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2024-09-22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篇1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 除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功能外, 还应有其智育功能, 那就是自身学科特色的知识和能力功能。当然, 政治思想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 中学政治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传统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 结果导致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 严重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新课标的推行, 为初中政治带来了新的活力, 初中思想政治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要改革, 教学方法要改革,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中学政治课所教的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 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只有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学生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教学观念上讲, 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 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 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 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 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 理解起来很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离开了学, 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 因此教师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培养他们自学, 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教学以育人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判定、评价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增添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 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培养学生养成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 不仅仅要让学生学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 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 能用自己的目光发现,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用自己的行动改变, 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 唯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新思路。如教学九年级思想政治课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课时, 可利用学生平时了解的新疆7.5暴乱、莫拉克台风等, 让学生谈, 可以相互补充, 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从而提高他们上课的高涨情绪。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又能加强学科与国际国内形势的联系;既能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焦点, 又能使学生把握书本知识, 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富有创新精神, 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教材中抽象的原理, 教师应力求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创造问题情境, 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大大增加, 只要学生有兴趣了, 就至少成功了一半。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日益丰富的传媒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库, 因此, 教师要注意收集报纸上的新闻素材, 注意分门别类, 做好归纳整理。讲到任何一个课题, 都可以随手在里面找到相应的例子来补充, 既有正面的, 又有反面的;既有中小学生的, 又有成年人的;既有名人的故事, 又有平凡的人间真情。由于例子新鲜, 又是学生在社会上稍有听闻的, 学生听起来特别感兴趣, 觉得原来政治课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个别学生还会把例子带回家与父母分享, 增加茶余饭后的健康话题, 加强对某一心理行为对错的判断能力。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创设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 为学生提出问题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 让其敢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 引导学生会问, 鼓励学生善问。许多学生感到没有问题可问, 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的节题、框题进行提问, 也可以在概念的比较中提问。

3.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被动接受式为主的。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学生的身心是极大的伤害。所谓“自主建构”是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 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只有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 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 使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领悟和实践, 真正经历一次知识生成和创新的过程。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篇2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1、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2、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教材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叫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要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要掌握好汉语,而且还要求你要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一)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教师则应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便显得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的、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的。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專题却清晰地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地把握和处理教材。

(二)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和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得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地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尽量地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境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听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贾会彩.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J].代教育探索,2012(5).

[2]徐为章.感悟历史新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2006(3).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 篇4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有时候我们的讲,不如学生自己的生疑和辩论。比如在讲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碰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学生必定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们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分歧,会组成正反方辩论,其实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停下来先别讲课,只需要做一个主持人来判断正误,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论就可以了。学生们自己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无论学生们最初的观点是对还是错,教师都要对他们这种敢于生疑,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表示肯定,给予恰当的鼓励。要大力表扬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这样教学就会变得简单很多,而且效果更好,学生也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肯定,在政治方面自己原来还是有探究精神的。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厚,这种心理暗示作用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政治教师不能只是依靠课本黑板和粉笔来教学。若一味老生常谈,那么学生在课上睡觉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政治课上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文字、图像都活起来,还可以适当穿插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们更易于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让枯燥的政治课生动起来,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密度更大,课堂内容更丰富。由于音频视频资料将多种信息集于一体,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更大的冲击力,因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立体化,形成多维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易懂,容易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文科班的学生们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所以教师要在授课之余经常反思政治教学,反思授课内容,反思教学手段,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反思能力,使政治教学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在不同的课题下存在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手段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的现象,但因此就认为教学策略手段和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机械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错特错了。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思维活跃的青少年,他们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教师面对众多的教学策略,面对充满灵性的课堂,要想驾驭这群富有朝气的孩子,就要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资源,而不能像鹦鹉学舌一样人云亦云。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相信会有某一种方案策略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我们应该因材施教,选择最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案和策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讲到《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同学们积极性极高。其实学生生活在社会中,也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平时生活中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自己的一些思索。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思考点,他们的思维就被迅速激活,可以经过自己的分析形成观点,然后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学生们提出的观点是各式各样的,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积极向上,爱慕虚荣等各类观点。还有更为大胆的说法,说舍己为人不能盲目而为,这样的观点其实都来自于生活,因为学生们将政治与生活联系起来了。教师也不能对这些观点做出绝对的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可见学生的水平有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在政治教学中,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5

隆化县郭家屯中学

陈瑞欣

走进新课程,在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分析、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革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然而,作为奋战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面对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极具冲击力的种种声音,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误人子弟。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有过一些困惑、思考和体会。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还要不要“训练”?

