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新常态

2024-08-13

中美关系新常态(共8篇)

中美关系新常态 篇1

时政---中美新常态

9月22日至28日,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一、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背景: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

要点:

1.中国的发展走向和政策取向: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关于中美关系现状:双方按照达成的共识,不断推进各领域协调和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我们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共同努力。我们深化各领域务实交流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存量、人员往来总数都创历史新高。我们围绕伊朗核、朝核、南苏丹、阿富汗、中东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抗击埃博拉病毒、打击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成果丰硕的“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有力展现了中美关系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3.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第一,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同美方一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第二,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合作是实现利益唯一正确选择。要合作就要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冲突和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第三,妥善有效管控分歧。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管控。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第四,广泛培植人民友谊。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中美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中方支持未来3年中美两国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中美将在2016年举办“中美旅游年”。中国将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二、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

背景:9月23日,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

要点:

1.关于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占有特殊重要位置。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中美关系,致力于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2013年夏天,双方达成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地区、全球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事实证明,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惠及世界。新形势下,我们将牢牢把握两国关系正确方向,不断做大两国共同利益的蛋糕,携手应对21世纪的共同挑战,为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2.对旅美侨胞的希望:一是希望大家积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希望大家发挥学贯中西、融通中美的优势,为中美互利合作牵线搭桥。三是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宣介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三、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上的致辞

背景:9月25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点:

1.关于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36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但始终向前,得到历史性发展。2013年6月我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两年多来,中美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给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许多福祉。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不断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2.中美关系愿景:我们要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使和平、尊重、合作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坚持增进战略互信,加深相互了解,尊重彼此利益和关切,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差异和分歧,坚定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信心;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以实际行动和合作成果,给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我们要坚持增进人民友谊,大力推进两国民间交往,鼓励两国社会各界相向而行,不断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我们要坚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3.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的6条建议:一是保持高层和各级别密切交往,用好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商贸联委会等重要对话机制,继续发挥高层战略沟通对中美关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拓展和深化经贸、两军、反恐、执法、能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三是密切人文交流,厚植支持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四是尊重彼此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努力使之成为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的动力。五是继续就亚太地区事务深化对话合作。六是共同应对各种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充实中美关系战略内涵,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4.中美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双方决定继续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双方再次发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同意扩大双边务实合作,加强多边谈判中协调,共同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重要成果。双方签署中美发展合作备忘录,同意在非洲、亚洲等地拓展粮食安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救灾等领域三方合作,在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方面保持沟通协调。双方同意坚定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欢迎有关各方达成的伊核问题《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双方重申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5.答记者问的重要问题:(1)南海问题。中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双方都支持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支持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支持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支持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支持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建设性沟通。(2)网络安全。中美作为两个网络大国,应该加强对话和合作,对抗摩擦不是正确选项。中美两国主管部门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达成重要共识,同意加强案件协查和信息分享,各自政府都不从事或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探讨推动制订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合适的国家行为准则,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设立热线电话。(3)民主和人权。民主和人权是人类共同追求,同时必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方愿继续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美方开展人权对话,扩大共识、减少分歧、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四、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

背景:9月26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要点:

1.世界各国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景:我们要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我们要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我们要促进创新的发展,让发展潜力充分释放。

2.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努力实现合作共赢的建议:第一 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国际社会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第二,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发展还需要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快治理改革,多边开发机构要增加发展资源。第三,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发达国家应该及时兑现承诺、履行义务,国际社会应该坚持南北合作主渠道地位,深化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支持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在伙伴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第四,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避免负面溢出效应。区域组织要加快一体化进程,通过域内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联合国要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3.中国将继续秉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同各国一道为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努力: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将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中国也愿意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早日投入运营、发挥作用,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五、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

背景:9月27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

要点:

1.妇女地位和妇女发展的现状: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经过持续不断努力,许多以前遥不可及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全球143个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在法律上已经没有障碍,妇女接受教育、婚姻自由、职业自由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同时,环顾世界,各国各地区妇女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仍然不平等,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

