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通用12篇)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1
师生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实践证明, 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从师生角色定位出发, 认为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良性互动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对师生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 针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角色定位
1.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新课程观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力求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的状况,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 教师要弱化自己的权威, 做一个为学生发展而努力的服务者。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 多为学生创造思考和发言的机会, 实现教学从重传播知识到重消化知识的转变, 关注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要求政治教学应立足于高中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主动性, 实现政治教学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传统的传授者, 变成现代教育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 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形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因此,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政治教学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如果师生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理解信任的状态, 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 较高水平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可见,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环境动力。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做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可以增加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以平等的朋友式身份关心、鼓励学生,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拘束感,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学生独特的见解、异想天开的设想, 要给予充分的宽容和尊重,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2.转变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下, 教师负责讲解知识, 学生负责听知识, 整个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教学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 这些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 帮助学生掌握受益终身的学习本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转变师生关系,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 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 再加上传统课堂上教师一定程度的专制和严厉, 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 教师要以一个宽容的心态面对和处理师生关系, 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努力。在课堂上, 教师要有一个宽容、博大的胸怀, 要容学生之短, 抛弃个人成见, 平等的面对每一位学生。同时, 教师要善于解决矛盾, 掌握一定的心理技巧。如果以牙还牙, 必然会进一步深化矛盾, 破坏师生关系。如果课堂上出现了不愉快的场面, 教师要切忌采用简单的呵斥、罚站, 或把学生赶出教室的方法, 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妥善的处理。
三、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应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也就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通过人际间的协助活动而完成知识的构建,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协作学习, 并对其做一定的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构建的方向发展。当今时代, 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 不需要政治教师的讲解也能获得新知识。因此, 政治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 让学生亲身体会政治教学的复杂性和真实性、政治问题的复杂性, 从而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认知策略和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师生共同参与教学, 就能获得良好的政治学习效果。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工程。它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教师。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应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 不断的更新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 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 以高尚的品格和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 力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 深入思考政治教学的方向, 克服教学实践中的浮躁现象, 发扬求真务实精神, 为促进高中政治教育的质量不断努力。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2
1.在教学活动中,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重要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事实上“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它能展现思路和方法,教会人怎样学习;它帮助我们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智育”,展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或者是以教为基础,“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3.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实际 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堂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我们传统的教学,尊崇并奉行一个信条,那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过早、过分地符号化、抽象化、狭窄化;这种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即联系实际或借助于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在落实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
比如“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学生必须获得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从章丘到济南,想去趵突泉公园游玩,根据济南市交通旅游图,该如何选择公交线路呢?这和学生生活结合的特别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特别的高。
在讲授“天气和气候”时,特别强调气温、降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如通过“阴雨连绵一个月”、“连续两个月没下雨”、“某城市突下了一场大雪”等情况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不同强度降水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而不能相脱节。要特别重视实践经验在书本知识学习中的作用,要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当然我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困惑,如有些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仍习惯地等待着老师的灌输,在探究方面仍有较大的惰性;该如何做好活动时的组织工作;该如何建立学生新的评
价方式等。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3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观念、角色与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形式也逐渐由“知识课堂”、“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但综观新课程改革三年多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由于教师视野和能力的局限,还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在纠正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应对与解决,会使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本文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从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与方法等八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并对如何改进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必须应对的八大关系。
一、从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看,必须处理好“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突出“生命课堂”价值的同时,也要体现“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应有的价值。
