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新思维

2024-06-19

新常态下的新思维(精选12篇)

新常态下的新思维 篇1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也要与时俱进, 要彰显法治化思维,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释义

(一) 宏观调控的性质

目前通说对于宏观调控性质的总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宏观性、总体性、指导性和间接性。即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全局性的经济调节, 其对经济的影响不是通过直接对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实施行政命令、行政指挥, 而是通过间接作用于微观主体但足以引导、影响微观主体行为的各种政策、制度、措施等实现的。

(二) 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的目标统而言之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间不是统一的, 而是多元的, 甚至存在矛盾的。如就业增长率和通过膨胀率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可能。因此在宏观调控中, 只有通过博弈和协调, 才能制衡各种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趋向于达成某种预期或接近预期的结果。

二、宏观调控权独立化运行理念与协调化运行理念

所谓宏观调控权的独立化运行理念, 是指宏观调控主体依法行使宏观调控权时具有独立判断权力, 不受外部和内部各种因素的非法干涉。具体来说, 宏观调控权独立化运行理念反映在:其一, 在调控主体与非调控主体的关系上, 只有调控主体才享有宏观调控权, 除此之外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这项权力。这些非调控主体可能是群众组织和个人, 可能是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 还可能是特定的权力机关。一句话, 只要是没有依法取得宏观调控权的, 都属于非调控主体的范围。这些组织和个人就既无宏观调控权, 也不能非法干涉调控主体合法正常的调控活动;其二, 在同级调控主体之间的关系上, 各调控主体依法享有独立的宏观调控权;其三, 在上下级调控主体之间的关系上, 上下级调控主体相互不受对方的非法干涉, 调控主体按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原则, 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上级调控主体不能越俎代疱, 下级调控主体不能架空上级调控主体的调控权力。

宏观调控权运行除遵守独立化理念以外, 同时还应当遵守协调化运行理念。协调化运行理念是指各具体宏观调控权行使时, 相互之间要协调, 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作为两种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彼此要协调。此即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问题。就内部协调来说, 它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具体宏观调控权行使目标上的协调。各具体目标要服从总体目标即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 并最终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二是各具体宏观调控权行使方式上的协调。诸种宏观调控权行使方式中, 它们因各自特点的不同, 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也有相当大差异。它们起作用的猛烈程度不同, 时滞效应不一样,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有很大差别。由于宏观调控权行使方式上的特点和差异, 使它们在经济调控上各有优越性和局限性, 单独使用某一种方式难以担当调控经济的重任。相反, 如果协调使用这些调控方式, 适时操作, 力度适当, 就能充分发挥其互补功能和组合优势。

就宏观调控运行的外部协调来说, 宏观调控权的运行必须与市场机制相机结合, 始能发挥出其最佳的调控效果。可以说, 当代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不可能依赖国家或市场单独来完成, 各国在实践中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国家调控与市场规制相机结合的模式, 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回答。首先, 市场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了减少市场试验过程需要的时间和付出的代价, 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必要。其次, 国家的宏观调控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市场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权的行使提供了微观基础。市场机制是一个自律性质的机制, 企业等经济单元应具有自我利益主张, 进行自我约束, 遵循价值规律的调节, 只有这些单元进入到自律体系以后, 价格等市场供求信号才会正常显示出来, 而市场价格等信号不能正常显示的地方, 国家宏观调控就会失去方向, 同时, 宏观调控的诸多方式最终只有通过市场的中介才能起到较好的调控效果, 所谓间接调控的道理亦在其中。

三、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 实现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市场经济阶段, 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就是要在宏观调控领域实现法治——法的统治, 亦即使宏观调控活动中调控主体的设定及其行为, 以及被调控主体的行为都达到“以法律为主要根据和基本根据”的状态, 这是实现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保障被调控主体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

宏观调控关系的主体由调控主体和被调控主体组成, 面对宏观调控权这一公权力, 被调控主体的权利往往容易被忽视, 而法治化的宏观调控就是保障被调控主体除了积极执行和配合实施调控主体的宏观调控措施和决定之外, 还享受各种正当权利, 主要包括自主选择权、决策参与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或请愿权、监督权以及对自己的损失请求政府予以补偿的权利等等。

四、宏观调控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如前文所讲,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 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 就是通过落实宏观调控立法, 以一部宏观调控基本法来规制政府的宏观调控, 使之不至于滥权, 但这并不现实。

首先, 经济生活复杂多变, 在一个多元利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 宏观调控面临着实现多种不同目标的艰巨任务, 但宏观调控决策者对各种目标之间的重要相互关系的了解不可能很全面, 因而在确定一个能数量化和可操作的天衣无缝的目标体系方面存在着困难。

其次, 宏观调控手段体系也十分庞大, 现有经济理论充其量只能大概地解释手段对目标的作用, 而无法提供“作用链”上每一细节究竟如何发生反应的信息, 不可能准确地计算手段对政策目标的逆反效应。

最后, 宏观调控是建立在一定的局势分析和发展预测之上的, 如果分析和预测的诸多前提中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 则全部分析和预测的结果便是不可靠的, 这样的宏观调控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和动态的竞争体系中, 任何对未来变化的预测都不可能完全合乎实际, 宏观经济政策所要求的条件难以全部满足, 这必然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某种局限性。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求灵活应对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在经济上的合法性, 取决于经济上的合理性, 实际上就是经济上的“合规律性”。也就是说, 与反垄断法一样, 合理的宏观调控决定着它的正当、合法, 而不是相反, 宏观调控的合理和正当是不能用法条来证明的。因此, 能够使国家宏观调控行为实现经济上的“合规律性”的制度约束和法律供给, 就是对宏观调控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任务, 就是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的途径。

五、丰富宏观调控监督机制

法治离不开民主的基础, 政府的行为归根结底要接受人民通过制度内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共同意志以各种形式所作的正当性评判。在国际上, 法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就是越来越多地将普通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上升到宪法高度, 超越部门法的具体规定直接适用宪法原则。宏观调控作为关系全局、具有深远影响的政府行为, 更应当在公众的关注、参与和评判下适当地行使权力, 接受监督、承担责任。[]至于追究责任或救济的途径, 应当是体制内外任何可能的形式, 不拘一格。体制内主要有政府运作中的日常检查监督、行政监察、审计、检察、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诉讼, 也包括执政党的日常监督和专门的纪检等, 体制外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和自发的舆论监督。[]具体包括完善、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鼓励媒体和公众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自发评议、监督, 使各种宏观调控行为均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认同度, 形成对宏观调控内部激励和约束的有力、有效的外部制约, 顺理成章的结果则是更多地从宪政层面发动对宏观调控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救济, 如官员辞职和罢免等。

宏观调控的法治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制度创新, 各部门各机构间不断的磨合与协调制衡, 有效的问责机制甚至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监督, 但需要肯定的是, 在我国不断加强以法治国理念的今天, 宏观调控法治化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习式热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李昌麒.经济法学 (第二版) .法律出版社, 2008.

[3]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01

[4]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

[5]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6]乔欣.2015宏观调控新思维[J]新理财 (政府理财) 2015/01

新常态下的新思维 篇2

大德小学 李锦花

遥远的西北大漠,有一种胡杨的树种,它们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这沙漠里健壮而睿智的勇士,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坚守一词的深刻内涵。虽然我不可能是倔强的生长在沙漠中的胡杨,但我愿做那棵扎根于乡村英语教学试验田边的胡杨,任时光荏苒,任四季的变换,我始终用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的爱, 坚守着乡村英语教学的希望和喜悦。

坚守是热爱。刚开始,我常常为自己不知道怎样为小学生上好英语课而茫然。但是我对英语的那份执着的爱告诉我要永不言弃。在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失败浇不灭我对英语教学那如火如荼的热情。在这样执着的支撑下,我昂首行踏进英语教学的珪步之中,在英语教学这块沃土上我默默地耕耘着。

坚守是进步。我是一位普通的乡村英语教师,要让孩子们学好英语,算的上比登天还难哪。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神圣职责是什么呢?经过我不眠的深思,向有经验教师的请教,拉一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孩子促膝长谈,拜访一些家长和他们交换意见。我明白了,明白了要教好英语,首先要让他们爱上英语、喜欢英语。啊。。我知道了,知道了!学生喜欢什么就不会厌烦什么。真是“山穷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为此,每节课前我会认真研究、吃透教材,通读、精读课文,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型、流程、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英语课中口语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很注重加强英语口语在课堂中的运用,给学生创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我始终保持的微笑,并且和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我的课堂。

坚守是希望。我刚接手的班是五年级,班上有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赵嘉欣。她性格外向,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可是,她上四年级的时候,她生病了。有一个多月没有来上课,她落下了很多的课程,我暗暗地担心和着急。我不能把我的担心表现出来。上课的时候。我特意让她来回答她能够回答的问题,每次答完问题,我都会笑着对她说“你真棒”。一次,她的妈妈对我说;“李老师,今天我女儿回家特别的高兴在沙发上蹦来蹦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李老师说我特别棒)”!后来,她深深的爱上了英语。

我作为新常态下的英语老师,我明白应该突破常规,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敢于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的开放式课堂。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该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只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掘他们的个性。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诺言——那便是“坚守”;在我的手中有一粒金色的种子——那便是实践;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目标——那便是成功。我要用我的双手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渴求知识的种子,我要用我的勤奋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热爱英语的种子……也在我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我要用心守望着这份希望,更要用爱呵护着这份希望,默默地看着她破土、发芽,看着她开花、结果,我坚信幼苗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此时,我要大声的对大家说:守望着自己爱着的田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谢谢大家!

