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共12篇)
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 篇1
初中的文言文, 对于现代学生来说的确是块“难啃”的骨头, 课文长, 不好理解, 篇目多, 容易混淆。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只重灌输不注重学生个人感悟, 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是普遍存在的。上课时老师一字一句地翻译, 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 学生充当的是记录员。学生对文言文越来越没有兴趣, 有的甚至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 读起来乏味。这种现象严重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那么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走出困境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参与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 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 许多词语、词义是相通相连的, 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名句, 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 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 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
1. 以故事传说导入课文。
以《出师表》为例, 有关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 谈谈对人物形象的想法, 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 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 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2. 以成语、名句导入课文。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 增强学习《醉翁亭记》《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因势利导等, 正是这些有生命的词语能有效地鼓舞学生求知的热情。
二、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教学应该“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方法, 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讲什么, 如何讲很值得一提。首先, 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语 (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 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 做到因文施教。其次, 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 可直述规律, 如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 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词性的变化, 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如何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 帮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 使之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 提高自学能力。再次, 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读书, 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的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为重要, 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话用等卡片, 摘抄一些词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并逐步加深理解,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反复诵读, 读出美感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歌,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意思是说, 反复朗读, 读多读熟了, 就能增强语感, 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 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为此每教一篇文言文, 都应采取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激励学生反复诵读,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从而扩大了知识面,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说话能力, 读出“文言之味”。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 就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使人谓”、“寡人”等词语, 足见秦王对安陵君态度的轻傲, 要读得稍重些:“安陵君其许寡人”, 体现秦王的盛气凌人, 要读得缓慢而重浊, 表达出表面上是询问、歧视语气, 骨子里是威逼、强迫的语气, 不易不行, 非易不可。通过阅读,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到课文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意思。
四、重视积累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文言文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 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还要重视方法指导,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应该指导学生背诵精彩的句段篇, 增加语言的积累。这一步骤, 可以根据课堂板书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全文。课后再让学生以课文为中心, 精心阅读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 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特点。最后, 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 写一篇相类似的小文章, 并进行及时点评。
总之, 文言文同现代文一样是丰富多彩的, 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文言文将不再是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
摘要: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文言文成了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 致使初中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困境。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走出困境呢?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教学,策略
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 篇2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丁慧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重讲轻读,教与学脱节,缺少师生的互动,缺少探索与实践,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则强调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情感体验。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教学,新课程,有效策略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是接触祖国传统文化的开始,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执教者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传统文言文教学透析
(一)教学目标单一。
传统文言文教学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一味强调接受,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二)教学模式僵化。
传统文言文教学总习惯遵循一种固定的格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内容解析”,或者“主题归纳”。教师是成了课堂的主宰,喋喋不休,一味强调灌输,出现了“媳妇懒,婆婆勤”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欠妥。
传统文言文教学“从本到本”,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一”,学生只知其“一”,却不懂“反三”的结果。
二、学生学习文言文之现状
初中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原因是教法单一,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以及全文的翻译,还要掌握名词做状语、定语后置、倒
以美的享受。②自读。同学们按要求进行重点朗读,揣摩节奏,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抽读。抽4~5人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或一首,师生共同指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④领读、齐读。就要求读出文章的气势。⑤分组读、分角色读。则要求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⑥配乐朗读、朗诵。要读得声情并茂,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⑦当然指导学生搜集、背诵名句、名段、名篇的训练也不可少。这样坚持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媒体助学,生动形象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像、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应充分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尽量让学生饱眼福——多看,饱耳福——多听,通过视听觉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又动脑。
例如:在教学《三峡》这课时,我们可以把自己游三峡时拍摄的DV和照片,加上自己收集的三峡的风光照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按照从上游到下游,从春季到冬季的顺序,再配上本文的配乐朗诵和课文的活动字幕精心制作了《三峡》一课的风光影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学生象看电影一样高兴,在轻松愉快中欣赏了三峡风光,听了课文朗诵,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只需再读读课文,看看课下注释,问问个别不懂的地方,背背写写优美的语句语段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氛围,怎能不让学生喜欢呢?
