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哲学(共8篇)
和谐哲学 篇1
一、和谐的本质
什么是“和谐”?对于这个人所熟知的概念, 如果从哲学层面去把握和诠释, 并不容易界定。在哲学界有的学者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和谐, 有的学者把和谐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特定范畴来研究, 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是统一的。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和谐是事物矛盾统一体的一种存在状态或多种矛盾统一体并存的状态, 是矛盾运动发展的一个阶段, 其本质是“有差别的同一”和“多样性的统一”。具体来看, 和谐至少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 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和谐是矛盾同一性中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状态, 它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同一性是矛盾的一种基本属性, 内在于矛盾并与斗争性相反相成。与之相比, 和谐更多的是体现多物或多矛盾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和状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史伯的“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等等, 这些思想都说明和与同都主要是就物与物之间关系而言的。和的前提是多, 这个多是指多事物, 多矛盾。古人所讲的同, 是指没有差异。与此相反, 古人强调和谐应当是多个事物相互保持差异但又互为一体的关系和状态。虽然在强调差异性这点上, 古人所说的“和”与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同一性含义相似, 但前者强调的是多物之间的外在关系和状态。在西方大思想家的一些有关和谐的哲学观点中, 和谐也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外在关系和状态。例如, 毕达哥拉斯认为, 作为世界本体的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整个宇宙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赫拉克利特认为, 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 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 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等等。此外,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 只要他所划分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社会就会和谐有序;亚里士多德认为应由中等阶层掌握政权来调节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以实现社会和谐;圣西门和傅立叶的和谐制度,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以及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等, 其和谐都是指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外在关系和状态。可见, 不能把和谐混同于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同一性。
当然, 物内部的关系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划分总是相对的。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 任何事物内部的关系也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关系。同样, 相对于更大的系统来说,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该系统的内部关系。事物内外部关系区分的这种相对性说明, 和谐不同于矛盾的同一性, 不等于和谐对立于矛盾的同一性。就特定事物矛盾统一体来说, 通过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它所呈现的关系和状态可能有多种。它可能是完全和谐的, 可能是部分和谐的, 可能是基本不和谐的, 也可能是完全不和谐的等等。但是不管该事物处于何种状态, 这些关系都内在地体现了该矛盾统一体的同一性, 反之亦然。总之, 和谐与同一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和谐只是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在相互作用中所体现的同一性的一种特殊状态。
由于和谐存在的范围和领域不同, 其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首先, 和谐范畴以互相依存的特征表现矛盾的同一性。互相依存是事物和谐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 它表明事物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存在基础或联系纽带, 也只有在事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时候, 和谐的形成才有可能, 反之, 若彼此孤立或毫不相干则无所谓和谐。其次, 和谐范畴以相互吸引的特征表现矛盾的同一性。相互吸引是事物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事物间的相互吸引, 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距离, 从而出现和谐相依的局面。否则, 若即若离或彼此毫无吸引, 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和谐。再次, 和谐范畴以相互协作的特征表现矛盾的同一性。相互协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吸引的进一步发展与升华。事物和谐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彼此间的相互协作, 只有相互协作, 各自的力量才能不断壮大, 并最终取得双赢的结果。最后, 和谐范畴以相互亲和的特征表现矛盾的同一性。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亲和, 事物将达到应然性的和谐而完美的状态。
(二) 和谐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和谐是事物本质差异面的同一, 并以矛盾内在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差异即是区别, 是表征事物内部因素之间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相互区别的范畴。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或特殊性。对此, 黑格尔曾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差异的, 或者说, 没有两个彼此相同的事物”, ①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普遍存在的差异中, 只有事物内在的差异即事物本质的差异才是和谐的前提, 没有差异, 没有不同, 亦即没有和谐。这就好比一架钢琴, 只有一个音符不行, 要用“1、2、3、4”等不同音符才能奏出完美的乐章。