人类对课堂教学功能的认识,由“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理性认识的大飞跃。“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课堂生活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而“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则是指在“知识中心”和“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课堂生活。它把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异化成为了一种单调的、“目中无人”的、毫无生命气息的,且以传授知识、完成认识性任务作为中心或以传授知识、培养智能作为唯一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命课堂”体现的教育根本价值是一种对人的关注、关怀与提升。在“生命课堂”中,知识和智能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的。而之所以要对“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进行改造,其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工具性的目标当成了根本的目标,把工具性的质量当成了根本的质量。
“生命课堂”命题的提出反映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由对客观知识的崇尚转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由重生存的技能转向重存在的意义,它使教育得以从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回归和谐,是教育回归本真的表现,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在提倡课堂教学形式与功能走向“生命课堂”时,我们有些课堂教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师生生命价值时,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重视或不敢重视,致使一些课堂教学虽具有形式上的活跃,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缺乏实质的帮助。
其实,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根本目标的完成离不开工具性目标的支持,根本质量的实现需要以工具性质量的完成为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如果不识记和牢固地保持这些基本知识,那就不可能有一般发展,因为所谓一般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去掌握知识。”因此,无论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或者赋予“新课程”这样那样的涵义,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这一点是永远也不能改变的。新课程不是要改革“掌握知识”,而是要改革“怎么样掌握知识”、“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强调课堂教学要让师生个性得到发展、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学生“双基”的掌握、智能的发展。“生命课堂”和“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之间是一种丰富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二、从教学目标上看,必须处理好生成性教学目标与预设性教学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变成就是要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的空间,只有开放与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变活。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
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所谓“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是好的,但“0教案”虽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却不能保证知识、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缺乏事业心的少数教师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三、在教育质量上,必须处理好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人文质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强调突出人文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
所谓教育的内适质量,是指一种用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质量标准评价时的质量判断,主要体现为一种知识的学习和一个阶段的学习为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和以后阶段的学习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教育自身内部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外适质量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外部的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人文质量是指教育满足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社会人文水平的提高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主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形象地说明了新课程倡导的根本的教育质量是人文质量。新课程强调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
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乐学爱学,充分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
但我们提倡人文质量并不能否定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因为人文质量的实现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事实上,教育要实现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体现出人文质量,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较好实现,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否则,人的其他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尽管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是一种工具性的质量,是为人文质量这一根本质量服务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于人的发展都要以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为基础。
四、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处理好“学”、“导”、“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强调突出“学”的同时,还要坚持“学”、“导”、“教”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围绕教转,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学校”成了“教校”,结果“教”反而成了“学”的阻力,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其实,对认识过程的研究早已揭示,即使认为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实际理解的常常有限或者理解歪了。这说明系统讲授的教学效果是很不尽人意的,必须进行改革。
事实上,很早以前,就不断有人反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反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和直接经验。美国学者格柯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聪明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
新课程主张,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激励学生去“自学”、“探究”。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要在“点子”上设问,即在关键处、衔接处、转化处设问。
之所以强调教学方式要在突出“学”的同时,坚持“学”、“导”、“教”相结合,是由于知识是由三种类型构成所决定的。知识的类型可分为三种,即人类规范如汉字、数数,人类认识成果如计算法则,人类经验如怎么样写文章等。其中,人类规范由教师“教”效果好,人类认识成果可由教师“导”也可由学生“悟”,人类经验则主要需要学生自己去“悟”。
五、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处理好教材知识和其它知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教材知识又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知识。
新课程提倡“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于是,有些参加课改的学校和教师又认为,教材知识将不再重要了,甚至一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不用课本。其实,教材知识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经典知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篇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知识无论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让学生透彻地了解与理解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教师在处理教材知识和其它知识二者关系时,要做到既重视教材知识又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知识,要在学生吃透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经验,积极将生活引人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把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课堂学习变成时间和空间都无限的课外学习,乃至终身学习。
六、在教育方法上,处理好激励性教育与警示性教育之问的辩证关系,使我们的教育方法既注重赏识、激励,但也不排斥警示与批评指正。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批评多,警戒多,惩罚多,致使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体会不到关心与激励、愉快与成功,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欲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新课程倡导教师尊重学生人格,赏识学生进步,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因为注重赏识而不敢去批评,因为提倡激励而不去警示,没有意识到批评、挫折与痛苦对学生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必须从一切方面去尊重学生,也必须从一切方面去要求学生。所以说,完整的教育方法是赏识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完美统一。
