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

2024-07-15

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精选9篇)

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已经陆续完善了部分医院、车站和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的设计, 但是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存在很多问题, 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各类人群的需要, 造成园林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是残障人士。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园林设计中应用无障碍设计, 这样才能使园林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园林设计,无障碍设计,残障人士,具体应用

1 无障碍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正常的公共设施不能满足他们正常的生活,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这些人的需求要予以考虑, 而无障碍环境设计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具体指的就是在设计各种公共建筑、设施、环境时, 要对一些特殊群体的需求进行考虑, 要安装一些特殊的装置。这种设计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需要, 表示对这些人群的关爱, 为这些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 从而建立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公共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 我国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通过建设无障碍设施, 可以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其他社会人员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 这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所以, 各级政府、党政机关都要对这项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来, 我国无障碍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比如说我们已经将这种设计方式融于一些休闲广场、医院和住宅小区等的建设上。这样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等都可以自由的使用各种公共设施。这种设计理念的发展也表明了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说明我国国民素质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

2 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具体应用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特殊群体的生活需要。一些发达国家, 在20世纪的60年代就认识到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一些特殊群体能够正常的使用公共设施, 降低了这些人群对其他人的依赖, 也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范围。

2.1 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1 缺乏无障碍关怀意识

现在的无障碍设计一般都是针对盲人等残障人士的, 比如说盲道、盲文等。但是真正的无障碍设计不仅可以为残障人士的生活提供方便, 还可以为老年人、妇女儿童、伤病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方面, 使其能够安全、平等的使用公共空间。我们必须对这些人群起到足够的重视, 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进行园林设计。

2.1.2 忽视了无障碍设施体系的建设

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存在着很多节点的保障。针对这个问题, 国家在制定各种建设法规时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我国, 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体系, 尽管在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相关体系的建设工作, 但是还没有对无障碍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规定。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要对残障人士、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生理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 保证园林中无障碍危险物。这些弱势群体与健全的人相比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所以他们不能使用正常人可以使用的公共设施。因此, 我们应该在园林设计时采用无障碍设计方法, 设计人员要真正了解这些人群的需要, 保证设计的设施能够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在设计时要保证设施的实用性。比如说, 我们在提示人群对环境的判别时, 可以采用空间标识的方法;要建立一个可以供人们相互交流的休息区, 这样就可以消除人们孤独郁闷的心理;要在园林中设计一条或几条比较便捷的道路, 这样可以提供更舒适的游园方式。另外,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重视细节, 要保证那些细小部分结构的质量。比如说, 在建设坡道时要选择适当的防滑材料;在危险的道路边要加设护栏;要在光线不好的地方安装照明设备;在景观的转角处要设计供游人休息的休息平台等等。

2.2 无障碍设计在园林设计中实践运用

2.2.1 无障碍设计的基本状况

现在, 我国无障碍设计在园林设计发展上还很薄弱, 对其的含义也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设计问题, 造成设计方案搁浅。我国在进行无障碍的园林设计时, 没有真正站在特殊人群的角度上考虑, 通常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不仅加入无障碍设计, 更从这些弱势群体的需求出发, 思考如何融入具有医疗保健康复的功能, 这将使得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 在游玩观赏园林景观的时候, 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关爱, 同时也康复了身心。

我国中山陵风景区内, 有一个盲人植物园, 它从盲人的生理缺陷角度考量, 用大量的信息构建了盲人行为无障碍的典范代表。植物园内种植了大量香味各异的植物, 并配挂着盲文铭牌, 有几十种植物设有语音介绍系统。使盲人在无法观看的状态下, 通过感受自身的嗅觉、听觉、触感等功能, 多角度感知了各类植物的形状、特点和名称。同时, 整个植物园在建设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盲人的特殊生理需要, 设置了各种触感变化极强的的鹅卵石作为行走安全提示, 让盲人朋友们在植物园里归属感极强地无障碍游玩“触”赏。

2.2.2 无障碍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发展

园林是人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放松心灵的场所, 其中的各种设施必须以满足人们休憩娱乐为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背景下, 在老龄化群体、残障人群的逐年递增的现实情况里, 如何通过社会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 创造一切必须可能的条件关爱注重老龄化群体、残障人群、弱势群体等的生理心理需求, 让他们平等而自由地与健全人群共同使用社会公共设施, 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娱乐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 在我国的万寿桥公园, 它是我国第一个无障碍园林公园, 其无障碍设施设备的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万寿桥公园从特殊群体的需求作为主要考量, 公园内大范围地引入了适合特殊群体需要的各种设计, 如盲道、安全园道、易登坡道、触摸地图、残障人士专用厕所、语音提示设施等等工程, 使得肢残者、视障者、老年人及健全人群皆能享受公园的娱乐设施, 在绿荫婆娑中呼吸新鲜空气, 缓解生活压力。

3 小结

综合上文所述, 无障碍设计在园林景观中应用时, 应重点衡量所涉及的具体建设的技术方法, 并且着眼点不单纯是放在残障人群、老龄化人群等特殊群体的便捷使用上, 要在设计中融合入各种关爱特殊群体的身心愉悦的元素, 让特殊群体在享受环境美的同时, 从心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特别的关心爱护, 由心境愉悦而产生和谐社会。如何使园林景观最大程度地适合社会各类人群, 就必须在园林无障碍设计的准则和规范上不断探索, 从人性化的视角进行观察, 制定灵活实用的设计方案, 为无障碍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打下充实牢固的理论指导基础。在园林景观建设实施方面, 在为各特殊群体提供合适的基础设施时, 要注重无障碍设计如何与园林景观无缝融合, 将无障碍设计的功能和谐地存在于园林之中, 使得社会全体人群都可以享受园林美景, 愉悦心灵。

参考文献

[1]王顺洪.中国概况[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9) .

[2]刘静.浅谈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01) .

[3]陶立群.人口老龄化与无障碍环境[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4) .