“新常态”思维 篇3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非“新常态”莫属。它很有可能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也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无数的文稿中被反复提及。

据悉,在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新常态”。在北京和广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该词更是出现了11次之多。

这个“新生”的词语,之所以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准确又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我国经济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逐步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由低端逐步向中高端水平升级,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阶段,而且它们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是一种常态。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适应新常态,要了解当谈论新常态时,我们应该谈论什么。

绕不过去的GDP

不论我们过去怎么喜欢GDP,如今怎么讨厌它;也不论我们过去如何将其放在经济发展的显要位置,如今又试着让其消失在一些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都不得不承认,GDP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绕是绕不过去的。

正如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外交中心主任何春茂所说的那样,彻底否定GDP容易走极端,唯GDP论和盲目崇拜GDP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优化GDP才是国家发展的最佳选择。

既然不能视而不见,就不妨来说说去年GDP的增速和今年的预期目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0万亿元,达到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去年年初制定的预期增长目标是7.5%,所以基本实现了预期,也表明真实的经济形势比预期的更为严重。所以,今年国家又进一步下调了增长预期,调整为7%,也预示着今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纵观全国31个省份,2014年除西藏与年初制定的预期增长目标持平外,其余各省份的GDP增速均未达到预期。而2015年除西藏没有降速,上海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外,其余省份也全部下调了增速。

降速不是为了降压力,本意是“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所以,降速之后重心转移了,反而压力更大了。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现在(上海)只有一个部门关心GDP,就是统计局。统计局宣布GDP,我不太关心。当然也就没压力了,不过对大数据,到了年底,总要看一下。”所以,上海不设目标了,并不代表上海不关注经济发展了,而是它的关注点转移了。转到哪了?韩正说,转向研究上海发展的品质、效益,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贡献反映在创新的成果上,比如自贸区的体制创新,为国家在税收上的贡献,以及国家实施的发展与服务战略上的贡献。

事实上,降速之后,2014年有很多可喜的变化。比如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之前的一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1.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上升了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在加快,快于东部地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跑赢了GDP。特别要提及的是改革领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实施,本届政府要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也得以提前实现。

虽然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说,“这是一个克服困难的7.4%,是一个克服压力的7.4%”,但在新常态的标准评价体系下,这更应该是一个符合当下实际、令人基本满意的7.4%,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缩影山东

近些年来,不论是GDP总量,还是综合竞争力,地处华东地区最北端的山东,都跟广东和江苏位列于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

这个经济大省也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明显的东西差距,以及急需优化的产业结构等因素,而被看做是中国的缩影。所以,在很多层面,山东于全国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窥一斑可知全豹。

最近,《中国经济周刊》和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一份《2014年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也让山东和江苏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4年,GDP总量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分别达到6.51万亿元和5.94万亿元的江苏和山东,在这份含金量的排名中,却排在倒数第三位和倒数第五位,屈居第三梯队。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们的排名一直倒着数比正着数要容易得多。

究其原因,依然脱离不开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个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得出的含金量数值,它既可以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又可以反映一省的“幸福指数”。

如果单看2014年的数据,山东的GDP增速为8,7%,财政收入增长1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突破2万元,达20864元,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没有跑赢GDP,更落后于财政收入。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更多的‘获得感’”。对此,业界人士也呼吁,应该拿出更多的利益投入到民生和公共服务中。

在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看来,“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也就是社会矛盾开始化解之时,政府就会扩大项目投资,然后减少收入,这是一个阶段性周期性的变化——一段时间注重民生和收入,一段时间注重投资。这种周期性变化在最后一个梯队特别明显。”

数据显示,2014年,处于“最后一个梯队”的山东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41599,1亿元。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山东也以43,5%落后于第二产业48,4%近5个百分点,结构优化的空间还很大。

山东只是一个缩影,国内还有很多省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不赢GDP,也跑不赢财政收入,给不了人们幸福感,它们也还没有彻底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改变固化的思维模式。

nlc202309020328

但无论如何,在我们向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挥手告别,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迈入的时候,都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已经来了。

创新和改革是驱动力

“转换动力不是推倒重来”、“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慢下来绝不是停下来”,在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山东、四川三省市书记各自对新常态展开了思考,表明了观点。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马斯洛夫认为,“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是一场及时雨,对中国未来发展而言,可谓恰逢其时。”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表面上的增长数字,而是究竟依靠什么实现经济增长。

靠什么?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应该靠创新。“过去我们习惯靠冲规模、上项目,以投资驱动来发展经济,这样的驱动模式已走到尽头。新常态下,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如果简单总结新常态,那就是“速度下台阶与质量上台阶,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其核心便是“提质增效”。所以,应对新常态,不只是要有新状态,更要有新思维。

当下中国经济处于换挡期,从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换挡,而实质上是增长动力的转换。过去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不能再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来驱动,而要找寻和激发新的动能,那就只能依靠创新和改革。

李克强在今年年初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时就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更多的是靠勤劳的话,再往后走,我们更多的应该靠智慧,要靠政府简政放权,把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让愿意创业的人能够创业,然后,在市场中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如果说,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政府的改革。”

最终还是要靠改革,而围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这“三张清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并真正使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才能真正激发市场的活力,应对和度过新常态。

从高速转入中高速,重新寻找经济发展的动能,这是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这条路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走过,这也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

正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所说,“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走过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将从根本上摆脱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走上追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认识新常态 树立新思维 篇4

新常态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阶段性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定位,是我们顺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必须依据的大前提

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一个政党制定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循着我国制度变革、经济社会重大变化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今正在走向一个与以往有着重要区别的新阶段。

从国际环境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走来,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发展优势产业的步伐,这使得过去一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国内情况看,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有影响的经济大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条件、供给条件、市场条件等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速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转向集约、经济结构正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体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面临着经济下行、传统人口红利减少、环境硬约束加大等各种难与险增多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的必然性。正是基于这些内外条件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见,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势,对我国基本国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新方位,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新常态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高层次、更高发展形态的大战略,是加快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路线图,是我们顺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遵循的大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科学阐述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必然性,而且作出了认识、适应、把握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重要论断,深入论述了新常态的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要求。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新趋势,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资源环境约束等九个角度全面阐述了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并相应地提出了”八个必须”的针对性举措,强调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影响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真正形成市场与政府合理分工,推动发展新模式。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了“八个更加注重”的实践要求,要求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破解发展难题的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新常态的发展逻辑,着力解决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难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根本问题,构建了我国新常态下“顶层设计”的发展路线图,从而为我们顺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指明了根本路径。

新常态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思路、大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是我们顺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树立的新思维

人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变化的,科学理论只是对这种实践发展的总结提升和科学概括。新常态概念的提出同样是这种探索总结的产物。事实上,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党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这种探索渐进新常态概念的同质性判断。而新常态概念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经历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更加准确简明的科学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国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成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新常态概念在其内在逻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就是,以基本国情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基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总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变化的新定位,为我们党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经济新常态必然引发我国经济社会、乃至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伴随着新的思想解放和思维观念的深刻变革。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刻,体会中央政治局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题召开的专题学习会旨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思想,首先需要深入领会和践行贯穿其中的新常态思维。

一要树立“平常心”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时就强调要保持平常心,就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新常态规律思维,要从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中看到新常态的必然性、长期性,理性地看待经济增速。既要保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又要树立战略思维,看到我们具有宏观调控的主动性,看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坚定信心,顺势而为。

二要树立“稳中求进”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调“稳”和“进”的重点不同,“稳”和“进”要相互促进,就是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常态辩证思维,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与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进促稳,以稳保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要树立“唯创新者强”的思维。在新常态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看到新常态经济实质上就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创新是全面的创新,关键要落实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因此,推进新常态必须树立“唯创新者强”的思维,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四要树立“结构性改革”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我们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新常态的根本动力,牢固树立系统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破除主要依靠单项改革或宏观刺激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路径,注重用配套改革成果化解深层次结构问题,实现更大的改革红利。

五要树立“优化空间格局”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发展战略,强调在继续实施既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就将以往更多关注国内的区域经济概念拓展到欧亚大陆板块,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协同发展的新棋局,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树立统筹对内对外发展的“一盘棋”思维,突破区域利益局限和市场阻隔的藩篱,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 篇5

从来没有一场力量如“互联网+”这般,自上而下、全面开花。

4月29日、中国钓鱼台国宾馆,主题为“势在·必行”的2015“互联网+中国”峰会在此隆重召开,全国超过500名官员,中央部委、地方执政 者汇聚一堂,商讨如何搭乘“互联网+”战车,推进地方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融入到“互联网+”的生态圈中,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峰会中,“互联网+”业内率先实践者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全面阐释了“互联网+”思想内涵,并强调“互联网+”是连接一切,而不是 简单的“加法”;在腾讯为全国各地搭建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平台中,15个省市地区与腾讯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进行全面的“互联网+”合作;腾讯宣 布,公司四大业务线互为搭配,为全国各地政府打造的“互联网+”平台准备就绪、一切蓄势待发。

“互联网+” 一场深刻的自上而下的变革

“‘互联网+’绝对不是简单的累加,不是简单地把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把支付手机化,也不是上云硬件建设和数据的简单一家聚合。”这是腾讯董事 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多个场合强调的,“也不是中心控制式的,吸收聚集数据为一个节点”,而是要“催化数据流通运转激活信息能源”,成为“连接一切 能源的发动机”。