七、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必须处理好学生个性与社会性这一对矛盾,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
实施新课改后的许多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与提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焕发,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教师在倡导教学民主时不敢强调教学纪律,在尊重学生个性时忽视了教学秩序。一句话,学生的个性凸显了,但社会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事实上,只有社会性没有个性的人,不是现代化的人;同样,个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的人也不是现代化的人。因此,科学的教育要求教师在忽视个性发展的课堂中,必须充分尊重与提倡个性;在充分尊重与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改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培养。社会性体现在学生身上,表现在其对学校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特别是在对课堂教学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
对学生进行社会性的培养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进行:(1)经常强调尊重他人、尊重课堂纪律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3)倡导各种优秀的社会性行为,如不打断别人的发言、认真倾听等;(4)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中,等等。
八、对教学效果,要处理好“学会”、“会学”与人的生命健全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会”又“会学”的同时,师生生命价值也得到同步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性,致使课堂教学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这实际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一方面又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情感态度。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结果不仅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有没有“学会”,还要看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会不会学。同时,更加重要的是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习惯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心灵是不是更丰富、更健全了。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教学提倡尊重人、发展人,就没必要拘泥于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甚至还有些人主张取消考试。这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极大误解。其实无论教育进行怎么样的改革,也无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样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愿学爱学,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却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学会”,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掌握,没有变得更“会学”,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改革那种“目中无人”的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改革,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变得更“爱学”,变得更“会学”,“学会”更多的知识。从而为自我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应对以上八大关系问题是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与行为、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的严峻挑战,只要我们在反复学习、实践新课程中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就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改。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师生角色定位,师生关系
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自从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许多学校和教师进行了积极性的探索。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新课改标准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老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改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角色定位
新课改把教学看成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中的师生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奉为知识的象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也习惯了等待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有权力决定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学习,而且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被动接受评定。这样的角色定位制约着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扼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师生互动是关键之一,更为强调的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毕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关注的主要对象。
例如,新课改下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和消费》中的第一课,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与过去不一样了,标准更高了。要求教师对大量的商品、价格、价值等现象进行探究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商品、货币的本质的同时自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二课要求教师分析价格现象,引导学生自觉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第三课要教师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切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感受到的,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和感悟,就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为说教而说教,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也非常容易接受。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师生关系在这种重新定位下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助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当今信息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可以自行借助各种教学技术手段(譬如: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为主要形式的“平行学校”等)获取知识和信息,不需要政治老师的讲课也能知道政治的最新知识。政治老师应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协助者,让学生亲身体会教学的真实性,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问题的挑战性,从而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元认知能力等。这样一来师生能共同参与教学,共同获得更好的政治学习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效果考评标准对于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如何,应当再进行什么样的改进,考核和评价标准和导向对于良性师生关系的建构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立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确立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确立了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标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尺,分数是确定性的标准,往往用一个标准和一个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进行的一些细枝末节的改革也不过是浅层次地分析如何考试、出什么样的试卷而已,一直没有离开“分数”这个衡量标尺。
毋庸置疑,这种以单纯的考试和分数作为衡量标准的观念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一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情况下养成一种畸形的心态,即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潜意识地关注优生而忽视其他学生,在无意识中营造不公平的教育氛围;三是不能发现学生的各种潜能,甚至是扼杀学生的潜能。所以在当前新课改的潮流下,教师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创造性、创新性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一项核心内容,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多培养社会人才。例如:新课改下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与经济制度》第六课第一目的第一个探究性学习内容是“学生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存款储蓄是我国居民目前最主要的投资方式的经济现象,以及人们为什么把钱存入银行?”这旨在让学生掌握存款储蓄的特点、目的和利国利民的作用,侧重的考核就是知识。我认为对于这一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可以让学生为某人100万元闲置资金设计一套中意的投资方案,把学生对投资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而不应该只关注卷面的成绩。