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要点分析 篇2

摘 要:本文将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就具体的无障碍设计要点进行详细分析。笔者着重强调了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再给予充分的理解,鼓舞广大民众都积极参与到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中去。

关键词: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环境心理;公平性;人性化

1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概念

无障碍,顾名思义是指公共环境中的通畅性以及与无障碍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可被认为是人性化环境的基本属性。无障碍设计理念最初是由联合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并倡导的,旨在建议现代化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应将使用者不同的身心健康程度考虑在内,进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现代人文环境。无障碍设计是20世纪人道主义发展的产品,狭义的“无障碍设计”一般从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硬质铺装和设施的角度考虑。我们讨论的是广义上的“无障碍设计”,针对的是老年人、儿童、病人、残疾人、孕妇,甚至有正常行为能力的人,我们需考虑的“使用”,不仅是硬质铺装和设施,更重要的要在设施的设计方面给他们提供物理和心理的帮助。

2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点

2.1 路径系统

(1)城市道路。对城市道路来讲,所谓的无障碍设计旨在给弱势群体包括残疾者的日常通行提供更多的便利。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旦人行道与车道之间出现冲突或路面高低设计得不合理就会给需要借助轮椅的行人造成出行阻碍。因此,设计路口时应考虑使用缘石坡道,这样有利于轮椅通行。视觉障碍者往往需要借助听觉和触觉来完成一些行为,为了有利于视觉障碍者能够在城市的各街道正常行走,应尽可能在各街道设立相应的盲人通道。

(2)缘石坡道。缘石坡道主要有三种坡面形式,即单坡面、扇形坡以及三坡面。缘石坡道通常设立在人行道上,其宽度与人行道保持一致。人行道的头尾部应该设立边缘石坡道,将整个线路建设成完整的无障碍状态。一般情况下,缘石坡道主要设置在道路交叉口处。城市道路交叉口位置的人行道首尾处应优先使用单坡缘石坡道,原因在于这样的坡道能使人行横道两边的角呈现石平边,因此被认为是交通最为便利的坡道类型。

(3)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目前,大多数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皆为阶梯式,这种阶梯式比较适合健康并没有携带重物的青壮年,而残疾者、老年人、幼儿、孕妇等需要借助轮椅者以及携带重物者则会面临通行困难,与无障碍设计要求存在冲突。因此,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最好设计成平坡组合,兼具梯子与楼梯,这样便可达到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设置坡道时,可设置缓坡升降设施以助行。

2.2 出入口空间

对公共空间的出入口设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1:20”的无障碍坡道助行,极端地形且不大于3米时可以采用“1:8”的无障碍坡道,并设置方便盲人通行的通道。对身体和视力有残疾的人群,设计时应该设置打开方便与安全的门,同时设置低位拉手以满足残疾人的使用高度。在不能满足设置助行坡道的地方应设置平台升降机来实现出入口的无障碍。不同性质的建筑采用了不同的建筑形式,但必须满足无障碍设计的最小尺度和规格,并使无障碍设施处于入口醒目的位置。

2.3 导向系统

无障碍导向体系应该是整体导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无障碍导向体系应做到图像化、符号化,尽量避免“老弱病残孕”等刺激性语言。在公共空间等大型综合性建筑中,清晰的无障碍导向体系与完備的设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的高度。导向体系的基本作用是使人容易理解环境中的空间布局。因此,导向图示的设计必须简单明了,方便各种人群辨别,为便于轮椅使用者准确并快速地捕捉到提示,应确保导向提示设置的位置与高度很合理。

3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求

3.1 整体性

整体性是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基础的规律,其主要涵盖了两层含义:广义地讲,城市公共空间不能含有系统紊乱的要素,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必须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狭义地说,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系统实际上属于城市文明的有机组成。因此在实践并设计公共空间时要求保留空间本身具有的统一性与完整性的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建设必须确保城市拥有相应的秩序性以及整体性,并保持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关系。城市的无障碍通行整体上是系统工程,它涵盖在所有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它是城市肌体健康文明和谐的表征。

3.2 多维度多层次构建立体的无障碍

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归纳起来由室内与室外公共空间组成。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包含室内、室外以及这两者间过渡空间的无障碍。它涵盖了城市的整个肌体,因此它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这种结构是整体而系统性的需要,是在统一的无障碍规则下形成的。公共空间中内部与外部连接的专属坡道,不但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流动状态,而且能跟道路上的各种交通设施以及城市景观要素等和谐地结合起来。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立体构建,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生活的混乱局面,使无障碍设施达到规范化的设置的目标,带给人们和谐的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的运作情况,并提升管理城市的效率。

3.3 空间形态与功能

随着全球的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文明已步入瞬息变化的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等也都逐渐变得多样化。当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人们对城市生活功能与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在提高。作为城市名片的公共空间,集合了散步、玩耍、休憩、锻炼、交流等多项功能。若在设计时将这些区划独立出来而不考虑通行的无障碍连接将会使公园的使用效率大幅度减低。城市无障碍环境的构建基础是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只有科学利用这些基础要素才能给人们创造更多有利于活动的优质环境。

3.4 动态多样性

(1)公共空间功能的不定性。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注重的是经济性与实用性,要求适应各项功能的需求。例如,城市广场并非只是休息的地方,同时也是用于集体活动的场所。公共空间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可被细分为多种类型,而由于多样性的要求,往往都表现出混合的功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生活便利,并创造出多样性的活动内容,从而大幅度提升空间的吸引力。

(2)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建筑内部的无障碍区域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弱病残孕”。他们是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主体,由于年龄、性别、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无障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对这些设施在无障碍化的同时尽量做到通用化。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应考虑其行为的不同需求以及行为的过程,从而保证合理布置设施密度。同时要对残疾人住房或老年公寓住宅入口的斜坡、无障碍电梯、厕所、扶手以及过渡区域进行标准化设计,以方便他们使用这些设施。

4 结语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城市设计的任何一部分都应无障碍,无障碍通用设计的理论应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完善的程度能够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包容程度。

参考文献:

[1]毛文实.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有障碍与无障碍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2]黄喆.公共空间的无障碍通行设计研究[D].上海大学,2014.

[3]谭蓓.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华清(1977—),男,重庆丰都人,硕士,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环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教育。

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初探 篇3

1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园林中存在的问题

1.1 无障碍意识的缺乏

在过去人们提起无障碍设计, 人们就会联想起盲文, 盲道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设施, 而今天的无障碍设计其实不只是为了部分残疾人而作, 而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环境, 为广大残疾人, 伤痛人, 老人儿童, 孕妇等行动不便者提供方便的活动空间。

另外, 到目前为止, 国内尚有一部分人认为:残障人士只是社会人群的一小部分而身体健全人士才是整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所以社会环境建设应该是为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只是让少数残障人士受惠, 不值得;还有的人认为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很复杂, 甚至认为它与正常人的使用、美观相矛盾。导致许多行动能力丧失或不齐全者不能正常参与和使用。

