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创新(共12篇)
哲学创新 篇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多元化时代, 新闻创新已经成了新闻界的最强音, 作为新闻创新可谓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它既包括形式创新、内容创新, 也包括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可是笔者认为在新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上唯一离不开的就是哲学方法, 可以说哲学方法在新闻创新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哲学方法、文化价值和新闻创新
默顿曾写过一本名为《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著作, 他在里面曾这样表述:在某一特定时期, 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会对科学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清教主义是在17世纪的英格兰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 默顿因此认为其是和当时科学领域的精神气质相符合的。
而当今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无疑就是科学主义了, 因为不管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在试图寻求科学方法来解决, 当然也包括我们所谈的新闻创新, 比如, 目前新闻界最常用的创新方法有综合分析法、反弹琵琶法、寻找错位法、头脑风暴法、定点突破法等, 我们也会把这些方法下定义, 这也就是科学方法。
在目前的文化包装中, 科学方法一直备受青睐, 人们也自然而然地将其放在所有方法的第一位, 有的时候, 我们也几乎会认为科学方法是万能的。可是相反, 曾经与科学方法同台演出的哲学方法却逐步地远离的我们的视线, 因为哲学方法所推崇的那种清心寡欲和淡定模糊距离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很遥远。可是, 人们在忘记哲学方法的同时, 又在无形之中还在运用它, 在我们用科学方法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 会不自觉地运用到哲学方法, 或者是把哲学方法错误地认为是科学方法而已。
二、哲学方法与新闻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通常我们将顿悟法或直觉法称为哲学方法, 其是形而上学的方法, 严格来说不算是有意的习得之法和逻辑推理方法。哲学是“对事物思维着的考察”, 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哲学方法是一种思维方法, 可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和偶然现象, 以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必然性的把握, 从而得到澄明之识。其主要有超验性、辩证性和批判性三个特点。
冯友兰很推崇哲学方法, 根据“无用之大用”和“内圣外王”得出哲学的特征和功能, 在哲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正的方法”实际是逻辑分析的方法, 不同于对经验做积极释义的科学的方法, 形而上学正的方法是对经验做逻辑的释义。“负的方法”即不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是什么, 而只说它不是什么。“烘云托月”是冯友兰对负的方法做出的形象解释, 具体表述为:“画家画月只是在纸上烘云, 于所烘云中留一圆底或半圆底空白, 其空白即是月”, 也就是说画家在画月亮的时候, 只是画云彩, 并且在云彩中间, 留出一片空白, 这样人们一看, 就知道画家是在画月亮了。
三、哲学方法促进新闻创新
在研究新闻创新的过程中, 前辈们也总结出了不少好的方法, 这些方法具体可感操作性强, 我们姑且把这些方法叫做是科学方法, 可是在新闻创新的道路上, 我们不可忽视哲学方法对它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我们新闻创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所运用着的方法, 比如“悟性”和“灵感”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哲学方法。
“悟性”一般表示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能力。它是Verstand的意译, 是一个德国的古典哲学术语。新闻采编工作如同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 时时处处需要创新, 所以我们日常的采编工作要更注重悟性。悟性其实就是灵感, 很多时候会以“顿悟”的形式出现。悟性是灵感产生的基础, 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灵感是悟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凡是在创造性思维领域中有所成者, 大都对灵感倍加青睐, 比如科研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创作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所谓灵感就是一种顿悟。”当然, 哲学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可以在新闻创新的实践中去发现和利用它们, 我们也相信这些哲学方法不但会促进新闻创新, 而且还有可能突破新闻创新的一些瓶颈, 使新闻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和大科学时代, 我们更多的是从科学方法入手寻求新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试着从文化的角度寻求哲学方法的合理地位, 并详细论证哲学方法不仅能促进新闻创新, 而且还有可能让新闻创新走出自身瓶颈, 或者是另辟蹊径。
关键词:哲学方法,新闻创新,促进
参考文献
[1][美]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朱光安.论新闻创新[J].理论与实践, 2000, (2)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冯友兰.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5]周石.悟·灵感·新闻创新[J].新闻三昧, 2001, (1)
哲学创新 篇2
生态环境哲学:哲学当代创新之域
生态环境哲学缘起于人类对自身当代生存状况与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关注,人类生命中自然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类文明范式的当代转型的科学基础与文化背景中.对于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及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非生物的关系思考和研究,生态环境哲学可在吸收与转换现代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而进行哲学当代创新.这种创新意味着哲学范式的一种根本性转变.
