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保障(精选10篇)
覆盖保障 篇1
近年来,襄樊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加快推进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文件精神,把“住有所居”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新途径,提出并开展了公共经济租赁住房建设试点。目前,全市已投入使用经济租赁住房48套、3200平方米,正在拟定《公共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制订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正全面推进600套、3.6万平方米经济租赁住房小区的建设工作, 努力构建更加严密、覆盖面更广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为了逐步缓解我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一线调研,视察建设工地,听取工程进展情况汇报,现场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出台指导性文件和办法措施,为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了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目标任务,建立科学有序、公开透明的住房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市政府把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城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襄樊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在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批准同意在市房产管理局设置“住房保障管理科”,并增挂“襄樊市住房保障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机构。全市逐步建立起了“组织在政府,支撑在社会,职责在部门,工作在基层,落实在社区”的长效工作机制,为住房保障工作的不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重点,强化保障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很难覆盖所有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市政府经过分析研究,决定从完善相关制度入手,明确住房保障重点,在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保障层面中间,试点建设公共经济租赁住房,以解决部分既购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享受不到廉租住房政策的“夹心层”住房困难家庭的暂时难题。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经济租赁住房目前主要面向三类人群:一是安置旧城改造拆迁的直管公房承租户;二是解决国企破产改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拆迁以及土地储备整合中需要搬迁的群众住房问题,提供过渡性周转房源;三是解决新就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以及来樊创业各类人才的缺房问题。将来再根据新增的保障能力以及具体情况,逐步将对象扩大到刚就业的大学生、初级公务员、进城农民工等。
三、多元筹措,规范运作
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多元化地筹措经济租赁房建设资金和房源。资金来源主要从市财政、住房公积金、政策性贷款和民间参与投资等多方面筹集,采取灵活的市场机制方式进行建设及运营。一是利用影响不大的违章建筑作为临时性经济租赁房。如襄城闸口二路有四栋三层楼,地处偏僻,建设在远期规划道路上,暂时不需要拆除,市房管局简单整修后即可使用;二是采取以银行贷款为主与直管公房拆迁补偿资金为辅的融资方式,建设经济租赁住房。如位于铜板纸厂经济租赁住房项目,由市城投公司代表政府作为投资方,从省开行贷款融资5000万元,市房产管理局作为建设主体,完善各种建设手续,协助办理贷款手续,负责项目的建设;三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等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建设经济租赁房。政府以落实经济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各项优惠政策作为间接投入,动员社会力量筹集经济租赁房房源,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和管理成本;四是建立经济住房发展资金,解决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立经济房发展资金,用于解决经济适用住房、经济租赁房建设与回购资金不足问题”的办法,并明确了发展资金的来源和渠道。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制定了经济租赁住房的保障标准,对建筑面积、房屋结构和基本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了进入和退出机制,规定租赁期限为二年,最长不超过五年,租赁到期仍不具备购房条件的,可以续租,但是必须给定一个退出期限,到期还不能或不愿退出的,将提高租金标准,或按经济适用房价格出售给租户。通过以上措施,将可以保证经济租赁住房有效、规范管理和运作。
四、深入探索,构建体系
目前,我市实行的多种形式经济租赁房建设模式,实际上是针对某类群体而建设的特殊保障性住房,具有“定制”、“定向”和“暂时性”的特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一部分刚性需求。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单纯依靠企业建设类似产品,投资收益期长,开发企业缺乏动力,无疑会降低许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的积极性。同时,这一保障形式的实现还面临着没有国家统一政策,保障对象、建设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力度、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需要出台等诸多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覆盖保障 篇2
精神)
尹蔚民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国有效化解了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的压力,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2003—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9801万人,年均增加10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二是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2—2011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由50.0∶21.4∶28.6调整为34.8∶29.5∶35.7,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15.2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8.1和7.1个百分点。三是妥善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先后有2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四是城乡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基本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惠及所有求职者。职业培训体系基本建立,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作用明显,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增强。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表现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职业培训基础比较薄弱,劳动者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就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争议调解仲裁力量薄弱,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矛盾尚需得到有效化解。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
(一)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就业的方针,在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基础上,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并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源,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优化创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就业的一项战略任务。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就是要坚持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体系,落实财税、金融、场地等扶持政策,改善创业和投资环境;加强创业观念教育,树立创业典型,激发创业热情,大力加强创业型城市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强化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就业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加以强调,充分体现了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先目标,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重点的变化,及时充实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的协调,加大公共财政对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着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三)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就是要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畅通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职业通道;积极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培训和见习,全面提高就业能力;以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做好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完善各项就业援助政策,形成援助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就是要对退役军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位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退役军人尽快实现就业。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就是要把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作为根本目标,更加注重提升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引导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培训投入,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特别要注重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使他们成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努力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更多劳动者到基层、到生产和服务一线建功立业。
