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共4篇)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篇1
把工作与学习发展结合起来 ——我们的校本研修
“校本”概念的提出,赋予了基础教育各学段学校以新的内涵:它不再仅仅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机构,而且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基地”。这使我们“把学校办成最优质的教师进修学院”的办学理念有了政策的依据。
遵循“校本研修”的一般规律,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他们自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校本研修”的宗旨。
一、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我们认为,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发展,不是什么技能技术问题。如果只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技术的改善、提高,那么,教师学习、研究就会浮于表面层次,就很难深入下去,因而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持久。因为“教育”从根本上讲,是科学、思想和理念。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强调,教育的基础是“哲学”,这是很深刻的。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之所以普遍地缺乏学习、研究的热情,课程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近30年来,我们把教育和教学搞成了纯方法、技能、技术工作了。教师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人类社会中最复杂、最难把握的一门科学,而只把它看作是方法、技能、技术问题,就不会产生“校本研修”的内在需求,在行为上就只能是肤浅的,而且是被动的。
“校本研修”的基础是什么?是“教育思想”。缺乏教育思想,无论形式上多么热闹,多么花样翻新,校本研修也不会有真正的动力,退一步讲,即使大家有持久的热情,也难以办出真正的教育。所以,搞“校本研修”也不要急功近利,而要在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诞生和形成这个“基础”上下功夫。
教育思想绝不会凭空而来。近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反思”、“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只凭个人冥思苦想,也不会形成先进、成熟的教育思想。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朱永新教授说得干脆到位。他说,不接触古今中外教育经典名著,不到人类历史上教育文化渊源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可能产生什么教育思想。因而他主张在中国应当“启动一项教师读书工程”。
“启动一项读书工程”,是我们城内初中“校本研修”的“奠基工程”,而且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程。
我们提出了“读古今书,育中华人”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同时向教师们提出了“做真正的教育者,办真正的教育”的素质要求。而且对语文、思想品德、史地等人文学科的教师提出了“走进国学,做文化人”的要求。
让教师们读起书来,之所以称之为“工程”,是因为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靠号召或“行政方法”绝难奏效。这项工程,最需要校长的智慧,同时 124 也最需要校长的“韧性”。
这里也要“制度”。我们是把教师的买书、读书、写笔记和订报刊都列入业务考核内容的。这一“制度”意在引导,故只奖励而不处罚。
但“文化建设”——读书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不能只靠制度,而很重要的是靠“氛围”的营造,靠“榜样”的影响。“营造氛围”,是校长的重点工作,校长要“念念不忘”。而善于扶持“典型”,利用“典型”,也很需要校长的工作“艺术”。我们城内初中,有两个读书“典型”。一个是赵红星,读书逾500册,家庭藏书超千册。他本是学生工作的“专职干部”,但一承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就使具有多年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的教师相形见绌。从赵红星身上,老师们看到了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威力,不少教师因之而“立刻行动起来”。再一个“典型”是原渭。因为头脑中具有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思想,他用一个学期,把一个纯乡下学生组建的班集体的教学成绩提到了本年级八个班的第二,他以不到一学期的时间解决了一个语文教师(原渭是数学教师)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使全班学生人人办了《借书证》,人人读起书来。其中,有一个孩子,一学期读书70多本。从原渭身上,教师们看到了教育思想与教育效果的内在联系,于是,更多的教师都读起书来了。
彼得·圣吉说:“学习型组织要以一个伟大的领袖为核心。”制度也好,“典型”也好,都不能代替校长的作用。倘若校长本人不爱读书,于古今教育家、教育经典一无所知,“言而无文”,行政思维成习等等,则无论制定多么“严厉”的制度,即使学校有一、二个多么爱读书的 “个体户”,在学校也是很难兴起读书风气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以“人治”为主的今天的学校,“校长”在教师读书学习上的关键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只要学校兴起了“读书”之风,校本研修就必然变成了教师们的“自动”行为。课程改革以及其他教育创新等等,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真正的学习起于读书”,这是我们的主要经验。因为大家读起书来,订报刊、购置家庭电脑、建立个人“博客”等在我们学校正成“校风”。
二、构建“教师发展为本”的内部机制
“校本研修”是相伴于“课程改革”而生的。其实,课程改革不仅仅要求学校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上日程,而且要求改革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前提条件。
我们城内初中在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围绕这一理念,我们同时提出了“淡化行政意识,突出专业权威,由教师领导教育和教学”等观念。在这些理念、观念引领下,我们在学校实施了“项目领导”,使教师中“术业有专攻”者都领导一项“专业工作”。比如,年级主任、电教组长、教学反思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等,统统由教师中的“专业权威”担任,他们都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都独立地对所领导的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我们学校,业务校长、教导主任都以某一课程的“专业权威”的身份开展工作;教导处、政体处,都只负责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他们平时,都不干涉年级以
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行政”与“专业”关系的处理上,我们强调:行政保证专业,行政服务于专业。
只要教育教学工作是由“专业权威”们来领导的,而“专业权威”中的绝大多数又都是教师,教师与“领导”就成了事业、情感、利益等方面的共同体,他们的工作、研究的积极性就很容易产生而持久。根据这一经验,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调动积极性,就是教师的专业权利的归位。”
由教师领导教育和教学,实质上是课程改革对重构学校文化的必然要求,其最深刻的意义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要重建学校文化,需要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彻底反思和更新管理思想,需要有“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的品格和气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做了一些深刻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校本研修”工作。限于篇幅,不予赘述。
三、确立教师全面发展理念
“校本研修”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建基于教师的全面发展之上。否则,其专业发展或者因缺乏动力而不能持久,或者因陷入功利主义而达不到高度。这一点上文已有所涉及,此仅以几个事例再予说明。