“和谐”与“差异”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事物发展的和谐状态并不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消失, 而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 是矛盾差异面的互相均衡、互相中和的结果。假若事物内在的各种因素和方面不存在矛盾差异, 也就无所谓协调一致的和谐发展。离开具体矛盾的对立面, 离开差异、对立的和谐, 只能是抽象的和谐。总之, 和谐以差异、对立为先决条件, 这是研究和谐范畴必须正视的逻辑前提。
(三) 和谐是矛盾双方协调发展的阶段
和谐是矛盾双方协调发展的阶段, 而不是对抗为表现形式的阶段, 对抗标志着和谐阶段的结束。作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状态的和谐, 对抗相互联系, 相互对立,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领域, 凡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都可称为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内部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自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往往处于协调、适应状态, 这时事物即处于和谐存在状态, 表现为和谐型发展。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当事物完成了上升时期的发展, 充分显示出成熟期的特性, 达到事物自身发展的极限时, 便开始向衰亡时期发展, 其自系统内部或者是它与外部条件之间的不协调不适应方面日渐增多, 事物发展的协调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等和谐特征日趋衰微, 这时事物的发展便由和谐状态向不和谐状态转化。如果不和谐发展的趋势得不到抑制或扭转, 进而将会使事物由不和谐发展到对抗状态。对抗也是事物矛盾发展的一种形式或类型, 也是表示事物发展状态的哲学范畴。在对抗阶段, 事物矛盾将会变得更具有复杂性。这时, 如果条件具备, 矛盾的对抗状态能及时得到化解或解决, 并逐渐恢复到和谐状态, 那么, 此事物还可在新陈代谢规律的作用下继续向上发展。如果缺乏必要的条件, 不能化解和解决对抗, 事物不能再向和谐状态转化, 那么, 它必然将会呈现出种种衰亡特征, 步入旧事物向下发展的阶段。但这时事物的根本矛盾尚不会立即解决, 事物亦不会立即消亡。当处在对抗型发展阶段的事物由于其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力量此消彼长, 经过反复较量, 矛盾统一体中代表事物新质的一方最终会克服代表旧质的一方, 矛盾彻底解决, 统一体不复存在, 旧事物终归灭亡, 新事物产生, 这时事物处于和谐的状态。事物就是这样经由和谐——不和谐——对抗——和谐的循环往复过程。
(四) 和谐从必要的斗争中来
和谐并不是不要斗争, 和谐从必要的斗争中来, 和谐中的斗争是非对抗的斗争。和谐是矛盾的和谐, 有矛盾就一定有对立和斗争, 因此, 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对立和斗争。斗争是为了实现和谐。因此斗争是手段, 和谐是目的。和谐中的斗争是追求双方都活的“共赢”, 是非对抗的斗争, 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性斗争。
自然状态的和谐是以自发的形式实现的, 而社会领域的和谐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求。社会发展的规律虽然也是客观的, 但社会又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因为社会规律的实现, 和谐状态的维持以及维持的长短、程度, 都与人的意识紧密相连, 它需要人付诸实践去追求, 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键在于有意识的人类善待自然、关爱自然, 与自然共生共存。
二、和谐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
反映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 这正是和谐范畴的特征所在。在唯物辩证法看来, 事物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而作为矛盾同一性表现形式之一的和谐, 也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及其各种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都是既对立又同一的, 处处充满矛盾, 处处表现着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人 (社会) 的关系乃至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关系等也都是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 在这种对立同一中普遍存在着和谐。例如:只有太阳系各个星球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它们之间引力和斥力的平衡等和谐状态, 才能使太阳系得以按照一定的轨道正常运行, 才有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地球;只有人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和谐才能有人的生命的存在;只有我国国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团结、共同帮助、同舟共济的和谐才能维持中华民族这一实体等等。自然界的和谐是自然界事物内部矛盾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的存在和变化受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所支配;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 (社会) 之间的和谐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则是人和自然界, 即主客体双方各种矛盾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 和谐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
事物 (或矛盾) 都是在非和谐与和谐两种基本形态中存在和发展的。而和谐则是事物 (或矛盾) 运动发展的一种较为高级、成熟、完美的阶段, 是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排列有序、兼容并蓄, 相互促进、共存共长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与斗争趋于平和, 达到统一 (同一) 、均衡 (平衡) , 显现出相对静止和稳定发展状态, 也就随之达到了相对和谐状态。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 虽然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并非总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 平衡、稳定与和谐则是它们的基本存在状态。
(二) 和谐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总是由不和谐走向和谐, 由旧的和谐走向新的和谐, “趋和”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自然界是“趋和”的, 当自然力不均衡时, 就通过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形式宣泄自己, 宣泄过后就显现平息与和谐。这种“趋和”是自然界自身无意识的控制和调节, 而在社会生活中的“趋和”则是表现为有意识地选择和谐的方式和目标。如历史进程中虽然战争经常发生, 但最终人们都选择和平、走向和谐和平愿望既是人们思想动机的出发点, 又是战争客观进程的归宿。和平与战争的辩证法如此, 政治生活中的“团结——批评——团结”、经济生活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也是如此。其实, 人们对和谐的愿望和追求, 无论是构建和谐国家, 还是构建和谐区域、和谐环境的主观选择, 归根结底都是由事物发展的“趋和”倾向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在思维领域中, 人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都是理论和认识本身的系统化和深化, 最终建立了和谐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对实践的及时准确的反映, 就是和谐的表现, 就是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和谐。