(五)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就是要进一步破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身份分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是要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以信息化为手段,大力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建立更加高效便捷、全国联网的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加大政府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建设。
(六)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失业保险不仅具有保障生活的功能,而且具有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作用。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构建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通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培训补贴等政策,对参保企业稳定岗位及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对享受失业保险期满前提前就业的失业人员,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的就业补贴。
(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就是要根据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保障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劳动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管理规定,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就是要完善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的作用,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就是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度,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专项整治,及时有效查处违法案件。加强争议调解仲裁,就是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健全集体争议调处机制,加强基层社区和企业的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规范组织程序和工作规则。
二、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公平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力度,逐步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制度先后建立,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二是覆盖范围迅速扩大。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比2001年分别增长100.2%、549.8%、38.3%、327.2%、302.1%;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2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2亿人。三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5—2012年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1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721元,是2002年的2.8倍。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明显提高。四是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总支出和累计结余规模分别达到2.4万亿元、1.81万亿元和2.9万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6.7倍、5.5倍和16.8倍。五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从试点探索到全面建立的历史性跨越,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完成了从农民互助共济到政府保障为主的重要转变,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普遍实施,经常性社会救助对象达到8000多万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镇化、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重大举措。
(一)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这一重要方针,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全覆盖就是要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实现最广泛的覆盖,其中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要覆盖城镇所有职业群体,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保基本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多层次就是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二)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公平性就是要实现各类群体的全覆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增强制度的激励约束功能,明确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适应流动性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城乡、地域、行业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新要求,通过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整合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衔接,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保证可持续性就是要在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统筹协调,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一是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二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资源上的共享;三是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更好地体现我国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相结合的制度要求;四是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持续、有序、合理增长;五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六是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三)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就是要着眼于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平衡,抓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开辟新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进一步充实已经建立的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就是要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基金投资运营,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探索新的投资运营方式,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努力实现保值增值。
(四)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不顺和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就是要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着力整合管理资源,加强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就是要加强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登记制度。特别是要加大社会保障卡发行力度,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努力实现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覆盖保障 篇3
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现实条件下做出的历史性抉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着力点,是保障民生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方向转变,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
