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能力论文

2024-10-04

减灾能力论文(通用12篇)

减灾能力论文 篇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 对天气和水的利用及分析逐渐得到发展。怎样更好的应对当前的一些负面气象状况, 适应目前的气候改变, 合理的利用一些资源, 确保人类社会的良好发展, 目前来相关的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强, 且发生的频率较高等, 极端的气温、干旱以及洪涝等负面天气过程显著的增加。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对人们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只有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才可以对当前的极端性气候进行优化。要深层次开展气象知识的普及, 主动的宣传气候以及水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之中的意义, 让社会更加重视气候的改变。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我国热带气旋的出现比率很高, 灾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80个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然而每年大概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登陆。洪涝是国内出现比率最多且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 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系统的防灾减灾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 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 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 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 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 与国内的两千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 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 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 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 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 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 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 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 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 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 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 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 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 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 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 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 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 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 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 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 突出协调, 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 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 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发布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 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 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 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 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 以及社会的参与, 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 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 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 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 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 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 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 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 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 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 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 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 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 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 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性功能, 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 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 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 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 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 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 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 总结

总的来说, 想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 要有系统单项防灾减灾向系统之间协同的全面防灾减灾转型。要统筹统一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资源共享, 作为全面防灾减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还要有跨领域的合作、进行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 作为防灾减灾的科技辅助;还要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 统筹协调系统之间的联动性、资源的统一使用与测检预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全面措施, 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芹, 张学贤, 党修伍.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11, 12 (06) :143-149.

[2]高雪相, 吴林荣.一次成功的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案例分析[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 11 (26) :405-407.

[3]郭树军, 范俊红.范例推理 (CBR) 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2011, 42 (07) :218-220.

[4]熊传辉, 何卫平, 何明琼.清江水电气象服务的系统研究与运行[C]//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 (下册) .2011, 30 (11) :174-177.

[5]王晓玲, 施望芝.短期气象服务在改善中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2010, 14 (18) :261-262.

[6]黄东林.浅谈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2010, 21 (01) :414-416.

减灾能力论文 篇2

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密集度高,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重要,城市一旦受灾,很容易出现连锁灾害或次生灾害.将涉及千百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但在城市地区发生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最严重,同时城市变得越来越脆弱,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如交通运输事故、建设工程、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传染病疫情、食物和职业中毒等。各种灾害威胁着我国大多数城市,包括洪水、地震、地质、海洋等传统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暴雨、冰冻、恐怖袭击、城市拥挤、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非传统灾害。2005年哈尔滨市的水污染事件,2006年重庆的高温干旱,2007年大雨造成不少城市的人员伤亡,2008年南方雪灾使不少现代化城市瘫痪等事例表明,我国城市脆弱,难以安全、有效地应对各种严重灾害的袭击,急需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的有效办法

首先,应急避难所形式多样。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和长期应急避难场所两种。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指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小面积空地,包括小花园、小型文化体育广场、小绿地以及抗震能力非常强的人防设施,要求步行10分钟左右到达,这些用地和设施需要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一般只能够用于短时期内的临时避难。而长期应急避难场所又叫做功能应急避难场所。它一般指容量较大的公园绿地、各类体育场、中小学操场等,要求步行1小时内到达,这类场所除了水电管线外,还需要配备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设施,同时还要预留救灾指挥部门、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等用地,它们平时是休闲娱乐场所,灾害发生时就可以为人们提供长期的生存保障。

其次,我国应急避难所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目前,北京、上海及大部分省会城市已经建立并完善了应急避难场所。如北京城八区有千余处小面积空地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可改建为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的开阔地带面积有5300多公顷。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是第一个经过系统规划建造的应急避难场所,也是全国第一个悬挂指示牌的应急避难场所,它属于长期应急避难场所。从2003年起至今,北京已经建立或改造成了28个长期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八区内均衡铺开,这些场所包括朝阳区的朝阳公园、东城区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崇文区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海淀的海淀公园、东北旺中心小学、东单体育场等,以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爆炸等灾难时供人们避难使用。2007年,天津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全市确定了第一批25个应急避难场所。2008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26个首批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

最后,应急避难所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往往滞后于城市规划,致使城市绿地建设总是被动地去适应城市规划所形成的空间布局,造成城市绿地的分布不均衡、老城区绿地严重不足、新建绿地多数分布在城市的周围或局部地段的状况,城市绿地与

城市人口分布规律背道而驰,不利于形成有效的防灾绿地系统,难以起到全方位防御灾害的作用。很多城市绿地还远未达标,这就使得城市特别是中心区人均避灾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同时对城市绿地避灾功能的研究基本上仅限于介绍日本的防灾绿地规划经验和措施,现行的避灾绿地体系由一级避灾据点、二级避灾据点、避灾通道和救灾通道组成,但对各要素的选址、规模、规划设计和设备配置要求均无准确依据和定量要求,造成避灾规划成果比较粗略。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慎重、稳妥地进行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平灾结合、均衡布局、安全快速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专业救援设备与队伍

是城市防灾救灾的必需力量

首先,城市需要有足够专业救援设备。城市是科技进步的诞生地,也是科技转化的试验场。汶川地震时储备的帐篷不足,更没有大运力的直升机,没有具有技术含量的搜救设备,更没有高技术搜救设备,而这些都是突发事件中可能挽回损失的关键物资。在城市抗震救灾中,由于倒塌的楼房预制板、钢筋都扭在一块,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很难扒挖,因此配备和携带有效的救灾工具非常重要。救灾工具既包括吊车等起重设备,气割机、凿岩机、挖土机、混凝土切割设备等大型器械,也包括锨镐、撬棍、千斤顶、锤子、钢钎、绳子等小型工具。因为一些地方大型机械无法施工,而救人到达最后关头,则要小心翼翼,全凭救援人员用双手来完成。另外,一些大型设备要靠柴油、汽油才能启动,必须保证充足的油料供应。地震灾区往往断电,与外界联系中断,救灾要携带照明及通信设备。现有救火式的应急储备不能满足要求,需要从公共安全的高度认识城市应急储备的重要性。

其次,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渐受重视。2001年唐山大地震25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一支由地震技术专家、急救医疗专家和警犬搜索专家等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除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之外,还有28个省建立了32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些专业的救援队伍可以在大的地震发生后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攻坚作用,在现代化的建筑物倒塌后造成被埋压人员很难施救的情况下,发挥攻坚作用。在2008年都江堰灾区现场,有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员参与救灾,他们配备了先进的救灾、救人装备和仪器。消防特警官兵是另一支专业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城市抢险救灾经验,有他们参与,可大大提高抗震救灾效率。通行的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伍所采取的救援手段是,确定埋压人员的位置是通过搜索犬、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实施,开展打通被埋压人员位置的工作,是采用一系列的顶升、破拆等专业救援装备来完成,最后是用紧急医疗装备来解决被救出幸存者的紧急救护的问题。

