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

2024-10-25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共2篇)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 篇1

《苏武传》这篇课文通过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突出地再现了苏武作为汉使无理被扣匈奴后,十九年之间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艰苦卓绝,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苏武传课堂实录这一优秀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苏武传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苏武传课堂实录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

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齐读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

(1)欲自杀(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

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B.讲解“反劝降”情节

请饰演卫律的同学说说卫律是从什么角度劝降的。

对苏武进行威逼,又以利诱惑苏武,他先讲自己归降匈奴后封王受赏,得到了富贵这是威逼利诱相加。之前还有“举剑欲击之”“复举剑拟之”的举措,结果是“胜请降”“武不动”。

卫律的劝降分为三部曲:

1、恐吓: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当这个行为不奏效的时候,他就

2、威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有罪,当相坐。苏武的回答非常地清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和我没有关系,更和国家没有关系,他参与阴谋是他个人的问题。所以,本句中“本无谋”这三个字的言外之意一定要读出来,把汉朝的利益始终放在最高。你不要牵扯得太多,我主帅不知,也就是和我们汉朝没有任何的关联,汉朝是清白的。接下来又用了

3、利诱的伎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劝降的过程当中,卫律是用了威逼利诱的方法。

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

当这次劝降不成的时候,他们就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由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幽,徙。一个是幽禁,一个是流放。

孟子说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苏武做到了)“幽”和“徙”是从什么角度来折磨苏武啊?

威逼利诱不行,就从精神上摧挎你。把你幽闭起来,把你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更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耐力了。他受贫穷,没有吃的,他就吃毛毡,吃雪,抓老鼠充饥,吃野草。按照孟子的话说,就是“贫贱不能移”了。

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死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处插入C、有关“北海牧羊”情节的讲解

问: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什么?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品质?

坚忍。(板书:坚忍)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时的威逼利诱无法实现,就从精神上来摧挎,精神上能不能摧挎呢?还是没有摧挎,这时候就要换人了,换李陵了。李陵在劝降上又不一样了,齐读李陵劝降一段。

在长期的精神折磨没有得逞的情况下,派来了一个和苏武关系很好的人来劝降了,李陵又是怎样劝降的呢?看李陵的劝降又能分成几个小层次?

三层。每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讲的是苏武在这里,他对汉朝的效忠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第二层至“何久自苦如此”,说他在汉朝的亲人或是去世,或是离散了,在汉朝已然没有牵挂了。第三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人可能过得了刀山火海,可能有刚铁般的意志,但不一定能忍受孤独寂寞,不一定能过得了感情关。你要我屈服,我就不屈服,铮铮男子汉的气度。但是人往往会倒在一种长期的孤独、寂寞,精神的百般折磨当中,这时,哪怕一丝的温情,又是多么地令人渴望啊。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就在这种渴望当中,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不为所动,看他是怎样反驳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愿“肝脑涂地”。即使遭受酷刑,我也心甘情愿。“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这里有没有提到个人的恩怨啊?个人的恩怨在他面前毫无办法。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板书:坚定)我们可以看出,卫律威逼利诱、李陵感情渲染、北海苦寒孤寂,用暴力的手段,用精神孤立的方法,现在匈奴对苏武已经完完全全地做到了。当这次劝降完全失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苏武在面对劝降时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才鲜明地显示出苏武持志如

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

(四)谈苏武的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20年身处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23年为农村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皓明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民族历史的风尖浪口,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你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我们今天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到你的心灵之中,你也会变得崇高和伟大。

(五)作业布置

请以“苏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感悟,200字以内。

附学生习作一篇:

辞父母,别长安。出使匈奴气志坚。眼前长河落日,身后大漠孤烟,一去十九年。

出汉塞,越重关。牧羊北海节不残。俯首玄冰三尺,举头日月高悬。大圣有遗贤。

板书设计:

苏 武 传

《汉书》

自杀 坚贞

反劝降 坚定

北海牧羊 坚忍

以上内容来自苏武传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师:上一节课,我们对班固《苏武传》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文言字词进行了梳理。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ppt)这是一幅苏武牧羊图,大家看苏武的简介(公元前160——公元前40),你从这里能够捕捉到哪些信息? 生:苏武活了80岁

师:安享晚年了,班固在课文写了苏武多少年? 生:出使匈奴的19年

师:有没有一年一年的写呢?有没有列出人物的大事年表呢? 生:没有

师:那侧重写了哪些事情呢/ 生::苏武作为一个汉史出使匈奴,恰好遇到匈奴国内发生了谋反,被牵连后被扣押在匈奴19年

师:那在匈奴都遭遇了哪些事情呢?

