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2024-06-30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通用12篇)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1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

1、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新型的经济形态, 又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其发展动力的经济模式, 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场所, 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体的高校, 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 已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由高校产生的。既然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科技创新在知识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变革性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高校科技新体系。

2、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所、中介机构等, 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 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 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高校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 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的源头。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思想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 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独特优势。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和主要场所,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 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 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它主要由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

1、核心体系。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 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 新的学科不断产生。构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学科结构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2、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人才支撑体系、创新基地支撑体系和科研任务支撑体系。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 没有人才, 科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没有一流的基地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科研任务包括国家下达的任务、社会委托的任务和学校安排的任务, 既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又是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是国家目标、社会目标在学校层面上的体现。

3、保障体系。

一是政策保障体系, 其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 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 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二是后勤保障体系, 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 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 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 一心一意投身科技创新之中。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实践表明, 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 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 都与某一学科的创新或学科间的融合密切相关, 高校的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围绕着学科的发展而展开。为此, 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 集中优势、突出特色, 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尽快形成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2、实施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支撑。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支精干的科技开发队伍。具体从两方面来抓:一方面是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以便更好地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科技管理创新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科技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其次,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懂得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 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新兴学科知识, 这样才能对本校的科研选题、立项、科研发展方向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为科技人员提出有益的建议, 为主管领导的科技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动为全校科技活动服务。

3、推进创新基地建设

创新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条件, 是承接和完成项目、发展学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依托。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 已经成为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首先,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的投入, 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方向, 同时更应该新建一批国家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实验室。其次, 要大力加强基础性、公用性的科学实验基地建设, 为开展原始性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再次, 要积极推动学科交叉, 通过成立大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措施, 促进学科交叉, 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后, 要充分发挥学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 开展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 促进创新基地科技资源共享, 提高基地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

4、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优化创新环境

制度直接决定着自主创新的绩效。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

4.1 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保障体系

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当前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人才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知识经济要求在政策和制度上充分体现知识劳动的价值。高校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措施时, 要充分衡量人才劳动的价值, 提供与其贡献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分配制度。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编制、考核评估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充分体现知识与人才应有的价值, 形成创新的良好环境。此外要大力加强创新文化环境建设,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营造允许失败、包容失败和鼓励不怕失败的机制和文化氛围, 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4.2 创新科技运行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 除基础研究的经费由国家继续支持外,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经费将主要由企业来投入。因此, 高校必须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 及时调整科研计划和方向, 使科研与市场变化趋势相适应。特别是在目前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多支科研大军共同参与竞争。谁能把握住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脉搏, 并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开发成果, 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 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运行机制对于高校科技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3 完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学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对有效解决高校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至关重要, 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完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不能仅依靠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科技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投融资机制, 产学研相结合, 努力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 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高校科技投入格局, 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4.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规范, 造成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对高校科技发展极为不利。高校要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尤其对于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更要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 科技成果的评价、登记、奖励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开展, 目的就是把科技成果真正落实和应用到生产和经济活动中, 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 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奖励工作机制, 充分调动科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银宏.浅谈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7; (1) :98-100

[3]刘一飞.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07; (14) :146-147

[4]宋彧,田雪莲.高?萍脊芾碇行枰?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7; (6) :244-245

[5]张林, 曾昭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战略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5 (1) :19-21

[6]戴军, 穆养民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3 (5) :71-73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2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阐述了在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中组建学生科技团队的必要性,分析了学生科技团队的类别及其特点,同时提出了学生科技团队的程序化组建、项目化经营、层次化管理和前瞻化指导的管理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层次多角度构建学生科技团队是调动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1计算机专业学生科研团队的定位与分类

目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有些脱节。第一,学生对动手实践的需求比较强烈,社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期待,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为首要指标。但大学四年在校学习的40门课2000余学时的课堂学习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第二,入校时学生的实践基础参差不齐,固定体系和模式的专业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中有通过竞赛类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等途径进入计算机专业的,很多是具有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经验的高水平学生,同时也有在进入大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边远地区学生。他们对学科的理解截然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也大不相同,这种差距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弥合。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加强第一课堂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还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本科生中着力建设学生科技团队。按照其组织形式,可分为社团型科技团队和科研小组型科技团队。

社团型科技团队,又可称为科技社团。主要指经过审查注册程序、有相对固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范围,一经建立将在若干年内持续存在,但成员联系相对松散,大多依兴趣而成立。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目前共有正式注册的科技社团七个。这种科技社团既可依竞赛而结团队,如ACM协会、计算机仿真协会等;也可据专业而结,如网络编程协会、网络安全协会等;还可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贯名而结,如“微软”俱乐部、“IBM”俱乐部、“欣悦”电脑爱好者之家等。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加入,覆盖面可达到计算机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的70%左右,会员当中也包括了部分研究生和其他专业学生。

科研小组型科技团队,也可称为业余科研小组。主要指无需审查注册、没有正式组织机构,只有一名组长负责,规模一般较小,成员大约3~7人,以4人组为主,大多依业余科研项目而成立。这种科技团队一般不会持续存在,将随着项目的完成而宣告解散,或者随着团队里学生的毕业而自动解散。很少有团队有正式名称,但团队成员联系较紧密,成员多属于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年级。组成这种学生业余科研小组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一般以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为主体。目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有基于“医学内窥镜手术训练仿真研究与实践”、“网络信息流动的血检分析与免疫防护”、“基于分布式爬虫的多资源超线程信息共享平台”等项目的学生科研团队96组,其中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组7个。全部业余科研小组共有成员400余人,人数超过了高年级学生数总数的50%。

2计算机专业学生科技团队的功能与特点

计算机专业学生科技团队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对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具有自我教育功能、分类识别功能、组织凝聚功能和社会沟通功能。

