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2024-06-17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共12篇)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篇1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都是中国自改革开以来的发展目标和动力,是中国实现富国强民的关键,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体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发展过程,其中科技创新是创新思想、科学理论及技术的集成体,是指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技术提出创新思想,并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完成对技术的创新,最后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经济发展是指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科学人才、经济手段及经济发展措施等实现经济提高的目的,本质在于经济的提高。“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虽然是独立的两个过程,但两者在实现是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铺相成的关系,科技的创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带动了经济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就科技创新的发展,使我国科技创新有了更高的目标、更长远的创新路程、更符合实际的创新要求,使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同步,有利于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根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状况及科技创新状况,进一步对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以此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概述

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它的定义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解,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它的划分也是模棱两可,没有确切的种类划分,不同国家对它的理解还不同,因此对它的研究也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在中国,“科技创新”一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它的出现并不代表中国以前没有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改革开放后才有了比较确切的定义,“科技创新”是实际层面上的新兴词汇,具有时代性。其次在西方经济学中,是指一项研究活动,其研究主要基于发明、创新和技术,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没有确切的定义,而是从发明、创新和技术三个词汇的定义去判断“科技创新”的意义,其中“发明”包含了加工发明和产品发明;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和思想创新;技术包含了生产技术和创新技术。最后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科技创新被定义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对经济发展也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有一个被公认的理解,是指经济增长的过程,但同样的理解在不同国家及角度都有不同的诠释。首先在中国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增长过程,是中国有史以来就有的理解,只是在不同的朝代,其增长经济主体不一样,经济增长的途径也不一样。其次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从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增长源泉角度来诠释经济发展,分别从经济增长要素积累率和经济增长要素生产率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经济发展的判断,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诠释。最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经济发展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科学创新得到高速发展,并且相关的传导机制、实证测度及传播机制等都吸取到足够的养分,在便意味着经济得到了持续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标志。

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

1.“科技创新”有利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科技创新”不但是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还是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更是科学技术发明上的创新,它是发明、创新和技术的集合体,加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便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生产力、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发展方向及科学技术发明推动经济发展速度。根据科学技术使用情况、科学理论指导方向及科学技术发明水平,可以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

2.“科技创新”有利于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

科学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价值。创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的挖掘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使经济发展中的价值消耗降到到最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经济发展中使用科学技术,可以使经济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第二,经济发展使用科技创新技术,不但可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还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使经济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达到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终级发展目标。第三,“科技创新”的核心是技术上的创新,“技术”创新到“技术”应用,其中只需要支付创新时的成本,在应用中无需花费,这大大降低了技术在经济生产中的成本,有效降低了经济发展中的成本。第四,一项科学技术一旦被确定并得到广泛应用,便不会轻易退出生产线,这有利于经济生产的稳定,是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科技创新”即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够为社会带来最新、最高端、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这些技术不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还提高经济生产力,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促进经济发展,但将“科技创新”转换为经济发展动力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很多科学技术在转换的过程中因为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而被淘汰,因此要做好“科技创新”向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工作,实现转换的突进有以下几条。第一条途径是扩展科技创新的范围,增加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避免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结合社会生产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对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进行功能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适合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第二条途径是是将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对现有的科学技术级生产技术进行技术功能的创新,以此提高技术的生产率,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最终提高经济增长率的目的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三条途径是在原因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思想上的创新,科学理论是科学技术应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理论,对它的掌握和创新直接关系技术创新及应用的成败,科学理论的创新主要从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技术理论两方面入手。即科学理论创新应符合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实际要求,其创新理论应是科学技术及生产技术的扩展表现,是可以提高技术生产率的指导思想,是可以将产品数量和质量升级的表现形式。只有技术功能得到扩展、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得以结合、科学理论得以创新,才会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才会得到持久性发展。例如,重要的科学技术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在军事领域、教育领域、建筑领域、农业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高网络和信息利用率,还有利于经济信息化发展,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是相铺相成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和动力。科技创新中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指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三项科学技术是生产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和要求,也是经济发展中核心科学技术。加强对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功能上的创新不但有利于提高相关技术的生产率和利用率,还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庞瑞芝,范玉,李扬.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0:37-52.

[2]史伟.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08:5-6+9.

[3]钱士茹,赵斌斌.基于耦合模型下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5,04:59-63.

[4]周柯,时艳强,曾杨.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06:69-77.

[5]杨武,杨淼.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J].中国科技论坛,2016,03:30-35.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篇2

单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结合洛阳栾川的旅游业发展,分析了洛阳栾川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所出现的问题,得出结论,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但在它们同步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旅游;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旅游这个话题越来越频繁的被人们提起。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区域经济随之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以洛阳栾川为例,对其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栾川的旅游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其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与参考。

1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1.1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业能吸引外来经济流动(旅游者和投资者),增加当地收入,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技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1]。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旅游行为是指旅游消费者在异地及居住地游憩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的一切消费行为[2]。因此,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异地居民,只要在本区域利用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消费活动,都会增加国民收入。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能带动交通运输业、旅馆业、邮电通讯业、食品饮料加工业,旅游商品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2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

经济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保障和支撑作用。经济的发展可以给环境保护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使得加大改善环境的投入成为可能。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增强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越高,参与旅游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3]。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决定着该区域旅游市场的大小。另外,经济环境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它影响着旅游资源的精品开发、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市场占有率,旅游政策落实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可以认为经济环境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刚性条件。

2栾川概况

栾川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一直有“洛阳后花园”美称。全县山多地少,有名的山头达1.2万多个,人均耕地0.59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城面积10.2平方千米。

2.1栾川县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栾川县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三大战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栾川县自然资源丰富,其经济发展与此密不可分。一是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钼、钨、铅、锌、金、铁等50余种,其中钼、钨储量最大,品位高,已探明钼金属储量206万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006年3月栾川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钼都”;钨储量65万吨,居全国第二。二是旅游资源。按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体系,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中,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景观群集,门类齐全,特色各异,融奇山、险峰、秀水、飞瀑、溶洞、温泉为一体。境内景区包括:3个国家AAAA级景区——鸡冠洞、龙峪湾和重渡沟,中原道教圣地——老君山,中原地区唯一的滑雪场——伏牛山滑雪旅游度假区等10多处精品旅游景区。三是森林资源。全县有林地总面积330万亩,森林覆盖率83.3%,居全省第一,栾川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在3万个/立方厘米,有“中原肺叶”之称。四是中药材、土特产资源。已发现中药材1402种,年均收购量500万公斤以上,被誉为豫西“天然药库”。土特产主要有木耳、香菇、猴头、板栗、核桃、无核柿子、百

合等,以量大质优畅销国内外。

在栾川县的经济发展中,矿业发展最为迅速。据了解,钼产品市场需求将会持续旺盛。由于钼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加上国内对钼的需求日益旺盛,钼产品的价格将会日趋稳定。目前矿业经济在栾川县占很大的比重。但是,矿业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且发展矿业必然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前提,此类经济繁荣只能维持一时,不能一直依靠采矿来发展经济。特产富县以农业发展为主,是最为原始的经济发展形式,栾川县山地多,气候也较为适宜,农产品的种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如今社会,交通发达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维持不了全县人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发展旅游业能够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是较为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必须努力发展旅游业。

2.2栾川旅游业发展前景

栾川是国家首批十七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并开创了叫响全国旅游界的“栾川模式”。栾川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景点众多。栾川拥有六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内尚属首例。目前,老君山,重渡沟,鸡冠洞等三家旅游景区正在捆绑申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届时将更加奠定栾川在河南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重要地位。境内拥有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等六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十余级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龙峪湾森林游,鸡冠洞溶洞游,重渡沟农家游,养子沟休闲游,九龙山温泉游,伏牛山滑雪游组成的旅游景区群。