2015年,作为两会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四份议案,其中一份名为《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作为互联网资深从业者,马化腾在议案中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互联网+”的作用,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愿望。

恰好正是此次两会上,总理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到“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 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从这一层面来看,国家顶层设计更多希望互联网能成为一个连接器,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

民间智慧中与国家顶层设计不谋而合,很快掀起了“互联网+”之风,而各地政府也搭乘“互联网+”快车趁风起舞、趁势而上。

此次峰会,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对“互联网+”思想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度的解读,他认为,“互联网+”最像是电的发明,一种新的能 源的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了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互联网+’就是一种能力,而产生这种能力的能源是什么?是因为‘+’而激活 的‘信息能源’”。

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能,信息能源是靠“互联网+”激活,“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连接一切,才能彻底引爆和激发信息能源的力量。“互联网+”的三大特征是“连接性、开放性以及去中心化”。

首推“互联网+”生态圈 15城搭乘快车

长沙、无锡、大连、常州、湘西、盐城、襄阳、咸宁、开封、焦作、鹤壁、桐乡、临安以及湖南省经信委与腾讯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成为互联网+生态圈中的一员。

实际上,互联网+生态圈正在悄然形成,河南、重庆、上海率先加入到互联网+生态圈之中。这些城市都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如上海,作为华东地区首个搭乘互联网+快车的直辖市,通过微信服务“城市入口”,所有上海市民通过微信,即可享受查询天气、支付生活账单、预约 护照办理、违章查询等14项便民服务。微信“城市服务”在上海上线一周,服务人次近100万,在14项服务中,“挂号、电子违法、驾照非法计分、天气、电 费缴纳”占据排行榜前五位。

通过与腾讯的进一步合作,上海市民还将享受到,医疗、酒店、餐厅、百货、快递、票务、高校、景区等服务的便捷。这是腾讯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助推上海市政府优化城市管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中原地区首个全面与腾讯进行合作的省份,河南省居民将在手机上通过微信已经实现一键搞定交通出行、医疗、社保、交警、户政、出入境、旅游等多种政府服务。“互联网+政务”,为政府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起到试点和示范作用。

而河南省也通过此次与腾讯的合作,试水“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通过河南省政府的相关支持,腾讯、富士康与和谐汽车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以合作促进创新,探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商业模式及产品。

在西南省份重庆,腾讯设立“互联网+”试点研究院、工程院,先选择一批试点区县和企业进行合作,促进创新成功转化,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实现“互联网+”从第三产业的融合向第一产业的融合。

腾讯研究院研究发现,在我国351个城市中,都已经或深或浅展开了与“互联网+”的探索实践。而未来,后来者亦会明白,只有全面拥抱“互联网+”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互联网+”服务网络首次完形 腾讯四大业务提供全面服务

如果说微信打通了城市入口,那么腾讯云则为地方政府搭建了一个调度中心,腾讯开放平台则是全面打造众创空间,全面启动当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而qq则垂直深入的挖掘城市热点需求。

根据腾讯研究院和微信团队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截至2014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全国政务微信 呈现出逐渐从“发布”升级为“服务”、“查询”升级为“办事”、“分散”走向“统一”的特点。移动的服务型政府正在微信平台上构建,电子政务借助微信已经 迈出了一大步。

民生方面,微信的“城市服务入口”目前已经在广州、深圳、佛山、武汉和上海五个城市上线。户政、交通、医疗、水电煤缴费等十几项民生服务,全部 被集成在微信的入口中,就像一个掌上的办事大厅,动动手指就能够完成这些业务的办理。“微信城市服务”目前已经覆盖6000万人,累计服务用户超过 1100万次。

在连接商业方面,微信通过开放二维码、Wifi和“摇一摇”三大入口,提供卡包功能和微信支付功能,连接线上、线上,使得整个购物流程更加轻 便。无论是已经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巨型企业,还是刚刚踏上征程、快速成长的初创企业,都通过微信的开放能力实现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更为有效的连接。

除此之外,微信的通讯功能、媒体属性,以及企业号、智能硬件平台,都为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升级储备了资源、开放了接口。

传统经济的核心资源是水和电,新经济的则是运算力、带宽和数据。如果把“互联网+”视为水和电,则与“云计算”的本质不谋而合——按需取用的云 端计算资源,将给传统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带来化学变化。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基础设施变成了IaaS服务,平台变成了PaaS服务,应用变成了 SaaS服务,核心都是服务。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摇红包”活动。当晚总计110亿次的摇一摇互动,峰值互动达到8.2亿次/分钟,这一堪称史上最繁重的服务器并发请求,腾讯云应对自如,完美化解。

作为新加入到腾讯搭建“互联网+”平台中的业务线,腾讯开放平台旨在协助各地政府打造创业生态环境。目前,腾讯众创空间提供的资源包括:腾讯云 全国15大城市的机房资源和超过400个加速节点、超过1万个API接口、日均曝光达到8亿次的广点通推广,以及全国最大的应用分发平台应用宝;线下方 面,规划中的创业基地或产业园将会覆盖全国25个城市,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支撑线下服务体系的还有人才、金融、法务和相应政策。

与微信不同的是,QQ会重点覆盖QQ活跃用户最多的几个细分场景,如互联校园、互联公交、城市便民生活,让更多市民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生活。

“新常态”下的“新创客” 篇6

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大势,乘着“互联网+”的发展东风,出于对创业的兴趣与敬意,大家的思想涌起、碰撞、迸发,最后汇集到了一起。

这本书在创作过程中,选取10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通过案头调研、一手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这些企业的年轻创始人的创业资料,同时,作者还选择了与这些企业相对应的国内企业——商业模式相近者,通过采访这些企业的高管,近距离观察这些企业,利用专业的管理学理论框架,分析这些企业曾经和现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创业问题,并以此为根据,预测企业未来竞争方向,引发思考。

在“创新创业”及“互联网+”的热潮中,年轻创业者不可懵懂行事,需要借鉴他人经验,走出一条更稳健的道路来。所幸本书介绍了大量的创业案例,又多是中美互联网创业案例的对比。有心的人会发现看似相同的创业项目,其缘起、功能和社会价值却迥然不同。本书涉及中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能起到它山之石的作用。可以说,本书从创意萌生到战略落地,为年轻的创业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奏起了创业之歌。

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新思维 篇7

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

近日,中央又出台《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各地各部门自行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将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严格禁止各种越权税收减免。

同时,国家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地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传统的用地补贴和低地价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已经成“过去时”。各地招商引资形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招商方法效果式微,旧有招商思路亟待调整。

作为内陆地区,新余市面对世界经济放缓,需求下降的局面,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引资总量和质量同步提高。

新余实践:招商引资纵深化

近年来,新余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坚持以开放型经济工作为主线,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保持了引进资金的较快增长,实现了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2014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7个,实际进资63.01亿元,进资率30.5%;开工项目128个,投产项目60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456亿美元。全市实际引进省外超5000万元项目资金330.61亿元,增长15.2%。

在围绕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招商同时,新余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全市产业招商向纵深发展。

一是光电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受在光电信息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及内陆城市转移的重要时期,新余市审时度势,组织编制了符合国内外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和新余实际的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大力引进,新余市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发展初具规模。2014年,全市签约光电信息产业项目50个,签约项目金额77.93亿元,分别占新签约项目总数、签约总额28.2%、40.1%,目前全市光电信息产业企业发展到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

二是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崛起。新余市充分借助分宜双林镇为全国十四大淘宝村的优势,加大在电子商务产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对接杭州电子商务企业,鼓励在外电商企业回乡发展。同时,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2014年全市新增智行天下、“0790”购菜网等电子商务企业77家,增长96%,电商企业总数达153家。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69.4%。

三是新能源产业稳步推进。近年来,新余市紧紧抓住全国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国家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三大政策落户新余的优势和机遇狠抓招商,效果显现。2014年,新余市成功引进江西德润天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35MW光伏农业发电项目、江西钤宏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生物颗粒等一批新能源项目。

新常态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需求不足,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我国在招商引资上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资金增速逐年放缓。

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新常态下,如何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扩大招商成果,成为推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是软环境招商是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已逐渐从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建设,过渡到日益依赖软环境建设。目前各地硬件建设都有较高水平,但软件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软环境主要体现为法律政策、行政效率、服务理念、文化氛围上。目前,各地采取“一站办公”、“限时办结”、“特事特办”等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产业链招商是有效形式。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形成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模式。

三是内资招商是大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各企业的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除外资以外,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内资”日益成为一支相当雄厚的力量。据悉,国家也将出台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投资的发展。

四是产业孵化是招商引资的摇篮。建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就是通过引进尚未成型的科技企业进行孵化,成长后反哺当地的投资发展,是新时期招商引资的重要思路。

77家

新常态下的新思维 篇8

1 云南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1.1 水泥生产情况

截至2014年年底, 云南省共有水泥企业227家, 水泥生产能力为1.6亿吨, 熟料总产能为9 147万吨, 新型干法占比为89%。2014年云南省共生产水泥9 492.64万吨, 同比增长5.4%, 水泥产能发挥率为59.14%。实际生产熟料6 474.59万吨, 同比增长3.9%, 熟料产能发挥率仅70.77%, 其中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发挥率为66.05%。

2015年一季度, 云南与全国水泥行业情况一致, 水泥生产量价齐跌。累计生产水泥2 043.10万吨, 同比下降3.5%;熟料产量1 351.67万吨, 同比下降4.2%。

