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和减灾教育

2024-07-14

防灾和减灾教育(共10篇)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1

我国热带气旋的出现比率很高, 灾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80个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然而每年大概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登陆。洪涝是国内出现比率最多且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 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系统的防灾减灾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 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 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 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 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 与国内的2000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 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 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 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 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 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 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 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 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 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 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 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 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 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 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 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 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 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 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 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 突出协调, 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 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 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发布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 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 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 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 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 以及社会的参与, 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 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 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 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 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 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 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 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 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 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 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 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 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 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 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性功能, 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 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 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 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 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 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 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 结语

总的来说, 想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 要有系统单项防灾减灾向系统之间协同的全面防灾减灾转型。要统筹统一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资源共享, 作为全面防灾减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还要有跨领域的合作、进行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 作为防灾减灾的科技辅助;还要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 统筹协调系统之间的联动性、资源的统一使用与测检预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全面措施, 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能力。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2

42、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建立防灾减灾机制。

43、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44、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5、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46、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47、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8、防震宣传进万家,平安相伴你我他。

49、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50、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5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52、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53、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54、培养公民灾害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55、地球是我们的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56、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山西。

57、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58、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筑生态屏障。

59、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3

摘 要 在短时天气预报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及时、准确且高效,这些特点决定了这种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现代天气预报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通过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能够带来更大的实际作用,加强了防灾减灾的效果,有效降低和减少了灾害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探究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优势。

关键词 短时天气预报;临近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P45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12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天气预报的认识也更加广泛,且应用更加深入,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所发挥的预报优势也逐渐突显出来,其给我国企业的发展、人类的日常生活都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重视对天气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掌握,尤其是对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将直接影响是否对各种突发性的灾害能起到防御和减免的作用和效果,真正为人们的生产建设带来全面而有效的服务。

1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概述

1.1 短时天气预报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预报要求,尤其是对灾害天气的预报,这将直接决定是否能有效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现阶段,要求天气预报时间要短且准确性更高,短时天气预报则因此产生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短时天气预报的实践是在3 d以内的天气预报,通常是以小时为单位来进行计算的,一般是指12 h以内。预报的内容通过对灾害性天气类型、波及区域及强度影响来确立。短时天气预报不会出现预报的空白区,而像电视的天气预报需要进行提前录制,这就使预报到发布之间有一个空白时间点,而短时天气预报就没有这个空白时间。

1.2 临近天气预报

临近天气预报类似于短时预报,都对时间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基本上控制在12 h以内;同时,这种临近天气预报的时间要求更加迫切和短暂,一般最好是在灾害天气来临前的2 h左右做出,做好灾害天气来临的预防,为人们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这也突显了临近天气预报对有着更高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的优势

2.1 对天气预报有着更高的准确性

一个气象服务产品所发挥的价值的根本衡量标准是预报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影响天气预报预报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时间长度。预报时间越长则准确率越低,相反,预报时间越短则准确率越高。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最大的特点即时间短,因此其预报的准确率高,这个时间段准确率高是根源于对气象数据的分析,然后形成对天气变化规律的更准确把握。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破坏性极强,通过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对各种灾害天气出现的区域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防灾减灾的效果和能力[1]。尤其是对于暴风雨的短时和临近预报,能有效提醒人们提前做好预防和灾害天气的准备,包括加固堤坝或者是疏通水道,都有效降低了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障了人们的安全。

2.2 提高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能力

通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各种灾害气象风险做出了系统化的行动方案,这在城市化的安全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使很多有优势的城市或乡镇,能够借助电视、电台或互联网这些媒体形式来得到最新的实时气象信息和各种可能突发的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在这种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作用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气象观测系统结构和布局,并对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技术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应用,更好地提升了对城市气象体征的监测能力。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基础上,能对各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构建气象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3 天气预报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结合用户的预报需求来对各种气象资料随时进行最新天气情况的分析,然后做出用户需要的专业性的实时天气预报。气象部门在根据灾害天气的类型、成因及强度来进行天气的综合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有效方法,并在最短时间内将天气信息传达至用户,为其提供最为有效和实用的防灾减灾的建议。使人们在灾害天气来临前有时间准备,将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在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作用下缩短预报从制作到播出的时差,尽可能减少天气预报出现的空白时间,为人们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2.4 有了更加现代化的探测技术手段

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要实现其准确而及时性的天气预报,必须要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也对很多临时和短时天气预报的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在发布天气的准确有效性。其中在计算机处理系统对相关数据的处理作用下有效提高了气象资料收集的速度和效率。此外,天气雷达也有了能对降水、降水云体有了扫描分析的功能,能充分在预备判定指数上给气象台提供最为准确的数据,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的判断的准确性,然后通过信息化的气象信息平台及时发送给人们。当前,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中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人们可直接借助手机来预知短时和临近天气情况,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2.5 气象服务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化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非常自由化,所以有着较大的灵活性,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种天气预报形式。在进行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可对天气播报的形式进行变换,更多地根据公众的需求来推送一些气象知识。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发布平台出了传统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和报纸,还可以积极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通过网络和手机应用平台来为大众提供天气预报,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通过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将天气信息及时和准确传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2.6 天气预报有更加突出的补充作用

相较于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在其发布出去之后就不可对其进行修改和纠正,这主要决定于这些长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发布是通过媒体发布,如需要修改还要涉及到一些相关的节目制作,所以其实施性的可能较小[2]。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天气播报具有随时性,可根据天气的突然变化做出相应的订正和补充,尤其是针对灾害性天气,在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的随时订正和补充,能有效降低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结语

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带来非常准确而及时的气象服务,尤其是对灾害性天气起到了防灾减灾的效果和质量,切实为大众提供更为及时、准确、高效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1]代华光,顾忠顺.浅谈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6):196.

[2]德庆央宗,次仁.论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5(27):99.

