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

2024-07-07

经济哲学(共12篇)

经济哲学 篇1

一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学者们都在努力地进行探索, 虽然学术界众说纷纭, 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可以弄清楚的。我认为主要包括:经济学的概念、经济规律、经济体制、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哲学这门学科主要围绕市场经济展开, 其中, 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有了尤为突出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哲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并且引出了许多新的、前沿的研究课题。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 研究经济哲学首先要找出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 然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 才能将二者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关系, 总体来说, 就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研究表明, 哲学研究离不开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哲学, 哲学原理依赖于经济学, 经济学又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

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发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第一次把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起来, 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列宁也是从哲学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把经济作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把哲学作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法。再到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实质都是将经济学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上这些哲学家的理论不但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 也丰富了哲学理论, 既从哲学高度深入分析经济活动, 又从经济理论中探讨哲学问题,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也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哲学研究也应该聚焦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市场经济与哲学互相依存, 经济发展的好坏, 不仅是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关系, 同时还与经济哲学对市场经济的指导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求哲学工作者要有市场经济观念,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还要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哲学反思, 指导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经济关系是最本质的社会关系, 经济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所以一切哲学研究应当扎根于经济学之中。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所以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三研究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意义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哲学提供一般思想上的指导, 再结合我们上述两者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积极开展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对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的改革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 我国的哲学同政治关系密切, 但是与经济关系较为疏远, 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哲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工作, 市场经济不能轻视唯物论和辩证法。现阶段,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实现现代化, 哲学研究也需要深入扎实地进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搞好经济建设, 不仅要抓住经济的发展规律, 还需要哲学在思想上的指导。经济活动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认识价值可以在经济活动中转化为经济价值。

几十年的实践经验都在证明一个真理:凡是重大的经济决策, 如果离开了哲学的正确指导, 不但不可能成功, 还会导致失败。缺少哲学指导的经济学, 其科学性是不能保证的, 是值得怀疑的。同样, 没有哲学理论指导的企业, 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所以现代经济的工作者们应该用哲学的思想武装自己, 善于用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论作指导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不但要求哲学提供思想上一般的指导和支持, 而且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在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生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立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正处于萌芽时期, 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从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哲学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性, 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特征、功能、现实形态发展趋势, 还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进行决策分析,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做指导性的见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哲学问题, 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地位, 在管理体制上的统分, 在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与协作, 在内外关系上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才能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 还要研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分配关系的问题,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的问题。

总之, 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问题, 是当代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也是一个新的前沿课题。在当今中国, 能否正确并且妥善处理好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难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 我们的学者们务必加强对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尽早把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哲学、市场经济哲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的系列学科建立起来, 并尽快把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黄卓炎, 彭正穗, 李格非, 朱刚.试论经济哲学及其对象和特点[J].中央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6 (3)

[2]刘学义, 于静华.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J].甘肃理论学刊, 1995 (6)

[3]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06

[4]邱泰如.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若干难点[J].商业研究, 1994 (7)

经济哲学 篇2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既体现出他浓厚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情怀,同时表现出他深厚的经济哲学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即用哲学的批判法和概念的批判与比较方法.当然,它尚处于不成熟的.思想阶段.

作 者:朱莉莉 万惠琴 ZHU Li-li WAN Hui-qin 作者单位:朱莉莉,ZHU Li-li(苏州大学,政治与管理系,江苏,苏州,215021)

万惠琴,WAN Hui-qin(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常熟,215500)

全时:做“懒人经济”的门店哲学 篇3

这几乎是所有零售企业都想问顾客的问题,为的就是更多地满足顾客需求。然而,商品真的越丰富越好吗?

“如果拿大卖场的思维去做便利店,只能说明你不懂便利店经营。”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云根毫不讳言,“所有顾客都希望你能一站式满足他的需求,那要大卖场干什么?”

如今,此零售业非彼零售业。

便利店到底应该怎么做?如何定义自己的顾客?如何做好前端的门店管理?

全时便利店,一个发展仅有4年时间的连锁便利店企业,竟已成为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集团7-11去关注并研究的对象。而之前,全时一直将7-11作为自己的标杆去学习。那么,现在它依靠怎样的营销哲学实现了创新?

只做“懒人经济”

“给你所需”还是“予你所爱”?

对于便利店来说,能把前者做好足矣。

全时测算过,要满足顾客的全部日常生活所需,需要18000个单品,30多个品类。而要在便利店这个有限的空间内,满足这些需求根本不可能。所以在全时便利店,只卖1200种产品,而事实上900种商品就可满足顾客需求。

“便利店,就是在做个人经济和懒人经济的业态。”张云根特别强调这一点。对于便利店而言,顾客需要的是能够快捷、方便地满足他,商品挑起来不要很麻烦。

在全时的采购策略中,对商品有三个要求:第一,当下热门产品和品牌,且包装时尚新颖;第二,一定要品质过硬;第三,必须是高毛利的产品。“我们绝对不会卖1元一瓶的矿泉水。”张云根对《中外管理》坦率地说,“懒人经济的核心是方便地解决需求问题,顾客不会对价格太敏感。”

进入全时便利店,会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商品很“潮”。因为全时每个季度都要更换淘汰30%的老品,引进30%的新品。也就是要追求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网罗时下的热门商品。而传统零售业的新品引入率,则不会超过10%。

“中央厨房”的秘密

不同于“超市浓缩版”的轻资产型便利店,全时是目前国内极少以重资产模式运营的便利店。而重资产之“重”,就在于全时有50%的销售额都来源于日配餐饮上,也就是早中晚三餐的销售。

“作为重资产型便利店,中央厨房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与轻资产型便利店的最大区别。”张云根说,“全时的中央厨房,拥有产品的独立研发、独立生产和独立经营能力。”但是,作为目前在北京已有150家门店,年内还要再开100多家店的全时来说,要快速发展和复制,依靠“厨房经济”并不现实,否则就成了餐饮店,而非便利店。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便利店餐饮的关键?全时研究发现,“核心卖点是米饭,而不是菜。”张云根说。

所在全时,会看到店内对于米饭的宣传广告:第一步,选米。通过尝试了许多种米,最终选定了东北大米作为原料。第二步,蒸饭,洗米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在全时却要经过七个步骤。而这些经验,是全时在日本企业“卧底”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第三,设备。全时每家便利店使用的商用电饭锅,都是从日本原装进口的,每台价格要14000元,而国内的商用电饭锅也就1000多元。这样的高成本投入,加之全时独特的配方,使得出炉的米饭从口感、香味、柔软度、色泽都很出色。

但是,中央厨房生产的产品销售只有30小时的保质期,之后就必须废弃,因此这带来的损耗率达销售额的3%-5%,而轻资产型的损耗是不超过3‰的。对于此,张云根认为,作重资产便利店,要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一定要有合理的生产计划、有吸引力的促销措施。

所以全时在日餐方面的毛利率依然能达到30%,日餐销售额又占到全店的50%,有赖于以上独特的举措。

既是门店也是库房

在很多便利店,营业员在顾客消费时还在忙碌地上货、补货,货架凌乱,地面污浊。

但在全时便利店,却难得见到这样的一幕。除非在凌晨三四点钟。“对于重资产型便利店,这个时段就像生命线一样重要,它决定了一天的生意。”张云根说。此时要处理的包括做营业结算、查库存、查保质期、废弃、补货、备早餐等多项工作,然后还要在清晨六七点钟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这为早上第一批顾客到来,形成一种最佳的营业状态做准备。

对于便利店,门店布局也是很有讲究的。全时的店面,一般都是90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空间。这样的格局,有利于前场和后场的科学匹配,而这直接关乎商品陈列、补货等环节的运营效率。

比如,便利店的水通常卖得最快,全时大多为“后补式”补货。顾客从冰柜中拿走商品,补货则在后端进行。表面看起来是一台冰柜,但实际上是一个加了门的冷库。这也使得顾客从前面拿到的水,永远是最佳温度。

“智能门店”提升运营效率

在销售高峰时段,顾客拨动商品的频率非常高,往往会导致缺货或者货物凌乱,也给食品卫生带来一些隐患。这对货品陈列技术就是一个考验。

但在全时便利店,每家门店的商品陈列几乎所差无几。这样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陈列效果从何而来?