(四)授之以渔,实践迁移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注重学法的指导,因而“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新课改的文言文教学思路 篇3
关键词:新课改 文言文 教学 理念方法
传统文言文教学
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说到那里算那里;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科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不能一成不变,“不变”是思想的停止和僵化,“变”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要求,唯有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现在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正在组织实施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对为什么要学文言文,怎样教文言文以及教什么等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方法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
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2、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得以充分调动起来,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3、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教学中,许多同学就字词的理解提了很多的问题,也有的同学就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出了疑问:“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郗也,故愿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针对触龙的发话,太后的回答令人费解,应作何理解?此问触及文言文的人文情感,提问质量很高。对这一问题,教师绝不能轻松地绕过,敷衍回答。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有思维力度,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说出了个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太后的回答,语气生硬,回答极不情愿,对触龙的提问,不愿正面加以回答,这正微妙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当地的心理,与“有复言令长安为质,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的语言环境相吻合,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理。
这个环节,意在探求教材的可研究价值,对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情感呈现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在教师的导引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明显带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勾践灭吴》一文教学后,为了给学生对勾践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出了《我看越王勾践》一题,
课堂交流时,学生对勾践这个历史人物作出了全方位的评价,课文节选写越王勾践处在逆境之中,但没有自甘堕落,一蹶不振,而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赢得民心,击败了吴国。节选中的勾践,确是一代圣君,那种在逆境中奋起精神值得今人推崇。但越国不久就逐渐走向衰落,究其原因,真是“成也勾践,败也勾践”,有李白的《越中古览》为证: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吴国兴衰又何尝不是如此?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引用史实,对历史人物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深深体味到文言教材内涵的博大精深。
新课改中对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篇4
一、重讲授, 轻诵读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以“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讲字词, 讲句子, 讲语法, 讲写作特点, 真正做到了“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整篇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使其美感丧失, 结果是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更严重的是由于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讲授上, 便忽略了学生的诵读。众所周知, 诵读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这种读书方法, 是一种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段、篇, 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韵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 认知文字, 感受声律, 疏通文脉, 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 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诵读, 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性强又有人物对话的史传文学, 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抒情色彩浓而蕴意深刻的散文, 可让学生反复朗读, 如《谏太宗十思疏》。还要处理好齐声朗读与学生个别朗读的关系;提倡尽量放声读, 犹如古人的“吟诵”;教师应该要范读, 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模仿。总之要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 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 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进而读出文言文的意思, 读出文言文的美。
二、重翻译, 轻欣赏
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 就要让学生在理解古代作品的基础上, 感悟文言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真正发挥文言文的教育功能。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注重对作品的翻译, 仅满足于对课文意思的把握。教师应该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从翻译课文、分析内容和写作特点转移到欣赏品味上来, 让学生品味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欣赏品味中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 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 以及是怎样转悲为喜的。学生就会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感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另外,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这篇文章景、情、理的交融, 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重课内, 轻课外
现行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学用脱节、课内课外分离的现象。我们要改变这种重课内, 轻课外的现状, 教师应将课内外结合起来, 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 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
1. 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因此教师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阅读, 如《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教师还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 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2. 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
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 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自导自演,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
3. 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
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 提高文言素养。
四、重积累, 轻迁移
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可是, 现行文言文教学走向积累的极端, 课堂上从不放过或忽略一个知识点。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积累上, 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要让学生的课内所学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 善于归纳总结。
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 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 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 还要弄清它的用法 (词性) 。如果不讲究方法, 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 文言文教学就非常被动。