作 者:庄穆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420(4)分类号:N031关键词:生态环境哲学 缘起 哲学范武转变
论哲学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创新 篇3
一提到哲学,不但对于中学生,即使对于大学生,甚至对于某些成年人来说也会觉得它是非常深奥,难于理解,远离现实生活,不识人间烟火的一门学问。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哲学应有的地位丧失殆尽。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必须有自己的哲学,必须拥有用哲学思维武装起来的人民;作为个人来说,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也依赖于其对哲学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哲学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和意义。
(一)锻炼理论思维,提高思维水平
从哲学的本性来看,哲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哲学本身不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但却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而影响了一切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哲学思维具有反思性,其目的是走向批判。因此,哲学的反思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成败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大小。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民族的崛起需要创新,个人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创新。由此可见,哲学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
另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哲学具有普遍的方法论功能。例如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辩证法关于事物的联系、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要用联系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哲学还为我们提供了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等辩证思维的具体方法。这些理论由于具有普遍性特征,因而具有普遍的方法论功能。通过合理的哲学教育,可以把这些理论转化为人们合理的观念和活的思维方式,成为人们思维不断创新、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二)进行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
所谓境界,就是人们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但不同人生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境界内藏于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言行。境界犹如阶梯,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等级。我国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个层次的境界: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处在这样境界中的人,对生活无追求、无打算;第二境界是功利境界,人对自己有所认识,但他们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人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成员,他们能够处处为社会着想;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处在这样境界中的人不仅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成员,而且是宇宙的成员,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生意义有彻底清醒的领悟。冯先生强调,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就在于帮助人达到第三尤其是第四境界。
无论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它们所关心的主题最终都是如何安顿人生、生命的意义何在。特别是中国哲学,它的永久性价值,就在于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当人们为物质利益所左右,精神家园逐渐荒芜的时候,正确的哲学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人生目标,正确看待、克服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因此,哲学是人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另外,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它是一个国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是集中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号召力量。只有学习了哲学,才能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然而,目前我国的哲学教育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教育理念的错位,哲学不被重视和高度政治化;教育主体的错位,学生主动性缺失;针对性、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哲学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二、哲学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重设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重设教育理念是解决目前哲学教学问题并为其寻找出路的关键。我们必须反对用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政治观点看待哲学教学,注重哲学对于中国当前现实的重要性。现代化的建设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也包括精神文明,不仅要科技兴国,而且也要人文兴国。长期以来,人们由于急功近利轻视了精神文明和人文兴国的意义,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从反面表明,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社会有着无形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必须重视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建设,各相关教育机构也要把哲学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看待。
哲学起源于好奇,更是起源于苦恼、困惑和疑难,起源于求知的欲望。它不仅以自然为对象,从根本上说,它是以人为对象。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因此, 哲学教育要从感情丰富的人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出发,着力于自由思想的表达,使学生学会思考人生,学会体验生命,训练学生终极关怀的品质,着力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在哲学教育阶段的衔接方面,要解决大学生哲学教育和中学生哲学教育两个阶段的重复状况,特别是要根据中学生和大学生二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水平特点来进行哲学教育。大体上,对中学生应主要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并且一定要通俗易懂,一定要结合社会日常生活和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大学生,则可进行较全面的哲学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学、美学及其他部门哲学等,要注重理论层面的讲解。
其次,在哲学教育的内容方面,应该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介绍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内容及历史演进。因为这不仅可以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而且有根有据,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且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才能使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了解非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哲学派别的思想,并且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和综合,而不至于人云亦云。同时,这也能够使学生了解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形成博大宽广的哲学视野。
再次,在哲学教育的阐述方式或表达方式方面,可以采用讨论班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讨论班式教学是以哲学原著提供的话语为基础展开讨论。这两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相互激发出创造力,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改变我国多年来哲学教育阐述方式的枯燥无味,充分展示哲学智慧的活生生面目。另外,要注意多联系学生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考试方式上,既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因此考试方式既要采用目前通行的闭卷测验,也要试行课程论文考核。
最后,应该努力提高哲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大力加强哲学教学研究。既然哲学教育不是纯粹知识教育,而是反思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教育,那么哲学教育工作者就不只是一个教育者、知识传播者、观念灌输者,而同时更是一个研究者、对话者甚至被质疑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哲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大力加强哲学教学研究。具体说来,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对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有所了解,并把它们介绍到哲学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哲学的兴趣。
总之,哲学理论是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理论,它的功能是最高层次的功能。同时,它的内容就在生活之中,它的道理是可以通俗表达出来的。只要我们大力进行哲学教育的创新,就能有效地发挥哲学的普遍性功能,使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思维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
构建创新作文教学的哲学境界 篇4
一.活跃的思想与敏锐的感觉
1.树立日常关怀和终极关怀的信念
大作家、小作者也好, 文学体裁、实用文体也罢, 都承担着对现实和历史的人生关怀的重大使命。人生关怀, 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者的共同品格, 也是一种独立品格。所谓终极关怀, 它属于人的精神信仰范畴, 是一种探究宇宙人生本源的形而上之思想情怀。作为共同品格和思想情怀, 他们应该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契入生命乃至灵魂深处, 顾及文本语言、文化语境、读者心理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藉助哲学的“言说”, 去表现出独立的生命哲学概念。譬如《最安全的, 才是最危险的》 (学生习作) 中写道:认识到安全与危险的对立转换, 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现实。套用《双城记》的第一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其实每一个时代中, 危险与安全都是并存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 唯有安全或危险成为主要方面, 才决定了社会的现状。如今, 我国的确有安全的一面。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腾飞, 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都昭示着这个时代的和谐与安全。然而, 安全背后隐匿着危险:政治上, “三公”透明化阻力重重;经济上, 物价上涨, 房价让人望而却步;文化上, 颇显浮躁, 韩方大战的余热还在继续;民生上,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让人心忧……我们不仅要提起十分精神踮起脚尖走过泾溪石险处, 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迈开大步平稳踏过平流无险处。作者怀揣一份欣悦而沉重的自我认识和忧患心绪, 在真诚“袒露”中“言说”, “言说”中显现对社会的责任、对他者的回应的伦理本质, 形成理性互动和宽容交往。
2.具有高清的哲思方式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说过:“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 以骄侈之心临之则价低。” (《林泉高致·山水训》) 由是观之, 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进入内心才能牵引出“林泉”一样高清的哲学思维。“我的眼睛注视着天空。”贝多芬经常这样说。的确, 哲学思维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眼睛经常注视着天空者, 总能因满布星斗的天空而顿起敬畏之心, 总会从心灵中荡起自致远大的崇高美。让我们翻开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你会发现梁衡先生抬起头, 沿着肉眼和心眼搭建的天梯, 注视着居里夫人的朗朗心空, 突然领悟到了居里夫人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排除干扰的执著态度、驾驭规律的智慧和不重名利的跨越百年的崇高之美, 于是以人类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广阔背景作为创作的依托和支架, 笔带钦羡和敬仰地写下了“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一个端庄坚毅的女科学家, ……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她得到了永恒……”这样独特的气象、血脉、韵致的佳语名作。今天, 我们的作文教学何不以此为范例和借鉴, 有意识地培养仰望天空的哲学思维!?
