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

2024-07-12

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共4篇)

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 篇1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现代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应该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什么是“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点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从人性角度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从广义范畴来界定,医养结合不仅是将传统养老保障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探索,还意味着一种跨越式的养老新理念。

一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实践,都可以被界定为医养结合的范畴。比如,近几年青岛、重庆等地开展的老年长期照护制度探索,本质上也是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组合提供,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

因此,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医养融合”,即超越传统养老理念中只强调单一性的养老服务,而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2. 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模式有何不同

首先,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两者提供服务内容的差异最为明显。医养结合模式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比如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各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是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是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

因此,医养结合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存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它可以和任何传统养老模式相结合,在任何养老模式中以不同形式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供给。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优势

很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 “医养分离”的结果,是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也造成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形成严重的“压床”现象,使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益。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二、在国内,医养结合都有哪些模式

医养结合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丹麦、瑞典等国家,由专业护理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养老院的医养结合模式已经运营多年。目前,国内不少地区也在医养结合方面有了一些探索,主要存在四种模式。

模式一,将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辐射到养老院。比如,上海在中心城区推行全科医生模式,通过巡诊制和签订协议,将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辐射辖区内的养老院,并通过阶梯医保报销比例,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模式二,公立医院外派由数名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小分队”,长期进驻养老院,这一模式一般只存在于公办养老机构。比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心敬老院的内设医疗机构,通过政府协调,由宝塔区人民医院派驻医生和护士,定期轮换。

模式三,养老机构自行投资医院,由专业医疗团队运营。比如,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内设的医院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运营,不仅对会员开放,也对外提供医疗服务。

模式四,医院团队直接经营养老院。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投资1.2亿元,建设君莲养老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建成后,将是全国第一家由医院投资、管理的公立养老机构。这一拥有500 个床位的养老院由医院专业护理团队提供服务,除了在医疗康复、慢性病防治上具备优势,还提供理疗、补牙、体检等个性服务。

三、医养结合做起来有多难

“未富先老”现象突出、人口结构老龄化形势严峻、“4-2-1”家庭结构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劳动人口抚养比较高、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独特的人口、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等多重矛盾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实践中呈现多重问题。

1.机构定位模糊阻碍发展

作为一种养老模式的创新探索,准确定位是医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定位上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为:具备公立、民营大型、专业化较高等特点的养老或医疗机构基于自身已有基础,能够顺利增设“医+ 养”业务,并且市场前景良好,而民营、小型、基层的养老或医疗机构往往受自身基础条件限制,很难再拓展“医+养”业务,但如果任由这一趋势发展必然会加大不同级别医疗、养老机构之间的分化,使有限的“医+ 养”资源过于集中,不利于实现医疗、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不少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定位没有很好地契合本地区的人口结构、实际养老需求,往往定位高端市场、瞄准高端人群,难以满足普通收入家庭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入住率。

2.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无法明晰

从实践情况来看,当前推行医养结合面临的最大困难应该是所涉及的业务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无法明晰。按照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从医养结合的业务范围来看,养老保障业务涉及的主管部门是民政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而医疗保障业务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外,还有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从机构管理来看,各级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而医疗机构又隶属于卫生部门,涉及到医疗保险费用报销事宜又由人社部门主管。交叉重叠的部门管理直接导致襁褓中的医养结合就处于“多龙治水”的局面,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极易出现利益纷争、责任推诿等现象,阻碍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

3.医院没动力,医保有阻力“,套保”隐患多

首先,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接纳现有的病人流量已经难以承担,农村基层的卫生所和乡村医生由于条件和能力所限承担不了护理职能,而有能力承接的基层医疗机构却又缺乏动力。

其次,医保对接“隐形门槛”多,出现“想进的进不了、政策放开的进不起”的现象。西安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主任刘晓燕说,西安对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对接医保的政策口径已经放开,中心内设的护理院、卫生所和康复院也符合条件,不对接医保的原因在于门诊医保的经济成本太高。“安装POS机和搭建医保的联网系统就需要1万多元,每刷一笔医保还要再付一笔费用,养老院承担不起。”