这要归功于2014年,全时花费1500万元引入的“智慧供应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零售的POS系统、BI智能分析系统、可视化陈列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自动配货系统,还有“全时汇”线上线下的全渠道系统。

以可视化陈列系统为例,就是通过把机械的门店陈列,通过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其呈现出来,同时还包括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后台的技术支撑。这个系统,可以分析门店的陈列、单品、销售之间科学的逻辑关系。只要通过手机,店长和区域经理就可以看到每个店铺的产品,而货架上的产品会以不同颜色来区分其销售情况。比如,以销售为参数,红色就意味着它低于平均销售,就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去调整,这大大提升了店面运营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门店的智能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店长。通常来说,便利店的店长肩负着订货(采购)、陈列和服务顾客这三项重要职责,而事实上,这三项职责中,除了服务的职能无法取代以外,订货和陈列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平台系统自动化生成得以解决。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经济哲学 篇4

关键词:实践,对象化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正是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 马克思才指出一条既不同于唯心主义哲学, 又不同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新的唯物主义”的道路。在《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实践”的概念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革过程。其中《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观雏形形成的著作, 准确把握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才能正确理解《手稿》的思想内涵。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顶峰和终结。他的实践观集近代西方实践观点之大成, 并且是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在《手稿》中,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践观, 即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

第一, 马克思指出:“因为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以逻辑学, 以纯粹的思辨的思想开始, 而以绝对知识, 以自我意识的、理解自身的哲学的或绝对的即超人的抽象精神结束, 所以整整一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 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它的自我异化内部通过思维理解即抽象地理解自身的、异化的宇宙精神。”这就是说, 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建立在精神性的基础之上, “绝对知识”成为了他哲学体系中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 “人和自然界的同一切现实的规定性毫不相干地生成的因而是非现实的本质。”自然界对抽象的思想来说是外在的、非本质性的存在。这样, 在黑格尔那里, 整个世界都是颠倒的。

第二, 马克思指出这种颠倒了的对象化的辩证法是一种“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所谓“非批判的实证主义”, 是指黑格尔把抽象思维的异化、外化看作思维自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环节, 是对于抽象思维的确证。这样他就在某种程度上给这些异化的存在予以肯定, 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所谓“非批判的唯心主义”, 就是指黑格尔把对异化的扬弃仅仅看着是思维范围内的事情, 只是一种使异己的对象回到思维中来的活动。这样, 现实的批判活动, 使现实的异化在实际上得到克服的运动, 在黑格尔那里就被他的哲学消解为一种纯粹思辨的思想活动。因此, 马克思说道:“在这里, 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 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 被当做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但是, 马克思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他看到了黑格尔对象化理论抽象形式“潜在地包含着批判的一切要素”。只要“把对象世界归还给人”, 就能看到“宗教、财富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 是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了的现实。”所以, 可以说黑格尔的对象化的辩证法是对历史运动的抽象的思辨表达。

第三, 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的“劳动”观的本质缺陷。马克思先是肯定了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即“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 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 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 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在这里, 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把劳动看成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的观点, 人的本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劳动的成果, 即对象化的劳动形式才能表现出来。随后, 马克思指出了黑格尔劳动观的致命缺点:“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二、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中提出自己的实践理论

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对象化理论的基础上, 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对象化理论的观点——即马克思初步的实践观。这时的实践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在批判黑格尔把对象化的主体看做是“人的抽象, 即自我意识”的同时, 马克思提出要把实践的主体归还给人, 只有现实的人才能是实践的主体, 才能真正改造现实的自然界。而针对黑格尔把对象化的主体看做是自我意识, 马克思批判道:“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 即只是抽象物, 抽象的物, 而不是现实的物。”

第二, 在批判黑格尔把对象世界仅仅看做是“纯粹的创造物, 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的基础上, 马克思指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物质的自然界。人“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这样, 马克思把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 (客体) 都理解为现实的、客观的物质存在, 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 把对象化的客体理解为对象化主体的创造物、设定物。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的实践观虽然受到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的影响, 但其哲学内涵已然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践观, 而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本论调上的, “既不同于唯心主义, 也不同于唯物主义, 同时又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

三、《手稿》中“实践”的理论意义

第一, 实践是理解把握《手稿》的关键, 是《手稿》思想理论的逻辑线索。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 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最核心的思想理论。然而, 仅从异化劳动视界来看整部《手稿》理论脉络并不十分明晰。通过解读《手稿》, 我们可以看到, 马克思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人的本质是劳动的思想, 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出发, 进而展开考察的。他首先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基本内容即工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实践活动的歪曲形式, 然后阐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即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最后前瞻了共产主义的实现途径即实践活动的未来表现形式。可见, 实践观思想贯穿了《手稿》的始终。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5

评述:结论性陈述。实际上,该书后半部分关于“利润”和“人的异化”部分均以这里为逻辑基础展开。资本家与工人的斗争,表象上是人与人或说主体与主体的斗争,但导致斗争的历史性原因,是由客体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即资本、地产与劳动的分离。我认为此种分离实现的机制,主要在于“收益”或“利润”与劳动分离,却与资本相联结。

2.“如果供给的量超过需求,那么价格构成部分——利润、地租、工资——之一就低于价格而支付,结果,这些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就脱离这种使用,从而市场价格也就倾向于作为中心点的自然价格。但是,第一,在分工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己的劳动转用于其他方面是极为困难的;第二,在工人对资本家处于从属关系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因此,当市场价格倾向于自然价格时,工人遭到的损失是最大的而且是绝对的。”(第8页)

评述:这是一段对供需原理——后世成为价格理论——解释劳动现象的经典批评。指望工人调整供给达到劳动市场的自然价格是不现实的。原因有二。其一,专业化劳动及其培训使工人不能像资本家那样,灵活的调整牟取利润的领域。资本家的特征就是资本的特征,哪里有利润空间就流向哪里。而工人的能力和“功能”相对固定,他们只能选择提供工资的雇主,而不是提供雇主的利润。其二,调整劳动的供给,实际上决定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在某些时代,这意味着福利水平的降低;在另一些时代,则可能剥夺劳动者的生存权利。

3.“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

评述:是2的合乎逻辑的推论。这里有一个反向推论。即根据古典经济学原理,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差别将逐渐减小,最终实现资本平面化。由3,这是否意味着不同行业的工资也有程度较弱的平面化趋势呢?我认为不然。第一,《1844》与古典经济学对“工人”的理解不同。前者强调工人权利以及其信息水平的局限,后者强调经济人对成本和财富的选择能力。两者确立的主体是不同视域的概念。工人成为投资者不能弥补这一鸿沟。因为即便那样,工资也不会相应的成为投资利润。第二,即是真的有办法,使劳动价格——即工资——与商业部门的利润形成比例,也难以清晰的描述这一结构的样态。比如这里所说的成比例的劳动,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还是单位产量的劳动价格?关于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有未解的争论。我认为《1844》倾向于前者,而试图推进理论发展的观点倾向于后者。(第9页)

4.“工资的提高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并且导致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产品越来越作为异己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同样,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分工不仅导致人的竞争,而且导致机器的竞争。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对抗。最后,正像资本的积累增加工业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工人一样,由于这种积累,同一数量的工业生产出更大数量的制品;于

是发生生产过剩,而结果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就是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极其可怜的程度。”(第11页)

评述:资本积累导致的生产繁荣,并不自然的成为工人待遇好转的原因。因为资本的成功,更大意义上是机器和技术本身的成功,而非工人的胜利。没有资本的积累,就没有机器的进步。而工人想与资本相联系的努力,往往淹没在与作为劳动产品的机器斗争的现实中。想要让劳动者成为资本积累的受益人,则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当然上述结论也可以佐证,对劳动关系的立法往往产生于一国经济腾飞时,而非赤贫时代。这不仅因为国家立法资源的相应丰富,也因为此时的劳资矛盾比彼时更为激烈。当然这样的劳动立法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她伤害了资本积累本身,并进而使劳动滑向更为苦难的深渊。

5.“工资的提高和资本利息的提高会像单利和复利那样影响商品的价格。”(第12页)