生:先是被牵连后要自杀,自杀没有成功。匈奴先后派卫律和李陵前来劝降,苏武拒绝了。师:那卫律劝降失败后,苏武还遭遇了什么? 生:被幽禁在大窖中,之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了

师:是的,概括一下就是幽禁流放。我们把自杀、拒绝劝降和幽禁流放看作苏武的人生三部曲吧。(板书)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苏武在他人生的三个重要关口是如何表现的,班固正是抓住这个来刻画苏武的形象。

首先是被牵连后想到自杀,这部分主要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生:

3、4段

师:好,我们齐读这两段。请大家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你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生齐读)

师:苏武为什么会想到自杀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看他在自杀前说了什么话?(生在文中勾画)生:“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师:很好,这两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重负国,屈节辱命

师:是的,那你如何理解呢?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生:汉朝的使臣

师:他的使命是什么呢?

生:出使匈奴,沟通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关系。师:他的使命完成了吗? 生:没有

师:出现了什么突发状况呢?

生:他的副使张胜参与了匈奴的谋反。苏武作为一个主要使臣,没有事先发现这件事情 师:这对苏武来说是不是失职呢?

生:是,所以苏武要承担责任,对不起国家,辜负了国家。师:理解很到位。还有补充吗?

生:苏武是汉朝的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所以苏武要通过自杀避免受辱。师:非常好。那你能看出苏武什么品质呢?

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为国着想,以死报国。师:总结很全面。那苏武的自杀行为引起了什么反响呢? 生:卫律惊

师:卫律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吃惊呢?

生:卫律原是汉朝的一个武将,后来投靠了匈奴,成为了单于的亲信。他是一个叛徒,他没有想到苏武会自杀

师:是的,从卫律的吃惊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环境中人物的性格不同,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那还引起了什么反响? 生:惠等哭,他的同伴哭了 师:为什么同伴会哭呢? 生:被他的行为打动了。

师:那有没有打动敌国的首领呢? 生:打动了,“单于壮其节”,单于很佩服他,被他的气节折服了。

师:是的,一个人的行为透露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刚才提到卫律吃惊,现在卫律作为匈奴的代言人,他是如何去劝降苏武的呢?我们来看课文第5段。这一段主要是卫律和苏武的对话,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代表卫律,一个代表苏武来进行对白,要求尽量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情态。

(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声情并茂,全班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们的肯定。那你能不能说说卫律是如何劝降的呢?

生:先是逼迫苏武,想把苏武吓倒。看到苏武不为所动,再用荣华富贵去利诱他,威逼利诱的方式。

师:拿在逼迫苏武之前,卫律还做了什么事情呢? 生:斩虞常,降张胜,营造一种恐怖的氛围。师:对,其实就是杀鸡儆猴,是吧!卫律劝降失败之后,匈奴开始对苏武进行精神上的折磨,幽禁流放。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6段,思考:面对艰苦的考验,苏武是如何顽强的活下来的呢?