2.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加速行动的建议:第一,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第二,积极保障妇女权益。第三,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第四,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

3.中国的妇女工作以及对全球妇女事业的贡献: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将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中国妇女也将通过自身发展不断促进世界妇女运动发展,为全球男女平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和联合国妇女署工作,中国将向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相关目标。在今后5年内,中国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妇幼健康工程”,派遣医疗专家小组开展巡医活动;实施100个“快乐校园工程”,向贫困女童提供就学资助,提高女童入学率;邀请3万名发展中国家妇女来华参加培训,并在当地为发展中国家培训10万名女性职业技术人员。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设立的有关基金项下,将专门开展支持发展中国家妇女能力建设的项目。

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背景: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要点:

1.当前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

2.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需要作出以下努力:第一,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第二,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第三,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第五,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3.联合国宪章的主权平等原则:联合国宪章贯穿主权平等原则。世界的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

4.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协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也应该成为现代国际治理的重要方法,要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我们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5.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我们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止战维和方面的核心作用,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性行动双轨并举,化干戈为玉帛。我们要推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齐头并进,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防战争祸患于未然。

6.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放任资本逐利,其结果将是引发新一轮危机。缺乏道德的市场,难以撑起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持续,也有违公平正义。要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打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规范格局。

7.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8.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七、习近平出席南南合作圆桌会、联合国维护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

1.南南合作圆桌会:(1)背景:9月26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总结南南合作经验、共商合作发展大计。(2)南南合作的意义: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伟大创举,是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团结互助的合作,帮助我们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发展繁荣之路。伴随着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提升,南南合作必将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崛起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持久、平衡、包容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3)新时期南南合作的建议:一要致力于探索多元发展道路。二要致力于促进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三要致力于实现务实发展成效。四要致力于完善全球发展架构。(4)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中国的发展机遇将同发展中国家共享。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

2.联合国维和峰会:(1)背景: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2)维护行动的意义: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

(3)中国愿意继续承担同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去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33.8%。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度,争取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

中美关系新常态 篇2

一、资源配置中的市场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众所周知,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资源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总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 因此, 如何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状态就成为经济生活的根本问题, 即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充分利用资源以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般而言, 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有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 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以及竞争机制来达到资源配置优化状态。

从经济活动的现象出发, 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发挥作用配置资源, 通过供求关系带来的价格和利润的变化使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领域自由流动, 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具体来说,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大于求时, 其价格就会下跌, 企业从中获得的利润也会随之减少, 企业必然会减少投资, 资源便会从该领域流走;反之,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小于求时, 其价格便会上涨, 企业见有利可图便会纷纷追加投资, 其他领域的投资也会源源不断地向该领域进军, 生产经营规模随之扩大, 商品供便会大于求, 如此循环往复。

从经济活动的本质而言, 市场配置资源最终是由价值规律所决定, 市场通过价值规律作用下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带来的不同的价值、价格的不同而使资源在同一部门的不同企业, 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得到合理配置。具体而言,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体现,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当某一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 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格来卖, 该企业的利润就会相对多些;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别的商品少, 该领域的生产企业利润就高一些, 这样通过同一领域不同企业, 以及不同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 资源最终得到优化配置。

2.市场失灵

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能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在各个领域之间传递信息, 使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从而使资源在不同的领域自由流动最终达到优化配置, 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市场也有许多失灵的地方。

(1) 垄断。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各企业之间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大多数会采取强强联合或者合并等办法, 这就很容易造成该领域的垄断, 使得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 在供求关系影响下, 特别是当某一领域供不应求、有利润可赚时, 资源必会向该领域流动, 然而那些新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必然无法与那些在该领域已取得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相竞争, 最终导致其退出市场, 也就客观上造成了该领域的垄断。