评述:这是因为劳动本身被作为耗费品,而资本可以在文明的庇佑下循环积累。可以说,资本本身就有复利那样的品格。然而上面的说法又是不确切的。资本因为劳动的沉淀和资源的利用而形成并壮大。但资源会有损耗,这导致劳动形成资本效率的下降,进而可以得到资本实质减少以及形式上被高估的结论。另一方面,资本是劳动积累的结果,如果制度足够有效,则可以把此种自身累积的结构转移到劳动当中,使劳动者从中收益,使劳动的生命也可以像资本那样,跨过时间长河而延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约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927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附录将这部手稿中的《第三手稿》(即笔记本III)的大部分以俄译文发表,但误认为它是《<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1932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3卷以德文原文发表了全部手稿,并冠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82年新出版的《马克思全集历史考证版》在发表《手稿》时采用了两种方式编排。第一种按《手稿》的写作时间、阶段的顺序编排。第二种按《手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编排,并由编者加了标题。这里发表的《手稿》中文版是根据逻辑结构编排的《手稿》校订的。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更清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在笔记本I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

近年来中国经济哲学研究述评 篇6

[关键词]经济哲学;研究成果;综述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73-(05)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的经济哲学已经愈来愈受到理论界的关注。经济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无疑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术热点。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广大专家学者对经济哲学这一具有“回归”意义的经济学与哲学的“联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近年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中国经济哲学研究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

(一)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在中国,经济哲学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推到学术研究前沿,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广大的专家学者是没有异议的。余源培教授就明确指出,经济哲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并开始受到中国理论界的重视,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具体来讲有三方面的现实根据:第一,世纪之交的社会科学在新的坐标空间展开,分析与综合不断走向系统化,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各学科间的高速相互渗透和结成联盟;第二,现代社会向社会科学提出一系列热点问题,要求改变各自为政的研究方式,进行各学科协同研究;第三,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大转型,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1]张雄教授也认为,改革的深度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市场的推进需要哲学的理性关照。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融智比融资更显重要。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大智慧”,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联姻,携手开展经济哲学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现代经济哲学的兴起,也是经济学和哲学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2]204|205

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概括,他们认为世纪之交经济哲学研究之所以会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仅依靠某一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了,因此,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联姻”就显得尤为重要。(2)哲学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而陷入“贫困”。哲学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转换理论研究范式,实现与经济现实的紧密结合。(3)经济学研究的危机。二战后,西方经济学日益褊狭的理论研究方式已经越来越无力回应当代经济世界的复杂性,经济学成为游离于现实经济问题之外的“黑板经济学”。(4)现代科学发展已越来越呈现出由分化到综合的整体态势。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这项多因子、多目标、多变量的改革系统工程,更加需要哲学和经济学的联盟。[3]243

(二)国内经济哲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张雄教授在2001年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讨论。当时经济哲学学科被视为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哲学界的学者参与了讨论。经济学家孙冶方在这一时期也指出,经济理论上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方面很需要得到哲学界同志的帮助。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关于经济哲学学科建设的大讨论,经济哲学的研究出现了经济学与哲学两大学科直接参与并对话的局面。“联盟”意识、“联姻”意识不断推出和深化,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研究内容的范围都大大超过了第一阶段的规模。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主要围绕着三种思路展开,即作为哲学的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经济哲学。[2]203在此基础上,有作者进一步总结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成果,并将其作为经济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哲学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的现实及其逻辑解读为特征,对经济哲学的体系建构及相关重大现实经济哲学问题的思考更深入、更趋成熟,经济哲学的研究课题日益广泛,并逐渐向着专题化研究方向发展。[4]

二、中国学界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的界定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地位已经得到整个理论界的一致认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应当大力加以研究的学科领域,它是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就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以下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经验事实;二者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而不是实证的与历史认识的方法。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既是政治经济学著作,又是经济哲学著作。[5]

第二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选择性活动,选择是经济活动的灵魂。因此,经济哲学就是选择哲学,其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形态所共有的或人类经济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选择规律,如劳动的最小最大规律(选择付出最小和结果最大)、近距优先规律(人们总是选择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经济形式)等。[6]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元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对这些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根本把握为特色的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比如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财富的分配公平问题。而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问题。[7]

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的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些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就其产生的深层根源来说无疑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之间矛盾互动、冲突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它贯穿于其他一切经济问题之始终,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经济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244

第五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作为部门哲学,经济哲学处于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一种与哲学相对的具体科学。这种观点指出,经济哲学不是用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经济问题,不是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在经济领域或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换句话说,经济哲学是对经济活动中那些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加根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说,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和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8]

还有一种目前在学界为许多人同意和接受的观点,就是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一种跨学科的结合。但是对于二者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或者说这门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法国学者博索特根据不同形式的结合,将跨学科的类型分为三类:一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去;二是结构性跨学科,就是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结合中产生新的学科;三是约束性跨学科,即在某一个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和合作。余源培教授认为,经济哲学本质上属于第二类学科结合,是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产生的新学科,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内在的结合,它是哲学和经济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9]而张雄教授则认为,经济哲学的跨学科应属于第一类结合,它是将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经济学中,是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当然,他也指出这种结合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接纳和运用过程。[10]

三、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系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哲学并不是一般地研究某种经济问题,也不是特定地研究某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经济问题,经济哲学所要揭示的是整个经济领域内深层次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经济哲学要能够自立于科学之林,就必须有而且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体系建构为中心带动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是这一思路的核心要点,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蔡灿津等人。[11]

(二)问题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此阶段不宜把重点放在致力于建立某种理论体系上,而是要做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也就是说,经济哲学研究目前不宜走“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子,而是应当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经济哲学研究的任务是利用两门学科的优势,开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因此要重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如现代化发展道路、公平与效率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余源培等人。

(三)协调发展论

这种观点认为,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实践的发展来看,要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面临太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关注问题研究,对于解决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实实在在的基础,没有一个个重大问题研究的成果,学科建设就失去了根基;而当问题研究的成果逐渐丰富并积累起来的时候,学科建设也应该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二者应该共同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的秦毅等人。

(四)哲学追问论

张雄教授将经济哲学定义为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他认为,经济世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经济为取向的市场行为和活动的总和,二是作为“世界3”(波普话语)存在的理论经济学。哲学所把握的对象不是单纯地总结和概括对象世界的知识形态,而是上升到反思界面来思考问题。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主要有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之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与发展过程的“自然计划或历史计划”的追问;关于人类的经济行为和选择是否在终极意义上回答历史进步观念的追问;关于经济学如何确立正确的“逻辑符号分析工具”的追问等。

(五)历史分析论

这种思路主要是按照历史线索来研究分析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梳理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从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揭示哲学与经济联盟的历史必然性,揭示经济哲学产生的学科渊源和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哲学发生的范式变革对经济学范式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经济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这既包括研究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包括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直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派代表人物,同时也包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的经济哲学思想,其中包括进行比较研究。目前一些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一思路,比如董德刚的《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六)专题研究论

这种思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经济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这主要包括:(1)经济学和哲学中具有交叉性质的基本范畴,比如“实践”范畴、“生产”范畴等;(2)随着经济哲学兴起应当受到重视的基本范畴,比如“需要”范畴等;(3)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提出的重要范畴,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可持续发展”范畴等。[12]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经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这包括:(1)研究当代理论经济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比如经济活动中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经济学的价值评价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2)研究当代全球性的涉及哲学及经济学的重大问题,比如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等;(3)货币哲学与资本哲学研究,这主要分别是以2003年召开的“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和2006年召开的“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为标志,研讨会上学者们对于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展开了对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研究的大讨论,开辟了经济哲学研究的又一片天地。

当然,从中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来看,应该说以上几种思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是交叉综合运用的,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纵观中国经济哲学研究近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发展速度之快,学术研究队伍规模之大,理论成果之丰都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成绩斐然: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获得国内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在应对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济哲学正越来越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理论建构基础仍显薄弱。以往的研究较多的是探讨中国经济哲学建构如何可能和如何必要的问题,而对于如何建构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讨论。(2)主导研究范式仍未确立。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中批判的经济哲学与思辨的经济哲学的对立。批判的经济哲学主要以经济学的发展为依托,重在考察经济知识的基本性质和构成经济知识的前提、方法及其效用;而思辨的经济哲学则是以某种哲学基础理论为依托,对经济活动或经济方法领域作哲学的反思。这种对立表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仍未确立。(3)在研究方法和开放意识方面仍显不足。由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缺乏主导研究范式,致使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也显得随意性较强,没有实现方法论上的综合和创新。同时,经济哲学研究还要打破固有的专业“圈子”观点,增强学科研究开放意识,重视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对经济哲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让经济哲学研究真正获得理论生命力。