1.2 无障碍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最早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则是在1985年, 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无障碍体系尚不够完善系统。目前, 就全国而言, 审批、监督制度还未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来, 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执行、监督不力, 对无障碍设施的工程验收把关不严也是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正是由于对无障碍认识的不足, 意识的缺乏, 体系建设的不完善, 才导致现在的无障碍建设都存在很多问题。无障碍设施被挤占、损坏的情况比较普遍, 有的盲道成为停车场地, 甚至被破坏;有的已建无障碍设施被摊位侵占;有的建筑物设施另为它用。管理不善造成了无障碍无法正常使用形同虚设。

2 无障碍设计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 无障碍性原则

系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 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 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 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 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在规划设计时, 必须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2.1.2 易识别性原则

系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残疾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 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 即使感觉到了危险, 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 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 缺乏空间标识性, 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 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

2.1.3 易达性原则

系指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残疾人行动较迟缓, 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 设计者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

2.1.4 艺术性原则

系指园林无障碍设计在确保满足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 应注重其艺术性, 在功能和形式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使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达到有机的统一, 更好的融入周边环境中去, 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

2.1.5 可交往性原则

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 以此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 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 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

2.2 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2.2.1 园林中出入口的设计

开放绿地, 公园, 广场主要出入口应设提示盲道, 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 有高差时, 坡度应控制在1/12以下, 两边宜加安全扶手, 地面宜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 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 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 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 最好能设置盲文。

2.2.2 园林中园路的设计

园路且尽可能做到平坦不光滑, 无凹凸。主要干道如有必要应设盲道, 电线杆垃圾箱, 标识牌等应远离避开盲道, 如必须设置高差时, 应在2cm以下, 路宽应在135cm以上, 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另外, 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 对于不安全的地方, 除设置危险标志外, 还须加设护拦, 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2.2.3 园林中台阶和坡道的设计

开放绿地, 广场等主要园路有台阶时应设无障碍坡道, 坡道要防滑且要缓, 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 条件所限时, 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m时, 应每隔10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 级高应在10cm~16cm, 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 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 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 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2.2.4 园林中公共设施的设计

(1) 无障碍公厕的设置。公共开放绿地及主要旅游地段应设置无障碍公厕, 男女公厕应至少各设一个无障碍厕位, 地面应作防滑处理, 同时男厕应考虑无障碍小便池。

(2) 无障碍标识的设置。在园林景观中无障碍标识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盲文地图, 盲文铭牌的设置, 使视觉不好的人可通过触觉感知位置与方向。

(3) 无障碍停车场的设置。在设计公共开放绿地, 广场停车位时应设置无障碍停车位, 并按总停车位的2%设置, 且不少于一个。无障碍停车位即为满足行动不便者尤其是需要换成轮椅者换乘方便而设立的停车位空间。

(4) 在公共开放绿地, 广场设置休息座椅时, 应考虑桌椅边缘的圆角处理, 使设施棱角对人的伤害减少的最小化。同时在休息座椅旁应按不小于总座椅数量10%的数量去分设轮椅和婴幼儿的车位。

3 结语

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 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无障碍城市, 成为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 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要求园林规划和建设者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 并贯穿于园林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同时, 也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参考文献

[1]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M].科技出版社, 北京:2001.

[2]丁成章.无障碍住区与住所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4.

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 篇4

【关键词】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方法

目前,我国人们数量不断增长,为使人们居有定所,我国建筑行业大力发展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住宅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同时还要给人们的出行活动与交际带来便利,在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合理进行无障碍设计,能够为老弱病残者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一、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原则概述

1.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无障碍是指没有阻挡的障碍物及危险物。在住宅建筑中进行无障碍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老年人、残疾人等一些弱势群体在日产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拓宽其生活与交际范围。在现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类公共空间环境、建筑设备、设施的设计与规划都要全面考虑人的问题,旨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满足不同程度残疾者对住宅建筑等多种因素的使用需求,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现代化生活住宅环境。

2.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适用性。在住宅建筑中进行无障碍设计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即在建筑物中所设计的相关设备及设施等应为老弱病残者的使用提供便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障碍。由于老弱病残者与普通健康人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可能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自身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所以在无障碍设计时要全面考虑老弱病残者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确保无障碍设计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② 安全性。安全性也是无障碍设计的原则之一,所谓的安全性是指在无障碍设计中不应存在危险物或者潜在的危险状况。就残疾者群体而言,残疾者本身的身心机能不够健全,对危险因素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差,遇到危险很难感知到,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在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

二、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现存问题

1.电梯设置问题

电梯设置问题是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很多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在无障碍设计中对电梯轿厢的尺寸设置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并且按钮的高度、门洞宽度以及内部设施未设置提示盲道,与无障碍设计的目的背道而驰。此外,对于卫生间的洗手盆与小便器处之间的空间距离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没有预留足够的回转空间。

2.无障碍设施有待规范

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对盲道设置的数量较少,虽然部分住宅建筑设置了盲道,却也缺乏规范性。就目前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的无障碍设计程度来看,建筑物中的触摸牌设置较少,并不能确保盲人的安全。另外在无障碍设计中对无障碍坡度扶手的高度及尺寸都有其相關规范,但是诸多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在无障碍设计中都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3.住宅建筑尚未设置相关标识

目前,部分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尚未设置与无障碍设计相关的标识,这样对老弱病残群体的行动与辨认十分不利,不利于老弱病残者的安全活动与交际,在住宅建筑中应设置一些低位窗口,并在住宅区内设置一些无障碍座椅,以便他们休息。

三、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

1.住宅建筑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住宅建筑出入口位置应设置方便轮椅通行的台阶或者平台,坡度设置要合理且要具备一定的防滑性,在平台上应设置雨棚,这样遇到阴雨天气轮椅使用者可以在此稍作停留。一般情况下供轮椅使用的坡道设置应为直角型、直线形或者折返型,不应该设计成弧形,因为弧形反而不利于轮椅使用者行走。坡道两侧扶手应与设置的休息平台扶手保持相连,其坡度比例应控制在1:20,扶手的表面既要保持平整,同时还要方便抓握。

2.住宅建筑楼梯与电梯无障碍设计

楼梯与电梯是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的重要垂直交通方式,应设置在光线相对较好的位置,并在该处设置无障碍标识,以免老弱病残者及时发现,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楼梯形式应设置成每层两跑或者三跑的直线形梯段,严禁设置成了螺旋式楼梯或者弧形楼梯,给老弱病残者带来安全感,避免其在行走中不小心摔倒。扶手一般在台阶、坡道、楼梯及走道等位置两侧设置,高度应控制在0.85m左右,为了保证通行者的安全性,在无障碍设计中应在扶手起点与重点位置延伸0.3m,并设置盲文标识,给予残疾者温馨提示。