(2) 外部效应。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将外部效应称为“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或消费, 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这种外部效应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正效应意味着某些市场主体可以“搭便车”享受别的企业带来的好处而无需承担成本, 而负效应则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给消费者或者别的社会公众带来了负面影响而自己却不承担责任, 比如环境污染。这些正负效应会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以及有限资源的破坏, 然而却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 市场也就无法加以纠正。

(3) 公共产品。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看出, 公共产品是每个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的产品, 它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 也就说某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它的消费, 而且只要是公共产品范围内的消费者能享受到同等质量和数量的公共产品。可见, 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任何人无法控制其归谁使用, 因此市场主体是不情愿承担公共产品的成本的, 更可怕的是, 如果每个人都不愿承担成本, 都想着会有别人来承担, 公共产品的提供就无从谈起, 然而公共产品又是人们所不可或缺的。

二、资源配置中的政府

1.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资源配置中除了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政府。市场的调节常常被称为 “无形的手”, 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主要起调控作用, 被称为“有形的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不可或缺, 通过税收、财政等各项政策弥补市场失灵, 发挥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保障公平竞争,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推动可持续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 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

(1) 政府宏观调控的弥补作用。公共产品是社会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然而是市场无法自发形成的, 这就需要政府直接参与, 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在公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作用,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底线保障, 当然, 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也并非完全由国企或事业单位直接提供, 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向社会组织购买, 通过竞争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2) 政府宏观调控的规范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注重效率, 在追求效率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垄断、不公平竞争, 以及外部负面效应等问题, 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多注重的是公平, 更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此, 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对这些影响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的负面效应加以规范, 用较强硬的措施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 促进经济良好运行。

(3) 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市场机制作用是自发的, 大多数情况下信息的传递有一定的滞后性, 有时候也会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这必然会影响竞争, 致使资源配置的滞后和资源的闲置, 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影响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结构调整, 这时政府就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 从全局思考经济运行, 利用政策的鼓励和禁止影响资源及时在不同部门, 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调配, 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政府失败

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经济发展秩序、促进共同富裕等, 但是政府也并不是万能的, 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 政府做决策引导经济发展需要从全局出发, 这些决策是建立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市场经济的复杂性, 以及信息来源的有限性使政府的决策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其次, 政府中做决策的也是人, 人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有些人可能在决策过程中为了个人或部门的利益使决策出现偏差, 特别是当相应的监督缺乏时;最后, 长期以来, 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都不是很清晰, 政府一直充当“万能政府”的角色, 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的情况, 使得有些该管的没管好, 不该管的又伸出了多余的手。

三、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和政府关系

1.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 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 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 我们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基于此, 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 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在经历了工业时代之后的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基本维持在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经济增速基本保持在7%~8%之间的中高速增长。

2.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和政府的互动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在资源配置方面, 即各有优势, 又有各自的失败之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然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既需要完善的市场, 同时也离不开完善政府的保障。政府与市场并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关系, 而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共赢关系, 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者互动作用才是理想状态。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的实现等都更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 即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同时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1) 经济新常态下, 经济增速放缓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互动。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然而, 中高速增长只是代表增速放缓, 但无论从增速还是增量而言都是增长的。这就意味着需要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必然结果, 各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缩短自身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必然成为其首选, 同时创新还能为企业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然而, 创新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单靠企业无法自觉完成, 因此, 应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 积极鼓励企业创新, 及时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

(2) 经济新常态下, 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互动。经济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方面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科技的支持, 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倾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市场通过价格的变化, 可以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 然而市场也有可能在较低的产业层次上到达资源配置的平衡, 政府的引导作用在这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另一方面, 也包括区域经济的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优化,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要逐步成为主体, 城乡之间、中西部之间的区域差距要逐步缩小, 然而这些更加强调公平的政策更需要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来实现。

(3) 经济新常态下, 混合经济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互动。探讨市场和政府关系不能脱离社会制度,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当然其中也创造出了许多的中国特色, 混合经济便是其中之一, 指既有市场调节, 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 这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 面对经济新常态, 为了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政府不断简政放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激发了市场活力, 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调控思路, 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精准、有针对性, 更好地体现了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互动。

综上所述, 在经济新常态下, 政府和市场关系应当是协同互动的, 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决定、政府有为, 共同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2]贝格, 费舍尔, 多恩布什, 胡蓉译.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84.