自我教育功能。社团型的科技团队的活动以组织讲座和竞赛等活动为主,学生自愿参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等并不参与直接组织,只是做一些建议和指导性工作。由于是学生自发组织、自主负责的工作,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比较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途径。这些活动在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武汉大学微软俱乐部每年组织会员参加的“微软全球嵌入式设计大赛”、ACM协会举办的“华中地区程序设计邀请赛”等活动都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武大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在去年的微软全球嵌入式设计大赛中进入了总决赛,并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在2007年度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亚洲赛区一金、两银、一铜的骄人成绩,并获得了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科研小组一般都是依托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而成立的,本身就是围绕一个科研课题展开的,是大学生“研究式”学习的开始。参加科研立项,能够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极大的激发,最终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不断增强了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分类识别功能。目前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全部学生都处于同一水平而组织的,学生的个性或者是学习基础很难在教学中予以很好的识别和区分,分层次分类别教育难以实施。而在学生科技团队的组建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基础进行自由选择,这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类识别的过程。比如,在ACM协会的集训过程中,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多半都是毅力很强的程序设计“发烧友”,通过他们的个人努力和指导老师的深入指导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到大二下学期以后的阶段,如果有学生没有参加任何的科技团队,那么可以初步判断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够强,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帮助这些学生弥补差距。

组织凝聚功能。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多是院系-班级-学生的层次性组织,这种单一的纵向分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当前大学生中明显存在对正式组织认可度降低、对正式活动参与热情减小的现象。而学生的科技社团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参与为特征的非正式组织,为学生赋予了“学号”以外的另一种身份,把原本的科层组织拉伸、重构为立体结构。以科技社团为单位召开的“科技社团年会”、以科研小组为基本组织单位举办的“大学生科研立项经验交流会”都会吸引大批学生参加。这些新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都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

社会沟通功能。在社团型科技团队中存在以企业名字命名的团队,比如“微软”俱乐部、“IBM”俱乐部等,目前还有“花旗”、“柯达”、“东软”、“金山”“百度”等公司纷纷与学校联系,准备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这些团队由相关公司赞助,由公司的“大学事务部”或“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对接。这些团队一方面宣传和扩大了这些单位在学校里的影响,相当于为公司建立了一个人才的“蓄水池”,另一方面也为有志于进入这些公司工作的同学建立了一个快捷的沟通渠道。同时这些组织实际上起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沟通和联系的固定纽带作用,拓展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概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学校里为社会开了一扇“窗口”,为公司在学校里建立了一个“触角”,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战略。

3计算机专业学生科技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计算机专业学生科技团队的组建是自发的但绝不是散漫的,其组建与管理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程序化组建、项目化经营、层次化管理和前瞻性指导。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3

【关键词】高校 创新力 科技 现状 发展

一、引言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是高校师生的整体创造力。积极利用高校内的各项教育资源创造新的技术与成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研发创新型技术、成果的重任。我国大部分科技研究人员都工作于高校,产生于高校,高校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明确高校的创新优势,认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前景,才能让高校的教育作用呈现出来。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论是创新性论文还是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问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果不佳,主要受以下几点原因影响。

(一)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优

目前,社会上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两大问题,两大问题同时出现证明高层次人才数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有问题。高端人才的流失,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配置。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只有极少部分留学之后选择回国,回国发展的高端人才数量更少。高校中缺少关于创新的高端科技人才,会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质量。除了人力资源,我国高校的科技研究设备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条件的改善,让大部分高校都有充足且先进的科学仪器,但部分高校没有正确使用科技创新仪器,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在传统科研理念的影响下,SCI核心论文是评价科研人才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在这一标准的要求下,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短期科研利益,希望在短时间内写出核心论文,以此获得个人级别调整与工资待遇提高的福利,也就是说,科研创新成果与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在错误的引导下,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写论文与发论文视为科研的重要部分,没有关注科研项目本身的意义。学术氛围过于浮躁,科研人员的思想急功近利,影响了高校的科研创新氛围。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向不符合市场需求

高校,是为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阵地。然而,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尽密切,使得其无法正确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无法通过校内的教育与科研工作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过于盲目。像英国剑桥大学就建立了工业联络办公室,时刻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为校内师生的科研创新成果寻找市场。只有符合市场的需求,才能让高校的科技创新实践具有价值。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转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观念,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相关制度,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保障护航,才能取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一)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逐渐合理化

对高校内的科技建设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做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第一步。与科技创设能力建设相关人力、物力与财力得到合理配置,才能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让高校师生更加便利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首先,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人力资源来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科研队伍,是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高校应当积极提高优化科技创新工作者的个人待遇,以此来留住与吸引优秀人才。给优秀科技创新工作者外出留学与学习的机会,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来提高校内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高校学生有高端引导者,其在校的科技创新思维才会更加开放。其次,高校要给予科技创新工作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积极采购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引导师生利用最新技术开拓新的技术,开拓新的领域。

(二)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考核逐渐完善化

科研创新成果考核机制的完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氛围的和谐化与学术化十分关键。高校管理者要意识到科研成果学术价值的分析,不能只关注科研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绝不能将核心论文的发表视为科研者级别调整与工资上调的唯一标准。高校应当关注科研创新项目本身的价值以及科研人员在这一项目上的付出,以科研成果最终的社会效益以及学术价值去评价与考核科研人员,促进高校学术氛围的成熟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实践逐渐市场化

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贴合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有利于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各大高校应当借鉴教育发达国家高校的科研创新经验,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此为桥梁加强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联系。这一机构的工作者要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进行分析,为其寻找能够发挥价值的企业与领域,寻求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实践的市场化,能够给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更多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力的集合地,各大高校应当认清自身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正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之处,本着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发展助力的原则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方法,才能让高校与社会共同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秋华,李铁范.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J].考试周刊,2014(98):152-154.

[2]杨思洛,韩瑞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6.

[3]吴靖.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3(21):294-295.