新课改的实施仍然处于探索过程中,由于新课改对过去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变化,必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同仁对政治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克服教学实践中的浮躁现象,发扬务实求真、不断创新的精神,把新课改推向前进,一起为促进高中政治教育效果的增强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和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
[2]邱观建,周新群.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J].学习月刊,2006,(24):46-52.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的反思 篇5
在新课改教学下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新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教材的深刻内涵。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经过反思“学会教学”,才会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材让我耳目一新,本以为,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物理教学中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物理课堂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课堂活跃但容易失控,时间浪费多;真正的知识点无法落实,班级容易出现“两级分化”现象。
因此,教学实践中,每走一段路,应该回头看,对每个教学环节、细节进行冷静客观的审视、反思: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都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实践中我们应执着地保持清醒的反思状态,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有效上好课的必需环节。我们面对的是拥有不同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群体。作为学生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策略,模式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无从培养。从自身参加新课改后教学后,感悟到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多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学生在课堂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自己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等。
我们应本着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原则去设计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探究和创新等。
二、抓牢基础,发展能力
教育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夯实基础与发展各种物理能力都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然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基础的积累与最基本的物理能力的培养,过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能力。基础不扎实,能力的发展、创新品质的培养都是空话。
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该怎么教才真正实现物理课堂的目标?我想,应抓牢双基,当堂巩固,形成学科体系,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现在的新课程内容的确与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紧密相联,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活跃,摒弃以前旧有的模式、方法,把物理课上得象语文课。许多学生反应:课感觉听“懂”了,但就是自己不会应用,所以物理课“抓牢双基,当堂巩固,形成学科体系”尤为重要。
三、生活----物理----生活,有机结合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课后应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如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更换保险丝,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噪声等。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6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已取很大进步,但如何把这轮改革向纵深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这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迫切课题。
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是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学放任自流,无明确的学习内容、时间、方法、要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学得不紧张,影响了效果。二是提了不少问题,但由于问题过于简单,有的问题书上就有答案,这样并不能激活思维,学生没有探究的兴趣。三是组织学生讨论没选准问题,有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当然学生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欲望,教师对合作学习又缺乏指导,如培养合作精神(虚心学习、热情助人),教会合作方法(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等。这些做法,都是课改的形式,而不是新课改理念的本质。
二、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深入分析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难发现,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凡是学生或通过学习群体交流能够学会的老师坚决不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了课堂上的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在“先学”阶段,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在“后教”阶段,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当堂训练”阶段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所课“合作学习”,就是“兵”教“兵”,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法”",是典型的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洋思的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体现在课后。开展了“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目前,许多参与课改的老师感到困惑,新一轮课改也似乎出现了“高原”现象。一些老师反映,实施新课程是必要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但按照新课程要求进行教学,不但教学效率低,而且考试成绩也比原来降低了。针对这一问题,以语文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旁征博引地讲了很多课外内容,教材中重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却被忽视了,这必然要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成绩。洋思中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读教材,然后就围绕课文后面的“探究·练习”提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而不是像一些教师,一段一段地分析课文,把学生已经明确的问题翻来覆去的讲解,把一篇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洋思中学的教师是在课堂上把“探究·练习”解决了,课后让学生去看相关知识的课外书或者在网上搜索有关知识,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拓展教材的理念。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7
一、提高老师自身业务水平, 调整教学态度
⒈提高老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他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然而在中学所有学科教学中, 体育教学又有着`其独特性。老师还要将一些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 老师的每一示范动作, 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 都会直到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再从某种意义上理解,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阶段, 有很高的崇拜主义。假如这个时候老师在学生心中扮演了偶像角色, 那么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因此, 体育教师要身体力行, 坚持锻炼, 保持体力, 认真钻研业务, 全面掌握教育技能、技巧, 加强品德修养和完善自我。在学生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 从而有效地控制教育过程,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⒉调整教学态度
体育课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增进个体的身体发育、愉悦身心、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教学, 面对的教学群体人数比较多, 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 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建立不完善, 很大一部分都是采取的放羊形式,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老师就有了一个轻视的态度, 可有可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拉远了距离, 就无法建立师生之间的感情。新课改后, 对体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体育课不但要教会学生一系列的运动技能, 而且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两个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 达到终身受用。那么老师在这过程中就必须要调整好教学态度, 认真组织教学, 走到学生中间, 了解学生, 建立感情。
二、师生关系的建立
