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2024-06-22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共12篇)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篇1

创造一个既具有特色, 又富有美感的园林艺术空间是园林设计的终极目标。在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下, 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民的日常需求, 如何与时俱进的进行园林设计与创造性的布置园林空间, 已成为当今园林工作从事者的首要问题。

1 园林设计的概念与理念

园林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的一部分, 是通过艺术和技术手段对工程所涉及的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等关系的总结和归纳, 从而构建和谐完美、生态良好及景色如画的建筑空间。随着园林设计形式日益多元化, 在现代各种主义及思潮纷争的条件下, 现代园林设计将自由与多元化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 其构图强烈, 几何线条简洁, 以及形式自由多样,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的结合起来, 给人们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园林活动空间。

2 现代园林设计的特点

现代园林设计过程复杂, 是创造性、双重性、综合性与社会性的结合, 其具体表现特征如下:

2.1 创造性特点

设计过程中创造性的体现不仅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想象力, 还需要具备开放的设计思维, 由于设计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的矛盾与问题, 因此, 只有设计师充分的发挥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才能设计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现代化园林作品。

2.2 社会性特点

对城市空间环境而言, 园林绿地景观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是对其社会特性的体现, 该特性要求园林设计工作进行时应以平衡社会效益和个性特色为主题, 找准一个可行的切入点, 创作出一幅体现人性的作品。

2.3 双重性与综合性特点

设计者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般情况下, 设计方案应遵循先功能后形式的原则。与先形式后功能相比, 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切入点与侧重点不同。先功能是以平面设计为起点, 以功能需求为重点研究对象, 考虑空间形象组织, 该方法简单易行, 确立方案迅速, 适用于初学者。但对于特殊情况来说, 先功能设计法容易造成空间设计形象受阻,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先形式则是从园林的地形和环境入手, 以研究空间组织与造型为重点, 设计大纲构思完成后, 再对其进行功能的填充, 有利于设计者个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设计出富有新意的空间形象。

3 园林设计基本原则

园林设计是一门集环境艺术、自然艺术和建筑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模式。园林设计本身是由点、线、面、立体和色彩等多个环节所构成, 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效的结合起来, 创造出优美舒适的园林空间, 是现代园林设计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基于此, 文章从以下两点出发, 简要分析园林设计依靠的基本原则。

3.1 统一与变化原则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 统一原则意味着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要能够达成一致, 使得各个元素之间都能够形成彼此关联和协调的要求。而变化则说明了在园林设计工作中, 各个构建和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是其却又是一个整体上统一的态势和发展要求。这种设计原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互交叉、局部变化的模式, 但前提是必须要统一而又合理, 以此避免设计工作中出现整体单调和乏味现象, 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一味的强调变化则很容易造成整个工作的杂乱无章和毫无秩序。

3.2 对比和相似原则

由于园林设计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要素众多, 其中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形态、色彩和质感等方面, 从而给人产生强烈的形态感情, 是个性设计发挥的基础, 其主要表现在量的太小、多少, 方向的前后、左右, 层次的高低、错落, 形状的曲直、圆润, 色彩的明喑、冷暖, 材料的光滑粗糙、轻重等方面, 设计中应在权衡对比与相似关系的基础上, 对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 使物尽其用, 个体为整体服务。

4 园林空间的营造

文化的先进性与人性化是美学内涵的体现, 园林设计的本质在于设计师通过各种设计手段将人和自然之美糅合, 以反映出设计师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切感悟。因此, 园林空间的营造应以融入各种文化与思想为基础, 通过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两种营造形式来对设计内涵予以体现。

4.1 营造有形空间

有形空间环境的营造是针对场地中一系列客观的、通常是相互矛盾的现状资源, 提出一个空间解决方案。一个合理、巧妙的园林设计, 其作品应以反映对原场地中存在的真正本质的、内在的、特别是文化性的东西为主题, 和一种倾向性和具有普遍性的运动规律为依据, 反映出有形的空间序列和无形的时间性, 使它们体现各自的特性。

4.2 营造无形空间

无形空间环境的营造首先在于立意, 立意可通过匾额、楹联、诗文等形式, 点染出园林空间的丰富意境, 体现出园林空间营造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建立的要求。其强调以自然界的花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结合, 这一设计理念是对我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发展在立意与布局上完美结合的体现, 纵观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史,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城市设计均以“经营位置”为主要原则, 空间及各种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成为设计的最基本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5 结束语

园林设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出于创造性与独特性考虑, 园林设计的根本是共性与个性的对抗, 不同的设计手法, 可创造出不同的园林空间。因此, 园林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园林空间发展过程的科学原理, 还需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和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使我国园林事业发展的形式、色彩及姿态得到完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阿苏荣.风景园林设计与平面构成[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2]李春娇, 贾培义, 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 2014, (1) :93-99.

[3]刘滨谊.风景园林三元论[J].中国园林, 2013, (11) :37-45.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美学现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自周朝始,就已经出现了为贵族享乐而圈设的“囿”,而后发展为“苑”,继而发展为更为完备的“园林”。园林审美风格随着社会文化、经济、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魏晋时期的宗教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园林设计,使园林设计偏重于幽深静谧之美;在国力强盛的隋唐时期,园林设计也同样呈现出大气恢弘的风貌景观。但总体来说,古典园林亲山近水、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贯穿始终,同时也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包容、顺从自然的文化特征相吻合,呈现出属于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趣,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古典园林美学特征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古典园林最初起源于“囿”,即对野外自然空间进行圈禁,为贵族提供捕猎、娱乐等活动的休闲场所。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园林设计虽然受到社会、宗教、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风格上不断发生演变,但其根本的对自然的追求一直贯彻始终。在设计风格上不仅尊重自然,而且一直以自然为师,以自然的“眼光”来设计建造远离郊野的园林,将自然景观纳入生活范围之中,形成游于园林,居于自然的惬意生活环境。

(二)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园林设计与自然的结合需要一些造园手段来完成,比如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手段。利用假山、长廊、漏窗、树木、花卉等元素,经过巧妙搭配,形成造园手段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比如假山,常常被用于抑景手段,通过高大假山的遮挡,来为后面园林的景观造势,引起游客期待,而其本身又是整个园林中的重要景观。而长廊、漏窗更是漏景的重要手段,隔而不绝的手段使得空间产生一种有限与无限交替进行的错觉,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空间层次、空间大小,以使得游园者深陷其中,乐而忘返。而树木、花卉等元素更是让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相互交融,自然之境跨越时空,与生活交织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自然之中少人工建筑,多山水林木。为顺应自然之美,园林设计中的建筑物依山林而建,掩映于植物之中,形成山间一屋,林间一亭的妙趣。同时园林建筑多为观景而设,多建于驻足观景较好的位置,而其本身也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着自然之美。比如小桥、小路要曲径通幽,讲求移步换景;水边香榭掩映成趣等等。园林建筑遵循野趣,虽是人工建筑,却更是园林一景,通过楹联、匾额、石刻等手法,用字、词、对联形成点题效果,园林小筑怡景怡情,将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虚实相生、寄情于景,形成独特的意境之美。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自然之美在于自然之趣,即野趣之美。自然中的树木花卉自生自长,受天地恩泽,无人为干扰,活得自在惬意。而人工养殖的树木花卉往往缺少了这种自然野趣,常常被修剪整齐,加入人工雕琢,看似漂亮整洁,却因刻意为之反而失去了本该有的自然趣味,少了自然灵性。园林中的树木花卉养殖为使之能够表现出自然的野趣之美,在设计方面也会按照自然的方式增添一些随性而为,少一些刻意雕琢,来表现自然之趣。在树木花卉的成长过程中,甚至会运用一些培植方法,引导树木花卉像自然生长一样展现出“野生”的状态样貌。

