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共12篇)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 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信阳师范学院作为一所省属综合性高等学校, 近年立足本校和当地实际,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在服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不懈努力。日前, 学校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 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科教兴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当前,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都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深入研究和科学回应;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经济区和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急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有力支持和不断创新。
信阳师范学院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早在2005年, 学校就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 并且在哲学研究、党建研究、何景明研究、楚文化研究、淮河流域民间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 我们在认真实施学校科研发展规划的同时, 着重完善科研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 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是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和支持制度。学校先后制定完善了《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信阳师范学院纵向科研项目配套支持办法》《信阳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暂行办法》等文件, 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支持及成果奖励力度。在学科建设方面, 学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力度, 对产生重大社会效益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给予重奖。同时, 逐年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 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基金, 用以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基地建设和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的研究项目。
二是创新科研评价体系,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科研评价制度, 先后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信阳师范学院科研业绩评估办法》等文件, 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科研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 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和宣传, 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贤林讲坛”“博士论坛”等学术交流品牌为抓手, 每学期有计划、有重点地邀请和安排大量的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 营造学术氛围, 着力打造学校的学术交流品牌。加大资金等支持力度, 做好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
二、夯实基础, 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建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研究平台建设。信阳师院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 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形成了一批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近年,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 主动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协同合作, 构建了以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龙头的省、校、院三级研究平台体系。建立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等7个省厅级研究基地,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等6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 以各院 (系) 研究室为基础建立了11个三级研究平台。通过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整合内部资源, 鼓励协同创新。学校以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古籍整理研究所为基础, 整合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经管学院和城环学院等从事淮河文化的研究力量, 以跨学科集团攻关的方式对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文化生态、民间艺术、移民文化、非物资文化遗产等展开全面的研究, 形成一支学术力量比较雄厚、研究方向明确、特色突出的学术梯队。2009年, 该中心被批准为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
强化开放合作, 打造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平台。学校与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信阳市委联合成立了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 推动了河南红色资源的理论研究, 促进红色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与河南省台办联合成立的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 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对台交流基地;与信阳市合作成立的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 成为参与信阳市农村改革综合试验的重要学术力量。
下一步, 学校将大力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淮河文明研究中心等3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内涵建设, 不断优化其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 努力提高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要巩固、提升、整合一批校级人文社科类研究机构, 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其中, 集合校内外力量成立的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 近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 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增强。
从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以及信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出发, 学校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继续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在大力扶持现有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的同时, 搭建一批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的研究平台。根据学校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计划再经5—10年的努力, 力争建成一定数量的、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研究基地和优势学科群, 同时重点培植一批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科研基地, 引导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同时力争在相关优势学科领域推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会聚队伍, 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供人才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是回答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的迫切需要。学校把培养和造就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大力推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 促使更多的教师进入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工程, 形成“学术带头人+优秀团队”的人才格局。
一是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 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骨干。先后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设立了人才培养、引进、扶持专项资金, 积极资助中青年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同时, 在重点学科设立了关键岗位、特聘教授岗位, 让本校的优秀人才能安心工作, 让校外的优秀人才愿意来校工作, 从而使信阳师院成为豫南地区高层次人才会聚的中心。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 坚持“以事业凝聚人、以待遇稳定人、以感情留住人”, 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工程, 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有力地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科研管理, 大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多年来, 学校建立起了三级课题培育体系。以“校青年基金项目”带动学历和职称相对较低的年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以“博士基金项目”提升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以“重大课题培育项目”资助具有较好研究基础、丰富前期成果的研究项目, 为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做前期准备。同时, 实行项目申报预评审制度, 提高申报质量和命中率。
三是加强学风建设,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不断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强化质量的导向作用。近年, 学校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 制定了学术道德规范, 健全了学术惩戒制度, 把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者的自律和社会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营造了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学术环境, 有效地防止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同时,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积极深入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面向实际,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功能
一是围绕办学育人,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首先,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了省级优秀课程。其次, 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传授和教育熏陶, 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先后聘请李双元、田克勤等一批国内著名社科专家前来讲学或担任兼职教授, 承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最后,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各院 (系)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努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学校设立了“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 每年定期发布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
二是发挥自身优势,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和服务社会。信阳市是河南省农民工输出的重要地区, 学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一批学者较早地注意到农民工问题, 并一直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主持“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论文40余篇, 出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中国农民工问题》等著作5部。杨云善教授的《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荣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提出了“构建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的观点, 被地方政府采纳并付诸实践, 有效地发挥了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的作用。
三是深入开展区域文化研究, 为当地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服务。近年, 信阳师院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原 (固始) 根亲文化研究日渐火热, 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为代表的区域音乐研究开始崛起, 信阳方国文化研究也渐成气候。学校还先后承担了国家、省 (部) 级研究项目十余项, 一批学术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成为信阳、河南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2
针对经济哲学研究的不足,对研究的方法、意义、内容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应该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人类经济活动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
作 者:陈朝宗 作者单位:福建行政学院,科研处,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xx “”(2) 分类号:B026:F08 关键词:经济哲学 研究 思想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36-02
一、思維与哲学思维