比如,教师们要取得教学“专业”上的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教学专业素养,而且更需要学生良好的修养。因此,“教育”学生就成为“教好学”的前提。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才对教师提出了“做真正的教育者”的要求。同时,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上负主要责任,“班主任工作”,事实上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也必须予以“研修”。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各年级设立了“班主任研讨组”,由一名教育思想、理论修养造诣较深的班主任做组长,每周组织大家进行一次专题研讨活动。这项“研修”,很快地成为我们学校“校本研修”中的一个“亮点”。
另如,我们认为,教师成为一个优秀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每个人的精神不断“文化”——文而化之——的过程。说得简单点,就是每个人的行为习惯、语言、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不断“文明化”的过程。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制定了《辉县市城内初中教师须知——我们共同的修养准则》。这个《准则》从生活到工作,从个人独处到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等等方面给教师们的“修养”提出了“启示”性的要求,并且先后两次由政体处组织教师学习这个《准则》。
为了提高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认识,我们先后两次请有关专家到校做有关教师修养的专题讲座。
教师的个人修养和教养,不仅与其“专业成长”有内在联系,而且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基本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持与“专业成长”同等重视的态度,而且我们把其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如,在学校推广普通话,也可以只把它作为一项“技术性”工作去做。但我们却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总体工程,把它作为“校本研修”的组成部
分对待。经过一段时间的“校本”强化训练,然后请本市四个具有省级测试员资格的“专家”对全校教师的普通话人人重新测试,重新颁发证书。
„„
这些工作,重在过程,宗旨是学校高雅精神文化建设。而其在推进“校本研修”上效果非常明显。
学校工作,是人的“精神”不断“文化”的过程。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单独地、机械地重视某一、二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四、遵循“校本研修”的一般规律
“校本研修”具有大家公认的一般形式:“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家)引领”。
“校本研修”也有它的一般规律。这一般规律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概括。比如,比较能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有:“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
既然是一“般”的。就具有“普适性”。只要遵循它,就一定可以收到实际效果。可以不可以“创新”呢?不仅可以,而且“必须”。不过,我们相信,学校的许多工作,看似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如果能反复实践而项项“到位”,就能收到不平凡的效果。
我们的“校本研修”,在形式上也不外乎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家)引领。而在“一般规律”上也不外乎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基于问题,务求实效。所以我们认为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说。但因为要“交流”,也就只得从简一说。
“个人反思”:我们专们成立了一个“反思领导小组”,由10来个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教师组成。这些教师,除一个年龄近50岁外,其余都在35岁以下。他们的任务是,每周收阅教师的“反思笔记”,选择其中写得好的,结成“专集”,供大家传阅。
教师的“反思”每周一篇。为了有效,我们提倡写“叙事”性的,教育故事、教学案例等都行。但也不完全拒绝写别的体裁。
“同伴互助”:我们强调以“备课组”为单位,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学校专门设有“备课室”。教导处根据各年级的各个备课组自定的时间作适当的调整,确定下各组利用“备课室”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每组每周到备课室集体备课一次。
“专业引领”:这是突出“专家”的引领作用。“专家”分四层次。⑴国家和省级的。主要是借助于光碟及远程教育网,或看课例,或听讲座;⑵新乡市级的。直接请有关人到校做讲座,或组织观摩课活动;⑶辉县市级的。我们聘请已退休的前教研室主任赵爱琴、副主任郭日锐、教研员李永昌做我校教研教学顾问,基本上每周都到学校指导教师们进行教学研究活动;⑷校级的。我们的备课组本就是以校级“专家”引领的,“专家的引领”直接使备课工作提高了层次。
这些工作都极其“一般”。但要做出效果,激发起教师们的兴趣,却并不容易。在此,我们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
第一,求实。首先是“目的”诚实:完全为了教师的成长、发展。创造一种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使教师们在其中能够通过研究,工作得越来越有效、越轻松,而且不断充实、丰富、更新、超越自我。这样的“研修”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条“幸福的道路”。走上了这条道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逐渐培养起来。而如果我们的“研修”目的不在于教师本身,而在于“教学成绩”,那么教师从事研修的兴味则会减弱,终至于索然。从另一方面看,只要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成绩的提高就是必然的。其次,绝不搞形式主义。再好的工作,一旦公式化,就终将徒具形式。除了“集体活动”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能把办公室变成真正的“教研场所”。这样的话,真正的“校本研修”才可以说具有了。我们现在感到最欣慰的就是这一点。
第二,创新。学校工作,必须力避死板、僵化。必须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006年内,我校各年级的各个备课组,在“研修”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在此仅举一例。
经与教师们反复相商,我校的教研教学顾问郭日锐先生设计出了一个一年级数学组研讨方案:每天上午第一节,一位数学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和意见写出自己的教案,给大家上公开课。第二节,由顾问们主持全组教师议课。其中一位教师做“主评人”,其他教师都做补充发言。最后“顾问”们简单概括,第三节,每个人各自去上自己的课。今天的“主评人”,就是明天第一节课的作课人„„
这样的“研修”,虽然教师们半天时间要连续工作三课时,但因为效果非常好,每个人的进步连自己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大家热情很高。
暑假以后,这一“研修”形式,自然地被语文、英语两科教师“接受”过去了。
只要有效,教师们就一定具有热情,这是“校本研修”最基本规律。
五、把“校本研修”不断引向深入
上文我们说,只要有效,教师们就有热情。但要保持教师们“研修”的热情,并最终使“研修”成为正常的教育生活,还要注意另一条规律:使“研修”不断深化。
别说教师,即使学生,如果学习内容一直处于肤浅层次,学习的积极性也终会丧失。
不少学校在“校本研修”中搞“课题”引领,其意即在“研修”的深化。我们学校在“深化”方面,也注意了“课题”。但却把重点放在其他一些工作上。
(一)注意“关键人”的思想深化。我们把中央教科所刘芳教授主持的“十一·五”重点课题中的“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有效研修”等三个重要概念引入学校。先给一个年级主任和几个学科组长每人发一本专著,先由他们重点研究,然后运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师的“研修”和“教学”工作。“有效”目标的达到本身就需要深刻的思想作指导;而追求“有效”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去粗取
精,避免肤浅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二)引导所有人深化思想。这项工作,要由校长亲做。校长设计内容,然后指导几个有一定思想理论素养的教师去组织实施。