二、现代园林特点

(一)开放性

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寺院园林三部分。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为私人服务的,皇家园林更是拒绝普通人进入,只有皇室成员能够享用,而寺院园林虽然能够进入,但其服务对象也多为香客,并非是大规模游览使用。由此可见,古典园林是较为私密的私人空间,个人意趣占据主要支配地位。而现代园林以公园、小区景观为主要体现方式,是开放性的场所,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随意参观游览,其服务对象是普通百姓,因此现代园林是公共性场所,要以主流的审美观为主导设计,而且私密性较差,不适宜设计选用私密性较强的景观。

(二)规模性

传统园林由于是为私人服务,其空间不需要非常大,所以私家园林一般小巧玲珑,占地空间较小,各种设施、建筑也只需要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即可,不需要设置过多的建筑、服务设施。即便是皇家园林,除了在占地空间上满足皇家风范的要求,建筑设施上要体现出皇家的大气,但服务对象依旧是少量的皇室成员,规模依旧不需要特别大。现代园林则不同,其是公共场所,使用人较多,因此不论是占地空间,还是建筑设施,都要具有满足大量游客需求的能力,因此在建设规模上相对较大。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园林的游客量猛增,即便是普通公园园林,日参观量也在几百人上下,著名园林日参观量更是达到上万人之多,因此园林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

(三)参与性

古典园林主要为游览者提供休闲场所,娱乐性不是特别高,因此注重风景观赏、野趣盎然。现代园林则是要为普通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其功能上侧重于娱乐、休闲,因此在注重观赏性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体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想要逃离高强度的生活,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体验,但这种“闲适”需要的不再是靠在水榭边看看书那么简单。现代园林虽然开放度高,但现代人想要去休闲观赏依旧不容易,重要原因是缺少时间,即便能去一次也仅限于休息日的一天或者两天,因此节省时间的参与性强的休闲放松的娱乐方式更受青睐。

(四)科技性

现代社会是科技社会,科技性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主题,也是各种设施建设中所要追求的重点。科技在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便利,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健康的身体。园林建设中科技性元素层出不穷,比如模拟仿生系统既能够保护环境又具有科普功效,同时以科技的力量减少生态破坏,加强生态保护也是现代人必须做的对地球的反哺义务。再比如各种娱乐设施,参与度高的娱乐设施一般也是科技元素较高的设施设备。门禁系统以及电子导游系统的开发在保护游客安全的基础上也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景体验。

三、现代园林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美学的运用

(一)适当扬弃

传统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念与当代生态保护、绿色园林的造园观念是相契合的,将传统“自然”观引入现代园林建设中,有利于正确对待生态、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但现代园林的“自然观”又与传统园林美学有些不同,现代理念中侧重于“仿生”自然观,比如将垃圾箱设计成树桩的模样,既与环境相协调,又不破坏树木,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又模仿了自然生态系统,这种类似的“仿生”自然观体现了综合性规划的思想。现代园林理念中更倾向于动态化的现代化系统建设,即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来对待,用现代更为科学的自然生态系统观念体现审美价值。

(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意境之美,是古典园林的核心审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几乎所有的构景手法都为“意境”服务。古典园林意境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值得现代园林借鉴使用。在构建意境美的过程中,注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借鉴文化典故,寄情于景,突出景观的文化属性,比如杭州西湖,由于是著名爱情故事《白蛇传》的发生地,逐渐演变为爱情圣地。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由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已不同于建造古典园林的士大夫们,现代园林意境所要表现的主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发掘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意境。

(三)空间场景突破

古典园林对空间的把控非常到位,注重层次性、无限性。在古典园林中,运用借景、隔景等构景手段,将空间分隔为多个层次,并且借用外界空间来无限度延伸园林本身有限度的空间,就造成了视觉空间上的无限放大。这种对空间的组织手法可以被现代园林所借鉴,但又与现代园林开放性特点有些不符,所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比如古典园林中的“曲径通幽”做法,是隔景与借景的巧妙配合,讲求的就是幽深曲折,含蓄探究,然而放在现代园林中显然不合时宜。首先,幽深的场所由于视觉的隐蔽,有可能造成不安全隐患,不利于公共场所的安全需求。其次,“幽深曲折”在空间上需要小巧玲珑,宜窄忌宽,不利于大规模游览的现代化园林要求。最后,借景难以融合。古典园林因地而借,将外部空间的建筑借景到内部空间,以达到放大内部空间的目的。现代建筑以高楼大厦为主,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缺乏野趣和意境,显然和园林的放松、自然的追求难以契合,所以在空间借鉴的手段上要以现代人的开放式布局为手段,扩大公众的参与度,来达到扩充空间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宝藏,它集艺术、美学、植物学、动物学、建筑学等学科门类于一身,是综合性非常高的艺术珍品。古典园林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被东西方文化所膜拜,同时其深邃的艺术手段和文化内涵也能够影响现代园林建设。现代园林对古典园林的借鉴使得古典园林又重新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在现代园林中继续为现代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段也不再适合现代园林使用,因此现代园林在借鉴古典园林的同时要注意有所扬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来合理化继承和发展古典园林艺术。

参考文献:

[1]徐美叶.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和对现代园林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3(2).[2]丁灿,吴德政.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观念的扬弃[J].美术大观,2007(10).[3]王其钧.中国园林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分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结合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城市化;和谐

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很重要的组成一部分,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高层居民住宅和综合办公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使得高层建筑在城市总体建筑中的比例不断攀升。因而,想要正确的理解并处理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协调问题,就不得不考虑高层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空间系统中的作用。高层建筑设计包括的内容较多,既有选址设计、布局设计、外观设计,又有功能设计、沉降设计等。这些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转以及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特殊性,结合现阶段世界范围内高层建筑设计的典范和实例,探讨了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出入口的设计

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建筑空间所组成的,因而要实现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协调,首先就必须考虑由建筑空间向城市空间过渡及转换的过程,这一点是进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而高层建筑出入口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过渡和转换的衔接点,是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环节。高层建筑出入口设计的焦点往往在外观上,但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外观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地域,高层建筑整体设计需要特别关注建筑的抗震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因此,留给建筑整体外观设计发挥的空间就会变得十分的局限。但高层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对抗震性与结构性因素的考虑不是显得那么重要,因而底层出入口的设计便成为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点处理的关注点。

高层建筑出入口的设计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1.出入口位置的合理选择

高层建筑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应当重点考虑建筑内部功能的安排和人流的方向,要尽量与人流的方向相一致。出入口的设计既要保有足够的外部空间,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视觉观赏性,使其能够在视觉上缓冲高层建筑所带来的空间压迫感。

2.出入口外观造型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在外观造型方面应当尽量做到突出、显眼。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其在功能和视觉感受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在出入口外观造型设计方面应当避免千篇一律,尽量做到多样化与独特化。

二、高层建筑裙楼的设计

有效的保持与地面的结合以及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是高层建筑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高层建筑与地面的结合以及与周围建筑的紧密联系能够强化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形态,保持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性。而要实现这种结合与协调,高层建筑设计单位就需要关注其裙楼的设计。裙楼是指从街道上以40°仰角能够看到的部分。根据建筑空间开敞度的不同,裙楼的高度有时会达到楼房的5~8 层左右。这部分楼房虽然在城市整体空间中所能占到的比例十分有限,但其对人们的视觉、感官和情绪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建筑的裙楼在立面设计方面与上部立面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部立面的设计应当重视人的尺度,使处于其中的人不会感觉到下部空间的单调与苍白。裙楼设计应当重视建筑的稳定性,应当尽量避免给人造成头重脚轻的感觉。

三、高层建筑塔楼的设计

楼身是高层建筑形式的主要表现,其在改变建筑与城市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关注生活环境。人们对环境问题关注力度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竖向上的开放空间不断增大是环保意识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体现,塔楼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绿化、采光、通风、调节室内气候、开阔建筑视野提供了便利。