再其次,救灾队伍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美国有国土安全部操作的专业救灾队伍,但我国安全科技在中国尚未成为生产力,缺少防灾储备技术与资金,无论在人为灾害,还是自然灾害防御上,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救灾技术落后,人员专业基本素质差,人多却效率低下,救灾基础装备缺乏,各专业救援队伍的装备整体水平比较落后等。汶川地震发生时,远地调动了14万毫无救灾经验及相关专业救灾设备的解放军战士,玉树地震时虽没有大量军队朝玉树调动拥挤,但专业队伍贮备建设问题仍非常突出。抗灾救灾,不是临时性,而是永恒性,必须建立抗灾救灾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具备一定编制的规模、全面专业的技能,能够在灾难发生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并保证抗灾机制完整、快速运转,甚至可以在灾难现场快速培训别人如何参与专业救援,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再英明的决策也无法快速、全面、完美

地执行,损失也当然无法减免。

最后,加强平战结合的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公安、武警、预备役民兵以及解放军的骨干作用,骨干队伍要沟通和协调,加强磨合,共同完成好各项应急任务,二是抓好专业队伍建设,按照一队多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则,加强队伍的培养和训练。以公安消防、煤矿、安全等骨干队伍为主体,逐步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三是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水运、电力和电信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专业及兼职救援人员和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四是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五是根据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人员招募、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在应急处置中真正发挥作用。

统一迅速应急救灾

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力保证

首先,逐步完善的应急机制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场大的灾难面前,救灾不仅仅是一个系统或一个部门的事情。面对灾害,城市政府必须有超前意识,提前谋划、早作准备,完善可以随时启动的、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将国家机器和社会各界快速动员起来,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格局,具有突出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同时,法律赋予了各级政府在应急处置工作中采取必要强制性措施的权力,增强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自我保护、自救与互救的能力,确保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有序、及时。比较完善的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在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中经受了实践检验,救援体系设置清晰,协调统一,救援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志愿者队伍是专业救灾力量的补充。与官方的专业救援队相比,志愿者队伍在数量、行动时间及对环境的熟悉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熟悉当地情况且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在危急时刻,志愿者常常成为震区紧急救援的骨干、生力军。他们能组织群众迅速开展有限的救援活动,挽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组织人员紧急疏散、维护震区社会秩序、防止灾害扩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减灾救灾能力。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了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目前,陕西省、湖北省、成都市已经成立了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进行灾害救援业务知识培训和演练。这些应急志愿者将参与各类灾难救援中的现场援救,包括伤员转运、现场调度、医疗辅助等,并将参与特大交通事故、集体中毒、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

最后,完备的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尚待建立。我国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单一减灾管理模式。因综合协调不利而导致政策不

一、步调不齐,甚至出现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或重复撞车的现象。同时,在信息和减灾成果共享与行为配合等方面存在缺陷,造成整体资源配置缺乏系统的计划、科学的研究总结。调控手段单

一、低效运行,导致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资源整合的低效运行,如利益关系不畅,缺乏动力机制。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是由机构官方及民间应急管理机构、设施应急管理的基础设施、技术支撑、物资设备和组织

协调、预警、演练、培训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控制中心、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公开预警的标准等级、建立城市安全防灾文化教育及演练制度等。

增强生命线系统防灾能力

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

首先,城市生命线系统十分脆弱。城市生命线系统是维系城市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是公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等系统工程。它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路等组成,还包括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放射性或有毒的工程设施等。完善的城市生命线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平时,它必须满足城市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的充足供给;灾时,它应成为保障城市防灾减灾及恢复的备用系统。城市生命线系统一般在草坪下,但更多的是穿越楼宇、桥梁、地铁等设施,城市生命线以网络的方式构成,是城市灾害重要的承载体之一,具有灾时破坏严重、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基础设施功能在任何环节上滞后或失效,都可能导致城市遭受巨大灾难。一旦城市生命线在大规模的灾害袭击下遭到破坏,将导致城市瘫痪。国内外城市诸多事故与灾害表明,城市生命线系统现状总是脆弱的。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城市基础设施由于资金有限,城市政府通常采取重地上、轻地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连通性差、设施陈旧、质量低下、缺乏维护,其能力普遍处于满负荷的临界点,甚至长期超负荷运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极低。目前,有的城市人口密度已高达每平方公里十几万人,如此密集的生存环境、如此大规模的经济需求,给供水、排水、供电、供油、供气、救护等造成了巨大压力;此外,由于历史欠账、资金缺口大,城市设施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其中暴露出诸多矛盾,使得城市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都面临困难,更别提突发事件下的应对能力了。再好的预案,再恰当的防灾规划,由于缺少了安全储备容量,各个系统及环节都是饱和的,在灾害来临时,这些只能给城市招致更大的损失。

最后,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需要科学规划与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六大系统:城市能源动力系统、城市水资源及供水排水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邮电通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等。各系统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如地下管道的维修会对地面交通的运行带来影响。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显化的生命线,在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运转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有交通运输事故、恐怖袭击等。交通应急规划体系的目的和作用是在城市遭遇较大灾害的情况,确保城市生命线的畅通。因此,在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灾后应急的需要,特别是要加强机场、城市出入口、医院、立交桥等重点地区的抗震系数。隐藏的生命线包括水电气热等地下或管道系统,其中,城市燃气管道缺乏足够的维护,不仅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易燃易爆的燃气从老化失修的管道泄露出来,还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城市垃圾如果无法及时清理,堆积起来可能引发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功能不仅体现在具备抵御突发灾害的能力,而且在全寿命周期内,具有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保障城市系统正常运转和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防灾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抗震防震设施、城市防洪排涝等防汛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城市人防战备设施和城市救灾生命线工程等,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大系统。

减灾能力论文 篇3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防灾减灾能力

中图分类号:S42;F840.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2

1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存在的问题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实行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决策,它在稳定农民生活、补偿受灾农民经济损失、帮助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1.1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

虽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规,都明确指出要支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的发展,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有关的农业保险制度,但是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规中,都没有对农业气象灾害的保险做出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健康发展[1]。

1.2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不规范

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沿用一套固定的模式,即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市场运作的形式进行,即政府财政提供一定的补贴,让委托的商业保险公司办理有关业务。这种保险的模式存在很大弊端,我国地域比较辽阔,并且每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农业生产面临的气象灾害也不尽相同,政府的工作也就很难因地制宜的展开,再加上有些商业保险公司以谋利为主,在经营农业保险工作时积极性不够,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规范化增加很多困难。

1.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机制与农民需求不适应。

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非常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资源,气象灾害的发生将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很多农民本来生活条件不错,但是因为农业灾害返贫,农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小。从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来看,保险的赔付比例比较低,还没有覆盖到所有地区,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

2 决定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关键

2.1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中的政府参与程度

我国开展和实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农民的利益,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收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农业保险是一项需要政府财政大力支持的事业,单纯的依靠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不能保证一切工作的有序进行,农业保险的风险性也会增加,所以政府的参与必不可少。