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非是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说得也正确的总结,一堂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谈心,学生说毫无收获。

这样上课不是曲解了“感悟”应有的内涵吗?那么,“感悟”的内涵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平时,我们通常是这样来上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这样上课,这样的手段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呢?文本解读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但阅读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教学的。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

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的老师几乎都在做课堂的主持人,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哪?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有人说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个中学生,如果还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恐怕不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所有答案都可以,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作用,尽教师的责任,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

语文课堂上,对,已成为大家都接受的一个阅读教学理念。但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理念的对话,不应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而应该是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对话总是在具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见识的前提下进行的。真要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不是简单的事情。这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要有自己的见识。如果教师备课时还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贩卖一点现成的东西,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教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恰当的评价,只晓得一味肯定,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作为基础。于是只能廉价歌颂,只能不着边际地说几句可有可无的话,只能王顾左右而言它。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体的状态,是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之 一。但有些教师,虽然有迫切地调动学生的愿望,但却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课堂上尽管对学生百般鼓励,大献殷勤,学生却不领情,不想主动,不愿成为主体。这里固然有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但从教师的角度反思,还是缺少有效的操作办法,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功力不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但我们绝不可能因此退居“二线”,我们绝

新课改下的“对话式”教学 篇6

我校今年开始新课改,在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话式”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对话式课堂教学要求课堂越来越活,能力越提越高。如何充分体现改革精神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是摆在每一位教育教学探索者面前的课题。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话式”的教学,并非易事.我感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对话,必须要注意师生“平等”。首先,教师要彻底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切实真正理解并科学、正确地运用对话理论,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确实保证课堂教学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其次,真正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认识到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是正确发挥自己主导作用的前提,否则,“走极端”便不可避免。再次,提高自己的对话素养,增强驾驭课堂阅读教学的能力。教师既要有知识,有理论,更要具备对话素养,形成对话能力,提高对话水平。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我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同学们讨论荆轲这个人物形象,本意想让同学们了解荆轲身上体现的以弱小的个体反抗强暴的勇气和甘为高尚的政治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献身的牺牲精神。没想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荆轲的的行为不足取,他凭着血气之勇的刺秦,固然可以赢得千古英名和美学价值,但却既给行动者本人造成了劫难,又对事业进程毫无补益。”当时大家都一楞,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政治家不是仅有血气之勇的匹夫,他要运筹谋划,考虑事业的最终胜利。他始终将斗争目的与自己的每一行动联系起来,他要使事业减少谬误和挫折,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大的收益,最终使目的以最令人满意的速度和状态出现。最关键的,真正的政治家是那种实现了从理想主义的英雄到务实的政治家的转变的人物。”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学生在平等的精神氛围中共同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

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在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比如在必修一第一单元,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我将这个单元设计成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每六个同学分成一组进行讨论,讲述自己对四种情感的感受,然后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课堂上发现,学生对爱情格外热衷。这虽超出了我预先设定的范围,但我认为,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时期,对爱情有一种迷惘、渴望,讨论爱情,也更贴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爱情观,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我决定不再限定讨论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積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

“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因为高中刚刚实行课改,学生对讨论这一课堂模式还不是很习惯,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对话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已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熟的,如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四、警惕课堂教学中的“假对话”

“对话”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在,许多教师也正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对话,有的甚至搞得“轰轰烈烈”。然而,由于受旧教学传统和对新理念理解偏差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假对话”现象。它们名义上或形式上是对话,其实并非对话,甚至反对话,这是极其有害的,田汉族指出:“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其实是一种假象;那种表演性质的课堂教学,在忽视甚至压抑生命冲动的同时,也使师生形成了一种热衷表面、不讲实际的心态,学生心灵深处也可能暗暗滋生‘占有性人格。”因此,应警惕并摒弃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满堂问”的假对话