⒈ 组织少数思想活跃、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教师,不断座谈有关教育思想、理论的话题。更多情况下是以“聊天的形式”进行。“学习型组织”要有“核心团体”。校长要善于组建这样的“核心团体”,使这个团体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思想源。
⒉ 组织学科“论坛”。本学期,我们组织了“语文论坛”和“政、史、地论坛”。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教师都要发表自己对所从事学科课程教学的认识和理解;而每个人又都会吸收别人的思想营养。这实际上是“课程论”的校本建设,是教育哲学的构建活动。
⒊ 举办“教师读书报告会”。这样的报告会,全由教师组织、主持,但全校师生都要参加。在报告会上,教师们对教育科学的苦苦追求,深刻的思考,以及他们的独特的见解,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学问,卓越的写作演讲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
扎扎实实的一般性研修与深刻思想的引领是使“校本研修”持久开展并富有实效的基本保证。
我们只是做了些很一般的工作;但因为我们是在认真地做,所以我们的“校本研修”很实在,也很有效。正因为我们是在实实际际地做,所以我们便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我们今后“研修”的内容、目标和动力。
(新乡教研室交流)
129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篇2
實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城乡
对立运动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启了作为工业化孪生物的城乡对立运动,城市被定义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乡村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无情掠取。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掠夺,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弥合了城乡对立运动所造成的深重伤口,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般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化过程。但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扩张,最终还是挣脱不了被强化了的二元结构,形成“现代化悖论”的典型困惑。因此,城乡对立运动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对此,国际上已有共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不在工业、不在城市,而在农业、在农村,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从农业和农村取得剩余,又不损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由于举世无双的农村人口数量、沿海到内陆的巨大纵深、交通流通的长期区域阻隔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对立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剧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欧洲”,而广袤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中国城乡对立运动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名义差距为1.8:1,90年代中期扩大到2.5:1,近几年则达到3.2:1左右,实际差距则远比此大。城乡对立运动对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等等;都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严重阻碍工业、城市和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出于保护弱势农业以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以保障社会安全等考虑,现行严厉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控制政策,使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满足遇到明显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以又好又快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要求破除城乡对立运动,切实解决由此而来的“三农”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城乡对立运动的要害在于城乡利益冲突,零和博弈,症结在于缺少统筹发展的体制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用之于消除城乡对立运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提出一体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国“一盘棋”,不分东南西北,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着眼于区域,区分成省市县多级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实际是统筹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全国性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和协调发展机制,依赖区域性培育和成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城乡发展“两张皮”,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规划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础设施的立项与投入,形成区域性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3)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乡分工与交换体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尽可能把有利于“三农”的产业放置到乡村,构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与产业配置机制。(4)公共服务一体化。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对乡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5)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就业与收入机制。(6)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辅之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变市民,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口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
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极为深远,最根本的一个作用是,逐步切断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并不断被强化的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倒流机制。城乡对立运动的实质,就是要素的倒流。本来,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落后但资源丰富的乡村,具有相当诱人的潜在的投资回报机会,应该吸引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配置,但城乡对立运动造成乡村产业过低的比较效益,却使工业和城市借机长期源源不断地从乡村获取本该用于乡村发展的宝贵要素。乡村发展因而持续“失血”。在当代中国,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强制性地将农业剩余甚至必要产品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以满足后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工资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他还有以农村金融存贷差为基础的要素倒流机制和以公共服务重城轻乡为基础的倒流机制。