2.2 自愿参保的程度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其他保险形式一项,需要在双方自愿的条件下建立,农民自愿参保的程度将会对它的推行造成直接影响[2]。从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一般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对于气象灾害保险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农民外出务工成为时代的主流,实现了农村经济收入的多元化,农民逐渐摆脱了以往靠地吃饭的形式,这样一来就造成资源参保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有些农民不愿意参保。

2.3 促进农民保收增收。

农业生产直接依靠的是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严重的年份和地区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致命灾害。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是保证农民收入,帮助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当保险的推行让农民从中受益时,便可以加快推广的步伐。

3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

农业灾害保险的推广和实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和依托,保证其能够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良好运行,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将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举步维艰。所以就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有关的法律,并且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让农业灾害保险有法可依。明确农业灾害保险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经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对灾害的评估和赔付比例做出具体的规定,加快气象灾害保险标准体系的建设,增强气象灾害保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 培养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专业人员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推广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国家和政府需要从实际情况着手,由农业推广部门来承担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培养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进入农村基层,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农业保险的内涵和优点,达到让农民接受和支持的效果。经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商业银行也要选拔专门的人员,在熟知农业保险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业务能力,在处理有关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赔付工作时能够游刃有余[3] 。

3.3 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农业灾害保险采用的是政府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保险公司把它当作是追求利润的有偿服务,有利润就免不了存在竞争。为了保证农业灾害保险的有序发展,调动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就需要适当的引入一些市场竞争机制,把农业保险的机会留给那些业务能力强、信用度高、赔付及时的保险公司,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信用度和工作效率,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进来。

4 结语

农业保险是一项惠及农民大众、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树立对农业保险的正确认识,政府和保险公司都要做好各方面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保。

参考文献

[1]张恒,鲍文.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

[2]邓永辉,陈观发,张俊芬.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及其范式[J].北京农业,2013(10).

[3]鲍文.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及其范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

减灾能力论文 篇4

1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是一个地震多、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震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先后经历了昆仑山、汶川、玉树等20余次中强度破坏性地震灾害, 特别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区的汶川、玉树两次大震,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和尽可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避险自救能力不高的现状,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一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培训, 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能力。二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四进”活动和地震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 努力构建专业教育、培训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科普宣传教育体系,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三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咨询、讲座、竞赛活动, 并通过建立活动站、科普基地等多种形式, 大力普及防震抗震、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知识, 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提高全社会防震抗灾能力。

2 落实法律法规, 全面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鹤岗市位于依舒断裂、青黑山断裂、黑龙江断裂所切割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域内嘟噜河、鹤立河等次级断裂纵横交错, 是省政府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于城市人口、财富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高度集中, 城市地区一旦发生中强度以上地震就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触发灾害链引起连锁反应而导致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 这就使得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日趋复杂, 不断叠加增大。面对当前全球的震情形势, 鹤岗市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 始终把抗震设防作为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落实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一件大事, 坚持把做好抗震设防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五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鹤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的通知》、《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工作的通告》等法律法规, 将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 配合地震工作部门全面做好我市抗震设防工作。

3 强化抗震设防监管, 不断提高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唐山地震表明, 地震导致建 (构) 筑物倒塌、生命线工程被毁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凸显了城市地震安全的重要性。为此, 提高城乡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是有效防御地震灾害的关键。要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 积极做好重大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从工程建设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着手, 增强重大建设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发改、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住房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严格把关, 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颁发产权证书的必备内容。同时, 要认真做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等基础工作, 搞好城乡建设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高度重视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 依法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结合农村泥草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扩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示范范围, 建立健全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网络, 组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培训, 加大抗震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工作力度, 提高农村地区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4 完善地震应急管理机制, 增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地震是一个突发性灾种, 且袭击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旦发生巨震 (如唐山地震) , 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 上下联动, 全力攻坚, 才能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因此, 建立科学完善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是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迅速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和恢复家园的重要措施。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协调, 建立围绕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多部门联动协同机制, 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渠道。加速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构建科学统一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 加强部门、军地、社会应急协同演练和保障能力建设等。各级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和重要行业部门, 要加强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和备案制度, 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数据库, 指导有关部门修订行业地震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准备, 进行经常性的地震应急检查和演练, 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立跨系统、跨行业、跨区域的地震应急联动机制, 拓展救援行动范围, 配备必要的装备, 加强培训和演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加强对学校、企业、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不断提高全民应急避险救助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规范已建成的室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规划建设室内永久避难场所, 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性能鉴定, 为大震巨灾后灾民安置做好充分准备, 真正使避难场所成为地震后的“保命”、“救命”场所。要加强地震应急区域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强化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储备, 全面提高我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5 运用地震科技手段, 提升地震综合防御能力

减灾能力论文 篇5

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减灾能力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各级减灾救灾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的综合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作 者:李立国    LI Li-guo  作者单位:国家减灾委 期 刊:自然灾害学报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年,卷(期):, 16(z1) 分类号:X4 关键词:综合减灾    法律法规    监测预警    宣传交流   

用GIS防灾减灾 篇6

在这些工程的建设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撑技术,GIS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气象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整体实力,提升气象信息化服务的水平。

海量数据存储目前,中国气象局气象监测网络正在从人工、定性观测向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转变;从以地基观测为主向以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综合观测转变;从单一的大气圈观测向整个地球各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观测转变。气象综合观测内容正在逐步涵盖五大圈层的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观测要素,气象信息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决定了气象数据需要充分应用GIS存储和共享技术,才能够更好地为气象业务服务。

展示分析数据海量的气象数据需要利用GIS强大的可视化表达能力形象、直观地呈现给业务人员,以便于其快速做出准确的分析预报。精细化的地形要素与气象要素的叠加、基于全球三维的气象要素展示、离散点观测数据与卫星雷达等栅格数据的叠加显示,对于提高预报人员的预报速度和准确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应用于气象预报 在气象预报预测中,引入GIS数据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在预报模型的设计中,将气象观测站提供的实时观测资料离散点分布网格化,建立数学模式方程,并综合实时观测数据、网格化的气候资料数据等进行计算,可得到气象要素数据,然后利用GIS系统提供的分析、查询和地图制作、输出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精细化程度。

建气象应急指挥气象应急指挥是集气象监测数据显示、气象数据分析预报、应急预案生成和模拟、灾害评估、气象人员和设备调度、信息发布等于一体,是GIS应用未来的方向。而在应急系统中实现各种气象行业的无缝集成,也是GIS在气象行业中应用的长远目标。

减灾能力论文 篇7

1 大连市概况

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2 574km2,其中老市区面积2 415km2。区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全市海岸线总长2 211km,海岸线利用率高达88%,而自然海岸线长度占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28.7%。大连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鲍鱼、海参、海胆、对虾等是全国稀有品种,海带、裙带菜、紫贻贝等是大连的地方种,种类繁多的海洋资源为海洋渔业提供了优质的品种资源。