1.2 水泥区域分布情况

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 云南省水泥经济运输半径较小, 除沿广西、四川、重庆交界地区有外省水泥进入外, 云南省内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水泥市场。同时,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输成本的制约, 省内又形成了几个典型的区域市场。

2 当前云南水泥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新型干法比重相对较低, 熟料企业主体数量过多, 存在无序竞争

云南省通过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 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迅速提高, 达89%, 与以往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旧远低于全国98%的平均水平, 尚存在立窑等落后产能1 000万吨。同时, 云南还是全国熟料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熟料企业主体数量过多, 多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非理性、无序竞争的情况。一些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配套不完善, 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环保成本居高不下, 综合成本相对较高, 而立窑企业相对生产灵活, 在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更易“钻”政策的空子, 经营成本较低, 在乡镇市场仍有较强的竞争力。2014年, 全省熟料产能发挥率为70.77%, 而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发挥率仅为66.05%,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水泥熟料产能局部过剩问题突出, 行业效益低下

近年来, 云南省水泥熟料产能增长迅速, 2014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11条, 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 200万吨, 新增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截止到2014年, 云南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 000万吨, 位居全国第6位。产能过剩、运转率低、区域过度竞争导致云南省水泥行业平均效益偏低, 2014年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65%, 与全国31个省份比较, 排名倒数第5位, 企业亏损面接近50%。

2.3 企业盈利模式单一, 创新能力不足

云南省水泥企业在上世纪湿法水泥生产、立窑水泥生产, 以及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方面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但在新型干法水泥预分解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在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粉磨、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先进企业的差距逐渐加大。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装备创新过程中, 云南更是鲜有企业能参与其中。企业商业模式单一, 同质化程度很高, 企业的盈利模式仍然延续传统的扩大规模、增加产能。截至目前, 云南省内还没有出现以水泥为主要产品, 利用自身矿山资源优势、资本优势、规模优势, 而实现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体系或多元化协同发展产业链的企业。

3 新常态下云南水泥行业发展的契机

2015年新春伊始, 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 对云南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云南省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支持, 为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提供了难得机遇。云南省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将云南打造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决定》, 云南省将大幅提升连接相邻省区、周边国家的综合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 强力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加快建设“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骨架网和“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 到2020年营运里程铁路达5 000公里、高速公路达6 000公里、航道达5 000公里。

大量的改革红利正在释放, 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正在凸显, 各地一大批重大项目将逐步进入密集建设期, 并形成市场需求。

新常态下, 水泥行业的发展必须要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主动适应新常态, 把握新机遇, 引领行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根据行业普遍共识, 水泥行业已进入发展平台期。具体到云南省, 在8~10年期间将会保持1亿吨左右的高水平产量需求。云南省水泥行业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 发挥好固有优势, 努力克服局部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环保压力等对行业发展的约束和不利影响,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整体效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

4 对云南水泥行业新常态下发展战略的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水泥作为投资拉动的传统产业, 必然进入需求量高位盘整一段时期后逐步减少的过程。现阶段水泥发展市场需求增速趋缓, 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 又面临资源获取成本上升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水泥企业努力走出同质化发展的泥沼,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形成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 将成为构建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必然选择。

4.1 实施兼并重组, 提升行业集中度

在行业发展的平台期, 通过推进并购重组, 提升市场控制力和整体运营质量, 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更加凸显。目前, 除在云南市场一直发展良好的中国建材集团、昆钢水泥建材集团、拉法基瑞安建材集团外, 华新水泥、红狮水泥、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等建材龙头企业已先后入驻云南, 并不断扩大各自产能规模。2014年, 云南省水泥企业中前三家熟料产能集中度为46%, 前十家熟料产能集中度超过60%。但与全国相比, 云南水泥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企业间兼并重组的空间仍然很大。

除前期大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形式外, 目前水泥行业的并购呈现出两大趋势, 一是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加快, 二是水泥龙头企业间的互相参股。企业合作不再走底层路线, 而是从上层大企业间寻求合作, 大企业合作后共同推进无效产能出局, 以达到市场的动态平衡、维持合理利润水平。如:2015年5月,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届时, 水泥产能将超过2700万吨。随着下一步双方具体合作细节的披露, 必将对云南省水泥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4.2 深耕区域市场, 提高市场份额

大企业合作的目的是推进无效产能出局、淘汰落后低效产能, 实现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同时确保行业合理利润水平。而云南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区域市场范围较小, 市场容量较低, 且各区域内水泥市场规模参差不齐, 区域内水泥需求量除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外, 同时受区域内是否有大型工程的影响。大企业集团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将区域市场进行结构性细分, 规划企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业务结构, 慎重考虑区域市场的区划分布, 经济合理地布局旗下子公司, 同时对于旗下经营效益持续较差的加盟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帮扶, 确保新加入公司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后续的加盟业务提供良好的品牌效应。

另外, 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 一些具有差异化资源优势和拥有技术优势、且能根据市场即时需求, 实现柔性化生产、快速反应市场需求且能实施定制化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将能在规模化竞争中生存下来, 例如, 特种水泥市场、特殊原燃材料开发等。基于此, 对于规模上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 可结合自身资源, 聚焦差异化市场, 进行技术突围, 实现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确保企业的持久经营效益。

4.3 推进“互联网+”, 提升运营效率

新常态下, 经济减速换挡, 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变化, 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增长, 倒逼管理, 苦练内功, 不断提升运营质量, 提高市场控制力。水泥企业要在精细化运营管理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重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产品管理的有机融合, 通过对人、财、产品的资源整合管理, 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行动计划融合在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管理过程中, 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生产组织上, 强化设备的日常运行监管, 优化经济技术指标,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在原燃材料采购过程中, 依据供求趋势把握好采购节奏, 降低采购成本, 使企业在市场疲软期获得比同行企业更大的盈利空间;在销售模式上, 积极探索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型营销模式, 利用互联网对建材产品的终端销售拉动, 提升品牌知名度, 开发营销渠道, 挖掘出更广阔的市场。

4.4 创新盈利模式, 延伸产业链条

水泥企业要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态势, 必须延伸水泥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 转变依靠单一水泥产品规模实现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 通过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 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 实现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发展, 开创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是, 可利用矿山优势和资本优势, 进入混凝土骨料市场, 以发展绿色矿山为契机, 提高混凝土骨料市场导入成本, 占领当地骨料市场;利用资源协同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 在商品混凝土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中, 抢占制高点, 成为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的主导者。二是,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 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通过完善产业链, 拓宽产品结构, 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格局, 降低市场风险。

4.5 转型绿色环保产业, 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水泥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十二五”期间, 水泥行业大规模推行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政策及考核标准, 逐步甩掉了“高污染”、“高耗能”的帽子, 并成为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的重要行业。水泥产业若能在环保产业中占据关键点, 将成为行业向环保功能产业、绿色循环经济产业转型, 推动实现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常态下的新思维 篇9

1 正确认识水泥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 行业企业必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大环境, 营造有利于行业企业发展的小环境。即要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经过梳理, 笔者认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新常态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水泥产业陷入全面、长期、不可逆转的严重过剩。认识到今天的产能严重过剩, 水泥行业企业花了很长时间。2004年浙江省水泥的区域性过剩已发出警示,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2009]38号) , 遏制水泥新增产能。但行业和地方政府却一直纠结于结构性过剩、阶段性过剩的看法。国家4万亿元投资创造的市场 (有人估计实际投资达30万亿元) , 激起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产能扩张, 2013年国务院发布41号文, 明确指出水泥为严重过剩产业, 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但是为时已晚, 产能严重过剩已不可逆转。

早在2012年, 全国性水泥市场增长乏力就已然显现。国家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导致社会投资结构发生深刻改变。在东部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和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转型, 投资项目对水泥的需求量逐步减少, 水泥作为投资拉动的传统产业, 陷入需求增速下降, 产能严重过剩, 价格长期低迷的状态。水泥产量2013年达到24.2亿吨, 2014年24.76亿吨, 仅增长1.4%。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的数据, 目前全国水泥熟料产能超过19亿吨, 水泥产能超过34亿吨, 需求进入所谓“平台期”。目前仍有人建议继续建造所谓最先进的水泥厂, 笔者相信这并不符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利益, 不会被认可。

当前, 仍有一些专家保持思维定势, 按国外的经验分析中国水泥市场的供求关系, 得出比较乐观的看法。例如认为水泥需求进入平台期, 在8~10年期间会保持24~25亿吨的高水平需求。这种认识显然是基于我国处于“新四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阶段, 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此外,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各级政府不得不通过投资来稳经济, 保增长。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短期看有道理, 中期来看这样高的需求难以支撑, 能在2~5年内保持这样高的需求就非常不易。必须看到, 多年来国家一直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确是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态势, 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水泥行业千万不能误判而错失良机, 要抓住这一窗口时间加快转型和升级。

有的专家根据国外的现状, 认为国内7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甚至认为是“错峰生产”的前提。这可能导致社会对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目的产生误解, 例如认为产业结构可以维持现状。实际上,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 窑线产能利用率低和运转率低都是因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不合理、不得已的生产管理状态。从企业年报上可以看到, 先进企业如海螺水泥2014年产能利用率达到93%, 还有的企业更高。当然, 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会低于70%。随着水泥市场需求下降, 这些企业必将陷入困境。