在标准层按一定的层数设置外向的空中庭院,并与建筑内部的中庭有机结合,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这类建筑被人们称作为绿色高层建筑,使得人性化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屋顶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这部分对整个建筑的形象起着个性强化的作用。虽然屋顶设计在建筑生态改善及影响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但这部分对建筑的显著性以及标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优秀的屋顶设计能够起到塑造建筑标志、丰富城市空间俯视形态的作用。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地面设计以及整体楼身的设计,突出建筑的整体美感。台阶式建筑设置是最早被采用,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设计结构。台阶式屋顶设计主要利用高层建筑的退台形成台阶,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建筑的空中设计变得空间开放、富于变化且深具简便易行的特点。因这种设计能为建筑师提供构筑城市立体环境创作的发挥空间,因而深受建筑师们的青睐。台阶式屋顶设计能够在城市建筑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采光效果,容易给人们带来较好的开放感。此外,对城市轮廓的丰富及空间围合效果的改善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五、高层建筑结合式下沉广场的设计

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洛菲克中心的下沉式开敞场地是高层建筑结合式下沉广场设计的典范,该设计被赋予了为公共福利作贡献的形象。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联系紧密的地下通道、购物广场、办公空间等,很好的体现了城市生活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功能的依赖性,并通过这些联系和依赖性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形态。

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结合的设计,能够拓展人类活动的空间。地下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停车场的设计,因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附加值,因而备受开发商们的青睐。

随着城市用地紧张状态的不断加剧,这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必将成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六、高层建筑底部架空与局部改进的设计

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底层架空与局部收进是为了减少基底占地面积,可留一部分空地用做环境设计或帮助解决城市的交通和停车等问题。底层架空被看作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可以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

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特有的各种矛盾的冲突。并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

七、结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其设计风格虽不断变化,但始终与城市空间环境发生着关联。任何设计风格的形成,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果。因此,重视探究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结合,有助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完善、更新,是也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梅,吕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大众商务,2009(12).

[2]郭敏锋.新世界时代科贸中心超高层建筑前期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毕晓莉.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J].甘肃科技,2008(16).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空间关系 篇4

一、园林空间构成

1、“地”

“地”是园林空间的起点与基础, 用于构成园林空间的下水平界面, 是园林空间的根本所在。“地”承载了视觉与交通的两大功用, 体现了不同的空间使用特性, 其可选择材料十分广泛, 草坪、水面、地被植物、硬质铺装等均可。通过地面材料的不同质感以及地面行走的不同节奏, 可以划分新空间, 创造场所感。

2、“墙”

“墙”乃因地而立, 用于构成空间的垂直界面, 是园林中围合空间的构件。“墙”承载了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 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围墙, 还包括了山石、植物、建筑及小品等一系列垂直分隔空间的设计。“墙”与“地”配合使用, 对于园林空间, 特别是外部空间的作用很大, 且“墙”通常为视线停驻的焦点, 更是园林设计的重点。

3、“顶”

“顶”为遮蔽之物, 用于构成园林空间的上水平界面。“顶”在园林空间中组成形式不拘一格, 可以为建筑单体, 也可以为水平界面, 或可以为树木枝条, 更可以为日月天空。

二、园林景观构成

1、山石

山石为人工堆叠在园林绿地中的观赏性的假山, 常被称为园林的“骨架”。山石为天然所成, 其轮廓、纹理、质地、造型皆表现出自然野趣和质朴的纯净。山石材料根据质地与纹理可分为:湖石、黄石、青石、石笋、卵石等。湖石 (太湖石) 形态玲珑剔透, 石面多有沟、缝、洞、穴等, 为石灰岩风化溶蚀而成;黄石体形敦厚、棱角分明、纹理平直, 为细砂岩受气候风化逐渐分裂而成;青石为青灰色片状的细砂岩, 纹理多为相互交叉的斜线;石笋外形修长如竹笋;卵石体态圆润, 表面光滑。

2、水体

水体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富有魅力, 极具可塑性, 古人将其看作园林的“血液”与“灵魂”。园林水体有池塘、喷泉、瀑布等形式, 其用途十分广泛: (1) 为园林提供观赏景观, 并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 (2) 可以改善环境, 调节气候, 控制噪音, 且具有清洁作用; (3) 为园林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4) 为养殖水生动物、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 (5) 提供水上娱乐场所, 并可用于水上交通运输; (6) 为汇集、排泄雨水提供渠道, 并可用于防灾、救火。

3、植物

植物是园林造景的主体, 能够软化园林空间, 完善园林背景。园林植物是园林树木及花卉的总称, 涵盖了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以植物特性及园林应用为主, 结合生态进行综合分类, 主要有以下类别: (1) 园林树木, 适于在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 包括乔木和灌木、藤本。 (2) 露地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 宿根花卉, 球根花卉, 岩生花卉 (岩石植物) , 水生花卉, 草坪植物和园林地被植物等。 (3) 温室花卉和室内植物, 一般指温带地区须常年或一段时间在温室栽培者。

4、建筑

建筑是园林绿化地段内, 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的场所, 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园林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观赏景观, 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造景, 园林建筑本身即为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 (2) 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 (3) 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 (4) 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 诸如售卖、摄影等; (5) 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三、园林景观设计与空间关系

1、山石景观空间

山石景观是利用石材创造的园林中“地”的高差变化, 以达成不同“墙”的效果。山石可于园林中营造不同的空间、形态、大小、明暗对比, 从而分隔不同空间;山石并不仅以堆叠的方式出现, 而是将山石穿插于整个园林空间中, 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连续性;山石堆叠产生不同的美感, 或表现崇山峻岭, 或表现悬崖飞瀑, 借以体现不同的空间情志。

2、水体景观空间

水体景观是以自然水体为主要构成的景观, 一般作用于“地”的空间。园林水面以自然、巧妙的方式划分了园林的空间, 虽然极目可见对岸景象, 但又不可即刻到达, 既保证了视觉的连续性, 又增添了游园的情趣;水面还可以统一园林景观, 看似凌乱的空间坐落于水边, 更显得错落有致;水体在山石、建筑、植物之间缓缓流过, 不仅增加了视觉的动感, 且更衬托了水体的柔美;最后, 水面的倒影, 水流的声音, 丰富了空间的内涵, 扩大了意境的空间。

3、植物景观空间

植物景观是指利用植物的色彩、质地、形姿、大小、季节变化等, 根据园林的空间的需要, 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植物景观有九大造园功能, 可广泛作用于“地”、“墙”“顶”, 对于园林空间富有极大的创造作用: (1) 隐蔽围墙, 拓展空间; (2) 笼罩景象, 成荫投影; (3) 分隔联系, 含蓄景深; (4) 装点山水, 衬托建筑; (5) 陈列鉴赏, 景象点题; (6) 渲染色彩, 突出季相; (7) 表现风雨, 借听天籁; (8) 散布芬芳, 招蜂引蝶; (9) 根叶花朵, 四时情供。

4、建筑景观空间

建筑景观是园林中本身具有景观与观景双重作用的建筑物, 是园林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园林中的廊、楼、道路、栏杆、花架等等, 将园林围合为不同空间;并通过建筑组织, 引导人们从一个空间, 进入到另一空间;还可以利用景门、漏窗等形式, 于有限空间中创造别样的景致;此外, 建筑中的匾额、楹联、碑刻等, 更加紧密的与文化、环境相结合, 创造了更广阔的情志空间, 将园林意境表现于文学艺术形式, 给人以意境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万喜、魏春海、贾德华:《论虚实空间在园林构景中的应用》, 《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05 (8) :36-39。

[2]张颖、武慧平:《浅谈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中的材料运用》, 《榆林学院学报》, 2005 (5) :36-39。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篇5

餐饮业发是传统产业之一,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餐饮业市场大、增长快、影响广、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使其受到重视的同时行业竞争力也随之加大。对服务越来越重视的当下,如何让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成为业者关心的问题。