理解哲学思维,首先要理解一下思维。思维按意识形式的不同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知性、理性活动为主,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形象思维是以感性为主的活动,其基本形式是意象、想象、联想。思维按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思维、文学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等类型。由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超验性和高度抽象性的一面,这种性质使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也不能用颜色、体积、温度、导电性等感觉经验的术语来描述它,因此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整体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二、哲学思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经济活动为对象。但经济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由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活动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研究它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还要全面探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但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并不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要运用哲学中的社会形态,即唯物史观的理论来看待资本主义本质论的宏观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哲学的视角研究政治经济学,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把握政治经济学,从更宏观的视野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经济、研究经济,才使我们清楚了经济发展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从而准确的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用哲学思维研究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来看,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其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时,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而是其在进行历史哲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为了解决其所遇到难题,如不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无法继续,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于哲学语境哲学思维中,从哲学思维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2.用哲学思维研究政治经济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和作用。
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的两大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性以及它将被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些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他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所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目的,而是从宏观视角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从哲学全局性、整体性的视野和高度入手研究经济问题的,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3.哲学思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从哲学思维超越性、整体性角度,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探讨的主题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么,它是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就是具体到在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要探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首先就要有一个理论武器。这个理论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讲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武器,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解读,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证明和运用。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经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证明和运用;最后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落脚点。
其次:充分体现哲学思念批判性、反思性特性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大量运用
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主义立场,也是马克思始终坚持的彻底的批判主义立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体现辩证法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从简单概念到复杂概念,从概念到原理进行一系列理论研究和阐述。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商品经济理论的一般规律,是研究资本主义本质的一个理论前提,具有普遍性意义。要想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剩余价值理论,首先就要清楚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关键词是价值。他的劳动价值论找到的第一个层次是价值。如何找到价值?马克思以商品为切入点,研究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找到价值这个关键词。马克思在此处研究价值,是从价值质的层面上看。这一部分要运用哲学的理论,特别是哲学中辩证法里面的质量统一来理解。任何商品都是质量的统一,价值也是质量的统一。研究商品二因素,探讨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看价值的质的问题。在这里面只关注质,不探讨量。找到了价值,接着再探讨价值的来源是什么,由谁产生?从而进入第二个层次: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马克思找到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从而找到价值形成的源泉。找到价值的质及价值形成源泉以后,运用哲学辩证法里质量统一原理来进一步理解政治经济学里的价值,从而进入第三个层次:价值量(生产环节)。如果只谈价值,一般把它界定在质的层面。只有谈价值量,才是关于量的问题的理解。
研究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由谁决定、如何计算的问题之后,必然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律,这样便进入第四个层次:价值规律(生产、流通) 。价值规律是从生产到流通、从质到量来研究整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即对价值的质和量是怎样决定的问题做规律上的理解。 第五个层次叫价值形式发展。价值形式发展有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落脚点到货币阶段,即价值的最高形式是货币。为什么要谈货币呢?因为找到价值的货币形态,才可以看到货币购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后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出剩余价值即产生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揭示出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实质。这部分为剩余价值理论研究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2)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矛盾分析法的广泛运用不胜枚举。如: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时,以商品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展现了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是指:两者相互依存,统一于商品体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是指:两者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的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解决存在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揭示了决定商品二重性来源的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考察时,既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的考察,也有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察;既考察它的历史和现实,也分析它的发展趋势。纵横结合,全面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凸显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非永恒性。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两个最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从资本分析到剩余价值生产、掩盖与瓜分与分割、最后到经济危机,这一研究脉络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矛盾萌芽的简单商品开始,到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的时间发展顺序,运用历史与逻辑方法的结合,最终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客观、准确地揭示出资本主义本质;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在2005年高校本科思政课新课程方案出台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维研究,不仅可以更加完整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可以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呈呈:《资本论>哲学语境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徐涛:《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思维范式》,辽宁师范大學2009年硕士论文。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4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 发展于汉, 成熟于宋。在儒家广博的理论视野中, “天”的含义是丰富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天”, 大致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
通过不同历史阶段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 可从三个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首先, “天人合一”就是主张人与万物一体, 高扬生命一体化。其次, “天人合一”主张人与天地合其德, 强调天道和人道的一致性。人道与自然之道有着共同性, 即人与天地均依“道”而生成与发展。人要与自然合其德。人从尽心知性始, 进而知天命, 把握天道。再次, “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共存共生, 和谐发展。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意义
1.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 普遍的表现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人类生存的思考, 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命题鲜明的体现在《易传》中, 其中的乾、坤二卦代表天、地, 由此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传》看来, 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 不能分离的。天、地本事以发育生长成物为功能。传统文化中的“天”, 主要指的是与“人”对应的存在, 即人以及人的创造物之外的世界, 也就是自然界。《易经》倡导人类要敬畏上天, 认为上天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 人要尊崇上天的旨意行事, 提现了先人对于自然的尊重。
2. 天人合德
《周易》认为, 人作为自然界的精华, 主要是受命于上天而诞生的。人是由天地之间的阴阳所化而成, 因此人本身兼有阳刚之性和阴柔之美。阳刚使得人类积极地探索有效地生存之道, 自强不息, 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阴柔使得人类关注自身的品性, 厚德载物。阴阳相生, 推进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促进自我身心的协调发展。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循环经济理论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 在人类活动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的消耗,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并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调整人类的发展方向。
3. 天人协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强调要利用自然, 另一方面又强调自然的规律, 不破坏自然。中国古代的天人调谐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 使自然界的万物能生长发展。推行循环经济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观的重要一步,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天人相参
所谓天人相参, 就是天地人三者相互并存, 是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规范。循环经济理念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要求人类的活动要维护这个系统的平衡, 要协调人类的活动、生产模式、制度等因素, 使人的参与程度符合大自然的演变规律。
三、“天人合一”观念对循环经济的启示价值
1.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天人和谐”为目标
(1) 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对其利益相关者负相应的责任
把道德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培育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企业,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遵循生态规则, 不仅做经济人, 更要做社会人、生态人, 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
(2) 要坚持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
要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 运用“财 (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的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 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 就是要减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减少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结合自然的自净能力和可承受能力, 合理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采取科学技术, 通过更新技术手段,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污染零排放。
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以“生生不息”为目标
“生生不息”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要使人们确立发展要以人类的永久生存为出发点, 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限度的思想。企业要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方式比如: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蓄业建设;三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 使各企业之间能通过这一平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原料。
要发展循环经济,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要学习天人合一中注重“和谐”的有益成分, 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同时, 也要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性、历史性、局限性有所认识。当前, 我们发展循环经济, 不仅要在实践和观念上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 更是要在绿色科学创新的基础上, 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文营.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07 (04) .[1]孙文营.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07 (04) .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1)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1) .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孔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孔子美学在思想基础、对美的探讨路径、人道主义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为实践美学和儒家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寻新的生命活力.
