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2024-07-05

“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会议综述(通用2篇)

“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篇1

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会议精神总结

第一部分 辅导员创新论坛

2013年5月8、9日,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和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创新论坛于5月8日举行,会上举行了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活动颁奖典礼,教育部思政司网络处处长李永智做了精彩发言,他介绍了本次博客大赛的基本情况,全国共有31个省份309所高校1295名辅导员260个博客1800篇博文参加,50位专家通过通信评审、大会评审共评选出100个“优秀博文奖”,10个“优秀博客奖”,10个“优秀博客奖”提名,并指出博客将成为网络工作平台、空间的历史代名词,要由平台向空间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传达通知、叙述具体的事向交流心灵、触及灵魂转变,本次博客的优秀作品已汇编成册《立德树人 “博”导人生》出版,这是一本凝聚了高校辅导员辛勤工作和思考的案例集,是一线辅导员工作思想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5月8日上午,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10所高校的辅导员分别进行了工作交流和分享。

5月8日下午,全体与会代表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了分组分主题的讨论,四个主题分别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认真学习贯彻‘五四’座谈会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报国”、“提升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5月8日下午4点,教育部司政司司长冯刚同志为全体辅导员做了重要报告。他强调辅导员工作是一门专业、是一门艺术、是一份事业。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讲话:

一、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1、数量有所壮大、结构进行了优化。目前全国专兼职辅导员共有16万,专职12万,学历以本科、硕士为主,硕士以上学历为40.6%,正科以上点24%,中级职称以上占39.7%。

2、政策体系、机制基本完善。

3、培训、研修力度有所加强。

4、作用更加凸显。

以上四点成绩的取得是源于中央高度重视,注重加强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注重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交流平台的建设。

二、专业化、职业化实现路径

16号文件下发近10年,24号令下发近7年,但仍存在职业认同度不强等问题,队伍流动过快容易影响科学化、影响质量培养。

1、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目前有一些研究,但还不权威,从人才领域如何理解。专业化要通过培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达到工作科学化(科学的知识体系、专业的工作技能)、理念专家化(研究型、学术型、有素养)、管理的专门化(资格准入门槛);职业化就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和职业标准,使之成为愿意从事的长期事业,需要不断丰富理论和学科内涵,不断凝练和规范工作领域,不断强化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能力。

2、进一步明确辅导员专业化角色定位和努力方向。要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动机太强往入会导致思维能力的失误),努力成为日常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努力成为职业发展指导的专门人才,努力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努力成为突发事件处理和应对处置的专门人才。

3、着力加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要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有计划的专门培训;要着力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理想(辅导员是双重身份,要特别强调其教师身份,用多种形式来展现辅导员工作,今年会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研究项目);要着力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认证、评价、退出机制,要建立激励和退出机制。

三、几点希望和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努力成为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

3、勇于实践、擅于创新,努力破解思政队伍中的难点。

第二部分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

5月9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紧紧围绕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深入研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隆重表彰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的获得者,发布“高校辅导员誓词”,部署下一阶段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

杜玉波副部长的讲话全稿 辅导员朋友们,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交流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谋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刚才,听了几位优秀辅导员敬业爱生、倾心育人的动人故事,被同志们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之后,我们又共同颂读了辅导员誓词,再次感受了辅导员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向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的辅导员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高校辅导员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情系学生的高尚师德、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高校辅导员不愧是一支让党放心、受学生欢迎的队伍,借此机会向你们及所有辛勤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央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仅去年一年,习近平、胡锦涛、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多次就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今年五四青年节,10位辅导员人物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总书记同大家合影留念,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今后开展青年工作和青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对于进一步深化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对中国梦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用中国梦打牢辅导员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辅导员的历史责任感,把十几万高校辅导员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回顾中央16号文件下发的近十年来,中央各部门、各地各高校深刻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起一套辅导员选拔、培养、激励、保障的体制机制,使辅导员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待遇保障不断改善,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在一系列重点时期、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中,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成为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广大辅导员用心求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用爱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辛勤耕耘、无怨无悔,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育人先育己。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借此机会,我向广大辅导员提五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广大辅导员要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力量。