信息经济环境下的高校科技管理 篇4

作为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在面临信息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机遇的同时, 也必须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信息经济的核心在于科技和人才, 智力资源是其第一生产要素, 高新技术为其支柱。为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 我们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者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创新, 必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来迎接挑战, 必须强化对知识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管理和创新, 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对信息经济的推动作用, 使高校科技管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要。

1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信息经济竞争的实质是高科技的竞争, 是知识和智慧的较量。这种较量归根结底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高校的竞争在新世纪以来愈演愈烈,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就必须切实贯彻人才第一的原则, 始终把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放到首要的位置上。

1.1 人才的培养

高校的科研工作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水平的科研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其中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是学术型人才发展的摇篮, 而应用发展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则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根基。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 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为人才培养创造合适的发展环境;爱护人才, 用好人才, 鼓励学有所长、学有所为;要本着高度的历史紧迫感和时代使命感, 在科技创新中发现和培养一流人才, 要特别注意对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和未来意识的人才的培养, 但又切忌急功近利, 只为迎合市场短平快的需要放弃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1.2 人才的使用

人才如何得到合理的使用主要在于两点:人才个体和人才群体。人才个体是人才群体存在的基础。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知识水平、能够在较高层次上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人才个体。必须大胆提拔优秀的个体人才, 可以考虑特事特办, 在政策上给予特殊扶持, 特别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特别人才的待遇问题, 一旦任用就要放手使用, 在思想上信任他们, 在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和支持他们, 为他们创造成长的良好环境, 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才群体是由许多人才个体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是科技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伴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同学科领域的相互融合和交叉越来越广泛, 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因此,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团队的作用, 在人才群体结构建设方面要贯彻“创新、高效、合理”的原则, 即人才群体创新精神强、群体运行高效、群体组织结构合理。要培养一批勤恳踏实、愿意奉献、思维敏捷、知识渊博的学科带头人, 让他们在群体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才竞争氛围,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真正让整个群体动起来, 比起来, 这样才能切实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进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2加强科技计划管理

当前, 一些高校中的科技管理工作仍然在“项目申报、研究、验收、归档“的旧体制下运行。这种管理体制, 由于较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性, 往往会出现科研项目选题不当、科研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 这必然会严重影响想干实事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阻碍了高效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的信息经济环境下, 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做出相应改革, 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当前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为:需要、选题、研究、鉴定、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满足需要。

课题的选择是科研工作开展的首要步骤, 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后的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选题不能是盲目的、被动的, 必须与社会实际需要密切结合, 顺应经济的发展。目前, 高校的科研课题主要有两个来源: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纵向课题主要是国家、部、省科技发展项目, 如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横向课题主要是应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课题。高校的科技工作应本着“以基础研究为根, 放开科技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方针, 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 着眼于各地的实际发展需要, 从传统的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 积极主动地面对市场, 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提高科研项目选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研究价值。

在课题的实施和管理方面, 要总体上做到“宏观调控、全盘考量、整体部署”, 在具体环节上要进行动态管理, 及时跟进检查项目进度, 有效监控项目的运行质量;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注意超前引导, 在课题的预评估阶段把好关, 选出一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预期市场应用价值的课题, 必要时可本着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对相关课题进行合并或重组科研人员。对已结题并被鉴定有相当应用价值的项目, 要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 积极推动项目的应用和推广,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使科学研究向科技开发、转化、应用的方向拓展;对未能及时完成的课题, 要主动帮忙找出原因, 协调各方关系, 创造条件, 促进课题的尽快完成。

3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其实现最终还是有赖于具体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研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关系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标志。

在当前高校的实际科研工作中,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大量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滞留在学校, 浪费科技资源的同时, 也阻碍了高校科技的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 在已完成的课题中, 满足社会需要、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又很少, 相当多的科研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 华而不实, 没有什么实际价值。针对这一问题,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一线科研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对当前市场和经济的运行有敏锐的观察力, 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实用性, 并在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有竞争能力的商品方面不遗余力。

2) 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 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的推广中来, 在此过程中担负起领导和组织工作, 将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聚焦到最适应经济需求、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方向上来, 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 积极掌握市场动态, 收集市场需求信息, 为科技人员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3) 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和技术交易活动, 加强与其他科技部门的信息交流, 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桥梁作用, 为科技成果转化寻找合作伙伴, 密切与市场企业的科研合作, 促进成果向有需要的企业转移, 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促使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两类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有市场眼光的科研工作者。高校培养和聚集了大批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 只有走出校园, 深入基层, 融入社会, 才能有效地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 才能促进高校科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实现, 这也是高校自身实现快速发展、增强实力、提高层次的必然要求。

4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

创新是每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科技上的每一步,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 都离不开创新。在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创新的信息经济时代, 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比以往其他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科技的创新。

科技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前者作为后者的目标的动力和目标, 同时也是后者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 后者则为前者的源头和基础, 两者密切相关, 不可分割。技术创新把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知识创新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来源和支撑, 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经济的发展。

创新首先体现在观念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它关系到科技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要坚决破除按部就班和因循守旧的旧观念, 树立“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的意识, 把科技创新工程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创新的核心是智力的创新。高校作为一个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科研力量强、科技成果多的机构, 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高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生长点和源头。因此, 必须在高校内部建立和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的管理, 尽力避免力量分散和条块分割所导致的开发周期过长、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要通过各学科之间、人才个体之间、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 促进信息的交流;在项目的建设中通力合作, 创造高效率, 同时也要制定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激励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的落脚点是实践创新。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没有了社会需要, 科技创新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目标。因此, 要鼓励科技成果以各种形式与生产企业的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 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必须顺应信息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转变观念, 迎接挑战, 在改革中求生存, 在创新中求发展, 走高科技创新为龙头的产业化之路, 努力实现科研、产业、人才、学科间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瑞媛, 张毅华.创新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对策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5 (S1) :18-19.

[2]吕秀美.知识经济与高校科技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 2004 (1) :21-24.

[3]李澎, 吕杰, 王世富.浅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科技与管理, 2008 (1) :34-37.

[4]鲁韦韦, 朱世桂, 俞建飞, 张红霞.农业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3) :40-42.