这种假对话源于教师把对话理解为课堂的一问一答,无问答似乎就不是对话。因此,一堂课充满了“好不好”“对不对”等无疑而问而又不具实质的浅层次、低智慧问答,而有时教师的提问又深奥难答。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的问答确是对话。所以,判断问答是否真对话,关键在问题的定位,即所问问题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文本、教师展开“心灵对话”,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丰富理解,涵养心灵,提升人格等。

2.“表演式”的假对话

如果说“满堂问”是教师对对话不能正确理解无意识而为之的,那么,“表演式”则是教师对对话本质既不能正确理解而又有意识地为表演给别人看而进行的。有些教师,为了上公开课,或是提前设计好“问答”,或是课上采取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或是将对话设计为一种脱离文本的游戏。这种“表演式”对话:一是背离了对话的基本精神——真诚、真实,导致师生真实自我的消失,不仅不能塑造人,反而扭曲了人的心灵;二是追求形式,耗时低效,拖散了严谨的课堂结构,降低了课的文化品位,养成了部分优生的话语霸权和中低等生闹中偷闲、淡化自我的依赖心理,浪费了学生中的教育资源;三是在“游戏”中脱离文本,背离教学主题,导致文本意义丧失、师生认识肤浅,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独白式”的假对话

课堂教学中,教师早有预定答案,却要以对话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对话”,不论结果如何,最后唯一正确的答案还是教师手中的答案。教师用自己的“标准”答案(有时也并非教师的观点,这一点更是教师的悲哀)否定全体学生的答案,并要求或强制学生接受,这即是“独白式”的假对话。避免这种假对话,就需打破教师权威、教参中心,还学生阅读主体和课堂主体地位。

4.“平行式”的假对话

这种“对话”表面上有来有往,讨论、争论、辩论也很激烈,实际上并不交叉,在两条逻辑线上平行展开,根本没有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和理解的试图,只是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例如两个学生关于“玛蒂尔德是否虚荣”的辩论片断:

甲:我认为玛蒂尔德很虚荣。

乙:我认为她并不虚荣。

甲:不,你看课下注释和教参,玛蒂尔德就是虚荣!

乙:不,你看看教材中所写,玛蒂尔德不但不虚荣,她还很真实,勤劳,令人同情。

甲:玛蒂尔德的虚荣主要表现在……

乙:玛蒂尔德并不虚荣,她爱美、她守信、她勤劳、她真实、……

这种各自各话,互不碰撞的辩论根本不是对话。要避免这种“平行式”的假对话,就需双方彼此尊重和宽容,围绕同一主题互相碰撞、不断展开,以互相理解,达成共识。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篇7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同时, 形成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 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健康。新课程标准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 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突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体育教学要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那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

1. 与学生形成零距离交往

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 主动与学生交往, 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对学生的一些做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遇到问题要对症下药。如学生在课上有捣乱行为时, 教师应保持冷静, 保持常态心理, 切忌与学生产生对抗和采用挖苦、讽刺的语言, 甚至大骂、体罚学生。而此时教师应做的是耐心说服、疏导学生, 稳定学生, 以自己的诚心来感动学生, 以尽快恢复其理智, 帮助其辨识是非, 正确地控制和调节学生自己的行为。另外, 体育教师还应该具有真挚精神和诚实笃信品质。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 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教师不能虚言欺人, 要不饰己短, 要敞开心扉, 才能使学生亲近你、信任你、爱你。

2.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锻炼

掌握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之一, 在于把握住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有效手段。因此, 体育课堂教学中抓住“趣”字, 就抓住了关键。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 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体,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那么,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味呢?首先, 要注意,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所选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组织教学形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注意应用情境法、点拨法、电教法等。如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学, 要改变往常的固定形式, 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由发挥, 从而起到做准备活动和放松的效果。基本部分教学要避免常规体育课, 严肃多于活泼,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老师“喂”一口, 学生“吃”一口的单调教学模式, 而是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 就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快乐中学习、锻炼。