第二,希望你们刻苦学习钻研,与学生一道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是提高本领的根本途径。广大辅导员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善学,努力掌握做好辅导员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要与学生一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掌握真才实学,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希望你们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当前,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面对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勤于和善于思考,努力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广大辅导员要勇于创新创造,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带着对青年学生的爱去做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开展工作。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文化建设、就业教育、典型选树等日常教育教学各方面相结合,不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创新主题教育的方式和载体。要尊重创新、注重创造、包容多样,鼓励青年学生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求索的勇气攀登知识高峰,努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四,希望你们发扬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学生矢志艰苦奋斗。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地艰苦奋斗。广大辅导员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望。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感染青年学生,教育引导学生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到国家建设的一线,到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磨练,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第五,希望你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学生锤炼高尚品格的榜样与楷模。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上。广大辅导员要带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争当诚实守信的模范、奉献社会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列,用实际行动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引领社会风尚。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党中央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培养培训,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培训是提升辅导员素质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党组已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对今后五年的辅导员培训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方式,加强培训保障,健全国家、省级、学校的三级培训网络,构建融教学、科研、实践交流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建立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流程,完善学历培养机制,支持推动理论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教育部已经明确将全国高校辅导员国家级骨干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全国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计划,在安排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项经费时对辅导员培训给予支持。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加紧研究制定相应的经费和政策保障机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与推进培训工作的主要思路结合起来,把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与专业素养提升结合起来,把培训整体质量提升与重点培育优秀辅导员结合起来,更加突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加强形成合力,在完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队伍建设要注意形成合力,尤其要注重建立健全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各地各高校要从辅导员最关心、同辅导员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校内资源、校际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有利于政府、学校和社会积极联动的工作机制。要整合校内资源,充分集成学校教育、管理、服务部门的资源,形成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内生动力。要整合校际资源,充分借鉴兄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推进高校之间辅导员队伍建设资源优势的有效互补。要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宏观指导、资源投入,真正形成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关心辅导员队伍、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研究制定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可评估、可检测、可衡量,让辅导员干有所依、考有所据、劳有所得、优有所用。

三是要加强典型选树,在塑造队伍职业理想上下功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挖掘、大力选树辅导员先进典型,广泛开展“高校辅导员人物”评选活动,组织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大力弘扬辅导员价值追求。要积极宣传普及“辅导员誓词”,加强辅导员职业内涵挖掘和职业道德建设,凝炼和培育辅导员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引导辅导员在岗位上奉献、在岗位上成才、在岗位上发展。要善于与媒体协作,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优秀辅导员的精神风貌、感人事迹,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工作成效,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四是要加强工作督查,在狠抓政策落实上下功夫。中央16号文件颁发近10年,个别地区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重视不够和“忽冷忽热”等问题。各地各高校要真正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办学质量、教学评估、教师队伍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在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等方面拿出更为有效,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措施。教育部将适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重点督查,推动编制、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高校辅导员岗位设置、待遇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真正让广大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更好地发挥育人的作用。

五是要加强理论研究,在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把握工作规律,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深入开展规律性问题研究,不断深化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规律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跨学科的视角形成一批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要发挥高校思政研究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汇聚有关专家学者,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联合攻关。要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重点培育和资助一批具有决策咨询价值和推广示范意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同志们,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心协力,奋发进取,再接再厉,努力为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篇2

当天下午, 201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结束。一天的会议, 有表彰, 有分组讨论, 有去年的年终总结, 有2013年工作全面部署。紧凑而充实的会议进程中, 与会代表们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避虚就实、真抓实干。

会上, 陈钢主任所作的工作报告《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 推动标准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中, “创新”二字出现40余次, 一时间“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成为与会代表最为关注的话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创新驱动是标准化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而服务发展是标准化工作的生命线, 只有牢牢把握“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总思路, 才能真正促进标准化工作上层次、出水平。

高规格颁发创新奖, 奏响标准化工作“创新”前奏曲

拿到会议议程, 很多与会代表都有些疑惑, 大会为何将“颁发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放在大会议程的第一项?面对人们的问题, 工作人员这样回答:“表彰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激励, 让更多的标准化工作者参与到标准化工作‘创新’中来!”