新经济下农业科技推广论述论文 篇5

1.1农业专业性人才流动性大,缺少人才力量支撑。从事农业的队伍中,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比较少,部分人员在系统学习农业技术推广后,会因工作调动等因素而离开本岗位,农业队伍稳定性较差。而非专业人员占据的比例较大,这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影响。

1.2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对农业人才的培养不足,使得农业技术在基层中推广滞后,加之基层服务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3我国普遍存在种植规模小、经营管理方式单

一、经济效率低下现状。当前,我国农耕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方式为主,经营方式单一,种植规模小,随意性比较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不利于机械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一些优良的种植物品种不能及时得到规模化种植,农业的经济效率低下。

1.4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低下,培训力度不足,培训难度大。当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式中,农民占据重要的位置,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农业技术掌握率小,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与孩子,这就增加了培训难度。

2新经济形势下做好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2.1做好人才创新培训工作,健全人才培训机制。政府要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农业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努力营造出人尽其才工作氛围。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人才的注入,而人才的储蓄正是农业技术推广重要铺垫。有了专业人才带头,大批的农民会产生信赖感,并且愿意加入到科技创新队伍中,为实现农业生产化奠定基础。

2.2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基层设施环境,为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农业经济基础的地位不可动摇,强化农业地位的重要性,需农业科技作为保障,而科技的创新推广使用是关键。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乡镇基层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以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发挥才干,增强农村科技服务功能。

2.3实施新型合作种植模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农村合作社建立是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可以借助入股或者租赁的方式将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建立种植示范区,使用农业生产化管理方式,推动农业集约化更好更快发展。其次,培养农业种植大户,通过租赁其他农户的农田进行大范围种植,引进优良的植物品种,确保农业生产效率。最后,种植户和农业合作社联手,将分散的农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土地应有的价值。

2.4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民整体种植技术的提升,是衡量农业科学技术落实的重要标准。因此,需加大对农村青年人群的培训,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整合技术推广、科研以及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科、农、教三体结合。做好对骨干农民群体的培训,实行“一带一”方式,逐渐扩大农业对技术的掌握范围。

3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生的重要保障。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是实现脱贫致富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健全;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人才福利机制,发挥出人才作用,让科技兴农步伐更快迈开。同时,也要做好农民的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在进行作业生产时,能学以致用发挥科技力量。

参考资料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6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明确把科技支撑作为五大措施之一,这是一项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强大支撑作用,这也是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引导高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积极行动,共克时艰,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

周济强调,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综合优势,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强大的支撑。要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思想活跃的优势,发挥高校蕴藏的巨大人力资源潜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的作用,发挥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周济要求,各高校要行动起来,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围绕产业振兴计划,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整合力量,发挥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质量做好专项在研项目;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培训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好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取得实效。

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主持,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围绕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对金融危机作了发言。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7

2009年6月,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获批, 《规划》明确提出, 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统筹科技资源, 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所以, 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是在国家层面被寄予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的厚望, 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大课题, 国务院规划能够明确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实际上也是对西安雄厚科技资源基础的一种肯定。

统筹科技资源, 不光是政府的事情, 也是高校科技人才的重大“利好”。纵观世界名校发展的历史, 都与产业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提到硅谷, 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因为有人评价:“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也有人赞誉:“斯坦福大学是牵引硅谷前进的火车头。”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 而硅谷的发展也让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名校。著名的雅虎、思科、惠普、谷歌都是斯坦福的老师或学生创办的, 谷歌的核心技术是在斯坦福大学研发的, 斯坦福大学拥有技术所有权, 谷歌每年要向斯坦福大学缴纳专利许可费用, 斯坦福还拥有谷歌的股票;惠普公司给斯坦福的捐款就达到数亿美元, 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双赢的局面, 斯坦福大学甚至被称为“最赚钱的大学”。我觉得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大学的提升, 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因此, 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将自身的资源向市场转化, 从而也将带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另外, 科技人员不但要创新, 更要创业、创富, 在统筹科技资源中实现自我价值。西安的众多院校及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最佳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在西安高新区创业, 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2 存在问题

根据陕西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 2009年全省有高等院校77个, 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45个, R&D人员1.85万人, R&D经费20.85亿元, R&D项目研究1.95万项, 研究机构241个, 机构R&D人员0.4万人, 其中博士和硕士0.27万人, 发表科技论文4.73万篇, 出版著作0.12万种, 申请专利3134件, 其中发明专利2033件, 获得专利授权1276件。据省科技厅资料, 2011年, 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 居全国 (不含港、澳、台地区) 第13位, 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 居全国第8位, 西部第1位;共获授权专利11662件, 其中发明专利3139件, 居全国第10位。截至2011年底, 全省共有有效发明专利8197件, 居全国第11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件, 居全国第8位。科技成果产出总量高, 但转化率低、就地转化率更低。如, 2008年西安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 其中成果转让的仅有29项, 不到项目总数的20%。2009年西安高校共实现项目技术交易3.35亿元, 而西安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仅为1.0亿元, 占29.9%。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 从高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2.1 我省高校以学术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为主, 普遍

存在着“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 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 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 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人才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少, 两多”。即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专项科研人才数量少;人才总量和从事单打独斗式的地下科技服务人才数量较多;这源于目前高校考评体系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轻服务经济。

2.2 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排名、评估等指挥棒

影响下, 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重纵向、轻横向”, “重科研成果、轻成果转化”;高校对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成果评定注重向获得层级较高认证的权重分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项目往往遇到轻视。

2.3 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低, 绝大多数平台资源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西安地区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89.5%集中于部属院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中,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仅占20%权重。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 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对设备共享的责任、费用收取、利益保障等没有具体规定, 共享程度很低。而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地方产业发展而开展的研究不多。

2.4 高校服务地方的“对接”机制尚未形成, 校地关系松散。

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以及工作经费少等方面原因, 西安科技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完善, 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2.5 风险投资滞后, 成果转化资金缺乏。

目前, 西安从事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15家, 注册资本金23亿元;截止2009年, 仅有7家科技企业进入风险投资 (4.25亿元) 。而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靠政府与学校的计划完成, 当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由于较高的中试费用和较大的风险而搁置。

3 对策建议

3.1 创立多元化的高校评价体系。

在上级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 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机制。兼顾高校特点, 把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作为考核内容, 建立一套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

3.2 创新高校教师晋升激励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教师在完成好本职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校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 在职称评定、科技奖励、人才计划选拔等方面保证适当的比例。建议省政府出台政策, 允许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 可按科技成果评估价金额的20%至30%折为股权鼓励给技术人才。对拥有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科技人员, 根据市场效益情况给予资金奖励, 高校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 充分调动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3.3 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教学科研模式。

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工程技术中心, 培养应用型人才, 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政府也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扛扞引导高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促进高校平台资源对外开放。

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技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管理机制;制定科技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的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规范科研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为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5 落实国家政策与支持。

充分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的契机和国家关于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 大胆创新, 加快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 争取纳入重大平台建设规划布局, 逐步建成科技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等平台, 促进我省及全国科技发展, 突现我省高校的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魏少平.构筑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引领关天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6.