3. 让学生在诱导鼓励下体验成功

小学生年龄小, 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因此, 教师适当地肯定成功, 能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始终情绪饱满、示范正确、讲解精炼、动作优美、口令准确洪亮, 哨声清脆悦耳, 辅导热情耐心。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 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薄的闪光点,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 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 教师还应多用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你很勇敢”、“你真棒”、“你试一试, 一定能成功!”等。

二、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 完善人格等全面教育观的转化。同时,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问题, 成为了体育教师关心的问题, 那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1. 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任务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 它最迫切的使命是让学生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

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他们最需要运动, 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 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 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 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的体质, 而更应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 重在课堂教学

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是最重要的办法。可以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如在课的开始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在练习时,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练习时, 一定要想着集体, 按口令去做, 千万不能注意力不集中, 做错了, 这样就会因为你的不注意而影响整个班级, 拖大家的后腿, 我想你也不好意思吧?”通过这一要求,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教学中, 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如跑、跳、投掷、游戏等。其中, 游戏最受学生的喜欢, 因此, 体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游戏中“冲过火力网”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上所述, 是本人通过学习新课程以后不成熟的点滴感想。本人愿抛砖引玉, 候教于大家, 更愿意与广大体育教师一道, 在新课改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携手共进。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8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这次新课改,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的是变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为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我们说, 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最终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首先,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进而达到自主学习;其次, 新课程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第三, 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 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1)

请看下面两个教例: (《乌鸦喝水》第二、三段的教学)

教例一: (执教者:孙竞平老师)

(1) 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通过动作演示, 让学生区别“拿”、“衔”, 着重理解“衔”的词义。教师把小石子放到了先用红线标好水位的瓶子里以后, 指导学生看水位的变化, 教学“升高”, “高”字要读得“高”一点, 然后, 再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 指导学生观察水位升高的速度。教学“慢慢地”, “慢”在叠用时, 可读儿化韵, 做上记号, 反复领读。告诉学生, 石子放在瓶子里去占了水的位置, 水升高了。大家回去可以做做这个实验。

(3) 领读、指名读、齐读第二三段, 指导学生回答课文后面的第二题, 并把课文二三段反复读、背几遍。

(4) 说话练习:

乌鸦想的这个办法好不好? (板书:在“办法”前加上“好”)

乌鸦喝够了水以后, 就怎么样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高高兴兴地睡觉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到处捉虫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拍拍翅膀, 飞到大树上, 呱呱地唱起歌来。)

(5) 小结并板书:喝着水

教例二: (执教者:卢雪老师)

…………

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可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 怎么办?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 你们来想想办法。

(2) 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做实验边研究。

(4) 交流合作结果。

(5) 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 用它说一句话。

(6) 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 学生自我评价。

(7) 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 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同样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却不同, 反映在设计背后的是教学理念的不同。教例1孙老师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虽然也力图通过实验演示化解理解难点, 但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观察与听讲, 因而学习是被动的;卢老师教学则不同, 她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巧设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实验研究, 继而引导他们畅谈“发现”结果, 最后还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这样做不仅强化了学生尝试、体验、合作、交流的意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理念, 更重要的是它还实践权于学生, 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读、做、说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语文, 用语文, 从根本上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哟, 水真的升高了!”这是卢老师课上学生惊喜的发现, 然而, 作为老师,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联想到许许多多……

参考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的词语教学 篇9

一.结合课文教学词语。

我们说重视词语教学, 并非单独把词语作为一个单元生硬地来教, 而是根据词语的规律, 结合课文分散地来教。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课文不可能撇开词语。词语教学结合课文进行, 就是所谓的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这样才容易领会词语在文句中的作用, 因为有许多词语, 在句子中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有着自己特有的含义, 词不离句地解释, 既可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又可帮助学生懂得有关句子运用这些词语的作用。这祥做, 既省时, 又有效, 学生学得有兴趣。当然作为一个词语本身来说, 它又具有多方面因素, 怎样才算掌握了一个词语, 可以从词语本身的各种因素去研究, 以便确切地了解一个词语的音、形、义, 以及如何运用。研究一个词语, 首先应知道词语中各个字的读音和写法, 再了解它的意义。方块汉字不象拼音文字那样有读音标志, 所以容易读错;汉字形体有的极相似而易混, 所以容易写错。有些汉宇还有许多义项, 所以理解起来, 更应细致辨认。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慢慢渗透, 逐步培养。