作 者:刘程 LIU Cheng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1)分类号:B83关键词:实践美学 孔子美学 比较研究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6
[摘 要] 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哲学史,不同教育家均从哲学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影响尤为深远。该思想填补了人类历史上平民教育哲学的空白,第一次从“自由”人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进行有机分解,分别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将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统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4-0022-02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一种以哲学为视角,以人的发展规律为基点的教育哲学思想。该思想认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人”的主力军,起着引领社会的重要作用,因此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地和结果。
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内涵
1 “人”的科学内涵
要客观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首先必须弄清其发展的目标主体,即“人”的科学内涵。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目标主体的“人”既是一个集体概念,又是一个个体概念。从个体概念角度讲,“人”是指现实社会中每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由生命物质本体与大脑意识构成的自然人,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以劳动关系为媒介,因此,该个体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集体概念讲,“人”是指涵盖在个体概念中每个独立个体的总和,即人类整体。一方面,集体,个体两个概念中的“人”相互依存,共同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复合主体。另一方面,两个概念中的“人”,只有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 “全面”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全面”是指每个人都能实现平等的、自主地选择发展自身的作为人的本质内容的总和。其中,人的本质的内容的总和是指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社会交往关系、人的个性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同时,只以自愿自由的方式,充分平等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3 “发展”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发展”(Development)一词,是以哲学为视角,既指量的发展,也指质的发展。全面发展中的“人”的“发展”是以具有生物机理的自然人为基础,在社会实践和建立同他人的劳动关系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质与量发展的统一。运用到大学生中,就是高校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对在校学生进行的科学管理和积极引导,使大学生能够了解自我,人生,社会,世界的真实情况和需要,理解责任,使命,同情心等价值观的内在本质,以便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是指:在现实社会中的生物人以生命物质本体和大脑意识为基础,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劳动关系的确立,自由平等的选择发展自身本质内涵,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逐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从有机构成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需求,能力,人际关系,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人通过多个个体的发展促进整体社会人的发展,共同推进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 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质量的改革路径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就被毛泽东同志运用到教育领域中了,时至今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由当时的教育方针变成今天的教育实践的行为指南,在几代人的奋斗下,高校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全面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状距离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针对大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指导,从大学生的需求,能力,人际关系,个性等发展方面入手,加快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为早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1 需要的全面满足
需要的满足是激励社会人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此,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的需求满足区别对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好大学生的基本需求的满足;针对高级需求,高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的生物人身体,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的同时,积极营造高校氛围,转移在校学生对功利性需求的注意力,对需求发展进行正面的引导,促进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的全面发展。
2 能力的全面重视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自身,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自身树立能力均衡意识,在课堂上除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外,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踊跃参加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均衡的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
3 人际关系的全面发展
(1)交流平台的搭建
高校多举办课余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平台,在扩大的交际范围中,彼此学习,丰富交际体验,提升自我交际交往能力。同时,高校应重视活动主题健康多元,加大对活动管理的监督,使学生在参加交际活动发展人际关系的同时,也能在健康的校园环境中,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互动沟通机制的建立
学校应建立“辅导员-学生-家长”的互动沟通机制,以应对高校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中面临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密切关注,防患于未然,避免大学生在日趋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迷失自我。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高校中与大学生的交往最多,是学生人际关系工作的开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在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应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
家长也应树立好正确的教育观念,杜绝“学生的发展由学校全权负责”的错误思想的产生,明确自身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主动同辅导员联系,确保“辅导员-学生-家长”互动沟通机制的畅通。
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保持与家长和辅导员的联系,在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时,勇于寻求帮助,摆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人际交往的应对能力,构建“辅导员-学生-家长”互动的沟通机制,让在校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指导,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全面发展。
4 个性的全面重视
(1)良好氛围和外部条件的提供与创建
高校在实施全面发展战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发展的战略规划,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其次,高校要有固定经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建立创新发展中心,在平台中提供专业的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让有想法的学生在专业的教师的培养下,将个性化的能力转化为科技成果,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2)建立评估反馈制度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评估反馈的制度。通过评估反馈制度,教师积极建构和谐开放的课堂,突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体作用,并结合评估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制度培养也更具科学性和计划性。
三 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峻挑战,人的全面发展的优先解决是加快现代化步伐的动力源。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能否避免对功利需要的过分追求,建立全面的能力体系,能否发展丰富和谐的交往关系等,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都直接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速度和质量。
因此,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确立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全面发展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关系。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让教育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上来,使高校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和结果,完成高等教育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而大学生自身也应树立良好的全面发展意识,积极配合学校的全面发展工作,使自己早日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参考文献
[1]窦成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樊金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大学生的成长[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34]贾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4.
[4]李艳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
[5]刘泊洋.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67]刘丹.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探析——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D].南昌:南昌大学,2010.