中国进入“对外关系新常态” 篇3

其实,仔细观察分析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对外关系,可以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常态”不但在经济领域里来临,而且几乎全方位地迫近中国的方方面面。只不过在现阶段,人们对“新常态”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经济领域,而没有意识到在其他一系列领域里的相同趋势。

2014:“新常态”起点?

首先,从时间上说,也许是个巧合:2014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再过35周年,恰好是2049年,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过去35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无论是国内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抑或是对外关系中的许多矛盾,都在过去35年里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至今日,这些问题都到了需要转型的临界点。

经济领域的转型来得比较快,比较直观,“经济增速的换档期”“调整改革的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措施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是对这一状态比较合适的描述。其他领域中,对人们冲击比较大的,是中国的对外关系。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对外关系也在面临微妙的转型。只不过,现阶段国人似乎还无法准确定位这一转型的走向和尺度,中国外部的人们对此更为莫衷一是。

未來的35年,即2014年到2049年,将是中国在“新常态”中,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寻求发展的阶段。究竟如何定义已经或即将来临的“新常态”?如何准确区分“旧常态”与“新常态”之间的差异?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新旧转型之间的“度”,并避免出现其间的思维和行为盲点?这是今天和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

“对外关系新常态”的客观背景

如前所述,经济领域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过渡,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其研判指标都是相对硬性的:原有的廉价生产要素的消失,本身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凸显,经济下行的重大压力,都在提示人们,“旧常态”已经过去,“新常态”已经来临,必须迅速调整思路,应对“新常态”下的挑战,即便这些挑战本身也是难度极高。

然而,更难的是在其他领域里对“新常态”的认知和界定,对外关系尤其如此。毋庸置疑,中国对外关系近年发生了几近质变的变化,其特征是:第一,外部压力上升(包括领土领海、资源、国际责任和大国定位调整等);第二,中国自身战略从“韬光养晦”向“更有作为”过渡,同时伴随以民间情绪的纷扰和激荡。

这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都是30年前甚至15年前不存在的。西方世界对中国,不再像30年前甚至15年前那样愿意施以援手,因为那样做无异于更快地培养一个未来的对手;而中国对西方,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谦逊,因为中国不但在短时间内走过了西方一两百年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感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残留的傲慢,而同时忽略了自身尚存的历史悲情。

当西方残留的傲慢遇到中国尚存的悲情,当中国的崛起极大地冲击了原本由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并冲击到世界(包括中国自身)的心理秩序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原本可以帮助的对象,现在成为对手了;原本可以虚心请教的老师,现在几乎怒目相向;原来可以搁置的话题,现在不再搁置;原来并不是威胁的邻居,现在成了敌人……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各方的人们如何表达善良的愿望,编织美丽的措辞,实际情况却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这几年正向着日益复杂的方向发展,其间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也许只是表面的,对抗背后各自心态的变化才是主要的。

“新常态”下各方的心理变化

这种心态的变化在西方世界的表现是:中国已成为一个矛盾体,各方在经济上都少不了中国,但在战略利益上又视中国为“瓷器店里的大象”,在接触中处处设防,由此可能更为激怒“大象”。而在中国方面则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中国被激怒;再加上由于国力上升,中国觉得有能力处理一些以前不能处理的问题,在对外姿态上也就更为进取。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已不再信任西方世界。

这种复杂心态导致的各种矛盾表现,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中国与国际社会心结的主要形态。这种形态是中国改革开放早年所完全没有的,也是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在本世纪头十年都没有的。

这种新型的形态,可称之为未来中国的“新常态”。由于中国在经济体量上正迈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势必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因此这一“新常态”可能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可以预言,如果说1979-2014年的这35年,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旧常态”,那么2014-2049年的这35年,将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新常态”。

