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2024-10-07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通用8篇)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篇1

当前, 出版业面临着一场深刻变革, 传统出版是工业时代下的产物, 而新兴出版是信息时代下的产物, 包括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自出版, 它们从内容生产到管理运营、传播发行、盈利模式都完全不同, 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 是出版业的重大突破。而互联网思维是这一场变革中需要运用的思维方式, 也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

1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学界对“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周鸿祎认为, 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至上, 体验为王, 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1]雷军认为, 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用户思维、产品思维, 本质上就是把传统产业做到极致的一种看法。[2]“独孤九剑”提出的九大思维是最为著名的。

从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持, 在兼顾出版业社会属性的前提下, 利用全新的媒体形态, 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进行产品生产的思维方式, 将其运用在产品编写、印制 (数字化) 到发行、传播、销售的全过程。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下,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不是替代关系, 而是相互融合构建出版新业态。

2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现状和趋势

形式多样的新兴出版中, 数字出版的发展比较突出, 2013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31.3%, 利润总额199.4亿元, 增长31.2%。[3]单纯的纸质书、电子书、音视频领域的竞争日趋饱和, 多种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 出版业的盈利模式日益多样, 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2.1 新技术助推融合发展

技术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排版技术的新发展, 也推动了电子书刊的立体化发展。互动式电子排版软件的开发、创新、利用, 为互动式的电子书刊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体现了内容和技术的融合。互动电子书增强了阅读体验, 这也正符合互联网思维——增强用户体验的原则, 也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比如带有GPS功能的互动旅游书, 带有计时器的烹饪书等, 实现了电子化、互动式阅读。

2.2 互联网大佬、电商竞争数字内容

2013年5月, 腾讯文学与“创世中文网”达成合作, 随后, 百度文库文学网上线, 新浪拆分读书频道成立文学公司, 互联网大佬竞争网络文学拉开帷幕。互联网大佬看中的不是网络文学网站自身赚多少钱, 而是对用户的吸引, 把网络文学当作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另外, 亚马逊中国打通了“终端加内容”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目前亚马逊与国内超过300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 促进电子书销售。

2.3 三屏互动推动深度融合

由于手机、电脑、电视三种工具操作上、体验上都各具所长, 目前无法完全替代, 但是三者的内容不再孤立, 操作不再单一, 内容上的共享和操作上的互动将成为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终端服务和交付环境的升级, 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过程正在发生变化, 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之间将会实现更多地融合, 在内容和功能上实现更多的渗透。

2.4 社交化推动数字内容传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社群化, 促使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一种“群传播”的特征。在这种特点的基础上, 数字阅读平台与网络社交平台相结合, 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上增加了“关系”要素, 也体现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目前阅读与社交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被出版业运用, 如亚马逊收购社交阅读和推荐服务网站Goodreads;爱思唯尔收购在线社交学术平台Mendeley。

2.5 数字内容多载体化

随着移动网的加速布局, 移动终端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近年来, 电视与网络相连被积极推进, 眼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也在试图与网络相连成为内容载体。随着终端的不断演进, 我们发现只要具有“屏”性质的物体, 都可以当做数字内容的载体。例如, 2013年, 日本一家名为Seraku的公司将一面镜子做成了内容载体,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看新闻、天气等各类信息。

2.6 政策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走向融合, 成为进入中央视野、提上全局高度的重要改革任务。在这一背景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应势而为、应时而动, 于2015年4月9日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4]《指导意见》特别强调, 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 依托先进的技术和渠道, 借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5]

3 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中的运用

互联网思维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新商业规则, 各行各业都将其运用到企业经营中, 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 实现互联网大环境中的新突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也十分重要, 需要从内容、体验、用户、人才、管理、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变革。

3.1 重视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出版业是以内容选择为基础的产业, 内容为王不能变。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相融合, 在内容生产方式上发生变化, 将传统出版采编优势与新兴出版数字化相融合, 实物营销和内容营销相结合, 使产品形态多样, 提高了产品在功能上和服务上体验。出版企业不仅在功能上竞争, 也要在服务上竞争。功能上解决用户买书的用途, 服务上的体验决定用户会不会买你的书。

3.2 重视数据完善数据库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库的建立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 只有对历史数据的追踪, 才能了解消费者的喜好, 通过数据的分析, 精准定位, 实现精准营销。在传统出版中, 大数据的跟踪分析是无法实现的。然而,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 第三只眼无处不在, 当电商跟踪我们的浏览记录后, 会了解我们的浏览习惯和消费习惯, 同时电商可以根据数据分析预测用户的消费, 这样的数据分析给电商制定精准的营销战略提供了依据。

3.3 重视人才实现扁平化管理

在互联网大环境中, 企业内部需要快速反应, 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一体化内部运行机制, 实现内部组织扁平化, 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内部管理中, 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的思维创新, 因此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新时代的出版业人才既要深刻理解出版业本质属性又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人才的储备和管理, 是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3.4 重视用户打造关系社群

互联网思维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 用户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显得特别重要,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参与度, 实现产品的口碑营销, 逐步扩大粉丝群。对于出版行业, 这一点仍然适用。在传统出版中这种社群关系的力量往往被忽视。

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 人际传播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在社群化的世界里, 社交化的传播力量无与伦比。在前文中提到, 社交与阅读相结合的模式, 这既可以满足用户阅读需求, 也满足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需求。

3.5 重视平台加强跨界合作

一个平台企业如果仅仅提供简单的渠道或者充当中介的角色, 那称不上是一个“平台”。在互联网思维中提到的平台思维, 应该是具有“生态系统”的思维, 打造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又具有上升空间的“生态圈”。互联网为平台商业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使整合资源、跨界合作通通变得易于操作。盛大网络打造文学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盛大文学通过长期的摸索在战略上已然形成了文学平台、电子书平台、出版平台, 支撑起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整个产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平台链, 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受众面。

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平台的建设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内部建设数字化运营平台, 使出版全流程数字化, 达到反馈快速及时的效果。平台思维对于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非常重要, 真正的数字出版运营管理平台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囊括全流程的管理系统, 最终实现内容提供商自建平台, 全流程支持XML结构化数据标准, 形成多形态数字产品, 达到一次制作多元产品发布。这样既节约资源, 又可以实现良性竞争,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平台建设, 主要指出版企业的跨界合作, 例如同电商、自媒体等平台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有利于扩大传播途径, 打造关系社群;通过跨界合作, 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 跨界合作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运用中的特殊性

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出版业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属性, 是建立在内容选择基础上的文化产业, 因此万万不能单纯套用互联网思维, 用户至上的原则必须也要兼顾社会属性。如果一味强调“读者至上”、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肯定是行不通的。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出版业从业人员都应该认同这一点, 所谓“用户至上”也要以内容选择为前提, 只有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 才能传播正能量, 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摘要: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是2014年的两个热词, 各行各业都在谈互联网思维, 也都在谈融合的问题。众多领域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 出版业也不例外。当然,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万能的, 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也有其特殊性, 在出版业的融合中, 如何恰当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新的发展值得当代出版人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祎.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药”[N].第一财经日报, 2014-2-12.

[2]雷军.互联网思维本质上就是群众路线[J].中国企业家, 2014, 12 (13) .

[3]范军, 张晓斌.2013—2014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

[4]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出版, 2015 (4) .