2色彩

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对人的神经有一定的刺激性,进而影响人的情绪。人由实践生活得出色彩对人的心理活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日常生活、文娱活动等各个领域都有各种色彩影响着人的心理和情绪,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与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更多的应用与日常生活、商业活动等方面。在物理性质上面,色彩会影响人对环境的感官,如基本的冷暖远近等方面,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的结果,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所形成错觉,色彩的物理作用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可以大显身手。色彩通过调整,使人感觉进退凸凹等方面的不同,一般来说,暖色及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则截然相反。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特点去改变空间给人的感觉。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则对重量感有一定的影响,明度纯度高的显得轻,色彩的明度同样对物体的大小也有作用,色相能起到相同作用。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冷色暗色则有内聚左右,室内不同家具装修间色彩处理与放置摆设结合,会对餐饮空间起到巨大的作用。

3装修风格

餐饮空间装修时需要考虑风格的选择,各类风格从国外地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强调庄重感、神秘感的罗马风格;多装修华丽、色彩丰富的歌特风格;强调人性的文化特征,效果华丽的欧洲文艺复兴风格;强调线型的流动变化、装饰繁琐精巧的巴洛克风格;绚丽细致的洛可可风格;线条变化明显、具有对比美的欧洲新古典风格;风格粗犷的现代主义风格;分多用夸张、变形、断裂、折射、叠加、二元并列等手法的装饰主义派和计坚持使用新技术,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的高技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等。从中国古典风格上来说,主要有造型简明、比例尺寸合适的唐朝风格;造型细节处理细致的清朝风格;雕刻精致,造型强调对称、一致的苏州园林风格。当下还有流行度不低的复古、自然现代海派风格。复古风指因人们的向往传统、怀含古老稀品、珍爱有艺术价值的传统家具的情结而将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三种风格现结合形成的,主要营造端庄、电雅的贵族气氛的装修风格。自然风格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摒弃人造材料的制品,运用天然材料结合一定手法来制造空间的层次感,使居室在不规则、界限含混的空间利用细桩、膈墙形成空间层次的无尽和深远感。现代海派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达到平面布置合理空间利用充分,达到平面布置合理,使装饰既经济又舒适符合小规模餐饮的要求。

4装修要求

餐饮空间的装修是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成功的装修需要前面整体的考虑各方面问题,尤其在建设运营成本、实际功能方面尤需注意。餐饮业空间装修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是确定餐饮定位,即定位餐饮类型、规模及面向的客户,设计师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对现有的空间的装修进行具体的设计、确定装修方案,装修设计过程中尤其注意不能模仿现有的其他设计,失去本身的特色。装修的设计经营中应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家居设计,营造温馨柔和的氛围,让客人感觉舒适、温暖。装修时要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不能单方面考虑美观性,除了外观,内部的功能性装饰的可行性必须过关,提高实用性,保证艺术性。设计理念方面注重新颖,装饰风格要保持独特,运用符合当下的装饰设计理念,突出经营主体和个性,满足顾客在当下社会中的心理需求。规划布局方面注重合理性,强调整体性,对餐饮空间做一个整体的、合理的规划,确保日后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空间装修不合理产生困难。对于当代装修来说,绿色环保的概念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餐饮空间的绿色环保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装修过程中注意使用绿色环保性强建材,设备选用效率高耗能低的。

5色彩与风格的结合在大自然中,色彩与风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大自然中的风格可认为是形状或形态,而色彩与风格形成了协调统一的相容状态,二者结合营造出的平衡对当下装修具有难以言语的作用。色彩与风格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风格与色彩如果不能协调统一,对装修效果有致命性的打击,在应用时容易让使用者产生模糊不清色彩风格定位不准的感觉。在确定装修风格时,需要结合餐饮空间本身特性,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注重色彩与空间的协调性。

6结语

探析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 篇6

景观园林的主要空间构成元素包括观赏美景、活动区域、娱乐场所等,空间艺术就是对这一系列的构成元素进行设计,不但增强了园林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品位,还提升了人们的休闲质量。现代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自身的环保等特色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建设主要就是给人们建立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园林空间的规模、游客的数量以及游客的年龄范围都要在设计时考虑进去。此外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行走速度等也要考虑到,以此来设定休憩场地的间隔距离。为了增加园林的美感,可以把假山、建筑小品、花草以及水景等设计进去,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地形和环境因素,使景观和外界环境达到有机的融合,既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还能为人们创建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

2.绿色生态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绿化工作,这个设计原则的宗旨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灰尘等污染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等。所以绿色生态原则也叫生态效益原则,即在设计时要选用绿色生态的景观植被。在设计景观园林时,必须要顾及到生态园林整体系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不要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各种灰尘、扬沙等生态园林的破坏。另外在园林设施方面要尽量选择低碳环保的设备与材料。

3.景观丰富原则

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原理就是将丰富的景观和各种空间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些景观包括绿色植被、道路、水景、建筑、假山等,将这些景观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风景与水景相融合、人文与环境相融合,采用多样化的设计形式使各种空间元素交相辉映。但同时也要注意,景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使空间好一定的秩序,不能将景观园林设计的杂乱无章,那样就缺乏美感了。

4.园林功能多样化原则

园林景观中主要包括假山、花坛、座椅、墙垣、解说牌、园区灯等设施,要合理的利用这些设施,充分发挥出他们各自的功能,使园林景区的功能变的多样化。比如,景观园林中的座椅,功能是供游客休息的,是一项比较基础的设施,一般会设置在景色密集的地方,而且座椅的附近常常会有花坛、园区灯、台阶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巧妙组合,使园林景观更加的和谐、优雅。花坛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有的是根据景观园林所在的地形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完美的结合起来;花坛还可以分为四季花坛,分别将四个季节的花种在不同的花坛里,或者根据植物的品种分成专类花坛、球根生、一二年草木、水生等。圆灯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给游客照明,此外还有装饰的作用,因此设计园区灯时既要保证它的照明功能还要考虑到它是否和周围环境相协调。景观园林的墙垣一般都会有镂空设计,既有窗户的功能,还保证了园林的通透性,给园林增添了一份别致的美感。将墙垣上的门洞与周围的环境相互配合构成“对景”等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解说牌是园区中特别关键的一项设施,它可以提供给游客园区的基本景观、布局、路线等,一般设置在园林入口处,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风景。

空间设计形式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地形设计

景观园林设计的基础就是地形设计,地形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最频繁。空间艺术设计在地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因地制宜。根据园区景观原有的地形地貌,在最适当的位置设计和营造景观。比如在江南水乡,设计景观时要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山水资源,如果当地山石比较多,就要把山峰等作为基础。(2)以人为本。来园区景观游玩观赏的游客大多以步行为主,因此要充分的考虑人类活动的自然规律和生活习性,使园林建筑和地形协调起来,增强舒适感与可观赏性。

2.植被设计

园林设计中最不可少的就是植被设计,它是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营造园林美感与可观赏性的重要手段。在设计植被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园区内的假山、水景等,将不同色调、大小、时节、种类等植被最优组合,将各种植被和景观进行交叉设计,营造出一种错落有序的感觉。

3.活动区设计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居民或者游客的特征,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层次需求,比如可以设计儿童专区、老人专区、青年专区等,使每个年龄层的游客都能参与到其中。同时要基干目标群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设置休闲、娱乐、运动等多功能活动区,最大限度满足目标群体休闲娱乐的个性化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绿色生态原则、景观丰富原则、园林功能多样化。本文在这几个原则的基础上分析空间艺术在地形、植被和活动区上的设计和应用,通过把这些空间元素进行有机的整合,为游客设计出一个舒适、生态、优美的综合性娱乐场所。

浅谈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空间设计 篇7

1.1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 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 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 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 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 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 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 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 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 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1.2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 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 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 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 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1.3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 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 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 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 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 毫无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 限定某一个景区, 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 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林设计中, 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 (开阔、封闭、隐蔽等) , 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 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 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 而树冠的起伏层叠, 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 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 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2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2.1 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 利用多样性原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 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应注意, 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 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 而应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 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 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 多样性都产生了。

