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2024-07-16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精选8篇)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1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来源于英国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该理论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魅力。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1]。这一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 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使生态城市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有关专家认为, 21世纪是“生态世纪”, 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那么, 如何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寻找如何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将成为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目前, 国外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生态城市的实践等方面, 如城市生态组织分别在1990年和1996年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10条计划和10条原则[2];Dominski T提出了生态城市分“三步走”的模式[3], 介绍了美国的伯克利和巴西的库里蒂巴[4,5]等生态城市的建立情况。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评价体系方面, 如宋永昌、郭秀锐、顾传辉、石永林等[6,7,8,9,10]分别从生态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目标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对生态城市发展演化机理与内在机制的研究, 生态城市建立的指标差异性较大。此外, 刘建国、马世骏等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城市生态值的概念、生态库的概念和城市生态系统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11]。但是, 以上这些研究都未涉及到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承载力的限制问题, 这样对生态城市理论进行的研究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生态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超系统思维的分析, 并以任何生态城市的生态承载力都是有限的为前提, 对生态城市的构建模式进行研究。

2 超系统思维

超系统这一新的系统思维范式是由我国学者胡皓在其2002年所著的《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 由于环境容量有限的绝对性, 任何系统发展与稳定的完全相容, 进而发展的绝对可持续是不可企求的。但是, 由于环境容量的某种相对无限, 发展与稳定的相对相容, 进而发展的相对可持续又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超系统的超越性便是实现这种可能性的途径之一。

“超”系统思维的“超越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力图在某种更高层次上实现对系统发展与稳定不相容性的某种超越, 对系统生命相对有限即发展不可持续性的某种超越;二是对单个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有限性超越, 对单个系统各自部分和暂时利益的超越, 以及对系统之间自利竞争关系的超越。

胡皓提出超系统思维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由于环境容量有限性所导致的系统发展与稳定的不相容, 进而表现为发展的不可持续。为解决上述问题, 超系统思维的最核心思路是超出各单个系统, 在与其他系统的互利合作、协同进化中, 耦合成某种更高层次上的超系统, 从而在该超系统的进化中, 寻求作为其组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2]。

3 基于超系统思维的生态城市构成

由于生态城市系统内部信息量增长与结构功能优化存在极限, 以及其外部环境中生态承载力存在极限的双重限制, 生态城市的发展在绝对意义上是不可能永远持续的。但是, 追求相对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确实有其合理性, 也有必要性。虽然单个生态城市系统可通过与其他生态城市系统的相互竞争来提高开发外部资源的效率, 并暂时延长其可持续发展周期, 但是单纯依赖相互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其致命的局限性:第一, 生态城市之间的过度竞争必然导致各系统之间两败俱伤的结局;第二, 任何一个生态城市系统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更不可能实现长期独立存在, 如果通过竞争将其他生态城市系统置之死地, 很有可能就是将自己置于死地。因此, 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建立与其他生态城市系统之间互利合作的超系统, 组成超系统来实现系统的发展, 达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系统之间或生态城市系统与其环境之间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机制耦合成为一个超系统:一是不同生态城市系统之间实现分工, 分别开发不同的外部资源。通过分工合作, 避免对有限的同一外部资源的过度竞争;二是不同生态城市系统之间实现合作, 为其他生态城市系统的发展提供补充和保障。不同生态城市系统分别开发不同的外部资源, 各自的产物部分或全部不同, 可通过交叉输入、互相补充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

作为能够耦合成保证生态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超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必须是它们中的每一方在功能上都同时具有以下的双重属性:单个生态城市通过产物自返循环来实现自利性, 生态城市之间通过产物交互循环来实现互利性。因此, 单个生态城市只有当其生态承载力不仅尚属相对宽裕, 或者即使已经开始趋向于相对紧缺时依然能够经受住压力, 适应其所处环境, 这样的优势生态城市系统才有可能获得并保持其作为超系统的资格。那么, 生态城市系统必须在可能的竞争中不断从其外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物质和能量, 并将其相当一部分用于维持自我复制的自返循环过程。此外, 单个生态城市系统不能仅与其他生态城市系统形成单纯的竞争关系, 还必须进一步耦合成更高层次上的超系统。为此, 每一生态城市系统的产物不仅能通过自返循环推动自身的自我复制, 还需通过不同产物之间的交互循环进行强化, 对其他生态城市系统的复制提供它们各自不可能具有的某种有利作用, 达到互利合作的目的, 才能耦合成更高层次的超系统。

通过以上分析, 本文认为要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构建一个多生态城市互利耦合的超系统, 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互利与耦合来保证生态城市的相对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网络城市模式构建

生态城市的发展是依赖其所处的大环境, 而所处的大环境又是由很多个城市所构成的。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不只是对一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建设, 而是对区域内所有城市以至于全球范围内所有城市的生态进行共同建设。只有当区域内所有城市都建成了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但是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城市与城市之间既存在相互限制、相互制约, 又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更为广义的复杂生态城市系统。同时, 生态城市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 城市之间彼此进行物质、能量、信息、要素的交流, 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广泛的竞争与合作。