[5]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有了路线图[J].中国新闻, 2015 (4) .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篇2

由于中国历史上没有形成与西方艺术音乐相类似的专业音乐类型,所以,在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品种中,尽管有些品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专业化”,如戏曲音乐,但其基本属性是“民间性”的。20世纪以来,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

那时始,中国音乐的发展之路偏离了以往数千年的轨道,走向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这时期,西方音乐被大量地引入到中国来,使国人们听到了如此美妙的音乐。乐器音色、表现能力、乐队层次、作曲技术……总之,西方音乐的艺术魅力不但折服了我们,并且使我们反思自己国乐的粗糙,因此,便开始了国乐的改革之路。向西方音乐学习,不仅成为当时蔡元培所倡导的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萧友梅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刘天华等国乐大师们创办“国乐改进社”的主要动因。在其后的一百年间,中国传统音乐领域中的从业者们经历了不懈的努力,使传统音乐逐渐地“现代化”,终于形成了今天所具有的“民族音乐”之概貌:在中国各大音乐学院设有“民族器乐系”,教授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在各大城市设有“民族管弦乐团”,还有国家级别的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我们有顶级的民族器乐演奏家,有“女子十二乐坊”等流行化的民族乐队组合。西方音乐的引入造就了中国专业艺术音乐的形成。专业音乐院校、专业音乐院团、专业音乐家,这些机构和个人不但吸收了西方专业艺术音乐的理念,引进了西方专业艺术音乐品种,同时也改造了我国固有的民间传统音乐,使其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

纵观今天的民族器乐,在与传统器乐相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三种变化:音声变化、制度变化和思维变化。

音声变化是指音乐声音与形态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这种变化。(1)乐器改革。改革乐器的制作材料、革新乐器的结构形态、改变乐器的音色、制造新的乐器,所有这些均体现出了对新的音响观念的追求,而这种新的观念是与西方音乐的音响观念相一致的。比如,弹拨乐器的品位排列,使明代朱载堉所创造的十二平均律得以应用,而管乐器上的音孔位置也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准的。尽管中国民族乐器音准问题还不尽如人意,但经过改革后人们普遍认为在此方面有了很大“进步”。(2)作曲理论的发展。引进西方的和声、配器等作曲技术在中国器乐音乐的创作中处处可见,西方音乐A—B—A的模式体现了中国“新民乐”作品的主要曲体结构。中国民族音乐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3)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从20世纪初期的“大同乐会”开始,中国人经过了五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民族管弦乐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大型乐队:曾侯乙编钟乐队、汉代鼓吹乐队、隋唐宫廷乐队等等。在中国广大的民间也存活着各种各样的乐队:西安鼓乐、潮州大锣鼓、十番锣鼓、北方鼓吹乐等等。但是,今天的民族管弦乐队是基于西方的交响乐队而形成的。由于西方交响乐队被看成是“标准模式”,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与这个“标准模式”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高音、低音、亮度、力度、音准等各方面还显得很不足,但是它毕竟是用中国乐器组合而成的,并且已经代表着中国走向了世界各国的音乐舞台。(4)新作品的问世。数十年来,改编或新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不计其数,构成了中国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风格上的交响性和形式上的协奏性使其成为西方艺术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延伸。

这四种变化构成了中国民族器乐向专业化发展中的最基本的内容。也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在音声形态上与传统音乐的音声形态完全不同。经过这样训练的专业民族音乐专家们在听到纯正的传统音乐之时会自然产生轻视甚至蔑视之感,认为只有自己所从事的那种“音乐”才是“艺术”。

制度变化是指音乐传承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化。按照一般的理解,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是“口传心授”,但“口传心授”中包含着内在的艺术品质,那就是个人化的艺术创造过程,或者说音乐演变中的“即兴性”与“个人创造性”。由于中国传统的记谱法“工尺谱”只记录骨干音,这就需要每位演奏者对乐谱进行不同的处理。这种处理一方面来源于老师的口传,另一方面来源于演奏者自己的理解与处理方法,所以就形成了古琴、琵琶等传统乐曲中所体现的一曲多变的特点,也是形成不同演奏流派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民间的器乐演奏传承是由“唱”到“奏”两个过程来完成的,即演奏者学习某首作品时需要先学习演唱,之后才能够学习演奏。在演唱中,除了唱骨干音之外,还要与师傅学习对骨干音乐的韵腔处理方法,形成了工尺谱演唱中“阿口”的独特现象。然而,“阿口”对我们现在大多数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现在的学生,只要是写在五线谱上的作品视奏几次便可演奏下来,但是当拿到琵琶传统乐谱《华秋萍琵琶谱》时,其中的52首西板小曲到底怎样来演奏似乎无人知道,因为这种乐谱只记录了骨干音。现在,学习中国乐器需要演奏各种调式音阶,演奏练习曲、现代创作乐曲、协奏曲等,演奏到了高级阶段干脆直接移植外国乐曲。中国乐器在音乐学院师生们的手中无异于西方乐器,因为他们演绎的是西方音乐思维。中国北方鼓吹乐演奏中讲究管子领奏、笙托奏、笛子穿插。但笛子如何穿插?音乐学院的学生不知道,因为这不是音乐学院所要教授的内容。《弦索十三套》中的《十六板》,以《八板》为母体,四件乐器各演绎16次,四件乐器共计64次,次次不同。你进我出,你繁我简,中国民间称此为“碰”(有《碰八板》之说)。这种碰的方法也早已不在(或者从来就没在过)音乐学院师生们的课程之内了。

民族音乐学家梅里亚姆提出了音乐制造过程中的“概念、行为和音声”三段论,该理论对我们认识当今中国传统音乐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帮助,可以说以上两种变化均是由于思维的变化所引起的。数十年的音乐教育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中国的音乐传统虽然在音响的层面上并没有完全丢失,就是说,许多乐曲我们还能够听得到,但在思维的层面上已经不复存在,即构成这些乐曲的内在思维已经变化了。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本文解决不了,但以下三个例子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的丢失。其一,现在来谈中国传统音乐,离开了西方音乐术语已经无从谈起了。有些学者开设“中国乐理”,试图用中国的传统思维来理解中国音乐的精神,但是,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离开了西方音乐术语,就等于没有了理解所依赖的基础。一般来说,在理解异文化时会把异文化与自身文化相比较,在自身文化的标尺下来理解异文化。在理解中国传统音乐上这个标尺是西方音乐。其二,我们今天的音乐审美标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众所周知,中国民族器乐往往以D调为本调,练习中采用首调唱名法;而目前在音乐学院普遍采用的是以C调为本调,采用固定调唱名法,所以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习民乐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而学习小提琴、钢琴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说学习民乐的学生在视唱练耳方面普遍比学习西方音乐的学生差,那么这种结果所体现出的到底是个体间的音乐能力上的差异?还是文化间的音乐能力上的差异?难道说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音乐人比西方音乐文化中的音乐人在音乐能力上逊色吗?所以,要把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音乐人训练成为西方音乐文化中的音乐人,尽管他演奏的是中国乐曲。或者说,音乐能力测试的方法有问题?其三,在民族器乐新乐曲的创作中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在传统乐曲的改编过程中同样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十面埋伏》一曲的结构是按照古代战争的过程来组织的,从开始的列营到点将、走队、吹打、小战、大战、呐喊……乐曲结束处的三个曲牌表现了得胜回营和众将争功的场面(以李廷松版为例)。现代版的《十面埋伏》则不再按照战争过程来结构乐曲了,在“呐喊”段之后便结束了全曲。“呐喊”是战争的高潮之处,怎能突然结束呢?如果按照传统思维,这样的处理是不完整的。但是,现代的音乐思维和被西方化了的音乐审美习惯觉得全套演奏过于冗长,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版本。

中国音乐的现实存在着一对矛盾的范畴,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方面,社会需要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也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赋予现代人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历史留下的文化传统是需要今天的人们来承载的。所以,今天的人们,一个肩膀要承载着发展的重任,另一个肩膀要承载着对传统的继承。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中华文化的需要。可惜的是在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被一方面所主宰了,逐渐地使我们丢掉了传统中最重要的东西,即传统音乐的思维。其实,传统并不是我们的累赘,她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恩惠。在现代性的语境下,人类的任何产品均以标准化的形式出现,即便在艺术创作中也很难区分“你、我、他”。传统不仅带给我们文化的享受,而且仍然是帮助区分“你、我、他”的重要标志。所以,传统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提供给我们以历史的、文化的和审美的价值。什么是美?美不仅在于审美对象美丽和谐的比例,也在于审美主体美丽的灵魂,同时在于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历史的和文化的精神。

张伯瑜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物联网发展需摆脱传统思维束缚 篇3

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目前进入了初始关键阶段, 各地政府投资和专项引导项目纷纷涌入, 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物联网产业客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尤其是在自上而下模式的推动下, 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感知层:需要投入与引导

国内传感器、终端及芯片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受限于基础学科薄弱、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等, 感知层产业是目前物联网最为薄弱的环节。但该环节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 应用侧对终端的控制管理以及实现应用的业务逻辑基本都需要依靠感知层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而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精度、准确度等对此有着显著影响。

目前国内的传感器厂商规模均较小, 该产业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需突破和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 而这一点涉及国家科技发展体制及评价制度等, 需要以更为革新的策略, 去扶持孕育出更多的传感器研发制造的精英企业。