境内旅游设施齐全。目前县城和旅游景区周边兴建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有2家五A级旅游休闲酒店(还有2家正在兴建),三家四A级酒店,和众多星级旅游服务酒店,可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交通设施四通八达。通往洛阳和周边各县快速通道畅通无阻,洛栾高速公路正在兴建,预计2012年底建成通车,经过栾川的其他两条高速公路也在积极的筹备过程中,交通便利,给游客提供方便。

气候适宜。栾川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1℃,年日照2103小时,年均降水量862.8毫米,无霜期198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青山、老林、险峰、峻岭、幽谷、飞瀑、蓝天、白云、奇石、溶洞、温泉、翠竹、小桥、流水、人家,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3万个/立方厘米,最高达6

万个/立方厘米,被权威专家测定为中原空气最清洁的地方。

从资源、环境、交通、气候等方面看,栾川县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3栾川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3.1栾川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栾川经济发展跟旅游业是分不开的。旅游业给栾川人带来了经济收入,栾川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66万人次,门票收入2656万元,旅游总收入4.65亿元。同时,旅游业给栾川人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带来各项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后,资金用于投入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给予游客更好地服务,创造二次收入。滑雪场二期工程、重渡沟续建、老君山道教文化区二期开发、鸡冠洞周边环境治理、龙峪湾大酒店主体工程、抱犊寨一期开发等工程完成,景区品位进一步提升。君山文化旅游节、伏牛山金秋红叶节、中原滑雪节等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加快了栾川旅游业的发展。这个过程是积极互利的。

3.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1存在的问题

在旅游业与经济互利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景点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次不符”的现象。

在建设景区的过程中,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使一些风景区失去吸引力而被游客所遗弃,最终导致该地区旅游业走向衰落。游客进入景区后会产生部分生活垃圾,污染生态环境,由此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用于经济发展,自然条件越好,人类能获取的资源越多,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就越好。生态环境破坏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成本,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必然要占用一部分经济发展中常常短缺的资金,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5]。

同时,游客过多的涌入,也会对居民的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引起交通堵塞、社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多的游客聚集,其安全问题也值得考虑。

3.2.2解决方法

(1)政府要积极进行调控,制定一系列法规,规范商贩以及景点的行为,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在景区设立警示牌,提醒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安排固定的清洁人员,注意对景区的环境及时清洁与保护,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在旅游旺季,对服务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他们能合理的处理各种紧急事件,给游客一个安全快乐的旅行。

4结语

本文在阐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栾川县为例,对栾川县旅游前景及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得出结论:栾川县发展旅游业可促进经济发展,其经济发展又给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以期最终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花 俊,顾朝林,庄林德.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1,21(6):696~699.

【2】赵浩兴.选择旅游业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合理性问题探讨[J].旅游学刊,2003,,18

(1):18~21.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8.

【4】张 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J].旅游学刊,2007,22(2):13~17.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互动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能够促进经济体量增长的全部方式,其中包括经济结构变化、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质量、经济收入支配和二次支配,具体反映在各种经济指标上。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比如投资方向或资金流入比例发生变化时,都可能会带动政策法规的转变。

1.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经济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忽视绿色经济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拉大了贫富差距,由此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三是缺乏做大做强的企业,中国大陆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基本是国有企业。四是中国地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我国“十三五”规划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进行了规划:制定了绿色、创新、协调、开放的发展方针,强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消除经济发展方式本身的不合理性;加快企业内部格局调整使其适应整体经济形势;指明应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相对应的方案。经济法律法规在其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综合管理上。规划内容具有宏观性指导性,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才能使传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持久的解决,维护市场的稳定,保障经济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2.1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研究制定的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问题出现,经济法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就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制定和革新,因此经济法研究也应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当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污染发展模式转变,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也不断进行着完善。二是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更加规范,进而对相应的法律提出要求,另一方面相应法律规范的完善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员工利益保障水平的提升。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过去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主要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及人民福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也要求经济法关注经济效率的同时,更加发挥关注社会利益,注重社会本位的一面。

2.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执行之间的互动关系

经济法内容的完善,保障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理性、稳定性。法律规范的执行则是经济法产生效应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经济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互动表现为:首先,各行业要了解并认真执行经济法,严格控制不良竞争。同时经济法还要给予行业必要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经济法执行的目的是明确行业界限,并非限制行业发展。其次,经济法的执行要严格,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方式要灵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执法的同时要注意与国家基本经济政策方向保持一致,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矛盾。严格的执法才能保障经济发展方式有序、有效的进行转变。在经济执法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借鉴国外经济执法的先进经验,努力与世界接轨。将经济执法与行政干预、文化宣传以及市场监督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的紧密的执法体系,这样更有助于经济执法效果的实现。

2.3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与自然环境、政治环境、行业环境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需要依靠围绕经济法形成的完善的制度。通过经济法制度,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企业自主、良性发展,而不单纯依赖政府管理;理顺国家干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体布局、多方协调提供支持;推动科技发展,积极发挥科技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通过经济法制度,促进三个结合,区域发展与统筹发展相结合;企业利益与民众需求相结合;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结合。这样才能既确保经济利益的获得,又切实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促进国家的稳定富强。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法制度的支持下成功完成转变之后,政府管理将成为一种辅助管理模式,企业自主管理将成为主流管理模式。政府的压力得以减轻,企业获得了更自由的发展空间,经济法制度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则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构建或调整,以保持和推动经济的持久稳定健康发展。

3.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调整策略

研究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关系,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对我国经济法律规范及制度做出合理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带来进出口贸易额度的提高,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并且,依照目前的发展形势,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逐渐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向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这一经济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经济法的调整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完善经济法,通过经济法来完成主体利益的调整。目前,市场经济已经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企业实质的经营自主权范围扩大,企业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经济法的相关规范,允许私营经济企业和外国资本更多的参与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动中来。二是通过经济法为市场竞争保驾护航。以经济法为基础对市场竞争边界进行划定。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应允许多种方式进入市场,因为多形态的经济形式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这样既可以保证经济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又不损害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4.总结

重庆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劳务经济,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民消费

一、引言

重庆农村劳动力与稀缺农地资源相比规模较大。国内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输入地经济发展, 但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力大量转移带来农地撂荒、留守劳力结构失衡又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化升级和现代化进程。重庆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绩效如何?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综述

已回流家庭通常有更多耐用消费品、住宅及生产性机械等且更可能投资农田生产所需机械 (张泓骏等, 2006) ;农村高素质青壮年劳力过度流出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龚晓莺等, 2007) ;劳动力外出对农户耕地使用权配置具有促进作用, 但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技术的推广 (蒲艳萍, 2010) 。劳动力转移积累的经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现代化素质的关键 (朱娅等, 2011) 。以上多为理论研究或调查问卷研究, 借助相关数据系统实证研究的较少。

三、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现状

本文选择劳务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农村居民消费指标 (LE、RE、PI和RCPI表示) 考察劳务经济发展对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LE、RE、PI和RCPI分别用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表示。数据资料显示:1985年来重庆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农业产值均呈持续增长趋势。1993年前重庆劳务经济发展较缓慢、劳务收入及增速较低, 1993年后迅速发展。2011年重庆人均劳务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农业产值分别比1985年增长84.59、16.69、15.32和16.12倍,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06%、11.96%、11.64%和12.03%。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由1985年9.23%增至2011年44.67%, 劳务收入已成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

四、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为避免数据非平稳, 先对LE、RE、PI和RCPI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通过Engle-Granger检验验证变量协整性;通过Granger检验验证劳务经济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的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考察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过程。