3.住宅建筑公共走道无障碍设计

住宅建筑中公共走道设置具有严格要求,一般公共走道的最小宽度应控制在1.2m,如果其表面应用了不同铺装,那么不同铺装之间应相互取平,其之间的高度差应控制在15mm以内,并在斜面过渡。在无障碍设计中,要尽可能地避免设置向公共走道突出的物体,走道的拐弯处阳角应设置成圆弧型或者做成切角墙面,以免轮椅上的脚踏板在行驶过程中刮伤墙面,从而影响墙面整体美观度。同时在公共走道两侧墙面下方还应该设置护墙挡板,高度应控制在0.35m,在设置中可利用水泥、木材及塑料等多种材料。

4.住宅建筑消防疏散无障碍设计

消防疏散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设置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残疾者与正常人相比疏散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为了保障残疾者的安全,在无障碍设计过程中应以消防相关规范为依据,对各项疏散距离进行严格控制。对于轮椅使用者而言,楼梯是其在疏散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针对这类人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避难间,避难间所处的位置应方便消防云梯架设,对残疾者做搭救活动。

5.住宅建筑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一般的残疾者对卫生间没有特殊的要求,而轮椅使用者对卫生间的要求则有所不同,在无障碍设计中要为轮椅使用者提供方便,需要在设备选择与布局上留出一定空间,保证轮椅使用者能够在卫生间内自由活动。对于坐便器设置应便于轮椅使用者不需要从坐便器上起来就能够洗手。另外,为了提高轮椅使用者的稳定性,还可以在墙面位置加装扶手,扶手高度要适中。洗脸台应设置在距离坐便器比较近的位置,合理把控其高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进行无障碍设计尤为必要,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宗旨与理念,为生活中的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了出行方便。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来的无障碍设计也定会朝着多元化、多样性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浅析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15):2311-2312.

[2]高艳苹,姜春燕,时铭.对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36):69-71.

[3]黄振华.对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方法的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4(05):288-289.

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 篇5

1.1 园林景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园

景观[1]是指土地及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作为视觉美的感知对象, 人在其中寄托了个人或群体的社会与环境理想, 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1.2 园林景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园林以其游憩功能满足人类精神之用外, 也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 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 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这些对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而以“生态”理念建设的园林景观在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已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园林景观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1.3 园林景观功能作用的历史局限性

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但是世界园林景观建设从其起源开始, 其服务对象并不是全体对象, 而是少数群体甚至是个人, 体现的是“以个人为本”。其设计无论从色彩、形态、景观类型都带有个人或群体色彩如皇家园林独享的黄色、红色, 规则式布局, 私家园林的奇石、假山。这些园林在今天只能成为人们研究或对历史鉴赏的对象, 而不能达到园林景观真正的功能与作用。游览过苏杭园林的游客, 特别是学习过园林艺术者, 都很难找到精神家园的感觉。为此, 我国在建设园林景观过程中, 应从克服其历史局限性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发展园林景观, 为广大人民提供精神与情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2 无障碍设计是全面完善园林功能作用, 体现现代园林“以人为本”特色的重要载体

2.1 残疾人与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更要求全面享受园林

行动不便者主要指身体或心理有长期疾病的人群。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 大约每5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有残疾人, 其中听力言语残疾人数最多, 达2057万人, 智力残疾为1182万人, 视力残疾、肢体残疾各达877万人;精神残疾225万人。这是一个需要关心的群体,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他们更需要精神与情感的慰藉, 关爱他们, 让他们也享受到园林景观这一重要的人类精神活动的资源, 应成为当前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工作, 也应成为园林景观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2.2 无障碍设计有助于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

无障碍设计是指设法打破行动不便者与健全人之间活动和交往的藩篱, 使他们也能作为社会的主要成员发挥作用或同等享受社会资源。这种设计思维起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其主要内容就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需要, 特别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与老年人。其核心思想就是要以全方位设计[2]来达到全面“以人为本”, 使行动不便者能发挥社会作用与全面享受社会资源。

这种思想应用于园林中就是要把园林景观当作一种社会资源, 使每一个人特别是要使行动不便者与健全者得到同等享受。从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上分析, 行动不便者更需要享受园林景观资源,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 园林景观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 则要求更好地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服务。因此在园林中重视无障碍设计, 将通过全面满足各类人群需要, 而达到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功能作用的目的, 成为园林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特色的重要载体。

2.3 无障碍设计具备现实可行性, 对丰富园林景观有着重要意义

无障碍设计实践证明, 园林景观建设中推行无障碍设计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例如盲道的设计、台阶与坡道的配合, 正好弥补了道路景观的单调;以声音景观为主的植物景观更显园林景观的魅力;满足老年需要的坡度, 正是园林道路正常人欣赏舒适性的体现;路面防滑也是基本要求;所有这些对造价却并无多大的影响。为此只要解决规划设计者, 决策者的思维,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无障碍设计是完全可行的。设计师必将在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中设计出更多具有经济性与景观价值的无障碍园林景观, 从而丰富园林景观类型。

3 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几点思考

3.1 设立老年人公园、研究老年人公园的规划设计

从规划层面上设立老年人公园, 是社会老龄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老年人公园应以社区为主, 设立符合老年需要的活动与设施, 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同时居住区绿地要积极配合老年人工作环境向社区环境变化的心理需求, 以植物造景为主, 让老年人在自然回归中寻找心宁的平衡。

3.2 建立残疾人专题公园或在公园中设立残疾人专区

作为残疾群体, 需要的与健全人必然有所区别。在健全人的园林景观中全面体现各类残疾人需求相对较多为困难, 同时也因为游客过多而使残疾人无法同等享受。因而设立残疾人专题公园或专区, 研究满足残疾人需要的活动与设施, 显得非常必要。建立残疾人公园同时还有利于社会对残疾人群的爱心表达与教育, 这项工作完全可以结合残疾人学校进行, 把其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来考虑。

3.3 城市公共绿地中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把无障碍设计作为规范要求

城市公共绿地的性质决定其必然面对全体人群, 当然也包括不方便人群。现在城市绿地在建设时考虑了不同人群类别的需求, 但在设计时往往由于没有规范要求, 而考虑不到位或因某种原因不予考虑。为此很有必要研究城市公共绿地的无障碍设计国家规范。

我国对无障碍设计研究起步较晚, 尤其在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更少, 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工作相对较为先进, 其户外景观的设计比较注重无障碍设计, 如轮椅可以驶上观景平台, 触觉扶手与地图, 我们制订规范时必须建立在研究国外无障碍设计成果与我国无障碍设计成果的基础之上。

