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科技

2024-06-13

减灾科技(精选5篇)

减灾科技 篇1

加强自然灾害研究

台湾地理环境特殊, 其位于亚洲大陆板块的边缘, 同时处在菲律宾板块的相冲地带, 拥有活跃的地质造山带, 经过中生代及新生代的塑造过程, 加上火山及地震活动频繁, 导致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 地形坡度很大, 岩石种类繁多, 成因与演化关系微妙;加上四面环海, 东临西太平洋, 深受大气环流、热带洋流及东亚季风的影响, 常年饱受台风、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侵扰, 动辄造成巨额损失。如何有效防灾、减灾, 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安全及民众生命与财产是岛内科技工作者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然灾害对岛内社会各行业及公共设施与民众生活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鉴于此,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1982年8月开始启动一项“大型防灾研究计划”。首先邀请岛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策划, 针对有关防灾减灾的基础学科研究、资料搜集分析整理以及未来实际应用等三方面同时统筹兼顾, 主要推动岛内各高校联合开展校际、系际间的跨学科合作, 采取团队研究方式, 针对台湾地区自然灾害防治做有系统、有计划、全面深入的研究, 并与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做全面的整合, 提出具体防灾救灾措施改进建议。

该计划正式实施后, 共计投入14, 300余万元新台币, 邀集岛内地球科学、大气、气象、土木建筑、水利、防洪、防震、坡地防灾工程及社会科学等各领域的学者专家参与, 资助研究计划298项, 参与机构包括台湾中研院、工研院、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中央”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中兴大学、中正理工学院、海洋学院、屏东农业专科学校, 以及各地气象局、水利局、山地农牧局等, 平均每年有百余位学者专家参与专题研究项目, 对岛内气象预测、建筑物的工程安全规范、水土保持及防灾体系的建立等提出了许多实用性的建议。

正是在该项的实施过程中, 促使岛内众多专家学者联合提出建议, 认为这项工作牵涉层面广, 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长期投入方见成效, 因此台当局应成立一个高层级别的长期防救灾体系, 协调统合全台资源, 集合岛内相关学术研究机构、行政机关及民间团体一起投入防救灾工作。只有在灾害发生前提早做好准备, 灾害发生后迅速及时补救, 方能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

1991年1月, 台当局召开第四次“全台科技会议”, 其背景是如何通过科技发展使台湾脱胎换骨 (即变高所得为高质量社会) 。会议主题是“以人文精神导正科学与人文的均衡发展”, 目的是检讨当下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 调和人文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 首次提出要真正重视发展自然灾害防救科技。

1996年9月下旬, 台当局再次组织召开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 目的是应对岛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制定台湾未来4年“跨世纪”的科技政策与方针。会议中心议题有四项, 其中之一就是依靠科技引导台湾现代化建设。会上提出要制定并实施所谓“防灾科技计划”, 加强将防灾科技研究成果落实于防灾应用体系上, 设立天然灾害防治资讯及技术转让机构, 有系统地整合推动岛内防灾工作。

此次所谓“防灾科技计划”与台当局以往历次实施的“大型防灾研究计划”最大的区别在于:“防灾科技计划”具有三项构成条件, 即具有长期明确目标, 创新技术, 对产业发展或台湾社会福祉有重大贡献;具有跨“部会署”及跨领域的特性, 需台当局引导投入并予长期性支持;具有国际性、前瞻性, 其影响与冲击既深且广, 并需上、中、下游及产、官、学、研资源的良好分工与整合者。

1997年,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起草制定了计划推动要点和细则, 对该计划的目的、批准条件、组织机构的构成及任务、经费编列及管理考核等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如启动“防灾科技计划”需依据“全台科技会议”结论或台湾建设所需的重要课题, 实施计划的目的是因应当前台湾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需要, 结合岛内相关科技研发的上、中、下游资源, 整合研发成果转化成可落实应用于防灾业务的技术, 以有效提升研发成果;“防灾科技计划”的制定需经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审议通过, 再由相关部门主管及学者专家共同成立“防灾科技计划指导小组”, 具体领导防灾科技及相关基础研究。

“防灾科技计划”一期期限为4年 (1998—2001年) , 总预算为10.4亿元新台币, 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学术界与防灾业务机构, 整合研究成果应用于防灾技术;加强各部门防灾研究计划的基础性及应用性研究;配合行政主管部门“中央防灾会报”的运作, 建立决策支援系统, 建立并维护完善之防灾资讯系统;防救灾法规及防救灾体系运作的检讨、修正与调整, 扩大国际合作范围, 提升交流层面, 工作推动系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为对象, 分为防台 (含气象、防洪、土石流) 、防震、防灾体系 (含防灾体制、防灾资讯系统) 等三组;计划执行期间需定期 (一年或二年) 以研讨会等方式, 公开发表其成果;全程计划执行完成后, 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另外组织岛内外专家负责评估全程计划的成效。

成立灾害防救科技中心

1999年9月, 台湾发生著名的“921集集大地震”, 对社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冲击。2000年7月, 台湾“立法机构”加速审议通过“灾害防救法”, 为岛内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法制基础。2001年1月, 台当局召开第六次“全台科技会议”, 依据“以科技引领台湾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为主题, 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列入议题, 强调通过发展科技, 使民众的健康、居住、交通、环境品质大获改善, 减少地震、台风等天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次会议要求“尽快设立灾害防救科技中心, 负责统一推动防灾科技研发、落实应用及救灾技术支援”。2003年初, 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设置要点》;同年, 台湾“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 (以下称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 正式成立。