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篇4

1 关于气象灾害的分类分析

气象灾害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两类。

1.1 天气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异常天气灾害, 比如常见的寒

潮、台风等, 它具备大范围或局地性、持续性或突发性、短时间的特点, 这些灾害常伴随有强风、暴雨和降温等。

1.2 气候灾害, 指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气候异常所造成

的灾害, 如长时间气温偏高、偏低, 降水量偏多、偏少而形成的洪灾、干旱、低温冷害等灾害。

在全国总受灾面积中, 干旱灾害所占比例最大, 约占51%, 其次是洪涝灾害, 占27%, 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台风灾害所占比例分别为10%、7%和5%。

2 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

2.1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 属世界少见,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特

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致使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之多, 属世界少见。我国的气象灾害大致可分为7大类20余种。世界高纬、中纬和低纬度, 内陆和沿海各国发生的气象灾害, 我国均有可能发生, 别国没有的, 我国也存在。如因气象因素导致死亡人数较多的孟加拉国有台风、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 但没有雪灾、冰和冰凌灾害;美国地形和纬度等条件与我国相似, 气象灾害种类较多, 但没有黄河冬末春初的凌汛;西欧各国只有中高纬度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 没有台风灾害。我国独有的高原上的冰坝、冰湖, 因夏季气温升高, 导致冰坝崩溃而使下游形成洪涝灾害也时有发生。

2.2 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分布地域广、持续时间长, 造成

的损失十分严重,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不同类别的气象灾害。春季以干旱、沙尘暴、寒潮、雪害、低温连阴雨等灾害为主;夏季的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暴、干热风、高温酷热等灾害影响最大;秋季台风、干旱、冷害、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最重;冬季寒潮、大风、雪害、冻害等危害突出。

各类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 持续时间长。如干旱灾害,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较大范围的旱灾为7.5次。旱灾一般持续数月, 甚至数年;每年平均要发生12次范围较大的强降水天气过程, 最高年份达18次 (1991年) , 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平均每年为5.8次。严重的洪涝灾害持续在一周或半个月, 甚至数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以上, 受灾人口约达4亿人次, 平均每年有3000多人死于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300亿元。

3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气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是气象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 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防灾减灾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深了政府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但由于气象灾害是诸多自然灾害的源头, 由此引发的衍生灾害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还存在着责任不清, 程序不明, 缺乏规范的标准等, 严重影响了整个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的总体发挥。

3.1 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人类生活的地球系统具有统一性, 发生在不同领域中的自然灾害, 它们之间是互为影响、相伴而生。例如, 登陆台风不仅造成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台风所产生的暴雨又造成洪涝和山区的地质灾害, 台风造成的灾害涉及海洋、水文、水利工程和地质等行业和部门, 单一部门的管理和预警不利于综合减灾效益的发挥。建议, 国家应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鉴于我国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 分布范围广、种类多、发生频次高、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信息, 气象系统已有建好的信息传递、收集、加工系统。

3.2 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防灾减灾决策中, 气象监测和预警信息极为重要。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是准确、及时、客观地监测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提供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加快气象综合探测体系的建设, 包括地面加密常规要素的观测、特种要素的观测 (如:滑坡、泥石流、洪水等) 、雷达观测、高空气象加密观测、气象卫星加密观测等等;建立能够及时的捕捉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强对流、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和次生灾害的立体观测系统;加强山区山地灾害的普查和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编制工作;在灾害频发地区、人口高密度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更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和完善。

3.3 加强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稳定社会和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稳定社会至关重要。建议:成立由各级政府主管领导牵头, 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指挥机构;建立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强有力的防灾救灾综合管理机构和应急机制等。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

科学防灾减灾, 需要凝聚人心, 亦需要凝结智慧。每一个“小我”都是大集体的一份子, “小我”在履行好自身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 也要结合工作实际, 引导所在行业或者领域关注灾害风险, 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气象灾害是我国最易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 占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七成以上, 因此, 气象行业视防灾减灾为工作主题之一。

结束语

防灾减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广大气象工作者更要站位高远, 激发才智, 与气象事业共奋进, 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的重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努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等工作, 将气象科普知识送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 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大气候。

摘要:为了保证我国的社会发展秩序的稳定, 我们要积极做好气象的防灾减灾工作, 确保社会运作秩序的稳定, 目前来说, 我国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是不健全的, 这间接导致了我国的气象灾害情况的严重,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 我们要进行气象防灾工作的深化。

关键词:气象灾害,分类,现状分析,应用管理,环节深化

参考文献

[1]郑彬.浅谈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报道[J].南方传播, 2009 (11) :149-150.[1]郑彬.浅谈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报道[J].南方传播, 2009 (11) :149-150.

[2]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4) :15-19.[2]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4) :15-19.

[3]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13) :102-104.[3]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13) :102-104.

[4]李阳, 常石鸣.努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J].人大建设, 2009 (7) :10.[4]李阳, 常石鸣.努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J].人大建设, 2009 (7) :10.

安全教育-防灾减灾总结 篇5

为认真开展 “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按照《涞源县教育局关于转发<保定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我校在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月中开展了“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总体部署,重点普及避灾自救互救知识,全面增强广大师生的应急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增强广大师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推进我校减灾能力建设。

二、活动主题

“加强防灾减灾,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

2011年5月1日至5月31日。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校2011年“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下设办公室:

主 任:

成 员:

具体负责“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实施。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五、活动内容

为使我校“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搞得活泼生动,富有成效,教育系统“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安排的主要内容有:

1、“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各班要根据我校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加强对学生应急知识的培训教育,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五个一”宣教活动:

一期板报:各班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我校设计、制作一期板报,专门用来宣传风雹雨灾、雷电、火灾、地震等各种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

一次班会:各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安全班会教育。教育结果富有成效。一次活动:各班充分利用“防灾减灾宣传月”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举办了一次针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四个一”活动、“家庭消防安全计划”主题实践活动。

一次培训:各班要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观看了一次专题教育片。

一次演练: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并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组织了一次防震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提高了学校教职工、学生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开展了全面的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各班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认真开展安全工作自查,自查的重点部位是校舍、饮食和饮用水卫生、教育教学设施、门卫及值班制度的落实、用电用火和消防安全、住宿生及学生的在校管理、化学药品的安全等,安全自查认真细致,每一项安全内容,每个部门的安全情况,各个位置的安全状况都要查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要立即整改确保整改到位,确保不发生事故。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6

要实现国家防灾减灾规划目标, 必须建立和完善国家防灾减灾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不断增加防灾减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包括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防灾减灾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适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应当向重大受灾地区灾害建设项目倾斜。

