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2024-08-12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共8篇)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篇1

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卫生部1月8日在京召开了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2007年卫生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部长高强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的工作报告。会议由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主持。卫生部副部长佘靖、黄洁夫、马晓伟、陈啸宏等出席会议。

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2006年,卫生部门针对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6年,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正式实施,中央和中西部地区规划投资216.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农村卫生建设规划,也是“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农村卫生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已完成投资269亿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与医院服务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加强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组织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活动,积极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各级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1%,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参合率达80.5%。2006年1至9月,全国有1.4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用补偿95.8亿元。从总体上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逐步规范,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有所缓解。

重大疾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和卫生监督等取得明显成效。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列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处置能力得到提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鼠疫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93.5%的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70.3%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加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防控工作,有效保护了铁路沿线居民和旅客的健康安全。去年,几起不良药物事件影响全国,我们反应及时,处置得当,救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探索社区防治干预经验。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降消”项目成绩突出。大力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到98%,强化了血液安全质量管理。加强卫生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和《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健全了7个卫生标准委员会。积极推进《初级卫生保健法》、《中医药法》和《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工作,部署开展“五五”普法活动。连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认真履行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及时查处了一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案件。

2006年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委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帮助的结果,也是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团结一致、奋发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卫生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奋图强,团结奋斗,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没有完全纠正。我们肩负的担子很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奋图强,团结奋斗,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决定》突出强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是指导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去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上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核心,着力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健康发展,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着力加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研究制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和措施,探索建立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为基础、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促进覆盖城乡居民、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积极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药品购销体制改革。

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做好卫生应急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改善服务管理上来。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落实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规划。建立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加强国民营养改善和慢病防治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咨询,促进精神卫生立法。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卫生应急机制,规范卫生应急管理,强化卫生应急准备,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各项工作制度,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制订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调查处理操作规范和技术方案。完善部门协调制度,健全部门间和地区间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做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确保实现开展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占全国县(市、区)总数80%的目标。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监管,防范基金风险,确保基金安全。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和调整医疗费用补偿方案,逐步规范统一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完善方便农民的费用结算办法,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受益程度。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提高贫困农民的受益水平。切实加强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落实职能、人员和工作经费,指导开展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作试点,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四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试点,推进社区基本用药的政府采购、集中配送、零差率销售管理,改革人员聘用、绩效考核和社会监督制度,推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做好经费补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基本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经费安排。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院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机构服务,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评选、表彰优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五是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医院管理成果,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优化医疗执业环境,创建“平安医院”。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管理,重点加强器官移植技术、介入技术、人工关节等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重点抓好医疗服务收费的公开,向社会公布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等信息,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医院收支管理,纠正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科室效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开展医药收入分开、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六是加强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干部保健工作。研究制订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促进依法管理和服务。继续做好“降消”项目,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中央保健基地建设,提高干部保健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是继续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积极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法》、《精神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禁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实施“五五”普法计划,进一步推动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强卫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卫生标准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能力。加强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依法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强采供血机构的血液安全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整顿医疗广告市场,坚决打击违法医疗广告,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八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科技工作。进一步开展卫生人才供求关系研究、卫生人才资源开发研究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研究。

九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实行医务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健全处方、药品和高值耗材采购等管理制度,坚决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规范医药采购和使用行为,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接受回扣等商业贿赂案件以及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十是加强中医药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研究制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妥善处理卫生涉台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卫生部门要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按照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着力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着力于建设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高强指出,按照《决定》要求,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要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

一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我国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低。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健康保障制度必须从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入手。《决定》提出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这项制度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这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公平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差距。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着手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条件:一是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政治基础;二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这是经济基础;三是人民群众要求基本卫生公平,期盼社会和谐,这是社会基础;四是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工作经验,这是工作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扎实工作,积极推进。

二是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但不能满足群众所有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患重病到医院治疗,还需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抵御经济风险。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制度汇合在一起,将构成我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构成了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