基于结合生态城市的概念与超系统思维, 本文提出了生态网络城市建设模式。生态网络城市是指在外部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 由多个能相互提供城市外部生态承载力的生态城市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发展的城市集合体。这个生态网络城市由多个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功能上具有产物自返循环和交互循环的生态城市组成。核心生态城市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 但其中每一个生态城市都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们之间除了要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信息和人口的流动外, 还要互相提供城市外部承载力, 包括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经济承载力和城市科技承载力等。通过这样不断自返循环和交互循环, 既可避免城市之间对外部资源的过度竞争, 又可以使各个生态城市得到发展, 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网络城市的发展。

4.1 生态网络城市结构模型

图1为一种简化的生态网络城市结构模型图。它由三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为一个生态城市, 而每一个生态城市表现为一个“金字塔”结构, 由三个截面组成。“金字塔”三个截面的底层是将“资源与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城市的依托, 中间层是将“科技与管理”作为生态城市的催化剂, 上层是将“经济与社会”作为生态城市的表现形式, 塔尖为“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图1中, 每两个生态城市之间有一个双向箭头, 代表这两个城市之间的生态引力, 说明在这个生态网络城市系统内部城市之间还要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和人口的交流, 每个城市都要为其他城市进行生态建设提供不同方面的承载力支持。生态网络城市作为一个整体, 还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 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网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2 生态网络城市特点

基于开放式复杂巨系统的生态网络城市建设模式, 它既解决了目前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又体现了生态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①生态网络城市系统结构具有相互紧密联系的层次和系列。每个生态城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 如经济系统、生活系统等。整体的生态网络城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又构成一个层次, 每个子系统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②生态网络城市系统整体的作用大于各生态城市的简单总和。生态网络城市系统将体现出整体优势, 整体作用十分明显, 这就是所谓的“聚集”效应。③在生态网络城市的巨系统中, 总是上一层次的大系统决定性地影响下一层次的小系统。在对生态网络城市进行规划时, 必须从全局出发, 由上一层次的大系统决定下一层次小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且每个生态城市系统都将会反过来影响大系统。④生态网络城市系统内部各生态城市相互之间, 或与更大的系统、旁系统进行种种交换。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系统日益复杂, 外部系统影响就日益增强, 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外界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进行生态网络城市建设, 可实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力、信息等交换。而且, 当生态网络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时, 会不断与其他生态城市系统进行种种交换。⑤生态网络城市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适应性。生态网络城市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 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通过自适应、自组织作用, 往往反过来取得经验, 最终获得接近优化的解决方案。而且, 整个生态网络城市系统作为整体面向全球开放, 在全球范围内可与其他区域展开竞争与合作, 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生态城市这样的优化组合, 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 以实现生态网络城市的整体优势, 最终实现整体生态网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在外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要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构建互利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网络城市, 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中生态承载力的双重限制。从超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并对生态城市超系统的构成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在外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实现互利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网络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生态城市,超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Register R.The Eco-city Movement-deep History, Movement of Opportuni-ty[C].Village Wisdom/Future Citie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Eco-city andEco-village Conference.Oakland:Eco-city Builders, 1996∶26-29.

[3]Dominski T.The Evolution of Eco-cities[R].Context Institute.Designing ASustainable Future (IC#35) , Spring, 1993∶53.

[4]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ier Future[M].CA: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13-43.

[5]尹洪妍.国外生态城市的开发模式[J].外国城市, 2008, (12) ∶90-92.

[6]宋永昌, 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12 (5) ∶16-19.

[7]郭秀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广州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8]顾传辉, 陈桂珠.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 2001, (11) ∶24-25, 38.

[9]石永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11]刘建国, 马世骏.扩展的生态位理论——现化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72-89.

系统论思维下的工程训练教学 篇2

[摘 要] 随着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作为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工程训练教学理念和内涵日益丰富,在大工程背景下,从系统论视角入手,将工程训练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遵循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将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渗透到工程实践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a,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工程训练中心整体功能。

[关键词] 工程训练 ;系统论;要素; 实践教学;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103-03

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基础课,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研究、探索完善,从初期传统意义上机械加工到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经历由简单技能操作向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转换[1],摒弃“金工实习”的传统观念,树立“大工程”意识,如今工程训练教学理念内涵日益丰富,现代的工程训练教学课程已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多门类、多环节协调配合,集机械、电子、控制、管理等综合类的教育于一体庞大的实践教学系统工程。

一 系统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比于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工程训练课程具有实践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过程复杂化等特点。工程训练中心要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熏陶环境和训练平台,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实践教学活动精心规划、研究和实施。系统论作为一种应对复杂问题有效的思维方法,其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为工程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

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 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系统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图景和当代科学家思维方式”的新理论[2-3]。系统论首先将研究对象看做一个系统,即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4]系统中各要素不会孤立地存在, 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5]用系统论的思维研究工程训练教学系统,构建实践教学整体框架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组成环节有机联系,从系统论整体性原则的高度去全面安排整体优化。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使工程训练教学系统成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最大限度实现系统的功能。逐步构建以工科为主,涵盖多学科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建立面向现代工业的制造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将机械制造工程向现代工业制造工程发展。[6]

