体在大小、长短、宽窄、轻重等方面的数量关系。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排版设计, 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比等。黄金比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 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律, 在对美的比例研究方面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合适的比例必须符合设计对象的要求以及人们的审美习惯。

尺度完全凭设计者感觉的印象来把握不需要涉及具体尺寸, 它与比例是形影相随的, 没有尺度就无法具体判断比例。和谐、完美的效果依赖于合适的比例和尺度。以科技期刊版式设计中留有适当空白为例, 这是使版面注入生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大胆地留出大片空白, 是现代书籍版式设计意识的体现。恰当、合理地留出空白, 能传达出设计者高雅的审美趣味, 打破死板呆滞的常规惯例, 使版面通透、开朗、跳跃、清新, 给读者在视觉上造成轻快、愉悦的刺激, 目力因之得到松弛、小憩。当然, 在科技期刊版式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尺度。大片空白不可乱用, 一旦空白, 必须有呼应, 有过渡, 以免为形式而形式, 造成版面空泛, 超过了一定的尺度。《甘肃中医》2010年在版式设计上做出大量的调整, 将英文摘要放在文章结尾处, 这样可以弥补版面空白的缺陷, 而且还可体现文章的整体性。

3 对比与调和

对比, 即强调差异性, 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着意让对立的要素互相比较, 产生大小明暗、黑白、轻重、虚实等的明显反差。对比容易形成版面骨格、空间的视觉张力, 使要表达的主要部分成为密集的视觉中心, 增强视觉的刺激强度, 次要的部分产生恰当的呼应和联系。调和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具有共性。调和的方法要求在对比中找出统一因素, 使版式设计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定联系。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 一般事例版面宜调和, 局部版面宜对比。

现代设计的形式处理包括图形、形体、空间的对比, 质地、肌理的对比, 色彩对比, 方向对比, 表现手法对比, 虚实对比等。局部的对比必须符合整体协调一致的原则。对比与调和规律的运用可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设计风格。

在版式设计中, 无论字与字、形与形、色与色等无处不存在对比关系。归纳起来有:主次对比、大小对比、强弱对比、疏密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等, 它们彼此交融, 相互并存于版面之中。对比关系越清晰鲜明, 认知程度就越明朗显著。

调和是在视觉元素关系中寻求相互缓和的因素。版式设计就是在制造对比的同时又追求调和, 既对比又调和, 对比是寻求差异, 产生冲突;调和是寻求共通, 缓和矛盾, 二者互为因果, 共同营造版式设计的形式美感。

4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版式设计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种条理和秩序作重复、连续排列而形成的律动形式。在设计中, 有规律的重复和对比因素的存在是节奏产生基本条件。如文字既有等距的连续, 也有渐变、大小、长短、高低不同的排列。韵律可看作是节奏的较高形态, 是不同节奏的美妙而复杂的结合。节奏存在于一般的版式设计之中, 而韵律只属于那些成功的设计。

版式设计在整体上要统一、均衡, 局部上也应该呈现一种韵律和变化, 与整体上的均衡和谐互相照应。人的视觉习惯, 一般是先看整体, 其次看对比最强的局部;然后再看整体, 最后看对比相对较弱的局部。根据这一规律, 应在把握版面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完成局部间的细化设计。版式上的局部内容如文字、图表等看起来是静止的, 把这些零散的点、线、面与黑、灰、白等色调编织在充满韵律的动感设计中, 就可以产生高低、起伏、方向规律的流动效果, 体现出科技期刊设计理念的精美、细腻。以标题字的设计为例, 在文字装饰技巧上, 可在方形、菱形、椭圆形、三角形、心形等背景上设定装饰字, 也可对标题字做文字渐变, 还可以用底纹装饰标题。

5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 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版面构成上的应用。两者完美结合, 是版面构成的根本要求, 也是艺术表现力的因素之一。变化是一种智慧、想象力的表现, 是强调种种因素中的差异性方面, 可造成视觉上的跳跃。它包含了本来具有的全面、多样的内容要素和自身矛盾的特殊性, 但它必须统一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设计的整体性观念是以哲学、美学上的整体性要求为基础的。版式设计的整体观念, 要求版面内诸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紧密结合, 具有不可分离的统一性。