当然,经济哲学在中国虽然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此理清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这样无疑将会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当然,发展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并非易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除了解决前文所述的问题和不足之外,笔者以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经济本体论研究

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下,理论界存在着将经济哲学工具化和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对经济哲学本体论层面作深层次的探讨。由此导致经济哲学研究缺乏稳固的研究根基,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哲学自身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哲学反映和指导现实经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此,重视对经济本体论的探讨,应当是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首要迫切问题。通过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本质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正确描绘整个经济世界总体运行图景,以及合理地解释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经济哲学史的研究

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必须重视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维度。每一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经济哲学当然也不例外。不仅要研究西方思想家如休谟、斯密、穆勒、哈耶克等的经济哲学思想,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文献中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时还可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经济哲学思想。通过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考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对经济哲学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从学理的背景更深刻地认识到哲学范式革命与经济学范式变革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得益彰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经济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然而,西方经济学在完成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向以后,经济学主流学派在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指导下,理性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数学工具,这导致只考虑经济增长的主流经济学派,日益缺乏对当代社会经济过程中现实的人的关心。因此,经济哲学应当将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加以研究。包括对传统理性经济人的批判,对经济世界的人学解读,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格模式,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等,都应该成为经济哲学关注的内容。

(四)幸福经济学问题研究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把这个“苏格拉底命题”换个说法,也就是: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如何使人类生活幸福的问题,是如何增进人类福祉的问题。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其根本的目的也可以说就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如何才能增进人类幸福的问题,而不是传统定义所说的“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幸福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诸如幸福的主观性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础,经济增长与幸福增长悖论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国民幸福指数体系构建等问题,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而经济哲学正好可以发挥其跨学科的优势,因此幸福经济学应该也必须进入新世纪经济哲学研究的视野。

(五)与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

中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公平与效率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本市场发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物化生活世界的哲学批判问题、货币的哲学批判、现代性悖论等,这些都是必须予以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普遍带有跨学科的特点,因此,仅靠经济学、哲学或其他社会科学中的某一学科都难以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而经济哲学正可以利用其综合性、交叉性、宽领域的学科优势,以重大实践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的研究,又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从而推动经济哲学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源培.经济哲学在我国的缘起[J].中国社会科学,1999(2):78|82.

[2]张雄.经济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郑有胜.对中国经济哲学的回顾和展望[J].学术界,2000(1).

[4]王蕴.国内经济哲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04(3):65|66.

[5]华民.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N].光明日报,1997|02|15(4).

[6]钟国兴.经济选择哲学论纲[J].哲学动态,1998(5):29|30.

[7]董德刚.社会主义经济哲学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4.

[8]刘敬鲁.论作为部门哲学的经济哲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61|64.

[9]余源培.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一般研究思路[J].复旦学报,2001(1):2.

[10]张雄.经济哲学研究的图式[J].复旦学报,2001(5):38.

[11]蔡灿津.试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J].东南学术,1998(4):36|37.

[12]余源培.试论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6):94|97.

经济哲学 篇7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

所谓“经济人”,这一概念虽然不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但是他的确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经济人”思想的人。“经济人”思想是亚当·斯密构建其经济理论的基本立足点。由于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学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道德人”的概念,并又在《国富论》中对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商人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因此,后人便把他所描述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即18 世纪初以来在英国出现的中等和下层阶级概括为“经济人”。在亚当·斯密看来,所谓“经济人”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其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最基本的假定,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公式[1]。这个概念起因于斯密对于人的利己心理的论述和分析。斯密认为人的自利行为是财富增长的原动力,每个人都有“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是引起人们经济活动和促进人们改良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最初动机,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会迸发出巨大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它是财富不断增加的源泉[2]。在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基本上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人们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但在实行分工的商品经济社会,由于每一个人只能专职于某一行业,“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于是,在商业社会中便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人”。

二、亚当·斯密的“道德人”思想

所谓“道德人”,是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提出的,在他看来,“道德人”即是有利他心或者同情心的人。亚当·斯密认为,作为经济人,人当然具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这种自私自利又不是纯粹的,人还有富有同情心的一面。即人除了自利的一面外,还有利他的一面。“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外,一无所得。”[3]

三、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

对“经济人”与“道德人”思想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和说明人的两面性的,并认为具有“利己心”与“利他心”都是人性中自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是主导人的行为的两种力量,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人并不是要么只能有“利己心”要么只有“同情心”(利他心)的“单面人”。而是人一方面更关心的是自己,自爱自利;另一方面,人也有一种同情心(利他),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我节制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亚当·斯密是将经济哲学看成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一方面,人是利己的,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追求财富;另一方面,人也是利他的、追求幸福的“道德人”。个人的最大化是幸福的最大化,而不是财富的最大化。财富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幸福的物质基础,不能把财富作为惟一目标是因为财富并不等于幸福。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不应当像“无头苍蝇”那样抹煞自己的目的。与经济发展相伴的,应当是人类道德的发展。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忽视社会道德建设,就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社会财富与道德基础不相匹配的现象:一方面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社会矛盾、贫富分化在日益加剧。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仅仅是亚当·斯密思想中关于市场上行为人的理论抽象,并未概括出人性的全部规定。“经济人”抽去了人的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的各种属性,只分析人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本质特性[1]。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济人”不需要进行道德评价,也不涉及价值判断,而只需抽象出经济活动中人的本质特征。我们不能把这种本质特征普遍化为人的一切行为特征,也不能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归结为谋利[4]。道德人也是一种理论抽象。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扮演各种角色诸如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等,但这些都是一种理论模式,因为实际生活中任何人都是多重身份,并不存在某一种纯粹的“单面人”。人的任何行为都要受到道德的制约,经济人同样受到道德的支配。因此,经济人和道德人都是人的某一特性的抽象,如果把这些特性对立起来就不符合亚当·斯密关于人性思想的本来面目了。

最后,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活动目标与经济活动的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互利及共同增进。在道德领域,人类天性存在的同情心使个人从利己走向利他,而在经济领域个人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依靠客观经济运行机制—“看不见的手”,实现了个人私利,又增进了公众利益。由此可见,《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这两本书虽然分析的领域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同样注意到人的两面性,并共持同样的人性观,即人的利己心和同情心作为一个相互对立的统一体共存于人的本性之中。

四、科学把握亚当·斯密“经济人”与“道德人”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亚当斯密之后,经济与道德分离。经济与道德相悖的事情时有发生。经济发展与价值取向混乱的情况,不时地发生在我们的社会转型期,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这个漫长而严酷的过渡过程中,“羊吃人”的现象曾经让我们鄙夷痛恨,但是今天在我们社会似乎仍有类似的现象:牛吃人(一系列的奶粉有毒事件)、猪吃人(瘦肉精等事件)、鸡吃人(苏丹红事件)、楼吃人(征地强拆事件)。倘若任由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冲破道德规范的束缚,四处漫延的交换,市场行为将使整个社会陷入道德失范的境地,那么,我们所取得了经济成就将大大贬值,甚至崩溃。

从《道德情操论》、《国富论》,我们可以读懂亚当斯密的观点,他发现了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有机统一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就是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符合人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对人们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正当权利和要求提供保证,只有当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都拥有追求属于自己利益的积极性时,社会才会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真正健全合理的市场经济是有道德的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把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过程变为对幸福的追求过程,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被称之为经济学之父。同时他的经济哲学理论对西方经济学乃至现代哲学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针对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著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从“经济人”和“道德人”的角度阐述亚当·斯密的经济哲学思想,希望可以为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视角。

经济哲学 篇8

关键词:杜威哲学,现代意义,经济背景下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大背景下, 杜威哲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好杜威哲学对现代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运用其中的哲学原理, 分析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一、杜威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有着共同点

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对杜威哲学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它们都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础, 从这个方面来看, 两者是具有共同点的。