二 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整体要求

工程训练课程是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与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必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是以传统加工技术和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为载体,通过工程认知训练、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项目等多层次训练活动,以实现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是要激发学生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从根本上讲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能力。

三 能力是系统综合化、整体化的“新质”

以能力为培养目标,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教学发展和改革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优化知识结构,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7],系统论整体性原则表明,系统整体所体现的功能和性质不是其各个构成要素的孤立特征及其迭加所能反映的。工程实践教学系统要实现对学生多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形成并非是所学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的“新质”。这与系统论整体性原则要求完全一致,体现新时期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基于对学生思想、品格、作风等素质和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等多种意识统一于一体的全面教育系统整体优化培养的结果。

四 将系统论的思想渗透到实践教学各方面

工程实践教学工作围绕实现教学目标, 遵循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工程实践教学系统整体出发 ,着眼于系统整体的要求。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材、实验报告的编写,教学过程的实施乃至后期的教学改进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局部要素时, 就不能仅仅从这个要素出发, 而应把这个要素放在系统之中, 把它们和各个要素联系起来, 与系统整体联系起来,对系统论的应用不是在某个局部或某个层面,而是将系统论的思想渗透到实践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图1)。

五 系统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

在系统中,整体是部分赖以存在的前提,整体包含部分又高于部分,部分是通过整体来揭示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去把握和认识部分,其次才是部分决定整体。[8]反映在对事物认识过程中,人们总是先对整体形象有大致的了解,继而分析研究其组成部分,并在这个基础上再综合地、具体地认识整体。工程训练课一般都安排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对于这些专业课才开始涉及,专业知识较少,长期习惯于单纯理论学习模式下的学生,实训初期面对复杂的各类机械加工设备,种类繁多的工具、量具、卡具及各类加工材料,眼花缭乱,再有受课时和实训场地的限制,实训期间的各种项目内容频繁轮换,初期感性学习阶段本身具有片面性,获得的知识比较零散,因此要更多体现对实践教学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引领,有些学校实行了“三段式”教学,这个问题解决的非常好,我们学校目前没有条件实行“三段式”教学,为此,在相关项目实训初期安排系列专题概论课,作为先期的强化认知过程,为后续的实践学习提供指导,如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共性的问题集中对比讲解,如测量技术、数控加工技术、逆向工程技术概论。快速介绍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设备分类、应用方面等,播放相关内容的视频演示。通过观察各类不同工件从毛坯到零件的完整加工过程,结合展柜,图表挂图等,系统展示工程实践的主体内容及相互关系(图2),遵循认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认识的过程。让学生首先对工程训练总体轮廓有一个整体的掌控。之后再将学生分散到各个实训项目中,学生能在短时期内迅速进入到实质性学习阶段。

2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的整体结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创新性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工程实践课内容涉及范围越来越广,虽然有教学大纲的整体要求,还是不能像其他的基础课有严格的逻辑,自成体系,由于课时、场地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工程训练课需要在诸多内容方面进行取舍,整合现有的资源,删去一些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或技术含量低而又耗时的实践项目,如手工锻造,刨削加工等,减少手工砂型铸造、热处理操作时间,增加先进技术加工内容,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自动编,逆向工程等项目。这种变革不是简单的删减和增加,不是“先进技术”对“常规落后”的完全取代,是基于实践教学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整合。如普通车床加工使用功能相对于数控车床,在加工精度、效率、劳动强度优于普通车床,但普通车床在培养学生加工工艺知识方面,作为数控车床编程操作的基础是无可替代的,同样普通铣床一方面是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操作的基础,同时还要展示在齿轮、键槽等多项功能的应用,课时安排上都要有所考虑,车削和铣削是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已删减的实训项目作为完整工艺组成部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数字信息教学手段加以补充,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兼顾传统加工与现代加工的关系,总之,要围绕工艺制造和科技发展两条主线构建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3 构建“立体交错” 的综合知识体系

系统又是多层次、多等级的, 有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这就是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联系的反映。[9]工程训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实践教学的每个要素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多学科、共同构成完整的工程训练学科知识体系。

工程训练作为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培养的主渠道,注重实践教学的效应,力求在工程训练过程中将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和基本工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是对车削、铣削、刨削、铆焊、铸造、热处理、特种加工等实践项目的机械式重复训练,避免学生对每项实践训练的认识只局限加工面、铣槽,钻孔攻丝这类简单的加工操作层面,甚至机械记忆某种表面只能在某台机器、特定的加工方式实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产生这种机械、僵化的思想,认为各个实践项目是彼此孤立,从而看不到彼此之间的联系。其实,任何一种加工方式的选择,都是基于零部件整体质量标准要求基础上,安排工艺过程总体布局的一个工序或工步,与其它工序存在承前启后的关系,工程实训每个过程不仅仅包含对各类设备、加工手段的认知和实践,同时还要包含质量、安全、环境、成本、效益、管理、企业文化等多种工程意识的渗透体验。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通过不同项目共同完成一个完整教学样件,一个试件多种加工方式的比照,减速机、无动力小车等综合性实践课题的引入等,结合老师对所学的知识梳理,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建构起工程实践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学会并充分利用所学学科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来建构起完善的、“立体交错” 的学科知识体系。[10]