实现国家防灾减灾规划中长期目标, 必须从中国国情和防灾减灾发展的实际出发, 在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创新驱动深入发展中, 同步推进中国防灾减灾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因此任务十分艰巨, 必须强调在防灾减灾重点领域和重大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加大投入, 强化措施, 综合施策, 建立健全各行各业支持和协助防灾减灾事业的长效投入机制, 为中国防灾减灾领域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财富更加聚集等因素影响, 预计未来有面临的自然灾害次数增多, 灾害形式多样, 受灾地区扩大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趋势。因此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 必须加快构建中国新型防灾减灾体系。

一、必须加快改革和完善国家财政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资金投入体系

一是在国家年度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项, 并将目前分散在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等项目中的相关预算整合到相应的子项中, 明确防灾减灾总体预算占国家财政预算比例的浮动范围, 基本确定各子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防灾减灾财政预算结构, 将重心由灾后转向灾前;提高防灾减灾预算占国家财政总体预算的相对比例, 参照日本的投入标准, 中国可将这一比例设定为5%左右。二是在中央与地方责任划分方面, 未来中国可以建立“地方负责、中央支援、分级承担”的防灾减灾财政资金投入体系。地方负责是指地方政府在辖区内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成本。中央支援是指当地方政府承担的防灾减灾成本超过其能力时, 由省级政府向中央政府申请财政支援, 中央政府经过评估后, 决定是否提供援助以及提供多少援助。分级承担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防灾减灾成本, 防灾减灾科研支出、国家重点防灾项目支出以及重特大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和大部分灾后重建支出由中央政府承担;建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大致按照6:4的比例分担防灾减灾财政支出。三是在防灾减灾方面积极支持各级财政在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制度建设的同时,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构建防灾减灾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灾减灾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 按照中国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 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财政体制机制, 强化防灾减灾支出责任和效率, 逐步建立以防灾减灾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为手段, 以结果应用为保障, 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预算支出绩效管理体系, 改进目前防灾减灾预算管理, 提高中国防灾减灾预算支出的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快保险事业改革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提高慈善捐赠比例

充分发挥保险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关键是重新建立巨灾保险体系, 建议中国建立“政府主导, 市场密切配合”的巨灾保险体系。政府直接出面提供巨灾保险项目, 保险公司做为代理服务人, 通过提供代理服务赚取服务费, 如果保险公司对某些巨灾保险业务感兴趣, 也可以参与巨灾保险业务。在参保方式上, 建议实行强制参保制度, 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根据其收入状况给予等级不同的财政补贴。为避免道德风险和保证巨灾保险的偿付能力, 中国巨灾保险的损失分摊可以按以下规则进行:最底层是由投保人承担的免赔额, 免赔额的设定要适度;超过免赔额的部分, 底层损失由保险人承担, 即由政府设立的巨灾保险项目管理机构承担;中间层损失由再保险公司承担;高层损失可以通过巨灾风险债券等方式转移给资本市场承担;最后政府还需要设立巨灾风险基金, 承担保额以内的超高层损失。

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在利用慈善捐赠方面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改进。第一, 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支持民间及国际慈善组织发展, 发展多样化的慈善中介机构, 丰富捐赠渠道, 满足多样性的捐赠需求。第二, 从税收政策方面对慈善行为给予更大的支持,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税前捐赠的税收减免比例, 扩大享受税收减免的范围, 允许企业捐赠可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简化减免税审批手续等。第三, 强化捐赠资金和物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建设, 提高捐赠资金和物资使用的透明度。第四, 加强宣传和引导, 做好信息沟通, 引导社会慈善捐赠常态化。第五, 坚持慈善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 积极同国际接轨, 开展国际慈善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慈善捐赠服务于中国防灾减灾事业, 将国际慈善捐赠与国内慈善捐赠的比例提高到1:1。

三、鼓励防灾减灾资本市场的多元化运作

为配合防灾减灾特别是灾后重建融资, 证券监管机构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支持相关企业利用股市、债市融资的行为, 但给予优惠政策支持的企业必须是优质的、经过严格筛选的, 同时强化对相关企业的监管。

防灾减灾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筹资。现在金融市场上与防灾减灾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主要是保险连接证券, 包括巨灾风险债券、巨灾保险期货、巨灾期权以及巨灾互换等形式, 其中最主要是巨灾风险债券。近年来这类金融衍生品已经比较成熟, 应用也已经相当广泛, 中国有必要引进此类产品, 以丰富防灾减灾融资方式。

防灾减灾还可以借助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租赁也主要应用于企业灾后重建过程中, 它相对股权融资、发行企业债等方式, 对企业的资质要求要低很多,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缓解灾区企业的资金饥渴, 中国应该鼓励民间符合条件的组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加强防灾减灾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公共设施项目中的社会资本投入研究, 积极利用各种切实可行的项目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 解决项目建设的大量资金需求, 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比如通过建立防灾减灾基金的方式, 将社会游资和产业闲置资本引入防灾减灾领域, 相应的防灾减灾基金可以分为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在项目融资方式方面也可用引入以往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有效方式如:BT (建设-移交) 、BOT (建设-运营-移交) 、BOO (建设-运营-拥有) 、BLO (建设-租赁-运营) 、ABS (资产担保证券) 等。

四、发行防灾减灾对外国债和公益彩票

中国防灾减灾领域利用国债资金, 以往主要是通过发行内债来筹集的, 未来中国应该对发行外债更加重视。建议重视通过外债筹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 开发新的融资对象, 有效扩大防灾减灾资金来源;第二, 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 合理利用外债可以有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第三, 合理利用外债, 在一定限度内放大中国外债总体水平, 可以对中国持有大量外汇的成本或损失进行一定程度的对冲。

彩票市场具有与资本市场无关、对经济发展水平依赖低、开发和运营简单等优点。未来中国有必要充分利用公益彩票这一融资方式, 将防灾减灾专项公益彩票发行常态化, 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开。彩票方式和名称结合各地灾害情况灵活制定。公益金管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中央、地方各级按比例分成, 中央占小头, 地方占大头, 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方积极性。

五、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灾害应急处置及保障能力

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体系的神经系统, 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需要做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项:第一, 开展全国灾害普查, 结合全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 建立结构完整, 数据翔实的国家级灾害信息数据库, 借助卫星定位技术,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建设三维动态的全国灾害信息共享平台。第二, 进一步增加传统灾害监测站网密度、调整传统灾害监测站网布局、提高预警精度, 进一步发展借助卫星、雷达等现代化高技术装备的新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资金需求相应的分为开展灾害普查以及建立灾害信息平台的资金需求、发展卫星、雷达等现代化装备的资金需求和增加传统监测站网的资金需求等三部分。