一、当前,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突出的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失
1.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制约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已建立了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以集体为主,个人为辅,国家给予财政支持。由于城市比农村居民收入高,居住集中,因此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建立。而农村则不同:一是国家没有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享受的福利政策很少。加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投保积极性差,实施社会保障有较大难度。
2.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非常薄弱。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以家庭自保为主,亲友互助为辅,基本上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因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居住地域分散等,农村居民的保障最薄弱。
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亟需解决并不断加以完善。两亿多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工业的主力军,由于户籍不同造成了农民工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农民工工资普遍低于城镇职工工资近一倍,而且近1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大多数农民工工作在苦、累、险的一线岗位,缺少劳动保护,几乎没有被社会保险覆盖。因此,农民工自身承担的社会保障能力很弱。
二、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秉承“城乡统筹”的基本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分类别地建立适合农村基本状况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并非“城乡统一”,“统筹”强调“统一筹划”,即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摒弃“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树立“城乡整合”的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大趋势。由于受政治、人口、国力、地区差别、传统经济保障制度、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民族传统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化异趋同还需要一个过程。
2.社会保障体系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如果把这个体系看成一个层梯结构,最低生活保障就是其中必须守住的底线,处于需求层次的最下层。截至2006年10月,全国城市中得到低保救助的贫困人口1018万户,2229万人。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旗)1791个,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得到低保救助的贫困人口达607万户,1222万人。城市低保稳步推进,农村低保驶入快车道,“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要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普及农村合作医疗,缓解长期困惑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大力实施重大疾病救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突发性救助机制,使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以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完善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制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3.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有利于逐步消除“三大差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是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彻底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的重大举措,符合我国的现实和广大农民的要求。
4.解决好非城镇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难点问题。解决灵活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实现制度广覆盖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需要。当前解决灵活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关键是必须将灵活劳动者视为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在某些具体政策上,应体现灵活劳动者的特点,如在社会保障隐性债务偿还的过渡期内,可以允许有条件的个人缴纳统筹和个人账户保险费,没有条件的只缴纳统筹部分费用。待到社会保障隐性债务全部偿还完毕,国家社会保险费率下降和统一后,再实行统一的缴费费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低进低出、高进高出、平进平出”的原则,杜绝违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以低标准缴费政策盲目扩面。
MR弱覆盖小区分析及保障方案 篇4
按集团定义, MR RSRP<-110dbm的采样点占比大于10%的小区, 定义为弱覆盖小区。江苏省目前整体弱覆盖小区占比约为42%, 各地市弱覆盖各项指标统计如表1和图1所示。
目前, 弱覆盖小区多分布在村庄、居民区、边界、覆盖空洞和孤岛覆盖等场景。另外, 部分小区由于重选切换参数设置苛刻, 导致用户长时间处于弱覆盖场景下, 对于此场景需要合理设置互操作门限, 避免用户处于弱覆盖下进行业务。
2 弱覆盖小区多维度分析 (以连云港为例)
通过网优平台LTE六维报表分析, 对MR弱覆盖小区进行统计分析, 或通过方库软件对扫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选取连云港MR弱覆盖小区24个, 对其原因进行深度分析 (见图2) 。
其中, 居民小区深度覆盖差造成的弱覆盖小区共13个, 占比54%;站间距大导致弱覆盖小区共5个, 占比21%;天面优化不到位导致弱覆盖小区3个, 占比13%;室分泄漏导致弱覆盖小区共3个, 占比13%。
(1) 居民小区深度覆盖差:通过功率提升、加强居民小区高层对打、路灯杆等补盲等手段解决。
(2) 站间距较大弱覆盖:通过积极推动网络结构补点站点建设、城区通过一体化微站等手段解决。
(3) 天面优化问题导致弱覆盖:通过天面调整、切换关系优化等手段解决。
(4) 室分泄漏:联合代维与集成商现场排查定位, 完成对泄漏室分天面的整改。
2.1 一体化微站解决居民小区深度覆盖
(1) 通过高层对打, 设备安装楼宇楼顶, 控制下倾角, 减少泄漏, 加强居民区深度覆盖 (见图3) 。
(2) 小区路灯杆, 向上覆盖高层区域。如果设备放置于路边灯杆, 则信号在道路也会有少量覆盖, 为避免对道路产生影响, 除采用异频组网外, 建议不增加对道路宏站的双向邻区 (见图4) 。
(3) 对居民小区安装室分小区, 加强深度覆盖。
2.2 网络结构补点站点建设
推动网络结构补点站点建设, 加强道路、村庄及居民区等深度覆盖, 如站点协调困难或周期较长, 城区可考虑通过小基站、路灯站、室分外打等项目建设, 尽可能地减少因站间距较大原因造成的弱覆盖。
2.3 天面资源专项优化
在LTE天面优化期间, 发现很多4G天面并未处于最高平台, 这在客观上降低了4G小区覆盖能力。
图5为灌南田楼基站, 可以发现LTE天面位于基站第2层平台, 而第1层平台仍有剩余抱杆未使用, 可进行天面整改。
新坝小高场为三管塔, 主要用于对沈海高速进行覆盖。原LTE天线位于第2平台, 挂高42m。经现场核查, 第1层平台仍有2根抱杆空余。为有效增强覆盖, 将该站2, 3两个小区天线抬升至第1平台, 挂高46m。天面挂高抬升4m。
由图6可知, 升高平台后, 该路段的RSRP由-122dbm提升至为-92dbm左右, 提升25%, SINR值由2d B提升至7d B, 提升250%, 覆盖效果明显提升。
2.4 室分专项整改
联合代维与集成商现场排查定位, 对存在故障及告警室分进行排障, 对泄漏室分天面进行整改, 或通过调整室分小区功率、室分小区与室外宏站切换参数, 尽可能地减少室分泄漏造成的弱覆盖。
3 弱覆盖小区参数核查及保障方案
3.1 日常邻区核查保障
为降低弱覆盖小区占比指标, 需定期核查邻区关系, 核查弱覆盖小区对应GSM邻区数量, 对小区未配置GSM邻区、配置较少GSM邻区和小区配置的GSM邻区不合理的小区进行邻区添加, 定期对邻区进行核查, 保证用户及时重选切换, 避免用户长时间处于弱覆盖场景无法及时重选切换。
3.2 日常互操作参数保障
根据省公司参数核查原则, 最小接入电平多数小区固定为-128d Bm, 所以可以修改低门限业务, 对MR弱覆盖小区LTE-G重选门限进行核查, 建议将低门限业务由4修改为10, 使LTE-G重选的门限为-108d Bm。
主要涉及的切换重选设置较为苛刻, 导致用户长时间处于弱覆盖场景下, 对于此场景需要合理地设置互操作门限, 避免用户处于弱覆盖下进行业务。
3.3 日常功率保障
需定期对小区功率进行核查, 防止因小区功率异常导致弱覆盖。连云港4G网络LTE参考信号功率值主要为15d B, 其他因投诉、高速、过覆盖等特殊需求进行了不同设置。功率余量区间小区数分布如表2所示。
从图7可见, 和目前的功率设置相比, 3d B以上的功率余量达到95%以上, 连云港4G网络RRU功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的提升策略包括: (1) 高速基站暂不调整。 (2) TDS共模基站调整, 注意功率共享, RRU总功率不可超。 (3) 调整共模站点增大3d B, 非共模站点增大6d B, 不足6d B则增至最大, 不足3d B则不增加, 同站点各小区无特殊需求, 需保持一致, 建议调PA/PB至-3/1。 (4) 市区网格内占用基站择情提升。
小区由于功率设置较小导致覆盖区域出现弱覆盖, 建议调整该站功率, 查看其覆盖情况, 后续可通过调整天馈控制覆盖, 不要轻易降低功率。
3.4 临时保障方案
由于部分弱覆盖小区采样点较多, 需要针对弱覆盖比例较高的小区优先处理。由于实施后对LTE流量及互操作可能带来影响, 所以此临时保障方案实施的时间为:MR开启前一天晚上实施, MR关闭后恢复。低门限服务由4改为8或10 (见图8) 。
3.5 现场处理保障
受限于现场环境的了解, 通过调整参数仍存在一批疑难问题站点, 需要现场复测, 同时需要维护组配合检查基站状态。同时, 针对现场弱覆盖小区覆盖方向的不同场景进行现场摸查,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小结
(1) 对于弱覆盖的优化提升, 主要通过邻区数量核查是否添加邻区数量较少不能及时切换重选导致弱覆盖;互操作参数核查是否由于设置过于苛刻导致边缘用户长时间处于弱覆盖场景下;功率设置核查是否由于设置功率过低导致弱覆盖。
(2) 针对弱覆盖小区机械下角较小的情况, 建议先进行机械下倾角调整控制覆盖。覆盖空洞LTE小区,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站需求, 解决弱覆盖小区。