4 动态的、开放性实践系统

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保持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才能趋于有序,保持活力。[11]不能孤立、静止地分析系统,而是把系统做整体、动态的研究,在现代制造业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形势下,工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必须主动置身于学校乃至社会大系统中,增强开放性,以便使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高要求。

(1) 加强与院系、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学校独立的实践教学单位,但同时又是全校大的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整体专业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必须掌控每批将要参加实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况,如专业基础课学了哪几门,学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基础,其次实训结束后学生将来又要学什么,要搞哪些课程设计,学校相关的创新活动都有哪些,参加实践创新竞赛需要什么样知识储备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培养方案,需要与院系、相关实验室师生经常合作交流,特别是与机械类课程教师的沟通,在实践教学及配套教材与其它课程关联内容尽可能做到概念内容、使用符号趋于统一。对教学内容统一部署,从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计划。注重课程之间的对接与延续,如学生在大一、大二学过的工程制图、金属材料、切削原理等理论知识已经学过,在实践中相关的理论部分要避免多次重复教学,针对学生工程制图设计课已完成齿轮减速机设计基础上,工程实训中钳工、镗工项目安排了减速机装配及相关主要零件的加工演示,通过从设计、加工到装配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对产品制造过程有了完整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完满认知结构的形成。

(2)与科学技术发展相接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尽管现有的工程训练课程几经发展有了科学合理的体系,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成果层出不穷,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数控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测量检测设备、加工工艺及相关软件日新月异,光整加工、电火花加工等过去所谓的特种加工手段,已经不再称奇,激光快速成型、3D打印已经开启了全新的加工理念,作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加强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联系,结合相关学科创新体系与发展趋势要求,创建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课程配置体系,教学与科技发展相接轨,注重设备的更新与配置教学内容的完善,能够以动态发展的态势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和动态平衡。[12]

总之,两年来,东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将实践教学纳入系统发展规划,强调整体性原则前提下,采用系统思维的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详细审定了每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了系统培养指导,营造以突出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为特点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证明,近两年学生综合成绩优秀率比往届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参加科技创新和机械技能赛事更加踊跃。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强大指导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在教师培养,设备采购与配置及教材编写方面更深入使用系统论来指导实践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明远,张文锦,任祖平,等.《机械制造实习》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金工研究,2007(3):1-6.

[2]陈伟,马建新.赏析系统论与多元智能理论——对系统论三原理与多元智能理论相关观点的对比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13(4):45-46

[3]马永军,杨道麟.论语文教育中的系统论体现[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62-63.

[4]江树勇,任正义,赵立红.基于系统论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2009(3): 81-83.

[5]刘小强.关系思维与高等教育研究——纪念“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提出三十周年[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1(2):385-398.

[6]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4.

[7] 戴青云,钟润阳,王美林,等.创新驱动环境下特色工程训练实践体系构建——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4): 80-85.

[8]李建峰,李愿.论现代系统论对整体与部分范畴的丰富和发展[J].理论导刊,2007(7):44-46.

[9]顾华祥.论系统备课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1).

[10]刘玉芳.基于系统论的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研究, 2012(4): 123.

[11]张浩.复杂性科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J].理论与改革,2011(3):108-110.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3

阐述了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及识别方式,建立了基于城市河流复合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体系,探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适用模式,恢复和维持城市河流良好的生态系统,对保证城市河流资源、景观、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陈云 吴义锋 薛联青 CHEN Yun WU Yi-feng XUE Lian-qing 作者单位:陈云,CHEN Yun(合肥市斯康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41)

吴义锋,WU Yi-feng(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薛联青,XUE Lian-qing(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4

摘要:语言作为体现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提升应用语言的能力。高中阶段作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基于逻辑思维,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要点,以期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逻辑思维;要点分析

前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视语文学科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联系,根据语言与逻辑之间的关联,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策略,在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思维与语言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逐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论逻辑思维的要点

逻辑一词涵盖了思想、理性等内涵,根据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广义的定义,逻辑一词具有规律的含义,可以延伸为客观规律、思维规律等内容。此外,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均属于逻辑的范畴,并可进一步细分,如形式逻辑中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演技逻辑以及归纳逻辑。根据狭义的定义,逻辑仅仅指的是思维规律的变现形式,涵盖了抽象逻辑等内容。逻辑思维能以作为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观察等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来是教育教学的.重点。

二、基于逻辑思维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要点

1、组织开展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水平,组织开展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成语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以“成语:中华文化的微观缩影”为主题,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索这一主题内容,先以具体的成语入手,如高山流水、气势磅礴等,让学生了解相关成语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成语的意义灵活运用这些成语,知晓成语背后的故事及来源等,在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之后,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升华和总结,凸显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金字塔式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这一教学方式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能够起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要求。古诗词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及主旨大意,设置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起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古诗词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少学生在准确理解作者中心思想及情感上存在困难。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古诗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面对赤壁山水坐着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得进行朗读,整体把握诗词内容,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2、在阅读写作中培养逻辑思维。

阅读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要点。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贯彻落实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合理设计阅读教学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有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而深化学生思想情感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教学深度。为保障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基于高中生学习特点及感兴趣的要素入手,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并将前期教学设计、资料收集等工作落实到位,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教材内容之后,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在学生理解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和情感体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采用具有逻辑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作文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布置写作练习,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能够了解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常犯的逻辑思维错误。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作文中所犯的代表性错误,进行总结归纳,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落到实处,让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基础,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总结: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较少、教学内容中关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内容略少等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并不罕见,这些现实问题无疑给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造成了阻碍。鉴于这一现实情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落实到口语教学及书面语言表达教学之中,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适宜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从而逐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逻辑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昕.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14(28).