灾害应急处置及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应急指挥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物资拨付能力等三方面, 提升这三种能力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装备建设和物资储备建设。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1—2015年) 》精神, 在制度建设方面, 需要整合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方资源, 形成责任明晰、分工明确、程序明了的应急反应机制;在装备方面, 需要强化生命探测仪、救灾专用车辆、紧急救援直升机、应急救援专业机械设备等现代化装备建设;在物资储备方面, 要实现的目标是:整合利用现有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和社会现有储备仓库等设施, 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 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 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央、省、地、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 提升应急处置及保障能力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储备库建设的资金需求、装备及储备物资购置的资金需求等。

六、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及灾后重建力度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处于防灾减灾体系的核心位置, 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1—2015年) 》, 中国将重点加强建设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校舍改造工程、生命线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工程、防震抗震工程、防风抗潮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森林草原防火工程、病虫害防治工程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上述工程每一项都具有工程量浩大的特点, 资金需求量自然十分惊人, 但这些资金需求分散在水利、农业、建筑、市政等诸多行业, 筹集压力会相应小很多。

灾害发生后能否展开迅速、有力的救灾、赈灾工作和有序、高效的灾后重建工作, 不仅对及时控制灾情发展、减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稳定灾区社会秩序等意义重大, 同时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救灾、赈灾及灾后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救灾和赈灾阶段主要任务是减轻灾区人员与财产损失、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以及消除或减小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相应的资金需求也主要分为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资金需求和救灾、赈灾工作本身的资金需求两部分, 这两部分资金具有应急性, 对到位速度具有很高的要求。

灾后重建阶段是救灾、赈灾阶段后灾区由无序到有序的必经阶段, 也是灾区群众生活和生产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必经阶段, 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灾后重建阶段一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紧急性恢复、全面性恢复和建设性恢复三个阶段。其中, 紧急性恢复阶段的任务是实现灾区主要生活设施的恢复;全面性恢复阶段的任务是实现灾区的生产恢复;建设性恢复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在全面性恢复的基础上使灾区群众达到比灾前更高的生活水平。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的资金需求也可分为对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学校、道路、医院、通讯、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的资金需求和城乡住房修复及重建的资金需求, 此类资金需求具有强度高, 规模大的特点;第二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设施、工业生产设施和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生产设施的修复、重建或重新购置的资金需求, 这一部分资金需求占据重建资金需求的大部分;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资金需求的进一步延伸, 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也很大, 但具有较大弹性, 时效性要求较弱。

七、加快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及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

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对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十分重视。2008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表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应当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攻坚克难的支撑作用。2011年,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防灾减灾是民生关键领域。防灾减灾科学研究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包括:单灾及灾害群发生原理研究、灾害预测技术研究、灾害干预技术研究、灾害模拟系统研究以及减灾技术研究等。防灾减灾科学研究虽然资金需求很大, 但一般不需直接列支在防灾减灾的资金需求之中。

构建有效的社会防灾减灾体系, 必须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 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 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 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此类资金需求相对其他资金需求数量较小, 并且具有较大弹性。

由上述分析我们看到, 中国必须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 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 不断完善符合中国防灾减灾特点和规律的支持策略, 实现防灾减灾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 国家将积极探索防灾减灾投入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不断完善符合防灾减灾特点和规律的支持策略;加大投入总量, 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的局面;调整投入重点, 由注重减灾、救灾向注重灾害发生前的预警系统、灾害发生中的救援系统、灾害发生后的重建系统的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转变, 从注重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转变, 同时转变投入方式, 在保证政府各级财政持续稳定投入的前提下,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市场投入机制。

摘要: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的局面, 同时会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 寻找不断完善符合中国防灾减灾特点和规律的支持策略, 实现防灾减灾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调整投入重点, 由注重减灾、救灾向注重灾害发生前的预警系统、灾害发生中的救援系统、灾害发生后重建系统的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转变, 将是中国防灾减灾未来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防灾减灾,稳定增长,投入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财政预算 (2009—2011) [Z].

[2]国际社会对中国地震灾区援助情况概括[EB/OL].民政部网站.

[3]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筹资格局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经济, 2009, (5) :44-46.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利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规划[Z].

[5]田玲.巨灾风险债券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12-15.

[6]胡鞍钢.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R].第二届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报告, 2010-05-11.

[7]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众志成城: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研究”课题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资金筹措与运行机制——源于汶川地震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59) .

[8]张雪芳.对通过发行彩票建立巨灾风险基金的思考[J].财政研究, 2006, (11) .

[9]高鉴国.美国慈善捐赠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中国的启示[J].探索争鸣, 2010, (7) :67.

[10]陈玉杰, 马志福.中国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机制初步研究[G]//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2:53-59.

浅谈江苏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教育 篇7

1 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高

自5·12汶川地震之后,从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旨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江苏,海洋灾害日趋严重,各级政府也将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提上日程。每年的“防灾减灾日”,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地都会广泛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但这显然还未形成正规常态化的教育体系。而且单纯靠偶尔的宣传教育不能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公众难以形成普遍性和系统性的防灾减灾意识。

1.2 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方式略显单一

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应涵盖灾前教育、灾中教育和灾害教育3个方面的内容[2]。目前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未能全面涵盖三者。江苏在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方式上存在忽视灾害技能养成、教学资源欠缺和教学方式呆板等诸多问题。现阶段,江苏地方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只注重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的传播,忽视了海洋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训练,尤其是未对从事海上作业的人员、沿岸地区与海洋打交道的人员进行灾害技能的培训。

2 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博物馆教育是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方式的重要补充,全面提高江苏海洋减灾教育的综合能力

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而言,博物馆的教育方式生动形象,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它一方面运用大量的海洋生物标本、海洋仪器设备、模型等实物资料,作用于公众的感官;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灾害影像、仿真演示、场景复原、历史录音重播、历史新闻纪实、各种灾害讲座和画册宣传等,多感官、多渠道地向公众传播信息。这种教育方式无论从人的生理机制或者认知过程来说,都会使公众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和理解[3],使公众树立起防灾、抗灾、减灾的意识,认识到江苏海洋灾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全面提高江苏海洋减灾教育的综合能力。