(2) 水泥企业发展从外延式规模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式提质增效。在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情况下, 为了活下去, 企业必须通过练内功、降成本、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一些企业特别是那些通过兼并重组快速扩张的企业, 通过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对标, 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例如南方水泥) 。虽然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是一个持续努力的方向, 但是, 可以预期, 随着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技术与管理方式的扩散应用, 这种效益提升逐渐会趋向极限, 企业间在这方面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3) 合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的理念得到行业认同。技术供给的外部化和产能快速扩张, 导致技术同质化的产能严重过剩, 这是基础原材料水泥产业过剩的特点。严重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损人不利己, 没有赢家。经过较长长期的市场竞争后, 大企业间逐步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共识, 逐步放弃了“丛林法则”与“零和”竞争理念。毕竟, 中华文化中有“不打不成交”的认知途径, 西方文化中也有“打不倒的就是朋友”的处世理念。企业之间刚开始搞市场协同, 后转变为争取政府支持,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进行区域停产限产、“错峰生产”, 以缓解市场供需不平衡。更高层次的协同是通过参股融合, 形成战略合作 (例如中国建材入股海螺创业、同力水泥、山水水泥、亚泰集团, 华润水泥入股福建省能源集团) 。因此, 和钢铁等其他严重过剩产业相比, 2013年~2014年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条件下, 水泥行业仍保持了700亿~800亿的盈利水平。这使得水泥产业在国家关注的5大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中“一枝独秀”。实践证明, 这种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的协同减产限产方式 (不是以企业或所谓行业利益为诉求) , 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企业间股权融合、避免恶性竞争的合作方式, 也是水泥行业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有益探索。

(4) 水泥产业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作为生产标准化基础原材料产品的水泥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海螺水泥和中建材集团最先充分认识这一特点, 他们通过借力金融市场, 引领了国内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使行业产能集中度大幅提高。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数据, 2014年末, 产能规模500万吨以上的40余家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占全国总熟料产能的70%, 水泥产能占比超过50%。随着弱势企业的逐步退出, 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5) 水泥企业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条件下, 水泥企业正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矿山资源优势、资本优势, 规模优势等, 实施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延伸和协同发展。受益于国家大力清理整顿乱挖乱采和发展绿色矿山, 加之天然河砂逐渐枯竭, 为水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混凝土用骨料市场, 不少企业的骨料产业规模已达到千万吨级以上。近几年进入骨料市场的企业已获得可观利润。下游产业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也受益于国家“禁现”政策。虽然商品混凝土行业长期形成的应收款居高不下的问题尚未改变而且有加剧趋势, 但是久经沙场的企业“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毕竟其商业本质仍是供需关系和市场话语权, 企业规模效益仍是核心竞争力。随着政府对商品混凝土产业的绿色制造要求不断提高和对环保质量监管的强化, 留给小型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且, 水泥企业如果能发挥在产业链上的资源协同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资本优势, 最终将成为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6) 节能减排环保标准法规对水泥产业的约束正在强化。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 国家和地方在不断提升和严格环保和排放的标准法规, 并加强了执法问责, 这已成为一些落后水泥企业生存的“紧箍咒”。东部发达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地方政府毫不留情地“腾笼换鸟”, 要求水泥工厂限产、关闭、拆迁 (例如北京市、上海市等) , 不断压缩水泥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 企业环保减排成本也越来越高。如果企业生产成本因此公平地“水涨船高”, 也不是问题。但在市场完全开放, 各地政府环保监管和执法情况却大不相同的条件下, 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例如北京市的水泥企业必须执行比国标更严格的200mg/Nm3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而销售市场同在北京的外省市企业只需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400mg/Nm3。此外, 将来各地方政府不同的碳排放限额和碳交易政策, 还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公平竞争。

2 正确把握水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机遇总是藏在危机之中, 不会自行显现, 也不是谁都能抓住。只有那些在思想上、能力上做好应变准备的企业, 才有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 正确判断大趋势, 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 对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有助于迎接挑战和抓住发展机遇。

(1) 水泥产业将重新定位, 从原材料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是中国水泥发展的“野蛮生长期”。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支撑了中国1 700多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发展, 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全面和严重过剩局面。曾几何时, 水泥产业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拉动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由于资本密集和规模效益, 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是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香饽饽”, 不少地方打造了大型水泥产业基地。然而时过境迁, 改革开放30年后, 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市场需求与水泥产能开始严重失衡, 企业效益下降。此外, 因属“两高一资”产业, 特别是在雾霾严重的城市和地区, 水泥企业逐渐被地方政府不待见, “腾笼换鸟”、“限产限排”等一系列政策开始影响企业生存。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水泥企业的生存环境演变是一个非常鲜明的风向标。如果仍以原材料产业定位, 水泥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面临逐渐被边缘化和淘汰的风险。因此, 整个水泥行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定位和发展使命。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作为水泥制造企业, 应该塑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但是, 这还只是当“好学生”的努力, 至于“毕业后”社会是否有“需要”则是另一回事。企业需要更进一步, 通过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 打造承担工业和城市废物安全处置的社会责任和环保功能, 争取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支持和依赖。长远来看, 只有通过环保产业的认定, 协同处置过程中生产的水泥获得环保产品的认可, 企业才能确保永续生存和发展。

过去, 水泥企业大力开展利用工业固体废物, 强调资源综合利用, 并因此争取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税收优惠。这种利废行为逐渐地演变为排废企业和利废企业共同的逐利行为, 政府和社会也因此淡化甚至漠视水泥企业利废的环保贡献。

但是, 通过环保部门认定并颁发许可证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为水泥产业环保转型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目前对污泥的协同处置虽然存在竞争, 但是, 相对于污泥焚烧发电, 或相对于污泥在其他在建材产业中的利用, 其不产生二次污染排放和处置过程安全卫生的特点, 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得到市政部门的认可。目前最具争议性的是对生活垃圾的协同处置。由于先入为主,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早已进入市政环卫规划, 并争取到国家上网电价补贴政策, 有一大批环保专家服务于垃圾焚烧产业, 其中有的成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质疑者和反对者。尽管不能像垃圾发电企业享受政府补贴, 一批龙头水泥企业仍坚持不懈努力, 华新水泥、海螺集团、华润水泥、中材集团、金隅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 建立了适应不同条件下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各种技术路线和产业示范工程, 为水泥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正在完善和提升, 市场应用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不论支持垃圾焚烧发电的专家认可与否,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不产生二噁英、不产生固体危险废物、不影响熟料生产质量, 不导致公众反对而产生重大社会稳定问题、不需地方政府划拨土地、甚至不需要中央政府额外补贴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只要市场公平竞争, 严格环保监测, 笔者相信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技术选择会逐渐转向水泥窑协同处置。但是, 市场资源有限, 水泥企业应加快行动, 占领这个战略竞争高地。

可以肯定, 通过将水泥产业定位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关键节点产业和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城市垃圾的环保产业, 水泥产业将会实现华丽转身, 以新的绿色环保产业功能拥抱生态文明建设, 以环保水泥产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2) 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将提升大型企业的竞争力。

今年3月3日工信部发布《2015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政府将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流程工业全链条智能化。建材工业要开展智能工程、数字矿山、物联网发展试点示范。实际上, 大型企业集团如海螺、华润、华新等早已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和营销管理水平, 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企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能效管理中小,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将是技术与管理升级的必然。由于这需要较大的投资, 企业规模越大, 效益越大, 信息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拉开大型企业集团与弱势中小企业的差距。

(3) 材料缺乏革命性创新, 水泥产业将逐渐失去发展动力。

这是假设前提下的发展趋势。自1824年发明以来, 硅酸盐水泥材料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创新, 从立窑发展到节能、高品质和生产高效的现代新型干法工艺。我国新型干法技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熟, 生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先进水平。与工艺创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技术创新未能有革命性突破, 因而应用领域未能有突破性发展。与此同时,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中长期来看, 这将从消费端减少对水泥混凝土的需求。可以预见, 如果没有水泥基材料革命性创新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服役寿命的延长, 也随着其他材料的竞争 (例如结构钢、复合材料、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 , 水泥需求将逐渐下降, 直至一个维持性的最小需求。当然, 如果水泥基材料的创新出现重大突破, 极大地拓宽应用领域, 则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4) 过剩产能难以化解, 企业发展将两极分化。

作为基础原材料的水泥及其水泥基材料制品还没有 (或还不能) 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 企业不能自主创造市场和消费, 只能被动地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的水泥混凝土市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泥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可以在后工业化国家追踪溯影。笔者考察过欧洲、日本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泥工业, 目前的市场需求仅为其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目前, 我国已建成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达19亿吨。全国水泥产量2013年24.2亿吨, 2014年24.76亿吨, 增长很少, 也可认为基本没有增长。新常态下如此庞大的产能怎样消化, 很难想象。我们不宜向国外转移过剩的生产产能, 一是不经济, 二是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感。进一步淘汰节能减排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关闭多余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将是企业生存不得不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不同地区的水泥企业所处的环境将会大不相同。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 产业政策创新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来看, 水泥市场需求不再会有万里无云的投资阳光普照, 不同地区的企业有的将面临“乌云笼罩”, 出现生存危机, 有的给点阳光就灿烂, 有的阴晴相间, 发展面临不确定性。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见,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将体现在定向精准、体现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战略举措。例如, 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 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 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铁路投资和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要分别保持在8 000亿元以上,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重点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 此外, 还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 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建设等重大项目。但是, 尽管国家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不断出台, 市场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 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最近的数据表明, 2015年一季度全国的水泥市场很不景气, 许多企业甚至春节后都没有开工, 全国性水泥产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大企业集团的利润同比降低, 更多中小企业将陷入亏损。