(三) 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对静止、相对稳定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统一、均衡、和谐就是事物和矛盾发展的相对静止和稳定阶段。在和谐发展阶段, 不是矛盾斗争的消逝, 而是矛盾斗争的方式发生改变, 矛盾是在有序的范围内相互斗争, 相互制约, 相互依赖, 相互推动, 促进事物的发展。只有统一、均衡、和谐, 一种事物才能得到充分发育、成熟、直至壮大。没有和谐, 事物就没有质的稳定性, 就没有质的提高, 就达不到完美的境界。另一方面, 和谐是矛盾各个方面的正向制约和促进, 而不是相互掣肘和消耗, 只有这样, 事物才能良性互动, 才能发展。
(四) 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 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事物成长壮大的基本条件, 因此, 我们可以说, 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自然界有斗转星移、季节更替的和谐, 才有万物的生机与活力;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创造和谐局面, 才能不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主观世界只有与客观世界和谐, 才能很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否认和谐, 排斥和谐, 既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也会破坏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和条件, 只能获得“恶”的结果。
三、和谐的相对性
和谐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 它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但这并不等于和谐就是绝对的, 是宇宙一切事物存在的唯一状态。我们应看到, 世间万事万物既是和谐的, 又是不和谐的, 根本不存在所谓绝对的和谐, 而永远只有相对的和谐。和谐本身只是事物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特有现象, 只是矛盾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与结果, 而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状态, 不能把它绝对化或夸大为宇宙一切事物存在的唯一状态。因为事物发展的和谐状态并非绝对永恒, 其和谐状态的确立具有相对性和条件性。中国古代先哲曾片面夸大和谐, 并把和谐问题绝对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现阶段,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期盼, 和谐范畴又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 对和谐问题的研究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范围, 不分时间、地点、场合而执意追求绝对的、抽象的、无差别的和谐, 只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这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和谐的相对性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释:第一, 和谐状态的相对性。和谐只是事物存在的状态之一、由于和谐为事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佳条件, 会促使新的矛盾迅速产生, 这样, 和谐本身又孕育着新的不和谐,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不和谐到和谐再到不和谐的循环往复过程, 但这决不是康德所主张的简单辩证法的“二律背反”, 而是事物螺旋式的发展与提升, 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作用的结果。第二, 和谐作用的相对性。并不是只有和谐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抗、质变同样对事物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并且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既要树立和谐意识, 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和谐。因为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 必然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冲突, 要想扶持新生事物, 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 如果片面强调和谐, 不仅会对摇摇欲坠的旧体制起到维护或延缓作用, 而且还会瓦解改革的斗志, 使多年积累的改革成果前功尽弃, 最终导致改革的夭折, 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 并不是在任何时候, 特别是在各种新旧体制或制度更替的过程中都能强调和谐, 而应该通过质变, 促进事物向新质的转化,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得到和谐发展。
在社会生活领域, 研究和揭示和谐的相对性问题, 其意义极其深远。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既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强大动力, 又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风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我们所构建的社会和谐, 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和谐, 因为当旧的矛盾冲突解决了, 又必然会出现新的不和谐。因此, 一方面, 政府必须尽最大的诚意, 作最大的努力来协调各种矛盾冲突, 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 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角色, 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能“和而不同”, 和谐相处。另一方面, 政府也必须教育广大的人民群众, 逐步认识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对和谐, 而只能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和相对的和谐状态。
注释
1黑格尔.逻辑学 (下)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43
和谐哲学 篇2
试论和谐范畴的哲学内涵
和谐范畴正是唯物辩证法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各种各样关系范畴中的重要范畴,和谐关系是事物得以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失去和谐,事物就失去了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理解和谐范畴的哲学内涵呢?本文认为和谐范畴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现,是与竞争相对应的哲学范畴.