三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是维护人民健康的特殊产品和重要手段。药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该加强对药品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这是治理我国医药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公平交易,商业贿赂严重等问题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四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都强调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措施是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对医疗机构不分投资渠道和隶属关系,由属地政府明确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监管的机制。“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革医院“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关键,是科学确定划分两类医疗机构的标准,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维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对公立医院要规范收支管理,控制盲目创收倾向。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篇2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对一年来的卫生工作做了回顾。他说,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 大事喜事多, 急事难事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全国卫生系统包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医药管理部门, 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谋全局、求改革、促发展, 为夺取抗击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斗争的胜利、及时妥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奥运会和残奥会成功举办, 作出了突出贡献。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继续提高, 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有所缓解, 群众健康水平继续提高。

他说,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看到在一些不足和差距, 卫生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卫生需求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与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卫生部门要增加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 明确改革思路, 落实政策措施, 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

陈竺指出, 2009年, 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 各方面对卫生改革发展充满期待、寄予厚望。做好2009年的卫生工作, 有助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助于扩大需求, 确保经济增长, 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凝聚力, 坚定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2009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动员卫生系统全面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改革为动力, 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 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篇3

2012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于1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回顾总结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情况,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陈啸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陈竺部长充分肯定了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他强调,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要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推进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他要求2012年,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與卫生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提高全体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时要狠抓卫生监督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队伍思想素质。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主管厅局长,省卫生监督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卫生监督机构、疾控中心和职防院(所)负责人,卫生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相关协会负责人等共2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中编办、全国人大、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铁道部、农业部、国资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全国总工会、总后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

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篇4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精神卫生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敏感度越来越高,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精神卫生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现阶段还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传染病通过媒介和间接的传播不同,精神病人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对社会、家庭、个人及他人的影响非常巨大。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重性精神病人,或者轻度、或者严重心理障碍的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造成这个家庭的破坏,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包括硬件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思想认识建设在内的全省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综合治理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已经纳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进程之中。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精神卫生作出重要批示,对精神卫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今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聚焦公共安全,提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做好精神卫生工作正是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内容。百姓的健康是奔小康的前提条件。同时,针对媒体报道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国务院和中央政法委有关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共同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工作。

目前我们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公安、民政、残联、综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协调配合下,基本做到没有病人流浪街头。但是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诊治能力严重不足。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少,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短缺,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东西南北中五大精神卫生中心格局尚未形成,病人可选择精神科医院较少,农场医院设施简陋。二是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工作严重滞后。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无力或不愿监管,社区康复机构缺乏,患者出院难、回家难、回家后监护难的情况普遍存在。

各市县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以及“健康海南、平安海南”建设的战略高度,以对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要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履行政府工作职责,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市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要将精神卫生工作作为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的重要任务,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工程,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机构运行保障等,着力解决本地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推动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工作机制

最近,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撤销了精神卫生工作等单个疾病的部际联席会议,统一并入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精神卫生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牵头工作上升到中央政府层面。为做好全省精神卫生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我们也要尽快建立与国家相应的由省政府牵头的防治重大疾病工作厅局级联席会议制度,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全省精神卫生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各市县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精神卫生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实。要按照《精神卫生法》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积极协调发展改革、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建设,组织落实具体工作,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管理与康复服务机制。

三、重点突出,狠抓落实,着力推进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上水平

一是要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着力解决精神卫生工作的短板问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顶天立地”和“比翼齐飞”的发展思路,着眼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防病弱”的问题,全面打基础、补短板,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强化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病有所防。但是,相对来讲,全省公共卫生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仍然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精神卫生设施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因此,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112234”的发展思路,其中“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是4个能力提升工程之一,重点就是要加强全省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精神科人才队伍培养。为解决精神专科机构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极度短缺问题,省财政每年安排项目经费500万元,用于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建设和精神科医生的转岗培训。这次会议特别把各市县人民医院的院长也请来了,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思想认识和工作重视问题。在这里我特别要求,各市县人民医院要无条件开设精神科门诊,要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没有精神科医生就派人到省安宁医院进行转岗培训。另外,省安宁医院和琼海市要加快推进东部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海口、三亚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规划建设北部和南部精神卫生中心。各市县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做大做强精神病专科医院,鼓励设有精神科的农场医院整体转型为精神专科医院或社区康复机构,补充和完善全省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弥补我省精神卫生资源不足的短板。