二.多种方法解释词语。

学习词语肯定离不开解释, 解释词语常用的办法是“释义”, 即按照词典的解释, 写上或讲出它们的大概意思。教材上的不少注释, 都是用的这种办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 采取多种方法解释。一是拆字法, 就是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则, 从字的形体构造特点上解释词语。如“发闾左适戍渔阳”的“戍”, 解释为“守卫”, 因为它从“人”从“戈”, 一个人拿着武器, 以此作为“守卫”的意思。二是抓点法, 就是解释词语的重点字。有些词语, 从整体看, 意义不难理解, 但往往对组成词语的某些词素缺乏认识或理解片面, 那么, 解释这样的词语, 就必须抓住重点。如“走马看花”的“走”字, “狐假虎威”的“假”字等等。抓住了这些重点, 整个词语的解释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是联系法, 就是新旧联系。有些词语, 教学有关课文时已曾接触, 但意义有差别, 可采用新旧联系以加深印象。如《狼》中的“止有剩骨”、 “前狼止”、“止增笑耳”, 都有一个“止”字。教学时注意联系, 就可以清楚地区别其异同及相互的关系。四是偏旁法, 就是利用偏旁举一反三解释词语。有些词语, 由于偏旁相同, 意义相关或相近, 如“险”、“阻”的偏旁, 原是从“阜”, “阜”本为“小土山”。以此作为偏旁的字, 大都与高、陡有关, 如陇、陂、陉、陟、陔、降、陨、陵, 等等, 可启发学生类推解释。此外, 直观法、比较法、换词法等都可以用来解释词语, 帮助学生理解。

三.熟练灵活运用词语。

要真正地掌握词语, 必须通过写作实践等手段来熟练灵活地加以运用, 才能完成。一是要教给学生区别词性, 识别一个词的词性以后, 便于造句。因此, 对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主语、谓语、宾语这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还是应该让学生了解。二是要学会对词语进行比较。例如有些词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细细比较却有细微差别, 通称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些词语意义相反, 即反义词。辨别词语的意义, 进行比较, 可以对一个词语理解得更确切, 对表达句子的意思, 有很大帮助。三是要学习和研究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些词语含有褒义, 有些表示贬义, 有的则是中性。有时为了讽刺, 还故作反语。词语用得恰当, 可以加强句子的表达力量。四是要从生活出发, 帮助学生运用词语。譬如, 学校正在建设教学楼, 就可以让学生努力写出工地上的用具名称, 然后找出相应的动词;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学校菜园里的蔬菜也随之变化, 则可引导学生经常仔细观察, 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再研究形容词的运用, 如“鲜嫩、甜美、水灵灵、香喷喷”等等, 这样进行词语使用练习, 可能比单纯解释, 或规定一段文字必须采用哪几个词语要来得科学, 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新课改下的作文创新教学 篇10

一、改变作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的教育史本身也就是不断探索创新的历史,古人总结写文章“文无定法”,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都是创新的典范。既然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方法事倍功半,语文教师“皓首穷批”,穷批穷改,结果学生只看看分数,扫一眼评语就放入抽屉,下次再写作文又犯同样的毛病,许多语文教师也伤透了脑筋,做过各种改变作文教学方法的尝试。比如有的教师让本班的学生交叉相互批改作文,或班与班之间相互批改,最后由教师再统一批改讲评;有的教师粗批粗改,讲求练习写作的次数,突出多写多练;还有的教师要求那些作文达不到及格标准的学生,同一个作文题两遍三遍地写,直到达到及格标准为止,真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但最终还是摇头叹息,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头大。