与会代表都知道, 以往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每两年一次, 而且从来没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这样规格的会议上颁奖。因此, 今年把颁发2013年标准创新贡献奖放在大会议程的第一项让人们感觉到了不同, 而随后的高规格的颁奖更是出乎代表们的预料。

会上,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秘书长罗博·斯蒂尔等为获奖者颁奖。

第一个走上领奖台的是年近耄耋之年的李春田, 他是我国标准化领域的著名专家, 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已经退休多年的他一直为标准化的前进与发展奔波忙碌, 特别是他提出的综合标准化方法一直受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主要领导的重视。为了表彰老人对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创新”工作的贡献, 他被授予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终身成就奖。

当满头华发、精神矍铄的李春田老人健步走上领奖台时,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立即起身快步迎上去, 问候老人身体, 向老人表示祝贺, 为老人颁奖, 与老人合影留念。李春田在会后感慨地说:“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万钢副主席出席这次会议, 是我没有想到的, 这次颁奖的规格之高, 表明了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标准化创新工作的重视, 我一定不负重望, 争取在标准化工作的‘创新’上取得更大成绩。”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高林主任说, 标准创新贡献奖奖项由原来的每两年评一次改为一年一评, 并且增加了组织奖和个人奖, 这都能够充分说明标准化创新工作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这明显给我们标准化工作者一个清晰的信号:今后的标准化工作者要在创新上下工夫!”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突出贡献奖的江苏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蒋顺祥说, 基于今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 我们将结合江苏实际, 按创新驱动总体目标, 着力在创新发展、服务发展上寻求新突破。

颁奖后,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 科技与标准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标准支撑,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也需要科技与标准更加紧密结合。目前, 科技研发周期在快速缩短, 科技创新和技术标准研发由过去的两个阶段正在融为一体, 技术标准研制已经嵌入科技活动全过程, 为科技成果快速进入市场、形成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有产品就需要有标准, 技术标准发挥着关键作用, 成为科技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技术标准支撑, 制定和实施技术标准, 本质上就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标准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是产业调整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有力推手。

万钢希望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与标准化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协同创新, 为科技与标准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积极谋划, 勇于探索, 共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讲话中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标准化工作要不断强化作用, 提升水平。

在强化作用方面, 支树平强调, 一要服务国家发展, 强化支撑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标准是抓手、是杠杆、是导向;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都离不开标准化, 要紧跟形势变化加紧标准制定, 把准调节方向。二要应对国际挑战, 强化战略作用。标准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手段和制胜法宝, 强化标准的战略作用, 要“迎上去”, 紧密跟踪发达国家标准竞争策略和国际标准化发展方向, 主动应对国际挑战;要“站上去”, 站到国际标准的至高点上去, 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要“走出去”, 促进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三要促进质量提升, 强化基础作用。要紧紧抓住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 深入研究标准与“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关系, 做到质量评价有依据、风险分析有基础、检验检测有方法, 为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夯实基础。

在提升水平方面, 支树平要求, 一要依靠科技, 提升标准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二要凝聚合力, 提升实施水平, 要从政府、企业、社会3个层面强化标准与市场准入、行政执法的衔接, 把标准实施纳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加大对违反标准行为的惩治力度。三要完善制度, 提升管理水平, 抓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标准化法》修改步伐。