大连的港口众多,有大连港、大连湾港、旅顺羊头洼港、香炉礁港、大孤山港区、北良港、大窑湾港区和长兴岛港区等。大连港是亚洲最先进的散装液体化工产品转运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客/车滚装运输港口。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建设的核电项目,是中国首次一次同意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

2 近年来风暴潮灾害情况

大连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气候特点上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风暴潮灾是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与冷空气共同影响的温带风暴潮,海上形成的风暴潮靠近和过境都会造成严重灾害。

2.1 台风风暴潮

1985年8月19日(8509号台风)台风风暴潮,风力9~10级,最大风力12级,风暴潮毁坏渔港防浪堤坝30处,冲毁防潮堤坝357处,甘井子区凌水桥附近的海带库进水达1 m,直接经济损失11 亿元。1997年8月20日(9711号台风)台风风暴潮,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4~5m的大到巨浪。

2.2 温带系统风暴潮

1989年6月8日,受江淮气旋影响,造成旅顺港至大连港沿海的港工建筑、水产养殖及海上设施的重大损失,损失较重地区为金州区和甘井子区。1990年5月1日,受北上江淮气旋的影响,辽南东海岸的S-SE向海湾、海上养殖和港建设施受到严重影响。2007年3月3-5日,大连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强风和风暴潮灾害袭击,先后经历了暴雨、强风、雨凇、冰粒、强降雪等恶劣天气,气温骤降至-8℃~-10℃,降水量50 mm以上,风力达12级,海面浪高8~10 m,灾难及损失均达到历史极值,农业损失巨大,工业企业全面停产,城市公用设施受损严重,出现大面积停电、停水、停气、停热,直接经济损失59.7亿元。

3 防潮能力现状分析

3.1 防潮能力现状

3.1.1 海堤工程现状

为了保护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连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都极为重视海堤工程建设,保障沿海地区的安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主城区的填海造地工程中都设有护坝,这些护坝比较坚固且高程较高;在普湾新区沿岸、金州湾湾底等地方都修建了防护堤;红沿河核电站厂区和建设中的大连机场项目的永久护岸,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但在人口密集的大连主城区,有个别岸段的护坝或护岸高程较低,有些县市存在工程险段。

3.1.2 各功能区的防潮现状

3.1.2.1 港口码头的防潮现状

大连港、大连湾港、旅顺羊头洼港、香炉礁港、大孤山港区、北良港、大窑湾港区、长兴岛港区及各重要企业位于各处的港口码头,设计标准大多为50年一遇。

渔港码头防潮能力参差不齐,规模较大的渔港有正规的防浪堤和混凝土码头,而位于小海湾处的小型渔港有不同结构的码头。

3.1.2.2 滩涂养殖区防潮现状

大连市沿岸及海岛的滩涂养殖以池养为主,这些池养区主要分布于大连市的北部沿岸和海岛,多数护坝都比较简易,防潮能力较差,部分养殖区的护坝在发生风暴潮时曾被潮水冲垮。由于已经建成的辽宁省滨海路经过部分沿岸的滩涂,公路靠海部分都采取了防护措施,间接为养殖区起到了护坝的作用,这些地方的池养区的防护能力相对较强。

3.1.3 沿岸自然岸段防潮能力现状

大连市沿岸的自然岸段虽然以陡坡岸为主,这些陡坡岸不容易受到风暴潮的袭击,但位于小海湾或沿岸低洼处,大多有小型码头、海水浴场、小型游乐场或少量住户等,这些地方有的建有小型护坝或护岸,有的根本没有防护设施,由于高程较低,防潮能力弱。

3.2 大连市风暴潮预警报工作现状

大连市风暴潮预警报工作由大连市海洋预报台承担,该机构是2012年大连市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依托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共同组建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中心站在大连市有温坨子、老虎滩和小长山3个海洋环境监测站;长兴岛、皮口两个长期无人值守验潮站。

中心站的预报人员经过对大连市沿海海洋环境要素的分析和预测、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北海预报中心会商后,制作大连市沿海的风暴潮预警报,警报的级别有4种:蓝色风暴潮警报、黄色风暴潮警报、橙色风暴潮警报和红色风暴潮警报[1],预警报产品在向大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的同时,还通过大连电视台、报纸和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

3.3 应急响应机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和《辽宁省突发海洋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大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总体预案》等法律法规规定,大连市政府制定了《大连市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应急指挥成员单位包括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建委、大连市各局、各区市县政府和大连军分区等,指挥部在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下设了办公室。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也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局的有关通知要求,制定了《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灾害应急预案》。中心站发布的风暴潮警报以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形式发往大连市政府的有关部门、沿海部分防汛指挥部、大连电视台等,由大连市政府组织实施应急措施。

4 存在的问题与防灾减灾建议

4.1 需加强防潮设施的建设

4.1.1 存在的问题

依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大连市的防潮标准为:城市段百年一遇,城镇段50 年一遇,农村段20年一遇,工矿企业、高新农业和水产养殖等防护对象应依据其规模和重要程度按《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确定防潮标准。大连市的许多防潮堤的防潮标准很低,不能满足防潮要求。现有的防潮堤很多由于修筑年代久远,损坏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还有些海岸没有防潮堤或防潮堤高程较低,在风暴潮来临时极易造成灾害[2]。

4.1.2 建议

加强防潮设施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城市主城区等人口密集区沿岸防护坝的建设,对全市海堤工程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已损坏的海堤以及存在风险的岸段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海堤工程统一规划建设,从而加强防风暴潮的能力。

4.2 需进一步发挥预警报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2.1 存在的问题

验潮资料不足,目前预报人员能够连续获取的验潮资料仅限于中心站所属的几个验潮站,由于大连的海岸线较长,验潮点的不足使预报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公众和基层部门获取预警报产品的渠道和时效受限;中心站的常规预报产品发往大连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大连电视台的海洋预报节目的播出时间为收视率较低的早晨,报纸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又有较长时间的滞后,这些都影响了公众对预报产品的及时获取。警报产品虽然第一时间发往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县区的防汛指挥部,但乡镇及以下的基层政府无法第一时间获得警报产品。

4.2.2 建议

解决验潮资料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验潮设施的建设,增加验潮站的数量;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部门的验潮资料,实现资料的共享。

随着《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出台,各地人民政府都指定了当地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安排固定的时段或者版面,及时刊播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从目前海洋预报发布现状来看,地方媒体对当地的风暴潮预警报都比较重视,一般都会愿意拿出相应的版面时间来播发海洋环境信息[3],市政府可以让电视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适当调整播出时间,使更多的人能及时了解预报信息。

警报产品在保证现有的发布渠道的同时,可采取各种形式发往乡镇及以下政府,例如可以采用前期投入小、运行成本低的微信方式,通过后台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海洋警报信息的针对性推送。

4.3 需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4.3.1 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连市政府和大连中心站的风暴潮应急预案中确定了启动标准和应急程序,但是某些程序不够细化,需要进一步补充不同级别风暴潮的防御对策、组织救灾等方面的内容。

4.3.2 建议

开展大连市风暴潮灾害评估和区划研究,制作大比例尺的风暴潮灾害风险淹没疏散图和风险区划图,供灾害管理部门、保险公司和居民使用,使各界对风暴潮灾害的危险程度及实时变化有一个全面和直观的了解。这将有助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开展救灾工作,达到科学防灾减灾的目的。

在应急预案中,进一步细化不同级别风暴潮的防御对策,在人员的转移和安置、救灾准备、灾害抢险和灾后处置等方面分别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

4.4 需加大对风暴潮灾害的宣传力度

4.4.1 存在的问题

大连虽三面环海且海岛众多、沿海人口密度较大,但大多数人没有风暴潮灾害的体验,对政府的应急响应预案及相应的指挥调度方案不很了解。

4.4.2 建议

在风暴潮多发区和潜在风险区,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类培训和宣传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降低风暴潮灾害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5 结束语

在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中,提高海堤的建设标准、完善预警报系统、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加大宣传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各尽其责、紧密合作,共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GB/T 17839-2011警戒潮位核定规范[S].2011.