3.强化问题意识, 富有洞察力
(1) 从历史现象入手洞察生活的真实性, 这种认识取向通常被称之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例举学生习作《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联》:……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提到“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而台湾学者龙应台女士却曾在著作中强调“只有世界的, 才是民族的”。这两种观点看似是绝对矛盾, 但其实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首先, 这两种观点都建立于文化范畴之上, 切不可夸大去说。如今许多人片面地理解鲁迅先生的话, 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就必须被推崇, 却忽略了鲁迅先生所谓的民族文化并非是未经挑拣的、拿来就用的。他在《拿来主义》中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是:“总之, 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同样对于民族文化, 我们也要去芜存菁, 将其精华发扬光大, 这样的文化才有流通的生命力, 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就如葛剑雄教授在谈及地域文化时说:“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 经过有效的传播才能是世界的。”世界文明的发展正是不同民族不断的交流、融合、再创作的过程。……如果习作者缺乏问题的探询力、眼光的洞察力和思想的透视力, 很难写出上述例析清晰、论辩缜密、思想包容力极其丰富的文笔。
(2) 从悖谬想象入手去洞察生活的真实性和本质性, 这种认识取向则被视之为现代主义的创作取向。作者倘若不是把自己作为大写家, 而是作为思想家来思考人生并表现人生的, 那么不管是常态现象还是悖谬现象, 都能够准确、深层地揭示现象的核心本质。今天,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程度很高, 还要不要简朴、节俭?一位习作者的看法是:简朴, 其实还有另一种写法:俭朴, 不过我更喜欢前者。俭, 省也, 总使人感到迫于生活的无奈, 而简, 却表示一种生活的态度。人们喜欢杨丽萍的竹篮, 不如说是喜欢她不囿于世风, 在大牌云集处, 仍固守内心纯净的勇气和自信。这正是那些追逐时髦的姑娘所欠缺的。她们不懂为何简朴二字中, “简”在“朴”先, 更不懂这种“简”实则来之于内心。这些思考是一种确认和融合的过程, 凸显了简朴的本质和价值:行之简, 心之朴, 简朴是灵魂的一缕馨香。
二.哲学灵性与艺术表达
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社会不管审美趣味如何, 理想性价值取向、阳刚之气、正能量占上风、为主流才是正常的、健康的。可是环顾周围, 价值取向正趋于多元、非理想、实际生活化, 理想性价值取向被消解, 实用性价值理想被高度崇尚。在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被模糊、遭软化、受贬损之后, 一些人乐于接受一种及时行乐、腐朽没落的观念, 并将朴实、正直、善良的美好德性予以漠视、放逐。以引领学生通过作品去探看深层世界、表现真善美、笔伐假恶丑为归依, 中学作文教学则理应在价值的确定性与价值的不确定性之间, 摆正位置, 找准正向标, 使理想性价值成为创新作文教学的旗帜和引擎。下面一段诉说便是习作者为救赎高扬自我、漠视普通、被外物所役等颠倒了的异化了的人的灵魂, 而反复叠唱而出的主旋律、正气声:
朔望轮回, 我在这个星球上忙碌着, 一如努力绽放花朵的山果;季风来了又走, 我在这个国度里生活着, 一如结着果实的山果;候鸟又飞来过冬, 我只是在我处在的地方思考我的存在, 一如将生命比作甜蜜之歌的山果。
我是一个存在, 一个平凡的存在。
《圣经》里说上帝创造了世界, 创造了人。人类生来平等无异, 而这个世界有战争、恐怖袭击, 这些看似复杂的社会问题实质都是因为总有一批人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竭尽全力要干出一番所谓的“大事业”来。若放弃这个念头, 把身边所有的人都看成一个个与自己一样的平凡的存在, 那自然会有一种同化的力量将彼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而不是互相伤害。如山果一样默默开花, 悄悄成长, 让这个世界因为平凡而和谐。
2.富于自我批判精神
热爱劳动是传统美德, 劳动光荣,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 劳动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育扶助弱者的优良品德和对他人的爱心, 锻炼他们的生活动手能力, 云云, 本已经成为人们持久牢固的共识, 如今呢?习作者以“存在式体验”述说心声:可是现在, 我们对于劳动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 并没有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而反观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 对待劳动则是真正放在心上:德国法律规定, 年满六岁的孩子必须劳动;美国深泉学院———一所比哈佛更难进的学校———更是将“劳动”作为校训。它特意将校址选在加州东边沙漠的深处, 学校一切运作全靠学生和老师来维持。除了盖房子, 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学校对外籍学生设有全额助学金, 代价是每周必须完成20个小时的体力活。创办者旨在让他们通过劳动, 倾听“荒漠的声音”。从中外横向比对的层面, 描述现实、反思现实, 正视现实异化处境和怪诞处境, 充分意识到日常生活的危患, 重新确立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现实批判热情、参与现实变革的行动和勇气跃然纸上。
3.具有高雅情趣和文化素养
事实上, 在人生意味的探索中, 我们中国人形成了一种以“趣”为要素的相当完整的审美生态系统, 说明人生可以全方位地寻求与创造生命之美与生活之趣。而要构建创新作文教学的哲学境界, 我们不赞成趋时媚俗, 更反对将尘俗生活中的陋俗与恶俗的内容带进创作领域, 应着意引导和要求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在谈天说地、写景状物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奥秘的真谛, 给作品点染上一层哲理和雅趣的光环。当然哲理的提炼、高雅情趣的培植, 自然离不开作者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 否则, 只会在浅俗的、固有的文化层次上蠕行。以下是习作《辩证读“零帕”》的节选:对“零帕”, 我们要汲取的是它拒绝物质化的理念。在这个霓虹灯下, 纸醉金迷, 桃红柳绿的社会, 已是越来越难寻觅到淡泊如陶渊明的影子了。物质世界的无限丰富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精神绿地的荒漠化, 网络的泛滥更是让一部分青少年沉溺在物质化的世界, 他们已然快要拒绝人格提升, 沦陷于低层次的狂欢。对这种近乎疯狂又无比诱惑的物质化社会, 我们也许应当从中国哲学之祖老子那里寻一剂良药。他留给世人的文化遗嘱就是不断做减法。减去一切干涉你内心、本性的东西, 过那种“味无味”的生活, 愈是平淡质朴的生活, 才愈品愈香。“君子之交淡如水”, 连孔子也希望世人过那种简单的君子生活。在我们还在为买房、买车等一大堆生活桎梏所束缚的时候, 不妨抬头看看天空, 看看云端之上那些白发飘飘的老者。鲜明的表态、充分的论据、严密的推理, 廓宽的文化素养, 给读者以道与理、理性追求与哲理智慧的精妙意趣。
三.创作与人生的契合
1.创作, 人生的一种最情性的形式
托尔斯泰给我们指出了优秀艺术品的三个特征:第一, 一件艺术品应该表现某种特定的感情, 如悲痛或高兴等;第二, 他应该清楚明白的表现那种感情;第三, 艺术家应该真诚地期望表现出他的感情。的确, 带着感情创作的的作品会有一种磁场。像《听雨》的作者将赋予人生意义的瞬间体验、感悟、情愫凝聚为语言的结晶, 呈现出人性、人的完满自足、怡然自得的理想愿景:“我静静地谛听, 尽情地感受, 唯愿听出雨的别样风骨。一道闪电划破沉沉的夜空, 炸雷轰鸣, 暴雨飘泼, 鞭打在摇曳的绿叶上, 跳跃在黑黑的瓦片上, 一曲紧张的珠玑的合奏, 旋律那样的清响, 节奏那样的明快, 我的心灵好像坠入命运交响乐章。
“是谁, 在霹雳哗啦的声歌中走动, 足音急促清脆, 是夜班急欲返归吗?