覆盖保障 篇5
一、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定义: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
(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的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目前国际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劳工组织把社会保障项目分成9项,其中养老、伤残、遗属补贴大体对应我国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医疗照顾和疾病津贴大体对应我国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与我国的制度大体对应,家庭补贴和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国际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分为两支:发展中国家主要在谋求健全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达国家主要是应对老龄人口迅猛增长、福利刚性、政府负担过重以及利益多元化的挑战。综合起来,各国社会保障发展有四种共同趋势:第一,相互借鉴,单一模式向混合模式演进。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大都以某种模式为主,兼容其它模式,基本取向是多层次、多支柱。第二,调整政策,由消极的保障向积极的保障转变。特别是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培训,鼓励就业和创业,以期相对减少刚性福利支出,降低“养懒汉”倾向,增强社会活力。第三,重新整合,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欧洲早期社会保障都是按行业来组织的,一个国家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社会保险计划,存在着多头管理和经办、相互攀比待遇、重复保障、管理成本高等弊病。现在出现了向统一管理过渡的趋势,如法国就建立了统一的征收联盟,德国合并了253个行业医疗保险机构,澳大利亚组织了“中央连接系统”,这有利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第四,分散风险,社会管理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在社会保障领域,政府越来越倾向于承担有限责任,个人也要承担投资风险。
国际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重要启示:第一,世界上各种社会保障模式和制度安排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优劣和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本国国情。第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注重基本制度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必然加大社会成本。第三,健全的管理服务体系是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的基础。第四,应对经济和社会危机往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契机。
三、我国已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
(一)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劳动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形成阶段(1951 1983年)。主要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城镇职工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子女入托、上学等福利都由国家和单位一包到底。农民主要靠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五保户”的生活保障则由农村集体负责。第二阶段是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改革探索阶段(1984 2002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以城市为中心、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之相配套,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费用和社会统筹互济制度。第三阶段是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保障进入到统筹城乡、全面覆盖、健全体系、完善机制的新阶段。
(二)我国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主要标志
第一,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已经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2003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决定在部分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现在,就体系框架而言,真正的制度空白只剩下城镇非就业的居民还没有养老保障;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的退休制度还不是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有待于改革。
第二,覆盖的人群迅速扩大。党的十六大以后到2009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每一项社会保险都扩大覆盖了几千万人到一亿人。特别是医疗保险,由于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从十六大之前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09年的12多亿人,7年增长10倍。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十一五”期间,通过社保补贴等政策,累计帮助800万就业困难的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推动解决1000万关闭破产企业纳入到职工医疗保险的范围,还将100多万“老工伤”人员纳入到工伤保险管理。
第三,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末比“十五”期末,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从不到700元提高到将近1400元,几乎翻了一番。医疗保险报销的“封顶线”随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而迅速提高,特别是新医改后,又统一提高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即从起初的7-8万元普遍提高到20万元左右,城乡居民的医保报销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第四,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展。仅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就从2005年的6000多亿提高到2009年的将近1.6万亿,超过1988年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支出1.2万多亿,相当于1999年全国的财政支出;而5项申报基金积累1.8万多亿,与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大致持平。除此之外,新农合、新农保的资金,以及各项福利、救助资金规模也在扩大;还建立了战略储备性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9年资金规模达7367亿。基金规模的扩大,增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五,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县以上的社会保险机构有7000多个,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网络逐步向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延伸。初步实现了社会保险数据库全国联网,上亿参保人员的监测数据每天实时上传。75%的企业退休人员由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减轻了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8.3万多家,定点药店9万多家,正在大力推进持卡就医购药。
四、问题
一)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三)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2000年以来,中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全国职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职工没有享受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把这些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是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目前(2009年)失地农民有4000多万人,每年还有1亿多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五、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二)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
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宣传和指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五)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试点。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严格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国家规定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时主要和优先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资金没有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六)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覆盖保障 篇6
(一)覆盖率目标计算虚高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实践中,对于城镇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户数(即“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的分子)统计口径过宽,除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双限房之外,还包括非严格保障房意义的棚户区改造房,甚至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房。