[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防洪规划[Z].2014.

减灾能力论文 篇8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实行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决策, 它在稳定农民生活、补偿受灾农民经济损失、帮助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 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1.1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

虽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规, 都明确指出要支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的发展, 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有关的农业保险制度, 但是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规中, 都没有对农业气象灾害的保险做出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的滞后, 严重影响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健康发展[1]。

1.2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不规范

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沿用一套固定的模式, 即在政府的指导下, 以市场运作的形式进行, 即政府财政提供一定的补贴, 让委托的商业保险公司办理有关业务。这种保险的模式存在很大弊端, 我国地域比较辽阔, 并且每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 农业生产面临的气象灾害也不尽相同, 政府的工作也就很难因地制宜的展开, 再加上有些商业保险公司以谋利为主, 在经营农业保险工作时积极性不够, 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规范化增加很多困难。

1.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机制与农民需求不适应。

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非常大,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农民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资源, 气象灾害的发生将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很多农民本来生活条件不错, 但是因为农业灾害返贫, 农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小。从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来看, 保险的赔付比例比较低, 还没有覆盖到所有地区, 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

2 决定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关键

2.1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中的政府参与程度

我国开展和实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根本目的, 就是保护农民的利益, 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国民收入, 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农业保险是一项需要政府财政大力支持的事业, 单纯的依靠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不能保证一切工作的有序进行, 农业保险的风险性也会增加, 所以政府的参与必不可少。

2.2 自愿参保的程度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其他保险形式一项, 需要在双方自愿的条件下建立, 农民自愿参保的程度将会对它的推行造成直接影响[2]。从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来看,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一般文化程度不高, 缺乏对于气象灾害保险的了解和认识, 再加上农民外出务工成为时代的主流, 实现了农村经济收入的多元化, 农民逐渐摆脱了以往靠地吃饭的形式, 这样一来就造成资源参保的意愿不够强烈, 甚至有些农民不愿意参保。

2.3 促进农民保收增收。

农业生产直接依靠的是自然条件,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 严重的年份和地区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 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致命灾害。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是保证农民收入, 帮助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当保险的推行让农民从中受益时, 便可以加快推广的步伐。

3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

农业灾害保险的推广和实施, 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和依托, 保证其能够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良好运行,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将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举步维艰。所以就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有关的法律, 并且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让农业灾害保险有法可依。明确农业灾害保险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经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对灾害的评估和赔付比例做出具体的规定, 加快气象灾害保险标准体系的建设, 增强气象灾害保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 培养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专业人员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推广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 国家和政府需要从实际情况着手, 由农业推广部门来承担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培养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进入农村基层, 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农业保险的内涵和优点, 达到让农民接受和支持的效果。经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商业银行也要选拔专门的人员, 在熟知农业保险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业务能力, 在处理有关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赔付工作时能够游刃有余[3]。

3.3 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农业灾害保险采用的是政府补贴,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保险公司把它当作是追求利润的有偿服务, 有利润就免不了存在竞争。为了保证农业灾害保险的有序发展, 调动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 就需要适当的引入一些市场竞争机制, 把农业保险的机会留给那些业务能力强、信用度高、赔付及时的保险公司, 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信用度和工作效率, 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进来。

4 结语

农业保险是一项惠及农民大众、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树立对农业保险的正确认识, 政府和保险公司都要做好各方面工作, 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保。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很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农业作为支撑, 但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 农业生产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 必须结合地方农业气象条件的实际情况, 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 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 构建和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 总结出有效的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 更好的为农业生产生活服务。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保险,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恒, 鲍文.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 .

[2]邓永辉, 陈观发, 张俊芬.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及其范式[J].北京农业, 2013 (10) .

减灾能力论文 篇9

一、实施的现状与成效

湖南省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呈现六大特点:

1. 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迅速

截至2010年底, 湖南省已组建不同组织形式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827个, 整编机防队7 248个, 建立村级服务站5 835个, 拥有背负式喷雾机47 800台, 担、框架式喷雾机9 242台, 新型高效喷雾机500多台, 从业人员达到7.5万人, 日服务能力18.7万hm2, 涌现了大批运作较规范、服务上规模、管理有水平、成效比较好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 股份公司型以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常德邦达绿色植物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这些组织把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从宣传发动、平台建设、装备购置、物资采购、技术合作、机手培训、运作模式、财务管理等方面实现公司化的规范运作, 打破行政地域界限, 以设立村级服务站为一线服务平台, 由村级服务站做好该区域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的相关事宜。截至2010年底, 全省共有股份公司型服务组织87个, 日服务能力10万hm2。

(2) 合作社、协会型即通过协会或合作组织建立和管理专业机防队, 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截至2010年底, 全省共建立合作社、协会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293个, 日服务能力5.3万hm2。其中, 宁乡县兆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在全县28个乡镇组建了分社, 设立了210个村级服务站, 2010年实施病虫全程承包防治服务面积达2.67万hm2次。

(3) 基层组织型是由基层组织或社会能人为主体, 整合民间零散机手, 组建专业防治组织, 通过组织实施对机手作业统一管理, 运行模式较为灵活。截至2010年底, 全省共有此种服务模式的服务组织447个, 日服务能力3.33万hm2。

2. 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截至2010年底, 湖南省57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和示范区新增98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 建立了3 140个村级服务站, 新增机手8 000余名, 完成水稻病虫防治承包面积35.3万hm2次、柑橘病虫防治2.14万hm2次、棉花及其他病虫防治承包面积1.25万hm2次, 共计防治面积39.39万hm2次。

3. 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008年以前, 湖南省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方式多以代治和阶段性承包防治为主, 在没有制定防治和产量损失标准的条件下, 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服务组织与农民的利益都不能得到保证。2009年以来, 我们着力开展对服务组织的服务合同内容的规范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明确要求各县 (市、区) 植保部门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运作实行全程监管, 促进了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制定了主要病虫为害损失标准、损失赔偿标准, 扩充了服务内容, 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4. 专业化服务良性竞争格局初显端倪