(一) 单位根检验与Johansen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LE、LNRE、LNPI、LNRCPI存在单位根, D (LNLE) 、D (LNRE) 、D (LNPI) 是平稳序列, D (LNRCPI) 在10%显著水平下平稳。Johansen检验结果显示99%置信水平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对协整关系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99%置信水平下是平稳序列, 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二) 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1993年为一个拐点, 本文将分别对1985~1993年和1994~2011年阶段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1985~1993年重庆劳务经济发展与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可能与1985~1993年以人均工资收入表示的劳务收入在居民人均纯收入占比重较小, 劳务收入尚未成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关 (1985年重庆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占比为9.23%, 1993年下降到8.08%) 。1994~2011年, 劳务经济发展与这三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重庆劳务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不大, 农业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值得关注的是, 尽管农村居民劳务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比上升, 短期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劳务收入还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说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持久增长必须走出单纯对劳务经济的依赖。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 可能一方面与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为缓解家庭贫困, 务工收入对农业投入较少及外出劳动力回流有限;另一方面与耕地普遍贫瘠, 农业初级生产技术含量低, 劳动生产率及单位产出较低有关。劳务经济发展没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加, 这可能是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仍较低, 未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三) 脉冲响应

本文用Sims (1980) 脉冲响应分析法进一步考察重庆LE发展对RE、PI和RCPI影响, 结果显示,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正效应, 滞后3期达到正效应最大值后逐渐减小, 表明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劳务经济发展冲击下,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滞后3期达到正效应最大值后逐渐减弱, 6期后为零, 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但长期促进作用有限。另外第6期后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有负效应, 表明单依靠劳务经济长期并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在劳务经济发展冲击下, 农业总产值滞后第3期达到正效应最大值, 之后逐渐减弱并在第6期存在较低的负影响。原因是劳动力转移前农业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率逐渐提高, 但当转移的劳力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需必要劳动力时, 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作用逐渐减少, 甚至可能因留守劳动力整体质量下降而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实证基本结论是: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85~1993年劳务经济发展与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不存在因果关系, 1994~2011年劳务经济发展与这三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劳务经济发展影响农村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劳务经济发展对这三者主要呈正影响效应但长期均存在一定负效应, 表明发展农村经济不能单依靠劳动力转移。研究政策启示: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降低长期劳力流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强化农村劳力职业教育, 在培养应用型劳动者基础上培养技能、创造型劳动力, 使劳动力从低端劳务市场进入高端市场。三是根据重庆劳动力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地选择劳务经济与特色农业、畜牧业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发展特色资源经济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机制, 大力支持农民结合农业资源禀赋自主创业, 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持久增长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泓骏, 施晓霞.教育、经验和农民工的收入[J].世界经济文汇, 2006 (01) .

[2]龚晓莺, 王朝科.“三农”问题形成原因探讨——基于劳动力流动的分析视角[J].经济问题, 2007 (12) .

[3]蒲艳萍.劳动力流动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 2010 (06) .

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篇5

问题,研究促其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发展特征

(一)迅速快捷的发展速度,使私营经济的规模优势日趋明显。

据统计,至××年底,全区累计注册登记私营企业万户,××年全区民资批准投资额和实际完成工作量分别占全区内资投入总数的和。全区民营企业新增批准投资额亿元,占全区企业(包括三资企业在内)投资总额的;其绝对额超过年全区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全年投资总额。超常规的投资发展速度使个体私营企业资产规模得以迅猛扩张,骨干个体私营企业的单体规模与效应规模逐步显现。

(二)各具千秋的发展模式,使个体私营经济的行业特色日趋凸出。

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新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康柏发展的新模式,使全区私营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发展类型大致可分为:()传统升华型。如新桥镇的个体私营业主,近年来,凭借传统经济行业的基础优势,不断推陈出新,使民营经济不断得到壮大。再比如九亭镇的印刷行业私营业主,他们同样凭借本身的行业优势,在技术上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在设备上不断更新,把过去的单色手把车,更新成一次能印刷多色的高档印刷机。在业务上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并且该区域个体私营印刷行业的发展效应已辐射到周边地区,有较多印刷企业向高档次的彩印发展,成为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骨干裂变型。如南洋电缆厂的个体私营铜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母体企业—南洋集团公司的发展,它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拓市场的综合型经营人才,成为以后的个体私营业主,由此带动了该地区铜材行业的发展。()主体配套型。例如以鞋城集团的私营皮革及配套产品的发展为典型。近年来,许多私营业主围绕该集团为主生产配套的产品,从而使该地区私营经济得到相应发展。据统计,在该集团的引导帮助下,现在已发展到了家分子企业,投资总额达到亿元之多,成为全区私营经济中一颗灿烂明星。

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制造业、加工业、手工业、轻工业、零售业、批发业,各大门类齐全、产品多样化的格局,可以形象地说:“吃、穿、住、用、行”都包罗其中,同时,也涌现了象雅多服饰、茂盛电机、天喔食品、龙工机械、森大机械、豫全皮革、新雅包装、报喜鸟等知名名牌企业。这些民营企业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康柏工业经济的合理布局,壮大其实力,加速其发展;另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三)关联密切的配套产业,使个体私营经济的联动能力日趋增强。

个体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利用传统产业优势,顺应发展基本规律,紧紧围绕全市私营业已形成的主导产业,积极开拓相关投资领域,使其向前后道工序延伸,大大提高了产业内部整体联动能力,发挥出行业整体优势。久富经济开发区,通过自我裂变、激发投资,吸引外资等方式,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将投资领域向相关产品拓展,以逐步实现产品的配套化、系统化,从而提高了行业的竞争能力。

(四)重点保障的科技投入,使个体私营经济的有机构成日趋提高。

具体体现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技改投入与产品换代更新上。个体私营业主在投资办实业之初,即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强化科技投入,引进代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机器设备和先进工艺,注重产品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狠抓内部管理,显示出不凡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印刷行业为例,至目前为止,全区个体私营印刷行业中,价值每台机器超过万元就有余台,价值超过万元的就有台,有个私营业主从德国引进了价值万元的海德宝彩色印刷机,目前属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印刷行业的整体设备先进程度的提高,使其制造能力也大大提高,配套协作企业适行顺畅,生产经营合力增强。

(五)相对集中的区域布局,使个私经济的聚集效应日趋发挥。

康柏区在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立足长远,强化规划,按照“搭台唱戏,借梯登高”的思路,有意识地开辟出民营经济开发区,搞好配套基础性施建与服务。同时,通过落实相对的土地批租,税费收交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内外地个私业主投资落户园区,使其适度集中,强化了企业彼此间的配套协作与关联,提高了小区内市场信息,生产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程度,降低了企业生产运作成本。据统计,现在全区共有多个体私营经济开发区,安置职工万余

人,占全区就业人数(包括外来人员)的。目前,全区在全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别出心裁地采用相互搭配型滚动开发模式,即鼓励实力足的业主投资建厂房,搞租赁,小业主买机器,搞生产,使大小业主各得其所,集中资金,共同发展,从而为社会闲散资金汇集转化为投资资本探索了新路子。另一方面,随着民营工业园区的扩展,区内配套关联产业不断增多,产业

关联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区域知名度不断提高,块状特色经济逐步显现。

二、成因分析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乡镇企业的高速成长,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私营经济奠定了人才、行业、市场等基础。()人才基础。乡镇企业创业于年末,发展于年代中期,崛起于年代末年代初,应当承认,其如此长期、稳定、高速的成长并不是单靠千百万农民致富冲动即可造就的,更为主要的是有一批企业经营能人在帮助企业披荆斩棘、不断推进。这批经营能人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之前,或是掌握一定传统技术的手工艺人,或是村、社的领导与会计,或是经常外出打工的匠工,或掌握企业命脉的供销人员等,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较多地了解了外界的信息,拓宽了视野,编织了一定的社交网络,树立了市场化经营的观念,因而就有能力、有基础带领群众搞经营、办实体,成为企业发展的掌舵人。他们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历经多次市场磨砺、体制转轨,逐步掌握了一批稳固的销售渠道,编织了丰富复杂的经营网络,开拓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使企业始终处于较为平稳的运作态势。这批经营能人与经营骨干的一部分后来就成长为乡镇企业家,一部分成为个体私营企业的开创者。()行业基础。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内外的经济关联度、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规模型乡镇企业的多角化、一体化经营发展趋向,使其配套协作要求日趋高涨。因而,乡镇企业在区域布局上呈现出聚集性发展的特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分工协作内部生产经营机制使企业运用成本降低,行业结构得到优化,行业知名度得到不断提高,无形的特色经济效应吸引了内外厂商。在此影响下,个体私营业主普遍以传统优势行业作为投资出发点,逐步拓宽投资领域,优化配套产业结构,丰富产品类型,使特色经济更特,优势行业更优。()市场基础。乡镇企业在区域布局上的聚集,一方面构建了一个有形、完整的交易市场,通过该市场,个体私营业主可获得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资金、人才;另一方面,行业知名度的提高,无形中又为企业产品的经营销售带来了价值可观的广告效应,产品销售空间大大拓宽,个体私营业主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乘势而为,大力发展。优越的市场环境,对发展私营经济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资本的深厚积累,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泉。