⒈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生成长的阶段, 是一个接受教育的阶段;学生本质上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别, 只有性格上的差异。正确的引导, 用心的关爱, 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积极性高的学生, 应该要表扬和鼓励, 建立榜样。对于积极性差的学生, 应加大引导力度, 做思想工作, 让他们重新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不抛弃, 不放弃, 应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原则。
⒉加强老师个人修养, 抓细节, 感染学生
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 生活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一生。老师是学生第一模仿对象, 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时刻感染着每一位同学。对于体育而言, 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性格大部分都比较直爽, 有时候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有点过激, 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很大的弊端, 从而拉远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 应时刻保持体育老师的个人修养。
(3) 加强信任, 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彼此之间的信任, 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要素。对于体育课堂中,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建立在彼此之间的信任。对于学生要以诚相待, 老师所说的话, 所做的事都应信守承诺。让学生相信老师, 走进老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就比较容易听从老师的教导, 建立正确的观念, 认真地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来。
(4) 因材施教, 注重个体运动能力差异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开设, 虽然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比较简单, 但是在我们教学对象中, 总会存在小部分运动能力差的同学, 他们对于学习的知识有难度, 往往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一扫而过, 没细心考虑个体差异, 这样造成了有些同学产生了厌倦, 对老师有敌对情绪, 那么就很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因此, 对于这样的学生, 老师应因材施教, 降低动作难度, 单独组织练习, 从而恢复学生学习兴趣。
三、针对学生兴趣爱好, 开设选修课程
目前中学体育课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兴趣爱好, 往往老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 也不愿意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自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没有积极性, 还会带动其他自制力比较差的同学捣乱课堂。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情绪, 有时候会激发很大的矛盾。因此开设选修课程, 有其重要意义,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从事体育。同时, 还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引起学生重视。因此, 建议以下几点:
第一, 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做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态度, 正确地对待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教学任务。
第二, 建立师生关系应从关爱学生、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信任学生、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等方面同时进行, 从而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
第三, 针对学生兴趣爱好, 开设选修课程,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把体育课成绩纳入到学期末考试总分成绩中, 引起学生重视。
新课改中师生教学关系的探索 篇8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转变,合作交流
新一轮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具备新课改理念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化学这个学科来讲, 尤为重要。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与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存在着密切关系。那么在当今课改下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如果进行教学呢?本文结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对新课改中师生教学关系做一有益探索: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走进新化学
新课程教育改革,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讲Na2CO3溶液和HCl溶液反应的时候, 把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对比转变。先让学生按课本的实验进行探究。往Na2CO3溶液中滴入HCl溶液时, 看到什么现象, 发生了什么反应?然后再让学生反过来做实验, 也就是往HCl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时, 又看到什么现象, 发生了什么反应?两个现象对比一样吗?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和探究, 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用实验启发学生, 让学生从实际材料中的前后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 然后总结出规律, 这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想学、爱学
师生关系就像化学反应中的H2在空气中的燃烧, 应用恰当, 师生关系搭配好, 就能持续平稳地放出大量的热能供生产所需, 产生积极的效益。反之, 就会发生爆炸, 使学生厌学, 教学质量下降, 使教育投入“损耗”。因此, 只要老师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学生就会从心理尊敬和爱戴老师, 把老师当作朋友, 当亲人。不仅对老师没有恐惧感, 而且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 听老师的话。这样, 就没有不想学的学生了。可见,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三、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促使学生好学
教育课程改革, 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特别是化学教师更应该知道化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来自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所以教师应适当地创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实践情境, 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他们想学的念头。在课堂教学中, 创造最佳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情绪高涨, 极易产生教学共鸣。不但可以促进他们思维的运动, 而且能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 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主导探究性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师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疑点和困惑等等。教师只是起领路的作用, 让学生去活动与探究, 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习的主角。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倡导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师生交往关系。 (1) 在对话、交往中, 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 根据他们不同个体的差异,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启发、引导, 点拨的作用, 是帮助学生如何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中去质疑、探究、讨论、总结和创造。 (2) 在对话与交往中, 教师对待那些后进生, 要多点爱心、多些关心、多点鼓励, 以促进学生的兴奋,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学习的乐趣。 (3) 对话、交往是学生和老师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通过问题讨论和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使问题得以解决, 知识得以掌握。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 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究, 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关键。
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拓宽学习空间,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主动积极地在生活中学习
如用小苏打、食醋、花瓣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代替盐酸、氢氧化钠来检验酸、碱溶液对指示剂的作用;探究用食用醋来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又如让学生探究市售的纯净水与自来水的区别, 经过一番自主探究之后, 有的学生指出各取样品少量于玻片上, 将其烘干或凉干, 有痕迹的就是自来水, 没有痕迹的是纯净水。还有的说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分别滴入Ag NO3溶液, 有浑浊和无浑浊也可以区别它们。还有的……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 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
总之,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与学生密切合作, 让学生主动探究,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家作主, 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 我们的眼神, 以及倾注真情的言谈举止, 都会使学生备感亲切。在课堂这个平台上, 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的碰撞、摩擦、融合的过程中, 新课程教学改革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2006.
