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障碍论文

2024-08-27

分离障碍论文(通用4篇)

分离障碍论文 篇1

依照《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IV) 的界定, 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时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它是普遍存在于个体童年和青春期早期的精神障碍之一, 还常见于一些父母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婴幼儿的分离焦虑障碍指孩子与依恋对象 (通常是父母) 分离时, 孩子因过度担忧对象和自己的安全, 过度害怕分离及与对象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现出的过度焦虑行为。DSM-IV-TR的诊断标准中认为, 当幼儿焦虑持续时间超过4周, 并影响正常的上学等日常生活或娱乐活动时, 儿童可能就患上了分离性焦虑障碍 (separatian anxiety disorder, SAD) 。在国内, 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进行诊断, DSM-IV和CCMD-3都对分离性焦虑障碍归纳了详细的诊断标准, 差异不大。

一、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理论研究

由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概念界定基于分离性焦虑的研究基础之上, 国内外对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与分离性焦虑的研究不作区分。本文也将依托分离性焦虑的研究内容对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现状予以述评。

1.分离性焦虑的产生时间及表现

分离性焦虑障碍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 多发生于学龄前幼儿。我国学者翁晖亮 (2004) 、罗增让 (2002) 等人的研究证实, 3~5岁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较高。王凯、苏林雁 (2004) 等人通过对分离性焦虑障碍幼儿的临床研究发现, 不论文化背景和喂养条件如何, 分离焦虑首次出现的时间都具有显著一致性, 它超越了喂养条件并相对独立于儿童的经验, 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但对3岁和3.5岁儿童分离焦虑临床、亚临床或非临床水平的研究表明, 这期间分离焦虑的诊断尚不稳定, 多数孩子在学前期经历了个别的分离焦虑症状, 但稍大一点后, 症状就缓和许多。他们同时提出, 分离焦虑障碍的又一高峰时期是7~8岁儿童初入学时期。

SAD的核心症状是当患儿与主要依恋人或家庭分离时表现出明显焦虑。学前期儿童的主要表现是儿童常不切实际地担心父母或主要依恋者被伤害, 拒绝上学。对此, 陈伯超 (1999) 、翁晖亮 (2004) 、张鹏 (2008) 、Spence (1998) 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分离性焦虑常出现在幼儿与所依恋的亲人 (尤其是母亲) 分离时, 表现出不安、紧张、过分焦虑的情绪。分离性焦虑严重到障碍程度的患儿甚至常常无根据地担忧或害怕亲人可能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意外、遭到伤害, 担心自己会大祸临头或被拐骗等, 其行为表现则是绝不离开亲人。当预料到即将与亲人分离时, 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哭叫、吵闹, 或者相反的表现如淡漠、退缩。如果勉强或者强迫送他去托儿所或幼儿园, 长时间哭闹、挣扎不安, 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 甚至不吃不睡 (一般超过2周以上)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症状。有些患儿病程可持续几个月, 甚至几年。有学者发现, 分离焦虑障碍幼儿还具有易怒情绪, 如佘翠华 (2006) 认为, 分离性焦虑患儿具有攻击行为。

分离焦虑普遍存在于学前期儿童身上, 几乎每个个体都曾经历过分离焦虑, 但只有个别个体由于特殊的环境和遗传作用导致焦虑水平过高, 如果没有及时舒缓或矫治, 就会导致高焦虑持续, 最终形成分离性焦虑障碍。傅媛蕾、李倩 (2009) 在研究中发现, 严重的分离焦虑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 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分离性焦虑产生的原因