(5) 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弱势企业将被迫退出。

行业发展中不断强化的两极分化, 客观上将有利于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发达国家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是一个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集中度将有多高, 达到这一状态的方式和途径会怎样, 尚不可确知。目前已见端倪的是大多数省市已形成3家~5家大型企业主导市场。国际上正在进行中的豪瑞和拉法基强强联合给了我们新的想象空间。可以大胆设想, 将来的中国水泥产业将会由30家~50家大型企业主导, 一批具有差异化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实现柔性化生产、快速反应市场需求, 实施定制化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将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一些地区的弱势中小企业已错过了大企业大规模收购兼并的机遇。由于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需求不振, 政策鼓励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收购兼并成本较高等原因, 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已发生改变, 例如前文指出的“走出去”海外发展。

与此同时, 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弱势企业生存环境将不断恶化, 一些企业终将难以摆脱停产、关闭的命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统计数据和内部资料分析, 在2014年全行业形成的780亿利润中, 海螺水泥、中建材股份、华润水泥、华新水泥这四家企业的盈利已占全行业30%左右。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的亏损面有所扩大, 弱势企业已面临严峻局面。

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已成定局。尽管国家在加快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工程建设的开工, 但是市场上半年是否能走出低谷, 有待观察。今年下半年, 特别是以后水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受到的政策和社会投资的拉动。在投资阳光不再普照的竞争环境中, 在竞争将更加激烈的条件下, 弱势企业的退出已是大势所趋。过去一些弱势企业生存的办法是在违标生产、环保甚至税收方面钻空子, 占便宜。但是, 随着当前法制建设的强化, 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失职的问责, 这种生存法则将逐渐失灵。今后能够生存的中小水泥企业, 只能是那些在拥有原料或燃料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的企业。笔者建议缺乏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审时度势, 尽快主动与大型企业结盟, 实现合作共赢。

(6) 产业资本“走出去”, 实施产业国际化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企业“走出去”并不能解决国内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但确有助于化解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金融资本的过剩。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已占据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形成了以SINOMA为代表的中国水泥工程技术品牌, 带动了国内相关的装备制造业的出口。

笔者曾考察访问过的日本和台湾的企业, 其企业过剩的窑炉生产线只能闲置或作为他用 (例如用作生活垃圾的发酵设备) 。他们“走出去”的是资本、技术装备和管理。在中国水泥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 技术先进、有资本实力、有国际化管理能力的大型水泥企业将成为引领者。尽管“走出去”的风险很大、门槛很高, 仍没挡住有实力的大企业。华新水泥2013年在塔吉克斯坦第一条线投产、海螺水泥2014年在印尼第一条线投产, 这些成功发展的案例, 正在鼓励其他大型企业紧随其后。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更多企业正在沿线国家布局自己的水泥企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水泥将从走不出国门的“山大王”转变为国际化的产业, 对国家和平、合作、发展的外交战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3 正确制定转型与升级的战略举措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建材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和全体会长会议上, 乔龙德会长提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思路, 即要紧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条主线, 向纵深转折;紧扣主要矛盾和瓶颈, 创新“三新” (政策、科技、标准创新) ;紧扣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加快兼并重组和“走出去”步伐;紧扣节能减排, 创新服务产业链;紧扣协会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化企业化运行机制。从水泥产业的实际出发, 笔者认为, 行业和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正确的转型升级战略和举措。

3.1 产业转型方面

首先, 加快向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绿色制造产业转型。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以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各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为准则, 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随着各种排放物收费政策的实施, 除了节能以外, 减排也将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

第二, 加快向环保功能产业转型。以先进的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为支撑, 重新准确定位企业环保功能和协同处置废物功能, 并争取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 向绿色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在水泥材料制造流程中, 充分利用其他产业废弃物替代原料和燃料, 生产高品质、高性能水泥材料。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鼓励政策, 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 要向纵向一体化多元产业转型。充分发挥资源、资本、规模、人才和管理优势, 在上下游关联领域如水泥与混凝土用矿物材料、混凝土骨料、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等建立相互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集群,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2 产业升级方面

首先是技术升级。窑炉节能技术、氮氧化物减排的分级燃烧、SNCR和SCR技术、高性能熟料和水泥产品生产技术、企业能效管理技术等是当前行业急需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加快技术升级。中国建材联合会发起, 与行业内骨干企业和大学、研究院所共同实施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创新, 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 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使我国水泥生产线在环保功能、产品质量、品种、智能化程度、污染物控制与减少排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为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第二是产品标准升级。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最近呼吁我国水泥产品标准应与国际标准看齐, 淘汰低等级水泥。淘汰低等级水泥的理由过去提了很多, 经过行业努力, 已先后在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中去掉了PO32.5, PC32.5品种。这次从大物流的角度提出的理由具有说服力。目前水泥生产中, 各种混合材先从原料地运送到水泥生产工厂, 例如从钢铁厂购买的矿渣、钢渣, 从发电厂购买的粉煤灰等。生产的混合水泥产品又从水泥厂运送至混凝土公司。如果这些混合材直接运送到混凝土公司, 必然要省去一部分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其意义显而易见。其实, 不在水泥产品中而在混凝土中掺用混合材的建议早已提出并在业界引起争议。过去水泥企业普遍认为这是将企业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输送给下游的混凝土产业 (这也是前文所说的水泥企业利废意义的蜕变) 。

在标准的技术方面, 有些专家质疑混凝土生产中掺用混合材难以混合均匀, 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随着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产业, 在行业利益方面的争议已经弱化, 技术方面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笔者几年前就曾提出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创新的建议, 即在生产流程中可增加一道多组分粉体均化工序, 以解决粉体材料混合的微均化问题。现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中掺用多种混合材已成为常态, 只要解决混凝土生产中多组分粉体的均化问题, 放弃低标号混合水泥品种并不会影响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笔者在去年讨论修改标准的水泥标委会上发言指出, 取消PC32.5最关键理由其实与之前取消PO32.5一样, 即低等级混合水泥的质量失控问题。因为目前检测技术未能为标准实施提供保障, 给人为的违规违标生产提供了可乘之机。日前 (4月7日) 中国建材报报道“河北公布水泥等四类产品抽查结果”, 其结论是产品质量不合格项目均为氯离子, 而且问题企业都是小企业。由于通用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强度, 一些企业利用标准的缺陷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缺失, 掺用本地的非标混合材以降低生产成本, 甚至违规违标采取掺加含氯盐的助磨剂、增强剂, 生产低等级混合水泥产品。实际上, 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久前一家企业与中国水泥协会打官司时, 这一点成了该企业的一个致命软肋———违标生产, 最后不得不撤诉和解。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水泥标准的不完善的确是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诱因。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全国工程设计规范中通用的用于结构工程的标准化原材料, 即在设计规范中已假定全国范围内的水泥产品组成质量都应该是相同的。许多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没有这个概念, 同时, 也对水泥的其他性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认为只要强度达标就行。水泥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的行为规范, 也是市场公平竞争的保障。从行业的角度, 水泥标准的升级应该是以满足用户对水泥性能需求为导向的升级, 应该是满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要求的升级, 也应该是全面质量控制水平的升级。目前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修订仍正在进行中, 全行业应高度重视, 通过标准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第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技术结构方面,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除个别老少边穷地区外, 立窑、湿法窑、中空窑等落后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一些先进企业以集约化、自动化、大型化的新型干法线为主, 装备、质量、环保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水泥产业的重新定位, 对新型干法窑线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例如粉尘、氮氧化物的“近零排放”, 二氧化碳的减排、捕集和利用等。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 如前文指出, 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第四是产业社会功能升级。首先, 水泥工业要摘掉“两高一资”的帽子。今后, 水泥工业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应是因为高能耗、高排放、高资源消耗以及产能严重过剩等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 而应是因为水泥成为社会经济建设不可替代的结构和功能材料, 因为水泥工业已成为不污染环境、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的环境友好产业, 因为依靠水泥工业综合利用其他产业废物、形成了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化生态产业链, 因为依靠水泥工业安全无害化处置各种工业危废物、城市垃圾, 成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环保基础设施。这种转型升级应该是中国水泥人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愿景。

3.3 产业政策创新方面

水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相应的政策保障。目前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受限于政策缺失、政策落后甚至政策造成的不公平竞争。近期产业政策创新需要关注以下方面诉求。

(1) 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引导行业创新发展。重点应对落后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界定, 既不再已窑型、设备和规模等划分, 而应以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来定义;

(2) 修订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解决一些废弃物利用没有进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因而不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问题;

(3) 制定认定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功能企业的政策, 让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像垃圾焚烧发电一样公平享受同样国家补贴, 协同处置中生产的水泥享受国家环保产品的待遇, 要求社会优先采购, 促进绿色消费;

(4) 建立全国统一的水泥产业碳排放指导性政策, 包括排放基准的确定, 碳排放交易、碳排放的核查等, 避免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

(5)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目前在落实国务院2013年41号文方面, 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或者不给力, 或者迟迟未能出台;

(6) 在结构工程中限制使用低等级水泥的政策。在住建部和工信部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政策中要求设计采用高等级水泥产品, 推广高性能混凝土, 全面提高混凝土性能和工程质量。通过调控市场需求倒逼水泥产业转型升级;

(7) 在国家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中将水泥厂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在内。