该机构最初隶属于台湾行政主管部门“灾害防救委员会”, 2004年改为“国研院”直属机构, 性质上属于类似企业性质自负盈亏的财团法人, 经费大部分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提供, 其余通过为社会其他机构提供相应服务而赚取。2014年, 该中心改组成为行政法人 (类似大陆事业单位) , 脱离“国研院”的领导, 直属于新改组成立的台湾“科技部”。

根据章程, 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协调、规划、推动灾害防救科技的研发事宜;运用灾害防救相关技术, 协助、支持灾害防救工作;推动灾害防救科技研发成果的落实和应用;其他有关灾害防救科技发展与应用推广的规划及执行事项。为顺利执行各项任务, 向政府提供灾害防救咨询服务, 强化灾害防救政策及措施。

该中心位于台北县新店市北新路三段200号9楼, 现任主任为陈亮全, 共有工作人员90余人, 每年活动经费近2亿元新台币。中心内下设10个业务组, 包括气象灾害、洪旱灾害、坡地灾害、地震灾害和人为灾害等5个灾害防治组, 以及体系与政策、社会与经济、咨询、政策等信息提供与咨询服务组, 他们肩负台湾灾害防救科技研发的跨领域协调、规划与推动, 并将研发成果落实于灾害防救业务。

继2006年底“防灾科技计划”完成阶段工作后, 该中心延续推动强化灾害防救科技研发与落实运用方案, 与台当局9个部门15个机构共同研拟各灾害主管部门的科技研发计划, 具体整合各部会署研发推动与业务落实方向, 希望能持续强化灾害防救研发与技术支援能量, 提升岛内整体抗灾能力, 让防救灾工作更具效益。

近年来, 该中心开了展一系列整合跨领域研究计划, 包括“台洪应变与减灾研究”、“地震应变与减灾研究”、“新兴议题减灾研究”、“防灾科技落实推广”等计划, 取得不少成果。

例如在台洪应变与减灾研究方面, 通过开展台风灾害资料综合整理与勘灾调查分析, 对岛内外17场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综合分析, 可作为推动台湾相关防灾工作的学习经验;建立台风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结合地理资讯系统 (GIS) 技术及近10年台洪灾害事件损失调查资料, 可提升台风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效率。

在台洪灾害模拟与预警分析方面, 开展台风洪水灾害模拟与减灾冲击分析, 完成致灾气象条件的概念模式、即时雨量资料自动化处理、淹水预警模式之输出资料处理等三项技术研发;开展坡地土砂灾害冲击评估, 推动大规模崩塌灾害防治运作机制的建立, 分别拟订短、中、长期大规模灾害防治推动策略;建立台风暴雨灾害预警模组整合系统, 着重于发展成熟先进台风灾害警戒与预警研判技术。

在地震应变与减灾研究方面, 建立GIS网格应变图, 在灾害性地震发生后, 快速提供灾害潜势评估, 再藉由网格化模式, 将各项指标参数化, 即时提供警示区域, 以提升紧急应变之效能。

在应对气候变迁防减灾调适策略方面, 完成《台湾气候变迁科学报告》, 建立气候变迁推估与资讯平台, 提供政府部门及研究人员有关台湾过去气候变迁的状况。

在关键基础设施灾害脆弱度与风险管理方面, 开发基础设施失效灾害冲击评估及指标方法, 采取区域性单一设施或整合不同设施方式, 针对自然灾害所造成关键基础设施的损害或失效进行冲击评估;开展基础设施相依性分析方法研究, 应对不同灾害情境与系统特性, 发展两种系统相依性分析方法。

在落实推广防灾科技方面, 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变期间情报资料研判工作, 协助制作灾害潜势图, 协助灾后重点灾情勘查, 举办地方教育训练讲习课程。

变被动为主动的防灾科技管理

现在灾害防救的工作思维, 已由过去灾时被动抢救, 转化为注重平时的防减灾及灾前的整备, 但这些防范未然的工作, 特别需要跨领域预警科技的引入, 才可能决胜于灾害未发之时。自成立之初起, 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就被赋予防灾资讯整合及提供研判预警资讯的角色, 其包含负责整合灾害资讯、研判情资、开发各种灾害警戒模式、建立危害预判准则、开发灾害应变决策辅助系统, 以及进行灾害预防、监测、预警的研判工作。而这些成果也成为灾害应变时决策者的指引。历经多次台风灾害紧急应变的考验, 该中心的防灾科技管理被证明不但有助于提升灾害防救的工作效率, 更有效降低岛内民众生命财产损失。

该中心自2003年开始, 规划协助台湾岛内各市、县当局强化“地区灾害防救3年中程计划”, 有系统地整合与推动上、中、下游防灾科技研发, 并转化成可以落实应用于防救灾业务的技术。在2004—2007年间, 不仅协助地方部门规划出平时减灾、灾前整备、灾时应变、灾后复原整体防救灾战略外, 还通过与地方学术团队所组成的协作机构, 共同强化地区灾害防救计划, 有效提升地方防灾的人力素质。