[7]庞建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8]王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7
一、实事求是的发展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 实事求是也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2]而当时一些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却带着从国外带回来的经济学的“圣经教条”, 从空想的虚幻出发, 去搞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们搞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从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被敌人分割的、因而又是游击战争的农村环境这一点出发”[3]。对此, 毛泽东指出:“发展经济的路线是正确的路线, 但发展不是冒险的无根据的发展。有些同志不顾此时此地的具体条件, 空嚷发展, 例如要求建设重工业, 提出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等都是不切实际的, 不能采用的。”[3]因此, 在搞具体的经济工作之前, 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将这些错误的经济思想予以纠正, “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观点, 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3]
从实事求是的立足点出发, 在当时具体的革命根据地, 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建设, 而不能指望外援。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一以贯之的“反共”政策, 在各种必要的军事物资方面, 并不向敌后的共产党方面提供, 一切都需要共产党自身的解决, 因此自身建设就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 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 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 但我们不能依赖它, 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 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3]而具体到敌后根据地的具体环境, “由于是农村, 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 我们的生产和供给就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由于是农村, 农民都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 使用着落后的生产工具, 而大部分土地又还为地主所有, 农民受着封建的地租剥削, 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兴趣和农业劳动的生产率, 我们就采取减租减息和组织劳动互助这样两个方针。”[3]因为, “减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兴趣, 劳动互助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率。”[3]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不但要组织农民生产, 而且要组织部队和机关一起生产。”[3]并且毛泽东对军队和机关一起进行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毛泽东认为, “由于是农村, 由于是经常被敌人摧残的农村, 由于是长期战争的农村, 部队和机关就必须生产。由于是分散的游击战争, 部队和机关也可能生产。”[3]因此, 军队和机关学校也参与到了生产建设中来。对于当时一些关于军队就应该只关心打仗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部队生产就不能作战和训练了;机关生产, 就不能工作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3]因为“军队和学校机关所发展的这种自给经济是目前这种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它在其他历史条件下是不合理的和不可理解的, 但在目前却是完全合理并且完全必要的”[3]。而在敌后根据地, 共产党正是采用了这些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终于克服了各种经济困难, 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与财政
经济问题最直观的现象就体现在财政数字上, 但如何正确地解决财政数字所体现出来的经济问题, 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搞得清楚的。
当时根据地的许多同志都是学习过西方经济学理论的, 也十分重视财政问题的解决, 但是这些同志只是“片面地看重了财政, 不懂得整个经济的重要性;他们的脑子终日只在单纯的财政收支问题上打圈子, 打来打去, 还是不能解决问题”[3]。毛泽东认为, “这是一种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在这些同志的头脑中作怪的缘故。”[3]所以这些同志寄希望于通过一些好的财政政策就能将财政问题进行解决, 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死办法, 财政问题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几条所谓的好的财政政策就能真正得以解决。毛泽东运用辩证的观点, 对财政与经济问题进行了全面、辩证地分析, 毛泽东认为相关“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 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 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3]。而具体落实到“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问题, 就是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和事业费的供给问题, 也就是抗日经费的供给问题。这些经费, 都是由人民的赋税及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自己的生产来解决的。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 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3]了。因此, 对于虚拟的财政数字问题, 必须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因为“财政困难, 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忘记发展经济, 忘记开辟财源, 而企图从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支出去解决财政困难的保守观点, 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3]。因此, 毛泽东同志指出, “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3]
以“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为方针, 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及时地开展了生产自给自足的军民大生产运动。而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绩。例如, 在“陕甘宁边区, 1940年开荒68 989亩, 1943年增长到976 224.5亩。在耕地面积方面, 1940年为11 742 082亩, 1943年扩大到13 397 213.3亩, 1945年更扩大到15 205 530亩, 较战前增长了79.4%。粮食产量1937年110万石, 1943年增加到184万石。棉田种植面积, 1940年为15 177亩, 1943年增加到150 287.5亩, 收棉花173万斤”[1]。可以说, 军民大生产运动不仅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而且还保障了军政人员的物资供给, 为夺取全面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军民平衡的经济关系
抗日战争期间, 在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对生产结果的分配问题。在当时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 在抗战的大背景下, 一切都要服从抗战的需要, 因此对生产的结果就应该全部送去前线支援抗战, 至于老百姓的困难, 那只是抗战的需要, 无需操心;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正因为是抗战时期, 老百姓的生活不好, 所以共产党应该多实行“仁政”, 减少对百姓的赋税。客观来说,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也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而它们的共同缺陷就在于只是片面地看待问题。
毛泽东首先肯定了抗战的大背景下, 人民负担一定的赋税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抗日和建国的需要, 人民是应该负担的, 人民很知道这种必要性。在公家极端困难时, 要人民多负担一点, 也是必要的, 也得到人民的谅解。”[3]至于“有些同志不顾战争的需要, 单纯地强调政府应施‘仁政’, 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抗日战争如果不胜利, 所谓‘仁政’不过是施在日本帝国主义身上, 于人民是不相干的。反过来, 人民负担虽然一时有些重, 但是战胜了政府和军队的难关, 支持了抗日战争, 打败了敌人, 人民就有好日子过, 这才是革命政府的大仁政”[3]。其次毛泽东也指出绝不能借口抗日而完全忽视了人民的困难, 否则, 抗战也是不可能胜利的, 所以, “一方面取之于民, 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 有所补充。这就是对人民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盐业和商业, 采取帮助其发展的适当步骤和办法, 使人民有所失同时又有所得, 才能支持长期的抗日战争。”[3]因此, 对于“不顾人民困难, 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 竭泽而渔, 诛求无已。这是国民党的思想, 我们决不能承袭”[3]。因此, 在产品分配的问题上, 必须公私兼顾。“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 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虽在困难时期, 我们仍要注意赋税的限度, 使负担虽重而民不伤。而一经有了办法, 就要减轻人民负担, 借以休养民力。”[3]也只有这样的政策才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正确选择。
四、结束语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 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 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 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2]
参考文献
[1]贺耀敏.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305-307.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Z], P50-55.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8
正如20世纪的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引发的物理学哲学研究热潮一样,当代蓬勃兴起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脑认知研究也为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传统的认识论问题求解能力不足以揭示人类的认识之谜,因此就需要从认知科学内部以一种经验的方式、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对人类认识机制、模型以及原因作出讨论和建构;另一方面,认知神经科学本身越来越多地涉及传统哲学问题,比如意识解释、记忆原理以及语言本质,类似“如何理解心脑的关系研究”、“如何看待脑处理中的计算和表征分析”、“如何解释神经科学中的意识与现象”这样的问题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哲学家,特别是科学哲学家投身其内,由此衍生出的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科学哲学研究领域。