作 者:王智民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南通,226019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7“”(34)分类号:B2关键词:和谐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从哲学视角看和谐网络的构建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网络;安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性部分,通过实现网络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而构建和谐网络对构建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网络的内涵
在汉语中“和”与“谐”是同义的,《广雅》中说,“和,谐也。”而《尔雅》中又有“谐,和也。”和谐网络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和谐网络是共建共享的网络。网络是属于所有网民的,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所私有的财产。因而,网络需要所有网民共同建设、维护和享用,每个网络的使用者都有权利和义务对网络的方方面面负责。
(二)和谐网络是规范和有序的网络。规范和有序不仅是和谐网络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存在的基础。规范和有序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是维护和谐、保持稳定的工具。而这规范和有序必须是大多数网络成员认可的,才能起到规范网络、维护和谐的作用。
(三)和谐网络是矛盾和冲突正确表达的网络。构成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正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同样,在网络当中也存在矛盾和冲突,要调和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的存在,然后在尊重和维护网络成员正当利益的基础之上,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建立安全诚信的网络。
二、网络中存在的不和谐性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互联网在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不和谐性日益突出。频频出现的黑客事件、网络犯罪事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巨大损失,更有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网络中存在的不和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缺陷
1.网络协议安全性不高。网络协议就是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为相互通信而建立的标准、规则的集合。它相当于通信设备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语言”。目前网络上使用的协议在最初设计时为了获得高效的运行效率,没有充分考虑安全性,而且该协议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去研究、分析它。所以协议的安全性不高,被人破坏和利用的可能性很大。
2.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软件是使用网络的目的和手段。网络上安装了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软件系统。软件在开发设计时虽然力求安全性能无懈可击,但或是考虑不全面,或是为了实现某一功能而暴露出一定设计缺陷和安全漏洞。面对互联网上横行的病毒、木马,如不及时更新有设计缺陷的软件,查补漏洞,这些安全漏洞很容易被攻击,导致机器中毒。
(二)网络带宽有限
随着Internet规模的扩大,最近十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用户数量激增。据2007年7月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国内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普及率达12.3%。相比之下,网络带宽自身增长的速度跟不上网民对网络带宽的需求速度。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开展以及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不高,网络的带宽十分有限,直接影响了网络数据业务的正常运营。
(三)黑客恶意攻击
近年来网络上黑客泛滥成灾,每年各类网络遭受黑客攻击的次数屡创新高。由于所使用的软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并且现在网络上每天都有新的软件漏洞被发现,而从发现漏洞到黑客利用新漏洞进行网络攻击这段时间越来越短。网络受到黑客攻击事件屡屡发生。据统计,Internet每天受到的攻击数达4967541次,平均每小时206981次。
三、和谐网络构建对策
和谐网络构建对策就是针对当前网络的实际情况,在网络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具体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强化网民上网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首先要强化网民的安全意识。为了提高广大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可以通过签署入网协议或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等形式给网络用户普及基本的网络使用和安全知识,使其了解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明确网络使用中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培养出技术精、能力强的和谐网络安全卫士。
(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在网络安全建设上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法规和保障制度,和谐网络建设就变成了一纸空谈。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安全立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尤其是信息化程度发达的欧美国家。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黑客、网络犯罪事件屡打不绝,这与构建和谐网络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颁布网络行为规范和具体处罚条例。严格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者严惩不贷,自觉维护和谐网络的建设。
(三)弘扬积极健康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空间
互联网是当今的主要媒体,要利用互联网宣传科学真理,弘扬社会正气,倡导和谐理念。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推广,和谐的网络还要加强网络的诚信建设。诚信关乎互联网未来的前途命运。失信的互联网是没有前途的网络,最终是要走向死亡的。因此,网络各级管理单位和广大网民要齐心协力,以网络相关法律规范为依托,自觉履行文明办网承诺,自觉开展文明上网行为,构建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和谐网络。
总之,和谐网络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全面考虑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及提高网络用户安全防范意识等多项措施,互相配合,加强管理,综合提高网络的和谐性,从而建立一个规范有序、安全诚信的和谐网络。
参考文献:
[1]胡道元.网络安全的挑战和对策[J].信息网络安全,2008,(01).
[2]李漫丽.浅谈学校网络安全防护[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5).
[3]李瀚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
[4]蔡名照.为建设和谐网络文化作出新贡献[J].部长之声,2008,(10).