私营经济的发展与迅速崛起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巨大的资金投入从何而来?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市场经营性积累。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者在投资办实体以前,相当部分原从事过经营、营销、中介服务等行当,获得了较多的资金积累,成为投资来源。()承包性、租赁盈利性积累。在对乡镇企业经营方式改革过程中,曾对部分村、镇两级集体企业,采用“定额上交”、“经营性租赁”等方法,并明确企业经营者在上交完成承包利润、租金及税费后,剩余部分归个人所有。企业经营几年的盈利性部分归个人所有。企业经营几年的盈利性运转后,较快地完成了个体资本积累,这部分积累资金也自然而然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经营过程中,集体通过设置奖励等方式,将一部分企业积累量化给对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也是资金来源之一。()外来投资。包括区域性外来投资和境外投资。据对全区家实体型私营企业调查统计,外来投资业主(包括本市外区投资业主,本市以外投资业主),占总数的。除了本市其他区县以外,他们分别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北京、陕西等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区民资与外资的紧密结合有了新体现。到××年底,在全区新批的外资项目中,有个项目为私营企业引资所得,引进合同外资达亿美元。这些外来资金的投入,不仅有效地弥补了当地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业主还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管理手段、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实现了与当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改制的深入推进为私营经济发展开启的阀门。

自年以来,康柏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历几次阶段性推进以后,取得显著成效。改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全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为民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新空间。首先,改制的深入推进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换。由于多年集体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惯性,民营经济一度处于经济发展中的配角地位,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不浓。更为主要的是,曾僵持多时的公私两种经济成份的利弊辩论,使部分已完成个人资本积累或有一定市场网络,经营能力强的能人对投身办实业存有思想顾虑,发展条件、空间的发育也不充分,因而只能就地静观其变。党的十五大召开,迎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其次,改制的深入推进促进了经营人才的裂变。在深入推进改制的过程中,相当部分原集体企业的经营者与经营骨干,因囿于观念、体制的束缚,经营潜能无从发挥,改制为他们解除发展桎梏,创造了施展才华的好机会。在改制中,他们通过投资入股、参与招标接管原企业等形式,一跃成为新企业的经营者,投资发展热情分外高涨,使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通过改制,全区已裂变出一批勇闯勇拼,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的优秀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如南洋电缆厂的顾跃辉,茂盛电机有限公司的盛景才。他们成为个体私营业主的标兵楷模,对促进全区私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再次,改制的深入推进为引进个体私营资本开拓了空间。改制与民资是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轮。我区在深化改制过程中,按照因地、因企制宜与“民进公退”的思路,不断推进与深化乡镇企业改制,通过存量转股、增量转股、先售后股、租股售相结合等多形式、多方法置换集体资产,从而为民资的进入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在推进大空亏企业及已改制企业的深化改制过程中,全区以减少集体资产流失,盘活存量资产为具体准则,使个体私营资本在集体资产的稳步、扎实的调整中不断充实,真正做到“扎扎实实地进,实实惠惠地退”。据统计,至××年底,全区多家已改制乡镇企业实行二次改制,涉及集体资产与产权亿多元,其中有的集体出租资产,投资权益退出经营领域。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密切了投资主体激励与约束的关系,提高了集体资产与个体私营资本的有机构成,成为民资发展的新途径。

(四)政策的有效激励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正确的政策既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动力,也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促使了私营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的政策环境,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作用到重要组成的定性,对私营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地位的肯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大解放,对私营经济有了充分的认识,能放开手脚大胆发展私营经济,来繁荣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地方具体实施政策的环境,近几年,经营实践证明:私营经济搞的越活跃的地方,该地区的经济也是越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康柏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抚优扶强的细则、税收的扶持政策等,这都极大地推动了康柏私营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不足

近年来,康柏区私营经济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对照快速、高效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但对发展私营经济的认识不到位。面对私营个体企业迅速发展,微观经济基础发生明显变化的新形势,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组织水平等方面,仍有许多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太适应的地方。在一段时期内,仍把私营经济当作“小商小贩“,认为形不成气候,成不了主体;还有的小富即安,觉得这几年私营企业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的倾向;甚至有的害怕私营经济发展快了,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与当前蓬勃发展的形势格格不入,这些错误认识成为制约私营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是多元化投资主体开始形成,但私营个体企业实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档次偏低、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方式落后的矛盾仍较突出。目前,康柏区私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在万元左右,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注册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不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比例比较小,众多的私营企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竞争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经营不稳定。

三是企业转制、改制大面积推开,但强抓机遇的竞识不强。目前,整个康柏区集体企业转制、改制面达以上,政府正逐步退出竞争的生产领域,转向城市化的规划和建设上。如何抓住机遇的意识不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处理好解决人、债、负担等问题,缺乏系统有效的办法,部分企业改制未转制,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

四是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政策“洼地”和良好环境尚未形成。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对私营个体经济有管理权的多,而有关部门间协调和服务的少;对私营经济发展“推诿”的多,真正抓具体落实的少;制订的有关政策泛泛而谈的多,不具体、不细化,操作性强的少。所有这些,导致有些私营业主怕露富、怕冒风险、小打小敲发展中“留一手”,缺乏创大业的气魄。

五是私营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但产业特色还不明显。全区私营企业的发展在行业上缺乏整体规划,私营经济的投资方向、发展重点、产业结构还停在传统产业、初级加工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型、效益型、科技型私营集团企业较少,因此也没有形成向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

六是私营企业规模迅速壮大,但企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私营企业自身来看,由于发展阶段的局限,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机制、管理等环节存在着先天不足,家族式的经营、传统型的管理等问题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现代管理,进行企业改造,实现“二次创业”。

七是融资难。除了较少的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私营企业外,融资难是中小私营个体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这是制约和困扰私营个体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贷款难,主要反映在抵押难和担保难,因房屋、土地等变现难,银行不作为抵押品,加大了私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四、对策措施

私营经济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机遇中充满了挑战,投资中孕育风险,成功中潜伏着危机,每年有的私营个体企业注销,值得新注册和发展中的私营个体企业引以为鉴。

(一)提升私营个体企业素质

()提高企业家或业主素质,增强事业心。私营企业主也存在观念转变问题,要意识到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一样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克服小满即安的思想;私营企业家或企业主应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基本知识,提高知识结构,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健全财务制度,提高企业信用。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私营个体企业促进自身发展的要求。

()提高管理水平。要从家庭管理向非亲缘管理,任人唯亲式向重贤重能式转变,私营企业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经验,保持激励和高效的机制,实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经营现代企业的意识,为企业升级、扩大规模提供制度基础。

()注重吸引人才。吸引人才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吸引人才重要的是建立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建立股份制,以送股方式吸引专业技术人员。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住房留住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学习兄弟地区的方法,聘请星期日工程师等等。

(二)提高私营个体企业竞争力

目前绝大多数私营个体企业实力弱,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管理方法落后。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要:

()做优。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产品寿命大大缩短,要使企业具有生命力,必须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甚至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形成具有企业特点和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结构。二是树立企业形象,培育品牌。品牌是一个现代企业成功的标志,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已经成为能产生效益的新的生产要素。三是培育组合优势。私营企业可以和科研、设计部门和不同所有制企业联合,在某一行业形成独突的竞争优势,进行项目投资合作,发展壮大。