2.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如苏洵的《六国论》与苏辙的《六国论》, 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鲁迅的《拿来主义》,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触龙说赵太后》与《赵威后问齐使》等。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或写作方法的理解、掌握, 而且同时贯穿了名篇赏析, 有一举两得之效。
3. 尝试课后写作。
文言文也可以鼓励学生融入文本, 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进行再创造。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评论本文的劝谏艺术, 可以写读后感;学习了王勃《滕王阁序》之后, 可让学生写作《与王勃对话》, 畅谈人生理想;学了《赤壁赋》后,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读文感悟, 写如何面对人生挫折;《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文质兼美,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确立一个类似的主题进行仿写。写法可以多种多样, 改写、续写、扩写、写对联等, 只要能对文本有所拓展, 能激发学生兴趣, 诱导出学生独特理解就是成功的尝试。
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 篇5
『新高中中文科文言文範文教學』課程
課程目的:
教育局將在2015年於新高中中文科重新引入「15-17篇文言文範文為考試指定材料」,香港文化交流工作室特別開設文言文範文教學指導課程,並邀請頂尖中學中文科名師前來授課。屆時課程將以「系統化」的教學方式,閱讀經典文言文教材和指定範文,循序漸進地展開對文學各形式要素的分析。期望同學們能透過此課程,強化自身的文學水平和閱讀及寫作能力。
講者: 袁漢基先生
前資深中學中文及文學科科主任,前香港天主教教區中學中文教育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古典文學專業),香港大學教育文憑,多本中文及文學教科書編著者,多次應邀主講創作及教學講座。
主持: 蒲葦先生
資深中學中文及文學科科主任,香港大學文學碩士、教育文憑,《明報》專欄作者,編著作品包括《新高中中文科必讀手冊》、《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相遇像淡淡的水墨》、《直到除非》、《寂寞非我所願》(入選教協60本好書)、《師生情緣豈在朝朝暮暮》及初高中中國語文、中國文學教科書多種,多次應邀主講創作及教學講座。
日期: 二○一四年三月十五日(星期六)
時間: 上午時段(11:00-12:30)下午時段(2:30-4:00)*兩個時段內容一樣 地點:饒宗饒文化館
對象: 高中生及家長
人數:報名採先到先得形式,額滿即止
新课改中对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篇6
一、重讲授,轻诵读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以“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讲字词,讲句子,讲语法,讲写作特点,真正做到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整篇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其美感丧失,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更严重的是由于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讲授上,便忽略了学生的诵读。众所周知,诵读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段、篇,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韵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诵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性强又有人物对话的史传文学,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抒情色彩浓而蕴意深刻的散文,可让学生反复朗读,如《谏太宗十思疏》。还要处理好齐声朗读与学生个别朗读的关系;提倡尽量放声读,犹如古人的“吟诵”;教师应该要范读,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模仿。总之要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进而读出文言文的意思,读出文言文的美。
二、重翻译,轻欣赏
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就要让学生在理解古代作品的基础上,感悟文言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真正发挥文言文的教育功能。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作品的翻译,仅满足于对课文意思的把握。教师应该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从翻译课文、分析内容和写作特点转移到欣赏品味上来,让学生品味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欣赏品味中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以及是怎样转悲为喜的。学生就会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感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这篇文章景、情、理的交融,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重课内,轻课外
现行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学用脱节、课内课外分离的现象。我们要改变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教师应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
1.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文言文。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因此教师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如《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教师还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2.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
3.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提高文言素养。
四、重积累,轻迁移
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可是,现行文言文教学走向积累的极端,课堂上从不放过或忽略一个知识点。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积累上,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要让学生的课内所学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善于归纳总结。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非常被动。
2.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如苏洵的《六国论》与苏辙的《六国论》,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鲁迅的《拿来主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触龙说赵太后》与《赵威后问齐使》等。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或写作方法的理解、掌握,而且同时贯穿了名篇赏析,有一举两得之效。
3.尝试课后写作。文言文也可以鼓励学生融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进行再创造。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评论本文的劝谏艺术,可以写读后感;学习了王勃《滕王阁序》之后,可让学生写作《与王勃对话》,畅谈人生理想;学了《赤壁赋》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读文感悟,写如何面对人生挫折;《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文质兼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确立一个类似的主题进行仿写。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改写、续写、扩写、写对联等,只要能对文本有所拓展,能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出学生独特理解就是成功的尝试。
以上只笔者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相信在新课改中,只要我们用心探索,大胆创新,中学文言文教学定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浅谈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之根本 篇7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目标,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教学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模式就是字字对应, 句句对应这样的翻译, 让本该活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更是感到没兴趣﹑没意义。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损害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根本。针对这一现象, 我想结合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这两个大的方面, 浅谈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之根本。