浅谈荀子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篇4
1、荀子尊重自然的客观性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 “天”是介于人类社会之外客观存在的, 是世间万物是阴阳二气相互变化的结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阴阳风雨、四时变化, 都同属于这个自然界, 即所谓“万物同宇而异体”。 (《荀子·天论》) 并且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着, 不因人事而转移, 亦即“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 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 辍广”。 (《荀子·天论》) 荀子认为“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荀子·天论》) 人类从属于自然,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可以依赖自然, 改造自然, 但不能超越自然, 更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
2、荀子提倡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遵循中国古代哲学重视人的传统, 相信人的力量, 强调人的主观意识。他认为:“知其所为, 知其所不为矣, 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荀子·天论》) 与此同时, 他还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即不能控制人类的意识, 也不能左右人类的旦夕祸福, 这为人们了解自然、改造自然, 提供了思想基础。即“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 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 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 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他认为:人类面对自然要有征服自然, 控制自然的信心和勇气, 不能够变成存在者和被动的接受者。
3、荀子强调天与人的和谐
荀子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荀子·天论》) 天地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虽然他提出的“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天论》) 是从自然与人各具职能出发解释的, 但是其目的并不是要使人与天对立, 而是帮助人们认清天和人的关系,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荀子思想中的人与天的辩证关系, 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破除天的神秘感的同时, 消除了人的自卑感, 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恢复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尊严, 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了天人之间的统一。自然也不再是纯粹的物质存在, 而成了有目的性的为人存在, 在他看来“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 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 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 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 则天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 就能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这可以说是荀子哲学中人与自然统一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荀子哲学中人与社会的和谐
1、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问题是荀子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来阐释道德的起源, 把正确处理“利”、“义”关系作为衡量道德的关键。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 辱者常穷。” (《荀子·荣辱》) 针对这一问题, 荀子提出了“先义后利”的以义制利精神。他认为“先义后利”国家就能得到治理;而“先利后义”就会使国家陷入混乱。因此, 他坚决反对“唯利所在, 无所不倾”的小人行为, 大力倡导“义之所在, 不倾于权, 不顾其利, 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 重死, 持义而不挠” (《荀子·荣辱》) 的君子风范。他认为道义比物质利益更重要。当“义”和“利”两相冲突时, 有德行的人应该先义而后利, 重义而轻利, 舍利而取义。做到“利少而义多, 为之”、“见其可欲也, 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 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 孰计之, 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荀子·荣辱》)
2、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荀子说:“君子者, 治之原也。官人守数, 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 原浊则流浊。故上好礼义, 尚贤使能, 无贪利之心, 则下亦将纂辞让, 致忠信, 而谨子臣子” (《荀子·君道》) 也就是说:君子是治理国家的本源, 那些贯穿与百姓之间的条文规矩是治理国家的支流, 本源清则支流清, 本源浊则支流浊。因此当一国的统治者推崇道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无私心的人, 那么臣下和百姓也会讲忠诚、讲信用、遵守本分, 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另外, 荀子还提出:“无不爱也, 无不敬也, 无与人争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 不肖者亲之。” (《荀子·君道》) 一个人只有充满爱心, 真心爱护他人、包容他人、才能使贤者敬重他, 不贤的人亲近他, 和谐健康稳定的社会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 这也正是人与社会相互和谐的体现。
三、荀子哲学中和谐思想的现实价值
1、荀子自然观对现代的价值
荀子的思想是在天、地、人相互贯通的背景下形成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荀子的自然观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养长时, 则六畜育;杀生时, 则草木殖” (《荀子·王制》) 的环保意识, 还表达出“节用御欲” (《荀子·王制》) 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等问题也日渐突出。面对这些问题,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也正是对荀子自然观对现代的价值。
2、荀子道德观对现代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的今天, 发扬荀子“先义后利”的以义制利的精神本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市场经济机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在一些人的眼中市场经济就等同于金钱经济, 在义和利之间总是选择利字当头。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怎样在繁杂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多一份淡然和公平, 少一些急躁和功利, 重塑严于律己, 独立自我的价值观, 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样, 荀子强调的“无不爱也, 无不敬也, 无与人争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 不肖者亲之。” (《荀子·君道》) 的博爱精神, 更是为当今道德下滑的社会提供了上升的动力。老人跌倒而不敢扶, 横尸街头而无人救助, 父母虐待子女, 子女殴打父母等道德问题, 时刻敲打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感慨:当生命和生存离开了道德的约束, 缺少了博爱精神的支持, 我们的社会将会不断的被冷漠而充斥, 这将与我们和谐的理念背道而驰。荀子的道德理念给与我们更多的不仅是精神上的重塑, 更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冀。
总之,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 很多人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和感官上的享受, 缺少了对自我精神的净化和洗礼。在追寻物质享受的同时,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 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拥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它能够在人们享受物质的同时给我们一针精神上的强心剂。荀子作为儒家的后起之秀, 在发展前人的基础上, 阐发了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这对我们重塑自我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方永, 李波, 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1.
[2]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3]崔华前.论荀子思想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J].理论月刊, 2005 (09) .
[4]唐明燕.浅谈荀子思想中的人本意识[J].管子学刊, 2003 (01) .
[5]柳素平.荀子环保思想的系统性及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0 (02) .
[6]邹海蓉, 刘辉.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及其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 2008 (11) .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哲学思考 篇5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哲学思考
和谐一词起源于希腊文harmoria,意思使联系均称,指事物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即多样性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物.在一个和谐统一体中,各个对立、差别的部分、要素、因素、方面之间因发生一定的有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消除了它们之间纯然的对立,彼此中和、渗透.
作 者:姜雪莲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级硕士研究生,610064刊 名:社科与经济信息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10)分类号:B0关键词:
和谐哲学 篇6
【关键词】哲学视域;和谐思想;人文奥运;文化资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in the Philosophical Vision
MA Hong-jia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ese culture of 5,000 years undoubtedly provided a valuable spiritual resource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Harmony and People's Olympics are in perfect fit,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istic Olympics.