自2009年起, 该中心开始在岛内推广应用灾害潜势地图, 以灾害潜势为重点, 除传统载明可能发生淹水、坡地灾害之地区外, 还标示出灾害可能冲击影响的范围, 并标记老人福利机构与身心障碍福利机构位置, 以县市、乡镇市区为单元, 呈现灾害潜势地图。以2012年为例, 当年绘制的灾害潜势地图共有1159张图幅, 包括:县市图幅的灾害雨量门槛值地图、淹水潜势地图、坡地灾害潜势地图、乡镇区图幅的淹水潜势地图与坡地灾害潜势地图等。这些灾害潜势地图可做为各种灾害防救地图的基本资料, 可提供民众认识环境中的灾害潜势地区及在灾害应变过程中的疏散避难工作。

为整合及解决台湾在各流域上、中、下游的整体性治理策略及设计规范的一致性, 并避免灾害重复发生, 该中心还建立了流域治理整合平台, 现已初步完成浊水溪流域相关地文及水文资料的建设, 提供使用者通过网络即时查询。藉由视觉化功能建构综合流域治理整合介面, 期望达到提升治理能量及全方位水资源管理等愿景。

开发灾害应变决策辅助系统

以往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获得的灾情讯息都是文字化的报表, 例如陈述水位有多高, 淹水范围多广等。对于指挥人员来说, 该如何配置防救灾资源才是最妥适的安排?这在以前只能从指挥人员对地方的了解与防救灾的经验进行判断。但是如今气候变迁的影响让灾变与过去大不相同, 气候灾变越来越频繁, 光是倚靠过去经验已经难以制定最佳的防救灾策略。而且灾害往往以复合的型态出现, 如台风带来暴雨, 河川水位高出警戒线, 低洼地区淹水, 桥梁道路崩塌, 造成地区停电, 让防灾救灾的复杂程度更加提升, 因此需要更有效的灾害应变系统, 才能做出最适当的防救灾决策。

2009年发生莫拉克风灾之后, 更突显了建立利用网络整合地理、气候、雨量、遥测、环境等各种资讯的必要性。2011年日本“311地震”之后的启示是, 如果因剧烈天灾造成的毁损, 导致常用的信息资料都不见了怎么办?因此救灾资讯系统与资料也需要异地备援与云端储存, 才能确保大型灾变产生时系统不致瘫痪。完善的灾害防救对策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 涵盖灾害潜势分析、灾害危险度评估、政策、规范与标准制订、灾害防救计划制定、灾害防救体系建立及灾害防救绩效评估等, 都必须以坚实的科技研发作为稳固的基础。

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的科技人员通过整合岛内各机构, 包括“国研院”下属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太空中心、台风洪水研究中心等发布的即时影像监视器等图像信息进行后续加值, 利用云计算资讯服务方式, 在2013年开发出灾害应变决策辅助系统, 能够在发生灾害应变期间, 使过去需要2至3个小时才能综合整理研判的信息资料即时呈现处理, 包括各种气象图、卫星云图、雷达图、温度图等, 可以穿透云层对水体做清楚的辨识, 因此只要比对平时与灾害发生后即时的雷达卫星影像图, 就可以知道淹水范围的大小, 再将上次台风造成淹水的影像调出来比对, 并参考上次台风对农林渔牧造成的灾情统计, 就可以迅速判断本次淹水的灾害范围, 方便救灾指挥人员即时掌握当地所有各类型信息, 及时做出最好的防救灾决策和指挥调度, 并降低应变人员在灾害救援期间暴露于危险区域的风险。

此外, 这套由该中心自行研发的灾害应变决策辅助系统还可提供600项订制化气象防灾资讯产品, 包括“福卫2号”拍摄的卫星图、直升机或无人飞机拍摄的俯瞰图、遥测图、气象图、地形图、避难场所图、交通路线图等。一层一层的图整合以后, 可以按防救灾需要堆迭在一起, 让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时时掌握最精准的灾情资讯, 指挥人员就能在即时、完整且正确的图像资讯下, 将防救灾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 将灾害带来的冲击与伤亡减到最低。

展望未来, 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除了继续兼顾防减灾科技的发展与落实应用外, 还希望藉由针对台风、暴雨、坡地、地震及新类型灾害等受关注的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 通过更精进的灾防科技成果, 能够在灾害发生前防范于未然, 有效减轻每次灾害对台湾带来的冲击与危害。