中国需有更沉稳的把握

虽然“对外关系新常态”的概念现在尚未普及,但从精英到民间,大致在两大问题上存有分歧:一是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究竟是和平为主,还是以对抗为主;二是即便以和平发展为主基调,在这一框架下,究竟如何处理或把握不回避冲突的“度”的问题。

但跨越这些战略和策略层面,对进入“新常态”的中国而言,下列问题也许更为深刻和重要:第一,中国如何处理自己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当一个仰视国际社会的中国消失后,是否就必然代之以一个俯视的中国?中国能否在“新常态”下真正做到与国际社会心理上的平视?第二,中国如何处理自身与西方价值观的关系?将西方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是否是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自信;中国能否或如何将来自东方的智慧、经验和做法融入“普世价值”?无论是战略、策略还是其他更加深层的问题,都需要中国的人们在进入“对外关系新常态”时,有一个更加沉稳的心态,以及对世界和对自己成熟的把握。

(作者系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4

充分认识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即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到当前的中高速增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下行周期,经济增速在波动中放缓,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回落至6.9%。这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增速放缓,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已有的供给因为供大于求出现了过剩;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缺乏相应的供给难以被满足。进入新常态,一系列重大的、阶段性的变化集中显现,这既表现在需求侧,也表现在供给侧。

从需求侧来看,我国城镇户均达到1套房,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100辆。按照国际经验,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之后,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需求都将发生明显变化。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房地产投资在至20年均增长24%,今年前三个季度已下降到2.6%;汽车产量过去十年年均增长17.9%,今年前三个季度却下降到0.9%。不仅如此,随着房地产需求和汽车市场需求的下降,钢铁、水泥、玻璃、轮胎、电子、家电、家装等关联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下降。

从供给侧来看,以后,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820万人,随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资源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生态环境硬约束不断强化,以往那种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过去一个时期制造业迅猛扩张而形成的巨大产能,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当前面临较为严重的过剩局面,特别是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更为严重,利润水平大幅回落,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

由此可见,新常态更具本质的变化特征还是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在需求侧已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一味地扩大投资和产出规模,虽然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投资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其结果,不仅会使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明显减弱,进而还会错失结构调整的机会。因此,新常态下,面对经济下行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供给侧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和资产重组,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和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需求已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不主动调整也会被动调整,而被动调整付出的成本会更大。

加大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力度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窗口期。过去一个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固然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但也是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机遇。因此,“十三五”时期要充分用好经济下行形成的倒逼机制,把握好窗口期的宝贵机会,下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

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出清过剩产能。过剩产能特别是“僵尸企业”造成资源沉淀,影响要素流动和资源再配置,还会延误结构调整的时机,使潜在风险不断积累。可以说,近一个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恶化、工业品出厂价持续回落,与产能过剩是分不开的。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到今年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连续43个月负增长,表明产能过剩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只有下决心出清过剩产能,促进资源优化再配置,结构调整才能有效推进。因此,“十三五”时期要下决心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动力转换要把握好新旧动力的相互关系。新旧动力并存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旧的动力如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产业板块体量较大,虽然高速扩张期已经过去,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对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短期内也难以找到体量相当、带动力相近的新兴产业板块来替代。今后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重组,让旧动力焕发青春。与此同时,要着力培育新的动力,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逐步替代传统动力。

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动力转换,都要着力提高要素生产率。在生产要素供需形势发生趋势性变化、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迫切要求从提高要素生产率中挖掘新动力。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有效对冲要素供需形势的变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家和全社会创新潜能和活力,发挥创新在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的积极作用,真正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时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

第一,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创新是提高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一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未来产业、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活力的根本途径。二是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四是激发企业家精神。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最核心的功能是创新,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产业标准和商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家创新风险。五是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金融支持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创新用好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机制。