各地加大了宣传发动力度, 积极引导涉农企业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同时, 采取“走出去, 引进来”的方略, 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专业组织打破区域界限拓展业务, 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宁乡县境内, 长沙双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兆丰农作物病虫防治专业合作社等8家不同组织形式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在同等条件下相互竞争, 全县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3万hm2次,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常德邦达、沅江万家丰等服务组织也实现了跨县跨区开展业务, 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5. 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运作日趋规范

2010年5月14日, 《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暂行管理办法》正式出台, 就专业化服务组织准入5制度、服务准则、产量赔偿标准、纠纷处理等做出详细规定, 促进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如, 《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制度》、《机防队服务公约》、《安全用药技术操作规程》、《专业化统防统治产量损失赔偿暂行标准》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加强了植保部门对服务组织的运行监督管理, 对辖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登记造册, 建立台账, 接受社会监督。

6. 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受到普遍赞誉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可有效解决传统防治方式的种种弊端,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对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施药者身体健康安全的作用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呈现了“三个减少”即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减少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环境污染。对水稻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比农民自防平均减少用药1~2次, 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 每0.067 hm2节省农药成本与人工成本70元左右。

(2) 展现了“三个提高”即防治效率、效益和效果都得到很大提高。据测算, 在水稻上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所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比传统的手动喷雾器作业效率提高了5~8倍, 而担架式喷雾器可提高30倍以上, 防治效果普遍提高了5%以上。

(3) 实现了“三个安全”由于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实行了“五个统一” (统一培训、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技术、统一检查) , 避免了开大处方、乱开处方的坑农害农行为, 避免了广大农民见虫就喷药、施药不科学的行为, 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业“三安全”。

(4) 体现了“三个实惠”一是接受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的田块与农民自防田块相比, 一季稻每0.067 hm2增产稻谷75 kg以上, 双季稻增产100 kg左右, 每0.067hm2增收节支200元左右, 用农民的话说“等于没花钱请了田间保姆”;二是每位从业人员一年可新增收益3 000~5 000元;三是广大农民可以从繁琐、费力的病虫害防治中解脱出来, 从事农村加工业、养殖业或外出务工, 切实做到了“农民种田我服务, 农民打工我种田”的现代农业服务方式。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发展思路

湖南省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始于2008年8月8日, 省农业厅在常德市召开了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2009年, 省政府办公厅以湘政办[2009]15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通知》, 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将病虫专业化防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并逐级成立了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同时, 省农业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南省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2009年-2013年发展规划》, 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政府支持, 部门引导, 市场运作, 自愿互利, 规范管理”为原则, 逐步引导建立健全各类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稳步推进以全程承包为主要服务形式的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全省各县 (市、区) 都相应地制定了发展规划, 并把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2010年10月, 湖南省农业厅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导小组, 厅长田家贵担任组长, 分管植保工作的副厅长李志纯任副组长, 植保、科教、粮油、蔬菜、农机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专业化统防统治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行政保障。

2. 推行项目管理, 促进快速发展

为促进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快速发展, 根据“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资源谋发展”的原则, 2010年湖南省植保站从省财政预算的1 500万元植保专项经费中, 列支1 000万元作为推进工作经费, 通过全省各县 (市、区) 自由申报, 市站定额推荐, 专家评选审定, 确定了36个县作为2010年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重点项目县。省植保站拨付每个项目县25万元工作经费予以支持, 并纳入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示范项目整体实施, 对7个创建县要求完成目标任务533.3hm2以上;余下29个示范县每县完成全程承包防治面积533.3 hm2;新增21个县要求每县完成全程承包防治面积666.6 hm2以上。湖南省植保站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创建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安排了联系点,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领导小组对项目县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 实行末位淘汰制。即排名前30%的实施单位, 省里确保安排下一年度申报项目;排名后15%的实施单位, 省里两年内取消项目申报资格;考评不合格的实施单位, 省里三年内不安排任何项目。通过加强实施项目管理, 提高了专项资金集中度, 做到了有的放矢, 项目县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

3. 抓好宣传培训, 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排忧解难

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 湖南省各级植保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 实实在在地抓好发动, 扎扎实实地搞好培训, 营造了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发展的氛围。宣传培训工作主要面向政府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涉农企业、广大农民和机防队员。通过培训, 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引起各级政府领导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重视,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现代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是解决农民分散防治诸多弊端、保证防治效果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抓手;二是发动、鼓励社会资本, 尤其是涉农企业, 如农药生产和农资流通企业, 积极投入到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中来;三是着重抓好农民的宣传培训, 使农民了解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真实内容, 知道它的好处和受惠额度, 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减少了农民与服务组织之间极易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四是借助阳光工程、安全科学用药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 积极培训机防队员, 使机手提高了自身素质, 掌握了正确的施药和病虫防控技术, 使机手队伍成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重要基石。2010年全省共开展农民培训5 000多场次, 培训农民30万人次以上;举办机手培训班1 300余期, 培训机手7.1万余人次, 新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00个。

4. 加强组织管理, 规范服务行为

为了有效遏制恶性竞争, 规范指导服务行为, 2009年湖南省植保站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着手起草了组织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010年5月14日, 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批准, 《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暂行管理办法》正式向社会发布。同时, 为了确保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实行有效监管, 省植保站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标志, 制定了《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标志使用试行办法》, 印制了“授权书”及“机防队员上岗证”。随着这些办法、标志的颁布和使用, 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从章程、制度、签订合同等方面起到督促、规范和指导作用。目前, 全省827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中已授权使用标志的服务组织达316个, 有5万余名机防队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了上岗证。

5. 开发新装备, 提高机防队员作业效率和收益

2008年以来, 湖南省植保站把开展植保机械施药质量与作业效率研究作为重点工作, 先后对5个品类10个品牌12种机型进行了田间施药质量 (定性、定量) 与作业效率的试验, 试验中发现供试的品类和机型均存在施药质量较差、作业效率不高等问题。于是, 我们与相关药械生产企业研究, 共同开发喷洒部件和解决机型存在的突出问题, 创新开发了手推便携式动力喷雾机配备折叠活动药液箱、新型混药装置、自动卸压柱塞泵、新型远程宽幅喷枪、人力牵引喷杆、高效匀雾鹰形喷枪、药液管田间支撑架等, 极大地提高了施药质量和田间喷洒作业效率, 机防队员的收益提高了3~4倍, 有效解决了机手作业效率不高、收益偏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6. 坚持市场运作, 典型引路促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是一种经济行为, 专业化服务组织只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才会吸引社会组织、资本、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而政府部门工作的着力点应是如何引导、发展、扶持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展这项工作, 并尽可能多的提供宣传发动, 培训农民、机手, 提供植保信息和技术服务, 甚至一定的经济支持。湖南省正是按照“政府支持, 部门引导, 市场运作, 自愿互利, 规范管理”的原则, 着力引导扶持涉农企业、各类社会团体、种田大户、社会能人组建了服务模式多样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典型和服务模式。