二是要加强部门配合,提高患者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逐步建立贫困患者免费救治保障机制。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残联、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全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精神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政策,大大减轻了患者疾病负担。但是,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贫困率较高(70%),患者的疾病负担仍然过重。大家要引起足够重视,要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免费服药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加以推进。从省级层面来讲,我们要想办法进一步提高精神病患者,特别是严重精神病患者医保报销水平,协调民政、残联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患者的救助力度。从市县层面来讲,卫生部门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严重精神病患者门诊免费服药的有关政策,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这点,三亚市做得比较好,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本地患者的门诊免费服药,让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切切实实惠及民生。

三是要学习和借鉴试点经验,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严防肇事肇祸案件发生,助力平安海南建设。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由抑郁症引发的自杀等引发社会安定、公共安全问题,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对此,省综治部门已将精神卫生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一票否决”、“挂牌督办”、“限期解决”等综治考核措施。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等6部委还启动了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琼海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试点市县,目前已初具雏形。各市县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琼海市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经验,大力推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精神科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加强患者主动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管理和社区康复工作,建立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全程服务模式,在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建立由卫生计生、综治、公安、民政、残联等人员组成的患者管理小组,共同服务患者及家庭,并形成长效机制。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加强患者环节管理,做到流程无缝对接,减少肇事肇祸案件发生,为平安海南建设增砖添瓦。

同志们,精神卫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服务群体较为特殊。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扛起责任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推动全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升级发展,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篇5

重“他律”强“自律”,让新时代干部监督“更有效”。事实证明,监督缺失、缺位是导致干部出问题的主因。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事业走向成功了,家庭也起步了,干部却突然因违纪违法倒下了”的案例,这些也成了许多干部、家庭、单位挥之不去的“伤痛”,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对干部监督工作者而言,要扎实有效推进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重在把好干部“入口关”、防止“带病提拔”,把好“考察关”、防止“带病上岗”,把好“出口关”、防止“带病离岗”,坚持做到对干部成长进行进行“全程监督”,特别是重要岗位、重点工作等事前要严明“规矩”、事中要经常“提醒”、事后要认真“验收”,确保权力始终在党纪国法的轨道上行使。当然,这既需要监督者加强对干部进行有效监督,又需要广大干部打心底接受监督,切实以外在的“他律”强内在的“自律”,确保广大干部永远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重“改革”强“创新”,让新时代干部监督“更有用”。不可否认,以往干部监督,更多是靠制度约束、纪律处分来实现的,遇到上级摊派任务多,一出问题就问责追责,以致一些干部不敢干事、不愿干事,挫伤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作为干部监督工作者,当充分认识到监督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为了给干部施加压抑之力、捆住手脚,而是要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担当干事、在阳光下依法用权。所以,干部监督当在给广大干部压担子、交任务的同时,坚持正向激励主基调,持续深化干部监督工作改革,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摇旗呐喊,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尝甜头、有奔头,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通过创新干部监督方式方法,切实为广大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加力”,让“想干事”的干部有底气,“会干事”的干部有干劲,“干成事”的干部有地位,扎实有效推进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充分调动新时代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篇6

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

2012年3月27日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之后,我院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并对如何促进本院2012年各项工作的落实进行了研究部署。现将落实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阶段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迅速行动,积极传达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3月28日,医院召开了院委会会议;4月5日,医院召开医院科主任护士长例会,认真学习了***局长《振奋精神,攻难克坚,努力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讲话,传达了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科主任迅速向科室全体人员进行传达,务求各自结合业务实际,领会精神,把握实质,促进全员着眼形势、围绕全局、把握重点,来认识、谋划、安排、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二、认真部署,认真做好中医院的各项工作