最后,在各地医养结合的实践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不良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套保”风险隐患严重。某些已经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开设养老托老服务的民办医疗机构,把“养老床位”变相为“医疗床位”,套用医保资金支付养老床位费;把入住老人一般的康复护理服务变相为“医疗诊治”服务,用医保基金报销产生的费用;用医保名义给老人开营养液、中医调理等保健处方……变相套取医保基金。这些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造成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损失、浪费,损害了其他参保人员的权益,并人为增加了养老机构和医疗结构的合作难度。

4.养老理念亟需转变

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等同于健康寿命的延长以及保障老年生活质量。老有所托、老有所养并不是老年保障的最终目标,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实现“健康老龄化”才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社会舆论关注度较高,但在当前医疗卫生资源紧张、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利用医养结合形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规避可能存在的“套保”“逆向选择”等道德风险,还需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标语、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解释力度,转变人们的传统养老理念,培养全社会“健康老龄化”的思想共识,为医养结合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行业标准自缚手脚

民政部2013 年6 月征求意见的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过于专业,地方上面临执行难。

西安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处处长张执兵说,西安老人的失能半失能等级评定采用的是自己上网搜索得出的“土办法”。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有5项或者6项“做不了”算失能,3项或者4 项“做不了”算半失能。“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没有能力进行失能半失能的鉴定,基层民政干部少,鉴定人手也不够,不得不用‘土办法’。”

四、医养结合难题怎么破

总体来说,应从降低医保门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实现全环节监管以及建立强制性、统一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级评价标准上着手,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互通。

第一,应放开政策,降低进入医保的制度和隐形门槛,实现“双向转诊”。上海医保办公室主任郑树忠说,2013年2月,上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对养老机构中的内设医疗机构实行有条件的全部纳入、有资质就审批的政策。对符合资质的机构,第一年开放账户段,一年之后开放剩下的自付段和共付段,以避免监管上的风险。

比如目前,上海100多家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中,85 家已经纳入医保定点,还有数家已经向医保部门提交了申请,未来将会实现全部覆盖。通过医保政策的整合,实现有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为老人提供负担合理的护理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解决医师多点执业问题,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中国癌症基金会秘书长赵平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目前云南等地也已经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允许医师在一定条件下多点执业,这对促进医师人才流动、解决医养结合的医疗人才资源瓶颈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明确监管责任,多部门共同参与,实现全环节监管。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可以借鉴日本厚生省下设老健局的模式,设立高一级的统筹协调部门,统筹协调区内养老医疗资源,强制“吃不饱”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结对子”兜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协同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建立统一完善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标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由卫生部门批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成为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由民政部门确认其非营利性并纳入医保。这样既解决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难题,又减轻了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还能促进养老行业护理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医疗康复产业的发展。

第四,明确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级评价标准,实现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全覆盖。杜鹏建议,应建立强制性、统一的老年人护理等级评价制度,兼顾可操作性和专业性,从使用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人开始,未来实现健康档案和护理信息的全覆盖。

目前,包括上海和广州在内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由地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老年人护理等级评价体系。上海质监部门和民政部门2013年发布了国内首个老年照护等级评估标准,这一标准以国际通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量表) 以及认知功能评估量表为评估依据,得出四个评估结论和三个照料等级,依托民政部门的近600名评估员,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评估并以此为据优先满足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第五,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应纳入社保管理体系。2012 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符合参保条件的失能老人发生的相关医疗护理费用,可由护理保险基金支付。目前该中心正积极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将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纳入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因此,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纳入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这样可极大地缓解失能老人的经济负担,进一步优化医疗养老资源配置,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率。医养结合的养老形式本质上仍是养老产业延伸的一环,也可以说是关键的一环,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来讲,离开医疗和护理,就提不到养老,二者是融合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第六,加强照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探索中遇到不少困难,而缺乏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则成为养老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是老年人获得高品质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当前专业照护人才的培养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时间周期,如果不能从当下就开始筹划,那么即使有了充足的资本投入、健全的法律保障,人力资源的短板依然会让健康养老事业成为一个“漏水的桶”。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特殊服务,需要具有不同专业层次、经过系统培养背景的专业人员。因此,开展多层次的养老护理教育势在必行。

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 篇2

1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1.1 医养结合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按照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安排, 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理, 医疗机构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这样的行政管理划分人为地将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被严格地区分为互不相关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两大类, 而这两类服务对老年人来说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1]。当前老年卫生服务政策尚不完善, 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 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不能养老,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尚未建立, 资源不能共享, 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 增加了家庭和社会医疗护理负担。