(生自由朗读后)生:幽闭大窖中时,“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苏武饮雪吞毡,顽强地活下来了。被流放到北海之时,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顽强地活下来了。

师:是的,这段文字中有一个细节描写,表明苏武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大家找到了吗? 生:“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表明苏武始终坚定自己是汉朝使者的身份,这种强烈的爱国心,是苏武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师:正是这种坚定的爱国信念让苏武战胜困难,顽强地活下来了。既然精神上没有摧垮苏武,匈奴又派谁来劝降了呢? 生:李陵

师:李陵和苏武是什么关系? 生:昔日的朋友和同事

师:作为老朋友、老同事,李陵又是如何劝降的呢?请大家小组讨论,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组的看法

生:李陵和苏武聊天叙旧,说道“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李陵告诉苏武,他的哥哥和弟弟都是因为皇帝而死的,皇帝对不起苏家。还说道“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如今的圣上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其实是在挑拨君臣关系。

师:概括得有理有据,还有吗?哪个小组有补充呢 生:李陵打感情牌,他还告诉苏武家里的情况:“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苏武的母亲去世了,妻子改嫁了,三个孩子如今也是存亡不可知,也就是告诉苏武如今汉朝已经没有亲人了,没有亲人也就没有了牵挂,这其实是在断绝苏武的亲情之念,没有必要回去了。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李陵劝说苏武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苦了自己。

师:是的,凡是投降者都有这种观点:我就这一辈子,干嘛苦了自己呢,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这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叛徒哲学。那苏武是如何应对的呢? 生:苏武只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做了回应,其他的一概不理。他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师:是的。两次劝降失败后,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环境的对比中凸显出苏武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先前的张胜,还是卫律,还是苏武,我们来做个对比。

生:张胜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自作主张,说明他无谋;遇到威逼之时,赶紧投降了,说明他贪生怕死。而苏武则不同,苏武遇到特殊变故,先想到的是国家;遇到威逼之时,不为所动。生:卫律作为一个叛徒,对苏武的自杀很是吃惊,因为对他这个卖国求荣的人来说,不明白苏武为什么要自杀,可以看出苏武的忠贞。生:李陵在劝降失败后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他也被苏武的忠诚感到自己的羞愧。

师:是的,就连匈奴的最高首领单于也被苏武的气节折服。尽管种种的劝降,种种的精神折磨,就是没有杀掉苏武。在多重对比中凸显了苏武怎样的精神呢? 生:忠贞不屈,坚贞不渝,视死如归,以死报国,坚忍不拔等。师: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白发丹心尽汉臣”,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个精神崇高者,你有没有被震撼到呢?有什么样的感触呢? 生:“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这是一个永远的苏武。堂堂男儿,一腔热血,本的是精忠报国的信念,行的是忠贞不渝的志气。忠心、铭记,方是男儿的精忠报国。生:黑发去白发回,岁月匆匆终不悔。拒受降遇流放,一片丹心尽汉臣。

师:这两位同学概括的很好。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写了一副对联,让我们在折服对联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吧!上联是:风吹白节,为彰天道赴朔漠。下联是:雪拥丹心,不违汉志誉满裳。好,下课!(下课铃响)

《苏武传》教案设计

奋斗中学语文组

鲍树柏

【教材分析】

《苏武传》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学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汉书》传记体作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培养翻译能力。

文章篇幅较长,故事主要叙写了苏武被匈奴囚禁,与其贵族官宦的尖锐斗争,体现了苏武坚强不屈,重义守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操。教学时,要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双方斗争的手段与流程,以展现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落实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

学生对《汉书》和班固不是很了解,从文学常识角度要做强调。

针对课文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方面还存在问题。

2.学习本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文章涉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学生不甚了解,教师要简要介绍。有部分晦涩专有名词,学生识读起来有困难。双方的斗争策略和人物复杂的内心,需要教师引领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3.德育目标: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1.多媒体ppt课件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2.课文较长,要充分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3.引导自学,强调语言知识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4.课堂上大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语感,激发阅读兴趣。校对字音,落实语言知识点。5.合作探讨,回答问题,把时间教给学生,注重互动;教师引领点拨,或强调补充。6.重视课堂与课后双落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练习与作业要少而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落实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点,校准字音,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ppt展示,学生齐读,教师重点解释、强调划线的语句。)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ppt展示,学生齐读之后,回忆《史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比记忆。)《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音,把握文言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梗概 1.疏通字音

(ppt展示疑难字音如下,文章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专有名词,注意结合书下注释校准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⑦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

⑧武复穷厄(è)

⑨何以汝为(wéi)见;