“是谁, 在风声雨声包围的对面小屋里, 书声阵阵, 那样投入?
“雷还在响着, 雨还是飘飘洒洒。我整个身心依然沉浸在淅淅沥沥的雨声里, 感受柔如飘丝的夜雨的抚摸, 金戈铁马般的雨音的梳洗, 我是否听懂了雨的欢歌, 雨的底蕴呢?”
2.创作, 人生的一种自我关照的形式
其实, 写作就是写人生, 语言文字就是作者观照自己人生的形式、媒介和载体。以水路水态水格, 写水乡水天水人。以汉腔汉调汉韵, 作汉形汉色汉魂。梁实秋描述晚景: (人到老年) , 由黑而黄, 而灰, 而斑, 而耄耋然, 而稀稀茫茫, 而牛山濯濯, 活像一只秃鹫……一怀老朽不可逢春的凄凉、孤寂。郑板桥撰有一副对联:四面灯, 一层纸, 辉辉煌煌, 照遍东西南北:一年学, 八吊钱, 辛辛苦苦, 历尽春夏秋冬。上联是县官郑板桥作的, 下联是前来告状的私塾先生作的。他状告东家不按原议付给他八吊钱的薪水, 反而诬蔑他才疏学浅, 公然将他辞退了。下联证明他状告有理, 打赢了官司。上联是郑板桥做官应当照亮东西南北的志愿的一种形态自然的流露, 下联是私塾先生对不能容忍的遭遇的一种质朴的控诉, 都表现了倾向型与艺术形式的和谐一致, 都表现了表现什么与如何表现的自由 (转述:翟墨《融创时代:当代艺术手记》) 。
“如果说从政治批判到历史反思, 往往还停留在对人际关系外部联系的揭示上, 那么面对人生价值、人的命运的思考, 则更接近于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思维和审美观照。” (王铁仙《新时期文学二十年》) 以史铁生的《合欢树》为例, 作者多次所写到的母亲、儿子、孩子多维一体的“合欢树”, 树干虬虬曲曲, 树叶密密疏疏, 树根深深浅浅, 但里面大都渗透着一个人生和艺术探索者的苦涩与甜蜜, 烙印着人生美丑的纠缠与裂变。既象征着母爱和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又观照了自己的多舛命运, 有压抑, 有沉痛, 更有愧疚之情、感恩之心、希望之愿:它超越了诉苦的历史记忆。相比之下, 那种未能深入生活, 热衷于平庸与无望、修饰与夸耀, 陷溺于生命、思想的含混不清状态的作文教学, 我们坚决摒弃它毫不为过。
3.创作, 人生的一种创造美的形式
创新的哲学思考 篇5
创新的哲学思考
创新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的西方,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它表征的是人类有意识的`各种活动;它的存在基础是价值引力,创新价值不完全是正值,亦有负值或零值,为此要寻找和设定创新的价值预测和评估体系;在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下,理性地追求创新价值,避免无价值或零价值创新.
作 者:秦祖泽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0刊 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分类号:B017关键词:创新 创新价值 创新价值预测和评估
如何在哲学课教改中培养创新思维 篇6
关键词 哲学课教改 创新思维 教学态度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培养创新思维是高校哲学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高校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完整的人格,而且还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哲学课教学之所以能够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因为,哲学作为一个最具综合性的学科,既与各门学科具有广泛联系,又具有本身特有的反思批判精神。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哲学课教学却是这样一个固定模式: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走笔如飞,考前教师划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如此一来,好好的一门哲学课,就成了学生锻炼记忆力的项目。这显然不能培养出理想的创新思维,甚至连营造创新思维的气氛都做不到。我们必须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教学态度的改革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哲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肯定不如哲学大师们渊博精深,但是让我们惭愧的是,哲学大师始终抱着一种永不止步、勇于探索未知知识的态度,所以,我们的哲学教师应该向大师们学习这种态度,不能只满足于书本中现成的知识框架,要继续探索“教什么”、“如何教”,不要对课程设定先入为主的成见,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正确。如果学生有意见甚至批评,教师都应该随时接受以及改正。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新的探索之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态度。即使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教师也还要继续深入对哲学教学的探索。
这种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的教学态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教师坚持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态度,和学生一样在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这对学生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引领学生摆脱以往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带动和鼓励下,学生开始尝试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进行探索和创新,不再只是盲目接受。不管对待何人何事,学生都能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只唯书、不唯实,这才是学生在哲学课中最重要的收获。只有教会学生拥有了对传统知识敢于怀疑和批判、对未知领域不断求索的态度,他们才会真正去思考,然后才可能创新。
在哲学课的教学之中引入这种新的灵活机动的教学态度,只是教学改革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与这种不定型的教学态度直接相对应的,是对传统哲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转变教学态度的结果,是哲学教师得以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去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应再像以往那样局限在某一本教科书上,而是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参考大量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综合各类教科书的优点,取长补短,构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相应地,对学生的指导也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教科书,而是给出大量相关的参考书。学生一开始可能感到不适应,但不久就会喜欢上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是教学过程方面。不要把教学内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不断向学生提出关于教学内容的新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对这些问题的新理解。教师在讲解某些哲学原理和观点时,可以先进行必要的富有启发性的讲解,然后组织和安排讨论课,让学生结合本身所学专业,就哲学问题本身或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话题进行热烈的探讨。在发言时,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教科书所理解的说法。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系、部和专业,他们的发言往往能够具有相互的启发作用。除了正常授课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请各系的非哲学教师过来共同探讨这些哲学问题,就他们各自的专业视角来发表看法。
三是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方面。教师必须注意既不把题目定得过死,限制学生的发挥创造,又不能定得过宽,脱离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可以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哲学名词、哲学原理的理解,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听课和完成作业,学生会改变过去肤浅的教条式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哲学原理是人类站在已知的角度去探索未知的必要工具,对社会热点问题也会形成更加正确的认识。在考试方式上,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改革的尝试,不需要再把考试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而是把考试同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使考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把考试分为平时口试、期中作业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在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上,教师要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留下充足的空间,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表明选择的理由,阐述思考过程和结论。
实践表明,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它能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中得到更大的教益。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激发了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使他们从抱着“死记硬背就可过关”的心态到对哲学课“刮目相看”,发现原来能够从哲学课堂中受益匪浅,从而开始主动探索汲取。
三、教学目的的改革
哲学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前,哲学教师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现成的理论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循规蹈矩的人。这个答案,在今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项改革逐步推行的形势。一方面,由于社会每时每刻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而且这种发展变化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这就决定了教师就只能把传统的理论知识当作应付和处理现实问题的工具,在它们不适应现实的情况下随时准备加以修改;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要求社会公民具备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作哲学教学的目的。这和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学教育就是要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我们历来都一直标榜哲学课的教学目标是要避免“片面、静止和僵化”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因为采用了传统教学的背书和笔记的方法,结果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该如何在教学目的上做调整,以改变学生的传统的带有惰性的思维方式,为他们的思维注入新鲜的活力?