通过基调植物统一构图, 利用强有力的重点植物形成焦点, 具有多样统一性。在表现多样性同时, 也要考虑统一的形成, 在3~7种不同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 主要表现形态、色彩、质感中某两种植物特征, 大多数植物的这两种特征均相似, 或者在8~15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 大多数植物有一种特征相似, 则整个植物景观可形成多样统一。多样性形成的方式有对比、相似两种。对比将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形成跳跃感, 而相似的多样是平缓的, 给人带来宁静、平和的感觉。

2.2 简洁

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 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态或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 既单纯同时又不乏变化。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 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 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 这种景观十分单纯, 没有变化, 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另外, 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 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3与相邻的组相同, 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 这样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 形成了统一。

2.3 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 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宜的尺度, 使人亲切, 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就有, 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 它对于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比例研究中, 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 使植物空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2.4 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 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 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 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 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亦是如此, 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 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 反之亦然。同样, 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引游人的视线。在植物空间构图中, 植物间距的差异亦可形成强调。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 直到间距发生变化, 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 而形成强调。另外, 利用线形植物引导视线, 视线的终点亦可形成一个焦点。

2.5 均衡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 均衡是指植物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形式。植物景观的对称均衡是非常明显的。在它的构图中心设置焦点, 左右两边形成植物重复, 构图稳重。利用中心两旁的垂直形象可以起到强调均衡中心的作用, 通常具有引导作用。不对称的均衡中心不放置在中央, 形成在形式上具有变化的均衡。这种视觉上的不规则均衡, 是各组成要素的比重的感觉问题。这里的比重是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

在植物景观构图中, 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 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 空间就没有了层次, 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 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 从而突出中景植物, 形成均衡感。

3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3.1 开敞空间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 称为开敞空间, 它外向、无私密性。园林中由低矮植物营造的开敞空间气氛明快、开朗, 常成为人们良好的游憩活动场所。由如茵的草坪, 斑斓的花卉, 矮小的灌木等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均能达到此种效果。

3.2 半开敞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材料为主营造的半开敞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指人的视线被四周植物的枝干等部分遮挡, 人的视线透过稀疏的树干可到达远处的空间。另一种则是指空间开敞程度小, 单方向, 常用于一面需隐密性, 而另—面需景观的环境中, 在大型水体旁也很常用。这两种空间在形式上虽不完全相同, 但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二者都不是完全开敞, 也没有完全闭合, 身处其中, 人的视线时而通透, 时而受阻, 富于变化。

3.3 封闭空间

由基面、竖向分隔面和覆盖面共同构成的林下空间, 利用乔木树冠形成的覆盖面隔离向上的视线, 同时林下灌木对视线的流动产生阻挡, 人的视线四周均被植物所围合, 形成视线的封闭, 称为封闭空间, 它无方向性, 具有私密性、隔离性。

3.4 竖向空间

空间由基面和竖向分隔面构成, 植物冠幅较窄, 主要利用椭圆形、圆椎形、圆柱形的植物自身或与灌木结合, 在竖向分隔面上封闭视线, 形成竖向上的方向感, 将人的视线导向空中。

3.5 覆盖空间

指由树冠浓密的遮荫乔木构成的顶面被覆盖, 而立面为空透的空间, 能带给人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由于树冠的厚度和质感不同, 能产生不同的遮荫效果, 为人们创造舒适的游憩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植物营造的覆盖空间与许多由园林建筑营造的顶面覆盖, 四周开敞的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如果抛开具体的形象、质感等方面的区别不谈, 那么它们带给人的空间感受则是较为类似的。

4 小结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 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 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 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园林中, 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 只有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合理配置, 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 [ID:4071]

摘要:园林的设计既是一处环境设计, 也是一种空间设计。本文针对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空间设计类型和一些构景手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空间类型,构景手法

参考文献

[1]刘华, 漆淑芬.现代园景设计创意详解[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0.

[2]王宇欣.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 2000.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篇8

关键词:古典,园林,小空间,尺度,应用

花草树木、山石地形、建筑水体、道路铺装……这些景观元素在美化园林环境的同时, 自然地限定出园林空间, 并利用综合立体的空间影响使用者的视觉、感知、使用心理。园林小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空间的子系统, 为满足空间多样性、灵活性、系统性、私密性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

1 古典园林中的小空间

中国的古典园林空间发展, 经历了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明清几个时期的主要意识形态变化, 提出了“考天人之际, 查阴阳之会, 揆星度之验”、“视之无端, 察之无涯”、“纡于委曲, 若不可测”、“巡回数尺间, 如见小蓬莱”、“才高八九尺, 势若千万寻”、“以须弥之高广, 内 (纳) 芥子中”等一系列观念, 其空间意识包含了古典园林从有限到无限的空间意象, 天人合一的空间宇宙观等。万变不离其宗,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要点之一是空间的“虚实斟酌”, 同中国传统艺术的感性处理方式类似, 园林设计者通过灵活的小空间为欣赏者提供更多体验、亲近、融合自然的机会, 通过让两者间产生更多的互动而实现精神上的愉悦或哲学追求。

从表面上看,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并没有一定的规律, 有别于西方园林中明显的轴线、开敞而规则的形式美, 古典园林空间或自然分隔, 或穿插融合, 布局是属于闲散、自由、随意的模式。事实上, 在《园冶》“相地”一节中, 计成已经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总体关系作出准确的描述———“杂树参天, 楼阁碍云霞出没;繁花覆地, 亭台突池沼而参差”———中国古典园林, 正是通过“随意”的“对比”, 产生空间上的虚实变化, 通过无数个看似不经意的小空间, 带给人们一种空间是无限延展的心理体验, 游人在园林中移步异景, 其中的每一个小空间看似有界, 视觉无边。

2 小空间的现代园林设计类型

“壶中天地”, 从美学艺术观和人文文化的角度出发,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类型并不能从尺寸上进行大小上的划分, 所谓的古典园林中的小空间, 是从景观使用目的和使用意境为根据展开的描述。受古典园林设计观念影响,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对空间的划分, 同样不执着于空间的物理大小, 而是通过空间的意象将其划分为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小空间”, 即为现代园林中的半私密或私密空间。

在现代的城市景观空间中, 受众主要从2个方面提出对私密和半私密空间的诉求———一方面是整个景观系统中局部的独立营建, 获取单纯空间的私密性, 成为纯粹的私密空间;另一方面是在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中, 通过局部元素的设计, 增强场所内的领域感与私密度, 成为场所内半私密空间。

2.1 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的营造具有宏观性, 是绝对而独立的, 是通过在整个系统中提供不同物理属性的围合空间, 为人们所需的私密性提供保护。古典园林的小空间意境为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私密空间营造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借鉴, 如苏州园林常使用装饰性洞窗、植物墙等打破小空间的单调生硬之感, 现代园林也大量融入化实为虚这种传统美学观, 加强小空间内涵, 扩大视觉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2.2 半私密空间

半私密空间是微观的, 相对的, 是把公共空间的游赏、休憩部分隔离, 营造领域, 满足人们在微观空间类型中获得私密性的需求, 可以算作是公共空间的不同层次。如, 景观水景广场一旁的小路, 相对于整个广场活动区域来说, 是一处较为私密的场所, 但无法与公共的广场割裂, 其环境心理学与景观设计原理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法则并不相悖。

3 小空间的现代园林设计应用

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早已无法让当代园林同中国古典园林一样, 营建数量很多的私家园林供个人赏玩, 但是现代人同古人一样, 对小空间有着强烈的诉求, 这就要求城市园林建设中, 合理地对小空间进行协调, 以宜人的尺度和布局完成空间界定, 为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提供一处有归属感的净土。