统一是强调物质和形式中种种因素的一致性方面, 最能使版面达到统一的方法是保持版面的构成要素要少一些, 而组合的形式却要丰富些。统一的手法可借助均衡、调和、秩序等形式法则。统一可以产生平衡、协调的效果。然而, 过分的统一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如形状、大小、色彩完全一样。出现相同的设计时, 则显得单调乏味。设计版式时, 可以将这些在版式设计中对立的虚实、大小、黑白、松紧、疏密、浓淡等许多相互矛盾的要素统一起来, 使版式设计风格在宏观上整齐划一, 微观上变化多样, 丰富而不单调、有序而不杂乱, 达到形式与内容、布局与整体的完美一致。

通过有效的版式设计, 提高科技期刊学术信息传播的深度、广度与速度。版式设计是期刊的一个系统工程, 好的版式设计, 往往能够对期刊的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 提高期刊的传播效果。而充分发挥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 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把握版式设计这些较抽象和概括的规律, 是提高版式设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版式设计工作中, 要不断创新, 更加灵活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 使版式设计的艺术性得到升华。总的来说, 在版式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视觉化特征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加强理性共识, 把握适度原则, 才能促使版式设计良性规范健康地发展[3]

摘要:从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5个方面来谈版面设计的艺术规律, 从而更好地突显期刊的整体风格与特色, 并且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把握版式设计, 以提高版式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版式设计,科技期刊,艺术规律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24.

[2]中国编辑学会,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73-174.

科技艺术 篇8

首先,何为戏曲景物造型?王国维曾说:戏曲,歌舞演故事也。虽说主要依靠歌舞表演来写景,但也需要实物的配合,这就有了戏曲中的“砌末”形成。例如戏曲舞台常用的銮仗、灯笼、烛台、马鞭、船桨、云片、大帐、小帐、布城、山片以及一桌二椅等。它们的功能是不独立表现景,只是为了帮助演员提供动作上的凭借,还要给演员留下充分的表演空间。中国戏曲讲究虚拟性,以少胜多,强调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以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吸引人。例如: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他演戏时从不挂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可见一位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是通过自己深厚的表演功底,使台下的观众看到山、水、风、月;通过他的眼神,来领略到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花有多香、月有多明。又如《长坂坡》一戏,一把“空椅”(没有椅披、椅垫)来替代井台。剧中当赵云见糜夫人跳井、自己抢救不及时,心中惊痛万分,运用了个高难度技巧──“倒扑虎”。我们可以想象,如用逼真的井台就无法做这个动作,用“空椅”则有拓宽演技的意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如果井台具体化了,那么糜夫人的虚拟跳井动作和赵云的“倒扑虎”,反而会显得不真实,大大削弱了戏曲的程式性,所以,这些场景如果用实景表现,则韵味全无,戏曲的独特韵味就没有了。

其次,戏曲艺术更讲究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乐府杂录》中《钵头》演出曾有“山有八折,故曲八叠”的美称,就是说在乐曲反复8次的过程中,用虚拟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山路的崎岖曲折。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醒戏曲作家不要“舍情言景”,那些脱离了情的景物描写,只会“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的弊病。例如《秋江》一折,老艄公与秋江驾着小舟,疾行江心追赶着书生。小舟的随波颠动,江面吹来的劲风,都要演员通过程式性表演来表现出动态,要栩栩如生,但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秋江内心的焦急迫切。“追”是内在体验,“动”是形式的表现,“追”与“动”的完美结合,符合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

在莆仙戏艺术的传承、保护、创作、演出等方面在全市起示范带头作用。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也于2013年春季招收90后新人,古老艺术传承保护后继有人,将为重振莆仙戏雄风奠定基础。但我认为还要下功夫:

一要抓普及——培养年青的观众群体。要尽可能通过莆仙戏进校园、进社区等各种形式,将优秀的、生动有趣的莆仙戏作品展现给年青一代,要让年青人了解、接受这种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可以说莆仙戏如果失去了年青的观众群体,那么也将失去其发展的希望。

二要抓提高——发现和培养莆仙戏新人。努力做好传承工作,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如果条件允许可进

为了表现舞台空间处理的高度灵活性,戏曲还有一种写景方法,即通过演员的上下场来改变剧情的发生地点,还可随着演员的动作不断地更换地点。例如《林冲夜奔》,通过林冲的“走边”表演,《十八相送》梁山伯与祝英台边行边唱的表演,都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从一个场景换到另一个场景的空间。这种流动性的空间,在戏曲中,随着剧情的发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它有利于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也是较好集中戏剧行动、开展戏剧冲突的很好手段。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外话剧人士所注意、吸收和运用。

可见戏曲舞台艺术其实是以小舞台展示大世界的表演艺术,如果过分倚重包装,制作太大、太实,就会本末倒置,以形式压倒内容。

戏曲舞台上有很多趣事:台上几步路,走过十万里;四个兵出场,千军万马来;手中本无线,鞋底纳成型……这些都是在强调戏曲艺术的空灵之美。换言之,如果演高山就在台上搭山坡,演战场就往台上调人调马,乍一看,舞台很热闹,有气势,所营造的视觉“冲击”效果也有,但演员的表演却成了陪衬,可惜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勤,面对堆满景物的舞台,我们演员跑不成“圆场”,拉不开“山膀”,打不开“荡子”……所以,舞台需要气势,追求生动形象,但绝不等同于形式上的大制作。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舞台制作可以根据内容需要和观众的审美提高,讲究一些未尝不可。但制作求大倘若成了风气,成了时尚,就没了必要。例如话剧《艺术》,从头至尾舞台上只有几个沙发,一块白木板,显得简单甚至简陋,编剧的智慧、对白的机巧和幽默、演员表演的老到,使这出戏让观众喜爱并折服。

细分析,一些投入巨资制作的作品演不了几场,就束之高阁。这样做,一般是掩盖剧本的不强、演员的表演较弱、盲目地跟风、意欲“与众不同”,把本已十分紧张的资金耗费在不必要的舞台制作上,产生极大的浪费,还使演员的表演退化,误导观众的欣赏趣味。其实,一出戏的关键是剧本,最终能留下的是剧本,能成名的是演员,肯定不是“虚张声势”的舞台大制作。

总之,戏曲景物造型应当因戏制宜,有情有景,更要回归大众才会有生机活力。

入专业剧团、院校实习深造,使一些具有潜质的莆仙戏新人尽快成长,也使莆仙戏的发展更具活力。

三要抓管理——加强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的管理。对民间剧团进行指导、培训等,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演艺队伍,不让优秀的传统技艺变异、走形,确保演出质量。

浅谈科技馆的科普艺术性 篇9

关键词:科学普及,科学性,艺术性,统一,服务与衬托

科学普及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 科技馆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主导角色。科技馆的科学普及应该说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统一。

科技馆要吸引人, 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除了具有科学性以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

谈到科学与艺术, 是人类思维之树上结出的两颗硕果。它们同根同源, 却通过不同形态的枝桠结出了各具特色的果实。科学通常是经验发现和理性证明的产物, 而艺术则更多地依据情感和审美法则来描述客观世界, 表达丰富多变的心灵空间, 创造激动人心的各种情境, 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然而, 如果深入探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我们会发现,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两个领域, 它们彼此渗透, 互为动力推动着现代精神文化向前发展。下面就科技馆的科普艺术性进行浅显的讨论。