把培养创新思维当作哲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哲学教师做到:
首先,要加强哲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多年以来,哲学课程一直被看作是远离现实生活的甚至是与现实生活无关的抽象理论。哲学老师要转变这种看法,要认识到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科书提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的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同样,一旦教师把哲学教学与学生的亲身经验联系起来,或引导学生把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进行思考,哲学课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其次,不要光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要起榜样作用。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乃至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出表率。
最后,教师要达成一种认识:在哲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不是理解哲学理论体系,而是掌握哲学的创新思维的精神和方法,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许,他们的观点还不成熟,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的见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进步。
创新思维不是通过呼吁和期盼就能得到的,必须在具备创新的环境和气氛的条件下培养出来。如同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深远的变化一样,哲学的教学改革成果也将会给原有的死水一潭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哲学教师应当致力于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思维的现代化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玉昌.哲学课的教改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师论文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1).
[2]戴清香.哲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8).
[3]刘琳.探究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0(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研究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途径
1 引言
理论上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 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当代哲学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哲学形态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三足鼎立”, 这种形态对于新的学者把握和认识西方哲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知道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即使非常经典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 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分析
2.1 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哲学进行梳理, 因为它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统摄哲学全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探讨的重要前提。传统哲学在方法论方面影响我们的思维, 因此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首先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2.2 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 它所根植的年代中充满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从一种世界的高度来认识哲学, 创作了世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且实践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真理性。因此,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研读, 避免认识上的分散性和模糊性。
2.3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它是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括。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已经融入了很多地方特色, 马克西主义哲学的创新要从全球性的高度来认识其地位, 避免出现创新过程中的偏颇。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要生长点
中西方哲学中包含了人类及其精华的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相比于西方传统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质和形式比较固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就是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固有的思想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全球化的时期, 哲学已经成为世界的哲学,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哲学的现状, 就必须直面中国哲学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想要创新就必须改变其原有的外在形式, 用更宽广的胸怀来承载更多形式的哲学内容, 这样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哲学思想, 他们是马克思哲学的新成果, 也是世界哲学发展中的一种全新形态, 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将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另一生长点。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分析
4.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拒绝唯心主义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扬弃, 着眼于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追溯其产生的历史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问世以来就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服务的, 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去向问题。因此要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好好把握其哲学观和方法论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才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从很大程度上说这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以在正确辩证法的引导下理解中国发展过程中问题。
4.2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
首先, 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这些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只有认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才可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都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只有仔细阅读这些经典才可以做到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实践, 坚持物质世界不动摇。其次,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整体观念。实现人类的解放推动全人类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 因而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事实上,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这些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赋予其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对这些著作进行深入的研读, 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的打下坚实基础。
4.3 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曾经不断地强调方法论要随时随地以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和创新。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向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立足实际, 直面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 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其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决定了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大众,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着重点所在。再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广泛地吸收自然科学的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集大成者, 它不是固步自封的, 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 从而推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与其他自然学习的最新成果相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鲜的血液,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能量和动力。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发展的理论就离不开创新。当近社会瞬息万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是时代所需, 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10) .0
[2]杨海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道路的探索——访著名哲学家陈先达[J].高校理论战线, 2010 (9) .
[3]高云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两种类型[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2) .
浅谈高校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创新 篇8
一、哲学教育的本性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 哲学旨在引导人们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 促进历史发展和提升人类整体素质。哲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要遵循教育规律,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哲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人文学科, 是其他人文基础学科的基础。哲学的研究对象、运思方式, 都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哲学本身并不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它是通过改变学习者的思维方式来影响对于问题的解决。这是与哲学思维所具有的反思性、批判性特征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哲学的反思功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 能否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思维方式就成为成败与否的一个关键。目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样, 民族的崛起、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哲学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刻也不能忽视。
另外, 哲学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当人们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之后, 就会依据这些观点来解释世界, 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世界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例如, 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这一理论向我们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观点则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 从动态中去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同时, 哲学还为我们提供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由于这些理论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因而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因此, 高校通过开展合理的哲学教育, 可以把哲学理论转化为大学生认识世界的合理观念和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从而为国家繁荣、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哲学教育的意义