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相应的具体机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变要素的倒流状况,将更多的要素导入乡村,在此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实质性功能,就是引导和实现越来越多的要素持续流入乡村,这是检验中国“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的试金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逐步消除城乡对立运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重大战略影响。比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市场空间,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和合理布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庞大无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固然重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乡村相比城市的发展差距,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决无削城市之足以适乡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进城市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客观上也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工业和城市,这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城镇化的新进展,通过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助于达到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在同一过程中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双赢”,才是名副其实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能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需求因素,造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续的局面,而且它还强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等问题。国内消费不足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强的问题,它与城镇化水平不高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据统计,当前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一个乡村居民消费的5~6倍,乡村居民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满足,仍然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换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明显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味着大量消费需求的直接损失。城镇化水平低抑制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而有效需求则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还有巨量消费需求的间接损失。实际上,城镇化难以比拟的潜力和前景,正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同美国的高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每年将近1500万人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产业发展机会、就业和收入机会、消费增长机会是所有别的国家都艳羡不已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化的加速度。
制约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身份区隔。中国城乡居民具有不同且难以易移的身份区隔,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户籍连着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教育优先权、各种补贴和更多的公共服务,等等;乡村居民难有同等权益,但却拥有一块宅基地和承包地,有着跟土地的特殊联系。这种严格的身份区隔,构成城乡对立运动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哪怕进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尤其是数以亿计的所谓农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创新,放宽乃至取消户籍限制,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国情特殊,不能盲目发展大城市,不能盲目向城市转移人口,不能任意圈地做大城市,否则欲速则不达,还会为诸如城市贫民窟、城市游民等问题所累,不仅不能解决、甚至还会激化城乡对立运动。稳妥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重点加强与广大乡村有更密切关联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集约式发展,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首先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妥善解决乡村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把就业和落户紧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也是解决城乡对立运动的富有特色的中国道路。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篇3
工作推进的整体性,实现活动效果的多元化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建立“效能风暴”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效能风暴”行动,紧扣作风效能建设这个关键,针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两个不高”的问题,及时发现、总结和完善活动中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经验和做法,同步抓好作风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加以宣传和推广。“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要强化作风效能制度的执行力,使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强化学习教育是提升效能的基础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必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才会有不断提升工作效能的内在动力和认真扎实工作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作为纪检工作者,学习法律法规和纪检业务知识,做到
对纪检工作的程序和规则烂熟于心,依法履职时,才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三)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理解掌握使用政策的能力。加大学习宣传普及政策法规的力度,让领导熟悉政策、干部知晓政策、群众了解政策,充分理解掌握利用政策,把政策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主动谋划和对接,圆满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把握区情实际的能力。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各行业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做到对以上情况了如指掌,使做出的决议决定更加客观准确、科学合理。
二、发挥领导楷模作用是提升效能的关键
开展“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当好表率至关重要。领导的楷模作用是转变机关作风的关键环节,因此,全区广大领导干部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良好形象,当好表率、树好榜样,带动和引领全区干部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带动机关效能的全面提升。