1 谈一谈科技馆外在设置的艺术性

一个先进的科技馆, 不仅应该在选址上有合理性, 更应在展品的功能设置上具有易于被观众接受的合适性) ——也就是这里谈到的艺术性。不论是科技馆的外观, 还是科技馆的内饰, 如何让参观的观众能够“一见钟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这都和艺术有关。就外形而言, 有艺术特色的场馆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悉尼歌剧院的风帆造型、北京奥体的“鸟巢”造型等, 总是会抓住人的眼球, 让人过目不忘在参观者心中首先造成一种良好的视觉享受, 并且会起到好的暗示作用:“这种科技馆正是我想象中的科技馆”。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让参观者乐于去参观。那么科技馆的内部呢?一个吸引人的科技馆, 着重应该体现“有用”和“有趣”这两点。如何来体现呢?不仅靠科学, 还要有艺术。大多数的科技馆内部会采用裸露的天花板——各种管道暴露在外、并不遮掩的形式, 好像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裸露的艺术”一样, 一是由于场馆楼高的因素, 大都还是因为可以艺术的展现科学“原就是赤裸裸的”。与一般的博物馆等场馆不同的是, 科技馆一般会采用欢快的色调、明亮的灯光来布置展区, 主要还是为了符合参观者、尤其是孩子们的审美需求。试想一下, 幽暗的灯光和鲜明的色彩, 哪一种更符合你想象中对科技馆的感觉呢?答案不言而喻吧。展品的布局也有艺术要求。哪些展品放置在一起体现一个主题, 哪些又具有关联性, 在布展的时候有所讲究。还有造型的归类等等, 都和艺术密不可分。

2 来看看科技馆科普展品的艺术性

谈到科学展品, 现在早已不是过去那种笨重而呆板的样子了, 造型独特、功能强大才是符合观众需要的展品。这其中也是处处展现着艺术。以江苏科技馆的生态家园展区为例, “江苏湿地”这件展品就非常有艺术性:不仅在方寸之地展现了江苏特有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和丹顶鹤保护区, 还充分展示了江南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水乡特色。观众走在弯弯曲曲的小木桥上, 耳朵里听着多媒体播放的故事介绍眼睛里看到的是展翅高飞的丹顶鹤和低吟浅语的麋鹿, 真正是走在大自然的湿地中感觉逼真。又比如, 在生命健康展区中, 一眼看到的是红红的门, 就像人体的血管, 从它走进去, 就仿佛顺着血管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遨游一般, 身临奇境。这就是艺术在展品上的应用, 不仅突出主题, 更是凸显了展品本身的科学性, 可谓艺术服务科学、艺术衬托科学。

3 来谈谈科学普及活动中的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代科普活动的方式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

就江苏科技馆而言, 科普活动中大量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其采用的科普活动就有:科普讲解、演示, 科技实验课, 科普手偶剧, 科普互动剧, 科普专题讲座, 科普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丰富, 艺术性强。以科普互动剧为例, 用表演的方式、舞台剧的形式, 夸张的表演手段、精致的舞台设计、完善的舞台效果 (干冰烟雾、泡泡机、投影、激光、烟火等) , 将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生动的表现出来, 将艺术融合进了科学之中, 强调了科学。比如, 在介绍“光学转盘”时, 大都会采用悬挂转盘并令其旋转, 将现象和结果告诉观众, 再做原理阐述。但是用了科普互动剧的表演形式之后, 编一个小故事——可以是“邮票盗窃案”, 引导观众“犯罪分子将邮票藏在那里?”原来就在大家眼前——旋转的风扇叶片上, 可是大家却看不出来。这就引发了观众探索求知的兴趣, 再揭示原理, 顺理成章, 观众更易于接受。可见, 在科普活动中采用了艺术的形式或是用艺术对科学进行了包装, 取得的效果往往好于纯粹的照本宣科。

4 来讨论一下科普语言的艺术性

科学像艺术一样, 应该让人们明白它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谁也不用向观众解释演员是怎么演的。所以, 科学是应该为人们所明白的。现在的科学传播的特点就是, 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叙述这种复杂的科学状况。不仅要用科学的态度, 还要用简单的语言。这其中又与艺术又怎样的关联呢?