[2]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报告第20号, 2010.4.19.

[3]岳华峰.统筹科技资源推动跨越发展, 求是, 201107.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研究 篇8

1.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高校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 在这种形势下, 高校科技保密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1.1 涉密范围广

新形势下, 高校科技工作的涉密事项主要包括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三个方面。国家秘密有高校承担的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相关的科研项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等;商业秘密包括高校拥有自主产权的科研成果以及尚未公开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新工艺、技术、方法、材料等技术信息[3];工作秘密有科技档案、评审材料等。以上事项一旦发生泄漏, 轻者将影响高校正常工作秩序, 重则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1.2 对外交流活动频繁

当前高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给科技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高校过去的“闭门造车”发展模式已经被废除, 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高校与社会各个层面都在积极寻求广泛合作, 人员、科研、学术等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 这必然会大大增加泄密的渠道和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在扩大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又保证秘密不被泄漏是当前高校科技保密工作中需要认真要求和解决的问题。

1.3 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办公自动化在校园里的推广, 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因特网、校园网的使用给我们日常工作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 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网络窃密具有高度的隐蔽性, 亦需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日前发布的《瑞星2007上半年中国电脑病毒疫情&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 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500多万台电脑曾经被病毒感染, 占到上网电脑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这些病毒中, 木马病毒有8万多个, 后门病毒3万多个, 这两类病毒都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 侵入用户电脑, 窃取用户信息和资料。如果上网的电脑中存储有涉密的文件或资料, 很难保证不被不法分子窃取。甚至一些硬盘中被发现装有能将信息以无线电波形式发射出去的部件, 然后通过卫星或附近的接收器把里面的信息复制出来。如果是高价值的信息被敌对势力掌握, 后果将不堪设想。

2. 新形势下对加强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的一点设想

2.1 加强保密宣传工作, 提高师生员工的科技保密意识

当前仍有部分高校师生保密意识不强, 没有认识到高校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无密可保”, 或认为保密工作是保密部门的事情, 与己无关, 放松了思想警惕, 为窃密者造成可乘之机。甚至个别人出于虚荣心, 显示自己, 把掌握的秘密予以公开, 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保密工作部门应当联系实际开展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手段开展教育, 提高保密宣传教育效果[4], 使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法律性, 从而自发地做好保密工作。

2.2 建立、完善各项保密规章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各项保密法规的精神,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易操作的科技保密规章制度, 这样在开展保密工作时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如制定科技资料、项目定密和变更密级工作制度, 明确保密的事项, 这样在保密工作中才不会毫无头绪, 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制定秘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 加强对涉密载体的管理;制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保密管理制度, 对涉密的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同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 消除网络泄密隐患;制定各项保密工作审查审批制度, 即使发生泄密事件, 也能够有效的追查泄密事件的责任者。为保证各项保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应加强保密检查工作, 通过检查发现泄密隐患, 通过整改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2.3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管理

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固有的特性, 它在提高数据与设备共享性的同时, 带来了信息、数据被非法窃取、复制、使用等弊端。高校在采用相关安全保密产品防止科技秘密信息外泄的同事, 还应该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计办公自动化保密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工作。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计办公自动化保密工作中, 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要统一标识, 专机专用, 专人管理, 严禁存储、处理、传递涉密信息, 并与涉密计算机及涉密网络进行彻底的物理隔离, 实行上网登记制度。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除了与公共网络进行物理隔离外, 对存储的涉密信息必须进行相应的密级标识, 并按照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进行防护;携带涉密计算机及介质外出时, 必须经过审批, 并采取安全保密措施, 使计算机及介质始终在携带者的监控之下;涉密计算机及介质需要送往外部修理的, 对磁介质必须进行消磁等技术处理, 避免涉密信息泄露。

2.4 加强对秘密载体的管理

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等各类物品。秘密载体由于具有便携性, 很容易丢失、被盗、被抢, 导致国家秘密泄露。因此, 必须加强对秘密载体的管理。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销毁,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履行清点、登记的手续, 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操作, 避免秘密信息被不应知悉者知悉。坚持“保密源、把出口、做好跟踪服务”的工作方向, 定期对秘密载体管理链中的各个环节检查, 确保无任何泄密隐患。

摘要:虽然世界形势日趋缓和, 但针对我国的窃密活动从未停止。高校作为国家高科技战线的主力军,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 其保密工作必然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新的形势下, 高校必须增强保密意识, 加强保密工作。

关键词:高校,科技,保密工作,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廖芳, 殷铁铭, 陈科.浅议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密工作[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0 (6) :103-105

[2]李培新, 李永刚.论科研管理中的科技保密工作[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7:31-33-105

[3]张福增, 高美蓉, 张三香.浅议高校科技保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 (9) :104-105

[4]张玲.浅谈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保密工作[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5-66

浅论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建设 篇9

1 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在实践中科技评价体系构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与学科有关, 与科学家的素质有关, 与评价活动的目的等都息息相关。近年来,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 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科技评价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由于科技评价问题属性的多样性、评价目标的多重性以及内容的综合性, 单纯用一种评价模式涵盖科技评价的所有因素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应该有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如在科研基地评价体系构建中, 由于科技人才的专业性、科技过程的复杂性、科技创新产出的多样性等问题, 使得对科研基地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 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国际认可、相对标准化、可普遍适用于科研基地绩效评价的测度体系。