根据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市中医院2012工作计

划,我们已将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紧贴实际加以逐条分解落

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有条不紊地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2012年医院工作的目标任务要点、工作重点及近期该项工

作进展情况:

(一)举全院之力,加强内涵建设,争取经过一至两年的努

力,顺利通过三级中医医院的评审验收。

工作进展:从年初到日前,我们已对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

细则》中关于“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开展了认真细致的摸底自查工作。对照标准找差距,为下阶段的宣传造势、项目启动、逐项落实打好基础。

(二)加强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风湿病科能顺利纳入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加强省级中医重 1

点专科骨伤科建设及荆州市重点专科肛肠科的建设;组建综合病区,内设肾病、肿瘤、眼科;培育扶持糖尿病科。

风湿病科工作进展:“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模式”是我院30多年来历史经验和成功法宝。继成功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之后,市中医院已于2012年3月1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其它重点专科工作进展:骨伤科已于2012年3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湖北省重点中医专科”;肛肠科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医专科;糖尿病科及康复科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三)确保年底完成制剂生产基地(占地40亩,按国家GMP标准设计)建设的各项工作,并能正常投入使用。

工程进展情况:质检办公楼主体工程完工,日前正处于装饰装修阶段;综合制剂车间钢构主体已经完工,内部净化安装工程正在招标之中;提取车间主体工程二楼业已完成二层;动力中心主体已完工,正在安装高低压设备。整个工程项目预计于今年10月底可全部完工。

此外,市中医院药材种植基地已于年前在某山区按计划投入运营。该基地占地500余亩,采用轮种轮收方式,约5年为一个产收周期。此举的意义在于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利国利民。体现了市中医院管理层高瞻远瞩、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四)创建湖北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增添中医药文化元素,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继续办好《湖山中医》院报及风湿中心网;加大医院宣传力度,力争宣传上央视。

工作进展:一是电梯文化。拟在门诊综合大楼三部电梯的立面上布臵洪湖中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图文并茂的简介,正在制作当中,预计4月底、5月初可以完工;二是楹联文化。拟在门诊大厅导医台前两侧的大立柱上制作古色古香的楹联。经过多名知名楹联专家的精心创作,征得对联:“药创一绝绽华夏奇葩德馨四

海;医贤两世抱岐黄宏愿泽被千秋。”此联对仗工整、旨意深远、契合了市中医院的历史文化,堪称佳作。估计5月份成品制作及安装可以完工;三是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组亲临我院摄制的专题片《**攻顽痹》,即将于今年5月在全球首播,值得期待。四是我院**疗法已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前,该牌匾已经领回并珍藏于资料室。这样成绩无疑增添了“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的创建成功砝码。

目前,中医院正结合行业特点深入开展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为主的系列活动。

(五)继续创建新一轮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工作进展:我们已经两度荣获了“省最佳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新一轮创建工作正在资料整理阶段。

(六)开展服务明星、十佳护士的评选活动。举办大型文艺汇演及职工运动会各一次。工作进展:一方面,自年初到目前,护理部开展了迎接“第100个国际护士节”的系列活动:全体在职护士参加护理理论知识比赛、护理技能操作比武、护理知识竞赛、评选“明星护士”,均取得了全满成功。“5.12”庆祝文艺晚会节目正在排练阶段,广大护理工作人员克服了工作、家务等困难,彰显了湖山中医人的独特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市中医院职工趣味体育活动近日成功举办,达到了凝聚了人心、丰富生活的效果。

(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工作进展:以规范病历质量为突破口,加强了对医疗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加大了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护理部通过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加强了“三基三严”,强化了医疗护理基础建设的管理和控制。风湿病科开展了以尪痹、周痹为主的临床路径观察与探讨。