语言就是一门艺术, 用简单的语言阐释科学原理就更需要合理运用艺术了。比如, 在向观众讲解“万有引力”这件展品时, 如何让观众有个直观的认识呢?语言上要引人入胜:可以先假设大家所处的环境——浩瀚的宇宙、俯视银河系、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这样观众才能理解这件展品的意义, 然后再介绍开普勒三定律。大家就会对万有引力有个深刻的认知。

当然, 我们现在的科普已不再是“我说你听”的状态, 更多的是要引导观众去思考、去探索科学的过程, 所以我们的语言的运用更多的是从“听我说”转变为“你们认为呢?结果如何呢?”这样的启发式语句, 这也是语言艺术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和调整。

上面几点只是对科技馆的科普艺术性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其实科普的艺术远比这些更博大精深。可以说, 艺术和科学是独立但统一的, 在科技馆的科普活动中, 艺术的运用不仅衬托了科学, 更突出了科学。

参考文献

科技艺术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科技化,艺术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国博物馆也越来越多的提倡免费开放参观, 从而也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这样以一个公共福利。观展的人数也是别原来增长了好几倍。与此同时, 博物馆在类型上更趋多样化。除了常见的综合性、历史类、自然类、艺术类外, 更是出现了综合数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一些新形态博物馆。过去的那些旧式博物馆主要对历史文物的展示与宣传, 好比教科书, 有板有眼。然而现在我们要让博物馆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多元化, 并且在以后更加科技化。

以前我们参观博物馆是看物, 而现在我们参观博物馆需要什么呢?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看“物”, 还需要体验物, 除了体验“物”再需要的就是新颖的科技。人们需要的再也不是单纯的博物展示了, 而是需要新颖的科技展示与精神体验。当然博物馆能不能吸引参观者, 展示的科技性与艺术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在新建博物馆还是在历史建筑改造的博物馆中, 这种趋势都越来越明显。过去国内对于博物馆展示艺术设计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博物馆建筑本身, 更多的博物馆展示艺术设计仅单一考虑展品, 而非将展示的科技艺术性与展示主题相联系, 从而脱离展示的本意。

要把展览办出特色, 就需要让观众体验到不一样的展示, 但是这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需要改变陈列内容的选择, 更有形式设计的巧妙。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许多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已经不断的在展览中出现, 比如声、光、电、模拟、仿生等一系列的表现方式, 这些新型的科技技术都让展览更加形象, 更加真实的出现在观众面前。新型博物馆中体现的最多的就应该是多媒体技术了, 这个技能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博物馆的艺术性同时也体现了博物馆的科技性, 它能够通过场景数字化虚拟手段, 立体多视角展示博物馆的内容, 这样观众就能看到全面的展示内容。这样的展示方式不仅能够让参观者看到清晰的展品还能够对展品做到保护作用, 而且也能够让参观者看到一些细微的展示例如生物展示这样的展览通过这种数字化的手段, 都能更好的展现出来。就好比2015 年米兰世博会上的日本馆, 它就是一个鲜明的列子, 它的整个展示都是以“和谐多样性”为主题, 展厅内摆满了类似稻穗一样的小屏幕, 当参观者从中都过是就会有不同的投影图像呈现出来, 给予参观者宛如漫步稻田的感觉, 并且这些小屏幕被随意摆放在展厅之内, 高低不等, 既展现数字化的展览手段又给人创造出无限蔓延的投影空间, 另一个展厅则也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像参观者展现了数字瀑布并且它还能与参观者的手机产生互动,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一个当代艺术馆转型的一个重点, 那就是要参与进展览而不是光看。