杜威哲学对我国现实问题的使得它不可避免的被认为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矛盾和对立的。从而使其遭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 这种批判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在批判的同时, 社会中的各方面又受到了杜威哲学实用主义的作用。有时杜威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很难进行清楚地划分, 这是由于二者所倡导的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相同的。人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不仅是对其基础性原则进行关注, 还对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在解决问题时, 在做到维护社会的利益的同时, 还要使社会中个体的合理需求得到保证。不管是杜威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都注重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进行批判, 从这个角度山来讲, 它们是存在共同点的。对二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我们会发现, 它们在原则上其实也不全是互相对立的。杜威哲学所倡导的社会理想, 不是要对资本主义进行升华和改造, 确切的说是要构建一个新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人们充分享有自由和民主, 人人平等。虽然这种理想的社会在目前的资本主义环境下不可能得以实现, 但依靠这种想法, 杜威被人们成为伟大的改革家, 他的这种改革是对资本主义的改革。因此, 我们不能将国内认同杜威哲学的人, 统一的称作资产阶级, 因为这部分人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求真务实的革命人。这使得杜威哲学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杜威哲学都是对近代哲学的的一种改造, 充分说明着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从这个方面看, 二者是相同的。

二、杜威哲学对实践有着特别的强调

杜威哲学虽然被作为一种形而上学进行批判, 但是它们又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 其目的也是为了摒弃形而上学。由于各种原因和认识, 这种哲学又成了一种形而上学, 例如经验自然主义, 它与人们的实践和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 因此, 虽然是一种形而上学, 但是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它所说的不是观念或物质的存在, 它是把人看作生物的一种, 并与环境产生了作用。因此, 经验就成了自然中的有机物, 它对环境产生着作用。它们两者紧密的存在于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之中, 而这个过程就是人们的实践过程。所以, 我们可以说杜威哲学的基础也是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者将杜威哲学划分到过程哲学之中。从总体上来讲,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最为重视的是人的方面, 这里的人都处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内。它着重解决的使人们怎样利用自己的实践或者行动处理好现实中的人和人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间的关系, 怎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是由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对这些的关注, 我们将其定义为和人的行为与实践有关的哲学。

三、杜威的哲学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杜威哲学的最核心内容是对时间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这是对以前哲学家在对实践和行动方面重视的继承, 也符合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杜威将前人有关实践的哲学进行了发扬, 突破了西方哲学的某些局限, 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转型。杜威哲学认为, 在环境和主体进行作用的过程中, 人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探索和研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它能够将主观和客观有效的结合到一起, 将实践同人们的认识结合, 打破了二元论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杜威哲学中的实验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等都是对近代哲学的一种发展。杜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等之间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而且无穷无尽的过程, 这个无限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实践过程。

总结

以上就是对在经济背景下杜威哲学的现实意义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 杜威哲学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某种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相似之处, 同时又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其在根本上是对实践的强调。对杜威哲学显示意义的讨论, 能够促进我国哲学体系的发展。由于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以及个人能力的有限, 对杜威哲学相关的内容的研究, 还需更多的哲学专家共同努力, 这样才能将杜威哲学运用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来, 为国家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云, 余源培.论杜威教育哲学的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65-66.

[2]刘放桐.杜威哲学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 :121-123.

经济哲学 篇9

一、个人主义方法论

对于社会现象的认知途径, 观点颇异,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 哈耶克赞同个人主义方法论。不过对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他明确反对一种虚假的个人主义, 这种个人主义将个人理解为孤立的自足的个体存在, 并且将个人在本体论上优先于社会存在。在哈耶克看来, 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论, 他认为人的整个性质和特征都离不开他们存在于社会当中这样一种事实状况。在反对虚假个人主义的同时他破中有立, 主张真个人主义。它的本质特征为“首先是一种社会理论, 亦即一种旨在理解各种决定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力量的努力;其次, 它才是一套从这种社会观念中衍生出来的政治准则。”在哈耶克看来, 真实和虚假个人主义发生分歧的原因在于个人与社会两者谁先存在, 个人优先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必须抛弃, 个人在性质上乃是社会的, 社会现象不能被决定于孤立个人或孤立个人行动层面“个人在实在序列上并不优先于社会, 而只是在意义序列上优先于社会。”

哈耶克为解决对虚假个人主义的批判, 竭力反对其所主张的完全理性观, 他认为一种正确的个人主义应倡导“有限理性观”, 他对这两种理性观作了明确的定义:“一种观点在一般意义上认为理性在人类事务中只具有相当小的作用, 这就是说, 这种观点主张, 尽管事实上人类只在部分上受理性的指导, 尽管个人理性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也是不完全的, 但是人类还是达致了他所拥有的一切成就;另一种观点则:第一, 所有的人都始终可以平等且充分地拥有理性;第二, 人类所达致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个人理性控制的直接结果, 因而也受着个人理性的控制。我们甚至还可以这么说, 前一种观点乃是人们敏锐地意识到个人心智之局限性的产物, 因此它促使人们对那些有助于个人创造出远比他们所知道者更伟大的成就的非人格的且无个人特征的社会过程采取一种谦卑的态度;而后一种观点则是人们过分相信个人理性之力量的产物, 因而也是他们蔑视任何并非理性刻意设计之物或任何为理性无法充分理解之物的产物。”哈耶克对于第一种理性观大加赞颂, 认为它才能带来纯正的真正的个人主义, 符合人类的认识实践。而虚假个人主义与完全理性具有正相关, 在他看来, 这种错误的虚假的个人主义相信理性万能, 只有社会过程受人类理性控制, 它们才能够服务于人类目标。而真个人主义是一种旨在使自生自发社会产物所形成的现象得到人们理解的理论, 而虚假个人主义则认为自生自发社会产物在逻辑上不可能。在哈耶克看来, 自发试错式的发展方法比个人理性预定整个事物发展目标更符合人类有限理性这一现象, 而且所取得的成就将更高。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 了解到哈耶克对真伪个人主义的不同认识, 明确了其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特点。在我看来, 同样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哈耶克反对方法论集体主义, 从反面来论证方法论个人主义主张。在哈耶克看来, 方法论集体主义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独立的实体, 它独立而自足, 对于构成它们的个人具有非依赖性, 这种方法论集体主义主张研究社会现象应从整体出发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社会集合体并非一种事实的存在, 而只是一种意义的客体, “只是经由个人的行动, 意见和态度而得到建构的。”离开了“个人”, “社会集合体”将无法得到人们的理解, 所以, 理解社会现象不能从独立于个人的社会整体出发, 相反, “我们唯有通过理解那些指向其他人并受其预期行为所指导的个人行动, 方能达致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结合到经济制度来看, 哈耶克正是从上述真伪个人主义方法论的不同特征, 衍生出对于经济制度不同的取舍和评介。我们知道, 哈耶克哲学思考的目的在于为其经济理论做论证, 哈耶克对于市场经济模式大加颂扬, 而这种主张直接来源于他所主张的纯正个人主义, 这种个人主义直接引出经济市场化, 对此他甚至加入价值判断, 认为这种经济市场化是一种善, 他能使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市场要素配置最优化。相反, 由于虚假个人主义主张理性无限, 倡导建构论唯理主义, 认为经济活动的一切细节均能掌握, 在经济模式上寻求一种全面的经济计划, 推行计划经济, 反对市场经济模式, 这是哈耶克所不认同的, 他认为计划经济不仅不符合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要素配置效率, 而且从价值判断方面来看是负面的, 只有推行市场经济才合乎伦理的要求。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深刻的启示。

二、主观主义的认识论

哈耶克认为,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不同的研究领域, 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 自然科学开展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它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相对要简单, 而社会科学在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展开研究, 它涉足的场域更为宽广复杂, 包括生活、精神和社会等多种层面。在哈耶克看来, 自然科学要用一种客观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而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则要采纳并且只能采纳一种主观的方法, 这种认识活动虽然发生于主客体之间, 但在发动认识行为时,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旦发现认识客体, 认识主体便会开始分门别类, 比较不同客体的差别, 正是凭借这种差异获得这一客体的认知。但哈耶克并不主张这种认知所达致的知识系统是被认识的客体所客观具备的, 相反不过只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意识活动, 是人们通过主观认识所得到的抽象成果。哈耶克说:“所有这些客体都不是根据它们所具有‘实在的’特性加以界定的, 而是根据人们对它们的看法进行定义的。简而言之, 在社会科学中, 事物乃是人们认为的事物。钱之所以是钱, 词语之所以是词语, 化妆品之所以是化妆品, 只是因为某人认为它们是钱、词语和化妆品。”在这里, 哈耶克主张社会科学研究所发生的主体对客体的关联性认知过程是沿着从主体到客体这一方向进行, 它不同于自然科学那样从客体本身所天然具备的共同性质特征方面开展分类探究, 进一步去寻找规律, 最后通过科学活动达到客观成果。在哈耶克看来, 社会现象高度纷繁复杂, 使得对其规律性认识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来获得。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哲学 篇10