[4]钟启泉.新课程培训摘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9
一、师生关系与教学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以“传道, 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千百年的教育实践证明,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 有里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度和速度: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师生之间在学校组织中所产生的关系是一种正式关系, 但师生之间也回发生也会发生正式关系之外的非正式关系, 即个人关系。它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化式的倾向, 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并实现正式关系中难于达到的师生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如师生之间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建立的关系就是这种人间关系的表现。
师生之间个人关系的形成, 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它对于影响学生控制教育过程有着师生间其他关系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教师对他的更细微、更具体的要求, 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学生对教学和教育工作比较客观和真实的信息反馈。而且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还可以缩短信息沟通的流程与层次, 实现与个别学生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双向沟通和交往。
二、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都有着良好的兴趣。他们把体育课当作一种娱乐健身的方式, 在沉重的高中课程把自己解放出来, 同时, 他们也是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 体育课是他们学习体育知识技巧的最主要的一个来源。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满足他们对体育知识技巧的求知欲。所以, 体育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学生这个心理, 在课题上加以引导, 使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同时有利全民体育的推广和发展。
体育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人际关系,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形象。学生普遍心理认同的优秀教师有以下这些基本特征:
1.人格方面:体育教师身体健康, 仪表端庄, 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处处做到为人师表。
2.知识方面:体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漂亮的示范动作, 能以大纲, 教学内容的基础, 融入个人的独到见解和想法, 能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态情感出发, 从认知, 体验和掌握教材内容的角度去考虑选择方法手段, 不断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能向学生介绍当前体育动态, 同学生一起探讨各项体育活动。
3.情感方面: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对人对事公平合理, 对学生的进步能及时表扬, 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批评, 应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相对是比较受欢迎的, 但是并不能在他们大多数心中留下很好的形象, 这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跟学生交流沟通。或是在某个方面有所欠缺。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 应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这对我们的课堂有所帮助, 也对学生有很好的帮助。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 要为学生数量起良好的形象, 就必须要求他着装大方得体。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虽然说和别的科目教师环境不大同, 但是良好在着装也是不可少的, 除了方便课堂教学之外, 不能太邋遢。假如说一个教师给人一种脏兮兮的感觉, 学生怎么也不会喜欢这个老师的。所以, 教师的着装是很重要的。
三、师生的相互交流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 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 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 又是统一的, 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相对地说, 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 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 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 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势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和教师成为朋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教学。学生愿意和教师成为朋友, 是希望能和教师增加交流, 以便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支持, 但也不可过于密切。
课堂加以指导, 是教师教授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学生个体的不同, 教师就必须要区别对待, 可能有的学生领悟能力比较好, 但有些比较差。所以教师必须要对个别加以指导。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如果做的不好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能够完全消化, 这样长期的积累, 会造成学生对体育兴趣降低, 课堂气氛也将变得没有活力。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注意这点。要让我们学生学懂、学透, 让学生有成就感, 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喜欢体育。
另外教师上课的形式对教学有着很的影响, 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变, 更加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灵活是上课技巧, 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课堂投入, 学到更加多体育知识。
四、教师情感品质与教学
教师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刻的,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正是教师情感的函数。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吸引,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为一种教学力量。由其是体育教学, 内容与场地比较复杂,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很大的程度决定于教师的情感品质。一位趋于温和、理解人、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有想象力和亲切热忱是受学生欢迎的。如果你的情感品质非常不好, 容易生气、情绪不稳定、倔强、发怒……很容易和学生发生充突, 矛盾激化, 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
我们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可以看出, 大多数的教师都觉得师生的个人关系对学生教学是有影响的。所以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有效的催化剂。但是, 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必须掌握分寸, 如果交往过密, 关系过于特殊, 甚至超越了界限, 就不仅无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反而会使教师无法继续工作, 同时, 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要区分在不同场合下不同关系中师生充当不同角色, 所应遵循的不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 才能使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得到健康发展。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 篇10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同时, 形成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 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健康。新课程标准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 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突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体育教学要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那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
1. 与学生形成零距离交往
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 主动与学生交往, 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对学生的一些做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遇到问题要对症下药。如学生在课上有捣乱行为时, 教师应保持冷静, 保持常态心理, 切忌与学生产生对抗和采用挖苦、讽刺的语言, 甚至大骂、体罚学生。而此时教师应做的是耐心说服、疏导学生, 稳定学生, 以自己的诚心来感动学生, 以尽快恢复其理智, 帮助其辨识是非, 正确地控制和调节学生自己的行为。另外, 体育教师还应该具有真挚精神和诚实笃信品质。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 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教师不能虚言欺人, 要不饰己短, 要敞开心扉, 才能使学生亲近你、信任你、爱你。
2.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锻炼