一、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初﹑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现状调查令人堪忧: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文言文, 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 对文言文阅读更是无从下手, 课外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凤毛麟角。在文言文知识的考查中, 学生的得分率很低, 大部分同学只是完成选择题, 对文章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都是失分的重点。在做题时, 往往也不能把已学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阅读中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首先, 要指导学生去查阅一些作家作品所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和古代思想。促使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 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各种有效手段搜集所需资料, 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 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提高语文的言语能力。其次, 要夯实文言文课堂教学基础, 也就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工具性知识, 如:重点实词、虚词, 特殊句式, 活用。综合比较, 触类旁通, 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 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 虚词理解既要知道它的意义, 还要弄清它的用法。如果不讲究方法, 按照传统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 文言文教学就会重新陷入被动的局面, 学生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知识掌握也不牢。所以, 弄清作品的字面意义是理解作品深层意义的重要保障。再次, 要求学生能反复朗读以至背诵一些重点文言篇目, 尤其是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篇目, 借此来达到增强文言文的思维力度, 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的目的, 并促使学生重构和创造知识。最后, 回归原点, 融会贯通。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 掌握工具性知识, 又具备了文言文的思维能力的同时, 自然就能标点、翻译出文言文中重要文段。这整个目标过程犹如一个圆形结构, 抓住了文言文教
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语言和文字, 先民的语言我们无从听到, 但我国三千多年的文献库藏, 蕴含着我国古代优秀民族文化和精神, 是我国古代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但大部分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开库探宝, 文言是把钥匙。文字作为文言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文言文教学中是最基础, 最核心的部分。尤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如果不重视基本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语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文言文教学也更离不开基本字词的教学, 。
文章和文本是文言文的骨架和血肉。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在文章体式中阅读, 因势插入, 深化文本。最有效的对文本解读发挥补充、渲染和促进, 让材料所蕴涵的情感、文化等要素去熏陶感染学生, 让材料成为情感思想的延伸点和主动探究的通道。所谓“因势插入”即教师的材料引入必须从学生“读”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阅读的思维流程, 当学生的阅读过程呈现出需要补充拓展的态势, 再乘势插入。这样, 学生的阅读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进而获得自致其知的快感。文言作品作者的情感, 因年代的久远而不能被深层地体会和感悟, 因此对于这种情感的领悟, 不能局限于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分析, 而是需要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 深化文本, 使学生加强感悟。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中文化现象做广泛探讨、查阅资料、归类总结。通过对特定的文化现象想归类和梳理, 对文本进行的文化解读和现代解读, 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文言文教学从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限性, 到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过度, 使学生既掌握方法, 又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觉主动的阅读了大量的文言文材料。真正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美, 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要重视感受文章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因素。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指导思想既要看到“言”的重要性, 又不可忽视“文”的价值, 因为“文”才是根本。
浅谈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法 篇8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要真正适应新课改要求, 教师首先要从教学方法上着手。本文主要阐述了诵读法、鉴赏法、戏剧演绎法、古今对照法、
探究学习法、专题研究法等六种文言文教学方法。
新课改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文言文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 能促进现代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但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重“言”而轻“文” (“言”即词句的含义, “文”即文章的立意、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师教学方法单调,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 笔者认为, 要真正抓好在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就必须在内容上“文”、“言”并重, 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古文精华,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带着兴趣走进古文世界。
一、诵读法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文言文, 由于文字理解较困难, 所以诵读就显得更加重要。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不仅不能忽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还应多向学生传授一些诵读技巧。诵读的环节包括:第一是读通。学习一篇文言文, 首先, 要让学生把音读对, 把课文读顺, 把节奏读准。不懂的字词要查字典, 要多读几遍, 学生朗朗上口之后, 就有了整体感知。第二, 是读懂。要让学生通过对照课文的注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再读上三五遍, 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词句含义用法。第三, 是读活。文章是“死”的, 但我们通过读会使文章“活”起来。如《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要理解写景中蕴含的情理, 就要多读几遍,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在读中使自己的事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第四, 是读透。这是对文章艺术的客观审视, 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康有为的大弟子蒋贵麟先生在家书中教育自己的外孙说:“学习语文, 别无秘诀, 只要反复背熟数十篇, 读到滚瓜烂熟, 自然下笔成文。”
二、鉴赏法
文言文首先是“文”, 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鉴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 陶冶道德情操, 激励理智感和培养审美感。首先, 鉴赏教学之前, 教师可先讲解创作背景、故事、轶事等, 联系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情景, 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鉴赏的心向;其次, 鉴赏教学中, 要善于利用相关条件, 激发学生的惊讶、赞叹、欣羡、钦佩、景仰等情感反应。比如, 在学完《鸿门宴》后, 结合李青照的诗《夏日绝句》和杜牧的诗《题乌江亭》, 要求学生做题为“我看项羽”或“项羽是英雄吗”的演讲练习,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判, 在再创造的进程中培养个性化的人格内涵。此外, 可以有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设备等,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戏剧演绎法
变课文为剧本, 演一回课本剧。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对人物的形象及思想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之后指导课本剧表演, 再现课文当时的场面及情景, 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内容, 发展情感, 充实人格修养内涵。比如, 教《唐雎不辱使命》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龙须沟》、《陈毅市长》等戏剧, 将课文改成话剧剧本。然后学生3人1组, 轮流读“舞台提示”, 扮演唐雎、秦王, “之乎者也”地演古装戏。在演的同时, 提醒学生注意揣摩人物心理,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在“扮演”中理解人物形象。这样, 学生在编、读、说、演、想的过程中了解了课文内容, 身临其境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四、古今对照法