一、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实行对外开放

1. 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

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内部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日益密切,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环北部湾面朝东南亚、背靠我国大西南地区,是东盟国家与我国西南部地区连接的重要海上陆上交通枢纽。海洋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相联系的重要交通要道,具有深入开展对外合作的便利与优势。而中国又与这些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空间广阔,经济互补性强,具有深化合作与开发的良好基础。顺应中国经济战略布局,顺应国际区域合作要求,顺应广西对外开放实际,我们面临着对外开放的广阔前景,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及不可逆转的趋势。

2. 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国内形式来看,1984年,国务院批准该区域的北海市(含防城港区)为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又批准该区域的钦州市、合浦县和防城各族自治县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批准东兴为沿边(边境)开放区,使北海、钦州、防城港形成了沿海、沿边对外开放格局。2006年3月,广西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组织、协调区内北部湾沿海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资源整合及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简称“南北钦防”)城市群总体规划管理。2012年,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全面启动。泛北部湾区域作为我国与东盟国家跨海相连的纽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的对外开放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外经外贸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合作与开发,实现对外贸易互利共赢。

二、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原理,扩大对外开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东盟国家,东盟国家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广西北部湾的发展。北部湾地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外环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东盟六国,区域间各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资源结构、市场结构互补性强,只有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全面深入的互利合作,才能真正达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目的,并进一步促进中国北部湾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区域经贸合作已步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加强,2002年~201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达到3630.89亿美元,10年增长超过6倍,年均超过25%。可见,东盟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双边贸易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在其它领域的合作、开发奠定了基础。

中国和越南、新加坡、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六国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与合作,必将丰富和充实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内涵,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双边经贸关系,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当前,环北部湾港口发展空间较大,资源、能源的合作开发前景也较为广阔,这一区域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使北部湾区域发展规划更应突显与东盟国家在沿海和陆路间的跨境合作,着力推进双边在资源开发、旅游、物流等方面的贸易往来,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展开区域外务实而富有成效的经贸合作。

三、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掌握好对外开放的尺度

亚太许多国家,在发展其经济的过程中都采用过引进外资和对外经贸措施,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凡是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走向国际市场,不论实际情况如何都是好的,甚至将其作为评价一个地区经济优劣的唯一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加以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矛盾统一体内的两个对立面,我们在正确看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接轨的同时,必须充分看到二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广西北部湾与周边国家间的经贸往来都是以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其前提及最终目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把握住“度”,不能一味地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突出国外市场,而忽略了我国国内市场以至于制约了北部湾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美洲、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不断对我国进行反倾销立案,涉及我国多类产品的出口。尤其是近些年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起诉数量明显增加,涉及的产品亦越来越多,大案要案不断发生,并且几乎每一起反倾销案都涉及我国三资企业,不仅影响外商的投资信心及积极性,而且也严重挫伤了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我们忽视国内市场和资金,舍近求远,任外国商品和资本占领我们的市场,而我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又缺乏竞争力,大量反倾销商品再进入国内市场时,造成本国市场空间大大缩小,影响了我国本国经济区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看到广西北部湾经济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内在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性,我们不宜过分强调外向型经济和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应建立在维护我国国内市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保护我国的投资环境,使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进行资源优化、优势互补,使对外贸易与北部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让对外开放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即将北部湾打造成以对外开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协调发展的和谐北部湾。

四、把握事物的内、外因关系原理,坚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点的对外开放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是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政策相协调的重要哲学理论依据,它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及解决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内部矛盾,同时,兼顾好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内因”与“外因”两种动因的基础上,切实做到有重点的“两点”。

早在上个世纪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就曾制定过“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发展策略,这一“沿海开放带动战略”中的“南北钦防”就和现今所提倡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本相似。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战略部署应突显北部湾经济区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发展沿海大工业为重点。在此基础上,突出对外贸易优势,凸显开放动力。

总之,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需要哲学思维,开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务实的互利合作,探索出一条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对外开放为动力,适合本地特色的区域合作之路,努力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继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又一增长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12-11-18.

[2]10年贸易额增长超6倍中国与东盟贸易大有可为[R].人民网,2012-09-25.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立足点 篇11

摘要:经济哲学作为新兴学科,其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廓清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立足点是以人的需要为本的实践逻辑,它的发展需要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需要;实践逻辑;关系;互动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经济哲学都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经济哲学基本理论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之处,甚至经济哲学的定义本身就是问题。问题的出现往往表明现实中有了新的需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类正是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解决向更高境界发展。对经济哲学进行界定和发展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既可以为经济哲学夯实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坚持和发展。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和现实“结合”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立足点是以人的需要为本的实践逻辑。

一、经济哲学何以可能

在人类认识史上,往往是先有事实后有逻辑。先是实践中出现了某些新现象,人们对这些现象有了初步的描述和看法,然后才揭示出这些现象内在的规律和逻辑。这些规律被发现后又为人所用,围绕着人的需要催生出新的实践,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所以,实践是理论发展的真正源泉和动力。历史上的事实、理论,往往根据当下实践的需要被重新理解,所以,现在不是过去意义的延续,相反,过去的意义要由现在的实践所赋予。

哲学是寻求普遍性、整体性规律的知识,但普遍与整体必定和特殊与部分相联系而存在。一切具体科学在历史上都源自哲学。哲学虽然在各门知识中表现得或隐或显,但必定存在。萨特曾说过,“你有选择的权利,却没有不选择的权利”。当我们面对经济现象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哲学前提。经济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如:人类原始经济思想中的哲学观念;古希腊柏拉图的两种财富观,亚里士多德论财富的目的和有限性;近代马基雅维里把政治哲学与经济学结合,洛克有关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思想,休谟对经济学与伦理学、历史学关系的探讨,斯密的道德哲学对其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对经济学的贡献。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互动中实现对两者的伟大革命等。进入20世纪后,现代科学哲学和道德哲学都对经济学产生了新影响。所以,经济哲学的相关思想早已存在,不过这个维度长期没有被揭示出来,它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可以说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

既然经济学和哲学从来没有分离过,为什么又会出现经济哲学这门新兴学科呢?一门新学科往往代表一个新视角。经济哲学就是对哲学和经济学关系重新认识的视角,它的出现是因为哲学和经济学存在着关系不合理的状况。当前,哲学变得越来越飘忽和孤立,而经济学又出现了严重的唯科学倾向。经济哲学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学人文倾向的复归,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哲学向实践的复归。这也是今天实践和理论,不同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表现。

经济哲学究竟是经济的哲学还是哲学的经济?其理论性质如何界定?有人认为,经济哲学“处于哲学和经济学交叉地带”,研究的是各个经济形态“共有的、基本的规律和问题”, [1]与此相反者则认为,经济哲学“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所谓部门哲学,就是对世界的某一部门或某一领域的哲学问题的哲学思考”, [2]还有的认为,“经济哲学是用哲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或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具有哲学性质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3]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但从本质上说,经济哲学主要体现了经济与哲学领域间的互动结合性,即两者不是相互孤立、冲突或相互混合、取代的,而是互动共进的。经济学探讨的是以价值为媒介、满足人需要的方式问题;哲学探讨的是以普遍性和整体性规律为内容的满足人需要的知识问题;而经济哲学则是探讨人们经济领域需要和哲学领域需要间关系合理化问题的学科。经济哲学可以界定为经济本质论、经济方法论、经济价值论的多位一体,尤其侧重解决经济现象和理论前提问题的学科。经济哲学一系列基础问题的廓清和解决要靠马克思主义,而且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范式平台才能整合经济哲学丰富的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为经济哲学奠定了真正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哲学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现代经济哲学的鼻祖。马克思本人兼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双重身份,他的著作大多也是两者内容的融合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和经济学研究分不开的,而其哲学又为经济理论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这两方面的互动,最终使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事实上他已经为经济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范例。

今天,哲学和经济学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它们在新时期的结合与互动不能再局限于过去得出的具体结论,而要从马克思主义更核心的本质层面去思考现代哲学和经济的合理关系。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不能靠道德,因为道德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它的背后是利益,利益的背后是需要,所以,人的需要才是合理的整合平台。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强调从人的需要出发,从实践结构入手把握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避免经济决定论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因此,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分析法,从人的需要出发才能打下经济哲学正确的基础。