1.2 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供需矛盾突出

老年人是高患病、高伤残、高医疗费用的群体。近年来, 随着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 宁波市老年人口数以年均高于4%的速度递增, 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到2013年,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户籍人口数, 下同) 为118.7万, 占总人口的20.5%, 老年人口数从2005年的82.2万人上升到2013年末的118.7万人, 8年间净增36.5万, 年均增速达4.7%;老龄化系数从14.6%上升到20.5%, 平均每年递增0.7个百分点, 老龄化程度已超过国际中度老龄化标准 (20%) 。据预测,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015年将逼近130万人, 占总人口的1/5, 2020年将突破160万人, 占总人口的1/4, 2025年将突破200万人, 占总人口的1/3。当前, 宁波市处于“未富先老”状态, 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 需要护理和日常照顾的老年人比例相当大, 现有养老设施无论是专门养老机构还是家庭养老服务, 都只能够满足有限的一部分需要。按宁波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为7.84%计算, 宁波市目前需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心理慰籍的老年人口数至少为9.31万人, 并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13年底, 宁波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虽已达37 934张, 但也仅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2%;其中, 全市可供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为10 807张, 仅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0.91%, 供需比仅为0.12, 需求缺口达8.22万张, 一床难求现象十分普遍。

1.3 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资源不仅表现为总量短缺, 而且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稳定性差, 甚至有不少人员未经正规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 明显不能满足健康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截止2013年, 宁波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共只有235名, 其中, 有11.91%的卫技人员系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 (28/235) ;学历以大学、高职/高中为主, 分别为155人、74人, 占总卫技人员数的65.96%、31.49%;职称分布以初级与中级为主, 分别为148人、54人, 占总卫技人员数的62.98%、22.98%。从宁波市养老服务人员看, 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人员 (包括医务人员) 2 657人, 其中, 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有1 299人, 持证率为61.4%, 以初级证书为主 (1 016人, 持证率为48.0%) , 其次为中级 (158人、持证率7.5%) , 高级 (125人、持证率5.9%) 。

当前, 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模式, 由于独生子女、工作压力等原因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 子女没有能力照顾老人, 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而需要专业护理照顾的老人, 一些失能失智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现行传统的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适应, 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积极实践, 构建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 在机构设置、功能职责、业务范围及其绩效评价和健康经济政策导向等方面都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国内没有一个既定的现存模式可供遵循和利用, 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成功方案可供执行, 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体制机制也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健康养老经验, 建立健全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模式, 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新医改与老龄化背景下新的社会功能与职责, 形成与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运行机制, 对于有效缓解老年人入院难、实现老有所医,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理念, 加强政策扶持体制机制创新, 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制定明确可行的政策支持导向,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支撑, 切实解决医养结合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人力、财力和权利、义务的角度理清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加大财政部门、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物价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等管理机构之间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从土地保障、资金补助、服务补贴、人才培训、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建立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机制, 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划准入和调控机制, 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设备设施配置标准, 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 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调整, 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网络, 积极推进区域医养结合服务共享中心建设, 建立完善多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接口对接, 统筹整合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照护资源,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养老护理员、老年人、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协作机制, 各司其职, 统筹规划, 分类指导, 以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完整、功能健全、互为衔接、互为呼应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系统, 逐步构建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组织网络体系, 通过多层次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消费者的养老消费, 促使健康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要[2,3,4,5,6]。

2.2 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要根据国务院、浙江省、宁波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件精神[2,3,4,5,6], 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建立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分类补偿机制, 完善补偿模式, 开展政府购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责任, 研究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综合改革相配套政策, 明确财政投入标准、比例、管理方式、保障措施等, 并将其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

要不断改善养老服务资源多元投入结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社会资本依法举办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通过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政策、提高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经费补助标准等多种途径, 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改革, 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大力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执业环境, 建立健全公平的土地、价格、税收、人事、医保定点、学术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 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城乡布局一体化、体系建设无缝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制, 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水平, 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3 拓宽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功能