从词源考证的角度来说, 哲学本身就是“智慧学”或“爱智之学”。因此, 哲学教育应该成为彰显智慧的过程, 哲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但目前高等学校哲学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很多学生都把哲学理解为是一门非常深奥、枯燥、抽象、脱离现实的学问, 对哲学这门学科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近几年, 市场经济中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越来越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志愿报哲学系的考生总是比较少, 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哲学系的。于是有不少人感到困惑:在市场经济蓬蓬勃勃的今天, 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但是, 对一个国家而言, 如果没有自己的哲学, 不拥有用哲学思维武装起来的人民, 那么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 哲学教育于一个国家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个人而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 但不同人的人生境界则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谓人生境界, 指的就是人们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境界内藏于人的思想意识, 外化为言行。境界犹如阶梯, 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等级。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讲人生境界区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其中处于“自然境界”的人讲究顺习而行, 对生活无追求、无打算;处于“功利境界”的人虽然对自己有所认识, 但他们行为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处于“道德境界”的人则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成员, 因此能够处处为社会着想;而处于“天地境界”的人, 不仅意识到了自己是社会的成员, 而且是宇宙的成员, 他们讲究天地合一,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生意义有彻底清醒的领悟。冯友兰认为, 学习和研究哲学有助于帮助人达到第三尤其是第四境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从中国哲学到西方哲学,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何在都是它们所关心的主题。而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之所以具有永久性价值, 就在于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 一部分人沉湎于追求物质利益, 而精神家园却逐渐荒芜,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习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哲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通过深沉的哲学思考, 得出了他们关于世界和人生基本问题的解释与说明。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就是哲学家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变迁和理论层次的不断提高, 同时也展现了不累不断更新和提升的智慧。哲学既是“理论智慧”, 即对世界存在的真理性认识, 也是“实践智慧”, 即在理论智慧基础上确定的人的理想, 对道德、对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所进行的深邃思考, 把握其精髓, 从而为人类生活提供向导。因此, 哲学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 是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号召力量。只有通过学习哲学, 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三、对创新哲学教学的思考
为了发挥哲学的功能, 我们必须对哲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以达到哲学教育的目的。
1、改革教学内容, 拓宽教育途径。
要想发挥高校哲学教育素质培养的功能,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丰富, 开设诸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等哲学史方面的选修课程。通过哲学史的学习, 可以让大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不同哲学观点、不同思维方法之间的争论, 了解哲学家们所思考的基本哲学问题, 以及他们在思考哲学哲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与思路, 这即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格理想进行熏陶培养, 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的丰富以及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此外, 也应开设一些对某些哲学流派或哲学家进行详细解读的课程或讲座, 开阔学生的哲学视野,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哲学思潮,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让他们在对比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理论联系实际, 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哲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应改变这种灌输式的授课方法, 使课堂由呆板的讲授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相长, 使学生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讨论班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让他们在思考、质疑、辩论的过程中培养出敏锐、机智、全面、流畅的思维能力, 从而展现出哲学作为智慧之学的本来面目, 改变我国多年来哲学教育枯燥无味的阐述方式。充分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展开讲解与讨论, 避免空洞的政治说教和道德说教, 让学生们现在就体会到哲学的功用, 也使哲学真正担当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作用。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素养。
哲学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反思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决定了哲学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和观念的灌输者, 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对话者、研究者甚至被质疑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哲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哲学研究, 丰富哲学的内涵与外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哲学教师, 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逻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如果高校哲学教师的知识面狭窄, 就会把原本应该丰富、生动的哲学课讲得枯燥、肤浅, 这样一来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因此, 高校哲学教师应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专业素养, 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把握学术发展前沿, 并把这些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体现到哲学教学的过程之中,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舒远招.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途径 篇9
一、图示法教学
图示法是把抽象的、复杂的深奥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与浅显化, 使其一目了然。使哲学的重难点学习起来生动有趣。把图示法应用于哲学课教学的难点突破有着更有效的作用, 通过画图的方式, 能够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更直接, 更省时, 更明白,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展,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 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些学生学了之后不明白哲学上的矛盾是什么含义, 往往与生活中提到的人与人的矛盾和逻辑矛盾相混淆。如何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哲学上这个难点呢, 我们采用图1图示法讲解。
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张三敢剪吗?为什么?
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这两人是对立的, 不剪断李四头上的绳子张三就不能落回地面, 但由于矛盾双方又是统一的, 张三又不敢剪了, 因为如果剪的时间、地点不合适 (比如他们下方是悬崖) 双方都会掉下悬崖, 此时, 双方的统一更为重要;等到在平原上空离地面不是很高的时候, 可以迅速剪断绳子, 因为这时对立更重要。通过这种讲解使学生更明白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二、替代法教学
替代法, 就是将身边陌生、复杂的大道理用熟悉、简单的小道理来加以说明。通过我们身边熟悉的知识的替代为解决某一问题提供启发、帮助的创新思维方法。替代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常用一种研究方法, 用在哲学课中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难点和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史观部分为了说明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这里, 把每个群众的作用看成是物理学科上的一个分力, 分力的合力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第三个分力 (相当于第三个群众) 再与这个对角线形成新的合力, (如图2)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也就是说每位群众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三、表格法教学
表格法就是把一段内容或这个知识的重点难点概括为几个关键词, 再运用合理的逻辑推导和记忆引导, 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把每一课的知识进行表格构建, 然后再构建每一单元的框架, 最后形成由各个单元组合起来的整个模块表格。哲学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难点, 应用表格法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下图两幅表格, 可以先讲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用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用制关系又分为公有制关系和私有制关系, 可以知道, 生产资料如果是公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的分配如何?那就是地位平等和分配平等;生产资料如果是私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的分配如何?那就是地位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可以看出我们向往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也就是人类的解放, 美好的未来社会。如何达到美好的未来社会呢?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关键是如何发展生产力问题, 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生产力的系统构成 (1) 实体性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2) 非实体性因素:科学技术、管理等。那我们就找到了发展生产力途径, 也就是在它的构成里找答案, 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要探寻新的资源, 要创新劳动资料, 要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 生产资料才会公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才会平等, 产品才会公平分配。
四、典型事例教学
解决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存在的难点, 用学生身边的事和物来讲解,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的事物及知识, 就要用学生熟知的事理做参照, 然后套用在陌生和抽象的事物上。因为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容易感兴趣, 容易理解。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很难理解, 特别是生活中我们常会有经验主义错误, 而有时候我们还不宜察觉或没有想到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 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 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 到处生搬硬套, 也背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典型事例, 一个人每天都在某一站台等5路公交车, 一直以来每天5路公交车都经过这站台且时间间隔不长, 但有一天, 这人在此处等5路等了半个小时车还是没有过来, 他又等了半个小时, 车还是没有来。这个时候此人就因该想想车没有经过的原因了, 是不是路线换了?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总之不能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而机械不变的一直等下去。
五、课堂讨论法教学
课堂讨论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或难于理解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 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全班进行, 也可分车成几组进行。如对实践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通过课堂讨论法更能简单明了。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愚公移山这个伟大的实践。 (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成是实践) 。我们先组织学生认真读愚公移山这篇文章,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讨论。 (1) 愚公移山是实践吗?为什么? (2)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 仅靠愚公一人移山能否成功? (4) 愚公移山用的工具是什么?他为什么不用炸药, 铲车?