(八)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工作进展:年初以来,市中医院以“全院业务学习日”、“西

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为具体活动载体,大力开展学习型员工、学习型科室、学习型医院的创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夯实了人才梯队建设。

(九)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医院内部考核制度。工作进展:制定并实施了《市中医医院全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建立了目标管理方案,实行了科室成本核算,适应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科室综合考核目标的重要指标。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先行者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为病人服务的热情。

(十)落实医保农合及其他有关工作,及时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主要包括医保、新农合、工会、公卫、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综治、无偿献血及中医对口支援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学雷锋、义诊等工作。

工作进展:计划生育、工会、综治、无偿献血等工作均已通过了上级部门的严格考评,并分别荣获了“红旗单位”“先进单位”等牌匾。其它工作也在依据督办内容具体贯彻落实之中。

2012年是我市卫生事业攻难克坚、实施“十二五”规划和纵深推进医改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我院争创三级中医医院夯实基础的至关重要的一年,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健康饱满的热情和积极踏实的作风,再接再厉,全面地、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篇7

一、2012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情况

2012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国资委和广大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克服困难, 扎实工作, 保持了国有经济总体平稳运行。1-11月, 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1.7万亿元, 同比下降6.9%;累计上交税金2.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5%, 增幅高于同期全国税收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截至11月底, 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69万亿元, 同比增长15.1%。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 天津、上海、四川、贵州、重庆、宁夏、西藏、新疆8个省 (区、市) 实现效益同比增长。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为地方经济稳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来, 各级国资委紧紧围绕“十二五”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两新目标”, 按照年初确定的把握“一个基调”, 抓好“两个提升”, 发挥“三个作用”的工作思路, 深化改革, 加快调整, 加强监管, 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 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 各地普遍建立了定期经济运行分析制度, 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协调机制, 努力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企业把握形势、调整策略, 超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和预案;加强市场调研,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合作, 提高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管理, 降本增效, 加大风险管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北京、江苏、宁夏等地积极开展企业经济运行督导, 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跟踪, 加强动态监测和风险警示, 确保生产经营平稳运行。上海推动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资金350亿元, 企业财务成本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下浮33%, 青海、大连、宁波等地积极指导企业合理选择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方式, 降低资金成本。山西推动省属煤炭产业与电力、钢铁等八个相关产业协同联动, 实现了产销量持续增长, 安徽、四川等地引导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黑龙江、吉林、云南、陕西等地开展了管理提升活动, 福建引导所出资企业开展与台塑对标, 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

(二)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各地进一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推进股权多元化, 加快整体上市步伐, 建设规范董事会, 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2年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953家, 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38.5%, 市值合计13.71万亿元, 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江苏省属企业集团层面全部完成公司化改造, 80%以上子公司成为股权多元化企业, 重庆市属国有工商企业一半实现了整体上市或主体上市, 河南、湖南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境外上市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云南、厦门通过建立拟上市企业储备库, 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上市。深圳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全部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大多数, 河北面向全国选聘外部董事。安徽、江苏等地加大收入分配调控力度, 重点做好企业内部分配结构调整工作, 工资增长向一线职工、高技能岗位倾斜。黑龙江全力推动驻黑中央企业“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并启动了全省厂办大集体改革, 重庆制定了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改革方案。一些省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贵州、青海、西藏等地出台了系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政策文件, 进一步完善了省属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三)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各地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大力引导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优势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 培育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 2012年共有11家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各地积极利用产权市场推动监管企业结构调整和低效无效资产转让, 2012年全国产权市场公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866亿元, 平均增值率达到19%。上海通过化解税务、债务、职工安置等难题, 累计完成1900户非主业企业和壳企业的退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强了对停业歇业企业的清理工作。山西按产业链进行战略重组, 推动煤炭企业向煤化工、电力产业延伸。山东等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并购重组, 取得了较好成效。各地打破区域界限, 积极开展“外引内联”, 推动监管企业与中央企业、省外企业、省内企业间的合作, 今年共有15个省 (区、市) 与中央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对接活动。辽宁、黑龙江、四川、甘肃等地积极推进监管企业跨省联合重组, 通过合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海南积极开展市县水电资产和资源重组整合, 福建整合全省稀土资源, 北京完成了8个区县粮食购销企业重组, 陕西等地推动省属监管企业与地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