2.2 博物馆教育能推动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社会化,更好地为江苏社会发展服务

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对象包括政府各管理部门(海洋、水利、气象、交通等)、沿海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众等。国际博物馆协会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变革和发展。这个主题从更高层次上明确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4]。而在海洋防灾减灾方面,博物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收藏、陈列和科研,而是多元化、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博物馆教育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使公众深刻地意识到海洋灾害在现代社会中所造成危害的综合性、广泛性和严重性。如今,博物馆正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完善其教育职能,推动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社会化,更好地为江苏社会发展服务。

3 如何更好地发挥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3.1 加强自身宣传,扩大影响,增强博物馆教育的参与性

首先应注重博物馆自身的宣传,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广大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广泛互动,这是提高他们接受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这种教育形式的先决条件[5]。其次博物馆应加强与江苏各地各级宣传、教育、海洋部门及新闻媒体的联系,联手建立长期的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形成对公众进行灾害教育的有效纽带,将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打造成江苏海洋防灾减灾社教中心。

3.2 以实体博物馆、体验式展览为基础平台,以新技术为工具,打造多空间、多方式的知识传播架构

随着江苏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走上现代化的探寻之路,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内容、陈展方式、信息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满足公众多元化文化的需求,提升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传播能力,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标。

3.2.1 让海洋实物资料“说话”

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在收藏大量的海洋生物标本、海洋仪器设备、模型、历史海洋灾害新闻纪实等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实物资料的社会价值。让大量海洋实物资料“说话”是博物馆的语言特色。这些海洋实物资料最具有真实感和原始性,具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感染力。让实物资料“说话”能够引起公众共鸣,促使思考,传播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3.2.2 体验式展览呼之欲出

大量的海洋实物资料是防灾减灾知识无声的“传播者”,而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设立的体验式展览打破了墨守成规的传统展览模式,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加新颖的陈展方式来体现博物馆的参与性,实现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教育平台。如以江苏历史上某个台风灾害为例,将其产生、路径走向、登陆到灾害影响整个过程量身订制,让当时的台风灾害实景还原,使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融入感,更加的深入人心。又如借助模型、影像等现场模拟演练学习海洋灾害发生过程及如何逃生自救,养成在发生海洋灾害时不害怕的心理素质,培养安全应对能力。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展览方式,让博物馆与公众产生互动,更能形成生动的参观记忆,强化海洋防灾减灾意识,达到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

3.2.3 信息技术成为亮点

移动网络媒体、数字化展示无疑给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展览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博物馆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的展示与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将实物展览与新型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公众不仅可以眼看、耳听,而且可以触摸、亲自操作和演练,通过数字影像、互动点播、数字化录音导览机、光碟自动导览系统、多媒体电视等多媒体辅助系统[6],使公众更好地吸收博物馆展示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4 小结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8

关键词:幼儿园,防灾减灾,教育目标,依据

所谓“目标”, 是对预期效果的描述。幼儿园防灾减灾教育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宏观上讲, 对于幼儿这个未成年群体而言最重要的无疑就是避险、自救和求救, 具体描述可以是:在灾害事件发生时, 幼儿能够尽可能安全、快速、有效地撤离和保护自己并寻求帮助, 减少伤亡。那么具体到幼儿的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情感和社会性品质等方面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需要从科学的安全观、灾害事件的特征、幼儿发展的要求三个方面来思考:

一、科学的安全观

所谓“安全”, 最早的提出是源自工业生产中, 认为“无危而安, 无损则全”。但事实上, 绝对的安全是一种极端理想的状态, 根本不存在, 现实中的安全应该是指“将伤害和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状态”。[1]因此, 当我们需要把握在何种程度上保护幼儿安全的时候, 我们至少应该认清安全的两方面特征, 第一, 安全是动态的, 安全与否的状态是可控制的, 而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人的行为, 不是物或者环境。那么我们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和安全教育都应该更关注教师和幼儿的行为, 而不是为其创造绝对不受伤害的客观环境。第二, 安全是一种心理上的可接受水平, 也就是说对于是否安全的评价可能因人而异, 那么作为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慎重权衡伤害与发展之间的得失利弊, 另一方面也要与幼儿家长有充分的沟通, 了解家长的态度, 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

二、灾害事件的特征

幼儿可能遭遇的不安全事件包括三种:常见意外伤害、人为恶意伤害、突发重大灾害。三者在发生的可能性、过程的应对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

我们这里讨论的防灾减灾教育主要是针对突发重大灾害事件的安全教育。这里“突发重大灾害事件”的定义与国际国内在救援中提及的紧急事件、紧急情况、紧急状态 (public emergency) 、非常状态、危机等定义基本一致, 在相关研究中对其特征的描述包括:突发性、危害性、[2]公共性、严重性、复杂性、[3]紧迫性、破坏性、模糊性、[4]未来性、不确定性[5]等。我们认为幼儿园可能遇到的突发重大灾害事件包括四个主要特征。

(一) 发生的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

重大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低、可能性小, 很多人一生只遇到一次甚至没遇到过, 所以遇险的人群往往经验缺乏、准备不足。但是灾害事件的诱发原因复杂多变, 想要彻底防范和杜绝是基本不可能的。同时, 由于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在其时间、规模、态势、影响中某些方面超越常规且难预测, 因此其破坏性、危害性大, 不可忽视。对这类后果严重的灾害, 有足够的重视、具备必要的认识、掌握基本的防灾自救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二) 受灾对象具有群体性

灾害事件发生时, 险情往往涉及到一个群体, 人数众多, 容易导致群死群伤。避险、救援任务也因对象数量众多而增加难度, 同时由于受灾群体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 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大家脱离危险, 一旦产生负面影响, 将会给避险施救工作增加新的障碍。因此积极地自救和互助非常重要, 这个过程中守秩序、听指挥、传递信息也是获得救援的有效措施。

(三) 灾害发生突然

灾害事件的发生有突发的和慢性发展的两种, 慢性发展的灾害如酸雨是在引起重视的前提下可以提前控制的, 但更多的灾害事件如地震、火灾则是突然发生, 且需要立即处理的, 具有紧迫性, 我们在此讨论的灾害事件也是指后者。灾害事件突然发生时, 人们的措手不及、杂乱无章是致使险情扩大的重要原因;冷静迅速的反应、有序的组织和必要的经验是减少伤亡和损失的重要条件。