上面介绍了数字化手段它只是博物馆转型的一部分, 伴随多元化社会的发展, 人们更注重的应该是感官的体验, 这样就需要在一些博物馆中能够让参观者参与到展示当中来, 那么体验性展示就相当重要了。这种新的展示理念来源于商业展示, 它原本的目的是通过新型的展示技术来让消费者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比如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之类的因素对商品形成综合性的印象从而达到展示的效果, 所以在它的展示过程中通过使用大量的电子信息的展示技术来提供更多技术性的服务。然而博物馆作为一个对文物展示的场所, 它的展示中所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特点是不可少的。在实际的展示设计中, 对于传统文化和新型展示技术的兼容是要做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对整体设计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让参观者尽可能的参与到展览当中来, 让观众从原来的听和看转变成现在这样有自己动手体验的机会, 有自己去感受的机会, 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展示效果。这里河南博物馆就是一个案列, 河南博物院的天文设备, 一般不属于讲解员的讲解内容, 可配青年志愿者带领游客尝试天文仪的用法, 做一些可操作的试验。 这样的设计就能够帮助到参观者进入到展示的“内部”更了解展示的是什么, 更能够体会到展示的意义, 而不单纯是看一个“物”, 看一个“展”, 要知道看到的是社会的发展, 是科技的进步, 当然不可忽略的也是传统的文化。从而增加观展的趣味性, 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久难忘怀。

这样的博物馆转型, 能够将我国博物馆带上科技时代的发展, 毕竟一个综合性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风向标, 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 以至于展示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这样的转变就能够将博物馆的重点从“物”转变到从“人”, 用人来带动“物”产生循环的推动作用, 也有利于促进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多样性, 从而体现出当代艺术馆发展的新方向, 走向科技体验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冠玲—《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自然与科技交织的艺术梦幻 篇11

——Olafur Eliasson's art.

Olafur Eliasson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potential star after Andy Warhol and David Hockney. He is well acknowledged in the world with his fascinated artworks, just in these two years his works have been shown in more than 50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or public art museums, he has almost been to the whole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将艺术、科学和自然现象融合在一起,创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魔幻空间是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带给世人的崭新而充满乐趣的感官体验。这些魅力无穷的艺术品使他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仅仅这两年他的作品已经在超过50个国际大展或公立美术馆中出现,足迹几乎遍布整个西欧国家。埃利亚松被称为继安迪·沃霍和大卫·霍克尼之后艺术界最具潜力的明星。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1967年生于丹麦哥本哈根。1989 到 1995年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93居住在德国至今。在埃利亚松的艺术创作中,他一直关注着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现象,并通过自然手法进行再创造,强化他的表现效果。而他更为关注的是观众与他作品的联系,和对作品的反应。他为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一手打造的丹麦馆就是他这个理念最著名的实践之一。

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丹麦乌托邦”

丹麦馆是所有国家馆中将整体概念与空间设计结合得最天衣无缝的一座建筑。远远的,就能看见灰色的馆体顶端有一个蜂窝状、黑色透明的玻璃天顶。一条木结构楼梯蜿蜒曲折地往顶部延伸,将建筑的外部与内部连成一体。当观众们沿着这条新设计的路线走入馆内时,就会看到一路上有一些散落的凸状锥形结构,每一个锥状物的顶部都可往下窥视。可当你窥视之时就会发现原来下面另一头的观众也在往上窥视,锥状物内部的结晶体结构令所有的头像的都被分裂复制成若干倍。镜面反射、玻璃万花筒、熔岩庭院、水、霓虹灯光、模型和小孔成像,就是这些元素造就了埃利亚松带给我们的全新感知世界。无论是眩目的万花筒景象还是璀璨的彩色玻璃透窗,都是通过折射、反射原理令我们周围的世界呈现出不同的色泽与焦点;而成像在室内石桌上的天窗外的婆娑树影,或是内外互通的蜂窝状结构物,则是通过视觉与光线的穿透力使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得以交流与互动。总之在一片晕眩的环境中,光线与多重影像的重叠与分散令人们再次对熟悉的事物开始重新体验。

一走进那个银色蜂窝状的雕塑装置中,很容易会迷失在一片无尽的反射影像之中。我们的身体将分裂成数以万计的碎片反射在镜子万花筒的成像里,但戏剧性的是,在这些成像中偶尔会夹杂着装置外部向内看的观者的头部。艺术家运用了一个大自然中结晶形式的本质结构,构筑出一个充满科幻感,亦真亦幻的空间。必然地看见自己或是偶然地与他者巧遇,“丧失方向感”但饶有趣味地观看架起了观者重新建立自己与外在关系的桥梁。 像是对所有的观者发送了前来“感受乌托邦”的请柬,每一位进入丹麦馆的观众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这个想象空间的参与者,而事实上也只有身临其境,观者才能深切体会个中趣味。