三、健全制度机制是提升效能的保障
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工作。提升机关和干部职工效能,不仅要靠理论武装、说服教育,更要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引导人。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加强纪检常委会机关的制度建设。
(一)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全区各部门单位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使机关干部职工效能管理、评价、考评、监督、问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要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制度机制建立了,其重点和生命在于执行和落实。把检查制度的执行落实作为做好纪检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使机关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以制度来保障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
四、打好五大攻坚战是提升效能的核心
(一)打好改进工作作风攻坚战。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着力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加强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以及市委“十六条”、区委“十七条”要求,持之以恒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入查摆和认真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各类问题严肃纠正和查处。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严格“三公”经费预算控制,严格机关财务、办公用房、车辆等后勤管理。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三
公”经费开支过大,“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等七个方面的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打好转变政府职能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加强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健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措施,防止变相审批或降低管理标准出现不作为和监管真空。
(三)打好优化政务环境攻坚战。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廉政信息公开工作,落实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失职渎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执行不力等行为。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不断健全查办和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四)打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攻坚战。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完善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并绘制流程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肃查处执法违法和执法侵权行为,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篇4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资源型地区,**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省在部署“十一五”时期乃至整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时,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战略目标的层面,提出了“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新**”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省依托资源能源优势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在为全国发展提供能源服务、为**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的同时,也出现了地表塌陷、水资源枯竭、煤矸石堆积、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6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水资源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7%,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全省11个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个别城市在国家监控的113个城市中排名靠后。同时,由于矿产资源的长期高强度开采,加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生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产生矿井水和煤矸石;洗煤、运输以及用煤发电、炼焦,又造成新一轮污染。而污染的加剧,又抑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今后5年,**省既要保持经济年均10%的增长速度,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要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污染物排放下降40%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水污染物cod下降13%,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明显改善生态状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推进发展,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应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在**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机遇,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教育引导纠正部分干部群众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轻视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倾向,以“人一己百”的精神应对黄土高原较差的自然条件带来的挑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扭转能源原材料产业污染严重制约发展的现状,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nbs
p;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良性互动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克服不顾环境承载力、在发展速度上层层加码的倾向,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把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把环境准入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把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把环境评估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依据,努力实现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加快发展。