[2]谭军.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7):40-40.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5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成为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之一。基数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存在着学业失教、道德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1]

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开展以“关注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大型专题调研活动,选取6到16岁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千余名在校生作为调研员。总计回收农村留守儿童问卷1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043份,有效率87.2%,回收随迁子女调查问卷10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73份,有效率84.8%。本次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内容涉及人口统计特征、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监护状况等子项。该调研文集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批示回复。

2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创立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人组成的系统,而这一系统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要素所组成。生态是系统中的有机体正在经历的或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人与环境不可分割,分析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甚至宗教、文化、现行政策等各层面来找寻线索。

其中影响个体的社会环境分四个层面:最核心的是微系统,人和其他参与者在其中进行直接接触;第二层是中间系统,指的是个人关系网络;第三层是外观系统,指影响个人关系系统的环境因素。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其他三个系统所处的更大的文化及亚文化环境。[2]每个人的发展都直接受到这四个系统的直接影响,这四个系统依与个体互动的频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区别,由小到大的四个系统层层相关,这四个层级的生态系统中是维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且没有一个系统是全开或全闭的。[3,4,5]

3 数据及理论分析

3.1 宏观系统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进一步衍生了进城务工子女问题。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冲突的映射,他们经受着城市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社会观念、人际关系变迁造成的心理冲突,同时他们的乡土意识开始淡薄,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更加明显。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精神的归属和群体的接纳认同,仍遭受来自城市的排斥与歧视;他们也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在电视机、互联网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但又与城市里的同辈人有显著的群体差异;他们开始产生朴素的平等、独立的观念和觉醒的自我意识,渴望能够以有序的方式融入城市,可他们依旧是社会的一个边缘阶层。[9]这是一个介于城乡之间,身份因制度限制而具有不可抗拒性的群体。[6]

3.2 外观系统

3.2.1 政府政策实效不足

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中,子女教育问题以36%位居榜首,但超过77.7%的监护人不认可现有针对留守儿童政策的实效,51.4%的家长认为政府在进城务工子女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大,89.4%不清楚是否有针对农民工子女开展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

现有政策的绩效未被广泛认可,但农民工对完善政策、加大执行力度有着迫切需求:63%希望政府给予农民工子女考学政策倾斜以改变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状,52.6%认为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当务之急,有51%希望政府能够以学费减免的方式鼓励子女读书,同时还有半数农民工希望政府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当地就业、发展乡镇企业、提供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形式,破解与子女分居城乡的问题。

3.2.2 社会力量作用薄弱

仅12.5%的留守儿童能经常受到社会组织的帮扶,多达54%从未受助,而低频率(每学期1-3次)的有33.5%。而几种常见的帮扶方式中,65.6%的被访者认可义务支教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49.6%选择经济援助,49.4%的留守儿童最希望得到学习方面的社会支持;作为对比项的随迁子女中有66.9%选择经济援助,其次是义务支教(45.2%)、家访慰问(43.1%)、心理咨询(34.4%)和培训班(25.8%),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0.0%随迁子女经常参加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有40.0%的几乎没有参加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总体而言目前社会组织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呈现针对性、覆盖性、系统性、持续性不强的特点。

3.3 中观系统

3.3.1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1)内容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特征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考察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具有能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实物需要、信息需要、共同活动的功能。是否有利于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指导,给予情感安慰等。[7]

物质需求方面,超过89.6%的家庭能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但精神需求方面出现父母的功能性失位。在学习方面的需求,留守儿童更多依靠老师同学的支援,很少依赖于父母。负效应方面,过半留守儿童遭受过人身伤害或欺凌,有12%寻机报复,另有17.1%选择忍气吞声。

(2)结构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特征是指通过对比农民工子女与各支持系统的交往频率、范围和持续时间,揭示各种不同的支持系统在儿童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和重要性。

在同伴交往中,60.6%的留守儿童最在意的是与同龄人在成绩上的比较,而消极影响方面,留守儿童群体中有打架、偷等行为的占了35.4%,在家教缺失下,留守儿童的行为更多是出于自觉,同伴的影响;而在村社与城市的群落交互过程中,留守儿童多间接通过父母或书籍感知城市,仅37.7%的孩子向往城市,在其中多达76.1%选择以考学的方式实现,另有30.1%对此表示无概念。

3.3.2

随迁子女的“镜中我”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8]对于随迁子女的研究,基于身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生活场景和人际关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经历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的重塑和自我认知的调整定位。