国内外针对婴幼儿分离焦虑产生原因的研究有很多, 分析角度各有不同。普遍的观点是分离焦虑产生于依恋对象的失去。依恋 (attachment) 是婴幼儿与成人 (父母或其他看护人) 间形成的情感联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如Feigon等的研究发现遗传对女孩的分离焦虑影响比男孩大;Topolski等发现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共同环境因素对分离焦虑的形成影响也不大。肯德勒 (Kendl, 1992) 通过研究发现焦虑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尽管它不是特别显著。我国朱立新 (2001) 则提出, 亲子分离焦虑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不安全感、害怕感的反映。对此, 习性学理论认为, 分离焦虑是相对复杂的情感反应, 其中包括了对不熟悉事物的一般性恐惧焦虑。认知发展学理论认为, 分离焦虑是幼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 也有学者提出, 分离焦虑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倒退现象。更多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 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合各家观点, 儿童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与儿童自身、环境、他人都密切相关。可以将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从幼儿自身角度看, 主要是幼儿的气质类型、焦虑性人格, 遗传基因;第二, 分离性焦虑是环境转换时幼儿对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害怕感, 也包括社会环境恐怖事件的影响;第三, 婴幼儿与养育者形成的依恋类型是儿童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研究

当环境改变时, 儿童出现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 一旦焦虑时间过于持久, 就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重大影响, 甚至伤害儿童的生理功能。所以, 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研究是分离焦虑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研究者主要是心理医学专业的研究者和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心理医学研究者认为, 焦虑障碍的矫正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其中心理治疗占主导地位。心理治疗方法中被认为最有效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如朱慧、潘江宁 (2009) 等从儿童自身发展水平提出可通过对幼儿的认知干预、行为技能干预来实现矫正目的。翁晖亮 (2004) 、潘齐叙 (2008) 等认为, 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缓解应以心理干预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 对于处于分离敏感期的幼儿则不提倡药物治疗。国外梅肯鲍姆提出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则被广泛认同。

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则从教育的视角提出了正面影响的措施。如孟丽梅提出缓解幼儿分离性焦虑可综合应用熟悉环境、预入园、提供环境支持三方面的教育策略;赵宜君 (2009) 则对家园配合、入园方式、教师主导作用及家庭教育提出了教育建议;祁海芹 (2003) 也是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的教育策略角度探讨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的。教育领域对幼儿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二是家长通过入园准备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性;三是加强家园间的合作沟通。

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中, 幼儿教师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刘昕 (2007) 、姚燕嫔、黄真猛 (2007) 等人的研究探索了各种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她们分别从教学方法、环境创设、教师行为、入园准备、家长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相关策略, 认为分离性焦虑是入园适应性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分离性焦虑的预防及矫正。王静、宋荧荧 (2003) 认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对幼儿分别采用心理疏导法、分散注意法、精神鼓励法、家长配合法等进行疏导。赵怡芳、汤燕辉 (2009) 等则结合案例对缓解分离焦虑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法。

三、未来研究展望

分离性焦虑障碍是儿童常见精神性障碍之一, 如果不能及时地矫治或缓解, 持续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发展, 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纵观以往的研究, 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理论模型尚未建立, 矫正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经验总结多, 实证研究则寥寥无几。展望未来, 儿童分离焦虑及其障碍矫正研究将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分离性焦虑的成因研究将关注亲子关系对分离性焦虑的影响。

第二, 教育领域的研究将把分离焦虑从幼儿的入园适应性中分离出来借鉴心理咨询的成果进行教育干预的实证研究。

第三, 受发展生态学的影响,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 将结合心理医学和教育实践的优势, 以儿童为核心,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幼儿园低段保教家庭化三方结合的行动研究将更加普遍。