3.4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开展把残疾人、

老年人优先设计理念与形成园林景观的独特性, 丰富现代园林景观相结合的研究

园林景观对不方便人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因而把符合不方便人群设计优先加以考虑应是符合园林规划设计“以人为本”思想, 这对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是一种创新, 这种设计在优先满足功能需要时, 完全可丰富园林造景的方式, 成为现代特色的园林景观, 同时也可让爱心在园林景观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承载着人类更多的情感, 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3.5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征求意见时应不忘记不方便人群的意见

规划设计征求意见已成为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作为公共性质较强的园林景观, 在推行无障碍设计中应该积极征求不方便人群的意见, 依靠相关团体, 更好地为这类人群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人类人群的教育工作,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无障碍设计中来。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这从无障碍设计思想的提出者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3]可以得到证明。

4 结语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 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必将成为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园林景观的无障碍设计从园林功能角度上分析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 它要求全社会共同关注,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工作, 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服务。

摘要:本文从园林景观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功能作用方面就“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园林中无障碍设计工作从宏观层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无障碍设计,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沈逢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J].科技信息.

[2]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10.

[3]陈晓樱.论在休闲环境中建立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J].艺术与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篇6

1、景观中无障碍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景观设计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 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 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建设进程中, 景观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2、视觉残疾人对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

视觉残疾人是特殊的一类人群, 在对中国视觉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障碍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景观无障碍设计提出了在环境中适合于弱视者和盲人的视觉系统和引导的设计。“无障碍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消除人为阻碍行动的障碍, 例如较高的门槛、暗淡的灯光、易滑的地砖等。应该说, 无障碍设计是一种空间规划手段, 即从不方便行动人群的生活轨迹出发, 从每一个细节关爱他们的生活起居, 令每个人独立生活的愿望成为现实。

3、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 体力弱, 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 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与人交往, 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 决定了他们对园林景观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园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

二、无障碍景观设计

1、无障碍空间的设计原则

无障碍性系指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特殊人群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 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 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 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 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 作为景观设计者,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 积极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 以提高他们在景观环境中的自立能力。特殊人群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 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 即使感觉到了危险, 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 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 缺乏空间标识性, 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 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 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 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 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 来提高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2、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 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 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 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 做细致入微的考虑。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 cm以上, 有高差时, 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 两边宜加棱, 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 cm×150 cm以上的水平空间, 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 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 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 最好能设置盲文。

园路路面要防滑, 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 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 应在2 cm以下。路宽应在135 c m以上, 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 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 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 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 除设置危险标志外, 还须加设护拦, 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坡道和台阶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 最好与台阶并设, 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 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 条件所限时, 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 cm时, 应每隔10 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 cm~35 cm, 级高应在10 cm~16 cm, 幅宽至少在90 cm以上, 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 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 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 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总之, 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 这里因篇幅所限, 不——枚举。

三、结束语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 在景观设计中对于无障碍的选择, 是决定该设计能否实现“共用”的关键。因为人类具有诸多的感知“通道”, 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 而特殊人群所欠缺的仅只是其中的某个“通道”而已。因此, 具有“多通道”知觉方式的设计就具有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能。设计者所谋求的, 不只是在设计使用界面上消除人与物之间的障碍, 更希望能够以设计共用的实现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景观无障碍设计势必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

摘要:景观环境与无障碍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并非表现个人内在的纯艺术, 也不光以技术为导向, 追求机能性为目的。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在作景观设计的同时设计者应考虑部分人的特殊需要, 并贯穿于景观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景观设计,无障碍设计

参考文献

[1]刘连新:《无障碍设计概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无障碍设计在饭店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饭店,应用

(一) 引言

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源于20世纪初, 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 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 即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应用现代技术来建设和改造环境, 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 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 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较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和国际形象,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社会活动中, 大多数建筑还是以正常人的基准来制定设计原理的, 而老年人和身体有障碍的人们却往往被忽视。

对于一个服务行业饭店而言, 其服务宗旨就是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 这里的顾客不仅有正常人, 而且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 只考虑到正常的顾客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考虑到另一部分不够健全的客人们。倘若饭店在建筑设计上能够理解老年和残疾人, 使其在饭店中也能够进出容易, 方便的使用设施, 哪怕只为他们减少了很小的一点障碍, 都会为其带来更多更好的效应。一座好的饭店不仅能够给顾客提供保护, 使其免受外部的伤害, 更应该为顾客的生活、工作和休闲活动提供方便,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 为客人们提供更加全面、个性、优质的服务, 为饭店赢得良好的口碑, 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二) 应用于饭店中的无障碍设计

据中国残联理事长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汤小泉女士在“北京残奥会筹备情况暨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对有关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奥运会残奥会筹办情况的介绍, 北京残奥会将于2008年9月6~17日举行, 届时, 将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20个大项, 472个小项的比赛, 参会的还有2500多名教练员和技术官员。赛会还将接待约4000名文字、摄影、广播、电视记者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可见北京残奥会筹备、接待工作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而北京残奥会筹备工作中对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所有残奥会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都严格地按照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 并且更加重视接待饭店、旅游景点, 交通环境, 窗口行业的大力改造。

本文针对北京残奥会筹备中接待饭店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根据北京市旅游局对北京酒店的相关规定, 做出了具体设计实施方案。

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北京市三星级以上饭店应全部具备、有条件的一、二星级饭店和社会旅馆也应在2008年6月底前具备以下四项无障碍设施, 即入口的无障碍坡道、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无障碍客房、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首先提出的对无障碍设计的标准、无障碍环境的要求与饭店实际的建筑空间、建筑风格以及顾客在饭店中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然后再对无障碍设计在饭店中的具体应用做出大致的规划设计, 改进以往设计中的不足, 真正满足顾客的需要, 为顾客提供便利。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口的设计:

(1) 饭店的入口处一般都不会是水平面, 所以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办法就是通过修坡道来消除由于水平面变化所带来的不便, 坡道不能代替台阶, 但是需用它作为额外方法来协助有轮的交通工具 (包括轮椅、婴儿车、手推车以及其他车辆) 。 (2) 要从残疾人的自身状况出发, 考虑设计怎样比例的坡道更加适合残障人士的使用。大多数坐轮椅者上半身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 并且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爬上1/12的坡度, 也不能自己控制轮椅很好的冲下1/12的坡度, 这样的坡度是许多轮椅使用者不可能向上行走并且极有可能使向下行走成为危险的, 所以建议饭店入口处的坡度少于1/12。同时坡度也不要过长或过窄, 长度小于9m、宽度达到1.8 m为宜, 这样的坡度可以使他们不会感到很辛苦, 也可以使在坡道上的人——无论是使用轮椅者还是其他人都能同时通过, 既有效的维护了入口处的秩序, 又为顾客做了周到的考虑带来了便利。 (3) 入口处的坡道应该注意防滑。雨雪天室外坡度会变滑, 正常人使用都很危险, 腿脚不灵便的人更会感觉到。在冷空气中坡道表面上的湿气还可能结冰, 这使坡道变的尤为危险。因此, 室外坡道一定要用防滑表面来增大摩擦力, 从而尽量消除危险。坡道表面的设计也要保证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防滑并且排水良好。在坡道两边安装扶手可以起到护墙的作用, 并协助坐轮椅者和行人, 帮助人们保持平衡。不管坡道长度是多少, 一些人在斜坡上都可能觉得不稳, 所以在坡道上安装扶手是很有必要的。手患关节炎或身体活动不方便的人在抓扶手时可能很有困难, 所以扶手顶面高于坡度表面0.9 m为宜, 这样的高度方便大多数顾客的使用;并且扶手还应方便把握、坚固且保证在安装的地方不转动, 圆形结构扶手 (即坚硬的木质、尼龙或涂粉的钢管) 直径在32~45 mm之间会更易使用。

2. 停车场:

在以往人们普遍把停车场设计成2.4m宽。若车辆整齐的停放在宽为2.4m的车道内, 轮椅使用者使用已经很不方便, 况且在实际中车辆很少能整齐的停放, 在间距这么小的车道内, 使用者要接近已停放的车辆很不方便, 尤其是手推车使用者和轮椅使用者, 他们的麻烦会更多。所以在停车场的残疾人指定停车区内, 车道建议宽度为3.6m, 即2.4m再加1.2m的过道宽度, 这为轮椅使用者和手推车的使用者以及其他一些残障人士都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通道。

3. 无障碍客房:

残疾人客房一般应设在饭店的最低楼层, 并且离电梯较近的位置, 尽量减少可能对残障人士带来的不便。在房间的布局, 设计和设施上一般以方便轮椅使用者的设计为标准, 这是因为一间客房若能适用于轮椅使用者使用, 便能适用于大多数的残障人士使用。

一个典型的客房的规格为3.6m×6.0m, 即面积为21.6m2, 但出于“可进入”客房的规格考虑, 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客房需要增加直径为1.5m的圆圈面积, 为轮椅使用者准备转弯的空间, 这样的卧室区域内轮椅才可以自由旋转;而且残疾人使用的客房中床的间距要大于1.2m, 床与墙壁也要大于1.5m, 这样可以使轮椅使用者有足够的空间在房间内移动。

标准客房与残疾人客房的房门宽度是不同的, 残疾人客房房门宽度应不少于0.9m, 房门前缘要有0.3m的无障碍设计空间。这0.3m的无障碍设计空间对于独立轮椅使用者来说带来很大便利。客房门上面所安装的门镜应一高一低, 适合高度在0.8~1.2m, 这样的高度使轮椅使用者坐在轮椅上就可以使用门镜。门上安装的把手, 最好使用杆式, 因为杆式把手比球式把手更容易转动和握紧, 尤其适合那些手有关节炎或手的灵活性受限的人, 而且当人们手拿包时, 这样的把手可以用肘关节或手前缘来操作。此外, 最好在这样的把手上安装一个有色装置, 以增加把手位置的可视性;同时注意杆式把手应安装在距离地面约1m处, 这样的高度最适宜人们使用。

4. 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把无障碍设计应用于宾馆客房的设计时关键一点是与客房相配套的卫生间, 它的设计方式决定了这套客房对于残疾人, 尤其是对于轮椅使用者的“可行性”。卫生间的布局大部分是由轮椅使用情况和移动能力决定, 并且由于轮椅类型不同, 坐轮椅者又有着不同的活动能力, 还有的需要有他人协助使用, 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移动空间, 同时设备的选择和布局也应该有利于轮椅能够自如移动, 这就要求卫生间面积要在5m2以上。

在卫生间中, 坐便旁边的空间和设施的布局应该便于使用者无需从坐便起来就可洗手, 并可以将手烘干, 这一点绝对不可忽视。如果使用者被便池弄脏了, 他则不愿重新回到轮椅上去, 这样恐怕会弄脏轮椅;使用者也不愿用湿手推轮椅去够房间另一旁的烘干机。为使顾客能够摆脱这些困扰, 洗手池应安装在距离便池较近的地方, 约0.2~0.3 m处, 且有毛巾和烘干机在旁边。卫生间的墙上还应设置各种各样的扶手, 一般要用双重扶手, 两侧都有扶手, 扶手从墙面突出来的部分不超过0.085m, 手能紧握即可, 不要占用帮助移动时所用的空间以及妨碍使用洗手盆上的水龙头开关。

卫生间的洁具、器具要安装牢固, 保证能够承受一个人全身的重量。坐便器的颜色在选择时应注意外表美观, 与宾馆的其他房间相搭配, 视残者感觉良好。使用白色时, 注意与墙, 地面瓷砖及覆盖物的颜色相搭配, 而坐便从地面到瓷器顶部的高度应该设计为0.4m, 加垫加高后与轮椅同等高度0.5m。

卫生间的装饰对于视残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许多卫生间入口很小, 墙上瓷砖和照明昏暗, 正常人都感觉很暗, 视残者更感觉困难了, 使用暗色瓷砖时可镶嵌在白底上, 这样有帮助于视残人士们。例如蓝色的瓷砖用来显示地板和装置, 这样白色的装置映衬蓝色的瓷砖隔断, 缎釉对于减少闪烁度是很重要的, 蓝色瓷砖上面加上釉光装饰更加大了白色的对比, 提供了有效的视觉反差.此外, 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在较湿区域应有防滑地面, 在地面上同时使用颜色对比鲜明的内压条有助于引导视残者。

(三) 结论

北京的饭店行业为了做好奥运会残奥会的接待工作, 并适应奥运旅游的发展趋势, 在无障碍设计和无障碍设备、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为顾客提供了更加细微、贴心、全方位的服务, 迎合了不同客人的需求, 给每位顾客平等接受服务的机会, 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从饭店发展的角度来看, 有利于饭店更好的发展。通过完善细节设施, 服务各种人群, 满足顾客需求, 从而来提高饭店的知名度, 创造品牌效应, 这也是饭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障碍设计在饭店中的应用体现了一种服务的理念, 不仅为顾客提供更加健全的服务设施, 同时也提升了饭店的服务层次, 突出了饭店的文化和特色, 为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霍姆斯—西德尔, 塞尔温.戈德史密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经理手册——无障碍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郝树人.现代饭店规划与建筑设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邱阳, 龙丽珍.城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无障碍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07, (23) .