⑩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学生们出声分段朗读课文,校对字音,同时结合书下注释找出文章的通假字:畔、旃、去、无、见、驩、霑、衿、决。以及古今异义词。

3.点拨、强调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通假字:(见书下注释,做上标记)(2)古今异义词:(ppt展示,请同学说出今义,在思考文中的古义。)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4.找出下列句子所在位置,讨论后请同学翻译。(ppt展示如下)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②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③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

④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意动,名词作状语)⑤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状语后置,宾语前置)⑥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⑦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句,状语后置)⑧空以身膏草野。(使动)

⑨切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⑩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使动,状语后置)

4.点拨重点实词。(ppt展示,请同学们回答加点词的意义)发: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起事,动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出动)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及还,须发尽白(名词,头发)

会:会武等至匈奴(副词,适逢,恰巧)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动词,会同)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聚集)及:及卫律所将降者(连词,以及)事如此,此必及我(动词,牵连)及还,须发尽白(动词,等到)当:汉亦留之以相当(动词,抵押)副有罪,当相坐(动词,应当)始: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动词,开始)陵始降时,忽忽如狂(副词,刚刚)始以强壮出(副词,当初)

5.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还理解不了的词句,教师点拨。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一题。2.翻译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文章层次,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人物之间的斗争语言及策略,以此来品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汉书》和班固,了解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还积累了一些重点文言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师提问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订正错误。)

二、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每个自然段都叙述了些什么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由一组回答,ppt逐个展示情节过程的小标题)

初使匈奴,单于受礼——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此志不渝——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2.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ppt展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

(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教师ppt展示每部分的问题,留一些时间交给学生,每组代表举手回答,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是否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苏武怎样的品质?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讨论明确:

①剑斩虞常:震慑苏武

威逼:

②吓降张胜:有人带头

不动

③强加死罪:寻找理由

大骂卫律

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

利诱:

封官加爵:拥众数万

不应 荣华富贵:马畜弥山

总结卫律的劝降策略——威逼利诱。威逼不动摇,利诱不应许。于是卫律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出最后通牒“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番话也激怒了苏武,苏武大骂卫律。于是有了第6段的“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苏武这一去已然近十年了。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我们再往下分析。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讨论明确:是什么支撑着苏武艰苦地走了十年?(换位思考,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苏武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大汉朝,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他心中还有对“国”对“家”的念想,还有对团聚的期待。这就是李陵的突破口。从李陵的言辞中体察李陵的策略 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的统治严酷。得出结论:“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的回应:“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心甘情愿

李陵走后,在没有人来劝降过,这一过又是近九年。

小结:“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能为信念坚持如此,却实令人佩服!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十九年的年华就这样过去了,如果这十九年苏武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会有更高的爵位或官职,自己也许不会妻离子散。如果苏武投降了,也许也享受到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了自己新的家庭。但是那样的话,历史不会记载他,人们也会忘记他。十九年是磨难,他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守气节,什么才是忠心耿耿。苏武用一身肝胆照耀了史册。

四、板书设计

副将阻拦,未遂

两次自杀

围炉救活,重伤 出使匈奴

北海牧羊

卫律:威逼—不动

利诱—不应

两次劝降

李陵:国——统治无道,皇帝昏庸

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撒

十九年(须发近白)

五、作业

1.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三题。2.翻译7、8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了解苏武的形象,体会苏武精神的现实意义,处理相关习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要回顾文章思路,卫律和李陵的两次劝降。

二、整体把握

1.一起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谈谈对苏武的认识。讨论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讨论题,可以着重谈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他将个人恩怨与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也可以谈封建时代君王对臣下的刻薄寡恩。反映出自己的心得即可。)

2.说到“忠义”,我们还会想起谁?