回顾201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 创新的足迹也无处不在。

一年来, 全国标准化工作实施系统管理, 努力推进力四大机制创新, 不断加强标准化宏观管控力和综合协调, 提升标准化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机制创新方面, 全国各标准化组织更是“各显其能”:工信部在标准立项环节引入了答辩式专家评审;人社部积极筹建部标准化工作管理委员会, 创新从预研到立项、从制定到执行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国家气象局对17项防雷标准开展应用效果评估, 通过发放问卷等形式, 掌握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加强标准实施效益评价, 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宁夏、四川、山西等8个地区开展了标准化实施率相关数据统计试点工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技术委员会建设, 民政部支持和指导福建、四川等地率先成立了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高调为获奖者颁奖、全国标准化部门和组织以往的创新行动, 都为201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的“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奏响了前奏。

提出“三个四加一”部署, 奏响标准化工作“创新”主旋律

创新与服务, 是时代的主题;创新与服务, 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没有创新, 服务就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没有服务, 创新就失去了实践的检验。基于此, 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成为2013年标准化工作的主题。

颁奖仪式后, 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作了题为《创新驱动、服务发展, 推动标准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 他要求标准化部门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 深入落实标准化工作“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基本要求,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求真务实, 不断提高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 为建设质量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服务发展是标准化工作的生命线!”陈钢主任从要紧跟形势变化, 肩负起创新发展、服务发展的光荣使命, 要紧扣“五位一体”, 把握好创新发展、服务发展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创新驱动, 为创新发展、服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方面阐述了标准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的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抓工作落实特别要强调创新, 重点突破需要技术创新, 系统管理、整体提升需要理念和管理创新。”陈钢主任围绕创新发展, 对2013年工作提出了“三个四加一”工作部署:一、加强系统管理, 四大机制 (标准分类管理机制、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机制、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机制、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建设) 建设要有新进展;二、推动重点突破, 四大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农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建设要加新力度;三、促进整体提升, 四大体系 (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标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技术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建设要上新台阶。“一”是继续抓好综合标准化工作。

报告从国际、国内的角度, 全面分析了标准化工作面临的环境, 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部署, 与会代表纷纷认为, 陈钢主任的报告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创新驱动、服务发展, 简单的8个字, 指明了中国标准化工作今后发展的新道路。陈钢主任的报告主题鲜明, 内容充实, 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今年标准化工作的‘三个四加一’的工作部署, 报告讲问题, 真实客观, 谈部署, 切实可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说, 陈钢主任提出的“三个四加一”工作部署, 既结合了我国的国情, 又兼顾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因此, 部署的工作很有针对性,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创新思维要始终贯穿我们标准化工作的始终。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创新, 要做到与时俱进。”

“‘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就是要牢牢抓住‘标准化科技创新’这一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面向政府、面向产业、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促进标准化科研成果的实施应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获得了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 作为院长的林翎对“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有着自己的独到看法。她说, 下一步, 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的工作宗旨, 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共性方法和关键技术开发、标准研究及试点应用, 有效支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推动我国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并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没有创新就没有标准化工作强劲的动力!”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沈伟民副局长说, 陈钢主任报告中所提出的“三个四加一”的重点任务, 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这对上海进一步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几年来, 广东省质监局在标准化工作中, 不断强化标准创新, 并通过实施先进标准, 提升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广东省企业制定实施的20, 043个企业 (联盟) 标准, 其关键技术和核心指标均居于同业领先水平, 凸显了广东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谈到“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这个主题, 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燕飞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他说, 万钢副主席的讲话指出了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标准需要和创新同步发展, 也指出了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技术标准的大力支撑;陈钢主任的报告强调了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这些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我们一定以这次标准化工作会议为契机, 进一步完善广东省标准化工作的创新机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高林主任认为, 目前,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正处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基层的标准化工作者要全面落实全国标准化会议的精神, 坚持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服务科学发展, 切实做好标准化工作。