[4]北京酒店业打造无障碍奥运接待》[N].北京商报, 2008-1-22.

特殊教育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 篇8

现阶段对聋哑盲学校的无障碍环境的研究比较缺乏。据调查大多数聋哑盲校的设计仅仅是从大众化校园设计中分离出来的基础性低层次的功能设计, 缺少对其空间的人性化的深度探讨, 从而使不同缺陷程度的聋哑盲学童在校园生活中不得不面对不同程度的生活障碍。

盲童与健全儿童在生理及心理特征方面有很大差异, 对盲童来说需要有特殊针对性的教育环境。

随着盲人这类特殊人群数量的增长, 我国很多地区面临着盲人教育学校不足, 校园建筑规划、设施装备不合理的问题。我国的盲人教育学校虽然在某些方面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基本要求, 但还是缺少能为他们提供归属感与呵护感的学校环境。

根据马斯诺需求概念, 结合盲童心理和生理特征, 盲校的设计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隐私性

安全隐私是设计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防患意识。盲童因其自身的生理缺陷, 对某些刺激反映的灵活度以及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弱于常人, 有时对常人使用不产生障碍的地方对这类弱势群体可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 从而引起危险造成伤害事故。盲校的无障碍设计在安全方面表现为在盲童能接触到的室内界面和设施棱角处采用圆角处理, 使盲童在发生意外摔跤的时候, 减少环境界面和设施棱角对其身体的伤害。

“个人隐私是指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自由境界, 当处在这种心境时, 人们对自己和外界的视觉上、语言上、精神上及肉体上的联系, 都能随心所欲的自由开敞或关闭”。盲童身体存在的缺陷被他们视为难以启齿的伤疤, 需要一种可以隐藏这些缺陷的心理安全空间。因此, 在部分空间细节的设计中添加设施的趣味性, 弱化可以隐蔽的用以, 让他们大胆的使用各种设施。

2. 空间可识别性

据调查, 视觉障碍的学童在空间认知存在缺陷。盲童们只有根据各空间的差异, 通过听觉、触觉、嗅觉来识别空间。

人的行为感知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刺激相互了解的动态能力, 对于丧失视觉的盲童来说, 将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与颜色、形状、气味、质地、声音、味道相对应, 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进而转化为盲人的辨别语言。因此, 要针对盲人的生理特点, 结合物理环境要素进行感官上的补偿, 增加健全的感官刺激, 充分发挥盲童的识别潜能。如每层楼梯的指示设计, 可根据圆、方、三角等不同形状代表不同楼层, 并在不同形状内标注盲文来加强学生的认知度。

3. 智能化

盲校建筑体中智能化的应用, 是指把计算机电子、声像、照明、消防保护等所需方面系统的组合成智能化标准线路设备, 根据盲童不同需求应用于盲校无障碍设计中, 自行运作发挥作用。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为载体的管理系统设备, 监控管理盲校教学空间、生活空间, 自主调节学习空间的光线、通风、电力等, 达到盲校智能化无障碍可行性与空间安全性的统一。

4. 协助康复、教育要求

据调查, 盲人使用率最高的空间是教学空间, 在教育空间中针对性设计是康复培训师及辅助教学时的功能设计。受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 人的活动范围往往把交往空间纳入环境育人的设计目标中, 利用盲校的物质空间资源为盲童提供交往的活动平台, 帮助盲童学习和康复训练, 体现了盲校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

盲校的交往空间可分为室内交往空间和室外交往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 灵活利用交往空间, 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促进盲童的康复锻炼,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活动, 使盲童产生归属感, 增强对自身的认同感并树立自信。

通过以上几项要求总结出“感受自由+沟通方便+操作简单+活动便利=平等成长+安全成长+自信成长”的盲校新型无障碍设计思想。

“感受自由、沟通方便、操作简单、活动便利”是指盲童在学校可以自由的生活与学习, 在各个使用空间内有对各种设施开放使用的权利;在心理层面, 可以给学生的内心带来心理畅通;在互动方面, 学校提供可供容纳盲童对校园设施的使用会更加方便。

“平等成长、安全成长、自信成长”是指聋哑盲童享有在完善的教学空间内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残疾人有强烈的防备意识, 学校无障碍设计要为聋哑盲童提供平等的隐私保护与安全感;通过校园空间与设施装备, 能够自由沟通并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及自信心。

盲校的无障碍设计是为特殊教育服务的, 这种设计是根据教育理论和国情的变化日趋完善, 最终达到消除盲童障碍环境的目的, 只有通过不同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才会使盲校的无障碍设计发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志民, 宋岭.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2011

[2]詹姆士·霍姆斯一西德尔等.无障碍设计[M].大连理工出版社, 2002

[3]刘连新, 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4][日]高桥仪平.无障碍建筑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5]狄亚.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国家统计局, 1989

[6]吴厚德.残疾人心理学.华夏出版社, 1987

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 篇9

著名设计理论家巴巴内克在1983年出版的《为了人类的设计》一书中曾指出:“大多数的设计是为住在先进国家的富裕的中产阶级的中年人而制作的。设计师们无视残疾人、贫困者、弱者、智幼儿、老年人、肥胖者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的存在”[1]。这句话意在表明设计的服务对象不应该仅仅是健康人, 还应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群体。

当今“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渗透于设计领域, 设计成为联系人与物的中介, 设计的目的在于人而不是物。如何面向老年人进行产品设计, 这是社会赋予设计师的责任, 将人性的关注扩展到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设计的领域, 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一面, 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将成为今后设计的主流。

一、无障碍设计概述

无障碍设计 (Barrier—free Design) 于1974年由联合国组织提出。“无障碍”是它的设计理念。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 无障碍设计最大的要求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设计出最大限度被尽量多人使用的产品、建筑, 主要体现在物理方面、制度方面、文化信息方面和意识方面。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和老年人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从硬件设施上为生理障碍者的自由通行和方便使用消除障碍, 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 又强调从精神层面满足他们自尊、独立、参与、平等等心理需求。