国内涉及物联网通信终端的企业有些规模较大, 譬如华为、中兴等。不过笔者从最近两年参与的实际项目合作情况, 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企业已明显没有了2009年和2010年物联网产业大跃进阶段的雄心和热情, 其关注和投资力度更凸显务实和谨慎。当然, 由于这些企业掌握大量的通信核心技术, 且具备产业协同配合优势, 因此一旦有实际可规模化应用的实际需求, 他们也可以快速响应和占领市场。可以说, 对于通信终端而言, 更需要的是实际的市场需求, 政府引导的示范项目需求固然会带动该部分的发展, 起到明显的作用, 但是更重要的是示范应用的规模, 以及由此是否真正会带来撬动实际市场需求的动力。

物联网的应用是由传感器、RFID及视频采集等技术产品应用延伸而来的, 因此感知层面的研发及制造企业在物联网产业中具有天然的基础优势。由于传感器等技术的研发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投入又很大, 因此目前不少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更多地开始依赖盈利更快的系统集成应用项目, 其重心有所偏移, 这会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利, 相关方面需要做好切实的引导工作。

网络层:运营商号召力下降

网络层主要涉及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 以及企业局域网设备和运营服务提供商。

电信运营商正在不断受到互联网企业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挑战, 其盈利能力和空间受到极大的压制, 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而物联网产业正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既可以帮助运营商充分利用其管道优势, 又能帮助它们提供更多能提升其管道价值的智能业务, 包括对物联网终端的可控可管可运营的业务。不过要最大化智能管道业务的价值, 则需要终端、网络及业务均遵循统一的由运营商主导定义的产业标准协议。其中, 中国移动推动制定的WMMP协议、中国电信制定的MDMP协议, 均是基于这样的产业目标而制定的规范。

不可否认的是, 从传统产业链到物联网产业链, 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和号召力正在下降。运营商在传统电信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号召力, 再也无法复制到新兴的物联网产业中。物联网产业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过程中, 产业链结构更为复杂, 行业壁垒较深, 运营商对行业信息化的渗透不得不依赖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试图实现突破, 甚或是完全基于运营商品牌影响力和对行业信息化产品服务质量的考量, 目前在不少行业内运营商被委以项目牵头单位, 被用以利用其产业整合优势能力为行业提供有保障有质量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及应用服务。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目前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最有实质性的作为之一了。

事实上, 目前关键问题在于智能管道等的需求并未充分显现, 当然可以寄希望于目前阶段是在培育市场, 但这一发展方向未来依然很难突破, 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智能管道的所谓“智能手段”本身是非常有限的, 物联网终端愈加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很难使得不同行业接受标准化和统一的协议, 因为统一了各行业复杂特点的标准很难做到简单易用, 事实上WMMP和MDMP也是如此。同时, 各行业目前尚没有足够明显的需求来支撑起这样的智能管道应用, 因此依靠这样的“智能手段”很难打破各行业业已普遍接受的封闭体系。

应用层:中小企业呼唤更多空间

应用层涉及到的更多是软件服务及平台应用提供商。目前阶段, 物联网产业的垂直化应用特点非常显著, 涉猎的企业非常广泛, 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同方、IBM、HP等, 同时电信运营商也涉及该层面。

应用系统的研发商用相对来说起点较低, 因此除了上述著名企业之外, 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均涉及该领域, 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定制或标准化的应用服务。由于应用系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因此很多应用项目往往由应用层涉及的企业来牵头进行系统集成。

行业应用服务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承接和实施企业的规模, 而在于能否吃透和深刻理解行业应用特点及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 往往各个企业均有自己所擅长的物联网行业应用的积累, 包括协调产业链资源配置的能力。目前来看, 很多专注于某些行业应用领域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 往往不得不依附于其他大企业, 分包其所专长的应用侧系统项目。

对于应用层来说, 要以革新的思路和策略去创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不束缚于传统价值思维, 给更多的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工具思维 篇4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中, 我们逐渐认识到:“互联网+”的转型升级, 和历次工业革命一样, 首先是新技术革命, 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 倒逼生产关系的改变。其次, 因为新技术、新工具, 激发了新工序、新思维, 新的生产关系反过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句话:先要实现技术上“互联网+电视”, 才能达到内容上的“电视+互联网”, 从而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力, 影响力。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 SMG电视新闻中心和技术营运中心历时一年, 通过集中梳理指挥、管理、生产、流程等各环节在融合发展中的一个个问题, 用新技术逐一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在电视内网和互联网外网两大技术系统中间, 以集成创新的方式, 成功研发了全媒体融合指挥生产系统X-news。把路铺到脚下, 把工具送到手上, 通过这个系统, 电视新闻走出了一条“技术升级、流程再造、产品开发、人员转型、绩效配套”五位一体的转型之路。

本文将具体介绍X-news是如何通过新技术带来深刻的融合革新。

一海绵思维——碎片化时代融合先要聚合

X-news系统的聚合思维, 表面上看是将前期的内容信息资源, 通过互联网技术自动聚合到一起。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简单, 它带来的或许是深层次的机制革新和生产能力提升。

第一, 我们称之为“破墙”。传统媒体的架构大多是由一个个事业和职能部门组成, 国内部、国际部、采访部、编辑部、区县通联部、美编, 媒资……各处一室、各守一摊。在SMG电视新闻中心, 所有的内容资源分散在八个部门的不同邮箱或内网子系统里, 几乎没有人能集中浏览, 更遑论分发了。与网媒的海量需求相比, 电视线性容量有限, 致使传统媒体人没有动力掌握全部内容, 其结果造成巨大浪费。在使用X-news系统之后, 各部门的邮箱、子系统全部废除, 17个区县台也同步启用X-news传输, 从而实现了视频内容全面数据化, 菜单化。

第二, 我们称之为“云聚”。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冗余、碎屑的时代, 作为传统媒体, 一方面“看不过来”, 另一方面“唯恐担心遗漏”。这是新时代的“主编困境”。X-news则通过智能汇聚系统, 将政府网站、商业网站、传统媒体、新媒体、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 当天报纸等内容自动汇聚到一起, 这是一个信息的“大池子”。同时智能汇聚兼有订阅、推送、关键词自定义、分享等功能, 从而使有效信息无时差共享。即使在家里、在路上, 编辑也能够接受到最新信息。信息扁平化分享不仅解决了“主编困境”, 而且还让编辑、责编、主编都同步共享原始素材, 对新闻的分析、判断大大前置, 而把关人也可以前期介入指导。为实现媒体融合, 先要实现高效的融合媒体, 从而化解信息焦虑症, 找回专业平常心。

第三, 我们称之为“合议”。“围墙”被打破之后, 外部信息和内部资源都汇聚到“广场”上, 这给指挥决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基于X-news系统的聚合模式, 电视新闻中心打造了实体的全媒体融合指挥平台, 这个没有围墙的物理大平层, 被称作“指挥岛”。在这里, 新媒体传统媒体人一起登录X-news, 对新闻共享、共议、共决。

2014年7月20日, 电视新闻中心通过全媒体统一指挥调度, 成功地完成了“福喜食品安全事件”这一独家重磅新闻的全媒体报道。当天《东方新闻》、《新闻报道》、《1/7》等节目大篇幅、滚动式披露了洋快餐“中央厨房”触目惊心的事实, 看看新闻网、中心官方微博、微信, 针对不同的时间点和不同的平台属性、新媒体密集发布。一时间央视、央广、新华社、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上海发布、网易、搜狐、凤凰等各媒体纷纷聚焦、转载, 转发, 短短4个小时, 就占据了当天全网络新闻热搜榜第二名。

2014年发生的两次马航空难, 年末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都凸显了全媒指挥调度的效率, 其中马航370直播实现了网络分发量全网第一。

二扁平思维——生产和管理要同步实现“随时随地”

电视是定时媒体, 网络是即时媒体, 电视技术是在内网闭环, 互联网技术则是开放共享。电视生产链条很长, 网媒生产多是单骑突进。这也决定了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电视掉头最难。电视技术, 当初的准入门槛如今成了突围门槛。X-news系统对症下药, 目的就是要拆掉门槛。