文言文要教出情趣, 就必须拨开这层由于历史隔阂而形成的迷雾, 拉近它和生活间的距离, 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引入到作品营造的意境和氛围中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 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就是古今对照, 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说法, 某种情境, 某种现象为参照, 来分析古代作品中的相关内容, 以沟通古今, 唤起学生联想。如教《论语》节选时, 可以例举当今国家关心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来让学生理解孔子的“仁”的内涵;教柳永的《雨霖铃》时, 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 设计这样一个导语:当你要和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家人、朋友、老师、同学分别之际,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寥寥数语的古今对照, 无意中拉近了学生与文章的距离, 燃起了他们学习的激情, 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五、探究学习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将这应用到文言文教学领域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主题、人物、情节、构思等方面进行再探究, 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深度上的把握, 提高写作水平。如关于《效颦》中的“里之丑人”这一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几个问题, 逐层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里之丑人”“效”西施之“颦”为什么会产生反向结果呢?是不是任何人的“效”都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从这一人物形象上你感悟到了什么?这些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理解文章的寓意,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深刻认识:在学习和生活中, 我们可以“效”他人之长, 工“效”得其所, 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去“效”, 仿效他人最好是在“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六、专题研究法
教师在组织文言文教学的时候,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课文的文化源流, 特别是高中三年级, 史论、古代散文、古代诗歌、戏曲、古代小说、唐诗、儒家文化、《红楼梦》, 等等。教师在教授这些必修课的同时, 要结合选修课以这些内容设置专题,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 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如唐诗, 可以选择唐代不同时期的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内涵, 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 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 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因素的唐诗组编在一起, 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 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新课改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富有情趣 篇9
一、从重言轻文到文言并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落在文言知识的逐一讲解上, 强调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这种“重言轻文”的教学格局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
第一, “重言”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查, 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 抹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重言轻文甚至文言剥离, 显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 培养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二, 重言轻文的教学传统, 使学生无法穿透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
第三, 文言文作为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文与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重言轻文导致许多附丽于“文”上的文化信息被忽略甚至抛弃。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 文言文教学也要改革教学方式, 既要有“言”, 又不能忘记“文”, 不能把一篇篇古文留下的经典文言文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教师要注重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重新解读文言文, 还文言文本来的面目,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文”为契机,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积累文言知识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后, 要学生深入学习, 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在最初学习的时候,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注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词义的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 让学生心中有数, 从中摸索出规律。在讲授新课时, 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依据讲授过的方法布置小组成员每人一段或二段, 先独立思考完成应积累的文言知识的归纳, 然后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对照纠正。全班交流时采取竞赛的方式, 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展示小组的成果。说得不够或不完整的, 其它小组补充。
开始学生会找得较少, 错漏也会较多。但我不急于批评, 而是肯定他们的成果, 并进行表扬,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 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为学生将来的学习,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掌握通假字、实词意义、虚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达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一篇《赤壁赋》可以引起学生大讨论, 对“主客对话”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主客对话”是虚拟的, 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也可以说是实有的, “客”是道士, 是杨世昌, 说“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自然是最符合他的身份与性格。
三、积累成语典故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对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礼记》中的“教学相长”“玉不琢, 不成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史记》的“毛遂自荐”“运筹帷幄”“青云直上”;《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对于成语, 要理解其意思, 学以致用。
在古文中还有许多典故:《察今》中的“循表夜涉”、“刻舟求剑”;《赤壁赋》中的“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陈情表》中的“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促织》中的“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等。对于典故, 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 还要理解其含义, 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 提高文采, 丰富内涵。
四、巧用歌诀, 增强趣味性
文言文翻译方法, 按照“换, 留, 增, 删, 调”五字经, 可以归纳编写出如下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 领会文意;扣住词语, 进行翻译;字字落实, 准确第一;单音语词, 双音替换;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遇有省略, 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饰用典, 辅以意译;推断词义, 前后联系;字词句篇, 连成一气;带回原文, 检查仔细;通达完美, 翻译完毕。”
用这种手法还可以牢牢记住十九部古典名著:东西三水桃花红, 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 聊斋史书西厢镜。这28个字的小诗中, 巧妙地将《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初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等镶嵌进去,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 篇10
在新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出一些文言文教学的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文言文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而这一基本特点要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和切实的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对新课标的一整套理念和举措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备课时按“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这一理念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引导体验、领悟。