(四) 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各地普遍加大了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河北推动钢铁、煤炭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积极发展钢材加工配送、先进装备制造业。青岛积极引导企业发展数字多媒体、智能交通、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辽宁、新疆等地发挥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提升了相关产业的层次。许多省市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上海安排30%以上的国有资本收益支持企业核心关键技术创新, 山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实施重奖, 广东出台省属企业创新发展考核办法, 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考核支持力度。天津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模式, 引导企业由传统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

(五) 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

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国资监管组织和法规体系建设。浙江、广西、湖南全部地市单独设立了国资委, 且均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安徽、江西90%以上县 (市、区) 明确了国资监管责任主体。继湖北、山东颁布省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后, 辽宁、江西等地全面启动了地方国资监管法规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14个省级国资委的监管覆盖面比上年有所扩大, 广西、内蒙古等地将金融企业纳入监管范围, 湖北、深圳等地将文化、科技企业纳入监管范围。半数以上的省 (区、市) 国资委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覆盖面超过90%。各地普遍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河南、山东等地在地市级国资委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河北开展对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估。各地组织开展了监管企业户数清理, 初步建成地方监管企业名录库, 全国国有企业月报动态监测范围从地市扩大到县级, 初步实现全覆盖。

二、2013年国资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国资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进一步落实国资监管“两新目标”,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推动国有经济稳定增长

一是要在加强对监管企业指导和服务上下功夫。

加强所监管企业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 建立健全经济运行分析机制、重点企业综合分析机制、企业重大事项综合协调机制, 密切关注监管企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及时向企业通报情况、提示风险。积极协调各方面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企业加强战略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二是要在推动企业开拓市场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加强市场调研, 创新商业模式,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市场份额。推动企业加大降本增效力度,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成本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人工成本控制, 严格规范职务消费, 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盘活存量资产, 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产周转效率。

三是要在推动企业强化管理防控风险上下功夫。

推动企业和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 查找差距, 找准薄弱环节, 针对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抓好管理提升, 建立管理改善和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推动企业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 加强重大事项集中管控, 提高集团管控和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企业深化全面预算管理, 强化基础管理, 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推动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特别是加强投资和资金风险管控, 优化债务规模与结构, 严控资产负债率过快增长, 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二)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一是要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不断深化公司制和多元投资主体股份制改革, 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要加大建设规范董事会力度, 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培训、评价机制, 严格董事履职责任, 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 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三是要继续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 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 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要指导所监管企业依法规范各类用工特别是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模范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四是要加快解决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逐步将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当地政府。今年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将全面启动, 各地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 多方筹措改革成本, 积极稳妥推进, 同时要做好所在地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政策衔接和协调工作。今年重庆、黑龙江、湖南、江西等地将开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改革探索, 希望各地摸清情况, 积极研究有关措施,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打好基础。

(三)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要加大调整重组, 优化布局结构。

各地要根据国有企业现有布局状况和功能定位, 立足本地, 综合考虑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的趋势, 统筹规划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做强做优优势行业、优势企业。要按照完善产业链、优势互补原则, 积极推进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 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要大力推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证券市场、产权市场的作用, 推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资源整合, 加快辅业改制重组, 处理低效无效资产。要引导大企业实施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不搞大而全、小而全, 不搞产业链通吃, 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是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要把推动产业升级的重点放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上,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搞好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落后产能的工作, 提升传统产业中的先进产能比重, 促进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 积极支持培育发展具有本地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引导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发挥品牌对产业集成和提升的带动作用。

