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问题发展思维(精选7篇)
借用问题发展思维 篇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问题就是疑点,没有疑点的产生,就谈不上创新。让问题走进课堂,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被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易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但是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师生应该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学习和进步的原则,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例如:在教学“亲近师长———换个眼光看老师”时,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尽量客观地写出,他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如何上,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活动,教师得以与学生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也可以放下包袱,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和建议也敢于向老师提出。敢于想象和思考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想象的“环境”基础。只有让学生处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消除学生的惧问心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影子,也要及时捕捉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大加批评,而要肯定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例如: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时,就用两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认识自己最重要,也最困难。在学习时提出问题:这一段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沉思片刻后,有个学生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这两句名言都是谁写的?其余的同学一听有的偷笑,有的撇嘴……为了照顾这名学生,我用赞赏的语气说:“尽管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不是很理想,但与过去相比,他能动脑筋,敢于发言,就是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表现,仅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有了很大进步,值得表扬,值得学习,大家鼓掌!”在掌声中,学生有一种虽错犹荣的感觉。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了,也消除了其他学生的顾虑心理,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
三、重视发现问题的过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力。教师只有“会教”才能教会,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学好。首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时,就让学生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十二五规划———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建党90周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等,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教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事实与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对照中发现问题,这样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提出问题。
四、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存疑”,把问题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表现出疑虑与探究,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如为保护环境,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于是就把学生带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感受环境问题的危害。学生当时就如何进一步把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落实到位展开讨论,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直接走向田头,向农民宣讲不要露天焚烧秸秆、落叶,进一步宣传禁焚秸秆对保护环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就是这种初看无序、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启迪了思维。究其原因,这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无关系,问题激化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实效,切忌一种方法、一个模式用到底。
总之,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体现,也是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玲.初中政治问题意识与有效教学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2]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7.
[3]周庆元,欧阳芬.做智慧的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新课程,2011(9).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篇2
一、制造悬念情境, 激发认知兴趣
兴趣激发灵感, 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学习新知识时, 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这种提问, 在于从兴趣入手组织注意, 使学生进入悬念情景, 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例如, 在讲“三角形的外接圆”时, 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我先利用一些硬纸板做成残缺圆, 在课前几分钟发放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补圆比赛, 看谁能够最快想出办法把它补成一个完整的圆.应该怎样补呢?学生在动手前就会对补圆的方法进行思考, 当他们还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时已经上课了, 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一种悬念.这时, 老师就指出: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来找找补圆的方法, 相信在下课时你们一定会找到最合理的补圆方法, 把现在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完成要合理地补圆, 这就要用到一个数学知识, 也就是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这节课的导入我抓住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为了能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全班同学中显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认真听课, 积极思考, 当然课堂效果也会很好.这正像一位著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营造迁移情境, 自主参与探究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 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或发展的.因此,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 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科学与技术”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有20道题, 对于每一道题, 答对得10分, 答错或不答扣5分, 总得分不少于80分者通过预选赛, 育才中学25名学生通过了预选赛, 他们分别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试解决这个问题, (不限定方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有没有其他方法?与你的同伴讨论和交流一下.如果你是利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的, 在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后, 如何给出原问题的答案?应该如何表述?
通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在教学时, 应循序渐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同时,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摸索, 积累经验, 逐步提高自己.对于上例, 可有多种方法解答, 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后, 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给出问题的答案.由此可知, 探究性学习应把重点放于学生学的方面, 强调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 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自动建构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充分地看书、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交流, 让学生有充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 允许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充分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让学生在交流中暴露思维的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困难, 教师切不可以讲解或直接的灌输来代替引导启迪.
三、揭示矛盾情境, 培养思维批判性
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 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 课题内部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 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 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 把这些矛盾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努力探索新知.
四、创设猜想情境, 激发验证动力
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 这种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 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 甚至出错,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 进而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 会发现新的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 发挥创造才能, 最终发现规律,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 教师若先让学生通过折纸 (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 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一旦提出猜想, 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 并一一加以验证, 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研讨、自主分析, 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领悟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 精心组织课堂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 避免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 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复, 綦春霞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问题 篇3
一、设计好促进分析性思维的问题
所谓分析性思维, 是指借助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问题情境中的条件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作出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的特点是:重在分析逻辑关系、可能性, 较少有创新成果的出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上的一些典型问题都属于这种类型。
例如, 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四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 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合理应用综合法或分析法, 对学生分析性思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设计好促进实用性思维的问题
实用性思维是指解决实践情境中的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技能, 又称实用—情境性思维。实用性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 能帮助学生良好地应对数学情境中的问题, 顺利地融入新的数学情境。设计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的问题,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具体目标。
一般说来, 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超越课堂学习情境, 以真实生活问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例3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 住3人间和2人间 (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 , 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六年级下册的“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
11. 目前, 一个城市民用电的电价是0.52元/千瓦时。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 收费标准如下。
小刚家一个月大约用电150千瓦时, 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电量的。安装分时电表前, 每月电费大约是多少元?安装分时电表后呢?