()做大。加强横向联合,提高规模效应。一是私营个体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横向联合,组成紧密型、半紧密型或松散型集团,形成联合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和外商、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积极参与国有、乡镇企业改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规模效益。

()做强。一是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方向发展。私营企业应主动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之间合作联系,形成协作和配套关系,进入产业分工体系,减少盲目投资、重复投资,使私营企业在专业化合作与社会化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向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方向发展,提高组织程度,运用市场现代营销手段,提高经营优势;创企业品牌,提高竞争力。三是向产业优势方向发展。注重利用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创产业区位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向科技型方向发展。私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并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技术联系,有条件的可以创建企业研发中心,甚至组建科技园区。

(三)实现资本运营策略

()积极争取利用创业基金和风险基金。私营企业常常为自己不贷款,不欠债,资产负债率为零而感到自豪,其实这是缺乏现代化企业经营的理念,应该意识到企业发展要向内外融资相结合努力,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和银行的贷款,学会资本运作。

()私营企业要抓住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参与国有、乡镇企业的资产重组,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和采取参股、收购、买壳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本运作和低成本的扩张。

()区外投资。私营企业可以抓住国家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投资区外,利用企业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与当地相关产业和同类企业相结合,采取品牌、技术折股的办法,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销地产战略(即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或产地销企业转移战略(即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产品以低成本低价格,返销往经济发达地区)。

()转换投资策略。私营企业应抓住当前政策、产业结构、所有制、地区调整等机遇,投资策略取向要从有限的领域向各个领域发展。可以向国家垄断行业投资,向国家支持的基础产业投资,向高新技术的加工业投资,向重点项目投资,如争取进入国家垄断的通讯、电力等行业中可以放开的非关键部分。同时,要寻找产业的空白点。

(四)狠抓政策贯彻落实

这几年,国家和市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现在关键是要贯彻到位、落实到位。对科技含量高、规模比较大、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前景好的私营企业,可以实行“一企一策”,采取更加积极的帮扶措施,努力培养一批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私营大型骨干企业。

(五)建立中介服务体系

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私营个体经济服务体系,并对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管理院校、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力量,开展面向私营个体企业的投资咨询和职业技能培训。

(六)强化各级领导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摆上重要工作位置,满腔热情地支持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切实做到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工作上放手,用年代发展乡镇企业,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的劲头,掀起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新高潮。把私营个体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完善领导负责和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切实改进领导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联系制度或联席会议制度。要倾注更多的热情,关心支持私营个体企业的发展,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多方面地为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家的成长创造条件。

(七)形成社会舆论氛围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综述

1、前言

自银行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考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Alexander Hamilton (1781)指出:“就刺激经济增长而言,银行是已被发明的最令人愉快的引擎。”而每次的经济危机出现之后,人们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辩证关系才能保持经济、金融持续、稳定、良性发展?

综合前辈们在此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金融的发展研究包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金融服务的发展研究。前者着重于理论研究,而后者着重于实证研究。不管出于哪一方面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键在于两者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试图从这两个方面论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但都存在证实与证伪的困难。

近年来, 虽有不少国内学者也做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 如张晓晶(2001)、孔凡保(2003)、谢亚轩(2003)、周立(2003)、谈儒勇(2004)、朱闰龙(2004)、张旭军(2007)等, 但归纳得并不全面。近年来该领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因而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归纳、综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将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服务的发展与金融体系的发展两个方面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文献分别系统地进行综述,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2、金融体系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是否相关?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是肯定的,如R.Levine(1997)、Demir-guc-Kunt&Levine(1999)是肯定金融體系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但在西方学者中,否定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如Lucas(1988)认为经济学家们夸大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认为经济发展会创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这种需求导致金融部门的发展, 因此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而不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在金融体系是否促进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问题上存在分歧。目前的研究阶段集中于金融体系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上的创新。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给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撑手段。

2.1国外关于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如Lucas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Phillips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世纪70年代, 麦金农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 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 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金融体系的存在是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当中存在信意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金融体系的差异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2.2国内关于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国内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相对不足, 但通过借鉴学习国外既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进行了一定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如袁志刚等( 1999)、谈儒勇等(1999),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方法开始突破传统的跨部门、跨国界的平均分析,并转向单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

现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在发展之中,国内外成熟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高比例储蓄转换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储蓄率等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 经济增长也会引致和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大量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单个国家所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上述看法。但是上述研究都是从某个或某些国家这一大的宏观层面上来研究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宏观性的,这样的研究结果就不一定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

2.3一些创新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把内生增长和内生金融中介体,内生金融市场等并入到金融发展模型之中,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做出了逻辑严密的数学模型解释,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形成了所谓的“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Pagano ( 1993)、Maxwell( 1994)、Levine ( 1997)、Lewis ( 1995) )。按照内生增长理论,现有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增加储蓄率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二是资本积累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根据国外的理论,南京大学的沈坤荣和张成把金融发展纳入内生增长模型, 并就来自中国各省各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他们认为内生金融发展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机制尚存在障碍,金融机构的低效率成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3、金融服务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鉴于在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上的分歧难以产生新的、为大家都能接受的结论,一些学者独辟蹊径,直接就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或者从法律与金融体系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各国金融体系的差异。

3.1国外关于金融服务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金融服务从宏观到微观包括国家、产业及企业三个层次。国外学者们也主要从国家、产业及企业三个层次来研究金融服务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主要有三种观点:

3.1.1.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金融发展对一国经济发展有正效应的实证文章很多。理论上讲,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很直观:在非完美的经济中,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服务,如:动员储蓄,分散风险,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监督经理人等。通过发挥这些功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近期的文献如Choong和Lim(2009)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和FDI在提高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他们采用协整的框架研究了马来西亚1970-2001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表明FDI、劳务、投资和政府开支在促进当地经济活动繁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FDI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和重要的的影响。

3.1.2.金融发展阻碍经济增长

Beck,Levine(2004)指出:银行通过配置资源来提高储蓄回报率,但银行的发展可能会降低储蓄率。如果在储蓄和投资之间有足够大的外部性,那么银行的发展可能会减缓经济 长期增长。Levine(2002)指出银行发展阻碍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首先,银行可能会与影响力较大的公司有关,这种影响可能为负;其次,银行偏好谨慎的特性可能会阻碍企业创新;第三,银行的能力与企业的管治高度相关。不仅银行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股票市场发展也阻碍经济增长。

3.1.3.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起任何作用

Khan and Senhadji (2003) 研究表明某些银行的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他们对这一结论提出三种可能解释:第一,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线性;第二,银行发展的变化缓慢,但经济增长的波动却很大;第三,银行发展的三个衡量指标可能不能准确反应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Bell,Rousseau(2001)表明:金融结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制度等都会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之选取的样本数据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因此有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有不同的观点。

3.2国内关于金融服务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初期,金融结构由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過渡,因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上数据的收集积累需要时间跨度,实证研究难度较大。随着计量技术的进步与数据的更新积累,近年来的成果较多,但由于上述原因和所用计量方法的局限性,得到的结论值得进一步检验。

刘红忠(2006)首先通过构造衡量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运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用广义矩枯计法进行估计,得出了在人均GDP高的国家,股票市场比重也高的结论;为验证其显著性,文章把东亚国家分成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组分别回归,结论是股票市场比重的提高与人均G D P有显著的关系,得出结论东亚国家应积极发展股票市场,提高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效率。这间接验证了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袁云峰等(2007)利用随机边界模型以及中国1978~2004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金融发展只是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并未促进我国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

郑玉(2012)用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联立方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河南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性。当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水平时,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阻碍;当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衡量产业结构水平时,两者相互促进。此外,消费需求和经济集聚对河南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水平未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三产业发展有阻碍,而对第二产业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李杰等(2012)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对海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金融相关比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海南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显著。