讨论的结果回答 (1) 客观现实性:构成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回答 (2) 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积极的活动;回答 (3) 与 (4)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在实践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的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协作;同时, 人的实践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有历史性.愚公移山不用炸药, 铲车, 是因为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这些工具, 如果有炸药, 铲车, 他们就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使移山更方便更容易。因此, 实践是不断发展着的、世代延续的历史活动.也说明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发明新的生产工具。通过回答总结出实践的特点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通过对以上特点的总结学生对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这个定义也更加理解和掌握。
摘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这体现了哲学学科的重要地位。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在哲学知识的掌握的过程中, 很多人学习哲学感觉很吃力, 特别是对哲学重点、难点的掌握与理解上, 而哲学教学难点的掌握是学习哲学知识关键环节, 而不断创新哲学教学难点新途径对我们学好哲学重点、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途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丽华.哲学课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教学与研究, 2003, (01) .
[2]韩震.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2) .
哲学创新 篇10
一、应用内因外因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创新思维是抽象的思维活动, 不会凭空产生, 须借助外因的刺激, 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如教“河蚌的解剖”时, 可这样创设外因条件:在实验桌上摆上养河蚌的水槽, 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去观察。在这样的外因条件下, 促进了内因的发展变化。学生有的将河蚌放在开水中, 有的直接用解剖刀解剖, 有的则敲开蚌壳。学生在这样的和谐互动中, 总结出较好的解剖方式。又如学生在研究“昆虫触角的作用”时, 可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外因条件:先给学生讲一个西楚霸王的故事:“秦朝末年, 刘邦、项羽争夺天下, 刘邦的谋士在项羽将败退的乌江畔, 用蜜写下‘楚霸王自刎于此’的字样, 项羽败退至此, 见到的是蚂蚁组成的这六个大字, 以为是天意, 遂刎颈而死。”学生观看了有关的影视片, 然后根据这个故事设计研究的方案, 激发了创新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应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把自然界看成是有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一切都处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在教学中, 我们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原理, 注意引导学生按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路去分析、说明生命现象, 引导学生不依常规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方法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初一《动物学》中的“原生动物门”时, 可启发学生按照异中求同的思路, 由学生总结归纳出原生动物门的特征。生物学科实验多, 若按照实验指导进行, 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 缺乏成功的刺激。有的实验完全可以改成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因此, 上实验课时, 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让学生做实验, 而是提出研究的目标, 让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去设计, 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效果等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应用实践第一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实践是科学, 是求知的最终目标。因此, 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生物研究能力的课上, 可让学生开展“糯米酿酒的研究”课题活动, 在实践中进行有益的尝试。学生设置了如下课题:一是温度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研究, 二是不同原料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研究, 三是酒曲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 四是酒曲的成活对糯米甜酒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 学生自己大胆实践, 自己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解决问题, 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应用检验真理的标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对学生不同的想法、做法、问题、思路等, 可不急于肯定和否定, 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是引导他们理性地思索, 大胆地尝试, 让他们觉得成功与失败都光荣。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 要起到协调、指导、评价的作用, 促使学生开展迁移、发散、想象、联想, 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如教学“细胞膜的流动性”时, 可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想象出让人容易理解的事物。他们有的把细胞膜比喻为浮萍, 有的把细胞膜中的磷酸分子比喻成一条河, 而载体好似这条河中的一条船, 它不断地在运载着过往的客人, 并且, 这只特定的船只能运载特定的乘客。
在教学中, 还要引导、教会学生不要怕错, 敢于标新立异, 是否正确, 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学习时要进行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图文联想、因果联想、相关联想等。如教“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和分解”“蒸腾作用和细胞吸水”等内容时, 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在教学“生物的结构特点”时, 可让学生发挥图文联想能力, 认识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哲学创新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自然;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80-0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给人类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载体,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无限制和不合理使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产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马恩所处的时代,生态问题虽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深刻见解。马恩的生态思想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一)马恩生态思想的出发点:人与自然的统一
马克思抨击了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理论,主张以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讲,自然的存在先于人类,人类源于自然。同时,人存在于自然界中,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无法摆脱的依赖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马克思不仅强调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人对于自然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383恩格斯所说的“统治”绝不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进行统治和支配,而是主张人作为自然的能动的一部分,自觉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来“统治”,这种统治和支配是建立在“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表现在人是自然的能动的存在物,同时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自然首先表现为“感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的肯定。”[2]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意味着自然界在人之外的存在及其对人的效用;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作为“本质的对象……对人的存在”[3]。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说明了原因。环境伦理学家阿伦·盖尔认为“文明的标志是对世界本质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深层设定,因此也就是对何为值得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的深层设定,这种设定充斥着包括实践和制度在内的全部文化领域,并在漫长的时期中被体现并表达这些深层的生命形式所复制。”[4]因此生态文明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定为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通过人来不断完成、复制和发展的。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满足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中:“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5]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实现形式,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征服对象的劳动,而是根据人和自然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这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都是以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而生态环境必然沦为被生产所奴役的对象。恩格斯拒斥这种短视行为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直接的有益结果。那些只有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滥用,创造了“繁荣”和“胜利”。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戳破了这种虚假的“繁荣和胜利”,他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然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383
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内在统一、和解的最终方向。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将自然问题的解决付诸实践,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二、破除资本主义霸权逻辑,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
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方式是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源。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异化本质的佐证。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表现为两者相生相协。所谓经济危机,与之相伴的不过就是过度竞争、效率迷恋以及成本削减,而这必然强化对工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迫,加大成本外在化的力度,加剧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相伴的日益加大的能源成本、交通拥挤成本,以及高额的地租等都会带来原材料的短缺,最终造成通货膨胀和利润的骤减[7]。西方环境运动积极试图解决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但他们从未触及资本主义的制度,因而永远也无法摆脱生态危机。有的生态学家呼吁开展一场“将生态价值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道德革命”,试图从道德层面解决生态危机,建立一种生态伦理。另一些环境学家主张从经济的角度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提出经济“非物质化”,实际上就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每单位货币GDP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经济的“非物质化”增长是一幅美丽的经济增长图景,但这种图景始终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幻想。科学技术的伟大功绩早就被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所证明,部分生态学家企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事实上“杰文斯悖论”早就指明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技术,最终都导致了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加。
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环境问题的教训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我国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培养、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
人本身并不必然会成为环境的敌人,而人是所在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困境。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自觉。“生态文明”概念首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态文明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首先要求我们要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指标当中去,克服追求经济高效发展的片面性。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形成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改变旧的生产目的和方式,满足人的真实需要
社会主义要从传统的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中走出来,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生产目的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绝不能沿袭资本主义无限制的扩大生产,使得劳动产品最终成为异化的力量来反对劳动者,反对自然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确立生产的目的,首先应该要明确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实需要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虚假的需要”。同时,我们还需要确认自然的尺度,即尽量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发展的需要,必须使生产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以这两个基本目的为前提来发展生产才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否则就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需要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中不断探索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基石,但是我们不能寄望于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去找一个现成的生态环境伦理规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现实地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利用这种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摒弃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0.