(四) 应对过程有持续性且影响因素复杂。

重大灾害事件因其过程一般不会在瞬间结束, 且带来的后果难以在短时间恢复,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 问题都在解决过程中, 危机可能缓解, 也可能持续甚至发酵, 其变化趋势值得引起重视。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应急机制包括预警、处置、善后等部分, 这提醒我们防灾避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们要了解灾前如何判断、准备, 也要掌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技能, 还要清楚灾后值得警惕、关注的问题, 而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既包括初步的避险, 又包括陷入险情之后避免损失扩大的自救和求救。

综上, 从灾害事件的这些特征看来, 帮助每个人学会在重大灾害事件发生时避险自救是非常重要的, 与之相关的学习包括对灾害严重性的认识、判断与鉴别经验的丰富、行动能力的提升、心理素质的锻炼四个方面。

三、幼儿发展的要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在健康领域教育中提到“幼儿需要成人的呵护, 但不能剥夺其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避免影响其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面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 幼儿除了接受成人非常有限的保护, 还必须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保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而一生的发展必须强调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来审视, 危机应对就是要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和技能用于紧急避险和求救求助, 而并非像专业人员一样习得特殊技能, 因此防灾减灾教育也不能是一个孤立的教育内容,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各个方面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比如火灾逃生, 要求幼儿能够迅速地对教师的指令作出反应, 能够清楚地理解教师所给的信号, 能够稳跑快跑有序跑……这些都应该在常规活动中反复强化, 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起到更好的效果, 而不是专门的逃生演练实现的。因此防灾减灾教育的目标也应该和其它发展目标相结合确定。《指南》为幼儿发展呈现出了最全面的目标, 我们也择其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内容, 从建立自护行为、丰富认知经验、塑造良好情绪和意志品质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 建立安全自护行为

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育强调要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顾荣芳解读《纲要》健康教育思想时指出:“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6]而安全作为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也一定是以建立幼儿的安全自护行为为核心目标。尤其是低龄段的幼儿, 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 其认知很大程度上需要以行动为指引, 才能去认识和思考, 因此, 行为方式的建立可以先于对隐患的辨识。另一方面, 即使幼儿对隐患有了清晰的认识, 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行动能力, 也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比如火灾时幼儿都清楚地知道如何从规定路线逃生, 但由于运动的平衡性协调性不好, 跑步时总是摔跤, 也不能及时地转移到安全地点。《指南》在健康领域对3-4岁幼儿的发展目标表述当中多次出现“在帮助下”、“在提醒下”这样的提法, 充分说明该年龄段幼儿由于认知经验缺乏、认知能力有限, 要让其清楚辨识安全隐患, 做到主动避险, 是不太符合其年龄特征和水平的, 对该年龄段幼儿的安全教育应该强调“听从、跟随成人躲避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 幼儿最需要提升的就是行动能力。因此, 安全自护行为的建立是防灾减灾教育的首要内容, 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反复强化中形成能够起到自我保护作用的一些习惯, 比如走路时自觉地靠右靠边行走不乱跑, 将行为变成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7]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行动能力, 比如通过锻炼帮助幼儿走得更稳、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跨得更远、力量更大以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我保护。

(二) 丰富认知经验

《指南》在明确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时, 主要提到对求助信息的掌握、对常见的安全隐患的辨别、对安全标志的认识、对基本规则的理解, 再结合《指南》语言领域和科学领域的目标表述仔细推敲, 可以发现对4岁以下幼儿发展目标的表述多以记住、复述为要求, 而对4岁以上的幼儿多以解释、表达、评述为要求, 可以看出, 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经验的掌握有记忆和理解的不同侧重。那么, 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 我们也需要有相应的目标定位。4岁以下幼儿在获取知识经验方面以识记表面特征, 巩固记忆经验为主,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低, 那么在丰富其避险、自救和求助经验时应以强化记忆无须变通的特定经验为目标, 比如对教师指令的记忆和反应, 对个人信息的准确复述等。4岁以上幼儿演绎推理思维有明显提高, 因此在丰富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应当以逐步提高理解性为目标, 让幼儿了解行为与后果、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能够主动避险的目标。这种发现关系的能力培养需要和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紧密结合, 比如科学领域中提到的“能够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 “能够探索发现常见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都是幼儿学会辨识安全隐患时需要的能力。而“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是《指南》对5-6岁幼儿提出的目标, 也就是说对5岁以下的幼儿丰富的安全知识还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为主。

(三) 塑造良好个性及社会性品质

情绪情感及意志品质往往是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因此塑造良好的情绪情感及意志品质有助于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首先, 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和积极应对是迅速避险的条件之一, 但纵观《指南》全文, 未见“冷静”这一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冷静对于幼儿而言是不太现实的要求, 从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与冷静相反的状态是冲动, 导致冲动的诱因往往和焦虑、恐惧有关, 而引起焦虑的内因包括胆小、不自信、能力不足、人际亲密度低等, 要减少幼儿在面对危机时的惊慌失措, 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提升幼儿的能力和增加勇气, 以此建立自信, 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同时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 让幼儿在焦虑时能够信任教师, 也是避免惊慌的手段之一。其次, 在群体避险的过程中, 集体行动、听从指挥、遵守共同规则也是成功避险和获得救援的有效策略, 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让师幼沟通变得真正有效, 在紧急情况下保证教师的指令能够起到作用。此外, 帮助幼儿形成集体意识、理解并习惯于遵守规则, 按照《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提到的轮流、分享、合作等要求, 在集体行动中增强秩序性、合作性, 也对自救和互助有积极意义。

综上, 我们将在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中, 以此为依据, 进一步梳理幼儿园防灾避险教育的具体目标, 运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叶龙, 李森.安全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7页.

[2]赵廷彦, 赵江华.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概念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 2010 (5) .

[3]马颖.对突发事件的认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 (12) .

[4]柳妍.城市人口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疏散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5]倪长健, 王杰.再论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J].灾害学, 2012 (7) .