(1)对生活水平的认知与感受

绝大部分的农民工的年收入低于一万元,至少65%的随迁子女不能享受到公办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设备,在此现实基础上,49.2%的孩子认为进城后生活的幸福感下降。

随迁子女在迁徙后产生了多种心里不适感:39.1%来自于人际交往,36.7%来自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24.2%因不适应新环境成绩下降,社交上的恐慌和障碍是很多随迁子女在进城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所经历的心理不适的突出表现。总体而言,进城务工子女的同伴接纳感偏低,孤独感更高,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社交恐惧,渴望被平等接受的现状。而自我悦纳度低主要源自与城里孩子的对比,其中25%自卑在吃穿、智力、家境、际遇方面不如人,另有相同比例孩子觉得自己与城里孩子没有共同话题。

挫折危机应对方面,33.2%的孩子首选向父母交流倾诉以寻求安慰支持,25.0%独立解决,仅有16.8%从同伴处寻求解决,10.3%向老师求助。反映出随迁子女薄弱的朋辈互动关系,这又影响了他们的危机处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2)城市融入度“农二代”的城市融入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迁子女在生活群落发生改变后,44.5%认为进城最大的收获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21.3%选择教育条件的改善,20.4%选择能与亲人团聚,身为曾经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两类人的显著对比。

相较于留守儿童的37.7%,58.1%的随迁子女希望未来成为城市的一员,另有28.5%尚未明确,仅13.4%不愿继续在城市生活。这说明在直接与城市文明接触后,农民工子女正在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农业文化认同,向以新型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新型交往方式为纽带的现代文化认同进行转变。

虽然在身份标识和社会地位的认知上,80.1%不排斥自身农民工子女的身份,但这一身份特征受主客观的限制,利用文教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也未能充分享有城市带来的便利,以及作为一名公民所应享受的文化权利。54.8%的被调查者从未去过诸如音乐厅、博物馆、少年宫这类社会公益类文化场所,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也偏低,由于与社会交流互动少,不利于塑造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责任感。

3.4 微观系统

3.4.1 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和父母缺乏交流是最显著的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期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但74.1%的父母最短每半年回家一次,有11.8%的孩子很少和父母联系。空间上,亲子间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远距离的通过电话等介质的交流;时间上,亲子间的沟通变得不确定与间断性,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弱化缺失,会直接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在监护方面,56.55%的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外出打工,超过76.8%的儿童被隔代亲属照顾,委托监护人呈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的特点,不少儿童带有寄居的自卑心理,总体成长环境较不利。

大部分随迁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怀歉疚,以补偿的心态对孩子有求必应,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38.3%的父母对孩子采取冷漠、暴力的态度,调查结果呈显著的两级分化,亲子间交流匮乏,也缺乏正确的感情表达,这些都造成亲子关系的扭曲。在对父母的改进期望上,有33.3%的随迁子女最希望父母采用更加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52.3%希望父母提高文化与素质,这些孩子已开始接受城市的文明礼教和社会公约,仅10.9%不满与父母的挣钱能力。

3.4.2 家庭教育

当父母离开时34%的留守儿童表示“遇到困难很无助”,其他负面情绪包括“跟父母很陌生”、“很失落”和“被遗弃”。从“倾诉的对象”和“交流的内容”两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联络匮乏,沟通单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多是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这也导致了感情的淡漠和教育形式与目的的单一。

对于随迁子女而言,父母可以进行感情陪护和言传身教,但40.2%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内容集中于学习,在人格教育和情感、心灵沟通方面仍欠缺。父母进行理想、价值观的教育时,39.6%的家长把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龄人当做榜样,24.9%选择成功的老板,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较为符合。

4 结论与启示

4.1 以系统的方法分析农民工子女问题

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不仅要面临自身角色转化,也要面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冲击,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与朋辈在社会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和由其带来的边缘化效应。要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问题,需要充分认识社会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统筹协调各个系统,厘清单个因素的作用,着力于影响的相互传导和参与主体的互动作用,而不应孤立地讨论其中的个别因素。

4.2 重视微观层面要素的作用

调查中通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倾向四项指标两类农民工子女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随迁子女总体心理状况远优于留守,并且四项指标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都低于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来说,农民工子女生存的微观环境对其能否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因素。

既往对农民工子女问题的关注多是集中在宏观层面,促使政策改进和落实。但该理论认为,若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若在家庭中处于被溺爱的地位,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与同学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因此通过对家庭这个最小也是最直接的支持系统模式探讨,通过增强家庭的功能,改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度,打破影响在微观与中观系统间的负面作用。[9]

4.3 着力在“生态衔接”处开展工作

个体所经历的角色或场所上的转换称为“生态转衔”,强调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是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家庭结构的变更、生存环境更迭、人生历程转变、个人心理调适、学校资源配合等。在此过程中若不同场所间有多个主体同时直接参与相关场所,则这样的连接称为“多重连接”;反之如果场所间的连接是单一的、间接的或是没有连接,这样的连接情形则称为“微弱的连接”,将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需要综合从亲子关系、朋辈关系、家校联动、社区参与、志愿帮扶等方面入手,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帮助他们和谐地融入社会。[10]

参考文献

[1]谢樱.共青团“关爱行动”惠及全国150万农民工子女[N].新华社,2010,09,14.