台当局其他大型防灾科技计划

应该看到, 除了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外, 台当局其他主管部门也在开展有关自然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例如在预防与气象有关的自然灾害方面, 台湾气象主管部门自2011年起实施“落实防灾气象整合资讯实作”计划, 分4年 (2011—2014年) 执行, 目的是解决以往气象预报作业产制资讯整合方面的瓶颈问题, 发展高精度防灾化气象指标技术、客观风险管理指标技术、高风险区气象观测资讯以及落实防灾气象整合资讯实作系统的相关技术, 提升天气预报服务能力, 以避免或减少因天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取得的成果包括:在地形起伏程度复杂的花东地区风灾高气象敏感度区域, 布建6个自动观测站, 增加可供即时应用的雨量、风向、风速等气象观测资讯的搜集密度, 提升花东地区灾害性天气观测的辨识率;研发热带气旋追踪系统, 建立台风监测及预警机制, 落实防灾气象整合资讯实作系统;建立天气指标原型系统, 提供XML格式产品的分析设计, 并藉以产生每日至少2次贴近民众的生活化气象指标资讯;建立环境污染指标资料库、气象因子资料库, 发展客观防灾风险管理技术指标, 提供使用者风险管理的参考数据, 并完成“系集预报产品调查与发展规划”。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自2010年起推动实施“灾害防救科技发展与运用”计划, 分5年 (2010—2014年) 执行, 重点项目包括:1.台洪应变与减灾研究, 包括勘灾调查机制、台洪灾害模拟与预警分析研判、研发灾害资讯与决策支援系统、天然灾害减灾与复原策略研究;2.地震应变与减灾研究, 包括地震应变与减灾研究、强震即时警报系统推动研究;3.新兴议题减灾研究, 包括应对气候与环境变迁的防灾调适策略、关键基础设施灾害脆弱度与风险管理;4.防灾科技落实推广, 包括培育基层能量社区及防灾人员、推动“行政院灾害防救应用科技方案”、推广土地资讯系统灾害防救应用;5.支持及推动公共部门灾害防救任务, 包括支持“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应变、演练、情资研判分析作业。

该计划目前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依据台当局水利、水土保持、公路、地政、测绘、经建等主管部门及“中央地质调查所”、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获得的各类灾害潜势图资料, 进行岛内各市、县当局灾害潜势图数据库的建立工作, 包括历史灾害24小时累积降雨致灾门槛值图、县市坡地灾害潜势图、全台重点监控路段及桥梁图、县市淹水潜势图、乡镇坡地灾害潜势图、乡镇淹水潜势图等;针对灾害风险分析与极端事件冲击进行研究, 制作岛内不同灾害类别的气候变迁脆弱度与风险地图, 作为应对气候与环境变迁的调适政策量化依据, 然后由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统一负责规划建立“台湾气候变迁推估与资讯平台”, 进行台湾气候变迁的推估与灾害冲击分析;结合地理资讯系统, 发展各项灾损估算模型, 建成可快速计算的“台湾台洪灾损评估系统”, 藉以提升台洪灾损评估效率。

减灾科技 篇2

朵志勇

(2013春季班)

【摘要】:农业生产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受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这些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周期变化或人为作用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防灾减灾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灾害 科技防灾 减灾

【正文】: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古老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然而,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历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多少年来,人们在不断得到农业发展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经常受到农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困惑。有人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入世后,“三农”问题越来越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愈加关注农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业为什么是一个弱质产业?为什么说农业真危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受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这些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周期变化或人为作用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防灾减灾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灾害的概念及其影响

灾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灾害,即一些较大幅度的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破坏性后果的事件。由于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受控 1

于自然因素,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人们对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破坏性等基本要素在灾害发生前难以确知,因而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减灾活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减轻灾害损失是减灾活动的中心内容。衡量减灾成效的重要指标是灾害损失的减轻程度,它要求我们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针对性地用于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抗御、救助和灾后援建等减灾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环节中去。分析造成自然变异的各种因素后可初步把灾害归结为四大类若干个灾种。即以水灾、旱灾、火灾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以虫灾、病害为主的生物灾害和以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壤沙漠化为主的环境灾害。其中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危害的主要是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环境灾害。

农业灾害涉及灾种众多,发灾频繁,被灾范围广大,总计而论是经济损失最大的部门灾害。据有关资料统算,全世界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旱涝两种农业灾害损失就占55%以上,我国耕地

1.1亿公顷,年均0.4-0.5亿公顷遭受水旱灾害,并有6.7亿公顷次发生病虫害。农业灾害酿致饥荒危及人类生命数量之巨远过于地震、山崩等突发灾害。目前,农业灾害的发生日益严重、频繁,损失越来越大,使大量的劳动成果毁之于灾害之中。农业防灾减灾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二、防灾减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然灾害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严重的阻碍。我国是多灾的农业大国,农业灾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就必然成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与战略任务。

1、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是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大农业自然灾害既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又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自然灾害首先是通过破坏各种自然资源,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时甚至严重摧毁自然生产力,极大削弱资源与环境的再生能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生态环境发展不可持续性,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首先要保护农业生产力,保持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再生潜力,确保生态资本宿量的非减性,从而巩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农村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

2、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确保物质资本存量非减性,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直接破坏农业生产、农村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等各项经济建设,尤其许多生态灾害则因破坏社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而极大危害社会生产,有时甚至严重地摧毁社会生产力。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使发生地区和某些部门创造的物质财富荡然无存,国民收入化为乌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0—400亿元之间;七八十年代为400—500亿元。进入九十年代,灾害的损失随着经济增长增加较快。1991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04亿元,1994年和1995年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均达到1800多亿元;1996年增加到2800多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5%。1998年我国共有28个省级区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544万hm2,成灾面积达1599万hm2,受灾人口2.4亿,直接经济损失2542亿元。重大自然灾害破坏社会生产,使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的变异性增大,它吞噬国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使经济资本存量极大减少,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性,或至少是持续性不够。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就是保护农业经济生产力,力求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经济收益的变异性较低或最低,是确保物质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实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进程。