以上是笔者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可以预期, 不久的将来, 经过转型升级发展, 国内水泥产业将摆脱产能过剩的困境, 实现绿色环保发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将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并引领国际水泥产业发展。一批引领创新的水泥工程技术装备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先进的中国水泥企业将成为中国水泥的杰出代表。

摘要:梳理了我国水泥产业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论述了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指出了新常态下水泥行业的发展战略取向和必要举措。

新常态下企业的财务思维 篇10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常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于过去高速发展而言的宏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描述理论。其表现特征为:GDP由高增长转向低增长,市场资金成本由高利率转向低利率,大类资产由出现泡沫转向高泡沫,社会失业率由低向高走,并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政府主导降速并力促企业转型,对企业而言,财富管理领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二、宏观经济增速下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是企业无法改变的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宏观力量。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其实就是经营管理的非常态。企业正常的资金筹集、投放、运用、分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利益关系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一)经济转型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

任何理财策略都是基于末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背景,目前我国经济政策最主要的背景就是经济转型。转型时期的经济是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意味着一些企业不再增长甚至萎缩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些公司则成为下一轮经济的中坚力量。政府主导经济转型还意味着市场有新的标的可以买,即企业在市场上容易找到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业或项目投资,从而引发资本结构的变更。

(二)利率下降影响企业的筹资及投资活动

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是全社会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开启利率下调周期,意味着全社会大类资金配置的转移,流进的领域资产价格都会上涨,流出的领域都会下跌。企业资本成本的总体下降,再结合政府利率的定向制定偏好,对企业非重复建设的投资规模扩大会十分有利,直接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

(三)制度变革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架构

宏观环境的转变,带来经济制度的诸多变革。常态下企业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方法和手段,随着市场的转变而要重新审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动由小财务逐步转型为大财务,即从“核算型”财务转为“管理型”财务,进而走向“战略型”财务。

三、财务管理在新态势下的新思维

财务思维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常态下的财务管理,遵循着资源优化配置、成本效益比较、风险与收益权衡、收支积极平衡、投资分散化和利益关系协调等价值观的落实。因应新的理财环境,财务思维需要更新和补充。

(一)变化与稳定的平衡思维

没有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发展的眼光中看问题,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都有不同的利益平衡点。经济衰退时,企业微观理财环境对应外部经济、法律、金融等因素的变化,及时作出因应变化的平衡措施。如分析业务环境、合理预测和客观估计资金需求和投资风险,平衡组织和处理好各种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避免过度融资和投资,尽力使现金流全覆盖短期负债。

(二)昨天与明天的价值取向思维

如何解决明天面临的问题是财务工作重心转移的重点。不管新旧,是常态就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财务管理最主要的成效不在于过去你获利多少,而在于将来的社会中,你还有多少价值可以发现。新的理财环境下,账务工作者应具备透过内在的不确定性去洞察未知事项的知识与技巧。“时间是绩优企业的朋友”,思考企业现有业务的精细化,清楚每笔资金对现在有用还是对未来有用,规划充满变数的未来领域。

(三)互联与互通的信息化开放思维

它指的是要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特征来洞察分析财务信息,打通企业管理内外环节的思维。掌管着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的账务单位,工作流程繁杂,需要财务与业务的实时协同处理,达至对市场做出快速互动的均衡反应效果。当人力成本较低时,真正完整有效地用好ERP等管理工具的企业很少。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及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客户间普遍应用,互联互通的电算化和互联网财务工具推广使用的条件已经成熟。网络财务平台,集预算控制、费用管理、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身,在成本、效率等方面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四)调整与控制的牛鼻子思维

就像杠杆原理:不在于力气的大小,而在于用力的方法和用力的位置。财务管理工作因经济的变幻莫测,财务决策时往往变得杂乱无序。比如当企业经济结构向高技术、高质量调整时,处理过剩和闲置资产账,消化和吸收新资本账是关键。财务工作注意力集中在对项目起关键作用的关键数字,项目的盈亏都应该找到相应的平衡点。营运资金的风险控制,要考虑新环境下无风险报酬的暂时性,着眼点在安全边际成本的动态控制。财务决策层要把九成的时间用来避免可能出现损失的财务分析上。

(五)债权与股权的资本思维

资本结构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即使利率下降,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大多高于负债资本成本,但权衡收益与风险原则,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最少,且能与企业风雨同舟,“股权型”资本思维的逻辑关系是构筑命运共同体,可以充分保证所有者利益的同时,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现资本使用效率最大化。

四、值得引起重视的思维误区

正如索罗斯所说:“数学不能控制市场”,其逻辑起点是市场环境是混乱和无序的。考虑非常态下的不确定因素的叠加,惯性误判发生的机会增加,财务行为的预判要备足心思全方位思考。

(一)重物力轻人力,忽视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虽然不及实物资本可靠,但对于付出都期待着相应公平的回报。企业的成长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将情感经营工作核心由关注岗位转到关心人。通过薪酬分配,对个体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合理性加以引导与调解,触发和激励整体正能量的产生。精准的人力资源投资是企业渡过危机、财务战略实施和落地获得支撑、效率不断提升的长期回报。

(二)重别人轻自我,忽视自主判断

任何选择都会带来放弃成本,参与市场博弈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特别是国资企业,不要把企业的输赢法宝都压在政策包底上。张维迎教授指出,企业创新转型,不是靠政府的政策能做到的,靠的是企业自己的判断。机会成本的承担者只会发生在内部。如果跟风而不加辨别地将资金配置在落后或过剩产能上,企业可能会被现实主导的市场埋葬。

(三)重创新轻规范,忽视制度价值

技术能够引领市场的创造型企业,可以说少之又少,多数的企业能够做到紧跟市场就不容易。新常态下企业的头等大事是增强企业的品质,精细管理现有客户。规范化管理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在技术广度和深度上,创新要适可而止。资金管理不规范,技术创新就可能成为空谈。制度重建是企业核心价值构建的标志性体现。

同甘易,共苦难。风险倍增的经营不要被无风险筹资等蒙蔽。除认清上述财务思维误区外,对过去重核算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重利润轻风险、重控制轻决策和重资产轻信用等现象还应加以重视,做好防范交叠其中的道德风险和财务陷阱。

五、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管控危机与把握危机释放出的机会同等重要。毫无疑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举措会持续。企业财务把握三大机遇协助决策层,从战略和企业整体管理角度考虑财务问题。

首先要把握法规政策驱动之先机。经营者根据财政、税收与金融等惠及企业实体情况的不同,好好利用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及早作出新投资项目的财务安排。利用虚拟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净资产,夯实企业价值。

其次要把握“互联网+X”结合之契机。企业信息化智能、绿色技改的预算资金要快、准、妥。

最后要把握调整产能之良机。资产管理的重点与加快资产结构调整结合,果断透过各种金融手段融资融债融券,拓宽视野,多元化配置资产,在更广的范围思考产能问题。

摘要: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仍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经济增速下调引起的问题倒逼式改革,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投融资活动,管理架构都将产生影响。所遇到的困境要我们在经营过程中有一套思维模式应对。财务管理该具备多维度的思考能力全面提升管理的层次,协助企业在流动性充裕、充满机会、也充满陷阱的时候,以沉稳而非任性的心态渡过风险期。

关键词:新常态,财务思维,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欧美新常态与中国新常态有本质不同[DB/OL].观察者网,2015

[2]周传丽,陈玉珍.财务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7-22

新常态下的希望 篇11

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与3号航站楼之间的联络线北侧,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院子。

院门口没有标牌,隔着自动门可以看见里面有一座灰色的两层小楼。貌似偏安一隅,但实际上每天进出这个小院子的车辆却络绎不绝。

这里,正是为高端旅客乘坐公务机出行所服务的专用设施——公务机候机楼。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首都机场除了T1、T2、T3三座大型航站楼外,还有这样一座独立的航站楼在迎来送往着进出北京的公务机乘客。

等待

一个冬日的夜晚,Tim焦急地等候在这幢灰色楼宇一层的门厅外,眼睛紧盯着南边不远处的车辆入口,指尖不停转动的手机映衬了他的不安。

Tim是某家公务机地面保障公司的现场服务经理,今晚他的职责是迎接几位贵宾通过公务机候机楼进入停机坪,并搭乘停放在不远处的公务机——与普通航站楼的通关程序一样,这里也有安检和海关,Tim的责任就是协助客户迅速、顺利地通过检查,尽快乘坐摆渡车登机。

Tim曾在国内排名前列的一家公务机公司从事客户服务工作多年,后来跳槽到现在的公司,专门负责现场保障业务。此刻让他焦虑不已的是,本该在30分钟前就抵达的乘客还堵在机场高速上,而预定的起飞时间即将过去。

在异常繁忙的首都机场,错过既定的航班时刻,往往意味着将可能在机坪和跑道上等待更长的时间,同时也必将带来客户的不满和抱怨。

对Tim的大多数客户而言,他们选择搭乘公务机的核心理由是便捷和自由,这正是公务机被称为“时间机器”的原因。在欧美国家发达的公务航空运营环境下,许多大城市都有专用的公务机机场,乘客灵活多变的起飞时间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

但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里,公务机的运行要严格服从空管部门的统一调配,甚至大多数时要让位于定期航班。