首先, 拆链条, 实现管理扁平化。X-news系统设计了内部管理软件和社交软件。一条片子从计划拍摄到播出要涉及到十几道工序, 申请, 批准, 派车辆、摄像, 外拍、上载、配音、剪辑、美编、字幕、音响……这些环节都是靠人在管理调度。现在, 诸多调度环节都集中在X-news手机调度软件上, 选题报批随时对地, 摄像机、采访车、卫星车以及记者等资源和人员数据一目了然, 工作进度可以全程跟踪。此外, X-news系统的资源管理地图, 则通过在车辆上装载定位系统, 可清晰查阅有多少记者在哪些地方外采, 逢突发事件, 可以从哪里就近调动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其次, 拆装备, 实现生产扁平化。电视设备过于专业, 技术系统封闭, 视频远程传输、转码低效, 图文视频文件一体化传输不便等等成了电视新闻全媒融合的一个个拦路虎。X-news则在电视内网和互联网外网间搭建一个中间站, 它实现了任何格式的视频无限量接入, 一键化转码, 相当于建了一个飞机、火车、汽车都可以集散的“虹桥枢纽工程”。

有了交通枢纽, 还要让沉重的摄像机轻质化。配套X-news开发的手机采访软件Xreporter报片系统, 就是这样的视频轻武器。在新闻现场, 记者首先要用手机拍摄图片, 短视频, 配上标题文字, 向X-news发稿。这个简洁的动作, 则彻底改变了电视“人不回台不见稿”的节点生产模式, 全天候生产、新媒体优先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而新的工具也消灭了U盘、蓝光盘等外挂工具, 更轻便, 更统一。

卫星直播车, 也是电视视频生产的“核武器”。SMG电视新闻中心在直播中也尝试着“不使用核武器”。2014年11月份, 首次尝试用多路live U 4G技术, 在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直播珠海航展。前后三天共计六场直播, 小巧的live U 4G设备包, 跟着主持人轻巧移动, 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第三, 拆工种, 实现分工扁平化。

电视全媒转型除了视频门槛高的劣势, 还有一个转型难的因素是:电视仍旧是强势媒体。这意味着传统内容生产丝毫不能削弱, 支撑融合发展的人从哪里来?

正是有了X-news为大平台的系统的生产工具, SMG电视新闻中心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 向技术要生产力, 探索“能人+专人+人人”的全员转型模式。

没有专人就不专心、不专责、不专业。专人模式就是组建一支新媒体团队, 以保证有专门力量推动转型。

没有能人就没有榜样和品牌。能人模式是着力培养新媒体能力突出的个人, 进行目标管理, 给予技术资金支持。比如记者宣克炅微博微信粉丝用户共80多万, 中心为他建立了新媒体工作室, 并在电视上给他开专栏, 加强双屏联动, 强化全媒产品品牌。

没有人人参与, 就缺乏基础缺乏产能。“人人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技术变革的物质基础。中心将新媒体内容生产分配到各部门, 再通过各部门下沉到个人。而管理机制就是通过X-news发稿量和新媒体点击量考核, 作为新媒体绩效考核的依据。传统电视以记者编辑为内容生产核心团队, 其余被称作辅助工种。而在人人模式推动下, SMG电视新闻中心陆续涌现了摄像团队微信公众号“摄界”, 音乐编辑新闻原创音乐“新闻歌”, 美编团队的H5产品等等, 后卫与前锋的界线开始模糊, 个性化、垂直化内容日益增多, 内容的产能基础得以夯实。

有了X-news系统, 既有了工具也有了数据, 中心全员转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复合考核方案得已全面实施。

三蒲公英思维——传播方式从线性到伞状

是先上电视还是先给网络?先和后是一种顽固的电视时间思维。在这种思维之下, 过去的做法常常是电视记者采访回台, 1:1速度上载画面到内网。网络编辑要回调、转码、上传网络, 等待审核, 方能进入网络发布。一条视频上网, 花一两个小时是常态。由于时间长、程序繁, 网站用电视新闻, 大多是等到电视播出后, 再快速切分上线。

X-news系统在研发过程中, 一直把解决分发环节的这个问题当作一个基础命题。这是基于一个基本认识:电视新闻全媒化, 是一个基本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必须完成三个转变, 也就是变节点生产为全天候生产, 变先后生产为同步生产, 变电视优先为网络优先。

X-news系统基于外网搭建, 这就保证了它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办公, 突破了工具的空间和时间局限, 同时也保证了这个系统是开放的, 可以与互联网最前沿的应用技术对接, 随时升级, 添加新功能新应用。

X-news系统是放在网络编辑系统和电视编辑系统中间的平台。十字路口四通八达, 素材共享, 数据格式全适配。发到X-news的内容, 只需要一个按键, 就可以发送到连通它的一切工作平台, 同一时间, 可以上电视, 可以上网站, 客户端, 微博, 微信。它是连接一根根伞骨的伞柄, 在传播上, 告别时间的先后, 实现空间的多维。

改变先后的链式传播, 也使得所有有需求的编辑, 都能够拿到原汁原味的一手信息, 从而基于原始信息获得更大的个性化表达的空间, 避免传递过程中信息损耗大, 嚼别人吃过的馍。而X-news使得所有的内容资源尽可能地以数据化、菜单化、图文视频化的方式存储到一个大池子里供所有采编人员使用, 并且信息是以网络化、移动化的方式共享的, 不仅在台里, 即使在家里、在路上, 编辑也能够接受最新的信息。而这一点, 对于新媒体是至关重要的。

X-news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大数据系统, 可以留下生产, 录用等基础数据, 对考核统计可以成为科学的数量和质量依据。

四结语

互联网+电视, 核心是互联网思维, 但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工具是思维的延伸, X-news系统的搭建是工程技术人员, 但灵魂是电视人对全媒体融合的认识和思考。要融合先聚合的海绵思维, 是对海量信息的科学管理, 随时随地生产调度的扁平化思维, 是网络效率的精髓。而内容分发的伞状思维, 正是互联网引发的传播的时空革命。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篇5

电商物流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蓬勃发展,而且对传统物流行业带来了冲击和变革。电子商务物流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匹配、融合和互动发展,其业态包括电商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周边服务和仓储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过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物流做出了突破性创新,是与电子商务发展相伴相生的关系。

对于电商物流的发展,学界则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基于不同视角( 角色) 的研究。杨永清和于本海[1]基于在线购物消费者的视角,研究了物流服务质量对其购买后行为的影响。许月恒等[2]从物流企业视角研究了物流服务业品牌对客户关系感知的影响。二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研究。孙颖和戎冰[3]针对电商的退换货物流问题,分析了电子商务市场下逆向物流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有效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议。卢冰原和黄传峰[4]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城市社区逆向物流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立城市社区电子商务逆向物流联合体智能化信息平台。三是基于不同产业的研究。蒋明琳[5]等提出以云计算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的农产品物流云服务协同管理模式。王艳玮等[6]提出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解决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 “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成败的关键。孟炯和郭春霞[7]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四是基于时空定位的研究。杨聚平等[8]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多种配送方案的电商物流 “最后一公里”综合配送模型。汪旭晖和张其林[9]构建了农产品O2O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其运行机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上述研究的视角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产业变革特征具体现实需求。物流在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的实现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1) 电商关系构建的社会化网络替代以前的技术和渠道成为了异质性资源;( 2)过去单向输送变为双向外部约束,电商物流不是简单的货物派送,而是连通买卖双方,注重用户体验的价值传递;( 3) 实现价值的方式改变,从以前注重使用价值到现在的强化使用价值的用户体验,并衍生出了新的附加值———连接红利。

毋庸置疑,互联网对物流的变革已经清晰可见。信息技术、组织形式和社会网络深度融合,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电商物流业态,在对传统物流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物流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和手段,启发了对新兴物流模式的思考。因此,研究互联网思维下的物流演进与变革,思考电商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融合与对接,以及审视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流程,对促进物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思维是近两年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在对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目前学界并没有对互联网思维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实业界存在两种普遍认同的归纳。一是基础设施化。将互联网视同基础设施,即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基因和根基。就像水、电、公路对社会的意义一样,所有企业都必须接入互联网。互联网被内化在企业运作中,连通一切工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广义概括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将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基于这些环境下开展的。另一种归纳商业模式化。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如小米公司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手机行业,雷军更是将互联网思维解释为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样的经营理念。再例如腾讯对通讯行业的变革,马化腾将互联网思维诠释为连接一切,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以上的认识,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理念在互联网经济中的普遍应用,是一种用新理念改造的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的影响表现在:

( 一)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

Porter[10]将企业间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流程描绘为价值链,企业间竞争的体现即价值链的竞争。对价值链各节点的有效管理和优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的关键。互联网技术融入企业的经济活动,联通上下游业务关系,可以改善价值链各节点的运行效率和交易成本。互联网思维结合物流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运作,例如电商物流领域的菜鸟网络建设全国物流智能骨干网的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 运用互联网理念做最后一公里,虚实打通O2O模式的京东派; 拥抱互联网经济,快递企业延伸价值链做电商的顺丰优选。

物流企业上下游的纵向关系共同构成了物流企业价值链。从企业层面看,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整合供应链,及时反馈库存信息和需求情况,实现最小批量进货和库存维持,甚至零库存,实现企业间的敏捷运作,提升企业运转效率。从产业层面看,线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地物流资源的状态和饱和度,减少物流的流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线下,根据数据配合在各地关键节点配置和对接仓储节点,对接物流提供商。

( 二)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交易费用的影响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指出,交易过程是有成本的,促进交易发生产生的成本即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主要构成包括搜索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违约成本等。互联网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企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依托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平台和社群两个方面。平台的概念演化自双边市场,Rochet和Tirole[11]这样描述双边市场: 通过价格调节不同属性客户的交易量,以价格设计吸引参与者加入交易。平台提供了供供需双方见面的虚拟场所,加速了信息流动,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典型的物流服务平台如锦程物流、运满满app等。社群的典型特点是集聚,社群的集聚体现在地理空间集聚和虚拟网络集聚。社群的集聚源于社群个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社群与商业模式的结合即顾客主导的C2B模式,用于满足需求和顾客服务。物流商和客户的关系由单向价值传递演变为双向价值互动。物流以不同形式融入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中,成为最后一公里。

( 三) 互联网思维对对物流企业边界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融入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管理成本下降,将会使企业边界扩大。交易成本的下降,将使企业边界缩小。可见互联网技术融入企业影响着企业边界的大小。同时在企业运用互联网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成本,企业会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所以企业边界又体现出了融合的特征。

物流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企业边界会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例如物流价值链重构,实施专业物流战略; 扩大物流企业规模,通过并购或合并实现规模的扩充; 物流外包战略,剥离企业薄弱环节,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商。在互联网融合企业业务过程中,不同的战略选择也改变了企业的原有边界。

三、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差异与挑战

( 一) 传统物流的本质特征与现存挑战

物流的本质是解决时空矛盾。物流服务是指提供给客户一系列与物流相关的服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是将物品从供应地运输到接受地的一系列活动。

1. 物流行业结构规模与技术水平无法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物流整体体量小,集中度分散,现代化程度低。据中国仓储协会、普华永道和世邦魏理仕的数据,中国人均物流空间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 /12。而中国现有物流空间中仅有1 /5 是现代物流。较低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规模结构效率,和较低技术进步和市场绩效严重制约了传统物流的发展。

2. 物流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标准化,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传统物流仍然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特点、使得信息整合难以实现。同时传统物流缺乏合理规划,常见部门办物流,企业办物流的情境。

3. 物流业的行政税费对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传导。高额物流成本导致了高额贸易成本,传统物流成为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测算,以过桥过路费为例,我国2012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 4 万亿元,与GDP的比率约为18% ,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在9% 左右; 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中,过路过桥费占到运输成本的1 /3 左右。

4. 物流业发展面临时空矛盾的多元化。受制于宏观经济发展,不同行业增长与放缓所释放的需求直接影响物流的业务量。同时由于季节性原因,一些季节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会影响物流的发展。不同地理空间,一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关联度同样影响着物流的发展。

( 二) 电商物流的本质特征、发展与隐忧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电商物流的新业态,互联网时代物流价值体现的是依托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基础服务价值和专业服务价值。围绕流程和网络,优化提升价值。基础服务价值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现实网络的标准服务; 专业服务价值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基于专业分工与流程的专业服务。

1. 电商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因。 ( 1) 基于互联网的物流组织形式创新。融合互联网的物流企业所产生的供应链重构、规模扩大、物流外包、物流联盟等都会引起物流组织形式的变化。 ( 2) 基于互联网的物流分工专业化、多元化。电商物流纵向分工趋精细化、专业化及多元化。电商逆向物流、电商冷链物流等成为物流仓储新的发展新议题;横向则呈现从单一业务向综合物流方向发展的趋势。( 3) 电商物流的需求拉动。由于电商的需求拉动,电商物流出现自营分化。部分大型电商企业开始自建、全面自营物流体系。同时基于物流体系拓展供应链金融。而一些小微电商企业,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高,对社会化物流形成依赖。

2. 电商物流发展的外在条件。 ( 1) 需求主导纵向关系,以买方势力主导的逆向整合供应链重塑物流价值链。 ( 2) 新技术推动企业创新,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主导的新技术升级了电商物流的服务方式。 ( 3) 网络化协调,平台化组织形式,放大了电商物流的组织规模和效应。 ( 4) 渠道融合线上线下,以O2O合作完善物流服务体验。这些外部条件共同推动了电商物流的发展。

3. 电商物流发展待解决的问题。 ( 1) 电商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主要便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日物流峰值造成的不平衡。电商节日购物形成的物流峰值,淘宝的双十一、京东的618 等各类电商节日等人为造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造成的购物高峰和由此引发的物流拥堵。另一个是城市电商物流和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不平衡,农村由于人口密度低、电商交易量不大以及物流基础设置较为落后,所以相比城市电商物流出现了发展的不均衡。 ( 2) 电商物流承载的支付问题。电商物流即负责货物配送,同时也是连接客户的收款终端。我国电商的货到付款比例较高,而电商物流作为货到付款的承办人直接影响着电商企业的资金流。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安全问题都是发展过程的隐忧。( 3) 物流配送品类与配送手段瓶颈。对温、湿度有严格要求的药品配送、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家具、家电等需要大件商品的配送都对物流配送有特殊的要求,制约了物流配送品类的拓展。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整个电商价值链的最后一段,作为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由于配送成本高,服务体验有待提升,一直是物流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4) 配送服务与用户体验问题。配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配送服务直接影响了网购的最终用户体验,配送服务水平不高表现在: 送货时效性差,不能按约定时间送到货物。二是货物在配送途中破损; 三是投递人员服务态度差。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客户体验。

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商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融合发展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商物流对传统物流并非简单的颠覆,而是思考如何通过学习电商物流的高效运作,融合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传统物流进行转型升级,这是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电商物流和传统物流对接融合,将大大改善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

( 一) 需求社会化,供给专业化,加强物流市场平台建设

1. 物流需求社会化。物流的需求社会化是以终端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主导力量。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终端消费者在互联网经济中具备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长尾理论解释了在互联网经济下,无论处于头部还是尾部的物流服务都将变为热销,让服务提供方实现了规模经济; 同时,消费者联合起来形成了无组织化管理,形成了消费者的规模经济。在供需双方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物流供给方价格下降,又引致了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形成良性增长循环。物流需求社会化为物流服务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和效益。

2. 以物流外包为手段实施专业化。根据分工理论,物流是专业分工必然产生的结果,物流外包也是物流专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物流专业化实施过程中,通过流程再造分离并外包物流等辅助业务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创造了新的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业发展,而且提升了物流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3. 依托物流市场平台组织资源提升服务。当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线物流市场平台的出现可以更好的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平台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可以做到集聚供需双方需求,更好的匹配促进交易。同时平台又具备价格非中性,通过价格调节可以实现平台上销量的增加。通过物流平台的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从而不断扩大平台规模,提升资源共享性和合理的资源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

( 二) 以供应链为重点,加强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1. 供应链逆向整合一体化。在互联网时代,厂商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 “脱媒”获得效能,供应链上会出现去掉中间环节的重构。企业利用互联网拉近与终端用户的距离,让企业可以以需定产,传统的先产后销的供应链运作被颠覆。供应链由传统的上游至下游的推式供应链变为需求主导的自下游向上游的拉式供应链。在互联网作用下的供应链变革过程中,供应商由传统的经由供应链进行渠道控制向供应链整合转变,由上下游产销竞争向产销协同一体化演进,趋势上表现为去中间化、再中间化到融合化,最终形成供应链逆向整合的一体化。