掌握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之一, 在于把握住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有效手段。因此, 体育课堂教学中抓住“趣”字, 就抓住了关键。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 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体,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那么,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味呢?首先, 要注意,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所选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组织教学形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注意应用情境法、点拨法、电教法等。如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学, 要改变往常的固定形式, 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由发挥, 从而起到做准备活动和放松的效果。基本部分教学要避免常规体育课, 严肃多于活泼,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老师“喂”一口, 学生“吃”一口的单调教学模式, 而是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 就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快乐中学习、锻炼。
3. 让学生在诱导鼓励下体验成功
小学生年龄小, 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因此, 教师适当地肯定成功, 能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始终情绪饱满、示范正确、讲解精炼、动作优美、口令准确洪亮, 哨声清脆悦耳, 辅导热情耐心。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 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薄的闪光点,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 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 教师还应多用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你很勇敢”、“你真棒”、“你试一试, 一定能成功!”等。
二、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 完善人格等全面教育观的转化。同时,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问题, 成为了体育教师关心的问题, 那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1. 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任务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 它最迫切的使命是让学生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
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他们最需要运动, 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 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 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 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的体质, 而更应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 重在课堂教学
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是最重要的办法。可以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如在课的开始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在练习时,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练习时, 一定要想着集体, 按口令去做, 千万不能注意力不集中, 做错了, 这样就会因为你的不注意而影响整个班级, 拖大家的后腿, 我想你也不好意思吧?”通过这一要求,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教学中, 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如跑、跳、投掷、游戏等。其中, 游戏最受学生的喜欢, 因此, 体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游戏中“冲过火力网”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上所述, 是本人通过学习新课程以后不成熟的点滴感想。本人愿抛砖引玉, 候教于大家, 更愿意与广大体育教师一道, 在新课改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携手共进。
新课改中的英语教学 篇11
1.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是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然而在实施课程改革之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历史、数学、音乐、天文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急救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教材的使用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可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好的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是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尽快地适应这种信息量大、任务性强、教学节奏快、教学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确不容易。因为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应该怎样去教,而又应该用什么样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慢慢地去推敲,去思考。教师要注重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学生,注重分析教材,分析自己的学生,注重不断地去创新,去改革,去改善。而且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积累。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
2. 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可是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学始终走不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误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生尤其严重。探究其根源,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情景创设和活动实践。当老师在课堂上仔细讲解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掌握,开展活动创设情景时,就要创设能够让学生在课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条件,让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内的学习转化成课堂外生活的一种演练。而且教师还要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使课堂英语化。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英语时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所以从第一节课起,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上能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之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这四种技能的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学习的手段。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4. 其实除了以上几点,在课改的教学中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我特别注意搞好师生的关系。因为关系搞好了,那么你在教学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你所教的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与学生之间进行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假如对授课的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所教的这门课了。如果教师只对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偏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而成绩差的学生则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在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一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其实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而产生偏心。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导者,应该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把英语学习放到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把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充满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新课改教学中的“放”和“收” 篇12
对于课改, 我们注重了“改”这一内容, 似乎要全盘否定过去的教学, 认为那只是陈旧的、滞后的, 是与时代、社会脱节的教学, 似乎一切都要改过来才好。新课改提出要解放老师, 要以学生为主体。不少人以为这是在批评传统语文课堂教师讲授太多, 有“填鸭灌输”之嫌。于是, 新课改下教师不敢多讲了, 都让位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了。我以为, 教师更要把握的是放和收的度。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拢。“放”只能是适度地放, 而“收”却是一门艺术。这一放一收之间离不开教师的适度把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它恢复了学生在教学中作为独立读者的主体地位, 但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却无法回避背离作者、无视文本指向、脱离文章内涵、随心所欲的伪多元误读现象。
例如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完《背影》后发现“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面对学生这样独特的体验, 教师仍然不讲吗?
有位老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 分析王熙凤形象时, 有一位学生说:“我非常赞赏王熙凤的嘴甜心狠、善于迎合的性格。口是心非是一种生存能力, 现代社会里, 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生存。”面对学生对文本这样的曲解和妄解, 老师要不要指导?
其实, 教学的真正主体是装在教师的心里, 外化于教师的行动中, 表现为师生双方主体生命意识的焕发。
所以, 我以为, 教学上的“放”应当在“收”的基础上进行, 也就是说“放”必须是有一定指令要求下的“放”, 或者说是“集中”下的“民主”, 即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选择相结合。
那么, 教学上的“放”和“收”的度应该怎样把握呢?