李斌红(2012)本文利用广东省1995-2009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两个衡量广东金融结构的因子,并将它们与经济增长指标置于同一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注重金融效率、发展非银行类资本市场,优化投资渠道以及实现“供给引导”向“需求跟随”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将有助于广东省经济增长。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区域经济,市场经济发展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的结论。参考早期的研究结果,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有很大不同。相信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数据的完善以及研究手段的进步,对国内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很重要的补充。

4、评论

本文从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果,从以上综述可见, 目前为止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仍然处于发展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4.1.随着经济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总是处于变化发展当中。因此,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好确定。

4.2. 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的局限性。目前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模型大部分是线性的,但是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计量经济学诞生到现在为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科研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仍然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得到的结果不一致,给予理论的支撑力度不够。

本文认为,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引入内生增长理论,GMM广义矩估计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将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手段。然而,GMM广义矩估计需要收集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金融发展与和经济增长的数据,这无疑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参考文献:[1] Franklin Allen1.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Cr-isis[R]. ADB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SeriesNo110,June 2000.[2] Alexandra Lai. Modelling Financial Instability: A Survey of theLiterature [R]. Monetary and Financial Analysis Department Bank of Canada. Working Paper, Sept. 2002.张晓晶.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一个文献综述[ J]. 世界经济, 2001 (2)[3] 孔凡宝. 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经济学动态. 2003(10)[4] 谈儒勇.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当代财经, 2004 ( 12)[5] 杨德权,梁艳.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国外研究综述. 财经问题研究. 2005(3)[6]王满仓等.西部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J].管理世界, 2005 (7)[7]蒋茂玲,蒋晓洪.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外研究综述. 中国经贸导刊. 2009(16)[8]杨柳勇,莫申生,彭美红.浙江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金融,2011,(2)[9]李杰等. 海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当代经济. 2012(3).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7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动力因素与限制因素。而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就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推动作用, 并最小化限制因素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有机整合各种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性发展战略。限制因素主要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部分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呈动态性, 例如能源物质。在一定阶段内, 丰富的物质能源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果物质能源短缺, 就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除此之外, 地区制度、文化传统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影响, 所以, 落后的政策制度和陈旧的文化传统同样会限制地域经济发展。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科技与知识等无形生产力, 这些要素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应当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 构建趋于经济创新体系, 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首先,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即我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途径, 将国家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格局结合起来, 有效调和微观与宏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既要坚持宏观扶持, 又要保持微观的活力。同时, 还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其次,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一方面要坚持将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 另一方面还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生产领域拓展, 进而形成经济与科研相结合,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经济体系。再次, 还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方面, 应当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便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职称, 并将其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技术创新的多元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 还应当关注中小企业的生产力, 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规模。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较大,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扶持, 就会取得快速发展。此外, 还应当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运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形式, 不断推动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2.2 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创新网络主要是指创新主体企业, 和高等院校、政策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其他企业, 以及人才、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创新中介服务制将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若要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首先应当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通过网络将各种市场需求传送到区域决策系统中。其次, 应当研究开发网络, 进而将研究结构、科技园区、大学、实验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形成和输送各种创新成果。再次, 还要构建培训与教育网络, 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与专业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结合起来。此外, 还应当构建管理和决策网络, 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 对市场信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成本核算、研究开发、营销服务、工艺设计,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思路, 加以优化整合, 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

2.3 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当前, 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 为了保护本地区企业发展, 盲目限制和约束外来企业。这种传统趋于发展制度, 不仅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发展, 而且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 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显然极为不利。所以, 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建立先进的、新型的制度, 及时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吸引外来资本, 加大区域开放程度, 同时, 还应当应用科技力量, 促进新型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

首先, 应当制定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中心城市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若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要明确中心城市的方向, 确立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并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的合理性, 形成特征鲜明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应当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着重培养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此外, 还应当正确处理形成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关系, 有效解决双重区域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 还应当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科技园区, 培育各种各样的科技市场, 加强与国外科的科技交流, 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作用。其次, 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分工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趋于人才、资源、科技和区位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出效益、降低成本。再次, 要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在明确区域内和区域间分工的前提下, 应当实现经济重心区的转换与推移, 以及跨域区项目的布局和选址。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 还应当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这属于特殊问题政策, 扶持的对象多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对落后地区多采取救济、补助等扶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则逐渐采取救济、开发、补助相结合, 以开发为主的扶持政策。旨在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 取得显著成效。所以, 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结束语

在研究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当认识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任务重、周期长的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具体情况, 结合地区政府职能部门,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 总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性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策略,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苧萱.科技创新驱动蓝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跨越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2]闫磊, 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3]曹志鹏.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企业经济, 2013.

[4]姜安印, 谢先树.空间价值二元化:区域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D].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研究 篇8

近年来, 江苏省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 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增速总体平稳。2014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8.7%, 占全国GDP的11%, 在全国范围内排第二名, 人均GDP为81980.87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3634.3亿元, 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1057.5亿元, 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30396.5亿元, 增长9.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8元, 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8元, 增长11.1%, 可见江苏省不仅是绝对值而且从相对值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 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

税收负担, 简称“税负”,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各项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产业总量之间的比值, 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税收能力的体现, 用公式表示为:

。2014年, 江苏省国税收入达到5699.7亿元, 同比增收557.3亿元, 增长10.8%;省地税收入共计7846.55亿元, 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517.28亿元, 增长10.3%;社会保险费收入2266.65亿元, 增长11%, 江苏省的税收负担具有总体增长速度快, 但各县市间税收负担不均衡的特点, 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占全省税收总量的56.1%。

税收负担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敏感问题, 一方面影响着国家集中财力的多少与宏观调控能力, 另一方面影响着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学术界普遍认为税负的高低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强, 税负的上限水平越高;反之经济越落后的地区, 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弱, 税负的下限水平越低。2014年我国的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达到了103768亿元, 现阶段我国税负高低与否的问题, 是否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 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1 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衡量税收负担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如果税收负担过高则会制约经济增长。本文以2005年~2014年的时间数据为样本, 以《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准, 对江苏省的税收收入和税收负担水平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中, 我们可以发现, 江苏地区的GDP从2005年的18272.12亿元上升到2014年66814.16亿元, 江苏省的税收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 由2005年的2754.53亿元飙升到2014年的13554.7亿元, 税收负担逐年增加, 由此可见, 江苏目前的税负水平并没有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产业结构现状决定了税收负担结构的复杂性, 数据调查显示, 江苏省的第一产业生产效率较低, 税收收入较少, 税负与总税负水平的差距逐年增大, 第二产业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最大, 对总的税收收入贡献率较大, 税负水平与总税负水平之间的趋势逐年拉近;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长最为快速, 逐渐成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与总体税负有逐年拉大的趋势, 呈不断上涨状态。

2.2 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以巴罗的模型为基础, 采用税收收入、税收负担、物价指数和政府支出四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其中经济增长率用Iny表示, tax表示税收负担水平, Intax为税收收入的对数, Inp为价格指数, zc表示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 μ代表随机误差, 构建如下模型:

利用《江苏统计年鉴》中所得到的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 详细结果如下:

对模型进行整理可得到如下结果: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 江苏省税收负担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着反向的影响作用, 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当税收负担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率则下降0.239个百分点。

3 结论

通过对江苏省税收负担和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江苏省税收负担水平相较于全国和发达省份是偏高的, 经济是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江苏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保持和提升外贸大省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2014年经济总量连续突破5万亿元、6万亿元,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因而经济的运行质量较好,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可以提供更多的税源。 (2) 江苏省各地区税收负担水平和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江苏自南向北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经济片区, 这三个经济片区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 其中苏南地区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优势, 发展最为迅速, 苏中次之, 苏北居末, 苏南超省平均水平, 苏中超全国但低于省平均水平, 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税收负担水平的不平衡。 (3) 江苏省税收负担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 江苏省GDP增长率与税收负担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且互为因果关系。江苏省科学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 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