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用性思维。
三、设计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打破思维定势, 以一种新的、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进而生成新的观念或产品的思维形式。设计一些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与问题解决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一具体目标是相对应的。
一般说来, 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多属于非常规问题, 它们往往具有开放性特征, 即:或者解决问题的条件是开放的, 或者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 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开放性的。
1. 条件开放
例如, 三年级上册的“认数”:
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太平路上
2. 答案开放
例如, 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同桌合作, 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并把每次摆的情况填在下表里。
四年级下册的“认识三角形”:
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 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
3. 解题方法开放
例如, 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原”: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 今天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六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时, 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几何直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层次, 指导看图、学会转化。呈现算式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一般会应用通分的方法, 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这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的方法, 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出示直观图, 先结合各个分数理解直观图上各部分的意义, 再启发学生将其转化为进行计算。第二层次, 适当拓展、突出直观。教师将算式拓展到, 要求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一般会选择画直观图的方法, 将算式转化为进行计算。这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欢用画直观图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 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第三层次, 深度思考、强化直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母的特点:分母分别是2、2个2相乘、3个2相乘、4个2相乘……在直观图上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 再把剩下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最后分出的图形与剩下图形相等, 借助直观图, 要求涂色部分的大小, 只需用单位“1”减去剩下图形的大小即可。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 巧妙借助几何直观, 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几何直观观念, 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如, 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时, 可以自主设计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右图中两条线段是什么关系?如果水平线段的长度是垂直线段长度的2倍, 根据这幅图你能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小组交流) 如果水平线段长4厘米, 你能算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哪些图形的周长?
这道练习题复习了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的知识, 引导学生构建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体系,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中的巧妙不言而喻。
四、设计好促进反思性思维的问题
所谓反思性思维,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监控、分析、评价和调节, 它与元认知活动相近。如果说前述四种思维的对象来自外部世界, 那么反思性思维的对象则是个体自身, 其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能力。显然, 设计这样的问题从其教育功能上来看是与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的第四个具体目标相对应的, 即有利于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一般说来, 有助于学生形成反思性思维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它不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内容, 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所以, 教材中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 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解决某一类问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每一种策略的形成过程, 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策略教学不能直接传递, 而是重在学生的体验。因此,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我运用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程序是否合理, 是否简捷?”“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的策略是否是唯一, 还有其他策略吗?该如何优化?”“解决问题中出现了错误怎么办?”……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进行整理、归纳, 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例如, 六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例题主要教学倍数关系的替换, 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 首先使学生产生使用替换策略的心理需求, 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替换的具体过程, 学习替换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 着力思考“为什么要替换”、“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是怎样变化的”等问题, 感受替换的思考过程, 更重要的是明确替换的价值在于使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借用问题发展思维 篇4
由此看来, 发现数学问题, 学会数学想象, 构建数学思维“问题链”, 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进行数学思维必须要有数学问题, 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数学“问题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问题链的创设,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 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激发起自身的探究意识, 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那么如何构建数学思维“问题链”呢?