7. 及时总结交流经验, 全面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进一步引导涉农企业和社会资本, 积极投身到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事业中来。2010年5月21日, 湖南省植保站在长沙市宁乡县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经验交流会;6月24日, 省农业厅举行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经验交流和新型施药机械喷洒作业演示活动;11月10日, 省植保站又在长沙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研讨会。这些会议及时总结交流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宝贵经验, 解决了许多疑问和困惑, 对今后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鞭策作用。

三、工作启示与建议

1.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防病、治虫、除草、灭鼠是农业生产中技术性最强、难度最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工作, 费力、费时又费钱, 且具“脏、累、险、毒”的特点, 是农民最愿实行专业化服务的一项内容。专业化统防统治极好地满足了市场的这一需求。它以市场化机制运作, 为种植业者排忧解难,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保障农业“三安全”,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农业控害保安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 湖南省在控制生物灾害和保障农业“三安全”方面面临着技术措施到位难的问题。全省各级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 100人, 人均24 000多个农户, 难以逐一指导到户。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后, 服务组织承包防治666.7 hm2次, 仅需从业服务人员35人, 相当于800多个农户自行施药防治, 保障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是农业生产控害保安的有效途径。

3.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农业种植者的理性选择

病虫防治专业技术要求高, 一般农民难以掌握。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后节省了劳动力, 减少了投入, 增产效果明显, 是农民的理性选择。

4.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 应抓好每个细节

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 建立组织是基础, 宣传培训是重点, 选配装备是关键, 运行管理是核心, 要将服务链的每个环节抓细, 把每个细节抓实。

5.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 应拓展服务内容

在统防统治服务区内, 应拓展服务内容, 逐步实现种子统供、肥料统配、病虫统治、田水统管, 从而实现农民、机手和服务组织共赢。

6.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 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减灾能力论文 篇10

一、城镇灾害的形成与特征

(一) 城镇灾害的形成

小城镇灾害的形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要有灾害孕育的背景, 即要有灾害源, 而且不同地区的灾害源背景是不同的。比如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台风、北方严寒地区的雪灾, 还包括我国五大地震区的23条地震带等。第二, 要有承灾体, 即要有灾害承载的对象, 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灾害, 只有危险源没有承灾体形成不了真正的灾害, 所以这两个条件必须要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灾害, 产生破坏作用和影响。

(二) 城镇灾害的特征

小城镇灾害的种类很多, 我们在做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时候, 首先要分析这个城镇所面临的灾害背景和灾害源产生的条件。比如平原地区与山区的灾害源是不一样的, 山区的灾害源可能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平原地区的灾害源可能是火灾、地震、水灾等, 所以我们要去寻找灾害孕育的背景。

灾害造成损失的程度与两方面有关。一方面与致灾因子有关,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强度, 比如说台风、雪灾、地震影响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城镇的致灾因子本身很强, 造成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另一方面与城市的承灾体相关, 城市承受灾害的载体应对灾害的能力越强, 造成灾害的损失也会越低。所以, 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体系就是要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在城市已经具备一定应灾环境的条件下, 不断完善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城镇灾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灾害具有突发性。对于很多种灾害是难以提前做出具体预测的。从国内发生的地震灾害来看, 比如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 根本就没有办法预测, 海城地震是因为之前发生了一系列小震, 然后作出了某种程度的预测。从国际发生的灾害来看, 包括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等很多种灾害都是难以预测的。当然我们现在对于某些灾害是可以作出预测的, 比如说气象灾害、台风等, 但是大部分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2. 灾害具有复合性, 一种灾害会诱发其他多种灾害的产生。比如说311东日本大地震, 由于地震灾害引起了海啸, 同时地震灾害对城镇承灾体的破坏引起了核泄露。再比如说汶川地震, 由于汶川地震引起很多大滑坡体, 滑坡又导致江体堵塞形成了堰塞湖。也就是说灾害具有一个连锁效应, 一种灾害可能会引发多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所以, 当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时候, 不仅要分析城镇直接的孕灾环境, 而且要分析这个城镇中直接孕灾环境发生一定水平的灾害条件下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

3. 灾害具有放大效应, 小城镇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十几年前我国一个城镇的建设用地可能只有五、六平方公里, 发展到现在很多的城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三、四十平方公里, 发达地区甚至要达到七、八十平方公里的规模, 在这种财富、基础设施、建筑物等等各种承受灾害载体非常聚集的情况下, 发生一次小的灾害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比如说2001年北京的一次小雪, 很小的一次小雪就造成了北京全城交通大瘫痪。我们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 考虑到有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那么在做城市整体规模分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城市要有安全的承载力和边界承载力?城市承载力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的各种基础设施相互交错复杂, 一个灾害可能会影响这类基础设施, 会影响到建筑物, 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基础设施, 因此, 灾害具有一个放大效应。美国学者曾经做过预测, 比如说1903年旧金山地震, 如果发生在100年以后, 它造成的损失将是原来产生的经济损失的数十倍, 这里面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所以, 城市的规模效应造成的灾害放大性不是呈线型增长, 而是呈指数的增长效应, 基于灾害这样的背景, 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城镇各方面的特点, 对城镇的灾害有基本的对策思路。

(三) 城镇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

当我们要做一个小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时, 首先要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孕灾的环境和城市承载力的现状。将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去评估, 假定这个城市在发生某一水准的灾害条件下可能造成的损失, 使用这种方法去模拟或推断。

二、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考

曾经在做总体规划改革办法课题调研的时候, 发现很多城市的总规中涉及到防灾减灾章节时, 内容相差并不太多, 基本都罗列了一些类似的总体要求和标准中条条框框的规定, 而没有针对这个城市的特点去做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我们应当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提出城镇防灾减灾相应的对策, 这才是做小城镇防灾减灾的正确思路。

(一) 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路

风险包括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城市灾害的危险性。每个地方所孕育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是有差别的, 比如沿海地区台风的影响程度跟内陆地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 要了解这个城镇灾害源的危险性。第二个要素是承灾体, 或者叫做直接承载力暴露程度。比如2001年在新疆昆仑山口发生了8.1级地震, 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虽然比起汶川地震的8.0级只增加了0.1, 能量却放大了两倍左右, 但是由于不是发生在城镇密集区, 也就是说承灾体、承灾点的暴露程度比较小, 所以他不一定会造成大的灾害, 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第三个要素是承载力的脆弱性, 或者叫做易损性。有的城镇抗灾能力很强, 有的城镇抗灾能力比较弱。第四个要素是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包括城市空间布局的完好形态、应急救灾能力、医疗救护能力、物资救援能力、疏散通道配置能力、消防能力等等。因此,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做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风险分析基础。

(二) 城镇灾害风险评估是城镇安全的基础

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向一些蓄滞洪区、水库的下游、崩塌滑坡地段等不利地段要地。比如当时汶川的东河口镇, 其中部分做三峡工程时的移民, 选址的时候就选在了滑坡体三角下, 并没有对周边孕灾的环境做风险评估, 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山体大滑坡, 整个东河口镇都消失了。因此, 在做城镇用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时, 土地防灾适宜性是城镇防灾减灾的体系的基础。