三是要强化创新驱动, 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要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考核导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加强科研攻关, 强化前沿基础研究, 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注重发挥企业各类人才的创新作用, 加强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 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要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 营造包容个性、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提高监管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机构和职能, 规范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作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的性质定位, 落实“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下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规定, 确保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政策、目标、主要任务的协调一致。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法规规章, 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和国家出资企业的关系, 健全国家出资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 健全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资产统计等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 优化整合现有法规资源, 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三是要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充分发挥各级国资委专业化监管优势, 探索实现国有资产监管的全覆盖, 为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加快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创造条件。四是要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 根据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产权结构国有企业的特点, 探索有针对性的监管模式和方法, 整合监管资源, 提升监管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向本级政府报告、与相关部门协调协作以及信息公开等工作机制, 完善国资监管工作大格局。

(五)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党的领导, 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是一个重大原则,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进一步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 努力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 进一步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共青团和统战工作, 增强企业凝聚力。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弘扬和培育国有企业先进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以严明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以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为重点推进作风建设,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深化反腐倡廉建设, 全面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综合素质, 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为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三、加强国资监管系统的自身建设

各级国资委肩负着推动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繁重任务和使命,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挑战, 要履好职、尽好责, 必须加强我们自身的各方面建设, 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打铁先要自身硬, 越是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越要大力加强国资监管系统的自身建设, 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第一, 要坚定理想信念, 鼓足发展国有经济的精气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 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 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证。要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牢牢把握旗帜方向, 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牢牢把握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推动国有企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骨干作用;牢牢把握主题主线,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推动国有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在实践中探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规律, 奋力开拓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第二, 要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所监管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有些已经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就没有能力甚至是没有资格指导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各级国资委干部职工要始终瞄准前沿领域, 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 特别是要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现代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要结合国资监管工作特点和机关干部队伍实际, 制定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机制, 优化完善机关干部知识结构, 注重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科学监管能力, 掌握国资监管规律、企业发展规律、经济运行规律, 全面了解企业情况, 确保监管措施有力, 监管结果有效。二是改革创新能力, 善于不断总结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经验, 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 敢于进行新创造、开创新局面。三是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善于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有效化解各种突出矛盾, 确保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四是战略引领能力, 培养全球思维、战略思维, 统筹局部和整体, 兼顾当前和长远, 更好地谋划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局。

第三, 要强化机关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国资监管机构作为代表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 直接面对广大国有企业。我们不断要求国有企业加强管理, 自身的管理首先要搞好。要以决策更加科学、运转更加高效、行为更加规范为目标, 高标准、严要求、全方位强化机关管理, 着重提高四个方面的水平:一要大力提高管理制度化水平, 优化制度设计, 加强对制度推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和持续跟进, 严格遵循行权履责程序。二要大力提高职责配置科学化水平, 根据形势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 科学设置机构, 优化职能配置, 努力做到权责一致、权责对等、分工合理, 避免职能交叉重叠、多头管理, 提高机关内部工作的协同性。三要大力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 抓住工作流程核心节点、关键节点进行梳理, 简化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 推行政务公开。四要大力提高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提高机关工作运转效率。国务院国资委从去年开始在委机关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并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全面推进机关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这项工作在进展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信会对提升机关管理水平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第四, 要切实转变作风, 树立国资监管队伍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 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精神, 统一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 把中央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已经制定了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 对党委班子和机关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希望大家监督落实。各地国资委也要结合自身实际,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抓紧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 尽快建立健全或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为改进作风提供制度保障。转变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做起,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坚持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 多听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呼声, 他们期盼什么就努力做好什么, 让企业和干部职工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要主动到矛盾和困难集中的企业了解真实情况, 解决实际问题。要切实改进会风文风, 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 力戒空话套话。要厉行勤俭节约, 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要遵守廉政准则, 严于律己、廉洁自律, 自觉接受监督。