1. 人的需要是经济哲学的出发点

关于人的需要,可以说它的复杂多变特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人围绕着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就是实践。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5]人通过关系的处理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是实践的根本立足点,社会关系集中体现了实践的根本特征。一切理论和现实问题都可以在人的需要及实践活动中找到答案。无论哲学还是经济学,思辨现象还是经济现象都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片面极端的理论和活动之所以错误,原因在于其满足人需要效力的弱化。它们把某个方面或角度绝对化,而不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去决策和行动。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和人复杂全面的需要相冲突,不少高度分化的部门学科常出现这种毛病。不同学科形成的结构应和人需要的结构相匹配,不然就是一种异化。同样,它们的结合与互动,也是人的需要的变化在背后所推动,经济哲学就是因应这个原理而出现的。

那么需要的本质是什么呢?需要是自然界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人这种高级动物特有的精神特征。它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中应有和现有的矛盾。矛盾就是动力,需要是矛盾,所以需要就是动力。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人的需要才是人(包括个体和人类)和社会存在发展的真正动力。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要为本。人的需要和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其内部应有和现有的矛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不断推动着人们去实践;动物的需要则不具备这种发展性,它们仅仅是适应。人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需要处理三种关系:一种是需要和自然的关系,一种是不同个体需要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是人的不同需要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要诉诸各种方式和媒介,它们在实践中具体化为利益。在需要和利益的驱使下,人形成了实践系统。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理,表现为生产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表现为交往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交织,又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这些关系构成的矛盾群,在范式的演进中有时体现出同一性,有时体现出斗争性,有时达到平衡,有时失去平衡。需要的增长和变化是无限的,而现实的满足是有限的,这二者间的矛盾决定了利益的稀缺性。对利益关系的处理,这就是经济活动的本质。经济哲学的产生、定位和发展必须放在这个视界中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

人需要的满足虽不仅限于生产,但主要靠生产。生产主要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四种,分别满足着不同类型的需要,各自有其特殊的规律。需要和现实的矛盾有时在经济领域爆发出来,有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表现出来。今天的经济已不单涉及物质生产部门,而是和政治及文化相融合。所以,解决经济问题的切入点未必一定在经济领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体现了这一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生产力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切入点和方式,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是不同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并非总是经济,政治在革命时期对解放生产力发挥着决定作用,当今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使文化对生产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彼得·德鲁克就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诉诸的领域和方式,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传统的人身依附型社会,政治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人的相对独立性这个阶段,经济的作用是根本性的;而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文化和知识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很可能上升到基础地位。

人的需要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具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同时又有具体历史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主体需要的结构密切相关,因为经济活动毕竟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6]48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6]505没有主体高层次的需要,就没有现代水平的经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具有质和量的双重含义。按需分配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指具体历史地满足人的需要并实现需要间关系的合理化。需要和实践都是历史性范畴,不同社会人们的“需”不同,满足需要的实践方式也不一样。当需要和实践在发展中达到相对平衡时,就是社会的健康状态。如果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只是社会危机的一种。经济活动不同于政治和文化,它主要以价值为中介来满足和处理需要关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哲学研究的是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思维在实践中诉诸价值生产和分配等领域关系的合理化。过去,人们往往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表层论述上,而没有突出这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要以诉诸实践的人的需要的具体历史性满足和需要间关系的合理化为本。

2. 实践逻辑是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黑格尔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它的经济哲学也具有这一优秀基因。传统本体论有两个主要缺陷:一个是把某一个因素视为本质,而没有把各种因素有机联系的系统质作为灵魂;第二个缺陷是忽视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问题。本质和现象的分离只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在现实中它们从未分离过。对第二个缺陷的克服,现象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出本质蕴含于现象中。而马克思主义则彻底克服了这两个缺陷:一方面,将关注的重点从某种因素转向全部因素和因素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正确地解决了理性具体问题。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现象学有类似之处,但现象学只完成了认识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则不但认识世界,而且强调改变世界。它用实践这个范畴扬弃和统一了认识与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超越以往哲学之处,主要在认识和现实的互动这个环节上。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道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博弈逻辑的精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贡献,也是它的经济哲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哲学的特征。它是从经济这个视角折射整个社会的内在联系,往往通过处理领域内和领域外关系的互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注意到关系的全面性,又注意到关系的重点性,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相应地转换。经济只有和人的需要及实践保持互动的张力平衡才能健康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立足点。

任何学科随着它自身逻辑体系的完善都会产生一种独立的趋势,这种趋势如果缺少和现实及其他学科的互动机制,就容易脱离人的需要和实践,陷入自我逻辑循环。沉迷于数学模型的建构是当下西方经济学的通病,过分迷信形式逻辑,而忽视了对理论前提的历史性批判。当下中国经济学也存在两种偏差,一种是辩证逻辑异化,沾染了实用主义倾向。另一种则和西方经济学犯了类似的毛病。经济学或失足于形式逻辑或失足于辩证逻辑异化,根本原因在于实践逻辑缺失,对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实践逻辑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没能从实践逻辑角度去认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有效范围和局限性。

那么何为实践逻辑呢?实践逻辑是马克思主义首先揭示的,是指人在围绕其需要进行的具体历史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联系发展的逻辑。它的立足点是因素和关系的互动,它的关键是人的需要及其关系的合理化。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个体共同活动的结果,其复杂多变远远超过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主体和主体的关系,与自然科学研究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同,它所能揭示的主要是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趋势。社会科学的有效性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它的被获知率越高,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大,甚至和预期截然相反。原因在于人的本性不会甘受“现有”的束缚,而新的“应有”会使理论的前提发生改变,出现了一种认识和现实间“交替攀升”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社会科学对规律的揭示往往带有很大的事后性。所以,实践逻辑既带有“铁的必然性”一面,又带有博弈建构性特征,它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实践逻辑还具有内在的结构。合理的结构是趋向于均衡发展的结构,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围绕均衡态的波动。好的实践结构可以使不同因素实现良性互动,不好的结构则会起阻碍作用。同样内容的东西在不同关系中的性质可能截然相反,是具体的社会关系决定着它的功能和作用。比如一种思想的实现程度是由这个社会需要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并体现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同一事物若想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正确发挥作用,首先要完成一种结合和转化。这是因为社会结构变化使事物功能和意义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就是实践逻辑分析法。它包括实践现象学和实践博弈论两层内涵。实践现象学,即将实践作为现象和本质相结合的认识对象,形成理性具体;实践博弈论就是在理论和现实的结合方面,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以合理的模式改造现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可称之为实践多维一体法,其中包括多个具体方面。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两个容易失真的环节。第一个容易“失真”的环节是现实实践到理性抽象的过程是否合理,抽象出的范畴种类是否全面,相互作用的比重关系是否符合现实。抽象之后,这些范畴间作用关系的层层演绎推进是不是能够真正反映现实运动,能否塑造一种中介模式来指导和干预实践,这是另一个容易“失真”的环节。只有克服这两个容易失真的环节,才能正确使用实践逻辑分析法,获得最为理想的结果。《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方法的使用范例。这种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它以经济实践作为认识的对象,揭示经济领域内在规律;同时在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中塑造合理的中介模式来指导和干预经济实践,使之以恰如其分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

三、经济哲学发展要靠实践基础上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与互动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实践逻辑是通过哲学、经济学和现实的互动结合实现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制约而发展的。某种单个因素不可能是社会的全部本质,单凭一个学科也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是多种因素和关系构成的有机体。当下在学科的交叉地带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关系本体意义的彰显。知识领域也存在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但这一次的“合”与古代诸科不分的“合”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包含着高度分的合。这种“合”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不是消除各自的特点,是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这种局面使分更加走向深入,也使合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就决定了各学科要相互支援、印证,甚至提供貌似相反的动力以汲取营养。哲学要走出“清高”的围城,需要和社会现实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学提供养料,所以,它需要经济学维度。经济学是部门科学,而需要在整体和普遍性中才能正确合理地发挥作用,需要新的视野和方法走出片面性,所以,它需要哲学维度。马克思当年就是在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中,完成了对两门学科的革命。今天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的表现。长期以来,经济学的科学主义倾向过于突出,存在重实证,轻人文、重经济,轻伦理、重数学,轻思辨的片面性。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因为意识形态的干扰,使其科学性遭到阉割;另一方面受市场功利思潮的冲击而倍受冷落。哲学要想改变现实,需要诉诸经济学;经济学若想走出异化,需要哲学引领。这两者不是谁是谁的奴仆,而是双方需要在互动互补中实现共荣。