而城镇常住人口家庭户数作为分母,又存在口径过窄的问题,仅包括城镇常住居民,没考虑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口中的住房困难人群。分子口径过宽和分母口径过窄共同导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虚高,有效覆盖率目标并没有达到20%。
(二)覆盖率目标各地趋同
2010—2011年,我国大多数省市区和部分县市陆续编制“十二五”住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规划。其中,多数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中把覆盖率目标确定为20%左右。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同时房价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尽相同,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应该有所差别。如对于部分一线城市,房价普遍较高,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慢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和GDP增长速度,中低收入家庭买房或租房的成本过高;同时一线城市的流动人口也普遍较多,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类群体在不断扩大,住房需求的缺口也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20%覆盖率显然远远不够。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商品房价格较低廉,人口流失严重,并且可以根据情况以补贴的形式对低收入人群进行保障,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10%左右就足够。趋同的覆盖率目标,会导致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应出现地区间的不平衡,有的地区过高,浪费资源;有的地区过低,催生社会矛盾。
(三)覆盖率目标结构畸形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在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的设定上没有按类型设立分类目标,没有确定各种类型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导致非严格保障房意义的棚户区改造房比例偏高,有效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大幅“缩水”。如2011年我国新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合计仅占38%,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总计占22%,而棚户区改造房所占比重达到了40%;2011年上海市建设和筹资建设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包括经济适用房5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棚户区改造房)800万平方米和公租房20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比重占53%,公租房建设比重仅占13%;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内,计划建设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总计27万套,其中廉租房1万套、经济适用房3.2万套、公租房3.5万套、限价商品房1.3万套,而拆迁安置房达18万套,占67%。在少数地方,为了提高保障性住房覆盖率,除了加大棚户区改造房的比重外,甚至把中小型普通商品房也纳入到保障性住房体系中。显然,若剔除非严格意义的保障房,有效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率总体水平偏低。
二、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因素
1. 直接因素
(1)商品房市场住宅交易均价和房贷利率
商品房市场住宅交易价格和房贷利率决定着居民住宅房贷月还款额的大小,而房贷每月还款额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对住宅的需求,过高的房贷金额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无法负担,导致这类人群不得不去市场租房居住,或者申请保障性住房,因此商品房市场住宅交易均价以及房贷利率将直接影响居民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2)住宅租赁市场平均租金
住宅租赁市场租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低收入人群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市场租金水平越高,则更多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通过商品房市场解决租房问题,则需要保障的对象数量就越多,最终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人群也会越多。反之,如果住宅租赁市场的租金是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可以负担的,那么他们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也将减小。
(3)家庭剩余收入
家庭剩余收入是测度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剩余收入=家庭可用于住房消费的最大支出金额=家庭可支配收入-非住房必须支出-个人税
此方法最早由国外学者Stone提出,它强调了家庭可支配收入、住房成本和非住房必需品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家庭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家庭人口数(即家庭户规模)来代替,而非住房必需品支出可以理解成扣除住房支出的消费支出,这里的非住房必需品具体包括食品、衣着、家庭用品、交通、娱乐以及医疗保健等。如果家庭可支配收入在支付了非住房必需品消费后仍然能够满足住房支出的基本需要,则认为该家庭具有住房承受能力,否则被视为无住房承受能力[1]。
2. 间接因素
从宏观层面看,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就业与工资、城镇化水平等;从微观层面看,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资源配置、投资与成本、供与求情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商品房市场住宅交易均价和房贷利率、住宅租赁市场平均租金、家庭剩余收入,最终对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的大小产生影响。
(二)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的因素
1. 建设资金规模
目前,由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为主,渠道单一,缺乏金融产品的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规模偏紧。严格意义的保障性住房具有福利性和公共性,这决定了其出资主体和责任主体必须是政府,然而,政府财政收入能够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银行贷款包括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主要是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融资,然而,这种对政策性银行的依赖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地方债务,而且由于政策性银行受行业信贷投放比例控制,不能提供充足的贷款支持。商业性银行虽然有较为充裕的资金,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利润微乎其微,贷款程序复杂严格,其放贷能力也受到了极大制约。由于廉租房、公租房投资回收期较长,与银行资金使用时间周期不匹配,银行对于廉租房、公租房的贷款意向普遍较低。同时,地方政府参与不够积极、社会保障和社会捐赠有限以及金融工具缺失等问题突出,所以单纯依靠这三方面来源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很难真正实现住房保障的目标。
2. 建设土地供应规模
我国政府对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发商严格规定其利润控制在3%以下,建设活动被政府限定在低盈利甚至亏本经营的范围内,受这种体制的限制,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对划拨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保障性住房建设所用土地的一部分是由国家无偿划拨,地方政府不得改变保障性住房的性质,再加上地方财政紧缺以及在高额的土地税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地方政府大规模出租土地寻求利益,任由房地产商大规模兴建商品房,导致了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日渐短缺,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结构性比例失调。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人多地少,可供建筑用土地有限,这给建设保障性住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为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的障碍之一。
(三)其他因素
1. 建设标准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区位选择不合理,公共交通不发达、周边配套不齐全、人口密度小,不少符合保障性住房资格的住户因负担不了生活成本而拒绝入住。大部分地区的一些经济适用房还存在功能或用材标准过高的问题,例如部分经济适用房出现复式层、大阳台、落地窗以及高档外装修的现象,这样的经济适用房背离了“经济”二字,使中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击完成任务”,使得保障性住房质量难以保证。以上种种原因都造成了保障性住房产生较高的空置率,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实际的覆盖面严重不足。
2. 准入与退出机制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保障性住房准入机制不科学,出现权力寻租以及骗购骗租现象,导致社会保障性住房资源严重浪费。同时,一些已取得保障性住房的家庭,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然而,由于目前缺少相应的法律措施以及动态监管手段,有关部门无法掌握这些家庭收入的变化,使得这些家庭仍然继续享受着保障性住房。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严重短缺的背景下,一方面出现了一人多房的现象,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流动,限制了这一稀缺性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配置;另一方面造成了保障性住房资源未能真正供给于最需要的低收入家庭,降低了保障制度的成效,严重违背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初衷。