改变作文教学方式,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阶段,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奇、思维敏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作文写作的教学中来,培养他们表达自己思想和见解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在布置作文题上下功夫,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在一堂高一作文课上,我针对这些刚从全县各地考入高中,刚接触新教师和新的学习环境的新生,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心目中的理想老师》,我先向学生解释这个作文的要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十全十美、让所有学生都满意的老师,但是这次作文让你写的是“我心目中的”,是你希望的,可以是“假想的”理想老师。先让每个学生写三条“理想老师的标准”。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他们回忆、对比自己从幼儿园到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又想象自己现在希望的、认为好的老师。不到十分钟,很多同学就不止写了三条,接下来就请学生上台读,老师把有共性的记在黑板上,课堂气氛之热烈、学生想象之丰富、想法之奇特,简直可以说超出老师的预料之外,也让老师喜出望外,到后来还没等老师点名指派就有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在黑板上记下的不止有二十条。共性的有:知识渊博;道德高尚;言行一致;说话算数;关爱学生;能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和蔼可亲;既要像父亲一样严格又像母亲一样慈祥;说话幽默风趣……有的学生提出的一些“理想老师”的标准,甚至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也从来没有想到和想过的,比如有的学生心中的理想老师:身高要一米八以上;男老师要潇洒,女老师要漂亮;普通话要达到二甲以上;要会讲故事,还要会唱歌……课堂上不断爆发出阵阵热烈的笑声和掌声,这时,老师再作总结和正确引导:老师也是平凡的人,不可能符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所有标准,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追求完美,积极上进,渴望成才。确实,在一个人的求学阶段能遇上一个或几个好老师,那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几年之后,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将会成为老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老师吧!下面开始写作文。这次作文效果很好,学生们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又切合学生实际,所以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社会现实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被老师和学生自己逼出来的作文,肯定只会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只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主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生活之中,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才能以主人公的身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为此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作文题《我给校长提建议》,先提示学生可以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重点从某一方面给校长提建议,因为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从早到晚都待在学校里,对学校的一切最为熟悉。这次作文我有目的地提前布置,让学生除了注意深入观察之外,还认真思考,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结果这次作文成了很成功的范例,全班学生给校长的建议不下50条,有学校管理,老师的教学,校风班风的建议,食堂饭菜的价格,甚至校园的美化,厕所的卫生,可以说无所不包,我们会惊叹学生的观察之细微,思考的深切。我除了指导他们注意提意见、建议的角度、方法、语气而外,还不停地鼓励他们,我还将一些好的、比较合理的建议转达给校长,为改善学校工作出了力,也使校长更了解学生,当然也使学生提高了写作文的兴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以后,我鼓励一些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参加今年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有个学生按照《永不言败》的命题,写了自己的苦难家庭,记叙了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父子三人相濡以沫,不怨天尤人,相互帮助,挺起胸膛战胜困难的经历。因为是“我手写我心”,所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另一个学生写的是《宽容也是一种爱》,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了自己在家里和学校得到父母、老师“宽容”的一桩桩具体事例,说明宽容别人的缺点过失的收获:有时宽容比严厉的教训和责骂更有效果。他的作文也获得了云南省二等奖,这两个同学获奖以后,既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同学们知道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无尽源泉,懂得观察、思考、感悟生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三、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十七八岁的中学生,生活阅历毕竟有限,除了家庭和学校,他们相对“与世隔绝”,而作文总不可能只写家庭和学校的事,要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思想深度,我认为中学生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含金量很高,而且也是无可取代的宝藏!有些语文教师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那真可以说是极大的失策和对资源的浪费,还有些老师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各种复习资料中寻找和搜集“作文素材”,真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中找到佐证。我把这三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大至分类为:爱国、励志、奉献、团结协作、宽容、原则、抗挫折、创新、尝试、孝敬、尊重、成功、责任、审美等几大方面。每一个命题角度,我们都可以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链接点和典型的事例。