畅想未来谋划发展, 唱响全国标准化“创新”大合唱

工作目标已锁定, 工作重点已部署, 关键还要看落实。

“口号方向已明确, 关键是落实, 最难的也是落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马林聪院长说, 作为全国标准化国家级研究院, 我们肩负了国家很多重大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一定要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引导研究人员走出4号院 (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办公地点) , 引导他们走到田间地头, 走到企业一线, 关心社会热点;二是在研究的选题上, 在进一步关注政府、国家层面标准化研究课题的基础上, 也要深入基层, 去了解基层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对标准化需求的共性重要话题, 让我们的选题更加接近市场。同时我们一些研究所的研究内容与政府工作息息相关, 也对政府工作有一定的支撑, 我们将加大对这个方面的研究, 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标准化工作会议上, 地方和行业的标准化负责人也纷纷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 为今后标准化工作列出“目录”。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沈伟民说, 上海标准化将工作重点在二个大的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一是紧贴国家和上海战略重点, 在服务大型客机、海洋工程装备、隧道工程装备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寻找突破口, 发挥优势, 集聚资源, 充分运用综合标准化思想加大重大标准化项目的整体推进和创新实践, 支撑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不断提升上海标准化工作能级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二是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及城市建设和安全运行方面寻找切入点, 针对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建设需求, 发动社会, 凝聚力量, 充分运用创新思维和系统管理、整体提升理念, 引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社会和谐发展, 不断提升标准化服务社会科学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各地都有自己工作的重点, 一些地方结合自身的特点, 按照自己的创新思维、思路, 制定了今年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方向。

宁夏是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他们结合当地民俗特点, 提出了自己的创新工作思路。宁夏质监局标准处处长王岳坤说, 中国有2000多万穆斯林, 还有越来越多的非穆斯林开始食用清真食品,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与相关国家签署了清真食品标准互认协议, 但对方的标准是国家标准, 而我国仅仅有地方标准。因此, 我们应尽快促成清真食品认证国家标准早日出台, 以促进我国清真产业的发展, 同时更顺利地推动与国外标准的互认工作。

针对本省工作特点, 浙江省提出:2013年, 我们将重点围绕省政府提出“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实服务业”的产业经济发展要求, 加强标准化工作。

首先是围绕“做优农业”, 抓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修订, 抓示范项目实施, 助推农业转型发展, 并举办我省农业标准化十年工作成果展, 拍摄“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十周年”宣传片。

其次是围绕“做强工业”, 与省科技厅共同制订贯彻落实《“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具体措施, 加大对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支持力度;与省经信委共同制订技改推动采标的政策措施, 加快制修订一批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降耗地方标准;与省发改委共同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加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建设力度。

再次是围绕“做实服务业”, 制定出台符合浙江实际的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制定一批智慧城市建设基础通用的地方标准, 抓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及共性技术标准研制与示范》等智慧城市标准化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利用国家及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 探索开展服务业标准化创新贡献企业创建工作。

广东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工作要点:一、按照系统优化、综合标准化协调统一的原则, 有效布局各层级标准, 更好地构建先进标准体系。二、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撑作用。三、创新工作机制。其中包括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落实标准化资助的导向作用, 鼓励行业协会整体推动标准化工作, 充分调动并发挥市场的作用, 也以此对市场起到有效的协调作用。

一些基层的标准化试点单位在组织认真学习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之后, 也备受鼓舞。

昔日, 山东枣庄因台儿庄大战备受世人关注, 今天在战争废墟上建起来的台儿庄古城因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为了更好的开发旅游资源, 古城开放之初, 就贯穿了标准化的思想。2011年11月10日,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将“枣庄台儿庄古城”列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目前, 台儿庄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基础标准321项、服务保障标准152项和服务提供标准198项。

谈到今年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的主题, 负责古城标准化工作的枣庄市质监局标准科科长颜景运深有感触地说, 台儿庄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就在于我们一直将创新的工作机制贯穿于标准的整个制定和实施过程之中, 大胆探索和尝试。今年陈钢主任的报告中, 又专门提到了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推进力度, 我们一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 坚持将我们制定的标准在创新中完善, 在完善中不断创新。

上一篇:用全面员工关怀提升员工忠诚和感恩下一篇:预备党员接受党组织谈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