那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应当怎样互动呢?现代经济学对数学形式逻辑工具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并且在元理论方面也有一些真正的创新。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在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批判吸收其内容和方法。现代经济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范式基础、价值取向和方法指导。由于认识误区和利益驱使,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很多严重后果,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8]经济的发展不单指量的扩张,还包括质的提高;不单要看有多少自然物成为了人的加工对象,还要看有多少人化自然物被以新的方式重新认识和加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这需要哲学的反思和引领,经济哲学就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它可以修正经济理论和活动的前提,解决其角色定位、价值取向、发展逻辑、范式转换等更广、更深的问题。经济哲学是哲学和经济学关系合理化的缓冲地带。

目前,哲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断裂,互动模式并不合理。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哲学都是灵魂。但蕴涵于各具体学科之中的哲学和作为独立学科的哲学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经济学貌似精致复杂的知识背后,常常是贫乏的哲学内涵,甚至只有“利润”两个字。而哲学又往往在自己封闭的逻辑中自我论证,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陷于不被理解的孤立境地,这是精神生产力的巨大浪费。一个领域的发展,必须坚持“跳进去又跳出来”的方法。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其实也是实证方法和思辨方法的互动与互补。理论学科间的互动事实上主要是方法和视角的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取代变成不伦不类的东西。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不良倾向是哲学不像哲学,经济学不像经济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互动当成了相互取代。互动是在保持相互独立的前提下,进行方法的借鉴和视角的转换,而不是内容的混杂和搬用。

法国学者博索特曾将跨学科的模式分为三类:一类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中去;第二类是结构性跨学科,即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结合成一门新的学科;第三类是约束性跨学科,即在某一个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与合作攻关。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到底属于那种模式呢?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的经济哲学而言,在不同层面不同问题上,这三种结合方式都是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要运用到经济学中去,同时经济学的不少创新也可以升华为哲学范畴和原理,这属于第一种结合;如果从哲学和经济学结合生成的视角和研究领域的相对独立性而言,它又是一门新的学科,这属于第二种结合;但经济哲学毕竟是为实践和人的需要服务的,尤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哲学理应承担对某些社会突出问题进行集中理论攻关的责任,这又属于第三类结合。所以,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要放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树立多位一体的理解方式,并且从更广的视野看,理论和现实间也不是单向度关系,而是多向互动的共进关系。所以,不但不同学科间要互动,更根本的是这种互动要促成理论和现实间的良性互动。

四、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及意义

当代中国的经济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试图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经济哲学。经济哲学能否在中国蓬勃发展,根本决定因素还是实践基础上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性。因为理论问题的背后是现实问题,理论逻辑的背后是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不管是否自觉,它都处在实践逻辑场域之中。理论现象的出现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产生了对经济哲学的需要,这是它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从整体上看,经济面临着自身转型和应对国际局势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这两个方面背后,是以人民需要的满足为福祉的价值取向。改革发展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有很多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比如相当长一个时期,不少人将公平和效率简单对立,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之所以出现误读,是因为把公平当成了平均。公平不是平均、甚至某种意义上只有不平均才有公平。因为人与人在天赋和努力程度、劳动性质和数量方面普遍存在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带来分配上的适度差距是合理的,但现实当中的两极分化往往不是这种原因造成的,而是掌握社会资源支配权的既得利益者搞权力寻租造成的。这种不公是真正的不公,并且是对效率的损害。另外,由于国内两极分化加剧,投资形成的新生产力和普通民众的购买力不足形成矛盾,造成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过大。经济能否成功转型还需要政治和文化与之配合。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必须协调前进。“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9]所有这些矛盾的解决,仅靠经济学是不够的,因为人需要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也需要全面协调发展。不同领域和学科对社会的影响都是有效的,但也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有效地摆正各因素关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要求。中国的经济哲学是应社会转型需要发展起来的,和西方经济哲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现实国情决定了它和西方经济哲学在侧重点和问题域上会有很大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地追随西方经济哲学探讨所谓“前沿问题”,而应立足自身需要,解决本国发展的前沿和基础问题。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以运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现象。这种眼光包含历时性和共时性(结构性)两种内涵。社会领域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主要表现为范式的稳定和转换。西方经济学对社会持改良态度,在根本制度问题上是非历史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在革命和建设初期过分侧重于运动性。所以,中国经济哲学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需要两种意识:破除旧范式意识和建立新范式意识。破除旧范式不但包括破他人的,也包括破自己的。中国经济哲学新范式的锻造,需要不同经济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在扬弃的基础上打造出全新范式:既不是西方经济哲学整合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哲学,也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整合了西方经济哲学,而是扬弃双方,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建立新范式。这个平台无疑就是马克思主义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下,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传统社会主义的固有优势和资本主义某些合理因素,以及在实践中摸索的新做法辩证整合,打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验。这个探索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过程,既是对偏离马克思本真原意的实践拨乱反正的过程,又是根据新的现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哲学上,中国人是有可能演奏第一小提琴的,而这条道路的探索必将反哺世界。

参考文献:

[1] 钟国兴.经济哲学的定位问题[N].光明日报,1998-4-3.

[2] 刘敬鲁.经济哲学需要研究的三类问题[N].光明日报,2001-10-23.

[3] 于文军.经济哲学的学科归属(观点)[N].人民日报,2000-3-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4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经济哲学 篇12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 发展于汉, 成熟于宋。在儒家广博的理论视野中, “天”的含义是丰富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天”, 大致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

通过不同历史阶段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 可从三个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首先, “天人合一”就是主张人与万物一体, 高扬生命一体化。其次, “天人合一”主张人与天地合其德, 强调天道和人道的一致性。人道与自然之道有着共同性, 即人与天地均依“道”而生成与发展。人要与自然合其德。人从尽心知性始, 进而知天命, 把握天道。再次, “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共存共生, 和谐发展。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意义

1.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 普遍的表现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人类生存的思考, 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命题鲜明的体现在《易传》中, 其中的乾、坤二卦代表天、地, 由此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传》看来, 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 不能分离的。天、地本事以发育生长成物为功能。传统文化中的“天”, 主要指的是与“人”对应的存在, 即人以及人的创造物之外的世界, 也就是自然界。《易经》倡导人类要敬畏上天, 认为上天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 人要尊崇上天的旨意行事, 提现了先人对于自然的尊重。

2. 天人合德

《周易》认为, 人作为自然界的精华, 主要是受命于上天而诞生的。人是由天地之间的阴阳所化而成, 因此人本身兼有阳刚之性和阴柔之美。阳刚使得人类积极地探索有效地生存之道, 自强不息, 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阴柔使得人类关注自身的品性, 厚德载物。阴阳相生, 推进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促进自我身心的协调发展。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循环经济理论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 在人类活动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的消耗,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并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调整人类的发展方向。

3. 天人协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强调要利用自然, 另一方面又强调自然的规律, 不破坏自然。中国古代的天人调谐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 使自然界的万物能生长发展。推行循环经济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观的重要一步,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天人相参

所谓天人相参, 就是天地人三者相互并存, 是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规范。循环经济理念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要求人类的活动要维护这个系统的平衡, 要协调人类的活动、生产模式、制度等因素, 使人的参与程度符合大自然的演变规律。

三、“天人合一”观念对循环经济的启示价值

1.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天人和谐”为目标

(1) 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对其利益相关者负相应的责任

把道德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培育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企业,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遵循生态规则, 不仅做经济人, 更要做社会人、生态人, 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

(2) 要坚持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

要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 运用“财 (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的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 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 就是要减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减少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结合自然的自净能力和可承受能力, 合理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采取科学技术, 通过更新技术手段,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污染零排放。

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以“生生不息”为目标

“生生不息”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要使人们确立发展要以人类的永久生存为出发点, 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限度的思想。企业要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方式比如: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蓄业建设;三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 使各企业之间能通过这一平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原料。

要发展循环经济,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要学习天人合一中注重“和谐”的有益成分, 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同时, 也要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性、历史性、局限性有所认识。当前, 我们发展循环经济, 不仅要在实践和观念上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 更是要在绿色科学创新的基础上, 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文营.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07 (04) .[1]孙文营.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07 (04) .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1)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1) .

上一篇:遗传性易栓症下一篇:序列测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