一、运用“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启迪思维, 在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点”上设置“问题链”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 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教师应将课堂知识讲授的环节变为学生主动探研发现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 教师绝对不包办, 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 “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就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
案例1:设A, B两点的坐标是 (1, 1) (-3, -7) , 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可设计如下“问题链”。问题1:如果把这条垂直平分线看成是动点运动的轨迹, 那么这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应该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问题2:几何条件能否转化为代数方程?用什么方法进行转化?问题3:用新方法求得的直线方程, 是否已符合要求?为什么? (提示:方程与曲线构成对应关系,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这样的设计不断激发学生去思考, 有助强化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能将既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应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把握“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巧铺“阶梯”, 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设置“问题链”
构建数学思维“问题链”, 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进行数学思维必须要有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的产生也并不是孤立的, 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问题链”是学好数学必备的良好学习品质。在数学教学中, 按照教材知识的结构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互相联系的小问题作为铺垫, 来降低思维难度, 由浅入深, 步步深入, 环环相扣, 设置问题链, 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三、注重“问题”设计的深刻性, 探究创新, 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设置“问题链”
探究表现为“为什么是这样”“还会怎样”的心理活动过程。对知识的学习, 表现为不满足于知其然, 执意追求知其所以然。而创造性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是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上对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组合的结果。引导、诱发、鼓励学生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运下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敢于“标新立异”。波利亚曾指出:“当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好问题以后, 我们应当去寻找更多的好问题。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 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 你应当在周围找找;很可能在附近就有几个”。创设“问题链”,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问题链”从基础出发, 环环相扣, 逐步推进,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 既能让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参与, 也能体现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发展, 甚至可以引发学生课外继续研究的兴趣。
总之,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结构活动, 我们教师应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能诱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问题链, 以问题链引领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问题链是指问题与问题的精心连接与递进。问题的连接与递进具有逻辑性和发散性, 能覆盖重要的知识点、基本的题型、常规的解题思路, 能展现思维过程, 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能引起学生不断探索发展规律。通过问题链的解决,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点, 理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了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与运用。
借用问题发展思维 篇5
1 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于农业发展来说, 气候灾害与病虫害出现是致命的, 却也是无法避免的。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气候的差异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干旱、风雹、沙尘暴、热害、冷害及虫害都会对该地区农业发展造成影响[3]。我国传统农业容易导致土壤污染问题, 这也是传统农业的弊端, 传统农业通常会采用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农药, 这种农业虽然药效持久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有害物质很难被分解, 这是传统农业所呈现的主要问题, 也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城市化进程推进加速了我国各地工业园的建设, 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长此以往, 我国可利用耕地面积也日益减少, 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 进而导致生态失衡[4]。
2 当下国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 美国与欧洲利用的主要资源为资源卫星资源, 他们将卫星用于土地信息的实时监测之上, 随即将监测的结果发送到每一级监测站之内, 紧接着, 检测结果将会进入信息融合系统, 为决策提供参考, 以实现农业在更大范围内的统筹规划。例如,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在建立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之时, 就是先对加州地区的森林资源采用卫星进行实时监测, 然后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资源信息, 以信息作为统筹管理森林资源的支撑[5]。而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 我国主要将GPS定位技术与传感技术结合起来, 对农业资源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随后将信息传输个各部门, 一般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最后, 利用GIS技术对农业资源进行规划管理。例如,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者进行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地水环境数据视频监测系统的相关研究, 这一系统能对对湿地进行全天候的监测, 数据分析能力与处理能力强大, 还能对突发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急剧变化所导致的水域水环境状况进行报警[6]。
3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
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 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 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 充分优化农业结构布局, 建立连接市场动态的市场服务体系, 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管理网络, 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
3.2 充分应用毒理学监督体系
水质污染现象的治理是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相关部门必须对水质进行严格监督, 利用遗传毒理学对水质状况进行分析。毒理学方法主要是以污染物引起的毒性效应为指标监测环境污染状况, 遗传毒理学能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 它能将水环境中生物的排泄物进行代谢和转化, 充分降低水体污染, 在对水体环境污染进行检测时, 可以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来进行, 通过动物实验来检测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毒作用。
3.3 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打破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壁垒, 开启新产业发展模式, 快速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开启智能农业发展新阶段, 助力于农业农村“六次产业”的大融合,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农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速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3.4 建立全覆盖的技术服务体系
互联网运用使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得到有效发展, 且普及到整个生产过程中, 部分落后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现代最新、最先进耕作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术有效应用。在先进技术全面覆盖的背景下,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民素质水平培养, 在掌握农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先进耕作技术, 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3.5 形成基地网络化管理
“基地网络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基地的基本情况、投入使用、农产品采收、基地环境以及农事操作各项数据录入该系统中, 使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一体化、自动化。基地网络化管理不仅能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还能及时发现基地相关问题, 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促进了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3.6 应用网络生物传感器在线监测
生物传感器是由信号检测器与信号转换器组成, 它利用生命物质分子的识别功能将物理变化转换成电信号, 生物传感器的最大优势就是含有敏感的生物物质, 这些生命物质的存在使监测结果更加精确明了, 生物传感器在水环境监测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 生化需氧量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表征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能对水体情况进行在线连续监测, 充分发挥生物传感器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 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农业必须采取先进发展理念, 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其中, 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有效监测, 对农业技术发展带来全新动力。此外, 相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 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对水质进行严格检测, 充分保障耕地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 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夏青.互联网时代的农企如何转型升级[J].农经, 2014 (Z2) :32-36.
[2]林笑.互联网思维重塑农业产业链[J].农经, 2014 (5) :52-55.
[3]权斌, 郭如良, 钟诚.农业发展如何借力互联网时代[J].经营管理者, 2015 (4) :227-228.
[4]赵志斌.互联网时代的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之路[J].北京农业, 2015 (20) :196-197.