语文教师在教授一定的基础文言知识的前提下,还应该对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人文内涵的进行体悟。其实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改变方法,高度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反复诵读,读多了,诗文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了。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不例外。但教学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阅读感受课文的时间被老师讲解的时间完全挤占了,学生自主朗读体悟的过程被老师忽略了。我们缺少“等待”过程,而过分关注于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落实与否。事实上,在朗读和背诵这两种与语言最亲密接触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最直接地体会到古代语言艺术的魅力,读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在课堂上,不妨让学生多读,以各种形式读。一读,自由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同时列出疑难之点,准备发问解疑。二读,个别大声朗读。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基础上,“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教师就此正音,帮助学生断句。三读,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译。注意动手圈画出重点字句以及不明白的地方。这次读应该是精读,也是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这三读之后,学生就刚才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互相讨论,然后再当堂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深入挖掘,拓展延伸,体会文言文带给学生的审美感受
文言文教学既要讲“言”,又要讲“文”。“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灵魂,统率着“言”。只有语言教学而没有文学文化等方面学习的文言文教学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教学。而文言文教学常常不深入发掘处理教学内容,忽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只落实了文言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体阅读感悟。教师课堂上注意词语教学,为了理清词句,大多采取逐字逐句的串讲法,给学生的感觉似乎文章仅仅是文言词语的堆砌,即使有一些所谓的分析,也仅仅是附带着对文章内容粗略地梳理,这种有“言”无“文”,没有灵魂的教学方式有诸多弊端。而文言文的意境美、人格美、情感美、语言美、智趣美均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才能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精神财富。教师激情满怀、陶醉忘我的自我表演,永远不能代替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大可今人今看,也让学生说说他们学完文章后的感想。学完《师说》后,说说文中所讲从师的道理,哪些对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给学生的思维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他们在古今对照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深度有了,宽度也有了,学生在无形中也学会了用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也正是文言文教学目标所规定的。
历史上的某个典故、某个人物有时不只出现在一篇作品中,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在其它作品中也能觅到他们的踪迹。比如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一文,就着重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的形象,而以项羽最为典型,也最有争议。于是我就搜集了不少有关项羽的材料,像项羽的《垓下歌》、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跟学生一起品读、分析,这样既使学生全面认识了项羽,也使他们领悟了诗词的魅力,还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策略浅探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
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语文作为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探究能力。教学策略是反映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明确文言文教学目标
在高考中,古文阅读往往是语文试卷中最难的考题,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式的意义,同时还要求学生筛选要点段乱和主要内容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是否明确文言文教学目标,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在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对于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熟练运用。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强调了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同样还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熟练运用语文;而人文性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其文学素养与语文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师说》这一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制定出三个目标,即:第一,要求学生积累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第二,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与中心思想;第三,结合历史背景体会韩愈敢于触犯流俗的可贵品质。围绕这三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
二、结合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策略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对象是高中生,因此教师必须针对高中生学习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从前学过的文言文来进行知识链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学习《师说》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联系到学生在初中时期所学到的《爱莲说》《马说》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认识结构中与学习材料有关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好地吸收新知识。文言文与普通的语文课文相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和烦闷,因此教师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下手,投其所好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乐在其中。
三、培養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从朗读开始,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新学的文言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式,同时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方式。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与初中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难度,因此,只有认真投入朗读,才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把握文言文的结构
在高考时,很多学生容易对古文阅读犯难,原因是对文章的结构、思想、写法把握不准确,因此在考试时常常丢了很多分数。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方面,从而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导致事倍功半,收获甚微。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还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思想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外到内”完全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含义。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和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和精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语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奇平.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J].才智,2009(16).
[2]毛国联.《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3]明文彬.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反思与教学策略管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6).