[3]卜祥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析[J].哲学研究,2012,(4).
[4]阿伦·盖尔.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91-20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哲学创新 篇12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古代社会人类身体条件的欠缺以及对自然恶劣环境的认识不足,获得食物与生存都较为不易。我们的祖先凭借有限的条件以及本能,通过简单的劳动来获得食物;通过改造自然获得生存所需。为生存而进行的捕猎活动、种植粮食体现了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劳动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有效锻炼。
但是,在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人们通过有限的劳动付出甚至不必付出带有任何强度的劳动就能获得生存所需。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所从事的劳动趋于单一化、工具化。通过劳动来提高个体体制的功能便逐渐淡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身体机能开始退化,这就是人类在进化中的退化。此时,体育的功能便显现出来。换而言之,体育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阻止人类的体能退化。
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通过其对个体进行自我功能弥补的过程,阻止因社会进步、文明发展而导致的个体体能的退化。体育运动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体育对象的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功能的提高并同时达到控制人体的退化与素质的降低。肢体方面的进化,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与控制下完成的,因此,体育活动从某些层面也体现了个体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这是一种为阻止自身功能衰竭与退化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思想活动。
尤其是处于发育阶段的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必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生存资料,缺失了通过劳动来开发个体机能的机会。重复性的伏案学习动作,使部分身体机能出现退化。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强肌肉的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并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同时可增强心脏的功能。在完成通过体育活动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教学过程应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中体现出体育的弥补功能。
2 人类在文明中异化—解毒功能在体育中的体现
皮埃尔·德·顾拜旦说:“体育至少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取得效果,当一个人在发展肌肉力量时,他同时也在培养他的品质和意志,总之一句话他在塑造人类。”解读其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体育除其自身具有的弥补功能外,还体现其解毒功能,这是其哲学价值之一。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才能培养正确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
在爆炸般的信息量里,我们要筛选并利用信息,建立自己正确的认知。避免在文明里异化与迷失,真正体现生命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活动可以让人们在运动中体验真正的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参加体育活动是对生命的体验,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价值诉求。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释放身体与思想,追求力量与挑战,达到身心自由的状态。另外,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运用战略战术、控制体育运动的进程,体现出智慧的光芒。同时,在竞技与超越中,认识到自身真正在的价值。
开展高校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通过了解体育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身体素质、个人意志的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坚强的意志,从而可以在面向社会时,可以有正确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活与工作中才能顽强拼搏、积极进取。
3 体育的哲学本质—人的自然化
体育是什么?简而言之,体育活动体现人类自身在进化过程中对身体的改造过程;是社会个体交换互动的过程;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特点与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体育活动本身展现的是力量、速度、协调性、智慧。是对自身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自身能力、智慧、速度、力量等的综合展现。这一过程,体现了个体改造的综合效果。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本身是改造个体的自然过程。在人类的所有追求中,其核心思想就是人类弘扬本能、恢复本性、回归自然。
在自然个体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的影响。传统体育文化要求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三位统一而达到的整体运动状态的和谐。人们选择空气流通顺畅、安静和谐的环境进行体育活动,本身离不开自然。在运动的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自身发展规律,即为人类自然化的过程。
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对力量、速度、高度的追求,这实质上也是对灵性的追求,同时也是人们对情绪自由诉求的表达。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中,文明社会严密的组织结构、炊琐的礼仪,使人们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与自我约束。人们甚至惧怕自由表达内心的情绪,这就是人们再也回不去自然原始状态的原因。与此同时,人们又渴望冲破种种束缚,回归原始的自然性。从体育竞技中,人们能感受到运动员们无所顾忌的个性与能力的张扬,这其实是人们对失去已久的自然性的本能追求,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化的向往。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其哲学本质。在高校这一背景下,使学生个体自然化。在自然化的过程中,体现出高校体育与众不同的特点。高校体育文化的诞生,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文化大背景,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同时受到其影响和制约。其次,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要依据学校的教学要求。与其他社会文化相比较,既具有共性内容,也有其鲜明的个性。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及鲜明的个性,同时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高校体育文化的群体规模受高校规模的影响,同时展现出单纯性、高素质、年轻化的文化品位及活力。
无论是对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退化功能的弥补、对因文化异化的解毒以及对人类自然化的追求,都体现了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体育文化的重要的哲学意义。科学必将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借助的科技力量必将逐渐增强,人类所要付出的实际劳动将越来越少,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导致身体机能的退化以及从事单一的重复性的劳动而导致的身体部分机能的萎缩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集中化。在社会高度文明发展的同时,人们必将经受身体机能下降所带来的不便与痛苦,承受身体、心理的各种情绪如烦恼、痛苦、压抑所带来的压力。体育活动遵循自然界生物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自然的条件下,促使人们返璞归真,最终实现人的自然化。归根结底,体育运动在防止和补救人类的倒退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个人与社会的异化得到调整,使人类的自然化过程得到促进。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有志青年的基地,是更好更直接地开展体育运动的地点。重视发展高等院校体育运动,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哲学价值,在规范化、合理化的科学理念指导下,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必将引导高校学子开展更为积极有效的体育活动。高等院校的体育活动得到良好、蓬勃的发展,即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军,曹原,孟成,等.我国大学生顶级篮球赛赛车文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2014(6):518-521.
【哲学创新】推荐阅读:
“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会议综述07-05
论哲学是哲学的哲学观真相--从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起05-15
工程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07-24
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07-02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10-20
过程哲学07-19
哲学素质10-18
哲学视角10-19
设计哲学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