一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式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大脑神经生物活动到关注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从关注部分层面到关注全脑层面;从关注脑活动与行为的关系开始到关注动态考察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从关注脑和外在行为开始到关注‘基因和环境——脑——行为’。”[2]因此,由于认知神经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研究复杂性,使得对其的哲学研究也从一开始表现出差异。神经哲学(Neurophilosophy)和神经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Neuroscience)就成为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的两类不同称谓,而这个领域中的工作也常常因为关注焦点和研究兴趣不同而被划分至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式之中。
神经哲学,顾名思义,是以哲学的视野来审视神经科学学科内部的概念和主题,或者说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给予哲学式的解读和讨论。按照这样的理解,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和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这种研究范式之中。比如一方面,它尝试使用来自神经科学中的信息来探讨宽泛的哲学问题,包括传统上属于心灵哲学研究视域下的身心(mind-body)问题等研究主题。另一方面,神经哲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也从客观上深化了哲学与神经科学二者研究之间的关联。
基于神经哲学中的理论往往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发现基础上,这些理论往往内在地表现出唯物的特征,也就是诉诸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去解释感觉、知觉、记忆等精神现象以及语言的脑机制问题。通过肯定身体与行为的联系就将思想、情感等精神现象与物理性质的身体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包括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脑损伤研究方法等实证研究就进一步地将认识论中的传统问题(如感觉、直觉、记忆、推理等)脑认知化,从而使神经哲学显现出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这样一来,在研究基点上包括在观点和立场上自然地对立于试图依据心灵和思想去解释精神的唯心论、二元论以及功能论中的部分理论。当然,神经哲学的关注点仍然在于传统的主流哲学问题上,比如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愿望的本质、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类似这样的问题依然构成了神经哲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传统的哲学问题被赋予了更多的有关神经科学的经验发现,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受到了相关神经系统研究成果的支持与限制。
神经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更多地使用了源自于科学哲学的严格概念和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解释神经科学的内容和成果,也因此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相比神经哲学来说要更加集中和收敛。随着神经科学最近20年来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成就,特别是受到最近有关脑认知发现的显著增加的鼓励,神经科学哲学开始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哲学研究当中凸显出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哲学家的关注和介入。这一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过去的30年当中科学哲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局域性,关注点从科学行为的一般特征转换到具体的特定学科的概念、问题和难点上。”[3]另一方面,“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持续地关涉和影响了人文学科传统上所强调的问题,包括意识的本质、行为、知识和规范性,特别是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经验发现表明自然主义的方法可以在传统的哲学命题上得到详细的应用,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思考”[3],这就为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打开了大门。由此,尽管传统的哲学包括心灵哲学的分析方法,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对精神和主体自我存在的抽象思考之上,但新兴的神经科学哲学则更多地借鉴了来自于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表征出了自然主义的研究特征,或者说是一种自然化的哲学研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神经科学哲学”与“神经哲学”之间的区分还可以由两个范式内探讨的问题加以区分。“如果说神经科学哲学关注了神经科学中的基本问题,那么神经哲学则关注了神经科学的概念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应用。这样,探索神经科学理论中使用的不同的表征概念就是前者的适用范围,而检查神经逻辑综合症的应用就是后者的例子。”[3]具体来看,与神经哲学主要关注于什么是情感和什么是愿望以及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相比,神经科学哲学则主要倾向于从有关神经科学内部提问传统的哲学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形而上学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包括:什么是神经科学的发现与解释?什么是神经科学的表征和解释机制?对此,既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加以回答又可以用规范的方式给予分析。依照前者,神经科学哲学就演化为一种对认识机制的自然主义的说明,它将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给予支撑;依照后者,神经科学哲学就过渡为一种认识论的替代,尽管并非所有的认识机理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建构。
综上所述,当代神经科学与脑认知研究的蓬勃兴起在回答和解决人类认知功能机制的同时也从客观上充实和支持了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以神经元和脑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神经科学就与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联系起来,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两种范式尽管在研究方法和关注问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点毫无疑问是相同的。从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探讨人类认识机制的必然过程,毕竟相较于传统的拷问内心的心灵反思,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使得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够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即大脑在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时的功能定位和动态过程”[4],而这显然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出现在哲学领域的直接推动力。这样,以心理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为基础、以思维和大脑结合的神经研究为目标、以心理和认知功能在大脑中实现为核心问题,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和繁盛就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关注问题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明显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鼓励和支持,而后者的出现则源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成功,正是在二者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人类探索认知活动的脑机制成为可能。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智能信息系统越来越高的需求,认知科学的诸多核心学科分支,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都意识到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出现的难点需要在统一的脑认知平台上加以解决。由此诞生出的认知神经科学在充分汲取认知科学营养的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问题和理论,而对这些理论的形而上学思考就构筑起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
1.认知功能定位。
认知功能定位理论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凸显源自于最近20年来的神经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手段和方法就是fMRI和PET技术。但是与此前的脑损伤研究相类似,神经影像研究同样遇到了挑战和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脑皮层中有许多不同的细胞群负责和控制不同的肌体,然而无论是脑损伤还是神经影像研究都暗含一种假设,即存在着单一的皮层区域和细胞结构控制和负责了有机体的某一种构成性功能。但这一假设受到了诸多神经科学哲学家的质疑,认为其过分依赖于单一区域控制前提。他们认为脑处理过程行为应该是一个整体过程,大脑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涉及认知行为过程本身,而绝不仅仅只是局部区域,此前的定位理论不过是将功能与效果相混淆。应该说,这一解释实际上是符合复杂论和整体论原则的,大脑的复杂认知过程绝不仅仅是各部位的简单堆积和组合,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定位理论确实先在地表现出了还原论和物理主义的思想,但是鉴于大脑研究的特殊性,在实际研究中确实又需要将大脑进行适当的还原和定位,因此有关认知功能定位理论的争论也将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中长期存在下去。
2.意识解释。
意识问题是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最近开始频繁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和脑认知研究中,特别是有关意识的本质以及意识等同理论。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经验是主观的,永远不可能等同于客观的科学理解。但是这样一来,意识就成为一种无法得到解释的主观现象,而这显然就脱离了科学的讨论范围,甚至是哲学的。更多的哲学家则主张一种等同理论,即意识等同于一种可解释的神经物理属性,而心理状态可以被视为特殊的物理状态。但如此一来意识的大脑处理解释将在大脑处理和意识经验之间留下“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也就是说,尽管心物相互作用问题得到解释,但是将意识等同于物理状态,并不能让人理解为什么大脑皮层的处理过程能够产生人的意识复杂性与意识经验问题。由此,如何看待意识的本质?是否意识来源于大脑中细胞分子的神经机制?意识仅仅是人的心灵产物还是一种综合神经反馈?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成为有关意识研究的重要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哲学家的关注。比如塞尔就指出,“意识问题研究首先需要探索与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并去证实意识活动与神经事件间的必然因果关系,最后需要发展出包含若干法则的理论来说明神经活动与意识之间的因果转化。”[5]
3.大脑的计算与表征。