2. 物流业和流通产业一体化。商贸物流一体化从产到销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综合体内的生态链的闭合运营。物流业作为连通纽带在生产和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流通产业的四流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是起点,物流网络的组建可以保证商流的畅通、降低物流的成本;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保证信息流的通畅,有利于信息共享。四流合一,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产一体化,将会为整条供应链产生增值利润,而这些利润是单个企业或单个供应链环节无法做到的。

3. 国内国外空间一体化。国内国外一体化是空间一体化。在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打破了时空约束,活动在地理上分散的供应商、设施和市场之间的空间一体化成为可能。依托互联网技术,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相互促进物流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 “走出去”。物流业国内国外一体化的实施首先是潜在供应链参与方对现有营商环境的评估; 第二是伙伴关系巩固过程中确定供应链领导者; 第三是在供应链走向成熟过程中,对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即时调整灵活度、创新力以及整体效率等。

( 三) 技术创新推动物流业向中高端发展

技术创新通过改变成本、开发新的消费需求或诱发其他经济及社会方面的变化,致使新产品或新服务实现市场化。无论是产品或服务创新,还是工艺或流程创新,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共同要求。

1.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在物流业发展的初期,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托生产能力的规模效应扩张; 在当前我国物流业配合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与服务附加值,推动物流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已经具备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条件和可能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加快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提供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物流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

2. 实现平台化与集成化运营。依托技术创新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供应链组织形式,需要对物流产业进行平台化和集成化运营。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物流生产和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物流企业的平台化运营可分为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内部平台是在物流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及渐进性创新中利用可重用的组件或技术构建的平台。在物流公司内部,这些内部平台,通过其自身或与供应商的合作,可创新形成新的服务或功能。外部平台是指物流服务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或技术由一个或多个公司合作开发,并可作为基础型服务供成员企业接入,建立起互补性的机制并形成网络效应。内、外部平台的核心是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和共享化。集成说的是物流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将自己所长发挥到更好,在非优势领域进行外包,对自己不擅长的运营进行外部合作,打通物流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精益高效的集成组合。物流企业的集成有水平集成和垂直集成,水平集成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服务企业的协作; 垂直集成是物流上下游企业的一体化。

3. 互联网技术推动物流业务优化。从宏观规划来看,要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普及,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物流业务实施优化,优化业务路径、节点以提升管理效率和节约交易成本。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网络规划、合理配置和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与横向合作企业,上下游企业的嵌入能力,发挥电子商务物流在供应链中的整合作用。从具体业务实施来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基础架构的成熟,云计算技术的助推,技术创新为物流产业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机会,通过大数据发掘物流商机、决策支持,整合物联网提升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利用云计算提升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与现代物流业有机结合,实现智慧物流将是物流优化的必然目标。

(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式衔接和协调优化布局

现实中对标准物流空间结构的偏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物流空间布局结构的不合理,从而造成各种要素的组合呈现出运作低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物流运作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使得各种要素的成长发育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需求。为此,优化物流空间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实现规模化与柔性化相结合的节点。一个物流园区可以看做一个点,一个物流枢纽城市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点,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网建设的关键是以核心物流节点为基础,延伸到二、三级物流节点,形成一张立体化的规模化的物流网络。我们在对物流网络规模化的同时必须兼顾柔性化。柔性化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规模化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调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二是在组织物流网络时,不能一味追求大规模,要注意布局疏密结合。

2. 形成等级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路径。点与点联系起来就构成线。从空间角度看,线的连接是物流园区之间同时也是物流枢纽城市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线的连接可以消除区域封锁,由于线的粗细不等以及运力的大小不一,因此可以连接不同等级的节点,形成物流空间结构的等级性。同时,按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三层内在要求,可以优化三流布局结构,从而增强流通的有序性和物流网络的层次性。

3. 构架网络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物流骨干网。点线就构成了面,同样物流网络也是由无数流通主体与客体交叉联系而成的各种存在形式,纵横交错,把不同的企业和地域连接起来。这种网络的效率和决策支持就集中体现了智能化。智能化是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各个子系统的优化,从而实现可视、协同、高效、数据化的物流供应链运营。

参考文献

[1]杨永清,于本海.基于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在线购买后行为实证分析[J].管理学报,2014(3):434-438+448.

[2]许月恒,张明立,任淑霞.物流服务业服务品牌对客户关系感知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5):730-739.

[3]孙颖,戎冰.基于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系统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35.

[4]卢冰原,黄传峰.电子商务下的城市社区逆向物流柔性联合体平台[J].中国流通经济,2013(2):46-51.

[5]蒋明琳,舒辉,林晓伟.农产品物流云服务协同管理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4):73-79.

[6]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4):69-74.

[7]孟炯,郭春霞.基于SCM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J].软科学,2012(6):88-91.

[8]杨聚平,杨长春,姚宣霞.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16-22+32.

[9]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农产品O2O框架及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8-25.

[10]porter,M.C,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Fereer Pss,1985.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篇6

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特征

思维方式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范畴,是主体反映客体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某一文化类型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心理的深层结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在久远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持久的思维方式,既有其积极合理的内容,又有消极保守的因素。与西方传统思维相比较而言,它具有整体直观的模糊性、自我反思的内向性、经验综合的辩证性和道德实践的伦理性等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主要由认知系统和价值系统构成。一般来说,认知系统和价值系统是紧密联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前者系统决定后者。因此,以下就从这两个系统出发,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必要的阐释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系统具有整体性、模糊性的特征

所谓整体模糊性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考察事物时,通常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连续性,而不注重事物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作用和功能等特点的思维方式。依据这种思维模式去考察人生,人生观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

在整体性方面,其一在于一人与自然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这种思想在传统思维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即使是十分重视人的地位及其作用的儒家诸子,也没有否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比如荀子,他虽然宣扬天人二分,但是也强调“顺天”的必要。到了汉代,儒学又走向了“天人合一”,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立元神》中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这种自然人生观同西方的那种上帝、人类、自然三分三立和互相竞争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1];其二,人活于类,与其群体不可分割。现代新儒家之先驱梁漱溟较早地指出:“中国人不当他是立身天地的人”[2]。在这里,梁老强调了中国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古至今,中国的妇儒老幼皆知,个人的生活总离不开各种“群体”。因此,中国人不善于将“自我”看成是一个孤立的、抽象的和与他人无关的个体,而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既定的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中。如,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每个人都生活在既定的君臣父子的关系之中,臣之谓臣,是相对于君而言;子之所谓子,是相对于父而言。这同西方传统中那种依赖上帝,“一旦离开了上帝,大家就变成了一个个手足无措的个人”的人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3]。

在模糊性方面,其一在于以整体性为基点的中国思维方式,弹调的是整体连续性。“元气说”就认为“元气”是“流于天地之间”的连续的[4]物质形态。张载明确指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5]可以说,中国传统思维史主要是在大千世界中探求其连续统一的历史,这与西方更强调间断性的思想是不同的;其二,它虽然强调的是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但并不注重分析事物内部结构要素及其作用。因此,中国传统的这种“整体观念”在封建专制的背景下,容易衍生出相互依赖、盲目从众、泯灭个性、排斥异端等消极的后果,但从文化本质上来说,这种人生观主要是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具有“人文主义”的特征

虽然,中国人认识到个人是大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中国人并不忽视以人为本的生活。恰恰相反,他们更为关注人类生活本身。中国传统人生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较少受到宗教那种否定或超越现实的强制作用,是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人生处世哲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西方人为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神为本的本体论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中国人则更多地以直觉去思考应该以什么态度和方法去领略人生和价值。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和协调的人生价值。因为他们知道,与大自然相比,人是非常渺小的,他们希望在大自然的统一运作下去体会人生,而不是与自然比美争辉,征服自然。从这一角度出发,西方人才能理解中国人那种悠然而简朴的传统生活。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冲击和影响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发现、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新世纪。以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表现为: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高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趋势凸现;科技发展物化速度加快和量化程度提高;科技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国际性;科学、技术、生产达到一体化。这就必然给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重要的影响。

(一)在信息技术社会,人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用直观的形象思维弥补了近代科学分析与逻辑思维所带来的抽象性