第二,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过去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铺摊子”,主要是扩大产能和规模。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产能过剩压力增大,产业发展需要从“铺摊子”为主转向“上台阶”为主,核心是提升产业价值链、产品附加值。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二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三是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四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进入国际前沿水平。五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第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最大内需所在。20,我国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为54.77%,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已经进城的两亿五千万农业转移人口,如果能够实现市民化,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购买能力和对工业品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城镇化发展还将创造高铁、地铁、机场、地下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市政设施和住宅等巨大的投资需求。“十三五”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是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二是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继续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全面实行身份证制度,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严格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更多采取“补人头”方式,有效消化现有的存量房地产。

第四,推进企业“走出去”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一方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将直接进口资源转变为进口原材料。拓展高铁、核电、特高压电网、通信、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国际市场空间。

新常态 新习惯 新作为 篇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力肃贪反腐,严厉从严治党,力除陈垢顽疾,为党带来清新之风,“新常态”成为时下热词,群众拍手称

快,聚党心赢民心。“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适应新常态,就要顺势而为、主动转变,让新思维、新行为成 为新习惯。

适应发展“新常态”,习惯于“调结构、降速度、提质量”发展新模式。认识不到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就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

趋势和时代要求,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当前,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危害健康的食品、水源污染、空气雾霾……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质疑。速度慢一点、质

量好一点、成果分享更多一点,成为大家共同期盼。“让群众享受到美好生活”,成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判断。所以说,当前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

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将于每年财政收入20%左右的增长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适当放慢经济增

长速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抓发展的主旋律。

适应勤政“新常态”,习惯于“尽职责、讲操守、律言行”从政新规矩。中央密集出台的作风建设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共事、尽其责。纪

检监察、媒体、网络、社会构建了高密度的监督体系,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履职尽责。当前,党员干部要把做官的意识淡下来,把公仆情怀浓起来,时刻摆正„主‟、„仆‟位置,从思想和行动上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回归,半心半意、三心二意为服务群众,“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为官不

为”将被问责、追责,“为官不易”成为常态。同时,也要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坚信各级加强作风建设的信心,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心态,时刻做到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适应廉政“新常态”,习惯于“阳光行权、阳光福利、阳光从政”官场新文化。以往每逢春节、中秋、国庆等佳节,请客送礼、大肆吃喝,司空见惯;而

今在节假日甚至在平时,不收一袋月饼,婉拒一次宴请,将成常态。以往花钱办事、遇难送礼、节庆“敬神”,搞权力寻租、以权谋利、钻政策漏洞、打擦边球,见

怪不怪;而今阳光收入、正常福利、公平公正,将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所以,党员干部要克服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安定和行为的检点,真正视党

纪国法为“红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礼小而收之,既内练价值观,又内修理想信念,自觉做到“不拘常例、不违常情”。

经济新常态有感 篇6

近几年来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业正变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大力发展,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区域结构的调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以及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力进行,都体现了我们进入经济新常态。

2017年航母001A出坞下水,这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即将迎来首航;在贵州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天空二号”,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越来越多的世界第一被中国拿下,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站上科技制高点,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拥抱未来。基础科学是研究之母,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创新。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我们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中国的发展已经是世界瞩目,而我们应该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理念变革以及战略性转变。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认识和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加快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境界。

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做到灵活运用,大学生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遇到问题不慌张,做到游刃有余;其次我们应该要锻炼自己的适应社会能力,适者生存,生存才能发展,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我们毕业后才能尽可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还应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也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有效处理、协调好自己与同学以及未来的同事的关系,不仅影响到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能;当然我们还应该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基本做什么时都涉及到管理和组织,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中美关系新常态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职业教育与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政策明显向职业教育倾斜,例如,2011年国家投向职业教育的经费达388亿元人民币,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潮也随之席卷全国,改革主要着眼于职业院校的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综合定位职业院校的发展走向,促使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成效显著,职业院校无论是在院校数量上还是在建设质量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职业教育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开始走上了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指引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力度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促使职业教育改革进入“质量提升阶段”