3、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增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重大自然灾害不仅危害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极大危害作用,因而严重地阻碍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文明进步。在历史上,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造成许多城市文明的毁灭;在剥削制度下,大灾必有大荒,饿殍遍野,社会**不安,尤其是灾害使农民贫困到极点,被迫揭竿而起,灾荒削弱民族的内在力量,使异族乘虚而入,危及民族和国家安全。这些历史经验教训是值得注意的。直到现在,自然灾害仍然是一些地区长期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就必然成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技减灾对策

1、加强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自然灾害研究,就是要通过灾害预报、灾害区划与制订防灾减灾规划等措施抵御自然灾害。其中,灾害预报主要包括气象预报、理论预报和监测预报。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要逐步建成统一的大气——地球表层变化藕合的时空预警、预报和防治体系。

2、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和做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策群力,防治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

3、加强自然灾害减灾工程建设

加强农业减灾工程建设是科技减灾的又一重要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减灾工程建设应常抓不懈。西北地区每年因缺水少雨而导致旱灾发生的事例已不乏见,但限于国家财力,不能投入资金开发地下水资源,铺设喷灌、滴灌等高效用水水利管道,因而干旱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业抗灾能力的低下使旱灾常发不断,春冬旱尤为严重。在江河治理方面,因资金缺乏而积患成灾的事例也很多。相反,加强农业减灾工程建设,则可为农业丰收,人民生活富足提供有力的保证。

(1)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系统一般是由各级政府领导和协调建立的综合性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减灾政策、确定灾害风险、发布灾情公报、决定减灾方案、领导减灾活动,以保证在当前的科技、经济水平上,尽可能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针对灾害发生和作用的特征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和生态维护措施

在干旱荒漠区,为了遏制荒漠化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拟定更为合理的放牧、耕作和林业开发计划;发展有助于限制沙漠入侵的土地利用方式;实施阻止沙漠推进的生态工程;资助有关的基础研究,对专业技术队伍进行科学训练和实践指导,以及提高民众的防护意识等。

为了防治洪涝灾害,可采取相应的工程和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兴建水库、整治河道、修筑堤防、退田还湖、开挖分洪水道和设置分洪区域,以及保持水土、封山育林等,做到疏堵并举,调蓄有致,才能正本清源,将洪涝灾害的威胁减轻到最低限度。

对城市基础设施,水库和交通干线危险区实施工程技术措施,包括修建排水沟、截水盲沟、支撑盲沟、敷设排水渗管、实施排水钻孔、增强稳定性、修建抗滑垛、往、墙和洞、锚固工程等,以防止滑坡、崩塌等灾害。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小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坡面灾变发生频率和强度。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岩镕塌陷和地裂缝等与城市超采地下水有关。因此,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就必须加强地下水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要研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水环境问题,制定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规划,建立统一的地下水位、水量和水质以及地面变形的监测网站,及时掌握和预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要利用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循环转化以及地下水运动缓慢的特点,充分蓄积天然降水,多渠道引蓄洪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修建地下水库,从而达到涵养水源,有效控制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4、加强农业科研,合理防灾避灾减灾

减灾成效的高低既取决于削减灾害破坏力的能力,还与生产条件密切相关。承灾力是人类抗御灾害侵袭的能力,同样破坏程度的灾害,对承灾力较强的地区来说破坏性较小,而对承灾力差的地区则造成沉重打击。农业生产中这一现象十分明显,抗倒伏品种和不抗倒伏的品种在连阴雨灾害后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当病害爆发时,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表现也大相径庭,进而出现产量上的悬殊差异。

由此可见,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减灾工作中同样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的特征培育优良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农业科技等均有良好的减灾效果。农业生产结构直接决定着农业灾害的种类。一个以牧为主的牧业生产区,危害生产的灾害将主要是畜禽疫病和草场雪灾、鼠兽害等;林区灾害将以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为主;鱼类养殖区面临的是鱼类病害;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水旱风雹等灾害危害性最为剧烈。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各地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很大。从大的方面看,西北干旱区以早作农业和畜牧业、林业为主体,青藏高原以高原农牧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秦淮线为界又可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有稻作农业、渔业,北部有早作农业、林业的畜牧业。再从内部细微结构看,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内部在作物种类,品种构成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业内部存在的分异现象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和破坏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根据农业灾害发生情况适当调整作物结构,可以避免或减轻某些短期流行的、危害严重的灾害。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良动植物品种,增强个体抗逆能力,也能提高减灾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跃高主编.农业总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15

2. 张养才,何继勋,李世宝.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3. 粱鸿光.减灾必读[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4. 延军干.灾害地理学[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0

5. 范宝俊.中国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民增收难,难在哪?[J].中国经济信息,2004,4:13

7. 张波,李洪斌等.农业灾害学刍论[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2:1-6

8. 严立冬.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自然灾害防治[J].农业经济问题,1998.7:33-36

9. 盛海洋.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69-271

10. 卜风贤.科技减灾与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考古,2000(1):94-98

11. 卜逢贤.农业减灾与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J].中国减灾,1998(8),2:23-25