(同学们讨论并发言,要求用心组织语言,精炼流畅,注重口语的表达)引导: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总结一下苏武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苏武是一个感动古今的人物,他的“忠信”千古流传。

我们国家近些年,每年都会举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一个个来自民间的道德模范,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请同学们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为苏武也写一份颁奖词。小组讨论完成之后请代表发言。

(ppt展示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部分颁奖词)(1)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40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2)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3)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4)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范例:

例一:呼呼的北风,诉说着他的忠贞;漫天的雪花,显示了他的坚韧。他他在冰天雪地中,苦忍十九年,旄节脱落,心如磐石。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面对匈奴的劝降、禁闭、流放,他威武不屈;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他“富贵不能淫”;面对山珍海味,重权在握的引诱,他掘鼠食草,可谓“贫贱不能移”。他用自己的忠贞回答了是么是心存汉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他的心,与日月争辉。他的精神,与天地共存。

例二:渴饮雪,饥吞毡,被困匈奴十九载。白发娘,念儿泪,孤独牧羊北海边。在他的忠贞面前,金银财宝化为了乌有;在他的坚持面前,荣华富贵变成了虚无。贝加尔湖畔,一座丰碑耸立不倒,乌拉尔山脉,一种精神万古长存。

例三:十九年的忠心等待,十九年的海枯石烂。苏武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民族气节。他历经渴饮雪,饥吞毡的重重磨难,但他的一颗忠贞之心却坚如磐石,始终不从动摇过!他的民族气节终教匈奴心惊胆颤,共服汉德威!中华五千年历史因他的忠贞而更精彩。

例四:婀娜秀丽的乌拉尔山,留下了牧羊人憔悴的身影,碧波荡漾的贝加尔湖,倒映了守节人坚定的信念。十九年的艰辛,十九年的守望,十九年的漫长岁月动摇不了他炙热的爱国之心。他留胡节不辱,书写了流传千古的壮丽诗篇。他的气节,让人敬佩万分。

四、作业

1.再读《苏武传》,品味平凡人的不凡人生。2.翻译课文第9、10段。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 篇2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观念、角色与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形式也逐渐由“知识课堂”、“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但综观新课程改革三年多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由于教师视野和能力的局限,还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在纠正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应对与解决,会使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本文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从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与方法等八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并对如何改进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必须应对的八大关系。

一、从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看,必须处理好“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突出“生命课堂”价值的同时,也要体现“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应有的价值。

人类对课堂教学功能的认识,由“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理性认识的大飞跃。“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课堂生活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而“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则是指在“知识中心”和“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课堂生活。它把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异化成为了一种单调的、“目中无人”的、毫无生命气息的,且以传授知识、完成认识性任务作为中心或以传授知识、培养智能作为唯一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命课堂”体现的教育根本价值是一种对人的关注、关怀与提升。在“生命课堂”中,知识和智能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的。而之所以要对“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进行改造,其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工具性的目标当成了根本的目标,把工具性的质量当成了根本的质量。

“生命课堂”命题的提出反映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由对客观知识的崇尚转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由重生存的技能转向重存在的意义,它使教育得以从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回归和谐,是教育回归本真的表现,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在提倡课堂教学形式与功能走向“生命课堂”时,我们有些课堂教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师生生命价值时,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重视或不敢重视,致使一些课堂教学虽具有形式上的活跃,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缺乏实质的帮助。

其实,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根本目标的完成离不开工具性目标的支持,根本质量的实现需要以工具性质量的完成为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如果不识记和牢固地保持这些基本知识,那就不可能有一般发展,因为所谓一般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去掌握知识。”因此,无论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或者赋予“新课程”这样那样的涵义,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这一点是永远也不能改变的。新课程不是要改革“掌握知识”,而是要改革“怎么样掌握知识”、“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强调课堂教学要让师生个性得到发展、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学生“双基”的掌握、智能的发展。“生命课堂”和“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之间是一种丰富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二、从教学目标上看,必须处理好生成性教学目标与预设性教学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变成就是要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的空间,只有开放与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变活。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

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所谓“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是好的,但“0教案”虽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却不能保证知识、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缺乏事业心的少数教师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三、在教育质量上,必须处理好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人文质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强调突出人文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

所谓教育的内适质量,是指一种用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质量标准评价时的质量判断,主要体现为一种知识的学习和一个阶段的学习为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和以后阶段的学习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教育自身内部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外适质量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外部的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人文质量是指教育满足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社会人文水平的提高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主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形象地说明了新课程倡导的根本的教育质量是人文质量。新课程强调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