三、科学制定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的对策建议
(一)目标要分层
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制定时应该确定一个最小值和一个最大值。目标最小值是指政府应该至少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数量,即最起码给城镇家庭剩余收入在平均值以下的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
(二)目标要分类
保障性住房具体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双限房,因此,政府应制定各类型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
(三)目标要有效
1. 剔除两类住房
在计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时,需要剔除棚户区改造房以及单位福利分房等非严格意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量。
2.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保证保障性住房的流动性,充分节约社会资源。对于经济条件转好的保障房租户拒不退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也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租户主动退出。实践证明,健全保障性住房退出的后续保障机制很有必要,如果他们退出后仍然买不起商品房,这时就应给他们提供经济适用房或限价商品房,这样不仅能有效保证租户退出后有房可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租户的居住条件,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退出激励措施。因此,要达到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一定要全方位考虑各种情况,且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
3. 政府要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
为了防止保障性住房空置,政府应充分考虑住房的选址、设计方案、造价以及质量等因素,需出台一些配套措施,例如关于住房选址的指导性意见、房屋质量意见、土地供给意见等。同时,关于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方面,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地供给问题,它还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因此,在加大土地供应量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进涛,孙峻,李红波.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测度研究——剩余收入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74-77.
覆盖保障 篇7
(1)能够满足跟随车队高速移动直播解说,车队车辆通过车载收音机收听直播信号。(2)能实时将现场音频信号通过3G网络传送至台内使用。(3)现场参观点能够实现车外音柱扩音解说。(4)能够实现对调频、中波、电视等无线信号覆盖场强的测量工作。(5)车载供电系统能够满足车载设备长时间移动工作,无需停车充电。(6)车体灵活机动、道路通过率高、具备越野性能适应不同城市乡村道路。
2 设计原则和目标
2.1 可靠性
广播户外宣传也是安全播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还具备不可重复性,和宣传的严肃性,为此技术系统主要器材采用主备备份运行方式,传输通道采用双路由,系统集成尽量少用接插件避免车体运行颠簸带来的异常情况。
2.2 先进性
系统配置选用广播行业主流设备,采用数字和模拟组合成熟产品适应广播5-8年发展空间。
2.3 车体灵活机动性
本次新建车辆要避免原有直播车动力不足,道路适应性、通过性不强的问题,选用三菱帕杰罗越野车该车马力大适应乡村道路,车体紧凑道路通过能力强。
2.4 经济实用性
项目统筹规划在满足设计功能原则下优化方案,系统由台内技术人员集成,不仅降低成本而且便于维护,又能锻炼技术队伍。
3 项目实施
车体规划实施:车体选型主要考虑空间大,能够坐下2位节目主持人、一名驾驶员、一名技术保障人员、一名现场导播(协调指挥),能放置两排标准机架24U设备空间。车体密封性能好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发动机具备良好的动力性能和越野能力适应高速车队运行和乡村道路,综合考量选用三菱帕杰罗越野车能满足要求。
3.1 工作区
该车有三排座椅副驾驶可以安排随车导播(协调指挥)工作,中间一排3个座椅安排节目主持人和技术保障人员工作。拆除驾驶员扶手箱,改装成播出控制台上面一层安装主播出调音台,下面安放播放器,便于主持人和技术人员操控。该车主持人上方有原车读报灯照度满足晚间读稿。
3.2 设备区
设备区分为前后两区域,将正副驾驶座中间扶手箱改造成播控台操作由主持人完成,拆除原车第3排座椅安放两排标准宽度的机架高度为12U满足设备安装空间。机架底座安装避震底座保障车辆行驶时设备运行正常。
3.3 车顶区
车顶主要安放吸盘调频发射天线和信号测量设备接收天线。现场参观场所需要解说时车顶放置磁性吸盘扩音音柱可以调整指向。车体规划实施见图1。
4 便捷型移动直播、覆盖保障车的技术系统组成
技术系统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条件下应当以高可靠性为第一要素(见图2)。
4.1 音源部分
配置两台车载SD卡播放器确保防震效果;主持人使用Shure Bata头戴电容话筒满足移动播音需求,能将主持人双手解放出来操控设备;配置Shure两路无线手持话筒方便现场参观点解说。
4.2 调音台混音器
由于越野车没有客车空间大我们配置了体积小的4路输入前置调音台主持人可以方便地控制2路头戴话筒和1台主播放器,备播放器和混音器固定在后排机架中。
4.3 发射和传输设备
调频发射机选用2台BW Broadcast TX5互为主备,该发射机体积小只有1U高度,风机噪声极小不影响车内播音效果。信号回传台内选用两台Tieline TLF300 G3,该数字音频传输器满足移动直播时使用3G网络回传音频,固定场所回传信号可选择IP,LAN,WAN,网络、3G宽带、模拟电话线POTS或PSTN连接、ISDN BRI,PRI和Inmarsat卫星巡回等多种模式,使用非常方便。
4.4 无线场强测量部分
该直播车具备特色功能就是,不仅满足移动直播活动,而且装备了无线信号测量设备满足一般地级台调频、中波、CMMB、DTMB、模拟电视等无线信号的测量功能,系统中包含移动场强测量设备、CMMB、DTMB、模拟无线电视以及FM/AM调谐器可以进行覆盖区域内收听收看进行无线信号的主观评价。
4.5 系统供电电源
对供电系统调研了多家直播车生产企业和广播电视相关行业最终选择纯正弦波一体化UPS,使用螺旋固体电池组,电池组体积小质量轻便于车载,无液体电池液适合移动使用,在缺电时45min能充电95%,使用寿命达10年,和车载充电系统搭配无需停车充电,实际使用验证连续使用20个工作日无需市电充电满足运行要求。
5 结语
该车是泰州广播电视台建成的第二辆广播直播车,广播移动直播、覆盖保障车的建设应当根据台内业务需求结合实际规划实施,功能实用性、运行可靠性、投资经济性是我们最求的目标。
摘要: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节目形态日益丰富,户外移动直播,社会突发事件报道与日俱增,泰州广播电视台原有大型广播直播车因使用年限过长动力下降不能满足移动宣传需求。为此,根据广播节目宣传需求设计并实施了便捷的广播移动直播车,该车同时兼顾广播电视覆盖测量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便捷型移动直播、覆盖保障车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车体改造、技术系统的配置方案。
关键词:便捷型广播,移动广播,覆盖保障
参考文献
覆盖保障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认识误区,辨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2010年之前,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在2020年我国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这一决策的提出与实施,不仅是城乡居民之福,同时也是国家持续、健康、文明、和谐发展之福。但目前,在国人中尽管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英明决策一片赞扬之声,但也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需要予以辨析和引领。
一、对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忧虑与正确估计问题
对于我国在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全民覆盖、2020年人人享有社会保障问题,有一定数量的民众持之以喜忧参半的态度。其中忧虑情绪的症结在于对国家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受,及其实现了的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的保障程度怎样。可以将网上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保”的一些讨论来看。其一,“大家首先要知道我们国家的包袱有多大,就拿老年问题来说吧,中国目前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女性的寿命已经到达了83岁多,男性的寿命也是80左右。十几年前平均寿命还只是70出头。其二,我们国家已经未富先老,社会的财富积累还不够,人口就迅速而严重老龄化。其三,社保养老这一块,每个月交的钱到哪去了?理论上应该被妥善保管起来,放在个人的养老金账户中储蓄生息去了,其实我国现在实行“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把交的钱马上发给现在的退休老人用作养老金。所以我们的账户目前只是一个只有数字没有钱的账户,也就是“空账。”其四,“社保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
分析以上述例证为代表的国人对于国家在实现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忧虑问题,其原因在于对国家目前的经济实力认识不足。应该说,社会保障是公益性质的,需要国家的政策、财力、法制做保障。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德战略决策,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可以通过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途径使社会经济成果在全体人民中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较上年增长9%。其中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四季度增长6.8%。