指导老师:关春凤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 篇12
一、精挑细选, 取一舍众
选修教材中文言文篇目较多, 信息量较大。作为教师必须在依据课标、高考要求的基础上, 联系单元目标和文本特色, 对诸多篇目细心比较, 精心挑选。
(一) 选篇目
如《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的大家言论众多, 充满了卓绝的智慧, 充满了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 如果每一则都精讲细读, 则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 若泛泛而谈则浅尝辄止, 毫无意义。于是, 抛弃面面俱到的无主化教学, 抓住重难点, 设计选取那些代表各学派思想主张的核心问题, 如儒家的“仁义观”“义利观”“治学观”, 道家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 墨家的“兼爱”“非攻”, 在少而精中引导学生体悟先哲思想, 聆听圣贤教诲。
(二) 选重点
一篇文言散文往往内容丰富, 写法多样,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一篇文章中培养学生的种种语文能力。所以找好切入点, 以四两拨千斤, 细中见全文。如《阿房宫赋》侧重理解借古讽今的创作目的, 《秋水》只说其中的道理。
二、诵读涵咏, 浸润文本
文言文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的作用, 只有细细读、反复读才能在一遍又一遍的涵咏中“每有会意”, 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 浸润思想。
(一) 舍得读
往往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省略读的环节, 一味地让学生思考, 拉着学生按自己对课文理解的思路走, 消解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其实, 读是一切理解、感悟、鉴赏、思索的基础, 舍不得读, 去搞空中楼阁似的分析, 意义不大。教师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读, 在诵读的同时布置好明确的任务, 以使诵读高效化。一般可分为预习读, 初步熟悉课本;提出新问题, 有疑而读;重点处再读一遍, 给学生思索的时间;需要品味的语言再读几遍, 让学生加深印象。如此方可还语文课堂以朗朗读书声, 给学生有无师自通的体悟可能。
(二) 指导读
诵读不是声音平平地从头读到尾, 那只停留在识字的层面, 诵读是心浸润文本, 体悟理解中的情感流露, 冰冷的文字才能在学生有温度的诵读中焕发生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来体会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三、师生问答, 有章可循
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 无论是师问生答, 还是生问师答, 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避免无效提问。
(一) 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时, 因为教学目标设计的高大上, 所以在沿着这个方向向学生提问时, 往往大而无当, “你怎么看待孔子的仁义思想?”“孟子是何如游说君主的?”“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诸如此类的问题, 看似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其实会乱成一锅粥。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散而无主, 回答也就会飘忽不定。教师设置问题时应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要设置一些针对性强、切入点佳的问题, 以达到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的效果。
(二) 学生提问
我们鼓励学生有疑而问, 但是也要加强指导。有些学生随意发问, 不想就问, 只是因为不愿自己动手动脑去研究。对于这类现象, 教师不能简单地告知答案, 而要逼他动脑。如文言知识的以旧带新, 触类旁通, 对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仅点明方向, 让其自己研究。有些学生思维活跃, 提问超越教师预设, 这就要求教师提前要备好学生, 做好功课, 不能打压学生。如《齐人一妻一妾》中, 思维活跃的学生会对“穷得乞讨的齐人却为何有一妻一妾?”产生疑问, 质疑文章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从生活的合理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两方面来引导学生理解。
四、比较阅读, 激活思维
俗话说,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将对比阅读引入文言文教学, 有利于学生鉴赏与评价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一) 选修必修的比较阅读
选修课本是建立在必修课本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 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学习新的文言文时, 可以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和已学的做比较联系, 以温故知新。可以抓住“对比”的写法, 把《六国论》《阿房宫赋》和《过秦论》放在一起, 学习横向、纵向等对比方法。可以再读《寡人之于国》, 以加深对《孟子选读》中民本思想和譬喻说理的理解。
(二) 课内课外的比较阅读
语文与生活同在, 它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 所以语文教学要有开放性, 构建课本与课外资源整合的桥梁, 让语文变得鲜活起来, 从而有效拓展学生视野,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学习《论语》时, 在学习了“仁义礼智信”等为政为人的主张后, 可以补充介绍“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这样的关于日常饮食方面的言论, 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读了《孟子》《庄子》《韩非子》, 可以补充“揠苗助长”“朝三暮四”“买椟还珠”等小寓言故事, 这是先哲们深邃细想的体现。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的文言文阅读应该在必修课本知识点上再拓展, 能力水平上再提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不落入重复必修模式的窠臼, 是我们要探求的命题。
关键词:选修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学斌.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 2015 (45) .
【新课改中文言文的教学】推荐阅读:
新课改对教学的作用11-07
新课改下的识字教学10-17
新课改中的教学改进11-05
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08-16
新课改体育教学的反思09-22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05-13
新课改中的教学关系论文07-03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08-24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