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成熟、平稳、速度适中、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趋势,这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适应程度成为推动经济理性、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以往职业教育扩招增速、只问培养人数、忽略人才培养质量的旧路已行不通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应适时转变,由从前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即转向提高生源质量与教师素质,尤其注重发展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精神与道德的培育。这是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理性经济发展趋势的追求相适应的。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职业教育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呈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的更新换代都将成为必然趋势,升级与更新后的经济产业发展需要更多优质劳动者的支撑,从而导致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劳动力结构也随之改变。这也说明在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将占主导地位,中等或初等职业教育面临逐步萎缩是其主要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职后教育、培训学习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补充而得到更快的发展,以建立职业院校校内教育、非学校的企业培训、社会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系统,充实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类型。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谋求职业教育改革核心转向专业与课程的设置调整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的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被逐渐淘汰,而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典型知识集约型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可以预见的必然,为配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未来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将聚焦在专业与课程的设置调整之上。

二、职业教育改革助力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构建

(一)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储备推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呈现的“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代表着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结构将有显著的变动,经济动力的来源也有改变。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劳动力人才的现有结构的合理性、人才结构调整的未来趋向、劳动力人才培养的质量都将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过程。这就为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如何建设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将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课题。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战略是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升级。产教融合的主体定位于产业部门与职业院校,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合作育人,实现互利共赢,并且在开发企业项目载体的过程中着重提升人才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以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多元化发展

职业教育变革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从而催生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技术革命对多样化劳动力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与高层次延伸成为必然,从而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具有市场适应性的劳动力人才培养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命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体,“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只有依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培育的多层次人才的支撑才能实现。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经济健康、平稳、理性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为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多元化发展助力良多。

(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改革创新程度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地方性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情况与企业现状,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优势专业,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面向区域就业市场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多数会选择继续留在当地工作,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从而影响地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走向。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把握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政府与社会角度

1.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应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深化经济变革的抓手。地方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改革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切实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将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落到实处。

2.改善职业教育办学的制度环境

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带来职业教育办学制度及环境的改变,国家与政府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为职业教育变革指明了未来方向,职业教育法规政策的研讨推进有序进行,行业企业制度标准的建设切实合理,行业社会监督管理机制健全明晰,从而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以此确保社会文化环境与人才理念变得更为科学理性,全社会认可与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倾向更为显著,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重视的职业教育办学氛围,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将为期不远。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单凭政府一己之力是难以支撑的,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下,应尝试进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的现有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职业教育办学试点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家公办的职业教育模式,扩大办学主体的范围,推进民办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创新职业院校的所有制层次,无论是凭借资本、知识、技术投资的方式还是凭借设备、管理入股的方式,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有能力的企业集团均可以单独办学或与政府联合办学的方式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为职业教育办学与职业教育改革开拓一片新天地。另外,政府也应积极探索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方式推进职业教育革新,打造高效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职业教育的旺盛需求; 尝试公立职业院校与民办职业院校之间的委托管理方式,互通有无,克服职业教育领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突出矛盾。

4.构建多元化职业教育格局

新常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重技能等突出特点,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人才培养沟通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应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区位优势,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院校角度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个融合

( 1)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为适应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需求,不仅应着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养掌握某种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带动生产方式变革,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着力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深度融合,突出职业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培育劳动者的职业精神,塑造劳动者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将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以职业精神引领职业技能,才能完善职业院校道德教育与职业精神教育体系,确保职业院校培养出德技兼备、能上能下、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并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使“中国制造”成为“精品制造”代名词,打造中国服务新优势、走出新特色、迈上新台阶。

( 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各个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推动是不遗余力的,但现实中校企合作仍面临职业院校热切推进、企业行业冷淡应对的尴尬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切入点在于推进产业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推进校企合作,促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实现对接,构建与行业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院校专业与课程设置,选取项目、技术作为合作落脚点,促使院校与行业企业实现资源优化整合,深入挖掘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 3) 依托企业与加强教学实训基地的融合。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劳动者技能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经济形势与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应依托企业,采取院校内部开办工厂、公司,或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实验实训基地,或发挥专业优势创办相关类型的工作室、设计室,或校企联合打造项目化服务平台,通过推进企业与院校实训融合互动的双向模式,改进实验实训基地条件,促使人才培养的技能化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