要根据宁波市老年人生活居住特点, 以健康老龄化需求为导向, 打破养老机构和医疗资源分割状况, 积极推广集医疗、养护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全程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龙头作用, 通过联营、开设分部或新建医疗机构等形式, 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护理机构,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服务, 逐步提高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规模较大的老年护理机构可配套设置医疗康复机构, 规模中等的可单独设置医疗卫生机构, 规模较小的可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 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乡镇卫生院加强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机制建设, 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分工协作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要结合辖区老年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诊疗状况变化态势及其住院影响条件, 调查摸清其现状和分布规律, 完善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系统,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依托, 走出医院, 走进社区, 将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建立完善契约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积极拓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途径与方式, 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 使防、治、保、康有机结合, 整合民政、残联等社会资源, 建立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家庭病床, 延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覆盖网点, 制定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操作规范, 开展多层次的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心理慰藉、社会融合和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以重点解决功能障碍、致残康复以及大医院不收治而家庭病床诊治困难的老年人住院等问题[7], 积极应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的卫生适宜技术, 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简化服务流程, 提高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质量及其水平, 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与连续性的老年医疗康复服务, 满足老年人各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促进老年人人人享有均等全面医疗康复, 真正实现“老有所医”。

2.4 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主要趋势,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教育日趋朝着综合化、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 积极支持引导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 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加大政府财政对养老服务教育投入,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 以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导向, 以加强培养社区综合医疗康复服务能力为切入点, 从临床、护理、公共卫生、保健、康复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考虑, 调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思路, 打破传统的过分强调医学康复、护理与各专业培养的单一课程设置体系, 建立以社区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化学科群, 对护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等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 开发基于工学结合、案例导入、工作任务项目任务驱动型系列教材, 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教育和职业岗位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

要严格养老服务人员准入制度, 加强在职在岗养老服务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定期轮训与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加强养老机构负责人的教育和管理, 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标准, 从薪资水平、薪资结构、薪资增长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建立薪酬保障机制, 优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环境, 建立完善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多层次老年护理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 逐步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林艳.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J].人口与发展, 2009, 15 (4) :52-64.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1]28号) [EB/OL].2011-09-23/2014-08-20.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EB/OL].2013-09-13/2014-8-20.http://www.gov.cn/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浙政发[2014]13号) [EB/OL].2014-05-12/2014-08-20.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1405/20140500635548.shtml.

[5]宁波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甬民发[2011]145号) [Z].2012-03-10.

[6]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甬政发[2014]68号) [S].2014-08-26.

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 篇3

关键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理顺体制,长期护理保险

1 烟台市人口老龄化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

截止2013年底,烟台市老年人口达到138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二。其中,农村老人比例偏大,人数为76.9万人,约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58.4%,农村人口老龄化率为23.7%,比城镇高出6.9个百分点,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烟台市老龄化问题的突出方面,亟需引起重视并制定相关决策解决。

2015年初,烟台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并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见提出,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针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单纯依靠社会民办力量和居家养老在农村并不可行。但是,对比市区医院床位的紧张,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乡镇卫生院病床的空置率,据央视《东方时空》节目调查报道,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只有30%。“大病去大医院,小病去小诊所”的就医理念形成乡镇卫生院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层”尴尬。

烟台老龄化现象的突出与乡镇病床空置率高的现状凸显出烟台市人口老龄化对“医养结合”的需求,于是,笔者依据烟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老龄化与乡镇卫生院的现实状况,创新性提出利用乡镇卫生院的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打造乡村医疗版“医养结合”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构思是基于烟台市乡镇卫生院的职能转型,利用其闲置资源,特色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可能性和可行模式,为解决好烟台市老龄化问题以及农村老人比重较高的突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 烟台市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2.1 烟台市乡镇经济较好为医养结合提供了经济基础

烟台市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产业体系完备,经济较为发达,GDP经济居全省第二。烟台的经济构成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县域经济发达,民营经济富裕。而且烟台市人口一直控制到位,人均经济收入较高,这些都为烟台市乡镇农村老人选择卫生院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2.2 烟台市农民观念的转变为医养结合提供了较好的理念基础

烟台市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位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养老理念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农村,居家养老的观念逐渐变化,人们由以前排斥养老机构转变为开始慢慢接受条件允许的养老机构。由调查结果可见,虽然目前只1.4%的人居住在敬老院,但有22.9%的人希望能入住养老机构,未来需求巨大。因此,在养老资源并不丰厚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适当作出相应的转型,无疑是明智之举,也符合社会需求。(1)实践证明,居家养老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养结合相互融合成为当前农村老人养老的选择,具体说就是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里,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到卫生院接受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2.3 烟台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完备为医养结合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基础