借用问题发展思维 篇6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有问题意识做基础
每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实际问题, 从而产生一种困惑、怀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又强化个体积极思维, 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心理倾向, 称为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是天生的, 它也需要激发和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致使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不敢或不愿意提出问题。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我们现在要了解些什么?我们想在哪些方面有所发现?只有在知道自己了解了什么时, 才能暴露出自己所不知道的, 才能明确想在哪方面有所发现。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产生想要学习的意图, 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 激发起思考意识, 把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分类, 归纳已知与未知的资料, 产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假设和预测,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意识。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敢于对一切未知的或已知的事物、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的, 不是预先在儿童头脑中形成, 并随着儿童的成熟随时出现的, 而是由儿童通过他的心理结构与他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的。
对于学生来说, 在课堂尽快地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 创设一个个生动且又能引发探究兴趣的情境。比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 教师在将马铃薯放在装清水的烧杯之前, 问学生“土豆”放进去后会怎样, 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有关“沉”“浮”的问题, 当土豆放入清水中沉下时, 会激发学生想到“当物体比它同体积的水要重时, 物体下沉”, 而最后当教师对其稍施“魔法”之后 (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烧杯盐水时) 。学生惊奇地观察到土豆在水中浮起来了, 学生沸腾了, 到底老师施了什么“魔法”土豆发生了变化?还是烧杯中的水发生了变化?水中到底加入了什么物质呢?……一系列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去思考。下面, 不用老师过多引导, 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好例子在教学中不胜枚举。教师在课前必须根据教学目标, 多花心思创设一个最佳的情境。
又如:在观察树叶活动中, 师生共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树叶。教师也精心挑选了3种树的叶子。 (大小不同, 生长期不同) 教师先让学生各自介绍了采集树叶的名称、采集地点。看到手中的这些树叶, 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呢?你们还想做什么? (情境中导入) 给叶子分类;比较叶子的大小、颜色……用眼睛完成观察。 (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内容)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呢? (教师继续启发引导) 学生思考。以前我们学过观察时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手或是皮肤、鼻、口、眼、耳。 (学生通过回忆已有的知识, 受到启发, 拓宽了思路。) 那你们先把这些叶子分类好吗?小组内协商并把你们分类的理由说给大家听。 (教师精选的3种树叶) 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学习与他人合作, 相互交流信息) 汇报交流:我们把颜色不同的叶子放在了一起, 分成三类。别看它们的颜色不同, 大小也不同, 但它们的形状一样, 叶脉也一样;我认为它们的叶色不同可能是因为季节不同, 也就是它的生长期不同造成的;……我们组按它们的气味不同分成了三类;我们把树叶按它的薄厚分成两类;我分了三种, 我把树叶放在嘴边吹, 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观察叶子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教师及时总结、巩固学习方法) 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些树叶, 按小组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么多形状不同, 大小、颜色各异的树叶, 你们能用它做什么? (设问, 引发学生创新, 使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入) 我想做叶画;我做书签;我照样子画一种树叶;…… (展示, 说一说作画的名称和想法。) 这样的教学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差异,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为学生个性提供了肯定与张扬的机会, 同时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三、培养问题意识要注意什么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健康发展, 是因为“发问”是学生思维的结果, 是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的流露, 这种心理将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关键是教师提什么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能提出问题, 把每一个环节变成每个学生的需要,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不仅要求教师提倡教学民主, 在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中,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积极质疑问难, 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各种奇思妙想、独到的见解就会层出不穷;还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轻易地作出简单的回答, 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提出问题的权力, “问者无错”, 在“问”中才能学到知识, 发展个性, 展示聪明才智, 使能力得到锻炼。
借用问题发展思维 篇7
《苯的结构与性质》是有关苯分子结构证明、化学性质的预测与证实的方法研究与实践。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苯的凯库勒结构, 而本课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证明凯库勒结构不能真实表达苯的结构并得出合理结构, 据此推测苯可能的化学性质——发生取代反应, 并通过科学方法来加以证明。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 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上, 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质疑苯的凯库勒结构,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取头脑中的已有知识, 结合提供的信息, 作出合理判断, 得出苯的合理结构, 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原设计:围绕学习目标的问题设计