有关将大脑与计算机对比联系的思想实际上在神经科学研究当中早有出处,20世纪30年代起计算神经科学就与人工智能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和沃伦·麦卡鲁(Warren McChulloch)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则发展出了最初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皮茨和麦卡鲁的工作建立在神经元可以执行解释认知的逻辑计算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神经元发展出用于计算的逻辑门(Logic Gate)。其后,人工智能的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范式成为科学哲学家研究和反思的对象。最近,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神经计算与表征的研究方式大多采纳了根据表征转换来假定计算定义的方式。因此,大多数关注计算与表征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有关表征分析与看待的问题。尽管在谈论问题上有所区别,但是可以将这些问题的关涉内容划分至三类:即,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以及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具体来看,“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就是指一个具有句法和语义学的神经系统如何得到建构?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就是指该系统中表征的形式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以其形式为基础各种表征如何相互作用?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就是指表征如何能够表征,表征如何具有内容及意义?”[6]
4.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
有关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问题目前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中逐渐引发了争议。通常来说,这一解释机制主要分为两类:机械论与还原论。神经科学的机械论解释往往具有因果性,其目的在于论述构成部分及其行为如何因果性地解释了某一特定现象。与机械论的解释机制相比,还原论的解释机制就是神经科学中的另一个主要解释模式。神经科学中的还原论主要体现在高低层次间的理论与实体解释上,例如,用低层次理论解释高层次理论,主张高层次的“实体”只不过是低层次实体的组合等等。与机械论的因果性相比,还原论则更加强调了层次性,特别是强调了在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转换与递归。但无论是机械论抑或是还原论,本质上都具有无法回避的缺陷,前者过分地强调了因果关系,因而忽视了导致行为的其他事实上的复杂性与非决定性,而后者则突出了层次性和决定性,忽视了高层次与低层次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还原过程中的遗失现象,因此如何理解当代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如何定位机械论、还原论以及新兴的动态系统理论,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趋待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
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认知功能定位、意识解释、大脑的计算与表征以及解释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重点关注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语言、意识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科学中的核心概念,相继运用了诸多来自认知心理学、计算建模、动物实验技术、脑损伤定位、神经病学中的实证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传统认识论所回避的“大脑-心灵”的关系问题,因而在当代科学哲学研究中获取了巨大的成功。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关注问题之外,事实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研究议题。比如,有关“解释”所引发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现象可以在神经科学中得到解释?什么构成了神经科学的充分解释?)、有关“理论结构”所引发的问题(神经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神经科学理论如何表征?)、有关计算、模拟与神经网络问题(计算机多大程度上可以模拟大脑?模拟和解释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讨论中不绝于耳,它们在丰富该学科的理论议题的同时也对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建立在神经科学的成果之上,致力于理解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目标、分析它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解读它建构理论所使用的推理与假设、思考它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限制和隐患、探索它在解读心脑问题中使用的理论概念与背景。因此,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是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哲学分析和思考,它的出现和发展就与神经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引导。当然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哲学思考并不能取代神经科学研究,为神经科学提出理论也并不是哲学的任务,“哲学只能在可以澄清心灵的概念以及与相关概念形成逻辑语法关联网络的意义上研究心灵的本质,这是哲学的领域。……神经科学只能在可以探究我们的心理和行为能力以及行使这些能力的神经基础的意义上研究心灵的性质。哲学事业和神经科学事业完全不同,而且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因为关于心灵的概念和相关心理概念的含糊和混淆会妨碍对神经科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描述和理解。”[7]
具体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将关注个体意识与行为现象的整合。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在认知、情感上的差异将导致其意识与行为现象整合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在神经活动的功能-结构的关系解读上。因此,在个体水平上揭示不同层次活动之间的意识与行为的对应和相互作用关系,将有助于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整体发展。具体来看,这种整合可以表现为:在意识层面上分析不同语境下的心理与行为;在认知层面上分析行为的信息加工机制;在神经层面上解读信息加工的脑处理机制,从而最终构成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主题。
其二,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将关注伦理与道德的研究。对神经伦理的思考目前已经出现在神经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内,并展现出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总体来看,神经伦理研究既涉及借助神经科学的数据来理解道德认知,也存在使用道德伦理来规范神经科学的应用。比如,神经伦理学关注了神经逻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对待,关注了“读心术”技术对心灵内容的解读和伤害,关注了神经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伦理现状。另一方面,神经伦理学则试图扩大研究范围,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儿童和老年人身上,试图解读儿童神经发育以及老年人神经衰退现象,试图解释遗传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大脑的活动模式。
其三,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交叉。近来的认知成果表明,对大脑活动的研究绝不能是孤立地处于密闭容器中的缸中之脑式的研究,因此必须要将研究对象放置于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社会环境中,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是有意义和符合认知结果的。而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就受到了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而对这些规范的认同和执行就建立在人的心理与意识基础之上。很显然,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显现出的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交叉有助于我们在脑层面机制上认识人的社会特征及其本质。
其四,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的交叉。计算神经科学旨在探讨心理过程的神经机制,也就是大脑的运作如何造就心理或认知功能,因此有关计算模型的运用在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大脑计算与模拟问题开始广泛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论域中。根据认知理论和神经活动的相关知识来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就有助于回答和解释单神经元的建模、感观处理以及行为网络等神经现象,从而有助于回答结构-功能间的本质关系。
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受到了神经科学的推动和支撑,同时也受到了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和关涉。因此,有关认知神经现象的实证研究和概念研究常常同时出现在该领域内。一方面,神经科学的实证需求就要求神经科学哲学能够确证相关神经系统结构和活动的事实,解释感知觉、记忆、运动控制、语言、学习、情绪等功能的可能条件,这样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不可避免地充斥了大量的来自神经科学的概念、术语和实证方法,从而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的态度;另一方面,来自神经科学的概念研究就先在性地容纳了包括意识、解释以及心灵感受问题等哲学命题,从而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考铺平了道路,并成为哲学的适宜领域,这样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能够解释有关结构与功能、语言与思维等一系列传统的哲学问题,进而回答心脑的关系问题。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无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表征出的是自然主义的立场抑或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考,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的出现为人类解决长久以来的认识困境,揭示心灵与大脑的关系提供了最合理和充分的认知理由,而这显然就是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出现和繁盛的根由所在。
参考文献
[1]熊哲宏.认知科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
[2]Bernard J Baars,Nicole M Gage.认知、脑与意识:认知神经科学导论[M].原著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导读1页.
[3]Bickle J,Mandik P,Landreth A.The Philosophy of Neuro-science[EB/OL].[2010-5-25].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neuroscience/.
[4]Gazzaniga M,Ivry R,Mangun G.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周晓林,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序1.
[5]Seade J.Consciousness[J].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000(23):557-578.