烟台市乡镇卫生院虽然地处农村,但是病床数较为充足,而且医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具备一定的医疗人力资源。而且,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与市区医院建立联系,有着较好的后盾资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3 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层面,已经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发展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主管部门联动机制不强

乡镇卫生院属于卫生部门主管,养老服务属于民政部主管,这就决定了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的跨部门特点,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具体实践的复杂性。比如,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实施,医疗服务由卫生部门主管,医疗保险则由社保部门负责,相关人力资源配置需要人社部门的配合,资金来源需要财政部门支持,相关规划建设需要发改委审批。要有效实施医养结合这一设想,必须要实现以上部门的有机联动。但是,目前,以上部门的独立性较强,根本就无法实现多部门之间的互动自觉和联动默契,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与配合也只能在理论层面上探讨,这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发挥医养服务的有效推进。

3.2 相关配套政策缺乏

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联动合作,相关的配套政策也不能够落实到位,这直接为乡镇卫生院发展养老服务设置了障碍,比如,老年患者的医疗费用报销问题,由于在乡镇卫生院接收养老服务的收费、报销等标准还没有相关政策明文规定,这致使医保报销政策衔接无法在该领域落地,医保报销范畴不够宽,老年人的康复、休养等项目无法进入医保,这些都成为医养融合的制约因素,(2)导致乡镇卫生院和农村老人对“医养结合”服务存在不确定性,乡镇卫生院的“医养结合”服务也只能停留在相对简单的托管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上,如果两个单位协同度不高,都无法使医养结合服务具备实际效应。

3.3 乡镇卫生院发展理念认识不足

由于筹资方式、医疗保险报销、具体实施方式不明、顶层设计和衔接机制缺乏、关体系的法律关系不清……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的积极性,考虑到经营风险和经济效益,乡镇卫生院对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并不重视,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都未曾将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作为近期目标规划实施。

4 烟台市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建议策略

4.1 科学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做指导,不适合全面开花,也不适合盲目推进。依托已有的具体实践,不难总结出规划设计的基本的策略原则,即地域原则。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策略建议。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适合“地域相近、中心确立、环境凸显,资源共享”的规划策略。依照当前乡镇经济的发展现状,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规划也不可能均同化发展。政府部门应该主导,在地域相近的乡镇中选择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良好、经济基础较强的乡镇作为中心,以点辐射周边。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民营经济比较活跃、地理位置靠近市区的乡镇成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首选。在具体的顶层规划设计中也应该予以考量。

4.2 完善体制与政策的配套与保障

要推动乡镇卫生院发展养老服务有效落地,需要由政府部门协调卫生、民政、人社、财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将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同时,将在乡镇卫生院接收养服所发生的费用列入医保定点范围,并放开病种限制,并针对养老人群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配套的医保报销制度,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便捷对接。

4.3 以“基金引导”模式进行扶持建设

烟台市要抓住打造全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的契机,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融资体系,设立专门的引导基金,采取“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的筹资模式,为失能老人积累长期护理保险资金,以此来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发展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

4.4 灵活实施医养结合的实施方式

要根据不同乡镇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为主,乡镇卫生院医疗护理为辅的灵活模式,定期家庭巡诊,鼓励社区医疗,养老机构融合发展,结合引导基金,为老年人享受医养结合护理服务分担经济负担的同时,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4.5 加强普及宣传

要以卫生部门为主导,以下乡义诊、媒介宣传、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向乡镇卫生院的医务管理人员和农村老人宣传医养结合服务的优势和可行性,改变乡镇卫生院认识不足的理念现状和部分农村老人不认可的心理现状,并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乡镇实地参观相关的成功实践样本,或者通过影像资料的放映来宣传成功样本的宝贵经验和先进性,以此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格局。

4.6 强化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力度

充分利于国家培养农村免费医学本科生的良好机遇,引进相关人才,充实乡镇医师队伍。同时,乡镇卫生院要积极抓住乡村医师培训的机遇,争取更多基层医护人员接受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4.7 要注重相关理论研究作为理论指导

由于农村医养服务的问题比较复杂,可变性较强,缺乏稳定的特征,这就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动,通过课题申报和联合调研等方式,加强与驻烟高校的合作。积极争取设立医养研究专项计划,以滨州医学院为主体,以山东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辅助,以烟台护士学校等中专学校为补充,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的调研,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注释

1[1]钟要红等.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7(7):706.