起飞时刻得来不易,一旦错过就会伴随着不可知的结果,可能是十几分钟的等待,也可能是数小时的徘徊。

Tim知道在这样的出港高峰时段很难向塔台和空管部门协调变更时刻,他只能不停地抬手看表,又一次拨通了客户秘书的电话……

矛盾

事实上,航班时刻的协调难度只是中国公务机运行困境中的一个缩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公务机全行业平均年飞行量不足200小时/架,也就是说每架飞机的日利用率仅有0.5个小时左右。而在欧美发达市场,公务机的日利用率平均在1~1.5小时左右,几乎是中国的3倍。

公务机机队增长数字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12年中国公务机增长数量在50架以上,但2013年只有30多架,2014年进一步下降为20多架。如此悬殊的数字背后,体现出的是客户的需求增长和保障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公务机公司的发展与产业环境之间的矛盾。

诚然,任何一个行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都可能进入一个瓶颈期,这也是中国公务机市场正在艰难面对的“倒春寒”阶段。尽管有人把问题归咎于2014年以来大幅萎缩的高端消费需求及市场需求,但从业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变化很可能成为常态。

扩张

作为投资门槛和技术门槛都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历了2009~2011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后,公务航空业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2012~2013年,中国公务机运营公司的数量相比2008年已经成倍增加,仅华北区域内就新成立了近十家公务航空企业,其中有一半选择以北京为基地。

随着各路资本纷纷入场,中国公务机市场一时间硝烟四起,无论飞机还是从业人员都供不应求。除了大手笔的民营资本外,境外资本也纷纷涌入。全球最大的公务机企业Netjets在珠海设立利捷公务机;瑞士知名公司 Vista Jet在2012年与北京航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随后前者在2013年更进一步以北京为基地成立了维斯达公务机,希望迅速把运营版图扩张到中国。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陆公务机公司开始在境外设立运行实体。从最早迈出国门的亚联、金鹿,到紧追不舍的中一、南山,再到2015年以黑马姿态杀出的丽翔,各运营商纷纷选择以香港为国际运行基地深耕细作。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本土资本也不甘示弱。2015年春节前,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高调宣布与老牌英国公务机企业伽玛航空在香港合资成立和黄伽玛航空公司,面向港澳和大陆地区提供公务机运营服务。李超人的影响力十分之大,数月间已经有多架飞机业主提出与原运营商解约,纷纷转会至和黄伽玛航空。一位香港的公务机业主坦诚地讲:“诚哥的面子一定要给的”。

当然,市场供给的发展赶不上需求的扩张,这也势必导致个体颓势和行业动荡。利捷公务机在珠海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两架飞机的机队总量,鲜有增长;Vista Jet在北京成立的分支机构维斯达公务机在筹建一年多后再无进展。

国内本土企业莫不如是,以前述几家在北京新成立的公务机运营商为例,有转让股份、变更股东的,有经营不善、估价待售的,更多的则在苦苦支撑盼望春天。

令人欣慰的是,Vista Jet最终选择在2015年以委托运行的方式,将旗下2架挑战者850公务机交给位于南通的尊翔公务机,合作开展公务包机业务;而利捷公务机也即将在2016年迎来新的飞机;本土资本大鳄中民投则一口气收购了民生公务机、亚联公务机、卢森堡公务机等境内境外多个知名企业,机队数量已在全球排名第二。这些举措对于低迷的中国公务机市场来说尤为弥足珍贵。

希望

1995年,海航集团引进中国第一架公务机。20年来,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让许多人暗自神伤,也让更多人热血沸腾。而在激情过去后,脚踏实地的做事是大多数从业者的选择。

市场在一步步回暖,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公务机包机市场及托管市场都出现明显的回升,微信群里的各类中介机构和运营商也重新活跃起来。而对政府的期望和放开通航政策的呼声日渐高涨。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通用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务航空产业的推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通航运营环境的改善。而事实上,中国政府始终在努力推进通航产业政策的改革:2010年4月,中国民航局印发了《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提出十五条针对性建议;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民航局与总参谋部联合下发《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管理规定》;同年,民航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公务航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4年11月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明确表示,要加快通航产业发展,推进空域试点城市改革。

虽然公务机在中国不可避免地被贴上奢侈品标签,但实际上大量的中、低端公务机及通航飞机才是成熟市场中的主力机型,而这也是引导政府切实出台实际举措的关键。中国公务机市场能否尽快完成从高端独享到相对普及的消费变化,将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

坚守

在门厅外抽完半包烟后,Tim得知客户终于顺利起飞。他双手高举,夸张地做了一个深呼吸。寒风凛冽,夜空泛着黄色的光芒,这是不眠的机场特有的夜景。从公务机候机楼北门驾车出去,Tim不忘向门卫微笑致意,眼角却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出门直行,160米后左转,身后专机楼前两排璀璨的华灯照亮了回家的路。

夜虽长,但黎明之后一定是曙光。

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 篇12

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带来了政治、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 有效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成为了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1 经济新常态对精准扶贫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对国家、社会的影响也体现在了很多方面。而这种新常态对“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影响, 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影响。

1.1 宏观影响

目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保持高速但逐渐缓慢, 内部的结构优化、调整正在不断加速,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扶贫工作的主体就是“经济工作”和“社会工作”。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 对于扶贫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精准;另一方面是市场的作用更加凸显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 正在对“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如何适应这两方面影响的一剂灵药, 也是“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深化的强大动力。

1.2 微观影响

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发展形势,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正在不断调整适应。于此同时,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也都在积极地了解、适应、引领新常态。这些主动的适应性调整也会在微观层面上对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日益规范而激烈的竞争, 虽然对于贫困地区的长远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就目前的“精准扶贫”而言, 更多的是不利作用。首先,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 讲究“优胜劣汰”, 这就使得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更小, 机遇更少, 并且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又回到了过去扶贫的老路子, “封闭化”,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进一步自主发展经济、提高收入的能力欠缺, 扶贫工作一结束, 很快就返贫了。然后, 可能会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畸形, 贫困地区大多具有矿产、林业资源方面的优势, 市场的竞争性会使得投资者优先选择投资资源开发行业, 而矿产、林业资源的开发也容易在短时间内给贫困地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这就使得贫困地区在市场的利益诱惑下, 重点发展自然资源开发行业, 向市场输送资源性产品, 导致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并在资源枯竭时陷入更深层次的贫困。这种更深层次的贫困, 在大冶等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已经初步显出端倪。有不少的专家认为, 市场的开放性竞争, 将会有利于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相对凸显并发挥作用, 比如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更加广泛的市场。

2 推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研究

为了顺利适应新常态对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带来的诸多影响, 就要对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进行创新。这些创新主要包括了市场机制的创新、文化扶贫的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

2.1 市场机制创新

经济新常态的诸多特点决定了扶贫与脱贫工作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和要求。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在扶贫工作中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价值目标, 尤其是经济性目标。

一般来说, 贫困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果仅仅从贫困地区内部, 来构建、发展市场机制往往不可行, 因此, 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 应该在扶贫工作之初从外部引入市场以加快贫困地区的市场化发展, 同时应该注重贫困地区的市场意识培养和市场机制的构件, 并最终使得贫困地区在脱贫后可以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

2.2 文化扶贫的创新

已有的扶贫工作, 都是以经济扶贫为主的, 这也导致了扶贫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与畸形。仅仅做好经济扶贫工作, 根据以往的经验, 会使得贫困地区、贫困户中间的“赌博”、“吸毒”等恶劣社会风气的出现、蔓延。只有在经济扶贫的同时, 做好文化扶贫, 引领贫困地区正确的社会风气, 才能有效的降低返贫率。这种文化扶贫, 应该是科教、文卫等多维一体的。

2.3 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

过去的扶贫工作经验表明, 贫困地区、贫困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扶贫工作后, 虽然可以成功脱贫, 但是返贫率偏高、扶贫后更加贫困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扶贫工作中没有强调该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精准扶贫”应该让扶贫地区具备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自主发展的能力, 让贫困户具备独立发家致富的技能或手段。扶贫工作开展的越是精准, 其扶贫方法就越是要求科学, 越是要具有针对性。此外, 扶贫工作应该设置一定的期限, 不能过分强调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而使得扶贫工作迟迟没有突破进展。这就要求应着眼于不同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 进行不同层面的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

3 发挥保险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保险业打好脱贫攻坚战, 关键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 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 着力找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保险中介作为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和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已成为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营销员、保险兼业代理等中介机构较好的利用了数量众多、覆盖面广、贴近服务等特点,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便利化、大众化的服务。发展保险中介市场, 发挥保险中介在保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开拓新的保险领域, 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 在大力推进农险扶贫方面, 着力提升支农惠农力度和水平,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参保, 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保障程度。针对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巨灾风险难控、缺少技术支撑等不利因素, 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 尽全力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广大农民手中。

(2) 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实际, 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 积极发展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 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

(3) 保险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的设立扶贫公益基金, 展现保险行业组织的公益性职能, 履行保险中介行业的社会扶贫责任。扶贫目标为:支持社会贫困、因工致残或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或个人;支持会员单位贫困、因工致残或失去劳动能力的工作人员;对贫困农村的失学及留守儿童实施援助;支持贫困家庭大学生;积极开展就业扶贫等, 使精准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16-03-18001.

[2]潘子堂.新常态下抓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24) .

[3]王旭明.关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思考--从宁夏贫困户家计特征视角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 2016 (02) .

[4]郑瑞强, 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 2016 (02) .

[5]段思佳.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困境与出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 (12) .

[6]李晓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04) .

[7]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 2015 (04) .

[8]郑瑞强, 曹国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8) .

[9]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6.

[10]黎沙.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 2016.

上一篇:学科专业性下一篇: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