4 促进江苏省经济与税收协调增长的对策建议

4.1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提升经济总量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税收收入, 江苏省要把握经济发展与税收负担的关系, 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积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 大力发展旅游、物流及金融等现代第三产业, 大力培育消费热点, 完善消费政策, 改善消费环境,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结合江苏省自然资源, 推出近郊游、乡村游等多元化的假日旅游产品, 积极发展高铁旅游、城铁旅游、自驾游、湖泊游等新业态, 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 优化投资结构, 促进投资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相结合,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一批成效明显的重大民生工程, 以航空物流、港口物流和铁路物流为方向,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专业市场,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走健康、绿色、优质、高速的发展新路。

4.2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税收主体

加强地区平衡,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协调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 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江开发的契机, 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江三角区域分工合作, 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 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 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开发的新格局。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新政策、新机制、新模式, 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加强苏中、苏北创新能力建设。

完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 化解产能过剩, 培育新兴产业, 寻求优质项目投资作支撑, 以高新产业增长为驱动力, 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高端引领, 主攻高端技术, 发展高端产品, 突破高端环节, 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3 推进和完善相关税收制度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 我国现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存在着突出问题, 为此要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持续推进纳税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 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 着力解决现行征管体制中一些突出的和深层次的问题, 不断推进税收征管体制和征管能力现代化, 降低征纳成本, 提高征管效率, 增强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让纳税人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个人所得税的首要功能。研究发现江苏省2005年个人所得税征收税额为3500元, 到2014年个人所得税税额为4500元, 江苏省要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担, 特别是要降低3%~20%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幅度, 实现精准减税, 降低工薪阶层税收负担。

摘要:税收负担作为涉及国计民生的敏感问题, 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来, 受外部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 税收收入呈现超常增长, 有关税收负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再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江苏省为切入点,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分析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关系。

关键词:税收负担,经济发展,江苏省

参考文献

[1]刘海庆, 徐颖科.我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级单位的Panel VAR模型[J].兰州学刊, 2011 (2) .

[2]吴卫红, 姜松, 李畅.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2 (2) .

[3]邸欣然.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税收负担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8) .

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篇9

窗口服务行业往往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形象建设。许多地方的窗口服务行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服务乱收费,车站、港口、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服务秩序差和治安状况不理想,部分银行网点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出租车拒载、宰客、不打表,公交车、出租车车内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到当地软环境建设的总体成效和对外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需把窗口服务行业服务秩序的规范、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七、做好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工作

划分城市功能区,对于合理引导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城市功能区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城市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宜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各类城市功能区之间要分工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一般情况下,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应定位于以发展服务业为主,不宜新上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城市附近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应严禁新建冶金、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已经建成的要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搬迁;城市工业发展应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道路,新上的工业项目应尽量安排到各类工业园区或工业基地进行集中发展。城市功能区科学、合理的划分与定位,能够显示出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是当地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经济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八、建设诚信政府,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政府在诚信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首先必须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如办事程序不透明、承诺不兑现、执法随意、朝令夕改、政出多门、拖欠工程款、“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政府失信的问题,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加强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以依法行政为基本要求,社会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为中心内容,大力推进诚信政府的建设,通过诚信政府的建设,带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丁:如何理解“主体功能区”[EB/OL].http://www.zjol.

[2]云南省人民政府.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全文[EB/OL].http://

[3]陈国琦武卫政:打造“诚信政府”[EB/OL].http://www.

程芸彭尚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西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

人既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和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的过程,因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形成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人口与经济发展理论。

1.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悲观论

悲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马尔萨斯,在197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中运用“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和“两种抑制”等研究了人口生产与生活资料的关系,开创性地建立了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框架,使人口经济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而推动了人口学的发展。他认为人口的增值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一国财富的增加丝毫无助于改善贫苦劳动者的境况。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均收入将永远处于户口水平。这种悲观的人口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许多颇具世界影响的理论流派。这其中以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哈维·莱宾期坦和R·纳尔逊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口学家安理斯·科尔和埃勘加·胡佛的“人口增长制约经济增长”理论和保罗·埃利奇的“人口爆炸”理论为代表。

悲观的人口经济发展理论至今仍有争议,但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悲观论的意义在于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使我们将人口问题作为经济问题研究的核心变量对待。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那种对人口增长危言耸听或相关无事的论调都是错误的。

2.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乐观论

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世界人口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人口锐减,人口增长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面对这种情况,欧美各国担心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便相应产生了一系列与悲观主义人口经济发展论相反或相对的乐观人口与经济发展理论。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和美国经济学家A·H·汉森的“长期停滞”理论;美国朱利安·西蒙教授和英国农业经济学家格林·克拉克为代表的“人口推拉”理论;美国未来学家A·托夫勒和经济学家S·S·库兹涅茨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理论是乐观论的主要代表。

与悲观论相对,乐观论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但具体分析起来,我们需要对悲观论和乐观论进行科学的整合,形成一种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全方位评价的综合理论,用以正确指导我们的实践。

3.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联系社会经济发展,以人口发展过程及其演变的主要阶段为研究对象的人口理论。19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人口转变理论一般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口理论,它不仅被用于研究发达国家的人口发展,也广泛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发展。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结果。没有出现突然性的“人口爆炸”。由于出生率无法脱离经济水平,而使得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没能进入第三阶段,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

4. 经济适度人口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此为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最重要的理论之—,它的初创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和威克赛尔。坎南以报酬递减律为根据,将产业最大收益当作达到适度人口的标准;其后,威克赛尔引入边际分析方祛研究适度人口。索维确立了现代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的地位,拓展了研究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1)为适度人口设立包括非经济因素在内的9个指标,使确定适度人口的标准趋于多元化;(2)将技术进步引入到适度入口的分析中,创立了动态适度人口理论;(3)将稳定人口应用于适度增长率的研究中,探讨了人口总量同经济总量的最优关系,因而获得更加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思路。在索维之后,还有斯彭格勒所著《面对零增长》一书对经济适度人口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比适度人口论更为人口经济理论开拓了研究领域,明确表达了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发展及其良性循环,这在—定意义上更加完整、科学地确立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 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将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认定为资本的一种形态即人力资本,认为它的形成是对教育、卫生、健康、劳动力迁移等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它能更大程度上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后,贝克尔又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培训等对于人力资本形成重要作用,并对人力资本投资、生育率、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许多新的人力资本分析力祛。舒尔茨和贝克尔利用自己创立的理论对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比较合理的理解,强化了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认识。

西方学者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典理论是西方和世界人口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些经典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尽管这些经典理论中也存在不足甚至包含—些错误,但它们为我们探讨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尤其对正确认识、把握和解决我国人口经济问题、促进我国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二、国内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发展和完善,中国人口科学研究也随着走向恢复、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新阶段。在过去的20年中,国内学术界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人口与经济关系运行的机理、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深入剖析与探讨,在许多关键的人口经济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并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的引入,学者普遍感到,研究中国人口经济问题不仅要探讨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还要考虑资源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制约关系。

蒋正华认为影响中国最大人口容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食物供给现状和前景限制着着人口的过快增长;二是人口增长过快可从报酬递减和资源过度两方面影响经济的发展。田雪原则认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他们之间的协调关系。此外,于学军对人口老化与生产、人口老化与分配、人口老化与消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叶文振关于孩子成本与效应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张纯元对贫困地区人口特征与消除贫困的研究等,均属于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不局限于简单地探讨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是将人口学、经济学、教育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科学地结合起来;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选题则更加突出其成果为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

三、人口与经济发展理论给我们研究的启示

人口与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命题,长期以来只是从经济学或环境学的角度,简单地理解为人口的增长或下降,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或减少、物质生活用品消费量的充裕或稀缺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或下降。这种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的认识,仅仅反映了其本质的部分侧面,并未反映其深刻内涵。要深入了解和认识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必然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研究分析,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其深刻内涵。