[6]Brook A,Mandik P.The Philosophy and Neuroscience Move-ment[J].Analyse&Kritik,2004(26):392-393.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9
(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 发展成了中国摆脱贫穷的道路, 发展的道路是从历史总结出来的, 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 在总结的基础上, 找出整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据邓小平理论, 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生产力实际上标志着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即它是人类控制人与大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所以, 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了就能够为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发展观为物质基础, 发展过程中要讲科学, 科学地进行生产力发展。从我国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可知,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进一步阐述和评价, 认识到其重要性, 并把科学发展确立成我国的主导指导思想之列。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科学发展思想深入, 因为科学发展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力量, 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弄清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把发展作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走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从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共同实现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发展观, “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以人为本”是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工作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造福而奋斗和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并提倡尊重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发展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是继承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论点,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等基本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 其创始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 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般的规律,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 也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找出了关于人类思维方式、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般规律是一个相对的真理。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基础,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资源, 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生产行为在引起较远的自然后果。从此, 我们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体性, 我们必须弄清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大自然, 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 而且有下降的过程。”, 这就是现在我们认识到人与环境的一体性的理论基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主导思想起铺垫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科学发展也继承了毛泽东“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包含着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从这些重要思想中汲取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 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变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走向成熟的标志。
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想, 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在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发展体现出了整体性精神, 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念, 即它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科学发展通过党的十八大进行的阐述和评价, 已经被确立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的党的主导思想行列, 它给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工作思想和方法策略。本文从科学发展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始入手, 主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福建党史月刊.2010 (14)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 篇10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内涵
1 “人”的科学内涵
要客观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首先必须弄清其发展的目标主体, 即“人”的科学内涵。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目标主体的“人”既是一个集体概念, 又是一个个体概念。从个体概念角度讲, “人”是指现实社会中每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是由生命物质本体与大脑意识构成的自然人, 同时, 在社会发展中以劳动关系为媒介, 因此, 该个体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集体概念讲, “人”是指涵盖在个体概念中每个独立个体的总和, 即人类整体。一方面, 集体, 个体两个概念中的“人”相互依存, 共同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复合主体。另一方面, 两个概念中的“人”, 只有彼此促进, 共同发展, 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 “全面”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全面”是指每个人都能实现平等的、自主地选择发展自身的作为人的本质内容的总和。其中, 人的本质的内容的总和是指人的需要, 人的能力、社会交往关系、人的个性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同时, 只以自愿自由的方式, 充分平等的发展,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3 “发展”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发展” (Development) 一词, 是以哲学为视角, 既指量的发展, 也指质的发展。全面发展中的“人”的“发展”是以具有生物机理的自然人为基础, 在社会实践和建立同他人的劳动关系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质与量发展的统一。运用到大学生中, 就是高校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对在校学生进行的科学管理和积极引导, 使大学生能够了解自我, 人生, 社会, 世界的真实情况和需要, 理解责任, 使命, 同情心等价值观的内在本质, 以便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 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是指:在现实社会中的生物人以生命物质本体和大脑意识为基础, 在社会实践中, 通过劳动关系的确立, 自由平等的选择发展自身本质内涵, 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逐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从有机构成来看,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需求, 能力, 人际关系, 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人通过多个个体的发展促进整体社会人的发展, 共同推进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质量的改革路径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早在20 世纪50 年代时就被毛泽东同志运用到教育领域中了, 时至今日,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由当时的教育方针变成今天的教育实践的行为指南, 在几代人的奋斗下, 高校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全面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状距离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针对大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指导, 从大学生的需求, 能力, 人际关系, 个性等发展方面入手, 加快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 为早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1 需要的全面满足
需要的满足是激励社会人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此,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的需求满足区别对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维护好大学生的基本需求的满足;针对高级需求, 高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的生物人身体, 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的同时, 积极营造高校氛围, 转移在校学生对功利性需求的注意力, 对需求发展进行正面的引导, 促进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的全面发展。
2 能力的全面重视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自身, 因此, 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自身树立能力均衡意识, 在课堂上除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应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外, 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踊跃参加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 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 均衡的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
3人际关系的全面发展
(1) 交流平台的搭建
高校多举办课余活动,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平台, 在扩大的交际范围中, 彼此学习, 丰富交际体验, 提升自我交际交往能力。同时, 高校应重视活动主题健康多元, 加大对活动管理的监督, 使学生在参加交际活动发展人际关系的同时, 也能在健康的校园环境中, 规范自身行为,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 互动沟通机制的建立
学校应建立“辅导员- 学生- 家长”的互动沟通机制, 以应对高校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中面临的问题, 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密切关注, 防患于未然, 避免大学生在日趋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迷失自我。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在高校中与大学生的交往最多, 是学生人际关系工作的开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在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的基础上, 应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 及时掌握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
家长也应树立好正确的教育观念, 杜绝“学生的发展由学校全权负责”的错误思想的产生, 明确自身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主动同辅导员联系, 确保“辅导员- 学生- 家长”互动沟通机制的畅通。
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保持与家长和辅导员的联系, 在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时, 勇于寻求帮助, 摆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人际交往的应对能力, 构建“辅导员- 学生- 家长”互动的沟通机制, 让在校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指导, 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全面发展。
4 个性的全面重视
(1) 良好氛围和外部条件的提供与创建
高校在实施全面发展战略过程中, 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发展的战略规划, 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其次, 高校要有固定经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 建立创新发展中心, 在平台中提供专业的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让有想法的学生在专业的教师的培养下, 将个性化的能力转化为科技成果, 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2) 建立评估反馈制度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评估反馈的制度。通过评估反馈制度, 教师积极建构和谐开放的课堂, 突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体作用, 并结合评估反馈结果, 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 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针对性, 个性化的制度培养也更具科学性和计划性。
三结语
现阶段, 我国正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峻挑战, 人的全面发展的优先解决是加快现代化步伐的动力源。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 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能否避免对功利需要的过分追求, 建立全面的能力体系, 能否发展丰富和谐的交往关系等, 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 都直接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速度和质量。
因此, 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确立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全面发展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关系。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程中,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 让教育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上来, 使高校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和结果, 完成高等教育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而大学生自身也应树立良好的全面发展意识, 积极配合学校的全面发展工作, 使自己早日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摘要: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哲学史, 不同教育家均从哲学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中,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影响尤为深远。该思想填补了人类历史上平民教育哲学的空白, 第一次从“自由”人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进行有机分解, 分别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 将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统一, 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窦成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2]樊金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大学生的成长[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1.
[34]贾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14.