综合医院儿童分离性障碍1例 篇2

患者, 女, 12岁, 小学5年级学生。因“阵发性气促、胸闷、失语、眩晕1周”就诊。患者1周前因考试成绩差被父母批评后, 在学校出现眩晕, 自称天旋地转、胸闷气促, 送入当地卫生院治疗后缓解 (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案不详) 。4天前再次因成绩差被班主任批评后突然晕倒, 清醒后出现气促、胸闷、疼痛等症状。急送当地卫生院治疗未见好转。先后转入县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多所医院治疗, 疗效时好时坏, 并出现害怕陌生人, 周围人越多症状越重, 自称一看到陌生人出现便会出现气促、胸闷。昨日转入我院儿科, 经建议由心理卫生科行心理诊断。既往无肝炎、肾炎病史, 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无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 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检查:行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诊疗过程:入科后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分离性障碍诊断标准, 存在分离性运动障碍, 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躯体障碍证据, 有心理因素致病的证据。予暗示疗法、支持疗法、松弛训练, 同时对其家长行相关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 避免强化患者继发性获益行为, 同时弱化患者身份, 鼓励其上学、与同学交往等正性行为, 症状有所缓解, 随访1个月, 分离性症状偶尔出现, 但已不再明显影响患者社会功能。

讨论

分离性障碍是综合医院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 因该病存在明显的躯体症状表现, 同时因儿童自身行为存在夸张的表演性特点, 使家长往往误认为儿童患有某种躯体疾病而前往儿科求治[1]。而我国长期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综合医院多数临床医生对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欠佳, 造成类似心理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偏低[2]。

本例患者曾入各级医院, 均未获得明确的诊断及心理干预, 进而造成无效的治疗并影响医患关系。因此, 在未来临床工作中, 除需要在社会上加强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外, 还需要在综合医院面向临床医生开设精神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培训、加强心理咨询门诊与其他科室的会诊, 以提高非精神科医生精神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基本技术[3]。

同时, 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心理问题有很大关系, 在类似病例中还需要采取家庭心理治疗并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家长开展精神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与宣传工作[4]。

参考文献

[1] 杨云秀, 罗捷, 冉江峰.886例就诊人群心理门诊诊治状况调查[J].重庆医学, 2011, 40 (17) :1705-1706.

[2] 刘川, 范红卿, 周倩茹.综合医院医师对躯体化障碍的识别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5) :238.

[3] 马丽华, 张彩云, 张涛, 等.西安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神经症性障碍患病率调查[J].护理学报, 2013, 20 (4) :62-65.

分离障碍论文 篇3

1 材料

1.1 病料

无菌采集各地种猪场大批死亡的新生仔猪和流产胎儿的肝、脾、肺、腹腔液及胃液等病料各2份, 分别置-20℃和4℃保存。

1.2 鸡胚

7日龄鸡胚由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提供。

1.3 试验动物

健康成年妊娠豚鼠和昆明系小白鼠, 体重12~15 g, 由云南省生物制药厂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1.4 衣原体抗原

衣原体标准补体结合抗原和阳性血清购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5 主要试剂

小量病原/液体样品总DNA/RNA快速抽提试剂盒购于上海华舜生物工程公司。

2 方法

2.1 病原分离培养

2.1.1 细菌分离培养:

将4℃保存的28份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鲜血琼脂、SS琼脂、马丁肉汤及胰蛋白胨培养基。每份病料接种两份培养基, 一份置37℃温箱培养, 一份置37℃CO2培养箱连续培养10 d, 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2.1.2 衣原体分离培养:

将-20℃冻存的28份病料取出, 按编号分别磨碎, 按1∶5比例加入含500IU/mL链霉素、卡那霉素的稀释液, 置4℃冰箱作用4 h, 置-70℃冰箱内反复冻融3次, 以2 000 r/min离心15 min, 取中层液分别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膜, 每份样品接种7枚, 置37℃孵育, 逐日观察。收集4 d后死亡鸡胚的卵黄囊膜, 继续盲传三至五代, 至鸡胚致规律性死亡, 同时设不接种毒的鸡胚作对照。

2.2 衣原体分离株的鉴定

2.2.1 血清学试验:

用CP/HH03F6和CP/HH28F6株制成的抗原和家兔高免血清与标准衣原体补体结合抗原和抗血清进行补体结合交叉试验, 检查试验株与标准衣原体间抗原关系。

2.2.2 毒价测定:

用CP/HH03F6和CP/HH28F6株鸡胚卵黄囊膜制成悬液, 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1个稀释度, 使1×10-7~1×10-11连续稀释度悬液各接种5枚7日龄SPF鸡胚, 以检测分离株对鸡胚的半数致死量。

2.2.3 对磺胺嘧啶 (SD) 敏感性试验:

将各衣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的卵黄囊膜制成1×10-4悬液, 分别加入不同量的SD接种鸡胚, 同时设未加SD衣原体感染对照组和只注射SD对照组。

2.2.4 碘染色试验:

取卵黄囊膜涂片, 甲醇固定5 min, 碘溶液染色10 min, 水洗干燥镜检。

2.2.5 衣原体形态观察:

取病料及分离株感染的鸡胚卵囊膜分别涂片, 姬姆萨染色后光镜下观察。

2.2.6 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

(1) 引物, 参照国外文献,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IGF和IGR, IGF位于16s/23s基因间隔区, IGR位于23srRNA基因起始处。该对引物可用于扩增衣原体科的所有已知的成员, 扩增产物分子量约为240 bp。 (2) 从收获的卵黄囊膜中提取DNA作为反应模板。 (3) 用Premix Tag试剂配制反应液, 扩增条件为95℃30s变性, 60℃退火30s, 72℃延伸30s, 共进行40个循环。 (4)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 (含EB) 电泳, 置紫外灯下观察, 拍照记录。

2.3 动物感染试验

2.3.1 豚鼠感染试验:

选取妊娠中期的健康豚鼠8只, 其中6只为试验组, 每只腹腔接种衣原体分离株和HH03F6×10-1和HH28F6×10-1卵黄囊膜悬液0.6 mL, 对照组2只, 每只腹腔内注射PBS液0.6 mL, 接种后在同等条件下饲养, 每天观察发病情况。

2.3.2 小白鼠感染试验:

选取体重12~15 g健康昆明系小白鼠8只, 其中试验组6只, 每只腹腔接种衣原体分离株HH03F6×10-1和HH28×10-1卵黄囊膜悬液0.5 mL, 对照组2只, 每只小鼠腹腔接种生理盐水0.5 mL。

3 结果

3.1 细菌分离培养

所采集的28份病料, 经连续培养10 d, 均未分离到布氏杆菌胎儿弯曲杆菌等致病菌。

3.2 衣原体分离培养

从所采集的28份病料中分离到2株衣原体, 命名为CP/HH03和CP/HH28毒株盲传3代后, 在96~120 h内可规律致死鸡胚, 表现为卵黄囊膜充血, 易剥离, 胚体水肿并有出血点, 用感染鸡胚卵黄囊膜涂片、染色、镜检见多量衣原体始体和原体。

3.3 衣原体分离株的鉴定

3.3.1 形态学观察结果:

镜检后可见多量宝石红色的衣原体颗粒, 同时可观察到2种颗粒, 一种为圆形或椭圆形颗粒, 平均直径805 nm, 颜色暗红色, 此为始体, 另一种颗粒较多, 呈圆形, 平均直径460 nm, 颜色鲜红色, 此为原体 (见图1) 。

3.3.2 血清学试验:

用2株分离株制备的抗原和高免血清分别与标准衣原体抗血清和抗原在补体结合试验中发生交叉反应, 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标准株有共同的抗原关系。

3.3.3 毒价测定:

分离株对鸡胚的毒价均为10-9EID50/0.4 mL和10-8EID50/0.4 mL。

3.3.4 SD的敏感试验:

分离株对SD不敏感。

3.3.5 碘染色试验:

将卵黄囊膜制片后, 经碘染色镜检不显色, 结果为阴性反应。

3.3.6 PCR检测结果:

将扩增出的产物直接电泳, 结果分离株CP/HH03和CP/HH28株均出现分子量约250bp的目标扩增条带, 与阳性对照一致的片段 (见图2) 。

3.4 动物试验结果

试验组豚鼠接种3 d后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 9 d后查到衣原体IHA抗体, 15 d后发生流产;采集流产胎儿的体表覆盖物和内脏涂片、染色、镜检可见衣原体;同时从内脏实质脏器中回收到衣原体, 对照组2只无异常变化。试验组小白鼠接种2 d后发病死亡3只, 第3天死亡2只, 剖检见腹腔内有多量粘性渗出物, 取肝、脾、腹水等涂片、染色、镜检均见多量宝石红色的衣原体颗粒, 对照组3只小白鼠健康存活, 无异常变化。

4 讨论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在云南省乃至全国都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试验从红河州猪繁殖障碍较为严重的部分地区大批死亡的新生仔猪和流产胎儿中分离到2株病原。通过血清学试验、鸡胚毒力试验、药敏试验、病原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PCR检测及动物感染试验等, 证明分离到的2株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 而且认定, 衣原体感染是导致红河州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之一。

本次病原分离结果表明, 已冻存1 a多的流产胎儿病料, 仍能成功地分离到衣原体毒株, 并且盲传了3代后, 在96~120 h内可规律地致死鸡胚。

本次试验初期, 笔者将所采集的28份病料全部进行分离培养, 并盲传三代, 结果分离到了2株病原, 并对分离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进行鉴定的同时, 对所采集的28份病料也进行PCR检测, 结果28份病料检出2份阳性 (HH03和HH28) , 检测结果证明, 2株分离株也是从检出阳性的2份病料中分离获得, 结果相互吻合。试验结果表明,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等优点, 在今后进行该病原分离时, 对所采集的病料可先采用PCR检测, 筛选一次, 阳性者可直接分离培养, 这样既可提高分离率, 也可避免盲目取料分离病原耗损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内,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猪衣原体感染[3]。据姜天童对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4个省的35个猪场诊断出衣原体性繁殖障碍, 衣原体 (IHA) 试验, 总阳性率为55.99%[4];据对红河州9个市、县3 417头繁殖母猪调查, 有1 414头出现繁殖性障碍病, 发病率41.4%。红河州按每头母猪每年饲养管理费500元计算, 仅母猪就造成经济损失70.7万元;调查妊娠的5 767胎中, 有1 904胎发生繁殖障碍, 占33.01%;在5 767胎中产仔63 093头, 其中损失仔猪12 581头, 损失率19.9%, 以每头仔猪100元计算, 仔猪损失125.8万元, 仅此两项共损失196.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全州21万头繁殖母猪中有繁殖障碍病4万头, 每年损失仔猪40万头, 直接经济损失约6 000余万元。因此, 对该病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 主要表现支气管肺炎、以及寒战、发热、厌食、咽喉疼痛, 严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腹泄、孕妇出现流产等症状, 因此预防家畜衣原体对人类的感染, 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琼秋, 张家问, 张荣华, 等.云南省红河州家畜衣原体的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0, 22 (6) :465-466.

[2]王琼秋, 刘伯庶, 张菊忠, 等.云南省红河州猪衣原体性流产的病原分离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 2001, 31 (1) :19-20.

[3]邱昌庆, 周继章, 高双娣, 等.湖北等六省 (区) 部分规模化猪场衣原体病监测[J].中国兽医科技, 1998, 28 (1) :10-11.

分离障碍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75例分离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丙嗪组: 奥氮平组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18 ~ 49岁,平均( 29. 8±5. 7) 岁,病程7 d ~ 8个月,中位病程5. 6个月; 氯丙嗪组39例患者,男13例,女26例,年龄19 ~ 50岁,平均( 31. 2±6. 7) 岁,病程7 d ~ 9个月,中位病程4. 9个月;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 1) 诊断标准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 DSM-Ⅳ) 分离障碍诊断标准[4]; ( 2) DES得分在≥40分; ( 3) 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