二、老年人鞋靴设计分析

1、我国老年人鞋靴市场潜力分析

目前, 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中国也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2000年11月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 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8811万, 占总人口的6.96%,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3亿, 占总人口的10.3%[2]。到2030年, 中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

传统的观念往往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边缘人, 但却忽略了中国进入高龄化社会之后, 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为形成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拥有数以亿计的老年人消费市场是未来中国必然的商机与趋势。老年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自然有着他特殊的生理特性, 充分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些特征对设计好老年人穿用的鞋靴十分重要。

2、老年人的鞋消费观念的转化

随着持有享受生活、追求品质生活观念的准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 现代老年人对审美的、娱乐的、健康的需求意识和消费欲望越来越强, 他们比传统的老人更主动、更强烈、更舍得为满足自己较好的物质、精神需求而投入和消费。据有关专家分折, 服饰穿着的消费占老年人消费领域比例的三分之一, 而鞋的消费需求由传统的满足护足防寒的基本功能需求向追求品位、时尚、讲究环保和健康的新趋势发展[3]。

3、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因素对老年鞋靴设计的影响

<1>老年人生理

人体衰老过程中, 机体功能衰退。鞋靴设计需要考虑很多生理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影响着鞋靴设计的很多方面。详见表1。

<2>老年人心理

老年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弱势群体。孔子曾对自己的心理能力发展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吾十有五二有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是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其中“六十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恰恰表现了岁月消逝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绝大多是老年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根据搜集的资料概括,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鞋靴设计的影响见表2。

三、无障碍设计基本原则在老年人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无障碍设计把整个人群根据功能分为不同的群体, 根据不同群体确定不同的设计准则和要求, 然后设计出对应的产品和空间。无障碍设计原则最终目的是消除障碍, 便于使用, 具体包括安全性原则、舒适性原则、易用性原则、弹性设计原则等。

1、安全性原则在老年人鞋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 分为五个层次或等级 (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 安全需求处在三角形下面, 是最基本的需求。无障碍设计把“有障碍者”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安全性需求要得到很好的保障。

策略一:通过简化、优化鞋靴结构、构件间联接的可靠度来实现。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 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能力较差, 鞋靴附加的装饰点缀不应影响老年人的安全。如图2所示的洞洞鞋, 虽然适合老年人的脚型, 但因其采用的鞋材较软, 老年人穿着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安全系数低。又如平跟的鞋靴, 增加了老年人起步应力, 容易造成扭伤足踝, 因此, 为减缓地面对老年人脚部的冲击力, 最好选择有2 cm左右鞋跟的鞋, 有利于足部保健。

策略二:设计有助于老年人健康的鞋靴。如除疲鞋。美国研制成一种供老年人使用的除疲鞋, 这种鞋鞋底上装有穴位按摩磁片, 与人脚底的穴位相对称, 对头痛、失眠具有一定疗效。此外, 老年人穿上这种鞋爬山、旅游, 可以解除疲乏。

2、舒适性原则在老年人鞋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老年人鞋靴的舒适性取决于设计师对人机工程学以及老年人心理学相关原理的把握, 保证老年人生理与心理感到实用、舒适、惬意。因此, 老年人鞋靴设计的舒适程度, 必须以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尺度为指导。

策略一:根据适用人群 (老年人) 、产品 (鞋靴) 的特点进行色彩设计。老年人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较差, 据相关调查, 老年人偏爱庄重、大方的蓝、灰系列[4], 但也有其他颜色偏好。老年人鞋靴设计, 可适当的扩大色彩选择空间, 满足老年人在此方面“舒适性”需求。

策略二:选用较柔软、拿捏好的材料, 增强触觉上的舒适性。使用舒适度是人的感觉系统对材料表面特性的综合反映, 包括触觉和视觉两方面。对于老年人而言, 鞋面柔软的面料比鞋面较硬感觉舒服。如老年人布鞋, 质地柔软且透气性好, 穿起来舒服轻便, 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3、易用性原则在老年人鞋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易用性原则指不论何种程度的经验, 知识, 语言技巧及是否集中精力, 使用者都可以简单容易的使用。

策略一:对鞋靴各部件造型以及联接方式进行易用性设计。如老年人运动鞋 (如图3所示) 其前仓设计宽大且轻量, 以减小鞋对脚趾和脚两侧的压挤感, 且穿脱方便;其次要有高透气性, 鞋底软硬适中, 要有防滑设计。

策略二:注意鞋靴的细节设计。如拉链的位置, 鞋跟的高度等。老年人皮鞋 (如图4所示) 在靠近脚背的部位采用了松紧带设计, 解决了因老年人穿鞋时间太长出现脚浮肿的问题。

4、弹性设计原则在老年人鞋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弹性设计原则在老年人鞋靴设计过程中主要体现于设计者对潜在的老年使用者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把握, 包括他们的人体尺寸、不同的能力和习惯等。老年人对产品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只有通过扩大产品的适应度来保障尽可能多的老年人使用安全舒适, 这就是弹性设计原则。

策略一:老年人鞋靴设计对象, 包容不同老年人的偏好, 为老年人提供多种选择。例如鞋靴的系列化;多功能化 (既可是拖鞋, 又可是凉鞋) ;一种款式的鞋靴有不同的色彩方案、材质方案。

策略二:提供多种使用方法, 尽可能让鞋靴适应老年人, 而不是要求老年人适应鞋靴。老年人棉鞋 (如图5所示) 其侧面配有拉链设计, 不仅起到了装饰效果, 更重要的是解决因冬天老年人运动量减少导致的脚浮肿问题。将拉链拉开, 既扩大了脚活动的空间, 又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

老年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 在老年人鞋靴设计时, 设计师要兼顾平衡各设计要素与原则之间的关系。正如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中提到:“优秀的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流, 用户的需求应当始终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但这并不是说产品的易用性可以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 所有伟大的设计, 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与性能之间寻找平衡与和谐”[4]。

无障碍设计, 不是一些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去关注老年人群体, 深入了解老年人可能面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 还需要对老年人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审美、情感等作细致研究。老年人鞋靴设计不仅要给人以穿着功能, 而且更应该给人以情感化关注和人性化关怀。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对老年人鞋靴设计的影响, 以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基础, 探讨无障碍设计理念在老年人鞋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为老年人鞋靴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肖.无障碍设计的产品语意[J].科技促进发展, 2007, 1.

[2]中国科学院生物部专题咨询组.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决策[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9.

[3]中国老年鞋业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http://em.com.cn/2009/0211/1487.html.

上一篇:银翘解毒颗粒下一篇:工厂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