医养结合的发展之道 篇4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可是,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养老机构大约有37623个,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连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不及,机构养老严重负荷,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可以居住在家里,主要由社区来提供养老服务的新型养老方式。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借鉴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家庭医生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与所服务的家庭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

二、我国家庭医生式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以往,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各自为政。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由于养老机构不能解决医保,不得不长期住院“压床”,占用了医疗资源。多数养老机构又没有专业的医疗队伍,而对入住的老人来说,医疗问题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纠结的心病以及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砝码。

“医养结合”这一新型养老模式便在这样的现实碰撞中应运而生,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出,要探索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的实验中,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的养老产业水平较高,上海的居家养老更是值得各地借鉴。

上海是特大城市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面对此现状,上海目前实行“9073”模式,即90%的老人在家庭养老,7%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只有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9073”模式使得上海的养老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家庭医生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居民实行签约式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家庭、社区、社会力量、政府各方结合,为老人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2010年,上海为老年人开设家庭病床4.08万张,而需求量达到16.9万张;2013年,上海共有3212位家庭医生,按照每人负责2000—2500名居民来测算,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家庭医生居家养老对于服务提供者的有较高的准入门槛,也需要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配合。在技术、资源、环境、政策等的先进性之下,最大的矛盾就是供需的不平衡。这不仅仅是上海面临的问题,更是全国各地面临的问题。

三、如何建设良好的医养结合家庭医生养老模式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建立“居家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服务体系。家庭医生式的养老服务模式内容主要是以社区卫生团队为主要养护人员,全科医生“点对点”式地医护老人。此种养老模式在我国明显处于发展初期,制度、技术等方面均不成熟,要想逐渐推进家庭医生养老的发展,还需要社会的多方努力。

1、政府加强引导,政策扶持

政府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制度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在全社会建立家庭医生式的养老模式,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引导,资金上大力支持。政府应该多部门参与、多方合作。一方面,加强上海、北京等已经进行家庭医生建设的优秀模式推广,发挥带动、扶持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将家庭医生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加大家庭医生的推广。此外,为了吸引大量的优秀医学人才服务于此养老模式,政府可以安排优先就业,给予政策优惠。

2、社区卫生中心发挥优势,提高服务质量

家庭医生式养老模式的养护人员都属于社区护士,社区卫生中心比大医院更方便快捷,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社区老年人照护质量,提高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促进社区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提升。其次,可与全科医生、二级三级医院加强联络,既要协助家庭医生做好“点对点”的健康医护,又要实现家庭医生与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提高老年人医护水平和质量。

3、提高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的从业人员主要有家庭医生和社区护士两类,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是这两类人员都数量缺乏,素质也有待提高。家庭医生需要有较高的医疗品质,具备全科门诊的能力,能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全面的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导。社区护士要加强在医患沟通、老年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增强照顾老人的熟练程度和质量水平。可以在职业学校增设此类课程,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有一定的资质证明才能成为家庭医生和社区护士。

4、建立信息化平台,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管理

电子档案需要在各大医疗机构进行资源共享,老人需要某一家医疗机构医护时,只需要在原来基础上填充完善档案,而不需要重新进行老人健康的诊治。完善家庭医生为老人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方便服务对象及时查看,及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家庭医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健康档案电子化也有利于医疗机构进行管理,实时监控老人的身体状况,预防突发病症。

5、多元主体配合,支持社会组织参与

社会组织是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在专业化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如英国的社区医护人员都是义工,这些义工就可以统一归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我国社会组织虽然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总体上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除了政府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社会组织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找好自身发展的机会和基点。

参考文献

[1]方士雄.英国社会福利考察报告[J].党政论坛,2014,1.

[2]景思霞,陈菲.基于健康管理理念的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介绍,[J].中国全科医学,2013,9.

[3]杨宜勇,杨亚哲.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0,15.

上一篇:水土特性下一篇:全员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