对城市开放性广场来说, 不同的小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私密性。如在中心广场周边的边界型小空间, 既有背景环境, 又不妨碍视野, 可以让使用者与中心连接, 从心理上实现与场所的互动, 又让使用者可以较少地为他人所观察, 提供恰到好处的私密度;在广场周边卫星小路旁的小空间, 则是为与外界交往诉求较低的使用者提供, 让他们通过减少与外界的联系, 获得更多的独立空间的机会。城市广场类小空间的设计, 主要为线式界面, 通过建筑物、高差或植物群落进行私密度的把握, 从而塑造空间, 这种通过位置进行空间尺度的控制, 是我国古典园林追求的“移步异景”的视觉体验效果。滨水园林建设一度主要以开放性景观环境为主, 考虑到各种活动需求, 现代滨水景观建设中也开始加入小空间这种场所关怀。如天津海河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典范作品, 水景观非常出色, 这时候, 小空间的营造从受众的内心需求和行为偏好出发, 分别为老年人群体、行为亲密的年轻人、多动的少年群体以及儿童、幼童等提供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小空间, 不同视觉隐蔽性的小空间, 较为复杂动态的小空间、灯光科技酷炫的小空间, 也就是说, 小空间可以不仅仅是年轻人的, 不仅仅是安静的。光与影、动与静、虚与实、硬质与软质, 古典园林中的对比艺术在城市滨水园林小空间景观建设中使用得尤为明显。

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 作为距离人们家门最近的景观环境, 可以更多地通过小空间的营造为人们提供“私家园林”的可能。居住区半私密空间, 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 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 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 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 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 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私密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 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对于这2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小空间来说, 中国古典园林的“有限到无限”开始有些显得不适用, 而“天人合一”则非常符合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与风水要求。在进行居住小区景观小空间设计时, 室外活动场地的形状、位置、尺度等的设计与布置, 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交往场所心理, 利用建筑物、矮墙、树木、坐凳、小品等物质元素, 围构出符合居民心理的, 前面开阔, 后背安全, 中心坦然的交往空间环境, 使居民愿意光临并留得住, 从而在轻松、自然、愉快的环境中, 相互交谈、实现交往, 增进邻里关系。只有小空间同时满足人们生理、心理、自然、生态等诉求, 才能让使用者在私密环境中脱离中心恐惧感、前尊心理和后防意识, 享受符合交往场所心理的居住区室外小空间。

4 结语

小空间作为景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城市大环境下的私人自然乐园, 空间本身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园林空间的感知主体是人, 不论是单一尺度的开放性空间类型, 或是多种形式组合的尺度多样的小空间群体, 都是让使用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判断得出使用感受。人的视觉特性与心理感受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现代园林小空间的设计宜更多地结合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现代认知规律研究成果, 客观准确地把握空间尺度, 营造符合人们诉求的意境空间。

参考文献

[1] 石芸溪, 张雪娇.浅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与视错觉艺术的关系[J].才智, 2010 (23)

[2] 袁琳玉.苏州古典园林视距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 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向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4] 陈益峰.现代园林地形塑造与空间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园林空间设计 篇9

关键词:园林,空间,组合,序列

园林空间是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建筑、植物、山水体系、道路广场等景观要素所组成的区域, 是建筑的外部空间。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由设计师将各景观要素组合成合理的空间, 这些空间有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完整的园林。本文拟对园林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1 园林设计的空间性

园林设计的本质就是把场地划分成许多功能不同、景色各异的景区, 各景区之间用不同的园林要素作为区隔, 同时这些要素也担负着阻挡视线的作用, 这种设计手法即为空间分隔。分隔使园林空间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 它打破了园林的空旷、呆板和平淡, 同时使各有特色的景区互不干扰, 突出景区各自的主题。同时, 通过各空间的大小、开合、动静等方面的对比效果增加了园林的趣味感, 不使使用者感觉乏味, 从而使园林成为一个有趣的、有多种体验的空间整体。

2 园林空间的时间性

在园林空间中的时间性第一体现在游人行进时走入不同空间所体会到的不同感受, 这就是园林设计追求的所谓步移景异的效果, 它是人们在园林空间中不同时间所具备的不同体验。园林空间的时间性第二体现在空间围合要素的时间变迁上, 比如以植物围合的空间其四时景致各有不同, 随季节变化而形成不同的闭合程度及空间感受。

3 园林空间序列

在划分园林空间时,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有规律可循, 根据各景区的用途和功能等来安排各个空间的先后顺序, 就是园林空间序列。这种序列应是一种富有韵律感和美感的协调的整体空间组合, 从开敞的到封闭的, 从明到暗, 从大到小, 从喧嚣的到宁静的。通过不同空间感受及景物的疏密对比打破单调感, 使空间具有层次感形成序列。例如广州华南植物园利用不同的空间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构成亲水、戏水、乐水的山水文化, 用山水体系和植物林冠线来分隔中景区和小景区。通过一系列空间序列的安排, 使园区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形成了分山分水的处理手法, 创造了丰富的景观。同时突出园区主要景观, 用主要景观控制每个层次的景区从而使全园都处于一个统一的氛围当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园林空间。

4 园林空间的组织

视景线是由园林空间的组织形成, 而园林中用来观赏景物的空间即为视景空间。园林空间包括静态空间、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其中静态空间是指视点固定来观赏景物的空间;动态空间则是需要游人变换视点观赏的空间, 由于视点的移动, 使游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观赏不同的景致, 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步移景异。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则是相对而言, 其定义依赖于空间围合物的封闭程度。

4.1 空间的组合

园林空间就其本质而言即是游人观赏的视线范围。通常由各园林要素构成的空间其平面形状无约束, 而在立面上形成围合从而定义空间。在围合的过程中留出透视线以控制游人观赏有效的景物, 这就是空间的联系。因此园林空间设计需考虑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园林空间的组合与其他园林构图形式的关系。在园林空间组合时, 要将最主要的空间做为组合的中心, 以次要空间作为辅助, 疏密相间, 从而达到主次分明和相互对比的效果。第二种情况是在一些中小型园林中, 为满足购物需求而单纯使用园林空间的组成, 这种情况下园林空间的组合需要灵活组织。一般应遵循如下规则: (1) 空间应灵活多变不要呆板; (2) 空间的组合须有节奏感, 不应平铺直叙, 应使不同类型的空间之间其主体、从属、过渡形成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序列; (3) 空间感的强弱、闭合程度、明暗、气氛等有对比和差异。

4.2 空间的转折和分隔

空间的转折有硬性和软性之分。在规则式园林设计的空间中, 多属硬性, 如在对称轴相交处的空间、道路转向处的空间, 大小空间变换处等。在自然式园林设计的空间中, 宜用软性转折, 通过对过渡空间的灵活设计, 如在室内外空间过渡之处, 布置花架、走廊之类的过渡空间, 使转折变得比较柔和。园林空间中的分隔, 有虚隔、实隔之分。两空间互不影响的前提下, 有互通气息要求者可虚隔, 如廊道、透景窗、稀疏的种植、水面等进行分隔;实隔则是根据两空间不同的性质、用途、风格等需要明确区分的空间, 用实墙、构筑物、山体、密植等分隔空间。分隔当中, 虚隔是软性处理, 实隔是硬性的处理。以北京紫竹院公园的空间分隔为例, 一进园门的入口广场使用树林环绕, 遮挡游人视线使之不能看到院内主景, 但通过道路, 树丛的缝隙, 却可以隐约地看到园内的许多景物, 进而激起游人的好奇心, 寻路而进, 不久便可以看到作为主景的中央广场, 这就是利用了园林空间设计中虚隔的设计手法。

5 结语

园林空间是园林设计的主体, 它是作为理想场地担负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 是设计者设计手法的最高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园林空间的意义、了解其类型和设计要点, 才能做出高水平的园林设计, 创造充满感染力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

[2]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Ⅱ[J].世界建筑, 2005 (11) .