[2]阿什福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9.

[3]颜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04).

[4]王筱云.以生态学观点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养问题[J].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2005,11,(50).

[5]Bronfenbrenner,U(.1992).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M].In R.Vasta(ed).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6]车晓蕙,黄浩苑,吴俊,潘旭.一亿新生代农民工深度撞击“城市化中国”[J].半月谈,2010,(04).

[7]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2).

[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2).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6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教育与文化领域逐渐被人们重视。高中时期作为学生重点培养的阶段,通过相关教学培养其各项能力成为教学任务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诗词欣赏的简单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其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诗词欣赏教学 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诗词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是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诗词欣赏不仅是对学生道德精神的一种教育,而且可以发展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词作为高中语文考试要点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还有利于学生生活态度、审美观点、创造性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诗词欣赏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占有较大比例与分值。据已有数据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收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作品,其中诗词所占比例达全部的三分之一。且在高考试卷中,诗词鉴赏与名句背诵默写近几年平均分值达到十五分,比例高达总试卷十分之一,可见古典诗词的重要性。

(二)弘扬文化,陶冶情操。古典诗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播,利用诗词欣赏教学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传承经典文化的精华。同时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诗人身上浓烈的或高尚或优美的各种情操。例如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可以很好地感受到那种英雄气势;读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可以跨国时代体会到作者的情怀。

(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古诗词的欣赏教学中,对古诗词不同的形式、运用手法等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对偶的写作手法,使诗词表达的情感更稳定强力,拓展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扩大思维空间,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如王维《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将作者观察到的打猎情景再现于书本上,学生通过想象力,使当初的情景再现。通过对偶诗句的填词填句练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诗词文化的积累,成为学生创造再利用的基础知识。

二、高中诗词欣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在不同诗词的欣赏教学中可以针对诗词的形式特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方法如:其一,朗读法。在较有韵律与节奏的诗词欣赏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多朗读,五言诗的朗读停顿多分为三个节拍,如《涉江采芙蓉》中的“采之/欲/遗誰,所思/在/远道”。七言诗的朗读停顿多分为四个节拍,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以想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其二,归类比较法,教师可以将诗词按照表达情感、作者或时期的不同进行归类讲解,这样学生在接受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思考和感受,只有先理解才能吸收再利用及创造,增强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创造学习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诗词的欣赏教学中,意境的创造有利于诗词本身美与情感的表达,教师通过意境的营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想并重现情景。情景再现的过程就是将文字从书本艺术转变为自我情感体验的一个创造。例如,在欣赏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以利用忧郁的音乐背景带动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想象诗人的悲伤情绪,给学生自主想象创造的空间,有利于诗词的学习与欣赏。

(三)利用辨别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诗词欣赏的教学中,辨别法的应用是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如从诗词的形式、内容与发展的辨别上进行诗词欣赏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1.形式上的辨别:不同字数的诗词由于字数的改变,所表达的情感会发生变化。就如绝句与律诗,形式的不同,选材及切入点都对形式有一定的制约。在同为绝句的情况下,选材构思对形式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感受不同形式诗句的过程中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思考,在感受作者巧妙构思的同时发展个人的创造性思维。

2.内容发展上的辨别:不同的诗歌内容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创新性,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表愁的生动内容。教师在欣赏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诗词内容上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艺术内容的创新特点,由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文章通过对高中语文诗词欣赏的简单分析,深入讨论其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程春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汪浩.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7

2010-1-19 15:21:54

江门市景贤学校

贾玉文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长久以来,人们只将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经验与人格因素、教学的设备与器材等因素视为教学资源,生本教育不仅把这些要素视为教学资源,还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的先天自然、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都是教学资源,并且是最大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学应全面依靠学生。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景贤学校虽是一所重点初中学校。但近年来不断扩班,使学校学生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如何使厌学怕学的困难生把成绩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及前途。也是我校领导、老师呕心沥血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几年来,我们坚持科学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首先要对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有着清醒的认识,传统的教育观认为:“系统是局部的和,而且系统中的各部分相互没有联系。”在这种理念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解为一个一个单个的目标,并且对这些目标平均使用力量,知识强调一点不漏,全面传输,理解和思维能力也主要是靠学生在大量的重复练习中去感悟,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做无用功上,事倍功半,繁重枯燥的学习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似乎勤勤垦垦,任劳任怨,就是创造教学成绩的唯一途径。实践让我们明白,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学生的需要是根本,教学要顺应学生发展,爱护学生天性,弘扬学生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可以托付给学生的教学托付给学生,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展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首要任务.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造,并且把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当成一种快乐.具有这种自主能力的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激昂的上进心,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富有活跃的思维、独立的胆识和创新的精神。这一步也是我们实施“生本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改变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1、创设主动的学习环境

生本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变以往那种老师准备好一切,然后把学生当“容器”,把知识往学生大脑里灌的情形。探究发现,重在过程。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感悟。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到“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再到“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真正体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构建数学模型,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体现师生平等,实现师生互动。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师生一起讨论,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传授知识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教师的主要功能,这样才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例如,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做,让学生说,在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再总结。这样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课堂积极性,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2、实施以讨论为常规的教学方式