[6]顾荣芳.保护幼儿生命, 促进幼儿健康——《纲要》幼儿健康教育思想解读[A].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C].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第二版) .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9

通知对2008年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2009年如下8项重点工作:

——强化抗震防灾工作法规和制度建设。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 加强对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的研究。建立城乡建设抗震设防部际协商机制。

——推进城市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指导各地结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技术审查和实施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

——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标准体系。支持各规范修订组做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及《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三个主要建筑抗震标准的全面修订工作, 年底完成报批稿。组织编制《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和《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继续强化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管。认真贯彻《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规章, 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在今年计划开展的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中, 将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专项检查内容。加强对超限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推进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镇、乡、村庄防灾规划工作, 加强村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对村镇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 进一步提高农村抗震、抗台风等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防灾应对工作。推动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施工现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风景名胜区制定《风景区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制定并出台《建设系统防御台风暴雨灾害应急预案》。发布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专家库, 组织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城镇桥梁、燃气热力设施和供排水设施抗震专项论证技术要点, 推动地方建立重大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论证制度,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质量监管。

——指导和支持地震灾区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加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指导、协助灾区和对口援建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加强管理, 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加大恢复重建技术支持力度, 组织开展汶川地震震害经验总结和相关科学研究, 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防灾和减灾教育 篇10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湖南洪旱灾害受灾面积、降雨量、水库数量和库容数据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1982-2009》[2]。20世纪90年代末水土流失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水利厅。长系列水沙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水文局和《长江泥沙公报2003-2009》[3]。以湘潭水文站、桃江水文站、桃源水文站、石门水文站代表湖南“四水”(湘、资、沅、澧)泥沙输入量;以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代表荆江“四口”泥沙输入;洞庭湖城陵叽代表洞庭湖泥沙输出量;根据泥沙输入输出平衡原理,泥沙输入量和泥沙输出量的差值为洞庭湖泥沙沉积总量。累积泥沙输入总量和累积泥沙沉积总量为自1951年来的逐年累加值。同时收集了到目前为止已公开报道的湖南省大型水库的支流位置、修建时间、库容和有效库容等资料。

1.2 分析方法

主要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以下简称M-K法)趋势突变检验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M-K法是用来评估水文气候要素时间序列趋势的检验方法,以适用范围广、人为性少、定量化程度高而著称,具体计算方法参见孙鹏等(2010)[4],其中UFk为标准正态分布,UBk逆序正态分布,当UFk或UBk超过置信度线,即表示存在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如果UFk和UBk两条曲线出现交点,并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则交点对应的时刻便是突变的开始时间。本文尝试着将M-K法运用于洪旱灾受灾面积的演变趋势分析,设定的置信度水平为95%。

2 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

2.1 洪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

从M-K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湖南省洪灾受灾面积总体上分两个阶段,一是在1951-1981年表现为波动状态,1981年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上<0.05),并在1983年突破置信区间后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说明上升趋势确立。虽然UFk和UBk趋势线相交点在1986-1987年,但在置信线之外,说明不是真正的突变点,不被接受(图1a)。回归分析也表明,受灾面积呈明显的幂函数上升趋势,其公式为y=9E-35e0.0437(R2=0.5417,P<0.001),同时也可看出,洪灾受灾面积呈先慢后快的增长(图2a)。可见,20世纪80年代后湖南省农业洪灾灾情呈持续不断加重的演变趋势。

2.2 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

M-K检验结果表明,湖南省旱灾受灾面积总体上在置信区间呈波动趋势(P>0.05),但1959-1963年的连续大旱,使曲线偏离了置信区间,随后呈现波动下降,1978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1993年后经小幅下降后呈窄幅波动(图1c)。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旱灾受灾面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明显(R2=0.0052,P>0.05)。可见,湖南省旱灾受灾面积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也就是说,旱灾灾情50余年来未得到缓解。

3 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的原因分析

3.1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从降雨的时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3-8月,占年总降雨量的72.0%,而9-2月仅占降雨量的28.0%。然而,从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值来看,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表1)。如1986-2008年各年段的降雨量在4-6月与1951-1980年相比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在7月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不同地级市1951-2008年的平均值来看,全年降雨量超过1400 mm的有长沙、株洲、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吉首和娄底,其他除常德达到1350 mm外,湘潭、衡阳、邵阳、岳阳的在1300-1350mm,而张家界仅为602 mm。可以认为,区域性降雨量的差异是造成区域如“衡邵干旱走廊”的主要原因,而4-6月降雨在1986-2008年较大幅度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7月降雨量在1986-2008的大幅增加是洪灾受灾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尤其是不同月份降雨量(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期间的3-8月份)的极大变化是造成湖南省洪旱灾受灾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

3.2 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水源涵养功能低下

水土流失情况反映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对于洪旱灾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我省20世纪90年代末湖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0393 km2,比80年代末减少了6700 km2,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土壤侵蚀面积以湘水流域最大,为18412 km2,沅水次之,为10733km2,其他流域侵蚀面积相对较少,在120-3913km2,澧水在湖南“四水”流域的侵蚀面积最小,但程度最为严重,侵蚀面积百分比达23.04%(表2),且水土流失现象有向“四水”上游扩张的趋势。湘中红壤丘陵区,湘西、湘西北武陵山区仍然是湖南省水土流失相对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土壤侵蚀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面积分别为15996km2和22128km2,分别占侵蚀总面积的54.8%和39.6%;而强度和极强度侵蚀分别为2223km2和46km2,仅占侵蚀总面积的5.6%。可见,当前湖南省水土流失形势不容乐观,水源涵养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河湖淤积严重,泄洪能力下降

湖南“四水”和荆江“三口”是洞庭湖泥沙的主要输入源。从1951年至2008年,湖南“四水”累积输入泥沙16.3×108t,平均0.28×108t/年;荆江“三口”输入泥沙70.9×108t,平均1.22×108t/年;去除城陵叽出口排出的泥沙总量23.23×108t后,沉积总量达64.01×108t,平均1.1×108t/年(图2)。虽然他们的泥沙年输入量总体上呈历史性趋势性不断减少趋势,但数量依然巨大,且洞庭湖目前依然以沉积为主。大量的泥沙沉积加之人工围垦,使洞庭湖面积不断下降,从1930s的4955km2减少到2003年的2625 km2[5]。即使三峡工程运行后来自荆江“三口”的泥沙输入量大幅减少,但洞庭湖依然以泥沙沉积为主[6]。不可否认,泥沙的大量沉积使河湖的泄洪能力持续下降,洪灾风险持续增大。如洞庭湖区在618-1524年大水灾频率为平均每90.7年一次,1525-1873年为平均每19.4年一次,1874-1959年为平均每9.4年一次,1959-1984年为平均每3.7年一次,1985-2002年,大水灾更是平均每2年一次[5]。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洪灾特征集中体现为“中径流、高水位、大灾害”[7],充分说明了大量泥沙沉积使河湖泄洪能力下降是诱发洪灾发生频率和灾情严重的重要原因。