泰特美术馆中的“天人合一”

或许是源自北欧浪漫主义血统和对广阔大自然的热爱,埃利亚松总是把视角投放在自然与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上,从而引发观众对自然现象的体验与感悟。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让人们遭遇一个个由光、色彩、水、天空、温度等大自然基本元素构成的灵性空间。

2003年10月埃利亚松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天候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极致地反映了将观众作为作品的一部分的创作目的。在泰特几层楼高,几十米长的空旷空间里,薄雾笼罩,一轮背面由无数灯泡照明的半个人造太阳射出昏黄的光芒。整个大厅的顶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不仅把冉冉升起的太阳反射出来,包括每个参观者在内的地面景象也被完整地反射在了“天穹”里。在这样的“大气”中,所有颜色只被折射成单纯的黄和黑,造成了深邃而昏黄神秘的效果。尽管这个太阳没有发出任何热量,好多参观者仍然情不自禁地躺在了地板上,陶醉地看着顶上包括自己在内的,地上活动的一切,并沉醉在这种感觉里不自知。人们甚至摆出了不同的姿势甚至图案,尽情享受着这个群体的“日光浴”。这种景象酷似中国的“天人合一”境界。

时尚界的设计新宠

艺术和时尚永远磕磕绊绊但又不可避免地形影不离。当埃利亚松在艺术界锋芒毕露的时候,他的成就也受到了时尚界的瞩目。2006年圣诞节期间,路易斯威登全球360家专卖店的橱窗同时亮起了一只金色的眼睛瞳孔。这只“瞳孔”是埃利亚松专为路易斯威登设计的圣诞灯饰“眼看你”(Eye See You)。晚上,灯里打出接近阳光的金黄单色光,过于强烈的光亮让周围所有的景物呈现出黑白照片的观感;走近去看它,你的眼睛也因为它而变得魔幻诡异。他的另一件作品“你看着我”(You See Me)也在纽约第五大道的路易斯威登专卖店同步开始永久性展出。2005年10月,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路易斯威登旗舰店重新开张,埃利亚松为其创作了作品“无知无觉”(Votre Perte des Sens)。

埃利亚松为宝马设计的概念车Your mobile expectations参考了宝马之前推出的氢动力概念车型BMW H2R的设计思路,去掉了车顶,采用了金属网状的设计,与其称之为一部车,不如说他是埃利亚松的另一件装置作品。冰川和冰柱包围下的车体体现了艺术家对科技发展与全球变暖之间关系的关注和他对自然主题的执着坚持。

科技艺术 篇12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设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作为艺术类专业, 如何立足于本专业的特点和发展, 较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立足专业特点, 适应综合院校大环境, 倡导自主学习, 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导学生认识了解行业属性, 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一、艺术类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常规教学和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教学改革为主体, 教学计划培养与专业设计竞赛或模拟竞赛相结合, 以专业竞赛推动教改, 提高教学质量;用教改成果提升竞赛成绩, 验证实践效果并推动教改不断施行。这种立体化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这种以专业竞赛或模拟竞赛为导体的教学模式, 可以极大地激发课堂的创新意识、能力, 自我个性也因此得到了锻炼和体现, 并且在竞赛中使同学、老师、学院之间拉近彼此的距离。这种综合性的教育取向, 突破了以往单一、单科的学习训练观, 注重复合的、综合的教育方法, 对于促进本专业协调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效能。