(2) 科技评价指标重数量轻质量。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定、科研评价及其激励机制, 通常是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数及其获得项目经费数、论文发表数量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 对所承担的项目完成质量以及成果应用情况往往被忽视。虽然也考虑了诸如论文级别、项目来源等区分成果质量的指标, 但总的来讲数量是硬指标、质量是软指标。这种简单追求数量, 而忽视质量在评价中的份量的评价准则其实是与科学研究的精神相悖的, 科研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恰当和合理地处理好量化评价和质量评价 (主观评价) 间的关系。量化评价比较直观和公平, 但往往会扼杀创新, 在某种程度上会助长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术风气, 不利于“十年磨一剑”产生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3) 科技评价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较差。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对于过程的重视偏少, 机动灵活性较差。科技人员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研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 将科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对这种人进行评价, 只会打乱他们的研究计划, 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是有潜力可挖、但具有较强惰性的和科研目的性的人, 对这种人进行评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他们的研究进展激励他们科研的积极性。目前, 对这些人员及项目的评价仍然采用了一刀切的方法。另外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 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应该作为重点评价的指标, 目前这类指标仅以获得专利数来进行表达, 对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获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评价, 很难设置指标, 数据采集也比较困难, 如果用定性指标进行描述, 则很难客观、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这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的评价导向, 往往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高校中的科研人员为科研而科研, 更多的关注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出版学术专著和发表学术论文, 申请政府各级科技奖励, 而对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关注不够, 其结果科研项目的可转化性和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导致了高校科研结构的失调。

(4) 强调对个人的评价, 对团队的评价有待提升。现行科技评价体系更加倾向于对于个人的评价, 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大多认可第一负责人或第一作者, 这样的科研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强调的是个人的奋斗, 不利于科研人员的跨院系自由流动和科研合作创新, 不符合学校创新团队建设的需要, 更不利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不利于科技联合攻关、资源共享, 与国家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更是背道而驰。

2 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议

2.1 建立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只有关注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者潜心研究与深入探索的独立精神, 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营造追求真知、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 进一步激发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大师的出现创造学术土壤。合理的评价机制应放宽评价的时间, 适当延长评价周期, 改善科研时间限定所带来的压力, 规避急功近利的短期科研行为。例如:实施“代表作”制度, 鼓励出精品大作。将教师年度履职考核、教师职务聘期考核由原来的三年一个周期的延长为五年一个周期。逐步实施带薪学术休假制度, 主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教师可提出学术休假申请, 使承担重大项目的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投入科研, 保证重大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质量。

2.2 实行分类指导, 建立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

不同类型的研究活动有着不同的研究规律, 因此科研评价的侧重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学科属性不同, 评价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产业化项目是三种主要的科技活动类型, 对于自由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主要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 以保障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 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注重研究的创新意义、科学价值。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对于应用研究的评价, 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牵引为导向, 以技术原理、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要素作为评价重点。对于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评价则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 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

2.3 结合自身特色, 建立具备弹性的科技评价体系

结合学校自身特色, 以有利于科技创新积极性调动, 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为原则, 建立具备弹性的科技评价体系。在激励机制上采用政策引导, 经费扶持;在竞争机制上实行绩效考核, 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在项目类型上强调纵向和横向均衡发展, 加强科技果转化。同时对于新兴、交叉学科, 试行科技评价特区。根据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和骨干教师的需求, 进一步加大资助和考核评价力度, 建立符合学校特点、市场需求、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

2.4 建立鼓励协作创新, 有利于团队考核的评价体系

坚持“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建设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不断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组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针对重大科研项目在跨学科组织、经费管理、项目管理上的特点, 探索有利于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 作为紧迫的战略任务。重点在创新团队的聘用和管理, 建立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2.5 坚持科教结合协同创新,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科教结合不仅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加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基础的重大措施。“教学”与“科研”密切关系的建立符合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趋势, 是高等学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着力改善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的评价机制, 建立鼓励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同步跨越的评价体系, 促进科研工作更主动、更全面地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以一流的科研能力支撑一流的人才培养, 以一流的创新成果支撑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内部要协同校内资源, 与教学、人事等部门协同改革创新, 避免出现科技评价“两层皮”现象, 共同推进学校的科技评价体系完善。同时积极推动与校外资源的协同创新, 鼓励深度合作, 促进研究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刘作义, 陈晓田.科学研究评价的性质、作用、方法及程序[J].科研管理, 2002 (2) :33-40.

[2]雷朝滋.关于高等学校科研评价问题的几点认识[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5) :92-96.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 2012 (12) :79-82, 78.

[4]杜伟锦.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61-64.

[5]朱文辉.高校科研评价制度量化之得失[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 :388-390.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讨 篇10

1 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的组成和功能

目前, 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市设立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和各部委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种创新平台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面向国际竞争, 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 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 和基础性工作。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功能主要是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引下, 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 形成我国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功能主要是根据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 以及相关批复文件的要求, 实现设定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目标;起到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管理

2.1 校内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培育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大多数是行业性或部门高校, 综合性大学较少, 与“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相比, 其科技开发实力或创新能力及水平相对薄弱, 但是, 它们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 拥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要想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首先就需要地方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 选择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 有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支撑, 承担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取得具有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包括科技成果获奖、论文、专利和工程改造成果, 具有进行多学科交叉或综合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的校内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培育。

2.2 规划好实验室场地设施, 加强仪器设备

条件建设, 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聚集优秀的研究团队, 为创新平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对实验室场地设施进行规划和设计, 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平台空间。同时要多方面筹集经费, 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科研项目经费、与企业合作共建经费和国内外捐赠经费加强仪器设备条件建设, 进行有效整合和战略重组, 建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并配备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 最大限度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注重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必须在其研究领域内拥有一定的国内外影响力, 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同时学术带头人还应具有很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 能够组织和利用国内外及校内的各种有效科研资源。拥有了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还需要聚集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优秀研究团队, 目前的科技开发和转化必须依靠团队攻关, 依靠个人单枪匹马进行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不现实。培育中的校内科技创新平台必须凝练研究方向, 注重国家、部 (省) 级和校级创新团队建设。

2.3 立足地方,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获得发展动力, 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互惠双赢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必须立足地方,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为地方企业解决关键建设问题。一个科技创新平台不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也必将失去它所存在的意义。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解决企业关键建设问题的科技创新平台必将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同时获得地方企业的经费投入, 在建设过程中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后续发展动力, 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多方经济技术互惠双赢。

2.4 加强联系, 认真准备材料进行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申报

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必须根据通知要求进行申报, 但是, 由于地方高校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知名高校, 很多时候还必须先向主管部门进行建议报告、汇报和请求考察等。在正式申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组织科研资源, 包括团队组织 (包括与企业的合作) 、各个研究方向的协调、仪器资源整合和成果利用。申报材料包括申请书和相关附件材料, 首先是各研究方向的材料撰写, 然后进行凝练加工, 最后进行汇总, 形成最终的申报材料。与申报材料相配套的是附件材料, 附件材料对申报材料起支撑作用;必须认真整理并与申报材料吻合。地方高校在申报过程中必须加强与主管部门沟通交流, 整合资源, 精心准备申报材料才可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获得立项建设。