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篇8

广西科协主席郑皆连:

把政策制定好,把人才使用好

我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认为,这次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会议规格很高,说明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郑院士说,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工作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努力做好广西的人才工作。郑院士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广西是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条件上不具有优势,要想吸引人才必须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确立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但必须立足实际,广西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加起来都不及兰州大学多,我们想在短期内超过发达省区是不现实的。因此,制定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是关键。

第二,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我区的科技创新情况不理想,近十几年来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评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非常少。我们要克服人才使用上的官本位思想,对那些科技上有成果、科研发展上有潜力的人才,不要急于直接放到领导岗位上去。我们常看到高校里有一些科研骨干人才,刚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显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就都担任领导干部去了,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稍有成就回报的就是领导岗位。实际上,把在科研上有才华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实际就宣告了其研究生命的结束。而目前对于广西来说,领军人才比领导干部更缺乏,更需要,两相比较,我们更应着力于培养领军人才,培育知名的学术权威。

第三,要切实发挥离退休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广西的高层次人才非常缺乏,但另一方面,却是一大批专家级的离退休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些高级离退休人才专业功底好、工作经验丰富、身体健康、能适应工作需要,很多当年都是该领域、该行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如今在家颐养天年,没有发挥作用的舞台。用好这些人才,让他们继续发光发热,这关系到制度设计的问题,必须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他们合法的身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得到合理的报酬。

在谈到创新型人才问题时,郑院士说,我们的教育不要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没有想法,不敢打破权威。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不完全崇拜权威和书本,有自己的想法,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周怀营:

做好引才、用才、育才,

推进人才强桂战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周怀营认为,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是我国人才工作新的里程碑。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他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搭建“引才”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层次

要积极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新机制,以重点支柱产业和高等科研院所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认真落实引进人才相关待遇,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费和专项资助,并妥善安排引进人才子女的就学、住房等问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去年成功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出任名誉校长;还成功引进国内某重点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团队,这个团队的引进填补了广西生物医学专业领域的空白。事实表明,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乃至广西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影响作用。

二、着力搭建“用才”舞台,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用好人才,是人才战略的核心问题。当前广西要紧紧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求,探索人才培养使用的新机制,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以人才的优先发展引领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察品德、知识、能力要素的社会化的人才科学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加大公开竞争性选拔力度,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广西自1998年以来,已经面向全国进行了五次“公选”,日前,2010年广西第六次全国“公选”已开始,将提供377个领导干部职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选,我相信这一举措必将有利于推动广西科学用人的良好发展趋势。

三、着力加大“育才”力度,不断提升人才素质

要把科教兴桂、人才强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在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为高素质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采用产学研合作、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的互惠双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2007年以来,成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派驻科技骨干到梧州、北海、柳州、桂林等城市大型企业挂职,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收到良好效果。

广西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陈保善:

能否赢得竞争主动,关键在于

拥有什么样的人才

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保善认为,人类世界的发展,自有历史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以像今天的速度在演变,像今天这样依靠科技的进步。许多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科学幻想,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然而,过去两百年的工业革命轨迹,包括我国过去三十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在今天也遇到了拐点,不能再以过度的资源消耗去支撑新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直面今天的发展瓶颈所能做的唯一选择。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有相应本领的人。所以,我们国家今后发展得怎么样,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人才。

陈保善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今后的人才工作描绘了蓝图,这对我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发展为人才强国,指明了方向。

陈保善说,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是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纲要提出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国家将会在不同的层面作出制度安排,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大胆引进使用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按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储备各个层面的人才队伍,保证到2020年时,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陈保善认为,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具有流动的属性,尤其是顶级人才。对于这批高端人才,应该在全球范围去招聘,按市场规律办事,给出有竞争力的待遇,提供发挥才干的足够舞台。人才也有地域属性,所以也要重视培养本土人才。

上一篇:六月你好经典优美文案(50句)下一篇:航空发动机先进材料高性能零部件制造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