据国家财政部统计,2008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248.6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3%。全国财政2008年全年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1316.9亿元,同比增长19.5%。而这一指标在1978、1989、1997、2004年分别是1132亿、2665亿、8651亿、26397亿。更可喜的是,经过1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现在我国的国有资本已经成为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的经济支柱。首先,我国国有资本的规模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国有资产总额从2004年的7.13万亿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逾16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万亿元。其次,国有资本的效益不断增加,利润总额不断提高,按照国资委的计算,2007年底中央国有企业的利润水平超过1万亿元的水平。国有资本的巨大收益能力成为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基础,将国有股权划拨社会保障基金并长期持有,从每年的利润分红中得到资金用于我国养老金的支付,这为我国社保基金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支持。国务院还做出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中启动国有股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转持的计划,规定从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将部分国有股权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这一政策的出台必将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注入了宝贵的资金,它对于中国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正因为国家具备了造福于民的经济实力和坚持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执政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日益雄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在2006-2007年间,城市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正在进行,国家为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正在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而在乡村,义务教育的福利性通过《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正在恢复,新型合作医疗已经覆盖了80%以上的农村居民,提前3年实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今年又在农村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意味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目标将很快变成现实,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亦有望在近几年间变成现实。此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立法正在加快进行中,这意味着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骨架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将走进定型、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换言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轮廓正在逐渐地呈现出来。
上述指标和事实雄辩地说明,以经济落后、财力薄弱为由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难于实现城乡全覆盖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国民经济与政府财力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通过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来达实现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政府财力同步增长的合理目标理应为全国人民赞成和支持。那么,以党和国家现有的执政理念、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财力,建设一个水平适度的能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
二、对在缴纳社会保险费中个人与他人利益现实与长远利益摆放不开问题
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经费来自于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而其他社会保障的经费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或社会的援助。对于个人缴费部分,在国人中存在着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摆放不开问题,以至于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犹豫、观望、攀比情绪。
以来自于网上的讨论为例:其一,我们的父母好象没买过社保,但是他们都在领退休工资,父辈们是处于国家包养老的时代,国家没有抛弃他们。可是这笔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其二,事实上,国家现在给退休人员发工资的钱,是从现在交社保的钱发放的,这就是造成亏空的源头,不要小看这笔数。其三,就好比块饼,它就这么大 (因为交钱的人有限嘛) 。吃的人数少,平均每个人吃得就多;吃的人数多,平均每个人吃得就少。但是又希望不会有人被饿死,那就只好每个人都少吃一点了。其四,职工要从工资里扣养老金,在最早的时候,个人交的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部分3%计入个人账户,那么总共有11%是计入个人账户的。而且,当时个人账户的部分,到退休时是除以120个月来发放的。另一部分是按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的20%计发,对于老人还有过渡性工资。到后来就变成的 (2006.7.1) ,只有个人交的8%是计入个人账户的,单位交的部分全部计入社会统筹。收入的组成也只有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值的/120。接着就不是除以120个月,是按退休年龄来除,退休得越晚,除数越小,60岁是除以139,其实就是鼓励晚退休的意思。然后是国家将在2年内实现社保全国流通。这意味着,平均工资的部分将进一步减少。其五,因为不再是广州的平均工资,也不是广东省平均工资,而是全国的平均工资。特别是对于广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这种反差会非常大。其六,就是现在说的,直接延迟退休年龄。这对国家来说,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社保是必须要交到退休,才可以开始领的。那么各位就必须多交5-15年的钱。每个月单位缴纳9%,再加上1%大额互助,大部分进入社会大盘子中均贫富了,其七,个人缴纳2%,再加上每人每月3块钱的大额互助。缴费基数为你自己的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3倍为限 (8000多点) ,这个和前面养老险相同。
覆盖保障 篇9
然而,实践中的情况并非如此。2012年12月,笔者所在高校的一位自费研究生被诊断患白血病,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学校和家长在筹措医疗资金过程中才发现学生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由此引起笔者对“自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2013年2月,笔者自行设计了一份关于高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调查问卷,发给全国各地的高校在读学生。截至4月初,收到反馈问卷112份,涉及高校72所。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本科生和公费研究生中,100%都能享受学校的公费医疗,而自费研究生则100%未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也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校自费研究生目前还是一个被置身于社会保障之外的社会群体。
1 是制度缺失还是实践缺漏
自费研究生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制度缺失吗?笔者查询了国家和一些地方的有关规定,得出相反的结论,国家对高校各类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早有明确规定。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障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同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向各省市下发了《关于印发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宣传提纲的通知》(人社厅发[2008]88号),进一步明确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此背景下,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的细则,规定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保障范围、参保方式等。例如,《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京政发[2010]38号)第三条规定:本办法适用“在本市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非在职非北京生源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自费研究生如果是“全日制的非在职非北京生源”,也可以参加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就是说,在制度层面,高校自费研究生的医疗保险已被纳入“全覆盖”体系,出现的医保“真空”不在于制度缺失,而在于实践中的缺漏。
2 缺漏从何而来
部分高校学生未参保的原因在于实践的缺漏,说明社保“制度的全覆盖”尚未转变成“实践的全覆盖”,高校自费研究生成了“漏保”的群体。通过调研分析,这一实践缺漏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费研究生属于高校的特殊群体。
与本科生及公费研究生不同,自费研究生不能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我国高校的公费医疗制度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全日制国家统招计划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实行属地管理,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实行定额拨款,部属高校每人每年60元,省属高校各地标准不一。自1997年实行高校“并轨”收费以来,本科生不再区分公费、自费,全部缴纳学费,而且全部享受公费医疗。而研究生仍然保留公费和自费之别,公费研究生既能免学费还能享受公费医疗,自费研究生需缴纳学费且不能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再加上高校自费研究生人数较少,成为一个“夹心层”群体,其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也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所在学校2013年共有自费研究生2000余人,而公费研究生达2400左右,本科生9700余人,自费研究生仅占公费研究生和本科生之和的16.8%。但作为一个群体,不能不引起重视。