这节课, 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 通过客观事实重新认识苯的结构, 加深对苯的结构理解; (2) 学会从能量变化角度判断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证明苯的取代反应。
整堂课教师以苯的结构的证实及化学性质的预测与证明为教学主线, 选取其中三个教学任务, 分析怎样围绕学习目标设计问题 (见表1) 。
教师从苯的分子结构动手搭建到得出苯的凯库勒结构, 从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取代物的种类来分析苯的凯库勒结构的不合理性。从课堂教学记录中不难发现:教师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搭建过程来认识苯的凯库勒结构及不合理性, 知道苯是一种均匀的离域键结构,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该如何去研究等分析问题的方法无从发展 (见表2) 。
任务二的教学也仅是有机物结构的一种判断方法, 包括后面的键长、键能来判断结构, 只是为学生增加两种证明苯分子结构的方法而已, 并不能发展学生研究物质结构的分析判断能力, 不妨将这一内容以习题形式来巩固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见表3) 。
任务三的设计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判断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回忆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HBr, 而缺少从结构上与烷烃、烯烃的比较、分析, 从而推测可能发生什么反应、怎样去证明。感觉与前面内容缺少融合与关联, 为完成学习内容而展开教学, 并没有利用实验现象得出的化学性质, 利用性质反映结构的原理, 促进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二、新设计:促进学生思考的任务设置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苯的凯库勒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并实现结构与性质的关联, 是侧重于识记结构和判断方法, 还是发展学生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中, 教师围绕促进高认知思维发展为目标, 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和后测访谈中学生的反馈, 重新将学习任务分解规划, 将问题进行如下改进。
1. 同一任务不同的呈现提升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任务一和二其实都是证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双键的交替, 而是一种离域键的结构, 事实证据与理论证据怎样组合使用呢?施教者将两任务合并后, 将客观事实与问题解决结合重新设计, 以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交流、讨论, 以学生主体来进行研究与学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合适的证据证实, 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解答习题问题获得比较、判断的思维能力发展。
同一任务, 因为呈现方式不同, 学生参与机会与主体性发挥的增多, 理解、分析、判断能力的获得有较明显的提升。
2. 在实践中体会“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苯分子结构
为加深对苯的合理结构的理解, 以苯与液溴反应的实验为内容, 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则证明不存在碳碳双键, 如果发生加成反应则证明存在碳碳双键结构, 将原实验及问题重新设计。向锥形瓶中的水中滴入AgN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中请同学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从而分析判断苯与液溴发生了什么反应, 进一步证实苯的离域键结构的合理性。我们的学习不是为学习苯的性质而学习, 而是加深对苯结构的理解, 同时促进学生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为更好理解苯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增加新任务三, 促进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与分析。
作出上述改进后, 进行的教学任务设计意图是:始终以苯分子结构认识为中心, 巧妙地证明、问题解决和科学实验, 使学生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懂得物质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 (见表3) 。
三、课堂实施:发展学生高认知思维
课堂中的学习任务是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设计、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相互作用而临场变化的, 因此, 课堂中呈现的学习任务不仅是课本上或者教师备课中出现的问题, 而且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所进行的课堂活动之中的变化。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 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推理、问题解决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发展学生的高认知思维, 则是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的。当我们将新设计运用到课堂中时, 还会出现新的问题, 需要教师随堂控制与改进。
1. 从问题设计到课堂实施要关注什么
在改进后的课堂实施中, 我们还是发现: (1) 即使有正确的凯库勒结构式, 还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小组在三分钟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搭建; (2) 尽管学生知道苯分子的合理结构, 当看到“两种”邻二甲苯时, 仍然有少数学生认为是同分异构体。这说明学生大脑中未能很好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仍旧停留在识记苯的分子结构特殊与有哪些化学性质。
课堂中教师因少数学生的“理解”进行了实时的调整, 如果是同分异构体, 则说明两个“—CH3”相连的两个碳原子之间存的共价键不同, 也就是说一个是碳碳双键, 另一个是碳碳单键, 由此说明, 苯分子中存在单键与双键交替结构, 键长、键能也不会相等, 与前面我们客观实验相矛盾, 在这个矛盾冲突中加深对苯环结构的理解。
显然, 这种因学生的问题解决来改变的课堂, 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的提升。学生不只是知道了苯的结构, 而是真正理解了苯分子的结构。
2. 促进思维发展的问题延伸
完成苯的结构与取代反应之间关系的学习后, 教师布置了新增任务:苯还可以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因结构不同, 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有什么差异?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运用, 在脑中建构“结构预测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实证如下:
师: (板书取代) , 这个反应困难还是容易?
生: (集体) 容易。
师:苯还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生: (集体) 加成。
师:还有什么?
生: (集体) 氧化。
师: (投影显示加成与氧化反应方程式) 注意看这两个反应, (指着加成反应) 这个条件18MPa比标准大气压大很多吧, 那么说明加成反应容易进行吗?
生: (集体) 困难。
(投影显示:易取代, 难加成, 能氧化)
生: (集体大声) 易取代, 难加成, 能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