【Keywords】philosophy sight, harmonious thought, Humanistic Olympics, cultural resources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仍然处于多元并存、百花争艳的时代,各种文化虽然仍带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在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趋同的道路。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融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方文化哺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发祥地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而参与到这件21世纪的大事中去。而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和谐思想,又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印刷体的表演,经过几种字体的演变,突出了当今使用的“和”字,这个“和”字的理念得到时代的升华,而这种和谐哲学也是“人文奥运”的蕴涵之义。当北京奥运主题歌的唱起,当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聚注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和平的理想是坚定的,如果只能选用一个字、句、词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的话,那就是“和”字。和谐思想与“人文奥运”相互促进,共同演绎了2008年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文化盛会。
1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谐”在中国古代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中国历史上,西周末年的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史伯认为事物必须由不同的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便是实现“和”的途径〔1〕。
儒家的和谐哲学思想有以下四点:第一,“和为贵”。“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儒家“相与之道”的精髓。“阴阳和合”、“和合生生”、“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和实生物”、“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一元主义、和谐价值观。儒学鼻祖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2〕的观点,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第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和谐,反对片面的单一性的同一。这里所谓的“和”,指的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产生新的事物。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和谐”,不是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第三,“和而不流”、“和必中节”是在实践层面上应当遵循的原则,前者强调的是和谐必得坚持原则,后者则强调把握好实现“和”的度与量,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达到平衡与协调。第四,“仇必和而解”。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儒家坚信“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不可能永远对立下去,但只有通过运用“和”的方法,才能转化对立双方的僵硬状态,这种信念的根据乃是儒家对于“和”作为天道、人性的本然状态的体认。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辩证、象征、整体思维的特点〔4〕。
2人文奥运的内涵
自从北京提出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以来,人文奥运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说,对于“人文奥运”内涵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人文的解释。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亦即强调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于铸造人文精神、倡导人道关怀,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使奥林匹克真正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属人本的解释。另一观点认为,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应一切以人为中心,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5〕。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奥运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6〕。人文奥运,乃是我们大练文化价值观“内功”的绝佳载体。寻找到一个好的载体而锻炼内功,抓住机遇大搞精神文化建设,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文奥运”,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人文奥运,其功能在于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的广泛性,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儒家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吻合的,它不仅和奥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和人文奥运理念一致。儒家和谐哲学是人文奥运理念的灵魂,是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事诸领域的“应然”的价值目标,它所表明的是自然、社会、人事及人的身心所应达到的恰当、适宜的状态,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属性。因此,和谐是包括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及人的身心和谐几个方面在内的“普遍和谐”。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预期,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人文奥运所包含的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等内容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具有某种契合。
3.1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文奥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最好的现实样本。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而不是其敌对者,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其掠夺者。儒家认为人之道不离天之道,人的刚健有为不应破坏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而应该按照自然和万物的生命节律去促进其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7〕。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散见着很多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如荀子所说,在林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道家主张天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完全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去除人的主动精神和一切人为造作,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紧张,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自然和谐境界。儒、道关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人文奥运的理念正是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丰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以“绿色奥运”的旗帜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回应人类的共同问题〔8〕。在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臭氧层的破坏、海洋的污染、大气质量的恶化、水资源的枯竭趋势、沙漠化、热带雨林的减少、一些物种的绝迹等等,表明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和对抗当中。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问题或者全人类问题。人类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人文奥运的理念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即告别单纯的GDP崇拜思维,告别以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的片面思维,告别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思维,而是去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共赢之路,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2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人文奥运就是要关心人、关注人、关怀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培育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释放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先哲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道家认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宇宙的存在,唯人最贵;人与他物比较,亦唯人最贵。因此他们关注人的生存际遇,关注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注人的精神超越,关注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比如,儒家强调道德自觉,主张通过自身的道德磨砺,超越现实的物质限制,寻找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如同颜回那样,哪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论语·雍也》)〔9〕,在困境中保持精神快乐与身心和谐。道家主张去除物欲的遮蔽,珍视生命,不贪财货,追求浑然纯一、无所偏私的精神之乐,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尽管他们提出的关于身心和谐、精神和乐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对人的生命、尊严以及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于现代人反思自身的生存际遇,缓解精神紧张感、挤压感、疏离感,寻求崇高的超越之路和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优雅的人、自由的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他总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离开了人,离开了对人的关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任何的体育活动不过是徒有形式而缺少灵魂。
3.3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谐共处
20世纪以来,战争不断危害着人类生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世界局势扑溯迷离,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气焰嚣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因此,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盛会。儒家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主张以文德感动外邦,反对对外邦用武,这是儒家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根本态度。儒家主张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为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在最近的几届奥运会举行时,联合国都呼吁沿袭古代奥运会传统,进行“神圣休战”。古罗马人开创性地提出了“神圣休战”协议:在“神圣休战”期间,停止一切内外战争,任何人不准动用武器并严禁把武器带入奥林匹亚地区,违背休战原则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神圣休战”使奥运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与友好的盛会,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要求与渴望。21世纪的今天,战争与武力冲突仍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呼唤和平、保卫和平,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和平共处,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主题。
4小结
从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儒学之中,有些思想观念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而提出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有一些思想观念,例如和谐思想,是与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相适应的,因而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儒家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由于人文奥运理念与儒家和谐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文奥运又充分展示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同时,儒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以其精湛、深邃的观点,必将对解决新世纪奥林匹克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它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精神,而且还将为人类的和平、友爱、发展、文明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90-39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3〕吴亚梅.儒家和谐哲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7(7).