二、艺术类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1. 着重加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以课堂竞赛为载体, 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学科自身和就业方向的实用性决定了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培养并重的基本教学需求。由此我们提出:整合课程体系, 建立“专业课堂竞赛”模块, 完善“技艺并重”的专业教学体系。将基础造型能力、艺术实验和课堂竞赛相结合, 将设计课题与实际行业应用进行综合训练,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 (1) 根据专业课程内容, 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多元化尝试, 将模拟竞赛引入课堂。在高年级教学中建立“企业课题”, 邀请企业进入课堂公开设计招标。由学生团队进行模拟设计竞标, 企业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和选择。由此学生可以认识并了解到设计过程中潜在的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 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学生, 为学生未来就业牵线搭桥。 (2)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是艺术设计的使命, 也是艺术繁衍生长的土壤。从大二下学期开始, 将《市场调研与设计开发》课程与《造型艺术》课程相结合,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真正需要设计的细节, 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主题设计, 完成一定量的外观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每学年定期组织学生申报SRTP大学生训练项目, 其中的优秀设计成果, 可以直接作为今后参赛作品的雏形。 (3) 运用整合能力观设置课程。建立相互关联、衔接, 强调技术应用能力、“技艺并重”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如将《包装设计》课程中溶入材料与工艺的技术概念;把《装饰设计》与《工艺制作》相结合, 不仅使课程内容的重点清晰明了,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技术意识和实践观点的树立。同时, 将市场营销知识融入教学, 通过组织学生到设计公司参观, 邀请设计公司负责人举办讲座, 让学生了解市场、接触商家及消费者, 有机会参与一定量的社会设计实践。 (4) 充分利用教学计划, 将教学与学科竞赛进行紧密结合。将同期同科的专业比赛作为教学大作业, 利用充裕的课堂时间进行竞赛辅导。将平时的专利积累、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课堂作业统统纳入参赛的作品范围内,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获得更多的参赛空间。如每年第二学期的《广告设计》课程与时报金犊奖赛段重合, 由学院牵头, 各科老师共同组织, 成为我院每年固定的专业练兵, 效果良好。

2. 以学科和综合性竞赛为契机, 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 成立专业级竞赛指导小组。由副院长牵头, 选拔优秀负责的指导教师为组长, 从不同年级中筛选各专业学生参赛。培养较为稳定的参赛队伍, 以高年级“传帮带”的形式, 开展日常小组活动和专业学习。针对不同竞赛进行赛前分析、参赛和赛后总结的工作, 由此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习尖子。 (2) 明确学习目标, 每学期初根据赛事安排制定详细的竞赛辅导计划。2009~2012年, 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六次, 均取得较好成绩。在第三、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夺得多个等级奖, 在2011、2012年度的“时报金犊奖”中获奖十余项, 2012年更获得平面类金奖, 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 极大地鼓舞、带动了本院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3) 鼓励多专业多学科相结合, 开展多种基础学科竞赛。利用综合院校丰富的学科资源, 参加“挑战杯”等跨专业的学科竞赛, 以及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行政赛事, 推动和其他多专业的交流与互动, 加深对现今艺术多领域交叉的认识和把握, 开创“专业与专业互动, 学院与学院相长”的新局面。2012年, 我院包装工程专业及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组队与农学院学生合作进行项目设计, 成功入选大学生“挑战杯”河南省总决赛。 (4) 保证经费, 完善奖励制度。学科竞赛的组织和推广, 由学院领导亲自过问和组织, 在活动经费上予以较充分的保证。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比赛, 对于获得较大奖项的学生, 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增加学生的参赛自信和荣誉感。

三、艺术类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化和巩固

1. 进一步在学科竞赛中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 动手制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以及立足现实社会需求的设计意识和方法。

2. 在学科竞赛中不断调整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学科竞赛的新方式。

通过学科竞赛审视教学计划、实践内容的合理性, 为教改提供借鉴。

3. 坚持发挥“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参赛模式, 调动

学生群体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扩大学生参与竞赛的覆盖面。同时充分加强领队老师的教学水平。

4. 在学科竞赛中引入合作学习。

加强对外交流, 尤其是多学科、多技术的融会贯通。加强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这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开展学科竞赛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必要基础。

5. 加强舆论导向。

加大学生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宣传力度, 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形式, 进一步扩大参赛学生的面积, 形成共同的学习价值取向和心理氛围, 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上一篇:国有公益林下一篇: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