2.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完成两个衔接

( 1) 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从我国现有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看,中职教育以其庞大的院校数量居于职业教育的基础层面,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提升,辅以专业技能的培训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成人继续教育学校等共同构成了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但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并未能实现良好的合作互动,而是各自为政,既浪费了职业教育资源,也让有志于职业技能学习的劳动者无所适。实现所有类型的职业教育之间的贯通,既为有志于提升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提供高层次延伸的职业教育,也打造了技术本科、甚至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通道; 既完善劳动者入职前技能培训模式,也推进了劳动者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模式的构建; 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工学交替的循环培训方式,建成劳动者职前、职后的断点性人才培养,打造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成才之路。

( 2) 推动公办职业教育与社会办学职业教育的衔接。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社会办学的职业教育目的性强,企业与学校联系融合更加紧密,更能贴近企业人才需求实际,符合地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公办职业教育与社会办学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调动公办教育与社会办学教育双方的参与积极性,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不仅建立能够促进双方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领域顺利沟通的衔接模式,还应在学分互认、成果取得等领域的衔接上创新模式,运用试点建设的方式示范、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中美关系新常态 篇8

一、新常态下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新常态下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这样的平常心,就像老农对待禾苗一样,按农 时施肥浇水,而不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坚持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1.新常态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和谐的

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2.新常态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心理相容的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师生关系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

3.新常态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教学相长的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有所不及。新常态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一段美好历程。

二、新常态下师生关系的培养途径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新常态下师生关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我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

1.独具匠心的语言,开启学生秘妙之门

尊重学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学生心中充满的是被重视、被关注的美好情愫,为班级的管理悄然做了铺垫。如:对穿着比较整洁但上课经常走神的小华,我说:“你今天穿的真漂亮,老师一看就很喜欢,相信今天课堂上的你一定也会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一整天都会以好的心情与你相处。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敞开的是学生心灵的秘妙之门。

2.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教者都知道,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才能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一起乐、一起做游戏,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爱才能被学生接受。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没有共同的情感共鸣是不行的。别把学生的活动当成“小孩子的把戏”,在娱乐中你和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上取得了共鸣,学生才能“亲”你这个老师,才能“信”你所传之“道”。在运动会上,我会和学生一道声嘶力竭地为队员呐喊加油,融入他们当中,让他们觉得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相信只要教师能经常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学生中一分子,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你,你的情感投资将永远是潜力股。

3.无微不至的帮助,情暖孩子幼小心田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的长大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学习上因成绩上不去而焦虑;在交友上,因朋友远去而失落;在生活上,因疾病上身而苦痛……在各种困难面前,谁对他伸出援助之手,谁助他一臂之力,他就会像对待恩人一样感激并铭记,此时雪中送炭式的情感资助,换来的将会是一生的尊重和感谢。记得去年刚开学时我班有个学生膀子骨折不能来上学,我就经常打电话去询问他的生活情况,鼓励他吃药,并及时去帮他补课。本来他是个性格极其内向不愿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相处使他觉得老师其实也很容易轻近,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他就越来越喜欢我,愿意和我交流,从而喜欢上我的课。

4.张弛有度的课堂,筑起师生爱的桥梁

在刚刚接触到学生的时候,你首先要知道尊重学生。起立后深深的鞠躬,几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交谈都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和恐惧感。教学的时候放低自己的姿态,多加一些类似学生的小动作,真诚的眼神,甚至不太粗俗的语言都是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穿插一些雅趣的笑话,再加上真诚的关怀,大方地对学生进行夸奖,会使你的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要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有出格的行为,保证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总之,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灵的深处!

上一篇:综合实践技能培训国旗下讲话下一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