〔4〕金灿.2008“人文奥运”知何“人文”〔J〕.前线,2004(6).
〔5〕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5).
〔6〕何仲恺,马月华.“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7〕胡道静.国学大师论国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216.
〔8〕彭永捷,等.人文奥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42.
〔9〕侯秋月.中国儒学基本精神之我见〔J〕.兰台世界,2006(11):57-58.
和谐哲学 篇7
超声科医患关系的现状概述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关系。目前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 患者对超声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诊断疾病, 而是要求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由于部分患者对超声了解有限, 相关医学知识欠缺, 使之认为自身处于弱势一方, 一旦超声诊断结果与患者自觉症状不符, 又未得到医生充分解释, 就容易引起患者误会及不满。有些医生偏重技术, 忽视人文关怀, 拉大了医患距离, 一旦出现矛盾就会引起医疗纠纷。
对话哲学的中心思想
马丁·布伯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提出的对话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我-你”概念。他指出“我-你”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和谐共存。其主要内容包括“双世界说”“相遇”哲学, “我-你的对话”。
马丁·布伯指出:世界是双重的, 人的态度也是双重的, 就是“我-它”和“我-你”两种基本心境。两者之间的“我”有着不一样的含义。生活在“它”世界中, 为了自己的需求, 周围的人都相对于“我”而成为客体, 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取知识, 并利用, 布伯认为在人类交往活动中多少总需要这样没有人情味的存在。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我-它”的另一面是“我-你”的关系, 如果人们活在“你”的世界里, 则作为“你”的相遇而存在。布伯曾经说过, “所有真正的生活是相遇”[1], 他认为, 人们需要意识到别人, 不与“我”相分离, 实现“你和我”的关系, 其核心是他对生命的热爱, 对人类的热切期望, 把生活变成与“你”相遇。
对话哲学里真正的“对话”包含强烈的相互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如果缺乏“你”, 则真正的对话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和“你”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两端, 爱是“我与你”联系之间的事实存在。“我-你”的关系, 视他人作为主体, 人生活在“你”的世界, 他与“你”的相遇, 相对于存在的我而言是不可分离的。布伯称这种关系为“对话”或“共识”, 都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 一切真正的生活是“相遇”。
对话哲学对超声科医患关系的启示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从人性、现象及本质来看待人与人关系, 这对现代医学, 尤其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方面, 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你”关系本质上将互动的两方视为存在的主体, 即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具有思想、感情的人,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客体。医生和患者之间不是看病与被看病、检查与被检查的简单关系, 不能将病人看成疾病和健康的载体, 而是现实中能做选择、自由的人, 尊重其价值, 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注重对人类的关怀[2]。医生为患者提供有利的医疗信息, 协助适当辅助检查, 患者主动配合, 摆脱“我-它”的医患关系, 代替以“我-你”的新人际哲学, 建立真正的“相遇”关系, 达到医患对话的基础。
患者角色的认知:“我-你”关系就是将与之交流的对方视为主体, 即对方是一个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他, 而非被动的对象。医生应视患者为“完整的人”“能做决断的人”, 尊重其价值, 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应重视深层次意义, 而非形式上看病医病。医生对患者首先应尊重他的独一性, 且须真诚, 愿意提供他所需要了解和解决的信息, 患者接受医生具有经验的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摆脱僵化的医疗流程, 达到从“我-它”转换为“我-你”的相遇关系。
医生地位的思考:在超声科里, 医生占主导地位“我-它”关系下, 患者主体性自然被忽略, 一切以医生为主, 患者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意愿, 加上超声工作较为繁忙和单一, 容易使医生产生焦躁的情绪。“我-你”关系重视的是一种由互动而产生出来的相遇历程, 不是由单方决定为主导的关系, 汲取了换位思考的精华, 让医者能更容易从思想上接受并从行为中反映出来。超声科医生应充分了解工作中的“我”和生活中的“我”, 并将二者和为一, 达到医生角色的“真实”, 在工作中以真诚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患者, 倾听患者的诉说, 根据医学专业知识做出准确诊断并在合适的时候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供有利于患者的服务。在布伯的对话哲学下如何充分发挥患者主动性, 又能兼顾医生的适当地位 (引导) , 也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实际上, 医患之间不是主从关系, 而是互为主体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应建立在信任、倾听、关注、接纳、尊重、共同合作的基础上, 以获得良好的检查治疗结果, 最终达到获得健康的目的。
结语
简单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已经不适合现行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体现的是系统化、整体化、回归人文的现代医学[3], 超声科作为医技科室, 是自然科学与医学连接的桥梁, 更应贯彻人文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超声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除了运用医学知识、技能、诊断思维进行操作, 还应注重人文关怀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对话哲学对超声科医患之间人与人关系产生了重要启示:化解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僵化关系, 建立“我-你”关系, 注重互为主体的医患关系及医患对话, 达成共识, 提升精神生活层次, 建立和谐平等的医患关系。
摘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 有助于缓解医患紧张, 帮助提高正确诊断率。本文对马丁·布伯提出的对话哲学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根据其中心思想, 发现医患关系并非简单的医生或患者之间任何一方作为主导的关系, 得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之一是“我-你”关系的启示。在超声影像工作中, 医者要保持平和心态、不骄不躁、倾听患者诉说、充分沟通、尽量满足其需求。超声影像科医患关系应从简单的医者主导或患者主导关系转变为新型的医患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
关键词:对话哲学,医患关系,超声影像科
参考文献
[1]黄聘.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2 (49) :164-165.
[2]刘翼龙, 李彦娟.启蒙式沟通[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18) :74-76.
[3]尹益民, 任晓萍, 潘文清, 等.构建超声科和谐医患关系的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 (4) :502-503.
[4]Editor.Chinese doctors are under threat[J].The Lancet, 2010, 376 (9742) :657.