2.5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

科技创新平台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包括人员管理、仪器管理、安全管理、经费管理以及平台开放和共享机制等。同时应当成立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成员9~17人, 外单位专家1/3, 负责平台的重要工作管理, 一年召开二次以上会议。同时也应当成立学术或技术委员会, 学术或技术委员会成员9~15人, 外单位专家2/3, 对平台的研究方向进行把关和指导, 一年召开一次以上会议。科技创新平台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必须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进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拥有和谐的学术氛围和培育合作的精神, 才能使平台中各个成员在发展中相得益彰;长期坚持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办、承办和协办各种学术会议, 组织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有助于扩大学术影响。

3 结语

地方高校必须根据不同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组成和功能, 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整合校内资源,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进行科技创新平台先期培育,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平台管理机制。同时加强与主管部门沟通交流, 认真准备申报材料, 才有可能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立项建设并正常运行。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并就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出一些探索性的看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廖晓莲, 胡泽友, 邬克彬.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及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0) :142~143.

[2]王庚华, 于淑强, 邱岩.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106~107.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11

关键词:科技创新类社团;优化策略;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50-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前提,以提高科技类社团专业实践性质为目标,并且与学术研究、专业学习相结合的。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明显的补充作用,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因此,要规范社团的管理并积极引导。

一、科技创新类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我国高校作为培养高新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和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任务。除了第一课堂的教师教学之外,学生主要由第二课堂获得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为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高校科技性社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的平台,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有益补充。参与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不断成长为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应用型人才。

(一)科技创新类社团通常以课题为纽带,是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以及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并且是自由度较大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科技创新类社团一般具有各社员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民主意识较强;科技创新类社团具有其成员之间强调相互协作、各尽所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保障。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学生很难有机会发展综合能力,而高校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则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培养综合能力。

(三)提供创新创业的锻炼平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生干部经历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必备要求,这无疑为参加过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大学生平添了一份助力,同时也对高校提出新要求。而且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助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增加新的就业机遇。

二、科技创新类社团当前发展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以徐州工程学院科技社团为调研对象,采用专题问卷调查和相关人物访谈的方式开展。调查显示,我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与管理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参与度与参与初衷多样。调查表明,近四成学生有参加过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的经历,科技创新类社团在校普及率较高。科技创新类社团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的智能车与机器人协会、电子设计与物联网协会、程序设计与手机开发协会、奔腾计算机协会等社团近年来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应用中。调查中,当被问及参加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初衷时,学生们的回答具有多样性,因选择较多,所以各个选项的分布也较为均匀。这体现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社团初衷是多样的,但是不同学生之间参与初衷的比例有所差距,相对集中于增强“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三大初衷上。参加社团的初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以及學生对社团的信仰度。可见,学生参加社团的初衷代表着他们对社团不同的理解,这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视野和未来。人员参与度之高、参与初衷多样化,对科技创新类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加强有效的内部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就成为科技创新类社团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科技创新类社团通常通过“以大带小”的模式来培养下一代成员,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学长们总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其他社团成员指引学习的方向,有时会误导其他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方向。从对各院系的领导及辅导员老师的访谈中得知,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一般都比较盲目,很多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不仅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挂靠单位的引导。有些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但也基本不过问社团工作。学校长时期的放任不管会导致社团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没有重心和方向。

(三)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经费问题长期困扰着社团发展,没有经费,社团日常科研大大受阻。像科技创新类社团,器件价格昂贵,经济负担远超学生承受能力,致使学生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许多优秀创意无法实现,直接或间接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社团成员在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时,常常因为试验仪器过于老旧而达不到规定技术指标,从而使得很多作品效能大打折扣,甚至使得一些创新想法夭折。

(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大学生加入科技创新类社团,大都出于好奇,但是时间一长,当初参加社团的兴趣和热情就会消退。再者由于当前大学生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总会投机取巧,缺乏自我创新思考。此外,一些学生“闭门造车”,不与人交流讨论,从而导致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创新点。

三、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以管理维系根基。科技创新类社团要制定灵活又充满激励的管理制度,避免因个人经验、感情、兴趣给社团发展造成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科技创新类社团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要注意将科技创新类社团严格审批制度、奖励制度、评比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渠道。一个组织团体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自身的管理,要想搞好一个社团,就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以骨干培养提升竞争力。创建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类社团,不仅仅要求其骨干成员的创意能力较高,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这有助于社团自觉抵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东西,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

(三)以资金投入保障发展。学校应该对科技类社团活动经费、场所、师资提供保障。学校的政策导向会直接影响社团成员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心态以及社团的发展。对重点科技创新类社团要重点扶持,包括师资、经费、政策等,这有助于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

(四)以激励政策促进提升。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类社团必须要具备的,对于每一名成员来说,至关重要就是其研究成果被肯定承认。精神上激励能提高社团成员学习积极性,带给他们更大的鼓舞和动力,从而促进社团的运行效率。

(五)以交流研讨强化合作。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对于社团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發展力有重要影响。各个高校科技社团成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加大高校科技性社团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本校社团长远发展和实力提升。

(六)以学科竞赛磨练意志。科技社团的学科竞赛是针对特定领域和方向的,超出课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以及团队协作的考核,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佰特杯”物联网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等。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历年来,我校电子设计与物联网协会、机器人与智能车协会等科技性协会学子在省级、国家乃至国际性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七)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自身特色。构建特色科技创新类社团,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在日益社会化的校园里,一个良好的品牌不仅能增强社团形象,而且能扩大社团知名度,加强社团凝聚力。要想在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管理中真正树立品牌意识,关键还在于高校社团本身对质量以及其特色的挖掘。

四、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前景

(一)把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渗透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协作。从特色活动的举办、完善机制以及理论学习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理论、完善制度以及严格制度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的。科技创新类社团作为学生思想交流的阵地,在学校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会对传播、发散良性思想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把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科技创新类社团一般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为实现自身发展而自发组成的自由度较大的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当前,科技创新类社团日趋蓬勃活跃,这为大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三)把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在科技创新类社团组织活动中,学生能够在其过程中相互学习,形成一种共同提高、协同发展的激励效应。所以社团成员如果能够把握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大方向,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的提高发挥着大学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10-14.