三、城镇防灾减灾基本对策和思路

(一) 要确定与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总体综合防灾目标

第一, 综合防灾目标要与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定位相适应。曾经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各个城镇目标基本都一样, 没有针对自己城市的具体经济发展水平, 或者是这个地方可接受能力的差别化目标。当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对安全需求才会更高, 所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针对灾害的综合防御目标应该是有相应的细微差别的。

第二, 综合防灾目标要与这个城市灾害发展的背景相适应。比如这个城市某种灾害发生的危险性高, 那么防御目标肯定要不同于其他地方, 不能千篇一律的设定为同一个目标。

第三, 综合防灾目标必须是多层次多水准的防灾目标。对于超水准灾害, 对一般建筑物的要求不是减少破坏而是要求外部救援可以进入, 内部严重受伤的人员可以运输出去。综合目标要保证一般的正规设计的基础设施, 承灾体多数不发生大的破坏, 都较为完好。

(二) 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

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体系要贯彻这八个字“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 既然灾害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报的, 那么首先最核心要做的工作就是预防。“防”是指包括一般工程设计要纳入正规的设防体系, 有国家标准保证, 还包括城市良好的空间布局,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形态可以大大减缓城市灾害的蔓延。一个好的社区应该有自己的一套防灾减灾的设施;有自己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自己的消防体系;有自己的应急避难场所;有良好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跟周边建筑之间又有良好的灾害隔离带。我们城市就要形成这样一个一个的生活避难圈。

“抗”是指要提高城市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比较重视的, 除了村镇体系还没有纳入到设防体系之外, 现在做加强避灾体系建设。

“避”是指:一要避开城市的不利地段。当前城市快速发展, 在要地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安全因素的考虑。二要避开城市的重大危险源, 比如油库、核电站、上游的水库等等一些次生灾害的危险源。

“救”是指构建城镇避灾疏散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三) 多道防线

构建应急救援体系要多道设防, 小城镇相较于一般城市经济水平要低一点, 在有限的政府的投入下如何去构建这样两道设防体系?第一道防线是所有的工程都要纳入到正规的设计程序, 在设计中要有防火设计、抗灾设计和防洪设计。第二道防线是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 一旦发生超越城市基本设防水准灾害的时候要保证重要机构的供给。比如说供水, 大灾发生之后城市的供水断了, 震后很多人都去疏散场所避难, 医疗救援医院需要用水, 政府消防机构需要用水, 对于通往这些机构的供水设施应当采用一些好的柔性接头, 采用更高性能的管材, 以及在管道穿越不利地段的时候采用一些好的柔性接头和高性能的管材, 这样保证城市的供水管网有一部分在发生大灾的情况下能够完好无损, 保证使用功能。

(四) 点线面结合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点”指的是需要重点保障的工程基础设施。比如, 城市的指挥中心、消防中心、医疗中心、避难场所、通讯以及交通中心等等。“线”就是指链接城市关键节点重点要保证的基础设施, 这一套体系中10%要重点保障, 是所需保障的关键节点, 共同形成小城镇“面”上的防灾减灾空间的布局体系。

构建城镇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城镇孕灾环境背景基础上针对城市承灾体做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再提出“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小城镇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减灾中国去向何方 篇11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汶川地震一年来,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根据各自职能,针对汶川地震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做了大量工作。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民政部在防灾减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四川、甘肃、陕西省人民政府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组织编写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防灾减灾设施和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为加强国家级灾害风险项目建设,民政部组织编制《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需求分析报告,编制《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推进项目立项工作。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星座A、B星,建立了卫星运行管理与减灾应用系统。“环境减灾”A、B星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能力,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有了稳定的数据源。这对提升我国灾害遥感应急响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灾情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中央级灾害信息管理业务系统一、二期建设已经完成,具备了对新灾数据的日常自动化管理、对历史灾害信息的自动化查询统计以及灾害信息的快速制图等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目前三期正在试运行。民政灾害信息报灾系统正在升级建设中。

民政部所做的另一项工作是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各地组织推荐,依据《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评选出284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城乡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民政部还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编写了《震后生活常识》、《地震灾区生活指南》、《灾区转移安置管理手册》和《避灾自救挂图》等系列减灾宣传资料,发往地震省。围绕国际减灾日主题“让灾害远离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配合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民政部还开展了国际减灾合作与交流,参加亚洲减灾大会,介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民政部与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开展针对地震灾区实施紧急采购项目,利用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先后获得12个国家24颗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1277幅。继续开展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减灾合作项目。

针对不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我国尚缺乏综合性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省、地、县三级的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其次,我国的灾害监测体系还有待健全。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方面,重视致灾因子,关注灾情,但对灾害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认识不够。再其次,我国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对工程防范减灾措施高度重视,但轻视非工程减灾措施。最后,我国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需提高。

针对以上介绍的存在问题,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国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制定综合性的减灾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的灾害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管理工作的监管,使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在减灾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快各级减灾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全面提高我国的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应在完善现有监测网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加强频发易发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在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方面,我国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重大减灾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多灾易灾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抗灾能力;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程建设、工业和城市减灾工程建设以及重点地区减灾工程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整体的减灾能力。

配电网防灾减灾 篇12

配电网直接连接千家万户,点多面广,配电设备遍布城市和农村的大街小巷,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发生城市内涝、台风、地震等灾害时,配电设备也难独善其身!近年来,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等流域的洪涝,以及雷电、冰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配电网的倒杆、断线大范围停电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配电网的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2016年第9期特别策划以“配电网防灾减灾”为主题,对配电网所遭遇的各类灾害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中,李天友在借鉴日本、中国台湾配电网的防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制定防灾预案、采取差异化设计、配备应急保安电源等配电网防灾减灾的若干措施;李冰冰等提出了提高海岛配电网综合防灾保障能力的差异化规划建设原则,并基于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对强台风、多雷区、强腐蚀区域的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进行了经济性评价;刘永清等提出了配电网防灾技术策略,并针对地形地貌特点和灾损类型,研究了网络优化和防灾差异化设计的技术措施;朱远等提出了基于便携式直流融冰装置的配电网防冰灾对策;李有铖等阐述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结合设计、规划、施工、物资、运维等方面构建的防风技术体系,并介绍了各地开展的差异化防风加固项目;陆鸿等介绍了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害分析与综合防雷措施的应用,特别是大量采用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经验,对防止绝缘导线雷击断线起到了有效防护作用;余尔汶介绍了基于GIS平台的配电网应急抢修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故障信息管理、故障辅助分析、应急资源调配、现场信息上报、气象服务等功能;黄超艺等介绍了台湾地区配电线路风灾应急抢修的经验和启示,包括台风受损情况、抢修工作重点纪要、配电线路抢修策略及执行方案、注意事项等。

上一篇:转台结构设计下一篇:小学写字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