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冲击与影响。网络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资源汇聚于此,由人们自己直接选择和利用,这就使得人们很少再做原初的创造性工作。但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得以发展,使人们向着传统直观思维的回归。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覆盖面越来越为广泛,网络教育、网络生活、网络工作充满了人们生活的一切空间,在网上查找和下载资料只需要一瞬间的功夫,网络游戏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成了人们逃避现实的“避难所”。网上资源的丰富性、便捷性、及时性确实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其主观性和虚拟性的增强,使得人们生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严谨性被逐步削弱。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彼此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劳动的时间和地点相对分散了,但人们之间的联系却更加紧密了。这种变化无论对西方所强调的独立和平等的人生观念,还是对中国传统人生观中的“整体观念”,都发生了新的整合作用。一方面,西方那种人与人应该绝对独立的“自由观”遭到了进一步的削弱,因为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和依赖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当然,这种互相依赖只是削弱了人的个性而不是取消了人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人们相互联系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继续强化中国传统人生观中的“整体观念”,从而强化个体对社会整体的依赖性。在信息社会,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而建立的,这就使得在信息生产基础上建立一种的新的公有制成为可能。这乂与传统人生观中那种追求差序格局的理想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显著的民主和平等的性质,因而使得传统人生观中那种不平等的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结构遭到进一步的削弱。在传统的差序结构中,人们彼此的互相联系是以血缘、亲朋、师徒关系为主的纵向联系,而“网络组织提供一种官僚制度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横向联系”[6]。另外,信息社会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的参与意识,这对于传统人生观中那种追求清淡寡欲和无知归隐的隐士式的人生价值观念也是一次较大的冲击。

总之,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传统思维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发展或是整合更新,表现为: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经济思维方式;是依赖于直觉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是一种注重于生活和审美意义的思维方式;是种社会性较强的伦理思维方式等这些思维方式植根于传统思维的深厚土壤中,但在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表现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越性特点。

三、构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的中国现代思维方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每个时代的思维方式都深刻地受到那个时代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受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中国现代思维方式扬弃了西方近代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实现某种意义上向中国传统思维的复归,也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否定之否定。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促使现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传统文明时代向现代文明的转变,以崭新的时代特征,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更大的活力。

(一)系统性

系统思维以自然、人、社会存在的多种联系为前提,把事物当作系统、系统的运动与演化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思维中注重整体的一面,又吸收了西方思维中注重逻辑分析的方法,是对中国古代笼统的直觉综合方法的否定之否定。它不仅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而且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揭示和把握系统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此外,它注重对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组织结构的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来揭示不同结构的事物的特定功能。因此,系统性思维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把整体与部分、分析与综合、结构与功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开放性

思维的开放性是主体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它摈弃了传统那种封闭保守的内求思维,而建立起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新型思维方式。拥有开放性思维就要开阔视野,思维解放,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片面性,把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分析事物变化的各种可能性,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它要求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应如此,而闭关自守就要自取灭亡。日本之所以能在战后仅用30年就迅猛崛起,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皆受益于其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三)创造性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思维中的非创造性因素,如以整体性为基点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所具有的模糊性和朴素辩证法特征,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扼杀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节奏的加快,使得信息交流扩展,知识更新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那种因循守旧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僵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势必被打破,而“以变应变”的创造性思维将逐步建立起来;另一方面,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现代社会处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与世无争”、因循守旧必然会在竞争中遭到失败,而创新和进取精神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革命作用下,传统思维方式虽然有很多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许多合理的精华因素。因此,对待传统思维方式应该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扬弃,从而才能构建出中国现代思维方式的新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科技革命对其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说明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虽然植根于传统思维的土壤中,但却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对传统思维更高层次上的超越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性

参考文献

[1]铃木.禅与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88.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2.34.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17.

[4]管子·内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01.

[5]正蒙·太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01.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篇7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科技传播,传播模型,科普

1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 而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 从IT产业向外逐步扩散的一个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 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 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2007年他就提到: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 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 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 一般的共识是, 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 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有的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赵大伟认为, 互联网思维, 就是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1) 。有的人从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解读。姜奇平认为,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 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雷军作为企业家则认为, 互联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物质是本源的存在, 能量是运动的存在, 信息是联系的存在。互联网作为物质、能量、信息的新载体, 通过其对三大要素的高效整合, 使得三大要素的转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围绕互联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来组织和传播资源。如此看待, 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的本性, 围绕人的需求提供服务。

2 对科技传播模型的认识

科技传播模型, 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 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有关科技传播模型的研究, 一直是国内外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不同的模型中, 可以看出其传播态度和对“公众”角色的认知。约翰·杜兰特、布鲁斯·莱文斯坦、刘华杰、朱效民等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 总结他们的看法, 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2.1 缺失模型 (deficit model)

缺失模型认为, 生活在复杂的科学技术文明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参与政治, 实业家们需要具备技术素养的劳动力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大军, 科学家们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质的公众支持他们的工作……换言之, 缺失模型认为, 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 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实际上, 大量科学都远离生活, 与日常生活无关, 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学习理论表明当科学理论及事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意义时, 人们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 研究表明在存在水质问题的社区内, 即使教育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够很快地理解非常复杂的相关技术信息。在缺失模型中, 公众被赋予消费者和科学支持者的角色。当科学表现得独特、富有吸引力、强大以及充满希望, 并且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科学知识而仅是科学消息和图像时, 公众则主要发挥“天真的”观众的作用。实际上有许多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播这种令人鼓舞的科学情绪, 例如许多科学普及著作以及博物馆和展览会。在科学周和科学日引人入胜的科学表演中, 科学普及读物中, 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会中, 我们都能发现这种科学情绪的存在。很明显, 这里公众被认定为消费者, 而科学普及则是需要娱乐公众的一种大众消费商品。也有很多时候, 科学是被作为一种普通文化产品“推销”给了公众, 或者是在“推销”时强调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公众认可了科学知识的重要, 就会结成同盟为科学争取更多的经费或者是直接施加压力, 投资一些特殊的科学领域。

2.2 语境模型 (contextual model)

语境模式承认公众个体接受信息时并不是如同空无一物的个体那样, 而是根据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来处理这些信息, 而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则是由其先前的经历、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环境所决定。语境模型认为个体是在其特殊的语境中接受信息, 而正是这特殊的语境决定了个体接受信息后会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公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网络大大影响了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方式。可以说, 语境模型是一种改进的缺失模型。语境模型认识到了社会力量, 但它注意的却是个体对信息的反应, 它强调的是复杂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缺失模型和语境模型似乎经常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正确评价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混为一谈, 并且通常认为传播的假想对象混合了对科学无知和所谓的“天生好奇心”, 即科学里比多 (科学欲望) 。但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科学体制结构来区分科学家和外行公众, 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概念上的一些难点。随着科学学科的逐步分化和专业化, 知识通才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假想, 科学和“外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2.3 对话模型 (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 随着传播的开展, 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抵制却日益增多, 这不能够再简单地用公众缺乏相应的知识来解释。公众理解科学需要科学与公众之间新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方式, 而公众参与敏感的科技问题的决策过程被认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模型强调公众的参与, 在对话模型中, 公众更多地被赋予了“公民”的角色。公众被赋予承担科学权利和责任:了解知科学知识的权利, 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过程的权利, 以及面对科学的责任, 承担科学义务的责任, 支持集体利益, 参与科学活动的责任。在对话模型中, 很多问题开始被讨论, 科技的双刃剑问题, 前沿技术的道德困境等。如刘华杰所说:关注科学不等于支持科学, 支持科学不等于支持某一种具体的科学。对话模型为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奠定了基础。

显然, 这些模型只能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公众传播提供一个简要的工具。在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 这些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实际上许多传播活动融合了不同模型中的要素。刘华杰认为, 我国正处于从第一种模型向第二种模型过度的阶段, 但其实在某些局部, 对话模型也在被实践。

3 互联网思维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冲击

从以上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无论哪种模型中, 政府、科学家与公众的角色都在被讨论。公众在不同的传播模型中被赋予消费之、支持者和公众的角色, 但另一个身份被提及则较少, 那就是用户。在互联网时代, 用户是需求产生的核心, 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来组织。像小米手机, 还在开发的过程中, 用户需求就已经被充分调查和细化, 这样的产品才能充分利用“粉丝经济”, 提升公司效能。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 传统科技传播模型的一些概念需要重新去理解。