[4]李艳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13.
[5]刘泊洋.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3.
[67]刘丹.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探析——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7]庞建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2.
[8]王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 2012.
给经济哲学一个说法 篇11
说起经济哲学,人们不禁要问:经济哲学是哪路神仙,在经济学如此显赫之际硬要与经济学连姻挂钩?它有除经济学研究对象之外属于自己的对象吗?它逻辑上能自圆其说因而自成一体吗?把话说白了,什么是经济哲学?目前理论界有三种观点:广义经济哲学,即探讨经济、经济学与哲学关系的一切学问;狭义经济哲学,作为理论哲学的一个分支,出发点是经济和经济学,落脚点是哲学,追求的是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经济的哲学,作为应用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人们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哲学观念、哲学方式和价值观念去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或经济学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是属于狭义经济哲学的范畴。正像作者所指出的,本书不是泛泛地研究经济意识,而是研究经济意识中的哲学问题。
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二百多年间,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经济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这一核心和灵魂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关系如何?它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及其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回答这些问题是《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一书的根本性任务。它是否完成了这一任务?我们从它的具体内容及其展开中得到了肯定性回答。在这里,经济价值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用以表示经济与价值观的结合,具体可表述为:经济行为和经济意识中内含的、与经济行为和经济意识有必然联系的价值判断。很显然,这个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经济价值观仍然是哲学意义的价值观,因为它的思维方式和构成方法还是哲学的;二是经济价值观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和相应内容受到经济一词指称范围的限制。
经济价值观有三个层次:在经济价值观总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性的一部分,如效率价值观、公平价值观等,构成了经济价值观的中间层次;动物本能性或违背正当经济规则约束、钻经济规则空子的经济价值观,如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欺诈理论,垄断、掠夺合理理论等,构成了经济价值观的最低层次;把关于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人生价值观化,这部分内容可称为价值观升华,这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价值观的面对性对象,它们是经济行为、经济政策、经济学理论体系、经济习俗和经济心理中的经济价值观。二是经济价值观的目的性研究对象,这就是经济价值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其经济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变化多端,给人以根本性质游移不定的印象,如凯恩斯的“经济学革命”,就其本质而言,它的经济价值观的核心始终没有变,这就是经济个人主义。作者从社会、思想和概念三个方面考证了个人主义的起源及其流变,又从事实和思想的内在逻辑上证明个人主义思想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价值观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个人主义的基本含义: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根本特点是最大化,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说,“看不见的手”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哲学隐喻,“经济人”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通俗表达,自由竞争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具体化,效率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判定标准,企业家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人格化。
选择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价值观作为研究对象,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也指出,经济学不是价值中立的,将经济行为同道德标准分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如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在她的《经济哲学》一书中就指出,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需要一套规则,需要一种意识形态去为它们辩护。她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制度的学说,一方面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实证的内容,另一方面总是“每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载体”。正是这些“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构成了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前提”和“基本假设”。也就是说,实证经济学由此出发的许多基本的假设,本身就蕴涵着价值方面的前提。因此,作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引进、吸收西方经济理论就不可能不顾及到它的价值立场问题,也就不可能作为一般的理论而全盘吸收。从实践方面看,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吸取西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本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 篇12
关于经济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学者们都在努力地进行探索, 虽然学术界众说纷纭, 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可以弄清楚的。我认为主要包括:经济学的概念、经济规律、经济体制、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哲学这门学科主要围绕市场经济展开, 其中, 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有了尤为突出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哲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并且引出了许多新的、前沿的研究课题。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 研究经济哲学首先要找出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 然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 才能将二者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关系, 总体来说, 就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研究表明, 哲学研究离不开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哲学, 哲学原理依赖于经济学, 经济学又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
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发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第一次把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起来, 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列宁也是从哲学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把经济作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把哲学作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法。再到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实质都是将经济学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上这些哲学家的理论不但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 也丰富了哲学理论, 既从哲学高度深入分析经济活动, 又从经济理论中探讨哲学问题,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也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哲学研究也应该聚焦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市场经济与哲学互相依存, 经济发展的好坏, 不仅是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关系, 同时还与经济哲学对市场经济的指导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求哲学工作者要有市场经济观念,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还要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哲学反思, 指导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经济关系是最本质的社会关系, 经济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所以一切哲学研究应当扎根于经济学之中。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所以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三研究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意义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哲学提供一般思想上的指导, 再结合我们上述两者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积极开展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对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的改革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 我国的哲学同政治关系密切, 但是与经济关系较为疏远, 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哲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工作, 市场经济不能轻视唯物论和辩证法。现阶段,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实现现代化, 哲学研究也需要深入扎实地进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搞好经济建设, 不仅要抓住经济的发展规律, 还需要哲学在思想上的指导。经济活动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认识价值可以在经济活动中转化为经济价值。
几十年的实践经验都在证明一个真理:凡是重大的经济决策, 如果离开了哲学的正确指导, 不但不可能成功, 还会导致失败。缺少哲学指导的经济学, 其科学性是不能保证的, 是值得怀疑的。同样, 没有哲学理论指导的企业, 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所以现代经济的工作者们应该用哲学的思想武装自己, 善于用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论作指导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不但要求哲学提供思想上一般的指导和支持, 而且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在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生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立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正处于萌芽时期, 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从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哲学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性, 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特征、功能、现实形态发展趋势, 还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进行决策分析,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做指导性的见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哲学问题, 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地位, 在管理体制上的统分, 在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与协作, 在内外关系上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才能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 还要研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分配关系的问题,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的问题。
总之, 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问题, 是当代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也是一个新的前沿课题。在当今中国, 能否正确并且妥善处理好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难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 我们的学者们务必加强对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尽早把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哲学、市场经济哲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的系列学科建立起来, 并尽快把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黄卓炎, 彭正穗, 李格非, 朱刚.试论经济哲学及其对象和特点[J].中央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6 (3)
[2]刘学义, 于静华.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J].甘肃理论学刊, 1995 (6)
[3]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06
【经济学发展哲学研究】推荐阅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09-15
法律经济学发展研究08-19
民营经济发展研究10-20
东亚经济发展研究10-02
循环经济的发展研究08-24
山东经济发展研究11-23
经济学哲学07-19
共享经济发展对策研究05-22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06-07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