[5]陈顺平, 倪显达, 胡元平, 等.超声影像工作中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及处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24 (1) :38-39.
[6]NS Jecker, JA Carrese, RA Pearlman.Caring for patients in cross-cultural settings[J].Hastings Cent Rep, 2009, 25 (1) :6-14.
和谐哲学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以国家经济建设为着眼点,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实的理论基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支撑,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广阔的舞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不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怎样解决和应对所要面临的问题,怎样根据我们已有的宝贵经验,不断的去加强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的建设好社会主义,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三个创新”,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和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和谐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哲学社会科学能使稳定和谐高校的维护坚持正确的方向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渠道也明显增多,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要求我们在维护高校稳定和谐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来加强指导,减少和排除各方面的错误思想观念的干扰,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義的理论引领,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更加坚定坚决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哲学社会科学能切实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只有广大师生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自觉性,调动起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积极意识,最终建成一个民主、公正、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方位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3 哲学社会科学能减少和调节社会各阶层和利益群体矛盾
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从理论层面上指导广大师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通过宏观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的社会形态的影响,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的群体,这些情况的出现,也是社会改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发展好社会主义,建设好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等等一系列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应该彼此相依,和谐相处。从而减少和调节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
4 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最科学、最进步、最正确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发展的产物,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促进人类自由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中精辟概括。高校师生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好出现的问题,为维护高校稳定以及社会稳定和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也能够为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必定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哲学社会科学能维护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
西部及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高校,往往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聚集的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严酷、经济落后,人才匮乏为其主要特点;同时,因为风俗习惯、家庭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差异也很明显。加之这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又是动乱暴力事件发生的集中地,使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波动。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有许多地方差强人意,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高校教育的小范围环境也存在着脱节现象,这种情况对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综上种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更加艰巨复杂,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民族和谐的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意义重大。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中,要非常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举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统一的教育以及结合省情教育的民族风俗文化讲座,要结合地方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民族特色与现代法制讲座等等。要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弘扬民族文化。学校哲学社科教师结合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本地区历史、文物、景观、生态的研究和宣讲,结合少数民族地方新农村建设和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进行调研,服务于民族地方社会建设积极展开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 2012:1.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3.
【和谐哲学】推荐阅读:
和谐哲学09-15
论哲学是哲学的哲学观真相--从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起05-15
工程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07-24
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07-02
《学哲学 用哲学》读后感12-17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10-20
《哲学改变你的人生》哲学读书笔记11-23
过程哲学07-19
哲学素质10-18
哲学视角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