减灾科技 篇3

该行动的总体思路是立足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兼顾全年农业生产,全力以赴调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千方百计合力攻坚,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以此为契机,探索调动全国各级各类科教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各类农业科技力量和谐共振,形成强大合力。一是最大量地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以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级各类项目为主要依托,依靠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最大量地组织和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二是最广泛地汇聚科技发展的强大合力。从服务抗灾减灾、春耕生产以及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项目之间的衔接互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互动,加强部门内部的衔接互动,加强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单位的衔接互动,加强省内各农科所之间的衔接互动,加强区域省份之间的衔接互动,强化关联度,完善新机制,推进形成统一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统一的专家队伍、统一的产业技术方案、统一的信息网络,最广泛地汇聚科技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最快速地响应和服务生产。通过此次行动,锻炼队伍,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对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投身生产一线、支撑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该行动重点针对灾区冻害灾情和次生灾害,以及全国可能出现的北方干旱、病虫害等灾情,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主要措施包括:

(一)全面发动农业科教系统投身科技进村入户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学会、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组织开展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的科技服务工作。各省农科院、地区农科所,中央和地方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涉农企业,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投身科技进村入户行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入户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村能源体系、农业环保体系等系统的专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启动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提前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从2月1 9日起,陆续派出2 5个专家组,分赴受灾省份,指导和带动地方专家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组织部、省、地区科技入户专家制定分地区、分品种、分类型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技术措施;组织印发技术明白纸6 0万份、科技光盘3 0 0 0 0套、图书资料2 0 0 0 0套送往灾区;组织5 0 0 0名科技入户专家,深入灾区对县级专家及技术指导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组织2 5 0 0 0名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前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 0 0 8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增资金和项目县、村重点向受灾较重的县、村倾斜,在受灾省份安排463个项目县、23140个项目村培训专业农民1 0 0万人,示范带动培训农民1 0 0 0万人;充分利用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师资优势和地区农科所的技术优势,引导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民培训;利用卫星网站、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远程传播手段,及时将实用技术传递给广大农民。

(三)全面整合科研项目支撑产业发展。

把科技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工作进度计划,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跨越计划、9 4 8计划等各级各类项目的现有条件,迅速为科技救灾提供技术储备,切实支撑和引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组织项目专家针对受灾品种的产业发展问题开展专家会商,及时制定技术方案;根据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的阶段性目标,充实科研选题,强化科研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受灾品种的产业经济研究,提出分时段供需预测,增强产业发展预见性;加强对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测,认真研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各级农业环保站、野外监测台站积极动员技术力量,加强对农田小气候的监测,为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及时提供土壤墒情等信息服务;调查融雪剂可能带来的污染等情况,研究应对措施。

(四)全面配合各行业开展科技抗灾减灾工作。

积极配合渔业系统启动实施渔业科技进村入户救灾行动,为渔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积极配合其他行业,适时启动种植业、畜牧、农垦、农机等系统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切实发挥科技的支撑和服务作用。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抓好非灾区扩大生产的技术指导,研究制定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应急技术预案,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进实现“灾区损失非灾区补、面积损失单产补”。

(五)全面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及时宣传各地各单位,特别是奋战服务在一线科技人员的典型事迹。对积极投身生产一线、认真开展科技服务的单位和人员,给予大力表彰,并根据实际需求,在安排农业科技入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级各类项目时予以重点倾斜,努力营造科教系统合力服务农业生产的良好氛围。

减灾科技 篇4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规范申报和认定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7‟46号)、《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浙震发„2016‟4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是传播防震减灾理念、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倡导防震减灾科学方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和能够发挥较大影响作用的场所。

第三条 湖州市地震局负责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各县区地震主管部门负责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的组织申报,并对本辖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进行业务指导;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由其所属机构具体负责,相关行业业务主管部门予以指导支持。

第二章 申 报

— 1 — 第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分为学校类、社区类、场馆类。学校类:当地教育局管辖的中、小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申报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社区类:城市社区或乡镇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小区; 场馆类:相关具备防灾减灾及地震安全知识科普条件的公共场馆。

第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具备以下建设标准:

(一)建立工作机制。学校应有固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师、社区应有防震减灾助理员、场馆应有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员并报当地地震部门备案;每年工作要有计划安排和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有科普宣传场所。设有宣传栏或宣传橱窗并定期更换;建有“地学书吧”和“微缩地理园”并挂牌,“地学书吧”应有地震自然科学和防震减灾科普书籍、法律法规等相关宣传资料,“微缩地理园”应有中国和浙江省立体地图,断层、火山等地质模型,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上各类岩石标本等。

(三)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国际减灾日等载体,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学生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四)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利用学校操场、社区广场、场馆周边空地等开阔地带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并挂牌;学校教学区、学生宿舍、社区及场馆公共场所应有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定期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

(五)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建有物资储备库,储备有铁锹、胶鞋、应急灯、雨衣、帐篷、药品、食物、水等防震救灾必需应急物资。

(六)开展地震避险演习演练。科普教育基地应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预案,并当地地震部门备案;组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根据预案开展培训和演练,每年联合民政、消防、卫生等部门组织地震应急演练。

(七)鼓励探索其他有实效的防震减灾做法。

第六条 申报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开放和接待条件:

(一)有专(兼)职的讲解员(可由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师、场馆讲解员、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担任)。讲解员受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培训,具备科学规范讲解地震知识的能力。

(二)在场所显著位置布设专门提示设施,公布开放时间、活动内容、接待办法、联系方式等信息,具有科普活动、参观接待等台帐。

(三)科普教育场馆每年向社会开放天数不少于180天。第七条 申报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报表(见附件)。

(二)一年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总结及工作规划。

(三)主要管理制度名录及汇编。第八条 申报程序。

(一)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的县区地震主管部门

— 3 — 提出申请。

(二)县区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开展实地考察,对申报条件进行初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在申报书上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向市地震局提交申报材料。

(三)市地震局对申报单位的材料进行最终审核。第九条 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取消其申报资格。

第三章 认 定

第十条 市地震局组织相关领域人员组成评审组,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第十一条 评审组通过审阅申报材料后给出评审结果。对申报材料存在异议的,通过书面质询或实地考察核实。

第十二条 市地震局根据评审组的评审结果,确定拟认定的单位名单,并通过市科技局(地震局)门户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对拟认定单位持有异议的,可以提交书面质询意见。市地震局应对质询意见进行调查核实并予以答复。

第十三条 公示期满后,市地震局对通过认定的单位命名为“湖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发文公布。

第四章 管理监督

第十四条 各级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应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日常业务指导。

第十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有工作计划,能根据工作需 — 4 — 要及时更新防震减灾有关科普内容,每年向县区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报送工作总结和计划。

第十六条 对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各级地震、教育、民政等主管部门应根据浙委发„2017‟46号文件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的要求,协调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工作。

第十七条

科普教育基地未按照本办法基本要求运行的,由湖州市地震局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资格,收回前款经费支持,并予进行通报。

第五章 附 则

减灾科技 篇5

一、城镇灾害的形成与特征

(一) 城镇灾害的形成

小城镇灾害的形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要有灾害孕育的背景, 即要有灾害源, 而且不同地区的灾害源背景是不同的。比如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台风、北方严寒地区的雪灾, 还包括我国五大地震区的23条地震带等。第二, 要有承灾体, 即要有灾害承载的对象, 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灾害, 只有危险源没有承灾体形成不了真正的灾害, 所以这两个条件必须要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灾害, 产生破坏作用和影响。

(二) 城镇灾害的特征

小城镇灾害的种类很多, 我们在做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时候, 首先要分析这个城镇所面临的灾害背景和灾害源产生的条件。比如平原地区与山区的灾害源是不一样的, 山区的灾害源可能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平原地区的灾害源可能是火灾、地震、水灾等, 所以我们要去寻找灾害孕育的背景。

灾害造成损失的程度与两方面有关。一方面与致灾因子有关,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强度, 比如说台风、雪灾、地震影响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城镇的致灾因子本身很强, 造成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另一方面与城市的承灾体相关, 城市承受灾害的载体应对灾害的能力越强, 造成灾害的损失也会越低。所以, 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体系就是要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在城市已经具备一定应灾环境的条件下, 不断完善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城镇灾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灾害具有突发性。对于很多种灾害是难以提前做出具体预测的。从国内发生的地震灾害来看, 比如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 根本就没有办法预测, 海城地震是因为之前发生了一系列小震, 然后作出了某种程度的预测。从国际发生的灾害来看, 包括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等很多种灾害都是难以预测的。当然我们现在对于某些灾害是可以作出预测的, 比如说气象灾害、台风等, 但是大部分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2. 灾害具有复合性, 一种灾害会诱发其他多种灾害的产生。比如说311东日本大地震, 由于地震灾害引起了海啸, 同时地震灾害对城镇承灾体的破坏引起了核泄露。再比如说汶川地震, 由于汶川地震引起很多大滑坡体, 滑坡又导致江体堵塞形成了堰塞湖。也就是说灾害具有一个连锁效应, 一种灾害可能会引发多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所以, 当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时候, 不仅要分析城镇直接的孕灾环境, 而且要分析这个城镇中直接孕灾环境发生一定水平的灾害条件下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

3. 灾害具有放大效应, 小城镇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十几年前我国一个城镇的建设用地可能只有五、六平方公里, 发展到现在很多的城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三、四十平方公里, 发达地区甚至要达到七、八十平方公里的规模, 在这种财富、基础设施、建筑物等等各种承受灾害载体非常聚集的情况下, 发生一次小的灾害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比如说2001年北京的一次小雪, 很小的一次小雪就造成了北京全城交通大瘫痪。我们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 考虑到有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那么在做城市整体规模分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城市要有安全的承载力和边界承载力?城市承载力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的各种基础设施相互交错复杂, 一个灾害可能会影响这类基础设施, 会影响到建筑物, 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基础设施, 因此, 灾害具有一个放大效应。美国学者曾经做过预测, 比如说1903年旧金山地震, 如果发生在100年以后, 它造成的损失将是原来产生的经济损失的数十倍, 这里面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所以, 城市的规模效应造成的灾害放大性不是呈线型增长, 而是呈指数的增长效应, 基于灾害这样的背景, 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城镇各方面的特点, 对城镇的灾害有基本的对策思路。