3.4 大型水库未能有效发挥其抗灾减灾功能

水库的建设对于农业洪旱灾的抗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08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1,466座,约占全国水库总数的1/9,总库容为392.6×108m3[2],占1951-2009年多年平均径流的23.5%,其中大型水库(库容>1×108m3)为28座,总库容为293.5×108m3,占所有水库总库容的74.8%,占多年平均径流的17.6%。就分布来看,湘水为湖南省第一大河流,流域内大型水库数量最多,达13座,约占总数的一半;总库容最大,为132.35×108m3,占全省大型水库总库容的45.1%。资水为第三大河流,流域内已建大型水库2座,总库容为36.86×108m3。沅江为第二大河流,流域内已建大型水库8座,总库容为81.85×108m3。澧水为第四大河流,流域内已建大型水库4座,总库容为36.08×108m3。洞庭湖区仅1座,库容为6.35×108m3(表3)。不可否认,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库,尤其是大型水库的建设!在湖南省“四水”流域的防洪与兴利中起到了重要调控作用[8]。然而,湘北,湘中供水工程较多,湘东次之,湖南的永州、郴州在建和可开发的水利工程项目较多,但不配套,抗旱能力不强。旱灾严重的衡邵干旱走廊目前仍有50%以上的县市水利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湘西山区地形复杂,水利工程兴建难度大,无大型灌区,中型灌区也不配套。水利工程分布不均是形成农业干旱灾害地域性特点的重要原因[9]。同时,由于病险水库数量较大,同时为保护水库安全和充分发挥发电效益,长期以来调度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传统的水库汛限水位的控制,即非汛期放水发电,汛期自由过水,汛末或汛后蓄水发电。这种调控方式的最大弊病使许多水库在汛期无益弃水,而汛后又无水可蓄,造成大量洪水资源浪费[10]。尽管近年尝试着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强化水库群的水文调节功能,如2-3个大型水库联合调度防洪等,但总体上并未充分发挥水库群,尤其是大型水库群防洪兴利的综合功能,这也是近50余年来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灾情未能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害抗灾减灾措施

4.1 优化森林林分组成和结构,提升流域中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湖南属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省份之一。1980s以来,经过广泛开展绿化造林、封山育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活动,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40.18%[11]提高为2007年的51.6%,林业用地面积达1.28×105km2[12]。然而,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高,说明湖南现有森林质量低下,需进一步提升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综合功能。分析其原因:一是疏林地、其他灌木林和无林地未得到充分利用,比例偏大,达8.5%;二是乔木林郁闭度偏低,仅为0.50;三是幼、中龄林面积偏大,占全省乔木林面积的71.5%;四是衫、松等针叶树种面积偏大,占乔木林面积的67.58%,而阔叶类树种面积仅占32.42%,而阔叶类树种在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有必要在提升森林数量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善林分结构组成、加强森林采伐利用水平、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等,进而大力提升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

4.2 疏通河道,严禁采砂,提升河湖泄洪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任意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人为挖砂采砂,尤其是湘江流域,使得河床下切,乱弃渣乱堆,严重地影响河道行洪安全。近年来,湖南“四水”下游河道行洪能力显著下降。湖南中部娄底市平均每年流失地表大约700×104t以上,全市195条5km以上河流累计有3 3l1km,河道比20世纪50年代普遍抬高1-2m,致使行洪能力大为减弱。南洞庭湖泥沙淤积一般厚2-4m,最厚达6m。可见,河湖淤积严重,势必抬高湖床。1954年城陵矶最高水位34.55m,最大流量43 400 m3/s;1998年最高水位35.94 m,最大流量仅36 800 m3/s,44年中水位抬高1.39m,流量减少6600m3/s,泄洪量锐减l5.2l%[13]。因此,首先要通过加固堤防工程和禁止采砂活动,减少管涌,确保防洪大堤安全,减少洪灾受灾面积。其次要疏通河道,给洪水让路,确保洪水快速通过,提升河流泄洪功能。最后,加快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建设速度,继续实施“4350”工程并巩固现有退田还湖成果,如1998年冬季到2002年已实施84个单退垸,65个双退垸,220处阻洪垸,扩大湖面554km2,增加湖容27×108m3,在1999年、2002年和2003年汛期相继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洪减灾效应。因此,通过牺牲局部利益保全全局利益,完善“4350”工程,使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湖容由2625km2、167×108m3分别恢复到解放初期的4350km2和293×108m3,将极大提高洞庭湖天然调蓄能力。

4.3 加固扩建水利工程,统一适时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功能

水库,尤其是大型水库的调度运用是为了满足防洪与兴利的要求,即在保证水库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同时,能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满足人类福祉的需求。旱灾防治的关键在于有充足的蓄水资源供旱季调节使用以及保证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此,主要对策如下:(1)对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近期急需除险加固的水库有1367座,通过除险加固、改造和配套,可增加蓄水量近6×109m3[9]。(2)扩建一批水利工程,增加蓄水量。尽管当前湖南省拥有的水库数量较大,各地(尤其是衡邵干旱廊道)仍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在湖南“四水”流域的中上游修建中小型水库,实行水资源的科学调度,蓄足洪水资源。(3)实施现代化灌区管理。由于许多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和严重的不配套,有21%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未配套受益。因此,通过灌区骨干工程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建设,灌区管理实现标准化和现代化管理,以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4)注重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等以减少农业用水压力。如通过输水系统节水技术、旱地龙节水技术、田间节水技术、水稻灌溉节水技术等的推广应用,通过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如易旱区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天水田改种旱作物等,减少农业用水压力,减少旱灾发生频率。

上一篇: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下一篇:交流工频耐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