关于国家科普能力。这里不对科普、科技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再去做过多的辨析。在《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中, 把国家的科普能力定义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 把政府的科普工作定位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科普产品。如果真围绕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来做科技传播, 政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科普产品提供者。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距离, 必然会造成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市场需求, 社会需求表达不易进入政府视野。政府在科技传播中应该处于幕后的政策引导和基金式资助的角色。所以国家的科普能力不应该是政府的科普能力, 而是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科普的能力。

关于科学家的角色。长期以来, 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 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科技传播的主体角色, 因为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 在科技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 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他们仅仅认为, 如果科学有问题, 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 并表达给公众。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 科学家发球员的角色被模糊, 人人都成为表达者, 并且一些“做的科学”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像卞毓麟先生所表达的“科学太重要了, 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关于科技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常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步骤 (通常还表示此步骤情况复杂、充满困难) , 而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朱效民总结北京市科普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 在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中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并且情况相当严重。其实这个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还在于, 政府硬抗起科普的大旗, 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过程中, 没有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如果用户需求在建设初期就能得到反应, 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疑问, 科技传播未来的方向将越来越宽。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 用户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 政府和科学家都需要围绕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完成传播过程。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科技传播的场景和载体都在被极大地改变, 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型也将被冲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 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

[2]卞毓麟.“科学宣传”六议[J].科学, 1995 (1) :1-3.

[3]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21 (5) :85-89.

[4]朱效民.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2) :77-81.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 2007 (10) :32-35.

[6]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 2009 (2) :10-18.

[7]朱效民.从“最后一公里”看我国社区科普内容建设——以北京市科普社区为例[J].科普研究, 2010 (2) :18-23.

[8]郝影, 吕铮, 路宗远, 等.《互联网周刊》编辑们对“互联网思维”本质的理解和阐示[J].互联网周刊, 2014 (8) :42-50, 52-54, 56, 57.

传统思维下科技发展 篇8

关键词:思维方式,传统,武术,发力

1历史解析:宋氏形意拳与陈氏太极拳的概述

1.1 宋氏形意拳的缘起

形意拳,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由山西永济县尊村“神枪”姬龙峰所创,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拳数百年来代代相传,蓬勃发展,现今已形成独具风格的众多流派,备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宋氏形意拳是传统形意拳流派中一个名声显赫的重要支派。由“神拳”李洛能早期名徒宋世荣、宋世德所创立。宋氏形意拳创始人宋世荣、宋世德宋世荣、宋世德胞兄弟二人,均是“神拳”李洛能祖师在山西的得意门徒。兄弟俩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其后博采众家之长,将《内功四经》及家藏《易筋》、《洗髓》二经与形意拳做了有机结合。其后,又融会贯通太极、八卦等拳术,创出了内功精专,发劲独特的宋氏形意拳。[1]在内功方面,兄弟俩大胆探索,精研苦习,不断总结,遂形成了宋氏形意拳惊弹抖炸,寸绝滚颤,伏如横弩,动若发机,瞬间鼓荡爆发出索人魂魄的弹性爆炸力的独特发劲方法,后由传人相继发展和完善,于是形成了宋氏形意拳完整、系统、科学的武学体系。宋氏形意拳的风格特点是快如闪电,在打法上多有直行直进,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它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宋氏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龟、骀、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其动作的主要特点是简而不繁、整齐而不乱、刚猛迅速等。

1.2 陈氏太极拳的缘起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太极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是阴阳的统一体,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包含、包容之意;阴阳相互转化,相互发展,是天地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周易·系词》中提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无穷之意。[2]“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现传各流派太极拳均源自温县陈氏极拳,陈氏太极拳创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3]陈王庭“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动作套路,称之为陈氏太极拳。[4]陈氏太极拳在技击上独树一格,特点鲜明。它有着掤、锊、挤、按、采、肘、靠等八种劲力技击术。[5]其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随人则活,并具有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蓄发并用、松活弹抖等独有的特征,特别是整个身体连续不断的旋转,开合封闭,无始无终。

2属性分析:整体思维观和武术的联系

2.1 传统思维方式的两个特征

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运用一定的思维工具和手段去反应、选择、理解、加工和控制客体对象或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6]。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7]。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深深扎根于中国上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强调整体上的和谐统一(简称“整体思维观”)。老一辈的学者们认为:“天人合一”是这种思维模式的根本特点。具体说来,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强调主体与客体,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第二,着眼于整体的稳态平衡。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时常把对立统一,阴阳消长平衡联系在一起,强调在运动转换过程中双方相辅相成,一方消长变化的同时另一方也会相应的增补,于此循环往复促使在动态中保持平衡与稳定[8]。

2.2 整体思维观和武术的联系

中国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对传统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贯穿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始末。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发展中,我们都可以意识到不论是运动主体人,还是客体环境,这二者只有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中国武术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都孕育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风靡世界备受青睐的太极拳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比如:“抱元守一”,“黑与白”,“阴阳虚实”等等都表现出中国道家哲学的理念。其次,在实践模式上,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同传统武术中所强调的上下,内外,开合,动静相互协调统一的运行规则不谋而合。在这种整体思维观下,传统武术便形成了内外和谐、身心统一的练功方法和原则,即“形神统一”的整体思维观。拳谚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武术各门各派练习功法的基本准则。历史上,众多的武术家在潜移默化中下意识的运用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来解释自己所演练的拳术和技能技法,并在日积月累的刻苦训练下,凭着高超的技艺,能融会贯通的自创出风格独特的拳术。如太极拳讲究“形神兼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及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的练功法则无不是受到整体思维观影响的结果,都与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整体思维观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中国武术是在中国道家哲学中孕育而生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对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3词源分析:传统武术中“劲”与“力”的概述

3.1 传统武术中“劲”与“力”概念的认识

就字面意思而言不难看出:劲是力,劲力也可以说是力。但深入分析劲与力其实是有着实质上的差别。力是劲的外在表现,但“劲”是力的一种类型,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力,总的来说是力高度集中的概括。“武术中的劲是通过肢体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融于武术技术中的力,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收缩有序化配合产生的,是经过长期实战锻炼产生的一种灵活集中、运用自如的弹性力。

3.2 传统武术中发“劲”与发“力”的联系

由表1可知,对武术中关于发“劲”与发“力”的概念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武术中的发劲与发力是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力量的体现,而这种力量的产生是靠肌肉的收缩完成的。第二,在武术训练中我们往往强调发“劲”,它不等同于发“力”。发劲主要表现在武术运动中,有关精、气、神三种意识形态高度集中的概括与总结。第三,在武术训练中,我们常说的发“力”主要体现为肌肉的收缩,但是发劲则是肌肉的收缩和人的意识形态完美的结合体。

4劲力分析:宋氏形意拳与陈氏太极拳劲力的阐释

4.1 相同点:两种拳术劲力的阐释

宋氏形意拳所发的劲力有很多种,由于劲力因人而异,在加上各家练习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产生的劲力也不一样。本文主要以宋氏形意拳为例,大致的过程是以腰胯的抖转来带动脊椎拧转蓄劲,然后从脊椎一触即发沿着身体的骨架,传至身体的末梢,从而产生“劲”力。然而,陈氏太极拳的发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练到周身一家的高超阶段,才能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迸发出松活弹斗的爆发力。太极先贤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腰是劲源,是主宰,是统帅,是带领四肢运转的.[9]在形意拳或太极拳的技击动作中,身体和肢体的扭转动作非常多,特别是腰部的扭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相干肌群在技击动作之前得到反方向的拉伸,像一个卷紧的钟表发条一样,储存一个弹性势能,然后突然放松,给后继动作传递一个巨大的动力。陈氏太极拳不仅注重协调身体姿势,而且更加注重身体卷曲蓄力。与此同时,身体卷曲的好坏也将会是发出的力大打折扣。也可用咱们在节日喜庆中所放的鞭炮来举例。只有裹得越紧,才能更好地发出理想中的力度。话又说回来,这种形变势能的再利用程度,除取决于肌肉的拉伸力和速度外,个人力量素质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的说来,大部分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基本都是快肌型的。比如,武术运动员在完成空中的跳跃动作(如腾空飞脚,旋风脚等)都是需要下肢的爆发力的。

4.2 不同点:两种拳术劲力的阐释

上一篇:发案原因下一篇:教育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