2.2 社会保障意识缺失。
调查问卷反馈显示,91.6%的高校在读生表示“之前未听说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3.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方面,公民的“保险观念建设”远落后于保险制度建设。究其原因,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方面还做得不够深入。此外,有些高校的在读生在中小学时已经办理了医保卡或社会保障卡,学校也每年统一收取费用办理续保手续。而上大学后,高校的公费医疗制度取代了之前的医保卡或社会保障卡,从而使得“社保”在大学阶段出现“断层”。对于自费研究生而言,“自费”的观念使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读时的医疗费用也应该是“自费”的。总而言之,作为社会知识层次最高、社会信息掌握最快最多的一个群体,高校在读生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意识,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3 高校“组织者”的角色缺位。
各地一般规定,高校在读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方式为“学校统一办理”。例如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符合参保条件的在校学生和托幼机构的儿童,由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其他地方也有相同的规定。如郑州市规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所在学校到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办理参保手续。”应该说,这种规定的本意是发挥学校的作用,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医保。但问卷调查结果却与此相反,100%的问卷在“您所在的高校是否统一组织办理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栏里填写了“否”。由此可见,各高校的“组织者”角色目前是缺位的。
3 如何弥补缺漏
自费研究生的医保问题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落实职责。
国务院指导意见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规定“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民政部门要通力协作,制订周密工作计划”。因此,省级人民政府应该是首要责任者,有义务将各类高校学生的参保职责进一步明确到相关部门。例如,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市及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具体经办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在校学生、托幼机构儿童的参保缴费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每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负责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部门应该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并由教育部门负责各高校学生的参保缴费工作。但事实上,笔者担任研究生管理工作近十年,从未见过教育部门下发关于高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件。究竟是哪个部门不作为导致高校学生成为社会保障的“真空”或“盲区”,笔者目前不得而知。
本文的初衷,只是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尽快给在读自费研究生提供应有的医疗保障,从而弥补社保制度的这个实践缺漏。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将会面临更大的问题。根据国务院2013年2月6日常务会议的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这就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并轨”即将启动。那么,研究生全部自费后,能否像本科生一样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显然不能。因为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实施十几年,公费医疗制度早就应该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基本医疗保险。恰恰是这项新型的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在高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 问题的延伸
近两年在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招生类型,即在职专业硕士。这种研究生招生在报考时将考生资格限定为“往届生源”,而将就读的形式界定为“在职”。事实上,“往届生源”中除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在职”外,还有一部分是全脱产的“二战考研族”(考研两年以上)。这就意味着通过全国统考招进来的“在职专业硕士”并不全是真正的“在职”(可以称为“假在职”),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参保范围界定为:“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根据这一界定,“假在职”形式的专业硕士并不属于全日制研究生,既不能享受真在职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提供的基本医保,也不能以大学生身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因此,如果说本文讨论的自费研究生医保缺失问题在于实践中的缺漏,那么在职专业硕士中并不真正“在职”研究生的医保问题将面临制度的缺失。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2]褚福灵.社会保障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梁鸿,赵德余.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解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覆盖保障 篇10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总经理李秀川介绍说,在双覆盖多备份的环境下,即便网络个别地方出现问题,整个网络仍然可以保持正常运行,用户根本感觉不到网络异常。他表示,这个创新体现了中国移动针对大型突发事件通信保障思维的变化一一从注重企业网络能力转向注重客户体验。
体育赛事网络容量之最
据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开幕式期间,在济南奥体中心周边,中国移动网络通话峰值达到每小时7.8万次,“打破历届全运纪录”。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开幕式期间,济南奥体中心区域共有13.3万用户使用中国移动网络通话,通话峰值是平时最高值的8.77倍。因为前期准备得当,总体话务量在这期间始终保持在安全门限之下,远低于系统的设计容量。
据了解,济南奥体中心网络设备资源投入超过奥运期间的鸟巢,能够确保超过8万人同时通话,网络容量配置超过北京鸟巢3%,达到了体育赛事网络容量之最。
为了实现“十一运会”的100%通信保障,山东移动实现了移动核心网、无线网、数据网的“双重覆盖”,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突发性话务高峰时,任何故障设备均可立即切换至备份网络高质量运行,可以不影响客户感知,确保通信畅通。
全新指挥系统投入使用
另外,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为保障“十一运会”通信建设了一套新型的网络监控及网络调度系统。该系统首次突破了以往通信监控只立足于网络本身的传统观念,建立了业务、故障、性能、外围环境、客户感知等多维度监控体系,实现火炬传递、全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及全运场馆GSM网络和TD-SCDMA网络的细粒度、全方位监控和网络调度。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全省17地市的60多个全运场馆的话务量、数据业务使用等情况。该系统帮助中国移动实现了全运通信保障“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控和指挥调度。
其中,信息化指对覆盖火炬传递路线和全运场馆的相关小区、现场保障人员、应急通信车、卫星通信车、油机等应急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全程定位、实时掌控;数字化指对业务量、网络性能指标、涉运设备告警、现场拨测情况和火炬传递现场情况全部实现数字流信息传递;自动化指网络运行情况实时监控,自动对比历史数据、自动预警、自动告警处理和自动派单;智能化指无线网络资源智能调整以应对网络拥塞,核心网元发生故障时智能容灾以保持业务不间断运行。
40项移动信息化应用打造“数字十一运”
中国移动还为“十一运会”提供了包括无线宽带上网、无线手机官网、位置服务、即拍即传、手机对讲、移动总机一号通平台等在内的40项移动信息化应用,实现全运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移动化、宽带化、多媒体化”,提高全运会的科技含量。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唯一移动通信合作伙伴,中国移动本着“技术最完美、业务最新颖、服务最体贴、形象最亲和”的标准,发挥技术、网络、业务、服务优势,全面服务“十一运会”,建设“数字十一运”: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相关场所内,使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都能够安全、快捷地获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帮助实现赛事组织管理、安全保障、交通后勤、新闻传播等方面科学调度和效率管理;联合社会各界打造手机媒体平台,使公众通过无线终端了解全运会。
开幕当晚超两万人使用3G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为本届运动会提供了TD-SCDMA、WLAN和2G网络的“三网合一”服务,为全运会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覆盖。据统计,在开幕式当晚,济南有2.44万用户使用了TD-SCDMA网络,其中使用视频通话的次数达到上千次。
“我打开手机自带浏览器,输入wap.shandong2009.cn,就能登陆‘十一运会’无线官方网站,获取各种想要的赛事信息,”一位拥有TD-SCDMA手机的观众还“炫耀”了无线上网的更多功能,“刚才我听到场馆内播放的音乐很好听,只要记住一段歌词,通过3G无线上网查询,可以直接把歌曲下载到我的手机上,另外我还拍到了比赛的照片,用手机也能直接发到我的博客上去,我觉得,有了TD的无线高速上网功能,就等于是把互联网带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