1. 3 排除标准

( 1) 躯体疾病; ( 2) 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癫痫) ; ( 3)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4) 既往精神病史; ( 5) 暗示疗法经历; ( 6) 诈病。

1. 4 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在自愿情况下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的起始剂量是5 mg·d- 1,根据病人实际耐受情况于10 d内达到治疗剂量,通常为10 ~15 mg·d- 1,平均为( 17. 67±2. 46) mg·d- 1; 氯丙嗪组使用氯丙嗪的起始剂量是100 mg·d- 1,根据病人实际耐受情况于2周内达到治疗剂量,通常为200 ~400 mg·d- 1,平均为( 340. 33±6. 77) mg·d- 1。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8周末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通过分离体验量表( DES) 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分离情况,并通过不良反应量表( TESS) 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

1. 5 疗效评定

通过BPRS的减分率对疗效进行评定,BPRS的减分率在75% 以上表示痊愈,在50% ~ 74% 表示进步显著,在25% ~ 49% 表示有进步,低于25% 表示无效。

1. 6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 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之间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差异,统计结果以P <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 BPRS 和 DE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第1、2、4、6、8周的BP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6、8周的D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治疗后的第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体见表2。

2. 2 疗效比较

奥氮平组患者共有13例痊愈,9例显著进步,7例有进步,7例无效,总的有效率为80. 6% ( 29 /36) ; 氯丙嗪组患者共有15例痊愈,12例显著进步,7例有进步,5例无效,总的有效率为87. 2% ( 34 /39)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 3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1、2、4、6、8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体见表3。奥氮平组出现5例便秘、4例出汗、3例口干、2例嗜睡和1例激越,可于停药后自行消失。氯丙嗪组出现9例口干、7例便秘、7例视物模糊、4例心跳过速、2例头痛,在接受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

(  ± s)

( ± s)

(  ± s)

3 讨论

氯丙嗪为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代表之一,也是临床上精神科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抗精神病药物[5]。其对于人体内多样的神经受体可以产生广泛的作用,对于D1、H1、5-HT2a、D2和a1受体的亲和力都很强[6]。氯丙嗪属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其药理效应主要通过对脑内的多巴胺受体进行阻断而得以发挥,然而由于选择性较差,易与其他精神类受体结合而具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7]。

奥氮平为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中的一个新型化合物,它能够对中脑的边缘系统中D2受体进行选择性地阻断[8],但是只会较弱作用于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D2受体,因此奥氮平具有较好的治疗精神病效果,同时所产生的锥体外系的副作用较轻[9]。礼来公司曾经于全球范围进行了4项对照试验( 双盲) ,共2 914人参加,其中接近90%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余则为SAP或分裂样障碍。结果显示奥氮平可以显著缓解急性期的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且效果优于氟哌啶醇。

氯丙嗪作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充分证实,然而其严重的锥体外系副反应也一直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而奥氮平作为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相较于氯丙嗪而言具有更好的靶点选择性[10],理论上可以在保持一定药效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福音。目前关于氯丙嗪和奥氮平治疗分离障碍对比研究的文献还很少[11],临床应用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12],鉴于此,本次研究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对两种药物进行对比,以期为其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氯丙嗪组和奥氮平组的临床效果相近,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后1周即表现出了明显改善,因此两种药物在治疗分离障碍上均有确切的效果,与已有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3]。而从DES评分上来看,氯丙嗪组在第1周末和第2周末改善分离情况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奥氮平组,而在之后两组又趋于接近,说明氯丙嗪在早期改善分离情况的能力更强,这可能和氯丙嗪作用受体更为广泛以及氯丙嗪组初期提升到治疗剂量使用的时间更短有关。在TESS评分方面,氯丙嗪组在各个时间点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奥氮平组,说明氯丙嗪组患者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比奥氮平组高,这也与氯丙嗪对受体的选择性较低有关,和已有的文献报道一致[14]。

上一篇:覆盖保障下一篇:橡胶再生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