一、从文本出发, 挖掘教材内容的核心价值
文本总是传递着作者一定的意愿, 任何一篇文章,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 总是凝结了一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 并期待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从而激发共鸣的愿望。文本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先于读者而存在。因此我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必须在尊重和理解作者赋予文本意义的前提下进行。新课改提倡的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等主张, 都是具体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之上的, 也就是说对文本的开放态度不应该是割裂文本, 更不能是反文本、反语文、反教学的。
比如, 在《滥竽充数》中, 学生提出了“南郭先生善于抓住时机”这样的解读;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 学生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 没有经济头脑。在这样的解读下, 文本显然不再是阅读的对象, 而只是引发随想的一些“由头”。这种反文本的现象, 显然偏离了文本的核心主旨。
我以为个性化文本解读, 应该是紧扣文本而自然得出的, 这样才既有新意而又合乎语文规范。
二、立足学生实际, 寻找学情与文本真正的契合点
课文的教学内容不是由文本一个要素决定的, 还涉及学生认知和发展阶段性需求的问题。
读者和作者存在于不同的时空, 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自然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有着不同的认识。于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欣赏, 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 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与作者思想进行碰撞, 与作者进行信息交流、价值交流、感情交流, 让学生发现自己阅读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意识。
心有生活的教师常将语文融入生活, 寻找生活与文本的契合点。比如在讲《赤壁赋》时, 可以从放鹤亭引出苏轼及人生抱负;讲《鸿门宴》, 可以引出楚汉相争的历史风云;讲《林黛玉进贾府》, 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 通过视觉的感悟, 学生对林黛玉那种“步步留心, 处处小心”的寄人篱下的感受便会有透彻的理解。
当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联系时, 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了, 学生就有兴趣、有动力了。我们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 让语文生活化, 学生的思想就会变得敏锐, 情感就会更丰富, 认识也就更理性了, 这样课堂上的“放”就不会是无节制的滥放了。
三、“放”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恰当的教学手段, 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 仍不足以成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更不能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个性化解读。
学生由于受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发展水平的制约, 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阅读体验等的积累差异, 难免出现误读的现象。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杜绝这种现象, 更不能一味追求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而对这些反文本的现象听之任之。我们要担当起纠正这种误读的责任, 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引人入胜的话题, 发散学生的思维, 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透彻的解读。
我在讲授《长恨歌》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李杨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 让学生串演马嵬诀别的场景。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伴随以夸张的动作, 用现代话剧语言来诠释诗歌。饰演李隆基的男生极尽伤心凄苦之能事, 一如台湾肥皂剧大喊:“噢, 玉环, 玉环, 我不能没有你, 为了你, 我可以抛弃一切荣华富贵, 别离开我……”这样夸张的表演使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他们笑过以后, 我问:“你们联系历史, 结合李杨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想一想在那样的情况下, 李扬两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吗?他们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经过对历史的考证, 对社会背景的分析, 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李扬二人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 也不可能还有别的选择, 大家都同意把这样一次快乐的串演理解为误读。
当然, 处在新时期的学生渴望用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去看待不同于自己时期的作品中的人物, 去表达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和思考, 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主体性阅读的协助者和引导者, 将学生的随意自由与教师的明确要求结合起来, 改变教学中存在的过于散漫、肤浅的状态, 使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 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重建新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了过去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教学“统得过多, 管得过死”的局面, 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我们要切记的是, 创造绝不是乱造, 我们应该在新意和规范之间找到一个适宜的平衡点。在这之间, 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 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的度的把握, 既要符合学情, 更要符合教学内容, 紧扣课堂变化。
参考文献
[1]谭倩.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现代语文, 2009, (11) .
[2]赖瑞云.多元解读应为“多元有界”.语文学习, 2004, (9) .
[3]蒋艳.文本的取舍: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现代语文, 2009, (5) .
[4]赵道夫.冷视新课改阅读课堂的“变奏曲”.语文教学通讯, 2009, (3) .
[5]郑悦.中学语文文本多元化解读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0) .
[6]严华银.让学生在真正自主中“独创”和“批判”.语文教学通讯, 2009, (3) .
[7]章胜亮.个性化阅读中误读现象的心理学原因分析.现代语文, 2009, (5) .
[8]陈洪波.“争议”须争议学生长能力.现代语文, 2009, (5) .
[9]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推荐阅读:
教学中的新课改论文05-10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中的板书设计07-31
课改中的数学教学论文07-21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论文06-18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论文08-02
教学中的课改07-20
初中教学新课改10-16
新课改教学政策07-23
新课改高中教学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