先略举几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当强国持强凌弱,国难当头时,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挺身而出,这是爱国的典型事例;蔺相如立功回国后,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意了,公开宣言:“我见蔺相如必辱之。”相如听到后,为了赵国的安危再三的回避与廉颇相见,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龙虎斗。这是宽容的最好例证;而最后廉颇的“负荆请罪”这又是知错就改的经典事例。高中课本中的《劝学》《师说》《石钟山记》《报任安书》《秋水》等等,举不胜举,每一篇都可以从多角度找到写作文的好事例,可以肯定的说,这几十年的各个高考作文题目,从高中语文课本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典型事例。如果语文老师在课文讲授中,教会学生积累、识记、运用这些现成的点型事例,何愁学生作文空洞乏味、言之无物呢?这些课文中的事例学生必定记得牢、记得清楚准确,还可以避免犯张冠李戴或常识性的错误。再者,阅卷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看到这些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典型事例,也会特别垂青,从而提高作文的分数。还有,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发散性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俗话说,作文是想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现在高考大多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无论什么样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有“自主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特别说明和要求,这样就给学生的作文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展现作文能力的机会。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扩大作文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写作效率

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 篇11

一、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充当教学中心和权威的角色,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关爱和尊重,缺乏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新课标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思考,交流经验和知识,求得新发现,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这就意味着教师角色应有“演员”或“导演”的转变。

2.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新课标的实施者,有许多东西需要教师去学习、研究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做教学的研究者。现在,新课程教材已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学生一起去探索。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感悟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

3.教师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促进者

思想政治课的终极价值的体现,就是学生品德的养成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陶冶和提升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而传统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學生的成绩和升学人数,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再认识

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改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改就是不成功的。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三、对教学评价的再认识

新课程教学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在校活动,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要把各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之健康地发展。反思我们传统教学评价其弊病很多,传统教学评价比较注重终结性评价,即结果性评价。评价的手段主要是要考试,主要功能是选拔和区别。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政治课教师应不断思考、加强学习,使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成为新课改合格的教师。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 篇12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可以说, 教学情境是一堂课的起点, 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师虽然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 但由于对新课改的理念认识不够, 只一味追求形式, 忽略了教学目的和意图, 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事与愿违, 有哗众取庞之嫌。情境的设计是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使用恰当的情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同策略来同化和顺应新知, 为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出铺垫, 制造悬念, 并引领整节课的教学。例如在讲《种子萌发》一节时, 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首小诗:

我大口呼吸着空气的甘甜,

力量让我挣脱包裹的束缚,

混泥土的香气将我的未来浸泡,

我坚韧的根向下深深探索,

又将细细的腰枝拱出地面,

也许外面五光十色,

也许砂砾磨损我的双肩,

请相信我坚持的信念,

定会高举嫩绿的双手迎接彩霞满天!

然后我问同学们:“这首诗描述了哪种生物现象?”学生们被优美的诗句感染着, 又被猜谜语的热情激励着, 兴趣盎然, 马上猜出了“种子萌发”的答案。这样, 既形象又简洁易懂, 其作用不言而喻。

二、注重原理分析提高课堂实效

初中生物学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多而分散, 常被人误认为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死东西。因此有不少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 结果一遇到新情景的问题或需要灵活变通的题就显得束手无策, 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难以适应当今既注重知识掌握又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如何利用各种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实效, 是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求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利用原理分析的方法对提高课堂实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让学生正确把握、了解、记忆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呢?众所周知,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因此, 采取原理分析的方法, 让学生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效果甚佳。例如, 在七年级生物上册, 讲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节时, 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 很难把两类植物的胚珠及种子的结构联系起来, 而课本又没有专门介绍这些知识, 给学生的记忆造成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在这节教学中适当加入这方面内容, 如展示花和雌蕊的结构, 及如何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形成的由来。如此, 学生才不会有对子房壁和果皮等名称混淆,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实效

生物学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可以说,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但它又是一门自然科学, 有它内在的知识体系, 又有它抽象和枯燥的一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 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七年级下册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 教材呈现的知识短小精悍, 简明扼要, 如果教师采取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法,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结果很有可能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昏昏欲睡。同时七年级学生的日常知识又少, 很难对蛋白质、淀粉等有深入的理解。这时你不妨问一下:“生活中哪些食品主要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这样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因此,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出来, 开阔生动而丰富的学习视野。

上一篇:14种语言下一篇:学生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