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深刻影响,积极促进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结合。中国人口日益膨胀,超规模的人口老龄化、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及文化素质低下的人口群等,已构成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而解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确立经济发展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依托的人口经济战略。我们应当警醒,自觉认识到我国是在人口多、科技、教育尚不发达、人口素质低下、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金缺乏的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而人力资源开发却严重滞后,因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被动局面。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和国内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现状的综述和分析,提出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的几点启示,以及对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齐良书: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2]刘纯元等:人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温军等:发展的理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西北人口,1999年1期

[4]李仲生:中国经济与人口发展趋势展望.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2期

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10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 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 (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 与人口 (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 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 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 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 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 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 其公式如下: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逆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 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 其公式为: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得分) , 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得分) ;K=2/S^2, 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 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 Uj=0.7时, 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 而当Ui=0.9, Uj=0.9时, 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 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 β为权重, 且α+β=1, 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 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 数值0和1之间, 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 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 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 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 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 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 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 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 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 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 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 其公式为:

注释:最后一列表示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排位中的相对位置, 值为零表示人口发展水平排在经济发展水平前, 反之相反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 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 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 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 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人力资源比较丰富, 人口素质较高, 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 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 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 人口增长率较稳定,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 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 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 协调性好, 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 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 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 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 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4]、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理论并不是将区域发展与经济发展机械地相结合,而是将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在单独分析的基础上也着眼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发挥的附加价值,将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生、趋势、发展规律等等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分析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共赢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

区域资本是区域发展的必备条件,如果区域资本不够,那么本地经济发展势必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更不会形成经济增长点。区域资本的形成过程是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在积累中资本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一积累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资本产出水平和储蓄规模。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金融业越发达,人们才越会看到金融经济带来的好处,从而有更大的欲望投身到其中。出了吸引从业人员以外,还能吸引更多闲置资金的进入,这些资金就可以用到生产上来,储蓄率提高,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地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金融机制逐步健全以后,金融交易费用慢慢降低,这又客观上影响了储蓄和投资水平。

2.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资源配置

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在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过这种方式,企业资产通过证券化形式,借助资本使用权转让引导企业由特定项目向另一种资源项目转化,这种资本的转化将带来更大利润,从而调整产业结构。

二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因为资金约束较大,但是一旦增量投入效果显著的话,那么就能快速实现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将不同企业间的资产进行重组,利用资本市场虚拟化和流动性的特点,可以将资金指派到不同领域,使不同体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达到资源流通整合的目的。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它实现资金配置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

3.区域金融发展具有引致其它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作用。上文所说,物资的流动有资本整合控制,资本的流动会带来相应的从业人员,技术和信息传播等。

4.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各地区生产要素的不同导致了生产活动的分工不同,金融利用自身的信贷,区域性资本市场和外资吸引手段等,适当地支持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并分别发展不同地区的主导企业,促进了企业区域的分工。

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区域经济的合作基础就是上文提到的区域经济分工,没有区域分工就没有合作,更不会有区域间的开放,因此,这个合作要在金融经济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以此作为参考建立起来的中央银行分支体系,不仅提高了金融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再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梯度”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5.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

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中,涉及到社会生产力体系中各要素的变化,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品竞争力。据权威调查表明,科技的落后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只有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到支持经济发展中来,才会表现出最好的效果。金融的发展从侧面推动了金融化经济货币进程,从另一方面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

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

基本经济状况在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决定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关系平衡。金融资源的分配主要有国民经济决定,表现在经济规模扩大上,经济规模的扩大相应地会扩大经济需求规模,吸引投资供给。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高才能在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稳定的势头下改善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平等交易,并使双方都有利可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本地区金融效率。另外经济结构也影响着区域金融效率。

2.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在全世界范围展开了。为了迎合金融分配规模的不断扩大,需求越来越多和金融效率逐年提高的问题,因此金融创新应运而生。但是它的产生也需要周围金融环境的支持,区域金融环境是整个金融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对金融创新的展开也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同时金融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较之计划经济的刻板,它充分显示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繁荣景象。并且,金融创新也需要市场经济环境的支持,计划经济根本不具备实行金融经济的条件。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如果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姜爱萍,武晓斐.金融企业集群:金融地域运动的新动向[J].西部金融,2008(6).

[2]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J].上海金融,2006(11).

[3]袁云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

[4]马丹.浅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价值工程.2007.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篇12

一、舟山市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情况

为推动舟山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三年 (2013-2015) 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等政策规划相继出台, 有效的拉动了舟山市区域经济发展。

1、舟山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 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2000年, 海洋经济总产出仅205亿元, 到2008年则超过千亿元大关, 2013年, 海洋经济总产出突破2000亿元达到2195亿元。从增加值来看, 200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不到100亿元仅65亿元, 到2003年则突破百亿元大关, 2013年达到644亿元, 增长10.0%, 高出GDP增速1.5个百分点, 到2013年, 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70%达到69.1%, 由此可见, 海洋经济在舟山占有重要的地位, 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2、舟山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即海洋产业作为上游产业为陆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陆域产业作为上游产业有效的支持了海洋产业的发展, 如果二者能够协调互动, 相互促进, 则能够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从目前舟山海洋经济的基本构成来看, 主要包括港口物流与港航服务、船舶与临港装备、临港石化、海洋旅游、现代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海洋生物、大宗物资加工和海洋清洁能源等产业, 这些产业集群发展实际上就是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表现, 如现代渔业与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必然要互动协调才能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二、舟山市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舟山市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同样还存在一些问题, 表现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龙头企业作用未得到发挥、开发开放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

1、海洋产业内部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拉动作用有待增强。

2012年, 舟山市9大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中, 企业数上百家的行业仅水产加工业, 但该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仅142.05亿元, 平均每家企业的总产值仅1.26亿元, 化纤制造业、电子电机业、医药制造业、电力供应业企业数量均不足10家, 产值规模也较小, 这表明目前舟山市主导产业的集聚能力仍然有限, 难以形成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统筹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压力。

2、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尚不健全。

首先, 舟山市内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 舟山市对海洋资源的挖掘、利用程度还不高, 除海洋运输、渔业等传统产业发展较好外, 海洋医药、海洋能源等新兴产业总体规模还较少, 海洋资源陆地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 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物流、仓储等体系还有待健全, 海洋产品会展、批发等业务发展不足。其次, 舟山市与其他经济主体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特别是与大型企业对接合作不够, 难以为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开发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截止到2012年末, 舟山市对外开放陆海域面积为1302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仅5.86%, 表明全市开发程度并不高。此外, 从全市配套开发来看, 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体系尚未形成, 现代物流总体规模还较小,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

三、舟山市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推动舟山市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牢牢抓住宏观规划、大项目大企业、平台和基础设施等抓手, 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

1、以宏观规划为抓手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宏观规划为抓手就是要高起点、高规格地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 要明确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 要结合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舟山市经济资源, 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并加以引导, 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其次, 要根据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特点优化产业布局, 舟山市要充分利用海洋科学城、产业集聚区等区域的作用, 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新引力, 以此推动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协调发展。

2、以大项目大企业为抓手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

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有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 首先, 舟山市要积极与海洋经济龙头企业合作, 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企业, 培育一批配套的中小企业, 形成产业集群, 拉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形成吸引陆域企业的引力。其次, 舟山市要加大与外贸型企业的合作, 通过为这些企业提供海洋运输等配套服务引导企业投资建厂,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陆域支持, 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工业配套。

3、以扩平台强要素为抓手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 舟山市要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为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这种服务平台包括合作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对接平台 (如各种对接会) 、人才服务平台等, 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优化合作环境。其次, 要不断完善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人才要素、资金要素, 特别是要注重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强化, 如积极引进海洋经济发展领军人才, 与高校合作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型人才, 提升两者协调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娟, 肖健华, 范佳凤.我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68-72

上一篇:声乐技巧与手段下一篇:造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