讨论是常规,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学习方式。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知、向上、竞争的天性就会显露出来,就能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基础资源和生活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讨论的方式是不拘一格的,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问互答,互教互学,举手抢答、小型讲座、辩论竞赛,甚至可以畅所欲言,允许并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讨论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幕后的服务人员,来帮助学生来把“戏”唱好。学生唱好戏后,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理解问题的本质。有时学生的讨论更能全面的展现数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

3、形成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容要适合学生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间接经验可以转变为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精选示范知识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特点,要为学生所喜爱,容易进入学生视界。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最好能在刚上课的前30分钟把新课的重点内容讲完,这样就能更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因而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2)领悟

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自学、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通过自学、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领悟层次上必须把握一个“度”。(3)提升

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拓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学生的认知在发现知识变化的规律后,其领悟水平是可以再提升的,提升的速度和广度常常是令人震惊的。在提升阶段的常规化讨论中,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我们在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上常常会发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这就是生态教学的无限魅力。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老师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例如对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组成一具“领受-领悟-提升”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生态外语教学 篇8

建筑系

张鲲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建筑创作理念必然走向绿色环保与生态节能。对建筑师而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然要树立环境意识,加强包括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概念在内的建筑技术设计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策略 建筑物理环境 设计教学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来,各国都无一例外地对“环境生态”与“资源保护”加以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表现为生态,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创作走向生态化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今后建筑设计新的理念动向。

生态化的建筑设计策略极为重视城市与建筑的环境问题,而环境舒适度的追求恰恰是绿色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建筑设计应该而且必须重视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空间环境的物理特性方面。针对目前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我们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思考与改革尝试。改革建筑设计课教学内容

1.1 生态化趋势下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方式主要偏重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及相关建筑设计资料集参考之下,对学生进行关于功能空间与形体方面的训练,很少强调并融入建筑的物理环境概念,因而容易片面走向单纯追求视觉造型效果的设计方式,进而忽视了建筑空间形体与环境物理特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建筑物理环境问题分别涉及到环境中的声、光、热三大问题。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策略趋势要求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生态以及建筑空间形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舒适度的追求等多方面的因素。由此而来,建筑设计课程内容应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更新的生态化技术策略。包括以下方面:

(1)重视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功能与空间形体塑造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的把握。这是设计课内容中最为基础的训练内容,也是建筑设计基本技能的保证。

(2)在建筑创造中建立城市与建筑环境概念,走向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增强对环境声光热舒适度的理解,重视建筑空间形体组织与气候环境的互动关系,形成多元化整体式的建筑设计理念。

(3)融入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技能训练,并与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从单纯的空间形体美学理解走向以追求环境舒适度和低能源消耗为核心的建筑设计理念,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2 建筑设计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上述三个方面的思路,使其纳入到建筑设计的课程教学方式中,将上述指导思想贯穿于具体的设计课教学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设计课指导过程中,引导城市与建筑环境观的建立。注意建筑空间形体的组织对于微环境(声、光、热)的影响,以及微环境因素对空间形体布局的制约。增强设计课教学过程中对于物理环境技术的理解。

第二,在设计课教学过程中,增进生态与节能的概念。以建筑师的方式,也即“低技术”化趋向解决建筑空间环境的低能耗。在建筑的空间组织,围护结构、空间界面及材料选用等方面,建立更为广义的生态与节能策略,促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理念。

第三,在设计课程教学指导中,应随时注意当前世界建筑发展的新潮流与动向,尤其是增进建筑科技含量,让学生建立更科学化的视野来看新建筑设计与创作,建立多元化且开放的设计思维体系。加强建筑设计课与建筑物理课教学共融

要真正将生态化的建筑设计策略落实到设计课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则需要与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共融,同时也对物理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起到改革作用。2.1 重视建筑物理课程的教学

引导学生重视建筑物理课程,这是促进建筑设计课中更深入把握环境与节能概念的重要课程支持,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物理环境观念。

对建筑物理课而言,着重训练对于声、光、热三大环境形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解,必须将物理环境知识结合到设计的具体形象、材料构造之中,避免片面考虑,应综合平衡各方面因素,做到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2.2 加强对于环境物理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涉及到环境舒适度问题的建筑设计观,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实际观察与切身体会。例如在建筑群体布局中,朝向的选择与功能,气候及美学等方面的互动,注意在不同朝向情况下热舒适度的差别,进而带来对能源消耗的考虑,让学生直接观察和体会形体布局差异而带来的环境舒适度差异。

设计课教学中的参观与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全方位理解生态化与低能源消耗的建筑创作理念。

2.3 引入数字化环境模拟软件促进环境评价并优化设计方案

在设计课教学过程中特别安排一部分时间,如在四年级,在建筑物理课程训练之后,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环境模拟软件于建筑方案设计过程,直观地展现设计方案形成的环境现象,辅助设计过程中对于环境声、光、热特性的评价,以期选择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上一篇:读《本愿经》启示下一篇: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