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乐学爱学,充分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

但我们提倡人文质量并不能否定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因为人文质量的实现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事实上,教育要实现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体现出人文质量,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较好实现,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否则,人的其他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尽管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是一种工具性的质量,是为人文质量这一根本质量服务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于人的发展都要以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为基础。

四、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处理好“学”、“导”、“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强调突出“学”的同时,还要坚持“学”、“导”、“教”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围绕教转,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学校”成了“教校”,结果“教”反而成了“学”的阻力,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其实,对认识过程的研究早已揭示,即使认为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实际理解的常常有限或者理解歪了。这说明系统讲授的教学效果是很不尽人意的,必须进行改革。

事实上,很早以前,就不断有人反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反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和直接经验。美国学者格柯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聪明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

新课程主张,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激励学生去“自学”、“探究”。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要在“点子”上设问,即在关键处、衔接处、转化处设问。

之所以强调教学方式要在突出“学”的同时,坚持“学”、“导”、“教”相结合,是由于知识是由三种类型构成所决定的。知识的类型可分为三种,即人类规范如汉字、数数,人类认识成果如计算法则,人类经验如怎么样写文章等。其中,人类规范由教师“教”效果好,人类认识成果可由教师“导”也可由学生“悟”,人类经验则主要需要学生自己去“悟”。

五、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处理好教材知识和其它知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教材知识又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知识。

新课程提倡“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于是,有些参加课改的学校和教师又认为,教材知识将不再重要了,甚至一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不用课本。其实,教材知识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经典知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篇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知识无论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让学生透彻地了解与理解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教师在处理教材知识和其它知识二者关系时,要做到既重视教材知识又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知识,要在学生吃透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经验,积极将生活引人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把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课堂学习变成时间和空间都无限的课外学习,乃至终身学习。

六、在教育方法上,处理好激励性教育与警示性教育之问的辩证关系,使我们的教育方法既注重赏识、激励,但也不排斥警示与批评指正。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批评多,警戒多,惩罚多,致使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体会不到关心与激励、愉快与成功,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欲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新课程倡导教师尊重学生人格,赏识学生进步,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因为注重赏识而不敢去批评,因为提倡激励而不去警示,没有意识到批评、挫折与痛苦对学生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必须从一切方面去尊重学生,也必须从一切方面去要求学生。所以说,完整的教育方法是赏识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完美统一。

七、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必须处理好学生个性与社会性这一对矛盾,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

实施新课改后的许多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与提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焕发,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教师在倡导教学民主时不敢强调教学纪律,在尊重学生个性时忽视了教学秩序。一句话,学生的个性凸显了,但社会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事实上,只有社会性没有个性的人,不是现代化的人;同样,个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的人也不是现代化的人。因此,科学的教育要求教师在忽视个性发展的课堂中,必须充分尊重与提倡个性;在充分尊重与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改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培养。社会性体现在学生身上,表现在其对学校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特别是在对课堂教学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

对学生进行社会性的培养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进行:(1)经常强调尊重他人、尊重课堂纪律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3)倡导各种优秀的社会性行为,如不打断别人的发言、认真倾听等;(4)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中,等等。

八、对教学效果,要处理好“学会”、“会学”与人的生命健全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会”又“会学”的同时,师生生命价值也得到同步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性,致使课堂教学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这实际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一方面又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情感态度。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结果不仅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有没有“学会”,还要看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会不会学。同时,更加重要的是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习惯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心灵是不是更丰富、更健全了。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教学提倡尊重人、发展人,就没必要拘泥于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甚至还有些人主张取消考试。这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极大误解。其实无论教育进行怎么样的改革,也无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样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愿学爱学,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却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学会”,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掌握,没有变得更“会学”,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改革那种“目中无人”的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改革,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变得更“爱学”,变得更“会学”,“学会”更多的知识。从而为自我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应对以上八大关系问题是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与行为、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的严峻挑战,只要我们在反复学习、实践新课程中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就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改。

上一篇: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下一篇:《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