[3]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篇10

关键词:居住空间,景观设计,古典园林

1 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1.1 追求神韵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山水植被为基本要素, 其中, 以自然的山水为根本, 植物为点缀。但并不是简单按比例仿制这些景观要素的自然形态, 而是人为的加工、调整、剪裁、结合, 以追求“一峰山太华千岳, 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韵境界。

1.2 诗情画意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 而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其所创造的美妙意境, 这也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3 建筑与美学的结合

园林艺术起源于先秦, 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将物质生活条件同对自然环境的精神审美结合起来。在自然生态环境中, 开始大量修建行宫别苑和亭台水榭, 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积累, 人工修建的亭台楼阁把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修饰的更具民族色彩和民族精神, 具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2 古典造园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2.1 灵感源泉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 其设计思想更是当代园林艺术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设计的典范, 是设计师和工匠在特定的空间内, 经过精心设计, 运用高超造园手段, 将建筑和山、水、植被等加以配置组合, 形成源于自然环境, 又高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 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2.2 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对国内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加以深入研究, 挖掘出富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景观元素加以运用, 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味道”的风景园林景观作品。园林景观艺术是直观体验性艺术, 观赏者无需接受专门的培训, 就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同时, 这种直观艺术受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可以使观赏者耳濡目染的感受到当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3 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3.1 不尊重自然环境

许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对景观的功能性考虑不足, 注重表现外表的美观。某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表面的气势和美观效果, 达到增加成交量的目的, 不惜重金做面子活, 为此增加了成本, 加重了购房者的资金支出, 也使得后期的物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3.2 缺乏神韵

现代居民小区已经成为居民,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 因此, 设置的休闲活动空间充足, 有健身区、儿童游乐场地、休闲步道等, 这些空间普遍尺度较大, 且多以铺装为主, 相对缺乏可供好友休闲小憩的私密空间。

3.3 施工时间短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传统建造技术已经被机器化大生产式的快速施工技术所淘汰, 当代施工者往往依靠现代技术手段, 使得传统建造技术开始失传, 其精髓更难以再现。现代居住小区中经常可以看到其它建筑材料仿制木材建成的亭台水榭, 虽然形似, 却没有了木材的生动, 传统工艺的风采不复存在。

4 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居住区的影响

4.1 理解古典园林的内涵

要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 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 不能完全依赖新技术、新材料, 更不能对现代西方园林的成功典范照搬照抄, 要学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

4.2 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因此,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遵从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尊重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核心精髓, 采用尊重生态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 以自然景致为主, 强调设计师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现。

4.3 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依山林而建, 通过借景、比喻等方法将园内景观和周围自然生态结合起来, 同时, 也可以起到延展空间的作用, 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连接、渗透, 彼此呼应, 形成一个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设计师将视域作为设计范围, 以地平线为空间参照, 突出与本地区景观的融合。这与古典造园手法中追求无限想象的外延空间理念是一致的。

5 结语

在新的社会生产环境下, 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撑下, 要实现新的功能要求, 应当着力学习, 继承古典园林的精妙, 而不是简单的对形式进行模仿, 更不是用简单的工艺手段, 制作简化的经典元素。这样不仅是对创造力的约束, 也是对古典园林形式的人为视觉混淆, 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损害。

参考文献

园林的设计与空间结合 篇11

关键词:园林设计;艺术手法;方案表现

一、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一)观赏性原则。生态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目的是体现观赏价值,人们在观赏生态园林中,比较注重美感和艺术特点,如此增加植物配置的压力,促使配置上,必须达到最基本的观赏目的。增加生态园林的美学价值,即可起到观赏效果,促使人们可以观赏到“四季交替”“美轮美奂”的元素配置。

(二)平衡原则。植物配置的平衡水平,可以彰显生态园林设计的温柔,避免受到叶茂繁枝的冲击影响,实际植物配置中过多运用浓色调或庞大工艺,会导致生态园林呈现无规则的状态,不利于体现生态动感中的静态美,所以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必须遵循平衡原则,给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园林环境。在“论园林设计的要点”中也有详细介绍。

二、景观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

以手绘的形式表现景观场景时,无非表现的是景观构成要素,分解整个手绘效果图,包含了这些要素:植物要素、山石水体要素、构筑物要素、地形道路铺装要素、景观小品元素、配景元素(人、车、云等),只要每个景观要素能够美观的表达出来,再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效果图,不同的景观要素组合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因此掌握景观构成要素的手绘表现非常重要。

(一)植物的表现形式

植物是整个景观效果图里,占画幅面积最大的部分,因此掌握植物的手绘表现形式非常重要。然而乔木、灌木、草坪在手绘表现时方法各不相同。在表现乔木平面时,主要用圆形的轮廓形式或分枝形式表现,在表现乔木的立面、剖面或透视时,可以采用整体树木的画法,即整体表现圆球形、圆锥形、尖塔形、伞形等树型,也可以采用树干与树枝的画法,画出树干与树枝的外轮廓,而第二种画法更加生动自然。在表现灌木时,因为灌木没有明显的树干,主要采用外轮廓的形式表现其栽植的范围,用组合重叠的圆形或曲线来表现整形灌木或自然式灌木,通过区分灌木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来加强灌木的立体感。在表现草坪时,可以采用打点形式、小短线形式来表现草坪,其颜色应与乔木、灌木区分开。不但是绘制好每一棵植物,而且需要高中低层次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营造不同的植物组景,四季皆景。这样以来,乔木、灌木、草坪既有形态、颜色、大小的区分,又展现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能营造出不同的花境效果。

(二)山石水体的表现形式

山石水体通常为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景观节点,可以重点表现。山石通常用粗犷硬朗的线条勾勒出外轮廓,用不同的笔触与线条来表现山石不同的纹理,有棱角分明的,有浑圆的,再以深灰、中灰、浅灰马克笔来表现山石的体积感与厚重感。在表现水体时,水面可采用线条法、等深线法、平涂法和添景物法等多种表现方法,多采用浅蓝色表现水面。其线条要疏密有致,并且可以通过增添水生植物、驳岸、亲水平台、码头、船只等来进一步营造水域氛围。水面也有动静之分,表现静水水面时,主要以平涂为主,给人宁静、幽深的感觉;表现流动的跌水时,可以有明显的笔触感,给人动感、轻快、震撼的感觉。不同的表现形式的水面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

(三)构筑物的表现形式

构筑物也是景观场景中经常出现的部分,它具有点缀景观、观赏风景、组织游览路线等功能,尤其是亭、廊架、景墙等在景观中更为常见,需要先抓住构筑物的大体轮廓,再描绘出细部,表现出材质。更为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构筑物与整体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如构筑物是否为整个场景中主要表现的景观,构筑物与水体的关系是否协调,构筑物与植物造景是否协调。

(四)地形道路铺装的表现形式

地形道路铺装也在景观中无处不在,地形显示了竖向设计方面的考虑,高低起伏的地形让空间更具有层次感,道路起到组织空间与引导游览的作用。在绘制道路平面时,道路象脉络一样,将各个景观节点串联在一起,采用蜿蜒起伏的曲线形式,而地形则需要采用等高线的形式来表现。铺装样式则可以丰富多样,可以是几何形式也可以是图案形式,也可以融入各种人文元素,增加景观游览的趣味性。在绘制效果图时,需要把握好地形道路铺装的透视关系,表现出近大远小关系,以及地形的高低起伏关系,画面才具有层次感。

(五)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品,即景观雕塑,是公共景观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多位于在广场景观节点中心,它是视觉的焦点,体现了文化,烘托了主题,使场景富有情趣。不同的造型、材质、立意的雕塑都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疏密有致的线条,鲜明的色彩,明确的黑白灰关系,重点突出景观雕塑,同时需要注意它与周围景物之间的协调关系,虚化周围的景物来衬托景观雕塑。

(六)配景要素的表现形式

配景要素主要指的是人物、车、云、园灯、园椅、宣传栏等,它既能丰富画面,又能反映出其它要素的体量大小。其中人物与车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抓住其主要外形特征,具有很强的符号化与图案化特征,多采用鲜艳的颜色或直接留白的形式,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云彩可以用彩铅或马克笔来表现,笔触要有虚实浓淡变化,衬托出一朵朵云彩。园灯、园椅、宣传栏等既有实用功能,又能装饰美化环境,其造型、色彩、尺度一定要与环境相协调。配景主要应当起到衬托的作用,切勿喧宾夺主。