〔2〕教社政[2004]16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12-13.

〔3〕中青联发[2005]5号文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2005-1-13.

〔4〕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0,(03).

〔6〕高秋萍.高校社团功能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6).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 篇12

为了解决我国经济与科技相分离的问题, 1986年党中央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至今经历了很多探索和实践。高校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源头, 如何顺应国家政策, 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使高校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 是当下高校科研工作所面临的迫切而重大的研究课题。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贴近度不够

长期以来, 大多数高校科技人员的研究主要是立足自身兴趣, 以自由探索为主, 更多关注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 很少甚至没有考虑科研成果的市场前景, 这就导致了目前高校科技人员缺乏真正贴近市场和产业化的成果。许多已产出的成果也往往忽视市场化所需配套技术的研究, 使其在转化过程中容易遭遇“技术瓶颈”。因此, 目前产学研合作建立的信任和信誉不够理想, 高校转化成果对企业效益的提升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就出现了“高校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研成果一片‘繁荣’景象, 但实际与市场贴近的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的怪现象。

1.2 高校机制、体制和政策创新不够

长期以来, 高校通行的评价体系注重论文专著、专利申请和评奖, 科技成果转化未纳入评价体系, 这直接导致科技人员更重视发论文、获奖励和纵向基础研究项目, 而对横向合作课题特别是技术产品研发等应用型研究重视不够。尽管高校不断完善机构设置, 但还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 某些高校由多个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 包括: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园、资产经营管理处、资产公司等。尚未建立一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适应的机制体制。科技成果报上级部门审批的时间过长也直接影响了成果转化的实时性。

1.3 高校与各种社会资源的通道尚未打通

目前我国高校还缺乏直接与企业对接的渠道和平台, 这使得成果供需双方存在很大的鸿沟, 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技术和利益共享机制, 无法做到在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和整合。

1.4 融资渠道不畅

足够的资金支持是整个成果转化过程流畅运转的物质保证, 但高校自身不可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推动成果的转化, 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问题是制约整个转化活动的瓶颈问题, 急需从市场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由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 社会资金及产业资本的逐利本质和稳健经营策略, 对转化成果较为谨慎和保守, 不敢轻易进入, 因此造成了“高校抱怨好成果找不到投资者, 资本拥有者握着大把资金找不到好项目”的现象。

2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美国是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0%, 这其中除了法律保障的因素外, 还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标准模式是采用斯坦福大学的OTL (技术转移办公室) 模式。OTL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 OTL由专业人员组成工作团队, 既懂技术又懂法律, 同时擅长商务谈判, 有经济和管理相关知识及经验, 负责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谈判。其流程为: (1) 发明人向OTL提交发明批露表, 由一名技术经理受理并负责整个流程; (2) 技术经理联系外部专家资源及发明者对提交的发明进行商业化评估, 确定是否将此发明申请专利。如果决定申请专利, 则转交专利律师事务所办理; (3) 在专利申请的同时, 技术经理与企业谈判, 寻求技术转移的途径, 并签署专利许可协议或选择协议; (4) 负责后续管理工作, 包括监督企业的执行情况, 了解产品市场化进程, 及时向大学汇报反馈信息, 收取技术许可收入等。 (2) 专利一经转让, 除去专利申请和转让过程的成本之外, 收益由学校、发明人所在院系和发明人本人共同分配, 大概的比例是各占1/3。这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发明并将技术转移的积极性。

日本政府于1999年颁布了《促进大学等的技术研究成果向民间事业转移法》, 积极推进由大学的技术转移机构TLO (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 进行科技成果转化。TLO通过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 把从科技成果转让中获取的利润作为基金再次投入到大学科技研究中, 发挥着“创造性循环”。

3 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 建立立项制度和良好的产学研信誉

针对应用型技术, 从立项开始就要论证是否适合成果转化, 是否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期, 通过金融资金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发挥学科和技术上的优势, 积极推进高校教师直接与著名行业企业进行对接, 让科研人员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各行业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和关键技术, 培养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 从行业企业的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出发研发贴近市场需求并具产业化前景的成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产学研实验室, 让科研人员直接为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服务。

3.2 创新机制和体制

高校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战略应该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要方面, 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和组织保障,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对科研人员和从事成果转化团队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

成立专门的成果转化机构并配备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专职队伍, 需要既懂业务和法律, 又了解商业运作, 并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和谈判能力的专业人员。规范无形资产处置的程序, 确保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操作执行。

3.3 打造市场氛围的环境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加强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推进社会资本和高校的整合, 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投融资体系。

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办公环境, 举办一系列创业交流活动, 如:“创业大讲堂”“创业主题沙龙”“创业大赛”等, 激发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出更加贴近市场的产品。

4 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思路

(1)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 按照市场机制建立成果转化实施公司, 管理知识产权, 运营技术资产,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交易平台, 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

(2)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 在政策引导、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集成创新, 进一步探索和推行采用授权许可、直接转让、校企合作技术开发等多种方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鼓励采用授权许可和直接转让方式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

(3) 建立良好的产学研信誉。通过与各地方政府联动, 加强与各地龙头企业的技术供需交流, 建立双向交流的长效机制, 培养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 从行业企业的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出发研发贴近市场需求并具产业化前景的成果。

(4) 针对应用型技术, 建立从立项、研发、成果包装和孵化、转移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化完整的链式服务体系,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5) 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利用大学科技园的现有资源, 创办众创空间, 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 鼓励和支持在校师生在大学科技园孵化项目、转化成果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6) 加大奖励政策, 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7) 设立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5 结论

为适应新的形势, 高校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介绍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国外著名高校成果转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高校成果转化的策略, 最后提出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高校面临的迫切而重大的任务。文章在借鉴国际著名高校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阐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成果转化,高校,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田旻, 曹兆敏.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成功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4) :25-28.

[2]彭术连, 肖国芳.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的路径分析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2) :47-50.

上一篇:危化企业下一篇:集装箱运输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