抓好“蓝天碧水工程”,改善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为了尽快使环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坚决遏制生态恶化趋势,**省实施了以改善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碧水工程”,要求通过5年的集中治理,明显改善11个重点城市建成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明显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汾河上游河段的水质,确保饮水安全,并使汾河中下游河段的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保障农灌用水安全。有条件的城市和县城建成生态景观水域,形成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加强大运高速公路两侧规定范围内的清洁绿色环保走廊建设,展现绿色**风貌。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比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对环境容量有限、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严格限制和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和项目,推动现有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尽快把排污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之内;对环境状况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做到增产增效不增污;对经济相对发展不足的生态脆弱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禁止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实行强制性保护。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矿井水、煤层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煤矸石的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发展一批循环经济县(市、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使循环经济更直接、更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抓好预防、监管、治理工作,全面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加大污染预防力度,扩大防范范围,延伸防范领域,做好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工作,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重大决策环评制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控制计划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保技术要求。加大污染监管力度,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的在线监控,禁止无证或违法排放;对饮用水源地要划定保护区重点保护,禁止新建排污企业;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认真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置等环保重点工程;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关停、搬迁、改造一批重污染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企业。
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继续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
【范文网】
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抓紧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六大绿化工程,努力建成多层次、立体化、城乡一体的生态屏障。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保护,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管护能力,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管护的局面。推进煤矿、铁矿、铝土矿等资源开采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水源地保护、农村新能源利用、农业废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启动新农村环保行动,提高农村的人居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用战略眼光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环境保护由被动推进向主动推进转变,由就环保抓环保向环保与经济相融互促转变,由偏重于投入向投入与产出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转变。强化对环保产业的政策引导,制定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目标和途径,明确环保产业目录,完善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内外资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保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环保服务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环保生产、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举全省之力共建秀美山川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从现代化建设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历史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正视现实、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委要及时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支持人大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检查,支持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支持政协进行环境保护监督。各级政府要严格实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依法加强管理,着力解决制约环境保护的难点问题和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全民参与,形成合力。广泛开展环保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使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行业组织以及社区组织的作用,调动环保团体和环保志愿者的积极性,开展绿色社区、学校、企业、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nb
sp;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形成健全的法律保障: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抓紧完善地方性环保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形成明确的经济导向:建立和完善资源开采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促进企业自觉减少排放污染物和保护环境;形成较高的技术标准:完善各行业、各领域的综合性环保技术标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形成有力的行政约束:对于法律够不着、经济难见效、技术用不上的环保问题,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推荐阅读: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所在学校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09-25
结合与发展09-17
将公司业务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06-13
促进思维发展06-04
思维发展水平09-22
借用问题发展思维06-04
创新思维企业发展08-21
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07-12
结合工作谈高质量发展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