总之,掌握这些景观构成要素的形态、色彩、质感等手绘表现形式,绘图就成功了一半,再通过美学原理将这些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完整的画面效果。

三、构成艺术基本元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

具体应用

构成艺术包括点、线、面、体、色彩与空间六大基本要素,构成艺术即是将这些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组合。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构成艺术,即是将点、线、面、体、色彩与空间概念性要素进行物化,置换为风景园林设计内容,如山石、地形、植物、水体等,这些要素具备生态属性,同时发挥着审美功能与象征功能。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构成艺术,塑造出抽象美,提高园林观赏性与美感。

(一)点属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形态基础

所有事物均是由点构成的,而在设计领域,点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点,更代表着体量相对较小的艺术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点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点可以代指园林中独立的艺术雕塑、某个应景的盆栽植物,也可以代表一个建筑,或耸立于草坪中的重要景观植物。点是所有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点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并对重点园林景观进行强化表达,同时起到引导参观者行进路线的作用。点的设计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性内容,可以有效设计出风景园林动态艺术美,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线属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视觉语言

线由点构成,无数连接在一起的点即构成了线。而线又可以分为直线与曲线两种形式。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将直线分为垂直线、斜线与水平线;将曲线划分为自由曲线与几何曲线两种形式。其线条表现方式不同,给人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常通过直线的设计与应用给人宏伟壮观之感,通过轴线的强化,增强园林景观场地的仪式感及庄重感。

(三)面属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

面是点与线的组合,风景园林面的形态蕴含着点与线的具体表现,面的设计与应用对整个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效果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面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主要分为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大面的设计与具体景观区域中景观物体的小面的设计。在大面的设计中,首先是对风景园林规划区域、面积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满足园林功能及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对园林要素组成进行合理分配,然后通过景观节点与景观轴线将风景园林景观面连接为一体,从而构成整个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感。因此,在构成艺术基本元素面的应用中,因其规划设计不同,面的表现效果不同,其美感形式也各不相同。如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直线形面,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有序简洁的美感,应用曲线形面则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美感。在小面的设计中,指的是在具体风景园林设计区域中,通过景墙、植物墙、或连续阵列的景观构筑物形成一定面积的景观效果,从而使参观者的景观视线得以适当遮挡,而不致一眼望穿,亦或可以通过景观面的排列,对参观者的景观视线进行引导或衬托,从而突出重要景观点。

(四)体属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三维形态

构成艺术基本要素中的“体”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则是随处可见的,大到景观构筑物、特色景观雕塑,小至花池、座椅,都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体”的运用,它通过多角度艺术美感的展示,使游客可以从立体的角度对景观进行观察,其视觉效果更为突出。同时,体相对面更容易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因此,在构成艺术中体的应用可以展示出多种形态,通过“体”的应用,使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五)空间属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视觉要素

空间包括色彩、立体、平面三个方面的视觉要素,是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三位体。构成艺术基本要素空间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园林内部的基本要素进行组合,通过各项基本要素的构建,组成具备较强层次的空间感,体现出风景园林设计美感,如将通过乔木、灌木、草坪层次的区分及围合,增强场地空间感,区分使用功能等手法,都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的常用方式。

四、结语

只有掌握了景观构成要素的表现技法,以及把握好美学原理的运用,才能在方案阶段与效果图阶段绘制出优秀的设计图与效果图,进而更好的展现方案设计的特点,让视者更直观的读懂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与想法。

参考文献:

[1]刘小洋,金晓玲.手绘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04).

[2]谢尘.完全绘本室外设计手绘效果图步骤详解[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10).

[3]胡长龙等.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8).

作者单位: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篇12

园林空间景观是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造, 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 将它们进行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而在这个园林空间的建设中, 园林植物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 园林植物在建设中被广泛的使用, 但是在营造园林景观时, 要注意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特殊的生态条件, 合理地选择植物, 探究如何运用园林植物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为园林景观增加生命力。

1园林空间景观应用和规划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 我国在园林建设方面就颇有建树, 园林设计不只是环境设计, 还包括空间设计, 这一点可以从古典园林的空间组合搭配中发现, 营造出的古典园林层次感强, 让人叹为观止。在现代园林建设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对艺术和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间景观的营造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园林植物的应用对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能够丰富园林空间景观

由于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很多, 形态多变, 而且会随着季节变化, 因此可以结合其他要素丰富和完善园林空间景观。例如:可以将植物与地形结合, 除由于地形变化导致的空间感;还可以将植物与建筑配合, 以此来消除建筑物过于硬直的轮廓结构;与水和岛屿结合, 可以丰富水面的层次和色彩。除此之外, 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 形成不同的轮廓线就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要想表现出自然山水的感觉, 就要采用一小丛的自然式种植方式;要想协调建筑环境, 就可以采用直线、矩形等比较规矩的种植方式;要想营造一种开阔的空间气氛, 就要采用草坪或花坛等形式。

(二) 能够协调空间环境

因为植物是绿色的, 所以在空间营造中可以使园林整体的色彩统一, 除了能够美化环境外, 还能给人以轻松舒适的感觉。而且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不同, 选择适合的植物, 在大的空间用高大的植物, 在小的空间则选用精致的物种, 能够很好地协调空间尺寸和比例。

2园林植物中空间景观营造的技术

园林植物能够根据不同空间景观营造技术, 结合各种空间形式, 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植物造景可以形成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中空间景观营造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横纵空间的营造

横纵空间的营造包括单点式的景观空间营造、对称式的景观空间营造、群丛式景观空间营造、植坛式景观空间营造、块平台式景观空间营造。单点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在比较开阔的空间环境中, 用单独的一株树木造型, 主要是想表现树种的姿态, 以观赏功能为主;对称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用两组效果相同的植物, 配置成具有轴对称关系的结构, 形成半敞开的空间, 它主要是作为夹景, 增强整体的延伸感, 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群丛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用多株植物进行不规则的近距离种植, 形成一簇, 为整体造景, 常用在庭院、广场和河畔等, 主要体现出自然界的群体美;植坛式景观空间营造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在一定范围内以固定图案种植, 形成花坛, 主要是为了表现植物个体的美感和整体组合后的美感, 常常用在道路两侧和交叉口、建筑物前、广场等地;块平台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人工种植的草地, 也就是人工铺植草皮或是播种草籽, 它是一种十分开阔的园林景观, 与自然地形相结合, 主要起到烘托建筑的作用。

(二) 不同场景的空间景观营造

根据不同的场景, 要选择不同的营造方法, 不同场景可分为建筑、水体、道路等。围绕园林建筑, 应该使空间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软化建筑的硬直, 使建筑空间融合于自然空间。对于体型较大并且风格庄严的建筑要选择枝干粗、树冠大的高大型植物;对于体型小巧、精致的建筑要选择枝态轻盈的小型植物;此外, 在庭院周围可以利用全封闭的植物空间来营造幽静的环境;对于一些如雕塑、花台、喷泉等建筑小品, 可以用篱笆点缀, 起到烘托的效果。围绕水体进行景观营造的时候, 要将植物和山水景观融为一体, 要以高大型的树木为主, 形成半敞开的空间, 树木的倒影与水景相呼应, 从而增加水体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引导观赏者对水景进行观赏。除此之外, 对于园林中堤岸的空间营造要以杨柳为主营造垂直的植物空间, 而对于岛屿的空间营造则要通过多种植物配置, 增加岛屿的层次, 形成覆盖型的植物空间。围绕道路进行空间景观营造, 要使道路两侧的植物与道路的变化相一致, 不但能够组织游览路线, 还能起到引导交通的作用。对于主路旁的植物, 主要选择较为高大的树木等间距的种植, 形成垂直的空间, 以达到林荫夹道的效果;对于次路和小路旁的植物, 主要要营造出自然的风格, 营造方式灵活多变, 可以根据视觉要求来选择树丛、花丛、草坪等, 形成美观的半敞开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剑, 张志国, 隋艳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01.

上一篇:农机企业合作下一篇:古代文学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