(三) 城镇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

当我们要做一个小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时, 首先要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孕灾的环境和城市承载力的现状。将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去评估, 假定这个城市在发生某一水准的灾害条件下可能造成的损失, 使用这种方法去模拟或推断。

二、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考

曾经在做总体规划改革办法课题调研的时候, 发现很多城市的总规中涉及到防灾减灾章节时, 内容相差并不太多, 基本都罗列了一些类似的总体要求和标准中条条框框的规定, 而没有针对这个城市的特点去做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我们应当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提出城镇防灾减灾相应的对策, 这才是做小城镇防灾减灾的正确思路。

(一) 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路

风险包括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城市灾害的危险性。每个地方所孕育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是有差别的, 比如沿海地区台风的影响程度跟内陆地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 要了解这个城镇灾害源的危险性。第二个要素是承灾体, 或者叫做直接承载力暴露程度。比如2001年在新疆昆仑山口发生了8.1级地震, 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虽然比起汶川地震的8.0级只增加了0.1, 能量却放大了两倍左右, 但是由于不是发生在城镇密集区, 也就是说承灾体、承灾点的暴露程度比较小, 所以他不一定会造成大的灾害, 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第三个要素是承载力的脆弱性, 或者叫做易损性。有的城镇抗灾能力很强, 有的城镇抗灾能力比较弱。第四个要素是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包括城市空间布局的完好形态、应急救灾能力、医疗救护能力、物资救援能力、疏散通道配置能力、消防能力等等。因此,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做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风险分析基础。

(二) 城镇灾害风险评估是城镇安全的基础

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向一些蓄滞洪区、水库的下游、崩塌滑坡地段等不利地段要地。比如当时汶川的东河口镇, 其中部分做三峡工程时的移民, 选址的时候就选在了滑坡体三角下, 并没有对周边孕灾的环境做风险评估, 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山体大滑坡, 整个东河口镇都消失了。因此, 在做城镇用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时, 土地防灾适宜性是城镇防灾减灾的体系的基础。

三、城镇防灾减灾基本对策和思路

(一) 要确定与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总体综合防灾目标

第一, 综合防灾目标要与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定位相适应。曾经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各个城镇目标基本都一样, 没有针对自己城市的具体经济发展水平, 或者是这个地方可接受能力的差别化目标。当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对安全需求才会更高, 所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针对灾害的综合防御目标应该是有相应的细微差别的。

第二, 综合防灾目标要与这个城市灾害发展的背景相适应。比如这个城市某种灾害发生的危险性高, 那么防御目标肯定要不同于其他地方, 不能千篇一律的设定为同一个目标。

第三, 综合防灾目标必须是多层次多水准的防灾目标。对于超水准灾害, 对一般建筑物的要求不是减少破坏而是要求外部救援可以进入, 内部严重受伤的人员可以运输出去。综合目标要保证一般的正规设计的基础设施, 承灾体多数不发生大的破坏, 都较为完好。

(二) 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

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体系要贯彻这八个字“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 既然灾害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报的, 那么首先最核心要做的工作就是预防。“防”是指包括一般工程设计要纳入正规的设防体系, 有国家标准保证, 还包括城市良好的空间布局,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形态可以大大减缓城市灾害的蔓延。一个好的社区应该有自己的一套防灾减灾的设施;有自己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自己的消防体系;有自己的应急避难场所;有良好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跟周边建筑之间又有良好的灾害隔离带。我们城市就要形成这样一个一个的生活避难圈。

“抗”是指要提高城市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比较重视的, 除了村镇体系还没有纳入到设防体系之外, 现在做加强避灾体系建设。

“避”是指:一要避开城市的不利地段。当前城市快速发展, 在要地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安全因素的考虑。二要避开城市的重大危险源, 比如油库、核电站、上游的水库等等一些次生灾害的危险源。

“救”是指构建城镇避灾疏散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三) 多道防线

构建应急救援体系要多道设防, 小城镇相较于一般城市经济水平要低一点, 在有限的政府的投入下如何去构建这样两道设防体系?第一道防线是所有的工程都要纳入到正规的设计程序, 在设计中要有防火设计、抗灾设计和防洪设计。第二道防线是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 一旦发生超越城市基本设防水准灾害的时候要保证重要机构的供给。比如说供水, 大灾发生之后城市的供水断了, 震后很多人都去疏散场所避难, 医疗救援医院需要用水, 政府消防机构需要用水, 对于通往这些机构的供水设施应当采用一些好的柔性接头, 采用更高性能的管材, 以及在管道穿越不利地段的时候采用一些好的柔性接头和高性能的管材, 这样保证城市的供水管网有一部分在发生大灾的情况下能够完好无损, 保证使用功能。

(四) 点线面结合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点”指的是需要重点保障的工程基础设施。比如, 城市的指挥中心、消防中心、医疗中心、避难场所、通讯以及交通中心等等。“线”就是指链接城市关键节点重点要保证的基础设施, 这一套体系中10%要重点保障, 是所需保障的关键节点, 共同形成小城镇“面”上的防灾减灾空间的布局体系。

构建城镇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城镇孕灾环境背景基础上针对城市承灾体做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再提出“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小城镇防灾减灾体系。

上一篇:信息更迭下一篇:数学教学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